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共9篇)
课程代码:0024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刑法是指(C)1-3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典 D.特别刑法
2.刑法的空间效力所要解决的问题是(D)3-28
A.一国刑法在什么时间内适用 B.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适用
C.一国刑法对什么人适用 D.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
3.一般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C)2-13
A.自由主义 B.心理强制学说
C.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 D.平等主义
4.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C)10-144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法院合议庭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D)10-164
A.训诫 B.责令具结悔过
C.赔礼道歉 D.罚金
6.我国刑法规定的从重处罚是指(B)12-182
A.适用最重的刑种处罚 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重的刑罚
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D.在法定最高刑之上再加重一定的刑罚
7.从刑法理论上说,国事犯罪和普通犯罪相结合的犯罪,称为(A)4-42
A.混合犯罪 B.特殊犯罪
C.加重犯罪 D.重罪
8.如果事实上并不存在危险,而行为人误认为存在危险,实施所谓避险行为的,属于(A
A.假想避险 B.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
9.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A)9-133
A.犯罪构成说 B.行为标准说
C.法益标准说 D.结果标准说
10.甲为了使乙溺死而将乙推入井中,但井中没有水,乙摔死在井中(B)5-79
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B.甲应负故意杀人既遂的责任
C.甲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D.是意外事件,甲不负刑事责任
11.下列犯罪中,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是(A)16-219
A.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 B.间谍罪
C.资敌罪 D.叛逃罪
12.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成立的客观要件是(C)17-240)6-96
A.使用了暴力
B.对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了暴力
C.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员使用了暴力
D.暴力行为造成了严重结果
13.下列事故中,属于交通肇事罪的“交通事故”是(C)17-249
A.飞行事故 B.铁路运营事故
C.水上交通事故 D.工程安全事故
1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D)20-400
A.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
C.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所有人员
D.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15.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A)20-297 ...
A.保险人 B.投保人
C.受益人 D.被保险人
16.下列行为中,不构成强迫交易罪的是(D)20-319 ...
A.强迫他人提供服务 B.强迫他人接受服务
C.强迫他人购买商品 D.强迫他人生产商品
17.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A)21-346
A.刑事追究 B.行政处罚
C.民事处罚 D.经济制裁
18.关于挪用资金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20-399、400 ..
A.犯罪主体可以是单位
B.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C.侵犯了财产的所有权整体
D.挪用资金借贷给他人中的“他人”,不包括单位
19.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判决、裁定”(B)21-435
A.只限于刑事判决、裁定 B.不限于刑事判决、裁定
C.只限于民事判决、裁定 D.只限于行政判决、裁定
20.关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23-488-490 ...
A.必须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B.挪用的对象不能是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
C.以个人名义将公款挪用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D.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不受挪用时间的限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洗均无分。
21.广义刑法包括(CDE)1-2
A.国内刑法 B.国际刑法
C.刑法典 D.单行刑法
E.附属刑法
22.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主要区别有(ABCDE)10-146、147
A.严厉程度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适用根据不同 D.适用机关不同
E.确立机关不同
2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下列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CDE)5-67
A.故意杀人罪 B.绑架罪
C.强奸罪 D.抢劫罪
E.贩卖毒品罪
24.紧急避险中危险的主要来源有(ABCD)6-95
A.自然灾害 B.动物的侵袭
C.疾病形成的危险 D.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
E.行为人误认为存在的危险
25.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资助境内组织或者个人实施以下犯罪的行为,它们是(ABCD)16-222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煽动分裂国家罪 D.颠覆国家政权罪
E.叛逃罪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刑法的溯及力3-
34、35
刑法的溯及力,也称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具有适用效力,则是有溯及力;否则就是没有溯及力。
27.驱逐出境11-163
驱逐出境是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28.犯罪客体5-50
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利益(法益)。
29.重婚罪19-364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30.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数罪并罚时不论是采用“先减后并”或者“先并后减”的方法,犯罪分子实际执行有期徒刑的刑期都不会超过20年。(×)12-187
答:
如果采取先并后减的方法,最高刑期不得超过20年;而采取先减后并的方法,最高刑期可以超过20年。
31.单位犯罪一般是出于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因此,单位犯罪都是故意犯罪。(√)5-71、72
答:
一般来说,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经单位集体研究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由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具体实施的犯罪。
32.盗窃罪的对象既可以是他人占有的财物,也可以是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20-384
答:
盗窃罪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对于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可能成立盗窃罪。
33.甲故意用炸药炸开水库堤坝,制造严重水患,导致下游三十多人死亡和失踪,并淹没了大量农田和房舍。对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决水罪。(√)17-229
答:
决水罪是指利用水的破坏作用,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要回答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12-178、179
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如下: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与裁判的行为。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即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如实”的实质是既不缩小也不扩大自己的罪行。
35.简要回答成立不作为犯的客观条件。5-
55、56
成立不作为犯在客观上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
这种义务一方面要求是法律性质的义务,另一方面要求的内容是实施特定的积极行为。这种义务的来源主要有:第一,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义务。第二,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义务。
(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至于行为人能否履行义务,则应从行为人履行义务的主观能力与客观条件两方面进行判断。
(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不作为的核心是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行为人在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义务的期间所实施的其他行为,不是该不作为的内容,也不影响不作为的成立。
36.简要回答伪造货币罪的构成特征。18-273、274
(1)伪造货币罪的客体,首先是作为经济交易重要手段的货币的公共信用。
(2)客观行为表现为制造外观上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货币的假货币。
(3)伪造货币罪的主体必须是没有货币制作发行权的人,但只能是已满16周岁,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4)伪造货币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自己伪造货币的行为会发生侵犯货币的公共信用与货币发行权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六、论述题(本大题14分)
37.试述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5-84、85
(1)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
(2)间接故意的行为人是为了实现其他意图而实施行为,主观上根本不考虑是否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也没有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措施,而过于自信过失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其行为,是因为考虑到可以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3)从法律用语上看,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李某在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私自在某市从事药材批发生意,并经常向一些药店推销药材,声称自己的成本低因而价格比其他人便宜,并保证自己批发的药材绝对没有质量问题。该市某镇郭某新开一家药房,需要购进一批药材。于是郭某与李某正式签订了一份药材买卖的书面合同,约定由李某为郭某采购价值15万元的中西药材。双方履行合同后,郭某药店开始经营。一个月后,因群众举报,郭某的药店被查封。经查,郭某所售西药中大部分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其所售中药材中也含有大量非药材的植物和矿石。后李某被抓获,并且承认自己知道这些“药品”存在质量问题。
对本案李某的行为应如何定性?18-256、257
销售假药罪。其构成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关键词:真题,四、六级,考试,捷径
广大考生如何备考英语四、六级考试?巧用历年真题就是最好捷径之一。那么, 该如何利用真题来增强知识积累, 提高作战技巧, 取得最佳复习效果呢?且看:
一、英语四、六级真题的重要性
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一) 权威性与稳定性
真题, 是指真正在历次四、六级考试中出现过的原题。真题是命题组根据全体考生人才培养目标、现有学生知识水平及国际化要求综合研究、斟酌、裁定的结果, 严格意义上讲, “全真模拟题”与真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能等同于真题。因此, 真题较其他模拟题测试水平相对稳定, 具有最强的权威性。
(二) 针对性与目的性
熟悉历年真题题型与分值分布, 掌握出题思路、方向、重点, 全面把握复习要点,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复习效率。做历年真题, 总结错题、检测自己的薄弱环节。更重要的是做完真题后, 先整理和分析错题类型, 然后根据自己整理的错题知识点, 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
(三) 检测性与指导性
用真题最能检验考生真实知识水平。真题经典的语法试题、优美的常用句子, 以及整齐的句型都可以作为背诵的题材。比如反复练习听力部分一箭双雕, 一方面迅速提高听力, 另一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词汇, 要弄懂学透, 也许今年出现在阅读中, 明年就能在翻译和完型上见到;比如含金量很高的句式、句型, 可以“转移”使用到写作部分。
二、备考中真题的使用策略
若能认真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 了解出题思路、考点、特点, 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对提高考试成绩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 怎样才能使一套真题“物尽其用”呢?可从题型词汇、听力、阅读、完型填空、写作与翻译等方面一一进行研究。
(一) 词汇部分
学习目标:熟悉和掌握真题中的所有新、旧词汇。
真题考过的高频词汇, 学习要求是精益求精, 融会贯通, 与四、六级词汇背诵相结合, 每套至少研究半个月, 边记单词边做真题。重点记忆四、六级词汇的核心含义即真题中考过的含义。态度要认真, 做题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先按照考试的情境要求做出自己的答案 (哪怕是有“蒙”的成分) , 最好用圈圈做好标示。事后核对答案, 分析错误的原因。记住典型的例句, 认真总结弄懂弄透, 然后逐个记忆。词汇复习需要艰涩的反复强化过程, 万事开头难, 贵在坚持。
(二) 听力部分
学习目标:学习听力和增进口语表达双管齐下, 齐头并进。
听力部分测试是四、六级的考试重点, 最令考生们头痛。听力备考需要长时间积累。大家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 做完第一遍真题后要在熟悉各个知识点之后, 仔细研究出题的形式, 看老师出题的思路。
听力备考可以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一, 将没有听清楚明白或者“蒙”的题目标注出来;第二, 仔细研究没有听懂或听清楚的地方, 仔细分析、核对第一次标注的答案;第三, 对照原文一五一十地查漏补缺, 既可以锻炼听力, 亦可提高口语能力, 一举两得。
(三) 阅读部分
学习目标:多做练习, 掌握出题角度与特点, 提高应试技巧, 做到“无招胜有招”。
第一, 做题。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每天坚持做3~5篇。做第一遍时严格按考试时间要求完成, 以便能掌握自己的做题速度, 感受考试时的压力。全部细读琢磨几轮历年真题, 多朗读、记忆文章内容, 可以增加语感。第二, 认真核对答案。精读文本, 把每个单词、每句话都弄懂。第三, 关注考试细节。题目中时间、地点、人物、数量词等都应该立即做出标记, 这些词都是文章的路标, 很可能就是出题点, 根据这些路标很容易找到题目在文章中对应的答案位置。
(四) 综合和完型填空题型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所有选项含义, 培养语感更重要。
综合部分完形填空基本上是考语法和固定搭配的。对历年完形填空常见的语法和搭配进行总结, 近义词进行比较、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搞清楚选择答案的原因, 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严格按照时间做完练习之后, 反复研究真题, 平均5~6天研究一套, 并且自己要制订计划, 经常复习, 提高语感。
(五) 写作部分
学习目标:了解作文架构, 背诵经典美句。
第一, 注重积累。平时做阅读真题和读一些英文材料的时候, 记住一些比较好的句型和句式, 或是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第二, 字体优美。一手字迹清楚、书法优美的英文书法会留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这需要平时多加练习。第三, 审题要认真, 千万不要跑题, 语言也要保持连贯性, 语法层次、段落构思科学准确。
(六) 翻译部分
学习目标:把握考试题眼, 提高猜题率。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生物制品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安全性评估结果
B.药物经济学
C.临床药理学
D.药品通用名称
E.临床治疗首选程度
2.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的依据是
A.药品的适用性
B.药品的稳定性
C.药品的可靠性
D.药品的安全性
E.药品的有效性
3.根据《非处方药专有标识管理规定(暂行)》,非处方药标识可以采取单色印刷的是
A.标签和内包装
B.说明书和大包装
C.标签和说明书
D.内包装和大包装
E.标签和大包装
4.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处方前记应注明的是
A.药品金额B.临床诊断
C.药品名称D.药品性状
E.用法用量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5~7】
A.γ-羟丁酸
B.西地那非
C.麦角酸
D.吗啡阿托品注射液
E.阿普唑仑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2007年版)》
5.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6.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是
7.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是
【8~9】
A.按30%选择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B.按50%选择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C.按100%选择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D.首选基本药物并达到一定使用比例
E.按80%选择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
8.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
9.非政府举办的各类医疗机构应当
【10~11】
A.确定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外药品品种数量
B.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药品标准
C.审核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D.制定国家基本药物全国零售指导价
E.确定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民族药
10.国家基本药物工作委员会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12~14】
A.一次常用量
B.3日常用量
C.5日常用量
D.7日常用量
E.15日常用量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
12.复方樟脑酊用于门诊患者处方最大量
13.吗啡缓释片用于门诊癌症疼痛患者的处方最大量为
14.为门诊患者开具地西泮片一般不得超过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全国性批发企业
A.应当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第一类精神药品
B.可以向区域性批发企业销售第一类精神药品
C.可以向区域性批发企业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
D.可以向药品零售企业供应第一类精神药品
E.不可以向医疗机构销售第一类精神药品
选项D错误。根据修订的《保险法》第94条的规定,对于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保险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可以优先适用《公司法》的规定,这就属于法律另有约定的情形。
(一)
207月5日,某公司高经理与员工在饭店喝酒聚餐后表示:别开车了,“酒驾”已入刑,咱把车推回去。随后,高经理在车内掌控方向盘,其他人推车缓行。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如机动车未发动,只操纵方向盘,由人力或其他车辆牵引,不属于酒后驾车。但交警部门指出,路上推车既会造成后方车辆行驶障碍,也会构成对推车人的安全威胁,建议酒后将车置于安全地点,或找人代驾。鉴于我国对“酒后代驾”缺乏明确规定,高经理起草了一份《酒后代驾服务规则》,包括总则、代驾人、被代驾人、权利与义务、代为驾驶服务合同、法律责任等共六章二十一条邮寄给国家立法机关。请回答第89―91题。
89.关于高经理和公司员工拒绝“酒驾”所体现的法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年卷一不定项第89题)
A.法的指引作用
B.法的评价作用
C.法的预测作用
D.法的强制作用
【答案】A
【考点】法的作用
【解析】法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为人们提供某种行为模式,指引人们可以这样行为、必须这样行为或不得这样行为,从而对行为者本人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实现的,它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为。
法的评价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断、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评价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对他人的行为的评价,这是区别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为)和评价作用(涉他人的行为)的关键所在。
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也就是说,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这里的人们应作广义的理解,即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
法的强制作用是指法为保障自己得以充分实现,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惩罚违法行为的作用,也就是说,法的强制作用只能针对违法犯罪人的行为,如果没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那么法的强制作用就不能显现。
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律的实施,法律规范对人们今后的行为发生的直接或间接的诱导影响,也就是说,法的教育作用针对的是一般人的行为。例如,通过对违法行为实施法律制裁不仅对违法者本人起到警示、警戒的作用,而且也对一般人产生了教育性影响。
本案中,因法律禁止“酒驾”,故高经理和公司员工拒绝“酒驾”,表明其行为受到法律的指引,体现了法的指引作用,没有体现法的评价、预测和强制作用。
90.关于交警部门的推车前行不属于“酒驾”的解释,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90题)
A.属于司法解释
B.属于行政解释
C.直接运用了类比推理
D.运用了演绎推理
【答案】ABC
【考点】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司法解释是法律解释的一种,属正式解释,是指司法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所作的说明。中国的司法解释一般特指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审判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所作的具有普遍司法效力的解释。交警部门并非司法机关,无权作出司法解释。
选项B说法错误。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贯彻的问题所作的说明。但只有特定的行政机关才有权进行行政解释,本题中的“交警部门”无权作出行政解释。
选项C说法错误。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简称类推、类比。它是以关于两个事物某些属性相同的判断为前提,推出两个事物的其他属性相同的结论的推理。从题中可看出,“交警部门”在作出解释时没有采用类推解释。
选项D说法正确。演绎推理又称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大前提是一般原理(规律),即抽象得出一般性、统一性的成果;小前提是指个别对象,这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从这个推理,然后得出结论。又称从规律到现象的推理。是从普通回到特殊再回到个别。演绎推理正确的条件:若大小前提正确,则结论正确;若大前提或小前提错误,则结论错误。本题中“交警部门”对“推车”和“酒后驾驶”的对比论证,属于演绎推理。
91.关于高经理起草的《酒后代驾服务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1年卷一不定项第91题)
A.属于民法商法规则
B.是立法议案
C.是法的正式渊源
A.立即描记心电图
B.给予吸氧
C.观察疼痛性质
D.建立静脉通路
E.让患者卧床休息
2.鼓励长期卧床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床上做下肢活动,其目的主要是[1分]
A.减少回心血量
B.预防压疮
C.防止肌肉萎缩
D.防止下肢静脉J血栓形成
E.及早恢复体力
3.患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情绪激动易诱发[1分]
A.心力衰竭
B.癫痫发作
C.脑出血
D.脑梗死
E.蛛网膜下腔出血
4.急性胰腺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的主要目的是[1分]
A.防止感染蔓延
B.减少胃酸介泌
C.减少胰液分泌
D.避免胃扩张
E.减轻腹痛
5.胃癌根治术后的晚期并发症是[1分]
A.胃出血
B.吻合口瘘
C.倾倒综合征
D.吻合口梗阻
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6.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应除外[1分]
A.高血压
B.高度水肿
C.高脂血症
D.大量蛋白尿
E.低白蛋白血症
7.新生儿硬肿症最先受累的部位是[1分]
A.上肢
B.面颊
C.臀部
D.下肢
E.躯干部
8.3岁小儿的平均身长大约是[1分]
A.71cm
B.75cm
C.81cm
D.85cm
E.91cm
9.适合新生儿沐浴的水温是[1分]
A.39~4l℃
B.35~37℃
C.39~42℃
D.36~38℃
E.37~39℃
10.控制破伤风患者痉挛的最主要措施是[1分]
A.保持病室安静
B.限制亲友探视
C.护理措施要集中
D.使用镇静及解痉剂
E.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
11.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喉上神经内支损伤的临床表现为[1分]
A.饮水呛咳
B.音调降低
C.吞咽困难
D.声音嘶哑
E.呼吸困难
12.癫痫大发作最主要的护理是[1分]
A.防止外伤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密切观察病情
D.不可强行喂水
E.禁用口表
1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原则是[1分]
A.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B.镇静、解痉、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C.合理扩容及解痉、降压、镇静,适时终止妊娠
D.适时终止妊娠,解痉、降压、合理扩咨及利尿
E.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14.前置胎盘孕妇,产科检查的结果是[1分]
A.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一致,胎方位清楚,先露高浮
B.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胎方位清楚,先露高浮
C.子宫大小于停经月份,胎方位清楚,先露高浮
D.子宫小于停经月份,胎方位清楚,先露已入盆
E.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胎方位清楚,先露已入盆
15.患者,女性,35岁。职员,主因双肘、腕、手指近端指间关节肿痛2年,加重2周,以类风湿关节炎收入院。给予泼尼松、布洛芬和青霉胺等药物治疗,后出现恶心、反酸和胃部不适,此症状可能是[1分]
A.青霉胺的不良反应
B.布洛芬的不良反应
C.泼尼松的不良反应
D.病情加重
E.进食食物不当
16.护士甲是下列5位患者的责任护士,请你帮助其评估最易发生压疮的患者是[1分]
A.肥胖
B.昏迷
C.高热多汗
D.营养不良
E.上肢牵引
17.患者,男性,30岁。腰痛3个月,体温37. 9℃,疲乏,夜间盗汗。体检:L1、L2棘突叩击痛,X线片可见L1、L2椎体有溶骨性破坏,椎间盘受累,最可能的诊断是[1分]
A.L1、L2椎体巨细胞瘤
B.L1、L2椎体血管瘤
C.L1、L2椎体结核
D.L1、L2化脓性脊髓炎
E.L1、L2脊柱骨折
18.患者,男性,18岁。因不慎将手臂撞伤,伤口较深,护士为其进行伤口冲洗所选用的消毒溶液是[1分]
A.0.2%过氧乙酸
B.0.5%笨扎溴铵
C.70%乙醇
D.0.1%氯胺
E.0.5%碘酊
19.患者,男性,40岁。因胆道梗阻出现黄疽,尿中有胆红索,其尿液颜色为[1分]
A.淡焚色
B.红色
C.乳白色
D.酱油色
E.黄褐色
20.患者,女性.59岁。风心病伴二尖瓣狭窄6年,伴心房颤动5年.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最可能的原因是[1分]
A.发生室颤
B.心排出量减少,脑供血不足
C.心房血栓脱落,脑栓塞
D.高凝状态,脑血栓形成
1.某企业5月份资金总额100万元,收回应收帐款10万元后;该企业资金总额为()。
A.100万元 B.110万元 C.90万元 D.120万元
2.某企业5月1日生产领用材料5000元,误记为:借记管理费用500元,贷记材料5000元。10日发现错误时已入帐。采用的更正错帐的方法是()。
A.红字更正法B.补充更正法
C.划线更正法D.任一更正法
3.企业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款,经批准后记入()。
A.待处理财产损溢B.营业外收入
C.其他应付款D.其他应收款
4.银行汇票的签发人是()。
A.出票银行B.收款人
C.付款人D.收款人或付款人
5.4月15日签发的90天期限的商业票据,到期日是()。
A.7月12日B.7月13日
C.7月14日 D.7月15日
6.如果应收帐款有两个明细帐:“应收帐款——甲企业”期末余额在借方为200万,“应收帐款——乙企业”期末余额在贷方为50万,则应提取坏帐基数为()元。
A.250万 B.150万 C.200万 D.300万
7.预付帐款余额在贷方为()。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不能肯定
8.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冲减()帐户余额。
A.管理费用B.其他业务支出
C.营业外支出D.营业费用
9.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是()。
A.总体比较法B.分类比较法
C.逐一比较法D.任一比较法
10.下列属于非现金资产的是()。
A.银行存款B.其他货币资金C.现金D.原材料
11.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是()。
A.逐一比较法B.分类比较法
C.总体比较法D.任一比较法
12.为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利息支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发生的,计入()。
A.财务费用B.营业费用C.固定资产D.在建工程
13.企业缴纳的下列税款中,不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是()。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印花税
14.下列项目中,不通过应付帐款科目核算的是()。
A.存入保证金B.应付货物的增值税C.应付销货企业代垫运费D.应付货物价款
15.企业接受某公司投入旧机器一批,原价1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资产评估价9万元,则企业应贷记累计折旧的金额为()。
A.10万元B.9万元C.2万元D.1万元
16.某企业某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工资支出为4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为10万元,则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万元。
A.1000 B.1040 C.1050 D.103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本类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各项中,构成一般纳税企业固定资产价值的有()
A.支付的关税
B.支付的增值税
C.建造期间发生的借款利息
D.应计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应记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借方的有()。
A.生产工人的医药费
B.退休人员的医药费
C.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D.医务经费
3.不能进行对外投资的项目有()
A.待摊费用 B.无形资产 C.长期待摊费用 D.待处理财产损失
4.作为短期投资应符合的条件有()。
A.在公开市场交易并且有明确市价
B.持有投资作为剩余资金的投放形式,并保持其流动性和获利性
C.实际持有时间超过一年
D.虽能上市交易但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证券
5.下列会计核算方法中,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有()
A.应收帐款坏帐核算的备抵法
B.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
C.物价持续上涨时,存货计价的先进先出法
D.物价持续上涨时,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
6.因记帐凭证错误而导致的帐簿记录错误,可采用的更正方法有()。
A.划线更正法 B.差数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更正法
7.下列项目在会计上不作销售收入,但要计算并缴纳增值税的有()。
A.将货物对外投资
B.将货物对外捐赠
C.将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D.将货物分给股东
8.下列因素中,决定企业债券发行价格高低的有()。
A.票面价值 B.票面利率 C.银行存款利率 D.债券的期限
9.收入的特征表现为()。
A.收入从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B.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
C.收入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减少
D.收入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
10.有价证券的收益包括()。
A.应计利息 B.债券摊销收益 C.持有收益
D.转让收益
11.下列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有()
A.企业发行新的股票或债券
B.发现上少提折旧
C.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D.董事会决定发放股票股利
12.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有()。
A.银行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外埠存款 D.现金等价物
13.下列哪些项目,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的收回数()。
A.销售退回 B.销售折扣 C.销售折让 D.坏账
14.在权益法下,被投资企业的()业务可能引起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帐户的增加。
A、发生亏损 B、发放股票股利 C、接受捐赠
D、资产重估增值
15.现金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
A.填制收款凭证与收款的职责应分开
B.作废的收据和发票应销毁
C.现金收入应及时存入银行
D.出纳人员不在现场时,由会计人员代收现金并记入总帐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判断结果正确的得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1分,不判断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1.我国的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各项投资应当按实际发生的支出作为投资成本,包括买价、经纪人佣金、手续费等。()
2.企业采用代销、寄销、赊销方式销售商品的款项,不得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结算货款。()
3.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以及盘亏,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计算出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后,转入本年利润。()
4.一贯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提出的要求,所不同的,前者是从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后者是从不同企业会计信息的角度提出要求的。()
5.虽然在财产盘盈亏的当月进行了有关帐务处理,但是在批准处理之前这种帐务处理对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无影响。()
6.根据现行制度规定,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的医药费,均应从应付福利费中开支。()
7.企业以前亏损未弥补完,可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但是,在未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8.一般纳税企业改变外购货物的用途时,应将该产成品的帐面成本转入待处理财产损益。()
9.无论是按面值发行,还是按溢价发行股票,发行费用都应记入财务费用。()
10.某股份有限公司已向银行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不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票据”项目中,而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披露。()
四、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1.资料:某企业发行长期债券800000元用于经营周转,共计发行债券8000张,每张100元,五年期,票面利率15%。企业按820000元的价格出售,每年付息一次,另外支付印刷费、手续费等2400元。
要求:
(1)计算全年应计债券的利息,以及每年的利息费用、溢价摊销额。
(2)编制收到债券价款,支付手续费等的分录。
(3)编制全年应付利息和溢价摊销,以及实际支付利息的分录(采用直线法)。
(4)编制归还本金的分录。
2.兴华公司1996年6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销售商品价值40000元,其中收到现金100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25000元;
(2)预收A公司购货款50000元;
(3)支付全年水电费12000元;
(4)支付本年四、五、六月份的银行借款利息共l200元,每月利息费用400元;
(5)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1000元。
要求:分别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计算兴华公司1996年6月份的利润。
3.某企业1999年12月底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①年末存货历史成本2000000元,存货可变现净值1800000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年末短期投资的市价高于成本的金额为2610元,“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的贷方的余额为5200元。
③年末计提按面值购买的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债券投资利息4600元。
④年末计提溢价购买的分期付息长期债券投资利息并摊销溢价,本年应计利息为6300元,应摊销溢价为1300元。
⑤年末长期股票投资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利20万元,本企业年初所购有表决权资本股票占被投资单位表决权资本的60%,按权益法核算。
⑥年末长期股权投资A帐面价200000元(该股权投资发生时曾记入“资本公积”5000元),预计可收回金额150000元;长期股利权投资B帐面价100000元,预计可收回金额120000元,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⑦将清理固定资产损失3000元转为营业外支出。
⑧年末根据合同规定,外商追加资本50000美元,当日汇率为1美元=8.5人民币,本企业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合同约定汇率为1美元=8.2人民币。
要求: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分析每笔业务对资金总额和利润总额的影响。
4.兴华公司于1998年初购买甲公司普通股股票20000股,每股面值100元,支付经纪人手续费5000元。甲公司共发行普通股股票50000股,以面值发行。1998年甲公司实现净利润l000000元,当年按每股面值的5%发放股利,兴华公司收到股利100000元。1999年甲公司发生亏损100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D 5.C
6.B 7.C 8.C 9.B 10.A
11.D 12.C 13.C 14.A 15.D
16.D 17.A 18.C 19.A 20.B
二.1、ABCD
2、ACD
3、ACD
4、AB
5、ABD6、CD
7、ABCD
8、ABCD
9、ABCD
10、CD11、ACD
12、ABCD
13、ABC
14、BCD
15、AC
三.1.× 2.√ 3.× 4.√ 5.√
6.× 7.× 8.√ 9.× 10.√
四.1.(1)全年应计债券利息为:800000×15%=120000(元)
每年应摊销溢价金额为:20000÷5=4000(元)
每年的利息费用为:120000-4000=116000(元)
(2)借:银行存款 820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800000
──债券溢价 20000
借:财务费用 2400
贷:银行存款 2400
(3)借:财务费用 116000
应付债券──债券溢价 4000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20000
借: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另外四年的会计分录同上。
(4)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8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
2.按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利润为:
40000—25000—12000÷12—400一l000=12600(元)
按收付实现制计算的利润为:
10000十50000一12000一l200=46800(元)
3.①借:存货跌价损失 20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减少200000元,利润表利润总额减少200000元。
②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5200
贷:投资收益 52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增加5200元,利润表利润总额增加5200元。
③借: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4600
贷:投资收益 46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增加4600元,利润表利润总额增加4600元。
④借:应收利息 6300
贷:长期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溢价)1300
投资收益 5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增加5000元,使利润表利润总额增加5000元。
⑤借:应收股利 12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120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不变,利润表利润总额不变。
⑥借:投资收益 45000
资本公积 50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0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减少50000元,利润表利润总额减少45000元。
⑦借:营业外支出 3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减少3000元,利润表利润总额减少3000元。
⑧借:银行存款 425000
贷:实收资本——外方 410000
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15000
分析:此项业务使资产负债表资金总额增加425000元,对利润表利润总额无影响。
4.成本法和权益法下的处理如下:
(1)成本法
a.年初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股票投资(投资成本)2000000
投资收益 5000
贷:银行存款 2005000
b.收到发放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0(2)权益法
a.年初购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股票投资(投资成本)2000000
投资收益 5000
贷:银行存款 2005000
b.年末根据甲公司财务报告入帐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股票投资(损益调整)40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0
c.收到甲公司股利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股票投资(损益调整)100000
d.发生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股票投资(损益调整)40000
五、综合题
首先编制会计分录
(1)借:原材料 1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0
贷:应付帐款 1170000
(2)借:银行存款 585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贷:产成品 200000
(3)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投资 117000
贷:原材料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4)借:应收帐款 117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 50000
贷:原材料 50000
(5)借:生产成本 30000
管理费用 10000
贷:应付工资 40000
借:应付工资 40000
贷:现金 40000
(6)借: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40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0
借:银行存款 2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240000
(7)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短期借款 300000
借:财务费用 3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
(8)借:管理费用 585
贷:坏帐准备 585
(9)借:银行存款 800000
贷:长期借款 800000
借:财务费用 80000
贷:长期借款 80000
(10)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10000
(11)借:制造费用 40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贷:累计折旧 60000
(12)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20000
贷:产成品 20000
(13)借:固定资产 70000
贷:银行存款 70000
(14)借:长期借款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15)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贷:固定资产 30000
借:营业外支出 30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0000
(16)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投资 80000
累计折旧 3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资本公积 10000
(17)借:管理费用 20000
贷:无形资产 20000
(18)借:所得税 9941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99415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30000
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 2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19)借:主营业务收入 50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0000
投资收益 410000
贷:本年利润 1910000
借:本年利润 54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
其他业务支出 50000
管理费用 50585
财务费用 110000
营业外支出 30000
所得税 99415
借:本年利润 47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70000
(20)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00000
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200000
贷:盈余公积 100000
应付股利 200000
借:应付股利 200000
贷:银行存款 290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0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00000
1.根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不需要办理《印鉴卡》变更手续的项目是
A.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的变更
B.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变更
C.药剂科主任的变更
D.具有麻醉药品处方审核资格的药师的变更
E.麻醉药品采购人员的变更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关于毒性药品的管理正确的是
A.采购毒性中药材,包装材料上无须标注毒性标志
B.擅自收购毒性药品,可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警告
C.调配毒性药品时,未标明“生用”的,应当付炮制品
D.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三日极量
E.科研和教学单位可以使用毒性药品
3.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行
A.考核制度 B.考试制度
C.核准制度 D.登记制度
E.注册制度
4.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比例是
A.60% B.70%
C.80% D.90%
E.100%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5~6】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虚假广告罪
E.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甲报社对假药进行虚假宣传,构成
6.乙药厂生产的某药品含量低于国家药品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构成
【7~8】
A.造成中度残疾
B.造成重度残疾
C.致人死亡
D.致3人以上死亡
E.致5人以上死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书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7.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8.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9~12】
A.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B.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罚款
C.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
E.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9.定点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0.未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的
11.定点批发企业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易的
12.定点批发企业销售超过有效期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的有
A.以维生素C注射液冒充哌替啶注射液
B.生产销售含量为0.02%的白蛋白注射液
C.销售未注明生产批号的感冒冲剂
D.生产以淀粉为原料的幼儿补钙颗粒
E.销售已过有效期的板蓝根颗粒
【上期答案】
(题目见总二期)
一、最佳选择题
1 2 3 4 5
A A C A A
二、配伍选择题
1 2 3 4 5
D B B C E
6 7 8
C E B
三、多项选择题
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学员对自己的学习要有计划,要主动的安排时间,合理分配备考时间。这样才能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有数。要考虑“我要做什么,要怎么去做”,而不是别人要我做什么。
二、会科学利用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学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从从容容。而有的学生虽然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加点,但忙不到点子上,实际效果不佳。有的学员不善于挤时间,他们经常抱怨:“每天上课、回家、吃饭、做作业、睡觉,哪还有多余的时间供自己安排?”还有的学员平时松松垮垮,临到考试手忙脚乱。这些现象都是不会科学利用时间的反映。 合理科学的利用时间,才能更有效的备考。
三、要求甚解,不死记硬背死
死记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复,多次重复直到大脑中留下印象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它常常使记忆内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长久记忆。当学习内容没有条理,或学员不愿意花时间去分析学习内容的条理和意义时,学员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尽浪费时间,还会造成知识点记忆不扎实,容易混淆,所以在记忆知识点的时候要理解,才能记忆牢固。
四、能形成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知识体系在学员头脑中的内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识经过学生输入、加工、储存过程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有序的组织状态。构建一定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再多的知识也只能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效。有的学员章节测验成绩很好,可一到综合考试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于他们没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这种学员对所学内容与学科之间,对各章节之间不及时总结归纳整理,致使知识基本上处于“游离状态”。这种零散的知识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张冠李戴。
五、要会听课
不要以为老师是远程教育看不见!开小差!对上课内容完全陌生,无法带着疑问去学,听授课时不记笔记,或充当录音机的角色,把老师所讲的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这样的傻瓜式学法也容易造成考试失利。在听课的时候要会听课,记笔记要记重点。
六、要抓得住重点和难点
Directions:For this part,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composition on the topic 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The first sentence has already been written for you.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and base your composition on the outline (given in Chinese) below:?
1.很多人认为有必要举行英语口语考试,理由是……?
2.也有人持不同意见,……?
3.我的看法和打算?
Sample Composition?
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will be included as an optional component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st (CET).?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will be included as an optional component of the College English Test (CET).We have all taken,and are thus familiar with,English tests of many kinds,but so far most of them are written ones.Have you any idea of whata spoken English test will be like,and is it necessary to go to all the trouble
to hold or take such a test?People differ in their answers.?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推荐阅读:
历年刑法司考试题03-11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复习要点总结01-19
法律知识方法司法考试刑法学习03-27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10-20
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09-22
文秘考试历年真题汇总02-15
司法考试真题勘误07-27
历年执业药师考试真题11-01
执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04-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