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共10篇)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1

所用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褶皱山、断块山等实例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按照“标准”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涉及到比较多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原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和山地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褶皱山和断块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褶皱和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并能够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让通过读图、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 1. 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太行山、华山、日本的富士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板书】一、褶皱山

【板书】 = 1 GB3 MERGEFORMAT ① 褶皱

【引导】什么叫褶皱呢?

(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②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外部形态上看褶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我们将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作背斜,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称作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为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略

【板书】 = 3 GB3 MERGEFORMAT ③ 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

【引导】那要怎么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呢?大家请看PPT。

【教师讲解】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2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工程管理092 姚晓露200900644228

张金辉200900644209 魏志毅200900644212

申杏克200900644211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教学重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时代变化中的发展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治本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与新变化 教学难点

·必须把对于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讲授服从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

教学提示

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认识商品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

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与所有权二者既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要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可以拿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相比,而不应该把它去同全部资本相比。用公式表示: m¢=m/v 在该公式中,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三)资本积累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家瓜分到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获得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后,并不是将其完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将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所谓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它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时,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得到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找寻海陆变迁的证据,知道“大陆漂移说”及“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意义所在。

2、能运用两大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火山、地震等。

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归纳、表达等认知能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规律。

2、“大陆漂移假说”;了解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辅助】 多媒体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沧海桑田] ①成语“沧海桑田”的解释(来源、内容、揭示道理)

②喜马拉雅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东部海域海底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荷兰的围海大坝 [地图启示] 观察世界地图,得出启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课堂活动] 完成课本P35页活动1、2 [板块运动] ① 六大板块

②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③ 火山地震带——板块与板块间的交界处 [课堂活动] 完成课本P39页活动2 [课堂练习]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

A、大地构造学说 B、大陆漂移学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板块排异学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六大板块中不包括()

A、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美洲板块 D、大洋洲板块

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A、板块内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 C、大陆内部 D、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课堂小结]

一、海陆如何变迁?

二、海陆为什么会变迁?

1、大陆漂移说内容是什么?

2、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课后练习] 课标P25:2、3、6~10 [教学后记] 运用了多媒体较好地解决了内容多且比较粗像的困难,学生学习还是比较轻松。

用心

爱心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找出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够据图说出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理解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的原因。

3.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原因,并学会分析不同地形、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能够举例说出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理解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5.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念和人地和谐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欧洲西部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的原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分析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特征,理解欧洲西部气候、地形对畜牧业的重要影响;理解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2.教学难点

掌握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影响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 “欧洲西部”是世界地理分区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区域,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为主,适时补充各种图文资料,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将学习方法内化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欧洲西部的各种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等学法指导,让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

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欧洲西部》的教材内容,搜集有关欧洲西部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世界经济论坛2015年年会于2015年的1月20至22日在欧洲西部瑞士的小镇达沃斯举行。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和瑞士联邦政府的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了年会并对瑞士进行了工作访问。我们的小记者阳阳前去采访,并对欧洲西部作了深入地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他的镜头一同走进欧洲,进行一次探究之旅。

设计意图:由时事新闻导入,设计小记者阳阳这个人物来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教师:要想了解欧洲西部,首先要知道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到地理位置,主要包括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是阳阳给我们准备的欧洲西部在世界的位置图和欧洲西部政区图,请大家描述一下欧洲西部的范围以及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回答预设:欧洲西部是指欧洲的西半部,大约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北极圈穿过欧洲西部的北部,绝大部分地区在35°N~70°N之间,主要属于中纬度、北温带。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南部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确定区域地理位置的方法,在此通过读图,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同学们描述得很好,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目前仍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欧洲西部有哪些国家,为什么说这里是发达国家的集中地区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到探究之旅的第一站: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探究之旅第一站:工业密集,发达国家集中 学生活动:

1.阅读课本52页第二自然段,思考:欧洲西部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各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工业工艺精,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高,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处于技术和价值的高端位置。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自动化程度高,耗用劳动力少。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准确,正因为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农业生产水平高、服务业设施完善、收入高,因此欧洲西部经济发达。这是阳阳收集的2014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20位国家的数据。

学生活动:

2.找一找:2014年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20位的国家中,欧洲西部有几个?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有13个,说明欧洲西部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教师:欧洲西部有哪些主要的国家?它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呢? 学生活动:

3.在课本8.16图上找出主要国家:挪威、瑞典、芬兰、爱尔兰、英国、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

4.将下列国家和对应的首都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连一连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读图能力。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之旅,我们知道了欧洲西部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特点,了解了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以及这里发达的经济,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

教师:阳阳在欧洲西部采访期间,他发现当地的饮食习惯跟我们大不相同,大家想不想知道欧洲西部人们的饮食习惯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饮食习惯呢?让我们进入到探究之旅的第二站:舌尖上的欧洲。

探究之旅第二站:舌尖上的欧洲

(一)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方法)

教师:这是阳阳拍摄的一组照片,你觉得欧洲西部居民餐桌上的食物,跟我们比什么种类食物居多?

学生回答预设:肉乳产品多。

设计意图:由美食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由美食习惯来推断出当地的农业结构。

教师:这与当地的农业结构有什么关系呢?俗话说“饮食知农业”,我们常见的农业部门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根据欧洲居民餐桌上的食物,我们可以推知欧洲西部哪个农业部门发达?

学生回答预设:畜牧业。

教师:阳阳还给我们提供了一则材料,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畜牧业产值很高!

教师:在欧洲西部,人们把牧草称为“绿色金子”,足见他们对牧草的珍视和对畜牧业的重视。那么欧洲西部的畜牧业是怎样分布的呢?为什么本区的畜牧业发达?我们继续探究。

1.欧洲西部的畜牧业的分布

学生活动:读欧洲西部农业分布图,指出畜牧业的分布地区。

2.合作探究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教师:同学们,根据以前所学的地理知识,你认为农业发展主要与自然环境中的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回答预设:气候和地形。

教师:下面我们就分别探究气候和地形对欧洲西部农业的影响。探究一:气候与农业

教师:请大家阅读欧洲西部农业分布图和欧洲西部气候分布图,思考: 1.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内?

2.结合课本图8.16,你能描述该气候的分布范围吗? 学生回答预设:畜牧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主要分布在挪威沿海、瑞典南部、大不列颠群岛、爱尔兰岛和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等国的西部。

教师: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并从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光照、热量、水分等三个方面来分析该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设计意图:如果笼统地让学生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生恐怕会觉得无从下手,所以在此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把气候分解为光、热、水三个具体的要素。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教师:同学们描述得很好,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根据刚才我们的探究,哪位同学能试着推断一下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发达,而种植业不发达呢?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教师:由此可见,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本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多汁牧草。设计意图:及时梳理思维,归纳气候对农业影响的分析方法。教师:欧洲西部的地形对畜牧业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呢? 探究二:地形与农业

学生活动: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完成探究题目。

学生回答预设:

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多山地,中部平原面积广大。欧洲西部整体上看:地势低平,海拔较低。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等地形区。地势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和山脉的走向,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范围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欧洲西部的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形上? 学生回答预设:

教师:因此,地形为本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坦的土地。

小结:我们共同探究了欧洲西部气候、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一起回顾一下探究过程,总结探究方法。

设计意图:及时梳理,让学生明确探究的过程,同时掌握探究方法。

教师:气候通过影响农业生产,间接影响了欧洲西部居民的饮食习惯,想一想,气候还影响当地居民生活的哪些方面呢?

探究三:气候与生活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预设:会选择雨伞和夹克衫。因为英国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全年温和湿润,需要带雨伞,现在处于春夏之交,气温还是比较凉的,所以需要带厚一点的夹克衫。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方法强化)教师:阳阳在采访间隙听人说,站在法国看对面英国的岛屿,能看得见,说明即将下雨,看不见说明正在下雨,这说明生活在温带海洋气候区的人们经常感受阴雨绵绵的天气,所以十分喜欢日光浴。他们会到哪里去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沙滩呢?

学生回答预设:地中海沿岸。设计意图: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方法,来探究地中海气候,强化方法,拓展提高。

教师:在地中海沿岸为什么能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沙滩呢? 学生回答预设:这里是地中海气候。

教师: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阳阳也给大家提供了一系列图文材料(导学案),下面我们分小组,应用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农业、生活关系的方法,来探究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探究:

1.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气候类型?该气候的特点是什么?这种气候对当地的农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提示:从光、热、水三方面探究)

2.地中海气候比温带海洋性气候更有利的条件是什么?

3.地中海气候为什么有利于水果的生长?这里的农作物为什么耐旱? 4.假如你生活在地中海气候区,你能举出气候影响生活的例子吗? 小组长代表小组展示,教师归纳:

小结:刚才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运用所学的方法探究了地中海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农业的发展的确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分析一个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该从光、热、水、土四方面入手。

设计意图:理清分析方法,让学生加深理解,把方法逐渐内化成学生的思维习惯。

(三)探究中国东西部的农业生产差异(拓展应用)

教师:同学们,我国东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差异显著,阳阳给我们提供了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地形图,下面小组合作探究:根据我国东西部自然环境的不同,你会安排发展种10

植业还是畜牧业?并说出理由。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主要培养学生能根据所给资料,运用所学方法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看来同学们已经能运用所学方法自行解决问题了。农业部门的布局是依托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最大化的发挥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欧洲西部的景观图片,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交流。欧洲西部美不美?想不想去看一看?接着我们进入探究之旅的第三站:畅游欧洲。

探究之旅第三站:畅游欧洲 教师:首先请大家认真观赏阳阳在欧洲西部采访间隙拍摄的视频,看看欧洲西部有哪些好去处?这些景点位于哪些国家?

学生带问题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欧洲地理风光的视频,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热情。学生活动:

1.说出图片展示的景点名称。

2.将图片展示的景点与所在的国家连接起来。学生展示:

教师小结:欧洲西部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每年都能吸引大量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去游览,使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繁荣的旅游业给本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你想不想亲自到欧洲西部去旅游?课后请大家设计一条比较详细的旅游线路,我们一起旅游去!下节课我们交流。

教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请大家交流。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答疑解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问题重难点的处理能力及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并养成质疑、答疑的学习习惯。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跟随阳阳的镜头,对欧洲西部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探究之旅。我们探究了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工农业和服务业的特点、现代化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我们不仅获取了地理知识、地理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探究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影响的方法。课堂上,同学们能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学习,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让我们伴随着肖邦的优美乐曲,再次欣赏欧洲西部优美的风光!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教案 篇5

知识目标:

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知识。

重点: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癌细胞形成的原因。

导入:近年来,关于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课题。其中细胞的分化与生物发育有密切关系,细胞的癌变与当今世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的癌症有关,细胞衰老与人类及动植物的寿命有关。下面我们一起讨论大家感兴趣的话题--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一、细胞的分化

1、概念和意义

提问:一般多细胞生物体发育起点是什么?(回答:受精卵。)

提问:受精卵进行分裂的方式是什么?(回答:有丝分裂。)

提问:有丝分裂后,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回答:相同。)

提问:那么,什么是细胞分化呢?(要求学生举例回答。)

提问:细胞分化在什么时候达到限度呢?(回答:胚胎期。)

提问: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什么?(回答: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概括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引出细胞的全能性。)

2、细胞的全能性

进述:观察植物细胞培养完整植株示意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由胡萝卜韧皮部分离的细胞,在适宜条件下,经过分裂和分化又能发育成新的植株,说明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有发育的潜能,这就是细胞的全能性。

二、细胞的癌变

讲述:讨论第二个问题--细胞的癌变,癌细胞几乎人人都有,这并非危言耸听,病理学家经过大量尸体解剖和病理检查后发现,死亡原因虽然不同,但几乎每个人的体内都能检出癌细胞。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体内癌细胞很少,尚未形成癌肿。

提问:常听说的癌症有哪些?(回答: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大肠癌、白血病、食道癌、恶性淋巴瘤、卵巢癌…)

提问:癌症的危害是什么?(回答:癌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据最新的统计资料报道,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肿瘤病人约100万左右,在全球因为癌症,每年夺去大约600万人生命,并把1000万人置于死亡边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肿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提问: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哪些种类?(回答:物理的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化学的砷、苯、煤焦油等,150多种肿瘤病毒。)

提问:癌细胞是如何形成的?(回答:在物理、化学或病毒等致癌因子的作用下,致癌基因被激活。)

总结癌细胞及其特征,人体细胞产生癌变的原因以及预防癌症的三级防治措施。

三、细胞的衰老:细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

学生阅读“细胞的衰老”。

提问:人体头发变白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酪氨酸酶活性降低。)

提问:那么如何使变白的头发再变黑呢?

(回答: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染发等。)

讲述:总结细胞衰老的特征以及细胞衰老的原因。就如何提高酶的活性以及染发对人体的危害等加以解释。

小结:要求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以及细胞的全能性,了解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的特征、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和癌细胞形成的原因,以及癌症的预防,了解细胞衰老的特征和细胞衰老的原因。真正明白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癌细胞形成的原因。 作业: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篇6

(-)知识教学点

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基本概况及其历史意义 2.“八七”会议及其内容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 4.“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 5.红军三次反“围剿”斗争的概况 6.中华苏维埃政权

7.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对工农武装起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理解、分析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三大起义,使学生认识在当时白色恐怖下,中国共产党人毅然发动武装起义,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勇于探索的斗争精神。以此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

2.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实际和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二、重点难点及疑点解法

(-)重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及其对革命的推动。

(二)难点 1.“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土地革命路线。

(三)解决办法

l.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立及其对革命的推动 2.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主要结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理解。特别要强调它的理论、实践意义。3.关于土地革命路线

应让学生了解认识到,土地革命路线是在土地革命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反封建斗争、推动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而总结的政策、方针。它包括了党在土地革命进行中依靠谁、打击谁,要达到什么目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1.《南昌起义》的录像资料 2《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1929-l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五、学生活动设计 1.配乐诗朗诵(毛泽东在二次反“围剿”时期的几首诗词)

2.以20年代一位共产党员的名义,写一封给中共中央的信,或是写一份《告全国同胞书》,阐述你对当时中国革命发展的主张和观点。或者模拟记者采访当时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写一份访谈录。

六、教学流程

(一)明确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三湾改编、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及其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样一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探索出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整体感知

在大革命失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三大起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革命力量得到了发展。毛泽东及时从斗争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理论上指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逐步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发展。反“围剿”的军事斗争,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经济建设都得以顺利进行,红色政权屹立在中国大地上。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提问:大革命留给中国共产党人的惨痛教训是什么? 单枪匹马,赤手空拳,是不能胜利的要:创建人民军队,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1.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为了挽救革命和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临时中央决定在南昌发动起义,并组成了前敌委员会。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革命军1927年8月1日在南昌起义。

起义在南昌获得成功,但南下广东的途中,损失严重。革命军一部分转战湘南,后来上了井冈山。另一部分进人广东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汇合。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因此成为中国人民军队诞生地,8月1日也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光荣节日。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可见南昌起义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是有着重要地位的。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也不得不撤离城市,说明城市是敌人势力较强的地方,要在中心城市站住脚是很困难的。2.“八七”会议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教师最后应强调,“八七”会议是我党在革命遭受失败的紧急关头,为审查和纠正过去的错误,确定新的革命方针而召开的。八七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道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此,中国革命进人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3秋收起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秋收起义军向井冈山进军路线图》讨论回答: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相比有何异同点?向井冈山进军取得了什么成果?

秋收起义是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影响重大的武装起义。它与南昌起义相比,最初也是以大城市作为攻取目标。但是不同的是,秋收起义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在攻打长沙受挫后,转而进攻农村,并在进军途中,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向山区进军过程中,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伟大创举和革命斗争实践,为大革命失败后,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处可以用幻灯、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一段讲话:“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过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青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根,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4.广州起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广州起义的特点、历史意义及其教训。

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挽救中国革命的又一次尝试。广州起义是一次建立苏维埃政府的起义,这是一个重要战略口号的改变,此后近十年中,中国革命一直在苏维埃的旗帜下进行。广州起义的失败再次告诫共产党人,在国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企图通过城市暴动、起义或攻占大城市以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必须寻求新的道路。5.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教训

此问题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大起义发生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处于极端低潮的情况下,三大起义的历史功绩是显而易见的。指导学生理解教材的评论。

但三大起义也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心是大城市。因此,首先夺取城市和巩固中心城市的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情况,不可能成功。从国情出发,中国民主革命应实行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方式。6.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经过。并通过看图了解选取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原因及其地理位置。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经过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府的艰苦斗争才创立的。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斗争实践,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地武装起义创建根据地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也提供了比较完整和成功的经验,为从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提供了依据。

井冈山会师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扩大,军事力量的增强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上述一系列的革命斗争,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磨炼,使革命力量也得到低潮时期的突出发展,斗争的发展和挫折,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一条正确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和依据。

“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这部分内容属小字部分内容。可以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探讨。

提出问题:毛泽东是如何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论证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们的相互关系怎样?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根据地的扩大

指导学生看(1929--19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了解各根据地的地理位置和创建人、名称。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达到10万人。2.中央革命根据地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骇。从1930年底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三次反革命“围剿”。在毛泽东正确军事作战方针的指导下,红军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王决反革命“围剿”。

请两位同学进行配乐诗朗诵。

毛泽东的词二首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赞。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雪。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围剿”和反“围剿”斗争,是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战争的主要形式。在战争中形成一套科学的战略战术原则,丰富了我党我军的军事斗争艺术。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政权的一次尝试。它是广大被剥削被压迫的工农群众的政权。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大地上存在着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政权,标志着国共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4,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经济建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毛泽东指出:“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结合史实说明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为什么是正确的?

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他们是中国无产阶级最广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变革土地制度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基本任务,是取得革命胜利的有力保障。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农村中的封建土地制度,才能充分发动农民,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红色政权才能够发展。中国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发动农民,武装农民,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是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革命路线是在土地革命进行中逐步总结形成的,反映了党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方针。由于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从而保证了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和胜利。

指导学生分析土地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

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着重了解目的、特点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民政府经济封锁造成的困难,广大农村农民的利益,武装斗争的需要,探索领导经济建设的方法。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办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支持了革命战争,巩固了红色政权。

(四)总结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7

1.使学生对常见的合成材料的品种、性能和用途有大致的印象;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三大合成材料的性能、用途。●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胶片、蚊帐、床单、地毯、塑料袋、洗衣盆、轮胎、腈纶上衣、缆绳、降落伞绳等。●教学过程

[引言]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幅图片。[图片展示]图片1,一个解放前的家庭 图片2,一个解放后的家庭 图片3,一个改革开放后的家庭 图片4,一个现代化的家庭

[问]大家看了这几幅图片后有何感想? [生]甲:人类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乙:人类智慧的力量真是无穷呀!

丙:人类所使用的材料,好多已看不出它的真面目。

[师]对,天然材料已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人工合成了多种高分子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衣、食、住、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过渡]本节课,我们来了解传统的三大合成材料。[板书]第二节合成材料 [师]合成材料的品种很多。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板书]

一、塑料

[师]请各组展示课下准备的塑料制品。[展示]塑料袋、洗衣盆、牙筒、牙刷等。

[问]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和工作中,究竟什么是塑料?其主要成分是什么?如何分类和具有什么样的性能和用途呢?请大家阅读教材内容,回答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塑料就是树脂和添加剂的混合物。

分类:按受热的特征分,可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及性能分,可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投影展示]几种常见塑料的性能和用途(见资料1)[师]请大家展示课下准备的纤维制品。[展示]地毯、床单、手套、蚊帐等。[问]这些制品的原材料是否完全一样呢?

[生]不一样,有的属于天然纤维制品,有的属于化纤制品,包装盒上都标明了。[师]看来,大家在下面调查得非常认真。

不经过化学加工的纤维叫天然纤维。如棉花、木材、羊毛等。那什么是化纤呢?大家调查清楚了吗?

[生]调查清楚了。化纤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问]人造纤维是天然纤维经化学加工得到的,合成纤维又是怎样得到的呢?也是由天然纤维经加工得到的吗? [师]对,不是的。

合成纤维是利用石油、天然气、煤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制成单体,再经聚合反应制成的。[过渡]下面,我们来了解合成纤维的性能和用途。[展示]腈纶上衣、缆绳、降落伞绳。

[师]这些都是合成纤维,它们的制作原料就是石油、煤、天然气和农副产品。[板书]

二、合成纤维

[生]惊讶(原来生活中的好多用品是由石油、煤等制成的,真看不出来)[问]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既透气又保暖,为什么还要广泛使用合成纤维呢?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人造纤维比较性能怎样呢?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及调查结果讨论并总结。[生]讨论、总结。

合成纤维具有比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更优异的性能。

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虽保暖、透气,但弹性差,不耐磨,易发霉,易被虫蛀等。而合成纤维弥补了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的不足。[师]合成纤维的性能在许多方面的确优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但由于合成纤维也有其缺点,如吸水性和透气性差,穿着不够爽滑,外观不够高雅华贵等。针对这些缺点,人类又一次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推出新的“绿色面料”——天丝和牛奶丝。现已有天丝和牛奶丝制品上市。同学们在调查过程中见到了吗?

[生]见到了。但是,老师,牛奶丝真的是以牛奶为原料制造出来的吗? [师]向学生介绍天丝和牛奶丝(见资料2)[问]现在市场上的衣物面料品种繁多,要选择自己想要的面料,就需要会识别。大家现在已知道的识别面料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讨论回答。

点一下,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纯毛,否则不是。

[师]这样可以粗略地辨认。下面咱们来了解一下纤维和织品的鉴别。(见资料3)[放录像]纤维制品在生产和国防上的用途。

[过渡]接下来,我们再来认识第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板书]

三、合成橡胶

[师]结合大家的调查情况,阅读P209内容,总结橡胶的性能及分类。[生]认真阅读,结合调查结果总结。分类:橡胶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性能:天然橡胶性能全面但易老化。

合成橡胶性能不及天然橡胶全面,但其具有弹性、绝缘性、气密性、耐油、耐高温或低温等性能。

[问]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生]聚异戊二烯。

[师]写出其结构简式,其单体的结构简式。[一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下面写出] [问]天然橡胶为何容易老化?

[生]天然橡胶分子中含有双键,易起加成反应和易被氧化,所以易老化。

[师]很好。所以,在实验室盛装KMnO4溶液、液溴、浓HNO3、汽油、苯、四氯化碳等试剂瓶不宜用橡胶塞。为了改善天然橡胶的性能,工业上用硫化措施使线型结构的双键发生加成反应后变成相互交联的体型结构。[问]常用的合成橡胶有哪几种?

[生]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

[投影展示]常用橡胶的性质和用途(见资料4)[过渡]合成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国际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污染。

[板书]

四、合成材料与白色污染

[放录像]画面1:北风呼啸,农田里的地膜在风中狂舞;

画面2:一旅游景点旁的一条小河上漂着食品袋、一次性塑料餐具、饮料瓶等。[师]以上两个画面展现的就是塑料制品废弃物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问]为什么塑料制品会造成污染呢?

[生]在地下经久不烂,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地变得贫瘠;燃烧时,发出难闻的令人恶心的气味,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

[问]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呢? [生]讨论、回答。

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师]对,目前主要从减少使用和加强回收利用开始,直到研制出各种类型的自毁塑料。“拯救环境,就是拯救人类自己”,这是人类共同的呼唤。那么作为人类的一员,一名中学生,我们该有何思考,作何行动呢? [生]第三组代表发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总结]一九九九年“地球日”环境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消除白色污染,倡导绿色消费”,这是社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环境保护这一千秋大业是地球上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肩负新世纪历史重任的青年一代,我们应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作业]调查本地“白色污染”物的种类、危害、处理办法和回收价值。●板书设计 第二节合成材料

一、塑料

二、合成纤维

三、合成橡胶

四、合成材料与白色污染 ●教学说明

高中地理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案 篇8

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的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民主、合作、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以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发展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

一、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有利于地理知识实用化,提高学生学习有用地理的兴趣。

很多地理过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也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关联。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把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具体化,引导学生把对身边地理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相关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现实作用,学会从地理思维的角度关注生活和社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在学习“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时,教师可以提问:“寒假时你分别去黑龙江的漠河、海南的三亚旅游,分别应该选择什么衣服”?在学生做出选择后,进一步提问:冬季,你从北向南走,发现我国的气温有何特点?影响这种气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利用这种生活中很实用的问题来设置情境,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探究下去的欲望,课堂气氛也会轻松愉悦。

二、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有利于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就是用生活知识来解读地理,把教材中枯燥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地理问题,将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地理特征与生动可感的生活事物和现象相衔接,既让学生感到亲切真实,产生探究的兴趣,又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容易为学生所理解。

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时,教师可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设置如下问题:

⑴我们大连地区冬季通常刮什么风 ?风从哪里来?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⑵我们大连地区夏季通常刮什么风?风从哪里来?给你的感受和冬季一样吗? 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日常在不同季节的具体感受,归纳得出冬、夏季风的风向、源地、特点,此时教师顺势点出“季风”的定义:在不同季节,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就是季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我国各地从南向北降水的时间分配、降水量的差异,以及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这些具体现象,结合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图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夏季风的影响不同。

这样利用学生对“季风”切身的感性认识进行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上升到对季风气候的概念、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理性认识上去,大大降低“季风气候显著”这个主题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学生的主动建构过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就是在课堂上将地理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相联系,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利用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研讨——展示交流——归纳提高,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完成主动建构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大大激发,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在学习“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时,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选好主题,每组课前查阅一种联合国工作语言的特点、分布和你对它的了解;找出一种宗教的分布、建筑特点和关于此宗教的相关知识。然后在班级进行小组交流展示。交流中,有的小组以表演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小组用投影方式将他们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还有个小组先用英语介绍语言和宗教,并配有汉语翻译。整个交流中精彩无限、掌声不断。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静态的地理知识过程化,发展学生的能力。

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和情境,要求学生从繁杂的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概括出本质特征,能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通过迁移模拟、举一反三等学习过程,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讨交流,学生有较多合作、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发表独立见解,提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创新能力。

如,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类型”时,我将学生分为两大组采取游戏的方式,在亚欧非二块大陆三大洲上进行模拟旅游,选好城市设计两条旅游线路:

东线:新加坡——孟买——广州——北京——巴罗角; 西线:巴马科——开罗——罗马——伦敦——莫斯科。

旅游时间分别为1月、7月,各组先根据老师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做导游,说明本组旅游线路途经各点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该地应该穿什么衣服、带什么生活用具、应注意什么„„。

实践证明:这种模拟旅游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合作中学习”,体验学习的全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潜能,对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五、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地理教师在进行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会以主动敬业的态度、热诚服务的精神投入地理教学和研究之中。所以,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地理教师专业精神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完善、专业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 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设计的类型

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根据不同的角度,有很多种分类。一般来说,可以分为直观型生活化地理情境、问题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迁移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创新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等。

一、直观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

为了帮助学生对地理事物产生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通过向学生提供生动、鲜明、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生活化地理事物,如各种图片和地图、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多媒体课件、资料、视频等直观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诱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快捷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在“水资源的保护”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抽屉状木板上分别均匀地铺上50cm厚的黄土、带草皮的黄土、沙土、黏土;然后用喷水壶喷水。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水资源?

①在同等降水量的情况下,土质不同、地形坡度不同的水土流失情况; ②在同等降水量的情况下,土质相同、植被覆盖率不同的水土流失情况; ③在土质、植被、地形相同的情况下,降水量不同,水土流失的情况。在这种直观的教学情境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就会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具体措施,明确自己在生活实际中的责任。

二、问题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

所谓问题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入手,通过问题设置、实验演示、多媒体等手段,设置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生活化地理教学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兴趣是由问题引起的,教师将教学内容用扣人心弦的生活化问题提出,能够激发学生探求奥秘的热情。

如在讲“气旋”时,若教师直接提问:什么是气旋?在气旋的控制下,天气状况如何?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不太感兴趣,也缺乏思考的热情。但此时教师若能利用问题制造悬念,效果就会大相径庭。

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让魏延把司马懿及其部下诱引到葫芦峪中,然后截断谷口实施火攻。霎时谷中火光冲天,魏军大乱。诸葛亮在山上看到此番景象心中窃喜:这回司马懿必死无疑。没料到,忽然间谷中狂风大作,黑云弥漫,一声劈雷,大雨倾盆,顷刻将满谷之火全部浇灭,司马懿父子趁机杀出。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上述事件中葫芦峪中的降水真乃天意吗?峪中降水是怎样形成的?这样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开发智力。

三、迁移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

迁移型生活化地理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创设与下一环节、教学内容或教学阶段密切相关的新的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在产生好奇或困惑的情况下,主动将当前的教学内容或原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迁移情境可在某两个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的衔接处或者两节课间的过渡处使用。这种迁移能促进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思考、解决新的问题。

如,在讲“新疆”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当地荒漠草原、荒漠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景观图片,让学生体会新疆地区干旱的气候。然后再展示该地区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图片,用“新疆地区非常干旱,但却被誉为‘瓜果之乡’”进行情境迁移。仅用一个“但”字,不仅直接点明前后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也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地引入到对“绿洲农业”的学习中。

四、创新型生活化教学情境:

创新型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指教师根据课标要求,按照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打破传统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禁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独立思维与见解,创设强调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活化教学情境。

如在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时,我做了实验,设计了一个“南北方作比较,体会地理美”的创新型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任选是喜欢北方还是南方?是做“北方人”还是做“南方人”?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有关北方和南方风情的资料并制作成幻灯片(老师、家长帮忙制作),做出自己的最后决定。

高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知识点 篇9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3大气的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由冷热不均造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由同一平面上的气压差异造成

4热力环流: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同一平面上,地面上冷的地方是高气压,热的地方是低气压,对应的在地面的上空,在上空的同一平面上,冷的地面的上空因空气下沉到地面,上空的密度变小,形成上空的低压,热的地面的上空,因地面空气上升,形成上空的高气压(再次说明,天上与天上的同一平面比,地面与地面的同一平面比)

注意记住:同一平面上,密度大气压高,密度小,气压低

举例:城市风——热岛效应

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流向低压区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如果大气在同一平面上的密度是均匀的,没有气压梯度,空气就不流动,也就是没有风)这个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矢量),这个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速就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速就小。

6风向与受力的关系:

(1)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2)受两个力:加上一个地转偏向力,风力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注意南北半球的偏力不同)

(3)受三个力:再加上地面摩擦力,摩风向等压线有一个交角(锐角)

第二节细胞的分化教案 篇10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是从一个受精卵生长发育而来,不仅仅是人也有一些动物也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比如说青蛙是从受精卵先发育成蝌蚪,再发育为青蛙的。那么,为何一个细胞能发育为这么多种不同的细胞呢?相信大家都想知道吧,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今天的内容细胞分化。

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内容是细胞分化及其意义(说的时候并板书)〖板书〗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什么是细胞分化呢?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P117图6-8和P118图6-9 通过这来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细胞分化的概念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细胞分化,那么大家还能举出细胞分化的其他例子吗?(听完举例后总结)

说完了细胞分化的概念,我们来看一下细胞分化的特点 细胞分化的特点:讲解并板书 1.具有持久性。(细胞分化开始于胚胎发育早期,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但是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2.具有差异性。(来源于同一个或一种细胞分化形成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功能存在差异比如红细胞和心肌细胞)

3.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我们知道细胞分化是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大家看到第188页的第二段

细胞分化的意义:

1.促使生物体正常发育,是个体发育的基础。2.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有关细胞分化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开始今天的第二个能容是细胞的全能性并板书

〖板书〗

二、细胞的全能性

参照书本第118也最下面一段提问。讲解图6-11得出结论

〖板书〗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细胞的全能性那么,植物细胞全能性在生产实际和科学研究领域中有哪些应用呢?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既然植物细胞有全能性那么动物细胞是不是也有全能性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本第119页的中间。同植物组织相比培养相比,在这动物中做类似实验就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例如克隆羊多利。讲解一下克隆过程!

〖提问〗那么大家思考一下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答:就整体细胞而言,动物细胞的全能性随着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细胞分化潜能变窄。可是细胞核则不同,它含有保持本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基因,并且并没有因细胞分化而失去基因,因此,高度分化的细胞核仍然具有全能性。这可以从细胞核移植实验以及其他的实验证据中得到证实。

我们这一节还有左后一点内容那就是干细胞,那么什么叫干细胞呢?像植物体内分身组织具有分化能力一样,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如人的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也就是说

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人的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小结:

干细胞大家了解一下就行,我这节课重点要掌握细胞分化以及它的意义(简要讲一下)还有细胞的全能性(简要讲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资料收集和分析”中的“讨论”。

〖教师提示〗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通常把那些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分化形成一种以上类型细胞的多潜能细胞称为干细胞。干细胞有很多种类型,大体上可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

2.干细胞的研究为替换病变的组织和器官,某些癌症和遗传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作业〗练习一二。〖提示〗基础题

1.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目,稳定性差异。2.C。拓展题

1.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花卉,保证花木的优良品质不变,并且繁殖得快;通过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利用干细胞技术解决器官移植缺少供体器官的难题等。

上一篇:巡察组组长在巡察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教师岗位聘任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