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共8篇)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1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观察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的形态及几种物理性质,掌握矿物肉眼鉴定方法;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一般特征,掌握肉眼鉴定的方法;

2、认识湖山地区自泥盆纪至三迭纪地层;

3、认识背斜、断层构造;

4、认识南京燕子矶地区内的地貌,分析出幕府山、紫金山与湖山地区的地层联系,及地质演变过程;了解三台洞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

5、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包括:线路布置;观察与记录;罗盘使用;认识地质图。实习要求:

1、将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观察结果填写在实习报告表中。

2、对各时代地层及老师讲解的地貌类型要认真观察、记录;

3、根据湖山地形地质图及野外实际观测内容,画出地质剖面图

4、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将实习内容详细的表述其内。实习时间: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xx日。实习地点: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自然地理实验室 南京湖山地区、南京幕燕滨江风景区 实习内容: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1、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自然地理实验室里,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造岩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等几种物理性质和三大类岩石的结构、颜色、触感等一些特点,以及能够初步鉴定一些常见的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实验报告见附表。

2、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在南京湖山地区观察地质时期,岩石类型、颜色、规模,认识背斜、断层,并使用罗盘、地质锤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地点

一、棒槌山山麓

此地点位于棒槌山山麓,其地层属中生界三迭系下统,是青龙群,厚度一般为400米,上部中一蒲层灰色石灰岩、夹少量页岩、产菊石化石。下部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薄层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等化石。我测量的岩层产状:走向1(257°)倾向1(345°)倾角1(45°);走向2(255°)倾向2(345°)倾角2(45°)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点岩石为石灰岩,颜色为土黄色,厚度一层为10厘米;该处风化较厉害,用手就能剥开石头上风化的部分,而且地上到处都能随处可见这些岩石上掉落下来的小碎片。说明该处的剥蚀现象是非常的严重。此地区总体地貌为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二、棒槌山西侧的逆断层

此地点是逆断层,可看出下盘下降,上盘上升,是受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形成的。总体地貌为

在断层至地点一的这段山体是有过度的现象,这一片是石灰岩偏多,岩石的层状结构从倾斜状过度到几近于垂直的形状。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三、棒槌山山麓——大隆组地层

此地点也位于棒槌山山麓,属古生界二迭系上统的大隆组地层,一般厚度为25米,硅质页岩夹硅质层及时性灰岩透镜体,产假提罗菊石。我测量的产状为:走向(251°)倾向(338°)倾角(44°)。此地点全部为页岩,有黄绿色氧化不充分的,也有红色氧化充分的,岩层厚度一层约为1厘米。

地点

四、褶皱——背斜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点为背斜,且为倾斜褶皱,两翼岩层新,核部岩层老,属古生界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地层,一般厚度为180米,上部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粘土岩有的地区夹有煤线及铁矿层,产植物化石,亚磷木,薄皮木鱼类化石等。中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粗粒含砾石英砂岩。我测量的产状为:背斜北部走向(251°)倾向(341°)倾角(83°);背斜南部走向(260°)倾向(171°)倾角(15°)。此地的北部岩石为灰色和暗红色,厚度一层为5厘米;南部为肉红色,厚度一层为3厘米。

背斜北部岩石

背斜南部岩石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五、中列山——山头洼

当时我们位处一处平台,平台右侧是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地层,一般厚度为100米,中上部为浅灰略带肉红色的块状灰岩,产蜓、小蜓、唱贝、刺毛螅等化石。下部粗结晶的灰岩底部为浅灰色白云岩,含肉红色燧石结核,结核中产珊瑚化石。

平台左侧是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地层,一般厚度为40米,灰色厚层灰岩、具“球状构造”,产假希瓦格蜓等化石。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平台左前方是二迭系下统栖霞组,一般厚度为150米,上部灰黑色灰岩含多量燧石结富产化石:南京蜓、多壁珊瑚、角珊瑚、早板珊瑚、中国孔珊瑚。中部灰黑色含沥青质灰岩、产米斯蜓等化石。

对于这五个地点的联系起来的剖面图见附图。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3、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去了幕府山一带以及南京幕燕滨江风景区,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这片地区的地貌形成原因,及地质演变的大概过程。地点

一、南京幕府山

此风景区内主要是寒武纪时代的岩石,地层比前一天在湖山地区看到的岩层老很多,而且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白云岩,里面含有很多镁铝等矿物,故有很多开发商在这里开采矿物提炼镁铝。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旁边有一块岩石是从山上滚下来的,其上表面被侵蚀成刀切状,侵蚀效果非常明显。

在幕府山顶,我们了解到可以与前一天在湖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联系起来。

幕府山的地层是寒武纪,并且其几近于垂直形状,但也有往南面倾斜,往紫金山那边的方向依次为奥陶纪、志留纪;在紫金山地区是向斜成山,核部在紫金山,其大的地层向北面倾斜,而湖山地区的地层可与紫金山地区的地层连接起来构成向斜,由老到新依次为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但其中地层可能不够连续,会有断层、地层的缺失,大的构造背景是如此。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而此地的地貌有三类,河流(长江)地貌、山地(地上丘陵)地貌、陡崖地貌。矶岩陡壁悬崖,在此是大的断裂,长江即沿着此断裂发育起来了。但长江不会到幕府山这一侧,是因为幕府山将其挡住,故北面有发展起来的河漫滩。

矶石——江面上突出来的山体,紧挨着江边。重吨位的船只都会沿着有矶石的这边航行,因为矶石下面的水流比较湍急比较深。

幕府山是残缺的,是残留的山根,其有寒武纪的地层,而紫金山是最新的地层,若幕府山原来的山体没有被流水侵蚀,可能会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现在残留的山体质地很坚硬,致密的。地点

二、幕府山山体

此地点是粉砂岩,岩体成肉红色,厚度一层约为1厘米。我测量的岩层产状为:走向(13°)倾向(101°)倾角(43°)。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沿下山路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小的断层。

地点

三、燕子矶

燕子矶地区主要为寒武系碳酸盐岩、白垩系浦口组砾岩和第四系陆相沉积,后者以亚粘土为主,广泛分布。区内寒武系属幕府山复式背斜中的一部分。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北侧即为长江大断裂,燕子矶临江峭壁即为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可见于燕子矶之西的高地。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四、三台洞

三台洞的特殊地貌是倒悬坡,坡下凹一点进去。其山根下凹进去与古长江有关,是长江在这里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三台洞高出现今江面约5米,是当时河漫滩的高度。当时这里的岩溶作用也较活跃,形成了侵蚀穴、洞和柱。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懂得了“学以致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仅要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结合起来,还要仔细进行分析与理解,这样才能活用巧用于生活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譬如:南京长江大桥有局限,限制了万吨级船只的通行,不仅使后续建造的桥梁高度均过低,更是限制了安徽、江西水运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开发幕府山是愚蠢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幕府山沿江景观石特殊的,我们应该遵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利用自然,再来改造自然。

我还了解到,对于我们水文专业,国内水文资料记载的书籍比较少,将来能够利用的可能也不多,所以需要我们自己找寻当年遗留下来的证物来推测并证明一些事情。“问天”——不断的记录最大可能降雨量;“问地”——找到当年大洪水过后的沉积物,即可知道洪水到过的地方,以及反推算出当时的水位及洪水规模。

这次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到认识理性的飞跃。我在学习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2

地理学是一门认知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自然地理学以自然地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其实践性尤其突出。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理科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明确指出各校在开展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根据地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野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活动, 在地理专业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野外实习自然成为地理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班级人数增多、经费少、师资紧、时间短、内容多的矛盾凸显, 如何按教学大纲要求完成实习任务, 并充分保证野外实习的质量;如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掌握自然地理各组成要素的调查方法与技能, 培养学生的野外调查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成为地理专业教学的难题。根据近年的实践与摸索, 我们对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传统野外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1. 重结果, 轻过程的“满堂灌”教学。

传统的野外实习主要以验证为主, 教师是站在一个个实习点讲课, 采取的仍然是“教师讲解、演示、测量, 学生围观、旁听、记录”的方式, 相当于将“灌输式”教学方法搬到了野外大课堂。虽然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讲述中能认知或验证地理事物或现象, 但是学生难以通过这些“点”的观察形成“面”的印象, 达到整体的、系统的认识。这种模式只重视学习结果, 不重视学习的过程, 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有碍于理论知识到实际能力的转化, 把学生隔离于思考之外, 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由于野外空间开阔, 师生站在同一个海拔高度, 难免有些学生听不到教师的讲解, 或者受周围大自然的“风景”所吸引而走神, 野外实践的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2. 前期准备不足, 后期总结缺失。

过去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极其简单, 就是一本《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书》, 学生在到达野外实习地区甚至不知道当天的实习路线、实习目的与要求, 没有事先研究过任何实习点的文献资料, 只盲目地跟着老师“跋涉”到实习点听老师现场讲课, 如果有测量任务, 也总是那么几个同学操作仪器、仪表等工具, 大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做点听课记录 (很多地理术语竟然出现了错别字) , 然后“跋涉”到下一个实习点。返校后, 师生没有作及时的总结, 对很多同学来说, 野外实习的结束就意味着整个野外实践课程的完成, 写出来的实习报告不是实习指导书的拷贝就是同学间的抄袭, 教师根据实习报告给出的实习成绩也只能是“一碗水端平, 皆大欢喜”。

3. 行进时间所占比例较大。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体能消耗很大, 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地点有时相距较远, 有些路段还可能比较险峻难行, 一个实习点到下一个实习点徒步往往达1—3个小时, 而在实习点的讲解时间不过10—30分钟左右;加上野外实习基本上都进入了暑期, 天气炎热, 学生到达观测点均很疲惫、干渴, 注意力没法集中到教师的讲解、地理事物的观察与分析推理上。现在班级学生人数较多, 学生由于个体差异而行进速度不同, 实习的队伍前后可能会拖拉很长, 后期到达的同学根本就没法听到老师的讲解, 甚至出现部分同学中途“溜号”现象。

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的改革方案

1. 实习前的精心准备。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保障。实习前教师要按实习大纲的要求, 建立健全野外实习管理制度, 使实习有章可依, 按部就班。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生分组、复习相关地理知识、选定实习路线、编制实习指导书、集中培训、召开动员大会等。我们在实习前一个月左右就着手前期的准备工作。带队教师还要打前站, 落实好食宿、交通问题, 并做好经费预算。

(1) 学生分组。野外实习教学以实习小组为单位, 因此我们把学生按照性别、学习能力、体能差异搭配好, 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7—8人, 每个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名, 由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责任心最强的同学担任。

(2) 复习相关地理知识。由于受经费制约, 高校一般都是部门自然地理协同进行综合野外实习, 实习一般都是安排在第4学期, 而地质地貌学、土壤地理学与植物地理学这些课程在前面3个学期开课, 相关的知识也许学生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了。因此, 指导老师必须根据实习内容, 要求学生提前复习相关的教材章节, 明确各门实习课程的具体要求。以小组为单位, 组长组织组员复习并随时抽查复习效果。

(3) 选定实习路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主要采取沿线观察、定位考察的线路调查方法, 指导老师在充分掌握实习区域的基础上, 根据实习科目及内容合理地选定二周的实习路线。为把自然地理各要素特征、综合自然地理特征、工作方法等学习内容统一在实习线路中, 实习线路要满足以下几点:尽量做到点与点距离适中, 不走重复路线, 点与点相距较远时必须选择好交通工具;尽可能地穿过多类地理单元, 可以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尽可能穿过典型出露的剖面、转折点、走向线。

(4) 编制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书除了保留了原来的杭州地区自然地理单元与各要素的简介, 我们增加了实习计划和安排、实习路线、相关地图的判读方法、现代工具设备的使用方法、样品的采集方法、野外实习记录格式与方法、野外可能遇到的困难、危险及防治等内容。其中每条实习路线都提出了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如线路三:龙井—棋盘山—中天竺—飞来峰—韬光寺—北高峰—老东岳, 实习内容观察黄龙组、船山组、西湖组、唐佳武组合康山群组岩性及筳科化石;观测飞来峰向斜及溶洞、韬光寺断层、北高峰猪背岭、老东岳洪积扇与洪积裙、鸟瞰杭州山湖形势;比较不同生境条件下红壤、黄红壤的剖面及土壤发育状况;观察北亚热带针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竹林。

(5) 集中培训。指导老师将前几届实习时收集的影像、地理要素照片及文字材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利用约3天时间集中上课, 把各科实习内容串讲1次, 向全体学生介绍实习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工具仪器的使用、野外实习的记录与整理方法、各路线的实习内容及要点。出野外前两周将实习指导书发给同学, 由指导老师先培训各小组长, 学会各种工具仪器的操作, 在地质图上找出路线并从地图上读出相关的地理信息, 然后组长再组织本组同学预习相同内容。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收集相关资料, 事先对实习区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6) 召开动员大会。在出野外前一天, 学院领导和带队老师都要给学生作实习动员, 向学生强调本次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介绍实习基地基本情况, 严明实习组织纪律和安全, 重申各位老师、组长的职责, 强调注意事项与衣物、药物的配备, 学生要签订实习责任书, 在实习中将严格考勤、严格管理, 为实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每组发放一套实习用具, 组长负责保管, 实习结束后交还。

2. 实习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 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讲述中能认知或验证地理事物或现象, 但是学生难以通过这些“点”的观察形成“面”的印象, 达到整体的、系统的认识。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摒弃认知型和验证型的教学方法, 采用研究型的教学模式。具体的方法如下。

(1) 出野外前一天晚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告知第二天的路线、观测点及地理现象 (要素) , 要求学生阅读实习指导书和地图, 明确实习的内容与要求, 由于前期的培训及业务准备比较充分, 学生的工作量并不大。

(2) 学生自己根据地图找到正确的行进路线, 教师不时地纠正方向性错误。到达观测点, 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根据预习的内容观察地理现象 (要素) , 各组派代表口头向指导老师汇报观察结果;然后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 要求学生进一步观测找证据, 从中可以发现第一次观察所遗漏的要点或细节, 经讨论后回答教师的问题。最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和典型现场剖析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3) 如果观测点需要使用仪器进行测绘, 教师首先集中各组长, 对他们进行现场强化训练并强调注意事项;然后组长按要求对组员讲述并演示, 为保证做到人人能动手操作, 在以后的观测点组员实行轮流操作, 组长在旁边进行指导, 其余组员记录测绘数据。教师在各小组进行检查, 重点关注操作错误的学生并进行及时的纠正。

(4) 根据观察与测绘数据, 指导学生在野外记录本上绘制素描图和拍摄典型地理要素特征图片;根据前期准备阶段所掌握的样品采集的规范与步骤, 各小组以团队协作方式采集样品并编号。

(5) 当天的实习结束后, 各小组组员在驻地进行总结, 及时将野外记录补充、整理、完善;对采集的各种样品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规划;当天未理解明白的知识点和未掌握的操作技能可以相互探讨、请教;补充填写当天的实习工作日记;对个别学习态度和纪律松懈提出警告;最后为第二天新的实习做好预习工作。整个工作用1—2个晚自习课时。

3. 实习后全面总结及多元化评价。

(1) 总结与撰写实习报告。为避免野外实习“虎头蛇尾”, 学生返校后, 仍然以小组为单位, 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活动进行实习总结, 如复核校对野外记录及素描, 对照片进行挑选、剪接, 并加以文字说明;对采集的的样品进行必要的室内分析;对测量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按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各小组根据实习总结合作撰写一篇有一定质量的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是综合性的或是专题性的, 或是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阐明观点;报告中必须有实习小组的测量数据、素描、图片, 做到有理有据、图文并茂。每一位同学还要交一份个人小结, 小结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业务上的收获、思想上的收获、对以后野外实习的建议。

(2) 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对学生的实习成绩我们摒弃过去那种“一锤定音”的考核方式, 而是从遵守纪律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与合作精神、野外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实习报告和个人小结只占考核成绩约40%的比例。除此之外, 我们还实行了现场评价、阶段评价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现场评价贯穿在整个实习当中, 指导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仪器操作技能、野外记录进行评定;在实习中有两次半天时间的室内休整, 各小组成员错开时间段在住宿地开展阶段性小结, 指导老师旁听参与, 主要是评定阶段内同学之间在业务方面、同学互助方面、遵守纪律方面、吃苦耐劳方面的表现。现场评价与阶段评价各占实习成绩的30%。

三、结论与建议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过几年的实践改革与探索, 我们不断地积累经验与教训, 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与建议。

1.采用三级管理模式。院系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指导教师对组长的管理, 组长对队员的管理。逐级管理, 责任与分工明确, 这是为保证野外实习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2.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总结不容忽视。前期准备是提高实习效率、实习效果的前提条件, 实践证明, 在出发前组织准备、思想和业务准备越充分, 野外实践教学实习目标的实现就越有保证。实习后的总结汇报是野外实习课程顺利结束的标志, 也是野外实习效果的最后检验。

3.实习中变教师讲解方式为研究式、互动式模式。在整个实习阶段采用“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统一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助学习的精神, 指导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测量与绘图、用脑分析, 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判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根本目标。

4.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 实行多元化评价。

采取学生地理科学素养评价与人文素养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和原则, 对学生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定。

5. 通过多年来的野外实践教学的实践, 近年来我们也深

深地感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时间与经费非常有限, 学生野外实习机会不多, 野外考察研究能力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野外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有不利的影响, 因此很有必要重视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工作, 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和经费。

摘要: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地理科学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然而, 传统的实习模式只重视学习结果, 不重视学习的过程, 有碍于理论知识到实际能力的转化。本文根据近年来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实践, 提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模式改革方案, 以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读图判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姜乃力.强化实践与应用的高师地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 2008, 24, (4) :74-77.

[2]吕宜平等.地理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2) :81.

[3]李晴.地理科学 (教师教育) 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30, (4) :516-519.

我在“自然大学” 篇3

2012年6月16日,“自然大学”草木学院的朋友们一起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的西校区开展了植物认知活动。大家手拿相机、笔记本、遮阳伞,精神饱满地跟随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的潘哲老师一起游遍了农大校园。夏日阳光下五彩的花儿、摇的绿枝、诱人的果实,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校园里美丽的自然风景。

繁花篇

栾树:这金黄色的花来自无患子科的栾树,栾树树形端庄整齐,叶、花、果均可供观赏,用于林荫路、人行道的绿化尤为适宜。其花小,花瓣黄色,基部有红色斑,在枝顶组成圆锥花序。秋天到来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们结出的“小灯笼”了。

玉簪:玉簪是我们常见的绿化地被植物之一,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叶片呈心状卵圆形,叶脉弧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细长挺拔。玉簪花有白色,也有紫色,其形如玉搔头簪,洁白如玉,香气清新怡人,花期在每年的7~9月。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曾有诗赞曰:玉簪堕地无人拾,化作江南第一花。

荆条:牡荆在北京地区称荆条,在田边、路旁、沟河边或山坡上生长,初夏时满山遍野都会看到它们的淡紫色小花。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它的枝条可以用来编筐子、篮子等。成语“负荆请罪”中的“荆”,指的就是荆条。

合欢:合欢是含羞草科的乔木,又名绒花树、夜合花。树皮灰色,小叶对生,日落而合,日出而开,故名夜合。花萼和花瓣黄绿色,粉红色的花丝密而长,远看就像树顶上有好多绒球。合欢作为观赏植物,在过去只有小型的花种,现已有硕大美丽的品种。

硕果篇

海棠:海棠因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别名,海棠果因果实鲜红有红海棠果、海红、花红的别称,还有楸子、 柰子、八棱海棠的别名。

大叶小檗:这是一种小檗科的落叶灌木,春季开淡黄色小花。浆果椭圆形,秋季成熟后呈鲜红色。含有生物碱,具有泻火解毒的功效。根、根皮,茎及茎皮都可入药。

猬实:忍冬科,落叶灌木,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春季开粉红至紫色的小花,花儿繁密,非常艳丽。果实上布满细密的毛刺,形如刺猬,非常别致,猬实也因此得名。果熟期在每年的8~9月。

绿叶篇

梧桐:梧桐科梧桐属落叶大乔木,高达15米;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原产中国,南北各省都有栽培。梧桐树的叶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层层、一串串长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观音,又像一顶顶巨大的绿绒大伞。我们还近距离观赏到了梧桐的花序,不久它们将绽放出美丽的小花了。

洋白蜡:木犀科,落叶乔木。是常见的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原产地为加拿大东南边境至美国东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至长江下游以北多有引种栽培。枝叶茂密,叶色深绿而有光泽,发叶迟,落叶早。洋白蜡雌雄异株,雌株结出的果实像一串串小翅膀。

绿色的校园

农业大学拥有自己的教学试验田,田里种植着数十种蔬菜和花卉,各种色彩让人目不暇接,真是我们看到过的最缤纷的田地了。看来本次植物认知课还附赠了“农家乐”环节,走在田垄上,闻着泥土和鲜花的芳香,让人感觉像是来到了宁静的乡村。

看大家今天学得多起劲!潘哲老师年轻有活力,在场的听众有退休的叔叔阿姨,有各行各业的上班族,还有农大本校的学生,以及众多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自然的妈妈们。和这么多同样热爱植物的朋友一起在校园里度过一个夏日的上午,又能和知识渊博的老师学到大量科普知识,实在是一件惬意又满足的事。

植物认知之旅第四站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主体校园面积近6000亩,因为曾是圆明园的一部分,校园中融合了中西方古典和现代的多种建筑和园林风格。山水花木衬托着各式建筑是清华园的特色,形成了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清华绿化覆盖率超过50%,园内树木近20万株,其植物种类和数量与北京植物园不相上下,常年被北京市评为“花园式单位”,是北京最重要的“绿肺”之一。

清华的校园里总是很热闹,在2012年7月1日这天也不例外。除了学校里忙着拍毕业照的学生之外,还有旅行团、游学团四处游览,垂钓者们坐在荷塘边静静等待,附近社区来的老人孩子在遛弯散心,这休闲的氛围配上如诗如画的校园景色,仿佛我们正置身于公园中一般。一起来看看我们的这次清华之旅中观赏到的花草树木吧。

紫荆:又叫满条红,是春季的主要观赏花卉之一。树干挺直,早春季节先于叶开花,花紫红、形似蝶,盛开时花朵成团簇状,紧贴枝干,不仅枝条上能着花,而且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紫荆的叶子是大大的心形,整齐排列在枝条上,也很美观。

龙爪槐:龙爪槐树冠如伞,枝条构成盘状,上部盘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观赏价值很高。多对称栽植于庙宇等建筑物两侧,以点缀庭园。节日期间,若在树上配挂彩灯,则更显得富丽堂皇。冬季落叶后仍可欣赏其扭曲多变的枝干和树冠。

水葱:水葱株高1~2米,茎杆高大通直,很像食用的大葱,但并不能食用。杆呈圆柱状,中空。根状茎粗状而匍匐,须根很多。在自然界中常生长在沼泽地、沟渠、池畔、湖畔浅水中。国内外均有分布。该植物的地上部分可入药。

虎尾草:属于禾本科虎尾草属一年生草本。丛生,呈扫帚状。生在农田、路旁或荒地,沙质地居多。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牧草和水土保持作物,有些地区也用它来建植非常耐低养护及耐旱的草坪。

千屈菜:又称水枝柳,千屈菜科千屈菜属。生长在沼泽或河岸地带,爱尔兰人给它取了个奇怪的名字,叫“河畔迷路的孩子”。小花多而密,紫红色,夏秋开花。自然种生长于沼泽地、沟渠边或滩涂上。是美丽的水生植物。

水葫芦:生长在河水、池塘、池沼、水田或小溪流中,因它多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花期在每年的8~10月。

乔松:松科常绿乔木。树冠阔尖塔形,枝条开展。和其他常见的松树不一样,乔松的松针非常细柔、像发丝一样呈下垂状。乔松产于亚洲,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藏南部和云南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分布最广的森林植物类型。

2013大学生地理教师实习总结 篇4

当我刚到实习学校的时候,正好孩子们正装出席升旗礼,我们这批实习生就被当成各种类似动物一样的引起学生的围观,我表示被超常规接待,显得很有压力,后来负责人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安排了指导老师来负责我们实习期间的任务。

指导老师带着我们先熟悉了下环境,讲了下实习期间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就带着我们去了实习期间的办公室,想到以后每天爬六楼,极限只停留于三楼的我,表示有点压力,见到了我所带班级地理的指导老师,都是师姐来着,各种交教案、试讲的时间随即确定,那个压力,立竿见影,指导老师要我先跟着她听课,做好听课记录,总结教学经验,然后过两天就开讲,好快啊,让我特别的有压力。

在地理教师实习期间,中午有休息时间我就会打算卫生,可是,有一次某个同学反锁了教室门,于是乎,撑着眼皮,在走廊上游荡了。见过我所带班的小孩,挺活泼挺好,就是,只是简单照过面就被打发出来,有点郁闷,不过他们应该都认得我,因为孩子们对新鲜的事物和人比较有好奇心,当然也就记得住了,这点我还是很有自信的。

我对我的指导老师第一印象很好,感觉她是个超级好人,我有不懂的问题去请教她,她都会细心耐心的为我一一解答。在实习期间,我所带班级的班主任说,学生喜欢和我们这些年轻的实习生交流,也希望我们多多看看他们,这话说到心坎里了,原来还一直担心我们的到来会冲击班主任工作,可是老师都这么讲了,就放手干吧,开明的班主任,我喜欢,自告奋勇自行去打交道,于是,我就主动和孩子们沟通交流,上课时间给他们认真上课,下课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师生关系特别的融洽。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5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二:实习安排 三:实习内容

四:秦岭山脉对生物、气候、土壤等要素的影响

五: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课程实习,进一步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理解,根据在野外所看到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本知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实践中发现并学习新的知识。解决实际情况,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了对课程理论知识的认识。

2:通过课程实习,学会自主的分析和解决在真正情况下如何解决问题,学会可以多方面分析,使得到的结论是全面的,准确的答案。

3: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要素对地貌产生的主要影响,建立自然要素的整体性思维。4:在课程实习过程中,加强同学之间的互相协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不仅从老师那里学到本专业该学到的知识,而且学到更多书本上没有的深刻道理。

5:通过课程设计中的野外实习部分让大家理解到,自然条件下情况的复杂性,学会全面考虑问题,从不同方面分析,进而得到最正确的答案。

二:实习安排

2014年6月23日 教室观看录像:造山运动与重力地貌 2014年6月24日 坐车去实践:黄土沟谷与剖面 2014年6月25日 教室观看录像:黄土地貌与岩溶地貌 2014年6月26日 坐车去实践:翠华山地质公园 2014年6月27日 在教室分组讨论实习的感悟与建议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共用时一周,具体情况分为两天在教室观看与自然地理学有关的纪录片,两天外出进行野外的学习,最后一天大家进行讨论和对四天学习内容的总结。第一天观看的纪录片有1,《黄土谜题-山河大地》2,《翠华山-终南奇景》3,《地震启示录》,三个纪录片涉及内容各不相同,第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黄土有明显的颜色层次交替,完整的保存了古环境的变化,记录了地球上自然历史、气候、生物变迁,紧密细致的红棕色土,主要由木本植物的孢粉构成,说明当时气候湿润温暖,相反,疏松的灰黄土,主要有草本植物的孢子构成,说明了当时气候的寒冷干燥。风是黄土堆积的主要动力,侵蚀以流水作用为主。黄土塬、梁、峁等地貌类型主要由堆积作用形成,各种沟谷则是强烈侵蚀的结果。黄土地貌的特征:①沟谷众多、地面破碎。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形面。第二个纪录片讲述的是翠华山,翠华山翠华山自然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翠华山旅游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三部分组成。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米。冰洞较深,洞内地势低陷,形成形状不规则的外洞与内洞。由于翠华山基本由花岗岩堆积形成,岩石具有隔热效果,因而洞内空气缺少与洞外进行冷暖空气交换的条件,因而洞内外夏季温差可达到23℃以上,外洞阴冷,内洞结冰常年不化。风洞是由两块巨大砾石呈“人”字形相互支撑而形成的狭长缝隙。洞呈狭长的三角形,长30余米,高15米。洞内常年不见阳光,气流经过时,速度加快,风力变小。游人进入洞内,便觉凉风嗖嗖。风洞下的玄关,是两块高30余米的巨砾之间的一道狭缝,缝宽仅数米,可能是巨砾断开所形成的狭窄通道。而翠华山半山腰上的天池是由于大量山峰岩石的崩塌,在倒三角地区大量堆积,使湖水聚积,形成壮观的堰塞湖。第三个纪录片描述的是地震对人们生活,对大自然的危害。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的主要原因。1994年1月17日凌晨4时31分,洛杉矶地区发生里氏6.6级地震,震中位于市中心西北200多公里的圣费尔南多谷的北岭地区。发生地震时大多数人还处于沉睡之中,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灾难就降临了。在持续30秒的震撼中,大约有11000多间房屋倒塌,震中30公里范围内高速公路、高层建筑或毁坏或倒塌,煤气、自来水管爆裂,电讯中断,火灾四起,直接和间接死亡58人,受伤600多人,财产损失300多亿美元。地震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不仅仅是经济,生活方面的影响,对人们的心灵带来了更加沉痛的打击,失去亲人的伤痛,身体残缺的悲伤,美好家园的毁灭。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家,他们为了减少地震对人们生活的伤害,研究了各种办法增强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小伤害,可是效果不佳。我们应该从自己的生活总去多加小心,警惕灾难的来临。第二天我们全班一起去白鹿原观看黄土地貌,具体体会到了黄土的特点:1.黄土以粉砂为主,质地均匀。2.黄土中富含碳酸钙,多有结核。3.黄土的垂直节理发育,而无明显层理。4.黄土孔隙度大,湿陷性强,抗蚀性强,极易遭受流水侵蚀。5.黄土中有古土壤层,红色条带,代表了暖湿的气候特点。流水作用、重力作用、人为作用、潜蚀和风化均为黄土地貌的外动力,流水作用居于首位。它们作用于黄土地面的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或称地下侵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等。其中潜蚀作用造成的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称为“假喀斯特”。强烈的沟谷侵蚀或地下水浸泡软化土体,使上方土体随水向下坡蠕移形成的泥流,只有在黄土区才易见到。黄土的抗蚀力极低,因而黄土地貌的侵蚀过程十分迅速。黄土侵蚀地貌形成了特色的梁、塬、峁。黄土塬为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梁为长条状的黄土丘陵。黄土峁为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黄土所形成的特殊地貌不仅有黄土侵蚀地貌还有特色的黄土沟谷。浅沟深不及一米,横剖面呈“V”字形,在浅沟汇聚的地方,下切侵蚀减小,两侧侵蚀加剧,因而形成了较为平缓的“U”字谷。流水侵蚀带下来的黄土,在平缓地区堆积,形成的黄土塬依旧具有黄土的所有特性。第三天我们在宿舍观看视频有1,《石林传奇》2,《白水台下》3,《黄龙洞》4,《火山奇观》。第一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云南石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石林的年龄分为景观年龄和底层年龄。我国云南石林的底层年龄已经有两亿年之久,可是景观年龄并非两亿年,石林的形成需要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等条件。云南石林在初期经历过火山喷发,形成了玄武岩保护层,阻碍了石林的侵蚀,在此之后,石林又经历了古湖的覆盖,湖水对其保护,而后由于古湖的中心南移,石林重新露出地面,形成了现在这样壮观的景象。第二个短片讲述的是白水台位于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县城103公里,海拔2380米的白地村,它是我国最大的华泉台地。白水台海拔约有2380米,其造型酷似一层层梯田。在该片中记者带领我们探究白水台形成的原因,说以追溯到白水台上的两条小溪流,一条溪流呈现出白色,而另外一条则为黑色。经过调查,白水台的形成是黑河的作用,黑色河水是由于碳酸钙溶解于泉水之中二形成的自然景观,含碳酸氢钙的泉水慢慢流下,碳酸盐沉积,长年累月就形成了台幔。而白水在由于流至白水台时路程很远,在流到白水台的途中就沉积了下来。因此白水台的成因是由于水中的碳酸氢钙经太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后形成碳酸钙白色沉积物,之后又不断覆盖地表而形成的泉华地。第三个纪录片讲述的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核心景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洞体共分四层,整个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石笋、石柱、石钟乳各种洞穴奇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由石灰质溶液凝结而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枝、石管、石珍珠、石珊瑚等遍布其中,无所不奇,无奇不有,仿佛一座神奇的地下“魔宫”。黄龙洞内有许多暗河,为珍稀动物娃娃鱼创造了生存环境。黄龙洞中还有成片的“梯田”,它是流水形成的,流石坝的凸出方向即为当时的水流方向。第四个短片讲述的是火山景象。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动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经常喷发。山顶有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径4027米,深130余米,其中包含许多火山。这里曾长期存在着一个世上最大的岩浆湖,面积广达10万平方米,通红织热的岩浆一般有十几米深,在湖中翻滚嘶鸣,仿佛一炉沸腾的钢水。在湖的边缘部分,经常产生暗红色的桔皮,它们堆积起来就像一捆捆绳子,桔皮有时破裂后再倾倒沉入白热的岩浆中去这种种惊心动魄的景象,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奇观。基拉韦厄火山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它对夏威夷岛上的任何东西可产生难以想象的破坏,如树木、野生动物、建筑物。火山熔岩所经过的任何事物都将被彻底毁灭,这不仅是由于熔岩的吞噬,最主要的还在于熔岩的温度很高,而且温度在流动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很慢,当滚滚岩浆从基拉韦厄火山喷涌而出,流入大海,水火交融,形成壮观的景象,令人叹服。美国黄石公园大部分位于美国怀俄明州境内,于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国会通过的法案后建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火山是北美最大且仍处于活跃状态的超级火山,在过去两百万年中它曾数次以巨大的力量爆发。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也覆盖了公园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得益于其持续的活跃状态,世界上的地热资源有半数位于黄石公园地区。黄石公园也是大黄石生态系统的核心所在,这是北温带地区现存最大且仍然近乎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黄石公园作为全美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黄石公园居住着大量的野生动物,在黄石公园见到最多的是成群的美洲野牛,时常还能看到麋鹿和羚羊。您甚至有机会看到驯鹿用那坚实的大角争斗,小黑熊在草原上嬉戏,时不时能看见老鹰从天空中展翅飞过。园内森林茂密,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有时在公园的深处或道路上会发现灰熊或黑熊的踪迹。园内设有历史古迹博物馆,还有数以千计的温泉,这些温泉碧波荡漾,水雾缭绕,上百个间歇泉喷射着沸腾的水柱。黄石公园大棱镜泉,被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表面”。在火山活动地区,熔岩使地层水化为水汽,水汽沿裂缝上升,当温度下降到汽化点以下时凝结成为温度很高的水,每间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形成间歇泉。最著名的间歇泉为老实泉,老实泉每隔76分钟喷发一次,每次喷发的时长为三分钟。间歇泉的形成要具备形成一般泉水所需的条件,适宜的地质构造和充足的地下水源是形成间歇泉最根本的因素。实习的第四天,我们一起乘车来到了之前观看过纪录片,已经了解过了的翠华山,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很多课本上学过的知识:断层面、逆断层、节理、裂隙、风化作用、温差风化等等。但是更多的是见识到了很多课本上难以见到的知识,根劈作用给我们的强烈震撼,小小的裂隙中生长的一颗一颗的参天大树;自然构造的奇特,神奇的风洞、冰洞;巨大岩石也逃脱不了强大重力的危害,在剧烈摔落下形成的摔裂隙„„第五天,我对前四天所学到的,新理解到的知识进行了回顾和再加深印象,这四天所学到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记忆深刻。

四:秦岭山脉对生物、气候、土壤等要素的影响

秦岭山脉从青海省的西倾山起,中经陇南、陕西,到鄂豫皖的大别山,在陕西境内连绵约500 km,是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和我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它阻挡我国冬、夏季风的南北流通,实属中国最大的“挡风墙”。其北坡为温带气候,南坡为亚热带气候,植被、景观分界明显。由于南北高低气候温差大,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秦岭又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国际著名的秦岭保护区群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野生动物,连绵的原始森林中分布着大量国家一、二级珍稀保护植物。秦岭还是从关中翻山越岭通往陕南、四川的必经之路,古时又称其为“天下之大阻”。秦岭是中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和交汇带,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是中国首批十二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秦岭是一个北仰南俯由古老变质岩组成的巨大断块山地,北坡翘起而十分陡峻,断崖如壁,河谷深切,多瀑布、急流、险滩;南坡较缓,河流受岩性与地质构造控制,宽谷与狭谷交替出现,并有许多堆积着第三纪红色岩系及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山间断陷盆地。秦岭南坡低山丘陵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较多。秦岭林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有林地面积占全省有林地总面积的54%,是陕西省最大最主要的林区。绝大部分为次生林,原始林主要分布在太白、周至、佛坪、宁陕等县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高山区。森林主要分布于高中山区的中西段。东部的商洛地区,森林破坏严重,林相残败,复被率低。秦岭南北坡的浅山区,森林破坏极为严重,绝大部分成为荒山秃岭或呈灌木林状态。秦岭山体庞大,自然条件复杂,定居着相当丰富的植物,它含有华北、华中和华西的区系成分,并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谱。秦岭还是从关中翻山越岭通往陕南、四川的必经之路,古时又称其为“天下之大阻”。秦岭是中国南北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五大自然地理要素的天然分界线和交汇带,生物种类非常丰富,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库”,是中国首批十二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

五:实习总结

西北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6

实习时间:2015年8月10日—2015年8月21日

实习成员:山西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1301、1302、1303班全体成员 实习工具:GPS、锤子、标本夹及相关制作标本工具 指导老师:

实习路线:临汾——西安·翠华山——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中科院水利部——兰州·刘家峡水电站——西宁·青海湖——湟中·塔尔寺——兰州·中科院寒旱所——中卫市·腾格里沙漠——银川·宁夏博物馆、贺兰山岩画——太原——临汾

实习目的:①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以及不同海拔高度的优势种群以及优势种。②了解地质地貌,及其形成过程,学会用自然地理学理论知识解释地质变迁过程和现象。

③通过亲自观察刘家峡水库的黄河段,了解黄河。这次实习,使课堂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实习任务:通过本次自然地理学的野外实习提高我们学生的野外实习能力,比如野外调查基本技能、各种自然环境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技能和学科技能,学会如何在野外记录、绘图、照相、制作标本及样本采集、用图、应用GPS和辨别方向等。培养我们的观察、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学过的基本地理知识和理论。最后对整个实习进行总结,撰写实习报告,一方面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我们学生明确野外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正文

实习内容:自然地理(植物、地貌、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交通概况

实习区的三大板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贺兰山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实习经过的兰州处于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祁连山脉是青藏高寒区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的一部分)

★十三朝古都——西安

一、基本概况

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省会,兼具现代感和历史感,因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西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非常厚重。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为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古城墙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

二、自然地理

西安市位于陕西省中心,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

三、人文地理

西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之一,一个典型的放射型城市。地理上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渭水东南岸,是古代丝绸之路北线最初起点。西安有三千年建城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包括西汉、唐在内的总共13个王朝都曾在此建都。对于新出台的“一带一路”政策,使西安能更好的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更好的走向世界,推动其经济、文化的发展。

具体实习内容:

●翠华山——世界地质公园

翠华山原名太乙山,景区由碧山湖景区、天池景区和山崩石海景区3部分组成。其位于西安市南23公里的秦岭北脉,海拔2132米,面积1785公顷。以“终南独秀”和“中国地质地貌博物馆”著称

1、植物学的美

翠华山还是植物区系的交汇处,属国家重要保护的珍稀濒危木本植物有8种,草本植物10种。从翠华山登至秦岭终南山主峰,林带层界分明,南坡植株低矮、皆为草甸;北坡杜鹃成林,三、四月杜鹃花开则红霞蔽日,尤为壮观。最奇山上墨松,南侧枝干突兀,北侧枝繁叶茂,羚牛、羚羊经常出没此处,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情趣。

2、地质公园

翠华山是我国山崩地质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形成的各种特殊地貌在中国十分罕见,因而被地学工作者誉为“山崩天然博物馆”。

翠华山山崩地貌形成历史悠久,山崩主体形成于西周时期,山崩规模面积在中国范围内属于最大在世界范围内仅次于塔吉克斯坦的Usoi山崩河新西兰的Waikaremoana山崩,位居第三,其单个崩石的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山崩地貌类型有堰塞湖、堰塞坝、崩塌石海和临空面等。其山崩景观分布在5.2千米范围内,呈现出奇、特、险、幽、野的风格。山崩景观是翠华山的一大重要景观,有一条路就是山崩科考路线沿着这条线路我们在一路上可以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山崩的自然地理知识

翠华山地质演变:翠华山园区属于秦岭山脉,由中元古界(距今1.0亿年前)变质杂岩组成,秦岭北麓大断层从北侧通过。该断层仍在活动,其北侧相对下降形成关中平原,南侧抬升形成高高耸立的秦岭,一万年以来平均每年上升1.73~3.4毫米。强烈的断裂活动加上构成翠华山山体的岩石之间性催,又地处地震带且多暴雨,从而引起山体崩落。

大约距今4.8亿年时,翠华山一带北广泛的海水所覆盖,它的北侧为华北板块大陆架地形,南侧为一列东西向展布的古老海岛链,它本身处于两者之间,形成一个边缘海;后在华北扬子两块板块俯冲、碰撞、造山过程中,翠华山地区海盆逐渐关闭,海水逐渐退去,在广泛的变化、变质、混合、岩化作用下将原堆积沉淀物改造为各种变质岩,这一过程大体发生在4—2.5亿年间;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后,在大约1.3亿年,翠华山地区又发生强烈的陆内造山过程和花岗岩浆活动,原先深埋底下的岩石随之缓慢的抬升,形成翠花山雏形;新生代(约650万年)以来,因多次断裂活动,将区内岩石切割的支离破碎,翠华峰高高的崛起。最终因地震活动,导致山体的崩塌,大大降低了翠花山的高度,留给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山崩地貌及地质构造遗迹。

山崩——山坡上的物质脱离母体,在中立作用下极其快速的下滑、堆积过程。大规模的山崩主要由地震产生。翠花山山崩有着多起山崩留下的崩落面、崩塌残峰、山崩堆积地貌单元;两期主要崩落面:第一崩落面走向近南北;第二崩落面走向近150°,第二期山崩倒石堆出露规模最大,构成主景

区石海景观。混合岩是形成山崩的岩性条件和物质来源。

堰塞坝和堰塞湖:堰塞坝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渍物、山崩、山体滑坡等堵塞山谷、河床或河谷而形成的类似于坝体的堆积物。堰塞坝储水而形成的湖泊称堰塞湖。

⑴ 奇洞

奇洞分别有冰洞与风洞。山崩时,巨大的砾石相互碰撞、挤压、垒叠,在巨砾间留下许多幽深的缝隙。冰洞和风洞就是这类缝隙中最特殊的两种。冰洞和风洞位于翠华峰崩积体的上部,海拔约1200m 堰塞湖——天池

“天池”,又称“太乙池”或“龙移湫”,池水面积约5万平方米。以“中国少有、世界罕见”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特色。看奇石、穿奇洞,在洞穴中看冷气缭绕,寒风刺面的景象。

⑴ 山崩奇石

翠华山崩形成的地质形迹和地貌类型保存齐全,特别是山崩凌空面及冰风洞以北的崩塌石海区由于巨石相互叠置,高低错落,植被茂密,通达性极差,加之石体本身的耐受性,遗迹保存的更加完好。翠华山有一块巨砾的长、宽、高分别达60米、40米、30米。

3、山地小气候

终南山处于秦岭北麓,翠华山的最高峰叫终南山峰,也就是终南山的最高峰,翠华山也是终南山的一部分,终南山区气候属于凉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收海拔高度的影响,还具有独特的山地气候的特征。山地1月平均温度大都在0℃以下,7月平均温度在20℃左右,冬夏两季气温温差大,体现了大陆性气候的特色。

4、岩崖石刻(人文)

摩崖石刻,人们在天然的石壁上摩刻的所有内容,包括上面提及的各类文字石刻、石刻造像,还有一种特殊的石刻——岩画也可归入摩崖石刻。

翠华山岩崖石刻有历代诗人和现代书画家,其中有王维、祖咏、司马光、于右任等;现代书画家有赵璞初、刘自犊、魏俊秀、陈少默、邱星、茹桂、赵步唐、吴三大、杜中信、萧云儒、雷珍民、李成海、赵熊等尽百名人,为翠华山及山崩奇观留下100多幅墨宝。

观后感:翠华山跟着植物老师一块在翠华山,认识了不少植物,见过了好多从来没见过的植物,植物的世界好大,以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的了解植物。

●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东经108°~108°7′,北纬34°12′~34°20′)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杨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面积135平方公里,下辖县级杨陵区,总人口20.22万。1997年7月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是我国三大农业示范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北京现代农业科技城、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的农科城”。

博览园内包括逸夫科技馆、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和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室外蝴蝶园、树木园及多种植物种植资源圃等,是国内在建的最大农业博物馆组群。

●昆虫馆

中国第一个国立昆虫博物馆1987年6月创建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二期工程1999年8月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第三期工程展览馆和蝴蝶网室于2005年10月建成并向社会开放。昆虫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和支撑系统四大部分。昆虫博物馆主要承担了昆虫学课程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由于昆虫标本收藏量大、实验材料丰富、研究条件好、展览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昆虫学的积极性

●动物馆

(镇馆之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动物馆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原有各种动物标本的资源优势,在邵氏基金项目第15批赠款大学项目资助下组织建设的学校重点项目

动物馆分为生命起源与动物进化展厅、珍稀动物展厅、宠物与观赏动物展厅、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展厅、动物养殖与人类文明展厅、动物疾病与人类健康展厅、动物生产与生态环境展厅、动物生物技术展厅等8个展厅。

(珍稀动物展厅)

●土壤馆

本土壤博物馆收集了半个世纪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土壤科学工作者在不同时期采集自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包括整段标本、微型盒装标本和反映土壤发生演化过程的形态标本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反映世界上其他国家土壤特征的一些照片和文字材料。

土壤博物馆分4个展厅,分别是:(1)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厅;(2)中国土壤分类与分布厅;(3)中国与世界土壤主要剖面厅;(4)土壤与环境及人类的关系厅。我们通过观看这些丰富多彩的土壤,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壤,认识土壤,从而树立保护土壤、珍惜土壤资源的意识。的确,土壤不仅是珍贵的,而且也是美丽的。

五色土:东南青土、东北黑土、中部黄土、西北白土、西南红土。

●植物博物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博物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基础上而建的。该标本馆始建于1936年,珍藏有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采自我国西北、华北、西南等地的植物标本约55万余份,是我国目前馆藏量最为丰富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收集最全、规模最大、建馆历史最为悠久的植物标本馆。该标本馆的馆藏标本不仅是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涵盖了从地衣、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到被子植物的所有类群,而且采集地点遍布全国,尤其是秦岭和黄土高原的植

物标本最为详尽,其丰富程度和现有的珍藏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还藏有植物模式标本300余份,植物照片三万余张。植物博物馆分为展览、收藏、科学研究等三部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展览面积4000平方米,按照历史顺序布展,分为“原始农业厅”、“三代农业厅”、“汉唐农业厅”、“宋元农业厅”、“明清农业厅”和“近现代农业厅”六部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辉煌成就。为目前国内展示内容最为系统的农业历史博物馆。

观后感:博览园,的确参观了之后感觉真的是博览啊,自己以前的知识实在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博览各种知识。

★中科院水利部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科学院在西北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研机构。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共建“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研究所概况: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以黄土高原为重点,面向全中国,针对水土流失区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为中国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配套技术和实体样板;形成了以水土保持为主导学科,以土壤学、生态学和农业工程学有关领域为支撑的总体学科框架;确立了在中国水土保持科技方面的中心地位,发挥了在水土保持科技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

科研领域与研究方向:(水土保持研究所共有5大研究领域,16个研究方向)

土壤侵蚀研究:

土壤侵蚀实验技术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过程与预报 土壤侵蚀环境

土壤侵蚀环境水土流失过程计算机模拟

旱地农业研究:

坡面生态系统水分溶质运移机理及调控 植物整体抗旱性研究 节水农业的生物学基础 流域生态与管理:

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产力

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流域生态系统管理

区域水土保持:

区域水土流失动态分析与趋势预测

区域水土保持环境效应评价 区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战略

农业水土工程:

雨水资源化与高效利用技术 节水工程技术与系统设备 水土保持工程与规划新技术新方法

★兰州——辗转之所

●战略位置 及自身条件 兰州,甘肃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1]。兰州也是中国七大军区之一的兰州军区。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平均气温10.3℃。兰州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2012年8月28日,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北地区第一个、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兰州新区作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并于2020年将兰州发展为西北地区现代化大都市。

●刘家峡水库(东经103°18′,北纬35°82′)

刘家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城西南1公里处,距兰州市75公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竣工于1974年。为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七个梯阶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景色壮观。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电站水库地处高原峡谷,被誉为“高原明珠”。刘家峡是在黄土山的怀抱下的一汪碧水,需要机动船跑3个小时左右才到头。在苦事的开始处是洮河与黄河主干流的交汇处,远远望去,有一道蓝色与金色的分界线——“泾渭分明”,因为水流来源不同。

刘家峡位于青海与甘肃交界处,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西南约八十公里。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很大的水力发电站,可供应陕、甘、青三省的用电。刘家峡水坝所处的地方是一处高原峡谷,两岸是坚硬的花岗岩。

★青海(东经89°35′~103°04′,北纬31°40′~39°19′)

青海省,简称“青”,因境内有全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西高东低,西北高中间低,地形复杂多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心山、海西山、三槐石和沙岛,可供游客游览。陈运和诗《青海湖》描写“始终流不出内陆的壮怀 踪影映入日月山眼帘 属于一种水天空旷的雄浑气概”。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10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塔尔寺 塔尔寺院依山势建筑,由众多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等组成,布局严谨,建筑巍峨,金碧辉煌,气势恢宏,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是青海省佛学院的最高学府,现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经院),藏语分别称为参尼、居巴、丁科、曼巴札仓

塔尔寺的由来,先有塔,而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塔尔寺建于明嘉靖年间,初建时只有一座圣塔,后几经扩建,目前共有大金瓦寺、小金瓦寺、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大拉浪、如意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共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宫殿、佛堂、习经堂、寝宫、喇嘛居住的扎厦以及庭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自古以来即为黄教中心及佛教圣地。寺庙的建筑涵盖了汉宫殿与藏族平顶的风格,独具匠心地把汉式三檐歇山式与藏族檐下巧砌鞭麻墙、中镶金刚时轮梵文咒和铜镜、底层镶砖的形式融为一体,和谐完美地组成一座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群。塔尔寺不仅是中国的喇嘛教圣地,而且是造就大批藏族知识分子的高级学府之一,寺内设有显宗、密宗、天文、医学四大学院。此外,它还以酥油花、壁画和堆绣闻名于世,号称“塔尔寺三绝”。

●兰州——中科院寒旱所

简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寒旱所)是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战略部局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原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和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通过学科定位、机构调整、研究领域交叉融合,在保留原有的特色学科基础上,凝练出优势研究方向,于一九九九年六月整合而成,重组与建设7个研究室,全面突出干旱、沙漠、高寒区资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特色。它们是:1.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室;2.沙漠与沙漠化研究室;3.高原大气物理研究室;4.冻土与寒区工程研究室;5.水土资源研究室;6.生态与农业研究室。7.遥感与地理信息研究室。

科研成果展示:

1.包兰线沙波投地段铁路治沙防护体系的建立

2.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的修筑技术

3.4.国际横穿南极考察冰川研究 中国沙漠形成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

5.6.7.8.青藏高原隆起及其对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 塔里木沙漠公路工程技术研究

利用前冬地温制作中国汛期降水预报的方法 高亚洲浅冰芯气候与环境研究

重点学科与方向 :

1.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主要方向有山地、基地冰川(冰芯)与全球变化;寒区环境与全球变化;冰川资源及其动态监测。冻土与寒区工程:主要方向有冻土物理与寒区工程;冻融过程及其控制。

2.沙漠化与风沙物理:主要方向有风沙物理与土壤风蚀;沙漠化过程;沙漠化治理。

3.高原大气物理研究:主要方向有高原气候与环境动力学;干旱气候;雷电物理与雷害机理。

4.寒旱区水土资源:主要方向有寒旱区水文过程与水资源;水土资源承载力与优化配置;生态水文学环境;寒旱区土壤与土地资源。

5.生态与农业:主要方向有恢复生态学;节水生态学;生态经济

兰大地科学院冰川漂砾

中山桥

★中卫市——腾格里沙漠(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

腾格里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沙漠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寓意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因此得名。

地理位置:

中国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

自然气候 :

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0.3毫米,最小年水降水量公33.3毫米,年均气温7.8℃,绝对最高气温39℃,绝对最低气温-29.6℃,年均蒸发量2258.8毫米,无霜期168天,光照3181小时,太阳辐射150千卡/平方厘米,大于10℃的有效积温3289.1℃,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年均风速4.1m/s,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潜在优势。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错分布。

植被:

沙漠内部沙丘、湖盆、山地、平地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1%,湖盆占7%,山地残丘及平地占22%。在沙丘中,流动沙丘占93%,余为固定、半固定沙丘。高度一般为10至20米,主要为格状沙丘及格状沙丘链,新月形沙丘分布在边缘地区。高大复合型沙丘链则见于沙漠东北部,高度约50至100米。固定、半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沙漠的外围与湖盆的边缘,其上植物多为沙蒿和白刺。在流动沙丘上有沙蒿、沙竹、芦苇、沙拐枣、花棒、柽柳、霸王等,生长较巴丹吉林沙漠为好。在沙漠西北和西南的麻岗地区还有大片麻黄,在梧桐树湖一带沙丘间有天然胡杨次生林,头道湖、通湖等地,有1949年后营造的人工林。

★宁夏——西夏王朝(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五大自治区之一。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南北相距约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总面积为6.6万多平方千米。自治区首府银川。宁夏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丝绸之路”上,历史上曾是东西部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作为黄河流经的地区,这里同样有古老悠久的黄河文明。早在三万年前,宁夏就已有了人类生息的痕迹,公元1038年,党项族的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形成了西夏文化。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地理位置:宁夏地处中国地质、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高原与山地交错带,大地构造复杂。从西面、北面至东面,由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相围,南面与黄土高原相连。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西部高差较大,东部起伏较缓。地形地貌: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同的条件。据2004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天然屏障与高原“绿岛”宁夏有名的山地有贺兰山和六盘山 ●宁夏博物馆

简介: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中国省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原馆位于银川市承天寺院内。1959年筹建,1973年正式建立。新馆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侧,总建筑面积30258平方米,全高21.2米,共四层。宁夏博物馆现馆藏文物近四万件。其中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四千余件,经鉴定确认的国家一级文物159件。新馆一、二、三层所陈列的通史篇、专题篇和临展篇三大版块十二个展览,互为补充,交相辉映,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了宁夏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

基本陈列 《宁夏历史文物陈列》 是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先后顺序,以宁夏地区出土的文物为基础,来反映宁夏自原始社会至明清的历史概貌。

《西夏文物陈列》 主要集中了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从文字、工艺、佛教、建筑等方面,揭示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中华古文化的博大精深。《宁夏革命文物陈列》 内容共从“早期中共宁夏党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红军长征在宁夏”、“红军西征在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成立”等七个部分入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地区留下的光辉足迹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贺兰山岩画展》 包括“展览宗旨”、“宁夏贺兰山岩画简介”、“宁夏贺兰山岩画分布”、“宁夏贺兰山岩画自然环境”等十一个方面,试图将宁夏境内一万年前至元代的岩画、岩画研究成果,及其所衍生的种种文化现象,全面揭示给观众。《回族民俗文物展》 通过颇具特色的回族民俗文物的展示,让观众在有限的空间内领略宁夏这个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所蕴涵的最本土且最具特色的文化底蕴。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分布在宁夏贺兰山东麓三市九县(区),共27个地点。贺兰山岩画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在贺兰山东麓发现了数以万计的古代岩画,它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000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历史渊源

贺兰山岩画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贺兰县岩画

① 小西峰沟岩画,内容以动物表现为主,制作手法多为凿刻法,也有个别的使用磨刻方法。②白头沟岩画,白头沟沟口有一小山梁将沟的出口成两部分,北口俗称叉子渠,岩画分布在叉子渠渠口的北山坡的拐弯处,均面东南。凿刻了羚羊、岩羊、北山羊、飞雀等动物,又有牧马图,其中的人物系有尾饰。③插旗口岩画,插旗口位于贺兰县金山乡金山村的贺兰贺兰山岩 字山东麓,内容有人面像、符号和动物。④贺兰口岩画,沟口开阔,面对黄河,沟内泉水流淌不止。岩画分布在沟谷两岸的断崖石壁上,以沟口北崖向阳的岩画数量居多。岩画保存情况不一样,位于沟崖北侧的岩画保存明显好于南崖的崖面。贺兰口是贺兰山岩画最为集中的一处,内容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舞者、天体和马、羊、虎等动物。岩画以敲凿法和磨刻法为主。从画面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及剥落的情况看,贺兰口岩画的凿刻延续时间很长。⑤苏峪口及回回沟岩画,苏峪口俗称“宿嵬口”,岩画分布在苏峪口沟谷两岸,迤南至回回沟,原来调查岩画的数量有200幅,由于开矿炸石,修筑公路,大部分岩画已被毁,现存的岩画仅有几十幅,以兀立山头巨大的《神牛图》最为著名

▲岩羊

岩羊体型中等,形态介于野山羊与野绵羊之间。两性具角,雄羊角粗大似牛角,但仅微向下后上方弯曲。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冬季啃食枯草。它们还常到固定的地点饮水,但到寒冷季节也可舔食冰雪。无固定兽径和栖息场所。它们在悬崖峭壁只要有一脚之棱,便能攀登上去。一跳可达2、3米,若从高处向下更能纵身一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冬季发情交配,次年6、7月产仔,每年通常只产1仔。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大型猛禽

小结

夏末秋凉的8月初,我们在老师门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10天的野外实习。这次短暂却充实的实习让我收获颇丰!野外实习将老师课堂所讲的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加深了对课堂所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能力。

这次实习也是一次艰苦的行程,我们每天都要起很早,经常是在车上,或景点度过一天所以吃饭问题一般都是自带干粮解决,在一路上,我们攀登翠华山,还有很多同学登上了翠华山主峰海拔2132米,观赏了青海湖,还有黄河,领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风俗,走在路上不容易,但是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克服许多的困难!我们逐步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求实精神。在行进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助,锻炼了大家的团队精神,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情!

此次实习认识了很多原来经常见到却说不出名字的植物,采集并制作了几十种植物标本,初步掌握一些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生活习性、所属科目、分类地位、生态分布等知识。了解组织专业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学会植物标本的采集、处理及制作,为将来从事工作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这次实习主要是在西北地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生活环境相对中原来说是比较艰辛的,特别是在水资源这一方面,在这一段时间里我感受到了缺水的那种感觉,让我真正地意识到了在生活当中应该要珍惜用水。

这次的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地理科学有一个基本的初步的了解,培养同学们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同学们的情操,达到转变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提高从事专业工作的兴趣。通过实习,也发现了自己生物方面知识的匮乏,对野外实习的准备不充分等问题。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7

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几大误区:一是将学生写作学习的过程看作是模仿的过程;二是将教学与学习看成是一对一的关系, 其中包括忽略了“输入”与“吸收”的差异,

二、紧密拓展教材, 推荐合适的读物, 激发读写热情

课外读物与生活同在, 色彩斑斓, 生意盎然。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 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 作为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让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1.《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自读课本》是语文课内教学的延伸、补充和深化。

选文内容包罗万象,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贴近时代, 反映当前社会的精神风貌, 可读性强。其中许多文章便于学生广泛接触文学作品, 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增加学生文化底蕴, 更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在古典文学方面, 我结合学校“学习经典, 营造书香

校园”课题活动推荐了部分较为通俗的读物, 像《三字经》《弟子规》《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等;现当代的文学方面, 我推荐像冰心的《三寄小读者》, 叶圣陶的《稻草人》, 《郑渊洁童话选》乃至新近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作品《透明的红萝卜》等;推荐一些适合学生的书刊如《中国少年报》《十万个为什么》等, 主要是开阔学生视野, 激起阅读兴趣。

3.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可以结

合教学内容推荐读物, 如上完了《丑小鸭》, 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 学习了《景阳冈》, 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等。

4. 推荐与习作要求相关的文章或作文书刊:

习作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量的阅读可以为习作铺垫。如习作要求编童话, 便可以推荐学生多读童话, 学习童话的写法, 为习作打下基础。阅读作文书刊对小学生课内作文的写作起示范或例文的作用, 可以通过作文书刊上的典型作文, 进行写作训练。

5. 另外, 还可以有目的、有层次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名家名作。

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有时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从中截取精彩段落朗读或解说, 以此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三、在课外阅读及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提高写作能力

几年来, 我坚持让学生走出课堂, 踏上社会体验生活:走进图书馆, 自由阅读, 通过观察社会生活, 阅读报纸、收看影视、收听广播等, 这样学生的作文就有了充实的内容。为了扩展学生的阅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还采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读”:

学生一旦复制了课堂输入的信息, 便被认为是完成了学习的过程;三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被当成线型过程, 部分教师认为只有向学习者灌输抽象的词汇、句子、篇章等相关知识, 才能确保学习者减少写作出现的问题和错误。正因

1. 读后导说。

每天晨读的10分钟左右时间, 由学生轮流讲一个故事或介绍自己喜爱的一本书。讲演之前, 学生要摘抄、缩写、润色、修改, 锻炼阅读与写作能力;讲演之后要整理、修改、誊写, 以使写作能力再次得到锻炼。然后按月装订起来, 就是一本很好的读书笔记。

2. 写好日记。

从课题研究开始, 我就力推学生写日记, 鼓励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 将积累的知识运用其中, 让学生在日记中自由表达。从指导写到小批改, 从小组交流到班级展示, 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在写日记中成长。一篇篇日记的诞生, 记录着写作能力的提高过程。

3. 制作小手抄报。

为了锻炼学生搜集、整理、编辑信息的能力, 每月每个学习小组合作制作一张手抄报, 手抄报内容是语文老师结合课程进度和当前热点提前布置, 一个月一评比, 好的手抄报在班级、学校展示表扬。小小手抄报, 在搜集整理中、在画画写写中, 学生风采跃然纸上, 读写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通过科学阅读, 可以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营养。正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我相信, 课外阅读搞好了, 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 学生写作时就不会再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四、在作文教学中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先仿写、后创新的写作能力

我认为, 习作初期指导学生模仿作品是个好方法。因为模仿只是以范文为依据, 从中吸取营养, 学习方法, 模拟成文。当然, 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 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模仿是学习, 是打基础;创新是在模仿基础上的发展。我们作文教学应重视模仿, 让学生在模仿中创新, 在写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先扶后放, 从仿到创, 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比如学习了《彩票》以后, 我就指导学生模仿着用“夹叙夹议, 叙议结合”手法写《我敬佩的一个人》《我的同学》等;学了《小英雄雨来》后指导学生通过“写景渲染文章气氛”模仿着写《难忘的一件事》《———的节日》等。

综上所述, 只有让阅读与写作在语文学习中荡起双桨, 激情共舞, 才会演绎有效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 在语文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体验精彩的语文世界。这样, 才能学好语文, 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也必将充满希望, 充满生机!

为如此, 传统写作教学中往往涉及大量的语法教学, 然而教学效果往往很不理想。

在自然输入法中, Krashen指出“复用 (说写) 能力自然而然产生, 而不是直接教会的”, 即复用能力是在理解输入的基础上, 而不是在复用操作的基础上产生的。然而, 自然输入法却在实践英语写作教学中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首先, 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克拉申指出情感变量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到阻碍或协助信息输入向语言习得机制的传递过程。其次, 自然输入法要求语言学习需要海量的语言信息。但是在多数高校中, 英语写作课时数每周多为1~2课时,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提供的课时也仅为3~4课时。这样的课堂教学时间自然会大大制约语言自然输入的量。再次, 克拉申理论是外国移民在美国自然语言环境中习得语言的背景下提出的。习得者所接触的一切从文化到语言本身都浸透美国味。而在中国课堂教学中, 教师自身水平、学习者课堂外的语言环境都影响信息输入的质与量。要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 提高课堂信息输入转换率, 就必然在信息输入的理论基础上另辟蹊径。

二、国内外语言输入理论探索

Krashen在其输入假说理论中认为, “人们只要得到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 且情感过滤又足够低, 就利于输入, 就能习得第二语言 (1985) ”。在他看来, 输入是第一性的, 理想输入包括四个特征:语言的可理解性;既有趣又有关联;非语法顺序编排;足够的输入量 (i+1) 。此外, 他还提出“精调输入”和“粗调输入”, 强调外语教学应采用“撒网法”大剂量地为学生提供足量的“粗调输入”, 即未经任何语言调整的自然输入。在克式理论被众多追随者验证的过程中又涌现出新理论, Long (1983) 强调了可理解输入对成功的二语习得的重要性。同时在观察了外语课上本族人与非本族人的谈话后在克氏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互动假设”, 强调了在意义协商过程中互动式调整对习得所起的促进作用。Anderson (1995) 指出通过认知、联系、自主运用三个阶段, 学习者方能实现一项技能习得。英语学习也是一项学来的技能习得过程。要实现自主运用英语的目的, 学习者必须在不同阶段进行大量的、有计划的练习。关于输入和纠错信息反馈, Lyster和Ranta (1979) 研究了某小学法语课堂的教学计划和录音资料, 将教师纠错和学生改错方法分别归类并分析两者关系, 发现教师使用最多的复述、重复等纠错方法太委婉含蓄, 难以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语言形式上, 难以达到纠错目的, 而启发式纠错效果最佳。

近年来中国学者对语言输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输入模式方面, 王大伟 (1997) 在《“输入”新论》一文指出, “背单词、词组、句型;这种与自然输入不同的方式可被称为非自然输入”。他提出全输入模式包括自然输入和非自然输入。何家宁 (2002) 提出的模式包括输入内容、来源、方式、媒质等[1]。在语言输入分类方面的研究有张焕香的反馈和非反馈输入 (2004) [2]、丁国诚“泛输入”和“精输入”的分类 (1993) 。徐海铭阐述了语言输入的特征, 从信息学和认知实践角度探讨如何最大化变语言输入为吸收:必须使语言输入满足学习者需要, 输入自身须有新异性, 强调了实践的作用, 指出如何挖掘课堂讲授这一输入形式已成为国内一大课题[3]。

语言的非自然输入是相对于自然输入的一个概念。本文所提出的“非自然输入”是对王大伟非自然输入定义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即在没有理想的自然语言环境中, 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意义的辅助性学习训练活动。其实质是, 在海量“粗输入”的基础上, 通过教师课堂设计、材料运用等系列非自然输入手段, 加大和提高“精输入”及“可理解性输入”的质与量, 以达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提高非自然输入质量的策略

克拉申的自然输入理论强调其输入信息必须是可理解性。但是可理解性输入并不能直接转化成语言习得。只有具有足够的突显性和保持一定的重复率, 且情感过滤足够低, 才能提高语言知识内化的质量。非自然输入与自然输入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前者在信息输入部分可以通过外界干涉作用, 对教学者输入的内容及学习者处理信息过程进行调整与控制, 以提高转换率。

首先, 在信息输入部分, 利用外界干涉作用, 加强信息的突显性, 提高完善输入的质。在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初级阶段中, 在第一语言影响下, 成人学习者往往会忽视输入内容的众多信息, 更不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及内化, 因此, 输入转换率较低。要提高输入的质, 必须加强外界干涉作用。Shard Wood (1993) 提出的输入强化手段指的是把学习者注意力有效地吸引到语言形式所采取的各种手段, 从而实现对输入的强化[4]。其中强化手段包括输入流、篇章强化、语言规则讲解等。不论是教学者将目标语言形式嵌入到语言材料中, 还是通过改变语言目标视觉形象等外界干涉都能有效强化信息输入, 提高学习者对目标语形式的注意程度。

其次, 通过外界干涉作用, 有效降低情感过滤对语言学习或习得的制约作用, 提高输入转化率。在自然输入理论中, 克拉申指出情感变量主要包括焦虑、自尊、长远学习动机以及工具型动机等四个方面。情感过滤越低, 语言习得效果越好。然而, 过滤器就像暗箱一样, 其作用因人而异, 因此也导致语言学习者习得和学习的效果具有不可预见性。语言输入只有依托一定的情景、借助于相应的超语言信息才能被理解。也就是说抽象的输入会增加“过滤”, 使学习者对语言输入的理解大打折扣。因此, 语言教学必须创造一定的情境, 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再次, “粗调输入”和“精调输入”策略并用的前提下, 通过外界干涉作用, 加大精调输入的量。粗调输入有多种来源。学习者从课堂内外接触语言材料, 包括网络、课堂教学使用的语言材料、语言学习的各种活动中可以自然而然地逐渐吸收材料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 这是一种粗调输入。另一方面, 精调输入对于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特别是在非目的语语言学习环境里, 如在中国学习英语, 这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精调输入指“为有意识学习和教学所选择的语言”。学习者通过反复练习, 对新输入的语言知识和内容分析、内化, 最后达到运用。我们知道, 中国学生在非英语环境里仅仅通过潜意识的习得来掌握英语是不现实的, 因为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和机会极其有限。许多语言学家以及从事英语教学的工作者们都充分认识到自然输入的方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受到的制约因素, 并逐步将非自然输入作为一种特殊方式投入到实践教学中, 如丁言仁、邓鹂鸣、林新事、姚晟等。此外, 国内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材料中, 不论是《许国璋英语》还是《大学英语》 (新版) 都将诸如大声朗读、背诵等方式纳入到课堂练习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指出一些传统的学习方式, 例如翻译、复述、默写等不应该被认为是过时的学习方法。

四、非自然输入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启示

不论是语言输入的自然模式假说还是国内对非自然输入理论的研究与探索都基于一个事实, 即语言输入时语言习得的最基本途径。增加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习得”主要发生在以信息传递为目的的自然语言交际环境中, 而课堂教学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语言知识的非自然语言环境。在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中, 要实现提高信息输入的效率, 在确保足够的语言输入前提下, 必须采用有效措施提高信息输入的质以及最大可能地降低情感过滤的负面作用。

首先, 在进行写作教学之前, 做到充分了解学习者、教学实现有的放矢。尽管进入高校的学习者都经过了统一英语水平测试,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会发现,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采用统一教材、布置统一课堂作业、制定统一学习目标, 而完全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这些做法只能是一种放任自由的做法, 课堂教学的内容往往无法让学生感兴趣。通过问卷及谈话等形式, 充分了解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掌握程度, 教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 制定、调整信息输入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 摒弃传统语法教学, 通过输入强化、内化语法知识。Marchman&Bates (1994) 指出, 在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 两周岁的儿童在掌握400~500关键词汇之后, 句法便自然产生。学习者的语法知识是“内显”知识, 与“有意识学习”无关。意识的提升是在学习者积累与之相关经验之后才会有相应的帮助。抽象的语法信息输入是学生无法理解的信息, 只会增加“情感过滤”作用。在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 通过突显、强化信息等手段, 提升学生语法意识。

再次, 写作课堂活动应满足学习者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者的成就感。众多英语教学工作者感觉到背诵、模仿写作等传统方式对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有帮助。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学习者却难以做到持之以恒。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堂统一选用的语言材料难度因人而异, 难以引起英语程度较高的学习者的兴趣, 而程度较低的学习者很难理解及背诵语言材料。要减少“情感过滤”作用, 每一堂写作教学活动的材料选用、内容设计应注意阶梯性。对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以减少学习者的焦虑、自卑情绪。

五、结语

信息输入的质与量对第二语言习得和学习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我国传统英语写作教学课堂有效输入的不足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输入质量。在非自然语言环境中, 通过各种外界干涉手段, 为学习者尽可能地提供大量符合他们水平及需求的语言输入, 有效促进信息输入的质的转化和升华。与此同时,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英语写作课堂教学必须考虑学习者学习动机、输入方式、输入速度等影响因素。

摘要:自然语言输入理论为在非自然环境中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试图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角度从发, 探讨通过外界干涉作用, 提高非自然语言输入的质与量的策略。文章最后探讨了非自然输入策略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非自然语言输入,非自然输入策略,英语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家宁.外语教学中的输入问题[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 (3) :72.

[2]张焕香.论语言输入的分类[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1) :15.

[3]徐海铭.语言输入理论与外语学习[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1998, (4) :7.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8

第一站 北京林业大学 2012年6月3日

北京林业大学以擅长“林业”和“园林”方面的研究而著称。在这里,整天和花草树木打交道的老师同学们,将每一种研究过和正在研究以及准备研究的植物“优良品种”,栽种在自己的“地盘”上,既可供师生和外来参观者充分欣赏,也有利于就地取材,开展科研工作。

所以,当“自然大学”的学员们来到这儿开展植物认知活动的时候,面对着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植物,大伙儿颇有些慌乱。为啥?因为不认识它们呗!

好在,有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张辉老师,他在植物分类方面钻研很深且口才很棒。他不仅热心细致,而且在众多植物面前,一点也不怯场,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真可谓一名优秀的“植物认知导师”,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认知活动当天,天气不是很好,可这丝毫阻止不了大家向往和认知自然的脚步。早上9时,学员们准时出现在约定地点。来参加活动的36名学员中,还有五六个小朋友,小朋友的参与为我们的活动增添了不少活跃元素。

“这是紫薇,又叫痒痒树,轻轻挠它的树干,整株植物都会动。”张辉老师为大家讲解紫薇的时候,这些调皮可爱的小朋友心领神会地跑到树下,伸出手去挠树干的痒痒,边挠边开心地笑着,看着微微颤动的植株,他们满是惊喜。这让旁边我们这些大人在备受感染的同时,心生羡慕。

有一个7岁左右的小女孩,边认真地在妈妈的指引下和老师认植物,边在纸上用笔将老师讲到的植物画出来。她的油松画得特别棒,还特别画出了油松干的蜿蜒曲折和树干上的小突起,以及两针一束的叶子,显露出与生俱来的绘画天赋。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与自然面对面的接触,她的绘画能力一定会突飞猛进。

另一位可爱的“大儿童”就是和蔼可亲的王奶奶,她也是植物认知的忠实粉丝。王奶奶记笔记的小本子能充分地反映出她学习的认真和坚持。说起坚持植物认知的原因,王奶奶开心地笑了:“认植物能够活络头脑,预防老年痴呆症,我通过一年的植物认知,感觉自己的心态年轻了很多,而且和你们这些年轻人在一起,感觉很快乐,很有活力”。显而易见,王奶奶从喜爱自然到退休后开始亲密接触自然、并身体力行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去认知自然,她一直走在心态年轻之路上。

好了,就让所有与自然相处的快乐都尽在不言中吧!植物认知的乐趣,只有亲自参与才能深切体味。下面,介绍几种在北京林业大学看到的植物。

珍珠梅:珍珠梅株丛丰满,枝叶清秀,贵在缺花的盛夏开出清雅的白花而且花期很长。尤其是对多种有害细菌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适宜在各类园林绿地中种植。特别它是具有耐阴的特性,常常作为北方城市高楼大厦及各类建筑物北侧阴面绿化的花灌木树种。

吴茱萸:吴茱萸始载于《本经》,列入中品。宋代的《本草图经》记载:“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花,红紫色。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成熟时则深紫。”

石榴:成熟的石榴皮色鲜红或粉红,常会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般的子粒,酸甜多汁,虽吃着麻烦,却回味无穷。因其色彩鲜艳、子多饱满,常被用作喜庆水果,象征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石榴成熟的季节是中秋、国庆两大节日期间,是馈赠亲友的喜庆吉祥佳品。

鸡麻:蔷薇科,鸡麻属。落叶灌木,原产日本和我国中部,现已被广泛引种。老枝紫褐色,小枝初为绿色,后变为浅褐色。鸡麻喜光,耐寒,不耐涝。

金叶女贞:为半绿小灌木,被誉为“金玉满堂”。金叶女贞性喜光,耐阴性较差,耐寒力中等,适应性强,以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壤土为最好。用于绿地广场的组字或图案,还可以用于小庭院装饰。

五叶槐:原产于北京,国槐的变种,又叫畸叶槐。与国槐的区别在于小叶只有3~5枚,且不规则的挤在一起。对城市空气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也是优良的木材用树种。

香荚蒾:香荚的叶子皱皱的,且边缘有粗锯齿;花白色而浓香,花期极早,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早春花木。可栽植于建筑物的东西两侧或北面。

第二站 北京师范大学

2012年6月10日

雨后天气凉爽,这期我们特别邀请了北师大著名植物分类学专家刘全儒老师的研究生王珊,王珊老师的研究方向为卫矛科植物的分类,植物识别方面的功底很深。在王老师的带领下,40多位植物爱好者的大队伍开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去寻找那里传说中的626种植物。

首先上场的是我们北师大特色植物之一的白杜卫矛,这个卫矛科卫矛属的落叶乔木还有另一个奇怪的名字——“明开夜合”,很多听到这个介绍的朋友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它的花白天开晚上合,所以叫这个名字。而王珊老师说这是因为它的花开放时不太引人注意,故而得名。它的中文学名是丝棉木。

白杜卫矛整株树呈冠卵形或卵圆形,枝叶秀丽,夏季开放淡黄绿色小花,入秋蒴果粉红色,果实有突出的四棱角,开裂后露出桔红色假种皮,在树上悬挂长达2个月之久,引来鸟雀成群,是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

鸢尾在北京很常见,它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彩虹”的意思,意思是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很多朋友们都见过鸢尾,对它那美丽的花朵记忆犹新,鸢尾花春季开放,现在花期已过,你还能通过它的叶子认出它来吗?

在北京,秋季一定要去香山观红叶。你可知道红叶的植物学名字是什么?有人说是枫叶,确实,一部分红叶来自于槭树科槭树属植物鸡爪槭,也就是大家说的枫叶。而更多的,则是一种我们称为黄栌的槭树科植物,它们是香山红叶的主要贡献者。在黄栌没有变红之前,你仔细观察过它们吗?

大家吃过香山脚下的黑枣吗?是不是感觉虽然叫枣吃起来却是柿子的味道?没错,这黑枣并不是真的枣树,而是一种叫君迁子的植物结的果实。可它为什么有柿子的味道呢?因为君迁子和柿树都是柿树科柿属的植物,它们的果实有着同样的特征。“难怪一股柿子味儿,”一位北京的大爷笑着说。君迁子也叫黑枣树,所以它的果实叫黑枣,但绝对和枣没有关系哦。它的果实10月开始成熟,大家到时候可以去香山小店买来尝尝,看是不是一股“柿子味儿”。

北师大化学楼前面,蜀葵花开得正灿烂,蜀葵因为原产四川省而得此名,它是山西省朔州市的市花,在那里成片栽植,花期时景观效果颇佳。

而冬季也能保持绿色的小叶黄杨,早已迫不及待地开始孕育自己的下一代了,在树下长出了许多小苗苗,这就是植物学家口中的“自播繁殖”。在植物学界,常常以能否“自播繁殖”作为判断植物生命力强弱的一项重要指标,由此可见,小叶黄杨是当之无愧的“强生”物种。

上一篇:我们的学校_四年级作文下一篇:英文签证申请翻译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