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气污染环保广告语
排气污染长相思,健康平安永相伴。
今天出行不开车,冲你竖个大姆哥。
绿色出行每一天,清新生活无污染。
低碳出行,请使用公用交通工具。
人民生活奔小康,汽车尾气少排放。
选择绿色出行方式践行低碳生活理念。
今天排放的尾气,是我们明天呼吸的空气。
绿色出行,魅力城市。
绿色出行成习惯,清新生活少霾怨。
出行坐公汽,环保接地气,赢来好空气。
青山绿水大武汉,尾气减排我当先。
减排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别让汽车尾气,霾没了我们的城市。
去尾存真,洁有可能。
减出清新空气,增添自在呼吸。
少开车让街上少些尾气,躲栽树为江城多点氧气。
少开车,环保行;减污染,益市民。
少踩一脚油门,多看一眼蓝天,少排一点尾气,多尽一份责任。
绿色始于足下,文明从我做起。
开生态车,走干净路。
减少机动车排气,共享新鲜好空气。
车连车,尾气在把清新空气扶黑;心连心,人气誓将美丽江城涂绿。
绿色出行大道至简,节能减排和谐自然。
让车主把好排气关,让武汉再现高原蓝。
开车有风险,步行益身心。
问君何以见蓝天,少开汽车少排烟。
机动车排污不任性,大武汉蓝天更洁净。
少排尾气是金,天蓝武汉是福。
零碳零排放,汽车也很棒。
少开机动车,多走健康路。
多骑行来少开车,减少污染利大家。
尾气污染防治全方位,美好武汉建设零距离。
手牵手防治空气污染,心连心共建美好家园。
机动车少一些废气,大武汉多一份美丽。
做人行事要大气,开车排放要小气。
全民减排换蓝天,低碳出行不限号。
今天你的`节能减排,就是城市美好的未来。
减少排放路更畅,多片蓝天命更长。
少开车,多走路,环保也很酷。
防控污染一小步,清新武汉一大步。
不以机车排污视小为,你我共同防治净大气。
倡导环保出行,共享绿色文明。
保护大气环境,延长你我生命。
节能是一种美德,减排是一份责任。
防治尾气污染人人参与,享受绿色生态家家受益。
关心机动车排气质量别忘了你时刻都在呼吸。
防治排气污染始于心,共建魅力武汉践于行。
减少空气污染,请用节能汽车。
低碳生活始于心,减排尾气践于行。
心泊环保行车,梦栖绿色生活。
打造零排生态车,还原城市生态美。
为了您和您的家人,请开环保车!
车辆少排一缕尾气,天空多飘一朵白云。
多坐公交少自驾,洁净环境为大家。
排气防控有你有我,清新江城美家美户。
低碳行,悦吾心。
减少尾气排放,还世界绿色。
少开车开环保车,别让尾气取代了空气。
防治排气污染,从少开车开始。
控制排气污染,拒绝十面霾伏。
汽车尾气污染大;熏得花草难睁眼;大家快快来行动;争当环保大功臣!
开车出行少点碳,绿色生活常相伴。陈家亮
慢加速,轻刹车,急开急停下要不得。
环保行车造福大众,尾气防治邀你行动。
严控排放防雾霾,蓝天白云更精彩。
绿色出行,我看行,谁都行。
1 机动车排气污染及其危害
1.1 机动车排气污染现状
2012年, 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612.1万吨, 比2011年增加0.1%, 其中氮氧化物640.0万吨, 颗粒物62.2万吨, 碳氢化合物438.2万吨, 一氧化碳3471.7万吨。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日渐增加, 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成为污染环境主要因素的特点。
1.2 机动车排气污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包含有多种污染物质, 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 (CO) 、氮氧化物 (NOx) 、碳氢化合物 (HC) 和细微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长久危害, 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污染和破坏[2]。机动车排气污染不仅可损害人体呼吸系统, 导致人体功能造成一定的危害[3]。
2 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回顾
2.1 日趋严格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手段不断推出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汽车排气污染危害认识的加深, 国家不断推出新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手段。国务院先后批复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包括机动车在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明确要求从“路-油-车”等方面彩球综合措施, 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2012年2月, 国务院批准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对空气中细颗粒物 (PM2.5) 治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机动车污染防治成为关键领域。江苏省建立了覆盖全省各县 (市) 的机动车排气检测、监管和标志核发系统, 盐城市要求新登记注册的汽柴油车全部执行国Ⅳ标准, 并在主城区范围内划定无绿色环保标志禁行区域, 违反规定的机动车按闯禁区禁行处罚。
2.2 采取经济补偿手段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
机动车排气污染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2009年7月, 国家出台汽车以旧换新办法, 推动老旧汽车淘汰工作, 江苏省也出台政策对老旧汽车提前淘汰进行补贴。据盐城市车管所数据, 盐城市已累计淘汰老旧汽车近5万辆, 其中2012年就淘汰老旧机动车16122辆, 减排氮氧化物761吨。
3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协调机制不健全
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环保部门如何行使“统一监督管理”权、其他职能部门如何履行职责等问题都无法有效解决, 从而造成在机动车上路检测、不达标车辆维修等具体工作中, 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3.2 机构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一是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机构, 专业的管理人员较少, 工作经费不足;二是大部分地区还未对机动车开展上路检查, 处罚手段较少;三是缺乏有效的电子信息化技术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监督管理, 未配备有效的移动检测设备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
4 建议
4.1 逐步理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体制
各地政府制定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 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会议, 明确各部门职责, 提升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水平。
4.2 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
根据我国机动车排气污染趋势、经济发展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提高机动车车用汽柴油油品质量, 逐步与国际接轨, 力争在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汽油, 2014年底前供应国四车用柴油, 2015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车用汽、柴油。
4.3 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
切实加大对新生产机动车环保监管力度, 全面推行在用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 推行机动车无环保标志不予机动车注册登记、年审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气检测场站的管理, 提高机动车检测率和在用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率。
4.4 加强机动车环保新科技的开发和应用
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提高低速汽车节能环保要求, 促进相关产业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推进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建设, 通过划定限行区域和建设道路监控系统等措施强化监控, 对闯限行区的行为实施处罚, 推进高污染车辆淘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 汽车的排气污染日趋严重, 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中通过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 针对我国机动车排气污染所面临的问题, 阐述了我国城市汽车排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提出了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
[2]蒋展鹏.环境工程学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由内燃机驱动或者牵引的机动车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防治。
前款所称机动车不包括铁路机车和拖拉机。
第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对同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
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经济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超标行为可以投诉和举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通讯地址,并按照规定对投诉和举报予以处理和答复。
第二章
排气污染防治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需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决定对新车提前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并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要求,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定更严格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
对新车提前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省人民政府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并采取措施保障相配套的车用燃料的供应,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公布的目录提前公布符合相应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车型。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纳入道路与交通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支持使用清洁能源的机动车和节能型低污染排放机动车的开发、生产、销售、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营运单位改用节能型低污染排放机动车工作进行规划和组织实施,加强对营运载客汽车、载货汽车等排气污染严重的营运机动车的监督管理,并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限制特定区域内摩托车、低速货车等车辆的保有量。第七条 机动车排气污染严重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预防光化学烟雾等污染事件,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协助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监督管理,将有关机动车排气检测结果纳入机动车交通管理的内容,并将机动车环保有关内容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资源共享。
第九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适时制定车用燃料地方标准,并对机动车和车用燃料的生产、加工实施质量监督。
第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未达到本行政区域现行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不予办理注册登记。
在用机动车所有人申请定期检验合格标志的,所交验的机动车应当符合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本省申请机动车跨地级以上市迁入的或者申请机动车由省外迁入本省的,所交验的机动车应当符合迁入地现行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
在用机动车实行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管理制度。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合格证明,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免费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对持有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合格证明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发放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时不得要求其另行检测。
禁止伪造、变造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禁止使用转让、转借、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他车辆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第十二条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对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未取得相应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采取限制行驶区域、限制行驶时间或者限制行驶车型等排气污染防治的交通管制措施。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采取前款规定交通管制措施的,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在正式实施三十日以前向社会公告,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进口超过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国家已明令淘汰的机动车及车用发动机。
第十四条 禁止生产、销售、进口不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标准的车用燃料。
第十五条 新建加油站及新登记油罐车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已建加油站及在用油罐车应当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
第十六条 机动车的所有人、驾驶人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的维护保养,保持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避免装置失效造成机动车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标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或者更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
第三章
排气污染检测
第十七条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择适合本省实际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方法,确定相应的排放限值,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十八条 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已获得法定资质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并将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名录向社会公告。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必须具有计量检定合格的检测设备、能够与当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时传输排气检测数据的设备和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检测技术人员。
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应当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同步进行。
第十九条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依据法定的检测方法、检测标准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检测;
(二)检测使用的仪器、设备,应当按规定向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申请计量检定;
(三)出具真实、准确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结果;
(四)实时向当地地级以上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传递相关检测数据,并接受其监督;
(五)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档案;
(六)不得以任何方式经营或者参与经营机动车维修业务。第二十条 省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负责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管理。
第二十一条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将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纳入对机动车维修、车辆营运的监督管理内容。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自机动车注册之日起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将机动车送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
排气污染物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和地方规定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机动车的所有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妥善保管检测单位核发的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证明。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需要,采取措施鼓励老旧机动车和领取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提前报废。
延长使用年限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周期进行排气污染检测,不符合国家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应当依法强制报废。
经维修、调整或者采用排放污染控制技术等措施后,排放污染物仍超过国家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应当依法强制报废。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机构对机动车实施与排气有关的维修后,应当进行出厂自检或者委托检测,符合规定排放标准后方可出厂,并保存相关的维修档案。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对实施了前款规定的维修后待出厂的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在机动车停放地对在用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在城市建成区道路行驶的无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排放黑烟等可视污染物的机动车进行排气污染抽检。上路抽检不得妨碍道路交通的畅通。
上路抽检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或者省规定的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方法,并向车主明示检测结果。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或者复检的,应当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检测费用。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规定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抽检的,不得收取费用。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所有人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检测结果通知书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复检,逾期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认检测结果。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复检申请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另行选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复检,申请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另行选定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复检。第二十九条 环境保护、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到其指定的机构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维修。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使用转让、转借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冒用其他车辆的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没收转让、转借、冒用的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未取得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未取得相应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的机动车以及属于限制行驶车型的机动车,在限制行驶区域或者限制行驶时间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由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和信息化等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新建加油站未按照国家标准配套安装油气回收系统的,或者已建加油站未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新登记油罐车未完成油气回收系统安装的,或者在用油罐车未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油气回收综合治理设施安装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擅自拆除、闲置、更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装置,造成装置失效使机动车排气污染超过规定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经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受委托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解除其承担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委托关系,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动车所有人逾期未进行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的,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经定期检测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未予维修或者维修不合格仍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待维修合格后立即予以发还。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已实施与排气有关的维修后待出厂的机动车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抽检,排气污染物超过机动车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维修机构限期整改,并可以处每车次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经车辆停放地抽检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机动车,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未予维修的或者维修不合格仍上路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待维修合格后立即予以发还。
经上路抽检不符合注册登记时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行驶证,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维修。待维修合格后立即发还行驶证。
第四十条 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法定条件和技术规范要求,实施委托的;
(二)对擅自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不予取缔或者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三)不依照本条例规定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机动车维修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情节严重的;
(四)对不符合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核发定期检验合格标志,予以注册登记上牌,办理相关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手续的,或者不依法强制报废的;
(五)对伪造、变造、转让、转借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转让、转借、冒用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等违法行为,不依法查处的;
(六)违反规定要求机动车的所有人、驾驶人到其指定的机构接受机动车检测、检验、维修等服务的;
(七)有其他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五章
附则
孝感市政府印发了•孝感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孝感政规…2014‟4号(以下简称•办法‣,现就有关问题作以下说明:
一、立规的必要性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56.23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3.2万辆。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以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化物气体和细微颗粒为主,多集中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低层面,正处于人的呼吸带附近,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这类排气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还容易形成酸雨、雾霾、臭氧、光化学烟雾等严重的大气污染。根据调查分析,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占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分担率高达40-60%;在用汽车中约有20%超标,其中10%左右严重超标车辆的排气污染物大约占到整个地区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总量的60-70%。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身体
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控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对不按规定参加定期检验、超标车限期内不治理、冒黑烟车辆照常行驶等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难以保证行政执法的效果。
为深入贯彻•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污染减排规划,满足孝感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需要,进一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制定一部地方规范性文件,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制支持是十分必要的。
二、•办法‣的起草过程
2011年6月,起草单位市环保局启动了•办法‣的起草工作,并于2012年2月,完成了•办法‣初稿。2012年2月,市环保局将•办法‣初稿发送各有关单位征求意见;6月,赴咸宁和随州进行立法调研。根据征求意见和调研情况,市环保局对•办法‣初稿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办法‣征求意见稿,送请市发改委、财政局、物价局、商务局、公安交管局、城管执法局等市直部门征求意见。2014年元月,根据各部门的意见,修改形成了•办法‣送审稿,并按立法程序送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市政府法制办在吸收和协调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审查修改,形成了•办法‣(审议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三、•办法‣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
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思路,就是在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执行标准、实行标志管理、限期更新淘汰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在市政府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统一协调机制, 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逐步淘汰老旧、污染严重的在用机动车, 实现车辆增加、排放量减少的目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我市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出必要的空间和环境容量。一是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和当地实际,确定不达标的在用机动车的强制淘汰范围,分期分批地更新淘汰不达标的机动车。二是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机动车环保检验与安全技术检验执行相同的周期,机动车经排气污染物检测后方能取得环保标志。达到排放标准的,核发绿色环保检验标志;达不到排放标准且不属于强制淘汰的,核发黄色环保检验标志。
(二关于管理体制
机动车排气污染的防治涉及环保、公安、交通等部门职能,各部门必须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会同公安、交通
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建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情况。•办法‣对公安、交通运输、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管职责也作了具体规定,如公安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路检执法、环保部门的停放地抽测等。
(三关于源头治理
从源头上预防与控制污染是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办法‣根据上位法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源头治理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规定了新车准入的内容,•办法‣规定本市行政区域内新购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未达到执行的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不得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二是规定了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单位按规定申报登记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的义务和机动车所有人、使用人在预防机动车排气污染方面的义务。
(四关于规范检验制度和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测实行社会化”,环保部对环保检验机构实行社会化运作也提出明确要求。按照这一原则,•办法‣规定了按照社会化运作的原则编制全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发
展规划,为了规范环保检验机构的检验活动,•办法‣规定了环保检验机构的义务和环保部门的监管措施,逐步实现环保检验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为了方便群众,•办法‣规定了机动车环保检验与安全技术检验执行相同的周期。
(五关于机动车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制度
2008年,国家颁布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2008将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作为安全技术检
测中的否决项,经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合格后方能取得环保标志。环保检验标志作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管理制度,应当作为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机动车定期审验合格手续的重要条件。•办法‣规定对全市机动车实施环保检验标志管理制度。
(六关于法律责任
第一条为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本办法所称机动车排气污染,是指由机动车排气管、曲轴箱和燃烧系统蒸发排放的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
包府办发〔2008〕114号
各旗、县、区人民政府,稀土高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中直、区直企事业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包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七月四日
包头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我市是全国113个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城市之一。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机动车排气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并呈逐年加重趋势。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市区环境空气中70%的一氧化碳、60%的碳氢化合物、49%的氮氧化物来自机动车尾气。为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保护和改善我市大气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内蒙古自治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包头市环境保护条例》、《包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4〕11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开展在用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为基础,以推行环保定期检验合格标志为手段,以强化路检执法和停放检测为保证,以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放维修和报废为辅助,以发展可持续交通为根本,全面推进在用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在用机动车定期检验、标志发放、网络传输、执法抽测、维修治理和淘汰报废的监督管理体系。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陶永山(市委常委、副市长)
副组长:白春光(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 晔(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姚卫华(市环保局局长)
张 莽(市交通局局长)
石 磊(市公安局副局长)
马 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成 员:吴士忠(市环保局副局长)
康卫东(市发展与改革委副主任)
和 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
李世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
魏占荣(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处长)
高海荣(市环境监测站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主任由吴士忠兼任,日常工作由市环境监测站负责。
三、职责分工
市环保部门是我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市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包括贯彻国家关于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防治的标准和各项技术规范,实施机动车排气检测管理,对机动车排气检测单位和维修治理单位进行环保资质认证,推广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工作。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协同市环保部门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将机动车排气检测纳入机动车管理。
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协同市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气维修治理站实施监督管理,抓好维修治理站的建设和资质管理。
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排气检测站进行实验室资质认可,协同市环保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检测站的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并对机动车油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全市在用机动车定期检验、标志发放、网络传输、执法抽测、维修治理和淘汰报废的监督管理体系。
四、工作任务
(一)开展在用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管理,确保在用车尾气达标排放。
建立在用机动车环保年检制度。列入检测范围的在用机动车必须到环保部门认证的检测单位进行排气污染年度检测,符合标准的,由环保部门发给《机动车排气合格证》,加贴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合格标志。未取得《机动车排气合格证》的,公安交管部门不予核发安全年检合格证。
建立在用机动车过户环保检验制度。未取得《机动车排气合格证》的在用机动车过户前必须进行排放检验,过户时应出示排放检验合格证明,不合格的机动车不得予以过户。
建立在用机动车路检和停放地检测制度。除实行机动车排气年度检测外,环保部门应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路检和停放地检测,经检测不符合排放标准的,由相关执法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并责令其到通过环保部门和运管理部门共同认证的机动车维修单位进行维修治理,经复检合格后,方能行驶。
建立在用机动车环保维修治理制度。凡排气检测不合格的机动车均应进行环保维修治理,实现达标排放,经复检合格,方可发证。机动车环保维修治理站应具备环保部门和运管部门共同认定的排气测试资格,配置符合要求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测试仪器,其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环保部门培训,持证上岗。
(二)严格执行机动车环保报废管理规定。
市公安交警部门建立在用车淘汰制度,对达到报废期符合延期使用的机动车在审批时应进行排放检验,合格的方可延期报废。运行里程已达到出厂设计指标治理无望或尾气排放检测未达标,经多次治理复检无望达标的车辆,不得上路行驶,不予年检,并按机动车环保报废管理规定予以淘汰。
(三)积极推进全市机动车环保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统一要求,制定包头市在用机动车环保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方案,加强机动车保有量、机动车类型、定期检测线、检测频率、达标率、标志发放数量、燃料消耗量、空气达标天数等环保信息的管理,并向国家环境保护部和自治区环保局报送年报,定期发布机动车污染防治信息。
五、检测办法
(一)检测范围:包头市范围内的在用机动车,近期主要针对汽车,今后逐步开展摩托车和农用车的检测工作。
(二)检测方法: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尾气检测线全部采用简易工况法,路检和定点检测采用双怠速法。
(三)检测项目: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烟气黑度和光吸收系数。
(四)检测执行标准: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执行《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285—2005)、压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执行《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
(五)检测流程
六、工作进度安排
(一)筹备阶段(2008年1月—2008年5月)。
主要包括宣传、建站、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市环保、公安交警等部门及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形成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要抓紧完成尾气检测站和维修治理站的建站工作,并同步完成网络系统建设。市环保、公安、交通、质监等部门要积极推动,严格把关,特别是要做好资质认证工作。要抓好人员培训工作,对尾气检测站和维修治理站工作人员要进行上岗培训,取得《机动车尾气检测员合格证》及相应资格证书,实现持证上岗。
(二)试运行阶段(2008年6月)。
包括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试运行以及规章制度的建立。要对检测仪器设备进行反复调试,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检测要求。机动车排气净化装置产品要筛选原国家环保总局认证推荐并经市环境监测站检测合格的产品。工作人员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工作程序、检测规范和操作规程,并能熟练操作。特别是尾气检测站和维修治理站要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为正式运行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正式运行阶段(2008年7月以后)。
【机动车排气污染环保广告语】推荐阅读:
环保局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中心年工作计划10-25
铜陵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05-28
基于网络监管系统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管理11-15
中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系数研究06-25
机动车09-15
12机动车和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05-28
机动车信息表06-20
机动车报废证明10-14
机动车保险条例11-25
机动车牌照租赁协议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