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精选10篇)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1

李丹丹

本课程借助电影渠道,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英语语言和文化语境;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实用的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采用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为电影角色配音、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学生操练语言和技能的机会,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以及中西文化差异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断增强语感,培养英语思维、表达、跨文化交际等能力,从而达到《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初中学生开设的英语拓展课程,旨在满足学生更高的英语学习需求。本课程的教学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其教学目标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突出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对根植于语言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背景的把握,即把握英语为母语者的思维模式。英语影片作为一种艺术产品,源于现实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较全面体现了英美国家的政治、社会、文化和科技万象。英语电影通过展现真实鲜活的语境及其蕴含的风土人情,给学生积极愉悦的情绪体验,并让其在充分感受语言、文化中学习英语。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经典英文影视的“泛看”(课堂外)和“精看”(课堂内片断),有机结合语言输入”和“输出”阶段,展开一系列的听、说、读、写、译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实行重在“说”的整体技能教学,提高“说”的能力,同时综合其他技能的训练,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目的。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每周1学时,总学时13。

二、教学原则

1.重视英语语言的输入输出,注意提高文化素养; 2.正确处理说与听、读、写、译的关系; 3.结合实际确定教学方法;

4.发挥英语电影在教学中的作用; 5.妥善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

6.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7.充分体现课堂和课堂外的自主学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本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资料在课堂讲授方式。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讲授和和组织课堂系列活动相结合,教师导向,学生为主体。

2、本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和交互性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习动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使课堂教学通过课外学习与实践得到延伸与拓展。

四、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本课程通过围绕电影主题设计并展开一系列课内课外活动,既分配个人学习任务,又布置团队任务,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能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确保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五、电影口语课程的课堂形式和活动模式

电影口语课程的基本设置模式:平均每两周围绕同一个电影主题来学习相关电影,即两周完成一部电影的学习,学时,课前布置学生完整地看完该指定影片,每次课堂上(2学时)分别选取该电影的不同片断进行解析学习,具体如下:

(一)语言输入阶段:围绕所选的影片以及剪辑的电影片段 1.电影简介:

对电影内容进行介绍,重温故事,熟悉该电影,以便于进一步学习该电影的剪辑片段; 2.电影片断原声回放:

回放所截取的电影的某一片段,大致15钟左右,进行语言、文化的解析,形式如:(1)生词注释;(2)重点短语记忆;(3)经典句型背诵;(4)练习(根据文中提到的口语句型和针对提高口语句型的理解运用能力设置不同的练习题)

3.实用句型剖析:

精选电影对白中的实用句型,进行剖析(语法、用法、相关例句)4.听力练习:

以电影经典对白为素材,设置各种听力练习,如简短问题、复合式听写、选择题等

(二)语言输出阶段: 由学生以个人和小组形式开展一些以口语为重点的说、写、译活动如: 1.角色扮演

(1)按电影内容做模仿秀

(2)以影片里的主要人物角色为基础,学生自由发挥,进行创新性角色扮演(3)小组表演电影片断

(4)小组发挥创造性,自主设计拓展一些如小品、戏剧、电影等节目的表演

(6)其他

2.结尾改编

对一些如悲剧色彩较浓的影片结尾,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进行结局改编。3.话题(主题)讨论

根据影片所涉及的主题形成若干个话题,学生以小组或二人对话形式进行讨论 4.话题(主题)辩论

根据影片所涉及的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辩论,可以采取两种形式:(1)由任课老师安排并主持辩论活动,并对各组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点评;

(2)由学生组织安排辩论活动的整个过程,如主持人,评委及辩手等角色全部由学生承 担。

5.电影观后感沙龙

给学生布置看一部电影,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PPT,下一次课在课堂上各组进行交流。形式可以如下:

(1)不限定视角或内容范围,但限定每个小组最多选两个视角准备好材料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2)限定视角或内容范围(比如以影片中的几个人物角色为视角范围),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视角准备好材料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6.经典电影主题曲/片尾曲欣赏

抽取所选电影的主题曲或片尾曲,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对歌曲进行鉴赏,比如:歌曲填空,歌词翻译或解析等。

7.原声配音

选取该电影的某一个或者若干个片段,由学生开展原声配音活动。

8.翻译

(1)选取该影片中好的对白学生做翻译练习(2)鼓励学生按小组分工翻译整部片子的对白 9.写作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2

英文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不仅具有娱乐功能, 而且还具有教学功能。中国逐渐开放的对外政策对英语口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制约着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蕴涵丰富口语学习资源的英文电影成为培养英语口语交际策略的最佳途径。笔者借学校提供的选修课平台, 把英语电影融入英语口语教学中, 期望能够迅速提高广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一、口语实践课开设的依据及授课目标

语言的功能在于交际,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逐日上升, 与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 英语口语作为交际的主要工具, 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传统的教学中, 人们的眼光更多的还是盯在分数上, 传统课堂的教学不能给予学生较多动口交流的机会。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从这个标准中,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

二、课程及学生的分析

此次授课的安排为校本选修课, 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采用学生走班的方式, 自行选择课程上课, 抛弃了原有的班级模式。总的授课时间为14课时, 选择本课程的学生有三个班次, 108人。学生水平为普通班学生, 英语基础中下, 在平时的学习中, 运用传统的英语知识也有些吃力, 英语口语交际知识尤其薄弱。

将英语口语教学与影视多媒体手段相结合是笔者参考20世纪20年代英国帕尔默 (F.R.Palmer) 等人提出的情境教学法 (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 , 重视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图像、声音等的真实情境, 用丰富的语言直观地传递英语文化的交际方式。

三、课程的设计过程

短期目标:使学生能在传统英语课堂环境之外, 接触到相对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 通过对所选英语影片的赏析, 充分领略英语文化中的口语交际方式, 让学生能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 更加积极地用英语来表达。

长期目标:为学生提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环境, 在课程的学习中, 增强英语表达能力, 流利自如地表达自己,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1. 多媒体影片的选择

选择什么样的影片对口语课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影片的选择是本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步。因此在影片的选择上必须要顾及到台词的地道, 情节贴近生活, 演员发音标准, 以及影片内容的思想性。

影片台词要地道。选择英语影片作为口语教学的辅助手段, 出发点是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 所以必须选能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影片。

作为口语教材的选材, 所选影片中, 演员的发音必须标准,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一些表达很难直接从字面上去理解, 首先应该给学生一个清楚呈现、导入的过程, 才能使材料发挥作用。

影片传导给学生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 所以在选择影片上多选择具有教育性或者励志性的影片, 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有所感悟。

2. 对所选影片进行合理处理

(1) 影片内容介绍。在口语交际中选择的影片, 在导入前应该让学生对其故事情节, 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过人之处有所了解。

(2) 对影片进行适当的处理。影片播放时, 授课者当然不能随意拿来一部影片连续播放, 这样不仅费时, 而且很难让学生去找到影片资料口语交际上的亮点。笔者采取的方法是片段性播放, 使授课有所侧重, 真正体现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作用。

(3) 口语交际课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是选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具有很大导向和激励作用。口语交际课本身需要学生的参与, 评价不应过多着重于他们的表现, 而是着重于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通过教师的合理评价, 使学生能以更加愉悦、主动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教学探索实例

接下来笔者以开设过的一节课, 为读者呈现口语交际课结合英文影片的教学实例。笔者经过精心挑选, 选择《Friends》———老友记中的部分片段作为授课材料。《Friends》以一家名叫Central Perk的咖啡馆为舞台, 描述Monica, Rachel, Phoebe, Chandler, Joey, Ross (三男三女) 之间的爱情、友情及亲情, 是当时美国年轻人生活状态的写照, 针砭时弊的插科打诨中混合着令人捧腹的笑料, 这部幽默、浪漫的室内剧让很多人津津乐道。

Step 1, 提供学生《friends》背景介绍, 讨论朋友的话题, 为开口说英语热身。

1. What should friends be like?

2.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share the same house with your friends?

设计这两个话题是让学生能对朋友这个话题有个发散性思维的讨论, 在口语交际中有话可说, 朋友这个话题涉及的词汇和英语能力要求较低。

Step 2, 结合学生的讨论内容, 呈现《friends》中的一个片段, 来领略英语电影中口语交际的语言特色。我给学生提供的是Rachel剪信用卡的那个片段。Rachel在故事中是一个逃婚的大小姐, 在逃婚前, 她的生活主要是靠老爸、未婚夫。逃婚后, 只能靠信用卡过活, 在片段中, 一帮朋友鼓励她把信用卡剪掉。

对话一:Friends:You are ready?

Rachel:No, How can I be ready?Ready to jump out of the plane with no parachute?

在这里Rachel把信用卡比作自己的降落伞, 没有信用卡就像是跳伞没有降落伞。比喻鲜明, 语言直观。

对话二:Rachel:Come on, I can’t do this.

Friends:Come on, You made coffee, You can do anything.

Rachel说的come on意思是别开玩笑了, 朋友说的come on是对Rachel的鼓励, 加油。

对话三:Friends: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Friends:It sucks.You are gonna love it.

It sucks在这里意思是It’s very bad.Suck在很多情况下有不同的用法, 要注意时态的使用。

问朋友对看过的电影的评价:

How was the movie?

It sucked.

嘲笑一个人无用的行为, 可以用You suck.

美国英语中suck at something=be very bad at something.

I suck at math.

I suck at singing.我唱歌很糟糕。

通过这个电影片段的欣赏, 引导学生在情节的感受中, 体会原汁原味的英语口语使用语境, 掌握传统课堂中无法得到的语言交际知识。笔者在呈现每一个对话片段时先让学生对接受到的语言信息进行分析———What information can you get?鼓励他们对语段进行猜测, 从鲜活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学生从最初的懵里懵懂到最后的恍然大悟, 幽默的电影情节又使他们最后会心一笑, 授课效果非常明显。

Step 3, 给学生设置一个类似的生活场景:Suppose you are sitting in a cafe, you must have many things to talk about, so I will give you the chance.Please chat with your partners.借此为学生主动交流开启话题。

五、对教学实例的总结和反思

1. 值得肯定和坚持的部分

首先, 使用英语影片的口语交际课, 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语言环境, 精心组织了教学活动。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结合德育教育, 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熏陶品德, 获得知识。

其次, 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影片片段播放后, 教师采用提问、讨论、回忆情节的方式, 给学生提供了开口说话的机会。

最后, 影片中原汁原味的口语交际, 是学生在传统的英语学习之余很好的调剂品, 不仅能使他们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而且能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

2. 有待改进的地方

对选择的影片要进行更多的处理, 挑出更加经典的口语交际部分呈现给学生, 使口语交际的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用英语交流的参与积极性有待加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在课堂上提供的时间, 怎样使学生在日常的交流中乐于说英语, 敢于说英语, 也是我们英语教育者要努力的目标。

总结

开设选修课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 而对于注重学生的课堂主观性的英语课来说, 就有了一个好时机来抛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拓展。笔者立志抓住这个契机, 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英语影片的语言渗透, 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真正体现语言教学的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高胜英.体验学习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戴军熔.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突出问题[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11 (9) .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3

而电影以独特的优势与特点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推崇。英语电影的语言具有自发性、无准备性、句式多变、直观性、语感较强等特点, 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语言材料。英文电影课的开设更是加强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教学设备的更新,网络的普及,许多老师也意识到英语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妙用,因此近年来纷纷将其运用于英语教学并进行教学模式与策略研究。

龙敬(2008)以原声电影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探析,结合电影特点分析了电影作为教学内容的优越性并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设计,从导入,精看,到巩固反思,提出了选片的原则要思想内容健康,符合课堂内容主题,适用于课堂教学,且要有中英字幕等;刘娟(2008)从英语原声电影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提出电影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基础,电影选择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同时电影教学要基于网络,建设电影教学教材;刘悦(2005)根据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教学需要,通过收集的材料分析了英语电影课程的学习策略,提出英文电影课教学必须确定教学目的、大纲和手段;武晓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好英语电影课的关键是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刘巧媛等人(2006)在“高校英语电影口语模仿教学之探析”中提出英语电影使得学生对整句话的语调、节奏和语气的感知却强于模仿录音。而王微(2008)分析了英语原声电影在任务型听说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提出电影课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平时要接触社会,感知生活,对周围的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充分积累教学素材,收集有价值的音像材料,教师在听说教学中运用影片时,更要找到两者之间的契合点等。

教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证实电影教学的可行性,他们的研究探索也促进了电影教学的推广发展与进步。然而电影教学仍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英语电影教学费时费力,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课时有限,不少英语院系并未把英语电影欣赏开设为必修课,更多的是选修课,或只是在每学期安排学生欣赏一两部英语原版影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了英语原声电影课的普遍开设。

2、同时相当多的教师只是将电影作为听力口语或文化教学的辅助性材料,甚至是调解课堂气氛的功具。英语电影教学不系统,不全面,因此对英语电影课的教研工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导致英语电课的教学方法自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无法深入。

3、另外,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一套相对系统而科学的适宜英语电影教学使用的教材作为操作性强的客观依据, 许多教师选择电影,及在教学各环节的安排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4、教师设计未能体现以为学生为主体,课堂活动欠组织性,学生参与性不强,课后未能给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使得课内课外学习无法相结合。

5、缺乏相应的测试手段来检测学生对电影的理解程度及学习效果以及合理的考核手段。

正是由于目前英语电影教学存在着上述问题, 使得这一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 未能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 有必要针对性地克服英语电影教学存在的问题, 继而改进这一教学方式。

电影口语拓展课以体验哲学与认知主义理论为基础,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现代化教育手段,主要结合角色扮演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个性化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课外活动相结合,综合了电影教学与口语教学的特点,将有效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增强其学习情趣,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理论基础——体验哲学

语言学家Lakoff和哲学家Johnson于1999年出版了《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将体验作为一种新的哲学理论纳入哲学领域呈现于世人并给世人以启示。该书批判了在西方流行了多年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传统哲学观,极大地冲击了西方传统的哲学观。二者在书中提到的“非客观主义”强调了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人们的思维、心智、概念都是直接基于现实世界、感知体验、身体运动,不可能与生理、神经无关,具有体验性。(李霄翔(2009))Lakoff (1987:267)指出:“经验现实论(experiential realism)应根据体验(embodiment)来描写意义。”并对体验做出了解释,即我们总的生理能力及作为人类在环境中起作用时的物理和社会经验,充分说明了具有社会性的人类,其认知过程的体验性和与环境的互动性。而在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中,体验哲学被认为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王寅(2006)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观点。李霄翔(2009)也提出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需要人类经验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反映了人力参与语言活动的过程,不参与人类语言活动就不可能获得语言。体验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人类参与语言活动时所形成的“语言感知体验”(linguistic sense experience),是人类个体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感知体验”导致“语言印象”(linguistic impression)的产生,从而构成了人类的“经验性反思”(experiential reflection),通过人类的这种反思,人类逐渐地构建“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体验是认知的基础,是语言产生的动力源泉。体验认知是联系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没有体验认知,人类和他周围的一切只能是格格不人的两个世界。难以想象,如果没有身体感官对于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心智对其结果的整理和加工,概念和意义从何而来,语言又如何形成。因此,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过程揭示了语言形成和人类语言认知等过程的本质,对当今语言认知研究的深入以及对语言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和意义。而电影口语拓展课就是一种基于体验哲学提出的体验式外语教学。以电影片断为教学素材的电影口语课程向学生提供了真实语言、文化环境,让学生始终处于自然的语言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习者从生理上、智力上、心理上、精神上完全参与体验。同时英语电影口语拓展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与交互式学习模式,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实用的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如角色扮演,模仿演员的语音语调、为电影角色配音等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语言体验,操练语言和技能的机会,让学生逐渐构建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发展语言能力。

三、英语电影教学的具体思路

首先,做为一种崭新的体验式外语教学,以电影片断和字幕对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电影口语拓展课,通过相关主题的电影片断欣赏,给学生以充分视觉听觉体验,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电影从不同渠道对人的身体部位或器官进行刺激和冲击,自然加强了它们投入体验活动的可能性和积极性。电影的生动性,真实性,不仅对学生感知和理解具有帮助作用,而且直接把学生带入具体语境当中,使他们对所接触的内容“感同身受”。这些无不对“体验认知”的促成、对认知效果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其次,电影口语拓展课既注重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也注重不同语言赖以生成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的介绍。李霄翔(2009)在lakeoff的体验哲学中,总结指出文化学习过程应是有明确文化学习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学习循环。而电影中包含各国风俗、习惯、人情、环境、传统、民众性格,及价值观念,为全方位体验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电影口语可以填补以往大学口语教学中传统这方面的空缺,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文化体验,接触二语文化的生活方式,广泛了解二语文化环境中的文学、艺术,甚至衣、食、住、行,从生理上、智力上、心理上、精神上完全参与体验。

再次,电影口语拓展课充分认识并发挥“体验”在语言认知和习得中的重要作用,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交互式学习模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身体不同器官的体验认知功能。从活动形式上看,在每一单元的教学环节中,电影口语课堂都做到听说读写并重,调动不同的身体器官和部位参与对语言材料和信息的感知和体验。电影口语课首先根据主题,选取适合学生观看的影片和剪辑电影片断,然后整合对白字幕,精心设计听力填空,翻译练习,语音模仿等活动。这些活动本身不仅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引领学生开始了语言体验,对学生语言实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有裨益,同时也为下一步更加深入复杂的语言体验,角色扮演奠定了基础。让学习者对语言信息有由浅入深的感受和体验。

最后,电影口语拓展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和交互式学习模式,变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布置每小组一个主题任务( 如环境保护),为了完成这个主题任务, 小组成员自主决定课外小组学习的时间,分工准备PPT,讨论各自所发现的问题以及每人分工任务的完成情况, 然向全班汇报,而其他小组根据老师的五项标准(发音是否准确,与学生是否有互动,结构组织是否有条理,PPT是否简洁精美,内容是否切合主题,有意义)进行打分。

四、教学创新

教学内容创新:电影口语拓展课结合电影教学与口语教学的特点,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相关的影片,剪辑影片,以电影片断为主要学习素材;主题丰富,设及十八领域,如校园文化,人与自然,情感生活,历史与战争等。

课堂活动创新:电影口语拓展课课堂活动丰富,有听力,有翻译,有小组讨论,及角色扮演等,但活动是环环相扣,例如教师首先将“律政俏佳人”中女主人公Elle Woods在毕业典礼上的那一段发言设计成听力填空练习,同时又给学生增加毕业典礼发言的所需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毕业典礼发言,同时鼓励学生设想成Elle Woods,在课堂中发言。

课程考核创新:电影口语拓展课考核结合了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全面考查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表现情况、语言技能运用能力变化情况。主要体现在平时课堂活动中,教师从语音准确,组织逻辑,课堂互动,PPt 质量,内容意义五个方面制定课堂活动评分的标准。学生以教师制定的评分标准评价其他小组的课堂展示(group presentation)。同时期末考核内容将包括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日常用语,及文化现象等设计成听,写,译练习形式,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综合考核。

总结

综上所述,电影口语课堂教体现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的产生和认知遵循的是“现实一认知一语言”的过程。它不仅仅能帮助学习者获取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目的语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体验”于使用目的语的环境之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获得较高的语言使用技能。而这些语言知识和技能又是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获得的,所以更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内化(internalize),因此对这些知识和技能会掌握得更加持久牢固,这也充分体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电影口语拓展课将更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对于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很有裨益。

[1]覃胜勇,张长颉.lakoff 和Johnson 体验哲学述评 [J].国外外语教学(FLTA), 2004年第2期.

[2]王寅.论语言的体验性——基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语言新性质[J中国外语,2006年9月第3卷 第5期 (总第13期)

[3]李霄翔, 陈峥嵘, 鲍敏.体验哲学与英语教材研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2期.

[4]贾清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理论界, 2007年 2月.

[5]刘娟.英语原声电影大学英语选修课中的教学探索[J].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5月.

[6]李月林.英语电影欣赏教学新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3月.

[7]龙敬.以原声电影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8]刘悦.英语电影欣赏课的学习策略和基本教学方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01期.

[9]王微.原声电影在英语任务型听说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8月.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反思 篇4

建安小学

王晶

英语口语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英语口语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英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英语口语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二是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英语口语的能力。

教师只有明确英语口语的目标和要求,才能调整一些惯性理念,落实训练重点,才能把一个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视为其英语素养的一部分,并在课内课外指导学生口语能力不断地提高。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呢?是不是仅仅抓住口语交际几堂课的教学就可以了?显然不是,英语口语的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如果平时不加强锻炼和培养的话,也很难把英语口语课上好。作为教师,应该在平时让学生储备一些“说”的能力。

1、让学生“想说”。

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的兴趣。首先,多进行说的训练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因为说,也是在使用语言,我们常常说某人能“出口成章”,这就是说与写的统一。其次,对于学生来说,使用英语口语表达的同时就在进行思维训练。你想要使用某个词汇你就要在头脑的语言积累库中搜寻,要想把话说得巧,还要动脑筋选用表达方式和语速语调等。再次,英语口语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使用口语交往、工作、学习和生活,好的口才能表现一个人的良好文化素养,能提高成功的效率。将来走向社会,找工作时,人们通常不仅仅要参加笔试,而且还要面试,如果,口语表达不流畅,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损失。我们没有英语的环境,就只能师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氛围。彼此之间的交谈尽量多使用英语。

2、让学生“敢说”。

英语口语课不是与其它的课程割裂开来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教师应注意平常的训练。现在许多中学生,越是高年级越沉默不语,他们对待老师的提问,更多的是保持沉默。这种情况一方面说明他们的思维不活跃,另一方面,表明他们有自卑心理,怕自己说错而被人耻笑。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懂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的道理,让学生去除思想包袱,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不卑不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落落大方地与人交际,积极参与讨论。

3、让学生“多说”。

教师得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去训练,我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开设了“课前演讲”的训练,每堂课1分钟按学号进行说话训练,形式多样,畅所欲言:讲故事、品名句、析美文都可以,关键看学生是否能流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是否能让其他同学体会到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且,要求台下同学能针对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找出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初步学会倾听和交流。这样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除了“课前演讲”,我还在课内注意多提问,让学生复述课文、朗读课文、口头作文等多种即兴表达的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以此蕴养学生的语文文化内涵,拓展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空间。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5

电影对“教育”的启发

如果你看过“死亡诗社”,你也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电影的设定虽然是在1959年的美国一所重点高中,为什么会与今天的中国的很多高中迷之相似呢?

这就要涉及到电影的key word 啦~

Conformity

先来看看conformity的定义

conformity[英][kənˈfɔ:məti][美][kənˈfɔ:rməti]n.符合; 一致; 遵从; 依照; 复数:conformities

[例句]The prime minister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nstitution, chosen by the president.依照宪法,首相由总统选定。

也就是说conformity,指的是在1959年的美国,由于二战之后经济蓬勃的发展,人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人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对于文化往往采取的是很保守的态度——人们对于幸福的定义是非常相似的,即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家庭稳定。而电影中的welton高中也是以培养这样的人才为目标。

而我们今天中国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一致性”

比如在大学课堂上,老师鼓励大家发言,但是很多同学都会选择冷漠脸

又比如很多同学都认为找到“稳定”的工作,就有美好的未来,而不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这样的例子真的很多,我们今天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追求着conformity~

那我们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这个现象呢?

1 At Welton,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obey authorities and internalize whatever knowledge their teachers deem fit to pass on to them.

词汇:

internalize 内化

obey 服从

authorities 权威的人或事

同类词汇:

Rote memorization 死记硬背

Blind obedience 盲目服从

Blind emphasis on sameness and repetition 盲目强调同样性和反复

2 Education is a way for students to go to a good college and later get a good job.

Ultimately, the point of following the rules/ conformity is to achieve success, but only in the narrow and material sense.

教育就是让学生们进入重点大学,找到好工作的方法。

而遵从这些规则的终极目的是取得成功,这种成功是狭隘的,物质层面的。

狭隘的,物质层面上 in the narrow and material sense

3 School forces students to aspire for the same kind of success and essentially to become the same people.

aspire for 渴望

学校强迫学生渴望同样的成功,成为同样的人。

有没有感觉以上的这些句子,分分钟可以被用在我们自己平时的写作和口语练习中,比如描述“应试教育”的缺点和弊端,人们过于追求成功的隐患等等话题哇~

我会在下文以及素材包中,把这些话题再做详细解释哦~(素材包获取方式见文末)

2

成功和幸福的关系

1Conformity has no psychological or spiritual “payoff”—it just produces more conformity.

你是不是很想问: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意义是什么?

答案是没有意义

psychological or spiritual 心理或精神上

payoff 回报

conformity 只能产生更多的conformity,无法带来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收获呢~

2 Students are trained to achieve “success for the sake of success,” not for their own happiness.

那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很多情况下,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内心,那么成功也仅仅是为了成功而成功,而不是自己的幸福

For the sake of 为了...

3 The most famous quote in Dead Poets Society is “carpe diem,” which means “seize the day” in Latin.

“carpe diem” 这也是电影最有名的一句话,在国外很多人甚至把它当作座右铭,纹身在身上呢~

它的意思就是Seize the day—— 抓住自己的生活

4 Professor John Keating delivers these words to his students o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symbolizing his desire to inspire his students to “make their lives extraordinary.”

Inspire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启发某人做某事

make one’s lives extraordinary 让生活不同凡响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不同凡响呢?

5 A good life should resist sameness and blind conformity.

Resist 抗拒

答案很简单,主动抗拒这种“大众的成功”,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

Because life is all-too short, students should make the most of their time on the earth.

make the most of their time 最大化的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6 The best way to make the most of life is to be creative and original—to seize the day—and not simply to repeat one’s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lives.

这句话,我多想说给之前的很多毕业的学生们听哇~很多学生毕业了,仍然对自己未来很迷茫,所以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妈说,我以后要...“或者“我爸说,我以后要...” 我多么想告诉他们,要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啊。

be creative and original 有创造力

repeat one’s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lives 重复别人的生活

7 In short, Keating’s goal as an educator is to teach his students to think for themselves, to explore their passions and live accordingly.

Think for oneself 为自己着想

explore one’s passions 发掘自己的热情

3

题目自测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内容哦~下面有几道题,你可以自测一下,如何运用上面学过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回答哈

以下题目常见于“雅思”,“四六级”口语,写作中

1 Is your idea of success same as your parents idea of success?

2 Do you think people focus too much on appearing to be successful?

3 Why do you think money is the most common way of seeing success?

4 Do you think money can buy happiness?

5 How much pressure do your parents put on you to be successful?

6 Will you put any pressure on your children to be successful?

再来一道写作题目啵~

Happiness is considered very important in life.

Why is it difficult to define?

What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achieving happiness?

作者:Cindy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6

一、英文电影融入高职英语口语课堂的优势

1.学生的兴趣就是英文电影融入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关键点, 只要能调动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就能发挥学生想要自主学习的动力, 学生有了主动去学习的求知欲望, 就会积极地利用课余时间去了解英语, 练习英语口语, 他们希望能像电影中的演员一样讲熟练地道的英语。这样多加练习能快速地提高英语口语的水平。

2.利用电影中画面与声效的美去让学生逐渐喜爱英美文化, 想要去进一步地了解英语电影背后所蕴藏的国家文化与特色风俗, 声形并茂的电影能让学生在看电影时一点点地将其带入其中, 学生逐渐沉浸在美国历史文化中, 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英美的文化涵养。

3.语境是学好口语, 特别是提高口语能力的关键因素。电影是能承载着社会文化、民族风俗、历史背景, 并将这些生动地展现在学生视线里。要想学好口语就是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之下, 身临其境地去感觉语言的魅力, 才能达到正确学习的效果。在无法经常去国外生活感受当地人的本土语言时, 电影就成了最好的学习媒介,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动人的语言学习环境。

4.发音、语调、用词和句式的学习

(1) 发音。发音是学习正宗英语口语的基础, 一般在英语原声电影中, 演员的发音都是比较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 吐字清楚, 想要学习发音就尝试着去模仿他们的发音, 这是纠正自己发音不准确, 调整自己发音的重要方法。

(2) 语调。语调是口语的门面, 是想要拥有熟练英语口语的润滑剂。语调的高低变化会直接地影响整个语言的表达意思。因此, 在学习口语中, 注意学习语调的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3) 用词。英语原声电影中通常都是比较生活化与大众化的, 用词一般十分简洁明朗, 这样很随意地用词会让自己的口语更加贴近真实的生活, 让口语变得更加正宗。

(4) 句式。在影片的对白中, 使用最多的要数省略句了, 因为有上下文的内容连接, 简洁精炼, 而且容易理解。

二、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口语课中的应用

1.模仿对白。

老师在英语口语教学时, 可以剪辑一段生活场景的片段在课堂上反复播放, 给学生对白资料。让学生可以对照着资料来更听清演员的每一个单词, 老师可以解释在句式中所涉及到的语法知识, 这样讲解式的教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词汇的意思, 再进行模仿达口语, 理解语句的含义。消除学生不理解不消化的障碍。这样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 更有利于对口语的记忆。

2.配音。

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可以将英语电影的声音关掉让学生们自己来配音, 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充分地体验表演的乐趣。老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安排配音的角色,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老师要把握好现场, 将知识能够融入到对话中。强调语言的流利性与语调的准确度。

3.访谈和设计内心独白。

访谈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交流形式, 能够多方面的反应出练习者口语的水平, 语言的应用能力等, 是两个人面对面进行的沟通方式, 这样能够锻炼口语熟练程度。

4.组织辩论。

这是练习口语的高级阶段, 当学生的口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可以开展一些组织辩论活动, 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口语思辨能力。这一阶段能够培养学生对自己掌握外语, 进行长篇描述时的能力运用。

5.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与配音有相似之处。但是, 这项活动更主要的是强调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因此受到很多同学的欢迎。老师根据每一个同学的性格特点安排他们进行电影中的角色演出, 这样的目的是希望能通过真实地感觉人物内心, 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英语, 提高与对方进行交际的能力, 强调逼真性和即发性。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能盲目使用电影, 在选择电影作为教材的时候, 要注意分辨哪些是适合学生看的, 要选出健康有意义的影片来作为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材料。要选择一些贴近现代生活, 贴近当代学生心理活动的影片。

2.不要本末倒置, 不要将看电影纯粹地作为一种文化熏陶, 要明白教学的目的是要从电影中学到正宗的口语。在教学过程中, 牢记电影是作为教学的手段之一, 是为口语练习而应用, 而不要过分地开展对电影艺术性的探讨。

3.把整部的英文电影直接作为听说课的教学材料是不可取的, 因为任何一部原版的英文电影都不是为语言教学所拍摄的, 所以它的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 应该加以分类整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与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日益强大, 当下的流行文化因素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英文原声电影作为文化载体给学生们带来娱乐的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想去学习英语的冲动, 不自觉地也希望能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原声电影与传统的教学英语视频之间的差异进行对比与探讨, 提出如何更好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利用英文原声电影, 指出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关键词:英语原声电影,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秀茹, 崔会拥.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6) .

[2]曹晓利, 甘世安.影视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功能及运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6, (05) .

大学英语拓展课《电影口语》教学大纲 篇7

关键词电影预告片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前言

电影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世界电影诞生一百多年以来,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起到了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陶;台情操和激励斗志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作为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在英语教学领域,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英语电影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给整个外语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电影预告片是和电影海报相对应的动态电影广告形式。它浓缩了整部电影的精华,具有制作精良,视觉和听觉效果完美结合的特点。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越来越受到的大众青睐,受欢迎的程度不亚于电影本身。然而,目前在国内却很少人涉及如何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为此。本文试图从口语教学的角度来阐述英语电影预告片的优势。并提出英语电影预告片用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应遵循的原则。

一、英语电影预告片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电影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在新片上映前。电影预告片中信息担负着宣传电影、吸引观众的重任,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最终影片的票房收入,因此,与电影相比,预告片的重要性日渐突显。同时,预告片还具有内容简明扼要、形式短小精悍和语言精练的特点:

1内容简明扼要,题材丰富。近年来,为了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观赏需要,电影制造商极力推出题材多样的电影,这从预告片上得以体现。预告片的发行比实际电影上映时间提前4-6个月左右,浓缩了即将上映电影的精彩场面,如主要的故事情节片断和人物,既能满足观众的喜好和一睹为快的愿望,有效地宣传电影,又达到“一叶知秋”效果,充当人们选择电影向导作用。同时,预告片展现的却又不是全部电影内容,其制造的剧情悬念引起观众极大好奇心,为下一步观赏电影打下基础。

2形式短小精悍。通常来说,预告片一般历时2-3分钟,节省人们了解影片的时间,也简化复杂的认知过程。

3视听效果高品质化。经过精心剪辑的预告片画面可以说达到了精美绝伦的程度,不仅给予人们高质量的视觉和听觉享受,更展现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传递各种文化信息。

4语言精练、时代感强。像所有的语言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英语的表达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电影预告片中的语言包含了对故事背景的解说和影片人物对话两个部分,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此外,由于时问的限定,片中出现的语言都力求精练。

5来源广泛,操作简单。北美电影市场每周都会推出新的电影预告片,我们从相关的网站可以免费下载到高清晰的预告片而只需要使用RealPlayer软件播放器就能观看。

电影预告片的这些特点对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启示。从教学理论上,根据何高大教授对大学生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的适应性研究的调查结果发现:通过听歌、看影视学英语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首选方式(何高大,钟志英,2005)。这一研究表明,影视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实践上。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英语语言教学在目前我国高校中广泛普及,为将电影预告片的优势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提供了平台。具体表现如下:

(1)丰富的题材为英语教学提供海量、有趣和真实的资源,打破传统“教科书+课堂”单一的教学模式。预告片涉及各方面内容,学生可以从电影预告片了解电影新动态,获得课本以外的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增长见识最终促进英语学习。

(2)形式短小精悍,推动影视教学的普遍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学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以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单元,除非专门开设影视欣赏课,否则受到时间限制,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整的观看一整部电影是不现实的,这阻碍了电影教学的普及。预告片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由于每部预告片只费时3分钟左右,使课堂教学有灵活性。弥补了电影费时的不足,同时也缓解教师的备课压力。

(3)视觉和听觉效果完美结合再加上字幕解释,视听互补、互释,强化了情景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电影预告片向我们展现真实生活情景,如演员的手势、肢体和面部等动作都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有助于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文化特征,加深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4)从语言形式来看。电影预告片语言经典化,生活化,情景化,时代化,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认知语言。片中讲解员大都源于说英语国家,他们发音规范、表达地道,为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语音水平提供绝好的模仿典范。对话口语特征突出,使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口语交际语言,逐渐摆脱说“书面口语”的误区。英语口语表达式多种多样,如Superman returns(超人归来)中“言归正传”的表达法为start withthe big question。代替了我们常用的get tobusiness。由此可见,通过观看预告片,学生可以吸收更多的常用口语表达式。此外,与电影相比较,预告片中的语言纯净,不存在粗俗语言。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5)预告片为各种偏好的学生列出了可供选择的清单,方便他们在课外欣赏自己感兴趣主题的电影和开展语言学习。

二、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的操作步骤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在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这四个环节都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文秋芳,1999)根据电影预告片的优势,我们认为,它是帮助改善学生的口语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将电影预告片运用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具体操作分为两大部分:

1课堂观看预告片的教学活动

步骤1:准备活动。

(1)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下载适合的片子。包括查询与预告片内容相关的资料,设计教学任务以及确认电教设备的正常运作等。

(2)向学生输入相关知识。如呈现与电影有关的专业词汇:plot(情节),genre(类型),cast(演员表),rating(等级)等:介绍涉及的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内容。英语预告片里的故事都有特定的历史时代和地域的背景,多角度的展示了英美国家民族文化,包括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方面。因此,教师应该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预告片内容和培养他们在口语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

(3)片名是电影的灵魂,教师要解释片

名的中英文含义,使学生对片子描述的故事有初步印象。最后布置任务,目的是做到“有的放矢”,带着问题来观看,引起他们更多注意力。

步骤2:观看后的活动。

(1)先是让学生通看两遍,第一遍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和发展,第二遍分小节看,要求学生捕捉片中的主要线索。这时,教师可以插入一些对预告片中出现的新词汇的解释,然后再通看第三遍。完成这一系列的观看后,开始安排练习。练习的设计应围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口语教学的目的展开。

(2)针对大学低年级学生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培养交际能力的双重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发音口型位置和变化以及有关的停顿、连读、省音、节奏等语音现象,不断改善发音方式:开展配音活动,鼓励学生扮演片中人物角色,模仿他们的语调,来提高语音整体水平。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方面,根据Hymes(1972:281)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可能性。即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是否在形式上可能:(2)可行性,即某些语言是否能够付诸实施以及可实施的程度:(3)确当性,即话语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得体,以及得体的程度:(4)有效性。即话语是否已经付诸实施以及实施的程度。按照这个概念来审视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不难发现我们的交际能力训练过多地关注“可能性”而忽视了其他因素,造成学生总在用理想化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整理预告片中对话文本时应注意精选出一些真实情境下的经典句型和常用表达法,然后教会学生使用,使他们的英语表达符合真正的交际要求。如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中的出现句子:Elizabeth Bennett was wayahead Of her time和You have bewitchedme in body and soul,其中。way ahead 0fone’s time和bewitch somebody in bodyand soul这两个句型值得我们斟酌和学习。

(3)对大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口语能力培养的目标是演讲、辩论能力的拓展。因此教师可以预先布置任务,观看后依据已有的线索让学生复述片子的主要内容,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紧接着进行分组讨论,分析预告片留下的悬念,预测影片故事的发展和结局。这些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挥了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4)课后观看预告片的教学活动

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改革教学结构。即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余胜泉,吴娟,2005)。因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与预告片对应的电影,完整地理解电影内容。同时提供下载预告片的网站和方式。鼓励他们搜集更多的、自己感兴趣的预告片开展自主学习。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英语电影预告片不同于现成的教科书。教师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主题的选择

预告片思想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干一体,时代感强,具有教育意义。丰富学生的知识的预告片能真正有助于英语教学与学习。预告片的类型多样,有:action(动作片),adventu re(冒险片),comedy(喜剧片),documentary(纪录片),drama(剧情片),family(家庭片)。animated(动画片),horro r(恐怖片),romance(爱情片),science fiction(科幻片),suspense(悬念片)和thriller(惊悚片)等等。但并非上述所有的类型都适合用于语言学习,如horror,thriller,action这类的题材就与我们的生活现实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应该谨慎地对待,选择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能引起学习兴趣的主题,如:comedy,documentary(纪录片),family(家庭片),animated(动画片),romance(爱情片)。

2语言形式的选择

从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英语电影预告片语言应该尽量选择发音标准,语速适中,语法规范的对话。这是因为有些预告片中的人物语言由于受到地域、年龄、阶级等诸多因素影响。会有夹杂地方口音、使用俚语的现象,对英语教学的帮助不大。

3视觉效果的选择

视觉和听觉效果的结合能加强对预告片的理解和增强记忆效果。英文字幕解释的呈现加深学生对片中的词汇、经典句型的理解。因此,选择有字幕解释的预告片有利于学生通过多渠道的感官刺激,加深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记忆,毕竟,英语口语的教学目标既要求语言流利、恰当,同时也要求诺言形式的准确。

四、结束语

英语口语课自我介绍 篇8

Hello, my name is XX. I graduated from Qingshan school. I loved literature since I was a child. For me, compared to the wonderful symbols, numbers and varied geometric shapes in science, I prefer the humanistic atmosphere in literature. When no one else, I like to read quietly, immersed in and even indulge in a famous literary masterpiece. In the book the rich cultural atmosphere, let me not by gladdening the heart and refreshing the mind, trapped, unable to extricate themselves. I do not know when the old disabled heard Wang Xiaoyu that sounds like the nature of the storytelling sound, whether it has such a feeling?

But because of too much in books, but I ignored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reality, in an unfamiliar environment and a strange person, I will because of loss is too dull and silent at a loss, it is one of my biggest drawback.

Of course, I have been trying to change myself like Chutian, though it is difficult, but I will do my best. Therefore,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I hope that in the harvest of good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we can also harvest a number of precious friendship!

中学英语口语课教学的基本方略 篇9

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虽然有较好的语法基础,有阅读书刊的能力,但却存在英语听说能力差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书面英语能力,还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全面地掌握这门语言,尤其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听说能力更为重要。笔者提倡用“以听导说”的方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多听、多讲。

二、“以听导说”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外语教学中,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学中科学的有效程序,首先是听,接着是说,然后是读,最后才是写。”听、说、读、写是学习语言的四个必要环节,实践证明,在语言实验室里,复述难度低于学生听力水平的口语材料是达到口语流畅、准确的最佳方式。因此,我们谓之为“以听导说”。

1.说与英语水平的关系

众所周知,口语与英语水平有密切关系。口语课是与综合课、阅读课、语法课、语音课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因此,要提高口语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就牵涉到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法知识、听说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忽略任何一方面都不行。

(1)词汇问题:词汇是口语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词汇量少的人是很难说成句子的。学生在掌握了大量词汇、句型、惯用语法等基本知识后,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口语中去,以致用英语自如表达思想。所以,我们平时要尽量扩大词汇量。

(2)结构问题:学生应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交际法倡导人D.Hyous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素质:首先需要掌握语法、句式等语言知识;其二是了解各句式在交际生活中的功能;其三是熟悉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交际能力并不排斥基本句型的掌握。心理语言专家Steinberg在制定语言模式时说过:“任何一种语言模式都必须有一套特殊的运用方法,其中包括对常见结构的使用……”毫无疑问,按固定规划来造句和理解句意,所花的时间比寻找贮存资料所花的时间多。因此,学生需要记住并掌握大量的常见结构,如短语、套语、句型等。这样在口语练习中就可以脱口而出,将思想自如地表达清楚。

(3)语音问题:要注意纠正音调,使别人听懂你所说的话且不造成误解。如下列对话:

Dialogue

A:Mary,do you know the girl who is singing in the next room?

B:Yes,I know a little about her. Her name is Lily.

A:Where does she come from?

B:She comes from France.

A:She comes from France?But she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 so fluently.

B:The girl was born in England.Then her family movedto …?

两句“She comes from France”句法都是一样,都是陈述句词序。但“She comes from France.”句末用降调,表示肯定,意为“她来自法国”;而“She comes from France?”句末用升调, 意为“她来自法国吗?”,表示怀疑。若学生只知句法方面的功用,不知语调的效果,一听到类似上述的句子,就会不理解,不知如何作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过好语音、语调关,掌握口语所需技能。

(4)说与听的关系:听和说是密切联系的。听是属于理解和吸收的信息活动,说是属于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言语交际活动。听是说的基础,听懂了,才能进行说(交谈)。听即理解、吸收,是活用的基础。没有理解和吸收,就不可能达到活用,吸收不进,就谈不到表达;同样,没有表达和活用,理解和吸收能力也不得巩固和发展。

2.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

在此理论基础上,我们在口语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基本方略。

(1)将听力训练放在首位:要达到用英语交谈,首先至少要听懂对方所说大意,然后才好开口。否则,将难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为训练好听力,可以采取下列做法:①课堂上用英语讲课,使学生尽可能用英语思维,养成习惯,增加语感。②开展电化教学,通过看英文录像、电影,也可提高学生听力,可以补充其课堂上没法直接感受的东西。③选择材料进行泛听。如《英语900句》《新概念英语》以及VOA和BBC等英语广播,让学生想说、想听、必说、必听、爱说、爱听,尽快提高口语水平。

(2)选好材料教学:可以选一些材料清晰,语速规范,易于模仿,故事短小、精悍,情节性强,且语言有趣和幽默的材料。也可选择一些日常会话、专题讨论等学生非常熟悉,且可帮助他们获得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的对话,让学生从听的渠道获得信息。日常会话如“Function of American English”(今日美国对话),该教材可使学生通过模拟操作来提高口语。

(3)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上口语课时不敢或不愿开口说英语,主要是由于胆小、被动、怕出错等心理造成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用英语教学,给学生多听多说的机会。课堂上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口语活动,一般来说,小组最好由2~5人组成,这样每个人说话的机会就多,且不会冷落任何人。可将一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然后给一个主题(topic),如:What do you think of smoking?让小组各成员轮流发言谈谈自己对吸烟的看法。

(4)教学中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可采用短小精悍、情节性强、趣味性浓的小故事为材料,旨在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其次是意象会话,即采用各种表达情感的会话。如表示高兴的会话:

A:Xiao Zhang, Are you free this Saturday?

B:Yes, I’m free.

A:Will you go fishing with me?

B:That’s great!

如表示遗憾的会话:

A:Wei Fang,can you take part in the party next Wednesday?

B:I’d like to,but next Thursday we’ll have an exam, and I have to study for it!

此外还包括表示抱怨、致谢等会话的内容离不开生活情景,如问候、告别、邀请、祝贺等。另外,可采用辩论的方法讨论。比如选定一个贴近生活现实且学生熟悉的题目。例如“电视机对儿童利大于弊吗?”“金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吗?”等题目,让学生认真准备几分钟,然后分组讨论,这种方法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口语测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测试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的主旨是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可以了解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利于改进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竞争意识,同时也可以检验教师的授课效果。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的口语教学 篇10

在日常生活中, “说”是建立起交流的桥梁。但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发现, 有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非常差。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缺乏语言环境

初中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 除了每周有限的四、五节英语课外, 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 课上所学的知识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实际运用。这样的语言环境严重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听英语机会太少

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 而初中学生由于缺少语言环境, 加上少数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不够理想, 更缺乏现代教学手段等原因, 听的机会较少, 这就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3.心理障碍的影响

由于平时缺少训练, 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 如, 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 词汇、句型、语法不够熟练, 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够扎实等, 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 以致形成心理障碍, 怕说不对, 说不好;怕说错, 怕被讥笑, 被批评。开口难, 连贯叙述更难, 越怕越不敢说, 越不说就越不会说。

那么, 如何充分利用初中学生胆子大, 爱发言, 善模仿等一系列优点, 鼓励他们大胆模仿, 积极发言, 过好开口关,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提高学习语言的效果。积极的情感如自信、动机、愉快等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针对学生的“哑巴英语”, 在课堂上教师应采用简单的自我介绍、模仿练习、值日生汇报等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喜欢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后, 教师还应注意融洽师生关系, 拉近师生距离, 以逐步缓解学生紧张、胆怯的心理压力。师生之间经常用英语进行对话, 见面时道一声“Good morning!”分手时说一声“Good bye!”。教师可通过请同学“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通过英语交流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 如:“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this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How do you like my English classes?”“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y?”“Why are you feeling so happy?”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自由对话的环境, 同时, 要经常教育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多实践, 鼓励学生勇于开口。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进取的重要心理因素, 只有把学习由被动变成主动, 才能使学生轻松地学, 愉快地学,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角色运用

开学初, 为班中每位学生都取个英文名字, 如, “Henry”, “John”“Mary”等。学生非常喜欢自己的英文名字, 课后也常用英文名字打招呼, 进而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如, “Mike, may I use your pen?”这种角色运用, 使学生感觉到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在课后得以运用, 激发他们开口说的兴趣。

2.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为了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不断巩固语言知识, 我们可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 如, 值日报告, 小组练习, 情景对话, 表演等形式,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 在教“What does he do?”这一句型时, 请几位学生分别扮演医生、工人、教师、警察等, 让其他同学根据这一情景, 进行问答。如, S1:What does he do?S2:He is a doctor.S3:What does she do?S4:She is a teacher.

3.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 为英语教学开辟了新天地, 使教学内容变得逼真、生动、形象,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锻炼口语的自信心。如, 在教“过去进行时”时采用多媒体设置一个brainstorming教学环节, 让学生反复训练“I was doing…at seven o’clock yesterday evening.”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新的句型, 并正确运用到交际活动中。

三、讲究策略

对中国学生来说, 英语是一种全新的语言, 尤其是对初学英语者来说, 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 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策略,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只要学生敢于运用新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就要表扬、鼓励, 而不应一味注重学生所用语言的正确性。不断地纠正学生口语中的错误, 结果只能使学生感到挫伤, 甚至会使某些学生因此放弃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师的纠错要讲究方法, 注意艺术, 有所选择。对于一些小错, 尤其是因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 因为随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些错误都会自行得到改正的。即使需要改错, 也让学生自己改正。例如, 当学生说Tom always does her (x) homework carefully and…时, 教师可以微微摇头, 学生就会立刻意识到口述有误而重新叙述。当学生说到…his homework…时, 教师微微点头, 这个小错误学生自己就改正了。

当学生说英语出现严重错误时, 则必须予以改正。但也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切忌粗暴打断, 严禁训斥指责。这时最好采取间接改正的方法。例如, 学生说出I go to see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这个错句时, 教师可以若无其事地说:Oh, yes.I see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或者说: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这就间接地改正了学生的时态错误, 同时又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 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继续口头叙述。

四、重视听读

听力是获取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 是口语交流的前提。只有听懂了, 才能很好地用英语进行交流。除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听力训练, 我们还可以选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材料, 如一些经典的原版电影, 英语歌曲等, 对学生进行“精听”, “泛听”等训练, 以此来帮助学生存储一定的口语表达的句型格式;培养良好的语感, 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

朗读是训练语音、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朗读可以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 掌握在语流中说英语的种种技巧, 如连续、失爆、同化、重读、节奏等, 能够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在熟读的基础上, 再选择一些句型、段落、名言等进行背诵, 使朗读技能熟练, 这样不但有利于积累精彩的语言材料, 而且更有利于学生口语的培养与提高。

上一篇:食品安全论文摘下一篇: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抽查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