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集体备课记录(共10篇)
时间 3月6号 地点 办公室
学科 数学 年级 办公室
主发言人 高欢 发言主题
出席人员 数学教师
缺席人员 无
讨论内容 围绕“比例”和“正反比例”这两单元李梅芝老师提出了以下三点问题:
1、“正比例的意义”是一个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性知识。在教学中就直接采用课本中的例题,忽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果在这儿能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概念,用日常概念来帮助理解数学概念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正比例关系”(教学设计中创设师生写字比赛的生活情境等)。
2、学生第一次接触正比例,教师不能在简单的引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例2后就急于出示正比例的意义,其实学生根本就没有完成对新知的建构。如果能让学生依靠直接经验,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主动概括出正比例的本质特征,也许学生的理解要深刻得多,准确得多。在学生充分体验正比例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舍得花时间,学生不懂坚决不急于出示概念。
3、在讲解了正比例的意义后,在学生还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时候,教师又忙不迭的给出判断题,人为地进一步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混淆。也许在揭示正比例的意义后可以先出一组成正比例的例子,以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再出示反例以进一步明确认识。
围绕这三点问题,我们六年级数学组的老师开展了讨论交流:
郭虹:我同意李老师的说法.首先我会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会跟学生说,成绩的取得是与平时认真学习成正比的,然后我才进入例题的学习.正如作者说的一节课时间不够,下节课我会出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练习,从而让学生得到知识上的巩固。
范斌:正比例意义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我认为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正如“新课标”指出的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教学例题时,首先设计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如学生从家到学校上学的速度一定,也就是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从而得出商一定。又如可以设计1分钟跳绳80下,2分钟跳绳160下…………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识到学习比例的重要性。再来学习例题,让学生进入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得出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扩大而扩大,缩小而缩小,有什么变化规律?以培养学生有规律的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来完成教学任务。
何芳: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书本上的给出的三个数量关系式起了很好的铺垫性的作用,我们就可以从这三个数量关系式着手去编写一些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题,让他们去找规律,发现规律,获得直接经验。进而抽象出正反比例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包莉婷:学习正比例的意义,对六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果在教学中单纯地从书上例题出发进行教学,我个人认为学生会感觉比较抽象,因为书上的例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老师在教学时,可选用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例子引出新知,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主动地去学习新知.在巩固练习时,同样利用大量的例题让学生多练,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何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学习正比例意义时,学生了解了书上例题后,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自己对正比例的理解,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发言,不及早的对学生的发言下结论,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充分的表达出来,尽管学生观察、归纳的程度不一,但确实符合学生的认知,从中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情况。课堂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对理解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形式的指导,让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学习,达到真正理解正比例意义的教学目的。
主备:崔艳艳
时间:9月27日
主题:Colours.参加人员:英语组全体成员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一年级课程,通过变色龙的过程让学生掌握blue、red、yellow、green、white、black六种颜色,但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先掌握几种颜色的识别为本节课重点,而课文的学习可以放到下节课。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地听、说blue、red、yellow、green、white、black六种颜色。
2、能够用It’s blue.来描述自己周围事物的颜色。
重难点突破:本节课重难点为六种颜色的听说及用It’s„来描述自己周围的事物。针对这两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做手指操,从而引出各种动物的颜色。
2、在学习每种颜色时,老先领读,学生跟读red,red,It’s red.在请个别学生读,然后让学生在课本上找出至少三种该颜色,并大声读出来。
3、综合操练时,通过一个狼捉小羊的游戏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4、出示课件中物品让学生操练各种颜色。
5、让学生说出教室内的各种颜色。
6、欣赏动画英语《迪士尼神奇英语》中的颜色部分。
模式方法:游戏、机械操练、动画欣赏、指一指。
作业设计:没人至少找出十种以上物品来描述其颜色,并介绍给家长。
进度安排:本课两课时完成。
组内教室讨论要点:
1、手指操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2、在学生识卡片时,先不能说,当老师发出口令“go”时才能说出句子,哪组有抢答的就把分数嫁给其他组,这样既锻炼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又加强了句子的学习和巩固。
3、在操练新单词和句子时用到“狼捉小羊”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可以大大提高同学们开口读英语的积极性,充分操练了新内容。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有些浪费时间,而且那位“大灰狼”和“小羊”丧失了读的机会。
4、让学生用所学内容来描述教室里及自己身边的物品的颜色给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的英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学科:语文年级:一年级记录人:周肖雅
主讲人
周肖雅
时间
4月8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
一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主题
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交流,第三单元教材梳理
群众发言(讨论)记录
一、第一、二单元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交流
1.对一、二单元教案的编写进行反馈
周:这天下午我们和胡老师就《胖乎乎的小手》一课进行了交流探讨,胡老师的话让我们觉得受益匪浅。我这天想在那里说的是关于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向以来我们都受到习惯思维的定势,缺乏三维目标的整合,尤其对过程与方法的指导有所疏忽。从我们使用的教学设计用书来看,一二单元的教学目标都有些简单,没有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
2.针对反馈单元中的事项进行逐课反馈。
3.一二单元教后反思交流(详见各老师的教案用书)
二、进行第三单元的`教材梳理
周教师从教材编排特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推荐等几方应对第三单元进行梳理。
三、交流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几点推荐
小结
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一、所有数学教师一起分析教材,进行商议,确定上课内容。
二、根据教材内容,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商讨采用什么方式突破重点,分散难点。本课教学力求使学生做到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初步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一些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类比、迁移的学习能力。
三、确定上课教师。
四、具体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新:小数加、减法和乘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二)、引入新课。
(三)、教学新课
1、复习整数除法,说说整数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2、教学例1。让学生看例题,说一说题意。怎样列式?
明确这道题是小数除以什么数?
学生尝试练习,仿算小数的除法。集体讲评。
3、验算
用小数除以整数按刚才这样的计算对吗?现在我们就来进行验算。单价×数量=总价集体订正。
提问:验算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谁再说一说,例1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
4、做“练一练”的题。
理解每一组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商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为什么商的小数点位置不一样?
你认为小数除以整数每次除得的商要怎样写?商的小数点怎样处理? 仿做小数除法。
5、练习。
三、课堂小结。重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怎样算的?你认为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四、布置作业。
2010.10.1
5清风小学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内容:研讨“学习活动设计”《认数》(有效反思之二)
活动情况:
本次业务学习采用先独立解读教材,再集体研讨对话的形式进行: 施恩权:这一个星期,我们就<认数>一单元进行了认真教材解读,今天我们就各自谈谈自己队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的设计思考。
王科:我觉的这节课的知识点很多,有认识数位、数与数之间的换算、认识1000,还有如何读数。
施建设:是这样的,关键是数位之间的关系,数与数之间的换算,如五个十是多少?学生很容易弄错。
(施恩权质疑:你们认为这些重点内容中哪一块对学生来说最难?)施建设:数位之间的关系。
(施恩权:准备怎么突破?)
王科:孩子们知道10个100是1000吗?所以在拨计数器时可以突破。严晓冬:我认为我们可以再看教材的安排。(1)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教材注意了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按几百——几百几十——几百几十几的顺序分段安排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遵循了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的认数规律。我们就第一课时如何安排?这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如果这一点突破了,刚才我们所认为的重点和难点就迎刃而解。教材中借助木块和计数器认识数。木块是第一次出现的学具,以往都是以小棒作为数数的工具,由于这个学期学的是千以内的数,用小棒很难表示,所以选用小方块作为学具。我们来看P16的例题,可以看到一个方块表示“一”,10条方块拼成一片表示“一百”,10片方块堆成一个正方体表示“一千”。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些新的学具,尽快让学生熟悉1个、1条、1片、1堆小方块表示的意思。利用计数器读数、写
数,同时落实千位,拓展学生对数位顺序的认识;
施恩权:(2)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让学生读、写、计算,教材里有很多,如电表度数、字典页码;(3)介绍其他学科的知识,促进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如P20第四题、P30第四题(看一看),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4)用多种形式表示数,加深对数的意义和大小的理解。除了刚才所提到的用木块、计数器表示数以外,P17第一题出现了数轴,P20出现了人民币,P21出现了木料堆,P21出现了邮票书本,P23出现了练习本。(5)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如P30的第一题,要求学生“用10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培养学生用量化的思想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用数精确地描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6)重视估计,继续练习用日常用语表示数量间的大小悬殊状况。如P17的第一题、P18的第三题、P25的第五题、P28的第六题、P29的第七到第九题、P32的第十二和十三题,老师们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施建设:谈教学设想及意图。想用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认数还是比较枯燥的。
王科:从学生自己收集的信息入手,让学生自己读解决会读的问题。严晓冬:我认为可以先复习数的组成。突破满十进一的迁移。
施恩权总结:不管怎样导入,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好。中间对整百数的认识和对这些数的真实感觉也是这节课重中之重。准备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将是我们这节课重点思考的。下星期我们每个人就这节课进行实践,然后主要对课堂导入部分和如何认识整百数进行薇格分析。
我们也思考一下,这节课完了以后,给学生留下了什么?这一单元上完了,孩子们会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时间:2010-4-6 星期三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3楼阅览室
参与人员:刘贵英欧阳海涵俞旺
主讲:欧阳海涵
背景及主要内容:
通过前段复习八下中国地理,对其进行测试,发现一些问题,备课组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1、复习要求:欧阳海涵老师提出复习强调课本和地图册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能
背的一定要背下来,使考试有更充足的时间。这次很多同学就没做完,是很深的教训,所以要求学生按照先在家对照书和地图册把考点管理和限时集训先做一遍,要求家长签字,老师检查。课堂上在讲知识点时,要特别注意基础较差的同学,课后要求在家把考点管理背下来。
2、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层次,督促每一位学生落实复习任务,采取在学生中
一帮一,密切与家长联系,落实每天的任务过关,成而确保每位学生能顺利拿到理想的成绩。
5、备课组还商量了下次段考的范围:八年级上下册所有内容。
时间:3月11日(第二周 星期四)下午2:30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教学楼四楼(学生阅览室)人物:陈恒庆、刘晓芳、傅本贤、赵玉兰、田燕喃 议题:高三化学复习——有机化合物授课 中心发言人:陈恒庆
发言内容:
一、复习内容
有机化合物在历年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除选择题外,第二卷中有一道题,占分约15分左右。其主要包括有机物的结构、组成、分类,有机反应的类型,官能团性质,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重要有机物的检验,有机实验及计算等,常以综合推断方式呈现。在复习备课时,突出对每一种重要有机物乃至一类有机物的复习,重点从结构特点、组成规律、性质规律、检验制法及用途方面着手,第一轮复习要把每个知识点落实到,并适当进行发散,既要抓牢基础知识,以要培养发散思维。尽量紧扣教材和大纲,不超纲,结合复习资料,对资料中偏、难、怪题应舍弃,不要学生去做,陈旧题型不必讲,必要的话可自编适量专题练习,巩固重点和难点知识。
二、复习课时
第一、二周:常见有机化合物
第三、四周:有机化学基础
三、复习重点
1、有机物的分类、命名、组成和结构的确定,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
2、烃、烷烃、不饱和烃的结构、性质;
3、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
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5、有机合成和推断方法。
三、复习难点
1、有机物同分异构现象和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种数判断;
2、有机反应的规律和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
3、应用有机物相互转化关系进行有机推断和设计合成路线的技巧;
4、对有机化学新知识的自学能力用迁移应用能力。
四、主要措施
1、重基础,抓落实。对每一类有机物的重要代表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必须过关,对重要官能团如羟基、醛基、羧基、氨基、酯键、肽键等结构和性质都要熟悉;
2、重实验,抓规律。如:对有机反应,复习时要总结出规律,书写起来就不会出错,比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
3、重实践,抓方法。如复习有机物的命名、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书写时,让学生练习书写并找出正确方法;
4、重迁移,促能力。有机化合物共3千多万种,对我们来说,很多都是陌生物质,如何判断它们的性质特点,必须让学生对熟悉有机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学会迁移应用,养成分析判断的能力;
5、及时进行相关内容的巩固练习并督促检查。
五、其他发言人
1、傅老师:
今年高考理综分值?是否化学分数减少?化学复习课时减少,会影响考试平均分下降!
第二轮复习时间不够,不能再订复习资料,组内分工编写第二轮复习资料,抓重点,精编以练习为主的复习资料。
2、赵老师:
本学期各种考试会增加,会影响复习进度
3、田老师:
编写的第二轮复习资料要在下次集体备课时定稿,互相讨论内容的增减。
六、其他安排
1、下次月考命题安排,命题人:赵老师,内容:有机化合物知识。
2、第二轮复习教案及学案编写:
傅老师: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陈老师:化学反应原理
刘老师:化学实验
田老师:元素化合物、无机推断
赵老师: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有机合成与推断
3、第四周集体备课安排 中心发言人:傅老师
内容:第二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一、活动时间:2015.3.19。星期四
二、活动地点:集体备课室。
三、活动内容: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描绘自强人生》集体备课。
四、主备人:刘媛媛。
五、参加人员:金延江、李京聪、吴胜涛、聂树霄。
六、活动过程:
吴胜涛 : 政治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刘媛媛本次集体备课的整体预设介绍给大家,我们集思广益,加以补充完善。
刘媛媛:下面我从本课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采取的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加以详细说明.(一)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现在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要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六年级下中的第八课第二目从
“理想,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等三目,分别介绍自强的三个主要方法。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并知道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难点:联系学生实际来探讨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设计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四步教学来完成,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消化本节知识。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17-21页的内容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然后合作探究:
1你有自己的弱点吗?说一说战胜他的经验和方法。2求医问药--帮小红出主意她究竟该听谁的意见? 3自强宣言书
(五)巩固练习:
通过选择、探究与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目的。也使知识更系统化,条理更清晰。李京聪::我觉得本课预设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明确,点拨到位.问题设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促成高效学习.大家谈到板书设计需要加以完善。
吴胜涛: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设计这里我也有同感,需加以改进.聂树霄:本课设计的探究活动设置,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板书需加以改进.。
:刘媛媛:本课设计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问题设置利于学生积级思考,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板书内容应详细一些.。
李京聪: 本课整体设计详细具体,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到位,方法采用恰当.我觉得板书设计需要补充完善。
刘媛媛:我认为板书设计应遵循一目了然原则,清晰体现本课知识结构
李京聪: 我觉得采用结构图标式更具有条理性.。
刘媛媛:结合大家的修改意见,本课板书内容需要补充完善,采用结构图标式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提炼、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揭示联系
地点 语文组办公室
参加人员 高一备课组全体成员
主讲人: 潘文貌
一、主要内容:《荷塘月色》
二、老师讲解《荷塘月色》的讲课思路
(一)《荷塘月色》的音乐导入,播放关于荷塘上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
(二)作品介绍
(三)文本解读
1、赏赏景——品味荷塘月色之美景
(1)品一品写美景的句子 找句子、朗读、品析
(2)找一找写美景的顺序
分组朗读第四至第六段
(3)欣赏荷塘上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
2、品品情——挖掘作者的情感
(1)情感最浓的是那一段?
(2)这段中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情感开始变化
(3)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谈一谈对“通感”的理解
(五)拓展讨论
第三段似乎是“游离”出来的抒情段,但从时空上看,这一段与第2段是同步的。实际上,这“情”还是离不开“景的”,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六)作业
写一篇关于家乡景色的随笔。
三、集体讨论
1、李小丹发言:第4段行文顺序特点,看到作者的匠心: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
2、郑艳芳发言:”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才由”静”转入”动”。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是套用”动静结合”这一评语,缺少鉴赏力。
3、刘荣毅发言: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有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物静而情动。花、叶、流水的人格化表现了景与情的交融,潜在的韵致也就流动起来了。
4、林清桃发言:本次授课主要的思路是“赏景品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可以启发他们从”视觉——嗅觉——听觉”人在景外”不是”人在景中”使过渡比较自然。
主备课人:祁康宁 备课时间:2014.3.18.备课地点:办公室 主 持 人:祁康宁
参加备课的教师:祁康宁,杨百驰,蒋凤平,张众会。备课内容和活动过程: 备课内容:正多边形和圆 祁康宁对重点、难点作出了解析:
本章的重点是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的两个定理.难点是对正多边形上圆关系的理解和证明.杨百驰老师对命题的趋势分析进行了分析。
正多边形和圆是各类考试所要考查内容,其考查题型一般是选择题,填空题.祁康宁老师对基础知识进行了精讲:
一、基本概念
(1)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2)正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的外接圆(或内切圆)的圆心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3)正多边形的半径:外接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半径.(4)正多边形的边心距:内切圆的半径叫做正多边形的边心距.(5)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的每一边所对的外接圆的圆心角叫做正多边形的中心角.每个中心角都等于?
二、定理
(1)把圆分成n(n≥3)等份:
①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②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2)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三、值得注意的问题
(1)正多边形的定义中的两个条件“各边都相等”,“各角都相等”缺一不可.(2)正n边形每一个中心角和每一个外角都相等,都等于.(3)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与相似三角形性质类似.其它老师相继进行了发言。活动评价:
课题
参加教
师
备
课
准
备
集
中
交
流
研
讨
典
型
发
言
年级与备课组长:高二信息技术备课组魏丽霞
附:教学设计提要
一、第三章会考考点重点解析,习题讲解
二、第四章会考考点重点解析,习题讲解
1、由李曼作备课发言,分析06年至09年第三章和第四章会考高频考点,理清课本知识系统脉络,并精选习题加强巩固
2、对所选习题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同时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练习强度,备课时注意整合课本知识,减少重复讲解
3、对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所涉及的操作问题提出应结合实例,让学生充分理解软件的实际应用
【比例尺集体备课记录】推荐阅读:
比例正反比例教案09-16
比例尺参赛教案11-19
比例尺教学反思评价07-05
教学设计比例尺09-20
《认识比例尺》教学反思10-05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10-09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05-28
正比例与反比例练习题11-22
《比例尺》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06-29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比例尺教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