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精选8篇)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仁俊
目前,乌鲁木齐文化建设处在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文化产业迎来了很多有利的发展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不断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首府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文化需求日益旺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文化产业创新业态、扩大传播、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各地不约而同地把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作为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寄望文化“软实力”发挥更大、更强的“硬功力”。
一、首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首府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府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各族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同首府城市的功能定位相比,首府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和区县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普遍认识不足,组织程度也不高。社会上尚未形成大力发展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氛围。
二是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偏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在吸收劳动力方面的作用不明显。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足2%,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标准相距甚远。
三是资金投入较少,投资渠道单一。当前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经费投入和百姓消费性投入。2011年全市财政用于文化建设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不足1%,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支出与西部省会城市相比较低。
四是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形成发展滞后。我市文化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电子书、手机报和网络出版物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滞后。
二、发展文创产业园区是必然选择
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首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平台。从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看,加快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利用其集群优势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是做大做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依托。
产业园区的形成为文化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培养文化产业集聚区就好比种蘑菇,蘑菇在适当的温度、湿度环境内会自动生长,集聚区也一样,只要遇到好的政策、基础环境和良好的文化生态,就会自动发展和壮大。集聚区让企业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基础设施可以共享、企业之间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研讨和交流,带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延伸,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产业街区,构建研发、投资、孵化、制作、培训、交易等功能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实现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和产业规模效应的充分释放。
乌鲁木齐是全疆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新疆民族大团结的“首善之区”和中国—亚欧博览会的举办地,但是目
前还没有涵盖城乡的综合性大型文化产业园区;由连续举办19届的“乌洽会”升格而来的中国-亚欧博览会,有关文化产业的内容还不够丰富,在文化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影视文化产业的相关内容几乎是空白。结合中国—亚欧博览会,规划建设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园区,显得十分必要且非常紧迫。
三、建设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园区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园区的本质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此,从政府工作的角度,对规划建设乌鲁木齐市文化产业园区提出如下建议:
(一)园区定位:建成后的文化产业园区在功能上要成为全疆文化企业孵化中心、各种媒体的民语译制中心、新疆特色文化展示平台、公共文化艺术服务平台、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平台、全疆乃至面向中西亚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创作生产交易交流平台,成为全疆文化产业发展聚集区、策源地和示范区,推动全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极。
(二)园区规模:从扩大区域影响力,有利于开发资金总体平衡考虑,按照“依托优势资源、找准市场定位、融入整体环境、适度超前规划”的原则,园区初期建设规模控制在1000亩—1500亩左右,建设一个结构合理、机制健全、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
(三)园区选址:园区应选在与中心城区接近、交通通讯便利畅通、发展空间广阔、文化积淀深厚、各种文化资源整合度高、艺术氛围活跃和生活服务设施便利的区域。根据这一思路,园区有2个点位参考:一是国际博览中心片区,二是新市区。。。
(四)出台促进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扶持政策。尽快制订出台与园区建设相配套的扶持政策。明确在政府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土地使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以及鼓励产业创新、产学研结合、金融机构扶持、多元文化投入,吸引企业和项目入驻,加强工商、税收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强化制度支撑,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形成用资源、市场、土地引项目,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良性机制,促进首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五)创新园区投入机制。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以基础性、引导性、紧缺性的文化项目为主,加大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二是定期发布首府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指南,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国内外各类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入驻园区,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的信托基金等新的投融资形式。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机制市场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三是建立园区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方法,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引导性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重点文化创意项目开发和优秀作品创作,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改善整体服务环境,奖励对首府文化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六)建立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可将部分用于产业配套的资金,建立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在园区开辟公共区域,通过会所(俱乐部)活动、论坛、讲座、园区网站等形式,构建园区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平台。二是开辟实体平台,将产业的设计、生产、展览和销售集中于园区的某一区域,将其打造成园区创意体验中心,使之成为文化产业的旅游点和产品展示的舞台。三是建立文化企业与社会企业间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提供产业和设计对接信息。四是提供配套产业支持,建立专门的“工作室”、“陈列室”等,提供技术服务和设计平台。五是建立人才培训平台,定期进行人才培训,建立园区人才交流机制。六是建立健全金融对接平台,通过政府担保、贴息融资(或无息融资)、知识产权抵押或园区企业通过集体担保等形式,提供投融资服务,用于中小的文化产业起步阶段的使其稳健成长。
工业文明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尖锐的矛盾,随着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一种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国际上对于生态文明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但古代中国的思想中早已包含了生态思想的雏形。
儒家生态观念的核心是德性,《中庸》中“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反映的是一种对宽容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道家的生态观念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空灵智慧,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教则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涅槃经》中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提倡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些古代生态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与现代环境友好意识相通,与现代生态观念相吻合。
在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发展生态文明也应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所谓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建设一种技术进步与生态进步共同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时进行,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形态。[1]它有着区别于其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独特之处:第一,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同等重要,避免走西方国家“先经济建设,后生态治理”的老路;第二,既要继承中国古代优秀的生态文化思想,又要融合当代生态建设的先进理念,并不断发展创新;第三,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原则,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生态文明。
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质的突破。关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目前理论界尚无完整定论,但我们可以从生态文明村的特点和目标来理解它的涵义。[2]
生态文明村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五方面的综合概念,要求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努力。本文着重从文化角度探索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式。
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以中捷地区为例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方方面面,而广大农村地区因地域不同,也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生产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很难面面俱到,本文调查组以有代表性和可行性为原则,选取了位于华北平原的中捷产业园区为例。
中捷产业园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湾西岸,立足这里可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仰视京津,面向世界,该区已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极具活力的地区和经济交往的前沿。中捷地属温带季风型气候,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加之化学化工、石油、建筑、海洋工业发展并未摆脱传统模式,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园区及周边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虽然近几年顺应建设生态文明的趋势,园区在工农业方面进行了技术的研究与更新,但从调查来看,中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生态观念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农民、领导干部、企业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很低。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化肥、农药、地膜,却很少知道长期使用这些物品造成的危害。许多领导干部在发展理念上存在误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缺乏长远规划甚至采取抵触的态度。许多乡镇企业则更是为了自身经济利益不愿在生态建设方面进行投资。生态意识的缺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因素。
(二)基础设施分配不均
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污染却逐渐转移到了农村。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使有限的环保投资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带,造成了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上的二元结构。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捷周边11个行政村绝大多数没有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的基础设施,使该地区的生态建设缺乏最基本的保障。
(三)缺乏科技与人才的支持
先进农业技术的缺失使中捷陷入了土地盐碱化不适宜传统浇灌与降水量分布不均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的矛盾中,对土地和水源污染严重的化肥农药也一直未能被取代。很多乡镇企业由于规模有限,没有足够的技术与财力来进行绿色生产的规划与实行。由于缺少资金投入和相应的社会关注及优惠政策,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项科技研究开展的较少,大多是将城市现有的环保技术照搬照抄,不能对农村现状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致使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愈加困难。
三、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参考建议
反思由调查发现的问题,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探索性举措,由中捷这个特殊点扩展到我国农村的普遍面,从文化视角出发,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农村地区群众、政府和企业的生态意识
随着生态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较为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是,只有制度保障的生态文明只是徒有空壳。一个文明如果不能深入扎根于人心,缺乏内在认同,是不可能长久持续发展下去的。[3]因此将生态文明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
1.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理念,顺应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可在农村设立生态环保宣传广告,如条幅、板报、宣传栏,定期发放宣传册,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农民进行知识普及与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建设氛围,充分调动起农村生态建设主力军——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
针对许多乡镇领导干部把GDP看成是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不惜以牺牲当地的环境和消耗大量的有限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经济评价体制就显得愈发重要,当生态指标撼动GDP指标的地位后,生态意识的培养将会减少很大的困难。
3. 乡镇企业要建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的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生态工业的障碍不只来源于技术,更源于自身的观念。因此,只有逐步把生态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和内部的激励系统之中,才能让企业走出单纯追求利润的误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将教育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保障
1. 提高农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亦是如此。调查统计显示,公众的生态意识和参与度与其受教育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将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基础性作用。
2. 将生态教育纳入农村中小学教育之中
英国著名的环境教育学者卢卡斯在他的经典环境教育教学模型中提出了“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及“为了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其目的是给学生以获得价值和态度所必需的知识;“在环境中的教育”是把环境作为学习的资源;“为了环境的教育”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问题等,帮助学生培育素养,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4]在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教育中,侧重于“关于环境的教育”,最缺乏“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生态文明教育除了包括环保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体系,最后的落脚应在于人文素养的提升,只有处处“在环境中”,人人都懂得“为了环境”,都具备“为了环境”的素养,才能真正建立生态文明农村、生态国家。[5]
(三)加大对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人才与基础设施投入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的科技水平、人才力量和基础设施力量都远远达不到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匹配的标准。根据农村科技人才的缺失状况,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文社会关怀,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转变工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能源资源利用结构,增强治污能力,建设经济活力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态农村。[6]
1. 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建立与生态建设相匹配的设施体系
加大对农村生态研究机构的专项投入,将科研资源配置向农村生态技术研究倾斜,建立与农村现状紧密结合的基础设施和科技体系。
2. 以科技投入为支撑,推进乡镇企业绿色发展
改变乡镇工业的生产方式,引进生态生产技术,建立循环生产体系。乡镇企业应该以现有范例为参考,结合自身现状,争取达到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符合绿色革命的要求。
3.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深化农村科研技术推广机构的改革,提高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和效率,采取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实现技术与农民对接,推动农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其次,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集成体系建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从技术方面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从本质上改变农村生态建设的被动现状。
摘要: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日益尖锐,全世界要求发展生态文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从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首先结合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雏形与现代生态文明观阐述生态文明的内涵,其次以位于华北平原的中捷产业园区为例对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阐述,最后从文化角度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提供些许的参考。
从2002年文化产业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这十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在各地方政府的积极号召下,已经记录到各个地方的年终GDP统计当中。全国出现各类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从统计数字来看,展现了一幅春花满地开的好景象。但是能够产生实际经济和社会效应的数不过百家。
1.政府在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中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地文化产业园区没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可以看到以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类型的产业园区,例如动漫产业园区,数字出版园区,音乐产业园区,影视基地等。也有在原有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基础上建立的软件开发性产业园区。这种百态共存也可以说是因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本身的广泛性。国际和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存在较大争议,对于文化产业范围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各个国家对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也有很大的区别。英国用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主要以一个人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内容创作。日本则直接用内容产业命名,从产品自身的内容出发考虑的理念,强调内容与信息技术、网络设施、新型设备等硬件相比,处于核心地位。美国和澳大利亚则侧重知识产权、版权、商标等保护制度衍生而来的产业概念。我国香港特区政府将“创意产业”称为“文化及创意产业”,强调要通过设计、包装、形象和广告等手段,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我国台湾也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强调个人创造力的重要性的同时又倾向于各国政策的涉及、规划和推动。我国家统计局与其他几个部委联合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中,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部和全国政协调研组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区别于其他国家在概念界定中选择自己的侧重点,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念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宽泛,概括了所有与文化相关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业。但是在文化产业具体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尤其在制定政策和市场管理上带引起一定的混乱现象。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涵盖众多行业,文化产业园区的审批权自然就同属于几个部门。就单一一个行业的文化产业园区,可能同时归几个部门审批管理。200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其中《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9号)中明确了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动漫、网络游戏管理(不含网络游戏的网上出版前置审批),及相关产业规划、产业基地、项目建设、会展交易和市场监管的职责划入文化部。在具体审批管理文化产业园区时,各个部门都有权独立颁布有关文化产业园区审批和管理的有关政策。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分类有些模糊导致政府有关部门的交叉管理。根据我国行政部门之间合作情况来看,这种交叉管理只会带来行政效率的降低。没有统一的审批口径,各园区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很难生成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对于文化产业长期发展带来致命的危害。
2.文化产业园区本身发展模式中存在误区
在近几年当中,快速建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大部分属于由官方部门投入大量行政和财力资源来建成的。对于风险系数相对较大的大部分文化产业中小企业来说,能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可谓春雨。但是从文化产业本身属性和发展特点来看,这种行为如果超过一定的度可能导致北辙南辕。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精神内容为核心。这种精神内容来自于人的创造力。这就决定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更需要软性空间。这种软性空间随意性比较大,需要根据生产者的创造和消费者的需求达到一定平衡时才能规模扩大发展。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中较成功的园区代表的北京798和上海田子坊的起源于发展就适合这种规律。798艺术区的成功可以归纳为生产者根据产业规律自发聚集,加上便利的交通位置和消费群体自发萌发并在一定时期内形成规模,并及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然而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大量园区缺乏前面两部分内容。由外部力量所聚集到一个空间内的文化产业企业很难能够达到自发形成的聚集效应。各地方政府在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之前应给认清在这一点,并根据具体园区内具体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给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提供一个自由健康发展的环境。
3.文化产业园区缺乏以人为本的宗旨
目前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商业价值都得到了认可。研究者也通常从文化生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上入手研究文化产业。相对较少关注的是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文化其实就是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交流中所产生和传播的。不管是从文化内容的创作到文化产品在消费过程中实现价值这一过程,都以人为核心。因此文化企业不管是内容创作还是销售渠道都需要人性化的环。因此整个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将人当做重点,注重引进人才。创作和工作环境更要求人性化。因此文化产业园区不仅是文化企业集聚的地理空间,更是融合创作,消费等社会生活方式的文化空间。因此文化產业园区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所在城市的人文精神、生活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上海开放的人文环境,便利的交通设施让田子坊等优秀文化产业成为了全国模仿的典范。因此全国各地城市需要将城市公共文化事业搞好,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质来增加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才能让更多的文化企业健康成长并自发集聚,并与城市生活方式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化、社会和商业价值共同实现的文化产业园区。
4.政府,文化企业和人之间缺乏交流
发布时间:2014-02-18
民革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在新知识型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具有高附加值、高度融合性、高度创新和集约型特征的新型产业,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广州市的总体创意产业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列,但是其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实现创意产业园区的长远发展、特色发展,是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当下面对的最大问题。为此,本文对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广州市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尽绵薄之力。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趋明显,产业集约化程度、资本实力和投资价值正在不断提高。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产值达1.35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达2.85%。广东省2012年文化产业产值为2706.5亿元,占全省GDP的4.74%,同比增长14.8%,文化产业已成为广东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进入信息化时代,伴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一种以思想创造力、文化资源和知识产权为核心驱动要素的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它脱胎于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形态,其高科技含量、高文化附加值和无边界创意的全新特征,使其成为文化产业中最领先的领域,推动了经济转型和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尤其是当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技、体育、城市建设等联动发展时,对经济转型、城镇化和新型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在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广州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广州开展旧城改造与“退二进三”产业升级以来,各种创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涵盖文化、研发、设计、咨询和时尚消费等5个大类,包含工业设计、电影电视广播和录像、咨询服务等23个种类的行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创意产业体系。其中软件、动漫和工业设计成为广州文化创意产业最大亮点,设计类和咨询类创意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创意产业园区约62个,主要分布在越秀、天河、番禺、海珠、荔湾、萝岗等区域。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有6个,省级10个(包括4家省直文化单位),其他影响力较大的文化产业园区还有12个。涌现出羊城创意、T.I.T、创意大道、信义会馆、华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全市文化产业园入驻企业近3000家,形成了文化创意、动漫、工业设计、广告等产业集聚整合,相关产业整体发展的局面。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经济正成为广州经济转型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文化创意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多与旧建筑、旧码头、旧厂房的改造利用相结合,一般属于广州实施“三旧改造”的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用地往往来自于该项目中的低效用地(旧厂房、旧城镇、旧村庄,约有100平方公里左右),这种新旧结合既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又创造了新的价值。
二是园区的发展模式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由于土地性质限制,目前的园区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社会资本投入较少,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对进入园区发展缺乏动力,导致了园区众多入园企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很多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税收贡献也有限,这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投入压力和持续负担,一旦有新的产业规划,文化产业园区往往要服从于新的规划进行转型(如红砖厂)。
三是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层次仍然不高,主要在产业中低端环节。这与上海的高端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如国际化品牌展览、设计、招商等功能)有不少差距。
二、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和城市地位明显不符。
2012年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630.9亿元,同比增长约10%,占GDP总量4.66%,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
同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313.6亿元,同比增长9.7%,占GDP总量12.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9%;
同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7695.36亿元,同比增长10.8%,占GDP总量11.29%,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2%;
同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占GDP总量9%,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9%;
同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1060.7亿元,同比增长15.6%,占GDP总量13.5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8%。
在上述比较中,无论是产业规模、从业人员,还是园区建设、产业专项基金方面,广州均无明显优势。
(二)产业链不完整,产业集聚效应不强。
与广州“三旧改造”项目推进进程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点状分布,各自割裂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缺乏集聚效应,因而无法形成在市场化环境下才能自然建立的有序的产业链生态结构,难以实现产业集群性、集约式发展效应。主要原因和表现有三点:
其一,政府对园区较少长远规划,常面临为服从新的城市规划而搬迁的局面,导致优势企业不愿在园区开展投资建设,使得园区特色定位不强。
其二,大部分入园企业仍处于创业阶段,往往是为享受园区优惠政策,优惠期过后又转入另一园区,较少做依赖园区资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其三,由于园区进入壁垒较低,聚集了大量低成本、个体规模的初级创业者(如广告、动漫设计、信息服务等),其低成本、低质量、高模仿的竞争手段往往导致了低层次价格竞争,行业竞争环境不良,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园区企业成长性较差,存在着优势企业被迫逃离园区的“逆淘汰”现象。
(三)产业园区发展定位较低,往往沦为商业项目。
首先表现为企业多数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来样设计、来料加工环节,缺乏创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发展意识,未能引领珠三角制造业,获取的设计加工利润有限,而丰厚的创意附加值多被国外品牌商所赚取。
其次是广州市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及保护力度不够,加上大量低端产品批发市场的存在,出现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迪斯尼等品牌并未授权的衍生产品市场泛滥现象。
再次是有些创意园区实际已成为商业街区,存在文化创意概念被滥用现象。园区充斥画廊、服装店、时尚精品店、咖啡店、饭店甚至“跳蚤市场”等商业业态,一些地产商为发展房地产项目打出文化创意园区招牌,实际是住宅配套的商业项目,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开设休闲中心、棋牌室、美容院、酒楼等,侵蚀着文化产业品牌。
三、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对策
(一)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过程中,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进行规划和投入。
首先,在园区规划中减少短期化倾向,规划理念上要由单纯的利用历史街区和旧厂房转为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打造永久性文化地标。如在广州中轴线南端的布局规划中就应为TIT创意园区保留一席之地,在天河区国际金融城规划中也应开辟金融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专区,或者保留红砖厂的城市文化标识。老城区的沙面、南方大厦一带历史建筑街区,可以规划成体现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集聚高端、国际化品牌企民革广州市委员会业与产品的创意、展览、交易功能的文化园区。
其次,建立市级文化公共资源运营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带有明显的公益性特点,在目前还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应加强市政府产业投资力度,借鉴广州打造水务集团、城建集团成为治水和城建领域的政府运营平台的经验,建立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整合广州的文化与金融公共资源,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政府融资和运营平台,打造政府文化产业主力军,带动民间投资壮大文化创意产业规模。
再次,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建设。开展产业园土地的使用权创新,引导优势企业入住并参与产业园建设投资,逐步形成各园区各自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保证创意园区获得持续发展。
(二)园区建设要与港澳国际市场及珠三角制造业体系形成对接,在广东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发挥集聚和桥梁作用。
第一,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和毗邻港澳的优势,发掘文化创意产业的国际市场合作空间,建立高端文化产业聚集区。国际化大都会需要较多的国际化品牌的支撑,以香港、澳门为样板,广州应主动与国际一线品牌对接,如汽车、皮具、陶瓷、珠宝、钟表、媒体、演艺、体育产业等时尚国际品牌,引入其创意设计、品牌展示和销售营运等功能,形成国际品牌高端创意部门的聚集区,带动国际化创意人才的聚集,培育、带动中低端配套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环境。
第二,发挥珠三角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引领珠三角传统制造业,打造品牌创意和工业设计中心,在全省经济转型中发挥集聚和桥梁作用。创造条件将珠三角企业的品牌总部、外贸客户的品牌创意和工业设计部门引入广州的创意园区,在推动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带动众多平面设计、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装饰设计、时装设计以及传统手工艺设计等众多相关行业发展。
第三,促进广州文化龙头企业与创意园区的统筹发展,打造广州品牌标杆,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广州建立了珠影文化创意产业园、珠江啤酒博物馆等成功模式,可引导广汽集团、南方报业、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珠江钢琴、琶州国际会展中心、恒大足球俱乐部等一批本土优势企业和强势品牌,将其品牌创意、工业设计、历史文化、演艺等部门进行整合,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高端服务园区,带动产业链中小型企业发展,形成独具广州风格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将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强化广州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三)完善园区配套功能。
第一,在园区建设中要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特别是商务、交通、网络通讯等方面建设要跟园区建设提供配套,与传统制造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创意园区对创意氛围、商务服务条件和人才交流培训平台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远离市区、交通不便、服务贫乏的文化产业园,即便租金再低廉,往往较难有吸引力。
第二,引导高校、培训单位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专业对接。在中大、华工、广美等艺术学院基础上,强化创意专业的培养;加强创意学生就业与创意园区的对接;组织城市级大型创意竞赛活动;强化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宣传;在招商引资同时加强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意人才团队。
第三,强化全社会的文化氛围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文化遗产,引导全社会推崇文化价值,创造城市、园区文化氛围,培养公众参与的热情。
第四,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供坚实保障。相对于传统产业,数字信息产品更易复制,因此知识产权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保障。严厉打击侵权、盗版;加强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指导、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申请专利及注册商标;引导与保护企业将品牌优势拓展至衍生产品和产业领域。
(四)强化政府服务与产业扶持功能。
第一,制定园区评审标准及加大行业监控力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关广州创意产业园区评审标准,对园区的申报、规划、租金定价、种类、创意指数等设立标准,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规范文化创意园区的命名指导,对伪文化园区坚决取缔。
第二,扩大创意园区融资渠道。政府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或通过政府融资服务平台,扩大融资渠道,以风险投资、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帮助优秀企业做大做强。
第三,搭建政府主导的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展会、论坛、竞赛、培训、评选等活动,聚集创意人才,培育创意市场。在网络推广、园区信息与人才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降低企业和人才收入税负方面争取更好政策,留住更多的高端企业和人才。
第四,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文化创意类知名品牌企业将品牌总部或创意基地、设计部门落户广州。
对于上海来说,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培育新兴业态的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尚在起步阶段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始承载上海转型的梦想。
按照《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文化创意产业将会被打造成上海的支柱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媒体业、艺术业、工业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会展业、休闲娱乐业等十大产业领域将得到重点发展,形成“一轴、两河、多圈”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2%左右。
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为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占上海GDP的9.75%。,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的园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值其实并不高。据统计,园区文化创意产值只占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不足十分之一。如何利用园区的平台功能培育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便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问题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上海正式授牌的园区共有77家,总占地面积240.78万平方米,每个园区平均占地31270.8平方米。除此之外,未被授牌的园区还有200多家。
地产商低价拿地、以园区之名行圈地之实一直饱受诟病,在被曝光过的园区中,大都是借用艺术来炒热地产的,一旦房子卖完,此前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随之消散。
园区运营商的“二房东”身份也颇为尴尬。“在纯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之下,产业和园区管理之间没有必然和紧密的联系,只要招租满了,把物业管理好就可以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贺寿昌告诉记者,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常常导致“名不副实”:名为创意产业园,但入住的企业大多与文化创意产业毫无关联。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创意园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上海创意产业园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没有主题,缺少特色。”上海社科院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慧敏说。一份《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瓶颈及对策的调研报告》指出,主题化的园区进展总量仅占所有园区的8%-10%.其余大多数园区特征不明显。
“缺少品牌则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软肋。”王慧敏告诉记者,园区的品牌不仅是指聚集区的品牌,还包括品牌品牌、专业化的平台品牌、人才品牌以及权威的评估品牌等。
更为关键的是,创意产业园区的运营还没有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不少产业园区开始探索走出“房东”的影子,通过产业集聚和投资带动园区和主体的发展。
产业聚集效应
“一旦产业和产业要素在园区内形成集聚,企业质量和产值将会呈现几何级增长,这样的增长比纯收租金模式更可持续发展。”贺寿昌表示。
以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为例,2008年上海澄兴动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澄兴总裁周勇希望通过打造 “动漫大场”的品牌,让生产动漫作品、产品和商品的企业集聚到宝山,通过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的联动来实现产业链的互补。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确立清晰的功能定位是其第一步。“我跟园区打了十年的交道,2008年才开始做,之所以选择动漫衍生品其实是一种巧合。我们希望能从新兴的服务业中选择一种,而动漫产业有一条‘原创、传播、衍生产品开发’的产业链,其衍生品范围广、集聚性强,那时候正好大家都还没开始做,我们占得了生机。”周勇告诉记者。
有了清晰的功能定位后,周勇通过打造动漫衍生产品一条街,用免租金的方式吸引动漫衍生产品公司开店,体验式的服务让动漫一条街迅速打响知名度,随后千橡、天涯社区等游戏巨头和今日动画、磨铁图书、水晶石数码等纷纷入驻了宝山科技楼。
目前,动漫衍生产业园是国内唯一一家动漫衍生产品主题园区,入驻企业已超过200家,今年产值预计超过10亿元,税收总额超过8000万元。周勇也获得
了宝山科技楼10年的运营权。
按照周勇的规划,通过分工合作,“动漫大场”场中集聚的企业分工完成衍生品全产业链的打造,实现“载体、功能、行业、渠道、政策、品牌、资本”七位一体的服务架构。
动漫衍生产业园的盈利模式由三部分构成,物业收益、税收分享以及投资性收益,“未来我们的物业收益会降到40%以内。”周勇说。
除了动漫衍生产业园,上海的创意园区纷纷开始探索差异化之路。在静安区,上海现代戏剧谷发展有限公司提托市区内丰富的戏剧资源,构建现代戏剧产业的核心集聚区。
2008年,上海张江文化控股集团成立后,依托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资源,确立了网络游戏、动漫、数字内容、新媒体四大重点领域。
“最早我们网络游戏发展得最好,动漫和网络游戏是相关的,而数字出版和新媒体则是代表了今后的传播方式。” 上海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说。
企业之间如何协作,张勇具体解释道,在一个集聚区内,一个行业的产出,可以作为另一个行业的投入品,比如设计研发产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动漫游戏产业的投入品,而动漫游戏服务,又可以作为影视产业的素材。当多个创意群体相对集聚在一个园区内的时候,就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涉足投资
贺寿昌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在资本与企业之间,需要解决的是对文化创意企业的评估和服务的环节,这就要求园区的经营者具有识别文创类企业成长性的能力和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培育企业成长,为资本与企业的对接创造条件。园区的经营者肯定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比纯粹的商业地产经营模式更进了一步。
“这样做其实是把园区作为投资经营实体,挑选、积聚和培育好优质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压低租金吸引企业入驻,或者用园区租金换取企业股权,使自己在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模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贺寿昌表示。
德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该投资经营模式的一个践行者。德比在每个园区拿出一定面积,以免房租的方式换取企业的部分股权,用以扶持创意企业的发展。宝山动漫衍生产业园也已经涉足投资,投资利润占到利润总额的10%左右。
而从服务商升级为投资者也是张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勇告诉记者:“张江文化产业园区有其特殊性,其他园区大都是一整块的,而张江则是由存量房产改造而成,散在不同的产业聚集区,没有连成一片。”
目前张江文化产业园集聚了近300家文化企业。在考虑园区未来发展的时候,张江文化强调促进园区企业的发展,而非扩大数量。“我们并不追求园区体量的大小,而是由龙头骨干企业发展起来。园区运营主体的发展,不是靠房地产的租售,而是要靠产业投资,或者是进入产业。”
按照张勇的思路,只有当园区的服务发展起来,引进的企业更具竞争力,运营主体的发展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壮大,另外运营主体也可以依靠龙头企业,投资产业。
一、虚拟园区开始快速发展
在移动互联概念的热炒下,怎样结合线下的实体园区,做好线上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的虚拟园区运营,形成线下线上相互补充、互相促进之势,成为很多园区思考的问题。同时,一些站也在思考推出虚拟园区板块,为园区和园区企业服务。
二、与金融合作更加深入
20xx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实业资本也关注并投资文化创意产业。在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60%左右都配备有园区孵化器。20xx年,文化创意产业园与金融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开发更多、更新的金融产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银行和金融机构与园区之间将通过授信、融资等方面提供的支持,促进园区自身的规模化、品牌化、平台化发展和建设;第二,给园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持,如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结算、网络银行、自助银行、帐户管理、POS消费等;第三,给文化创意的创新、创业者提供个人金融服务支持。通过这种深度的、全面的金融合作,可以更好地改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环境。
三、融合化发展加速
融合化发展是文创3.0时代的主要特征,20xx年这种融合趋势还会得到加速。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融合来说,新的趋势将出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与城市发展相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一般经历:从文化产业开发区,发展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然后是城市文化创意街区,最终发展到城市文化和创意城市融合。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本走过了文化产业开发区阶段,经过近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面对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各个城市都亟需建立符合自己城市文化特色的文创街区,这既是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的要求,也是城市市民生活的需求。因此20xx年,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要素条件比较成熟的城市,将开始着手打造城市文化创意街区,使之城市市民的休闲娱乐中心,游客的地方文化体验中心,城市产业升级的创意驱动中心。
2、与商场融合。目前国内知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很多都是利用大学生佛学夏令营心得体会老建筑、老厂房改造而成,这些园区投入小,见效快,既能满足文化创意类企业对环境、空间的要求,又与他们的支付能力相匹配,还与园区管理企业的运营能力相适应。20xx年,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面对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商的冲击,传统的商场必将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因此一些商场开始思考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利用原有商场的建筑、区位、商业等优势,建立特色商业文化产业园区。
3、与农业融合。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加上近几年农业逐步得到资本的青睐,一些有条件的城市开始思考怎样利用城市周边的土地,建设创意农业园区,把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有机融合,打造集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文化综合区,使城镇化的同时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
四、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经过近十年来的发展,面对新进入者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面临着管理和运营升级的难题和挑战。在目前的环境和条件下,这些园区的最好出路在于:根据各个园区自身特点和自身资源情况,建设符合园区定位的产业生态,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氛围。
近几年随着文化产业升温,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建设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园区。但是纵观目前文化产业园区运营, 普遍存在着烧钱多、回本慢、盈利难等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上马的文化园区, 在选址、定位和发展思路方面都极不成熟, 已建成运营的文化产业园区经营情况也良莠不齐, 甚至有的园区刚一建成就处于倒闭状态, 造成极大的财富浪费。针对我国现阶段文化园区的建设情况, 若想发展, 还是要从园区定位、员工素质提升等基础设施开始, 夯实基础, 对症施行具体方案, 多方面为后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文化产业园区现阶段发展情况
1.文化产业园区的分类方式和发展情况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是通过经济支撑的, 所以根据每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来判断文化产业园区的大小才是正确方式。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分类主要是通过占地面积来划分的, 分为大型文化产业园区、中等大小文化产业园区和小型文化产业园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最好的几个城市分别是北京等一线大城市, 这种城市的文化产业园区就是大型文化产业园区;中型的省会城市可以建设中型的产业园区;小型产业园区可以在小城市出现。由此可以看出, 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城市规模建设是正相关的, 因为二者都是由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
2.文化产业园区的运营特点
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园区的整体状况处于发展停滞阶段, 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影响因素大概有以下三点。首先, 事业处于起步阶段, 经验欠缺;其次, 很多问题还不够明确, 解决方式更是模棱两可,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最后, 由于利益问题, 很多时候在政府、群众以及投资利益之间难以取舍, 导致发展不均衡。
三、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园区地域发展不平衡
文化园区在初期建设时的选址和规模需要根据具体地区的经济文化特点来确定。但是, 在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出台后, 很多企业看中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判定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于是盲目的跟风建设, 没有经过缜密的策划, 导致部分地区文化园区饱和而其他地区得不到发展, 这样一来, 文化发展出现地域不平衡。
2.实质和名义不相符
现今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区都需要实名认证, 这一处理方法有两种作用, 一是能够准确的处理文化产业园区所存在的自身矛盾和问题;二是可以确定产业园区所处的地位是否符合自己背负的名号。先来看地位和背负名号的关系。在文化产业园区设计时缺少统一的概念, 导致在设计之后没有达到产业园区的标准, 只是类似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 所以造成了实质和形式命名不相符合的现象。再来看文化产业园区的作用, 城市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目的是推动城市文化进步, 增加城市环境的美观, 但是真实的园区内存在很多问题, 只是为了增加城市财政收入而建设, 导致各种目的扭曲化, 达不到该有的作用。在许多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部门的理念之中, 园区只是一个名词, 其实际目的是为了不花费大量的资金得到土地的产权, 这种方法为建设部门创造了极大的盈利空间, 使建设园区的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了大量土地资源。带有这种目的建设园区很难达到实际的效果。
3.定位不合理
在文化产业中, 园区的正确定位是很重要的。园区的定位不合理, 会影响园区的功能, 产业定位不合理, 会严重影响产业链。但是在我国大部分的文化园区中, 这两项定位都不合理, 使得文化园区不能发挥该有的功能, 在促进企业发展与扩大产业规模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4.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和资金分配缺乏透明性
在为文化产业园区服务的过程中, 许多工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不够, 从而不能够完成园区工作任务或者存在影响园区形象的问题。为了让整个文化产业园区正常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 工作人员的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员工作为园区内主要的工作力量, 其办事效率、能力以及他们的形象都可以影响文化产业园区, 所以一定要在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建立员工水平培训体系, 来提高员工水平。员工首先应该能够快速的完成自己眼前分配的任务, 其次还需要看清未来园区的发展走向, 估计自己的工作方向, 这样才算得上是促进园区发展的专业人才。在资金分配的方面, 有可能存在贪污问题, 在上层管理部门拨款之后, 每经过一层领导部门, 就会减少部分资金, 针对这一现象应该做到资金分配透明化, 保证建设资金充足, 使园区充分发展。
四、改善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的建议
1.政府和市场共配合发挥作用, 引领园区发展
在创建文化产业园区时经常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出现很多问题, 给建设进度带来影响。园区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园区的结构, 如果一个文化产业园区的结构别出心裁而且每一个结构的布置让人看起来更加自然, 给人整体的感觉就会提升一个档次。在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时需要考虑到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干预, 市场可以证明园区的价值, 说明园区存在的意义, 而政府是建立园区背后的强大支柱, 对于园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在建立园区时需要在这两大影响因素之间找平衡, 第一点要遵从政府的统一规划, 与时俱进, 第二点要根据市场需求建设园区, 切不能为了迎合政府政治宣传而忽略市场需求的盲目建设。
2.发挥不同区域的园区特色
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园区, 由于文化环境、经济特点以及区域条件的不同, 其园区都应具有一定的特色。首先, 应该顺应时机, 抓住时代的特点, 做到与时俱进。其次, 要注意地域的习惯, 不同地域承载着不同的功能, 做到因地制宜。最后, 还要注意对园区周围的人群进行调查, 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 做到因人而异。只有全面注意园区建设的发展, 才能使文化产业得到持续发展。
3.培养专业人员
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是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谨慎对待。在对文化产业工作人员进行聘用的时候, 就要对人员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于专业水平不合格者不予录用。此外, 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 也不能忽视工作人员的进步要求, 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 安排人员轮流出去进修, 也要派专业人员不间断对内部人员进行管理与检测, 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
4.对政策进行调整
好的管理体系中, 正确的管理政策与方针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大体方向上应该遵守择优原则。任何的方针与政策都不是绝对的, 都不能保证十全十美, 所以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 要对政策进行调整、改进, 使政策因地制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建立和持续发展, 需要多个方面的问题共同解决, 只有解决好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园区的发展, 只有园区的建立符合了市场需求和政府规划, 文化产业园区才能够顺利的建成。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公开鼓励和教育文化园区建设者如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采取何种方法使园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都成了当今文化产业园区面临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晓.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的建设发展[J]经济与文化, 2012 (09) .
[2]赵涵.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圈地运动”之争[J].文化概述, 2013 (11) .
[3]周雪婧.全国万家文化园区名不副实探析[N].经济参考报, 2013 (06) .
[4]王俊峰.城市文化的创新与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1 (7) .
[5]陈少峰.文化的力量[M].北京:华文出版社, 2013 (02) .
社会效益VS经济效益:如何统一
范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讨论一直都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认为重视社会效益就意味着要放弃市场,也有人认为追求经济效益就很难顾及到社会效益。这种非此即彼的看法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文化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如何既“叫好”又“叫座”,确实是很多人在思考的问题。
刘玉珠:总体上,我们要求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但是,这首先要求我们要正确地理解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包括政治效益,但不能等同于政治效益。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增加就业和税收、结构调整、鼓励产品的创新创造等都可以归为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因此,社会效益内容很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一个方面。
另外,社会效益还需区分“整体”和“个体”的问题。从整体和个体的不同角度看的话,对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化产业门类众多,有的居于内容生产的核心地位,对人们价值观和社会的整体影响很大,这部分主体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不容置疑。但对于一些和意识形态关联度不太高的产业门类而言,这部分市场主体应遵循的底线是守法。作为政府来讲,鼓励经营者在守法的前提下引导市场主体向社会效益方面努力。但是要注意前提和引导的关系,对文化企业而言,首先是依法经营,其次是社会责任意识,两方面都要兼顾到。
范周:因此,从国家整体角度来讲,我们倡导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但是这里面既要正确地理解什么是社会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内涵,同时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整体和个体的区别对待。
文化消费缺口大,一分为二来看待
范周: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国文化消费有了迅猛的增长,但文化需求没有完全释放出来,造成了文化消费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
刘玉珠:文化消费问题我们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有一组有关研究机构测算的数据,这个数据未必精准,但值得参考。数据显示,1993年到2013年我国城乡文化消费总量由819亿元增加到了12969亿元,年均增长14.81%。其中城镇文化消费量年均增长18.66%,乡村文化消费量年均增长9.5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文化消费增长迅速。
分析文化消费与GDP的比例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衡量文化消费拉动GDP的效应,反过来,则是我国经济增长带动文化民生消费的实际效应。以比较来看,2013年我国GDP为568845亿元,按照GDP总量与中国相对接近的美国、日本文化消费占GDP的比例来估算,我国当前文化消费的缺口在2.5万亿元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缺口很大。较大的消费缺口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范周:如何缩小文化消费的缺口,在于文化产品如何更好地满足和激发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一方面,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平台搭建,是刺激和拉动文化消费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生产者分析市场,把握走向,做好内容,规避市场供给与消费需求的缺位和错位。
对文化产业园区继续从严管理
范周:目前全国的文化产业园区遍地开花,问题盘根错节。近年来,文化产业园区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自身转型升级的问题。发展10年过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总结思考。
刘玉珠:文化产业示范区、文化园区的建设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设立文化产业园区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聚集,二是为企业和消费者搭建平台,三是人才的培养,四是在内容的传播方面起促进作用。10余年来,文化部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不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这些园区都具有积极意义,对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文化部的态度一是积极,二是审慎。所谓积极,是指我们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所谓审慎就是我们绝对不鼓励对市场调研不充分、盲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
今后,对文化产业园区的管理将继续从严,一方面,要对园区的批准进行严格的把关,另一方面,要对园区的经营活动加强管理。而在这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鼓励企业充分结合当地的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我们不倡导动辄投入巨额资金、规划上千亩土地的大型产业园区。事实上,很多小的园区往往可以创造出很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各地都有成功的经验。例如,兰州市就有一个利用原来的废旧厂房改造而成的专门针对年轻人创业的园区。这个园区规模不大,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吸引创业者入驻。目前,这里已经有一大批年轻人,包括很多从海外回来的年轻人集聚,创造着自己的生活与梦想,像这样的园区是值得鼓励的。
文化投资: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方式
范周: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帮”的融入和民间资本的实践,为文化资本市场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新问题。众筹出书,众筹电影,甚至是众筹包茶山,可以说是热钱涌动,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刘玉珠:我觉得,一方面,文化产业投资方面的一个趋势是大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很高。比如万达从地产转型到文化产业,一些网络企业由电商转型为网络文化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所涉及的范围涵盖电影院线、影视制作、影视产业园区、主题公园、文化旅游区等多个行业。另一方面,众筹、创客和草根创业者投身文化产业十分踊跃,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有生力量。
但是,在风起云涌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态很重要。马云对此曾经说过:“用公益的心态去投资,用商业的方式去经营。”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认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能抱着立竿见影的速成心态。文化的事业是润物细无声的,很多投入并不能在一开始就带来多大的变化,这中间需要有培养和涵育的过程,只有累积能量,做好铺垫,才有可能带来飞跃。而在具体的经营上,投资者是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和布局的,用一种商业竞争的思维来操作,在把握底线、坚持方向的前提下,做好在商海中斗智斗勇的准备,在各个方面武装自己。
文化走出去:政府搭平台,企业做主角
范周:文化产品是文化走出去的基础,文化内容的创新是我国文化产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源。如何创造文化精品,利用好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实现文化走出去必须要持续思考、探索的问题。
刘玉珠:在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原创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原创能力相比,我国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文化企业走出国门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借鉴,诸多世界著名的文化企业在中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譬如迪斯尼、环球、派拉蒙等美国文化企业,日本、韩国和欧洲的文化产品都在中国有着良好的市场反应。之所以这样,一是因为中国的市场消费力旺盛,吸引力强;二是因为中国在技术、服务,甚至在运营管理和人才储备上都已经达到了他们的标准。
范周:随着国家对文化贸易的鼓励与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在对外文化贸易方面也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刘玉珠:的确,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可以与国外某些企业在市场上同台竞争的品牌企业。但是,总体上我们还处于弱势,尤其是知名企业和品牌项目。文化的积淀与品牌的打造都需要有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赶得上的。米老鼠、唐老鸭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由此产生的迪斯尼主题公园也有60多年,我们文化产业也就只有20年的发展历程。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超越。
范周:文化企业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那么文化企业如何做好这一功课呢?政府又该如何去推动呢?
刘玉珠:我认为,政府在文化走出去上也需要摆好自己的位置。近年来,政府为文化走出去做了很多实践,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是企业走出去、产品卖出去。中央政府在鼓励企业走出去方面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出台,实际上就是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随着我国影响力的逐渐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是可以看到的,这为文化企业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首先,文化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打好基础。其次,在互联网时代,了解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法律、风土人情、消费习惯和心理,尤其是市场情况和合作对象的选择是企业走出去的必备课。这就要求文化企业要对其他国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企业在看到文化贸易良好前景的同时,一定要看到走出去的复杂性,不要盲目乐观,没有很好的市场调查,盲目走出去可能会和预期差距太大。
范周:也就是说,政府要注意搭建平台,但是真正的走出去主角应该是企业。在企业做好主体、政府摆正位置的基础上,文化走出去还需要更多具有预测意义的战略目光,敏锐洞悉国际文化市场的实际需求。
【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推荐阅读:
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11-24
浙江省文化产业园区10-23
深圳文化产业园区动态评估研究07-18
吉林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专题07-25
文化产业网建设方案06-12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09-24
重庆市潼南县文化产业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7-26
文化产业的特点10-04
大项目、大园区、大基地、大产业建设经验10-04
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景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