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头羊(精选8篇)
——中国航天科工六院41所某型号双脉冲发动机研制侧记
日前,塞外的基地传出好消息,试车台上某型号双脉冲发动机喷管发出灿烂的火光,在长时间脉冲间隔的等待中,二脉冲正常点火,火光闪耀,热试车取得圆满成功,为中国航天科工六院41 所新年的科研任务赢得了“开门红”。
轻质化、长时间隔离的技术优势使41所成为国内双脉冲技术的“领头羊”。它标志着六院41所在高质量比、长时间间隔双脉冲发动机总体设计和制造等方面实现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开疆拓土”攻关成功
设计研发的道路对于41 所来说,完全是团队“开疆拓土”、边摸索边试验的过程。团队成员在喷管、隔离结构、壳体的设计上进行了技术攻关,立足于最优化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各项技术指标的反复论证。目前,国内双脉冲技术的发展尚处于研究阶段,国内外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可以借鉴参考。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团队在原理样机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的单项试验考核和集成验证试验,以100%的成功率率先使该型号在国内通过整机地面试车。这次试车的成功为某型号提供了技术支撑,不仅带动了六院设计、工艺、制造装配技术的进步,同时发挥了41 所作为总体所的技术牵引、技术抓总、技术管控作用,推动了六院在设计、工艺、制造等方面的技术创新。
团队“作战”后盾强
这个设计团队有经验丰富的“老手”王总、老赵,也有新成长起来的“新手”小邓、小苏,还有老易、老肖等分系统的“能手”。隔离结构及轻质喷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设计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设计团队的队员们用他们的辛勤汗水,一次又一次地完善关键技术设计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辛苦。
而这样一个团队的成长离不开41 所上下一心的策划指导和大力支持。型号发动机的技术难度高,所里合理调配人手,有效地推动了型号技术攻关。
发动机的设计遇到难题时,装配遇到障碍时,领导与设计人员一同探讨处理问题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设计团队共同商讨渡过难关。
资源条件跟得上,后勤保障跟得紧,适时放权能担当,使得设计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全力投入到发动机研发设计中。所里坚强的后盾支持成为这支攻坚队伍一直向前冲的动力。
关键时刻敢担当
双脉冲发动机设计及研制需要不断的创新,研发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作为备份研制单位,41 所的设计团队顶住压力,扛起了重担。双脉冲发动机隔离结构的设计是攻关中遇到的最艰巨任务之一。如何能够保证发动机运转时隔离结构正常隔离,同时隔离结构发挥作用后保持完好是最大“拦路虎”。设计团队不断改进优化设计方案,激发创新思维,形成了长时间隔离等技术优势。该型号双脉冲发动机王副总设计师在某次总装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为了找到问题的原因,他坚持将发动机壳体进行分解。分解后终于找到了问题出现的症结所在。
联合的力量
在此次2016中国公路运力发展峰会上, 传化物流首次发布并详细解读了针对中国公路物流现状所打造的干线网络“无车承运人”模式———精准运力模式, 推出“千·万车队培育计划”, 传化物流精准运力事业部总经理陈宏在会上做了名为《联合的力量》的主旨演讲。他表示, 传化希望做业内的领头羊, 将物流企业、专线老板、供应商连接起来, 通过连接形成整个未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所有的标准化服务内容, 将整个干线网络无车承运人落地。
事实上, 传化在推动无车承运人模式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其长途干支线物流服务O2O平台———陆鲸, 已经集聚了100万+的长途货运司机和10万+的货代。其中发货方多是小3pl、专线、货运信息部、信息黄牛等, 而承运方则是遍布全国的长途卡车司机。
“精准运力通过扶持和整合中小车队, 实现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形成全国最大零担整车运力池, 提升满足大型货主专业化、精益化运力需求的能力。”传化物流高级副总裁朱晓晖在接受《中国储运》采访时表示, 借助传化物流平台上沉淀的‘物流大数据’及生态体系内其他成员, 还将为相关各方提供商业保理、物流保险、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让整个物流模式变得更为高效和流畅。
据了解, 目前精准运力“千·万车队培育计划”已吸纳100余家优质专线企业、车队等, 基本覆盖华南、华东、西南、华北、东北、西北区域的公路货运干线枢纽。
当传化遇到罗宾逊
传化显然正在一步步将概念落地, 对于传化来讲, 打造中国版的罗宾逊是传化的奋斗目标。作为北美最大的无车承运人公司, 罗宾逊没有一辆货车, 但却拥有全美最大的卡车运输网络, 2013年营收达128亿美元, 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的第237位。
相比较美国运输市场, 中国运力的极度分散是罗宾逊模式难以在中国落地的关键之一, 据有关数据, 美国前十名零担物流企业营业额占70%的市场份额, 欧洲前五名占28%的市场份额, 而中国前十名仅占1.8%的市场份额, 零担物流市场集中度相当低。
初此以外, 中美运输市场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在税务体制、产业成熟度能方面,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相当大。这些都是传化在落地无车承运人模式上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除了外部环境的制约, 传化与罗宾逊本身也存在诸多差异性。而对以小、散、乱、差为特点的中国物流市场来说, 物流市场依然被认为是低端市场, 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进来。
但是情况开始似乎有所改变, 除了传化, 罗计、运满满、OTMS等越来越多的无车承运人平台在中国开始发展起来, 这些具有IT基因的高素质人才正在推动物流市场的快速变革, 倒逼着行业规则和秩序的重新建构, 相对于美国目前15000家无车承运人的公司存量规模, 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传化想要做这头无车承运人模式的领头羊, 还有很多的功课需要做。
《中国储运》对话传化物流集团高级副总裁朱晓晖
《中国储运》:传化将无车承运人模式落地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朱晓晖:传化开拓无车承运人模式落地的战略, 有明晰的道路与时间表, 按行动步骤来讲:首先, 通过2016中国公路运力发展峰会上刚刚公布的千·万车队培育计划, 把我们的车队联盟做起来;其次, 在车队联盟基础上, 以品牌、智能系统和专业管理模式, 整合优质车队, 进行车队能力提高, 将其打造为高效低成本的专业车队联盟, 形成全网运力池;再次, 通过搭建货运经纪人联盟, 与车队联盟结合, 为货主提供专业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关于时间表, 传化希望用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这样的目标。
《中国储运》:公路运力峰会上, 罗宾逊表示正在积极寻求和传化的合作, 那么传化与罗宾逊的合作最近有没有一些新的进展?
朱晓晖:传化刚刚走过30年, 而罗宾逊作为一家百年企业, 在美国乃至世界货运市场的地位都举足轻重, 传化在业务和资本上都谋求与罗宾逊的合作, 但目前有关合作内容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商讨, 尚不能公布。
《中国储运》:相比较罗宾逊而已, 传化的资产挺重的, 你觉得这对传化物流未来的发展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吗?
朱晓晖:互联网大潮之下, 人人在说轻资产, 大家都在谈线上, 但无法忽视的是目前中国公路物流的现状仍然是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传化以巨大投入建设物流基础设施, 正是我们肩负这样的历史性使命, 也是看到了国际公路物流行业的发展路径和先进经验, 这其中, 美国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 我们能学习培养更好的车队, 经纪人队伍和区域网, 未来我们的轻资产比例将会增加, 这与传化既有的战略发展是融合而非冲突。
《中国储运》:相对于现在的物流货运平台, 无车承运人与其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朱晓晖:现有物流货运平台只是一个撮合和信息汇集中心, 而无车承运人的核心本质在于交易, 这其中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即信用体系建设等物流服务能力的打造, 将与现有物流货运平台形成本质区别。
《中国储运》:你认为无车承运人平台的出现, 会对物流市场在短期 (1~2年内) 与长期 (2年以及更长) 分别会造成怎样的改变?
人生低潮期创业
2004年,黄安福带着自己所有的家当到深圳,准备一边打工一边开始创业。上天似乎并不眷顾这个年轻人,当疲倦的他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时,衣服口袋被小偷划开,所有的积蓄几乎被扫荡一空。
工作无着又身无分文,黄安福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和无助。然而正如他自己所言:只要有一个信念,就是想到人生最低谷时也就是快要上坡时,那么多大的苦难都能挺过去。为了能够尽快摆脱困境,黄安福决定还是自己创业,寻找项目时他第一次接触到平板音响,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他认为超薄是电器发展的趋势,单单这一点就会有很大的市场,便开始了相关的研发工作。黄安福了解到,平板音响技术1996年在英国诞生,出现在中国则是2000年,但由于技术方面的限制,音响效果不好,市场一直没能打开。除了技术上的缺陷,黄安福还认为高成本也是市场很难拓展的原因之一。因此他针对这两个问题开始了攻关。
黄安福最终研发出了成本低、效果好的平板音响,成功打开了市场局面。如今对比国内其他几家同行,黄安福研发的并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的平板音响,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波折中的领悟
然而正当事业一帆风顺时,因为与投资人之间的分歧,黄安福又面临从头做起的困境。
从技术研发到寻找投资人,黄安福创业的一切都离不开网络,而也正是由于和通过网络找到的投资人意见不合,导致了黄安福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
黄安福相信网络的力量,十分重视在网上的宣传,他认为通过网络进行推广可以达到三个效果,就是“快、准、狠”:快,即信息发出来,大家就收到了;准就是可以找准客户,精确定位;狠,就是推广的范围足够大。而这样的品牌宣传策略却得不到投资人的认可,反而认为他是拿钱为自己做宣传,投资人想要的只是尽快得到回报。
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和投资人反复的沟通上。虽然黄安福也认可沟通的重要性,但也认为对于初创公司而言,翻来覆去的讨论则弊大于利。正如他在博客上所言:小企业重在行动,而大企业才是靠制度。
如今黄安福已经带着自己的专利技术离开了当初创办的公司,对于这段经历,黄安福如是说:资金是企业的血脉,自己没资金可以找合作,但是这就好比找对象,找个合适的并不容易。中国有句老话“先小人,后君子”,他建议创业者和投资人接触时一定要明确权责和分工,投资人不要过多参与经营。
——记****镇返乡农民工****
我是****镇****村七组村民,现任****村村委会主任。家里兄弟姊妹多,土地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每天却是循规蹈矩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着,他们一年到头不停的劳作,最终在那几分田地里种出的粮食仍不够吃,经济上更是异常的拮据。1995年高中毕业为了生活我只身来到广州市一个郊区打工,当时的我只有十八岁,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不知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心里又紧张又惶恐。初到广州是在一个工地上干混凝土,当时每天工作日是10至12小时左右,月工资大约六百元,收入不高劳动强度大,由于我做工卖力,老板很喜欢我,并叫我好好干。随后我又换了几个工作,由于我老实诚肯,走到哪里都能得到老板好评,随着打工时间长了,工资也增加了,在外面见的事情多了,也让我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打工期间,既尝到了什么是酸甜苦辣,又学习到很多东西,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虽然就这样在外面打工,可以不用动脑筋,每天只要努力干活,月底就有工资拿,稳稳当当,并且收入比在家里要强上百倍,但有种想法总是时不时的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老是在外面打工,我永远只是一个打工仔,不可能有更大的作为,如果我也能当老板,那有多好。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自己通过打工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回家创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2000年我终于回到了家,家还是原来的家,家里的一切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家乡的山水也是原来的样子,穷山恶水,房屋破旧,我暗暗下定
决心,要在家乡好好干一番事业,要把家乡的面貌改过来。
起初带着在外面辛苦攒下的钱修建了两间猪舍,购进两头二元母猪饲养,一年后先后产下了15头仔猪,那时心里非常高兴,总算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决定留下作为肥猪养殖。由于当时养殖技术欠缺,15头猪喂到80斤左右有11头得病死亡,剩下的4头处理给猪贩子,直接损失经济5000多元,当时很伤心,很绝望,但我并不气馁。也总结了一些问题所在,先后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畜牧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了一些科学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长期以来,村民们习惯种水稻,栽玉米,再就是喂几头猪养上几只鸡的传统模式,收入增幅不大,我意识到这种模式不改变,农村将很难富裕起来,农村要增收走向富裕路的关键点调整农村农业产业结构,找到问题所在,于是我就决定自己先干起来。2003年修建猪舍13间,发展母猪到6头,经过和家人的共同努力,2004年就出售仔猪120多头,粗略计算,年总纯收入在1万多元左右。2005年在我的带动下,由15户农户成立了****村养殖协会。发展外二元母猪50多头,内二元30头,共80多头。周边的农户看到了实惠,也效仿干了起来,当时我们****村母猪就多达600多头,形成了母猪养殖专业村。
2005年由于受到了市场的影响,仔猪价格一度滑落,大部分农户都纷纷把母猪出售,我主动找农户谈心,讲市场行情知识,讲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总算是留住一部分农户的养殖信心。
2006年仔猪市场迎来了可喜的一年,仔猪价格慢慢回升,当时我看到了希望,于是就发展母猪近20多头,2007年的仔猪价格上涨,由原来的4元涨到每年16元。2006年到2008年,我总纯收入达20多万元,今年投入8万元修建猪舍30间240平方米,鸭舍2间80多个平方,鱼塘1000多个平方,已初步建成,并购进了一部7万多元的农用运输车作运输。我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我先后赊账或低价出售二元种母猪近100头给部分困难的农户饲养,如2008年3月罗炯恒农户和罗仲贤农户由于家境贫寒先后赊账每户农户2头母猪养殖,当年收入达9000元和3000元,带动他们和我一起发展,手把手教他们技术,在我的影响下,又新增了一批养殖规模户,扩大了生猪养殖规模,部分群众走向了致富路,在养殖过程中我教他们的养殖技术,并为他们看病就医,排扰解难,增添了农户养殖的信心。2007年被****委组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8年被****委组织部评为“科技示范户”、2010年被****镇评为“致富带头人”,2011年被评为“黔南州2010年度185农业产业化工程先进生产者”。
通讯员 丁星凡 刘红旗
人物小档案:项荣,男,1986年参加教育工作,1987年走上教育行政岗位,长期担任连河冲中学、灰山港镇中学校长,镇中心校业务副校长,2009年12月起担任镇中心学校校长。曾先后获得益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桃江县优秀共产党员、桃江县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全国支持中学生文学社工作优秀校长等几十项荣誉,是桃江教育战线上的模范人物。
桃江教育全国有名。灰山港教育占据桃江教育的半壁河山。说道桃江教育,不得不提灰山港教育,这已是多年来生活在桃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已然形成的一个共识。灰山港教育很有特色,亮点多。2013年,就有湖南教育网、益阳教育网、益阳教育电视台、桃江公众信息网等媒体以《姹紫嫣红满园春》为题,详实报道过灰山港镇近年来推动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就。
灰山港镇是一个有着将近12万人口、2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省级中心镇,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多达18所,此外还有3所公办幼儿园,20多个民办幼儿机构。撇开民办幼儿机构不说,全镇中小学师生近万人,分布在镇区各个角落,一个这么大的摊子,不说如何均衡布局、统筹发展,光管理起来都有不小的难度。然而,就灰山港镇中心学校那么几个人,在校长项荣的带领下,凭着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对工作的满腔热忱,对人生的不懈追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着全镇12万人民的重托,同心同德,依靠全镇广大中小学教师,短短几年时间,就顺利实现了灰山港教育“一年起步、两年提质”的成功转型,绩效考核和教育教学管理都被评为县里的先进单位,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和合格学校建设跻身全市先进行列,灰山港教育率先走上区域内均衡发展的快车道。
可以这样说,灰山港教育任何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项荣的心血和智慧。而项荣本人,正如一些熟悉他的领导、老师和同行所评价的那样:无论走在哪里,他都能以高尚的人格影响人,以敬业奉献的精神带动人,以民主公正的态度尊重人,从而赢得了广大教职工的拥护和爱戴。
抓班子,带队伍,凝聚人心谋发展
项荣一直把抓班子、带队伍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勤政务实、廉政节流、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建设了一支钢班子、带出了一个铁队伍。在全校、全镇上下形成了“凝神聚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提质量”的良好局面。
党员干部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在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教学具体工作中负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责任。项荣特别注意规范支部工作,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以身作则,树立党员干部在教
职工中的表率形象及先锋作用。他坚持民主集中制,能够正确处理职位和权位的关系,大到上百万的基建项目发包、小到校际之间学生的异动等事宜都通过集体研究决策。在防堵学生非正常流动的工作中,他带头堵住人情关、亲情关,不乱收,严格按规程操作。面对金钱的诱惑和感情的投资,项荣经得起考验,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2011年光荣当选县人民代表。项荣还创新工作机制,实行了镇属范围内教育行政干部交叉任职,使各校班子成员摆正了“政治核心”与“质量中心”的位置关系,给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发挥领导、监督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
开展“党风廉政勤政建设”教育活动,是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项荣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要用理论学习提高自己,以自身修养感召人,以能力水平影响人,以工作实绩带动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严守组织纪律,服从工作安排,不计个人得失,不计任何报酬做好工作。至今在灰山港镇中学还传颂着项荣校长率先垂范、勇挑重担的事迹。那时,他管理着一个24个班1800多学生的单位,竟仍然兼教2个初三毕业班的政治课,还带头上教研课。愣是这样,他每到一个单位,都能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肯吃苦、讲奉献、能创业的教师队伍。
搭平台,造氛围,给力建设夯基础
从连河冲到镇中学,再到中心校,一路走来,项荣都十分注重学校育人环境的改造与完善,为教育教学的稳步推进搭建发展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1992年以前的连河冲中学,校舍简陋、设施陈旧,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刚到职的项荣深感担子沉重。此后的5年多,他用透支生命的代价,实现着那句“一定要改变连中面貌”的铮铮誓言——开联席会,会同当地政府领导现场办公,跑县里、市里争资立项,确定改善办学条件的具体方案„„最后蓝图逐一化为现实:教师住宿楼和新礼堂相继拔地而起,旧教学楼也得到改造和加固。
1997年,担任校长助理的项荣正式接掌刚刚合并组建的新的灰山港镇中学。上任伊始,他就站在关注和保障师生人身安全的高度,提出了对南北两栋教学楼和综合楼尽早进行加固与改造的动议。尔后,在假期各项工程施工期间,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他几乎天天守在建筑工地,也不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严把质量关口。基建工程扫尾时,为了赶进度,也为了节省开支,他带头和老师们一起清理建筑垃圾,刨砖挖土,平整地面。当时由于他患有胃溃疡、加之过度劳累,使他疼得躺在床上连翻身都困难,走起路来直哈着腰。可他艰苦带头,从不声张,吃过药,稍事休息,又出现在工地。在他和教职工的辛勤劳作下,一个优雅舒适的环境终于赶在新学期开学前呈现在师生面前。
完成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后,项荣又力主加强对校园环境和内部设施的建设改善。在2008年启动合格学校建设之前,学校基本完成了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目标,被评为县级示范学校,成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先进实验点校。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新建礼堂一个,实现了园中园——幼儿园的整体搬迁,又建成先进的多媒体室、语音室、理化生实验室、音美教室,微机室更新换代,新添置电脑64台。所有的这一切,都凝聚着项荣的心血,为后来学校顺利申报首批省级合格学校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为灰山港城区周边的孩子尽早接受优质教育搭建了平台。
担任中心校校长以后,项荣一如既往地重视学校建设。他抓住合格学校建设的契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前前后后为改善灰山港镇各个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争取了1200多万元的资金,完成了对向阳花、源嘉桥、河溪水、金沙洲、万功塘等多所中小学的合格学校建设,目前,又有镇小学、河溪水小学、澄泉湾小学和甘泉山小学纳入了桃江县第四批合格学校建设的规划。这次更是大手笔,光镇小学就投入1400多万。他关注校园生态文明,重视学校法制安全建设,切实规范师生行为,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了全镇19所中小学校(园)近万名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
抓教改,提质量,科学发展创品牌
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们对义务教育特别是优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强烈需求,“我们怎么办?必须转变观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快速提高办学效益。”项荣的态度总是那么斩钉截铁,没有一丝一毫的犹疑。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项荣主管镇中学工作期间,敢于打破教育大锅饭,在全镇乃至全县率先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和目标管理,建立起一整套有利于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有效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合并之初“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突出问题,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他坚持“人尽其才”的原则重新组合优化教师队伍,面向全镇竞选骨干力量;在校内实行高职低聘、转岗分流,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
项荣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把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主管连河冲中学时,面对学校名师优生不多的境况,就定期组织教师赴益阳、长沙等地听课、考察。执掌镇中学、特别是担任中心校业务副校长之后,在基建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也千方百计外派教师参加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他主政镇中心学校以来,镇属各学校教师外出培训总计达800多人次。为了年轻教师的发展,他还推出“青蓝工程”,制定了“一年上
岗、三年胜任、五年能循环”的目标,为教师发展搭建大舞台。此外,他还多次邀请省教科院、市县教研室专家到校传经送宝,充分发挥“专家引领”的作用。
在教育科研上,他明确提出科研兴校、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出台了课题牵动、科研带动战略。他本人参与了学校的“九五”、“十五”2个省级课题的研究,撰写的论文获省级奖,并在当时的《益阳师专学报》上发表。在他的带动下,像镇中学、镇小学、向阳花等学校,有近200人次的教师积极参与到省市县各级课题研究中来,并频频在国家、省、市级科研成果评选和说课、教学设计、优质课大赛中获奖。2001年,镇中学被省教科院确认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2007被评为先进实验学校。向阳花学校承担的省级“十一五”课题又于2010年11月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成果奖。2011年镇小学获评益阳市唯一的由教育部授牌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无论工作有多忙,项荣都要挤时间深入班级听课、深入教研组参与研讨、深入教师办公室和老师交流,多方了解情况,采纳建议,并将自己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推介给教师,转化为师生的实际行动。担任镇中学校长期间,每期听课不下40节。担任中心校业务副校长,更是创全县之最,一学年听课达120多节。在他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带头抓教研、搞课改。教研组、备课组按照课改要求,围绕如何提高质量,重新梳理章节,设计教案,进行研讨。各个学校还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教师们深有感触地说:跟着项校长搞教学、抓教研,有事做,有奔头。
项荣以“科学管理、提升效益”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理念、四个定位、五大工程”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科学的办学思想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像2011年到2013年连续三年,灰山港镇中小学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合格率均达95%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4%以内。组队参加全县中小学生创新知识能力竞赛,获团体总分均进入前三。县局组织的期末抽考,灰山港镇中小学更是每次都名列全县前茅。中考成绩则有镇中学、河溪水中学年年进入全县十强。其他各项工作如师训、校园文化建设、食品卫生安全、民办幼儿教育管理、教育装备等均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肯定,被评为市县先进。
——读《镜鉴》心得体会
读完《镜鉴》之后心里颇不平静,案例中的人员曾经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通过自己的打拼,个个都身居要职,却因为经受不住金钱和利益的诱惑,最终落得锒铛入狱的收场,摧毁了个人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和国家的信任。联想到我们正处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进程中,正是我们党和国家迫切需要人才之际,而他们反过来成了这个国家的负担,心里为他们倍感惋惜,但也难掩心中悲痛,感到自身责任的重大。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阶段,少数干部由于放松了自己思想修养,忘记了党的宗旨,忘记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个人私欲驱使下,在权力关、金钱关、子女关面前丧失原则,臵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子,最终身败名裂。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史为镜,可以明事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一名父亲、一名部门经理人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让自己清醒的认识到:时刻牢记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的家庭负责、对企业负责、对国家负责,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一、善始善终,紧绷理想信念这根弦。
理想信念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根本,是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柱、奋斗动力和前进坐标。一些同志正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放松了政治修养,没有进一步强化党性,才让私欲占据了人生的主流,才会进一步放纵追逐金钱,走向了违反党纪、违法犯罪的道路。中国移动是党的企业,国家经营国有资产的重任交给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任务就是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我们时时刻刻都要一国有资产的安全为己任。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充分发挥好理想信念的能动作用,教育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
二、防微杜渐,把住廉洁自律这扇门。
企业制度不健全,必然导致管理混乱,极易滋生不正之风甚至腐败现象。中国移动作为国有通信行业的龙头,随着全业务运营能力的发展提升,业务发展和网络建设规模与以往相比有了大的突破,业务营收款项及工程建设投入规模大大提升。我们要严防自由裁量过大的空间,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强化企业内部的风险控制,谨慎防止制度漏洞导致利益失衡。要把住风险管理、内部监控,要求在日常管理和业务办理种规定严密的经营管理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同时,要不断探索建立更加完善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最终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的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三、奉公守法,严防违法犯罪这个潭。
观念决定理念,理念决定意识。切实转变学法用法的观念,提高学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尤为重要。做为党的企业的干部人员,首先要把学法、懂法、守法放在第一位,坚持经常学、认真学、学深学透、学懂弄通、熟练掌握。其次是严格守法。众所周知,一切法律都是维护国家权威的准绳,党员干部是国家法律的重要执行者,学法是为了更好的懂法、守法和执法,只有认真守法,才能公正执法。很多通知正式因为自己法律意识的淡薄,忽视了守法律己的警戒,逾越了法律的防线,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自觉守法、用法、懂法、守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以党员的高度自觉和责任心来正确对待学法用法工作,要坚持经常、常抓不懈、循序渐进,不断更新完善学法用法制度,建立健全学法用法新机制,做到防微杜渐。
四、慎思笃行,紧锁滥用权力这道关。
领导干部人员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规范自己的用权行为,做到为企业、为员工掌好权、用好权。一要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国家创造价值,为企业服务,为员工谋利益。二要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权为民所有,为员工谋利益,为企业谋发展,则利国利企利家。三要认识到权力是责任、是义务、是约束、是奉献、是服务,不能用权力为自己获取非法收入。同时,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还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重要途径。部门的一把手人员要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身体力行,做执行规章制度的带头人,做奉公守法的领头羊,树立好垂范作用。
五、善纳言论,用好民主监督这面镜。
要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首先要完善财务监管体系,健全全面预算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资金使用的管控,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完善会计审核制度。其次要不断加强企业监管,形成规范的监督体制和流程,使各层级的监督管理机构紧密协调配合,形成监督的合力。第三就是要健全完善部门一把手人员综合考评机制,强化对一把手人员的监督,既要考核其经营业绩,又要考核领导能力、政治觉悟、廉洁自律等综合素质。在全业务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尤其要加强对容易引发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网络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干部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强调突出对遵守党纪条规和企业规章制度、执行民主集中制、履行廉洁承诺等方面的监督,防止个人专断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以防止暗中操作或借机敛财。
因此,作为党员、作为部门的一把手,我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树立垂范。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勤政高效,为增城分公司争创更好的业绩。
代鑫的孩提时代正值那个风云变幻的年月。蒋家政权撤退大陆的军车没日没夜地从学校后面的川湘公路 (今319 国道) 碾过, 尘土遮天, 几无宁日。这期间蒋经国还在蒋家组织召开过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军事会议……那时的代鑫还不懂这些, 只是后来在《残梦》、《黔东南党史》等文史书籍中读到过那一段历史。
代鑫自小便接受着良好的教育, 六十年代时他考上了今天的哈工大, 但最终却与之失之交臂。改革开放后, 代鑫携妻儿子女举家落户绵阳市涪城区, 随后他便加入到了当时风起云涌的乡镇企业浪潮中。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代鑫主持创办了电子厂、日化厂等多家乡镇企业。用现在的流行话讲, 那时的代鑫就是一个资深的“技术宅”, 他热衷于探索未知, 痴迷于发明创造。
1988 年, 当代鑫第一次看到有关虫草人工种植的报道后 (资料显示我国是从1986 年起开始研究北虫草的人工种植技术, 笔者注) , 他的心便又不安分起来, 他想要掌握这门技术。但是, 那时信息闭塞, 光只看到报道, 就是找不到哪里有做成功的企业供考察。代鑫苦寻未果, 便求助位于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
代鑫从西南科技大学生物系一位教授那里得知, 该校也在做虫草人工种植技术方面的研究, 但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形成虫草子座, 培养不出虫草子实体。代鑫犹如被浇一盆冷水, 从头凉到脚。不过该教授告诉他, 他们正准备立项攻天麻的人工种植, 建议代鑫搞天麻试试。
天麻和虫草均是名贵中药材, 既然虫草暂时搞不了, 那就转向攻天麻。代鑫接受了该教授的建议。
为攻天麻有性繁殖, 他吃烧红苕吃到吐血
天麻是一种神奇的植物, 无根无叶, 没有自养能力, 它既不能直接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水分和养料, 又不能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与其共生的蜜环菌供给养料, 生长发育。特殊的植物形态决定了天麻对环境等生长条件的要求非常特殊, 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是培养优良的蜜环菌菌种和菌材。
正值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当时, 国内可查阅到的有关的天麻人工种植的技术资料少之又少, 唯一的出路只有靠自己摸索。对于前路的艰辛程度, 代鑫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抱着病急乱投医的想法, 代鑫把求助电话打到了绵阳市科技局。对方告诉他, 百里之外的北川县有天麻研究办公室, 建议他到北川去考察。代鑫立即赶了过去, 到了才知道, 该办公室属刚成立的一个新部门, 建制都尚未齐全, 更别说有什么科研成果了。
天无绝人之路。在这里, 代鑫得到一个重要情报, 该县小坝乡百花村有人在搞天麻的人工种植, 这让代鑫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又辗转到达百花村。
果真如此!曾是“绵阳十大杰出青年”的百花村党支书肖兴强当时正在主导村里的天麻人工种植项目, 不过, 也才刚刚起步, 没有任何成功经验。
共同的理想把代鑫和肖兴强紧紧连在了一起, 两人相见恨晚。代鑫在肖兴强家里一住就是一年多, 两人并肩战斗, 联手攻关天麻蜜环菌的克隆技术。
他们通过野外采集的蜜环菌提取菌种, 再利用试管克隆技术进行提纯、复壮、转管、扩繁,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后, 终于成功获得了天麻蜜环菌的栽培原种。
有了蜜环菌菌种, 再将其制成菌棒、菌材, 然后将天麻种麻 (白麻或米麻) 和菌棒以及基础培养料按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种植, 天麻的人工种植技术宣告成功了。
上世纪90 年代起, 人工种植天麻的技术从小坝乡百花村开始向外推广, 惠及整个北川县以及周边的平武、汶川等地方,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 代鑫此时完成的, 仅只是天麻的无性繁殖课题。随着技术的广泛运用之后, 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比如, 种麻的缺乏成为了天麻人工种植推广的绊脚石。再比如, 长期无性繁殖导致天麻品质的退化也成为那时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要真正实现天麻人工种植产业的迅速发展, 天麻有性繁殖的课题成为了代鑫的又一个攻关目标。
用天麻的种子进行繁殖即是有性繁殖。天麻种子像面粉一样细小, 肉眼看不清楚, 只有用放大镜放大50 倍以上才能看清它的形态。成熟的种子随风飘落到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 遇共生萌发菌建立了共生关系就能发芽, 发芽后的原球茎分化生长出营养繁殖茎, 营养繁殖茎再接蜜环菌就能继续繁殖长大而成天麻。简言之, 成熟的天麻种子在适合它生长的环境中, 先后与萌发菌、蜜生菌建立共生关系就能发芽生长成一窝天麻。
为了攻克天麻的有性繁殖技术, 代鑫在西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下, 在绵阳市下辖的平武县坝子乡黑水沟大队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科学试验。条件异常艰苦, 因为资金短缺, 有时候代鑫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偶有乡亲们的资助, 多数时候, 代鑫不得不靠吃烧红苕度日。这极大的透支了代鑫的身体,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了重度胃出血, 口吐血块……
60 岁时被邀援藏, 一干就是10 年
在之前的蜜环菌人工克隆成功经验基础之上, 代鑫在这两年里相继攻克了天麻种子萌发菌的克隆、箭麻的培育、禾麻人工授粉、天麻种子原球茎接种蜜环菌等天麻有性繁殖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节点。代鑫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很快在平武大展拳脚, 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发展至今, “平武天麻”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技术的力量, 托起了整个平武天麻产业。
有了天麻人工种植的成功经验, 此时代鑫又调头来研究虫草的人工栽培, 就有思路了, 因为在菌种的克隆技术方面, 它们有共通之处。代鑫开始研究北虫草液体菌种、研究人工合成培养基配方, 研究工厂化生产技术……1995 年前后, 代鑫的北虫草人工栽培技术喜获成功, 并在绵阳一家大型北虫草工厂化生产企业投入使用, 创下了第一年便获利百万元的优异成绩,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随着口碑相传, 代鑫在业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接下来的那几年, 代鑫一边自己钻研, 一边广泛接触各路高手, 大家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代鑫的人工虫草栽培技术、天麻人工种植技术以技术转让或合作等形式, 走出四川, 走进了陕西、河南、重庆、浙江、云南等多地企业。代鑫仍然是“技术宅”, 只是越来越忙了。
2004 年的一天, 一个陌生来电打破了所有的宁静。
电话那头, 对方称是西藏林芝地区农牧局的领导, 人已到成都, 是通过四川省农科院、绵阳市农科院一层一层往下找才找到代鑫的联系电话, 要聘请代鑫前往西藏发展天麻。
这太突然了!
代鑫只能说, 等和家人商量后再做答复。
家庭会议的结果是, 除了代鑫妹夫外, 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家人反对代鑫进藏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此时的代鑫已经六十岁了, 西藏那个神秘的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谜, 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随意去冒险;另一个原因则是摸不清对方的来头, 毕竟连面都没见过, 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
代鑫本就忐忑, 被家人七嘴八舌一说, 更六神无主了, 迟迟没给对方答复。
成都那头见代鑫没动静, 又打了几次催促电话。那天晚上, 代鑫鼓起勇气给对方回了个电话。
代鑫在电话里向对方表达了谢意, 不过, 代鑫说, 西藏他就不去了, 他决定在电话里把人工种植天麻的关键技术告诉对方, 要对方拿笔记一下, 接着代鑫便开始说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该干嘛……
没想到还没等代鑫讲完, 对方就打断了他的话, “我不是要你教我种天麻, 我是要把你聘请到林芝地区, 教当地藏族同胞种天麻……”
看来这个事真还没完。代鑫那天晚上一夜没睡, 他很了解自己, 尽管家人因虑及他身体因素而反对, 但是, 自己搞了一辈子的技术研究, 搞科研就是他的生命, 他不是闲得下来的人。
第二天, 在妹夫的陪同下, 代鑫去了一趟成都, 见到了林芝地区的这位领导。对方称早闻代鑫大名, 非常诚恳地要聘请代鑫进藏, 在林芝地区发展天麻的人工种植。代鑫同意了。
恰逢代鑫六十大寿那天, 西藏那边给代鑫定好了机票。代鑫60 岁进藏, 70 岁离开, 为藏区服务了整整10年。
十年援藏, 老骥伏枥, 回渝后再现光热
代鑫在林芝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随后, 在林芝地区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 代鑫考察了林芝及下辖的工布江达县、米林县、波密县、察隅县等地, 综合评估各项因素后, 代鑫将天麻基地定在了波密县扎木镇, 由副镇长、全国劳模白马四郎负责配合实施。
早在代鑫进藏前几年, 林芝地区为了开发天麻人工种植项目, 已经从内地聘请过一大批专家教授进藏支援, 但终以失败而告终。代鑫的天麻人工种植项目在扎木镇启动后, 有一次, 自治区领导来视察, 问代鑫今年能达到多少产量。代鑫十分肯定的回答:500 公斤。
话音未落, 在座的林芝地区领导立即傻眼了。他认为代鑫这话冒大了, 毕竟此前的失败教训还历历在目。几个藏族同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连忙帮着打圆场, 就连开车的师傅都说:“这里和你们内地不一样啊, 汽车发动机有时都会因缺氧而打不着火……”大家的想法是赶紧帮忙代鑫下台阶, 把产量报低一点。但是代鑫心中有数, 没领会大家的意思。
当天晚上, 林芝地区领导气势汹汹找到代鑫住的宾馆, 把代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随口说个500公斤, 要是搞不出那么多, 你到时可以走人, 我往哪里走?你这不是明摆着把我往火上烤吗?……”
代鑫耐心的给领导解释, 500 公斤不是随口说的, 是有严格的依据的。按扎木镇当时的投资规模, 要是放在四川, 产量远不止这个数。考虑到地区差异, 500 公斤是一个保守的数字了……
领导还是不信, 两人不欢而散。代鑫也没在意, 他只确信一点, 自己的人工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预期的产量不成问题。
这年收天麻的时候, 正值代鑫休假回川过春节。期间他接到白马四郎的电话, 对方在电话里告诉他, 这年天麻大丰收, 产量高达4000 多公斤, 藏民们都乐坏了。几天后, 代鑫还收到了林芝地区有关部门汇来的4 万元奖金。
林芝地区的天麻产业就这样从扎木镇起步, 被迅速推广到周边各县, 代鑫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经常下到各地去指导工作。代鑫援藏十年, 虽没官方技术职称, 但一直享受着正处级待遇。为了林芝天麻产业, 代鑫先后在波密待了4 年, 在米林干了2 年、察隅3 年、林芝1 年。古稀老人, 把自己的毕生所学, 全部贡献给了美丽的藏区。
2014 年10 月, 结束了十年援藏生涯的代鑫回到了老家重庆。稍作短暂休养后, 代鑫又加入了重庆花千树团队。
南宁铁路局为何对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情有独钟,指明要求它作为抢险主力增援周边标段?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又有何不凡实力,敢于承担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重任?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于铺轨抢险项目部进驻现场的第三天,冒雨来到了广西全州,亲眼见证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在这里打响的雨季抢险攻坚战。
攻坚克难获殊荣
早在2010年6月,湖南永州施工段境内的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就曾经因响应南宁铁路局号召,于2010年6月22日当天组织了60余台施工机械和200多名作业人员,奔赴洛湛铁路湖南双牌段开展过一次抢险增援。当时,依靠抗洪抢险工作人员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洛湛铁路危险路基病害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控制,得到了所有参加抗洪抢险员工和农民工的认可和赞扬。原南宁铁路局常务副局长吴文宁对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在抢险过程中表现出的攻坚克难勇气和雷厉风行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不仅是湘桂铁路线上的“领头羊”,更是洛湛铁路抢险工作中的“排头兵”。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所在的湘桂铁路I标于当年获得了南宁局内部信誉评价加分奖励。为此,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受到了南宁铁路局领导青睐。
名声越大使命就越重,责任就越大,可以说,此次二度临危受命,既是南宁铁路局对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的再度认可,更是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对建设工作一如既往的责任担当。
同心协力渡难关
面对工期短、施工难、天气差、工作负荷大等困难,项目部率领铺轨抢险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施工战场。
争分夺秒保工期。从2012年3月3日接到任务开始到3月13日,抢险时间有限,必须按时完成。全体参建人员跑步进场,12小时内就组织起了工作人员20人、施工队伍14支、民工439人、挖机5台、炮机3台、装载机两台,全员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做到“人停机组不停、人休息施工不间断”,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工地上始终呈现一种大干的氛围。
3月7日,南京铁路局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面对如火如荼的保铺轨抢险场面,南京铁路局副局长黄一宁当即对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给予了高度评价。
多措并举抢进度。自进入抢险工地以来,无数的问题相继出现,困难比想象的还要多。首要的问题就是“拖泥带水”,多达1万立方米的大面积积水必须排出,然而,天上降雨仍不断,降水量一度超过130毫米。项目部专门成立排水作业小组,组织了11台柴油抽水机和5台电水泵全天候排水。为保证有条件的作业面优先施工,项目部同时调用混凝土泵车,有效解决施工作业面展开慢的问题。
凝心聚力出成绩。抢险施工就是要在施工过程中排除工程风险、保证安全质量。项目部常务副经理黄宜伟反复跟自己的队伍打招呼:“决不允许少用一根钢筋,决不允许少用一吨水泥,我们做的是抢险工作,一定要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黄宜伟又对现场工作人员提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每一个技术人员、每一个施工工班长,绝对不能遥控指挥,全部都要亲自上阵!”项目领导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其他的谁还敢怠慢半步。
自抢险以来,黄宜伟已经持续发低烧达4天之久,然而,他没有躺在病床上。“这次抢险,任务很重,每天工作都要进行到深夜才能回去休息,一整天下来疲惫得很,昏昏沉沉地只想睡觉,医生要求输液可是哪有力气去搞哦,病只好就这么拖着,就怕工地上出什么纰漏,影响施工进度。”黄宜伟平淡地告诉笔者。谈到黄宜伟带病抢险的事,整个抢险人员无不肃然起敬。
事实上,像项目领导这样拼命工作的人员在抢险队伍中还真不少。工会主席黄建苗是项目班子成员中的老大哥,开工以来,他带领电工班组工作人员,亲自架设抢险段内的供电网络,全面保障施工现场工程用电,使项目的夜间施工得以顺利进行。项目总会计师自抢险以来包揽了整个项目的后勤保障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妥善地处理了全项目14支施工队伍400多名农民工和20多名项目员工的吃住、安全和劳动用品供给,为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被称为湘桂线上唯一的巾帼英雄、机务部长杜淑芬,与工地上的男同胞们同吃同住同奋斗,通过她积极有力的联系协调,改变了混凝土供应紧张局面。分管各部施工班组的项目总工胡新应,与负责指导现场技术工作、协调施工队伍的架子队长吴华平、技术主管谢红顺一道,亲临抢险现场,常常连续工作达30个小时才回宿舍小憩,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对整个保铺轨抢险工作起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
以人为本重管理
其实,在增援抢险之前,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已完成了承揽工程任务量的98.3%。项目经历了从资金充裕到无钱可用、从顺利开局到艰难收尾的困难,但一直保持着很好的精神状态,真正做到了“人减战斗力不减”。他们秉承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和谐诚信,永争第一”的企业红文化理念,在湘桂铁路改扩建工作中一直扮演着开路先锋、创优先锋的角色。
率先推行文化建设。湘桂项目部把抓好形象文化作为红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抓好形象宣传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来鼓舞士气、促进生产、外塑形象、内塑品质。
着重落实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综合治理”是项目部一贯坚持的安全工作方针。他们积极致力于做好安全基础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做到安全工作“防在前、想在前、做在前”,实现安全生产,无环境污染事件,工程施工无质量事故,完成单项工程合格率100%。
创办人才奖励机制。项目部建立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项目部还在每月评选先进架子队、推选“最佳员工”、“优秀外聘人员”、“优秀见习生”、“优秀工班”,大张旗鼓地宣传和奖励各类先进,营造起了争当先进为荣、干好本职为荣的氛围。
充分把握廉政工作。项目部坚持廉洁文化“四进”,即“进班子、进队伍、进岗位、进家庭”,构筑了一条牢固的反腐防线。他们着重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业教育,让廉洁文化在领导班子中扎根;开展“立铭励志,勤廉双优”活动,组织评选勤廉兼优领导干部,广泛宣传当代勤廉兼优典型事迹,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建立和完善学习交流制度、考核制度、诺廉述廉考廉评廉制度,在领导班子成员中形成学廉、守廉的良好风气。
自2009年3月进入湘桂线改扩建工地以来,中铁五局机械化公司湘桂项目部已在湘桂铁路建设指挥部和南宁铁路局组织的6次质量信誉评价中获得6次第一,先后获得了中铁五局湘桂铁路指挥部颁发的先进集体、南宁局湘桂铁路建设指挥部颁发的先进集体称号,从2010年8月以来累计获得奖金899万元,成为全线获奖最多的项目部,成为湘桂铁路全线的一面旗帜。
如今,湘桂项目部又以饱满的热情和负责任的态度战斗在保铺轨抢险工作最前线。就在记者发稿之际,项目部全体参战员工400多人,经过连续10天抢睛天战雨天的艰苦奋战,共完成了全长1.3公里的线路施工,抗滑桩临时编织带加固1 936立方,抽路基积水50 000立方,骨架护坡挖填土方1 200方,完成混凝土2 302方,正线清淤泥6 500方,填筑石碴300方,临时便线土石方填筑25 000方,碎石填筑8 500方。抢险任务于3月15日凌晨结速,抢险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按时辅轨庆典仪式并在同日进行。
(责任编辑:李万全)
【领头羊】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