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篇1

2.了解理论与现场实际的差距以及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对

待,使书本知识更加深化。3.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课程以及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地点:安康院新校区逸夫科技楼、宝业集团御公馆。实习时间:2011-5-14—2011-5-18 实习人员:刘康(09级建筑经济管理01班)实习岗位介绍:安康学院经济与管理系。实习内容:1.了解梁、柱、板的基本结构。

2.了解钢筋的基本配置情况,以及如何正确合理的去搭配钢筋。

3.学会计算梁、柱、板的大致配筋情况。

4.了解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

5.了解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基本构造,以及如何

配置合适的混凝土.6.了解混凝土的配置工序,以及浇筑混凝土的基本过

程。

实习单位工程概况: 1.安康学院新校区逸夫科技楼:(1)建筑面积:20478.7m2.(2)建筑面积层数:A楼地上9层,B楼地上5层(局部带负一层)。(3)建筑高度:37.950m.(4)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抗震设防列别为丙类。(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基本风压:0.45kN/m2.(7)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8)幕墙设计使用年限:25年(9)施工进度: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

2.宝业集团御公馆:(1)总体概况:总体工程有两期,一期工程有4栋楼,二期工程有1东楼。(2)设计层数:每栋楼有十九层。(3)结构类型:1号楼最下面7层采用框架结构,用于公共建筑—陕西信合,后几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用于住宅楼;其他各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4)工程用途;2号楼底为整个小区的车库,4号楼底为整个小区的消防积水和生活给水;内部设计合理,下面设计为一梯两户,每户面积约为120平米(2厅4室1橱3卫),17、18、19层为一户,设计合理.实习的具体过程:

(1)结构形式: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业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 置墙,构成灵活自由不同建筑功能的要的剪力墙,有相当

一定数量的剪力的使用空间,满足求,同样又有足够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 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2)构造柱: 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 大洞口两侧、大房交接处。.楼梯间四屋面的女儿墙也应度比较大的梁,如

间外墙和内横墙角最好设置。上人设置构造柱。.跨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3)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 A)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 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 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B)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做法。其做法是每30道缝宽为800毫米到

破坏。而后浇代替变形缝的米到40米留一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 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 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C)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 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 分开.D)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成几部分,该缝即为 的结构体系,伸缩缝的温度应力,需设缝将建筑分温度缝。对不同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 E)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现在多用3缝合一只有沉降缝能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多用沉降缝来代替其他缝来使用。(4)梁:按梁的常见支承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两端固定梁、连续梁。梁按其在结构中的位置可分为主梁、次梁、连梁、圈梁、过梁等A)门窗过梁:门窗洞口上的横梁,支撑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荷载;传递荷载的窗间.常用形式:砖砌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B)圈梁:砌体结构房屋中,在砌体内沿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的钢筋砼梁.在砌体结构房屋中设置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和空间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示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为了保证砌体的稳定而在砌体顶部或底凝土浇灌的构造封闭梁梁)。它采用钢筋混凝般同墙厚,在寒冷地区

部用钢筋混(非承重土其厚度一可略小于墙厚,但不宜小于墙后2/3,高度不小于120mm,常见的有180mm和240mm.在非抗震设防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是加强砌体结构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的不得影响。在地震区,圈梁的主要作用有:增强纵、横墙的连结,提高房屋整体性;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楼盖的水平刚度;减小墙的自由长度,提高墙体的稳定性;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提高墙体的抗剪强度;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影响。

实习的收获和体验:通过这一次认识实习,我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学到了很多之前未曾接触的东西,受益颇丰。深地一线的参观,使够将所学理 论的与实践相结合,系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了对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篇2

1 从设计角度比较

1.1 共同点

1)计算的原理

不论混凝土结构还是钢结构都依据“板→梁→柱→基础”这样传力途径进行受力传递。不论二者结构模形有多大的差别,从受力上讲计算原理都是相同的。都需要借助传统的力学与数学公式进行分析。

2)构造与概念设计

一个好的建筑物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对建筑物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是在设计阶段,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工程师们总会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的设计理念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设计师水平的高低也往往由他概念设计的深度所决定,哪些地方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可以放宽要求,同样的设计,哪种方案最高效最省钱最省时最合理,这些都是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所共同需要注意的。

3)抗震措施

钢结构比混凝土结构“柔”一些,但二者均要满足“三水准二阶段”的抗震设计,都应有多道抗震设防体系,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力、同时具备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都应综合考虑结构体系的实际刚度与强度,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而形成薄弱部位,避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及转换层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1.2 不同点

1)材质

所有的建筑物最终都是通过材料去实现的,而材料的特性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建筑物的各种性能,这种影响反过来又会制约着设计人员对建筑作品各项功能的要求。

钢结构主要都由钢构件连接而成,自重小,延性好,但同时整体性差,耐火性差,易受外界腐蚀,密闭性差。

混凝土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自重大,刚度大,地震作用下震害比较明显,但整体性比较好,不易受外界侵蚀,密闭性好。

材质决定特性,正是因为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各种性能上的优劣。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使设计方案既经济又合理。

2)受力分析的模式

钢结构在基础以上部分其主要受力构件均为钢构件,只有一种材料,因而受力传递简单,途径明确,容易建立与实际受力情况相接近的计算模型。

混凝土结构则不同,因为混凝土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作用而成的,所以其受力传递比较复杂,途径不是很明确,即使人为采用这样或那样的假定建立起计算模型,最终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

如果说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的“复合体”,钢结构则是由各种钢构件连接而成“组合体”。另外,混凝土结构的超静定次数通常比钢结构要多一些,构件连接处节点的刚度也比钢结构大。

3)结构体系的组成

普通的混凝土结构大都由“梁、板、柱”组成,由于混凝土材料自重比较大决定了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较大跨度的建筑。

钢结构的结构体系组成部分的形式不象混凝土结构那样单一,它的形式具有多种,有“梁、板、柱”,也有“屋架、柱”,“网架、柱”,“拉索结构”等,由于钢结构自重轻,而且强度大,所以可以广泛地应于各种大跨度结构中,尤其是各种跨度要求比较大的厂房、体育馆、展览馆、食堂等。

4)构造措施

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了达到加强结构的目的,通常采用加大配筋面积,截面尺寸、或混凝土的标号以及增加圈梁、构造柱等方式来局部加强构件或楼层的抗力性能。

在钢结构中为了加强构件之间的相互连接性能及整体或局部的稳定性,防止因为局部失移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被破坏。常用的措施有增加支撑(如柱间支撑、屋架上弦支撑、屋架下弦支撑),增加加劲肋(如柱脚加劲肋,H型钢梁上下翼缘间设加劲肋,H型钢柱上下翼缘间设加劲肋),设斜面短支撑(如檀条与屋架之间)等,总之由于轻钢结构的杆件比较多而且形式复杂多样,所以在构造上要比混凝土结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构造的手法和措施二者之间也有很大区别。

5)震害的结果

根据大量的资料显示,混凝土结构的震害大多为出现裂缝,混凝土被压碎,钢筋屈服,局部倒塌或破坏,而整栋楼倒塌的情况不多见。

钢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由于钢材的延性比较好,构件部分不太会发生脆性破坏,出现扭曲、失稳、变形的情况比较多,而在各构件互相连接部位,合理地选择耗能段是至关重要的。在加强局部稳定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整体的稳定性,即使各个杆件在受力分析的情况下不会失稳,整体仍然有失稳的可能性,所以在抗震验算时对于整体的稳定性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是和混凝土结构大为不同的,混凝土结构整体性比较好,只要构件不破坏一般不会出现整体失稳的情况。

6)建筑要求

混凝土结构虽然自重大,不能盖得太高,但是整体性、密闭性、防火性都比钢结构好。而钢结构在防火,防雨、保温、隔热等方面的要求也比混凝土结构显得更为重要,同时钢结构容易被腐蚀,还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以确保钢材的使用寿命。这些工作将显得有些繁琐。随着超高层的大量出现,对建筑高度极限的挑战又迫使结构工程师们不得不选择钢结构作为主体结构,不论是美国的世贸大厦、香港中银大厦、上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还是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世界第一高828m的迪拜高塔,都随处可见钢结构的身影。

2 从项目管理和造价角度比较

2.1 共同点

1)管理的模式

不论混凝土结构还是轻钢结构,对管理者的要求都是相同,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风险因素、安全隐患、质量问题都需要管理者及时发现,预先处理。在质量监督上都要求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前提下,经监理单位、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后序工种的施工。

(2)基础部分

基础部分不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基本相同,都选用混凝土构件做基础。从土方开挖到放线、支模、浇筑混凝土所有工序都是相同的。

2.2 不同点

(1)施工进度

相同建筑面积的单层或低层工程,当采用钢结构时施工速度会比混凝土结构快的多,这是钢结构在建筑领域被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施工速度上,混凝土结构是望尘莫及的,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可以减少投资风险,尽早投产,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机械租赁费、人工费以及由于长期施工带来的安全隐患,而且钢结构工地干净便于清理,同时也不会象混凝土工地在浇筑时发生那样大的噪音和尘土。

2)施工工艺

混凝土结构大多需要把材料运进工地现场支模浇筑,在工厂加工预制构件的情况不多,而钢结构基本上都是在生产车间预先加工好各种杆件,然后运输到现场起吊安装,焊接。

3)经济性

对有些多层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或是采用轻钢结构、二者的平方米造价差别不是很大,但钢结构的工期短,综合效益更好一些。对于有些大跨度的单层建筑工程采用轻钢结构却比采用混凝土结构造价更低很多,所以设计人员和投资方在事先确定设计方案时应注意到这一点,充分调查市场行情,总结同类项目的实施情况是避免损失的一种好办法。

3 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比较

1)由于钢结构的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住宅建筑也可以采用钢结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住宅钢结构,有利于迅速提升住宅产业化程度,推进我国建筑用钢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发展钢结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它符合保护环境和土地资源的国策,我国钢铁产品总量居世界第一,为大力发展钢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会使我们奋起直追,钢结构的应用将引发一系列设计、施工的革命,相信通过奥运场馆及大型工程项目钢结构的大量应用,能迅速带动我国钢结构房屋的发展。

2)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依然会在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不论从耐久性还是从居住者的心理喜好角度来说,混凝土结构都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与混凝土相关的发展方向,正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Mehta所指出:“在建设新结构物时少用混凝土,在混凝土中减少水泥消耗量,在生产水泥时减少其中的熟料量。”这个发展方向不仅与混凝土材料领域相关,而且和结构设计、水泥生产两个领域也密切相关。

由于国家工程建设向大型化发展,结构设计用钢量、混凝土用量越来越大,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筋的密集给混凝土浇筑过程振捣密实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混凝土的匀质性非常差,而强度发展快、强度级别高的混凝土硬化后形成的内应力(因其自生变形受约束而产生,通常是拉应力)就很高,开裂敏感性也就很大,这必然影响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也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本来在设计钢混结构、混凝土结构时,只需考虑外荷载,而且基本不考虑混凝土内部承受的拉应力,但是实际上混凝土体内的拉应力如果超过其抗拉强度的50%,甚至100%就很容易出现贯穿性的裂缝。

3)从材料角度来讲,钢材的优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其缺点是耐火性和耐腐性较差。钢结构今后主要会研究高强度钢材,力求大幅度提高其屈服点强度;此外还有一些新品种轧制型钢,例如H型钢(又称宽翼缘型钢)和T形钢以及压型钢板等以适应大跨度结构和超高层建筑的需要。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内我国钢结构高层超高层建筑将会越来越多,但由于钢结构作为单一材料也有他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因而工程师们设计出了组合结构,并成功的应用于现代建筑中。据统计现在日本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建筑体系与钢与混凝土结构组合体系约各占一半(在日本的阪神地震中组合结构建筑体系和钢结构建筑体系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抗震性能)。有报导称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最多的国家。组合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在设计、施工及整体受力性能研究方面都会有比较好的前途。

目前,一些轻质高强、耐腐蚀的复合材料(如FRP,俗称玻璃钢)与混凝土组合构件正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成果,国外已经在桥梁工程以及旧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中开始应用并加以推广。

上述这些结构体系有各自的优点比如轻盈美观、可加快施工进度等,但混凝土所具有的良好抗压性能好与耐腐蚀性能,也是不可替代的。综合考虑到几种结构形式的工程适用性与造价,在我国建筑市场的未来几十年将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次,从混凝土自身的研究角度讲,一些新型的混凝土,比如智能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和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也因其较好的性能在研究领域占重要的地位。GHPC是已故工程院院士吴中伟先生曾大力倡导的,"绿色"的含义为:节约资源、能源;不破坏环境,更应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保证人类后代能健康、幸福地生存下去。GHPC应具有下列特征:

(1)更多地节约熟料水泥,减少环境污染;

(2)更多地掺加工业废渣为主的细掺料;

(3)更大地发挥高性能的优势,减少水泥与混凝土用量;扩大GHPC的应用范围。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源自上世纪90年代的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由于RPC申报了专利,欧美近些年来在RPC技术上进一步发展,并越来越多地使用UHPC这个术语。该混凝土技术的核心,就是去除传统混凝土里的大颗粒骨料,并以极低的水胶比使混凝土十分密实,孔隙率很小,同时通过掺用钢纤维(单尺度或多尺度混杂)桥接其体内的微小裂缝,且通过纤维与基体的相对滑移吸收,使混凝土呈现类似于金属材料的应变硬化特性,从而使其断裂能也相当金属材料(钢材、铝材)的量级,且抗折(抗弯拉)强度也呈现很大的提高。此种混凝土与预应力的相结合,在德、美等国已用于公路桥梁等土木工程结构物的新建与旧桥改造。由于UHPC的优异特性,可用于一些土木工程的上部结构,减小断面尺寸并减轻自重,从而减小下部结构的尺寸,进而减少混凝土用量,并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延长结构物的使用寿命。

4 结语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时期,不论是钢结构还是混凝土结构,都有可能在技术上出现新的突破,作为建筑,结构形式本身已经不再单纯,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人文建筑,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主题。而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也将会有大量的机会在同一栋建筑中一起出现,取长补短,共同扮演主角,互相配合使用。比如上海金茂大厦(高度420m),内部是八角形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部是钢-混凝土复合巨形柱构成,中间由组合桁架或钢梁连接。局部还有组合宽翼缘钢梁架。而在一些大跨度的厂房或者展览馆,采用混凝土柱作为竖向支撑构件,采用钢结构作为屋盖水平支撑系统的例子也很多。如何在方案阶段布置好建筑物的结构形式需要设计师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多方论证,反复比较,才能做出正确判断,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张维斌.多层级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释疑及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篇3

的核心课程,教师应以学校的办学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及行业需要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改革专业素质应用型

0 引言

榆林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在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榆林学院正在处于由传统师范院校全面转型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时期。但类似于榆林学院等的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受师资、实验、学术水平的影响,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1],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构建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按结构材料和类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部分,课程内容由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楼盖、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等五个部分组成[2]。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形式、组成和布置,计算模型、简化假定、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配筋,构造要求等;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础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拥有从事建筑工程中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教学改革

为适应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文章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原教学基础上,结合课程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1 通过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认识革新教学理念

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基本上是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另一所高校里从教,期间没有工程实践机会,不能把教材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造成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基本上偏重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实践脱产。再加上近几年,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设计单位的招聘要求较高,一般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聘于建筑施工一线企业的较多,市场需求会使学生们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把《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这类有关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的课程掌握到位就可以了,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注重于结构设计类的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于以上因素等,导致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而老师对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又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没有说服力,得不到学生的关注。

实际上,框架结构梁、板、柱的布置和设计是一般民用建筑中上部结构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在建筑施工一线时,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看得懂图纸、放了线,还要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钢筋混凝土雨棚属于悬壁板结构,在板面荷载作用下,雨棚板根部受到最大负弯矩,所以在雨棚板的配筋图中,受力钢筋布置在板面而不是板底。据调查历年来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大都是由于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缺乏宏观结构设计理念,乱堆载、乱开挖,擅自改变施工顺序造成的,授课教师通过相关工程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授课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设计单位和施工现场积极实习,努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授课质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1.2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革新教学内容

根据近几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考试成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等,综合反映出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整体底子较薄,尤其高数、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到相关计算原理时,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和本专业其他基础课程老师及公共课老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补充高数、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里等基础知识,例如在讲授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的分层法时,引入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能较好的吸收同时巩固前期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宏观把握,适当减少理论公式推导的讲授,例如在讲授“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时,重点介绍柱子侧向刚度的影响因素及侧向刚度降低系数的实际应用,关于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其复杂计算过程属于课下内容,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课下思考兴趣。

1.3 通过多方面途径革新教学方式

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结构和结构构件形式、组成与布置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片,同时通过板书提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图片中的柱网布置,梁、板、柱截面尺寸的选取是否合理,其优缺点及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措施,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②学术交流。与一些兄弟院校、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事项,增强课堂内容的实践性。

③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诸如确定结构方案、建立结构计算简图、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配筋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和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专业资料的能力,这对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很有帮助[3]。

④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的重要依据和保障。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多部规范,如GB50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上课过程中,要把规范的相关条文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制性条文和技术术语、技术符号等,加强和引导学生树立技术规范意识,养成使用规范、遵守规范的良好习惯。

2 结论

教学改革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飞云,彭军,张新库.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2(05):270-272.

[2]程文瀼,王铁成.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五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李佰寿,金松浩,刘相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27-230.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篇4

这次讲座主要讲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引言

结构抗火性能主要有三种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并相互制约,三者应协调发展。

试验研究是建筑结构受火性能研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将直接影响其研究结果的应用价值。

二、试验标准及方法的选择 1试件尺寸的选择

目前,国内外对构件进行高温性能试验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大型构件抗火试验,二是小型构件高温试验。

采用足尺还是缩尺构件是两个不同的思路,但只要能满足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尺寸不要小到影响其受力即可。

2试验炉的设计

现在的实验炉一般采用两种不同的加热方式,即电阻丝加热和明火燃烧加热。为了试验的复杂性,要求在不同的实验室做试验时在所有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这就对火灾实验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时间——温度曲线的选择

测定温度曲线主要的主要依据来源有二:一是特定场景的燃烧及温度蔓延实验,二是将建立在大量的统计分析及模拟计算基础上得到的温度变化规律作为试验用曲线。

不同的升温曲线也就是升温速率不同,对结构的影响也就不同。

尽管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并不能准确反映实际火灾中的升温状况,单它提供了同样的可进行比较的依据。

三、实验条件和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1实验室内约束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别

对三面受火轴心受压混凝土柱做实验时,由于试件受热膨胀,使得压力增大为保证试件所荷载不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时时调整千斤顶,增加了试验难度。

实验室内所提供的约束与实际构件所受约束之间的差别表现在二者之间的热膨胀和热转动不一致。

2试验用构件较大含水率的存在

首先,含湿量的存在影响到温度场的分布,其次较大含湿量会引起混凝土的爆裂进而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再次,较大含湿量还会影响构件的变形;最后,含水率还对混凝土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较大含湿量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测量数据和实验结果,也为数据分析增加了困难。

3难以模拟在役构件碳化层的影响

碳化层与为碳化混凝土抗水性能差距有多少,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主要,在实验条件下不可能对新浇混凝土采取措施使之产生预厚度的碳化层,因此,在役构件表面碳化层的存在也是一个在试验中难以模拟的。

四、参数的测量及修正

1高温下参数的测量,仪器的选择,温度,应变位移特殊现象。2实验过程中现象的观测和记录。

如压弯构件中裂缝的出现位置,发生过程等,受压构件中偏心距变化情况,受火试验中构件爆裂的问题

3试验数据的修正

构件及较大含水率是影响试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含水量不易测量使用相同实验炉进行重复试验,实验的结果数据也不完全相同,消除高温环境带来的误差影响。

五、目前试验研究不足

1对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等的研究,热工参数及其他基础数据不多,火灾下和火灾后是两种不同的状态,都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2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爆裂机理(这是一个多因素多水平作用的复杂问题)尚不完全清楚。

3非均匀温度场模拟缺少

在真实火灾环境中,构件所受温度具有波动性,而同一时刻统一构件不同部位及不同构件所受温度可能各不相同,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可能会使结构产生不均匀的变形和较大的温度内力。

4整体结构的实验不多

应当重视按照整体结构来研究建筑物的抗火性能,特别是超静力结构体系。5对火后结构的加固修复研究没有形成体系

还没有针对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特点而专门制定的统一的国家标准规范,此项工作我国还处在经验判定阶段,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结论带有强烈的主观意向。

6,对加固结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结构,异性结构及结构中的特殊部位的抗火实验研究较少。

环氧类有机胶并不耐火,最高适宜温度一般在60摄氏度左右,在更高温度下会丧失粘结强度,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则极易引起加固材料的剥离和脱落,同时,由于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下也会因粘接胶性能的劣化而影响加固效果。

7火灾对结构损伤性能研究不系统

现在对升温时对结构的影响较多,对降温条件下结构的损伤性能的研究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对升温——降温全过程的损伤性能研究及安全性能评估、修复,提供依据。

8对火灾后结构及加固后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动力性能关注不够。

六、今后火灾试验的研究方向展望

1材料方面 2构件方面

3结构方面 结语:由于火灾试验的复杂性,目前在混凝土结构抗火试验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任何一个试验的成败得失,首先看试验的目的要求,侧重点和出发点而不能简单看试验过程和结果,应结合试验的目的和要求,忽略某些影响不大的因素是可以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篇5

GB 50009-2001(2006年版)GB 50011-2010(2008年版)GB 50191-2012 GB 50222-95 GB50016-200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JGJ 79-2002 GB 50017-200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DL/T 5085-199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Z1-2010)(GB50207-2002)

(GB50245-2004)

(GB50037-96)

《电力工程制图标准》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DL 5028-93(GB50204-2002)(GB50205-2001)

(JGJ106-2003)

(2)IEC6173O.l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3)IEC6173O.2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

(4)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5)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6)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7)GB/T 19964-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8)Q/SPS 22-2007《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9)CSCS85:1996《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0)GB 50794-2012《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11)GB/T50796-2012《光伏发电工程验收规范》(12)GB/T50795-2012《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13)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14)<<南方电网公司10KV及以下业扩工程典型设计图册》(15)《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16)《南方电网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范》(17)《南方电网公司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范》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GB/Z 19964-2012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9-200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 60529:1998)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12325-2003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15945-199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T 19939-200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SJ 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导则 GB 20513-2006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 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GB 20514-2006光伏系统功率调节器效率测量程序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 应用导则

Q/SPS 22-2007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电磁兼容性相关标准:EN50081或同级以上标准 EMC相关标准: EN50082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网干扰相关标准: EN61000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网监控相关标准: UL1741或同级以上标准 电磁干扰相关标准: GB9254或同级以上标准 GB/T14598.9 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 GB/T14598.14 静电放电试验 GB/T17626.8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4598.3-93 6.0 绝缘试验

混凝土结构外观缺陷处理方案 篇6

福州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5月25日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XX市XXX一期工程 混凝土外观缺陷技术处理方案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

XX市XXX一期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微利养老楼

一、福利养老及宿舍楼、医疗护理楼及行政餐饮楼、风雨连廊、挡土墙(不含文化康乐楼),工程建筑面积37493㎡;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3866㎡,1层;微利养老楼一建筑面积为7365㎡,7层,建筑高度为26.7m;福利养老及宿舍楼建筑面积8642㎡,9层,建筑高度为33.9m;医疗护理楼及行政餐饮楼建筑面积为17620㎡,10层,建筑高度为38.3m。

(二)、混凝土缺陷种类

本方案所指的混凝土缺陷是指混凝土构件在拆模后,表面显露的如麻面、蜂窝、露筋、缺棱掉角、孔洞、夹渣、疏松、裂缝、掉皮、起砂、沾污等施工外观缺陷,是混凝土施工中最易发生、最常见的质量缺陷或施工工艺引起的过程缺陷。除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外,对已经出现的外表质量缺陷和过程缺陷必须按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认真进行处理,以使混凝土外观达到设计要求。

二、混凝土产生外观质量缺陷的原因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多相(体积比气相2~5%、液相13~18%、固相77~85%),多孔(凝胶孔、层间孔、毛细孔、气泡粗孔和裂缝等)存在内部原生缺陷的不均匀不连续体,另外,由于所用原材料质量的波动、计量的误差,搅拌不充分而易使新拌砼出现分层离析、泌水、干涩、板结等和易性不良的特征;又由于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筋制作的偏差,以及浇注、振捣、成型、养护等施工操作的不当,都可以引起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缺陷。

三、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合同文件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3、设计文件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质量验收规范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版)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四、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种类及判别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第八章第一节之规定,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划分为九种情况(见下表)。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二)、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

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后,应组织项目监理部,对其进行现象分析,判别属于哪一种类的质量缺陷,再根据相应种类的质量缺陷进行评价其严重程度,判别是属于一般缺陷或严重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分类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处理方案。如果有必要由设计单位出具修补补强方案的另行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经施工单位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再向监理部报审,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进行相应的修补。

对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严重缺陷及一般缺陷,我司提出如下施工技术处理方案,影像资料的留置部位为事前、事中、事后,同时成立了混凝土质量缺陷修补专业队,按施工技术处理方案及时对混凝土质量缺陷进行修补处理,修补后达到龄期后,并由施工单位组织建设、监理单位对出现质量缺陷部位修补,重新进行检查验收,对其修补情况进行评价。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处理方法

下面对混凝土外观缺陷进行逐一描述、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修补措施。

1、露筋

(1)露筋主要特征: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架立筋、分布筋、箍筋等没有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缺陷。

(2)原因分析:下述原因分析,不仅仅是某一个原因的单独作用,往往是两种或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钢筋骨架放偏,没有钢筋垫块或垫块数量放置不够,位置不正确,致使钢筋紧贴模板而外露。

2)粗骨料粒径大于钢筋间距,或者杂物在钢筋骨架中被搁住,同时又因混凝土漏振,形成严重蜂窝和孔洞而使钢筋外露。

3)混凝土泵管、振动棒等机械的反复冲击、工人踩踏或振动器碰触钢筋,引起钢筋变形位移而外露。(3)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规范进行钢筋安装,确保钢筋安装位置准确。加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强现场检查,发现钢筋绑扎松动时立即加固、偏位时立即调整。

2)固定好保护层垫块,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

3)清除混凝土中的杂物和控制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作业,防止漏振,避免出现严重蜂窝和孔洞。(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先对出现露筋混凝土四周表面用錾子清除松散的混凝土至密实处,让其形状规整,深度均匀,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抹平,抹灰厚度在大于等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并注意结构表面的平整度。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如果是严重峰窝、孔洞等原因形成的露筋,按峰窝、孔洞修补措施进行。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先将露筋表面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然后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 1:2~1:2.5水泥砂浆抹平,抹灰厚度大于等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并注意结构表面的平整度。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如果是严重峰窝、孔洞等原因形成的露筋,按峰窝、孔洞修补措施进行。

2、峰窝(含麻面)

(1)峰窝(含麻面)主要特征:混凝土拆模之后,表面局部漏浆、粗糙、存在许多小凹坑的现象,称之为麻面;若麻面现象严重,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大小石子分层堆积,石子之间出现状如蜜峰窝的窟窿,称之为蜂窝缺陷。(2)、原因分析

1)模板安装不密实,局部漏浆严重。或模板表现不光滑、漏刷隔离剂、未浇水湿润而引起模板吸水、黏结砂浆等。

2)混凝土拌合物配合比设计不当,水泥、水、砂、石子等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3)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差,严重离析,砂浆石子分离,或新拌混凝土流动度太小,粗骨料太大,配筋间距过密,加之又漏振、振捣不实、振捣时间不够等。

4)混凝土下料不当(未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溜槽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而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5)输送到施工层面的砼料偏干时,工人直接向砼料随意大量冲水,将砂石洗得干干净净,水泥浆大量流走。

(3)预防措施

1)加强模板验收,防止漏浆,重复使用模板须仔细清理干净,均匀涂刷隔离剂,不得漏刷。浇砼时安排专人浇水湿润模板。

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量,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禁止在施工现场任意加水。

3)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加强振捣,振捣时间(15~30s)以混凝土不再明显沉落表面出现浮浆为限。

4)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m时,须采用串筒和溜槽等工具,或在柱、墙的模板上,沿其高度方向留出“门子板”,将混凝土改为侧向入模,以此缩短倾落高度,浇灌时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5)混凝土和易性不符合要求的不进行浇注,商品混凝土连续式搅拌机在生产时存在下料不同步的现象,尾料约1.0~2.0立方全是石子,此时应退料。

6)实际施工中,泵送混凝土浇注框架柱和剪力墙时,一般是两支或三支振动棒插入柱(墙)中,一支振动棒留在上面加速下料,边浇边振边提,一气呵成。此时混凝土明显欠振,容易出现蜂窝麻面。正确的做法是,“打五泵停十秒”,即混凝土泵运行五个活塞行程后,停一会儿,待上面振捣密实后,再继续泵送浇注。

(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先对出现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用錾子清除松散的混凝土至密实处,让其形状规整,深度均匀,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直至正常密实的砼面为止,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安装好模板,湿润后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高强无收缩专用灌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浆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麻面与蜂窝的混凝土表面,先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然合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麻面蜂窝,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直至正常密实的砼面为止,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安装好模板,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3、孔洞

(1)孔洞主要特征:混凝土结构的孔洞,是指结构构件表面和内部有空腔,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者是蜂窝缺陷过多过于严重。一般工程上常见的孔洞,是指超过钢筋保护层厚度,但不超过构件截面尺寸三分之一的缺陷。

(2)原因分析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或者竖向结构干硬性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3)薄壁结构及钢筋密集部位的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模板、木方等杂物,混凝土被搁住。

(2)预防措施

1)、漏振是孔洞形成的重要原因,只要振捣到位,引起孔洞缺陷的其他因素就能减弱或消除。

2)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有条件时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并认真分层振捣密实。

3)剪力墙与柱应分层连续浇注,每层厚度300~500mm,以保证振捣到位。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4)薄壁结构更要注意清理卡在钢筋中的杂物,浇注振捣成型后,可在模板外侧敲击检查是否存在孔洞。

(3)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孔洞混凝土截面,先对孔洞四周表面用錾子清除松散的混凝土至密实处,让其形状规整,深度均匀,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孔洞混凝土截面,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料直至正常密实的砼面为止,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安装模板,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孔洞,先对孔洞四周表面松散的混凝土清除后,用钢丝刷洗刷基层,充分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2)较大面积或较严重的孔洞,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钢丝刷和压力水冲刷,安装好模板,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4、夹渣

(1)夹渣主要特征:混凝土内部夹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称之为夹渣。杂物的来源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材料中的杂物,另一个是施工现场遗留下来的杂物。面积较大的夹渣相当于削弱钢筋保护层厚度,深度较深的夹渣与孔洞无异。施工缝部位(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更易出现夹渣。(2)原因分析

1)砂、石等原材料中局部含有较多的泥团泥块、砖头、塑料、木块、树根、棉纱、小动物尸体等杂物,并未及时清除。

2)模板安装完毕后,现场遗留大量的垃圾杂物如锯末、木屑、小木方木块等,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工人用水冲洗时不仔细,大量的垃圾杂物聚积在梁底、柱头、柱跟、梯板脚及变截面等部位,最后未及时清理。

3)现场工人掉落工具、火机、烟盒、水杯和矿泉水瓶等杂物及丢弃的小模板等卡在钢筋中未作处理。(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泵机的受料斗上有一个钢栅栏网格,砼料较干及卸料过快时混凝土溢出泵机而洒落在地上,有的工人图方便而将此钢栅栏网格取下,致使混凝土中的杂物直接泵送到结构中,此种行为应严厉禁止。

2)商品混凝土站和现场搅拌工地应加强砂、石等原材料的收货管理,发现砂、石中杂物过多应坚决退货。平时遇到砂石中带有杂物应及时拣除。

3)模板安装完毕后,派专人将较大块的杂物拣出,对小而轻的杂物可使用大功率的吸尘器吸尘,用水冲洗时注意将汇集起来杂物一一清理干净。(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如果夹渣是面积较大而深度较浅,可将夹渣部位表面全部凿除,刷洗干净后,在表面采用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填塞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2)如果夹渣部位较深,将该部位夹渣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安装好模板,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1)如果夹渣是面积较大而深度较浅,可将夹渣部位表面全部凿除,刷洗干净后,在表面采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2)如果夹渣部位较深,将该部位夹渣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安装好模板,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5、疏松

(1)疏松主要特征: 前述的蜂窝麻面、孔洞、夹渣等质量缺陷都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疏松现象,而单独存在的疏松现象,砼外观颜色、光泽度、粘结性能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甚至凝结时间等均与正常混凝土差异明显,混凝土结构内部不密实,强度很低,危害性极大。

(2)原因分析:混凝土漏振。

1)水泥强度很低而又计量不准,或商品混凝土站因设备故障造成矿物掺合料掺量达到65%以上,此时混凝土砂浆粘结性能极差,强度很低。

2)严寒天气,新浇混凝土未做保温措施,造成混凝土早期冻害,出现松散,强度极低。

3)、实际工作中,现场工人图省事,在浇注面上未将润泵砂浆清除而堆积在一处,拆模后构件表面起皮掉落,内部疏松。

(3)预防措施

1)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振捣,避免漏振。

2)使用优质水泥,严格砂石等原材料进场验收,经常检查计量设备,严格控制水灰比,商品混凝土站防止将矿物掺合料注入水泥储罐内。

3)防止严寒天气混凝土早期冻害,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4)润泵砂浆应用模板接住,然后清除,润泵砂浆不得用于主体砼结构。(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因胶凝材料和冻害原因而引起的大面积混凝土疏松,强度较大幅度降低,必须完全撤除,重新建造。

2)与峰窝、孔洞等缺陷同时存在的疏松现象,按其修补措施。

3)局部混凝土疏松,可采用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混凝土或环氧树脂及其它混凝土补强固化剂进行压力注浆,实行补强加固。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将该部位疏松混凝土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安装好模板,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6、裂缝

(1)裂缝主要特征:混凝土出现表面裂缝或贯通性裂缝,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实际中所有混凝土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裂缝,混凝土原生的微细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裂纹有时是允许存在的,对结构和使用影响不大。但是必须防治产生宽度大于0.5mm的表面裂缝和大于0.3mm贯通性裂缝(一般环境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以下说明工程结构中常见的各种类型的裂缝的处理方式。

(2)原因分析

1)早期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在终凝前后由于早期养护不当,水分大量蒸发而产生的表面裂缝,裂缝上宽下窄,纵横交错,一般短而弯曲。

2)干缩裂缝:混凝土由于阳光高温暴晒又缺少水养护,发生干燥而在1~7天内出现的裂缝,板面板底干缩裂缝长而稍直,十字形交叉或几根裂缝放射状交叉。梁侧干缩裂缝间距1~1.5m平行出现,裂缝中部宽而深,两头细而浅,此时一般梁底部并无裂缝出现。

3)温度裂缝:一般是大体积混凝土快速降温而在侧面出现的长而直、宽而深的裂缝。

4)自收缩裂缝:水泥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积有一定量的减小,处理不好(如未留置适当的施工缝、后浇带等)会产生如龟背样的细小弯曲的裂缝。

5)应力裂缝:由于设计上应力过于集中或钢筋(温度筋、分布筋)分布不合理而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裂缝深而宽,可出现贯通性。

6)载荷裂缝:混凝土未产生足够强度即拆除底模,或新浇注楼面承受过大的集中载荷,如钢管、模板、钢筋的集中堆放,使混凝土受到冲击、震动、扰动等破坏而产生的裂缝。裂缝深而宽,从受破坏部位向外延伸。

7)沉缩裂缝:地基(模板)下沉或垂直距离较大的部位与水平结构之间因为混凝土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8)冷缝裂缝:大面积混凝土分区分片浇注(未设施工缝)时,接茬部位老混凝土已凝结硬化,出现冷缝,极易产生裂缝。

(3)预防措施

1)早期塑性收缩裂缝:表面砼特别是大面积砼加强二次抹面或多次抹面,特别是初凝后终凝前的抹面,能有效消除早期塑性收缩裂缝。并注意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2)干缩裂缝:根据规范要求,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一般采取人工浇水自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然养生,浇水时间7~14天,浇水频率以砼表面保持湿润状态为准。如能采取覆盖塑料薄膜、湿麻袋、湿草袋、喷洒养护剂等方法养护,则可基本消除干缩裂缝。

3)湿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降低内部温度,采用混合材料掺量大的水泥或在砼配合比设计时外掺一定比例的S95级矿粉和Ⅱ级粉煤灰,炎热天气采用加冰工艺,预埋冷却水管,寒冷天气延长拆模时间,拆模后在大体积砼外表采取保温措施,控制内外温差不超过25℃。

4)自收缩裂缝: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与掺加量,按设计要求留置施工缝、后浇带。

5)应力裂缝:设计上避免应力过于集中,钢筋工程中加强箍筋、温度筋、分布筋、架力筋等正确安装。

6)载荷裂缝:梁板底模拆除时间必须严格按照同条件拆模试块强度要求,适当控制施工进度,待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1.5Mpa以上方可上人进行施工作业,新浇楼面上钢筋、钢管、模板等分散堆放。

7)沉缩裂缝:基础沉降须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模板确保刚度、牢固支撑,不允许下垂和沉降,整体浇注时先浇竖向结构构件,待1.0~1.5小时混凝土充分沉实后再浇水平构件。

8)冷缝裂缝:合理安排混凝土浇注顺序,掌握混凝土浇注速度和凝结时间,炎热季节增大缓凝剂的掺量,当混凝土设备或运输出现问题时,及时设置施工缝。

(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细小裂缝:宽度小于0.5mm的细小裂缝,可用注射器将环氧树脂溶液粘结剂或早凝溶液粘结剂注入裂缝内。注射前须用喷灯或电吹风将裂缝内吹干,注射时,从裂缝的下端开始,针头应插入缝内深入,缓慢注入。使缝内空气向上逸出,粘结剂在缝内向上填充。

2)浅裂缝:深度小于10mm的浅裂缝,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V”形,宽约5~6mm,深度等于原裂缝,然后用毛刷将“V”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用喷灯或电吹风吹干,然后用漆工刮刀或抹灰工小抹刀将环氧树脂胶泥压填在“V”槽上,反复搓动,务使紧密粘结,缝面按需要做成与构件面齐平或稍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微突出成弧形。

3)对于较细较深的裂缝,可以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先凿槽后注射,最后封槽。

4)较宽较深裂缝:先沿裂缝以10~30cm的间距设置注浆管,然后将裂缝的其他部位用胶粘带子以密封,以防漏浆,接着将搅拌好的净浆以2N/mm2压力用电动泵注入,从第一个注浆管开始,至第二个注浆管流出浆时停止,接着即从第二个注浆管注浆,依次完成,直至最后。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1)细小裂缝与浅裂缝:可将裂缝用水冲,然后用水泥浆抹补。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2)较细较深的裂缝与较宽较深裂缝:顺裂缝走向用小凿刀将裂缝外部扩凿成深15~20mm、宽约15~20mm的“V”形凹槽,然后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将“V”槽内颗粒及粉尘清除,充分湿润后用1:2~1:2.5水泥砂浆抹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7、连接部位缺陷

(1)连接部位缺陷主要特征: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的连接部位,容易出现外观质量缺陷。竖向构件主要有墙、柱,水平构件主要有梁、板、台等。在它们的连接部位出现质量缺陷危害最大的是前述的夹渣、缝隙,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烂跟”、“烂脖子”、“缩颈”等

(2)原因分析

1)“烂跟”一般指墙、柱与本层楼面板连接处混凝土出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及疏松等症状,楼层层高较大时更容易出现此种情况。产生原因是,垃圾杂物聚集在柱跟或墙底,混凝土下料被卡住,柱墙较高振动器振捣不到,模板漏浆严重等。

2)“烂脖子”、一般指墙、柱与上层梁板连接处混凝土出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及疏松等症状。产生原因是,节点部位钢筋较密混凝土被卡住,漏振,浇注顺序错误,柱头堆积垃圾杂物等。

3)“缩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柱头或柱跟模板严重偏位凹进,使得柱子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与梁板连接处截面变小;另一种是柱头或柱跟预留钢筋偏位,钢筋保护层过大,混凝土承压面积减小。产生原因是,模板安装不牢固,模板刚度差,在预留钢筋上部未绑扎稳固环箍或钢筋绑扎不牢,保护层垫块漏放或破碎掉落等。

(3)预防措施

1)“烂跟”:在柱根或剪力墙的模板跟部设置清理门,在浇注混凝土前将底面杂物完全清理干净。每次浇注混凝土高度不超过500mm厚,仔细振捣密实后再继续浇注上一层,防止模板底部和侧面漏浆。

2)“烂脖子”:墙柱梁板同时浇注,先浇竖向结构,待充分沉实后再浇水平构件,连接部位加强二次振捣,消除沉降裂缝。防止模板漏浆。

3)“缩颈”:安装梁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后才允许接驳梁模板。柱头箍筋按规定要求加密并绑扎牢固,在混凝土浇注时发现柱纵筋偏位及时调整,钢筋保护层垫块安置数量和位置正确,保护层垫块应绑扎牢固。

(4)修补措施,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根据构件连接部位质量缺陷的种类和严重情况,按上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和裂缝的严重缺陷修补措施进行修补,主要的采用材料还是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或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细石混凝土。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按上述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和裂缝的一般缺陷修补措施进行修补。

8、外形缺陷

(1)外形缺陷主要特征:外形缺陷及外表缺陷主要是针对清水混凝土而言,清水混凝土是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材料构成的特点,根据饰面的造型技术,进行建筑艺术加工的混凝土。它在墙体或其他构件成型时,采取适当措施,使其表面具有装饰性线条和纹理质感、庄重感,并改善其色彩效果,以达到建筑立面的外观装饰设计要求。

(2)原因分析

1)拆模时间过早或拆模时工人撬、扳、敲、击等造成缺棱掉角。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2)模板安装尺寸不准确,或模板刚度差、稳定性不够、紧固性不牢,造成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

(3)预防措施

1)确保清水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才拆除模板,拆模时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严禁野蛮粗暴敲击、撬扳等行动。

2)严格按设计要求制作和安装模板,确保轴线和尺寸准确,加强模板的刚度、稳定性和牢固性,不使模板变形和位移。

(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清水混凝土的修补,必须采用与原混凝土完全相同的原材料,按原配合比适当增减各种成分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制成三种以上的现场砂浆配合比,然后分别制作实验样品(150*150mm),2天后对比颜色,采用外观颜色一致的一个配比。

2)清水混凝土外形缺失和凹陷的部分,先用稀草酸溶液清除表面脱模剂的油脂,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让其表面湿透。再用上述配比砂浆抹灰补平。外形翘曲和凸出的部分,先凿除多余部分,清洗湿透后用砂浆抹灰补平。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形缺陷采用1:2~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对较大的缺角,将该部位疏松混凝土全部凿除,用钢丝刷刷洗或压力水冲刷,安装好模板,湿润后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9、外表缺陷

(1)外表缺陷主要特征:清水混凝土的外表缺陷有表面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表面麻面的原因如前所述。

(2)原因分析

1)掉皮的原因,对于竖向构件,一个是水灰比偏大,砼料过稀,泌水严重,另一个是砼料过振,产生大量浮浆。下层混凝土振捣成型后继续浇注上一层,此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时若砼料过稀而又过振,浮浆往上浮及往外挤,然后再顺着模板慢慢往下流,此一层浮浆的水灰比很大,强度很低,与前一层成型好了的混凝土粘结性很差,拆模后容易掉落,出现掉皮现象。对于水平构件,则是已浇注成型好了的构件再次受到震动和扰动(比如用手推车在楼面运输新拌混凝土),引起表层混凝土起壳而出现掉皮。此外,混凝土中含气量大时,在构件表面形成大量砂眼,也容易出现掉皮。

2)起砂是由于清水混凝土浇注时由于模板没有充分湿润,模板吸水,粘结砂浆,或者模板漏浆严重、漏刷隔离剂等,其特征是构件表面无浆,细砂堆积,粘结不牢,与麻面同时出现。

3)玷污是未能保持清水混凝土构件表面清洁,出现钢模铁锈污染、脱模剂残迹,或重复使用模板原混凝土未完全清理干净。

(3)预防措施

1)浇注清水混凝土必须保持相同的原材料、相同的配合比,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与和易性必须一致,混凝土工人在振捣时做到均匀一致,不过振,不漏振。

2)正确选择脱模剂品种,不能用废机油直接作脱模剂,施工时涂抹量要适中。常用的皂化混合油,其主要成分是皂角(15.5%)、10号机油(61.9%)、松香(9.7%)、酒精(4.3%)、石油磺酸(4.8%)、火碱(1.9%)、水(1.9%)。

3)清水混凝土最好使用全新模板,一次性使用,如果要再次使用,必须仔细清除任何一点陈旧混凝土残渣,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应充分湿润。

(4)修补措施 严重缺陷修补措施:

1)清水混凝土出现麻面、掉皮和起砂现象,在修饰前清洗干净,让其表面湿透。再将上述颜色一致的砂浆拌和均匀,按漆工刮腻子的方法,将高强无收缩专用灌浆料浆用刮刀大力压向清水混凝土外表缺陷内,即压即刮平,然后用干净的干布擦去表面污渍,养护24h后,用细砂纸打磨至表面颜色一致,然后认真洒水养护。

2)清水混凝土出现玷污则必须由人工用细砂纸仔细打磨,将污渍去除,使构件外表颜色一致。

混凝土缺陷处理方案

一般缺陷修补措施:

其他混凝土构件有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外表缺陷采用1:2~1:2.5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固结后认真洒水养护。

五、缺陷修补质量控制措施

1、在每一项缺陷修补施工前,作业队施工技术人员应配合质检人员对缺陷进行详细检查,认真做好缺陷记录。

2、严格按“三检”制度对缺陷修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上一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发现有一道工序未按工艺要求实施的,缺陷修补视为不合格,必须返工,不留质量隐患。

3、对重要部位的缺陷修补,应有质检员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

4、对用于缺陷修补的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控制,分批购进的材料应按要求进行质量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用于缺陷修补。

六、安全保障措施

1、所有人员进入作业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上排架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电器设备和线路均应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3、缺陷处理前,必须全面检查施工操作脚手架及平台等是否安全可靠。

4、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滑,使用化学材料施工时,不允许现场有明火存在,以防止引起火灾。

福州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 篇7

1 国内轻钢结构住宅现状

1)工艺比较复杂,钢结构制作、焊接、安装、防火防腐等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涉及工种多,相对于砖混及框架等结构,不易推广。2)工程成本高,由于一般钢结构得处理露明钢构防火防腐等,增加了结构以外的额外成本。3)管线不易布置,一般情况下,钢结构房屋的管线安装只能走明线,显得空间杂乱。4)无法解决房间分隔,一般的预制板楼面不易分隔成卫生间、厨房,是由于卫生间、厨房地面必须为现浇混凝土板以保证地面防水。5)钢结构的墙与墙、板等接头处的细节处理还不完善,防水、保温性能不好。6)外观,钢结构房屋的柱、梁等露明部分,减少了房屋空间,影响美观,若进行包裹则又进一步增加成本。

2 轻钢骨网片混凝土结构形式特点

轻钢骨网片混凝土结构体系是一种新型的专利技术,由C形带孔格构钢、钢丝网片、混凝土三大部分构成(包括复合墙体和复合楼板的新型建筑体系)。墙体为C形带孔格构钢,两侧采用钢丝网片固定封闭,类似于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墙的安装形式,楼板采用C形带孔格构钢,下侧采用钢丝网片固定封闭,C形带孔格构钢龙骨间距为300 mm~400 mm,整体拼装、校正完成后,混凝土墙体、楼板采用C20细石混凝土整体浇筑,一次成型。

3 轻钢骨网片混凝土结构相对于传统钢结构所具有的优势

1)模块化加工:墙体、楼板加工制作时,C形格构轻钢龙骨位置固定采用钢模具固定,制作方便、快捷,保证加工质量。

2)取消脚手架及模板:钢板网作为模板,取消一般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大大节省了人工和模板材料。格构钢骨能够承受施工荷载,代替传统脚手架。格构钢骨和钢板网等代替钢筋作为结构的受力骨架。

3)混凝土浇筑无需振捣,抗裂性好:钢板网孔洞可排除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气泡,故结构混凝土浇筑时,无需振捣。且由于表层钢板网的存在,可以减少混凝土墙体发生温度收缩裂缝,减轻墙体开裂问题。

4)施工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质量有保障:由于墙体、楼板制作皆可为工厂化加工,现场采用机械吊装,机械化程度高,生产速度快。固定、浇筑混凝土,所需人员及工种很少,施工过程中的墙体、楼板一体化浇筑,一次成型。厂家对构件进行统一管理,构件质量高,而传统钢结构中则是先立柱、梁,再做墙、板,工序较多,每根柱梁位置及标高都须校正,工艺较复杂,焊接、防腐防火等工作量比较大,所需工种也较多,施工质量不易保障。

5)房间易分隔,整体性好:具有一般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优势,由于房屋为混凝土墙体、楼板一体浇筑,所以不必像传统钢结构那样担心其细节处理质量,墙体、楼板防水不再成为问题。房间布局受约束更少,易于根据业主的需求任意分隔。

6)管线布置方便:由于墙体采用C形带孔格构钢龙骨,管线布置同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墙形式,水平及竖向都易布置。

7)价格优势明显:结构施工中由于钢构件含在混凝土墙体内,故取消防腐防火涂料施工,焊接工序,节约材料及施工成本,减少人员、工种数量,减少了管理成本,且由于墙体楼板皆为混凝土面层使后期的装修工程相对于传统钢结构的墙地面成本更低,施工更方便。

4 施工工艺

4.1 墙体、楼板的工厂模具化制作

墙体、楼板的组装一般在工厂采用模具化组装,该模具可根据各片墙体、楼板中C形格构钢骨的间距不同能自行调节,龙骨与固定龙骨的拉条采用钻尾自钻螺丝(5.5 mm×19 mm)固定,钢丝网片与C形格构钢骨固定采用开口形扁圆头抽芯气动铆钉(4 mm×8 mm)及平机自攻螺丝(4 mm×15 mm)梅花形布局。在模块化制作墙板时,对外墙板可先行将保温板与龙骨固定并采用聚合物砂浆与钢网片粘结,在现场施工了一面实验墙体,其效果比较理想,无露浆起鼓现象。

注意事项:1)组装前要熟悉加工图纸,合理统筹,减少返工,节约资源。2)C形格构钢骨应保证平直,在断C形格构钢骨前应进行检查,将已有弯曲、扭曲变形的C形钢校直后再行断料,减少组装返工工作量,保证组装质量。3)加强自检及互检工作,钢丝网与C形格构钢骨采用气动铆钉及平机自攻钉梅花形固定,要保证每个点都必须固定完好,以免浇筑混凝土时未固定点处出现鼓肚现象。

4.2 墙体、楼板吊装

墙体、楼板的安装工程中一般采用吊车吊装,吊车吊装顺序应为先远后近,先里后外,最后为楼板吊装。吊装现场应注意减少对成品墙体及楼板的磕碰,每一片墙体及楼板吊装完成后都须进行临时固定。在实验室施工现场,我们同时实验了直接加工成型二层外墙板,吊装完成后,再分别吊一层楼板,一层整体浇筑混凝土,再吊二层楼板,二层整体浇筑混凝土,以及将一层的墙体、楼板在加工间拼装完成后整体吊装,检验合格后,直接浇筑混凝土,都取得不错的效果,吊装方式的多样化为以后的施工工艺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3 墙体、楼板现场拼装、校正

用经纬仪将墙体位置线引到地面及楼面,采用三角支架、紧身器对已吊装完的墙体及楼板进行校正及固定,保证其标高及位置满足要求。对墙体间、墙体与楼板的连接处进行处理,将组装时预留的钢丝网片及拉条固定,保证结构的整体性。由于该体系为新型结构体系,目前还没有误差控制标准,现采用一般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规程。

1)校正固定时,不仅要注意墙体下口与地面的位置及标高准确,还要注意墙体本身水平向、竖向偏差,以免发生空间扭曲现象。2)要加强门窗洞口薄弱环节的固定。3)成品保护,对已拼装好的结构,应避免人为扰动。

4.4 楼板及墙体混凝土浇筑

钢骨网片混凝土住宅钢结构部分安装完成,检验合格后,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该体系混凝土浇筑不需振捣,故混凝土的坍落度以20 cm最佳。另外,为防止一次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引起墙体下部出现鼓肚现象,经实验测试,一般以每次浇筑高度不超过1 m为宜。

4.5 实验工程中未能解决好的问题

1)固定钢丝网片与C形龙骨时,我方采用的气动铆钉施工速度快但其拉结能力不强,实验工程施工时,采用平机自攻螺丝相结合固定方法增加拉结强度。由于自攻螺丝采用手持钻,施工效率比较低,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气动铆钉施工来提高其加工速度。

2)由于是新型的建筑形式,现在还没有一合适的施工工艺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实验室项目施工时,对施工误差的控制比较混乱,现清华大学设计院已着手编制,随着该建筑形式的推广,将会适时推出相应的工艺标准及验收规范。

3)门窗洞口上口处增加的无孔C形钢过梁,与墙体竖向龙骨固定时,仍采用焊接及钻尾自钻螺丝相结合的方法,减缓了施工速度。在以后的实际工程施工中,我们将继续尝试新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4)墙体与墙体相连接处,为提高其抗震性能,在墙体拼装、校正完成后,增加了L形扁钢(30 mm×3 mm)每侧约40 cm,采用钻尾自钻螺丝与龙骨拉结,减缓了施工速度,在以后实际工程应用中将尝试在墙体制作时采用格构柱等形式代替拉结扁钢。

5)工程造价相对于一般钢结构有一定的优势,但与砖混凝土结构相比,单方造价略高,经该实验楼现场实际测算约800元/m2,但随着建设方对工程进度要求越来越高及人工工资的不断上调,这种规模化、集成化、节约化的建造模式将越来越具竞争力。

6)规模化、专业化的厂家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形成了众多大型的厂房,才能形成其技术、质量、造价、工期上的优势,才能有利于形成该种建筑结构形式的成熟市场。

5 结语

钢骨网片混凝土住宅体系不仅适合农村二、三层住宅,也可用于多层公寓式住宅,尤其适合规模化的新农村住宅小区、城市化进程中成片住宅小区。建设部为这种建筑形式的推广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目前在南京已有在建的正式工程项目。其结构灵活多变、造型简洁明快、性能安全可靠、施工快捷、经济合理、资源节约,必将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灵敬,李瑞鸽.多层轻钢结构住宅施工的探讨[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6(3):35.

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篇8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质量

0.概述

无表面装饰的混凝土,俗称清水混凝土,在桥梁结构、道路设施、大坝和大型公共建筑的地下室、车库等工程中早已广泛应用该项技术。清水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只是清水混凝土对模板、混凝土的浇注要求更高,以使清水混凝土达到“清水墙”的效果。由于省掉了粉饰增加了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截面相应增大,而自重较普通粉饰后的混凝土并没有明显增大,提高了构件的承载能力;没有粉饰层,也就无须担心抹灰层、镶贴面层。清水混凝土工艺实际上是施工质量的一种标准,就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使浇筑的混凝土构件一次成型,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更高。

我国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尚无清水混凝土的规定,大多数企业结合工程特点,制订企业的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内控标准,要求框架梁、板、柱轴线通直、位置准确、尺寸偏差均严于们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要求。同时还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均匀一致,没有蜂窝、麻面、露筋平渣、粉化、锈斑和明显气泡。在结构的部位无缺棱掉角,梁、柱的接头平滑方正,混凝土施工时,接缝无明显痕迹。

一般认为,清水混凝土即混凝土表面不做任何装饰,墙面光滑平整,线条流畅通顺,颜色一致,无蜂窝麻面和明显气泡,模板拼缝痕迹具有规律性。要达到以上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在模板、钢筋、混凝土等细部作法上精益求精。

1.施工技术要点

1.1钢筋及预埋件控制

依据施工图纸进行钢筋及预埋件的制作,制作过程要求钢筋的规格、型号、尺寸符合要求,预埋件用材符合要求,特别是使用钢板类埋件、钢板型号、厚度、使用的焊条型号均应符合要求,绑扎过程中要求绑扎牢固,位置朝向正确。

1.2模板体系控制

(1)模板组拼要充分考虑在拼装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

(2)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期间的膨胀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模板内部设ф8 对拉钢筋或预留PVC 线管进行对拉蝴蝶扣,或者用55 mm 乘以混凝土构件宽的钢片紧固。

(3)为便于施工,近年来许多施工单位已开始大量使用竹胶模板或高强木胶合板,或定型模板,以便周转所需,竹、木制品的模板在支设时普遍使用木龙骨和钢管式支撑体系混用,模板在使用时注意接口拼缝处应平整密实。必要时拼缝用腻子嵌平,胶带纸粘贴封口。

(4)将板面杂物清理干净,涂刷无色水性脱模剂,涂刷要均匀,不得漏刷。

1.3支撑体系控制

(1)对于框架(剪) 施工,支撑体系应与模板体系设计相配套,一般宜采用整体组装式钢制定型模板并直接利用其可调支撑。

(2)针对框架柱、梁结构彼此相对独立的特点,通过横向水平支撑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还要随时检查各节点处是否位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严格控制支撑体系的拆除时间和拆除顺序,侧模的拆除控制强度一般为2.5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底模的拆除强度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要求。

1.4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应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尽量采用水灰比和坍落度低的配合比,以此减少泌水的可能性,但混凝土的含气量不超过1.7% ,初凝时间在6h~8h 以内。但由于商品混凝土的普遍使用,对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20mm±10mm 的范围内。

1.5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

(1)严格执行有关规范、规章,认真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施工组织方案、现场组织措施。

(2)针对商品混凝土制拌地与施工点的远近距离,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的送料时间,根据具体施工的快慢调节输送车的车次多少,并在施工现场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3)施工时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 cm ,边浇筑边振捣。

(4)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振捣时间也不易过长,以免产生离析。为保证工程质量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后再振捣,而面层一般应在初振后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压面收浆。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m~10cm,而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

1.6清水混凝土养护措施

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后续工序施工时, 要注意对清水混凝土的保护, 不得碰撞及污染混凝土表面; 在混凝土交工前, 用塑料薄膜保护外墙, 以防污染, 对易被碰触的部位及楼梯、预留洞口、柱、门边、阳角等处, 拆模后可钉薄木条或粘贴硬塑料条加以保护。

2.清水混凝土质量通病预控及防治

为做好施工预控工作,必须认真分析清水混凝土面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生质量问题。

2.1气泡、孔眼的控制及修补

气泡、孔眼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拌合料台砂过多,模板不吸水或模板表面湿润性能不良,或是混凝土振捣不足。一般对气泡、孔眼可以采用无色脱模剂,并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控制混凝土分层和布料厚度在30cm以内。

2.2黄色锈迹的预防措施

清水混凝土表面产生黄色锈迹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金属绑线外露,钢筋绑扎后由于雨天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锈迹遗留于模板上未清理干净,或个别区域稍有钢筋保护层偏薄等方面原因造成的,也有个别处因遗留铁钉等杂物未及时清理造成的。克服这一通病的方法是:1)对钢筋的绑扎操作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反向掏帮法”,将绑扣扎于结构内侧;2)雨后对钢筋及模板进行检查,将钢筋和模板上的锈迹清理干净,并将钢筋的保护层用垫块垫好;3)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由专人清理模板上的杂物,梁、柱接头部位,板的死角等处。

2.3清水混凝土板缝(纹) 的防治

(1)在材料上主要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为粗细骨料及外加剂(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 ,应严格按JGJ52-92,JGJ53-92等规定执行。

(2)在施工条件和材料许可条件下,尽可能将水灰比和坍落度控制在较小状态,具体是掺加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但同时要保证坍落度、可泵性;优先选用非早强型水泥,因早强水泥水化热释放快,用水量大;在混凝土中适量掺入膨胀剂,使混凝土先膨胀用以补充混凝土收缩。

(3)混凝土浇筑前搭铺马道,避免踩压钢筋,检查钢筋及敷设线管处的保护层厚度并在施工中用钢筋插针,随时检测混凝土浇筑厚度。

(4)采用“复捣、复压”工艺,浇筑时头次振捣,大杠刮平、木抹子抹压,在初凝前1h~2h 时,进行二次振捣,用木抹子进行混凝土面收浆搓压,用铁抹子压实见光,之后立即进行塑膜覆盖。

总之,为避免出現上述质量问题,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装饰效果,各个工序的预控,保证清水并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踏步式、跟踪式管理,狠抓全过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11-12上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16聘用制招聘公告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