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考级六级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四级
1、剪羊毛(蒙族)
2、扭扭舞(苗族)
3、花皮球(东北秧歌)
4、小木偶(儿童舞蹈)
5、踢毽子(藏族)
6、踩水乐乐(水族)
7、鼓儿咚咚响(汉族)
8、快乐的小鸟(达斡尔族)
9、会唱歌的盘子(维族)
10、渔家欢歌(客家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五级
1、小骑手(蒙族)
2、彩绸飞舞(东北秧歌)
3、腊梅花开(河北秧歌)
4、亮装之舞(傈僳族)
5、弄钱鼓(闽南地区)
6、打歌(彝族)
7、天山云步(哈萨克族)
8、小卜少(傣族)
9、狩猎娃娃(鄂伦春族)
10、尝葡萄(维族)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六级
1、池塘里的小青蛙(汉族)
2、欢腾腰鼓(河北秧歌)
3、跷跷板(朝鲜族)
4、打柴舞(黎族)
5、新年来到(汉族)
6、挤奶员(蒙族)
7、抛绣球(苗族)
8、花伞(云南花灯)
9、渔趣(傣族)
10、吉祥如意(畲族)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
第四级
一、剪羊毛(蒙古族)
由于蒙古族长期的骑牧生活,形成牧民的肩部松弛,臂部强劲、手腕灵活的特点,该舞蹈组合便是通过模仿牧民剪羊毛的情景训练学生肩部、臂部的灵活。组合以肩的动作为主,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训练肩部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的能力,更强调在特定的情景设定下,人与小羊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呈现特殊的舞蹈表现力。
关键动作:耸肩、笑肩、剪羊毛
提示:
1、做肩部动作必须要自然、松弛、灵活;硬肩动作有力,要有顿挫感。
2、所有肩部动作都必须沉下肩来,切忌端肩。
3、注意耸肩与笑肩的区别,耸肩重拍在上,笑肩重拍在下。
二、扭扭舞(苗族)
取材于苗族舞蹈中的扭摆动律,为今后学习苗族舞蹈做初步的训练。
提示:
1、做扭摆动律时,腰部及髋关节要放松,上身配合做上下的摆动。
2、做行进的扭摆动律时,要注意膝关节的松弛屈伸及后面的脚要及时跟到主力腿的脚踝旁,切忌重心后靠。
3、做前后跳并步时,后脚要主动并脚,同时注意脚下的节奏。
三、花皮球(东北风格创作舞蹈)
东北秧歌是流传与中国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该舞蹈组合取材于东北秧歌教材中的律动,结合皮球的拍打、玩耍过程中,训练划圆动律。
关键动作:划圆动律、前踢步
提示:
1、划圆动律要注意发力点在腰,划“∞“字弧线扭动。
2、在节奏上要注意强弱的对比带来动作的轻重缓急。
3、在舞蹈中要注重“以情带动”。
四、小木偶(儿童舞蹈)
舞蹈组合通过模仿木偶的形象,动作快速到位的节奏要求,训练学生手臂各关节的灵活性,及把握小木偶灵巧可爱的形象。
提示:注意在变换动作时要迅速到位,动作干净利落。
五、踢毽子(藏族风格创作舞蹈)
藏族是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居住在西藏,其他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以能歌善舞闻名于世。民间舞蹈十分丰富,并兼有自娱性和表演性的特点,舞蹈风格也各有特色。该舞蹈组合通过踢毽子游戏的方式,来训练藏族舞蹈的颤膝动律,为今后学习藏族的踢踏舞蹈做基础。
关键动作:碎步、跳吸踏步、端腿踢毽、并步颤膝
提示:
1、着重藏族舞蹈“颤“膝动律的练习,在颤的过程中训练小腿的灵活性以及对节奏的认识。
2、强调膝部有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富有弹性的颤动,“颤动“要贯穿始终,在”颤“中完成踢毽的动作,小腿踢毽时要尽量踢高、开跨。
3、小腿踢毽子时要在开跨的状态下主动抬踢。
六、踩水乐乐(水族)
水族主要居住在滇东仅靠贵州省的曲靖地区,尤以富源县为集中。伴水边而居,以种植水稻为主,舞蹈温柔娴静。舞蹈组合便是模拟运用水族人民田间耕作愉快的劳动场面,既愉悦,又有水间的情调。
关键动作:踩水、踢水
提示:
1、上身的八字绕圈,切忌手臂主动,加步伐时,主力腿做小的跳颤。
2、模仿踩水车的动作时,勾脚、双膝屈回;伸直,双腿尽量往远伸。
3、模仿踢水动作时,小腿要放松;同时两人要有相互躲闪的表演提现。
七、故儿咚咚响(汉族风格创作舞蹈)
舞蹈组合进一步运用铃鼓丰富的击打动作、节奏的变化。配合步伐,进行节奏感、灵活性、反应力的舞蹈训练。
关键动作:二鼓
提示:
1、注意道具的运用,节奏快的连续击鼓的动作,可先放慢节奏做单一的训练。
2、注意在舞蹈欢快中的情绪中完成动作。
八、快乐的小鸟(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莫力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和新疆塔城等地。鲁日格勒是达斡尔族民间舞蹈的统称,它因地域而异,有“阿罕伯“”郎突达贝“、”哈库麦“和”哈根麦格勒“等几种叫法是达斡尔族特有的一种歌舞合一的形式。2006年被我国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传。
“鲁日格勒”含义为”燃烧“或”兴旺”之意,达斡尔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之意。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舞蹈鲁日格勒舞以群舞为主,上身和手臂的动作丰富,单盖手为典型动作。主要舞步以侧滑步、滑步、跺步、单迈双跺步等,特点是迈步顶跨,收步抠胯,有些专家将其概括为:“左右顶跨轻摆动,脚步拖地滑着行。双手压腕胸前舞,一呼一应声不停”。旁观者可以任意加入队伍随舞。舞蹈气氛逐渐热烈,节奏加快,交叉交换位置,所有舞者奇呼“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气的节奏,舞蹈达到高潮。舞者舞出了一种自然、古朴和永恒的特征。达斡尔族民间舞蹈常用的形式为三段题舞蹈:
1、鲁日格勒以歌为主舞为辅,伴随着悦耳的歌声,走着脚步离地的滑步,双臂同时伸向一旁柔软摆动
2、以舞为主、歌为辅,根据歌词做个种鸟的飞翔、点头动作,也模拟生活中的动作,如洗脸、梳头、照镜子、扎腰带、打水等、3、为郎图达奇只舞无歌,以呼声为伴奏,二人为一组,拳拳向对方脑后打去,然后有一劝架者加入,以同样动作轮番走阿拉伯8字,围着二人劝架助威,直到有一方跟不上变化着的动作或呼号算输至结束。关键动作::滑步、跺步
提示:
1、做迈吸步伐时,一脚大步往前迈的同时,另一脚要迅速地吸、贴于前脚膝关节的旁边。
2、做跺靠步时,以脚后跟着地做跺靠步,胯部及上身随脚下步伐做自然摆动。
3、双臂迅速从胸前打开至体旁时,要求后背直立、挺拔。
九、会唱歌的盘子(维吾尔族)
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是维吾尔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产生于古老的库车流行于新疆库喀什、伊犁、乌鲁木齐、麦盖提等地。属于女性抒情舞蹈,动作恩哦多姿,优美动人。盘子舞的音乐,一般用的是抒情性民族,节奏舒展,曲调悠扬动听,音乐和伴奏乐器与赛乃姆基本相同。
此舞目训练学生掌握维吾尔族舞蹈挺拔而高贵的体态、特有的舞姿和手位及道具应用。舞目采用跪地的方式,使学生的精力更多地集中于上身的训练当中。
关键动作:点肩平推、掏手推绕腕
提示:
1、跪地时,要强调下肢随上身的舞姿、动作的呼吸起伏。注意避免因跪地,而使上身动作显得死板。
2、体态用力方法:腰部向上提拔,松弛地打开前胸及肩部,呈现出听而不僵的维吾尔族舞蹈风格的体态。
3、持盘法:五指自然伸直,虎口及小指间夹住盘子,以中指击打节奏。
十、渔家欢歌(客家)
以客家人的形象为原型,用划船的体态动律来进行压腿的训练,使学生在基本功的训练中增加情趣及提高表演意识。
提示:
1、划船手应有经向上抛弧线。
2、交叉横移步强调部的左右拧动。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
五级
一 小骑手(蒙古族)
地处中国北方,辽阔无限的蒙古草原,是中国游牧民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敷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和震惊世界的赫赫武功。游牧民喜欢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喜欢翱翔于蓝天的雄鹰,也很喜欢大雁和天鹅。表现马、是游牧民族的典型舞蹈,舞蹈中,舞者把马的特征和牧民爱马的深切之情,将腿脚与上身相结合的模拟性动作,塑造出人马合一矫健的动态形象。
取材于蒙古族舞蹈中的马步训练学生脚下的灵活敏捷,并了解及掌握蒙古族舞蹈的性格特征。
关键动作:扬马鞭、马蹄步、立掌步
提示:
1、基本体态:要注意立腰、挺胸、拔背,目视远方。
2、勒马手:握空心拳,拇指按于食指第一骨节处,并压腕,持鞭手:握空心拳,拇指按于中指第一骨节处。
3、立掌步要求双脚在正步位上交替崩脚脚尖点地,身体微向叉腰手一侧靠,似骑在马上。
二、彩绸飞舞(东北风格创作舞蹈)
提示:
1、做跳踢步时,重心略前倾,脚尖踢屁股。
2、以腰上带动红绸划大八字路线。
3、舞蹈中红绸的舞动路线要清晰,情绪要饱满。
三、腊梅花开(河北秧歌)
提示:
1、跪地旁出手时,要求手腕发力向下甩,呈现折腕状。
2、耸肩,根据不同段落的要求,注意节奏和力度的分配。第一段体对5点跪地的耸肩,节奏分配平均为慢起快落,力度要求起时轻柔,落下有力;第二段站立的单耸肩,节奏平均分配,干脆有力。
3、拉花音乐的节奏多为2/4拍,脚下的基本步伐,后踢的动作都是在弱拍完成。
四、亮装之舞(傈僳族)
提示:
1、动作以腰部为轴,进行身体的前后转动,带动轻摆肩上的饰品,以示炫耀之意。
2、双手拍胯时,带动胯部做1拍一次得前后转动,以示炫耀腰上的饰品。
3、身体前俯要明确、迅速。
五、弄钱鼓(闽南风格创作舞蹈)
提示:
1、做后踢跳步、碎抖鼓时小腿加速交替后踢,脚尖踢屁股,同时以手腕快速抖动钱鼓。
2、做双手握线鼓顿鼓时,曲臂,快而脆地用力将钱鼓向下顿颤一下,使之动响。
3、做击肘转身时,以上身带动略向左倾倒,顺势转身。
4、打钱鼓与动作要协调配合。
六、打歌(彝族)
关键动作:三跺脚、苍蝇搓脚、攒歌、退歌
提示:
1、做双脚跺步时,要强劲有力,双臂自然抬于斜上方。
2、做踏地、抬脚时,踏地要有力,抬脚时小腿放松,斜前踢出。
3、单跺地时,注意脚下两慢三快的节奏变化。
4、苍蝇搓脚时,要吧腿吸起来,再向下蹬。
5、攒歌、退歌------译为集中之意,所以在做动作时要集中。
七、天山云步(哈萨克族)
关键动作:云步、横移垫步、吊兰手
提示:
1、做头部晃动的动作时,颈部放松,以头顶向左右小幅度的晃动,突出每次重拍在左或右,切忌晃头的幅度过大,力量平均。
2、吊兰手的手指伸直,指尖朝下。
3、垫步,在踏步位上,双膝自然屈伸,双脚交替、前后小幅度的倒换重心,每次重拍在前脚,行进时,步伐不宜过大。
4、双脚云步,是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脚腕的控制力,因此先从双脚同方向的辗动,进行训练,为将来的云步训练做准备。
5、正脚位,双膝自然放松,双脚同时一次脚掌为重心、一次脚后跟为重心交替进行辗动。
八、小卜少(傣族)
关键动作:掌形、勾踢步、曲掌饭碗、追鱼手
提示:
1、在屈膝半蹲姿态上,重拍向下的匀称、绵延的颤动、屈深
2、要求掌形、臂形准确。
3、勾踢步要做到快踢快落、深屈膝、4、注意三道弯舞姿造型。
九、狩猎娃娃(鄂伦春族)
关键动作:跺颤步、三步一端脚、瞭望手
提示:
1、跺颤步,跺步要全脚落地,膝关节要颤得脆而梗。
2、端脚在双膝保持半蹲的状态下,颤膝,动力腿的小腿要主动向上踢、端。
3、瞭望手,舞姿要迅速到位,眼睛向远方瞭望的状态。
十、尝葡萄(维吾尔族)
关键动作:摊绕腕
提示:
1、掌握维吾尔族舞蹈中,立腰拔背的体态特点。
2、摊绕腕动作的手,摊出要慢、绕腕要快。
3、表演要充分、真实。
4、注意音乐与内心节奏的配合。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试
六级
一 池塘里的小青蛙(儿童舞蹈)
关键动作:用青蛙的形态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模仿能力,与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体会表演过程中的愉悦感。
提示:
1.、注意上下身的协调配合。
2、要求小跳,蹲时上身不能前倾,臀部不能后撅,背部保持直立,推地时要求绷脚,落地时膝盖要有弹性,缓冲。
二、陕北(欢腾腰鼓)
关键动作:蹲裆、十字步双击鼓、十字步扬鞭手、走路步、扬手单腿跳颤步训练目的:掌握陕北其独特风格、充分的变现出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性格。
提示:
1、通过训练双手击腰鼓与单手交替击腰鼓的基本打法,及对节奏的初步认识。
2、注意击腰鼓与步伐要协调配合。
3、击鼓时情不自禁的微微摇头晃肩,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
4、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还是下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狠而不蛮,显得挺拔浑厚。猛劲中仍不失其细腻之感。
5、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节奏欢快,展示出安塞腰鼓粗矿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三、朝鲜族(跷跷板)
关键动作:波浪步、踮步、三拍后点步、跷跷板手
训练目的:
1、训练脚下的踮脚走步及屈伸。
2、使学生掌握三拍得节奏型。
提示:
1、波浪步从半蹲到脚掌踮起的过程要连贯,双手动作配合步伐上下连绵起伏。
2、三拍后点步在准备的最后半拍踮脚立起,第一拍向旁迈出半蹲,上身顺势倾斜,两臂在身旁呈斜线,形式跷跷板。
四、黎族(打柴舞)
关键动作:跳踏步
训练目的:组合运用黎族的民间舞蹈“竹竿舞”为素材,整个舞蹈过程既能训练孩子的节奏,又能在“打”与“跳”中间训练孩子相互协调配合能力。
提示:
1、跳踏步以左右两侧移动时横挪微颤。
2、两种跳法,第一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开-关-开-关-开开-关关,开-关-开-关-开开-关关 第二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关-开-关-开-关关-开开,关-开-关-开-关关-开开。
五、新年来到(汉族风格)
关键动作:小五花
六、蒙古族(挤奶员)
关键动作:踮脚碎步、交叉进退步
训练目的:以劳动为主题,加以情节来训练孩子的表演能力,其中运用了硬腕、笑肩、进退步,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动律。
提示:笑肩的节奏处理是重拍在下。
七、苗族(抛绣球)
关键动作:组合运用苗族的典型性动作及动律,加之苗族的节日习俗,让孩子在学习苗族舞蹈的同时,也能了解到苗族群众的生活习俗,感受其中的乐趣。
八、花伞(云南花灯)
关键动作:正葳、柔踩步、小鱼抢水短句关键动作:揉踩步、正葳
九、傣族(渔趣舞)
关键动作:踮脚碎步、鱼形手、横摆尾手、吐泡
训练目的:
1、横摆手的做法。
2、训练学生对鱼吐泡泡时的模仿及在水边嬉戏打闹时候的场景。
提示:
1、鱼游手式两手交叠,拇指翘起,滑动式有连绵起伏不断之感,似鱼儿在水中嬉戏。
2、做横摆尾手注意挺胸抬头,双肘在身后夹紧,手臂柔软的摆动,模拟鱼尾在水中自由的游摆。
3、吐泡动作充满童趣,每一次吐泡两眼圆睁,嘴巴撅起张大,拇食指打开,要保持表情停一会。
十、吉祥如意(畲族)
舞蹈考级
一(2)班 杨陈力歌
前天,我和妈妈去宜昌参加舞蹈考级。
早上六点我就起床了,妈妈急急忙忙地给我梳头发,梳好后,我往镜子里一瞧,哇!真漂亮呀。梳洗完毕之后,我们坐上了开着暖气的小汽车,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比赛场地――青少年宫。
很快,教我们舞蹈的李老师来了,趁着排队等候考试的`功夫,她领着我们先到练功房练习基本功和小组合。不一会儿,紧张的考试终于到了,我们一共有四个小朋友进入考室,爸爸妈妈和老师都在外面焦急不安地等着。虽然我们的心里都敲起了小鼓,但还是大大方方地走进去,只见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漂亮的阿姨,阿姨绷着脸盯着我们,她就是考官。考官和我们相互打招呼,让我们报了一下姓名和考号,接着助考老师放起了音乐,我们就随着音乐旋律翩翩起舞了。
早上我和杨宏宇开心地来到跳舞房,看见有许多同学已经来了。我也赶忙换上鞋子,在跳舞房里训练了一会儿,差不多过了十几分钟,考官才来。这是教我们跳舞的老师说:“全体坐下。”我们才坐下,老师告诉我们,不能在跳舞的时候东张西望,一定要认真。
考试开始了,第一组先上场。我看了看场上的队员们,发现有两个跳得最好的大姐姐在给他们领舞。杨宏宇也跟他们一组,他得意忘形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肯定比不过我!我只要跟着他们做就好了。”我也觉得自己肯定考不过了,哎!只能面对现实了。
不知跳了多久,他们终于跳完了。我们第二组上场了,老师居然把我排在第一排,让我领着后面的人跳。
刚上场,我超紧张,怎么都不能平静。但我努力认真地做着每一个动作,没有出一点差错。我看着镜子,跳舞的人都盯着我,弄得我不好意思了。不一会儿,终于跳完了,我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
我们先在外面做好考级前的准备。老师给我们一个个挂上牌号,我是7号。我不停地摸着那崭新的牌子,真爱不释手。每当它翻了个身,我都会及时把它翻过来,并把它弄得一干二净。
过了一段时间,轮到我们上台了,我心里怦怦地跳个不停。看了看前方,有两个评委,正微笑地看着我们;望了望旁边,一个老师在帮我们放音乐。记得老师说过,表演时,要面带表情。我立刻从头到尾都面带笑容。过了一会儿,终于考完了,我迫不及待地下了台。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机构于2006年1月获得文化部的正式批准,开展跨省舞蹈考级工作。
一、权威优势。中国舞协凝聚了中国舞蹈界最优秀的编导、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和理论家,教材编写的质量和水准具有坚实保障。著名理论家、博士生导师冯双白先生亲自担任教材主编,集中优秀的舞蹈编导和教育专家精心编制,全国最优秀的教师组成最具权威性的考官队伍。
二、资格认证优势。所有辅导教师均经过严格培训,通过考试的教师将获得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师资证书及“注册舞蹈教师”证书。“注册舞蹈教师”资质是代表一定教学水准的行业性认证。通过中国舞协和省、市级舞协开办教师培训及考试,以网络认证、公告、推介等方式,介绍每一位注册教师,达到推动舞蹈教师规范化进程这一目标。
三、品牌优势。“小荷风采”已成为代表少儿舞蹈创作与表演最高水准、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性全国大赛。全国少儿舞蹈考级已于2005年正式纳入比赛。
四、教材优势。该教材注重舞蹈素质教育,倡导“快乐、健康、科学”的舞蹈教育理念。以展现孩子自我风采为目的,把枯燥、紧张的考试变为孩子们热衷参与的表演活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教材注重表演性和科学性,适合短期集训。舞种丰富多彩,共分10级,适用于4—17岁的少年儿童。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四版教材第二级文字教材
一、《大脚丫小脚丫》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脚踝灵活性及勾绷脚的动作形态
2.主要动作及规格:
a.吸腿坐姿:双腿屈膝收回,平脚落地,后背直立。
b.勾脚(单、双):脚踝用力,脚跟往远蹬,脚尖带动整脚最
大限度的勾起,脚与腿形成勾曲式造型。c.绷脚(单、双):脚踝伸展,脚背用力,脚尖下压,与腿部形
成流线式造型。
d.勾脚双开脚:保持勾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e.绷脚双开脚:保持绷脚状态,髋关节带动两腿最大限度外旋。
3.组合动作与顺序节奏:
准备位置:面向一点,双吸坐,双手旁点地
准备音乐(两个八拍)
(1)1-8 准备位
(2)1-2 右倾头
3-4 头还原
5-6 左倾头
7-8 头还原
第一段
(两个八拍)
(1)1-2 右倾头,右脚勾脚(双吸坐)
3-4 头脚还原
5-6 左倾头,左脚勾脚(双吸坐)
7-8 头脚还原
二级
1、音乐反应(曲3)
2、扩指
3、手位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勾绷脚
7、摆臂
8、鸡走步
三级
1、音乐反应(曲2)
2、波浪
3、含胸展胸
4、弯腰
5、勾绷脚
6、旁开腿
7、蹦跳步
8、碎步
四级
A题:
1、三拍舞步
2、单手位
3、波浪
(一)4、摊推手
5、抱端腿
6、后踢腿
7、藏族舞
8、东北秧歌 B题:
1、二拍舞步
2、摊推手
3、压胯
4、旁抬腿
5、前踢腿
6、波浪
(二)7、藏族舞
8、东北秧歌
五级
A题:
1、双手位
2、波浪
3、前旁大踢腿
4、擦地
5、弯腰
6、女双手位
7、东北秧歌
8、蒙族舞 B题:
1、手眼动作
2、小弹腿
3、后踢腿
4、擦地
5、弯腰
6、女双手位
7、藏族舞
8、蒙族舞
六级
A题:
1、提沉转腰
2、前旁大踢腿
3、后弯腰后踢腿
4、晃手
5、双脚转
6、云南花灯
7、蒙族舞
8、藏族舞 B题:
1、含展横移
2、弹撩腿
3、后弯腰后踢腿
4、盘手
5、弯腰
6、云南花灯
7、维族舞
8、蒙族舞
七级
A题:
1、四拍舞步
2、提沉旁提
3、踢撩腿
4、摇臂
5、双脚转
6、维族舞
7、东北秧歌
8、傣族舞 B题:
1、三拍舞步
2、冲靠云腰
3、踢撩腿
4、穿手
5、弯腰
6、云南花灯
7、维族舞
8、傣族舞
八级
A题:
1、女提沉冲靠含仰移
2、含仰转腰
3、弯腰
4、舞姿小跳
5、眼睛练习
6、女双晃手
7、女东北秧歌
8、傣族舞快板
B題:
1、女圆场花梆步
2、女提沉冲靠含仰移
3、含仰转腰
4、弯腰
5、手位亮相
6、女双晃手
7、傣族舞慢板
办教科函〔2003〕36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
根据《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文化部令第24号)关于文化部负责“审定艺术考级专业”的规定及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论证结果,我部已确定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目录(音乐类、舞蹈类)。
请严格按照专业目录审批省内考级机构的开考专业,并在年检时对已批准的开考专业进行调整。
特此通知。
附件: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目录(音乐类、舞蹈类)
附件:
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目录
(音乐类、舞蹈类)音乐(01)
音乐基础知识(0101)
键盘乐器类(0102)
1钢琴(010201)
2手风琴(010202)
3电子琴(单、双排键)(010203)
西洋管弦乐器类(0103)
4长笛(010301)
5双簧管(010302)
6单簧管(010303)
7萨克斯管(010304)
8大管(巴松管)(010305)
9圆号(010306)
10小号(010307)
11长号(010308)
12次中音号(010309)
13大号(010310)
14竖琴(010311)
15小提琴(010312)
16中提琴(010313)
17大提琴(010314)
18低音提琴(010315)
19小鼓(010316)
20定音鼓及打击乐器(010317)
21木琴及马林巴琴(010318)
22吉它(010319)文化部办公厅 2003年8月4日
23电吉它(010320)
24电贝司(010321)
民族管弦乐器类(0104)
25竹笛(010401)
26笙(010402)
27唢呐(010403)
28管子(010404)
29巴乌(010405)
30葫芦丝(010406)
31琵琶(010407)
32扬琴(010408)
33柳琴(010409)
34月琴(010410)
35古筝(010411)
36古琴(010412)
37中阮及大阮(010413)
38三弦(010414)
39二胡(010415)
40板胡(010416)
41高胡(010417)
42民族打击乐器(010418)
声乐类(0105)
43歌唱(含美声、民族、通俗)(010501)44少儿歌唱(010502)
舞蹈(02)
45中国舞(0201)
46中华民族民间舞(0202)
47芭蕾舞(0203)
【民族民间舞蹈考级六级】推荐阅读:
民族民间舞蹈教案范文05-24
民族民间音乐概论03-11
民族民间音乐试题 一07-28
民族民间艺术形式12-15
中华民族民间歌曲03-24
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分析思路01-01
民族民间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论文07-03
民族舞蹈鉴赏论文04-10
中央民族大学高考舞蹈报考条件09-10
走进舞蹈世界 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