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传统(精选8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神文明的漫长历史积淀,它是由多种思想、众多学派构成的庞大体系。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曾出现过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参预争鸣的百家中,就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兵家、农家、名家等主要思想学派,这些学说和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和时代精神来观照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不难看出,虽然它至今仍然包涵着不少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可贵部份,如强调“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精神,以“有教无类”为博大宗旨,“诲人不倦”、“因才施教”为基本方法,“学而不厌”、“教学相长”、学思结合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政者正也”、正身正人、“修己安人”为基本方法,表现出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社会管理思想;“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慨;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规范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华,至今仍闪烁着哲理的光辉,是值得我们肯定并加以弘扬的。
当今,我们要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首先必须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种文化必须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四项基本原则。现实的需要与奋斗的目标明确之后,那么我们所欲建构的现代文化的内容也就可以确定。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我们认为除了继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优点之外,仍然需要批判地汲取外来先进文化,走中外文化交融合璧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基本倾向看,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虽具有与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相一致的一面,也有相抵牾的一面。我们只有去其糟粕而发扬其精华,才能创造出我们更新更美好的文化。我们在深入批判“全盘西化”和全面否定民族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同时,也要注意汲取外来文化中的有益部份,我们吸收外来文化的气魄应该更大一点,更要有世界眼光。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不管是第三世界的还是发达国家的,不管是古代的还是近代、现代的,凡是人类创造的优秀艺术表现形式,我们都要积极地了解、介绍、学习、借鉴。
中国现代文化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通盘考虑和科学的构想,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根据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和现实的需要,在尊重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的基础上,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有机的文化整合,通过融合、提炼、升华与再创造,使之发生质变,逐步地建构起无愧于当今时代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公民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公民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1.公民文化的内涵
公民文化亦即公民政治文化,是稳定民主制度一种心理分析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首创研究的,其逻辑起点是对政治文化作出严格的界定。这是采用科学定量方法研究政治文化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这一界定通过层层辨析和分解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可以通过问卷设计进行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政治文化概念。从文化视角探讨了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政治生活,就是政治系统内的个人和社会各利益诉求主体对于该系统的态度取向,包括对整个政治体系,体系的输入与输出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口的态度在政治取向诸方面不同的频率分布。可以区分出3种基本的政治文化类型:地域型政治文化,依附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按照阿尔蒙德等人的界定,所谓“公民文化”是由这3种类型政治文化交汇而成的[1]。
2.公民文化的本质。首先,它包含着所谓的“理性——积极”模式,即公民对政治活动是积极参与的,而且这种参与又是理性的。其次,这种参与是全面的,即涉及政治活动的全过程。再次,在公民文化中,参与者政治取向与臣民和村民政治取向是结合在一起的。最后,这些取向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传统的、较为保守的态度或取向与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相融合,产生出一种相对平衡的政治文化。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公民文化的特质在于:第一,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关注政治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尤其是输入功能取向的具备;第二,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效能感;第三,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但这种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高理性基础上的高参与。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世界主要的文化形态之一,是全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于中国社会在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民族心理、语言文字、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特殊需要而逐步產生和发展起来的,最终成形为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2.农业文化。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
2.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三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四是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2]。
三、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公民文化的发展
1.中国传统文化在国民中的地位。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依然存在并散发活力的古老文明,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持续地发展着,直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仍然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认识影响着普通民众,即使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占据国际前列,但很多传统思维和文化方式如同我们的基因一样伴随着我们,没有改变,也如同深入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和血液里,不是我们想刻意抛掉就能丢弃的东西,虽然历史上有过很多这样那样的对传统文化的打击破坏甚至毁灭,但依然经历了时间的长河缓缓流到今天的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在国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提倡公民文化的发展,应结合我国国情。公民文化是西方世界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产物,而其涵盖的内容和意义都明确反映了公民文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都存在和我们的传统文化矛盾甚至冲突的方面。因此,接受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应采取拿来主义,而这种拿来主义不只是洋为中用,而更要在更深层次上体现拿来的中国化,以及应用的中国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时间和整个发展状况看,都无法和西方国家相比,在这样的前提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盲目,根据实际情况来把握公民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二是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还很淡薄,我们不能拿几个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著作或者西方的政治体制就来解决我们存在了几前年的意识,不能急功近利,而应用科学发展的态度改变改善甚至废除我们国民中传统文化的不利的有害的深刻影响,三是我国公民的教育程度和法律观念仍待提高。我国的教育要更加强对公民的普及,并在传统的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公民的法律教育,提高公民的教育水平和法律观念和意识思维方式的普及。
3.把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文化相结合,促进有中国特色或是更符合中国实际和公民需要的公民文化的发展,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目标。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我们把这些内容用国际社会容易理解的形式对外传播,比较容易认同,从而有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亲和力,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在全世界塑造我们国家的文明、友好、开放、包容的形象。[3]
四、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公民文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很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民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更大的改变。民众在21世纪初的政治知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显然已大大超越于改革开放前,也强于上个世纪90年代。但较之中国社会变革的速度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仍显滞后,为此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公民文化的步伐,进一步推进社会整体文明。
1.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是改善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和差距,培养和强化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经济发展是解决当前公民文化发展障碍的很重要的基础手段,并且通过经济发展的平衡和协调,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科学发展,公民才会在自主自觉的前提下培养主体意识,也才会在自己的亲身参与下强化主体意识。
2.培育公民社会,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公民能力有效的途径就是公民实际的政治参与和民间管理。民间治理不仅形成了组织化、群体化的权力制约和平衡力量,促进了多元利益、权利保障,也增进了自生自发秩序,形成了反思对话的互动协商机制等等,从而促进了广泛的公民参与,提高了公民的自由自主、理性自律、自主发展的能力,推动公民文化的形成,民主的精髓乃是公民的自治,公民们在公共领域内协商、共议群体公共事务,锻炼了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在“精英政治”仍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现状条件下,公民首先需要在各种小规模的自治组织和初级的基层机构中学会自治。然后才有能力、有兴趣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在非国家的或准国家的团体或机构中养成的自尊,当他们面对国家时也要着意维护和表现出来[5]。
3.加强法治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与发展,法律逐渐成为公民政治行为的价值标准。但封建的“人治”意识根深蒂固,法治意识仍显淡漠。因此,建设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催生公民的法制意识,帮助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理性、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避免非理性的政治行为和维护社会稳定。
4.在努力改善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培育公民的宽容意识。经济的发展造成利益格局的进一步分化,使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各利益主体的自觉意识不断觉醒。公民在非均衡利益格局状态下,通过利益关系的不断冲突、分化、整合,力求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和集体利益中找到平衡点,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妥协、合作与忍让,逐渐铸炼了公民的宽容精神。它意味着只有在尊重其他个体利益正当性的前提下,自身的利益要求才会得到尊重.才有实现自身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需要物质基础,制度保证,但同时需要精神的支持。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持便是宽容。所谓宽容,就是社会包容的心态与思维方式,换句话来说,就是对不同于自身的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存方式、他人的选择,给予承认和尊重。社会是由不同的生命组成的,每一个人的生命权与尊严都应受到保护与尊重。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生命,是社会良好品德的基本条件。宽容意味着不但要尊重自己同一集体的成员,还应尊重与自己不同的信仰、文化、政党、种族群体。宽容还意味随时准备节制个人或地区与集团的特殊利益,而将共同利益置于首位。
总之,公民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但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做好拿來主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而在这样的拿来主义想真正地成为中国制造,必须去更深刻地剖析两者,努力做到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的同时接纳和发展公民文化。使二者互为补充,从而促进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在沉淀着深厚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长出更加民主自由宽广的公民文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蒙德·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制度和民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519
[2]薛明扬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潘一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2002,3
[4]俞可平等.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再过两三个月,我们又要过新年了。想到我们到时又会得到大人发的压岁钱,心里真是激动!可是,为什么过春节的时候要给孩子压岁钱呢? 原来,这里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说梦话并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逼着孩子玩。孩子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拆开包上,包上又拆开,一直玩到睡下,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到枕头边。
夫妻俩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半夜里,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吹灭了灯火,黑矮的小人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迸裂出一道亮光,祟急忙缩回手尖叫着逃跑了。管氏夫妇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也都学着在年夜饭后用红纸包上八枚铜钱交给孩子放在枕边,果然以后祟就再也不敢来害小孩子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帮助孩子把祟吓退,因而,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称为“压岁钱”了。
现在,我明白了,大人在过年时给孩子发压岁钱,是大人对我们这些孩子的爱!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岁岁平安,不单单是我们小孩子,还有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春节的传统习俗放鞭炮
红红活活过春节,热热闹闹团圆饭,哈!再过两三个月又要过年了,别的不说,就拿放鞭炮、舞狮子等等的一切风俗,就让我们兴奋不已。
对于我们这些男孩子来说,放鞭炮是最过瘾了。我特意查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中国人有在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是因为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鞭炮也叫爆竹,爆竹声中除旧岁。除夕夜里人们用爆竹声辞旧岁迎新春,大年初一人们一开门便燃放爆竹,叫做“开门爆竹”。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院的瑞气,喜气洋洋。
我是一个不太懂传统文化的“文化人”,但是最近的所见所感让我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一种很强烈的责任感。情景一
清明节没有回家,去了大蜀山爬山,纪念下革命烈士,不过最近看上一个女生,所以想去开福寺求求签,算算缘分,不过法师的一席话令我很震惊:握手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算命?我支支吾吾答不出来,法师接着跟我说:你们大学生花的都是父母的钱,应该做的事是好好学习而不是来算命。我掩饰道:现在的大学生比较浮躁。他说:我看不起你们现在的大学生,拿父母的钱在外面不干自己该干的事,很不负责任。我不语。法师后来很好心的给我那本书——寿康宝鉴,他说这里面的东西你好好看看,肯定会对你有收获的饿,到时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并且推有没有书可以荐我去下面的书屋里找一位师傅看看有没有书可以对大学生有启发。然而在书屋里恰好遇见我们安大06级的学姐在做义工跟我们交流了很多东西,真的很受启发。
这个经历让我很受启发。我们为什么要去算命——因为我们空虚的内心和异想天开。我们为什么会把自己的运数托付在法师甚至街头算命先生身上,因为我们根本不懂什么是佛教,为什么去上香进贡,我们以为我们捐点钱上点香就会使自己的命好些,我们去跪拜是表现我们对大地,对众人的尊重,不是去拜鬼神,我们的命运是定下来的,但是如果我们行善积德,我们的运数就会往好的地方转变。
回来我看了学姐推荐的净空法师的一些碟片,对佛教有了一些朦胧的认识。我不太理解我想佛教可能也没有太解释清楚为什么行善积德就能是自己的后代得到福报,为什多集阴德就会是自己事业顺利?后来我想了一下,个人认为,行善积德可以是自己的心态平和,然后心态的稳定可以帮助我们成功,行善积德可以给子女树立一个榜样然后自己的子女会有一颗善心,一颗健康的心,然后生活,事业肯定会很好。然而佛教给我的感觉是没有这个中间解释原因的东西,我认为是不是可以完善。案例二:
今天上网当了很多东西,不过感觉还是收获很多的。
“农耕文化、血缘纽带、君师合一”三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及其特殊品质,其中,天地是农业经济之本,宗亲是血缘关系之本,“君师合一”是伦理政治之本。
下面我想说说这些东西和我们现在的很多东西都是极为相关的。天地是农业经济之本——可能工业化给我们经济带来很大的发展,我们很长时间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了环境,结果现在一系列的恶果我们自食。水污染,地震,海啸,核泄漏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很多的伤害。我们倡导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这是我们破坏环境,损害自然到一定程度才提出来的。我们没提出一个概念的时候都是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生产生活 的时候。
宗亲是血缘关系之本——想解释两个现象,一是每年年关,农民工返乡,白领返乡哪个国家最火——中国和韩国,然而这两个国家都是和中国传统文化极为相关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孝”“忠”,我想之间还是很有关系的。
二是中国的慈善事业为什么进展那么缓慢?首先肯定和中国创业恶劣的大环境有关,但是可能还与一个因素有关-------中国从古至今的重血缘关系的文化。企业家有钱以后会考虑到什么,更多的是自己的各种亲戚,而不是大众百姓。有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普世情怀,其实不是,我们如果能联系到”宗亲是血缘关系之本”的话,可能我们会理解我们的企业家。
“君师合一”是伦理政治之本——政教合一永远是统治者的最佳选择。共产党现在没有信奉的宗教,其实也不是,我以外行人的身份看的话,共产党宣扬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都是对儒家文化的很大继承,还有法治德治结合不也是将儒家和法家观点相结合么。
五四之后的十年使我们成为没有文化的国度,文化大革命又严重损害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浙江大学知名教授郑强说:当今的中国想要真正的强大起来,唯一的出路是打牢文化基础。是的,拿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们很多人真的一点都不懂传统文化,一点都不懂,我们老是羡慕美国,仇视日本,其实没有必要,真的没有必要,我们需要做的是真正的了解我们的文化,然后能挺直腰杆去喝老美侃侃而谈我们中国的文化,很正的说I am from China!(很想说一个话题外的例子,我家在阜阳,有名的“大头娃娃“时间出现在阜阳,我去上海看世博,老师说关于奶粉市场定位的时候都会说到这个事件,我给予他们的回应是大头娃娃事件是出现在阜阳,但是奶粉是谁产的,我查的大多是内蒙,北京产的,阜阳貌似没有生产奶粉的条件吧,另外这个事件在曝光之前一年多是有人反映的,但是共产党不给力啊,跟我们劳苦大众有啥关系呢;并且阜阳有这个奶粉卖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我们穷啊,为什么穷呢,因为出于被剥削的阶层啊,名利都被那些闲着蛋疼去评头论足的人剥削去了啊,所以请在说我们不好的时候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想一下,作为我们阜阳人如果能够把事件的具体情况了解清楚,是不是可以让我们给外人一个对阜阳更新的认识,传统文化不也是一样么?)现在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进行的很艰难,世界各国的压力让我们很压抑,各国文化的冲击使我们自己的东西很受挑战,民族文化的保护很成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育做好,对大学生在传统文化引导和传播上做好文章,将来我们中国一定会很强大,一定会的。
海峡两岸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她发源于福建湄洲,又随着移民来到台湾并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也是历史的必然,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并在今天的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增进两岸民族感情、增强两岸文化交流和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文革”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
“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妈祖文化交流促进TN岸的经济贸易往来。由于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源”和“流”的关系,以及台湾信众把回湄移H祖庙谒祖进香看得非常神圣而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两岸妈祖文化的交流必然持续发展。两岸妈祖信仰是发展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必将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首先,妈祖文化将激发海内外闽商回乡创业、报效桑梓的激情,促进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在2007年福建省农业工作视频会议透露,2007上半年,福建省新批农业台资项目41个。合同利用台资8901万美元,实际到资7121万美元。全省已累计批办农业台资项目1957个,合同利用台资24.8亿美元,实际到资14.3亿美元,在各省市中位居第一。福建已成为台湾农产品进入祖国大陆的集散中心,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窗口、示范、辐射”作用得到明显体现。其次,两岸妈祖信仰的交流,特别是通过举办“妈祖文化节”或“妈祖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向台湾同胞展示大陆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介绍大陆经济建设的政策和项目推介,吸引台资来大陆考察投资环境。同时台湾同胞也可以向大陆推介自己的合作项目。天津市于2008年10月3—5日举办“第四届中国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邀请台港澳地区和海内外的嘉宾近2000余人参加。通过此届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积极推进和促成经贸往来与合作,达到“文化旅游搭台、经贸洽谈唱戏”的目的,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到本市观光旅游,带动旅游经济发展。近年来,天津越来越受到台湾商家的关注。而天津妈祖庙作为三大妈祖庙之一,从2002年至今,天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台资企业前来投资。据统计,截至2006年7月,累计有1866家台资企业落户天津,合同台资额达45.8亿元。可见,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已成为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优势文化资源。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
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 玉器以她特有的外在属性, 被古人奉为瑞宝, 作为沟通天人的媒介, 成为祭祀天地的“神物”。古人认为用玉器来祭祀预示着吉祥征兆且可避凶化吉。《周礼·春官·大宗伯》载:“以玉作六器, 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 以黄琮礼地, 以青圭礼东方, 以赤璋礼南方, 以白虎礼西方, 以玄璜礼北方。”由此可见, 古人在祭祀时, 不同的器形和颜色代表不同的神灵, 玉器不仅被赋予了神的特性, 也同时暗示出了古人视玉器以不同的等级。
玉所具有的神灵特质还体现在古代丧葬方面。古人由于历史观的限制, 希望死后能够有人陪伴, 永生不朽。由此以玉敛葬的风俗习惯大肆流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 则死者为之不朽。”正是对这种丧葬制度的记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古人对玉的狂热莫过于把玉吃下去, “服金者寿如金, 服玉者寿如玉”, 在他们看来玉是一种仙药, 食之便可长命百岁。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了古人食玉的几种方法: (1) 把玉拌乌米酒化之为水; (2) 以葱浆消之为饴; (3) 把玉粉做成丸状; (4) 把玉烧成粉吃。
玉是美的象征
玉是美的象征, 首先是由玉的温润外表和坚韧质地决定的。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述了玉所具有的美德。“玉, 石之美有五德者。”古人对玉石的界定范围比较宽泛, 从外在表现来说, 只要具有坚韧的质地、明亮的光泽、绚丽的颜色、舒扬的声音者, 都可称之为玉。古人对玉的审美, 除了侧重玉的外在属性美之外, 也同样注重玉器的质地美。即玉器的美既体现在质地上, 也同时体现在色泽上, 这就是古人所推崇的辨玉标准:“符”与“德”。由此可见, 古人对于玉的审美是兼顾外在和内在的双重属性的。而在这两者中, 玉器的内在美似乎更胜一筹。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内涵、气质、心灵等内在美的民族。玉器以她特有的内在美折服着我们, 这也是玉器上万年来流传至今的关键性因素, 也同时成为美好象征物的代言者。在我国古代书籍中有很多关于玉作为美好事物代名词的描述。据《诗·召南》记载“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这里以玉来比喻容貌秀美的女子。汉语词汇中的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粉妆玉琢等也是对此种美的直接描绘。除此之外, 玉作为美好的象征物还一度成为古代情人间相互赠送的信物, 据《诗·卫风·木瓜》记载:“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之。”由此可见, 古代情人间期盼以玉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爱情和姻缘。
玉是伦理道德的象征
玉器具有伦理道德标准的属性源于春秋时期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说。君子比德与玉是用玉这种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来比喻君子温文尔雅, 彬彬有礼的美好品格。也即玉器被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成为君子的代名词。在孔子看来, 玉的美好品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方面:“温润而泽, 仁也;缜密以栗, 知也;廉而不秽, 义也;瑕不掩瑜, 瑜不掩瑕, 忠也;孚尹旁达, 信也;其如长虹, 天也;精神见于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 德也;天下莫不贵者, 道也。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德是孔子关于“君子比德与玉说”的全部, 它时刻提醒着古人要以玉的品性来要求自己, 这种学说对春秋以后的玉器文化发展以及儒家“仁”的思想的推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玉象征着财富
玉是宝贝, 玉是财富。首先是由玉石的名贵特性决定的。在中国古代, 玉石稀少且不易雕刻, 再加上玉器美丽通润的自然属性, 使玉器自然成为宝物。古人视玉为宝物, 在古书《天工开物》《艺文类聚》等著作中都不约而同地把玉器归纳为“珠玉”“宝货”“珍宝”类, 于此同时, 战国时期“和氏璧”以及卞和献玉璞的故事也体现出了玉的价值连城。玉是财富的象征, 这种文化属性至今流传, 当代人对与玉器的追捧除了玉器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之外, 还和它自身所代表的财富密不可分。玉器象征着财富, 这种属性在当代的表现方式就是玉器收藏和拍卖行业的疯狂, 由于玉器经济价值的驱使, 致使玉器收藏成为继中国书画和瓷器之后最热门的收藏之一。收藏与拍卖两种外在形式推动了玉器价值的攀升, 而玉器价值的攀升带动了收藏及拍卖行业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带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玉是等级名位的象征
玉具有温润美丽的自然属性, 一旦被统治阶级拥有, 赋予社会属性之后就毫无疑问地成为等级名位的象征, 具有高低贵贱之别。在中国古代, 玉器因稀少及难于加工等特点被人们视为宝物, 一直为达官贵人, 氏族贵族所占有, 被打上了权利的烙印。《周礼·春官·大宗伯》中对玉器的所属者做了严格规定:“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玉执镇圭, 公执桓圭, 侯执信圭, 伯执躬圭, 子执政谷璧, 男执蒲璧。”由此可见, 官位的高低和所持有的玉器形状是一一对应的, 成为官员等级名位的象征。
中国的玉文化自远古发展至今,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文化精髓, 体现出的是君子风度, 深刻内涵、儒家文化。中国的玉文化为什么能代代相传, 经久不衰?究其原因除了玉文化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因素之外, 还与玉文化中所具有的“实质性传统”特质密不可分。
希尔斯在《论传统》中对实质性传统 (substantivetradition) 的论述如下:“一种宗教信仰、一种哲学思想、一种艺术风格、一种社会制度, 在其代代相传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种种变异, 又保持了某些共同的主题, 共同的渊源, 相近的表现方式和出发点, 从而它们的各种变体之间仍有一条共同的连锁联结其间。”中国玉文化也遵循了这样的传统。中国传统玉文化所体现出的“神灵”特质、美好事物的象征、伦理道德的标志、财富名位的代言等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 虽然各个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但几千年来连绵不断, 时至今日, 玉文化传统中体现出的君子风度、儒家文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虽然发生过变异甚至突变, 但它仍然与中国传统玉文化密切相连。正如希尔斯所说“距今万年的远古传统在千年的古典传统甚至所谓百年的现代传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只是在各自不同的阶段又有着各自主流的传统特征”。
摘要:中国玉文化中所包涵的广度和深度涵盖了政治、礼仪、宗教、信仰、风俗、审美意识诸多方面,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玉是神灵的化身、玉是美的象征、玉是伦理道德的标志、玉是等级名位的“护照”玉蕴育着财富。玉文化自远古时代一直延续发展至今, 为何能连绵不断, 贯彻始终?究其原因, 除了玉器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之外, 还与中国玉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实质性传统因素有着密切关联。正是由于这种实质性传统的存在, 中国玉文化才得以代代相传。
关键词:传统,玉文化,实质性传统
参考文献
①殷之强《说玉道器》,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朱怡芳:《西周宗法结构下的玉石文化特征分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
③叶舒宪《神话意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漆器 综合性艺术活动 艺术素养
一、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笔者制定并实施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北京金漆镶嵌厂”美术社团专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过程
2015年8月1日周六13:30,美术社团成员在笔者的带领下到达北京金漆镶嵌厂。在张经理热情接待下,激情四溢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家具漆器工艺的历史、发展现状、制作工艺等相关知识。
接下来,张经理引领师生走进家具展示大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古典家具琳琅满目,大型立体镶嵌《九龙壁》屏风、朱漆搜金山水柜、雕填套五鼓等等摆放有致,一件件精美的漆器工艺家具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他们仔细欣赏每一件造型别致、色彩和谐、工艺独特、内容祥和的家具,他们被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感染。
学生们沉浸在介绍和观赏之后,进入写生环节,他们或蹲、或站、或坐,与实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安静的描绘着喜爱的内容,他们仔细的观察,专注的写生。良好素质得到北京金漆镶嵌厂领导和员工的钦佩,他们完成的一幅幅线描作品表现的效果突出,得到在场所有人的赞赏和鼓励。
最后,参与实践活动的师生与北京金漆镶嵌厂的领导的员工合影留念,圆满的结束了美术社团专业实践活动。
三、活动分析
本次活动后,笔者回味活动的始末,点滴感悟油然而生。
1.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要落在实处
设计并组织开展此次美术社团实践活动基于两点原因:第一、2015年7月18日成立了美术社团,此次美术实践活动是社团活动计划的一个部分,主要目
的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员对于美术的热爱、拓宽学习美术的思路和内容、检测美术学习成果、激发学员个性化追求。第二、结合市级研究课题,笔者定位在美术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践研究方向,开展此次专业实践活动,就是将课题研究落实在实处的具体体现。期望通过思想认识和实践检测,在课题研究中有切实收获。
2.综合性艺术活动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中的意义
在校外美术教育活动中,以绘画教育教学为基点,组织开展综合艺术性活动,通过广泛涉猎与之相关的其他艺术门类实践活动,有助于促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启发性,有助于引导学生在绘画学习中逐步确立思想性、技术性、形式性、材料性等艺术元素的形成。唐代书法家张旭被誉为“草圣”,相传,他见公主与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笔法之意;在河南邺县时爱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并因此而得草书之神。这个小故事说明综合性艺术学习,在艺术素养中的意义。笔者认为借助校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所独具特有的灵活性、自主性、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以校外综合性艺术实践活动为核心,组织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生在思想上、文化上、艺术上的提升,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方面非常重要和必要。
3.中国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教育的案例比比皆是,取得的成果同样丰硕,同时得到广泛的重视和认可。笔者认为在校外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学习、传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开发新的美术教学内容和途径。
中国漆器工艺,已有7000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了中国古典漆器家具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材料、工艺、造型、功能、图案、色彩等方面所蕴含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启发他们在美术学习中要具有科学的严谨性和艺术的思想性。同时,通过写生活动引导他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的思想认识,激发他们个性化发展的培养。
4.借助广阔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教室是我们教育的基础场所,教育无处不在、教育资源无处不在,笔者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们走出狭隘的教育思想认识,教育的途径、内容、方法、形式多种多样。我们要尽量利用好广阔的社会教育资源,在有计划、有目标、有准备的前提下,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笔者感悟到,社会教育资源欢迎你,社会教育资源可以影响你。看到学生们在北京金漆镶嵌厂的实践表现,可以感受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画一张画,更开阔眼界,丰富了漆器工艺知识,他们还收获了与人交流的态度和方法,以及展现出的良好素养,还收获了对于美术学习领域的新认识。每一次实践活动对于每个学生都会有不一样的影响,也许在此次活动中,就有学生喜欢上漆器工艺,也可能有的学生从漆器工艺中借鉴到美术创作的技法和形式。笔者认为教育具有潜伏性,教师的某句话,组织的某次活动,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在某一时期触发学生的改变。
【中国文化传统】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10-06
中国传统家文化12-06
论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07-2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6-22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09-24
中国传统美食文化12-03
中国传统文化感悟12-08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中国传统文化陶瓷作文06-11
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