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指南(精选12篇)
初级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由农业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2163;畜禽定点屠宰肉品安全问题由商务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3322、85692572;
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问题由质监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87065; 食品流通安全问题由工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15、85684334; 餐饮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问题由卫生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93352;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重大事故查处问题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9803;85629916;
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9803;85629901;
药品、医疗器械违法广告问题由工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15、85684234; 药品、医疗器械的价格问题由物价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58、85625199。本村(社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联系电话:
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指南(镇、街道)
初级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由农业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2163;畜禽定点屠宰肉品安全问题由商务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3322、85692572;
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问题由质监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87065; 食品流通安全问题由工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15、85684334; 餐饮等消费环节食品安全问题由卫生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93352; 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和重大事故查处问题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9803;85629916;
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以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85629803;85629901;
药品、医疗器械违法广告问题由工商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15、85684334; 药品、医疗器械的价格问题由物价部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12358、85625199。本镇(街道)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工作分管领导:
联系电话:
本镇(街道)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管理员:
2015年太原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民群众维权意识逐步提高, 2015年, 太原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意见 (建议) 等信息8038条, 所反映问题分析如下:
所反映的食品类问题, 主要集中在怀疑购买到或食用过期变质食品且部分伴有腹泻等症状, 食品中混有异物, 食品生产类小作坊、饭店、小饭桌无证经营, 怀疑购买到劣质食品, 反映食品标签问题 (举报人多数为职业打假人) , 前厅后厨环境卫生差, 怀疑非法添加, 以及占道经营、噪声污染、价格过高、要求退换、咨询办证等。
所反映的药品类问题, 主要有医疗机构未经许可自制制剂、药厂违规生产、服用药品后无效怀疑购买到假劣药品、药品广告夸大宣传、药品中混有异物及中药饮片生虫、怀疑医疗机构所用药品存在质量问题等, 以及反映医保卡刷卡、医院诊疗行为、诊所资质、购药后不开发票等非食药部门监管职能问题。
保健食品问题基本发生于流通环节, 主要为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广告购买的保健食品, 涉嫌广告夸大宣传;以会议、讲座形式夸大疗效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食品;咨询保健食品真伪以及把保健品当药品想要检验。
反映的医疗器械问题, 主要为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器械产品质量问题, 通过免费体验违规销售医疗器械, 无证销售等问题, 以及反映一些净水机、按摩椅等非医疗器械问题。
化妆品问题主要为咨询化妆品真伪、举报销售假冒化妆品、无证销售化妆品, 以及反映美容机构使用无标签化妆品、使用化妆品后出现过敏反应等。
热点分析
职业打假需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 食品成为职业打假人重点投诉举报的领域, 职业打假人的目标一般是便于获得赔偿的大型商场、超市及食品生产企业, 投诉类型以食品过期、标签标示误导消费等问题为主。他们熟知法律, 对执法人员的受理程序及办案程序提出严格要求, 稍有不慎或未达到赔偿目的, 则会申请行政复议或起诉。职业打假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 但另一方面, 职业打假人的重复投诉, 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居民楼内开办饭店成为监管难题, 居民楼内开办饭店越来越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 尤其是在夏天, 市民因饭店油烟大、苍蝇多、卫生条件差、气味大等问题的投诉也日渐增多。此类投诉举报共同特点是:1.开设在居民楼内的饭店均为无证经营;2.市民对油烟污染、噪音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反响强烈;3.存在多部门多渠道投诉, 要求取缔;4.因国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监管职责也存在交叉, 而且存在认定难、取缔难的情况, 举报人往往对处理结果不满意而反复投诉甚至向上级部门投诉。
食品流动摊贩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顽疾, 对于此类问题的投诉, 因监管职责不明确、管理手段缺乏、各管理者管理不到位, 仍停留在突击整治的初级阶段, 没有形成长效监管机制。投诉者往往对监管人员突击检查、检查结束很快复原的现状不满意。
食源性疾患取证困难, 消费者在购买、食用食品或在饭店就餐后出现任何身体不适则进行投诉举报, 均归咎于食品问题。此类投诉举报呈现如下特点:均发生于流通环节和餐饮环节;夏秋季多于冬春季;基本为个体性腹泻, 无群体性事故发生;无证据, 仅凭猜测或联想;普遍有索赔的诉求。
食品在运输、贮存、加工直至就餐环节都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的污染, 消费者在进食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后极易引起食源性疾患。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中一部分确是由于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引起, 也有部分是由于消费者个人肠胃疾病引起, 执法人员往往难以取证调查。
饭菜中有钢丝球屑、罐头中有玻璃渣、汤里有只苍蝇……类似反映食品中混有异物的投诉每天都会接到。由于此类证据难于保全, 消费者在投诉时要求执法人员现场进行处置, 部分消费者同时向商家提出赔偿、检查身体等要求, 给执法人员的处置工作带来困扰。
保健食品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 保健食品的投诉举报主要集中在商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广告夸大宣传保健食品疗效, 或通过专家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抓住老年人渴望健康、恐惧疾病的心理推销保健食品, 老年消费者轻信这些不良商家的宣传, 缺乏理性消费的观念, 盲目购买保健食品, 往往服用后无效而后悔, 此时, 经营者早已人去楼空, 电话拒接, 只好向监管部门求助。
医疗器械免费体验实为商业欺诈, 同保健食品如出一辙, 一些唯利是图者利用老年人普遍缺乏医学知识、渴求身体健康的消费心理, 在所谓的免费体验过程中进行心理暗示, 随意夸大宣传疗效, 让人不知不觉中认可其产品, 这是一种非常隐蔽的商业欺诈行为, 其最终目的就是变着法子让人掏钱买产品。
错误认识不良反应。由于药品及化妆品的专业特殊性, 消费者所称的“药品、化妆品质量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将由于对药品及化妆品知识不够而不能正确认识服用药品出现的副作用、未对症用药而致服药无效、个体差异出现的过敏反应等问题, 误以为“产品质量问题”向监管部门进行投诉举报。
监管对策
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 大力开展食品药品科普宣传, 组织好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月等公益宣传活动, 或通过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等“五进”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 一方面增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守法自觉性, 另一方面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和参与监督的能力。
加强企业自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中永远都负有主体责任,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生产经营企业对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不高和掌握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不够引起的。因此, 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着力引导和改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 加强企业的诚信体系建设是落实长效管理措施、降低投诉举报量的有效手段。
理顺监管职责, 加强部门协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挂牌, 标志着食品监管不再“九龙治水”, 变为统一监管。但仍存在着一些分散、交叉的问题, 比如食品流动摊贩的监管问题、居民楼内开办饭店的监管问题, 仍存在多部门多头监管的现象。为此, 首先应明确监管主体, 做到科学监管, 加强部门联合办案协作机制。
餐饮消费环节存在卫生状态属动态过程、证据难于保全等特点, 消费者在投诉时要求执法人员现场处置。虽然执法人员到达现场后证据往往已经不复存在, 或有争议的预包装食品已经启封, 有争议的菜肴已经食用, 餐饮经营者不予承认等情形, 给执法人员调查取证带来困难。但是执法人员的快速响应可以较好地化解消费者对监督部门的不理解、不满意。
人民要求是方向, 人民满意是目标。因此, 在监管工作中要创新便民举措, 如对餐饮单位分级管理并进行公示, 药店及医疗机构设置药品质量查询仪等。
“12331”是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的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公益服务电话号码,也是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平台,消费者如果遇到下列六个方面的问题,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
保健食品:向老年群体进行虚假疗效宣传,通过讲座等非正常手法进行营销,致购买者过量购买、过度消费,以及非法制售保健食品且主要通过非正常手段销售等问题。
药品及医疗器械:通过电视、电台、报纸和互联网等媒体,利用专家、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名义虚假宣传,违规发布药品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因药物疗效不满意、医患纠纷、药品不良反应而怀疑药品质量等问题。
化妆品:化妆品使用效果不好及不良反应问题,美容院美容配方中产品不规范及美容效果等问题。
药品零售:零售药店未按GSP要求操作,无执业药师在岗,售卖中存在产品过期、外包装发霉等问题。
药品生产:违反GMP规定操作、生产不符合法定标准的产品及中药材质量问题。
食品安全:餐厨卫生、饭菜质量等问题,不按国家标准生产食品等问题。
办法提倡实名投诉举报。投诉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或者不愿公开投诉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
办法要求,投诉举报承办部门应当对投诉举报线索及时调查核实,依法办理,并在60日内反馈办理结果;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延长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
办法还对投诉举报的受理、不予受理告知、转办、办理、结果告知等时限作了规定。此外,办法还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畅通“12331”电话、网络、信件、走访等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一体化投诉举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信息互联互通。
第一条
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鼓励群众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结合本镇的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在受理食品药品安全举报投诉时,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本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应当向社会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安排专、兼,人负责受理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工作。
第四条 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对每起群众举报投诉要认真记录,根据不同情况,分类作出妥善处理。对有明确被举报人及地址、违法事实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应予以登记,填写食品药品安全举报投诉登记表。
第五条 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对涉及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的举报和投诉实行首问负责制度。接到举报和投诉的部门应当进行记录,属于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举报和投诉,应当受理,并及时答复或者核实、处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举报和投诉,应当负责转交相关部门或者告知举报人、投诉人向有责任核实、处理的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第六条 对于举报和投诉,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不得相互推诿。对可能涉及多个部门职能管辖的举报投诉,可以由镇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协调处理。必要时,镇食安委可以指定部门统一负责涉及食品的举报和投诉。具体办理或牵头办理部门,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镇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由镇食品安全委员会上报镇政府
第七条 凡符合受理程序规定的举报和投诉即时予以受理,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当天解决不了的,一般在十五个工作日解决。相关法律法规对办理程序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受理举报投诉的工作人员应当对举报投诉的情况严格保密,切实保护举报投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现举报投诉的案件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申请回避。
第九条 对捏造事实或者以举报投诉为名,扰乱食品市场秩序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十条 食品药品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举报投诉故意拖延时机或者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应当根据情节追究其责任。
第一条 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鼓励社会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和危害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咸阳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政府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举报奖励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监督审定、信息披露、奖金发放等日常工作事宜。区财政局负责奖金筹集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 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分别公布举报电话,明确举报受理部门和有效联系方式,依据各自职责负责受理食品安全案件线索的举报,依法调查处理。
(一)秦都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联方式: 地址:秦都区疾控中心五楼 电话:33550961 邮编:712000 邮箱:qdqsaw@126.com
(二)秦都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举报投诉电话: 区农牧局:***
交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主要受理部门和配合部门。
第六条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应该立即受理并查处,一般情况15日内办结所受理的举报,并在处罚决定生效起20个工作日内发出《举报奖励领取通知书》或者《不予奖励通知书》。情况复杂的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办结时效和奖励兑现不得超过60日。
第七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向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消费者支付赔偿金。
第八条 举报发生在本区行政区域内的下列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并经查证属实,属于奖励范围:
(一)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及限用的农业投入品以及非法添加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
(二)违法违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
(三)销售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成品;销售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动物、水产等及其制成品的;
第九条 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均有权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获得奖励,并应当符合下列原则:
(一)举报奖励对象原则上鼓励实名举报,由举报人直接领取奖金。
(二)匿名举报人也可以作为举报奖励对象。匿名举报人可选择使用6位密码,在违法案件和举报线索调查处理完毕后凭密码确认身份领取奖金。
第十条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与调查处理的事实结论相符合的程度,举报分为下列三个等级:
一级:能详细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并能够提供关键证据和票据,并积极协助案件的调查,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完全相符。
二级:能提供被举报人或单位的违法事实并已掌握部分现场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等证据并协助案件调查,经查证,举报情况与违法事实相符。
三级:已取得部分重要证据,但尚未对违法事实进行直接核实,仅提供查办线索,未配合案件调查,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
第十一条 区政府给予举报人的奖励金额,根据举报案件的举报等级,并参照涉案货值金额大小,给予举报人一次性货币奖励。具体奖励标准如下:
还应提供密码)等到有关部门领取奖金并办理签收手续。逾期不领的,视为放弃权利。委托他人代领的,受委托人需持有举报人授权委托书及有效身份证明。
第十四条 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先后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举报人联名举报同一线索的,按一案进行奖励;对同一案件的举报奖励不得重复发放。
第十五条 举报人应当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者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不予奖励,并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各监管部门应当建立举报保密制度。在未经举报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举报人姓名、举报内容及相关信息,违者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七条 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前主动与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其他有关部门协作,提供案件线索或者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本办法予以奖励。
第十八条 各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举报材料,冒领举报奖金的;
(二)对举报事项未核实查办的;
关于印发《德州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
(试行)》的通知
德政办发〔2012〕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德州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四日
德州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关于建立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的指导意见》(食品安全办〔2011〕25号),《山东省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对德州市范围内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
第三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负责举报奖励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以下称食安办)负责举报奖励工作的组织实施、综合协调、奖金审定和信息披露 —1—
等工作。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财政部门负责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的保障工作。
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和公安部门(以下称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报受理、核实、查处、反馈和举报奖励资金的发放工作。有关部门应当公布举报电话,明确受理范围,指定专人负责举报受理事项。
第四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举报途径包括:来人举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举报,信函举报,其他途径举报等。鼓励实名举报。
第五条 举报下列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属于本办法奖励范围:
(一)在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加工、收购、运输过程中,使用违禁药物或者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的;
(二)使用非食用物质和原料生产食品,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或者使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的;
(三)收购、加工、销售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肉类及其制品,或者向畜禽及畜禽产品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
(四)加工销售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肉类,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肉类制品的;
(五)生产、经营变质、过期、混有异物、掺假掺杂伪劣食品的;
(六)仿冒他人注册商标生产经营食品、伪造食品产地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或者其他产品标志生产经营食品的;
(七)违法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或者违反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超范围、超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
(八)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
(九)其他涉及食用农产品、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 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负责举报受理。农业行政、水产、蔬菜、畜牧兽医部门受理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违法行为举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受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食品流通环节违法行为举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餐饮服务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商务部门受理生猪屠宰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受理食品进出口环节违法行为举报;公安部门受理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举报。
举报受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对不属于本部门监管职责范围的,应及时移交相关主管部门调查处理。对举报内容涉及多个监管领域,首次接到举报的有关部门,应及时将举报受理材料转交同级政府食安办,由食安办确定主要受理部门及配合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举报内容应当由下级有关部门查处的,应当及时移交下级部门调查处理;应当由上级部门查处的,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按规定移送。
第七条 有关部门受理举报线索后,应对举报内容进行认真调查核实。涉嫌违法的,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调查处理;构成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有关部门举报受理及查处情况,应定期通报同级政府食安办,特殊情况及时通报。
第八条 被举报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由有关部门按照违法案件涉案货值金额的一定比例奖励举报人。举报奖励设为以下四个等级:
一级奖励: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完全相符,积极协助现场调查,能够详细提供违法事实关键证据和票据,按涉案货值金额的8—10%奖励举报人;
二级奖励: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基本相符,协助查处工作,举报现场物证、书证及其他有效证据齐全,按涉案货值金额的5—7%奖励举报人;
三级奖励:举报情况与查办事实大致相符,仅提供违法线索,协助查处工作,按涉案货值金额的2—4%奖励举报人;
四级奖励:仅提供案件线索,不直接协助查处工作,经查证属实,按涉案货值金额的1%奖励举报人。
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者其他涉及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食品安全问题及时进行举报,并积极协助调查处理的,给予1000元至1万元的奖励。
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食品非法添加物,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地下“黑窝点”、“黑作坊”,以及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或者食品行业内部的举报人员,应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一个奖励等级。
每次举报奖励最高金额一般不超过30万元。举报人有特别重大贡献的,经同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批准,可以不受此限制。
第九条 举报人奖励确认:
(一)举报人以书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实名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直接奖励举报人;
(二)匿名举报人在举报违法线索时,与受理举报部门提前约定举报密码,经有关部门核对举报密码信息无误后,可以申领举报奖金;
(三)同一线索被两个以上举报人分别举报的,奖励最先举报人;
(四)同一案件的举报只奖励一次。两人以上共同举报同一案件线索的,按一案奖励,奖金由举报人自行协商分配,协商不成的,由奖励机关裁决。
第十条 举报奖励按照以下程序办理:
(一)有关部门在案件查处后,应当及时对举报人身份、涉案货值和奖励标准进行确认,提出奖励意见,向同级食安办提出申请。
(二)食安办应在接到有关部门申请后,及时做出是否实行奖励的审核决定。
(三)有关部门在食安办审核批准后,应及时通知举报人,发放举报奖金,并做好登记和保密工作。举报人应在收到领奖通知之日起1个月内,凭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到案件查处部门申领奖金。如举报人因故不能现场领取奖金的,也可提供有效银行账户,通过银行划转。委托他人代领的,应提供委托证明、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
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逾期不申领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一条 举报奖励专项资金纳入市、县级财政预算,由负责举报案件调查处理或牵头调查处理的有关部门先行垫付,财政部门按照同级食安办审核意见和有关部门奖励资金支付凭证及时核拨。举报奖励资金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市、县级食安办要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奖励资金申请、审批和发放的监督管理,定期对举报奖励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市、县级食安办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受理、移交、查处、奖励及保密制度,按照国家保密规定管理举报材料和记录,严禁将举报人姓名、身份、电话、居住地及举报情况公开或泄露给被举报单位和其他无关人员。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举报人员打击报复。对泄露举报人信息、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举报人可向同级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造成严重后果并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举报人应对所举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举报人借举报之名故意捏造事实诬告他人或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以及伪造举报材料骗取或冒领奖金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市、县级食安办、公安、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问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举报材料,冒领举报奖金的;
(二)对举报事项敷衍了事,未认真核实查处的;
(三)因工作失职造成泄密的;
(四)向被举报人透露相关信息,帮助其逃避查处的;
(五)违反财经纪律使用奖励资金的;
(六)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六条 新闻媒体在公开披露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前,主动与各级食安办或有关部门协作,提供案件线索或者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的,按照本办法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 下列举报不适用本办法:
(一)从事危害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主动交代、自首或主动归案的;
(二)案件查办部门在调查取证、侦查、审理等过程中新发现或者从事危害食品安全活动的人员新交代的;
(三)案件查办部门的工作人员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举报的;
(四)其他不属于有奖举报范围的。
第十八条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按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的举报奖励办法。市、县级食安办要会同同级财政及有关部门,按照本办法要求,制定举报案件受理、移交、核查、奖励审核、奖金发放等配套工作程序。
第十九条 市、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监督,引导广大群众踊跃举报、据实举报。
投诉处理制度
一、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向全体师生公开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处理,做到事事抓落实,件件有回音。对重要案件和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教育局。
二、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对于领导作了重要批示的投诉举报,进行督查、督办,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处置。收集汇总已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向政府报告并通报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三、食品安全委员会受理的投诉案件,要根据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能,下发督查督办通知,由各部门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委员会办理结果。
四、每年结合国家、省、市、县以及有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安排部署,由学校德育处牵头,开展各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促检查,做好案件的督查督办,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传达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对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批示,对《关于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部分县区和部门作了发言。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袁占亭在讲话中指出,全市各级都要充分认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监管,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最大限度地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遏制下来,最大程度地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食品药品安全成为兰州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
袁占亭指出,打好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各级要把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积极借鉴治污工作模式,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坚决打好打赢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当前,重点要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确保职能和机构整合到位,把整合机构与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结合起来,让该整合的资源得到充分整合,该充实的力量得到有效充实,把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该放的坚决放给市场、放给社会。要确保人财物划转充实到位,使新机构有足够力量和资源有效履职。
二是尽快组建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要整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资源,组建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配备高端专业设备,建立专业的人才队伍,依靠科技支撑特别是信息技术提高监管的能力、水平和效率。要充分发挥食药、卫生、疾控、农业等部门的作用,满足特殊行业的检验检测工作,与检测中心功能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是做好疏与堵的结合。堵是严厉打击违法加工、滥用添加剂、私屠乱宰、贩卖有毒有害和不合格产品等行为;疏是政府要搭建平台,建立熟食品加工基地,用优惠政策吸引正规加工食品企业加入,加强人员培训,细化对每个环节的监管措施,打造“阳光加工”,让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壮大,为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熟食品。
四是发动群众与宣传相结合。食品药品与每个群众都系系相关。宣传部门和各县区要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借鉴大气污染防治的成功经验,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支持,形成一场“人民战争”,严厉打击非法加工、销售食品药品的行为。
尊敬的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
大家好!
今天,县政协各位领导莅临我局视察指导工作,这不仅体现了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我们做好今后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全局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地感谢!下面,我就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于2002年2月,主要职能是负责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当时编制7人,实有人员5人)。2005年5月25日增加了食品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开展重大事故查处的职能。2010年6月25日根据中央、省、市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取消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改归地方管理,现为县政府工作部门(编制12人)。9月17日,我县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人员划转(县卫生监督所划入2人)和职能(保健食品、化妆品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的监管)交接工作,正式履行“四品一械”监管新职能。2010年12月20日,成立***县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所,为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编制12人),主要负责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现在职职工有12人,其中班子成员4人,副主任科员2人,内设办公室、食品监管科、药品监管科、医疗器械监管科四个职能科室。目前,全县有餐饮服务单位525家(其中:大型14 家,中型40家、小型148家、小吃店106家、学校集体食堂48家、建筑工地食堂 1
11家、机关事业单位食堂75家、农家乐30家、餐饮服务摊点53家)。保健品、化妆品经营企业681家(其中:保健品专营店14家、兼营店137家;化状品专营店62家、兼营店468家)。药械经营和使用单位216家(县级医疗机构4家、医疗机构制剂室1家、乡镇卫生院11家,计生药具服务站11家,城区个体诊所19家,农村个体诊所123家,厂矿学校医务室3家,零售药店城区22家、农村18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家)。总计监管单位有1422
家。近年来,我局严格按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责和要求,落实责任、强化监管、锐意进取、不断创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2010年、2011年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目标责任书考核一等奖。
二、2011年工作情况
(一)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注重法规宣传,营造饮食用药舆论氛围
我局自接管和履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以来,始终把开展宣传培训作为“打基础、促规范、树形象”的中心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利用各类节庆日,在县城中心广场开展了8次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共接待群众咨询14400人次;在城区7所学校的12723名学生中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讲座;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七进”活动两次,共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份)。通过电视访谈、电视台温馨提示、手机用户群发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2
信息、悬挂横幅、发放各种宣传材料、展示假劣药品等方式方法,宣传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和化妆品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加大对城区和各乡镇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从业人员、乡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管专干、家庭宴席厨师的培训力度。举办城区和乡镇大型培训班6期,培训800多人;同时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共150多人进行了全面集中培训,重点培训了《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操作规范》等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三是坚持以会代训,先后召开了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药品经营企业负责人例会、城区个体诊所例会共12次,强化涉药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饮食用药安全意识,提高了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了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
(二)以专项整治为重点,规范餐饮监管,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一是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关。结合许可发证和换证工作,及时建立健全了餐饮服务单位监管档案,对全县餐饮单位进行了分类管理,建档率达100%。新办《餐饮服务许可证》213个,复核验收217个,发放从业人员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1284个;二是实行规范化管理。按照新法规要求,重新制定并向餐饮单位印发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台账》、《餐饮服务环节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处置管理制度》《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流向处置台账》等各项制度和记录。三是推行量化分级管理。按照“监管并重、量化评价、动态监督、公开透明、鼓励进步“的原则,继续坚持推行餐饮业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城区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4.6%。四是积极探索推行餐饮食品安全监督公示制度。4月份我局召开了全县餐饮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动员会议,制定下发了《关于在餐饮业推行食品安全监督公示制度的实施方案》,对餐饮单位从食品安全管理组织、人员体检培训、操作间环境卫生、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台帐建立、餐饮具清洗消毒等10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采用“笑脸”、“平脸”和“哭脸”的方式表示其食品安全状况的好、中、差,并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公示牌,提醒广大消费者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监督信息。五是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了餐饮服务无证经营;原料采购索证和进货查验制度的落实情况;餐饮具消毒;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食品添加剂和乳制品;餐厨废弃物和地沟油;餐饮服务环节“瘦肉精”等十一项专项检查。抽检餐饮(用)具845份,其中合格659份,不合格186份;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堂29家;工地食堂11家,对7家下发了整改意见书;与15家使用乳制品的餐饮单位签订了责任书,未发现有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以及问题乳制品的现象; 与455家餐饮单位签订了餐厨废弃物处理协议,建立了登记台账,做到去向、流量、处理有记录;对城区31家餐饮食品摊点进行了全面规范和整顿,取缔无摊位证、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食品摊点21家,对19 户占道经营、露天加工制作早餐的经营摊点进行了整治规范;六是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按照省、市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街、示范店的要求,按照“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原则,积极申报创建省、市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店。现已申报省级示范街1条、市级示范店15个。七是破解监管难题。为加强农村家庭宴席的监管,防止
群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在省、市没有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的前提下,通过摸底调研,起草了《***县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已经县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印发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贯彻实施,《办法》的出台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村(居)委员会、家宴主办者、承办者以及各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责,破解了家庭自办宴席监管的盲点和难题。八是做好重大活动餐饮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保障了****庙会、端午游湖、高考中考、全***篮赛、金***旅游文化艺术节、全市经济观摩会、首届钓鱼大赛、县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16次重大活动的餐饮食品安全。全年共出动餐饮环节执法人员5864人次,检查单位1954家(次),查处餐饮服务单位违法案件4件,已结案4件,罚没款8000元。
(三)以科学监管为手段,巩固整治成果,提升药械监管水平一是落实责任,强化日常监管。每年与乡镇以上医疗机构签定《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全县药械经营企业、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和城区个体诊所签订药品安全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评分,考核结果在全县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公开通报。对外地来我县的61名药械生产批发企业销售人员,实行核实登记备案管理,为防止从非法渠道购进药械把好关。同时,对药品经营企业和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每年检查4次以上,城区个体诊所检查
2次以上,村卫生所检查1次以上,在此基础上,对存在问题多、管理不规范的单位增加监督检查频次。全年共出动药械执法人员612人次,检查药械单位303家(次),覆盖面达到了100%。查处违法案件24件,收缴罚没款22841.7元。二是开展药品流通环节监管。在药品经营企业开展了以超范围经营、挂靠经营、出租柜台以及购销渠道和票据不合法、中药饮片、非药品冒充药品、驻店药师在职在岗履行职责等10余项专项捡查。在信用体系建设上,建立了药品零售企业奖励基金,以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为基础,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实行了记分制式的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年终对评为信用良好企业表彰奖励,对失信企业的员工进行法规培训。通过专项整治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切实提高了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诚信守法和药械质量安全意识。为加强邮寄药品的管理,与邮政部门协商,建立了《药品收寄情况登记表》和《药品投递情况登记表》,要求邮寄者均需出示供药者提供的加盖合法药品零售企业红印章的销售凭证或医疗机构医师出据的诊断证明方可办理邮寄手续,从根本上杜绝通过邮寄渠道流通假劣药品的行为。全年登记外地收寄药品389批次,本地投递药品183批次,未发现邮寄可疑药品的现象。三是强化药品使用环节监管。自2006年起,我局坚持在全县医疗机构组织实施了“规范化药房(药库)”创建活动,现乡镇以上医疗机构100%、村卫生所86%建成了规范化药房。在日常监督检查方面,重点加大了对村级卫生室的检查力度,检查其药品购进渠
道、购销凭证、药品储存条件以及非药品冒充药品和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使用毁形等情况。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拉网式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全县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脏、乱、差的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各项制度得到了落实,药品质量和规范化管理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建立了药品质量信息通报制度,通过从国家局、各省市的药品质量公告等渠道,收集编发假劣药品信息6期,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收集更新,发送给药械经营使用单位,确保用药安全。为支持中医事业的发展,全力帮助指导县中医院通过了省局组织的《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换证现场检查验收,有6种制剂经省食药监局批准已在全县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四是加大医疗器械监管力度。全年共开展植入性医疗器械、口腔科使用器材、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诊断试剂、物理治疗设备、血液透析装置、隐形眼镜、一次性使用导尿管等8项专项检查,打击违法购进及违法经营行为,确保产品购进渠道合法、质量安全有效。同时建立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负责人季度例会制度,召开会议,学习相关法规和知识,交流经验,不断规范经营行为。五是整治违法药械广告。加大对新闻媒体、药店内部违法广告的监测力度,配合工商等部门开展违法广告专项治理,严厉整治虚假违法药品、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广告,对违法广告药品加大监管、抽验力度,切实规范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发布秩序。移交工商部门违法药品、保健品广告2起。六是开展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加大对基本药物的监测,完成
药品评价性抽检19批次,监督性抽检8批次,开展基本药物监督性抽检21批次,确保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同时,安排专人负责涉药单位药品不良反应和药械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向社会公众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知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品。全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02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14份。
(四)以调查摸底为基础,强宣传促规范,积极履行监管职责
一是全面摸底建档。为切实履监管职责,我局集中监管力量,对辖区内所有保化经营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填写《***县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摸清了企业基本情况和信息,为开展监管工作夯实基础,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建档率达60%。二是加大宣传力度。专门印制了《致全县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经营单位的一封信》、《保健食品、化妆品知识问答》等5000份宣传材料,逐户上门进行政策解读和法规宣讲,面对面普及保化知识。三是规范经营行为。针对目前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工作接管时间短、监管力量不足的实际,起草下发了《***县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化妆品企业经营行为的通知》,印制了《保健食品化妆品进货验收台账》,要求企业从建章立制、索证索票、查验标识、规范宣传等四个方面规范经营行为;四是实行审核备案。积极主动与县工商部门联系,在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前,对其所经营的保健食品进行审核备案,至目前,共审核备案专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14。
(五)以提质增效为目的,狠抓队伍建设,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一是强化学习教育。坚持每周一、三、五业务学习和二、四的政治理论学习,注重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围绕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机关作风建设等活动,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和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认真撰写心得体会,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监管能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对建局以来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修订、完善,努力做到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来规范行政行为和工作程序。三是落实政务公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把工作职责、执法办案、行政许可项目、程序、时限及受理、批准等事项,在政务大厅和局政务公开栏公开,增加办事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围绕执法上水平、行为更规范为目标,开展法制教育,通过以案说法、座谈研讨、案件互审等形式,交流执法体会,切磋执法经验;并严格执行案件合议、重大案件集体审议、案件内部审查等办案制度。每年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回头看”,对所办案件逐一评查打分。通过全面推进说理式执法文书改革和严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关,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案质量。由于案件定性准确,运用法律适当,程序合法,无一起案件要求听证、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五是加强效能建设。将全县监管对象划分为三个片区,每个片区确定一名领导负责,实行网格化监管。把市、县和局机关的各项工作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股室责任到人,实施绩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考核、评先评优的 10
重要依据,改变以往粗放管理模式,提高了办事效率。六是建立责任体系。局主要领导与干部职工层层签订责任状,要求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廉政自律的模范。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力度,要求每个干部外出执法检查实行“登记制”和工作“日记实”,同时,把监督主体从干部本身延伸到配偶和子女,把监督时间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把监督的范围从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还存在着面不够宽、度不够深的问题。餐饮服务市场点多面广,准入门槛低,设施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较差,法规和规定了解不够,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千禧农贸市场餐饮摊点露天经营、无上下水设施,餐具消毒达不到要求,市场管理者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存在有较多的食品安全隐患。建议形成政府引导、项目支撑、多方参与的投资机制,建成封闭式的特色小吃区,同时配套水电暖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三是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法规滞后,经营企业分散广,加之监管力量薄弱以致出现监管缺失和空白,监管难度大。四是部分村卫生所投入不足,设施设备简陋,达不到“规范化药房”的标准,存在用药安全隐患。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加大村卫生所的投入,积极创建和巩固规范化药房。五是各乡镇“一专三员”的作用发挥不够,对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还不能完全履行。建议各相关部门、各乡镇按照《***县家庭宴席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履行职责,加强管理。六是由于监管对象量大面广、经营分散,我局监管人员编制偏少,人员、经费、装备及办公用房不能满足监管需求。建议政府能够增加人员编制,加大经
费投入,协调业务用房,改善执法办公条件。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省、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保障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为主线,全力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做到为民监管、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文明监管,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培训,着力营造人人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的良好环境;二是强化日常监管,着力奠定餐饮服务监管的扎实基础;三是强化规范管理,着力提高药械安全的保障水平四是强化调查研究,切实履行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管理职责;五是强化专项整治,着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六是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素质过硬、业务精良、作风清正、纪律严明的监管队伍。
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将按照“真抓实干夯基础,突出重点抓规范、强化履职树形象、科学监管出成效”的监管工作思路,不负众望,以这次政协视察指导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监管理念,继续发扬成绩,认真克服困难和问题,为确保全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为有效防控和处置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事件,防止和减少食品安全事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失,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县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目标要求,本着对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组织食品药品安全成员单位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全镇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
二、组织领导
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长由党委书记XX担任,镇长XX担任副指挥长,XX、XX、XX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四个应急小组。
1、办公室:设在XX镇党政办公室内,由指挥长XX任负责指挥,镇长XX协助指挥,党政办公室主任XX为工作人员。
2、抢救组:由医院XX任组长,镇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为成员。主要职责是对事故受伤人员的紧急抢救及护理工作,李卓洹、何明、杨晓蓉负责协助。
3、现场秩序维护组:由派出所XX任组长,派出所全体同志为成员,主要职责是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相关部门。镇安全综合办负责协助。
4、交通运输组:由镇政府XX任组长,主要职责是保障事故中的车辆需求。贾向东负责协助。
5、后勤保障组:由镇政府XX任组长,党政办、财政所、民政办。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后勤保障工作及善后处理工作。
三、应急处理机制
1、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办公室在接到报警后应在10分钟内将信息报告给指挥部全体成员。
2、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办公室在接到报警后应在10分钟内将信息报告给指挥部全体成员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及县急救中心。指挥部全体成员在接到报警后,在镇内的要在10分钟内赶赴现场,在镇外的,要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按职责分工做好本职工作。
四、工作要求
1、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在指挥长统一指挥下,积极开展抢救工作。
2、未经指挥长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方面任何言论,否则交纪委追究责任。
1、安全饮食用药人人参与,健康和谐生活家家受益。
2、安全饮食用药是您的权益,遵纪守法是您的义务。
3、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构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4、大力践行科学监管工作理念,全面提升饮食用药安全水平。
5、大力推进农村药品监督和供应网络建设。
6、对食品安全多一点关注,为有限生命多一份负责。
7、改善食品消费环境,规范食品销售行为。
8、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注健康你我他。
9、给食品多一点关注,对生命多一份负责。
10、给食品药品多一点关注,对生命多一份负责。
11、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12、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共创和谐平安社会。
13、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爱生命珍视健康。
14、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15、关注食品药品质量,就是关注您的生命和健康
16、关注饮食用药安全,构建幸福和谐社会。
17、贯彻《药品管理法》,加强农村药品监管。
18、贯彻药品管理法,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
1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积极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努力减轻群众药费负担。
21、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关注人民生命健康。
22、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监管,维护建筑工人健康权益。
23、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保障临床安全用药。
24、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确保农民用上安全、有效、经济的放心药品。
25、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维护您的用药合法权益。
26、加强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
27、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
28、加强农村药品监督管理,完善农村药品供应体系。
29、加强消费环节监管,严把食品“入口关”。
30、建设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打造健康产业诚信品牌。
31、健康大厦始于一砖一石,食品安全凝聚一点一滴。
32、健康和谐生活系千家万户,安全饮食用药保国泰民安。
33、开展食品安全大整治,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34、培养食品安全公德心,争做和谐社会文明人。
35、普及安全用药知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36、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7、普及饮食用药安全知识,创造精彩健康和谐生活。
38、齐心协力抓食品安全,真心实意保群众健康。
39、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全力构建健康新家园。
40、人人关心饮食用药安全,家家享受健康和谐生活。
41、人人重视食品药品质量,人人关心食品药品安全。
42、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43、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44、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责任;安全食品,你我共同的心愿。
45、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促进浙江和谐发展。
46、食品、人品、大家品,品食、品人、品和谐。
47、食品安全,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48、食品安全共同的心愿,社会和谐快乐的家园。
49、食品安全关系你我他,安全食品惠及千万家。
50、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51、食品药品安全,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52、食者无虑、饮者无忧、监管有法、安全有保。
53、是药三分毒,请严格按医嘱药品说明书用药。
54、手牵手把好食品质量关,心连心守好食品安全门。
55、手牵手维护食品安全,心连心构筑和谐家园。
56、提供卫生、安全、无公害的放心食品是我们的职责。
57、为了您和他人的生命健康,请勿滥用抗生素。
58、以绿色食品为先导,带动无公害食品发展。
59、严厉打击假劣食品药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60、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的违法行为。
61、一心一意关注食品安全,十全十美创建和谐社会。
62、营造食品安全大环境,呵护幸福健康小家庭。
63、营造食品安全环境,确保公众身体健康。
64、自觉抵制不合理用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5、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身体素质。
66、千好万好食品安全为好,金贵银贵生命平安最贵。
67、强化食品责任意识,确保食品安全消费。
68、强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整治,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69、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农民健康权益。
70、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71、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
72、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饮食用药安全是大事。
73、人品、食品,品品相照;苍生、民生,生生相联。
74、全社会行动起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
75、群策群力共创食品安全,互助互爱同筑和谐家园。
【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指南】推荐阅读: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总结07-09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10-16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简报05-28
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活动06-15
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培训11-28
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11-02
食品药品安全讲话稿07-11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工作总结10-19
食品药品安全大讲堂主持词06-27
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情况的工作汇报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