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实录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桥教学实录(共8篇)

桥教学实录 篇1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题。

生:(齐读)桥。

师:大声一点,再读一遍。

生:桥。

师: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桥?

生:我见过立交桥、平桥和拱桥。

生:我还见过斜拉桥。

师:现代科技!——你呢?

生:我还见过我们在游乐场玩过的吊桥。

师:非常好玩的桥,是吗?同学们,今天我们这篇课文里要学到的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打开课文,大声地、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学生自由朗读)

【评】从生活中的桥,到文本中的“桥”,引发了阅读期待!这样的对话,师生关系更契合了,教学节律也随着教学情境和谐地跳动了!

师:好了,(多媒体呈现)这些词语认识吗?谁来读一下?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听出来了吗?势不可当(示范,把重音落在“当”的读音上),我查了一下字典,这里的“当”和带提手旁的“抵挡”的“挡”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在这里应该念“当”,请你再读一下。

生:势不可当。

师:完全正确。大家一起读。

生:(齐)势不可当。

师: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你说。

生:都是表现洪水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都是描写洪水的,咆哮的洪水,两个字都带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这洪水像什么?

生:像狮子。

生:像魔鬼。

生:像猛兽。

师:那猛兽发出来的巨大的声音就是——

生:(齐)咆哮。

师:那能不能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想象一下,然后再去读这个词。你来读。

生:咆哮。

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谁能接着往下读。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推想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得有滋有味了。(多媒体)这组词,能不能用刚才的语气读?读一读,自己先试一试。

生:(齐)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这是描写谁的?

生:老汉。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

生: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没有感觉到“冷冷地说”,再读。

生:冷冷地说。

师:有感觉了,你也来试试。

生: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很冷了,大家一起读。

生: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多媒体)这个词认识吗?不认识,不要紧。

生:祭奠。

师:祭奠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的是人死了,他的家人来扫墓。

师:来纪念他,是吗?(多媒体)同学们来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祭奠”的象形文字,古人来祭奠的时候要摆上贡品,其中有肉、有酒,大家看第一个字,“祭”字,多像一个人在伸开双臂,捧着三块肉,往一个桌子上放,像不像?右边这个就是一个大酒坛子,对不对?形象不形象?

生:(齐)形象。

师:所以叫象形字,继续往后看,随着岁月流逝,这些字发生变化。(多媒体)金文、小篆,还有今天的楷书。你觉得中国的汉字怎么样?

生: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

生:中国的汉字变化万千。

师:变化万千,这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生字表格的旁边端端正正地写一写这个字。这个同学的坐姿和执笔姿势非常标准。写字如做人,来不得半点马虎。写完了就坐端正,有的同学已经写两遍了,写一遍就可以了。

【评】多么扎实的字词教学!语文素养的大厦,是由基本词汇构成的。无论哪个年级,都要热化词汇教学。党老师的字词教学很有特点,一是把精力放在生字的 “生”上,如突出“势不可当”中“当”的读音,教学生不会的.或容易念错的;二是注意开发识字规律,如“咆哮”、“祭奠”的教学,透过文字追寻到它的“根” 及“根”的延伸;三是扩大认知单元,以词语组块的形式出现,一组写环境的,一组写老汉的,这些词语与课文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学生表现看,学生从对语词没有感觉,到有感觉,到还原词语的形象、情感、分量,课堂的学习生态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师:那课文中是谁祭奠谁?

生:是一个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师:她的丈夫就是课文当中的?

生:(齐)老汉。

师:老汉的身份是?

生:党支部书记。

师:我们称他为老支书,可以吗?她还祭奠谁?

生:(齐)她的儿子。

师:也就是课文当中的?

生:(齐)小伙子。

师:那课文当中除了写到了老支书、小伙子,还写到了哪些人?

生:乡亲们!

师:(板书)同学们,一场洪水来临之后,在这唯一可以通过的桥面前,乡亲们、老支书、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了,在一个乡村,突然爆发了洪水,老支书让乡亲们赶快逃脱,他非要他的儿子那个小伙子跟在后面。

师:最后?

生:最后老支书和小伙子都牺牲了。

师:她说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再加上时间、地点是不是更完整,接着说,能不能加上?什么时间?

生:是在黎明的时候。

师:发生在一个?那是一个?

生:村庄里。

师:小村庄。坐下,同学们,概括能力的提高就来源于不断地练习。记住了吗?

【评】这一板块由“祭奠”一词引发教学波澜,先由这个词牵引出人物,之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在恣肆的洪水面前,面对唯一通过的桥,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各自表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落点又回到“桥”上。“桥”作为线索,点染环境,聚焦人物,推动情节。党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教学眼睛”。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说最动人、最有力量的是情节。但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文本还有些“隔”,活动没有充分展开,应让学生先说说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的表现,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些人的命运都与座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课文中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最后一个男生。

生:窄窄的桥。

生:这是用血肉筑成的桥。

师:能不能联系上文看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这是一座挽救人们生命的桥。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是一个救命的桥?

生:还可以从本文的第四自然段看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条通往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路。

师:这是一个救命的桥,但是同学们,一百多号人哪,惊慌失措的人们如果一起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后果,怎样?

生:木桥肯定就塌陷了。

生:木桥顷刻间就会断裂。

生:木桥肯定容不下那么多人。

师: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

生:通往死亡之路的桥。

生:断桥。

师: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评】紧扣“桥”还原语境,为老汉的出场“蓄势”。

生:(齐)老支书。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到最后。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现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或者句子。认真地读一读,静静地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师:圈圈划划专心批注的样子是最美的,也要注意速度。你划的哪里?

生:请大家看十五小节:“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骂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完全文,我们知道这个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他对自己的儿子像豹子一样,可以看出,他爱他的儿子,更爱他的乡亲们。

生:我从二十小节,“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我从“推”字看出,其实他也很爱他自己的儿子,他宁愿自己被洪水吞没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也被吞没。

师:两个同学找到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揪”,一个是“推”,这一“揪”一“推”之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从这一“揪”一“推”我感受到了他对人民的爱和他对儿子的爱。

生: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应该保护全村庄人的安全,因为他的儿子也是党员,也应该承担责任,所以他把他儿子揪出来。

师:那一“推”呢?

生:一“推”表现了他对他儿子的爱,因为他希望让他的儿子后一代活下来。

师:他也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请坐。同学们找到了动作,有没有划到语言的?

生:大家请看第十小节,老汉的最后一句话是,“党员排在后边。”

师:你把这三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好吗?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位人们都拥戴的老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员放在最后,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他不愧是一个让人民拥戴的老汉。

师:先告诉大家桥窄,是要告诉大家过桥排成一队的——

生:(齐)原因。

师:又告诉大家要排成一队不要挤,这是告诉大家——

生:(齐)怎么过桥!

师:最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生:(齐)党员排在后边!

师:在危难面前,把人民群众放在了前面,对不对?同学们再看这句话,仔细地看,看看它和其它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吗?你说。

生:我发现这一句话里有三个感叹号。

生:三个感叹号说明老汉非常爱群众,要不然语气怎么会这么强烈呢?

师:那你读一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多么关心群众啊,还能体会出老汉什么心情?

生:我能感觉到他十分着急,而且十分爱群众。

师:那请你着急地读出来。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洪水就来了!谁能再急一点?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再看看这三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这句话的每一句话文字特别地少。

师:很短,是吗?说一下,为什么如此短?

生:因为老支书想让群众更好地脱离洪水,更快地脱离洪水,所以没有说很多句话,只是说很简短的话,让乡亲们都很快地能脱离洪水。

师:你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读懂了别人没有读懂的,掌声送给她。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容得去多说一句废话吗?斩钉截铁,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镇定自若,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不容商量,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评】这一板块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不是文本碎读,也不是文本深读。党老师从文本词句出发,删繁就简,紧紧抓住老汉的外表,通过外表指向人物的心灵。这里重点抓住三个细节,一“揪”一“推”以及老汉的一句话,这是进入文本的情感密码。对老汉的话的品味,没有停在表层上,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学生发现句子用感叹号、话语简洁、使用排比等特点,“言”和“意”真正统一在一起。正是因为体味到位,学生读出了不同的感觉:斩钉截铁的语气,镇定自若的语气,不容商量的语气……这是基于语言的个性感悟。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党老师的教学生动地诠释了这样的理念。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就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体会到老支书的心情,对不对?这是一种很好地写作文的方法,大家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用上,记住了吗?老支书把小伙子用力地推上了木桥,可是,那座桥却“轰”的一声塌了。洪水淹没了那座窄窄的桥,(多媒体音乐)洪水也把小伙子吞没了,也把老支书吞没了。同学们,端起课本来,看到课文的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你来接着读。

生: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她来祭奠两个人。

生: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她来祭奠两个人。

生: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老人家跪在泥泞的地上,她早已苦干了眼泪,她失去了世界上她最亲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那位老汉,那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他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只是他清瘦的脸庞,还有他在这场洪水当中的语言、动作,那就让我们再来回味一下,(多媒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啊。再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又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多媒体)

生:(齐)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沙哑的喊话”,再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读。(多媒体)

生:(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一座窄窄的木桥消失了,可是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架起了一座永远的生命的——起立。

生:(齐、起立)桥!

师:下课!

生:谢谢客人老师,客人老师再见。

桥教学实录 篇2

师:请同学们把“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注意省略”和“讲求寓意”抄写到课文题目旁边, 我们一会儿将在阅读中深入体会小小说的这几个特点。

(生批注)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尤其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生自读课文)

师:我们先检查一下本文的生词认读。 (出示课件) 你有什么发现?

咆哮疯狂狞笑放肆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清瘦豹子揪出胸膛沙哑搀扶祭奠

生:我发现第一行都是描写洪水的, 第二行是描写老汉的。

师:对, 我们在读小说时, 要注意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请同学们将“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继续批注到课文题目旁边。

(生批注)

师:接下来我们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 大家边听边想:这篇小说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 分别是怎样的。

生:小说的起因是山洪暴发, 村庄的人在生死关头要通过一座木桥逃生。

生:小说的经过是村支书指挥大家排队过桥, 并且要求党员排到后边。

生:高潮是老汉在逃生乱挤的人群中, 揪出了自己的儿子。

生:结果是村民过去后, 木桥轰然倒塌, 村支书和儿子都死了, 村支书的妻子来祭奠他们两个人。

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初步读懂了这篇小说, 我们把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连起来, 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下面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想想老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试着用一个词说一说。

生:大公无私。

生:沉着冷静。

生:舍己为人。

生:勇于牺牲。

生:不徇私情。

师:看来通过默读, 同学们都能感受到老汉这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但我们先不急于给老汉贴标签、下定义。小说要塑造人物形象, 离不开环境描写。同样, 本文要体现老汉的这些品质, 也离不开这场特大的———

生:山洪暴发!

师: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环境描写的。快速浏览课文, 画出所有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 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生动的。在你有所发现的词语下画点, 并在空白处简要地做批注。

(生默读课文, 圈画批注。)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

生: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生: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生:近一米多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生: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水渐渐窜上来,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生:水, 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生: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非常好, 同学们把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都画出来了。那我们就来仔细体会下, 这样的描写好在哪里。 (课件出示这一组句子) 请同学们连起来读一读, 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非常可怕, 洪水就像死神一样, 在戏弄人们, 随时可以置人于死地。

师:你的语感真棒, “戏弄”这个词用得特别准确。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生:“跳舞”“狞笑”, 还有“放肆地舔”“爬”, 让我觉得洪水既像妖怪, 又像魔鬼, 人们在它面前, 显得特别渺小, 特别无助。

师:这些动作本来只有谁才能做?

生:人!

师:作者这里用了拟人的写法, 让我们感受到了洪水的肆虐和冷酷无情。还有谁继续说自己的感受?

生:作者还用了比喻的写法, “山洪咆哮着, 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把山洪比作受惊的野马。我觉得这样比喻能让我想象到山洪的声音和速度, 有要被吞没的感觉。

师:非常形象的感觉。记得我们四年级学过一篇《观潮》, 作者写潮水来时, 也用了类似的比喻:浪潮越来越近, 犹如千万匹———

生 (接) :白色战马,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师:除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外, 我们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注意一下标点, 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了, 就是句子写得特别短。有的甚至两个字就是一句:像泼。像倒。

师:真是善于发现!那我们再来出声地读读这些句子, 看写得这样短, 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 (读后) :觉得特别紧张, 雨越来越大, 山洪奔来的速度越来越快, 让人害怕。

师:你的感觉没错, 这正是短句子的魅力所在, 它能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在天灾面前, 每个瞬间都可能是生死的分界, 让人惊恐得喘不过气来, 你没有时间去细细描绘, 只能是这样急迫, 这样短促。其实文中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 不但句子短, 段落也特别短, 严整, 简洁, 却又波澜壮阔, 让人如同置身第一现场。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体会一下。

(生浏览全文)

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是为突出人物形象服务的。在死亡紧逼的时候, 作者又是如何描写老汉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 画出描写老汉的句子, 简单批注体会, 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 体会它的妙处。

(生批注后练习朗读)

师:《桥》的人物描写非常有特点, 栩栩如生, 细节描写尤为传神。谁来和大家分享你的体会?

生:我喜欢这段: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这里写老汉“像一座山”, 老汉明明很瘦, 不可能是高大魁梧的, 但他在灾难面前, 表现得像山一样沉着稳定。

师:这种貌似矛盾的写法, 其实是通过他与人们的对比表现出来的。你发现了吗?

生:我发现了。现场的人们是“乱哄哄”的, 而他是“不说话”, 像山一样沉默。

师:这是老汉的初次登场, 是作者对他的第一次描写。作者将他放在一个非常危急而又混乱的环境下, 然后把特写镜头对准了他, 并没有过多的描写, 只是突出老汉的沉默。但那种威信、威严、镇定自若一下子突显了出来。因为, 乱哄哄的人们停住脚, 望着老汉。他们信任自己的村支书。

生:我喜欢这段: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老汉当时非常担心村民的生命安全, 他的嗓子已经沙哑了, 还在尽量大声地喊。作者用三个感叹号来表现老汉这种急切的心情。

师:不但用了感叹号来增强力量, 而且老汉的话都特别短。我们试着比较一下, 如果这样写老汉的语言, 你觉得行吗? (出示课件:老汉沙哑地喊话:“桥非常窄, 同志们千万别挤, 要不然谁也过不了桥。我们最好排成一队。各位党员, 请你们排到后面来, 好吗?”)

生 (笑) :当时情况那么危急, 哪有时间讲道理, 更不能用商量的语气。

师: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 老汉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的, 语气必须是坚定有力的。作者对老汉的语言描写非常准确,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句子。

(出示课件: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 到我这儿报名。”

老汉突然冲上前, 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吼道:“少废话, 快走!”)

生:作者每次都简单地写了老汉的语气, 充分表达了老汉不同的心情。比如, “冷冷地”, 对那些贪生怕死的党员, 老汉是蔑视的, 谴责的。后两次说话都是“吼”自己的儿子。第一次是愤怒, 要求儿子要像个党员一样, 把群众利益放在前面;第二次则是深深的父爱, 把最后的生的机会让给儿子。

师:体会得很好, 除了语言描写外, 作者还对老汉进行了动作描写, 注意到了吗?

生:是“冲上前”“揪出”, 这些动作有点恶狠狠的。

师:对。可那明明是自己的儿子啊, 挤在前面, 就意味着有活下来的希望。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有点不近人情吧?

生:因为老汉要求所有党员排到后面去, 儿子既然是党员, 也不能例外。只有连自己的儿子也排到后面了, 才能指挥别的党员。

师:体会得好!“其身正, 不令则行”, 就是这个道理。此时的“吼”, 我们看到一个一视同仁、大公无私的村支书。但是, 作为一个父亲, 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生:爱!最后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把生的机会毫不迟疑地给了自己的儿子, 虽然最后父子两人都丧生了, 但是父爱的伟大也表现出来了。

师:这样的情节设计才合情合理, 作者塑造出一个具有完美人格的人物形象, 充分展现了人间正气。我相信老汉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 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心里。也许, 我们将来不会面临这样的生死抉择, 但在面对一些乱哄哄的拥挤、争吵时, 能像山一样沉默、理智, 甚至退后一步, 都表示你拥有了一种人格力量。小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 尽量节省笔墨。老汉的故事已经写完了, 结尾却又用四个自然段来介绍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大家讨论一下, 能否删掉?

生:不能。读到这儿我才真正懂了老汉对那个小伙子的态度,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师:这种写法叫作“设置悬念”, 往往读到最后, 才会突然明白。让人觉得很是意外, 但联系前文想想, 又在情理之中。这样写, 能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我们再回头看全文, 这篇小小说, 还有哪些巧妙的地方?

生:句子和段落都很短。

师:这个我们在前面交流过了。除了这个, 还有吗?

生:用了对比、比喻、拟人的写法。

生:我觉得还有详略得当。文中只写了老汉和小伙子, 而对那么多逃生的村民却没有去写。还有老汉和儿子牺牲后, 他的老伴第五天才去祭奠他们, 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也没有写。

师:大家再想想看, 这篇小说写的是村支书, 为什么要以《桥》为题呢?

生:这座桥不是一座普通的桥, 它已经是全村人的生命桥了。正是在村支书的指挥下, 大伙儿才顺利逃生。所以桥象征着村支书的精神。

师:很好, 我们看, 一篇优秀的小小说, 一定是构思巧妙的, 有引人入胜的悬念, 有出人意料的结尾, 有详略得当的安排, 才会让我们读后回味无穷。

师:接下来, 我们再阅读一篇小小说, 是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请同学们读后思考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同样面对灾难, 面对生死的抉择, 哈尔威船长与老汉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这篇小小说与《桥》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阅读)

师:阅读完的同学就这两个问题和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积极展开讨论)

师:下面我们全班来交流一下。首先, 第一个问题:同样面对灾难, 面对生死抉择, 哈尔威船长与老汉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他们两个在面对生死时, 都是首先想到别人, 都能做到舍生忘死。

生:他们都能够沉着镇定地指挥, 让惊慌恐惧的人们有秩序地逃生, 挽救了人们的生命。

生:还有, 他们最后都是牺牲了自己。

师:这两个英雄形象互相呼应, 在灾难面前, 以超乎常人的冷静, 以自我牺牲的方式, 显示出大爱的力量。无论是一船之长, 还是村支书, 在灾难面前, 他们都能挺身而出, 勇于承担责任, 勇于牺牲自己, 力挽狂澜。那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老汉只是下达了排队的命令, 而船长在维持秩序前, 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让人感觉到他考虑得十分周全, 从容不迫。手下人执行命令也是井然有序。

生:在危急关头, 老汉通过揪出自己的儿子, 让党员们以身作则;船长则以开枪为恐吓, 让人们遵守规则。

生:还有, 老汉在维持逃生秩序时, 只区分党员和群众, 而船长则是要求让女人先走。我觉得很奇怪。

师:为了让人们快速逃生, 不至于拥挤, 两人都采用了比较极端的手段。如果说老汉号召的是党员要为人民服务, 是党性的闪光, 船长召唤的则是人性, 是西方一直倡导的绅士风度、骑士精神, 是公平、勇敢、正直、扶助弱小的人性。两位英雄最后都牺牲了, 你觉得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一样吗?

生:老汉是被洪水吞没, 求生不得, 而船长本可以逃生, 却选择了和“诺曼底”号一同沉入海底。哈尔威船长像一座雕像一样, 屹立在船头, 纹丝不动, 一点也没表现出害怕、挣扎。这是不是小说最后说的“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

师:也可以这样理解,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以身殉职”。我们接着来交流, 这两篇小小说, 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请同学们简略地说说。

生:都是按照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来写的。

生:都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人物描写都突出了语言描写, 并且在语言描写上, 都十分简短有力, 符合当时的情境。

生:故事的结尾都有点出人意料。

师:那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桥》写得很巧妙, 充满了悬念, 一直到结尾, 才让人明白老汉和小伙子是父子俩, 很让人震动。

生:《桥》重点写了老汉和儿子, 对其他人几乎没写;《“诺曼底”号遇难记》则写了好多人, 尤其是船上的一些工作人员。

《桥》教学实录及评析 篇3

生:我见过立交桥、平桥和拱桥。

生:我还见过斜拉桥。

生:我还见过我们在游乐场玩过的吊桥。

师:非常好玩的桥。同学们,今天我们这篇课文里要学到的桥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桥?打开课文,大声地、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想一想,课文中的“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生读书)

【点评】从生活中的桥,到文本中的“桥”,引发了阅读期待!这样的对话,师生关系更融洽了,教学节律也随着教学情境和谐地跳动起来!

师:(多媒体呈现)这些词语认识吗?谁来读一下?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听出来了吗?势不可当(示范,把重音落在“当”的读音上),我查了一下字典,这里的“当”和带提手旁的“抵挡”的“挡”意思完全一样,但是在这里应该念“当”,请你再读一下。

生:势不可当。

师:完全正确。大家一起读。(生齐读)

师:发现没有,这些词语在课文当中都是描写什么的?

生:都是表现洪水的。

师:都是描写洪水的,咆哮的洪水,两个字都带有“口”字旁,推想一下,张着大嘴,这洪水像什么?

生:像狮子、像魔鬼、像猛兽。

师:那猛兽发出来的巨大的声音就是一

生:(齐)咆哮。

师:那能不能想象猛兽大声怒吼的样子?想象一下,然后再去读这个词。你来读。

生:咆哮。

师: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透。请接着往下读——

生:咆哮、狞笑、放肆、势不可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推想一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想象它的画面,就能把这个词读得有滋有味了。(多媒体出示)这组词,能不能用刚才的语气读?

生:(齐)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这是描写谁的?

生:老汉。

师:谁愿意来读一读?(生读)

师:没有感觉到“冷冷地说”,再读。(生读)

师:有感觉了,你也来试试。(生读)

师:很冷了,大家一起读。

生:清瘦、沙哑地喊、冷冷地说。

师:(多媒体出示)这个词认识吗?

生:祭奠。

师:“祭奠”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指人死了,他的家人来扫墓纪念。

师:来纪念他,是吗?(多媒体出示)同学们来看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祭奠”的象形文字,古人来祭奠的时候要摆上贡品,其中有肉、有酒,大家看第一个字,“祭”字,多像一个人在伸开双臂,捧着三块肉,往一个桌子上放,右边这个就是一个大酒坛子,形象不形象?(生点头)

师: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生字表格的旁边端端正正地写一写这个字。

【点评】多么扎实的字词教学!语文素养的大厦,是由基本词汇构成的。无论哪个年级。都要强化词汇教学。党老师的字词教学很有特点,一是把精力放在生字的“生”上,如突出“势不可当”中“当”的读音,教学生不会的或容易念错的;二是注意遵循识字规律,如“咆哮”“祭奠”的教学,透过文字追寻到它的“根”及“根”的延伸:三是扩大认知单元,以词语组块的形式出现,一组写环境的,一组写老汉的,这些词语与课文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从学生表现看。学生从对词语没有感觉,到有感觉,到还原词语的形象、情感、分量,课堂的学习生态发生着积极的变化。

师:那课文中,是谁祭奠谁?

生:是一个老太太祭奠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

师:她的丈夫就是课文当中的——

生:(齐)老汉。

师:老汉的身份是——

生:党支部出5记。

师:我们称他为老支=陪,可以吗?她还祭奠谁?

生:(齐)她的儿子,电就是课文当中的小伙子。

师:课文除了写到老支书、小伙子,还写到了哪些人?

生:乡亲们!

师:同学们,一场洪水来临之后,在这唯一可以通过的桥面前,乡亲们、老支书、小伙子各是怎样的表现?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写了,在一个乡村,突然爆发了洪水,老支书让乡亲们赶快逃脱,却非要他的儿子、那个小伙子跟在后面。最后老支书和小伙子都牺牲了。

师:她说了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再加上时间、地点是不是更完祭,接着说,能不能加上?

生:是在黎明的时候,发生在一个村庄里。

师:同学们,概括能力的提高就来源于不断地练习。记住了吗?

【点评】这一板块由“祭奠”一词引发教学波澜,先由这个词牵引出人物,之后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在恣肆的洪水面前,面对唯一通过的桥,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各自表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的落点又回到“桥”上。“桥”作为线索,渲染环境,聚焦人物,推动情节。党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教学眼睛”。这篇课文是小说,小说最动人、最有力量的是情节。但从学生的发言来看,学生对文本还有些“隔”,活动没有充分展开,应让学生先说说老支书、小伙子、乡亲们的表现,最后再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这些人的命运都与这座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课文中说,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窄窄的桥。

生:这是用血肉筑成的桥。

师:能不能联系上文看一下,这是一座怎样的桥?

生:这是一座挽救人们生命的桥。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老汉沙哑的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是一座救命的桥?

生:还可以从本文的第4自然段看出,“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条通往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路。

师:这是一座救命的桥,但是同学们,一百多号人咧5,惊慌失措的人们如果一起涌向这座窄窄的木桥,后果会怎样?

生:木桥肯定就塌陷了。

生:木桥顷刻间就会断裂。

生:木桥旨定容不下那么多人。

师:那就不是救命的桥。那就成了——

生:断桥。

生:通往死亡之路的桥。

师:夺命的桥,断桥,通往死亡之路的桥。但最后乡亲们都得救了,对吗?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

【点评】紧扣“桥”还原语境,为老汉的出场“蓄势”。

生:(齐)老支书。

师:现在就请你拿起笔来默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到最后。用不同的符号画出表现老支书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或者句子。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读完全文,我们知道这个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他对自己的儿子像豹子一样,可以看出,他爱儿子,但更爱他的乡亲们。

生:“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我从“推”字看出,其实他也很爱他自己的儿子,他宁愿自己被洪水吞没,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被吞没。

师:两个同学找到了两个动作,一个是“揪”,一个是“推”,这一“揪”一“推”之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他应该保护全村人的安全,因为他的儿子也是党员,也应该承担责任,所以他把他儿子揪出来。

师:那一“推”呢?

生:一“推”表现了他对儿子的爱,因为他希望让他的儿子活下来。

师:他也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请坐。同学们找到了动作,有没有画到语言的?

生:老汉的一句话是,“党员排在后边。”

师:你把这三句话完整地读一遍好吗?

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这位人们都拥戴的老汉,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把党员放在最后,因为党员是为人民服务,他不愧是一个让人民拥戴的书记。

师:先告诉大家桥窄,是要告诉大家过桥排成一队的原因。

师:又告诉大家要排成一队,不要挤,这是告诉大家——

生:(齐)怎么过桥!

师:最后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生:(齐)党员排在后边!

师:同学们再看这段话,看看它和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说。

生:我发现这一段话里有三个感叹号。

生:三个感叹号说明老汉非常爱群众,要不然语气怎么会这么强烈呢?

师:那你读一读。(生读)

师:多么关心群众啊,还能体会出老汉此时的心情吗?

生:我能感觉到他十分着急,而且十分爱群众。

师:那请你读出来。(生读)

师:洪水就来了!谁能再急一点?(生读)

师:再看看这三句话,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还发现每一句话文字特别地少。

师:很短,为什么如此短?

生:因为老支书想让群众更好、更快地脱离洪水威胁,所以没有说很多句话,只是说很简短的话,让乡亲们都很快地能脱离洪水。

师:你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读懂了别人没有读懂的,掌声送给她。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容得去多说一句废话吗?斩钉截铁,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镇定自若,读。(生读)

师:不容商量,读。(生读)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点评】这一板块是文本细读。文本细读不是文本碎读,也不是文本深读。党老师从文本词句出发,删繁就简,紧紧抓住老汉的外袁,通过外表指向人物的心灵。这里重点抓住三个细节,一“揪”一“推”以及老汉的一句话,这是进入文本的情感密码。对老汉的话的品味,没有停在袁层上,而是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形式:“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学生发现句子用感叹号、话语简洁等特点,“言”和“意”真正统一在一起。正是因为体味到位,学生读出了不同的感觉:斩钉截铁的语气,镇定自若的语气,不容商量的语气……这是基于语言的个性感悟。

师:同学们,我们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就能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够体会到老支书的心情。老支书把小伙子用力地推上了木桥,可是,那座桥却“轰”的一声塌了。洪水淹没了那座窄窄的桥,(多媒体音乐)洪水把小伙子吞没了,也把老支书吞没了。同学们,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几段,“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你来接着读。

生:“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老人家跪在泥泞的地上,她早已哭干了眼泪,她失去了世界上她最亲的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那位老支书,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他的姓,(多媒体)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是一位镇定自若的共产党员,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一座山呐,乡亲们的靠山啊。再读——

生:(齐)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师:在这危急的时刻,他又是一位果断的老支书。读——(多媒体)

生:(齐)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沙哑地喊话”,再读——

生: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他同时也是一位深深爱着自己儿子的老父亲,(多媒体)读——

生:(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师:一座窄窄的木桥消失了,可是一个老人、一个共产党员,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架起了一座永远的生命的——

生:(齐)桥!

【点评】课的结尾又从“祭奠”引发情感,一咏三叹。描写老村支书的语句渐次出现,学生在头脑中进行“意象叠加”,文本语言的力量、老汉的人格力量、同学们有感情朗读的力量,融汇成一曲生命之歌。课,上到这儿,“桥”的内涵升华了,人物的形象立在头脑中了!

(本课教学实录由白婧囡根据录音

整理)

【总评】看党老师这堂课的实录,最初的感觉是“平”。可细细品来,有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这是一节韵味无穷的课。在这节课上,语言文字在儿童那里鲜活起来了,文本意象在儿童那里丰富起来了,语言感悟在儿童那里深刻起来了,情感体验在儿童那里充盈起来了,语文技能在儿童那里发展起来了——好课!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教学,理应关注文学语言的特点,并点燃对文学的热情。这节课,党老师引导学生通向那座生命的“桥”,也引导学生通向文学素养的“桥”!

一是开发了合宜的课程内容。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拿到这篇文章,开始阅读时会是什么样的?哪些内容是学生自己读不到、想不到的?这个文本必须教什么,可以教什么?党老师沙里淘金,把重心聚焦在“体会感情和表达形式的关系”上。先通过“在恣肆的洪批面前,面对唯一通过的桥,老支书小伙子、乡亲各自表现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使小说的环境、人物、事件整合在一起,实现整体感知。然后精心选择细节,一“揪”一“推”,透过动作悟内。心;“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先进行语感的体验,再进行“语理”的发掘,发现其修辞上的特点,深入体会感情和表迭形式的关系,最后再回到语用上,读出不同的语气。这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太多了,比如认识小小说,小小说的转折点和结尾技巧、文章凝练的奥秘和用意、灾难思考“我”的定位、场景描写与人物刻画的揣摩……党老师删繁就简,淘出文本中宝贵的东西,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走向最远的终点。

有一点需要指出,这篇课文采用了“意外与巧合”的情节结构模型,结尾起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作用,原来被老汉揪出来最终被洪水吞没的竟是他自己的儿子!要不要教这个知识?如何让五年级的学生体悟到这一点?党老师的课也给我们留下讨论的空间。

二是设计了合适的语文活动。党老师的课摈弃了繁琐分析的套路,恰当地设计出学生活动的方式,如:认读词语活动,并以认读为契机把握了课文;文本细读活动,从“怎么写”切入文本的关键词句,以诵读和品味为主要活动方式,抓住言和意的转化,把握住了人物的形象;诵读活动,由“祭奠”这个词,将写老汉的句子整合在一起诵读赏析。这样的朗读有一种仪式感,声音裹抉着意义,文字生发着底蕴,朗读造就着崇高的情感。由课文分析转为板块式的活动,教学发生着深刻的转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党老师的教学须臾不离文本,做到“以文解文”,就是在文本内部读懂课文,没有“非语文”的拓展:“以心契心”,以语言为“桥梁”,让学生以自己的心去晤对“文心”,进行移情体验;“以言传言”,以自己的朗读、自己的语言传递文本语言的情感。

三是体现了优良的专业素养。赛课有特定的语境,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自己的专业判断。党老师整体把握教材,有效生成对话,体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党老师的课很简洁,教学思维很缜密。比如由“瞻仰”引出人物。课尾又以“瞻仰”提升情感,又须臾不离“桥”这一线索,这体现了党老师“切点”“拉线”“画圆”的课堂艺术。

“理解总是不同的理解。”看了党老师的课,你认为通向语文的“桥”在哪儿呢?

桥教学实录 篇4

现在还是早读的时间,我在考虑这篇文章该怎样讲。在备课时感到有很多知识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比如骨髓、移植、白血病、生命桥等,而平时上课就鲜有人回答问题,何不就从提出问题开始呢?

上课铃响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齐读课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中海峡和生命桥的意思。”一片沉默,没有人举手,也没人回答。“那抓紧时间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学生开始读课文,我在班内巡视。

“谁能把在阅读中找到的答案说一下。”只有两个人举手。“张菂你来回答。”张菂是一个回答问题很积极的女生。“海峡是台湾和贵州之间的海。生命桥是爱心。”有同学纠正说是杭州和台湾之间的海。我没有作声。另一个同学回答:“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是你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什么是生命桥,好。”“刚才张菂说对了一半,海峡是两块大陆之间的狭长海域,文中指台湾海峡,也就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海域。”当我问生命桥是什么意思时,又是一阵沉默。“桥的作用是什么?”“连接河的两岸。”“能让人从上面走过。”学生回答。“那在桥的前面加上生命两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它连接的是什么?”有的学生在小声回答,有的默不作声。我在黑板上板书生命桥,然后画一个桥。“那生命桥的两头连接的是什么?”没有人回答,我在桥的一头写了一个“生”字,指着另外一头问,有学生回答“死”。“是的,生命桥搭起的路就是由死亡通向生存。”

课堂上仍然显得有点沉闷,我觉得有必要采取点措施了。“同学们,咱们今天来看一下从现在开始到下课,谁没有提出或回答过一个问题,好不好。”这时我看到有些同学精神好像有点紧张了。“下面大家再来读课文,然后提出不懂得问题,或者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开始读课文,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文中重点地词语,然后在班内巡视。

提问开始了。这一次,举手的人明显比原来要多。“为什么说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第一个问题。“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女同学站起来,“那位台湾青年可能会被地震所吞没。”“那假如这位青年活下来,他们仍然有可能永远不会见面,为什么。”“因为台湾离杭州很远。”“是的,不仅路程很远,而且现在台湾与大陆仍然没有实现直航,所以小钱要到台湾去,或者那位青年要来大陆也是不容易的。”“为什么说小钱的生命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得了白血病。” “对,白血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会对人的生命造成致命的伤害。而他还很年轻,生命中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就像即将开放的花朵一样。”“为什么说小钱是很幸运的?”又有一位同学提出问题。我看其他人好像不能回答,于是说到:“因为要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来挽救小钱的生命,而我国捐献骨髓的人还不多,总共加起来还不到三万份,所以要想找到合适的骨髓是很难的。”接下来我又讲到:“骨髓是还没有分化成红、白细胞的母细胞,就像还没有分杈的树干,把它植进白血病患者的体内,就可以继续分化、造血。”“我什么灿烂的阳光没有使他苍白的脸红润起来?”“因为他是病人,而且被很严重的疾病所折磨。”

问题仍然不断地提出来。“为什么说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心中不禁有些欣喜,这个问题是备课时重点设计的问题。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文中还有那个地方出现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学生很快找出来了,“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们两个都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是情况有什么不同?”我接着发问。经过了短暂的思考后有学生回答,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在等待别人捐献的骨髓,而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在让医生抽取他的骨髓。“那位青年是在怎样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地震过后,余震还不时发生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通常人们会怎样做,这是那位青年的心里会想些什么?”“他想到了小钱正在等着他,所以他显得很镇静。”“还有谁很镇静地在工作?”我问到。“李博士。”“是的,他们并没有因为情况很危险而慌张,也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为的的远在海峡彼岸的小钱。”有的同学仍然没有回答过一个问题,我说到。我要求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这时很多人举起了手。刚读了几个人,下课铃响了。

我做了一下小结,然后让没有回答一次问题的同学站了起来。告诉他们其实有很多机会,你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或是提出不懂得问题,然而你都没有做,希望下一次能改变这种状况。

桥教学实录 篇5

本教时围绕“一个内容”(第一教时只教学“老人喂海鸥”,“海鸥送老人”尽管最能打动学生,情感性更强,但是本教时不安排,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单、集约”和沈大安老师倡导的“尽量按照作者的写作顺序组织教学”),“两个联系”(一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的前后照应,二是“揭示课题”和结课时要求学生“用„老人与海鸥‟开头说说学习体会”的照应),“三个立面”(第一个“立面”是老人的外貌教学,第二个“立面”是“老人喂海鸥”,其中穿插了“老人唤海鸥”,第三个“立面”是“老人夸海鸥”,结合想象写话进行)这样的理念和策略设计,努力体现“实、活、新、趣”的教学风格,追求“简单、高效”的教学理想。序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师:六(1)班的同学们,大家好!

生:徐老师好!

师:昨天下午,徐老师与大家只是匆匆的见了一面,没有带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点小小的礼物,是一句名言,一起读【出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

师:是“不亦乐(yue)乎”!我们再读一遍。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e)乎!师: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很有文化内涵的。哪位同学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有朋友从远方来,我们非常开心。

师:好的。那么在今天这个特殊的课堂上,你觉得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徐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谢谢。徐老师是大家的朋友,同样,大家也是我的朋友。那么,还有谁是你们的朋友?

生:台下听课的老师是我们的朋友。

师:说得多好啊!今天,来自杭嘉湖三地那么多老师来听我们的课,我们快拿出双手,用掌声来表达我们的快乐吧!(学生鼓掌)师: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可以了。(上课哨子响起,师生问好)【设计意图与反思】这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使用送给学生礼物的办法,赠送给学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名言,引出“朋友”这个词语。一方面拉近上课教师与学生、听课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老人与海鸥的朋友关系,是朋友也是亲人,在结尾处也回复这句名言,做到首尾照应,前后联系。这也是我设计意图中“两个联系”之一的“首位联系”。起

揭示课题,感受人鸥“关系”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七单元第一篇课文——一起读题目【课前板书】老人与海鸥 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指着屏幕):再读一遍。生(齐):老人与海鸥

师:相信大家昨天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哪几件事情? 生:这篇课文讲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讲的是老人每天都来喂海鸥,第二件事情讲的是老人去世时,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老人送行。师:好,徐老师先把这两件事情写下来。(教师板书:喂 送)第一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每天来喂海鸥。师:第二件事情一起说?

生(齐:老人去世之后,海鸥都很伤心,都来为他送行。

师:简称“海鸥送老人”。课文就写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一个部分。

【设计意图与反思】这部分的设计,曾经有多种版本。起初在揭题之后,安排了一个学生自学的环节,但是经过两次试教之后发现时间不够用,后来反复多次,最终取消了“课内预习初读”这个环节,节省了2分钟左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这一句话。果然,在课后就有专家、名师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安排与预习也好,一句话带过也好,效果一样的,因为2分钟的课内预习从客观上讲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学生在课前的确花了一定的时间初读了课文,做到了读通课文的要求。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课文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哪几件事情”的提问。本次教学只有一位学生回答,因为这位学生一下子就答出了“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事情,教师就顺势板书和归纳,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在试教中,也曾经设想让更多的学生归纳“哪几件事情”,结果学生回答得都很零碎,比如“老人叫„老沙‟的名字”等,教师反而难于归结到“老人喂海鸥”和“海鸥送老人”这两件主要事情上,浪费了时间。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六年级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如何。实践证明,学生的概括能力师很强的。师:那么,在这一“喂”一“送”之间,能够传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怎样的深厚感情呢?我们打开课本,快速地扫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语段来回答?

生:(扫读课文,找出有关语段;教师巡视)

师:有好几位同学都已经举手了。我们先请这位同学回答。

生:第13自然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和他找得一样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有这么多同学找出了这个语段。【出示语段】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一起读。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谁能自告奋勇,读读这句话?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读得那么正确又流利,谁还想读读?

生: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好,读着这句话,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为什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

师:对呀,这个问题我们先打一个问号。谁还想提出问题? 生:老人每天来干什么?

师:好的,又是一个问号。你来?

生:为什么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已经有三位同学提出了问题。看来,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与普通人是有所不同的。那么,这位老人到底是怎样一位老人呢?谁来回答?

【设计意图与反思】让学生找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关系”,就是抓住了文本的“中心”。几次试教,都比较顺利,这次展示也同样没有悬念。课文第13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本教时的“圆心”(盛新凤老师称作“点”,然后拉出“一条线”,再画成“一个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质疑问难。预设的问题是:是怎样一位老人?老人与海鸥为什么会像亲人一样?……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可以用“因为这位老人与众不同,所以先看师怎样一位老人”这样的导语引导学生转入下一个板块。承1 聚焦外貌,感知老人形象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师:好,谁也找到了这段话。你来读?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师:读得很流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好吗?【出示语段】

生(齐):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师:这是课文自然段,谁还想读一读?你来?

生: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师:读得多好啊!这是作者笔下的老人形象。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老人吗? 生:有!

师:的确,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张照片可以证明——【出示照片:吴庆恒,海鸥老人】请看,这张照片是在云南省昆明市的翠湖之畔拍摄的。他的名师叫做—— 生(齐):吴庆恒。

师:昆明市民都亲切地叫他—— 生(齐):海鸥老人!

师: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的神情、注视他的动作、注视他的穿着和生活日用品—— 生:(学生静静地观察照片)师:你看到了怎样一位老人?

生1:我看到这位老人十分的勤俭朴素。

师:好,你看到了“勤俭、朴素”两个特点。你来? 生:我看到了这位老人年事已高。

师:对,至少十多年来,老人每年冬天每天必来喂海鸥。谁还说? 生:我看出这位老人喂海鸥时十分高兴。

师:对,这种高兴之情可以从老人的神情里看出来。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看出老人与海鸥的关系非常亲密。师: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

师:对,从老人的眼神和动作看出来。那么,在喂海鸥的人群中,为什么这位老人很容易认出来?

生:因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上述句子“变红色”)好,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师: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好,读这句话的时候,哪个词语打动了你? 生:是“褪色”。

师:好,是“褪色”,而且出现了三次。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非常感动,因为老人的衣服这么朴素。师:好,深受感动。谁还想说,你来?

生:我深受感动,老人宁可自己穿得朴素一些,也要喂海鸥好吃的。师:好,你这个“宁可……也……”用得非常好,说得多好!谁还想说? 生:老人对海鸥是无私的。

师:对,境界多好啊!让我们再来看一份资料,自己静静地默读一下——【出示资料】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生:(默读资料)

师:读了这份资料,你对三个“褪色”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生:老人非常节省,他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他却乐意买4元5角一斤的饼干给海鸥吃。

师:对老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但是4元5角一斤的饼干却很慷慨地买给海鸥吃。你说?

生:老人唯一的爱好是给自己买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其他都是给海鸥买吃的。师:看来,这位老人的烟瘾太大了,否则我估计他为了海鸥早就戒烟了。(笑声)谁再说?

生:老人不但买了饼干,还买来鸡蛋做“鸡蛋饼干”,看出老人很喜欢海鸥。

师:对,“鸡蛋饼干”是老人的创造,营养丰富,海鸥吃了肯定很健康快乐。谁还想说? 生:老人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他不算很富裕,但是他买了鸡蛋和饼干给海鸥吃,他宁可自己吃得不好一些,穿得朴素一些。

师:对呀!不管老人的工资高还是低、富还是贫,我们看到的是,他将大部分工资用在了海鸥身上,都贡献给了海鸥。好,刚才,我们大家都有了这样的体会,谁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这种体会读出来呢?这位男同学,你先来?【再次出示有关语段】

生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读得多深沉啊!你来?

生2: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师:嗯,谁还想读?

生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我们一起来读,开始。

生: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师:老人为什么如此打扮,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 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这就是十多年来老人与海鸥和睦相处的情景,那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

【设计意图与反思】感受老人的外貌,教学设计安排了这样的环节:找出“外貌描写”,告知这是作家笔下的形象——告知这位老人在生活中师真实存在的,出示照片让学生观察——讲述自己看到的老人“形象”——感受“三个褪色”——补充课外资料——进一步感受“三个褪色”——读出这种“形象”——归结到“中心句”。

本次展示课下来,感觉推进得匆忙了一些,特别是感受“三个褪色”,如果“悟”与“读”结合得在紧密一些,可能更加出彩。承2梳理言行,感悟老人形象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哪个普通冬日的午后。我们把书拿起来,自读课文第3—13自然段,读一读、找一找,读出最使你感动的画面?拿出笔来,在书上做点批注圈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继承下来。

生:(自学,圈画;教师巡视,约1分多钟)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划了句子,有的同学划了词语,有的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了感人的画面。生:(继续自学,大约1分钟)

师:好了的同学抬头示意一下,没好的同学继续。——好,谁能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海鸥,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你第一个说?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师:读得真好,一下填了两个空格,一个也可以,两个也可以,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继续,你来?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赞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好的,增加了一个“赞海鸥”,夸奖海鸥,谁再说?重复也没有关系,只要是你自己的学习成果。

生: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第一个空格,“和海鸥相伴”有些不通顺?

生:喂海鸥作伴。

师:“喂海鸥”后面的这两个字去掉,好吗?好的,下面我们按照这样的句式,自己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画面。

生(齐):(自己说自己的画面)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海鸥和老人相伴,呼唤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那么,老人师怎样喂海鸥的呢?谁来读读有关语段。

【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环节的设计也破费心血。如果说前面一个“立面”重点解决老人的“形象问题”,那么,这个在解决老人的“动作”“语言”之前还要解决一个“整体感知”问题。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在检查自学效果时出示了“句式”,让学生使用“句式”回答问题,不但节省了时间,顾及了不同学生的学生程度,而且规范了学生的言语,厘清了学生的思维。

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好的,我们看屏幕,一起读。生(齐):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师:老人是怎样撮嘴呼唤的?谁能从文中找到有关语段?……你找到答案了,一个举手了,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我们请第一位同学回答。

生:“老人顺着栏杆边走便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老人的动作很娴熟,老人配合海鸥很默契。

师:对,娴熟!老人配合海鸥,把海鸥当作了主人。谁再来,你来?

生:我对这句话有补充。从“一片翻飞的白色,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看出,“声”是海鸥飞翔的声音和拍翅膀的声音,“色”指海鸥是白色的,这句话从侧面写出了老人对海鸥的慈爱。

师:你把“有声有色”理解得非常到位!谁还想说?

生:我是说另外一句话。“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我从“立刻”体会到老人与海鸥非常有默契。师:好,谁再说?

生:我对他有补充,因为“老人撮起嘴向鸥群呼唤”,可以看出鸥群对老人非常信任。师:对,老人喂海鸥可能与其他普通的市民有所不同。他是撮起嘴向鸥群呼唤。我们来看怎样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的?来看这段话。【出示句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谁来读?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好!大家都自己试一试? 生(齐):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抑扬顿挫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呼唤得多到位呀!你来。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生(齐):(鼓掌)

师:谁还想呼唤。这位男同学?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抑扬顿挫的味道非常浓!(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这位老人又是怎样亲昵地呼唤这些海鸥的名字呢?而且还亲昵得变了调? 生:“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真是有点亲昵的味道!可能我们的年纪轻了一些,感受有所不同。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师:老人的撮嘴呼唤的确与众不同,那么,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徐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疑问: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刚才一位同学也提出是“老人配合海鸥”。请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是海鸥依着老人,还是老人依着海鸥?自己坚持自己的观点。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了,谁来发表? 生1:我认为是海鸥依着老人。师:证据拿出来?

生1:因为书上写着“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这个“他”就是老人。

师:这是书上的理解,可以。你有不同意见?

生2:我觉得是老人与海鸥之间互相的配合。老人肯定会让海鸥多吃一点,依着海鸥,海鸥也会啄到老人的手,跟着老人的手移动。他们之间师互相配合的。师:呵,看来你是个中间派!(笑声)老人与海鸥是互相配合。谁来由不同的意见? 生3:我有补充,我支持她(刚才这位同学)的观点。老人喂海鸥十多年了,他们之间早就形成了信任,彼此十分了解,所以说是互相配合。

师:这位同学支持她的观点,很好。其他观点还有没有?你来。

生4:海鸥依着老人的手起起落落。

师:好的。看来,无论是老人依着海鸥,还是海鸥依着老人。这个结论并不重要,因为老人与海鸥之间总是那么的默契,总是那么的相依相随。因为朋友告诉我——一起读【出示句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生(齐):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是啊,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海鸥就是老人的子女。老人逢人便夸自己的子女,老人师怎样逢人便夸的?我们拿起书来,找到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读一读。

生(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谁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你来读。【出示】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生: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好的,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前面还有一段话,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了。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生(齐):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师:老人在夸奖自己的子女的时候,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假如你就是老人边上的普通游客,你看到了老人一双怎样的眼睛?

生1:我看到了老人一双精神起来的和自豪的眼睛。师:好,“精神起来”和“自豪”的眼睛。你来说?

生2:我看到了一双开心的眼睛。

师:对呀,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古人说的!谁还想说?你来。生3:我看到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师:“明亮”,说得多好!你来。生4:看到一双得意的眼睛。师:好,“得意”,虽然是贬义词,但用在这个也很妥当。你来?

生5:我看到了一双年轻的眼睛。

师:年轻的眼睛。对,老人因为开心,年龄减去十岁。你的这个想法很独特!——那么,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怎样向身旁的游客夸奖这些海鸥的?读出那种“年轻的高兴”的语气。

生5: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 师:大家听出老人的高兴之情了吗? 生(齐):(掌声)

师:谁还想向游客夸一夸自己的子女、自己的海鸥?

生6: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读得有些疙瘩,台下听课的老师发出善意的笑声)】

师:我听得出,你是读得认真的,同样的掌声献给他。生(齐):(掌声)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老人语言”这部分采用了创设情境的方法:一是创设“你放佛看到老人怎样一双眼睛”的情境,感悟老人的内心喜悦;二是在此基础上角色转换,“老人”向游客夸奖自己的“子女”(有感情地朗读)。转

殴去人别,老人流露“企盼”

师:幸福的时光总是这样的短暂。太阳偏西了,时候不早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着的鸥群,眼睛里的生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淡淡的企盼。老人在企盼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笔写下老人的这份企盼。【音乐2:30分,学生在事先印发的纸上写话;教师巡回】 生:(学生想象写话)师:我们请先写好的同学说一说老人的期盼。

生1: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话筒不好听不清楚)师:这是老人的一个心愿!你说。

生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他想,海鸥师我的子女,我多么希望白天再长一些,我可以和他们再多呆一会儿啊!师:听得出,老人对海鸥有多少的眷恋啊!你来?

生3:白天怎么就这么快过去了呢,我就要和这些小家伙告别了。夜师漫长的,也是枯燥的,我真希望自己也能长出一双洁白的翅膀,和海鸥在一起!【下课的哨声响起】 师:这就是老人对海鸥的心声,谁还想说?你来。

生4:要是我能到海鸥生活的地方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了。

师:老人对海鸥的心声一定还有很多很多。我知道,这都是老人对海鸥的眷恋,对海鸥的寄托,对海鸥的无怨无悔爱!因为朋友告诉我——大家一起说。生(齐):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师:对呀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教学设计与反思】这个内容的设计追求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冲突,为学生想象写话做好情感上的铺垫和驱动。不足之处在于,让学生写“企盼”,发散性思维不及“老人喂海鸥时老人说什么、海鸥说什么”丰富,但这种思维指向性训练也更能渲染和烘托人鸥离别的情感。合

回顾课题,升华人鸥“情义”

师:还记得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名言吗?

生(齐):记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

师:老人与海鸥,是朋友,更是亲人。在老人的心中,白鸥飞处带诗来,群鸥翻飞情义深。学到这里,谁能用板书上“亲人”这个关键词说说自己的学习体会,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老人与海鸥 】

生:老人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我们和徐老师也像亲人一样。

师:说得真好!(台下响起了掌声)你听,台下那么多掌声都送给了你!的确,老人与海偶,不是亲人——

生(齐):胜似亲人!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下课。

【教学设计与反思】

前后照应,提升人鸥之间的情义,水到渠成,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主旨情感。

《老人与海鸥》课堂实录

课前谈话:

师出示可爱的动物图片,学生谈感受。

(这些动物这么可爱,我们应该要爱护它们。)

一、导入新课

1、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智慧。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的人与动物的世界。你们喜欢吗? 2、齐读课题。

3、这是发生在昆昆明翠湖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想一想文章写了老人与海鸥的哪些事。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3、师出示词语:撮嘴呼唤 翻飞盘旋 抑扬顿挫 扇动翅膀

亲昵说话 肃立不动 啧啧称赞 白色旋涡 ⑴ 指名分别读这两组词,并随机正音:撮、扇、旋。⑵ 读着这两组词,你眼前分别出现了哪两幅画面? 生①:由第一组词中,我看到了老人喂海鸥的画面。

生②:我看见海鸥在天空中飞翔的样子是那样漂亮。师:还有同学补充吗?

生③:老人死后,海鸥哀悼的样子。

师:简单的说,可以说海鸥送别老人的样子。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篇文章就是写描写这样两个场景,先写(师板画,师生一起说)老人喂海鸥,再写海鸥送老人。

⑶ 两个场景中,让你们意想不到的场景是哪个?为什么?

生:是海鸥送别老人,因为有一个段落说了,老人天天跋山涉水给海鸥送食物,现在海鸥才来送别老人。

师:第二个场景让你意想不到,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请举手。

三、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 1、老师在第一次阅读课文时,我的感受和你们一样,在安放老人遗相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个场景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

2、反馈交流找到的句子。(我们按顺序交流)

生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生②:鸥群急速扇动翅膀,轮流定在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师:海鸥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这太不符合常理了,是吧?

生③:不一会儿,一群白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面和后面整整齐齐站成两排,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这样的情景持续了好一会儿,看到的人都无法想象这只是一种巧合。

师:竟在遗像前站成了两行,这样的情形平常生活中你见过吗?

生④:当人们最后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向炸了锅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张着嘴鸣叫,翅膀扑的那样近,以至于收照片的人下意识的缩紧了身体,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之后,鸥群长时间盘旋在遗像上空,像是为老人守灵,又像是为老人送行„„ 师:海鸥向哪里扑过来?这就是遗像。(画面)

四、品重点句,感悟“情理之中”

1、同学们,假如当时你就在翠湖边上,看到这样的情形,你的脑海里会冒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海鸥会扑到老人的遗像前?为什么海鸥会为老人守灵?

2、这群海鸥为什么会这样做,知道吗?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些什么?他与一般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下来,待会儿交流。

3、交流:

生: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这位同学划的是老人为海鸥的片断,你也画了这部分的请举手。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 佤其他人的哪些不同?先说第一处。

生:我觉得老人与海鸥很熟悉,只要老人撮嘴呼唤,海鸥就会立即飞来和老人做伴。

师:非常熟悉,老人一呼,海鸥就马上── 生:应声而来。指名读第1、2句。

师:老人的呼唤是一呼百应,联系上下文,老人的呼唤和一般人还有什么不同? 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公主„„从这儿看出老人与海鸥很熟悉,还给它们取了名字,说明老人与海鸥相处了很长的时间。

师: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自己的── 生:子女;每一只海鸥都有自己的──生:名字。还有谁再读这句话,读出你的体会。指名读。

师:这哪是在叫啊,这分明是在呼唤,这分明是一首歌。在这首歌里你听出了什么?

生:喜爱。

生:老人看待海鸥就看待子女一样。

生:老人与海鸥亲密无间。

师:请女同学来读第一句,男同学紧跟着读第二句。

师:读到这儿,你还读出了什么不同?

生:海鸥非常信任老人,因为你看,海鸥几下子就把饼干扫得干干净净。师:带着这种理解,女生再读第1句,男生再读第2句。像他说的一样,男生要读得怎么样?

生:快一点。生合作读。

师:往下看,还读出了什么不同?

生:放食物的方法也不同。他是顺着栏杆边走边放,不是像一般的人一样随便扔。

师:那就把老人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这句话想像成一幅活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见老人在翠湖边,顺着栏杆„„ 生:我看到这一切好像是一首会动的音符。师:这会是怎时怎样的音符?

生:时快时慢的半符。

师:也就是说老人快,海鸥就快,老人慢,海鸥就慢。我想问问,老人为什么时快时慢呢?老人什么时候会快?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多的时候,老人就快。生:海鸥吃得快的时候,老人就快。师:什么时候又会慢呢?

生:海鸥吃得有些饱的时候就慢。

师:多有意思啊!表面上看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依着海鸥的节奏在边走边放。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创设情境,指名读 海鸥来得多了,吃得快了,谁能欢快地来读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快了,谁能更欢快地来读读?

海鸥吃得心满意足,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

师生合作读,师读老人的话,生读海鸥的话。(师变化语气来读。)4、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到了什么?假如你就是老人,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又会说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⑴ 生自主写话。

⑵ 交流:

(指名3位写老人的和3位写海鸥的学生进行交流。)

师:老人和海鸥究竟在说什么呢?老人亲切地说──生(老人):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我心满意足了。

生(海鸥):我真是要谢谢您,如果没有您,我真不知要怎样生活?生(老人):„„ 生(海鸥):老爷爷,谢谢您!我想对您说,你每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食物,您不累吗?您将食物给了我们,您不饿吗?您不图回报这样照顾我们,您觉得值得吗?不,不,您就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就是您的儿女,我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生(老人):海鸥们,你们看,我又给你们带食物来了,你们要多吃,多吃才会健康。生(海鸥):老爷爷,您心肠真好!您知道冬天我们找不到食物吃,您就像我们的父母一样,细心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从城郊赶到翠湖来给我们送好吃的。就是因为有您,我们才会长得这么健康,这么活跃,我代表同类谢谢您!师:老人与海鸥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他们是这么亲密,这么快乐。这真是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幅画面吧。

5、老人与海鸥怎么能这么亲密无间这么其乐融融呢?你能从文中找出句子来吗?生找──反馈: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师: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心里,海鸥就像是他的── 生:儿女;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的── 生:父亲。老人和海鸥就像一家人。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1、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想起)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就成了决别了。他的家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的。朋友在翠湖边为老人立了一块墓,很多都在照片上签名,所有空白的地方都签满了。海鸥呢?这群老人的儿女呢?它们也来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读他们。2、一群海鸥突然飞来(配乐齐读)──

3、如果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鸣叫些什么? 生写。

4、交流: 生:老人第三天就不应该来,他来了才会(哽咽)──

师:我听出来了,你希望他在家里好好休息。

生:就是,就是──我很谢谢老人,我想说,老人谢谢您,您为什么付出这么多,却不求回报(抽泣)。老人,您就是我们的父亲!

生:老人,您就是一轮太阳,可是这一轮太阳已经──(泣不成声)

师:虽然你没往下说,但我们都听出了你要说的话。同学们,在海鸥的心里一定牢牢地记住了这位──

生:老人,在我们的心中也一定牢牢地记住了这一位── 生:老人和这一群懂得感恩的──生:海鸥。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发生在昆明翠湖边的一个真实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总揽全文,整体把握

1、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自然段,你知道它在哪儿吗?(13自然段)

2、师:看这段话(CAI),将这段话改动一个字,细细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别着急,放声读一读。

3、师:你的意思是“和海鸥”是双方面的,而“对海鸥”是单方面的,只是改动了一个字,意思却大不一样。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字字入心。这个自然段将文章分成两大部分,谁能说说分别描述了哪两幅画面?

4、师:这两个场景中,哪一个令你意想不到?(海鸥送老人)师:想法和他一样的请举手。

三、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

1、师:嗯(点头),老师在第一次阅读课文的时候,感受和大家一样,在安放老人照片的地方,海鸥的举动太让人惊异了。课文是怎样描写那个场景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14~18自然段,划出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学完后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

2、师巡视指导。

3、交流: 生①:“一群海鸥„„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你从海鸥的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中感受到了意想不到。生②:“海鸥们„„轮流„„瞻仰„„亲属。” 师:轮流来瞻仰老人的遗容,这实在是太不符合常理了。生③:“海鸥们纷纷落地„„肃立不动„„白翼天使。” 师:海鸥们站成两行肃立不动,你在生活中见到过吗?

生④:“当我们不得不„„炸了营似的扑过来„„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师:海鸥们朝哪儿扑了过来?(老人的照片)

四、品读感悟,感悟“情理之中”

1、师:同学们,假如此可你在翠湖边看到这样的情形,脑海里会冒出什么疑问? 生①:海鸥为什么会向这儿扑来?

生②:海鸥为什么会排成两行,肃立不动? 生③:海鸥为什么会轮流瞻仰老人的遗容?

2、师:这群海鸥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位老人究竟为海鸥做过什么?他与一般人做的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用波浪线作上记号,可以与同桌交换意见。

3、生浏览课文呢,师巡视指导。

4、交流:

A生: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课文第三自然段)师:你找出的是老人喂海鸥的片断。(CAI出示)雨果说,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着纸面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透过语言文字读懂它背后所包含的意思。同学们,我们要会读书会思考,会品味。品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能力,轻声地读读这段话,想想细节,你发现老人呢与其它人有哪些不同? 生:“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下退开后撮起嘴呼唤海鸥,海鸥就会应声而来。”这说明海鸥对老人很熟悉,很信任,而老人也给海鸥留下自己活动的空间。

师: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还有谁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老人呢很熟悉海鸥,也很尊重海鸥,他不像别人那样扔而是边走边放,海鸥也似乎听他的指挥随着老人的节奏起起落落。师:想的好,“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谁知道节奏与什么有关? 生:音的长短、强弱。

师: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是怎样的? 生:老人喂海鸥的节奏也是时而快时而慢的。

师:那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生:①海鸥多就快,海鸥少就慢。

②海鸥吃得快就快,海鸥吃得慢就慢。

师:多由意思啊!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指名读)

海鸥来的多了,吃得快了,请你欢快地读读。(生①读)

海鸥来得更多了,吃得更欢了,请你更欢快地读读。(生②读)海鸥吃得心满意足了,老人也放慢了速度,谁能这样来读读。(生③读)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生:有声有色的乐谱)师: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你听到了什么? 生①:海鸥的鸣叫。

生②:海鸥扑翅膀的声音。

师:除了海鸥的声音你还能听到什么? 生③:老人的笑声,他在呼唤海鸥的声音。师:你们又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①:海鸥在扑着翅膀吃食。

生②:海鸥们围着老人飞,老人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能不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先自己练练。谁想读:(指名读)

师:谢谢你用朗读为我们再现了老人喂海鸥时的情景。学习品味重点句段,反复诵读,抓重点字词体会,想象等都是一些不错的方法。让我们拿起书再来读读这段话。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大家读海鸥的表现。(合作读)

师:这么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呀!还有哪儿你感受到老人与其它人不同呢?

(假如先汇报后一句话,便上到轮读的地方再问:还可以从哪儿看出老人喂海鸥与一般人不同?学完再接:老人喂海鸥,这起起落落的海鸥,这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色的乐谱。)B生:“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公主„„”老人还经常给海鸥取名字,这也可以看出老人与其它人喂海鸥的不同。

师:那一个个名字都浸透了老人对海鸥的爱呀!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还有吗? C生:“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海鸥相伴”。每天都这样做,而且是步行,走那么远只为了海鸥。

师:是啊!那么远的路老人都步行,连五角钱的公车都舍不得坐。还有吗?

D生:“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啧啧„„”

师: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的是老人怎样的心意呢?(如果学生没读,便让大家自由读读,想一想)

生①:老人对海鸥很喜欢。生②:老人对海鸥的思念。(若谈不上来,引导学生看“它去年没来,今年也没来„„”)师:在老人生动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喜爱,品出了牵挂,请个同学来读一读。(掌声送给他)

师:还可以从哪儿看出老人与其它的人不同? 生:“老人望着高空„„企盼”。从“企盼”我读懂了老人对海鸥的不舍鱼依恋。师:抓住了“企盼”,老人在企盼什么? 生:老人在企盼能到海鸥休息的滇池边去看看。

师:你读懂了老人的心,抓住了“企盼”的眼神就能读好这一自然段,请大家齐读。师:十多年的冬天,几千个日子,几万里的路程啊,老人与海鸥就是这样相依相伴,在老人的心中,海鸥就像他的——生:儿女;在海鸥心中,老人就是他们的——生:父亲。老人与海鸥,他们就是——生:亲人。(板书:亲人)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

1、师:十多年了,几千个日子,老人每天都来,可有一天老人没来,第二天老人还是没来,直到第三天的时候,老人才步履蹒跚地来了。(音乐响起,画面是老人喂海鸥)喂海鸥的时候,他坐到了地上,身子弯成了弓一样的弧形。这3天,他只吃了一碗面,觉得好点了,就赶来看海鸥了。可这一看竟成了诀别了。他的家小得只能放下一张床,最值钱的就是一小袋面粉和6个鸡蛋,那是给海鸥做鸡蛋馒头的。朋友们在翠湖边为老人立了一块碑,很多人都在照片上签名,所有空白处签满了。海鸥呢?这群老人的儿女呢?他们也来了,让我们再一次读读他们。(CAI)

2、生配乐朗读:一群海鸥突然飞来„„(4个句子)

3、如果你也是”白色漩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会鸣叫些什么? 交流:

生①:我的亲人啊!别留下我们,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字字是泪,声声是情啊!)生②:你在家里休息该多好啊!如果你在家休息,你就不会走了。(对啊!)生③:谢谢你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而你却不求回报。我只想说谢谢!(老人一定会明白你的心意)学生哭„„

师:虽然你没往下说,但我们都听出了你要说的话。

4、师:同学们,用心思考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样的“意想不到”呢? 生①:老人十多年的心血换来的。生②:老人对海鸥的情谊。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有共同的想法,正是因为老人对海鸥的倾情付出,才会有这样的意想不到,可细细品味却又是情理之中。

六、扬情寓意 升华情感:

师:虽然老人去了,可老人的身影留在了翠湖湖畔,(CAI)这儿有老人的身影,这儿也有老人的身影。虽然老人不在了,但这幅人鸥和谐的画面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定格在了所有人的心中。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喂 ———————— 送

亲人

附:小海鸥会鸣叫些什

1、亲人一路走好„„

假如我就是老人,我会轻轻地告诉你:谢谢你,我的好孩子,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2、责怪别难过了,你们难过我会心疼的。

3、回忆虽然不能再陪你们,但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给我带来的快乐。

4、亲人啊!为什么不理我„„别哭了,擦干眼泪,做一只勇敢的小海鸥吧!三自然段的评价:信任——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尊重——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

桥教学实录 篇6

师:昨天我在曲阜城里拍了几张照片,大家看看知道是哪儿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孔子中学的校刊《学而》 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生: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我家就住在有朋路。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生:陋巷街北头的牌坊。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

生:一个土堆?(学生开始思考)

师:这个土堆可能不太引人注意,但很有名。现在有个学校就以此命名(展示幻灯片:舞雩坛中学),这就是沂河北岸著名的舞雩坛——古代鲁国求雨的土坛。师:(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生:万仞宫墙——曲阜的南门。

师: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展示幻灯片:《学而》杂志)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师:对!(展示幻灯片:有朋超市、有朋宾馆、有朋路)这一个?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yuè)乎?” 师:不亦什么乎?乐(yuè)乎?乐(lè)乎? 生:(停顿、思考)乐(lè)乎!

师:再读一遍。生:(齐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 师:(展示幻灯片:陋巷牌坊)这里曾是谁住的地方? 生:刘禹锡。

师:刘禹锡?为什么?

生:因为刘禹锡写过《陋室铭》。

师:刘禹锡是河南洛阳人,他没在曲阜住过,这个人比刘禹锡要早一千多年。生:孔子。因为《陋室铭》中有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师:是有这句话。在《论语•子张》中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因为道不行就发了“欲居九夷”牢骚话,有人说九夷闭塞,经济落后等等,然后孔子说了这句话。不过孔子居住在阙里,今天我问的是陋巷的来历(展示幻灯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有一次孔子说,颜回真是圣贤之人,居住在陋巷,生活条件那么差,如果是一般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可是颜回是那么的快乐的学习,“贤哉!回也!”因此,陋巷就是后来被称为复圣的颜回居住的地方。师:我们齐读一遍大屏幕上的文字。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舞雩坛)在第一册语文中有一个活动性学习专题——走近孔子,在活动资源里选了六则《论语》,其中有一则谈到它: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 生:《侍坐》中有一段好像是说“风乎舞雩”什么的? 师:对,(展示灯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找一个学生来读读吧!生:(读)

师:这是曾皙的政治理想。(展示幻灯片:万仞宫墙)曾有旅游者问:你们曲阜的古城墙南门为什么叫“万仞宫墙”,而不叫什么“门”?你知道吗?

生:(思考)摇头。

师:它的来历出自《论语•子张》(展示幻灯片: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论语•子张篇》)有一次有一个叫季孙的人说子贡的道德学问已经超出了他的老师孔子。子贡说:“千万不能这么说,如果把道德学问比作宫墙,也就是围墙,我的墙也就是到肩膀这么高,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的房舍;我老师的墙有几仞高,你根本找不到进入的门,根本看不到围墙里面的建筑。因此“宫墙”是指孔子的―― 生:道德学问。

师:曲阜的好些地名都和《论语》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的大街小巷上到处都写有《论语》句子的。以下是我在曲阜鼓楼大街上拍摄的。(展示幻灯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来读一下。生:(读)

师:这句话是写的哪一方面? 生:治理国家。师:用两个字概括。生:为政。师:很好!(展示幻灯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大家边读便欣赏其书法。师生:(读)

师:这句话表面上说松柏,实际上说什么? 生:人的道德修养。

师:因此孔庙里有许多松柏。尤其是柏树已成为我们曲阜的市树。师:陈毅元帅曾做过一首诗:“大雪压青松,生:(齐背)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师:(展示幻灯片: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大家齐读。生:(齐读)师:(展示幻灯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是我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墙上拍的,因此《三字经》里面有一句什么来的? 生:性相近,习相远。师:这是哪一方面? 生:学习、道德修养。师:(展示幻灯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到处可见,大家说这幅放在什么地方最恰当?

生:曲阜是旅游胜地,接待外来旅游者,应放在孔林、孔府、孔庙门前。生:宾馆大厅或门口。

师:宾馆。好。我在好几个宾馆拍了几幅,但图象都不清楚,这幅是在汽车站拍的。汽车站,行不行? 生:(笑)行

再向下看(展示幻灯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师生:(读)

师:同学们想想这一句放到哪儿最合适? 生:学校。师:具体些。生:图书馆。

师:对。这就是曲师大图书馆前面草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刻写的。为什么放那儿最合适? 生:我认为“博学”嘛!图书馆书多,应该广泛学习。切问而近思,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沉醉其中。

师:说的太好了。(展示幻灯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个应该放在哪? 生:(齐答)教学楼上。

师:如果你想读《论语》全篇,我建议你到这里去!(展示幻灯片:论语碑苑)。那里有好些精美的书法作品,形式丰富多样。总之:《论语》在我们曲阜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接触这些,可谓耳濡目染。下面请同学们说说,除了这些,你还会背哪些?并归纳一下属于哪些方面。

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师:这是说的哪一方面?你归纳一下。生: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学习方面。

生: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面。生: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谈道德。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学习。生: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谈为政。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方面。

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准则。你认为这句话放在什么地方最好? 生:学校。

师:学校。教给人做人的准则。还能放在哪? 生:市场。师:为什么?

生:提醒人们诚实,不欺骗。

师:有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更主要是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据说,联合国大楼的门厅上就写着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美国人多看看多好!

师生:(笑)。师:总的来说,《论语》的内容可以分为这几个方面:一是学习教育,二是道德修养,三是为政治国。如果你今天放学回家,家长问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你说《论语》。家长问什么是《论语》,那么请你概括一下什么是《论语》。思考讨论一下。生:(思考、讨论、交流)生:《论语》是每个人应遵守的准则。生:《论语》是一部编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的。师:它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只有孔子的言行吗? 生:不,还有他的弟子。师:你再补充一下。生:《论语》是一部编录孔子和弟子言行的书,是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录而成的。师:这句话告诉父母,《论语》不是孔子写的。谁还想说? 生:《论语》告诉我们做人的准则,学习的方法。师:这是它的内容,谁还想说? 生:《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教育我们的一部追记。

师:她补充了这么一个观点——“追记”,这个观点很好,为什么是教育我们的追记?

生: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所以说是追记。我们是孔子的后人,应学习前人的经验。

师:我觉得大家说的很好,我总结了几句,请看大屏幕。(《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全书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分上、下两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其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无以复加的影响,故朱熹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并影响到全世界。)让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生:(读)。师:(展示幻灯片:巴黎宣言)因此在1988年有75位诺贝尔获奖者在巴黎说:“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二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今天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一群伟大的先人,手捧的就是这么一部不朽的论著。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想象的说明的《论语》的重大作用。《论语》分上下两部,今天给大家手拿的的就是半部《论语》,《论语》的上篇。师:(展示幻灯片:“同学们,我们以首篇《学而》为例(如果你不喜欢,可以选取你所喜欢的一篇)从中选出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研读,你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相互讨论,好吗?10分钟时间,够吗?

提示:你从中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哪些地方你觉得有异议?你认为如何?“)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读《论语》读过几次,不过,前两天我又读,有这么一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产生了异议,学完之后整天复习,真是快乐!对吗?我就想,今天复习,明天复习,经常复习,我问你如果叫你整天复习,你快乐吗? 生:(齐)不快乐。

师:大家说在这方面古人的心态和今天天的我们是不是相通的? 生:(齐)是。

师:假如孔子整天复习,你说他快乐不快乐? 生:(齐)不快乐!师:可孔子当时为什么非得说快乐呢? 我想这里面可能有问题。再有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说到月底了,钱快花光了,工资还没发下来,有朋友给你打电话说,明天到你家去,你说会怎样?是不是很悲惨?“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对我发脾气,我表面上不发脾气,心里恼怒一下也不行吗?这种君子不做也罢。因此,台湾有位学者叫南怀瑾,他曾经把这几句戏改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难过乎?”我觉得这才符合常情。师生:(笑)

师:我认为这里面有一字应注意,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习”。这个字的最初写法是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在《说文解字》上说“习”指小鸟反复的振翅学飞。意思不仅仅是学习,复习还引申为演习、训练。因此,我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仅仅指复习,还有实践、训练、实习的意思,老师讲了知识和道理我们来实践一下看看对不对,对了!乐!。因此这句话指少年时代应立志刻苦学习并且学了之后再干什么? 生:(齐)实践。

师:对!随着时间的流逝,到了中年,历经磨难,历经仓桑,知交半零落,好朋友没有几个了,这时才发现朋友的弥足珍贵。在一个风雨之夜,有一个好朋友从远方推门而入,这时你会怎么样? 生:快乐!

师:太快乐了,两人触膝长谈,不觉到天明。再随时间的流逝,人到老年,这时历尽苦难,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已看透了,所有的苦难都可以装在心里,这时晚辈即使抱怨一句甚至不了解自己,也是笑而不答,这才成了真正的君子。因此,我认为这三句话不可分割,它写了人生的三个时代:少年时代立志学习,并学以致用;中年时代知道朋友、友情的弥足珍贵;到了老年,能够包容世间的一切苦难。这是我研读的心得。大家研读一下,十分钟够不够?我加入那个组织?哪一组需要我就举手!师生:(讨论,十分钟)

师:同学们发现了好些问题,我们一起讨论,谁先说? 生:(争相举手)

生:二章17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译文我有不同的见解,它的译文是:“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人,你明白了吧?”我认为应译为“我教你知或不知的态度吧!”因为这一则是孔子对子路的教诲,对他讲实事求是的态度,很多同学都知道子路的性格非常草率,不够谦虚,所以孔子针对他的这一特点,要他要养成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所以我认为应这样翻译。

师:我觉得这个同学有两点非常的可贵:一,他的理由很充分;二,他从子路的性格态度入手,能够找到最原始的问题,做到知人论世,这就是历史地看问题。说得很好。谁还说? 生:“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解释为慎重的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我认为这样不对。如果在父母终年之前没有好好地对待父母,没有尽到做子女的责任,仅慎重对待他们的去世又有什么用呢?

师:你认为不仅仅在最终的时候谨慎的对待,生的时候,尤其是赡养父母的过程更要认真。那么我再问你,这句话是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生:有些道理。师:哪些道理?

生:父母养育了我们,在他们去世的时候,理应受到谨慎的对待,在他们死后我们应该去追念,精神上追念,尤其是对父母的爱。

师:主要是精神上的追念,情感上的追念,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形式上。大家见过有些出殡的,表面上十分隆重,你认为应该怎样?

生:对待父母孝顺就够了,不必过分在乎形式。师:这一点很好。那么你如何评价“追远”这两个字?

生:我认为这没有多大意义,父母乃至祖先都死了,我们如果还沉浸在追念中,就会永远地沉浸在悲痛中。我们应该把对父母的那种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师:寄托在孩子身上,培养好孩子,有道理。父母死了就忘了? 生:教育孩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师:不要忘记祖先,要不要追远? 生:在一定时候追远。师:什么时候? 师生:(笑)

师:我这个问题好像问得不好回答,好,你来说。一生:“慎终追远”这一句没有说对待父母生前怎样,它只说父母去世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所以我认为她刚才的说法不对。

师:她又反驳了,干脆你们俩辩论一下。

生:后面有“民德归厚也”一句,如果是对待仅仅在去世以后,就不足以使“民德归厚”了,这句话主要是教育后人如何孝敬父母的。

一生:不对,这话仅仅是说对待父母的死和追念祖先这两件事,我们应就事论事,不要扯的太多。

生:不行!这句话的意思不仅表现在追念祖先,还应体现在生前对待父母、孩子。其的中心是“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就是为了它。总之,这句话是教育人们要形成一个世人必须遵守的好传统。

一生:请问何为“终”?终”就是“死”,终点嘛。

生:汉语博大精深,它有多种意思。再者,你不能只看文字的表面。

师:你们两个互不相让,我来说两句好吗?我们先这样考虑,“慎重追远”,它有没有合理的一面?首先对于我们的父母,死了之后要不要“慎”? 生:(齐)要。

师:对于我们的祖先要不要“追”? 生:(齐)要。师:这个问题好象没有争议。我记得上个月国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来大陆访问就写了这四个字——“慎终追远”。他干了两件事,一是在故乡湖南湘潭“慎终”,他和他的母亲一起奠扫祖坟;再一个是在黄帝陵“追远”,拜谒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有时,我想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那三个已分崩离析了,只有我们中国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其中我认为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先人提倡的“慎终追远”的传统,这种民族的传统文化维系着我们。我们这个国家历经沧桑,50多个民族在历史上历经多少苦难战争和分裂,海峡两岸60年的隔阂没有隔断我们血浓于水的感情,靠的是什么?不就是“慎终追远”吗?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沉湎于思念之中,应该如这位同学所说,把希望放在未来。再者,父母死了,形式上的大操大办行不行? 生:(齐)不行。

师:所以我们看问题应该用历史的眼光看,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是我们看待论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展示幻灯片:“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师:时间关系,我们再讨论一个吧!

生:17页,子曰:“父母之年不可忘。”——我认为它的译文有问题,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并且应该常常记在心里。为什么要把父母的年龄放在心里呢? 师: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知道你父母的年龄吗? 生:知道。

师:你怎么知道?

生:这是一个女儿应该做的。师:那么别人该不该知道? 生:(笑)我是说没必要非得把他们的年龄记在心上,而应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努力孝敬他们。

师:你是说这个意思!还有呢?

生: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不应该放在年龄上。

师:但按照自然规律,判断一个人的健康长寿一般以什么为标志?

生:年龄。不过我认为应该把父母的健康和快乐放在心上,而不仅仅是年龄。

师:看来你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很好,他说的很让我感动,让我们祝福我们的父母,让他们永远健康快乐!通过讨论我们发现《论语》里面有好些精华,值得传承,但是还有些—— 生:糟粕。

师:糟粕,好,你举一个糟粕吧!

生: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我觉得这句话非常错误!师:非常错误,有没有合理的地方? 男生:(齐)有!

师:男同学派代表说一下。

一男生:古代女人地位低下,他把小人与女人放在一起类比,说明小人不得人心。师:不是说女人,是想说小人,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了!这位女同学想说一下。

一女生:我认为古代这样说有道理,现在再说就没道理,现在男女平等,如果没有女人,就没有你们的存在,有句话说:宁做小人,不做伪君子,试问伪君子中就没有男人吗? 一男生:女人中也有小人和伪君子呀。

一女生:我认为这句话是片面的。小人是难养也,但这句话歧视妇女,它直接把女人与小人并列,让女人受到无辜的牵连就不对了。《礼记》要求女子三从四德,给妇女套上了重重枷锁,这种男尊女卑的观念是不对的,想想如今,奥运会上阴盛阳衰。师:有点,男同学委屈一点吧。我顺便问一句,你读过《礼记》吗?

女生:没有,我听我爷爷说的。如果没有女人的这种力量,我们在奥运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看出女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股强劲的力量,是社会的半边天!

师:我还是想问一句,你开始说这句话是片面的,刚才你说的是不合理的一面,那还有合理的一面呢?我很想听。

女生: 小人的确难养,但女人也有天生的一些缺点,如有时言行不一,有的妇女比较专制,心胸狭窄等。

师:关于这个问题的是非曲直我们今天先不下结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我们应从两个方面看等《论语》。一是积极的一面,一是…… 师生:消极的一面。

师:因此著名学者匡亚明说过这么一名话(展示幻灯片: “孔子思想中既有消极因素,也有积极因素,这两种不同因素导致了两种不同后果,前者使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后者则形成了中华民族某些优良传统和特点。这种矛盾现象是孔子思想内在二重性(矛盾性)的毫不奇怪的必然产物。”《孔子评传》)我想用他的话来平息我们刚才男女生之间的争执,好不好? 生:(齐)好!

师: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同时我们也应用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包容它积极的一面,也包容它消极的一面。大家看世界上别人是怎么看待《论语》的。(展示幻灯片:

“1.孔子不仅是万古圣人,也是东洋学问哲学思想的元祖。--金溢洙

朝鲜学者

2.孔子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先哲,而且是全人类的老师。

--井上靖

日本学者 3.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孔子是全世界多民族的光荣。--艾默生

美国学者 4.在道德上,我喜欢的是孔子。

--拜伦(英国诗人)5.中国文化基于孔子之学说。孔子学说关系建立一个中华大帝国。中国切不可盲目采用欧洲文化,时移世易,但将中国旧文明之不适于今日者,略加改易可巳。欧洲人皆言中国如无孔教,中国道德必破产,此语余极赞同。中国最切要者不在西方文化之吸收,反在东方旧有文明之复兴。中国学术远在两千年前已灿然大备,若加以整理使之复兴,则影响世界,极为大,对于世界,必有特别贡献,最后中国或将为世界文化之中心。

--——罗素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6.以中国教化最著之邦,历数千年而存在,余认为孔子之功。余虽隶耶教,于孔子之道莫不乐闻之。

--李提摩太

英国传教士)前几句话都是对孔子的赞美,我最欣赏最后这两句,尤其是罗素说的,他为我们中华民族作了一个长远规划,最让我感动的是李提摩太说的,他虽然信奉耶稣,但并不排斥孔子。人家外国人都用这种包容的心态看待《论语》,我们更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论语》(展示幻灯片: “包容的心态”)不仅我们要用这三种眼光看待论语,同时论语本身也具备了这三个特点。首先它如实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研究孔子及儒教的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具有历史性。孔子有些保守,但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他又虚心好学,关于这点,《师说》上曾有论述,谁能说说?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生:“圣人无常师”。师:好。《腾王阁序》中有两句:“他日趋庭,叨陪鲤对”,这是一个典故,当时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学礼乎?不学礼无以立。”这句话在《论语》上有记载,可据《左传•昭公七年》记载,这句话最早是孟僖子说的,当时孟僖子说的时候孔子才十七八岁,因此孔子经常学习人家合理的话。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还记载了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当时有很多人在乡校这个地方议论朝政,有人建议把乡校毁了,子产说:“其所善者,我则行之,其所恶性者,我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毁之?”此时孔子至多11岁,后来孔子评价说:“有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孔子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并赞美民主作风。因此我们说在论语本身就具备历史性、发展性、开放性。最后我们用一幅对联概括我们今天研读的内容吧(展示幻灯片:“三种角度读论语 ,一颗童心谱新篇”)我记得一开始大家背了一句《论语》 “三军……” 师生:(齐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展示幻灯片:“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为践行自己的理想,请从《论语》中找寻依据,好吗?并为刚才的那幅对联加个横批,作为我们下一步研读《论语》的目的,好吗?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比如说,他想当教师,你就找一找《论语》是怎样谈当教师的。刚才有一个同学和我讨论时谈到政治问题,我说他你很有政治才能,那么你就看看《论语》是怎样谈为政的。我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网址和资料,(展示幻灯片:网站:

资料: «论语别裁» 南怀瑾

«论语今释» 蒋沛昌

«论语译注» 杨伯峻

«论语类纂» 刘振东

«论语导读» 杨树增

«论语通译» 徐志刚)这些可以到我们学校的电子备课室和图书馆去查找。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吧,下课!生:起立

《风筝》教学实录(二) 篇7

师:葛老师先考考你们的基本功—— (板书“鸢”) 认识这个字吗?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读了课文后面的资料袋知道的。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就请你读读资料袋的内容。

师:资料袋向我们介绍了风筝的由来, 这里提到的“纸鸢”就是———风筝。

师:在这之前认识这个字吗?

生:我是从学过的古诗《风鸢图诗》里认识这个字的。

师:2000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风筝, 梦想着有一天能像鸟儿一样翱翔于蓝天, 后来放风筝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在回忆往事的时候, 一只小小的风筝引出他的回忆, 因为在童年做风筝、放风筝就是他最大的快乐。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带着这份喜爱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师: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

生:8个自然段。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这些词语的字音。哪一组先来, 读对了大家就和他一起读。

出示: (读) 精心、憧憬、希望;拼命、奔跑;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师:其实这三组词语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情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 找到这些词并画出它们所在的句子, 读一读。看看它们都出现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第1组词在第2自然段。

师:读你画的句子, 你知道孩子们在做什么?

生:在做风筝。

生:第2组词在第3自然段。写孩子们放风筝。

生:第3组词在第4、5自然段。写孩子们找风筝。

师:这篇课文就是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记叙的。你们看, 抓住关键词语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段落大意, 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三、细读深究, 体悟情感

师:接下来让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 默读课文, 细细品读我们画出的语句, 去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1. 做风筝。

生:“精心”说明作者很认真, 很用心, 怕做坏了。

师:能给“精心”换一个词吗? (用心、细心、专心) 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 和“精心”比较, 哪一个更好?

生:“精心”是非常用心、细心, “用心”只是好好做而已。

师:带着这份精心读一读。

生:我知道“憧憬”是向往的意思。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查字典知道的。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这是好的学习习惯。

师:作者在做风筝时心里有什么希望?他在向往什么?

生:期盼风筝能够很漂亮, 心里很快乐。 (读)

生:能够快点和同伴一起玩。 (读)

师:此时作者边做边想, 越想心里越———

生:美, 开心, 高兴。 (读)

师:其实在这段中还有作者的憧憬和希望, 就隐藏在句子中, 把它找出来。

生:他们把名字写在风筝上, 希望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展翅高飞, 这是孩子的梦想。

师:读了这句话, 你们没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叫“幸福鸟”?

生:为什么什么都不像, 作者依然快活?

师:这是一篇节选, 老师找到了原文中的一段话, 大家读一读。

(出示:初春, 天还森冷森冷的, 大人们都干着他们的事了;我们这些孩子, 积了一个冬天烦闷, 就寻思着我们的快乐, 去做风筝了。)

师:你找到新的原因了吗?

生:一个冬天都没好好玩了, 憋一个冬天, 好容易可以放风筝了, 所以很快活。

生:大人都忙自己的事没有人管他们了, 他们自由了, 所以很快活。

2. 放风筝。

师:我们做风筝快活的同时, 心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 那放风筝又如何呢?读读第2自然段你画的句子。

师:从哪里体会出孩子们特别快乐?

生:他们高兴得喊了起来。

师:喊什么了?

生:看我的风筝飞得多高!

师:从文字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的快乐, 看看下面的插图, 你能发现他们的快乐吗?

生:孩子们手舞足蹈。

生:大声欢呼, 高兴得蹦起来了, 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师:是呀, 风筝飞上了天, 我们的心也跟着飞上了蓝天。孩子们这么喊, 这么跑, 他们整整玩了大半天, 都不知道累。为什么呀?

生:他们太快活了。

师:地上的孩子们为风筝而痴狂, 是快活的。天上的风筝是什么样的呢?

生:风筝越飞越高, 在空中翩翩飞舞。

师:“翩翩飞舞”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风筝, 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生:用来形容落叶。

师:秋天到了, 秋风吹过, 树叶……

生:用来形容蝴蝶。

师:夏日里, 艳阳高照, 姹紫嫣红的花丛中, 蝴蝶……

生:用来形容雪花。

师:冬天来临了, 外面大雪纷飞, 雪花……

3. 找风筝。

师:风筝越飞越高, 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忽然吹来一阵风, 发生了什么样的意外?孩子们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风筝的线断了, 我们十分着急。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千呼万唤”, 作者喊了许多次。

师: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 你会喊些什么?

生:风筝快回来呀!

师:风筝飞走了, 孩子们不知喊了多少声, 不知唤了多少声, 声声都饱含情感, 这就是——

生:千呼万唤。

师:风筝飞走了, 我们又去找风筝, 找风筝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我们很伤心。

师:我们都哭了, 仅仅是为了一只风筝吗?

生:我们哭了, 是因为这风筝有我们的心血和汗水。

生:是因为这风筝有我们的憧憬和希望。

师:还从哪看出我们的伤心?

生:从“垂头丧气”这个词, 我知道他们很失望。

师:能想象一下当时我们的样子吗?

生:我们耷拉着脑袋, 唉声叹气。

师:他们能找到风筝吗?

生:能找到, 因为他们找了很多地方。

师:你是想延续他们的快乐。

生:可能找不到了。

师:找不到了, 但是风筝永远留在了作者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读读做风筝、放风筝以及找风筝的句子, 再次感受作者心情的变化。

四、总结板书, 结束全文

《漓江情韵》教学实录 篇8

生:桂林山水很美。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关于桂林山水的诗文呢?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很好,这是写桂林山水最著名的一句。还有吗?

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师:不错,这是韩愈笔下的桂林。除了以上这些诗句,大家对桂林还有哪些了解呢?

师:大家早上吃的早点有——

生:桂林米粉。

师:最会唱山歌的刘三姐是哪里人啊?

生:桂林人。

师:桂林不光山美水美,人也很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漓江情韵》。(出示幻灯)桂林山水的代表——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新版人民币20元背面,就是漓江山水的一段。如诗如画的漓江发源于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由桂林 至阳朔的83公里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千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景色十分秀美。沿江田园错落分布,也是观赏人文民风的佳处。游览漓江,有一个绝妙之处,就是不愁天气变化,因为不同天气漓江景色有不同特点:晴天,看青峰倒影;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漓江烟雨。尤其是阴雨天,但见江上烟波浩渺,群山若隐若现,浮云穿行于奇峰之间,雨幕似轻纱笼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态的泼墨水彩画。正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泛秋图”。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前人笔下的桂林,请大家跟着吟诵:唐代韩愈的——

生: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师:宋人王正功的——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

师:清代金武祥的——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

师:下面是大家初中学的《桂林山水》中的句子——

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读了这么多前人的诗句,大家总结一下,前人笔下一般怎样写桂林?

生:大多写风景。

师:这些风景有什么特点?

生:很美。

师:美在哪些方面?

生:美在山,美在水,美在自然景色。

师:很好,前人笔下多写桂林山水的自然美,山青水秀,呈现出一种明丽的自然美。再看看作者从维熙笔下的桂林又有哪些美的地方呢?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迅速浏览课文。(出示幻灯:作者游览桂林时,留下了哪些美好回忆?文章中是怎样表现的?)

生:作者游览桂林时,那里的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师:你说的人是一群人还是一个人呢?

生:一个人,是一位摇船人。

师:这位摇船人怎么会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生:他养了一只跛腿的鹦鹉,并且他自己也是个身残志坚的人。

师:就是说,摇船人身上的美好品德感染了作者,所以他在文章中记叙了巧遇摇船人这件事。文章里有没有像前人一样对景物进行描写呢?

生:有。

师:在哪里?

生:在文章开头。

师:文章开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烟雨之中漓江的朦胧美。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出示幻灯)作者既写了漓江的自然之美,也写了漓江的人情之美。前者为次,后者为主,用漓江的自然美为后面的故事提供一个背景,用自然之美渲染了漓江的人情之美,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篇绝美的诗章。

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它的自然之美,请我班声音最动听的陈恒同学来为大家朗读文章第一段。(播放背景音乐,读完之后全场掌声响起。)

师:他刚才读的不错,就是太紧张了一些,下面再请我班女生中朗读最好的黄晓同学再为大家朗读一遍,注意速度要缓慢些。(掌声再次响起)

师:的确很不错,把大家都带入了如诗如画的绝美漓江烟雨图中。

师:大家看看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哪些景物,特点是什么,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雨、雾,将它们比作纱巾,写出了雨雾迷蒙的特点。

师:这里开头的“雨霏霏,雾茫茫”还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对偶和叠声。

师: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音韵更加和谐,营造一种朦胧优美的意境。

师:很好。再看看作者笔下的漓江又成了什么?

生:羞女。这也是用到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漓江在雨雾笼罩下的朦胧美。

师:还写到了雨雾之中的哪些景物?

生:江里的渔舟,江里的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作者把它们比喻成朦胧诗里的一个个逗点。

师:找的非常好,其实在这里不仅把渔舟、游船、垂釣者比喻成了逗点,还将整个的烟雨漓江比喻成了——

生:朦胧诗。

师:看来大家不光读的好,品的也很仔细。漓江朦胧的自然美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再来看看那里的人情美。作者在塑造摇船人形象的时候,哪些地方体现了人性美?请大家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自由阅读5分钟)

生:我找到的是17自然段“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这里表现了摇船人的身残志坚。摇船人自幼残疾,又被亲生父母所抛弃,是一对摇船的夫妇收养了他。养父母离世后,他就开始了摇船生活。

师:这里除了体现摇船人身残志坚外,还有没有别的什么意味?大家想想看什么样的人才会身残志坚,不向厄运屈服?

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

师:对了,这位同学分析的很好。再请下一位——

生:我找到的也是17自然段,“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捕鱼的鹰,合适的鱼鹰没有买到,却买回来只有一条腿的鹦鹉。据鸟市上卖鸟的人说,它之所以只能‘金鸡独立’式地站在笼子里,是当初捕捉它的时候伤及了它的腿。他忽然想到那鸟儿与他的命运近似,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了”。他买下与他命运近似的鹦鹉,说明他心地善良。

师:这里就只是心地善良而已吗?还有没有别的呢?想一想一般人买鹦鹉是做什么用?

生:一般人买鹦鹉是当宠物,供人享乐,还有的人如算命的是用鸟做挣钱的工具。而摇船人是把鹦鹉当亲人朋友,与它朝夕相伴。体现了摇船人与动物之间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

师:真是不错,在保护自然、与动物和谐共处方面,摇船人为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再请下一位同学——

生:我找到的是23段,“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身残志可没残……’”这里用语言描写写出摇船人拒收作者给的50元钱,也是表现了摇船人的身残志坚。

师:这里除了语言描写外,还用到了什么描写?

生:还有动作描写“跳,喊”,写出了摇船人当时急切的心情。

师:他为什么那么着急的要退还作者的钱呢?这里可以看出摇船人还有哪些美好品德啊?

生:不贪财。

师:大家想想看,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话会是兴致勃勃的呢?

生:很高兴、很激动或者很自豪的时候。

师:摇船人兴致勃勃介绍的都是桂林漓江最著名的一些景点,这里还可以看出摇船人对他生活的地方怀有一种什么情感呢?

生:他很热爱家乡。

师:很好。

生:12自然段:“‘我还是头一次碰上你这样的游客。’他说,‘没有准确的去处,怎么定出船票的价钱?’”说明摇船人很诚实守信。

生:15自然段:“你敢把鹦鹉放在江边,不怕人顺手牵羊地拿走,说明你有大肚弥勒佛的大度和善良。”借作者之口,表现了摇船人的大度善良。

师:的确,摇船人是善良大度的。我们还可以从第16段中摇船人对作者提出的问题“要是有人把鹦鹉偷走,你不是太亏了吗”的回答中看出,我们一起把16段中摇船人回答的地方读一读。(学生读:“他听明白我的来意后,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师:摇船人是怎样回答作者的提问的呢?

生:“笑”,“大声的笑”,“朗朗的笑”。这里看出摇船人根本就没有想过有人会把鹦鹉偷走,这也体现了他淳朴善良的一面。同时他的笑也表明他是个性格开朗、心胸广阔的人,也就是大度。

师:大家分析的都很好,通过语言动作,作者将摇船人为代表的桂林人漓江人身上美的东西都展现了出来,那么作者在塑造摇船人这个形象的时候用到了什么手法呢?文章里提到当作者见到摇船人的时候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作者初见摇船人时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

生:声音是低沉苍劲的男低音,这是不适合唱山歌的;外貌长的也不俊俏,他的脸清癯瘦削,像《西游记》中的孙猴子,他的身条和那张脸一样消瘦,还长着一只永远感到“路不平”的跛脚。

生:这里作者用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位其貌不扬的摇船人形象,这当然和漓江美丽的自然风光显得格格不入,十分不协调,因此作者才会兴致顿时跌落下来。但是经过和摇船人短暂的交谈,作者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善良、大度、身残志坚、热情友好等诸多美好的品性,所以作者这里用到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师:在这里,作者不仅写出了漓江的自然美,漓江的人情美,其实还有一种美,我们看看这篇文章里的人物关系图就可以知道了。(出示幻灯片)作者在具有朦胧美的烟雨漓江上,由鹦鹉为媒结识了一位其貌不扬但具有人性之美的摇船人。这里摇船人身上体现的对生活的热爱、对漓江山水的热爱、对动物的关爱、对游客的友爱交织成一首和谐舒缓的爱之心曲,流淌在了作者心间,与作者看到的美丽景色融为一体,形成了一首绝美的人文诗章。

师:其实这篇文章不光内容美,形式也美。下面有几个探究题,大家一起来思考一下(播放幻灯1.标题之美——情韵体现在何处?文章标题“情韵”二字换成“情”、“情丝”、“情结”、“情怀”……好不好?为什么?2.结构之美——小鹦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收束之美——文章结尾可否加上“呵!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师:文章标题为《漓江情韵》,情韵体现在何处?文章标题“情韵”二字换成“情”、“情丝”、“情结”、“情怀”……好不好?为什么?

生:情体现在文章开头营造的一种朦胧的诗情。

生:文章表现了好几种情感——有摇船人对家乡、对生活、对动物、对游客的好几种爱,交织而成的是一首爱之乐章,所以还是用“情韵”比较好。

生:“情”含有情感的意味。“情丝”带着一种缠绵的意味;“情结”是一种暗藏的情感;“情怀”有宽广的胸怀的意味,都不能体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

师:我认为“韵”字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去品:一是韵味,值得读者去久久回味的东西。作者在文章中歌颂的摇船人身上的人性美以及文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与动物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这种关系本身就是值得读者细细回味的。二是韵律,文章将雨中看到的漓江景物比喻成一篇绝美的诗章,这本身就含有一种韵律在其中,加上又有温暖的人情荡漾其中,更是为此曲增色不少,让它奏得更美妙。三是韵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和谐之美,这和文章中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美巧妙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都囊括其中了。所以这个“情韵”二字用在这里是极其巧妙的。

师:小鹦鹉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小鹦鹉在文章中起线索作用,因为小鹦鹉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故事开端是作者观景的时候遇见小鹦鹉,接着作者对小鹦鹉的出口成章产生强烈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作者终于见到了小鹦鹉,并且以小鹦鹉为话题聊了一会天,最后作者离开的时候也跟小鹦鹉作别了的,所以小鹦鹉在文章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线索的作用。

生:小鹦鹉在文章中还有衬托摇船人形象的作用,通过收养小鹦鹉、放置小鹦鹉、调教小鹦鹉、谈论小鹦鹉等故事情节表现了摇船人身上善良、淳朴、顽强等美好的品质,达到赞颂摇船人人情美的目的。

师:让我们归纳一下:小鹦鹉在文中起线索和衬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出示幻灯)

师:文章结尾可否加上“呵!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生:不加比较好。因为这句点明了主旨,让文章失去原有的韵味。

生:不加好,因为文章中表现的是漓江的朦胧美,而并非阴柔美;摇船人有很多美好的品質,给人的也不一定就是充满阳刚的感觉,所以它概括并不准确。还是不加好。

师:大家真是独具慧眼、见解独到。不光看到了文章的表面还看透了文章的里面,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一番全面的了解。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看了那么多作者笔下的美好的东西,也让我们来发现一下我们身边美的东西吧。(出示幻灯)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美;用我们的心灵感受美;用我们的纸笔书写美;用我们的行动创造美。请大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美的认识或看法,大家就以接龙的形式怎么样——

生:我认为美就是困难时候好心人伸出的一只温暖的手。

生:我认为万里无云的天空是一种纯净的美。

生:我认为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就是一种美。

……

上一篇:外呼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秋季运动会霸气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