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阳光
掬一捧阳光,我把它种在夏天。石榴红似火,芙蕖清似水,花是点缀,绿意却是整个底色。流水潺潺,河堤铺着墨绿的苔草;林木繁茂,枝枝叶叶相交通,满眼亦是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绿。阳光格外耀眼,却有那么和煦。到处是拔节的声音。阳光下有树荫,树荫中有流莺,暗与亮的分割,声与乐的交融。
有阳光的夏天,是一篇散文。
掬一捧阳光,我把它种在秋天。天高气爽,觉宇宙之无穷;心朗气清,知命途之远阔。朗朗的阳光下,天空更显得洁净和高远。落叶是黄色的,这篇篇的薄翼也许并非失去,而是收获。——秋天收获了满眼金黄的羽翼,他们飞翔之后变成了大地的果实。阳光揣着沧桑的口袋低地的同你耳语,告诉你的不仅有虫唱雁鸣,淡云洁霜,也有相聚,也有遥望;有故土,有远方。
有阳光的秋天,是一首长诗。
掬一捧阳光,我把它种在
有阳光的冬天,是一处留白。
种植阳光,看你手中萌出的芽,心中开出的花,朵朵都是期盼
记得一周前的一天,我背着书包急匆匆地上学去,时间很紧,我不得不加快脚步,根本无暇顾及四周发生的事情。
但眼光还是被硬生生拉了过去:一个孩子正在偷一位阿姨的钱包!他的手已经伸进了大包内,钱包眼看就要被拿到了。
虽然如此,我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心中正义的军队很快被“将要迟到”的讯息打败,唉,就当自己什么没看见,过去就让它过去了吧,何况这个小孩皮肤黝黑,一定是从新疆被拐走卖到这里的,附近就有只“头狼”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即使我去制止,他下次还会继续偷的。
本以为这事就这样过去,只剩下那倒霉的阿姨哭丧着的脸,不想却有了转机——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走过来,大声喊:“这么小的年纪,怎能在光天化日下偷钱!”那个阿姨顿时反应过来,抓住小孩的手,一推就把那个瘦小的身躯推出了几米远,接着转过身对老人感谢一番,愤愤地瞪了小孩一眼,抽身离去。
这一切都来得如此迅速,使人猝人不及防,缓过神后,看看小孩的脸,不想却更令人震惊:泪花在双眼中滚动,那眼神如此纯净,没有一丝狡诈,而是充满了哀求,脸颊瘦得包骨头,尖尖的下巴足以说明他已很久没吃东西了。
那位老人静静地走来拍拍孩子的肩膀,一反刚才的愤怒,和蔼地说:“走,我请你吃点儿东西。”说着,就拉上小孩的手走去,丝毫没有注意两个凶神恶煞的身影正拿着木棍向他逼近、逼近。
我逃走了,可第二天报纸的题目却永远逃不出我记忆之门了——“老汉挺身反遭毒打,众人出手解救新疆少年”。
我沉默了,久久地沉默,难道及时到校也是借口吗?不,如果我挺身而出,后果也不至于如此令人痛心疾首吧!
老人倒下了,倒下的那一刹那却在我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我会天天去种植它,因为它迟早会长出如老人般灿烂的阳光。
天空阴雨连绵的日子,我们的心会像晴空万里般清明,是因为我们的心里有一缕灿烂的阳光;也有那碧空万里的时候,我们的心会像阴雨连绵般悲凉,那是因为我们的心里缺少了一缕阳光。
因此,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在阴雨中变得灿烂,我们得在生活中种植一片阳光。这片阳光不是地理学中所说的从太阳这个火球上发出的光芒,而是从我们的心灵深处滋生出的生命光辉。
给自己种植一片阳光。
人生总是充满了坎坎坷坷,虽说不是每一次的成功都在失败中孕育,但是人生的路也不会总是晴空万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每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充满阴晦之气的日子,这时,生活将会失去原有的那片灿烂的阳光,犹如我们走近了地球处于夜的那一半。
假如你的生活掉进了阴晦的深渊,那么就为自己种植一缕阳光吧。当失败的阴影笼罩住你的心口时,不要悲伤,不要让乌云布满你的心房,更不要让眼泪成为你天空中连绵的雨水,要记住,眼泪只会将一切悲痛放大。要知道,地球转到夜的那一半时,他还会转回到昼的那一半,阳光总会取代黑夜。冬天到了,春天就不会再遥远。当我们处于生活的低谷时,为自己种一缕阳光吧,用“阳光总在风雨后”的乐观精神作为种子,把它放在平静清凉的心田,用希望作甘霖来浇灌,那么,它将在你的心里生长,长成万丈光芒,照亮你灰暗的生活。
给人种植一片阳光。
获得是一种幸福,给予也是一种幸福,当别人在人生的路上跌倒时,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当他人的生活布满阴影时,给他一声关切的问候。
在他人挨饿时,真诚的一顿饱饭是一片阳光;在他人摔倒时,一次轻轻的搀扶是一片阳光……
心晴雨亦晴,生活,需要我们种植阳光,为自己,也为他人,只有让我们携手同行,种植生活的阳光,我们的人生才会拥有万里晴空。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加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的快乐。2.萌发照顾、观察蔬菜生长过程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养心园环境,小青菜种子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手指谣《卷心菜里的小青虫》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吃过小青菜呢?
幼:吃过
师:那谁愿意分享小青菜长的是什么样子呢?(幼儿自由分享)
2、观察种子
今天老师就带来了小青菜的种子,下面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小青菜种子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观察种子形状、颜色、大小等)(幼儿自由分享)教师小结
3、观察种植方式
下面我就要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种小青菜了,下面请小朋友们观察老师是如何种植小青菜的。按照挖坑――播种――填土的顺序示范
4、邀请幼儿尝试
师:好了刚刚小朋友们都观察好了,下面在邀请小朋友们进行种植之前我会先说几个规则:
(1)请小朋友们进入菜地后保管好自己的小脚,不要踩到泥土里,不然会破坏植物生长的环境
(2)请小朋友们保管好自己的小手,不要随意去折断植物枝叶,以免伤害植物 邀请幼儿尝试
一、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科学组、有种植经验的老师
二、活动人员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及科学种植小组成员
三、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历时一学年。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翻土——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学生劳动的热情,体会劳动人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珍惜和分享劳动成果的教育目的。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科学的分析问题、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种植实践能力。
4、通过蔬菜种植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5、通过蔬菜种植活动,体验劳动带来的喜悦,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6、围绕种植的蔬菜、花卉进行研究,了解植物简单的病虫害症状;了解植物基本的生长情况及栽培方法。
7、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五、活动安排
1、活动对象:三、四、五、六年级各中队及种植小组成员
2、活动内容:把学校科学种植基地划分成11块(每块地插有中队牌),发放到每个中队负责。
3、活动形式:实行中队负责制。每个中对自己所属的方块实行四包:包种植、包培育、包管理、包收获。具体操作由科学种植小组老师组织学生实施。
4、活动要求:各个中队每天应安排队员值日(2个左右),负责对菜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和收获等。
六、成果展示
1、展示学生的观察日记。
我喜欢种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但我最爱种,种的最熟练的要数五彩梅了。五彩梅的种法与其他植物相同,不同的是它的色和它与我的情。
五彩梅的色,各式各样。一朵中,躲藏着许多朵小花,每一朵小花的颜色各不相同:有白的、有粉的、有黄的……而一朵完整的花,就是由这些星星点点、颜色不同的小花组成的。
而五彩梅和我的情,又是如此地深厚。从种下五彩梅那天,我与它就紧紧相连了。
如果你现在来我们家的阳台,准会感觉有一股清香流入你的心房。每当阳光沐浴着植物们时,它们总会露出一种享受的神情,但每当雨天时,花儿小草们就会垂下脑袋,这时我会把它们扶正了,再把一盆盆花草移到暖和的房间里。
除了五彩梅,我不愿意放过任何一种可以栽种的植物,哪怕是别人丢弃的。有一次在小区里,有一株被连根拔起的小菊花静静地躺在路中央,似乎没有人去留意它。而我,从地上轻轻地拾起它,把它捧在手里带回了家。到了家,我把它栽在了一个小花盆中,给它施了施肥,浇了浇水,慢慢地等它成长。渐渐地,可爱的菊花长大了……
养植物的好处毋庸置疑:绿色植物可以保护眼睛,还可以放松人的心情……
爱植物吧,你一定会喜欢并沉浸在植物的世界里!
作者:俞翊萱
虽然没有刺骨的寒风
但寂寞的空气和阴沉的气氛
让我倍感难安
我在渴望一样东西——阳光
冰冷的枷锁锁住我的四肢
恶魔藏在我的身体里
贪婪的腐蚀我的灵魂
不断的啃食我的血肉
痛苦像无形的苦水一样
流淌在我身体的每一处
泪水流涕也无法淡解他
迎来的只是更加痛苦的孤独
弥漫着整个房间
我做的只有忍耐
忍耐 因为我坚信他的到来
我用没有色彩的目光
望向窗外
干扁的嘴唇
时不时挪动着
终于!一束阳光从远方射来
接着两束 三束
成千上万的阳光从远方射来
射在窗上 门上 我的身体上
照亮着整个房间
射穿那冰冷的`枷锁
射散那痛苦的孤独
体内的恶魔也仓皇的逃走
我用下体支撑着
面向阳光
阳光温热而又温暖
打在我的脸上
枯竭的面孔立刻红润起来
破碎的身体逐渐愈合
我感受到了血液在沸腾
心脏在跳动
我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
啊!阳光!
你永远是伟大而又美丽的
驱除那寒冷的阴暗
夜已经很深了,还没有听见妈妈那熟悉的脚步声,清儿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晚上她总是枕着妈妈的那句话沉沉的睡去……全世界都可以抛弃你,只有阳光不会……今夜清儿似乎想什么想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清儿就早早的起床,独自摸索着来到阳台,把可爱的小脑瓜伸向窗外,像是等待着什么,静静地……
不知过了多久,妈妈回来了,一眼便发现了清儿,妈妈问她:“宝贝,你在干什么,小心摔了,
小学生作文大全
”看得出妈妈对女儿的疼爱,清儿满脸的失落。“妈妈,我在等阳光,妈妈,它怎么不肯出来,妈妈,我找不到……”
妈妈笑了笑,说:“傻孩子,阳光此时正暖暖的照着你呢,就像妈妈此时看着你一样,你不一定要看到我们,懂吗?”清儿没有做声,独自摸索着回到了房间,静静地思考着,并随手打开了那台心爱的收音机,伴随着优雅的音乐,一个温柔的声音传入了耳朵:“今天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其实,母亲就是我们心中的阳光,我们在赞美阳光的时候却忘记了感恩母亲……”
此时,门开了,清儿想一定是妈妈,没错,妈妈轻柔的叫了声清儿,清儿摸索着上前,轻轻地搂住了妈妈的腰……
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然而,审视当今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患了一种怪病,有人称之为“灰色教育症”。为了破解这道难题,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湖北省示范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近年来开展了阳光教育实验,让教育跳出“灰色”,走向“阳光”,用阳光之心培育出健康快乐合群乐学的阳光之人。
创建阳光校园文化
华师附小创办于1958年,具有优良的办学传统和文化积淀。走近附小校园,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无不让人感受到这所学校彰显出来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育人氛围。
校园中心竖立着一座飘扬的红领巾雕塑,这是一位学生家长为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培养而捐赠的。在书本、学海中,孩子们开始了人生之初的求知之路,也昭示着红领巾将飘扬在书山、学海之巅。每年新生入校,老师都会给孩子们讲雕像的内涵,在孩子心中种下阳光向上的种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每间教室外墙悬挂的宣传画也不断变化。最初是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的画像和名言,后来是学生评选出来的文明示范生的照片和事迹,现在又换上了班级文化展板。每个班都有个性化的班名、班徽、班训、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调动了老师、学生及家长的积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学校推出每日“读、习、思”的创新举措。每天晨读,让学生用诗歌开启美好的一天。中午十分钟的习会,老师们引导孩子们用经典的国学滋润童年。下午放学前的一段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学会反思生活。
学校创办蓓蕾电视台、阳光附小网站、红领巾广播站,丰富校园文化。家长会上,电视台播放了学生录制的《华师附小放学记》,使家长认识到接送孩子止步于校门口为好。该短片获得国家级校园新闻报道二等奖。
学校橱窗内容不断更新。学生书画展、学生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文明礼仪颁奖活动掠影、“六一”综合评优光荣榜、安全和法制教育图片展、校级形象大使事迹展、学生的新年心愿集锦、学生制作的迎新年剪窗花作品展、几百名学生笑脸照片展等。校园橱窗就像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传递着友谊、温情、阳光,展示着智慧、荣耀、文明。
阳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毕业于该校的校友,原武汉市洪山区政协副主席胡本善说:“华师附小校园环境优美,可以说是一砖一瓦说话,一草一木含情。”
打造阳光教师团队
有阳光教师才会有阳光学生。教师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水平,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会拥有高水平的教育。附小在教师考核、教师培训、教师科研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阳光教师团队。
自2003年起,教师全部实行聘用制、人事代理制,受聘教师的人事档案不放在本单位,而放在省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教师聘用办法彻底地打破了教师职业的铁饭碗,实现了教师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机制。教师在聘期间,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自评、互评、综合评、学生评、家长评均赋一定的权重分值,考核结果又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考核的结果都与教师的报酬挂钩。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附小大力开展教师培训。学校聘请专家来校讲座,为广大教师指点迷津,分析教育改革的趋势,把握教改方向,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精典,增长智慧,提升素质”的读书;进行“我读书,我成长”的读书演讲比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升了教师素养。
学校聘请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市优秀班主任桂贤娣老师来校给老师们作报告,传经送宝;在学校组织德育论坛“我说我的教育故事”,让全体教师分享优秀教师的育人经验;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师德承诺以及“今天这样当老师“师德演讲比赛,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
学校每年利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开展校内青年教师(40岁以内)“华桂杯”优质课比武活动。优质课比武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学校形成了“师徒结对”的好传统。学校要求在师徒结对的一年期间,为师者做好“带师德”和“带师能”这两带工作;为徒者做好“学为师”和“学治教”这两学工作。
学校坚持每周一次的教师业务学习,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疑点进行专题研讨。对教学过程中的备、教、改、导、考、析、评各环节进行认真梳理,对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集体攻关,使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学校非常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先后出台了《华师附小教师“十不”》,用以规范教师的行为道德;《华师附小教师十大禁语》,用以规范教师的语言文明;《华师附小教师着装规定》,用以提示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等。
目前全校教职工80人,干部和教师队伍中,有特级教师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小学高级教师6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教师1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教师60人,大学专科学历的教师6人。41名教师参加了全国及省市骨干教师的培训,78%的教师在全国、省、市、区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校长姚小明被评为2007—2008年度中国名校长十大杰出贡献人物。
构建阳光智慧课堂
在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大力促进高效课堂建设,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等精神指导下,附小初步探索出了适合学校实际,彰显学校特色的“引导式”和“三环六导”课堂教学模式,盘活课堂,构建了充满阳光的智慧课堂。
学校制订了优化备课、优化上课、优化说课、优化评课的具体要求,并且把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进行了《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小学生学会学习的研究》和《小学生多元学习方式的优化与指导研究》等课题研究。
学校率先进入新课改实验,语文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大胆地采用了“单元整组教学”的模式。在实验的六年过程中,学校在天津、深圳等全国课改经验交流大会上介绍经验,2名教师作为实验学校巡回演讲报告团成员,被人教社推荐到河南商丘市、湖南长沙市、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作教材教法与指导报告。
人教社小学语文编辑室徐轶主任对华师附小的“单元整理组教学”进行评价时指出:“华师附小的教师在实验教材的使用上,不仅能正确把握教材,而且能根据新课标精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着眼学生的“学会学习”,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普遍增强,每年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竞赛,该校都是获奖大户,区教育局每年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均名列前茅,学校的毕业生也普遍受到高一级学校的欢迎。因丰硕的教研成果和富有创意的教改实验,学校被省教研评为湖北省教改名校。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保障备课组活动的效果,学校按学科特点先后成立了学科备课组和“语文、数学、艺体、综合”这四大教研组,同时健全了具体教研活动制度,比如坚持“一条龙”式的集体研讨制度,注重用“备——说——上——议——改”的“一条龙”教研活动方式,即通过“个人备课——课前说课——听课——反思评议——二次上课”的形式来落实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语文教研组被武汉市教育局授予“优秀备课组”,美术、音乐、英语备课组分别被武汉市教科院评为“优秀备课组”,数学备课组被洪山区教育局评“优秀备课组”。
学校还开展教学沙龙、教学观念辩论赛、教学论坛、教学演讲、现场说课比赛及“我说我的备课故事”等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开展阳光德育活动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学校树立“三全育人”的阳光德育工作理念,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不仅指学校所有的教师,还指所有的学生家长;“全程”,不仅指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时间,还包括学生在社会及家庭的学习与活动;“全面”,不仅指学生的道德思想,还包括学生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等。
为了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校除了抓好常规德育工作之外,还针对新时期儿童的特点,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一系列新颖活泼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别开生面的少年警校活动,让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每年都普遍地经受了一次自理、自护、自强的训练。
丰富多彩的艺术节活动,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个性特长的舞台,也培育学生的竞争意识;富有特色的假日小队活动,同学们自己组织起来,取队名、制队标、定活动方案,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自身素质得到了全面构建。
为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兴趣爱好,挖掘发展潜能,学校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小队)。蓓蕾合唱团、蓓蕾管乐队、舞蹈队、美术小组、书法小组、科普小组、小记者团、英语小组、运动队、篮球队、鼓号队等。每周四下午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学生们在不同的小组(小队)参加活动,学习技艺,展示风采。每当有各级各类比赛,这些孩子都大显身手,取得辉煌的战绩。
此外,还有“手拉手”社会实践活动、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法制教育活动,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体验教育活动等。学校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把学校德育工作从单一的说教方式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形成了学校以丰实的德育内容教育学生,以鲜明的特色活动吸引学生,以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校德育工作特色。
在阳光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实现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学”为“主动学”,由“教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刚刚结束的2013年楚才杯作文大赛中,附小有96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占武汉市洪山区所有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
自1996年以来,附小学生共有1012人次在区级以上的各类竞赛中获奖,更有像朱明、韩宾同学这样的奥赛金牌选手和龙学平同学这样的全国数学竞赛冠军得主,学校毕业生也普遍受到高一级学校的好评。附小相继荣获湖北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示范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湖北省教育科研50强学校、湖北省教改名校等殊荣。
让“春芽”茁壮成长
——峙浪乡中心小学办学特色侧记
本报记者 凌云霞
近年来,峙浪乡中心小学以“团结、奉献、务实、创新”为校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成当地群众满意的学校,赢得了一方百姓的赞誉。
完善校园建设
走进峙浪乡中心小学校园,脚下是宽阔的操场,眼前是崭新的教学楼。一间间专用教室,一幅幅悬挂在走廊上的名人画像、警句名言,一面面生动活泼的文化墙让校园显得格外缤纷多彩,处处散发着馨香的校园文化气息„„
校长李振宁介绍,为了让孩子们有更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近三年来,学校通过争取上级部门、帮扶单位的资金支持以及学校自筹资金,新建了教学楼、活动板房、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厕所,添置了新黑板和多媒体教室的桌椅,建设了两个篮球场和一个气排球场,进行校舍维修翻新、校园地面硬化等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
关爱留守儿童
学校有800多名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内宿生有380人,他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走到男生宿舍,记者发现宿舍里有一个窄小得算不上房间的空间里,拥挤着一张单人床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李校长说出了一句让记者惊异的话:“这是我的宿舍,我的床。为了照顾孩子们,我就住他们旁边。”“我们要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让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在学校里,每位老师都是学生们的父母,班主任每天早上给孩子们晨检量体温,嘱咐内宿生勤洗勤换衣服讲究卫生;孩子生病了,老师带去医院看病;学生伙食费没了,老师先给垫上„„
今年春季学期的第一天,一位老奶奶带着孙子无助的徘徊在教室前,正为凑不上学费犯愁。细心的李校长看见了,上前关切的询问情况。原来,四(2)班的林敬业,父亲是先天性残疾,母亲因家庭贫困离家而去,只能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生活非常困难,10岁的林敬业面临着辍学的危机。李校长拍着胸脯说:“阿婆,学费的事您放心,包在我身上,林敬业可以继续上学。”像林敬业一样,还有林雪萍、林雪君等8名贫困生也得到学校特殊关照,圆了上学梦。
开展安全教育
据了解,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平安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该校把平安校园建设作为管理的重点,大事小事都以学生的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争取资金,把学校的危旧教学楼拆除并建起崭新的教学楼。李校长说:“上个学期旧教学楼拆除,11个班级没有教室上课,只能到中学借教室,中学离校有二十分钟左右的路程,为了孩子们的安全,每天上课放学都由班主任护送。尽管如此,但在往返过程中还是耽误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影响学习。为此学校自筹22万元盖起了11间活动板房,学生终于能坐在崭新明亮的教室安心学习”。听完李校长的话,再回想起进入学校前,在河边、马路边、高压电旁看到的危险警示牌,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校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宁明每年会有三、四次台风,每逢台风来袭,狂风大作,暴雨肆虐,树木被刮倒,电线被吹断,河水暴涨。为了确保学生的行路安全,台风来时,学校及时组织几队人马,兵分几路赶到峙浪、旧洞、坤招、那迈等各个村屯的路口。他们脚下踏着泥泞的小路,脸上被雨水劈头盖脑地打着,台风就在他们身边,危险也离他们很近很近,但他们顾不上自身的安全,心系孩子们的安危,紧张有序地护送一批又一批学生上学、回家。正是由于老师们的护送,该校的学生从未发生意外事件。
提高办学能力
峙浪小学是比较偏远的边境山区学校,因条件不好,很长时间以来,没有老师愿意来这边教书,学校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2008年以来,学校迎来了9名80后大学生特岗教师,解决了多年来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为当地农村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特岗教师的到来,打破了农村教育的传统。农文鹏、梁波等教师凭借高效的教学模式、活泼风趣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被推为“学科领头雁”。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他们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敢想、敢做、敢创的精神,使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在情境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的教学效果。2011年梁波所教的班级荣获小学毕业测试乡镇小学数学科二等奖。
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特岗教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民族运动会、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六?一”晚会等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几年来,该校先后荣获各种荣誉:宁明县第十六、十七届讲故事比赛二等奖和一等奖、第十八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小学组征文比赛二等奖、武术操“旭日东升”比赛二等奖、宁明县少先队鼓号队比赛三等奖、县中小学校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大赛优秀奖等等。
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工作啧啧称赞。大家都说:“峙浪小学有了一批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本报记者 李潇潇
通讯员 崔涛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3月24日上午,伴着琅琅读书声,记者走进了位于浚县县城南两公里的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后毛村中心小学。
“我们学校占地万余平方米,其中仅建筑面积就有218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8名,教学班9个,在校生378名。在如今乡村小学生源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我们学校学生入学数量每年都在递增。”校长张兰堂笑着告诉记者,这是最让他和教师们感到自豪的一件事。
近年来,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后毛村中心小学以“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坚持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探索中谋发展,在拼搏中图腾飞。该校坚持以创建特色品牌学校为目标,以“办百姓需求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为办学宗旨,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及学生家长的赞誉。
成立教育基金会 学校生源逐年增加
“能够办百姓需求的学校,做家长满意的教师,让我觉得人生没有虚度,活得很充实。”谈到办学宗旨,张兰堂这样对记者说。
“张兰堂校长带领学校的教师逐户到学生家里做家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和家长们建立起良好的联系,更树立了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学目标。”学校一位教师表示,“学校要发展离不开好的办学思路,更需要一群热爱教育事业、肯吃苦能踏实干事的人。”
教育要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几年来,张兰堂和教师们跑遍了附近村里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想方设法筹集办学资金。当张兰堂了解到,随着许多村民的腰包逐渐鼓起来,在子女的就学上出现了攀比的心态,纷纷想把孩子送到县里、市里的学校就读后,他意识到后毛村中心小学面临着生源流失的问题,这关系到学校生存这个大问题。困难之下,张兰堂没有慌,他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在与全校教职工多次讨论之后,2008年,富有改革精神的张兰堂创办了全县唯一的教育基金会——浚县后毛村学校全民教育基金会,并动员50多家企业和个人成了会员,首次募捐就达8万元,这对一所乡村小学来说的确解了燃眉之急。张兰堂把这笔钱全部投入到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上,老师们也铆足了劲儿,比抓教学,比奉献,比拼搏,使学校生源逐年增加。
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校长带病上岗抓教学
“只有教学质量抓上去,才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张兰堂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2+1”工作法,即抓安全促和谐、抓管理保质量,同时抓宣传树形象。在学校管理上,张兰堂经常说,强迫执行,不如自愿服从,要想让教师们心服口服,校长必须身先士卒,领导就是一面镜子,制度好比一块牌子,教师们照着“镜子”,看着“牌子”,及时“充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学生。张兰堂动情地说:“乡亲们相信我们才把孩子送来,我们要对孩子们的教育负责。”
张兰堂不仅对教学质量严格要求,对教师的生活更是照顾有加,谁家经济有困难、谁家父母生了病、谁家孩子要参加高考,他都记挂在心上。
常年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张兰堂积劳成疾,2008年和2009年,他曾两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做完心脏手术不到一个月,大病初愈的他又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学校。
学校组建鼓乐队 受邀在艺术节表演
在保生源和抓教学得到突破后,张兰堂开始寻求后毛村中心小学的腾飞之路,积极开展校园各项文化艺术活动。
在张兰堂的努力下,学校组建了一支以腰鼓、大洋鼓为主的鼓乐队,每年传统节日都在本村、邻村沿街亮亮相。这两年,学校的鼓乐队还受邀在中国(鹤壁)民俗文化节上进行表演。如今,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浚县后毛村学校文化艺术节”,舞蹈、歌曲、小品、相声、戏曲等演出形式多样,得到学生家长和浚县教体局的一致好评。同时,学校长期坚持学生大课间活动,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朗诵及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并对学生实行“星级”管理,打造自己的校徽,唱响校歌,创建学校网站,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开通了‘家校飞信通’,让教师在网上就能与家长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受到了家长的称赞。”张兰堂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后毛村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鹤壁市标准化学校、鹤壁市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学校、鹤壁市现代远程教育示范校,浚县中小学示范性学校等。
------临泽四中“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校园“活动方案
为全面实施‚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团队‛活动,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阳光校园‛创建工程,着力实现‚五化十力‛教育和‚一年成就特色、三年享誉全市、十年声蜚陇原‛的德育层级目标,学校根据校情,结合县教科局文件精神,特制定‚临泽四中打造阳光校园‘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坚守‚三零‛(零事故、零发案、零流失)底线,构建‚双核‛(核心价值、核心质量)体系,塑造阳光团队,创新实干,创先争优,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升学校跨越发展的软实力。
二、奋斗目标
1.构建三个体系:以‚一训四风一精神‛和‚办好一所学校就是造福一方百姓,教好一个孩子就是幸福一个家庭。‛的办学理念为核心价值的精神文化体系;以‚阳光心态‛为核心的师生关系新体系;以‚阳光课堂‛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质量新体系。
2.实现‚一年成就特色,三年享誉全市,十年声蜚陇原‛的第一、二级目标。
3.实现‚五化十力‛教育目标:‚五化‛,个人素质城市化、行为心态阳光化、校务班务透明化、心理健康教育动态化、阳光教育常态化。‚十力‛,个人行为自制力、是非善恶判断力、吸纳知识选择力、勤奋刻苦学习力、求异求新创造力、独到入微观察力、知失悟过反思力、融洽交流沟通力、品质优秀感召力、同学相处亲和力。
4.实现‚三零‛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5.打造教师阳光团队,确保师德合格率100%和‚零上访‛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领悟、践行‚一训四风一精神‛内涵,构建校园精神文化新体系。在精神层面,以国旗下讲话、专题教育活动、各种集会、竞赛活动等为载体,不间断地让全体师生学习、领悟‚一训四风一精神‛的内涵,并内化为师生自觉的行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来,让全校师生的人生价值在学习和践行中得到提升。物质层面,通过向全校师生征集,设计以‚新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为内涵的校徽,以‚阳光与梦想‛为核心内容的校歌等等,并将这些学校特有符号应用于学校的校服、学生被单、宣传橱窗等各个方面,使校园文化能够从隐性走向显性,使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形象和符号传达给广大师生,从而树立起学校在物质层面上的全新形象。
(二)启动‚春蕾计划‛,构建以‚阳光心态‛为内核,‚爱‛为纽带的师生关系新体系。‚春蕾计划‛是一项伟大的爱心工程,是用爱心锻造素质、用爱心浇灌希望之花的民心工程。通过‚收旧利废‛、‚师生捐赠‛、‚结对帮扶‛‚个人勤工俭学‛等措施,启动‚春蕾爱心基金会‛并充实基金,以此来帮助因生活贫困、身体残疾而辍学或面临辍学的‚贫、弱、病、残‛学生重返校园的一项公益性事业。政教处要启动并坚持实施‚春蕾计划‛,每年开展一次全校师生‚献爱心‛活动,开展一次结对帮扶、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一次‚校园感动事迹评选‛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推动‚春蕾计划‛的健康运营,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春蕾计划‛进家庭的目标,实现‚春蕾计划‛ 效益最大化。
(三)开展‚六个一‛活动,构建以‚阳光心态‛为内核的师生精神文化体系。学校每学期要有计划、有落实、有督查地组织师生完成‚六个一‛活动,力争打造一支心态阳光、行为阳光的师资队伍。
‚六个一‛,每学期读一篇关于塑造阳光心态的文章,深刻理解阳光心态的内涵,感受塑造阳光心态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成功的重要意义,学会如何塑造阳光心态。每学期开展一次以‚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团队‛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号召全体教师积极塑造阳光心态,努力争做阳光教师,让教师观照自身、反思自我。每学期组织师生观看一组关于歌颂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优秀影视片,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职业认识,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的意识。每年开展一次以‚塑造阳光心态,打造阳光团队‛为主题的辩论会,让师生思辩一个话题,以便引导老师务本、务实,引导学生乐学好学。开展一次边远小学体验实践活动。组织师生到明水河小学、沙滩小学、新华小学、土桥小学、一工程小学、白寨小学、黄家湾小学、高庄幼儿园等边远学校开展体验、实践活动,感受边远学校师生工作、生活的艰辛。每年树立一批身边的阳光典型,让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广大师生,增强典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激发争做阳光师生的热情。
(四)实施‚311团队计划‛,打造‚阳光社团‛。为有利地避免教师中出现‚老‛态、‚疲‛态、‚懈‛态和‚躁‛态,避免学生中出现‚俗(无高尚追求)‛态、‚抑(有特长而无平台的压抑)‛态,学校每年均要健全充实‚三队一社一会‛团队力量,即组建充实‚舞蹈队、乐队、合唱队和阳光文学社、阳光学生会‛,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之余展示特长,塑造心灵,让师生走向户外,健身健心、沐浴阳光,让师生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活动中开阔胸襟,在活动中健康追求,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让师生走出心灵上的困惑,给学生一个精神的家园。
(五)实施‚五化十力‛教育,培养个性张扬、能力张扬的阳光学子。‚五化‛,即个人素质城市化、行为心态阳光化、校务班务透明化、心理健康教育动态化、阳光教育常态化。‚五化‛教育是我们从宏观上引导全校师生重自身建设、重心灵塑造、重长远发展的灵魂塑造工程,是我们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的旗帜和标杆。今后,我们将会把‚五化‛教育作为考评我们班级和年级组工作的一个重要元素,也将会把‚五化‛教育作为实现我们德育层级目标的一个得力的支撑点。‚十力‛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个人行为自制力、是非善恶判断力、吸纳知识选择力、勤奋刻苦学习力、求异求新创造力、独到入微观察力、知失悟过反思力、融洽交流沟通力、品质优秀感召力、同学相处亲和力‛,让学生求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六)开展‚我的道德银行我来建‛----个人素质锻造活动。通过此项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主动捡拾垃圾和废旧物品、主动监督不良现象、自觉摒弃不良行为、踊跃开展雷锋活动‛等一系列个人行为,净化环境、节能减排、收旧利废,促进和谐,为班级争光、为学校添彩,从而逐步提升个人素质,充实自己的道德银行。政教处要制定具体的表扬激励措施,并将个人道德银行的建设情况与班级的周考核挂钩,以此有力地促进个人道德银行建设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七)体悟阳光校园特质,打造阳光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依据阳光的内涵和特质,力求使阳光课堂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阳光课堂是充满温馨、悦纳博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与悦纳集中表现在教师的亲和力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阳光的笑容、有渊博的知识、有表演的天赋。每学期,学校都要评选阳光课堂、阳光教师,让典型影响和带动周围的师生。
2.阳光课堂是崇尚简约、拒绝繁琐的课堂。课堂教学中的浮躁、繁琐、虚假等形式主义的东西费时低效,折磨得师生筋疲力尽,这与阳光的内涵是相悖的。阳光课堂崇尚教学简约的本真之美,还教学朴素的本来面目。当然,阳光的简洁的外衣下包含着丰富的色彩,要做到‚简约但不简单‛。因此,追求简约的课堂艺术,更需要教师用创新精神、教学智慧来驱散遮蔽阳光的繁杂。学校要结合新课改理念,制定阳光课堂标准,让全体教师知道什么样的课堂是阳光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是‚地主课‛ 3.阳光课堂是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充满阳光的课堂。‚阳光课堂‛使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宽松和谐的环境。只有师生充满阳光,生命才有不竭之源。学校课堂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快乐成长的地方。
(八)挖掘校园阳光文化潜质,打造阳光校园。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充分开发‚五十二班坛桶、校园墙杆栏‛等的育人功能,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是一个教育磁场,让校园的每一处都成为师生阳光生活的幸福乐园,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得到无声的教育,真正发挥其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审美功能,让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校园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达到一种无声教育的效应。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健康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使校园文化环境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在格调上融为一体。
总之,学校通过五年的阳光文化、阳光课堂、阳光校园的创建,让阳光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生根;让塑造阳光人格成为每一位师生的自觉意识与追求;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越来越活泼、多元、欢乐、充实;让同事之间,师生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教育成为阳光教育,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个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