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三白草中黄酮类物质(精选17篇)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白草中黄酮类物质.三白草中的黄酮用甲醇(90+10)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用Waters 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以ZORBAX Stable Bound (4.6 mm×50 mm, 1.8 μm)色谱柱为固定相,磷酸(2+998)和甲醇(以体积比50比50)为流动相,在该色谱条件下,三白草中主要的.黄酮成分在1.5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用该方法测定了5种三白草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回收率在97%~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6%~2.2%之间.
作 者:彭永芳 马银海 郭亚东 杨光宇 尹家元 PENG Yong-fang MA Yin-hai GUO Ya-dong YANG Guang-yu YIN Jia-yuan 作者单位:彭永芳,马银海,郭亚东,PENG Yong-fang,MA Yin-hai,GUO Ya-dong(昆明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昆明650031)
杨光宇,尹家元,YANG Guang-yu,YIN Jia-yuan(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
一、材料与方法
(一) 仪器
Waters公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1525泵, 2486检测器, 717自动进样器, BREEZ色谱管理软件;Waters C18 5um, 4.6 mm X250 mm色谱柱。旋涡混合器, 离心机TGL-10B, MILLI-Q, 超纯水机。
(二) 试剂
乙腈色谱纯
乙酸铵分析纯
氯化钠分析纯
脱氢乙酸, 纯度99.9% (日本生产)
(三) 测定方法
1、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0.02mol/ml乙酸铵溶液 (15+85)
流速1.0 ml/min
温度35℃
进样量10μl
2、实验方法
实验样品材料用一般市售的果汁、酱菜、腐乳、糕点等食品。果汁样品精确称取5.00 g于50 ml的离心管中;酱菜、腐乳、糕点等食品样品事先均匀, 准确称取2.0~3.0 g于50ml的离心管中, 加入5mL饱和氯化钠溶液和1ml盐酸溶液 (1:1) , 用旋涡混合器混合1分钟, 准确加入10mL乙腈, 用旋涡混合器混合3分钟, 3000转离心15分钟, 取上清液经0.45μm过滤器过滤后供液相色谱测定。
3、色谱分析
按1.3.1色谱条件对样液进行分析, 采用外标法, 以保留时间定性, 以峰面积定量, 测定样液中脱氢乙酸的浓度 (mg/ml) 。
二、结果与讨论
(一) 检测波长的确定
根据扫描的结果, 脱氢乙酸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30 nm和297nm处, 230 nm处吸收较强, 但基体于扰较多, 在波长297NM处基体干扰较少, 故选取检测波长297NM。
(二) 流动相的选择
流动相为乙腈+水时, 脱氢乙酸峰形拖尾, 使用0.02 mol/L的乙酸铵代替水作流动相, 峰形得到较大的改善。乙腈的比例影响出峰的时间和响应, 乙腈的比例低, 保留时间长, 响应也会低, 乙腈比例高时, 出峰时间短, 响应也较高。试验表明, 当0.02 mol/L的乙酸铵—乙腈比例为85:15时效果较好。
(三) 提取液的选择
脱氢乙酸难溶于水, 易溶于苯、氯仿、乙醚。脱氢乙酸钠则易溶于水, 选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提取, 提取液须净化后方可使用。本方法选用乙腈作提取液, 主要考虑到脱氢乙酸能溶液于乙腈, 乙腈的水溶性有利于乙腈从酸性的样液中把脱氢乙酸完全溶解, 同时乙腈可沉淀蛋白质, 与脂肪不溶, 离心分离得到干净的提取液。
(四) 色谱分离
在1.3.1色谱条件下测定, 脱氢乙酸的保留时间为5.775min, 峰形及组分分离效果好, 色谱图见图1。
(五) 标准曲线
以70%乙腈水溶液为溶剂配制浓度0.01~0.1范围内的脱氢乙酸标准使用液, 测定结果见表1。以峰面积对脱氢乙酸浓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式Y=2.39X×108–1.33×105, R=0.9997, 线性良好。在对同一浓度标样连续进样5次, 得到脱氢乙酸的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值分别为0.35%和0.24, 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准确度较高。
(六)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称取不含脱氢乙酸的腐乳3g样品3份, 分别加入0.1mg、0.2mg、0.4mg、0.6mg、1.0mg脱氢乙酸标样, 按1.3.2、1.3.3和1.3.4步骤处理测定, 经计算, 加标回收率为96.2%~99.6%, 平均回收率为98.6%。
选择添加有脱氢乙酸的腐乳样品, 按按1.3.2、1.3.3和1.3.4步骤对同一样品分别做6次平衡测定, 测定结果值分别为0.193、0.196、0.195、0.199、0.196和0.194g/kg, 测得标准偏差2.14×103, 变异系数RSD值为1.09%。
(七) 样品测定
应用本方法对市售产品果汁、酱菜、腐乳、月饼中脱氢乙酸含量量的测定, 结果详见表2。
摘要:本文采用乙腈提取食品中脱氢乙酸,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 以保留时间定性, 采用外标法定量。本方法的线性方程有良好的相关性, R=0.9997。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6.2%99.6%, 变异系数RSD值为1.09%。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 回收率高, 精密度良好, 重现性好, 可用于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脱氢乙酸,食品检测
参考文献
[1]陈小平, 龚劭刚.脱氢乙酸的合成与应用[J].化工时刊, 2005, 19 (4) :7~8
关键词 澳洲坚果 ;对羟基苯甲醇 ;3,4-二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醛 ;对羟基苯甲酸 ;青皮
中图分类号 S664.9 ;TQ245.6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7.021
澳洲坚果(Macadamia ternifolia F. Muell)又名昆士兰果、昆士兰栗、澳洲胡桃、夏威夷果等[1],因其果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被誉为“干果皇后”。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澳洲坚果近年来获得空前发展,种植面积已近4万hm2[2],年产干果近万吨,除果仁直接食用、少量果壳(种皮)制作木炭外[3-5],其绿色的果皮(俗称青皮,占整果鲜重的45%~60%)仅有极少量用作沤肥或饲料,绝大部分被丢弃,亟需开发利用。
研究表明,澳洲坚果果仁中含有酚类酸、维生素E、甾醇等抗氧化活性成分[6-9];芦燕玲等[10]用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鉴定出澳洲坚果壳中含有酸类;张明楷等[11]对6种澳洲坚果青皮中的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澳洲坚果皮中应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需要首先研究其化学成分,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施蕊等[12]报道澳洲坚果青皮中含有熊果苷、豆腐果苷等化学成分,但这不足以解释其具有杀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本研究课题组从澳洲坚果青皮中分离得到晶体状态的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和对羟基苯甲醇4种酚类化合物(鉴定结果将另文发表),这4种酚类物质都有一定抗氧化或杀菌的作用,即它们可以部分地解释澳洲坚果青皮具有防腐杀菌和抗氧化[13]等功能与活性。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澳洲坚果青皮中4种酚类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以为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产品的质量控制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澳洲坚果果实,由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王文林老师课题组馈赠。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本研究使用的主要仪器:Shimadzu LC-2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及配套SPD-M20A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日本岛津公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标准品(AR级,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冰乙酸(AR级,天津化学试剂一厂);甲醇(HPLC级,欧普森试剂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样品前处理
取自然干燥的澳洲坚果青皮磨成粉末,用70%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50℃下旋转蒸发除去溶剂,乙醇定容至50 mL,过0.45 μm滤膜,待测。
1.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通过扫描得到流动相和各单体酚类物质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选择能同时测定以上4种酚类物质、又能避开溶剂吸收的适宜波长。流动相、流速、洗脱方式等都会对目标物质能否单独出峰不受其它杂质干扰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样品与标准品的对比,无法进行定性测定。通过调整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比例和流速、改变进样量等获得快速分离测定目标物质的最优条件。
1.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确称取标准品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醇100 mg,分别用甲醇定容至10 mL,得到每个标准品的单标储备液。
分别移取50、100、150、200、250 μL 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的标准溶液,20、30、40、50、60 μL对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和4、6、8、10、12 μL对羟基苯甲醇标准溶液,用甲醇定容至50 mL,得到不同梯度的酚类混合标准溶液,每个浓度重复进样6次,以各单体酚的平均峰面积(y)与标准溶液中物质的浓度(x)做校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
1.2.4 检测限和定量限
将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逐级稀释,进样,当信噪比等于3时,所对应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组分的量为最低检测限;当信噪比等于10时,所对应的标准溶液中所含组分的量为定量限。
1.2.5 加标回收测定
已知酚类物质含量的青皮提取液中,定量添加各酚类物质标准品,平行制备6份,并精确吸取10 μL进样,计算各酚類物质的加标回收率。
1.2.6 重复性和仪器精密度测定
按上述方法重复制备6份样品进样,记录峰面积,计算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检测方法的重复性。 同一样品分3 d进行实验,每天精确进样10 μL,连续进样6次,记录峰面积,分别计算日内和日间峰面积RSD值,比较日内和日间仪器的精密度。
1.2.7 样品稳定性测定
取同一样品室温下放置,并于样品制备后的0、2、4、8、12、16、24、36、48 h进样,每次进样10 μL,测定峰面积,计算RSD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含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5~15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0.01 μg・mL-1,精密度实验的RSD为0.21%,稳定性实验的`RSD为6.6%,发酵液在15 h内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别,加样回收率在95%~102%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发酵液中生物素的含量测定.
作 者:黄琴 丁安子 宋娟 HUANG Qin DING An-zi SONG Juan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发酵工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8刊 名:化学与生物工程 ISTIC英文刊名:CHEMISTRY & BIOENGINEERING年,卷(期):26(8)分类号:O657.7 Q563关键词:生物素 发酵液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中的4种酚酸
建立了黄芪中4种酚酸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并分析比较了提取方法和测定条件. 实验色谱条件为: ZORBAX Eclipse XDB-C8柱(150 mm×4.6 mm;5 μm), 以乙腈-0.4%冰醋酸水溶液(体积比为22∶78, pH=2.9)为流动相, 柱温: 28 ℃, 流速: 0.8 mL/min, 检测波长为325 nm和260 nm, 外标法定量. 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9.34%~103.45%,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5%. 该法简便、快速、灵敏, 可用于黄芪中4种酚酸的同时测定.
作 者:刘丽敏 彭敬东 王丽峰 LIU Li-min PENG Jing-dong WANG Li-feng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年,卷(期):30(3)分类号:O657.7+2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芪 酚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电化学串联检测测定鸡肉中克伦特罗残留
1 引言 盐酸克伦特罗又称氨哮素,克喘素,用于治疗哮喘.它属于β-兴奋剂,有加速动物生长、改进脂肪型动物的肌肉与脂肪的比例的作用,但在畜牧生产中没有被作为合法的生长促进剂批准.国内外相继发生多起因食用含克伦特罗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发生中毒的事件.我国己将其列为禁用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并规定不得检出.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电化学串联检测法测定鸡肉中克伦特罗残留,并进行不同的加标水平回收率实验,能够为监测提供较好的手段.
作 者:苗虹 王凌琰 吴永宁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北京,100050刊 名:分析化学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年,卷(期):31(8)分类号:O65关键词:
关键词:色谱分析,水产,四环素类抗生素,DAD
前言
四环素类药物为广谱抗菌药,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菌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和动物药品中,用于防治肠道感染和促进生长,在养殖业防治禽兽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四环素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在可食性动物组织中的残留,同时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产生一定毒副作用,危害人类健康。因此许多国家对在食用动物养殖中使用的四环素类和其在食品中的残留进行严格监控。我国和欧盟明确规定:牛奶和肌肉组织中四环素类总含量不得超过100μg/kg,鸡蛋中为200μg/kg;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TC、OTC、CTC在动物肌肉组织中总量为2μg/g,牛奶中为300 ng/g。目前水产中四环素类残留检测有SC/T3015-2002《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法》,但是本标准用高氯酸作提取液,虽然可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减少基质干扰,但它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有较强的氧化性,对色谱柱也有一定腐蚀性,影响测定结果,故不宜选用。其他方法提取多采用SPE净化或双柱净化,操作步骤繁琐。本文建立一种采用甲醇水提取样品,离心过滤,浓缩。以C18反相柱作为分离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紫外可见光谱图辅助定性,外标法定量的方法,测定水产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量,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满足国内外残留限量检测要求。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有自动进样器、四元泵、在线脱气机、DAD检测器;离心机(4000r/min);涡旋振荡器;氮吹仪;旋转蒸发仪;pH计。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超纯水;10mmol/L草酸甲醇溶液(准确称取1.26g草酸,用甲醇定容至1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兽药标准品:土霉素纯度≥95%;四环素纯度≥95%;金霉素纯度≥95%;强力霉素纯度≥95%。
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标准品,分别用甲醇配成质量浓度为0.1mg/mL的标准储备液,于-18℃保存。根据需要用流动相逐级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液,在4℃保存,可使用3天。
1.3 色谱条件
色谱柱:ODS-C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01mol/L草酸溶液(2+1+7);流速: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55nm;进样量:25μL。
1.4 样品处理
准确称取5.0g搅碎的水产组织于50mL聚四氟乙烯离心管中,加入20.0mL浓度0.01mol/L的草酸甲醇溶液,0.1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柱杆式组织均质器2000r/min高速均质0.5min,再用涡旋振荡器振荡3min,4000r/min低温离心后,提取上清液,残渣再用20.0mL提取液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液,备用。
将上述提取液用旋转蒸发仪于45℃水浴中减压蒸发至近干,氮气流吹干,流动相溶解定容至1mL,过0.45μm滤膜后,供液相色谱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提取液的选择
四环素类药物在弱酸性溶液中比较稳定,易与金属离子、蛋白质发生络合,因此需要在弱酸性条件下沉淀蛋白并提取待测成分,通常采Na2EDTA-Mcllvaine缓冲液、柠檬酸盐、草酸盐、磷酸盐等。
本次试验对高氯酸、草酸甲醇、Na2EDTA-Mcllvaine (pH=4.0±0.05)缓冲液作为缓冲溶液进行比较。用高氯酸作提取液时,虽然可以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减少基质的干扰,但它对四环素族抗生素有较强的氧化性,对色谱柱也有一定的腐蚀性,影响测定结果,故不宜选用。采用N 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pH=4.0±0.05)进行提取,经离心分离后提取液仍然浑浊,不适合直接测定。采用草酸甲醇溶液,由于四环素药物易与金属离子结合,故在酸性提取液中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其与金属离子结合释放出四环素类药物,试验结果表明4种抗生素的回收率都可达到75%以上。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DAD检测器在测定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混合标准溶液的同时,对其进行紫外光谱图扫描,结果发现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均在355nm处有最大吸收,故本法将检测波长确定为355nm。
2.3 流动相的选择
SC/T 3015-2002标准中使用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钠(pH=2.5)经试验分离效果不理想;采用乙腈+甲醇+0.01mol/L草酸溶液(2+1+7),流速0.8mL/min时能使4种抗生素分离完全,且峰形良好,保留时间稳定。这可能是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易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并易与反相色谱柱的硅醇基吸附,产生拖尾峰,当加入草酸后可有效消除金属离子对四环素类抗生素测定的干扰,因此本方法选用乙腈+甲醇+0.01mol/L草酸溶液作为流动相。其色谱图(见图1)。
2.4 方法的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由于前处理过程进行旋转蒸发和氮吹的浓缩,使检出限大为降低。取标准谱图中一段比较平稳的基线以3倍信噪比进行计算最低检测限,土霉素、四环素≤10μg/kg;金霉素、强力霉素≤20μg/kg。
用混合标准工作液配制成0.05μg/mL、0.1μg/mL、0.5μg/mL、1.0μg/mL、2.0μg/mL 5种浓度的混合标准液。将不同浓度的混合标准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行测定,进样量均为10μL。发现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在0.05~2.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见表1)。
2.5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
取一鱼样添加质量分数0.05mg/kg、0.10mg/kg、0.20 mg/kg,按上述方法进行重复测定,计算回收率及其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2)。
3 结论
本方法直接对样品进行提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测定水产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并通过DAD光谱扫描对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定性,弥补单靠保留时间定性的局限,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该方法操作步骤简便、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能满足水产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分析要求。
参考文献
[1] SC/T 3015-2002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量的测定[S]
[2] GB/T 20746-2006可食动物肌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S]
关键词:乳品检测 有机酸 酸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8-0026-01
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常用三种有机酸检测办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等优点运用最为广泛。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同时检测食品中9种有机酸,对于乳品中有机酸的检测非常方便,具有实用价值,本文谈谈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研究情况。
1 材料与方法
(1)仪器与器材。高效液相色谱仪(PE-200型)超声波振荡仪(KQ-25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UV-260)离心机。(2)试剂。乳酸、乙酸、柠檬酸、草酸、酒石酸、丁二酸、丙酸,浓度分别为:10.0mg/ml,抗坏血酸20.0mg/ml,苹果酸40.0mg/ml,于冰箱保存作为贮备液,抗坏血酸标准溶液临用新配。(3)实验方法:①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5μm,250×4.6mm);柱温:25℃;流动相:甲醇:0.01mol/L(NH4)2HPO4缓冲溶液pH2.8;流速:0.7ml/min;可见光-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5nm。②酸奶样品处理及测定。称取搅匀的酸奶样品2g于10ml比色管中,用超纯水稀释至10.0ml,混匀后超声脱气,取400μL稀释酸奶于Eppendof管中,加入100μL超纯水、3.5mol/L高氯酸25μL,混匀,离心(12000r/m,6min)使蛋白充分沉淀,取上清液过0.45μm滤膜作为样液。样液、混合标准应用液均取10μL进样,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增量法确认,标准曲线法定量。
2 结果与讨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是1970年代迅速发展一种高效分离技术,小说和快速分析。由于不同的分离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液固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离子色谱、色谱法应该使用更多,占70% - 80%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电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液体,液体作为流动相,称为载体。由于加载流体流经色谱柱时,压力比较大,为了使液体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携带流体压力,压力一般150~350x 105pa。高速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高压、携带液速度快,因此分析所需的时间远低于经典液相色谱,超过十分钟至数十分钟才能完成。效率高:高效液相色谱柱效率非常高,可以达到超过30000板/m。灵敏度高:由于检测器的灵敏度高,自动操作,分析精度高、所需样本量较少。高分辨率,可以选择固定相,流动相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高适用范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化合物,极性强、热稳定性差的分离和分析,显示了优势。
高效液相色谱的缺点。需要高压力:一般可以达到150~350x105pa.2。柱效应:在注入器和检测器之间,除了任何死亡空间,其他职位如取样器,柱接头、连接管和细胞,如果流动相的流型的变化,分离物质的任何扩散和保留会造成色谱峰显著扩大,柱效率较低。
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离机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可分为:(1)分配色谱固定相是液体,使用液体固定相对于组件的样品溶解能力不同,样品的各种组件在液相固定相分配系数的差异,并实现样品的设置点色谱分离。根据不同的相对极性固定相和液相,可分为正相分配色谱和反相色谱法。(2)分配色谱法或逆转阶段。吸附色谱法,使用固体吸收剂作为固定相,用不同极性溶剂作为流动相,基于每个组件的样本实现分离。(3)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差异。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
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1)高压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色谱柱是很薄(1~6毫米),使用的固定相粒径非常小(几微米到几微米),所以流动相在柱中的流动阻力很大,在一般情况下,流动相流速非常慢,效率低,耗费时间。为了实现快速、高效分离,将流动相的压力很大,加速流动的列。因此,必须使用高压高压输液泵。(2)梯度洗脱装置:梯度洗脱是携带流体包含两个(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剂,按照一定程序分离的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负载电压和极性溶剂的液体,通过携带液体改变极性变化分离组件分离的因素,为了提高分离效率。(3)色谱柱:是最重要的组件的色谱仪。通常使用后壁玻璃管或不锈钢管的内表面抛光,腐蚀的一些样品,需要高压电阻、铜管、铝管或聚(四氟乙烯管。发展趋势是减少包装大小和柱直径为了提高柱效率。(4)样本设备:注射器灌装设备跟踪样本注射器和抽样方法时,气相色谱方法。注射压力小于150x105pa,当注射压力大于150x105pa,停止流入必须使用样本。(5)检测设备:主要用于监控组件的色谱柱分离后的浓度的变化,并记录仪器绘制光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6)数据处理设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的结果除了可用光谱数据记录器地图,微处理器和色谱数据工作站也可以用来记录和色谱分析数据处理。合成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等,涉及石油化工产品、食品、药物合成和生物化工产品和环境污染等,约占80%的有机化合物,其余20%的有机化合物,包括永久气体、挥发性低沸点和中分子量化合物只能气相色谱分析。
3 结语
采用乙酸锌-亚铁氰化钾、硫酸锌-亚铁氰化钾、硫酸铜-氢氧化钠等来沉淀奶制品中的蛋白质,此类方法在国内外较为常用,但是它操作步骤多,耗费时间长。然而本文通过用3.5mol/L高氯酸来沉淀奶制品中的蛋白质,操作简便,不影响待测组分的测定。综上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乳品检测中应用广泛,它可对食品质量的监管与食品加工工艺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具有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碎肉用乙腈超声提取,挥干后加入KH2PO4缓冲液(牛奶直接加入KH2PO4缓冲液),再加β-葡萄糖醛酸酐酶,37 ℃恒温24 h,稀释后过SPE小柱,用乙腈洗脱,线性梯度变化的KH2PO4-CH3CN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所测11种激素的检出限为0.009~0.020 mg・kg-1;平均回收率为51.0%~107.0%;相对标准偏差为0.77%~6.42%之间;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9之间.酶水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类食品及牛奶中11种甾体激素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线性好的检测方法.
作 者:王炼 杨元 王林 WANG Lian YANG Yuan WANG Lin 作者单位:王炼,WANG Lian(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41)
杨元,YANG Yuan(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41)
王林,WANG Lin(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成都,6100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微囊藻毒素RR和LR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藻毒素(MC-RR、LR)标准样品,并绘制了标准曲线,藻毒素浓度在0~5mg/L范围内,HPLC峰面积与藻毒素进样量呈线性关系,RR和LR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92,表明该方法可靠、灵敏度较高.对毒素的富集方法及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在藻类高发期的.7~10月份,通过固相萃取(SPE)法对T市饮用水中的MCs进行浓缩富集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标准曲线测出MC-RR和MC-LR值.结果显示,T市高藻期饮用水中含有MCs,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 者:赵建伟 黄廷林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刊 名:中国环境监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年,卷(期):22(3)分类号:X8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溶解性藻毒素
关键词 乙肝解毒胶囊 大黄素 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仪器与试药
仪器:日本岛津2010AHT高效液相色谱仪,Class-vp工作站,日本岛津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BP211D电子分析天平,济宁市中区鲁超仪器厂LC-250超声清洗机(250W 50kHZ )。
试药:大黄素对照品(批号:0756-200110 供含量测定用)、大黄酚对照品(批号:110796-200310 供含量测定用)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乙肝解毒胶囊及阴性样品由吉林省吉特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样品批号:050101,050102,050103)。
方法与结果
色谱条件:色谱柱:Shim-Pack C18(250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流速:1.0ml/分;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进样量10μl。在此色谱条件下,大黄素的保留时间为12.44分钟,大黄酚的保留时间16.43分钟。大黄素的理论板数为11 265,大黄酚的理论板数为12 286。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精密称取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大黄素4μg、大黄酚8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内容物约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置圆底蒸馏瓶中,蒸干,残渣加水20ml,加盐酸2ml,加氯仿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分取氯仿层,水层用氯仿振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缺大黄的阴性样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干扰试验: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样品色谱图中与对照品溶液有相同保留时间的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溶液在此保留时间无此峰,说明乙肝解毒胶囊的其他成分对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测定无干扰。证明本法可行。
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大黄素对照品储备液(每1ml含40μg)各0.1、0.5、1.0、1.5、2.0、2.5ml和大黄酚对照品储备液(每1ml含80μg)各0.1、0.5、1.0、1.5、2.0、2.5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峰面积A对对照品浓度C作线性回归。得大黄素回归方程为:A=39 832C+4229.6,r=0.9999;大黄酚回归方程为:A=53 988C-352.27,r=0.9999。结果表明,大黄素在0.40~1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黄酚在0.80~20.0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称取样品1份,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项下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连续重复进样6次,测得大黄素峰面积RSD值为1.2%(n=6);大黄酚峰面积RSD值为0.5%(n=6)。
重复性试验:称取同一样品6份,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并计算含量,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平均含量为0.035mg/粒,RSD=1.5%(n=6)。
稳定性试验:称取样品1份,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每隔2小时进样1次,测得峰面积并计算,结果大黄素24小时内的RSD为1.4%(n=12),大黄酚24小时内的RSD为0.9%(n=12),结果表明样品溶液在24小时内测定结果稳定。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乙肝解毒胶囊内容物粉末6份,分别精密加入大黄素对照品溶液(0.01068mg/ml)6ml和大黄酚对照品溶液(0.0252mg/ml)7m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取3个批号的样品,依照供试品溶液制备项下方法制备,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大黄素在0.435~34.816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r=0.9999);大黄酚在0.963~77.056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积分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0.8%(n=6)。
讨 论
乙肝解毒胶囊是由关黄柏、重楼、黄芩、大黄、胡黄连、土茯苓、黑矾、绵马贯众8味中药组成。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其中大黄是该制剂的主要成分之一,大黄中主要成分为大黄素、大黄酚等。该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1]无含量测定方法。
检测波长的选择:分别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的甲醇溶液,经岛津UV-260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20~470nm波长范围内扫描,大黄素、大黄酚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53.8nm、255.2nm。根据大黄药材含量的测定方法和对样品实际测定情况,我们选择测定波长为254nm。
流动相及柱温的选择:参考文献用于分离大黄素、大黄酚的流动相主要有以下几种,甲醇-0.1%磷酸溶液(85∶15),甲醇-0.1%磷酸溶液(70∶30),甲醇-0.1%磷酸溶液(80∶20)。对以上的系统,采用柱温40℃,流速1.0ml/分,逐一进行试验,结果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对本方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及相邻峰分离良好,分离度大于1.5。故选择柱温40℃,流速1.0ml/分,甲醇-0.1%磷酸溶液(80∶20)为流动相。
提取方法的选择:我们曾分别采用了以甲醇、乙醇为溶剂进行了提取溶剂的比较选择,实验结果证明,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效果最佳。
在提取方法我们采用了超声提取与加热回流提取方法的比较。超声仪为250W,50kHZ,超声采用了超声15、30、45分钟提取,3个时间段的比较,结果超声30分钟提取效果好于超声15分钟,超声45分钟与超声30分钟无明显差异。加热回流采用了60分钟提取,结果证明,超声30分钟效果好于加热回流提取60分钟。故文中采用以甲醇超声30分钟的提取方法。
本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回收率好,重现性好,稳定性好,处方中其他成分对测定没有干扰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册,2.
1 仪器与试药
在实验之前要对仪器和试药准备好,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必不可少的主要仪器。其中含有检测仪, 自动化的进样箱以及色谱工作站等等。主要的试药就是美沙拉嗪控释胶囊, 其生产批号和规格都符合国家药品监督总局的规定和要求, 可以进行实验。除此之外, 还有甲醇溶液, 乙腈溶液以及辛烷磺酸钠等等, 试验中所应用的水为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进行试品、对照品溶液等制备。采用细粉状的药品, 加入流动相制备成1ml的溶液, 其中包含美沙拉嗪0.5mg, 将其作为供试品溶液, 其精密度要达到实验检测的标准, 其中加流动相准确稀释达到500倍, 同时将其作为对照溶液。称取适量的氨基水杨酸, 将其加入流动相进行溶解, 并且制成1ml的3- 氨基水杨酸溶液, 容量达到1μg, 将其作为对照品溶液。最后要称取一定量的空白辅料, 加入流动相制备成空白辅料溶液, 在试验中进行对照分析。
2.2 波长选择实验
在进行波长检测实验时, 需要应用3- 氨基水杨酸这一溶液, 取适量倒入量瓶后, 要保证溶液溶质在10mg左右。静置一段时间后, 则需要在量瓶中加入少量流动相进行稀释, 两种溶液混合后, 要观察溶液的溶解程度。在量瓶中称取2ml溶液, 对其继续进行稀释, 然后摇匀, 在紫外光下对其波长进行观察,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 可以掌握波长的范围。为了保证波长范围确定的准确性, 还需要对测定结果进行扫描。波长选择实验中, 发现波长在297nm处, 吸收率最大, 而美沙拉嗪药物的原料药是在波长为220nm处, 吸收率最大, 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所以, 研究人员可以将测定波长控制在220nm左右, 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实验的有效性。
2.3 专属性实验
分别对样品进行酸、碱、氧化、高温、高湿和光照破坏。上述破坏样品供试溶液, 按美沙拉嗪保留时间的3倍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本品对酸、高温、高湿、光照条件较为稳定, 对碱、氧化剂不稳定, 尤其对碱破坏更明显。本色谱条件可以检出降解产物, 且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良好, 具有较好的专属性。
2.4 检测限试验
精密称取美沙拉嗪对照品溶液经多次稀释, 进样测定, 以信噪比为3:1时相应浓度为确定最低检测限。测得美沙拉嗪的最低检出量为16.65ng, 进样量20μl。
2.5 定量限试验
精密称取3-氨基水杨酸对照品溶液多次稀释, 以信噪比为10:1时相应的浓度为定量限。测得3-氨基水杨酸定量限为86.69ng/ml。另外配制6份最低定量限浓度的溶液进样, 所测6份溶液色谱峰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 (RSD) 为0.16%, 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差 (RSD) 为2.66%。
2.6 线性范围
精密称取3-氨基水杨酸杂质对照品适量, 加流动相稀释制成每1m L中约含10μg的3-氨基水杨酸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贮备液。分别移取贮备液加流动相稀释使成浓度为0.2μg/ml~2.0μg/ml的系列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以3-氨基水杨酸的浓度为横坐标 (X) , 以相对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 (Y) 进行线性回归, 结果表明本品在0.1994~1.994μg/ml浓度范围内, 线性方程为美沙拉嗪控释胶囊 =650777.1327C-323.5245, γ=1.000, 线性关系良好。
3 讨论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美沙拉嗪控释胶囊的有关物质进行测定时, 为了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在确定检测波长时, 可以参考相关文献与要求, 根据文献中记载, 美沙拉嗪控释胶囊的有关物质在220nm处有着最大吸收, 所以, 在确定色谱条件时, 将检测的波长定为220nm。
3.2 色谱柱的选择
选择色谱柱时也需要参照不同国家药典的记载, 一般美国与英国的药典中, 在测定原料药时, 会选择C8柱, 这种色谱柱有长、短两种类型, 美国药典中记载的是C8短柱, 而英国药典中采用的是C8长柱。我国研究人员结合实际条件, 认为C8短柱形成的主峰峰形不符合要求, 不利于对杂质进行检测, 所以, 经过讨论后, 决定选择C8长柱作为色谱柱。
3.3 色谱条件的选择
色谱条件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研究人员参考美国药典后, 将流动相定为磷酸盐缓冲液 - 甲醇 - 乙腈, 这一流动相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可以使主峰与相邻杂质峰进行很好的区分。在英国药典中, 在选择流动相时, 需要对磷酸等溶液进行梯度洗脱, 而且主峰出峰的时间比较短, 主峰与相邻杂质峰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离, 分离的效果不佳, 所以, 在经过对比后, 研究人员采用了美国药典设定的色谱条件。
3.4 色谱条件耐用性试验
在对色谱条件进行耐用性试验时, 需要考虑变动因素, 柱温有三种类型, 分别是25℃、30℃以及35℃, 流速相对值的变化范围是±17%, 流动相值变化为±0.2p H, 流动相比例的变化在±10%, 而且不同厂家的色谱柱有着一定差异性。在进行耐用性试验后发现, 这些变动因素参数的变化, 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非常小,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色谱条件变化不会影响测定的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专属性比较强,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比较高, 有着良好的重现性, 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大力推广此种测定方法。
3.5在美国药典中对原料药存在的单一杂质比率有着一定要求, 其一般不能超过0.2%, 原料药中总杂质量不能超过1.0%, 3- 氨基水杨酸不能超过0.2%, 这一规定与英国药典对原料药杂质的要求一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美沙拉嗪控释胶囊有关物质进行测定时, 需要做好原料质控工作, 还要对相关制剂进行检测, 保证其杂质含量不超标。在检测的过程中, 可以确定美沙拉嗪药物的物质含量, 这对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着较大帮助, 是提高我国药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美沙拉嗪控释胶囊的有关物质进行了测定。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将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以及乙腈作为流动相, 将柱温控制在30℃左右, 将流速控制在1.2ml·min-1, 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通过多次检测发现, 缓冲液的浓度在0.1994-1.994μg/ml左右时, 3-氨基水杨酸与峰面积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r=1.0000, 回收率达到了96.38%, RSD≈1.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对美沙拉嗪控释胶囊中有关物质进行检测时,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这一方法可以在药物研究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美沙拉嗪,胶囊,物质
参考文献
[1]张占辉, 刘庆彬, 薄海静, 郭秀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呱仑酸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J].药物分析杂志, 2001 (05) .
[2]蒋建兰, 叶小珍, 刘勇, 罗云.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制备条件对有关物质的影响[J].中国药师, 2002 (12) .
[3]何维英, 高红, 李静.薄层色谱法测定地红霉素中的有关物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3 (05) .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对样品进行提取,以CH3OH/H2O(NH4Ac-HAc)为流动相,优化流动相配比、流速,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λ=210 nm),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结果:该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相对标准偏差<5.0%,加标回收率80%~95%.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快速,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水果中赤霉素、苯甲酸、糖精钠和胭脂红.
作 者:湛社霞 孙世宏 臧李纳 朱琳 吕杰 Zhan She-xia Sun Shi-hong Zang Li-na Zhu Lin Lv Jie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病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510635刊 名: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年,卷(期):18(7)分类号:O657.7+2关键词:HPLC 水果 赤霉素 苯甲酸 糖精钠 胭脂红
关键词:盐酸艾司洛尔,含量,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
盐酸艾司洛尔为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我国在国家药品标准中采用化学法测定含量和TLC测定其有关物质。国内外均有文献[1,2]报道采用HPLC方法检测含量及杂质, 本文参考了上述文献并结合相关药典法规要求, 建立了梯度洗脱HPLC方法, 对盐酸艾司洛尔及其有关物质进行了很好的分离, 可定量测定其有效成份含量及杂质, 结果表明, 该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好。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及样品
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 (Merk KgaA) , 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
盐酸艾司洛尔对照品 (纯度为99.77%) 杂质对照品——酸降解杂质、杂质C、二聚物杂质 (杂质测定定位用) 。
1.2 仪器及实验条件
液相色谱仪, 电子天平。采用C18色谱柱 (3.9×300mm, 10µm) ;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取3.0g磷酸二氢钾溶于650mL纯化水中, 加200mL甲醇和150mL乙腈。洗脱梯度如下:0~20min, 等度100%流动相B;20~35min, 25%流动相A, 75%流动相B;36~40min, 等度100%流动相B。总流速2.0mL/min, 检测波长:222nm;进样量20μL;柱温:30℃。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流动相的选择:根据参考文献[1,2]选择的流动相, 其二聚物杂质不能正常出峰, 且使用本文中流动相B进行等度检测, 由于二聚物杂质出峰时间很晚 (60~70min) , 影响其检测灵敏度, 最终设计了梯度洗脱, 二聚物杂质在30min左右出峰, 既缩短了样品分析时间又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检测波长的选择:盐酸艾司洛尔紫外检测结果表明其在222nm及时274nm处有最大吸收, 但274nm处的吸收远低于222nm处吸收, 且各杂质在222nm处均有较强吸收, 因此选定222nm作为检测波长, 利于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2.2 系统适用性试验
准确称取适量盐酸艾司洛尔, 通过盐酸溶液降解, 其酸降解杂质和盐酸艾司洛尔的分离度>4.0, 理论塔板数为2584。
2.3 专属性考察
A杂质C (乙胺基副产物) 、酸降解杂质 (水解产物) 、盐酸艾司洛尔、二聚物杂质 (二分子艾司洛尔聚合产物) 分离度考察:取上述物质适量于100m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 测定。结论:杂质C、酸降解杂质、盐酸艾司洛尔和二聚物均得到较好的分离, 分离度均>2.0。
B准确称取适量盐酸艾司洛尔, 通过酸溶液降解、碱溶液降解及氧化降解后测定, 结果产生的杂质与主峰均得到基线分离。
2.4 线性及最低检测限
精密称取盐酸艾司洛尔得浓度约为84μg/mL作为储备液。分别取0.01mL、0.1mL、0.2mL、0.4mL、0.6mL、0.8mL和1mL于10m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分别进样, 以峰面积A对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 回归方程为:A=16.783C-0.656, r=0.99995。表明进样量在1.69×10-3~0.169μg范围内, 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 按信噪比 (S/N=3) , 测得其最低检测限为0.0027%。
2.5 回收率试验
取8μg/mL、300μg/mL、640μg/mL各1mL分别于100mL容量瓶中各三份, 分别加2μg/mL同一样品溶液定容。上述三种浓度下的平均回收率 (n=3) 分别为97.5%, 98.2%, 98.6%。由此可见, 在上述三种浓度下的回收率都较高, 说明该方法的准确度高,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 RSD为0.57%。
2.6 精密度
取同一批盐酸艾司洛尔样品, 六次称样, 样品溶液浓度为1.0mg/mL, 分别进样, 并计算其杂质的含量。酸降解杂质、杂质C、二聚物杂质的RSD分别为0.9%、0.1%、1.3%。
2.7 耐用性
当流动相p H、流速、柱温稍作变动, 其结果为酸降解杂质与主峰分离度均>9.0, 结果表明:小幅度测试条件的变化, 该色谱系统能通过系统适用性试验, 说明本方法的耐用性较好, 对测试条件的要求不苛刻。
2.8 溶液稳定性
取同一批盐酸艾司洛尔样品, 分别每小时进样进行溶液稳定性考察, 其检测结果显示, 溶液放置在室温 (20℃) 情况下所配制的溶液在4h内其杂质没有明显变化, 4h以后其酸降解杂质有上升趋势。
2.9 方法确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甲醇;流动相B:取3.0g磷酸二氢钾溶于650mL纯化水中, 加200mL甲醇和150mL乙腈。梯度洗脱 (参见1.2) ;检测波长:222nm;进样量20μL;柱温:30℃。准确称取50mg盐酸艾司洛尔标准品于50mL容量瓶中, 用1mol/L的盐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混匀;静置30min以上, 移取此液2mL于10mL容量瓶中, 用水定容, 混匀, 得系统适用性溶液;要求酸降解杂质和盐酸艾司洛尔的分离度不小于4.0, 理论塔板数按盐酸艾司洛尔计算不低于2000。
溶液制备:精密称取本品及对照品适量, 分别加水定容至0.2mg/mL的溶液为含量测定溶液;精密称取本品适量, 加水定容至1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 用水定容至10μg/m L的溶液, 作为杂质对照液。
3 讨论
3.1本方法可有效分离盐酸艾司洛尔及所含的杂质, 专属性好。根据其工艺中有可能产生的酸降解杂质, 杂质C及二聚物杂质与主成份均有较好的分离, 本方法能有效地控制产品中的有关物质。
3.2 原国家标准采用化学法及TLC方法, 现采用HPLC方法, 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 有利于保证产品安全有效。
3.3 由于盐酸艾司洛尔在水中易降解, 其酸降解杂质随溶液的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大, 建议溶液在4h之内用完或现配现用。
3.4 酸降解杂质为其代谢产物, 但杂质C及二聚物杂质未见相关报道, 存在具有一定风险, 应严格控制其限度。
参考文献
[1]刘忠, 徐隽, 张毅, 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艾司洛尔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 (1) :104-106.
关键词:甜蜜素 白酒 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 测定
中图分类号:TS2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4-0000-00
1 引言
甜蜜素(sodium cyclamate,molasses),化学名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合成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1]。GB 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在蒸馏酒和发酵酒中不得使用甜蜜素[2]。
本实验采用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甜蜜素,在负离子模式下定量测定,在正离子模式下定性确证,定性、定量准确可靠,测定快速,检出限低,可用于白酒中甜蜜素的准确测定。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试剂与仪器
甜蜜素标样:Sodium Cyclamate,C6H12NNaO3S,批号(Lot):LB90988V 47827; 甲醇:色谱纯(进口),冰乙酸: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仪器:超高效液相色谱:Waters Acquity UPLC;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 1.7μm 2.1 mm×50 mm;质谱/质谱仪:ABSCIEX API 4000+;水浴氮吹仪: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2.2 实验方法
2.2.1 标准储备溶液和使用溶液的配制
甜蜜素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适量甜蜜素标准品,用水配置成浓度为100 μg/mL的标准储备液。该溶液在0 ℃~4 ℃冰箱中保存。标准中间液: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成浓度为1 000 μg/L的中间液。标准工作液: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标准中间液,稀释成浓度为5.00 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60.0 μg/L,80.0 μg/L,100 μg/L的标准工作液。
2.2.2 样品前处理
在10 mL刻度比色管中准确移取5 mL酒样,水浴加热氮吹挥发酒精至尽干,准确加入纯水5 mL,超声溶解20 min,混匀,用0.22 μm滤膜过滤,滤液供超高速液相色谱-质谱/质谱仪测定。
2.2.3 仪器条件
(1)超高速液相色谱条件。进样量5 μL;柱温:25 ℃;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梯度洗脱程序如表1。
表1 超高速分析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min流速mL/min0.1%乙酸水溶液%甲醇%
0-0.50.3955
0.50.3955
2.50.31090
5.00.31090
5.10.3955
100.3955
(2)定量、定性测定质谱条件。定量条测定条件:使用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ESI-;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 MRM;电喷雾电压:-4 500 V;雾化器电压:10 Psi;气帘气压力:10 Psi;辅助器压力):10 Psi;离子源温度:500 ℃;碰撞器:10 mL/min;定量离子对Q1/Q3:178.1/80.1;解簇电压-60V;碰撞器能量-30V;碰撞池出口电压-9V、碰撞池入口电压-8V。定性确证条件:扫描方式:ESI+;电喷雾电压:5000 V;雾化器电压:40 Psi;气帘气压力:20 Psi;辅助器压力:45 Psi;离子源温度:500 ℃;碰撞器:7 mL/min;定量离子对Q1/Q3:202.2/122.0;解簇电压50 V;、碰撞器能量13 V;碰撞池入口电压10 V;碰撞池出口电压12 V。
3 结果与讨论
3.1 标准曲线及标样相对离子丰度
分别在负、正离子模式下,取浓度为5.00 μg/L,10.0 μg/L,20.0 μg/L,40.0 μg/L,60.0 μg/L,80.0 μg/L,100 μg/L的标准工作液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后,以浓度x和峰面积y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 = 5.23e+003 x -1.5e+003(r = 0.999 9);标样平均相对离子丰度9.15%,
3.2方法回收率及重复性
分别添加浓度为10.0 μg/L,50.0 μg/L,100 μg/L的酒样,按上述样品步骤测定。每个浓度四次平行试验,在三个添加水平下,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6.0%,102.8%、102.0%,重复性RSD分别为:2.1%、1.5%、1.7%。并通过相对离子丰度确证为甜蜜素。
3.3 方法检出限(确证限)和定量限
正离子模式下,添加浓度为5.00 μg/L时,信噪比S/N约为3,因此将此浓度作为方法的检出限(确证限),而此时在在负离子模式下信噪比S/N>10,能够达到准确定量要求,可作为定量限。
4 结语
实验表明,此方法定量、定性准确,回收率高、重复性好,检出限低。
参考文献
[1]肖晶,方从容,杨大进 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酒中甜蜜素含量的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3.25(3)254~2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
收稿日期:2015-11-08
作者简介:杨敏敏(198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食品检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生产),自动进样器,C-RTA色谱数据处理系统(日本Shimadzu公司生产)。
1.2 试药
氯霉素滴耳液(市售品,规格:0.025g/ml),扬州市三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809,国药准字H32026610;广州东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106,国药准字H44020211;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1208,国药准字H37022027;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2091,国药准字H33021750;山东博士伦福瑞达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003071,国药准字H2004-3518;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901076,国药准字H51022384。氯霉素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产生,批号0803-9613)氯霉素二醇物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生产,批号160436-200702)。甲醇、乙腈、磷酸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条件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15%磷酸(1∶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理伦塔板数按氯霉素峰计算不低于2000。在此条件下,氯霉素与氯霉素二醇物分离良好,且峰形尖锐,无杂峰干扰。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氯霉素对照品100mg与氯霉素二醇物对照品10mg,同置10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超声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0.1mg/ml的溶液。
2.4 线性范围
精密称取氯霉素对照品62.5mg与氯霉素二醇物对照品6.25mg,同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2.0、3.0、4.0、5.0、6.0、7.0ml,分置25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侧得峰面积。以浓度相对应的峰面积进行回归,该方程为:A=35730C+50886,r=0.998(n=7),线性范围为0.05~0.35mg/ml,氯霉素二醇物回归方程为A=59072C+13111,r=0.999(n=7),线性范围为5~35μg/ml。
2.5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0μl,重复进样7次,结果RSD为0.26%(n=7)。
2.6 稳定性实验
分别在0、1、2、4、6、8、10h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稳定性实验。氯霉素和氯霉素二醇物的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14%、0.18%(n=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h内较稳定。
2.7 重复性实验
精密量取同一批样品6份,按照“2.3”项下的方法制备,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氯霉素含量的RSD为0.34%,氯霉素二醇物的RSD为0.56%,表明重复性很好。
2.8 回收率实验
模拟处方比例分别精密称取一定量的氯霉素对照品和氯霉素二醇物对照品,按照“2.3”项下的方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用微孔滤膜过滤,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对本法的准确性进行考察,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回收率,见表1。
2.9 样品测定
分别精密量取提供的6批氯霉素滴耳液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测定,测得峰面积,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 论
经检索发现:氯霉素滴耳液及其相关物质的二醇物检定除《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HPLC法外,也曾有报道氯霉素滴耳液及其相关物质的二醇物控制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分析法[3],但该法误差较大,重复性不理想。在本法HPLC法测定中流动相的选择条件流动相中如不加入磷酸,氯霉素滴耳液中主要降解物(二醇物)峰形过于扁平,加适当的磷酸后,氯霉素二醇物的峰形较尖锐,且分离效果好。当氯霉素滴耳液中有丙三醇作助溶剂时,单用甲醇和磷酸,氯霉素二醇物和丙三醇分离不好,最后用乙腈-甲醇-0.15%磷酸液(1∶3∶5)时,氯霉素和氯霉素二醇物的峰形尖锐且对称,氯霉素二醇物和丙三醇峰也能很好的分离。以流动相为空白,用氯霉素和氯霉素二醇物溶液在200~380nm扫描,结果氯霉素在278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氯霉素二醇物在270nm处有最大吸收。考虑到氯霉素含量远大于氯霉素二醇物,因此选择270nm为测定波长。氯霉素制剂不稳定,氯霉素在水中易降解。本实验对于控制氯霉素制剂的质量提供更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摘要:目的 建立以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氯霉素滴耳液的含量,并对其中降解产物二醇物进行控制。方法 固定相为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5%磷酸(1∶3∶5);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氯霉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61%,RSD为0.46%。氯霉素二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为0.77%。结论 该法可同时测定氯霉素滴耳液中氯霉素与氯霉素二醇物的含量,而且快速、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分离度好。
关键词:氯霉素滴耳液,氯霉素,氯霉素二醇物,高效液相色谱法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关键词】RP-HPLC;牛黄上清胶囊;胆红素含量
牛黄上清丸是中医治疗湿热证的经典方剂之一,首载于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效。可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咽喉肿痛、目赤耳鸣、口舌生疮等症[1]。
根据90版的《中国药典》所载牛黄上清丸剂,经改造所成的一个中药新药制剂——牛黄上清胶囊。其处方由牛黄、菊花等19味常用的中药材所组成,处方中的君药为人工牛黄,其主要有效成分主要为胆红素[2-3]。现在,对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RP-HPLC和HPLC等。本研究对牛黄上清胶囊中所含的胆红素进行了含量测定,运用的方法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期为牛黄上清胶囊提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质量控制标准。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1200泵。色谱柱:Hypersil BDS C18。
1.2试药牛黄上清胶囊(市售);胆红素(批号:10077-200503,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研究中所用的水为超纯水,乙腈为色谱纯,各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色谱柱使用Hypersil BDS C18柱(4.6mm ×250mm,5μm);流动相为:二甲基亚砜-乙腈(13.5:6.5)溶液;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50nm。
2.2溶液的制备
2.2.1对照品溶液制备将胆红素对照品经过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后,精密称取,置于100ml棕色量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乙腈(7:3)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并将其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制备成每1ml溶液含有胆红素40μg,即得。
2.2.2供试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市售牛黄上清胶囊内容物0.3g,置于25ml的棕色量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乙腈(13.5:6.5)溶液20ml,精密称定其重量,经超声处理10min后放冷,再次称定重量,用二甲基亚砜-乙腈(13.5:6.5)溶液补足其失重,摇匀后过滤,取滤液备用,即为供试品溶液。
2.2.3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量取牛黄上清胶囊的阴性对照品,制备方法参照供试品溶液方法来制备阴性样品溶液。
2.3线性范围考察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5.0,10.0,15.0,20.0和25.0ml,分别置于25ml棕色量瓶中,加入二甲基亚砜-乙腈(13.5:6.5)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后,即可获得6个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各浓度分别精密吸取10μl的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依据正文中所述的条件测定峰面积,其中纵坐标表示峰面积积分值(A),横坐标表示进样浓度(C),做出标准曲线,其回归方程为A=6436422C-10755,r=0.9999。结果显示,胆红素在1.6μg/ml-40μg/ml之间浓度时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
2.4专属性考察观察供试品溶液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图,其胆红素峰的峰型对称、分离度好(计算得其理论塔板数为6971,对称因子为1.03,分离度为R=8.73)。
2.5精密度试验量取上文给出取线性条件下的4号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根据文中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RSD为0.87%。
2.6稳定性实验取市售牛黄上清胶囊内容物依法制备成供试品溶液,于室温下放置,分别在0,1,2,4,6小时时依法进行测定,每次进样10μl,记录峰面积。其峰面积峰RSD=0.79%,表明供试品溶液在6h内稳定。
2.7回收率实验采用加样回收的方法,取已知含量的牛黄上清胶囊(胆红素含量为3.012mg/g)内容物适量,大约为0.15g,之后再进行精密称定,记录数据后放置于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胆红素的对照品溶液10ml,之后再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乙腈(13.5:6.5)溶液10ml,同样的方法制备6分,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其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0.573%。
2.8含量测定取本次所购市售的牛黄上清胶囊,依照上述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测定6次,其平均胆红素含量为0.728mg/粒。
3讨论
人工牛黄为牛黄上清胶囊中的主要药物,而胆红素则是牛黄具有抗炎、解热和抗感染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但由于牛黄上清胶囊质量标准中没有对胆红素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且目前研究相对较少[4-6],造成制剂中所投入的人工牛黄质量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剂的疗效自然无法保证。
本研究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胆红素的含量,选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mm ×250mm,10μm);二甲基亚砜-乙腈(7:3)作为流动相;452nm的检测波长;1.0 ml·min-1的流速”作为色谱,其选择性高、定量准确、快速、稳定性强,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注意在实验过程中应尽可能避光进行操作,以期能够减少因胆红素不稳定引起的实验误差。
参考文献
[1]心知.牛黄上清丸[J].家庭中医药,2012,10(10):35.
[2]张培鸿,严智慧.陕西省人工培植牛黄的鉴定与主要化学成分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1987,2(4):22-24.
[3]劉亚蓉,刘海青,吕东.中成药中药牛黄与人工牛黄的薄层鉴别[J].西北药学杂志,1995,10(6):252-253.
[4]方建国,王文清,蒋平,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外培育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J].医药导报,2006,25(7):694-695.
[5]杜晓曦,阳长明.从牛黄的检测谈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1):64-65.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三白草中黄酮类物质】推荐阅读:
液相色谱仪调研报告06-02
英语高效学习法01-14
城市污水厂污泥快速高效堆肥技术研究09-23
构建高效课堂中12-20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1-12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打造高效精致课堂03-11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和课堂的高效06-16
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高效性07-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