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2024-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范本(共10篇)

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篇1

受让方:_________

鉴于转让人拥有中国商标局注册使用于商品/服务国际分类第_________类_________等商品上的第_________号商标标示以及该商标设计图样的著作权(以下简称该权利),鉴于受让人希望受让权利,转让人和受让人签署商标转让协议如下:

1.转让人同意将该权利全部转让给受让人。

2.转让费、著作权金额为_________,其中商标权转让费用_________。

3.转让人保证该权利无任何瑕疵,包括未曾许可他人使用或作为抵押。

4.转让人保证在国际分类第_________类以及在其他类别的与第_________类有关商品类似的商品上,转让人没有任何与该权利相同的或近似的商标获得注册或提出申请注册。

5.转让人保证在本合同生效后,将不以任何方式谋求对该权利或与其类似的商标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在内的任何权益,且上述所有权利均将由受让人行使。

6.转让人在签署本合同时同时签署该权利的商标专用权的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书,并同时将该商标商标注册证正本交受让人或受让人的代理人。

7.受让人在签署本合同时签署商标转让申请书,按法定程序办理该商标转让。

8.付款方式:在转让人签署本合同与商标转让申请书时,由受让人将转让费支付给转让方。

9.在本合同签署后,该权利中的著作权即完全归受让人所有,该权利中的商标专用权就完全归受让人所有;在商标局核准该商标转让后,转让人即丧失与该商标有关的所有权利,并保证停止使用该商标,并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对该商标提出撤销申请。

10.国家商标局核准该商标转让后,受让人即享有与该商标有关的所有权利。

11.如果该商标转让申请被商标局驳回,转让人应退回已付的全部商标转让费用。

12.转让人、受让人双方保证遵守本合同的全部条款,即便商标局不批准该商标转让,也不影响本合同的履行。

13.如遇严重的自然灾害或社会动荡等因素影响了本合同的按时履行的,双方应在上述因素消除的三十天内履行合同。

14.转让人、受让人双方保证遵守本合同的全部条款,转让人不遵守本合同的规定的,由转让人向受让人支付违约金。受让人不遵守本合同规定的,由受让人向转让人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全部转让费用的20%。在支付违约金后,本合同仍应履行。

15.受让方预先支付_________定金,余款_________必须在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前支付。

16.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转让方、受让方、代理人和国家商标局各_________份。

转让人(签章):_________受让人(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篇2

笔者代理的第15371303号“56°”商标驳回复审行政诉讼案就属于此种情形。

比萨利餐饮公司于2014年9月18日向国家商标局提交“56°”在第30类“面包干, 果子面包, 蛋糕, 月饼, 面包, 糕点, 面包屑, 小蛋糕 (糕点) ”等商品项目上的注册申请, 初步审定号15371303。经过审查, 国家商标局向申请人下发《商标驳回通知书》, 认定“56°”商标与扬州三笑物流有限公司在先初步审定并公告的第12863515号“56”商标构成商标近似。“56°”商标的注册申请存在权利冲突, 被予以驳回注册申请。

考虑到比萨利餐饮公司已经开设面包房, 推出“56°”品牌蛋糕、糕点并受到消费者认可的实际情形, 原代理人在限期内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第15371303号“56°”商标的驳回复审申请。驳回复审的主要理由为:温度“56°”与数字“56”容易区分, 普通消费者基于日常生活习惯不致产生混淆误认, 同时提交了部分商标使用证据。但是, 未获得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可, 仍予以驳回注册申请。

商标评审委员会下发“56°”商标驳回决定以后, 比萨利餐饮公司下达了积极争取的指示, 笔者团队转让部门一方面积极联系引证商标持有人商讨商标转让事宜, 一方面于2016年4月28日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起诉状, 主张引证商标转让中, 请求中止审理, 等待引证商标的转让核准。

2016年5月9日, 经过转让部门同事的积极联系和努力促成, 比萨利餐饮公司和扬州三笑物流公司达成转让意向, 双方办理转让协议公证, 签署独占使用协议, 支付对价, 交接商标证书, 并向国家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材料。

2016年5月31日,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第15371303号“56°”商标驳回复审行政诉讼一案, 笔者作为代理律师参加庭审。由于商标转让程序等待时间较长, 庭审过程中引证商标的转让申请仍未受理, 中国商标网亦未显示任何信息。笔者只能向法庭提交了引证商标转让协议及公证书、独占使用协议、商标代理组织证言等证据材料, 证明引证商标正处于商标转让程序中, 请求法院对申请商标的注册申请予以中止审理。法庭当庭要求被告商标评审委员会查实引证商标转让事项, 同时建议向国家商标局提交商标转让加快申请。

2016年6月1日, 笔者配合比萨利餐饮公司的客服人员, 在最快的时间内, 将商标转让加快申请和案件诉讼材料提交国家商标局转让处, 告知紧急事项, 请求予以加快审理。

2016年10月6日, 国家商标局下发核准通知, 引证商标核准转让于比萨利餐饮公司。从商标提起转让申请到最终核准转让, 共耗时不到5个月时间, 较之普通转让程序快了近一半的时间。

2016年10月24日, 比萨利餐饮公司接收到国家商标局转让核准通知的同时, 笔者将该通知复印件加盖比萨利餐饮公司印章, 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交《恢复审理申请书》, 告知引证商标核准转让于比萨利餐饮公司的事实, 在先权利冲突已经消除, 请求恢复审理。

商标转让须谨慎 篇3

很多人说,唯冠这次算是赚了,一个商标挣了几亿人民币,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从这一案件能够直观地得出此结论是自不必说的。本文仅就其中商标转让的问题,谈一谈此案带给我们的启示。

笔者刚听说IPAD纠纷的时候,急忙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确于2000年1月即在计算机等商品上申请了IPAD商标,到2011年时甚至已续展了一期!心下不禁感到很诧异,以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错误呢?要知道这样的公司通常会有一支庞大的知识产权工作队伍,那可是动不动就搞什么品牌战略的,对于和他人的商标冲突难道会没查到吗?难道是财大气粗、仗势欺人?基于St,的爱国主义情怀,脑海中甚至当即浮现出了“帝国主义”这几个字。

后来,随着案件报道的不断深入才知道,原来2006年苹果公司开始筹划推出iPad时就已发现,iPad商标权归唯冠公司所有。于是,2009年,苹果通过旗下IP公司以3.5万英镑的价格购得了台北唯冠iPad全球商标。“遗憾”的是,大陆iPad商标的所有权并不在台北唯冠,而是在深圳唯冠的手中。于是苹果iPad进军大陆市场,纠纷不可避免。

从深入的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苹果公司依然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他们难道没有发现第1590557号的商标注册人是谁吗?商标注册人是深圳唯冠,为什么要跟台北唯冠谈转让呢?纵使台湾唯冠和深圳唯冠真是“两个班子,一套人马”,那么,签完协议后为何不去国家商标局办理商标转让申请手续呢?显然,苹果公司对于中国商标法中商标转让的法条不了解呀!无语了,凡事皆有例外,此言不虚,看来,大公司也有不靠谱的时候呀。

我认为,决定购买一个商标时,首先,搞清楚卖主是谁,这是最基本的,否则,谈了半天,对象不对,费时费力,甚至付了转让费却得不到心仪的商标,就象本案中IP公司购买IPAD商标一样。

其次,确定一个合适的买主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达到目的。通常情况下,一个知名大公司如果去买别人的一个商标,卖方即便不“狮子大开口”,也势必会抬高价码,反之,由一个比较小的、不知名的公司出面购买,则会便宜得多。有些大公司早已洞悉此秘诀,并且熟练应用,说是其一贯手段也不为过。这一点从本案中也不难看出,IP公司仅以3.5万英镑的价格就“购得”了台北唯冠iPad全球商标,而后来的苹果公司需要6千万美元才购得中国注册的IPAD商标,这自然是因为苹果公司及其产品高知名度的影响。可以说,这算是IPAD纠纷案中苹果公司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或者说是佐证吧。

当然,如果大公司希望通过此种迂回手段取得商标权的话,其花费的时间会延长一些,根据中国现行商标转让政策,商标逐次转让是不可以同时提出申请的,第二次的转让申请必须等第一次转让成功后才能提出,而一个转让的审查周期大概是6—8个月,所以势必会拖延大公司拿到商标所有权的时间。

再次,商标转让签订转让协议恐怕是必需的,除非关联公司之间的转让,都是自己一家人,领导坐在一起,脑袋一拍,OK,转让吧,回头倘若反悔了,再转回来,或者撤回转让。非关联公司之间的商标转让则必须慎之又慎,起码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待买商标的状况:商标是否有效?是否被人提了撤销或争议?撤销或争议的前景如何?是否被冻结了?是否该续展了?是否已许可他人使用?在此之前,是否已转让他人?(实践中,一标两转也不是罕见的现象),商标注册人的名义是否已实际变更而商标并没有变更?该商标是否有近似商标?如果有近似商标,那是必须一并转让的,这一点很多申请人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认为,我就想要这一个标,干嘛让我连同近似商标都要买下呢?不买也可以,商标局会下补正让您买,您不照办的话,原来那个您也甭想要。道理很简单,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属性使然。试想,两个不同的公司怎么可以同时拥有相近似的商标呢?所以,如果有近似商标就应一起考虑,一篮子买下来,毕竟,批发价通常是要比零售价便宜的。

二、转让人的经营状况:有的转让人是因为经营不善不得已才将商标卖掉,而在商标卖掉后,很可能就立即关门大吉了。出现这种情况后,如果商标转让顺利那还罢了,一旦商标转让在商标局出现问题,那受让人就麻烦了,要知道,现在的商标转让审查较之以前严格许多,比如转让人章戳签字与申请注册时的不符会下补正,转让人营业执照没年检也要补正,近似商标没一起转也要补正等等,很多工作都是需要转让方去完成的。因此,转让人的动向也是需要事先考虑在内,不利因素需要加以防范,对策可以是分期付款,约定转让成功后再付余款,倘若有一个类似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那将是再好不过了,IPAD纠纷案中那6000万美元打人的法院帐户就应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性质。总之,要想办法使转让人在确保转让最终完成后再终结。

三、转让协议最好要进行公证,经过公证的转让协议效力较高,除了一并转让的问题,其它情况商标局下补正,大多是要提供公证的转让协议。如果事先已将协议公证了,遇到问题也就好办了。

四、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的商标转让必须向中国的商标局提交转让申请,由商标局核准转让并且公告后才算转让成功。如果以为双方有了,合约就受保护了,那就大错特错,这也正是IPAD商标案中发生在苹果公司身上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方。

说到底,美国苹果以旗下不知名公司向台湾唯冠购买深圳唯冠的商标,之后又不向中国商标局提出商标转让申请,导致此后数年的争端以及最终的和解结果,可以说是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商标转让普法课,也算是苹果公司的一大贡献吧。

商标转让合同 篇4

商标权转让方:(甲方)长沙富饶农牧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商标权受让方:(乙方)湖南天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对商标权的转让达成如下协议:

一、转让的商标有:

1、商标名称:罗代;商标申请号:10348531;申请类别:第35类;商标图样:

2、申请使用商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册有效期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商标权转让方保证是上述商标的注册所有人。在本合同签订前,该商标未曾与其他人签订过非独占(或独占)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三、商标权转让性质:永久性的商标权转让,无偿转让。

四、商标权转让时间:由于该商标正处于申请注册过程,为不影响注

册手续,该商标在注册成功之日及转让受让方,并应及时办理相关商标权变更手续。

五、商标转让合同生效后,由 乙方 向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转让申请

手续,转让申请所需费用由乙方承担。

六、转让方保证在合同有效期内,不得再经营带有相同或相似商标的其他商品,也不得从事其他与该商品的产、销相竞争的活动。

七、转让方如果拥有与转让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商标注册在相同或类

似商品上的,转让方应将此类型商标一并转让给受让方。

八、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凡因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诉讼解决。

九、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但如果转让注册商标申请未经商标局

核准的,本合同自然失效,责任由双方自负。

十、本合同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持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转让方:(章)

法定代表人:

商标专利转让合同 篇5

受让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地址: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就商标申请号/注册号为第_______________号第_______________类“”牌商标申请权/专用权转让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一致,现达成如下条款:

1、甲方同意将自己的商标申请号/注册号为第_______________号商标申请权/专用权有偿转让给乙方;

2、乙方须一次性付给甲方该商标转让费:_________________¥元整;

3、因本协议而产生的公正费、商标转让费及相关税金由乙方负责承担;

4、本协议签订时,甲乙双方须共同向国家商标局办理该商标申请权/专用权的转让手续,甲方并将该第号国家官方《商标申请受理通知书》/《商标注册证》原件移交给乙方;

5、本协议签订后,不论国家商标局是否受理该商标转让手续,该商标申请权/专用权都属于乙方所有。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或采取任何行为使本协议约定转让的商标申请权/专用权无效或转让、许可给本协议以外的第三方使用;

6、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的约定,违约方必须向守约方赔偿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以及另加收不得少于元整的违约金;

7、本协议壹式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双方签字/盖章生效;

以上购买转让商标内容予以认可

转让人(甲方)同意:_________________受让人(乙方)同意: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地址/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乙方地址/身份证: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商标转让合同示本 篇6

受让方:

经转让方、受让方双方协商一致,对商标权的转让达成如下协议:

一、转让的商标名称:__

二、商标图样:____。

三、商标注册号:;国别:中国。

四、该商标下次应续展的时间:20xx年7月13日前半年内续展。

五、该商标取得注册所包括的商品或服务的类别及商品或服务的具体名称:第25类具体商品:1、服装2、领带3、T恤4、帽5、衬衫6、鞋商品截止

六、转让方的保证

1.转让方保证该权利无任何瑕疵,包括未曾许可他人使用或作为抵押。

2.转让方保证在国际分类第25类以及在其他类别的与第25类有关商品类似的商品上,转让方没有任何与该权利相同的或近似的商标获得注册或提出申请注册。

3.转让方保证在本合同生效后,将不以任何方式谋求对该权利或与其类似的商标的包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在内的任何权益,且上述所有权利均将由受让方行使。

4.转让方在签署本合同时同时签署该权利的商标专用权的注册商标转让申请书,并同时将该商标商标注册证正本交受让方或受让方的代理人。

5.如果该商标转让申请被商标局驳回,转让方应退回已付的全部商标转让费用。

小产权房转让合同的效力与责任 篇7

近年来, 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随之而来的城市房地产行业迅速崛起、房价飞涨, 一些居民对昂贵的城市房价望而却步, 因此纷纷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小产权房。但是, 由于法律对小产权房转让行为无明确的规定, 导致在实务过程中学者们对转让合同效力与责任等问题产生重大分歧。本文则是在通过对国家现有法律的有关规定及学者观点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对小产权房转让的合同效力与责任做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

二、小产权房的概念

我国农村土地归农村集体组织所有, 但这种所有权是有限的, 体现在农村土地的买卖必须经过地方政府批准, 这就限制了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直接流转。而地方政府通常为获取高额的利润将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高价拍卖给开发商, 而此时, 作为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农民不愿意利益只被政府垄断, 而是私下联系开发商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盖房进行售卖, 所得远远大于政府的征地补偿。这就是小产权房出现的根源。而这种未经规划、也未缴纳相关费用就在农村集体所有地上建造并销售的房子, 就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小产权房”。由此也不难看出, “小产权房”并不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内涵与外延十分模糊, 并且它的存在还是对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的一种挑衅。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对小产权房有相关定义, 小产权房是指在未经规划、未有国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和预售许可证、未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费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 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仅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产权证书, 其获得产权不是完整合法的产权。[1]除此之外, 该且该类房屋的交易合同在房管局也不会备案。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小产权房虽然产权不完整, 并且风险隐患大, 但它以低廉的价格迎合了工薪阶层的现实生活需要, 因此小产权房存在着大量现实的购买群。此外, 根据法律规定, 农民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宅基地自建的住房也是可以进行交易的。这些模糊不清相互冲突的法律规定进一步导致了小产权房建设的泛滥, 小产权房也在合法与非法之间打擦边球。

三、小产权房转让的合同效力

(一) 向集体组织内部成员转让合同的效力

从目前学者对小产权房的理论研究来看, 对于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 目前学界有三种观点:有效说、无效说和部分有效说。[2]笔者赞同认定转让合同为有效, 理由如下:

第一, 公平正义原则。国家规定农村土地由农村集体组织所有, 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保护倾向。农村宅用地制度作为集体经济组织对其集体内部成员的一项福利性措施, 向外流转违反公平原则, 造成集体资产的流失。但在集体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转让, 并不会造成集体资产的一种流失,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处理自己合法有效财产的权利, 既保障了交易自由, 又没有违背制度设计的初衷。

第二, 增加农民的收益。小产权房本身存在的产权不完整, 交易风险大等特点决定了要对小产权房的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要有不慎, 其无须交易会导致房地产交易的混乱及管理困难, 各方利益保护处于失控状态。但是, 从另外一角度来看, 禁止小产权房在集体组织内部之间的买卖违反了公平的原则, 目前农民可以占有和使用土地, 却没有相应的处分权, 造成他们无法像城镇居民那样获得房屋升值所带来的利益, 这势必会造成农民利益的损失。因此, 认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房屋交易行为有效, 在农村集体组织内部成员之间进行一种有序规范交易, 这些成员都能收获房产所带来的利益, 增加农民的收入, 实现双赢。

(二) 向集体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合同的效力

对于向集体组织以外的人员出售小产权房的案例, 在实践中普遍认定合同无效。如李玉兰诉马海涛一案中, 法院判决双方所签订的小产权买卖合同无效。其中一个理由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组织对其成员的一种福利, 具有身份利益。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权取得或变相取得。[3]笔者持合同无效论, 原因如下:

第一, 我国“房随地走、地随房走”之原则的限制。若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小产权房, 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 该城镇居民同时也取得了宅基地的使用权。这就与我国禁止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的规定相违背与冲突。我国《物权法》第146条规定说明对房地产所有权进行转让时, 房产下的土地所有权同时转让, 当然, 集体土地上的房屋买卖也适用此项规定。但是, 对于小产权房的转让, 从法律角度来看, 城市居民根本就无法获得完整的土地的所有权, 这样就会形成房地分离的状态, 比较容易产生法律纠纷。[4]

第二, 《房屋登记办法》第八十七条规定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得申请农村村民住房所有权转移登记。同时,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禁止转让不具有完整权属证书进行转移登记的住房。由此可以看出, 转让的房产必须是依法登记且具备相关权利证书。而小产权房由于产权的不完整性, 产权证亦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产权证。仅由乡政府或村委会颁发产权证书, 所以不能进行转让, 故合同因为标的不能而无效。[5]小产权房无法登记、无法转让, 合同的目的自始至终无法实现, 自然导致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第三, 我国法律、行政法规并未对小产权房作出明确规定, 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 应依据国家的政策和文件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有无。为了保证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的有序管理, 国务院相关政策规定不允许农村宅基地转让, 由此可见, 国家明令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的宅基地, 因此, 对于集体组织以外的城镇居民来说, 其小产权买卖合同归于无效。2013年12月,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通知坚决遏制违法建售“小产权房”行为, 这是对小产权管制的最新政策出台, 也意味着国家对向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转让的小产权房加强了管制, 虽没有具体的规定, 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小产权房的合法化之路困难重重。

四、小产权房转让合同之无效责任

实践中, 关于小产权房的交易层出不穷, 小产权房合同或被确定为无效, 那么, 此类合同一旦被确定为无效, 双方的利益如何协调, 法律后果如何承担,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如何恢复到原有状态, 都值得深入探讨。

(一) 对现存财产的处理

《合同法》相关规定合同被确认无效后, 因合同发生的财产转移应恢复到原有之状态。基于双方合同而为之给付应当予以返还。但是这里必须考虑到产权房买卖的特殊性有可能在合同被确定无效之前, 房屋的原有之状态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1. 作为合同标的的房屋仍然存在。

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买受人归还房屋, 出卖人返还买受人支付的价款。关于房屋改造附加的开支, 双方协议决定, 由出卖人给予特定的经济补偿或不影响使用价值的情况下由买受人拆除带走。

2. 作为合同标的的房屋被拆除重建或添建。

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消灭物权的, 自行为成就时生效。这就必然导致原来的房屋不存在, 既合同标的灭失, 而现行建造的房屋由于事实行为由现行物权人享有。那么, 值得思考的是, 现在合同在标的已灭失的情况下被确定为无效, 买受人返还原有合同标的已经为不可能, 若此时对出卖人进行补偿, 是否意味着买受人可以取得重建的房屋及房屋附着着的土地使用权?但这种补偿的限额又是一个大难题, 若买受人需要返还的是原有房屋的价款, 但加上新建房屋的开支, 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返还财产的数额, 违背了公平交易原则。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应当参照《合同法》规定的无权处分的合同经追认后有效, 意思就是说, 若卖方追认买方重建或新建行为的合法性, 那么由卖方取得建筑物的所有权, 并对买方给予合理补偿。这就有效协调了买卖双方的利益。

(二) 损失赔偿

下面探讨损失赔偿的过错责任。合同法将过错分为双方均有过错及单方过错的情况。

1. 双方均有过错

合同法明确规定, 双方都存在过错的情况, 按照各自的过错责任向对方进行赔偿。在小产权房买卖合同中, 一方明知不能买而买, 另一方明知不能卖而卖, 双方都存在过错。在实践中, 对小产权房买卖双方的过错认定上一般认为卖方承担主要责任, 买放承担次要责任。原因在于, 卖方一般为开发商或者某组织, 处于优势地位, 在出卖前有义务熟知国家对小产权房的政策, 明知政策不允许出卖但为了追求高额利益依然加以销售出卖, 后又由于拆迁等赔偿款的利益驱动主张合同无效;而买方虽也应知国家政策不允许买卖, 但他毕竟支付了全额价款, 财产利益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其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认定其承担次要责任。

小产权买卖双方承担的赔偿责任是缔约过失责任。其成立要件包括义务的违反、存在利益损失、因果关系等。其赔偿范围主要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买方的直接损失是筹房款的相关利息以及促使合同达成所支付的其他费用, 间接损失主要是城市房价上涨的差额损失。而卖方的损失就远远低于买方的损失了, 相对于卖方而言, 由于房屋的自然属性, 其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远远低于买方。并且卖方之所以在之后主张合同无效通常是由于高额的拆迁款, 因此, 通常在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不公平现象:买方利益受损大, 卖方受损小, 反而还会由于自己的不诚信而获利[6]。

买卖双方都存在过错, 那么双方均承担赔偿责任。确认小产权买卖合同无效后, 应采取的措施为:恢复原状, 即房款返还和房屋归还。但是实践中总是会出现难以真正恢复原状的情况。

2. 单方过错的情况

一方存在过错时一般是由于卖方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使得买房陷入错误认识而购买房屋。根据相关规定在卖方提供虚假文件促进合同达成的情况下, 可要求双倍赔偿。适用双倍赔偿的条件如下:第一, 卖方是不具有农村集体组织形式的性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其次, 买买方不知合同标的之房屋是集体组织性质;第三, 卖方故意隐瞒未取得或虚假提供虚假预售许可证明。最后, 对该条款, 法院的适用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前提, 不得主动适用。

五、结语

小产权房的存在目前难以得到法律认可, 但却有很多合理之处, 因此屡禁不止。目前小产权房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出现。小产权房的出现有利有弊, 一方面, 它解决了一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并且使得农民从自己的土地上获得相应的权利。另一方面, 它会造成我国土地资源更加紧张, 扰乱房产市场的秩序。在法律上明确小产权房转让合同的效力与责任, 有利于有效解决实践交易中的纷争。

参考文献

[1]肖亚飞.我国小产权房的法律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6) :22.

[2]戴孟勇.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房屋纠纷的司法规制[J].清华法学, 2009 (5) .

[3]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 (2007) 二中民终字第13692号.

[4]陈耀东, 吴彬.小产权房及其买卖的法律困境与解决[J].法学论坛, 2010 (1) .

[5]任辉.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及救济—以宋庄画家村案为例[J].西部论丛, 2008.12.

矿业权转让合同如何生效 篇8

一审法院认为,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于2010年12月1日签订的《转让协议》,是双方在等价有偿、平等自愿协商基础上达成,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在《转让协议》签订后,张某某按约支付了价款,某某粘土矿也与张某某一同在工商行政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该转让协议已履行完毕。本案中,《转让协议》是对粘土矿进行转让,是对采矿企业的转让而非采矿权的转让,故该转让协议不违反《矿产资源法》的强制性规定。某某粘土矿以转让标的属矿产资源,应以相关行政部门的审批为合同生效要件的诉请属于法律理解错误,故判决驳回某某粘土矿的诉讼请求。

某某粘土矿(原投资人黄某某)不服该判决,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二审法院认为,探矿权、采矿权不得转让为一般规定,转让为例外规定,且转让不得牟利。本案中,某某粘土矿原投资人黄某某和《转让协议》约定的受让人张某某均确认,《转让协议》约定的是对某某粘土矿的资产和采矿权许可进行转让,而转让前,双方并未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请转让并获得准许。由此,本院认定该转让行为违反了《矿产资源法》的强制性规定,依法应确认无效,某某粘土矿要求确认合同无效的上诉理由成立。故二审法院判决撤销原判,确认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于2010年12月1日签订的《转让协议》无效。

本案中两审法院作出了完全不同的判决,其原因在于两审法院做出了完全不同的事实认定:一审法院认为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签订的《转让协议》是对采矿企业的转让而非采矿权的转让,不需要受到《矿产资源法》对矿产权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的规制,因此认定《转让协议》合法有效;二审法院则认为《转让协议》约定的是对某某粘土矿的资产和采矿权许可一并进行转让,属于采矿权的转让合同,由于双方并未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请转让并获得准许,因此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应依法确认无效。因此,本案的焦点问题在于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签订的《转让协议》的合同性质以及效力的问题。

一、关于矿业权转让的界定

何谓矿业权的转让,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和《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未对其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只是笼统地规定:“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者因企业资产出售以及有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形而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经依法批准可以将采矿权转让他人采矿。除上述情形外,采矿权不得转让。”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对矿业权的转让作出了如下定义:“矿业权转让是指矿业权人将矿业权转移的行为,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重组改制等。”此暂行规定中所列的作价出资、合作、重组改制等转让方式,基本上是对现行《矿产资源法》规定的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资产出售及企业资产产权变更等转让方式的重申。但与现行《矿产资源法》不同的是,该暂行规定扩大了矿业权转让的内涵和外延,将矿业权的“出售”明确列为矿业权转让的一种方式。此外,该暂行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矿业权可以通过赠与、继承、交换等方式转让。可见,我国现行矿业法律、法规及规章将矿业企业的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资产出售、企业资产产权变更以及矿业权的“出售”视为矿业权的转让行为。

本案中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签订的《转让协议》,虽然在表面上表现为对粘土矿的转让,实质上是矿业权转让的一种形式。从内容上分析也可以得知双方协议的实质含义是对某某粘土矿的资产和采矿权许可的一并转让。因此,本案中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签订的《转让协议》实质上是一份采矿权转让协议。

二、采矿权转让合同和采矿权实体权利的转让之间的关系

关于采矿权的转让问题,《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仅对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条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依据该办法,转让采矿权需要具备的条件为:(1)矿山企业投入采矿生产满1年;(2)采矿权属无争议;(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缴纳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4)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对如何转让的问题作出了补充规定:“矿业权转让的当事人须依法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依转让方式的不同,转让合同可以是出售转让合同、合资转让合同或合作转让合同。”我们可以看出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是转让采矿权实体权利的前提。换言之,采矿权这一物权的转让必须通过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的方式进行。

即使是在合同本身没有瑕疵的前提下,受让人能否获得采矿权,也还要取决于其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采矿权人资格。由于矿产资源的稀缺性而且关系到国家利益,故矿业权的转让需要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是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管理机关,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由其审批发证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条第二款规定以外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的审批。”《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第37条规定:“各种形式的矿业权转让,转让双方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办理变更登记。”可见,审批是取得矿业权的必要步骤,也就是说矿业权转让合同必须经过审批才可以生效。

此外,《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7条还规定:“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的受让人,应当符合《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或者《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的有关探矿权申请人或者采矿权申请人的条件。”可见,受让人的资质是需要着重审查的,因为原矿业权人士经过严格审批、具有一定条件才取得矿业权的,只有受让人亦满足一定条件、适于开发矿产才能继受权利,否则可能会造成很多没有资质的企业规避法律取得矿业权的情况发生。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转让合同获批后,也不必然意味着受让人获得了矿业权,成为了矿业权人。矿业权转让合同经依法批准后,还应进行变更登记。《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申请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审批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转让申请之日起40日内,作出准予转让或者不准转让的决定,并通知转让人和受让人。准予转让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自收到批准转让通知之日起60日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受让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后,领取勘查许可证或者采矿许可证,成为探矿权人或者采矿权人。”也就是说,在矿业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在转让双方依法办理矿业权的变更登记之前,矿业权并未发生权属的变更,只有在受让人领取了矿业权证后,才最终取得了受让的矿业权的物权。

三、关于本案中《转让协议》的效力

根据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及相关配套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矿业权的转让需满足法定的条件,并报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批准。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合同自批准之日生效”。《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第46条规定:“矿业权转让的当事人须依法签订矿业权转让合同。依转让方式的不同,转让合同可以是出售转让合同、合资转让合同或合作转让合同。转让申请被批准之日起,转让合同生效。”《合同法》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依照上述三条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矿业权转让合同应在具有相应审批权限的矿产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在批准前,探矿权、采矿权转让合同对合同双方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本案中,由于某某粘土矿与张某某于2010年12月1日签订的《转让协议》未经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故该协议无效。

商标转让协议合同书 篇9

签订地点:

商标转让人(甲方)

商标受让人(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三十九条和《商标实施条例》第二十五、二十六条规定,甲、乙双方遵循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商标转让协议。

一、转让标的

甲方将转让已受理的使用在《注册商标国际国内分类表》中的第类的,等商品(服务)项目的第号商标和第42类的等商品(服务)项目的第号商标,共计两件商标的专用权有偿转让给乙方所有。

二、商标标识

说明:注册号***的注册商标注册日期为20**年7月7日,其有效期至7月7日。

注册号***的注册商标注册日期为6月28日,其有效期至206月28日。

期满后,按照《商标法》规定可以办理续展,续展费用由商标受让人承担。

三、商标转让使用费及支付方式

注册号**和注册号***的两件注册商标专用权以人民币伍拾捌万陆仟元转让给乙方。

注册商标转让合同范本 篇10

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2)民三终字第6号

上诉人(原审被告):北京航天澳润电子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周正清,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林建军,北京市金之桥专利事务所专利代理人。

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北京奥润办公设备技术公司。

法定代表人:董书君,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延庆,该公司法律顾问。

委托代理人:董永森,北京市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律师。

北京航天澳润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澳润公司)因与北京奥润办公设备技术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奥润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0)高知初字第3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以(2001)民三终字第2号民事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重审后作出(2002)高民初字第2号民事判决。航天澳润公司不服该重审判决,再次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董天平担任审判长,审判员于晓白、代理审判员段立红参加的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书记员李剑担任记录,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经审理查明:航天澳润公司系由天通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天通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哈工大总公司)、北京奥润公司三方共同出资设立,成立时注册资金为300万元。1997年9月15日,北京奥润公司与航天澳润公司签订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转让合同,约定北京奥润公司将其所有的BANK STAR-951、961、971、2000、2100、405、8600等七项打印机的软件著作权转让给航天澳润公司,转让费由双方认可的中介机构评估后另行确定偿付办法。1998年1月28日,北京奥润公司又将其所有的注册商标“BANK STAR”、“ORIEN”转让给了航天澳润公司。1998年5月16日,航天澳润公司的三方股东天通中心(甲方)、哈工大总公司(乙方)、北京奥润公司(丙方)共同签署协议,约定:(1)航天澳润公司增资至注册资金1600万元;增资同时办理扩股和股权变更手续;(2)航天澳润公司扩股、股权变更和增资手续完成后,出资700万元购买丙方和深圳奥士达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商标商誉和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其中500万元补偿给丙方,200万元补偿给深圳奥士达电子有限公司;(3)用于购置无形资产的700万元,在航天澳润公司增资后支出,该款项在上市前暂不在无形资产项下列支,待航天澳润公司改制上市完成后,再履行无形资产的购置手续。1998年6月16日,航天澳润公司完成增资,并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确认。

1998年6月30日,天通中心、哈工大总公司、北京奥润公司共同向正在筹建的哈尔滨航天风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风华公司)发出《承诺函》,承诺:鉴于风华公司已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政函(1998)66号文批准成立,天通中心、哈工大总公司、北京奥润公司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已于1998年1月12日与其他发起人一起共同签订了《发起人协议》,同意将其分别拥有的航天澳润公司的42%、36%、22%的权益作为发起人出资,投入拟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有形同无形不可分”的原则和有关规定,天通中心、哈工大总公司、北京奥润公司决定将其拥有的航天澳润公司的商标、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不进行评估,全部无偿转入股份公司。具体包括:(1)航天澳润公司拥有的“BANK STAR”、“ORIEN”牌注册商标;(2)航天澳润公司拥有的生产专业打印机的持续高速打印、光电侦测等专有技术。

该院另查明,航天澳润公司与北京东方奥润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奥润公司)于1999年1月6日签订了《债权债务及还款协议书》,该协议书确认东方奥润公司欠航天澳润公司349.45万元,东方奥润公司保证在1999年1月30日前还清全部欠款,逾期按每日万分之四支付违约金。1999年1月8日,北京奥润公司向航天澳润公司出具《担保书》,《担保书》载明:“东方奥润公司欠航天澳润公司349.45万元,如东方奥润公司不能如约按时履行还款义务,我公司愿以对航天澳润公司享有的500万元无形资产的权益优先代东方奥润公司偿还欠款,同时我公司承诺向航天澳润公司承担不可撤销的连带保证责任,保证期间自本《担保书》签字之日起两年止”。因上述协议书及《担保书》均未得到履行,航天澳润公司遂于2001年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东方奥润公司及北京奥润公司偿还债务。2001年10月3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1)一中经终字第1198号终审判决,判令:(1)东方奥润公司给付航天澳润公司349.45万元并偿付逾期违约金;(2)北京奥润公司对东方奥润公司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本案原审期间,航天澳润公司向原审法院提交了一份《承诺函》,以证明1998年6月29日北京奥润公司向哈工大总公司承诺放弃了该500万元转让费的债权。该函称:鉴于风华公司已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北京奥润公司已经作为风华公司的发起人,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有形同无形不可分”的原则,北京奥润公司承诺已转给北京航天澳润公司的商标和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是无偿的。北京奥润公司对该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认为承诺的对象应是航天澳润公司,而不可能是哈工大总公司;《承诺函》的公章没有盖在日期上,不符合有关规定;《承诺函》上也没有法定代表人签字。

原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北京奥润公司与航天澳润公司1997年9月15日签订的著作权转让合同以及其后双方出让、受让商标权的行为均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并不违反法律法规,亦不损害他人利益,故应认定为有效。在1997年9月15日签订的合同中,双方确曾约定转让费用由中介机构评估后另行确定偿付办法,但航天澳润公司的三方股东在1998年5月16日共同签署的合资协议中明确约定出资500万元购买北京奥润公司的软件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故软件著作权等已无需由中介机构评估作价,航天澳润公司关于付款条件不成就的辩解不能成立。航天澳润公司依据其提交的“北京奥润公司于1998年6月29日致哈工大总公司的承诺函”及航天澳润公司三方股东于1998年6月30日共同致风华公司(筹)的承诺函主张北京奥润公司已放弃500万元债权,北京奥润公司就承诺对象、印章及日期等对前一份承诺函提出了质疑,航天澳润公司并未排除上述合理怀疑,故前一份承诺函不予采信。后一份承诺函仅表明三方股东同意将航天澳润公司的无形资产无偿转入风华公司,并未表明北京奥润公司已放弃500

万元债权,况且航天澳润公司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交并据以主张债权的北京奥润公司1999年1月8日出具的《担保书》也表明北京奥润公司并未放弃500万元的债权,故航天澳润公司关于北京奥润公司已放弃500万元债权的主张不能成立。北京奥润公司1999年1月8日出具的《担保书》表明北京奥润公司以对航天澳润公司享有的500万元债权为东方奥润公司所欠的349.45万元提供了担保,故航天澳润公司诉东方奥润公司、北京奥润公司借款纠纷与本案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本案中,航天澳润公司三方股东共同决定将该公司整体加入风华公司时,对该公司债权债务的处理并未作出明确约定,故本院依据公平诚信、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处理本案纠纷,航天澳润公司不能在享受债权的同时而不承担其债务,航天澳润公司关于其所有者权益已发生变化,被告主体不适格、不应承担付款义务的主张并不能成立。综上,北京奥润公司要求航天澳润公司支付500万元著作权及商标权转让费的理由正当,其相应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一条之规定,判决:

一、北京奥润公司与航天澳润公司1997年9月15日签订的著作权及商标权转让合同有效。

二、航天澳润公司给付北京奥润公司软件著作权及商标权转让费500万元,并偿付逾期付款违约金(自一九九八年六月十六日起至欠款人全部还清时止,按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存款利率计算)。

三、驳回北京奥润公司的其他请求。案件受理费50010元,由航天澳润公司负担。

航天澳润公司不服该判决上诉称:重审判决认定的本案著作权是不存在的。根据上诉人原三股东与其他发起人为成立上市公司而签订的《发起人协议》,三股东已经将其分别拥有的在上诉人的权益作为发起人出资,全部投入到风华公司,因此上诉人的全部资产依法属于风华公司所有,三股东之间就之前约定的转让费发生的纠纷,应当由三股东解决,与已经作为风华公司分公司的上诉人没有任何法律关系和事实关系,故被上诉人起诉上诉人主体资格不当。根据被上诉人出具的承诺函,该笔债权已经为其放弃,重审判决对该承诺函证据不予采信依据不足。重审判决将上诉人三个股东之间设立的民事法律行为与上诉人接受风华公司的指令以上诉人名义提起的诉讼的行为相混淆,进而判令上诉人承担偿还转让费责任错误。请求撤销原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被上诉人北京奥润公司答辩称:本案著作权客观存在。上诉人实际占有、使用被上诉人的无形资产并获益,自然应当承担相应的还款义务。根据目前上诉人的内资企业登记情况、(2001)一中经终字第1198号民事判决书等证据,证明上诉人是独立存在的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上诉人不应在享受权利时即认为自己是独立的法人,而在承担责任时就认为自己不再是独立的法人。请求维持原判。

本院经审查,原审法院重审认定的事实基本属实。

本案二审期间,上诉人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证据:

1、被上诉人《自动撤回登记申请或放弃软件登记请求书》,以证明被上诉人所称的软件著作权不成立。

2、风华公司赴北京工作组给公司总裁的报告,以证明北京风华澳润分公司即上诉人财务混乱,多起债权债务没有清理;上诉人代表风华公司与东方奥润公司签订的《债权债务及还款协议书》及被上诉人出具的《担保书》,以证明该债权债务关系是风华公司的债权债务;《备忘录》和欠款《询证函》、风华公司的《通知》和委托函,以证明上诉人另行起诉东方奥润公司、被上诉人,是受风华公司的委托,其主张的债权为风华公司的债权,并非上诉人自己的债权,与上诉人原来对被上诉人的债务没有可比性,其中《备忘录》由风华公司董事长张汝谋、副董事

长董贵滨、总经济师吕秉佐、北京风华澳润分公司负责人王树平、张端球与公司副总经理兼北京风华澳润分公司经理董书君签署,载明:对北京奥润公司、天通中心、哈工大总公司签署的有关无形资产计价协议由原三方协商解决,风华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3、2000年11月29日风华公司一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2000年12月30日风华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2001年2月19日风华公司一届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决议,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天机财(2001)136号“关于移交资产的通知”,以证明上诉人作为风华公司的北京分公司,资产于2001年初由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用优良国有资产从风华公司置换出来,并划归天通中心管理,与原来的上诉人的资产所有者和管理人完全不同。

被上诉人对上述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没有提出异议,但认为与本案上诉人应当承担的债务问题没有关联,不构成免除上诉人责任的依据。

被上诉人提交了以下证据支持其答辩主张: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出具的两份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明,以证明本案债务所涉及的商标转让已经完成,且目前仍为上诉人持有并使用。

2、2000年6月号《金融与科技》杂志,该杂志封底有上诉人所作广告,以证明上诉人以自己的名义使用相关的注册商标和软件。

3、内资企业登记情况表,载明至2002年12月4日,上诉人注册登记情况为注册资本1600万元,法人股东为哈工大总公司、天通中心和北京奥润公司。上诉人对上述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没有异议。

本院认为:本案系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商标权转让合同纠纷,转让方是被上诉人,受让方是上诉人。虽然上诉人上诉称所转让的著作权不存在,但其不否认相关打印机使用商标和软件的事实;上诉人三方股东的合资协议、向风华公司提供的承诺函,也验证了转让成立的事实。上诉人提供的证据,仅能够证明软件登记被撤回,但软件著作权是否存在,并不以登记为前提条件,故上诉人关于所转让的著作权不存在的主张,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虽然在转让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转让费数额,但在1998年5月16日上诉人三方股东签订的增资、扩股《合资协议》中,确定该无形资产(包括著作权、商标权)的转让费数额为500万元,并约定该款项“在航天澳润公司增资后支出”。这一约定,由上诉人全体三方股东作出,能够代表上诉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中,被上诉人同时又具有权利转让人的身份,故该约定确定了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债权债务关系的具体数额,不违反法律规定,应属有效。1998年6月16日,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确认上诉人完成了增资手续,自此,约定的付款条件已经成就,上诉人就负有向被上诉人履行债务支付500万元转让费的责任。

上诉人依据被上诉人致哈工大总公司的承诺函,主张被上诉人已经放弃了500万元债权。该函虽然有不规范之处,但被上诉人所称该函因发往对象不对、公章位置错误、没有法定代表人签字等原因不应采信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据。被上诉人未否认公章的真实性,也没有提出公章为他人盗用、冒用的主张和证据,故该函不能因上述理由不予采信。然而,该函是被上诉人应风华公司的筹办单位哈工大总公司的要求出具的证明函,函的内容是根据有形与无形不可分的原则处理被上诉人在上诉人处所享有的无形资产权利,即对该笔无形资产无偿放弃向风华公司主张权利。其与以后三方股东共同向风华公司作出的放弃在上诉人处享有的无形资产权利的承诺是一致的。根据这份承诺函,以及三方股东的承诺函,只能得出包括被上诉人在内的三方股东放弃向风华公司主张相关无形资产权利的结论,而不能得出被上诉人 放弃向上诉人主张债权权利的结论。故该函不能够作为支持上诉人本项主张的关联证据。重审判决没有采信该份证据虽然理由不

当,但其结论正确。上诉人提供的《备忘录》,为风华公司内部有关人员签署的文件,不属于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关于放弃债权的约定,北京风华澳润分公司与上诉人虽然在实际运作中为同一机构,但各自均有注册,在法律上仍然属于不同的实体,故该《备忘录》也不能作为免除上诉人债务的依据。上诉人未能提供其他证据证明被上诉人放弃向上诉人主张债权,故其这一上诉理由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上诉人三方股东作为风华公司的发起人,通过发起人协议决定将公司整体加入风华公司,上诉人的全部资产成为风华公司的资产。在风华公司成立后,上诉人全部资产转移给了风华公司,除本案涉及的因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债务外的债权债务也整体由风华公司承受,上诉人已经不再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条件,本应注销;上诉人应当支付的500万元转让费也应当由三方股东进行清偿。在三方股东未予清偿,而上诉人并未注销,公司注册情况也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被上诉人以上诉人作为债务人起诉,上诉人的诉讼主体资格与其债务人身份相一致,因此,本院对上诉人的诉讼主体资格予以确认。上诉人提出其由于三方股东抽走资金已经“空壳”,现在的资产属于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以优良国有资产置换出来交给天通中心管理的国有资产的事实,经查证属实。本院也充分注意到上诉人原三方股东因抽走全部资产导致上诉人无能力履行债务,三方股东抽走资金后用于作为风华公司发起人的资产,受益于在风华公司享有的股权,在上诉人因资产置换后重新获得资产时三方股东的受益地位与状况并未改变等事实。但是,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发生变化的事实,在上诉人公司未注销,登记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不能够成为认定现在的上诉人是与资产置换前的上诉人完全不同新的法人实体的足够事实依据。并且由于上诉人基于资产置换而得以目前无偿使用相关的无形资产,也有违当初三方股东放弃无形资产加入上市公司的初衷,上诉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对债权人也不公平。在上诉人先行履行债务后,还可以根据三方股东抽走资金,受益于风华公司,受益地位没有因为资产置换发生变化等事实向该三方股东主张不当得利之债,依法保护国有资产,使其合法权益不致遭受损害。故本院对被上诉人主张债权,给予支持。

在上诉人的整体资产被三方股东经验资后投入风华公司以后,其对外债权债务,除了本案无形资产债务以外,也因整体投入而进入风华公司。风华公司委托上诉人清理有关的债权债务,行使债权,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在资产置换后,上诉人自然接受了剥离出来的债权债务,其依法主张债权,受到人民法院支持,也有充分的依据。这些债权债务关系与本案的和风华公司毫无关联、债权债务人未发生变化、三方股东本应承担责任的债权债务关系有差别,上诉人主张债权的依据与其应当承担本案债务的原因有本质上的不同,故重审判决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以上诉人主张过债权也应承担债务的理由支持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难以成立。但如前所述,其判决上诉人承担清偿债务的结论并无不当,应当维持。综上,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

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50010元由北京航天澳润电子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董天平审 判 员于晓白 代理审判员段立红 二00三年一月二十日 书 记 员李 剑

上一篇:瑞安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开发项目管理办法下一篇:商务合作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