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环境卫生演讲稿
I“m worried about my country.
There is polution everywhere.
It”s tim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We need fresh air to breathe.
We need pure water to drink.
We need a clean environment to be healthy.
People have to stop littering.
We have to respect our surroundings.
We must become friends of the earth.
First,everyone must get involved.
Everyone must lend a hand.
Together we can clean up our neiborhoods.
Second,we can practice conservation.
We can reduce waste and reuse things.
We can recycle paper,bottles,and plastic.
Third,we can put up more “Don”t litter“ signs.
We can trashcans on every corner.
We can pick up garbage when we see it.
We must take action to fight pollution.
It”s our future we“re protecting.
It”s our duty to keep our planet clean.
So,please don“t pollute.
Don”t be a litterbug.
Don“t be afraid to remind others,too.
Let”s protect nature“s beauty.
Let”s make our future bright.
《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 创设阅读环境时, 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 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 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 最丰富的语言。
一.创设“书香活动室”
(一) 创设图文对应的书香活动室
我们结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选择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图文阅读内容为参考来布置我们的活动室。例如, 根据绘本《这是什么?》, 我们选择色调相对稳重的棕黄色、六边形的竹篦子, 连接而成的生动、活泼的毛毛虫为图文背景, 给人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视觉效果, 吸引幼儿的眼球, 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 思考:“这是什么?要做什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当我们进行相关读本的阅读活动时, 立刻就有幼儿指着老师创设的环境说:“老师, 那儿也有!”通过老师的引导, 进一步激发幼儿关注图文阅读的环境,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 创设听说与阅读相结合的活动区
1. 我们在建构区、益智区墙面
上按照符合幼儿视角、高低适宜的原则展示了很多照片, 照片选取有助于幼儿掌握操作材料的方法、启发幼儿一物多玩的内容, 起到暗示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幼儿来讲, 观察、理解照片内容, 再到自己的运用、创新过程, 实质上就是幼儿内心阅读的一个过程。
2. 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设置“悄悄说吧”、阅读区。
“悄悄说吧”中, 老师展现一些形象突出、图文对应的卡片, 定期更换内容, 为幼儿多提供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入园初期, 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 环境的改变, 每个幼儿阅读经验、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差异很大, 当多数幼儿还不具备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 幼儿又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阶段, 阅读区投放过多的图书, 只会导致图书损坏的更多、更快。因此, 图书阅读区中的图书投放只是挑选一些画面线索较为单纯、主要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的适合幼儿年龄阅读的书籍, 随着幼儿阅读活动的开展, 逐渐增加数量。
3. 在班级环境中提供木偶剧场。
配以形象各异的指偶、袋偶, 让幼儿在演一演、说一说的游戏中, 延伸了孩子们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和兴趣, 同时也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及表现能力。
二.创设“优儿读书俱乐部”
(一) 读书俱乐部的标志
读书俱乐部的标牌的设计采用我园的吉祥物优儿形象, 起名“优儿读书俱乐部”, 和我园的整体文化氛围相吻合。并充分利用门口的博物架, 设置“我们读的书”栏目展示。一方面, 将幼儿读过的书展示在里面, 促进幼儿与家长、幼儿与同伴间的交流分享;另一方面, 放置一两本即将要阅读的读物, 使幼儿对即将要阅读的读物有一种心理期待与向往。
(二) 读书俱乐部的阅读区创设
在“优儿读书俱乐部”, 我们利用书架的摆放将室内的空间自然分割成几个阅读区域。图书以同类读本共同陈列的方式呈现, 一个时期内, 呈现最近阅读过的两三种读本。这样做的原因是: (1) 避免因种类过多分散幼儿注意力, 而无法专注阅读; (2) 幼儿喜欢反复听或看同一本书, 尤其是他们已熟悉的书, 幼儿在反复的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像个专家一样预先知道接下来的内容, 最后他们甚至可以一字一字、一页一页告诉你接下来的故事情节, 这让幼儿建立自信, 并对阅读产生好感; (3) 多次阅读一本书, 可以帮助幼儿熟悉一些常用词汇。这与《朗读手册》中的一项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该研究发现“非常熟悉”的书被孩子们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三倍, 而“熟悉”的书被选择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两倍。由此, 老师在投放图书时, 要充分考虑幼儿阅读时的心理特点。
除了利用书架分割的阅读区, 我们在读书俱乐部还设置了两个阅读软区。软软的地毯, 投放色彩鲜艳、形态各异的靠枕, 再以自制的隔断形成相应的软区, 来吸引幼儿, 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阅读环境。孩子们脱去鞋子, 靠着或坐着彩色靠垫, 感觉温馨、舒适而完全放松, 隔断上又有触手可及、方便取放的读物, 孩子们乐在其中, 即舒适又能起到稳定情绪之作用, 逐步使阅读活动逐渐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为了适合不同幼儿的需求, 在“优儿读书俱乐部”中我们还创设有桌椅的阅读环境。
(三) 读书俱乐部规则的建立
与幼儿共同协商后, 我们制定了读者俱乐部的规则, 并且由老师用文字配以相应的行为图画, 张贴上墙, 为幼儿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爱护图书的行为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读书俱乐部墙面的环境创设
为营造读书氛围, 我们在墙面上布置了幼儿阅读图书时照片, 幼儿看到后感到很亲切, 自然地与同伴交流, “这是我在看书, 我看的是……”, 为幼儿提供了语言交流的机会;另外, 我们以《我会读书》为内容, 配以图文, “我和爷爷一起读书”、“我和奶奶一起读书”、“我和爸爸一起读书”、“我和妈妈一起读书”、“我和老师一起读书”……起到激发幼儿参与读书活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三.在书香环境中投放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
优秀的儿童图画书读物是引领幼儿进入文学世界最自然的一个渠道, 它就像纸上的剧场, 为幼儿演绎出阅读时内心世界里呈现的一幕幕画面, 在儿童图画书里, 既有美术中色彩、线条、构图形成的视觉美, 又有文学中的词汇、语句、结构等构成的语言美, 对幼儿想象力、思维力、艺术审美能力、情感、态度、社会性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因此, 我们筛选了《母鸡罗丝去散步》、《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因为我爱你》等读物。在引领幼儿集体阅读过这些图画书之后, 老师及时将书投放在阅读区和读书俱乐部, 便于幼儿进一步自主阅读。因为幼儿不同阶段、不同方式的阅读, 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 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注意到之前阅读时没注意到的细节, 甚至会有因遗忘情节而在重读过程中重新找到的乐趣。在重新阅读时, 我们更重视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如“你喜欢这本书吗?喜欢哪一页?还有哪些地方没看懂?”通过自主阅读和讨论, 让幼儿感受自己获取知识信息的乐趣, 体验成为一名独立阅读者的自豪感。
四.建立固定的班级听读时间
每天午饭、晚饭前30分钟作为班级固定的听读时间, 老师为幼儿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不不园》、《青蛙弗洛格成长系列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等, 老师在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 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 通过声音、神情传达给幼儿, 给幼儿以无声的语言滋养、强烈的情感熏陶。
五.开展家庭借阅活动, 建立家庭读书时间, 让家庭中的阅读环境成为班级书香环境的补充和延伸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班级中我们开展向家长借阅活动, 通过班级借阅制度, 家长从“优儿读书俱乐部”借阅图书, 在家庭环境中和幼儿共同阅读, 在这一过程中, 家长和幼儿共同走进图文世界, 感受绘本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视觉上的享受, 让幼儿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爱、享受爱。
同时, 老师在家长园地中为家长推荐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目, 并通过文字向家长进行导读活动、介绍阅读方法, 引领家长逐渐明确自己在这样的活动中自己所发挥的作用。
读书俱乐部里, 老师还设立了“家长阅览区”, 由每位家长提供2—3本成人阅读的图书, 家长在借阅幼儿图书的同时也可以借阅成人图书, 以此扩展家长的教育视野, 转变、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 逐步使得家长成为我们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我们还定期在班级中开展“班级家庭读书沙龙”活动, 为家长提供选择图书和读书的指导方法, 为家长提供交流读书心得等机会, 以点带面, 积极倡导家庭亲子共读风气, 让书香溢满班级、溢满家庭。
在营造班级书香环境的过程中, 我们与幼儿、家长一起收获着、一起成长着。我们相信, 这幽幽书香会伴随着我们, 让孩子们从优秀的童书里, 得到文学的享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 获得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
摘要:培养幼儿阅读习惯需要阅读大环境的浸润,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培养其喜爱读书的情感。因此, 创设阅读环境时, 我们在突出文学特色、营造书香环境、创设适宜的活动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努力做到:在孩子的童年时代, 让孩子的眼睛接触最优美的文字、最精美的图画, 让孩子的耳朵聆听最美好的声音, 最丰富的语言。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共同组织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的最新结果,肥胖和近视是中国孩子两个致命弱点,学生肥胖检出率仍然继续攀升,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此次调查是由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的第五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覆盖了31个省、市、自治区,调查了6至22岁学生38万余人。
肥胖的增速令人忧
曾几何时,我们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转眼间,肥胖问题就已经成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肥胖问题在少年儿童中显得愈发突出,并且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成人。
在此次调查的7至22岁的城市男生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比上一次分别上升1.4和2.7个百分点;7至22岁的城市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也分别上升了0.7和0.9个百分点,达到了8.72%和5.01%。
最严重的肥胖流行状况出现在北京,北京城区男女生的超重和肥胖率已经达到27%和15.9%(男女平均21.7%),比多数西欧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还严重,小学男生的肥胖率已经接近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期白人儿童的水平。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研究员介绍,近20年来,全球少年儿童肥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国少年儿童的肥胖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增长,目前正处在迅速增长期,肥胖的流行程度在一些大城市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主任委员季成叶教授告诉记者,1985年的时候,肥胖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还只占很小的比例,只有0.2%,1990年的时候开始快速增长,北京、上海等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尤其严重,到1995年就开始蔓延到全国,到2000年,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也开始出现这个问题,而2000年到2005年,则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城市、农村都开始爆发。总的来说,我国少年肥胖问题的发生比美国晚20年,但是爆发速度更快。
肥胖的“易感环境”
谈及肥胖发生的原因,马冠生说,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遗传因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下才会发生作用,社会上大多数人的肥胖是相关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肥胖相关基因的表达是由一定的环境因素诱发的,高能量密度膳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低身体活动水平和静态生活方式等均是诱发肥胖的重要环境因素。
7月7日下午5点多,朝阳区甜水园一家西式快餐店里人满为患,记者发现,在这里吃东西的一多半是小孩,有一些还是父母带着一起去的。西式快餐近年来风靡国内,它的煎炸、高能量、高脂肪含量食物越来越受儿童欢迎。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父母带着孩子去吃这种东西更是不应该。”季成叶教授认为,能量不平衡是导致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生活的现代化一定程度上让静态活动代替了动态活动,譬如乘电梯、坐汽车、看电视、打游戏等等占据了孩子们本来的爬楼梯、步行骑车、体育锻炼、课外活动的时间。
“现在,一些高脂、高糖和高盐食品的广告铺天盖地,这些食品商利用食品包装、商业广告和促销手段,让孩子们过多地购买消费此类食品,商家赚了钱但却导致了肥胖的蔓延”,马冠生研究员表示,社会环境中促使少年肥胖发生的各种因素共同构成了“肥胖易感环境”,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比生活在其它环境中更容易超重和肥胖。
肥胖的危害无处不在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少年肥胖最重要的或较有特征性的危害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Ⅱ型糖尿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酒精性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多囊卵巢综合征、黑棘皮症等等。并且,少年肥胖最严重的后果是从少年期向成年期的延续,包括肥胖体型的延续、生活方式的延续,而延续到成年后,肥胖又导致相关的成人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可以说,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是自始至终的。
季成叶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上中学的小姑娘由于肥胖经常遭到同学取笑,大家给起了好几个外号:“胖妞”、“肥婆”、“肥猪”,结果,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性情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还沾染了一些坏习惯,本来一个好学生最后变坏了。
季成叶教授告诉记者,肥胖不仅破坏了青少年的体型,还危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肥胖的孩子很容易遭到歧视,这对他们的自尊心打击很大,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影响以后健全人格的培养。另外,肥胖少年由于体胖而活动受限,对外界的感知、注意和观察能力下降,影响学习效率,创造能力也受到影响,甚至影响制定目标和树立理想,制约了孩子的学习进步。
马冠生研究员说,超重肥胖还直接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如个人及卫生保健部门为治疗肥胖所付出的成本,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及其过早死亡而造成的个人及社会的经济损失,另外还包括对个人和社区的间接社会负担。
肥胖的势头亟须控制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的有关同志表示,近20年来,少年肥胖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少年肥胖的增长处快速上升的初期,当前正是预防和控制的紧要关头。
谈起儿童肥胖的控制问题,季成叶教授显得非常焦虑,他告诉记者,一些家长本身小时候吃过不少苦,于是条件好了就千方百计让孩子多享点福:吃多点,吃好点,能坐着不让站着,能躺着不让坐着,家务更是不让孩子伸手……结果,孩子正常的膳食结构打乱了,必要的体育锻炼没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被破坏了。他认为,现在控制少年肥胖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建立正常健康的社会环境,尽量消除高能量密度膳食、不健康的饮食行为、静态生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
马冠生研究员表示,预防少年肥胖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及早、从小抓起,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为主的防控网络。为此,他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09政法系社专 隋林玉 2009020105
摘要: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逐渐扩大,由此所带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倍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编制“关于留守儿童成长状况的调查问卷”,对“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所在的林梓小学展开调查,通过各种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在与父母的关系上表现较为冷漠,与抚养人的关系虽然比较亲密却经常有孤独感,认为老师像亲人一样、期望能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的信心和鼓励,与同伴的关系甚为紧密。同时,对留守儿童中“母亲是否外出”的两类样本进行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母亲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相对父亲更为重要。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建议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人口流动逐渐呈现出大规模和大幅度。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已有1亿流动人口,由此所产生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研究者的大力呼吁和各级政府的积极行动,关注并解决“城市民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已经纳入了各地的工作议事日程。然而,流动人口子女除了 “城市民工子弟”外,还包括“留守儿童”,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关注,更加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由父母一方或者以外的其他人进行抚养和教育的儿童。“留守儿童”的概念在诞生之初,指的是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出国而留在家里的儿童。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留守儿童”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其外延越来越大,逐渐演化为上述含义。“留守儿童”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事实。随着人们对这一领域的逐渐关注,相关的研究和报道也越来越多。由于现实或他们(父母)自身受教育程度等各方面原因,他们对子女的关爱都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想道德教育情况往往不够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这就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方面的真空。
根据调查问卷所涉及的七个方面,关于流动儿童成长状况的研究结果如下:
1、留守儿童具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父母不在身边,他们能否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的生活是我们所关心的。留守儿童在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上强于当地的非留守儿童。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父母外出客观上给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带来了机会,他们必须学会独立才能够更好的生活。这
种独立生活能力的锻炼和养成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显然是很重要的,因此父母外出对于孩子独立能力的锻炼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有益的,如果孩子能在这种独立的过程中体味生活的艰辛,也许他们会更好地理解父母,从而从父母的生活经历中体验更加宝贵的精神力量。
2、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学习独立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独立性水平。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平时无法给他们以学习上的帮助,以致于他们只有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而言应该是有帮助的。然而从比较的差异性上来看,留守儿童存在的学习困难更多,这对于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可能造成负面的影响。小学生毕竟有一种生理上的弱势,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还并非足以很好的学习,在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给予适时的帮助会使其心理遭受更大的挫折。这一点需要引起家长和学校的注意。
3、留守儿童能够较好地理解父母,部分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上稍显冷漠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留守儿童对于父母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大的,他们认为亲子之间还是互相理解的。由此可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关系还是比较亲密和正常的。
但是其中一个问题的结果也许又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其中也许有两个原因:一是虽然父母外出,并未在亲子关系上给孩子留下任何不良的影响,反而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二是由于父母的长期外出,孩子已经对于良好甚或亲密亲子关系的期望很低,表现出一定的冷漠。如果原因是后者,作为家长应该引起重视。
4、留守儿童与抚养人关系比较亲密
在调查中还有一项结果值得注意,即虽然留守儿童与抚养人关系比较亲密,然而他们有孤单感的比例还是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由此可见,抚养人虽然能够给孩子带来生活上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可还是无法让孩子在精神上有一种支撑和依赖。这种孤独感的长期存在无疑会给孩子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这是作为家长和学校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5、留守儿童和教师的关系值得深思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他们在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应该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此以来给我们的启示是:老师的有所作为会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很好的效果的。在其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教师如能承担起培养其自信心的重任,则会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成长动力。因此,此调查结果也许值得学校和教师深思。
6、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同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除父母以外,他们认为和同学在一起最开心。从年龄特征上来讲,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情感发展方面是有非常强烈的需要的,“同辈群体”所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留守儿童而言也是如此。然而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孩子的感情沟通便更多的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如此以来,同学则成为留守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7、母亲留守更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的独立性、学习兴趣、对父母的感情、对抚养人的态度和与朋友的关系上。此结果表明,母亲是否留守对儿童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影响。有母亲在的情况下,孩子的成长与能力发展状况与非留守儿童几乎没有差异。可见,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成长过程更需要母亲的参与,这是此年龄段儿童成长所表现出的一种特殊性。讨论及建议
1、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该如何作为?
虽说父母的外出并非一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它使得孩子在亲情体验上的缺失或淡漠是有目共睹的,调查中有那么多孩子有很强的孤独感就是力证。在活动的交谈中,一些孩子对于“家长是否回家陪他们”表现出异常的淡漠。如此看来,长时间亲情体验的缺失既可能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也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消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很小就对人间的冷暖失去兴趣,如此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于是在此,我们倡议留守儿童的家长要对孩子多付出一些关心,不能让孩子的成长因为父母的原因而受到不良影响。
也许,对于孩子多一些关心是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父母应该关心什么,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仅仅是学习成绩吗?当然不是。可是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正是因为家长不在家,比在家的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以致于每次回家或者打电话仅有的沟通时间都用在了关心学习上,对于其成长体验中所缺失的那部分关注的非常不够。如此以来,也就使得很多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存在着道德滑坡现象具备了可能性。因此,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建议留守儿童的家长们更多的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在鞭长莫及的情况下,更多的在培养他们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上作出努力,而不是仅仅关注其学习成绩。
2、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将如何作为?
在留守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原来由家长应该承担的那部分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转嫁给了学校,因此学校要承担双重责任,这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面对这样一群有着特殊成长背景的孩子,学校教育应该抱有怎样的期待,学校的教师应该如何树立恰当的学生观,应该如何培养学生一种应有的合作竞争意识?这些都是应该思考的问题。从问卷调查和
今天能有机会作为一名留守儿童代表,在此发言,我很激动!是政府的高度重视让我们享受着幸福的生活,是学校领导的关心、老师的淳淳教诲,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幸福地成长。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爸爸妈妈外出打工、艰苦创业,我们也因此成了孤单的“留守儿童”。在我们这些留守儿童最渴盼一份关爱和温暖时,我们城北小学开展了“关注留守儿童”的真情活动。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室,开通了亲情电话,还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我们的心里顿时温暖了许多。我们留守儿童纷纷有了“代理家长”,代理家长们经常与我们心灵对话,问寒问暖,关注着我们的每一步成长。学校成为我们留守儿童课余学习、生活的最佳场所。从此,我们留守儿童有了心灵家园、心理上得到呵护,学习上得到指导,生活上得到关心,这些爱让我们懂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虽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爱,因此我们“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现在每次和父母通话时,我们都自豪地说:“爸爸妈妈,我们在学校生活得很好,这里有领导、老师的关心,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你们放心吧!
我的梦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叫杨上,今年八岁.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交警,一名认真负责的交警.为什么我想成为一名交警呢?因为每当我经过红绿灯的时候,总会看见一些人闯红灯.这是多么危险的行为啊!看到有人闯红灯,我就会想到交警,如果有交警在,他们就不会闯红灯了.而且,我也很崇拜交警,无论是夏日炎炎,寒冬腊月,交警叔叔阿姨们都穿着飒爽英姿的警服,笔直地站在十字路口,指挥着交通.有了他们,道路更加通畅,交通事故也少了.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远离危险,远离交通事故,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幸福之中.所以,我想成为一名交警,成为一名认真负责的交警,成为一名能让更多人生活在幸福中的交警.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1 儿童公园生态环境需求的基本特点
1.1 主体需求多样性
儿童公园所需活动场地种类多, 面积大, 人流集中, 环境负荷量大;儿童公园的活动设施和内容多, 游览路线复杂, 再加上儿童活动自由度大, 容易造成对绿地的穿插破坏;使用的时间性和季节性强, 以周末和节假日为主, 尤其寒假暑假的使用时间最长, 利用率最高。
1.2 精神消费第一性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对儿童公园环境品质要求较高。儿童生理上要求日光充足, 温湿度适中, 空气清新;心理上要求景观明快, 造型丰富生动。不同的绿地、景点、建筑物性质和功能都不同, 在植物配置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 处理好植物与建筑、山, 水、道路的关系, 可以给孩子带来预想不到的精神享受。
2 儿童公园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理念
儿童有享受游戏和娱乐充分机会的权利, 各种游戏娱乐必须与教育保持同一目的, 社会和主管机关必须为促进儿童对这种权利的享有而努力 (摘引《日内瓦儿童权利宣言》) 。
儿童公园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是通过一定量的绿色植物来达到的。用绿地的面积和绿化覆盖率2个指标来控制公园的生态环境质量, 用绿地面积指标来保证绿地的面积在65%以上;在尽可能提高绿地百分比的前提下, 将绿化率提高到75%以上。这就要求有10%以上的铺砖或裸露活动场上方有庇荫树冠覆盖。由于儿童活动需要较多的阳光, 较明快、艳丽的色彩和较开朗的景观。因此, 庇荫树宜选落叶树为主, 而已庇荫面积不宜过大, 以免造成过分荫郁、沉闷的景观。最好能够将人流不太集中的活动场地铺设景观开朗、色调明快的草坪, 也可利用游戏器具、建筑物和构筑物, 如高架车、滑梯、天桥、假山和屋顶平台等提高视野。由于提高视点后, 视野内主要是树冠的受光面, 色调也就比低视点的要明显的多。
3 儿童公园生态环境创设的基本思路
儿童公园生态环境的创设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绿色植物的堆积, 更不是简单地返朴归真, 而是儿童需求以及各生态群落在审美基础上的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3.1 以复合式植物组合提高绿化覆盖率
要设置一定量的复式植物组合, 面积不少于30%, 并按照植物生态与造景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在复式结构内适当提高栽种密度和上下层次, 根据苗的大小密植之后逐渐间伐, 使之早日达到优良的生态效果。复式结构应该根据防污、减噪、通风、光照和庇荫等要求布置, 以设在园四周靠近污染源, 噪声源为主, 其他部分适当均匀布点。
3.2 注重乡土树种培育生态环境
以乡土树种为主, 广泛选择植物种类, 达到乔灌草结合, 常绿和落叶结合, 荫生和阳生结合, 尽量提高组合的叶面指数。适当增植外来品种, 以常绿乔木、香花乔木、观叶乔木、观花灌木、香花灌木等树种结合, 在积极保护现有植被景观的基础上, 引导种植有特色的植被景观, 并采用速生与慢生树种相搭配的原则, 既可早日取得绿化效果, 又能保持公园园林景观的长期稳定。
3.3 注重通风促使整个园区生态系统和谐统一
整个公园要求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尤其是活动量大的活动设施和场地要放在通风较好的地段。要增加气流速度, 应使公园的通风道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通风道上的上风向应以有利于夏季主导风导入和隔离园外污染物和噪声为原则。此外, 建筑物等形成的狭管行通道常常是引起较大斡旋风的原因。因此, 园周可以设置疏林以降低风速。除了尽量不要形成较长的狭管通道风外, 在狭管两端绿化, 柔和狭管壁等是减缓狭管风的有效措施。
3.4 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配置植物
植物的配置及选择应选用叶、花、果形状奇特、色彩鲜艳, 能引起儿童注意力的花草树木;如扶桑、白玉兰、橡皮树等。忌用有毒、有刺、有飞絮、刺激性或容易引起过敏、易生病虫害、有黏液或有玷污性浆果的植物。有刺植物如构骨、蔷薇、云实、刺槐、皂荚等。有毒植物, 如黄蝉、夹竹桃、凌霄 (花粉) 等。有刺激性、异味或过敏性植物, 如漆树等。易生病虫害或落浆果植物, 如垂柳、钻天杨、桑树、构树等。
4 小结
段成荣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调研对促进关爱工作的开展有重要作用和启发意义,首先,调研比较全面,反映了解当前最新的留守儿童状况;其次,采用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比方式,便于甄别哪些是留守产生的影响;再有,重点关注了留守女童、寄宿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等群体,抓住了不同留守群体的需求,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一直说留守儿童有6 100万,但他们不是相同的,其中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几年前做留守儿童就学机会调研的时候,发现在进行各种统计控制之后,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与别的类型留守儿童差距特别大。当时我们围绕这个现象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这可能与中国几千年家庭生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有关。农村家庭外出打工的通常都是父亲,母亲外出则多是父亲因为教育、身体或技能方面的原因出不去。这样的家庭在农村地区处于更弱势的地位,表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子女在就学等各方面,甚至包括身体和智力条件方面,都或多或少受到一些影响,这样的孩子特别需要关注。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我们应该跳出留守、跳出农村,站在整个国家发展的角度来看。
首先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讲到,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粗放的、低质量的城镇化模式,走向一个更高水平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去,我们只把流动人口当成劳动力,不考虑他作为人的情感需要和家庭需要,所以他的老婆和孩子可以不管。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完整意义上的人口迁移。劳动者要进城,劳动者的家庭成员也要进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真正解决6 100万和今后更多的留守儿童的问题,一定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最近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流动人员的去向。全国有2.48亿流动人口, 646个城市,64%的人集中在前50个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里,而前10个规模最大的城市集中了24.5%的流动人口,流动儿童的比例更高。现在这些城市可能不让他们进了,虽然我们正努力激发中小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但恐怕未必能够满足两亿多人和还在不断增加的流动人口的需求。这需要有更好的政策设计,否则,政策让往这边走,人们往那边流动,中间是一个大漩涡,留守儿童就没有出路。二是一些新政策的落实情况。比如电子学籍卡,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但一些地方不给打工子弟学校发放电子学籍卡,使已进城的流动儿童不得不回到农村就读,从流动儿童转成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自然就更大了,这种变化与发展的大方向不一致。可见,好的制度和政策设计一旦在落实的层面走向偏差,就成了限制老百姓的枷锁。以上问题的解决与探寻新型城镇化的有效推进紧密相连,意义重大。
其次要加强家庭责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地提到,“提高留守儿童家长的监护意识和责任”。能够把它写到纲要里面去,是经过很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对此的宣传和推进还不够。父母照顾和抚养孩子是与生俱来的责任,现在我们在强调社会支持时反而把家庭责任淡化了,这方面还需要加强宣传和采取相关的措施。
以上两点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抓住这两个根,其他的措施,如发挥群团组织力量等等,就是锦上添花。(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教授)
留守儿童问题不能孤立化
童小军
我们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时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把问题孤立化。实际上,留守儿童的问题大多也是中国儿童的问题,只是留守儿童表现的程度更严重,这点在家庭教育问题方面比较明显。
中国儿童的家庭教育到底有什么问题呢?一是教育观点的问题: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应该起什么作用?一些留守儿童一出生父母就走了,留给爷爷奶奶,这是一种遗弃。在城市里,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就扔给爷爷奶奶,自己干自己的去了,那也是遗弃。二是教育技能的问题:孩子该怎么教育?我们讲贫困问题、家庭暴力问题,都讲到代际传递,育儿在没有科学指导和国家监护干预的情况下,也是代际传递。年轻的父母一般也会按照自己被养育的方式去养育孩子。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母需要科学的养育方式,代际传递的经验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就需要国家的作用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有监督的职责,为家长的行为划出界限,哪些是不许可的,哪些是不合适的,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干预。国家在这方面正在一步步往前走,而且节奏越来越快,《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公布施行,标志着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的协作配合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的探索向更高层次迈进了一步。
目前,我国在儿童事务方面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儿童和家庭服务的政府机构,儿童事务在政府职能部门里面分了很多部分。仅仅就民政部而言,福利司里有一个儿童福利处,儿童伤害和保护的事务则由社会事务司管理,还有一部分放在救灾司和社会救助司。部门过于分散,就容易导致协调不力,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作者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利益平衡中应该突出儿童利益优先
李明舜
对于留守儿童的关爱问题,无论是研究者还是法律政策的制定者,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其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在利益平衡中应该突出儿童利益优先。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涉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家庭生活改善的需要、父母个人发展的需要、留守儿童利益的满足等各种社会利益的协调。我们在考虑各种需要、平衡各种利益满足中应当突出儿童优先。儿童优先既是国际的共识,是我国参加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明确要求,也是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是否坚持和有利于儿童优先,是衡量法律政策是否属于良法的一个重要标准,这是一把尺子!
二是监护制度中应该强化义务责任。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涉及父母的权利和义务。设立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实现被监护人的利益,因此监护人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我们反对以权利本位去构建家庭制度,更反对按照强调监护人权利的思路去完善监护制度。只有监护人尽了责任和义务,监护人的权利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目前婚姻家庭领域中个人主义泛滥、财产关系反客为主以及忽视弱势群体利益保护的倾向是错误的。
三是社会政策中应该关注家庭领域。留守儿童问题的产生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长期以来忽视支持家庭的政策。生育的社会价值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政策承认和支持,关爱留守儿童应从改善家庭政策开始,如家庭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四是家庭教育立法中应该强调服务支持。未来的家庭教育立法,应把重点放在国家和社会如何支持、服务、指导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拥有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支持。
最后,在城镇化法律政策、人口迁移法律政策、社会保障法律政策、家庭法律政策、教育法律政策的制定中,既要有普惠性的政策,也要有针对如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的政策。普惠中关注特殊是很重要的,是真正公正的体现。(作者系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以人的福祉为终极目标是解决留守问题的根本
叶敬忠
留守儿童这个词语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农村留守人口面对的现实在近几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农村劳动力乡城流动的开始阶段,外出者大多为生计所迫,赚钱是唯一目的,且大多为男性外出;如今,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青年的成年礼和通过仪式,打工已经成为农村社区的主流文化,“城乡两栖”的打工生活已经成为农村青壮年的主流生活方式。无论谁留守乡村,也无论留守者与外出者有无家庭关系,他们都无法逃离与村庄整体劳动力外流的联系,或直接,或间接;也无法避免劳动力外出对他们的影响,或正面,或负面。因此,中国的乡村就是一个一个的留守社区。这些乡村剧变,既为研究者提供了经验研究的机会,也对社会现实的学术解释提出了挑战。
针对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我们常常被问及“怎么办”。我以为,对于社会问题,其根源是人的问题,确切地说,是社会中不同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利益与权力关系问题。只要认识清楚社会问题的根源,尤其是其涉及的利益和权力关系,那么,要应对或解决社会问题,无非是要重新配置资源、调整利益和权力关系。这是政府决策部门最为擅长的行动,且不同部门的行动差异会很大。因此,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而“献策”往往缺乏针对性,缺乏实施主体,也每每停留在美好愿望的层面。其实,对于社会问题,只要思想上解决了认识问题,应对或解决起来真有那么困难吗?相反,若没有解决认识问题,即使得到研究者的“献策”,又会采纳或实施吗?关键是解决人心的问题、认识的问题,我们看到很多乡村的面貌在政府的主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这一点看,政府的相关人员若是真心实意,以对待自家孩子的态度去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定会有改观。
留守人口现象的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整体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城市偏向的发展模式。因此,留守群体现象的彻底化解,从长远来看,有赖于一个城乡协同、权利平等、和谐交融,且以“人”的福祉为终极关怀的发展模式。简单来说,这种发展模式要改变对农村和农民生存资源的挤压与攫取,还原和重建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停止以“现代化”和“效率”为名对农村土地、人力、资金、教育等各种资源进行汲取,杜绝以政策手段加剧农村社会的凋敝;同时,将财政投入和扶持政策真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以地方特色和农民意愿为前提促进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使农村居民实现本土生活的安定富足。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方式,制度干预需要跳出对市场和资本的依赖,更多侧重于对人的关怀。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农村发展现实是:农村社区越来越失去应有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城市偏向、物质增长和商品观念的主导下,农村的社会关系越来越物质化与商品化,这对于家庭和社区支持网的建立、社区信任与活力的重建都是巨大的挑战。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民被迫征地上楼、教育进城、现代农业和资本下乡……目前的发展政策仍然在以“现代化”的模式加速对农村共同体的瓦解。在这样的村庄,很多村民感到的是空荡、落寞和凋敝,远不是农村留守人口能够守望相助、获得支持的宜居家园。
我们国家的发展,目前取得了大量的成绩,这是真的非常令人兴奋的事。面对沉重的农村留守人口问题,我们也要思考,农村居民真正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国家的发展又该还给他们一个怎样的乡村?我们能否在乡村之中为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生活留出更多的空间?(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用儿童福利包提高留守儿童关爱实效性
姚建平
我国在推动儿童福利事业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从政策到措施都有新的改进和提升。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正在研究的儿童福利包,是一个包含55个指标体系的服务体系,有针对全体儿童的基本卫生服务、教育服务、社会救助服务、权利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虐待、忽视预防等。儿童福利包的实施将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针对特殊的留守儿童,还需要重点关注,我国有200多万独居的留守儿童,按照民政部的统计,我国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大概有58万,这其中也应该包含一部分留守儿童。这部分留守儿童虽然相对数量不大,但问题更为严重,需要特别关注和帮扶。
儿童服务福利对于留守儿童来讲,应该成为改变他将来人生处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救助,民政部门所做的救助实际是没有反贫困功能的。在完整的福利包中,每一个服务项目中都有专业的人员,大多服务都是一对一的,浙江和江苏的实验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积累了很多经验。假如每一片社区都有一个儿童福利主任盯着,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作者系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留守儿童关爱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刘继同
留守儿童的问题来自于社会转型,转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家庭化了,个人化了,然后过早地落在了孩子的身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第一,建立国家级的儿童福利和家庭福利局。福利局是一个行政主体,可以设立账户,可以立法,开展工作所需的财权和行政权得以保障。
第二,建立学校社工制度。发挥专业社工的作用,确保每所学校有一个社工,现在学校老师承担的角色太多,既是教育者,又是生活照顾者,可能还是心理咨询师,影响了教学任务。
第三,建立专业的儿童家庭服务体系。每个孩子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问题也不一样,需要生活化和细节化的一对一专业服务。
第四,研究和制定家庭政策。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支持家庭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研究和制定家庭政策。
第五,倡导儿童福利制度的比较研究。
我国人口众多,医院的人流量巨大,儿童医院更是如此,据南京儿童医院近期统计,在2014年11月的一天中,医院接诊约7500名患儿,平均每个儿童由3.5个家长陪护,住院儿童则由2名家长陪护,密集的人群活动使医院环境嘈杂、凌乱,易导致家属产生焦躁情绪,这一负面情绪也会直接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据哈尔滨日报报道,2011年哈尔滨市儿科医患比例约为1:1500,据合肥晚报统计显示,合肥市这一数据甚至为1:4000。如此不协调的数据充分体现了儿科医护人员巨大的工作压力,焦虑的情绪或许致使医护人员在会诊的过程中运用不当的谈话内容或语气。上述内容都会成为儿童产生不良就医经历的原因。虽然儿童可以进行自我情绪调节,但若要排除就医不良情绪仍需依靠一些客观环境经行调节。不良的就医体验会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就医过程的重复,坏情绪也在一次次循环,儿童就医的心理特点也在循环中逐步形成,导致孩子听到“医院”二字时就会想起医院的具体形态特点,且其在这一过程中的经历和所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出现。不良的情绪则会使主体排斥再次经历相同或者相似的过程。在对天津市西青区一家儿童培训机构的5—17岁的50名随机的孩子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有83%的孩子不喜欢医院,将近85%的孩子都对医院有不良情绪(其中有的孩子在“是否喜欢医院”这一题目中选择“喜欢医院”),原因基本为“害怕”。通过上述调查可见,不良的就医情绪致使儿童对于医院产生心理上的抗拒。如今,随着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艺术设计受重视的程度也在日益加深,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经过精心设计的环境应尽量避免使用者出现或者缓解其不良情绪。对于性质独特而功能性又极强的儿童医院来说,运用室内外设计缓解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负面情绪,已成为医院在建设时必须考虑的内容之一。
二、改善儿童就医环境方法
了解患儿以及家属的就医心理是缓解就医不良情绪的前提。在我国,大多数人就医时均会产生一种或者几种不良的情绪。这些情绪内容都是导致患者以及家属对医院产生不良印象的主要原因。要打破这一不良印象,则应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预期。改善预期的情绪既是改变人脑长时记忆中的内容,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刺激。这一刺激必须要超出人们的感觉阙限才会被人们查觉到,但并不意味刺激强度越大效果越好,人们只有在刺激强度适中时才会感到舒适,刺激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人们感到不适。实验心理学中韦伯定律认为: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如,同样一滴墨水滴在白纸上要比滴在黑纸上明显得多。当人们已经适应某些刺激后,只有出现新的,超出差别阙限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对于儿童医院的环境来说“刺激”就是使人们忘记就医,病痛的烦恼。儿童医院的设计师要运用设计这一手段使患儿和家属体会到在以往就医经历中没有体会到的就医情绪,达到刺激患者的目的,进而改变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原型。患者在某个单独的医疗环境中产生新的使用经历后,很有可能会针对此环境产生一个新的印象。好的医疗环境设计要使患者感到舒适。如果患儿和家属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和繁杂,冗长的等待过程后,可以找到一个很好的放松其紧张,烦躁情绪的空间,那么病患在就医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情绪就会慢慢缓解,而由于放松紧张情绪所产生的快乐感就被放大了,随着这一良好情绪的增强,在孩子们记忆中的医院的印象里就不会只有痛苦和恐惧,还会包括不良情绪之后的快乐感。例如,一个光照充足的休息室,运用颜色印象空间中适宜的配色基调(如“柔和—静态区间”),大面积的玻璃窗可以看到窗外的自然景色,最好还能有淡淡的可以改善心情的柠檬气味或者缓解紧张情绪的薰衣草香气,再配以强度适宜的音乐或者白噪音,这些一系列综合设计都可以起到放松情绪的作用。
三、儿童就医环境前景展望
【儿童环境卫生演讲稿】推荐阅读:
讲卫生的儿童故事05-29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案07-24
儿童演讲稿07-11
关怀留守儿童演讲稿09-08
留守儿童主题演讲07-05
儿童国庆节演讲稿06-02
儿童演讲稿:《我爱爸爸妈妈》07-26
六月一日儿童节演讲稿06-26
儿童中西文化导读演讲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