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精选8篇)
准备第四、五单元A、BLet’slearn部分的卡片和一些人物卡片。准备第四、五单元主情景挂图。
第四、五单元A、BLet’slearn部分的卡片。
Zoom和Zip的头饰。
教学过程
Warm-up(热身)
活动一:唱一唱
教学参考时
间:1-2分钟
教师播放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C部分歌曲“WhatAreYouDoing?”的录音,请学生跟唱,复习已学过的动词的ing形式,帮助学生回忆一些单词。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歌曲中重新熟悉所学句型
Preview(预习)
活动二:做一做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⑴教师准备出第四、五单元中所出现的一些动词的单词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出任意单词,根据所看到的单词做出相应的动作,然后请其它同学用“Heis……/Sheis…….说一句话。
⑵如果该同学说的句子是对的,则抽卡片的同学说:“Yes,I’m….”反之则说:“No.I’m….”
检查学生掌握、认读、理解单词的情况,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现在进行时的句子,避免枯燥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三:找卡片
教学参考时间:2-3分钟
⑴教师将第四、五单元A、Let’slearn部分的短语卡片一次放在黑板槽内,让每位同学都能看清。
⑵将学生分为每两个学生一组。教师说一个短语,学生快速找到该卡片并读出卡片上的单词或短语。
检查学生认读单词的情况和对单词理解的情况
活动四:你能做什么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⑴教师出示第四、五单元主情景图的挂图,学生轮流描述情景图里人物/动物正在做的活动。
⑵请两人一组上来看图作对话练习。
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唤起学生对表示某人能力句子的记忆
Presentatio(新课呈现)
活动五:谁的眼力好
教学参考时间:5分钟
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内容为“Thedogisswinging;Themonkeyisdancing;TheelephantiscountingthealeThebearsarefighting.”的画面
⑵第一遍后请同学说说看到了什么,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对于说对的同学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⑶第二遍后请同学互相补充第一遍没有说出或说对的句子。
⑷第三遍请每位同跟读听到的句子。
练习某人正在做某事的句子,通过这一活动的设计使每一位同学精神力高度集中,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活动六:说一说、找一找
教学参考时间;7-8分钟
⑴教师播放Readandmatch部分的录音,学生看对话并跟读。
⑵学生自己读短文。
⑶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挂图,请同学合上书试着看着挂图来讲解或者是复述挂图内容。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能够用书上的话或者是自己的话来表达故事内容,逐渐脱离课本对自己的束缚。
⑷请学生分别扮演Zoom和Zip,分角色朗读课文。
⑸请学生带上头饰表演故事。
⑹完成连线活动,并用“Thedogisswinging.”这样的句式来说句子,核对答案。
重点复习某人正在做某事的句子
活动七:哪幅图
教学参考时间:6-7分钟
⑴教师分别出示Let’sfindout中的三幅图,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对这三幅图进行简单的描述。
⑵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也鼓励孩子们去说。
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
⑶教师可以对这三幅图提问:“Whatisthepandadoing?Canthepandasswim?Doyoulovepandas?”等等,也可由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⑷教师播放Let’sfindout部分的录音,请同学看书选出答案。
⑸两人一组朗读对话。
Let’splay(趣味操练)
活动八:说歌谣
教学参考时间:3-4分钟
⑴教师播放Let’schant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录音看歌谣。
⑵教师请学生根据配图猜一猜歌谣的大意,教师做必要的讲解。
⑶再放一遍录音,学生轻声跟读歌谣。]
Coolidationandexteio(巩固和延伸)
活动九:听力练习
教学参考时间:3分钟
完成活动手册P57—1./P58--
3⑴学生听录音完成I.Listenandwrite和
Listenandmatch部分。
⑵两个人互相订正检查。
⑶听录音,读一读Listenandwrite中的句子。
活动十:小结
教学参考时间:1分钟
⑴表示某人正在做某事,动词后面要加ing来表示。
⑵不同的人要变换成相应的人称,同时be动词也要相应改变。
五、板书
Recycle2
Thedogisswinging.Canyou……?
关键词:语文单元迁移,教学探究,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格, 不要让学生局限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要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 通过单元迁移教学促进知识的运用和丰富, 满足小学语文多样化教学思想的要求。
一、迁移教学的概念
学习迁移主要是一种学习到的知识对另外一种知识产生的影响, 在一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可以在另外一类知识里面得到迁移。教学的目的不是记忆和背诵, 更多的是在知识的获取上有更多认知技能的活动。而智慧、技能是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是把已经学习到的知识转移到没有学习到的知识上, 但是知识之间有很多共通点, 通过知识的迁移, 总结出相关的规则, 不同的知识学习中解决同一类问题, 语言的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内容, 甚至有的题目都没有固定的答案, 只能做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教师具有迁移能力和迁移意识
“迁移”是学生智慧技能的最好培训途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地运用迁移这一规律, 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语文教师一直把语文教学看成对字词的理解和作文训练, 没有意识到迁移教学的重要性, 其实语文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多学科课程, 很多学科的基础都是语文。比如, 数学应用题的基础是语文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历史学科要依靠语文的知识迁移, 尤其在问答题中这样的体现更加明显, 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答案, 有的学生知道答案, 但是无法用语言清晰明确地呈现给教师, 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有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如果学生具备迁移学习能力, 在学习上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效能才能更大发挥, 提升教学质量。同时, 教师的迁移意识对学生的迁移意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果教师不具有迁移能力, 就不能培养具有迁移能力的学生。
三、迁移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发挥
1.教师明确迁移教学方向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对迁移方向有把握, 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或简化, 或挖掘, 寻找学生能够适应的方法;并且把这些目标结合教学教材目标加以研究, 明确整个单元知识点的训练目标, 并且在整个知识网络体系中起到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教师对教学的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 在头脑中要有一棵纵向贯穿的“知识树”, 并且在每一个树枝上进行横向知识迁移讲解, 比如在给学生讲解词语“奇迹”的时候, 可以给学生延伸幸运、意外、偶尔和奇迹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一个词语的运用方法, 了解到其相关词语的运用方法。教师在课前应做好相关的教学准备, 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 带领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并且在深入的分析学习过程中, 要为学生的再学习、再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识重组的学习体系。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因为当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时候, 他们就会主动思考和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并且能够想到和自己认识知识点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因此,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是现阶段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性因素。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强求记忆是为学生挖陷阱, 学生记忆到的知识并不一定能够灵活运用,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这才是所谓“鱼”和“渔”的辩证关系。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 在学习中有目
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誗
地进行知识学习对比, 分析比较其中的异同, 提高
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概括能力, 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能力。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 最好把现有的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知识的迁移不是凌乱地学习知识点, 而要形成系统化以及结构化, 并且有效地融入知识网络中。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运用典型的案例带领学生回忆以往学习过的知识, 对待相同的知识和相同的学法, 进行有效的迁移, 总结新的学习方法, 由学习到领悟, 用中学新。
3.学生语言本质探索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已经有了一定的篇幅, 教学中教师还是习惯于运用简洁的主旨表现其本质内容, 所以学生要通过繁复的文字描写了解其背后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这也是五年级学生该有的理解力和分析力, 真正地学习是抓住重点, 让书越读越薄。例如, 在课文中有一篇文章《小桥流水人家》, 主要是描写自然朝起夕落的生活, 平和安静的太平生活。这其实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密切关系, 所以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 学生因为生活阅历少, 所以对这种场景的感触不深, 教师最好引导学生联系新的形势下没有灵活地运用, 这些知识就不能充分地理解和吸收。新情境中知识的灵活应用, 并且能够应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 才是真正地掌握知识, 完成知识的迁移, 学习的知识才能做到有意义。学生在传统教学中, 知识都是由教师进行传授, 教师的有些教学方法能够让知识当堂得以运用, 但是很多时候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才能涉及应用。所以,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 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的教过或者学过, 关键是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 知识学习不是目的, 转化为技能才是教学开展的根本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迁移。以五年级的语文教学作为案例, 要求学生根据时间的顺序安排材料,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写一处景物”, 那么, 教师就可以结合两项教学内容, 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让阅读教学和写作过程相结合, 在教学中让读和写有机地结合, 教学指导中要结合运用读和写的原则, 并且带领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的景物描写文章, 借鉴其中能够运用的语句和写作方法, 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都要学习。在短时间内, 学生的作文学习水平不能马上提升, 因为作文是积累学习的过程, 要在循序渐进中得以发展和提升, 但是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范国强.试论小学课文教学“语文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J].教学与管理, 2014 (29) :3-5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先讲后写;模仿经典;自主评改
英语写作是小学阶段学生英语专业、系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灵活掌握英语使用技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展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而使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英语创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与进步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苦苦探索与分析,最终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作为落实小学五年级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突破口。
一、先讲后写,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质量
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先讲后写”的教学模式,即在给出学生特定的英文题目之后,并不是直接要求他们进行英文作文的创作,而是率先依据该英语题目进行畅所欲言的自我表达。如,在“My family”为题的英语题目教学中,笔者就首先要求学生结合各自的家庭实际情况,进行英语的口头表达。这一要求如同打开了学生自我表达的积极之门,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投入到了表达中。有的说:“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my family,father,mother and I.”有的说:“My mother 35 years old ,and looks very nice young.”还有的说:“My father likes basketball very much,I often go to play basketball with him.”……
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讲道:“刚才大家踊跃发言,用英语将家庭成员各自的特点都进行了很好地展示,若是能将其以英语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肯定是一篇高质量的英语佳作。”
二、模仿经典,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质量
对于接触英语这门学科时间不长的五年级学生来讲,英语写作实在是一项极大的挑战。究其原因在于其自身掌握的英语词汇、句型、固定搭配等并不充足。具体表现在句型单一、词汇重复简单、结构失衡等。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些经典的英语段落或者篇章介绍给学生,并带领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模仿式的英语写作活动。如,笔者就曾以“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这一英语题目为例,向学生讲解了英语话题作文的主要写作模式及大致框架,原文如下:
I think Internet ha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Advantage of Internet is that you can do anything that you want on Internet ,such as watching films,shopping and so on.
But Internet also has its disadvantage,such as receive bad information.
In conclusion, many people today use Internet ,because it is convenient for people.
随后要求学生在模仿“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这一英语题目时以“开头点题、表明态度”“中间对观点进行详细阐述”“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的主要结构进行“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mobile phone”的英语短文写作活动。由于已经有网络技术利用利弊的经典文章在前,学生这次的模仿写作活动变得得心而应手,不仅使文章的主要构造变得清晰、明了, 同时还能对一些固定的搭配、词汇等进行灵活的借鉴与运用。这些很显然都为他们写出水平较高的英语文章做好充分的铺垫。遵循此种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必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显著提升与发展。
三、自主评改,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质量
传统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英语作品多是教师走马观花的浏览一番,精力充足的教师或许还会做出简单的指导性评语,但大多数教师都是简简单单地以一个“阅”字完事。此种评改方式根本起不到预期中的良好教育效果。
对此,笔者认为,小学五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形成了独特的认识与看法,如此,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生自主性质的英语评改活动。这样一来,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英语写作兴趣与积极性;此外更重要的是在小组合作批改作文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发现他人英语作文中出现的错误或者缺陷,并由此反思自己,是否也犯了类似的错误,在认真改正的基础上督促自身在下次的英语写作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应当想方设法创新教育形式以及具体运用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须知,这既是提高学生实际写作水平、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真正落实小学英语有效写作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Unit1 My new teachers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young, funny, kind等。要求学生能听懂句型,并结合这些句子表达的情境,学会恰当地替换句中的单词。逐步学会听、说、读、写单词:old,short,thin,tall,strong。
二、教学难点:
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对话和情景,以旧引新,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三、课前准备:
1.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以及本课时的八张单词卡。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3.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l)播放Let’s start下面歌谣的录音,让学生听歌谣猜单元话题,激发学生对新学期第一单元英语学习的兴趣。使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过的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He’s tall.He’s strong, too.”并结合相关人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复习strong,tall,short,thin 等词,为本课时听、说、读、写这些单词做好准备。(2)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如下:
T:Hello, everyone!Welcome back to school!Nice to see you!Ss: Nice to meet you!(3)问学生几个问题,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具体会话如下:
T:Hi,everyone!Nice to see you again.What grade are you in now? Ss:We’re in Grade 5.
T:Do you like your new English books(new classroom, new teacher)? Ss:Yes!
T: What are we going to talk about in Unit 1?Guess!What’s the topic of Unit 1?
2.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l)出示Let’s start部分图片,介绍说: Rabbit has many new teachers in her school.Do you have new teachers? 引导学生根据情景图的提示描述新教师。然后说:“今天我们将学习怎样描述新教师。Sarah将为大家介绍几位新教师,大家在先看一看有哪些是新教师?
(2)出示Let’s learn部分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说: They are Sarah’s teachers.Describe these teachers.引导学生结合预习部分回答出 strong,tall,short,thin
五年级上册Unit1第二课时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重点掌握句型是: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He’s very kind要求学生能在相似的情景中完成替换练习。能灵活运用这些句子进行交际。
二、教学难点:
Let’s try这一形式在学生用书中第一次出现,但难度不大。学生即使不能够听懂句子的含义,只要明白关键词语的意思也能找到正确答案。帮助学生听录音熟悉新词和新句型,感知连读、失去爆破和弱读等语音现象。初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图片、声音、课件。2.准备一些教师的照片或图片。3.教师准备录音机及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热身)
(1)教师放歌曲“My New Teacher”,让学生感知并复习歌曲中语言。(2)结合画有人物不同相貌特征的教学图片进行关键词的替换,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的新词,为本课时学习句型做好准备。练习内容:
A: Good morning/afternoon.Look!Our math teacher is very young.He’s tall and thin.B: This is our music teacher.She’s young.She’s very funny.A:Who’s your art teacher? B: Mr Hu. A: What’s he like? B: He’s short and thin!
2. Let’s try and talk(操练)Let’s try 反复播放Let’s try部分录音,指导学生根据声音选出图中相应的人物。在学生根据录音内容圈出所描述教师之后,可让学生看一看他们熟悉老师的图片,用英语说出他们是谁,用句型:“Who’s he/ she? What’s he / she like? ”提问学生。此后再转入 Let’s talk部分对话的详细学习。放一句,停一句,并重复录音中的话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Let’s talk(1)教师播放
Let’s learn A中的四句话(声音见媒体素材的A learn sentences.wav)。教师说:“这位胡老师又瘦又矮,我们找一找图中的哪位老师又瘦又矮呢?”出示Let’s talk部分的人物图片,让学生快速找出Mr Zhao。然后教师分别说出教师姓氏: Mr Ma/ Miss Liu„.这时先不要求学生描述这些教师,可把该项任务放到对话教学之后。
(2)听录音,跟读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引导学生指现图中的人物 Mr Zhao是English teacher, 而录音中的人物说的是math teacher。
(3)教师再次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分别并对人物进行描述,可利用句型:“Who’s this man / woman?What’s he/she like?”进行操练,先由教师示范,再结对或分小组进行。
Good to know 此部分为选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在人名称呼习惯上的不同。汉语中习惯把姓放首位,名字放在后面。英语国家的人却习惯把名放在首位,家族的姓氏放在后面,而且有的在两者之间还有中间名(middle name)。这些不同需要让学生了解。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与扩展)(l)让学生做A部分Let’s talk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让学生默记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将内容说给家长或朋友听。(3)让学生利用新学的文化背景知识,试着与同学进行交流,可分别扮演不同国家的人物。再用英语写一写自己扮演的名字。4.小结
句型: Who’s your math teacher? Mr Zhao. What’s he like? He’s thin and short.He’s very kind.五年级下册Unit1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eat breakfast , do morning exercises , have Englishclass, play sports ,eat dinner.2、能够听懂问句: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s/„„并能用所学动词短语替换句型“I usually „at„”中的关键词回答问句。
3、能够理解并说唱Let’s chant 部分的歌谣。
4、能够了解 Good to know 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掌握A 部分中的五个动词短语,并能用这些回答询问作息时间的问题。
2、难点是exercises ,ususlly 的发音。
三、课前准备:
1、录音机和相关的录音带。
2、五个动词短语的教学卡片。
四、教学步骤:
1、热身:(1)对话练习:询问时间 What time is it now ? It’s „„(2)复习五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一些动词,如:cook the meals ,wash clothes 等。
2、新课呈现:
(1)游戏:Guess!What am I doing ? 引出新动词词组:do morning exercise , have English class ,eat breakfast , eat dinner , play spors ?(2)利用 chant 对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What can you do? I can do morning exercises.What can you do? I can „„(3)在黑板上画一口钟,标出时间。
教师:I do morning exercises at 7:00.What about you ?(4)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对刚刚所学的动词短语进行练习。(5)教师在学生口述的时候,可以不失时机地加问:When do you „?(6)介绍新单词:usually,并运用到句子中:I usually „(7)组织学生模仿 Let’s learn 进行对话。Let’s play(1)学生二人一组配合表演动词短语,一人表演,艺人在他背后说出这个动作的名称,表演完毕后全班评选最佳拍档。
(2)学生再三人一组进行表演,第一人表演动作,第二人表演时间,第三人说出句子,如:I get up at 6:30„„ Let’s chant 教师播放学生用书第二页 Let’s chant 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跟唱歌谣。教师请学生读单词 sometimes , usually。Good to know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本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在句子中猜测单词before 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Unit1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eat breakfast/„?I usually „at„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能够针对具体情况正确使用 usually , often , sometimes 三个频度副词。
2、能在 Let’s find out 部分用本课时的目标语言询问同学的作息时间,并 能对调查结果做简单的反思。
3、能够听懂 Let’stry 部分的录音,完成听音找对应作息时间表的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熟练使用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 eat breakfast/„?I usually „at„
三、课前准备:
1、录音机和录音带。
2、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及本单元A 部分 Let’s learn 的动词卡片。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1)练习上一课时的 chant(2)看动作猜短语
2、预习:(1)Let’s try 教师放录音,学生完成书本上 Let’s try 部分的作业。(2)学生听录音,跟读 A Let’s learn 部分并拼写动词短语。
3、新课呈现: Let’s talk(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用新学的短语替换句型中的关键词进行多组机械操练。
(2)教师板书:I get up at „I eat breakfast at„I go to work at „等五个句子。解释说:
This is my timetable.Do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 ? 引导学生询问 When do you get up/„?
(3)教师放录音,学生跟度。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练习朗读对话。(4)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该部分替换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做替换练习,请几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Let’s find out(1)同桌各自询问对方的 timetable.要求两人各问一次,完成调查表。
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en do you eat dinner ? I eat dinnerat 7:00in the evening.Whendo you get up ? I usuallyget up at 12:00at noon.2、能总结字母组合ai , ay, gr , gl 的发音规则,并能朗读 Pronunciation 部分的例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与难点是掌握四会句子:When do you eat dinner? I eat dinner at 7:00 in the evening.Whendo you get up? I usually get upat 12:00 at noon.三、课前准备:
1、录音机和录音带。
四、教学步骤:
1、热身:
(1)播放 A 部分 Let’s talk 的录音,学生跟度并表演对话。
(2)学生两人一组表演双簧,一人做动作,另一人躲在背后说句子,如:“I get up at 6:00”等,学生评出最佳组合。
2、预习:
(1)演讲比赛:My Day.学生两人一组一问一答互相配合,向全班表述自己的作息时间。
3、新课呈现: Read and write(1)游戏:What’s thetruth ? 教师板书:I get up at 6:00.I go to bedat 7:00„等五个句子,其中有三句符合真实情况,有两句不符合,让学生做出判断。教师也可让学生解释判断的依据。
(2)上一活动结束时,教师说:You’re right.I don’t go to bed so late.I go to bed before 11:00 , But some people really go to bed at 7:00 in the morning.Do you know why ? Whoare they ? Let’s go andsee.(3)教师播放本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录音,看对话。
(4)询问学生,找出本部分中学生认为比较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讲解。(5)学生完成作息时间表里的练习。(6)学生两人一组表演和练习对话。(7)教师选举几组同学进行表演。Pronunciation 教师向学生展示该部分的内容,然后解释这几个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领读学生。
五年级下册Unit1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动词短语:climb mountains , go shopping ,play the piano, visit grandparents , go hiking。
2、能够说唱 Let’schant 部分的歌谣,并能理解其含义。
3、能够听懂并学唱歌曲“Weekend”
二、重点、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四会掌握五个动词短语。难点是正确拼写单词 mountain 和grandparents。
三、教学步骤:
1、热身: Let’s sing(1)教师放 C 部分 Let’ssing 的录音,学生跟唱,活跃课堂气氛。(2)教师引导学生将歌词中的 The weekend 换成 Saturdays andSundays , 再唱一遍歌曲。
2、新课呈现: Let’s chant 教师放 B 部分 Let’s chant 的录音,学生跟唱,初步感知本课时的动词词组。Let’s learn(1)教师出示自己父母的照片,告诉学生:They are my parents.I often visit my parents on the weekend.教师领读动词 visit , 然后提问学生:Do you often visit your grandparents ?(2)教师再出示自己grandparents的照片及动词卡片 visit grandparents.(3)创设一些情景来引出新单词。(4)让学生自己编 chant 练习单词。(5)游戏:拍卡片说句子。
教师快速的拍贴在黑板上的卡片,学生看到后马上用一句话叙述出来,如:on the weekend I go hiking.(6)教师放 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7)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并用不同的短语做替换练习。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grandma, grandpa, dad, mom and I. Look! Grandma is watching TV. Grandpa is reading a book. Dad is writing an e-mail. Mom is cooking dinner. I am doing my homework. I love my family!
【要领点评】
写法:这篇习作介绍了自己家的家庭成员,以及此刻他们正在干什么,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感情。
时态:由于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现在进行时态,所以建议采用现在进行时态。
句型:主语+be+动词的现在分词。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案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案 内容:PEP五年级上册Unit6 B Read and write Pair work,CLet’s check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本课句型“Are there any…in the…?Yes ,there are .No, there aren’t.单词mountain及在情景中理解并掌握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内容。 2、能用句型 “There be…”(陈述句、一般疑问句等形式)介绍山村并描述其特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重点,难点 1. 掌握Are there any…in the…?的书写,fish单词的复数与其单数形式相同,并能正确使用。 三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景物词卡和B Read and write部分的课件 2 .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四 、教学步骤 ㈠热身(Warm-up) 1、Greetings T: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 too. 1. 播放第68页上Let’s chant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说唱(两遍)。 ㈡导入(Leading) 1、日常口语练习:(出示一乡村图片。让学生同桌问答) S1:Are there any bridges in the village? S2: Yes,there are S2: Are there any lakes in the village? S1: No, there aren’t. …… ㈢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①Read and write 1、教师展示 Read and write的图片,左右两幅图画分别标为图1和图2。教师说一个句子,学生迅速找到图画并报出图画号码。如:教师说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学生说Picture2。继续说几个类似的句子让学生判断。 There are many rivers in the village. There are no lakes in the village. There are many bridges in the village. There are many mountains near the village. 2. 教师指着图片说There are two pictures. What’s in the pictures? 教师给3―4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本部分的内容。 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阅读。学生初步了解全文的语音语调,试读词句。 4、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再次巩固词句的读音。教读mountain一词 5、学生就不懂的`地方提问,教师解答。训练学生自主思考,质疑的同时掌握知识内容。 6. 让学生独立完成Finish the sentences的练习,完成过程中教师指导填写内容和书写规范。同桌两两较对 ,教师评讲。指导学生书写四会句子,板书示范。 7.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8.小组朗读比赛,分角色表演。 ③.Let’s practice(趣味操练) 1.出示Pair work的图片,和一位学生看图一问一答。让其它学生同桌模仿练习。 2.让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表演。 3.听let’s check的录音,学生听,然后判断。再听一次,评讲。 四、巩固与扩展 1.做本单元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小组活动:共同设计未来的家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教育学生要共同保护健康的生态环境。根据所设计的,用“There be…”句型说几句话描述一下。 五、小结 六、Home work 1 .抄写Read and write两遍。 2 .和同学练习Read and write里的对话。 板书设计: Unit 6---- B
一、 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方式的生活化研究
1.开发生活化英语校本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教师要能把课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选取教学内容, 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 使孩子适应学习、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现在连云港市小学英语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 就是一套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材, 它包含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食品、玩具、动物、旅游等话题, 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内容、学生家庭的生活内容、学生的学校生活内容以及学生的社区生活内容。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教材内容, 开发生活化英语校本教材, 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有的放矢地构建学生的生活世界。
2.运用生活化课堂提高学生能力。我们的教材来源于生活,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最终要回归于生活。因此课堂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尤为重要。我们凭借生活, 创设真实语境;设计灵活多样的英语游戏活动。将英语教学游戏化、生活化,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当学生贴近熟悉的生活语境中时, 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亲切感, 兴趣和积极性便会随之增长, 他们的交际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激趣的生活化研究
1.用现代化手段再现生活情境。作为现代教育者, 就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收录机、幻灯机、录像机等辅助工具, 利用情景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如在教Animals时的课堂上响起了“哞哞”“汪汪”, “咪咪”等动物叫声和英语朗读声, 学生们会有声有色地模仿。而放出这些动物相应的单词录音时, 他们又兴致勃勃地大声跟读“cow”, “dog”“, cat”, 伴随而来的是一片欢笑声, 整个教室洋溢着愉快的气氛。声象的结合, 语言和情景的交融, 使学生仿佛进入了语言活动的真实情景, 收到了很强的临场效果。
2.设置生活化的氛围激发兴趣。比如苏教版五下三单元的课堂: (1) 创设情境, 引入话题。1) 师生围绕“生日礼物”展开谈话。2) 播放《“生日礼物”风波》的视频, 引发讨论。教学情境的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口头表达的兴趣。同时讨论的话题由浅入深, 在不知不觉中, 引导学生进入训练。 (2) 增添情趣, 寓教于乐。1) 采用有效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运用知识,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设计灵活多样的英语游戏活动, 给学生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学习环境和教学评价生活化的研究
1.环境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多元发展, 提高学生交际合作能力。环境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单一的秧田式向多元化发展, 便于学生进行交流和开展合作学习, 创设开放式的小学英语课堂环境。
2.科学评价促进学生交际的发展方向。构建一套科学的、集生活化、趣味化、知识化为一体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促使学生反思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成功与不足, 增强信心, 明确方向。我们采用师评、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参评等方式, 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健全、健康人格的形成。
四、归纳小学五年级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化几种做法
1.结合教具, 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图片、多媒体、实物等教学用具,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英语、说英语。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教具, 可作为奖品奖励给表现好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真实情景, 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 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例如, 在学生进教师办公室交作业本这段对话中, 可让学生模拟表演对话情景:一边敲课桌模拟敲门声, 一边说May I come in? 然后双手递上作业本说Here’s myworkbook. 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很逼真, 学生兴趣很浓, 表演时全身心投入, 神态惟妙惟肖, 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
3.课外拓展,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交际实践。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能使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持续发展。把自主权放给了学生, 让学生讲英语小故事、英语猜谜活动、唱英文歌曲、朗诵英语小诗歌等。在竞争与欢笑中, 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4.精心组织, 英语交际内容要有德育渗透。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 向学生渗透德育。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 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 互助友爱, 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总而言之, 交际用语教学生活化, 即将英语日常交际用语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以课堂学习为中心, 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将生活主体作为英语交际活动的强烈愿望, 让所学日常交际用语得到巩固与运用, 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用英语交际用语。
参考文献
[1]陈涛.英语教学实施指南[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一、有利于把握篇章的主要内容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读经历的丰富,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篇幅相对来说都长了许多。在教学中,摒弃“结构段”这根拐杖,而让学生面对完整篇章去抽象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多学生在概括时把握不住重点,表达时本末倒置、拣了西瓜丢了芝麻的现象时有发生。
比如教学《唯一的听众》(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学生说主要讲了“我”原来拉小提琴很难听,后来不断地练习,终于敢在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前演奏的事。这就很明显地疏漏了文本中的重要角色——那位神情平静、默默鼓励我的老教授,因而文本所要表达的主旨 ——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更是无法得以领悟的。而借助于“结构段”这一中介,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重点部分,从而很好地把握文本内涵。在初读课文时,可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课文中“唯一的听众”是谁?再让学生找找文中的哪些段落是写这位老教授的,主要写了她做了什么呢?从而让学生领会到课文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八自然段这么长的篇幅可以归为一个大段(当然我们不必向学生介绍专业概念“结构段”而用较通俗的“大段”这个词代替),是文本的一个重点部分。把握了这个主体部分,再通过该段中描写老教授言行的句子的品读赏析,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学生就能够较全面较准确地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的、默默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位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二、有利于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降低了对段的教学的要求,不再要求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撇开“段”这个媒介,让学生通篇阅读,仅着眼于词句的圈画、批注、感悟,往往会在全篇文章中上蹿下跳,理解时思维跨越度大,出现无序、紊乱的现象。而段的有效划分更有助于他们学习时快速、高效地抓住重点词句,更好地理解词句的表达效果。
比如《詹天佑》一课,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梳理好作者行文的脉络,弄清楚文章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安排材料,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通过当时的社会环境介绍反映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然后,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最后,写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的藐视和嘲笑。再引导学生聚焦詹天佑修筑铁路经过的部分,找出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品读赏析、揣摩感悟,从而更好地理解了重点段落中重点词句在表现詹天佑爱国情感的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回首阅读文本的第二部分,引发思考:这部分不是叙写詹天佑修筑铁路,而是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不是与主题无关,可以删去吗?让学生整体感知这部分的重要性后,再引导抓住重点词句:“阻挠”“要挟”“轻蔑”“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进行激烈的思辨,学生就能在理解社会环境的恶劣更有助于表现詹天佑爱国热情的同时,更进一步理解“阻挠”“要挟”“轻蔑”“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等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因此,着眼段落,不是削弱了分析理解文章的关键词句,而是更有利于理解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
三、学会逻辑分段、有利于提高习作谋篇布局能力
也许是理解上的偏差,鉴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大胆放手,不要怕不上规矩”,于是在写作教学中就较少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可是,进入五年级来,翻开学生的习作本、日记本可以发现,好多学生在词句的积累运用上更丰富、更生动,但就整篇作文来看,经常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有的整篇作文四、五百字只有两三段,除了开头、结尾,中间都糅合在一起了;有的详略明显不当,能表达中心意思的部分轻描淡写,寥寥几笔,而与中心无关的却洋洋洒洒,下笔千言;有的上下段严重脱节,缺乏内在的联系;有的有了漂亮的凤头,没有了有力的豹尾┉┉而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学生作文中谋篇布局能力的薄弱,与阅读教学中对段落的疏忽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中,我们经常跳过“段”这一中介,直接从长幅篇章中去寻找零星词句,学生无法对篇章构建立体感,同时也不能理解掌握连句成段以及连段成篇的各种方法,比如启承、层递、转折、因果等等,反映在作文中,结构的不完整、详略的不得当、思维的不缜密、逻辑的不严谨也就不足为奇了。
因而笔者认为,要在作文中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就应该在五年级阅读教学中,适当适量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教给一些划分段落的基本方法:或按故事发展的顺序,或按人物出场的顺序及活动的场所,或按时间的变换、地点的迁移等等,引导学生提纲挈领,把握句、段、篇的意思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才可以谈得上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方法编拟提纲、谋篇布局,再根据主题的表达凸显重点段落、精心遣词造句,这样学生习作才会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总之,段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我们不能无视它这座“桥梁”,直接由句及篇,或由篇摘句,而应该重视“段”这一文章构成单位,还原它应有的生命色彩,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冬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30)
[2]李风霞.语文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J].语文学刊2008(18)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英语语法10-16
小学五年级英语写作01-19
小学五年级常用英语03-19
小学英语五年级教学总结01-31
小学五年级英语教学计划-小学工作计划01-16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教案11-01
小学五年级英语优秀教学计划11-27
小学五年级英语作文350字06-01
小学五年级英语期中试卷分析10-29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