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2024-10-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精选11篇)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篇1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燃气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二、负责用户室外架空管线、埋地管线、阀门井、调压站(器)等燃气设施的日常巡查、检漏工作,确保上述设施不受损坏,无泄漏。

三、负责对危害或可能危害燃气设施安全运行的行为进行现场监管、协调、处理。

四、负责对各类用户室内燃气设施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气量稽查。

五、定期组织实施地下管网隐患排查及安全评价工作。

六、负责对公司生产运行各部门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处理,审查安全生产作业方案。

七、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天然气安全知识,提高广大市民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燃气设施安全。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篇2

人员密集场所大多是服务类场所, 主要指的是供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它主要有: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 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和集体宿舍, 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的候车、候船、候机厅 (楼) ;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厅的展览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员工集体宿舍。而安全疏散是这些场所消防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历来也是消防监督管理的重点, 消防监督检查是公安消防部门依法对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能够影响其权益的检查了解的执法行为。通过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 做好火灾预防, 对不安全因素和火灾隐患及时提出, 进行指导和督促, 及时改进, 以此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2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特点

首先是火灾时的人员伤亡大, 当人员集中场所发生火灾的时候, 产生的大量浓烟、毒气容易使被困人员的视线不清楚, 很快就会出现中毒、神志不清的现象;燃烧产生的高温、热气流使人难以忍受, 极易出现惊慌失措, 在惊恐中争相逃命, 互相拥挤, 即使不是烧死和熏死, 也极有可能在疏散中践踏伤亡, 而且拥挤的疏散人群, 必然导致疏散过慢, 增加了中毒、窒息伤亡的可能性。其次是这类火灾经济损失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和商品流通总数的速度增长, 人员密集场所的发展规模空前的扩大。他们的设备、财产、流通物品数量价值高, 一旦发生火灾, 经济损失比较严重。同时发生重大火灾损失后其政治影响和后果远远高于经济的损失。

3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成因分析

1994年12月8日, 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发生火灾, 是因为舞台光柱灯烤燃纱幕引起的, 而且当时7个安全出口仅开1个, 又无应急照明和疏散标志, 致使323人死, 130人伤。1996年深圳市端溪酒店发生火灾, 是因电风扇卷入衣服, 导致电流增大线路过热而引起的, 而且安全出口上锁, 楼梯口安装了防盗铁闸门, 加上员工无逃生常识致使29人死, 13人伤。1997年1月29日, 湖南长沙燕山酒家发生火灾, 是因保安人员违章使用酒精炉引起的, 而且发生火灾时2至7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无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 致使40人死, 89人伤。1999年12月26日, 长春夏威夷大酒店洗浴中心, 是因保安员乱丢烟头引燃窗帘而引起的, 而且发生火灾时4个安全出口有3个被锁死, 仅有的一个又被烟火封死, 致使20人死。2000年3月29日, 河南焦作天堂音像俱乐部发生火灾, 是因为石英电热器烤燃沙发易燃材料起火, 而且发生火灾时无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灯, 仅有的2个安全出口又被烟火封住致使74人死。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和了解做出以下总结, 大致将该类场所火灾成因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可以发现以上火灾案例都造成了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主要是因为事故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不当, 致使安全疏散走道不通, 安全出口被锁以及安全疏散设施设计不合理、不完善, 同时还存在违章操作, 用火、用电不当, 生产过程不注意防火, 单位和个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等不利因素。

4消防监督检查的内容

4.1安全出口数量

4.1.1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少于两个, 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 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当地下、半地下建筑内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 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1.2单层地下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且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 容纳人数不大于30人的防火分区, 当设置有竖井, 且竖井内有金属梯直通地面时, 可只设置一个安全出口或一个与相邻防火分区相通的防火门。

4.1.3单层公共建筑 (托儿所、幼儿园除外) 面积小于等于200m2, 人数少于50人时, 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4.1.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时, 可设置1个疏散出口。

4.1.5剧院、电影院、礼堂、观众厅也应该设两个以上安全出口, 而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照250人计, 则安全出口的总数目根据该类建筑容纳的总人数确定。若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 则超过2000人的部分, 每个安全出口平均疏散人数按4 00人计。体育馆观众厅容纳人数多, 受座位排列和走道布置等技术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按照400至700人计算。

4.2安全出口宽度

4.2.1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其观众厅内的疏散走道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m计算, 但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0m, 边走道不宜小于0.8m。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 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超过22个, 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 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 可增至50个, 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

4.2.2高层建筑首层疏散外门的总宽度, 应按人数最多的一层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 其厅内的疏散走道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 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最小净宽不宜小于0.80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 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5m计算, 阶梯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均不应小于1.40m。

4.2.3地下人员密集场所其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对应的出口宽度设有固定座位的电影院、礼堂等的观众厅, 厅内的疏散走道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计算, 且不宜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0.80m;厅的疏散出口和厅外疏散走道的总宽度, 平坡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65m计算, 阶楼地面应分别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80m计算;疏散出口和疏散走道的净宽均不应小于1.40 m;观众厅座位的布置, 横走道之间的排数不宜大于20排, 纵走道之间每排座位不宜大于22个;当前后排座位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 每排座位可为44个;只一侧有纵走道时, 其座位数应减半。

4.3疏散距离

4.3.1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和阅览室等, 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 不宜超过30m;其它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

4.3.2人防建筑中, 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口的距离不应超过15m。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他工程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其最大距离不应超过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4.3.3对于托儿所、幼儿园、医院、疗养院以及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距离要按照下表规范:

4.4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的种类疏散楼梯是具有一定防火、防烟能力, 且能作为竖向紧急疏散使用的楼梯。疏散楼梯包括普通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及室外疏散楼梯等四种。

疏散楼梯 (室外疏散楼梯除外) 均应做成楼梯间, 围成楼梯间的墙皆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非燃烧体。楼梯应耐火1~1.5 h。

4.4.1普通楼梯间,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2 4 m以下的丁、戊类厂房;单、多层各类建筑。

4.4.2封闭楼梯间

(1) 适用于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设有空调系统的多层旅馆;超过5层的公共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度在32m以下的高层厂房。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 设有空气调节系统的多层旅馆和超过五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的室内疏散楼梯均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包括底层扩大封闭楼梯间) ;同时对于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超过3层的地上建筑,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2) 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 能直接进行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以利排除楼梯间的烟气。封闭楼梯间要设置耐火的墙和乙级防火门, 将楼梯与走道隔开。防火门应有自动关闭措施, 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有条件的还可以把楼梯间适当加长, 设置两道防火门而形成门斗 (面积可以小于楼梯前室的要求) , 这样能提高楼梯间防护能力, 给疏散以回旋的余地。

(3) 当地下为两层, 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 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4.4.3防烟楼梯间

(1) 防烟楼梯间, 适用于:高度超过32m, 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的入口处要设置楼梯前室或凹廊、阳台等。防烟楼梯前室内要设置防排烟装置。防止火灾烟气进入楼梯前室, 并将进入楼梯间的烟迅速排出去, 以保证人员安全。设在防烟楼梯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应该是乙级防火门, 并应向人流疏散的方向开启。

(2) 地下商店和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地下建筑, 当其地下层数为三层及三层以上, 以及地下层数为一层或二层且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 0 m时, 均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3) 在人防工程中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如:电影院、礼堂;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医院、旅馆;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商场、餐厅、展览厅、公共娱乐场所、小型体育场所, 当它们底层室内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大于10m时, 应设置防烟楼梯间。

(4) 防烟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并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5)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 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封闭避难层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4.4.4室外疏散楼梯间

当在建筑物内设置疏散楼梯不能满足要求时, 可设室外疏散楼梯作为辅助楼梯。

(1) 室外楼梯可作为辅助的防烟楼梯, 其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当倾斜角度不大于45°, 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小于1.10m时, 室外楼梯宽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低层建筑人员密集安全疏散距离

(2) 在楼梯周围2.0 0 m内的墙面上, 除设疏散门外, 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3) 为了保证楼梯的安全使用, 室外疏散楼梯不得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梯, 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等非燃烧材料制作, 耐火极限不得低于1.00~1.50h。

4.5疏散走道

疏散走道是指火灾发生时, 楼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避难场所的通道。疏散走道的设置应该保证逃离火场的人员进入走道后, 能顺利的继续奔向楼梯间, 到达安全地带。疏散走道的设置满足如下要求:

4.5.1疏散走道的吊顶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0, 25h的非燃装修。

4.5.2疏散走道不宜过长, 应该能使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到达安全出口, 在疏散走道内应该有防排烟措施。

4.5.3疏散走道应宽敞明亮, 尽量减少转折。疏散走道上的门应该是防火门, 在门两侧1.4m范围内不要设台阶, 并不能有门槛, 以防人员拥挤时跌倒。

4.5.4疏散走道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事故照明。

4.5.5对于多层建筑, 疏散走道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m。

4.5.6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在布置疏散走道时, 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超过22个, 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 但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90厘米时, 可增至50个, 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减半。

高层建筑疏散走道的宽度按下表规定执行:

4.6疏散门

4.6.1疏散门的开启方向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4.6.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太平门不应设置门槛, 其宽度不应小于1.40m, 紧靠门口1.40m内不应设置踏步。太平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4.6.3在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中,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 当面积不超过6060m2时, 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0m。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当面积不超过75平方米时, 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而疏散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的净宽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但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0m。

4.6.4位于两个安全出口的房间, 当面积不超过60m2时, 可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该小于0.90米;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 当面积不超过75m2时, 了设置一个门, 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米。

4.7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4.7.1应急照明

4.7.1.1高层建筑中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以及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都应设置应急照明。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应急照明灯, 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7.1.2对于多层建筑而言, 观众厅, 每层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 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 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都应设置应急照明。

4.7.1.3对于人防工程中的观众厅、展览厅、餐厅、医院、旅馆、商场营业厅、旱冰场、体育场、舞厅、电子游艺场等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疏散走道及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间;值班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火栓外、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室、通信机房、通风空调及排烟机房应该设置应急照明。

4.7.2疏散指示标志

4.7.2.1除二类居住建筑外, 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4.7.2.2影剧院、体育馆、多功能礼堂、医院的病房等, 其疏散走道和疏散门, 均宜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宜放在太平门的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一米以下的墙面上, 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疏散指标标志, 应设玻璃或其他非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7.2.3疏散走道及其交叉口、拐弯处、安全出口等处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灯。散指示标志灯的间距应不大于10m, 距地面高度应为1~1.2m。

5加大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管理

5.1把住源头, 加大监督力度

遏制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群死群伤灾难, 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 抓住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作为监督检查工作的要点, 严格执行。避免建筑装修与消防设施发生冲突, 甚至为了装修而遮挡、拆除消防设施;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处的事故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志灯安装必须按照国家规范。

5.2把安全疏散系统的检查列为重点项目

火灾案例表明, 没有实施迅速有效的安全疏散、没有规范的安全疏散设施是造成群死群伤的重要原因。消防监督检查中, 必须把它列为首位, 要讲实效, 监督人员应深入现场, 做到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及时整改火灾隐患。特别对安全出口数量、疏散通道的宽度不符合消防规定的要及时整改, 其次必须强调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灯必须满足规范要求;严禁在营业、生产、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对于影剧院的座位摆放, 商场的柜台、摊位必须留出符合要求的疏散通道。

5.3要强化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14、16条已明确规定单位内部制定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必须重在落实。因此单位应该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 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使全体员工都应该熟知必要的消防知识, 做到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 会组织疏散群众和扑灭初期火灾。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5.4增强全民消防意识

全民的消防意识提高, 首先要从意识上给大家一个认识, 让大家清醒得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消防事业的发展与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就要求我们要创造一个大的氛围, 加大消防知识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方法和形式把消防工作开展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关心。同时要让大家明确火灾的教训是惨痛的, 不论个人作为经营者还是消费者, 都有责任要求所处的场所安全疏散设施必须完善, 从全方位来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6结束语

本文按照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有关要求, 对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的研究, 使我们能够明确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疏散的重要性, 同时与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实质相结合, 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高层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案例汇编.[S].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11

[2]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人员疏散研究现状.[J].2001年12月;

[3]公安部第73号令.消防监督检查管理规定.[S].2004年

[4]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2001年

[5]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北京.2001年

[6]夏东海等.消防科学与技术.[J].2002年第四期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篇3

根据公司(以下简称“”)《会计监督检查辅导暂行办法》的内容要求,为增强会计管理工作、提升会计业务质量和防范会计业务风险,现制定ⅩⅩ年度会计监督检查辅导工作计划,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年会计业务自律监管检查工作

根据总行业务发展目标和会计业务需求,制定每个季度会计业务自律监管检查计划和检查方案(详见附件1),并落实具体的检查工作。

针对会计业务自律监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给予正确的整改意见,个别需与部门负责人沟通才能解决的问题,自律监管检查工作结束后,汇总上报部门负责人后再做指导。

每季度自律监管检查工作结束后,将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重新梳理,撰写检查报告(通报)上报部门负责人。若检查中发现普遍存在的、屡查屡犯的、存在重大风险的问题及时上报部门负责人,并提出合理、合规解决方案。

二、业务指导与培训

每一季度汇总整理全辖各营业支行反馈的业务问题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筛选其中的重要问题,再根据会计监督检查辅导工作的合规性原则对其问题进行全面的解答,对全辖各营业支行主管会计进行培训指导。

三、不定期开展的会计业务检查

做为全行会计业务的监督、检查和辅导人员,组织开展临时性或不定期的会计业务检查,包括自治区联社、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等上级管理机构要求的专项检查;落实执行全年重大节假日前对全行现金和重空尾箱的检查;完成总行安排的各类会计业务检查和辅导工作;根据会计业务开展情况,自行组织针对存在较大问题的会计业务的检查和辅导。

会计部

成本合约部经理的主要职责 篇4

1、负责对主管区域的合同拟定进行专业指导和服务,审核合同条款,提出合理修改建议和意见(若有),规避合同风险;

2、负责对主管区域合同签署及履约情况监控;

3、负责对主管区域合同后评价;

4、负责对主管区域的合同工作进行巡查、考评(相关工作内容及考核办法将在修订的合同管理办法中体现);

5、负责对主管区域的合同工作进行培训、指导;

6、负责合同范本修订及新增范本的编制;

7、参与集团战略合同编制及评审;

8、核查主管区域的合同后评价;

9、协同法律事务部/律师工作组处理合同纠纷。

任职资格

1、建筑工程管理、造价或法律类大学本科毕业(能力强者可降低学历要求至大专);

2、具备相同或类似岗位5年以上从业经验,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及较强沟通谈判及协调能力;

3、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述功底;了解并懂得如何根据《建筑法》、《合同法》、《劳动法》、《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合理规避合同风险;

4、熟悉房地产开发程序,了解各开发阶段设计、专业分包、营销需求,并能根据主管区域相应计划适时提醒主管区域相关部门提前完成合同工作的前置工作;

成本合约部经理工作的主要职责 篇5

2、依据公司年度发展目标和项目进展计划,组织制定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

3、组织编制项目的合约规划,建立标准化的工程类合同文本;

4、组织工程合同会审与签订,并跟踪工程合同的履行情况;

5、负责对于非标准化工程类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6、组织公司设计招投标、工程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招投标等所有经济行为的招投投标管理及监督执行;

7、组织编制工程、材料、设备采购计划;

8、组织编制项目各设计阶段限额成本控制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跟踪其过程实施情况;在工程设计阶段协助公司决策层优化设计,降低工程造价;

9、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认真编制招投标文件、组织完成标底编制工作,必要时编制标底并全面审核各专业标底,起草工程承包合同条款,协助公司主管领导签订工程发包合同,确定合同价;

10、及时调整合同价,动态监控工程造价,组织各专业计算和审核月工程款的拨付数额,根据需要向公司领导汇报工程款拨付及调整后合同价之状况;

11、组织好可分包工程之概预算工作,起草保修合同条款,协助公司主管领导签订分包工程施工合同,确定分包工程合同价;

12、配合工程配套部门做好本专业范围内隐蔽工程记录、验收,及时计算隐蔽工程土石方及地下管线工程量;

13、加强工程施工合同管理,配合工程部门做好反索赔工作、做好设计变更或洽商的签证工作,及时准确计算设计变更或洽商工程量及造价;

14、组织各专业完成工程决算编制工作,全面审核各专业决算值,必要时办理工程决算,起草保修合同条款,协助签订保修合同;

15、做好工程造价文件汇总存档工作。 岗位职责:1、协助销售部、策划部评估项目经济效益和撰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部分,参与规划、设计组织的图纸会审并提出有关预算意见;

16、与工程部紧密协助,组织安排好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办理与招投标工作有关的一切手续;

17、项目结束后收集成本数据,组织对成本变化进行总结,分析成本变化原因及对收益影响;

餐厅监督检查小组职责 篇6

我校于二○○三年一月成立了餐厅监督检查组,学校主管副校长担任组长,日常工作由多种经营管理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餐厅监督检查组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根据我校餐厅、具体情况,制定了监管工作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餐厅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将检查结果报送主管副校长及有关部门的领导,通报各受检单位。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从而有效保障我校的食品卫生安全。其职责如下:

1、对全校餐厅的食品卫生进行监督、检查并提供技术指导;

2、监督食品生产服务人员的健康检查;严格餐饮从业人员的持证(健康证)上岗制度;

3、宣传食品卫生、营养知识,进行食品卫生检查评估,公布食品卫生情况;

4、协助对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5、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进行巡回监督检查,落实整改措施;

6、对餐、用具洗消效果进行微生物检验,防止通过公共餐具、用具传播疾病。

学生会社会实践部的主要职责 篇7

实践部的工作宗旨是促进广大团员、青年投身社会实践,培养青年团员奉献精神和开创精神,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科学实践能力,旨在架起广大青年团员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实践部是学生会联系社会,实践社会的桥梁,实践部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组织学雷锋活动、拉赞助等活动。

1、引导、鼓励广大同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与校内外相关组织的联系,为同学们创造勤工助学的机会。

3、邀请校内外知名人士来校为同学们做报告,拓宽提高同学们的知识面,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4、完成校团委、学生会以及主席团交办的其他工作

5、负责我系的对外联络工作,为本系各大活动提供物质,资金所需,保证活动的完善与到位。另外,积极主动的处理好我系与校外企业事业单位的合作关系,积极为毕业生寻找就业机会。

6、加强社会联系,为学生争取企业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基金,解决贫困生学习、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篇8

纪保部是学生会的一个重要的部门,是学生管理的重要力量之一,本部本着以公平公正愉快工作,纪律严明服务同学”这一工作理念,全心全意地服务于同学,做好广大同学安全服务与后勤保障工作。本部门主要以日常查寝,查违规电器工作为主,同时积极配合其它部门的日常活动的开展。

主要职责如下:

1,对我院学生的就寝纪律情况进行管理与检查,给大家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2,负责大型学生活动的秩序维护工作,协调配合其他部门完成大型活动的临时性任务。

3,团结互助,协助其他部门的日常活动。

主要部门活动:

安全检查监督部主要职责 篇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国办发[2008]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国务院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一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

(一)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工业行业管理和信息化有关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包括: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工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工业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计划规模内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的拟订及组织实施;组织领导和协调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编制国家重大技术装备规划,协调相关政策;工业日常运行监测;工业、通信业的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促进工作;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扶持;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稀土行业发展、盐业行政管理、国家医药储备管理的工作,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职责。

(二)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组织协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重大事项、保障军工核心能力建设等职责划给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三)将原信息产业部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中军工电子管理职责划给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有关邮政管理职责划给国家邮政局,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

(四)将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

(五)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高新技术与传统工业改造结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加快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二、主要职责

(一)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三)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负责工业、通信业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有关工作。

(四)负责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意见,按国务院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国家规划内和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五)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六)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的责任,组织拟订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七)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八)推进工业、通信业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提高行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指导相关行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九)负责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十)统筹推进国家信息化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并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发展,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和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

(十一)统筹规划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依法监督管理电信与信息服务市场,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通信资源的分配管理及国际协调,推进电信普遍服务,保障重要通信。

(十二)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卫星轨道位置的协调和管理,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十三)承担通信网络安全及相关信息安全管理的责任,负责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四)开展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代表国家参加相关国际组织。

(十五)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设24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厅。

负责机关文电、信息、安全保卫、保密、信访等工作;负责机关日常工作的协调和督查;承担政务公开、新闻发布等工作。

(二)政策法规司。

研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问题;组织研究工业、通信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提出政策建议;组织起草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负责机关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核工作;承担相关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承担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三)规划司。

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安排的建议;承担固定资产投资审核的相关工作。

(四)财务司。

编报部门预决算和管理资金的使用;组织实施内部审计和绩效检查;提出行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建议;负责机关财务、资产管理等工作。

(五)产业政策司。

组织拟订工业、通信业产业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拟订和修订产业结构调整目录的相关内容,参与投资项目审核;制定相关行业准入条件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方面实施汽车、农药的准入管理事项。

(六)科技司。

组织拟订并实施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组织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行业技术基础工作;组织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

(七)运行监测协调局。

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日常运行,分析国内外工业、通信业形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运行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承担应急管理、产业安全和国防动员相关工作。

(八)中小企业司。

承担中小企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会同有关方面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国有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九)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政策,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和污染控制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十)安全生产司。

指导工业、通信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指导重点行业排查治理隐患,参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民爆器材的行业及生产、流通安全的监督管理。

(十一)原材料工业司(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

承担钢铁、有色、黄金、稀土、石化(不含炼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的行业管理工作;研究国内外原材料市场情况并提出建议;承担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组织协调工作;承担农业化学物质行政保护有关工作。

(十二)装备工业司。

承担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

(十三)消费品工业司。

承担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家电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拟订卷烟、食盐和糖精的生产计划;承担盐业和国家储备盐行政管理、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国家药品储备管理工作。

(十四)军民结合推进司。

提出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建设等军民结合发展规划,拟订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推进相关体制改革。

(十五)电子信息司。

承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的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协调重大系统装备、微电子等基础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组织协调国家有关重大工程项目所需配套装备、元器件、仪器和材料的国产化;促进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

(十六)软件服务业司。

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十七)通信发展司。

协调公用通信网、互联网、专用通信网的建设,促进网络资源共享;拟订网络技术发展政策;负责重要通信设施建设管理;监督管理通信建设市场;会同有关方面拟订电信业务资费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

(十八)电信管理局。

依法对电信与信息服务实行监管,提出市场监管和开放政策;负责市场准入管理,监管服务质

量;保障普遍服务,维护国家和用户利益;拟订电信网间互联互通与结算办法并监督执行;负责通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地址等资源的管理及国际协调;承担管理国家通信出入口局的工作;指挥协调救灾应急通信及其它重要通信,承担战备通信相关工作。

(十九)通信保障局。

组织研究国家通信网络及相关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政策措施;协调管理电信网、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平台;组织开展网络环境和信息治理,配合处理网上有害信息;拟订电信网络安全防护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和处置;负责特殊通信管理,拟订通信管制和网络管制政策措施;管理党政专用通信工作。

(二十)无线电管理局(国家无线电办公室)。

编制无线电频谱规划;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划分、分配与指配;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站);负责卫星轨道位置协调和管理;协调处理军地间无线电管理相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负责涉外无线电管理工作。

(二十一)信息化推进司。

指导推进信息化工作,协调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助推进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导协调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发展,协调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互联互通;推动重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促进电信、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融合;承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二十二)信息安全协调司。

协调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协调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基础性工作;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基础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应急协调工作,协调处理重大事件。

(二十三)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承担对外和对港澳台合作与交流相关事务;负责外事工作。

(二十四)人事教育司。

负责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队伍建设等工作;管理直属高校。

机关党委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

离退休干部局负责机关离退休干部工作,指导直属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工作。

四、人员编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机关行政编制为731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3名,援派机动编制1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118名)。其中:部长1名,副部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103名(含总工程师2名、总经济师1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3名,离退休干部局领导职数7名)。

五、其他事项

(一)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

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保留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牌子,代表国家参加国际航天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他政府间国际组织和有关活动,履行有关职责。委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承办国务院中央军委专门委员会的有关工作。

(三)炼油、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的行业管理由国家能源局负责,其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行业管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四)管理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

(五)原信息产业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置的通信管理局划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实行垂直管理,行政编制500名。

(六)原信息产业部所属事业单位和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7所直属高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机电设备成套服务中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其他所属事业单位的设置、职责和编制事项另行规定。

六、附则

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篇10

1、坚持每周五安全大检查,次周一复查,周三督查,周六、周日群监以及青安组织突击检查和零点查岗,对查出的问题实行“闭合式”整改。

2、坚持领导干部调度值班下中、夜班检查制度,并执行调度双值班制度,坚持主值班下中夜班,副值班下早中班制度。基层区队值班人员要坚持井上、下24小时不离岗制,空岗就下岗。

3、开展好领导干部“三项指标”量化考核。

4、执行生产副总、生产部室负责人包挂区队制度。包挂人员要协助区队查找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负责督促整改,提高区队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每季轮换一次。

5、每月成立特种安监小分队及专项或综合安全小分队(每季第一个月成立顶板小分队,第二个月成立机运小分队,第三个月成立综合小分队),安监小分队重点检查事故隐患的整改和现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专项小分队和综合小分队重点检查顶板、机运、火工品等“三大薄弱”的治理情况。安全小分队要严格执行“四定”、“三包”、“二抓”、“一不准”的制度,采取反复查、查反复及“杀回马枪”的检查方式,坚持中、夜班交叉深入井下现场,反“三违”、除隐患。积极开展队际之间的安全监督检查竞赛活动,完成考核指标。

6、长距离巷道贯通时,矿成立的领导小组成员,要与工人同上同下,现场管理要到位。

7、跟班安监员要敢于动真碰硬、严抓细管,狠反“三违”,执行安全生产开工牌、现场交接班、一班三汇报和班评估制度,把现场的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8、每旬工程部要组织一次掘进质量验收,机电部门要组织一次机电设备、设施验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复查。加强工程质量验收人员管理,对不负责任的人员给予下岗处理。

9、坚持每月初组织召开“评优找差”活动现场会,中旬后组织工程质量评比,生产部室负责人、技术人员和区队“三大员”参加。

10、每班开工前,跟班副区长、班组长必须对施工地点的安全设施、支护、顶底板状况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核实和确定本班安全工作的重点,按作业规程规定组织生产,坚持班中至少2次巡查和班后验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对于重点隐患地点、易出问题的环节、工程中的难点要盯住不放,出现重大险情应及时组织人员撤离现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开工牌、现场交接班、一班三汇报和班评估制度

11、凡上级单位组织的安全检查,矿长和分管矿长必须亲自参加检查并听取检查情况的通报,亲自安排整改工作。

12、凡上级组织的安全检查,要首先自报现场隐患实况,并在隐患自述表上签字。

13、各类安全检查,均由被查单位的班长、跟班区长和陪检区队其他干部先自述现场的问题,主动提出整改意见,再由矿的检查人员当场评议、补充,安监人员负责督促整改和复查。问题严重,现场管理人员看不到,说不出的,要分析追究现场管理人员的责任,并按规定给予处罚。

14、建立安全检查档案,每次检查情况,要报矿安监处,整理归档,加强管理,以便系统分析,为改进全矿安全工作提供依据。

15、坚持井下报岗、上井填写安全信息卡制度,要求检查人员对现场查出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要分主、客观原因、性质,找准责任者,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并按照责、权统一的原则,由检查人员负责执行检查责任、督促整改责任、落实复查责任,做到“三位一体”,明确责任,一抓到底。公司规定各类检查下井时间不得少于4个小时。

仓储部安全职责 篇11

仓储部安全工作是公司的重中之重,为了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仓储部安全职责:

1、仓储部部长是公司库区安全一线的主要责任人,要经常组织库区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方面的政策、法规及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严格执行爆炸物品的收发、储存、保管、扫描、装卸及防火、防盗的安全规定。

3、要做到对账目、数量、品种、时间登记的准确性,确保保管员的账目清楚、帐物相符。

4、加强库区和门卫的安全管理,安全员和保管员要经常对库区的消防设施、技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和库区的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上一篇:策略文案师岗位职责下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