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见习体会(精选8篇)
在内科实习很快就过了两月的时间,也许以前在这呆过一年的原因,对这里有了很多的感情。现在要离开去别的科室,真有点舍不得。
除了几个新来的医生外连护士也少有变动,十年前我实习的老师依旧是我现在的老师,很自然的像久违的亲朋。老师是一个很有临床经验和相当耐心的长者,以前我们都是他手把手地教着,细说临床碰到的一些问题。而现在老师沉默了许多,在床前只是默默地看、默默地检查。我们知道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结果,因为谁也怕多说惹上不必要的事。
中医在我们这还是比较吃香的,每天早上上班九点后(8-9点是查房时间)总是满满的一屋子患者。比较闲的时候,老师会将一些比较简单的病号叫我们去看,然后指导我们怎样去看舌苔舌质,怎样去摸脉和判别各种简单的脉象,处方的选择和用药的技巧。每碰到一些特殊的病种,在事后也拿出来供科室同事们讨论,然后总结意见。这样对于大家都是一种学习一种磨练。
在这里最有记忆的就是抢救病人。我在内科几星期总共遇到两次抢救。第一次抢救,因为这个病人不在我们组的原因,我只是在外围帮忙递这递那的,算是旁观。第二次抢救,那个病人是我们组的,老师发现了立即实行CPCR,我负责叫医生,叫好医生我马上返回病房帮忙老师什么插管、供氧等等。很快然来了一屋子的医生和护士,家属也站了一走廊。这个病人抢救了大概1个小时,家属放弃了,就叫我们院的120送回家去。其实送走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征都还好的。老师事后很遗憾地对我们说病人那会去监护室,肯定还有希望。我知道,老师那时的心一定很痛,因为要在十年以前,他会义不容辞去说服家属,全力抢救病人。而现在,我们能做什么?
临床见习与课堂的理论课教学不同, 与临床实习也有一定的区别, 教学对象是进行实习前的医学生, 特点是已经接受临床理论知识, 但缺乏临床实践。临床见习教学是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步, 是学生临床实践开始的重要一环, 也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的桥梁。一般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强、积极性高。这个时期学生可以直接与病人接触, 大多极感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 并且学生在临床见习所学知识最直观、最实用, 印象最深刻。
传统的见习方式是学生分组进行病史采集, 体格检查, 然后集中讨论, 目前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方法是带教老师给出病人的主诉, 现病史和辅助检查结果, 让学生推理出诊断和治疗原则。据本人观察, 这种讨论方式在见习初期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 都争着发言, 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但到了后期同学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半点活力了, 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这种讨论方式。因此, 临床教师应因势利导, 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和方法, 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保证临床见习效果。于是本人尝试改变一贯的病例讨论方式, 在平时的临床实践中收集了一些误诊的病例。举例如下。
病例:患者男性, 22岁, 因”呕血3个h“入院。患者3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血, 量约30mL, 无呕吐胃内容物, 无腹痛, 无排黑便, 无特殊不适。入院体查:神情, 双侧瞳孔等圆等大, 心肺腹体查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无作辅助检查, 接诊医生拟“上消化道出血”予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等制酸, 护胃治疗, 2h后患者再次呕血1次, 约20mL, 家属告知该医生, 该医生查看病人后未作处理, 2h后, 家属发现患者呼之不应, 再次告知医生, 查体:神志模糊,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左侧肢体肌力0级, 考虑脑血管以外, 马上行头颅CT检查, 示:基底节出血约40mL。遂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问题:你对该医生的诊疗工作有那些异议?
同学们接到病例后非常积极, A同学说医生没有对病人作辅助检查, B同学说医生对病人的病史采集不够仔细, C同学说医生在病人再次出现吐血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作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显然同学们对这种“挑毛病”的讨论方式非常感兴趣, 几乎每个同学都发了言。所以笔者认为, 以这种方式进行讨论可以综合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的诊断知识, 培养学生辨证的临床思维, 也是从传统医学模式过渡循证医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 在对一些误诊病例的讨论过程中还会开展很多关于医德医风的讨论, 在当今如履薄冰的医疗环境下, 显然是一堂很好的风险教育课。而传统的病例讨论方式, 特别是到了后期, 学生基本是没有积极性, 询问病史随便问两三个问题, 查体也马马虎虎, 有的甚至一开始就问患者得的是什么疾病, 根本失去了病例讨论的意义。因此, 我的体会是: (1) 所选病例要典型、难度适中, 一般以常见病例为好; (2) 所选病例要有真实性, 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次病例讨论自始至终都要学生主动积极参与; (4)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讨论结束时教师要作归纳总结, 并且有目的有重点地介绍新知识、新成果,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实践证明, 本人带教2个临床班级, 一个是普通班, 一个是实验班, 普通班为对照组 (N=61人) 是采取传统的病例论讨论方式, 而实验班为实验组 (N=59人) 每次至少有一个误诊病例让他们“挑毛病”。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成绩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使用£一检验方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如表1。
表1显示:2组内科成绩及外科成绩比较, P值均<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采用“挑毛病”式病例讨论以后, 学生的诊断学、内科学科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因此, 以误诊病例为病例讨论的见习模式有一下优势。
课前准备要充分
教师的准备:见习带教老师都是临床一线医生,大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临床技能,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导致临床见习带教有时变成了理论大课的重复,未很好结合临床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带教老师必须做到三点:①课前认真阅读教学大纲,以大纲为标准和指导,做好教案准备;②努力提高带教素质,通过试讲、多讲、同行交流、专家指导等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③选择示教病例选择要科学,尽量选择典型病例和确诊病例,有利于学生感受疾病的特点、诊断的要点,使大课理论知识在见习中具体化、形象化,更利于知识的掌握、巩固和记忆。
学生的准备:从学生的角度,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理论的准备,要在见习前对见习疾病的临床理论知识认真复习,必要时还应复习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基础理论。见习重点除掌握诊断外,还需要掌握这一综合征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出现多种代谢紊乱。学生在复习病理生理学中的相关的基础知识后,老师的引导和概括就便于他们分析、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措施的实施。见习就达到了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学方法要多样灵活
启发式教学来指导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见习期的学生一方面好奇心强、积极性高等,另一方面因初接触临床,存在询问病史时思路不清、体格检查不熟练,甚至不知道从何下手等弱点。见习前老师通过根据见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启发和引导让他们整理出病史询问的提纲、体格检查的重点来指导病史询问和查体。如气短和呼吸困难,并且进行性加重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1],如不进行解释和引导,学生可能不知道怎么表达来和患者交流,但事先进行指导后他们就会去问患者有没有觉得难喘气?什么时候开始的?在什么情况下明显?等,那么患者就易于理解,对病情讲述客观准确全面,学生则对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了具体感受。体格检查中要指导学生以感受典型体征为主,如紫绀、球结膜水肿,桶状胸、肺部过清音的叩诊、肝脏肿大、肝颈征及干湿性啰音的听诊,特别是一些特殊体征,如velcor啰音,见习期的一次听诊可能让学生终生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病史询问技巧和体格检查水平中实现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病例讨论教学分析病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见习时要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和完成体格检查之后再集中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分析。通常,组中同学先讨论主诉、现病史,然后轮流在组间做病史汇报、病例特点总结。这样有利训练学生表达的条理性、逻辑性。其他同学从倾听者的角度、临床医生的角度根据理论知识积极思考,讨论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再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检查结果提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用这种方法反复训练学生,可以培养他们从纷杂的临床资料中去伪存真、归纳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形成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直接参与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动手能力:临床见习比大课理论教授最大的优势就是能通过实际参与,使一些概念抽象、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容易理解。在见习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参观患者的检查过程,甚至可以作为测定对象亲身体验检查,这样通过结合实际操作,很短时间就让学生掌握了相应指标临床意义,效果突出。特别是治疗中,尽量让学生进行实践临床实际操作,教学效果就更好。
多媒体教学的方法可以很好弥补临床见习病例的不足[2]:见习中,经常碰到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无典型病例,有典型病例时又不是教学时间的无奈局面,所以平时注意收集典型病例的相关体征、影像学资料等制作成电子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既有直观、形象的好处,又弥补了病例不足的的缺陷,并使临床示教没有了时间、地点、次数等的限制,也解决了临床少见疾病地示教困难。
加强反馈,及时总结
见习期间,老师应与采取个别交谈、集体座谈、电子邮件交流等方式,倾听学生的评价和建议,这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对后期教学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
医德教育要体现
作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老师,交给学生的不仅只是医学知识,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医德医风。整个见习过程中都有贯穿医德教育。一要直接教育学生,二要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
临床见习作为医疗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至关重要,在教学工作中要多思考、多尝试、多实践,能力提高临床见习质量,为医学生顺利成长为合格医生奠定坚实基础。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5.
2兰箭.多媒体技术在呼吸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理论和实践,2004,5(14):574.
内科见习心得
时间冲冲而过,现在离实习只剩下一个多月了。有时候我在想,实习的时候,我第一个去的会是哪个科室呢?会不会是内科?如果我第一个去的科室是内科,那到时候我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真的有点害怕,又有点兴奋。学了那么久,终于要去实践了;但是又会害怕,怕自己做的不好。
每一次我们去内科见习,通常都是问诊,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问得不怎么好。问诊前,我们都会自我介绍,说明原因,再开始问诊。但是即使这样,有些病人还是会不耐烦,有些病人对你问的问题表现不高兴,有些病人会刻意隐瞒一些他们觉得没必要对我们讲的东西。我记得有一次在问一般资料时,那个爷爷说:“你们怎么问得那么详细,这些都要问,好像记者一样。”表情有点严肃,有点不高兴。幸好我们也懂得变通,我们对爷爷说:“爷爷,我们是学医的,但我们不仅仅学医,我们还有学其他科目,比如护理沟通、护理礼仪等等,现在我们就是在沟通,我们要先了解您这个人,再了解您的病情。”之后问诊才顺利进行下去。
有时候问诊问得不好,我就会想是不是实习的人太多呢?如果所有的人一起问,就会变的很没条理性;但是如果只是一两个人在问,那其他人就没有机会实践。如果轮着来问诊,但又有些人不配合。所以呢,我觉得实习人数应该再细分组,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记得有人跟我说过,中专的教科书很薄,里面的内容比较简单,很多理论都是一两句话带过。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的内科教科书很厚,里面的内容很详尽,有概论、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每一点都写得很清楚。内科护理实习是在差不多或者讲完这一章节之后再去见习的,所以我们在见习之前都会看书,然后再去见习,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患者xx,女,74岁。XX年10月25日因吃酸杨桃致上腹部烧灼痛伴黑便而来我院就诊。患者自诉上腹部烧灼样痛,喝冷粥后可缓解;解黑便,量少,成形;欲呕,自服藿香正气液后缓解;出汗,以头颈部为多;睡眠尚可;小便尚可。XX年,查出有高血压,近期血压也高。无药物过敏史。当患者说出其解黑便和有上腹部烧灼样痛时,我心里面猜测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因为见习前有做过功课,知道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就是呕血和黑便。但是后来患者说她汗多,老师也透露出患者有贫血时,我没有意识到这是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贫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之一。我还问了患者来就诊时可有发热,因为发热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之一,但是患者否认了。视诊可见患者的面色、眼睑、口唇、指甲和手掌呈苍白色。因为我们只是问诊,不能了解到患者所作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所以只能是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做出初步推测。我想应该是上消化道出血。后来老师也告诉我们,患者早上刚做完胃镜检查,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具体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
老师给我们分析总结时告诉我们,某些药物如铋剂、铁剂,某些食物如动物血,也会引起黑便,应与上消化道出血的黑便区别,这就要通过问诊和实验室检查鉴别。要了解出血的诱因,这对于预防再出血和诊断、治疗都有帮助。要了解病人是否有慢性肝病史和(或)长期大量饮酒史,这对于疾病也有诊断意义。上消化道出血还要注意与胃癌等疾病相鉴别。十二指肠溃疡具有餐前腹痛餐后缓解的特征。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有: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征;吸氧;禁食禁饮;应用抑酸药;应用止血药等。行胃镜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原因,但要注意胃镜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重症患者还应该上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征等。
神经内科见习中PBL教学法的问题设置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它强调把学习活动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的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中的.科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作 者:倪桂莲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台州,31800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7(7)分类号:G424.1关键词:神经内科 见习PBL教学法 问题设置
1 方法
1.1 教师标准化病人的挑选与培训
选取两名我院脱产带教的内科教师扮演SP, 男女各1 名。要求他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扮演内科临床见习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等。
1.2 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均是在我院参加临床见习的大四学生。教师扮演SP教学组学生 (69 人) 首先通过直接与教师扮演的SP进行交流, 实际问诊、查体;然后总结病例特征, 提出拟诊意见, 制订诊疗方案;最后教师进行指导与总结。传统教学组学生 (70 人) 采用跟随带教教师查房的传统方式教学。
1.3 考核方法
为期1 学期的临床见习结束后进行统一的内科学理论考试, 进行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和医患沟通能力考核 (要求询问病史、查体, 写出病例摘要并列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详细诊疗方案) 。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内科临床见习是医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国内过去大都是请病人协助进行教学和考核, 学生直接与病人接触, 教学效果很理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继续, 主要原因有:第一, 国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大学教育的普及、高校扩招使得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这样使得教师数量、病人数量等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第二, 构建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临床教学必须考虑病人的意愿, 不少病人不愿意配合教学, 不愿意被医生当作“教材”。病人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不愿过多、重复暴露自己的隐私, 导致教学对象急剧减少[4]。第三, 法律法规限制了医疗教学活动的开展。按2000 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 医学研究应遵从伦理标准, 对所有人加以尊重并保护他们的健康和权益。我国目前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 医院的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在安排和指导临床实践活动前, 应尽到告知义务并得到病人同意。目前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不愿配合临床教学, 而每年我院都有大量的学生到医院见习, 这就产生了明显的矛盾。我们深深感到围绕有限的教学病人进行临床见习效果明显不佳, 尤其在内科问诊技巧与体检示范训练及临床思维培养等方面, 大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无法直接参与, 甚至无法问病人一个问题, 没有一次体验机会, 教学质量堪忧。因此, SP的产生是大势所趋, 是对有限的临床教学资源的一种补充。
本研究结果显示, 教师扮演SP教学组学生理论成绩与传统教学组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是教师扮演SP教学组学生的临床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和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 。因此教师扮演SP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位学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病人和问题, 明显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主观影响, 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同时, 教师扮演SP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受试对象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 较传统的SP教学更具专业性, 这是以往任何测验手段都不能做到的。然而, 教师扮演SP应用于内科见习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教师扮演SP不能模拟真正病人的所有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教师扮演SP多扮演的是临床典型病例, 而临床上并非所有的病人均具有教科书上描述的典型症状, 这可能从某一方面限制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如何充分发挥教师扮演SP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尚需进行更多、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目的 探讨教师扮演SP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比较教师扮演SP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和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结果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教师扮演SP教学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医患沟通能力考核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 。结论 在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 教师扮演SP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综合诊疗思维能力, 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临床见习,内科
参考文献
[1]RC Mc Graw, HM O’Connor.Standardized patients in the early acquisition of clinical skills[J].Medical Education, 1999 (33) :572.
[2]吴凡, 陈晓勤, 吴丽萍, 等.关于标准化病人教师身份认同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 (5) :591-592.
[3]韩力军, 张伯礼, 周桂桐, 等.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 :92.
关键词:临床见习;PBL教学微信平台;肾内科
临床见习可加深医学生对理论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临床教学的必要环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往往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目前,随着全球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症”。将移动设备与学习相结合,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本文旨在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结合微信平台在肾内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一、P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法
1.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作为引导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认可。肾内科知识体系复杂,更适合用PBL教学法,可加深肾内科见习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临床思维,从而提高见习教学效果。但PBL教学实施起来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见习时间的限制,师生间不能随时进行讨论、交流,课后教师得不到学生及时有效的反馈等。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来更好地实施这一教学互动过程。微信公共平台是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可实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信息的全方位沟通互动。近年来的数据显示,微信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主要交流软件,因此可以很好地成为PBL教学法的实时互动平台,发挥其空间及时间的优势,扩充有限的见习时间,围绕PBL教学核心,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2.教学模式的应用
(1)提出问题。肾内科见习的主要内容为肾小球疾病和慢性肾脏病两大类。在见习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引入相关病例,从疾病的症状和临床表现出发,设计相应的问题,如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例,可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将患者基本情况作为引入病例,发送至微信群,围绕患者的疾病特点,提出问题:“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问诊内容是否全面,还需询问哪些内容”等,在微信群上布置任务、开展讨论。
(2)收集资料。根据学生在微信群上讨论的内容,教师提供寻找答案的途径和线索,并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辅助资料,如“正常的肾脏生理功能”“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的典型临床症状的原因”等,利用图片、视频、模拟动画等多种形式帮助医学生加深对见习内容的理解。
(3)课堂见习。前期充分的准备,可以较好地利用医院床旁见习的宝贵时间。带教教师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系统地回顾一遍后,由见习生代表到床旁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代替教师进行点评、纠正查体误区;对带教教师课前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可结合现场观摩的实例、化验检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从而对这一疾病有较全面的认识,加深理解及记忆;带教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4)课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师生互动。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见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以易于理解的形式推送、更新内容,再次让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学生也可以在微信群中分享学习心得、提出建议,或在公众平台上留言,以便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二、关于P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法探讨
PBL结合微信平台的教学法,契合当今移动教育的发展理念,部分国内外医院进行了尝试,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但这一新型的教学方法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对教师的技能和临床经验都有很高的要求,不但要求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还要求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此外,临床带教教师有繁重的临床任务,这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也是严峻的考验。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过渡到新型的教学方法,需要逐渐的适应过程,需要学生及教师双方的共同参与,任何一方脱节都会对带教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使PBL结合微信平台教学法发挥其最大优势。
(通訊作者:者星炜)
参考文献:
[1]Mckendree J. Experience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UK[J].Clin Teach,2010,7(4):262-265.
[2]王国勤,程虹.PBL在肾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
[3]张志坚,卢春天.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5(3).
【内科见习体会】推荐阅读:
内科轮训心得体会06-14
医院见习工作心得体会10-05
临床护理见习心得体会10-24
教育见习听心得体会作文09-11
2021年医院内科护士工作心得体会文本10-06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内科护理学10-21
内科 外科 总结06-17
心脑血管内科07-27
内科护士实习小结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