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样题(精选5篇)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篇1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7.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 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 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17.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

B 特殊等价物

C 一般等价物

D 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8.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

B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 流动手段和世界货币

D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9.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是()。A 价值尺度

B 利润

C 成本

D价格

33.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 超额剩余价值

B 超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 商业利润 3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

C 出现资本家和工人

D 劳动者一无所有

35.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是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6.工资的本质是()。

A 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工人剩余劳动的报酬 37.利润率反映了()。

A 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B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 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

D 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51.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A 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B 价值增殖中作用的不同

C 物质存在形式不同

D 运动速度不同

52.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A 设备

B 燃料

C 原料

D 辅助材料 74.作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分配关系

B 消费关系

C 生产关系

D 交换关系 75.支配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A 价值规律

B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C 剩余价值规律

D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76.一个社会的生产方式,是指该社会()。A 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结合和统一

D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的统一 1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过剩的危机

B 生产不足的危机 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115.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 原料和燃料

B 辅助材料 C 机器设备

D 商业设施

160.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A 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 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C 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

D 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1.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 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 表明了利润的本质 C 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的利润差别

D 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2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 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2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 “代理制”

B “个人联合” C “企业联合”

D “参与制”

251.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

A 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B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 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 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

252.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 工业资本

B 银行资本

C 金融资本

D 商业资本

306.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

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 C实践

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307.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

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

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

358.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主义,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A 科学的思想体系上

B 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C 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上

D 共产主义者同盟上

359.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是()A 社会主义很难实现

B 社会主义必须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C 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D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360.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

A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B 资本主义加速其帝国主义进程 C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 世界共产主义进程

361.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A 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行

。B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C 社会主义不断地同资本主义作斗争

D 社会主义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6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473.作为人类自由自觉创造历史的开端的社会是()。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474.共产主义理想与一切空想和幻想的本质区别在于()。A 共产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

B 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消灭“三大差别”

C 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 D 共产主义理想符合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75.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实现,这是由()决定的。A 无产阶级的斗争

B 大多数人的信仰

C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 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多选题:

13.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 商品的总量增加

B 商品的总量减少

C 生产单位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E 单位商品价值量增加

14.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 劳动者的素质及熟练程度

B 科技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C 生产管理的效能

D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E 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

15.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下列选项中对等价交换的正确认识有()。A 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使用价值量上相等

B 交换双方的商品在价值量上相等 C 货币出现后,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

D 价格上下波动,不能与价值相一致

E 它只存在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并不一定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 16.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 商品本身的价值

B 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C 货币的价值

D 市场供求关系

E 货币的价格标准

17.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有()。A 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B 商品价格

C 货币发行量

D 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值总额

18.价格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A 商品交换都是按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的 B 从总体上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 从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E 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19.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上,价格()。A 以价值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 以价值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的变化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 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 不依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之变而变 51.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是()。A 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

B 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

。C 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D 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

E 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的统一

52.“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这里的三个循环是指()。A 生产资本循环

B 货币资本循环

C 流通资本循环

D 商品资本循环 E 商业资本循环

53.资本周转时间包括()。A 劳动时间

B 劳动过程中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C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D 商品的购买时间

E 商品的销售时间 54.资本周转:()。A 速度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

B 速度与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C 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 是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

E 速度提高可以节约预付资本和提高年剩余价值量 55.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 生产时间

B 流通时间

C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D 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

E 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56.资本按:()。

A 循环的职能形式可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B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D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E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周转方式不同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57.固定资本:()。

A 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B 是指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C 周转速度与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成正比例

D 折旧率与固定资本的实际使用年限成反比

E 磨损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76.社会总资本运动包括()。A 生产消费 B 资本流通 C 个人消费 D 一般商品流通 E 剩余价值流通

77.平均利润是()。

A 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B 各部门资本周转速度趋于平均化的结果 C 部门间竞争和利润平均化的结果

D 投入不同生产部门的等量资本所取得的等量利润 E 各部门依据资本大小按平均利润率取得的利润

10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A 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 B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C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D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E 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102.垄断资本要求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原因是()。A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国家参与经济调节 B 国内垄断资本需要国家支持以加强竞争的能力 C 社会化大生产需要巨额投资,要求国家直接经营或资助 D 生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需要借助国家力量以扩大国内外市场 E 经济波动与经济危机的深化

140.大量资本输出给资本输出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如它会()。A 为使输出国带来巨额利润

B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C 巩固和扩大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D 巩固垄断优势地位

E 加速资本积累,增强垄断资本实力

141.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经济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是()。A 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作用

B 国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 C 国际竞争的存在与发展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E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彻底改变

142.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对资本输入国的产生一系列后果,如它会()。A 吸收发展所需资金 B 引进先进技术 C 利用外资扩大生产 D 增加就业

E 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

194.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 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95.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A 16—17世纪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 196.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 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 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 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197.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A 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其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是不同的 B 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及具体国情各不相同

C 各国都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 D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影响 234.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 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 获得绝对自由

C 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 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E 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235.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 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 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 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E 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

判断

3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2.商品的二重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要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3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3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35.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36.无论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还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都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两个方面。()37.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8.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39.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

40.虽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不管劳动生产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相同的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价值总量是不变的。()

41.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和消费的矛盾()9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固定资本大规模的更新。()93.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9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会缓和的。()

95.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其生产方式是不能进行自我调整的。()9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整,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97.国家所有制的性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

98.商品经济的根本性质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

99.市场经济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但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着固有的缺陷。()128. 129.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指价格围绕价值自发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指价格围绕价值自发上下波动。()130.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上下波动,是由于供求关系的影响。()

131. 由于价值规律的消极作用的存在,所以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132.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133.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134. 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是依靠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

商品的二因素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各国民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260.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市场。()

261.跨国公司是由联合国有关机构出资建立起来的。()

262.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263.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的根源在于垄断统治。()

26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食利国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增大资本输出。()

265.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314.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科学的品格。()315.无产阶级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316.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31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性过程。()

318.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勇于自我批评。()319.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320.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其基本经济制度不可能也不应该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321.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规定有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322.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消灭了阶级和剥削。()323.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之一。()

324.十月革命的胜利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325.按劳分配体现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关系。()

408.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09.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410.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篇2

【考题盘点】

注:图表中打★表示考查了该知识点。

【考情剖析】

“语言基础知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辨析病句五个方面。语言基础知识试题作为高考语文试卷的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每年这部分的题量、分值又会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 体现一定的变化。下面就结合2008年高考的情况来谈谈2009年高考语言基础题的一些考情变化及考题特点。

一、稳定为主, 略有变化

稳中有变仍是语言基础知识试题的主要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型稳定。

语言基础题在高考中的考查大都是选择题, 只有全国卷一、全国卷二、海南宁夏卷、辽宁卷、重庆卷在语言表达的主观题中也考查到语病及词语运用, 2008、2009这两年的高考都是如此。

2. 试题在试卷中的位置稳定。

一般而言, 各个省份的高考在没有进行重大改革的情况下, 语言基础题的位置是稳定的, 一般多出现在试卷的前面部分, 少数新课改的省份则出现在试卷的后面部分, 如海南宁夏卷。

3. 题目的数量与分值稳中有变。

稳定是主流, 2009年高考大部分省份的语言基础题题目数量与2008年保持一致, 题目数量一般是3至5小题, 分值也以9~12分之间为主。福建卷与2008年一样, 没有直接设语言基础题。只有少数几个省份有所变化, 如江苏卷就减少了一道成语运用题, 题目数量由3小题减少为2小题;上海卷2008年没有设语言基础题, 但2009年则在现代文阅读题当中考查了一道虚词运用题;湖南卷减少了一道语言衔接题。

4. 考查的知识点也是稳中有变。

由于语言基础题的知识点有字音、字形、词语 (包括实词、虚词、成语、熟语) 、标点、病句五个方面, 而大部分省份的语言基础题为3至4道, 最多的就是5道, 因而在设题时就会轮换考点, 一些考点前几年考查了, 下一年份则有可能不会考查。不过, 词语、病句两个考点是必考题型, 除上海与福建外, 其他省份多年来都设题考查;字音题也是一个重点题型, 多年来, 大部分的省份都会考查, 每年只有少数几个省份会轮空;字形题在2008、2009两年高考中的热度虽然不如前几年, 但还是较为稳定, 两个都有7套试卷考查到;标点题的考查热度就有所降低, 2008年有湖北、山东、江西、天津四个省份考查了标点符号, 而2009年则只有湖北、山东两个省份。

5. 考查的形式稳定为主, 略有变化。

如每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单独设题考查, 但也有少数省份会把几个知识点合在一起考查, 如2009年高考中, 北京卷、山东卷就把字音、字形合在一题中考查;湖北卷、重庆卷、天津卷、四川卷就把词语、成语及熟语合在一题中考查。

二、贴近生活, 接轨时代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 2009年语文高考试卷传递这样一种理念。不仅语言应用题、阅读题、作文题贴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就连语言基础知识题也是如此。如字音题、字形题、词语运用题中涉及的词语基本上都是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 且相关的材料都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病句、标点题的材料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 尤其是一些热点事件, 如两岸关系、金融危机、H1N1甲型流感等, 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

语音题中的许多词语如“籼稻”“怯生生”“煞风景”“残羹冷炙”“圈养/可圈可点”“调度/宏观调控”, 无不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

字形考查中涉及的关键词, 如“装潢”“膨胀”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所用的材料也是贴近生活的, 如浙江卷字形题所用的材料:“目前, 出口疲软, 消费低迷, 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杆 (竿) 见影的效果, 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 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偏 (片) 面认识, 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 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词语运用题中考查到的关键词语及所用的材料也是贴近生活的, 如“李娟、楚金玲等5人在这次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 (符合语境, 使用正确) , 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入中国排协公布的新一届国家女排20人大名单”“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 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 使用错误) , 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等。

标点题中所运用的材料充满了生活气息, 如:“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 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两岸携手”与“共渡难关”之间不用顿号用逗号)

病句题中就运用到有关甲型流感的材料, 具有生活气息与时代特色, 如: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 但传播速度快, 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 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 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 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

综上分析, 语文基础题历年来变化都不大, 但考题的许多材料都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及重大事件, 来源于生活之中, 这无疑是在告诉考生:要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因而提醒考生, 2010年的高考应该也应该从以上两方面去准备。

【备考策略】

1. 注音题只要求认读, 不要求拼写。

材料多取自教材基本篇目或课外读本。备考时要重视积累, 平时要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建立自己易读错的词语表, 在复习过程中对读错的字要随时发现随时记录, 并分析自己读错的原因, 然后再经常抽一些时间去读一读这些词语。常见错误类型有多音字、形似字 (撼—憾) 、形声字 (尤其是声旁读音有变化的字:酗) 、同音字 (世故—事故) 、生活中常用错的字 (必竟—毕竟) 等。注意音随义转的规律, 如自怨自艾 (yì) 和方兴未艾 (ài) 。做题时一般用排除干扰项法, 未见过的词往往是正确的。

2. 字形题考查也只要求辨识, 不要求书写。

备考时要注意归纳易写错的字, 平时要多查字典词典, 分析字形, 掌握意义, 辨析用法, 剖析字形的组合规律。常见误区为同音异形字:不记其数 (计) ;形似字 (赢羸嬴蠃) ;多种写法的字 (蹒跚—盘跚、缥缈—飘渺) 。善于区别形似字的形旁, 多考虑形似字的形符所表达的含义 (碧—壁—璧—譬—擘—臂) 。

3. 词语运用中的同义词辨析主要考查现代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实词常从意义 (中止—终止) 、搭配 (偶然—偶尔) 、词性 (必需—必须) ;褒贬色彩 (成果—结果—后果) 、适用范围 (申明—声明) 、轻重 (束缚—禁锢) 等角度入手剖析。虚词要注意搭配习惯及语法功能, 注意关联词所表示的关系 (条件、因果、并列、假设、顺承、转折等) 。要分析前后分句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 都要结合语境, 句中的提示词要挖掘出来, 句中肯定有一处词或短语与备选词照应。要正选、排除法并用。

4. 成语运用中的成语有字面义和隐含义, 一般考查它的隐含义。

因此, 只从字面揣测其内涵往往会犯错误。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望文生义, 如文不加点 (点是修改之义, 不是标点) ;不分感情色彩, 如弹冠相庆 (贬义) ;不明重点, 如琳琅满目 (主要指商品) ;不辨语境, 如色彩缤纷的枫林;属语病 (重复) , 如使人民生灵涂炭。做此类题语境很重要, 一定要分析语境, 做到词不离句。

5. 病句题备考首先要掌握常见类型: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句式杂糅、语序不当、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其次在善于总结归纳, 通过多做题, 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特点。如句中的并列成分、正反词、介词等, 是容易出错的地方。答题时常用方法有:跟着感觉走, 即通过语感进行检测, 可很容易地审出杂糅、赘余、语序不当等语病;主干压缩法 (即划分主谓宾法) , 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同类比较法, 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 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 从而找出病源。

6. 标点符号备考首先要掌握《考纲》规定的标点符号的作用、性质及使用规则;

优秀生选拔考试样题 篇3

(I.数学部分)

1.若数n=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则不是n的因数的最小质数是().(A)19;(B)17;(C)13;(D)非上述答案.22.设a,b表任意两个不等于零的数,我们定义运算 如下:a b=a /b

则 〔(1 2)3〕-〔1(2 3)〕=

(A)-2/3(B)-1/4(C)0(D)1/

43.整数64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字所整除的性质。试问在10和50之间有多少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

(A)15(B)16(C)17(D)18

4.甲透露他的考试分数给乙、丙、丁三人知道,但其余的人都隐匿他们的分数。乙想:“至少我们四个人之中有两个人分数一样”。丙想:“我的分数不是最低的”。丁想:“我的分数不是最高的”,将乙、丙、丁三人的分数从最低至最高由左而右排列,则下列何者正确?

(A)丁乙丙(B)乙丙丁(C)乙丁丙(D)丙丁乙

5.函数y x =-1+1(x ≥1)的反函数是()

(A)y 2

2x -2x+2(x<1)(B)y x -2x+2(x≥1)2

(C)y x -2x(x<1)(D)y x -2x(x≥1)

附件 2:北京化工大学 2006 级优秀生选拔考试样题

(II.逻辑部分)

1.古希腊哲人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下面哪一个选项与这句格言的意思最不接近?

(A)只有经过反省,人生才有价值.(B)要想人生有价值,就要不时地对人生进行反省.(C)糊涂一世,快活一生.(D)人应该活得明白一点.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话的逻辑推论?

(A)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B)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C)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D)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3.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区的决赛前,某国的教练在排兵布阵,他的想法是:

如果 8 号队员的竞技状态好,并且伤势已经痊愈,那么让 8 号队员出场;只有 8 号队员不能出场,才派6号队员出场.如果决赛时6号队员出场,则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8号队员伤势比较重

B.8号队员的竞技状态不好

C.6号队员没有受伤

D.如果8号队员伤已痊愈,那么他的竞技状态不好.4.过去,我们在道德宣传上有很多不切实际的高调,以致于不少人口头说一套,背后做一套,发生人格分裂现象.通过对此种现象的思考,有的学者提出,我们只应该

要求普通人遵守“底线伦理”

根据你的理解,以下哪一选项作为“底线伦理”的定义最合适?

A.底线伦理就是不偷盗,不杀人.B.底线伦理是作为一个社会普通人所应遵守的一些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C.底线伦理不是要求人无私奉献的伦理.D.如果把人的道德比作一座大厦,底线伦理就是该大厦的基础部分.5.有些人坚信,在宇宙空间中,还存在着人类文明之外的其他高级文明,因为现在尚没有任何理论和证据去证明这样的文明不可能存在。

下面哪一个选项与题干中的论证方式相同?

A.神农架地区有野人,因为有人看见过野人的踪影。

B.既然你不能证明鬼不存在,所以鬼就是存在的。

C.科学家不是天生聪明的,例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并未显得很聪明。

D.一个经院哲学家不相信人的神经在脑中汇合。理由是,亚里士多德著作中讲到,神经是从心脏里产生出来的。

附件 3:北京化工大学 2006 级优秀生选拔考试样题

(III.语文部分)

1.下列语句不属于对偶的一项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

(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

(A)《三国志》、《柳河东集》、《边城》的作者分别是陈寿、柳宗元、沈从文。

(B)李贺、李煜、李清照三位分别是我国唐代、南唐和北宋初期著名的诗人词人。

(C)剧本《奥赛罗》、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儒林外史》的作者分别是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罗曼·罗兰和中国的吴敬梓。

高级二手车评估师鉴定考试样题 篇4

一、填空题(2分×20)

1、二手车是指经__________登记,在__________之前,需要变动产权的机动车。

2、简易折旧把汽车使用寿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旧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车辆识别码又叫VIN码,共有17位。其中第二位字母代表__________。

4、检验汽车的性能,应从动力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方面入手。

5、常见的二手车估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市场法。

6、按规定,二手车评估报告中中级评估师和高级评估师职能分工分别为中级负责__________,高级负责__________。

7、对二手车进行车况鉴定,一般应执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检测步骤。

8、进行车辆证照查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识别二手车的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1分×10)

1、下列不属于诊断二手车发动机故障的基本方法是()

A、看 B、摸 C、敲 D、闻

2、二手车评估鉴定工作的主导者是()

A、拍卖行 B、车主

C、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和人员 D、经销商

3、下列不属于不变动二手车产权的经济行为是()

A、车辆保险 B、担保 C、抵押贷款 D、拍卖

4、下列哪一因素最能决定二手车在清算过程中的价格高低()

A、车辆现行市价 B、新旧状况 C、使用年限 D、外观

5、下列属于车辆维护级别的是()

A、清洁 B、检查 C、日常维护 D、调整

6、下列属于汽车使用的新技术的是()

A、汽动机 B、压缩机 C、贴膜 D、钣金

7、在大型客车的价值评估方法中()采用的最多

A、重置成本法 B、现行方法

C、清算价格法 D、收益现法

8、不属于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

A、违约金 B、罚款 C、赔偿金 D、继续履行

9、在二手车拍卖中,不应指出()

A、车辆展示单位及联系方式 B、车辆事故瑕疵

C、车辆行驶里程 D、配件

10、下列不属于合同主体的是()

A、法人 B、自然人 C、公民 D、其他组织

三、多项选择(2分×10)

1、二手车评估方法有()

A、重置成本法 B、收益现值法

C、现行市价法 D、清算价格法

2、与清算价格高低有关的因素有()

A、企业破产形式 B、车辆拍卖时限

C、车辆现行市价 D、车辆拍卖方式

3、二手车评估鉴定的目的是()

A、变动二手车产权 B、不变动二手车产权

C、车辆拍卖 D、车辆典当

4、二手车评估鉴定的原则有()

A、工作原则 B、最佳原则

C、企业原则 D、经济原则

5、汽车碰撞损伤可归纳为哪几类()

A、侧弯 B、凹陷

C、折皱 D、扭曲

E、菱形损伤

6、车身涂膜修复材料主要有哪几种()

A、底漆 B、中间涂层涂料

C、面漆 D、辅料

7、二手车买卖合同的基本原则是()

A、合法原则 B、平等互利、协商一致

C、经济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8、二手车置换的主要方式是()

A、用本品牌旧车置换新车

B、用品牌旧车置换同一品牌新车

C、购买本厂家的新车,置换旧车,不限品牌

D、必须用同品牌置换同品牌

9、二手车销售定价目标有哪几种()

A、利润目标 B、销售目标

C、竞争目标 D、数量目标

10、机动车的主要类型有()

A、汽车 B、汽车列车

C、摩托车 D、拖拉机

E、机械车

四、简答题(5分×4)

1、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2、简述如何变动二手车产权?

3、简述二手车交易的基本流程?

4、简述二手车质量认证的基本工作流程?

五、计算题(10分×2)

某一被评估车辆甲,其出厂时的燃料经济性指标为每百公里耗油量28L,平均每年维修费用为3万元,以目前新出厂的同型车辆乙为参照车辆,该车出厂时燃料经济性指标为每百公里耗油量23L,平均每年维修费用为2.5万元,如果甲、乙两车在营运成本的其他支出项目方面大致相同,被评估车辆尚可使用5年,每年平均出车日为300天,每日营运150KM,所得税率为33%,适用的折现率为10%,试估算被评估车辆的营运性功能损耗(燃油价格为2.2元/L)。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篇5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分)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

答案:(6分)(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2.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案:(6分)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3分。意思对即可。柳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而分析的,得1分。)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1分)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案:(6分)“卧”字确实使用最妙,(1分)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2分)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3分)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台 城 [韦庄]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案: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3分,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 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3分,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错别字、病句酌情扣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①“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②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意思对即可)②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意思对即可)

六、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2分)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的“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人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案:(1)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2)唤起读者想象,暗写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闯进门来。闼,小门。

1.“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写一段赏析文字,不超过200字(6分)

马诗二十三首①(其五)[唐·李贺]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①《马诗》:通过咏马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共23首。②金络脑:一种贵重的鞍具,借指马受重用。

答案:一二句突出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三四句借马抒情,表现作者热切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不遇于时的感慨。手法:见景生情,拟物抒情,意在言外:运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内容4分,手法2分)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案: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填空:“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____,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____ 季节的一种_____气氛。

(2)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案:(1)(离散、漂泊;暮春;哀伤、惆怅)前一问2分,后两问各1分。(2)(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2分)

十一、古诗鉴赏(6分)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

1、外弟:表弟。2、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3、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答案:(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初问姓氏,心已惊疑,待知姓名,即忆起旧容,于是化惊为喜。叙谈伤乱感慨之情,寓之意中。(2)全诗采用白描手法;(3)以凝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表述上可有差异,但必须紧扣以上三点)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两个小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⑴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 , 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

(4分)⑵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分)答案:⑴(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2分)侧(2分)⑵(2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

十三、读下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6分)

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2分)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案: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分)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分,“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含义与作用各1分)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1)以元夜的繁华热闹反衬“那人” 的孤寂。(2)表达作者耐得冷落寂寞、不趋流俗、保持志士操守的高洁品性。

十五、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送人归东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见日,尊酒慰离颜。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清朝有位文学批评家称这首诗的首联“起调最高”;其意思是,起笔便显露了不凡的格调。请参考这一评价,写出你对首联(“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的理解和评价。

答案举例:送友人东归,但见荒废的古堡,凋零的黄叶。这本是充满别愁离绪的场景。殊料,友人心志高远,既不悲秋也不伤离别,于是诗人便以“浩然离故关”奏响了昂扬的主旋律。起笔写深秋送别,却意气洋洋,确实格调不凡,正所谓“起调最高”。

十六、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答案要点:(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古人有“一诗之眼”与“一诗之骨”的说法:“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字眼)”;“诗骨”,指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的“句”。上面这首杜诗,其“诗眼”是 “孤”;其“诗骨”是“飞鸣声念群”。

(2)在颔联、颈联和尾联中任选一联,联系全诗,说说是如何表现诗意的?(4分)①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

②颈联“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意思是“望眼欲穿好像就要看到雁群了,声声哀鸣好像听到雁群的叫声了”:“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③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意思是“野鸦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忠贞。)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发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学亲。

注:①分:情分。②蔡家亲:即表亲。卢纶与司空曙是表兄弟。(1)请分别用一个词归纳前四句、后四句所表达的作者心情。(2)

前四句:“悲”或“悲伤”;后四句:“喜”或“欣慰”。

十九、阅读下列唐诗,完成(1)—(2)题。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塞上听吹笛》(高适)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边塞诗。两首诗都写了乐曲声和月色,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案示例: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注:·借问梅花何处落·,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二十、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烟。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示例:第一联写诗人夜宿牛渚,江夜寂寥,天水一空,这种秋江空寂之景很自然地使李白想到谢尚对袁

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大志难酬的孤独和寂寞,也表达了自信、旷达、洒脱、豪放之情。二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陇西行 唐朝·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朝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① 你认同前人的评论吗?

② 请写下你自己的赏析。(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前两句以精练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后两句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以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

全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句:可怜句紧承前句,本是题中之义;犹是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二十二.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

赤 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 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顗事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对读书人的蔑称)不识好恶”,1.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为什么? 2.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许顗的评论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小见大,通过个别反映一般。大乔、小乔虽与这次战役并无直接关系,但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俩决不会被俘;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杜牧说“铜雀春深锁二乔”,正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亡。如果按照许顗那种意见,将诗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就诗味全无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是诗的生命。因此,杜牧这两句诗不但没有错,反而以小见大,富于形象性,显示了诗人艺术处理上的匠心。二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a。(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二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1)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2)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答:早春。根据尾句中“经冬”一词可推断(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 二十五.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作答:

晚 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答案示例:(1)使无情的草树能知、能解还能斗,且彼此还有高下之分,使描绘的晚春景致生动而有奇趣。(2)言之成理即可。如:同意,因为作者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百首无成; 不同意,因为作者在诗中是在嘲笑杨榆荚没有红的花,不能为春天增光彩; 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还是敢于与红紫争鸣争放,为晚春增色。二十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王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答案要点: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秋夜清冷,乌鸦都已归巢,唯余江水悠悠。表达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所答应是对意境的描绘,有人、有景、有情)。二十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 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二十八.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2)题。

南乡子 苏轼

寒誉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洒卮。

梅花词和杨元素

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注]这首词是苏轼任杭州通判时(1074年初春),与杭州知州杨元素的唱和之作。

(1)填空:这首“梅花词”凡56言,竟不见一个“梅”字,但通篇透露着梅花报春的讯息,称得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2)简答:“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它与上片起首“寒誉满疏篱,急抱寒柯看玉蕤”有什么联系?

以味觉替代视觉,暗写“梅子”已初挂枝头,颇有新意。照应了上片起首描写的梅花盛开的情景。(注:“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寒雀争闹枝头,侧面表现梅花之盛。)二十九.阅读下面宋词,回答: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这首词是张孝祥由潭洲(今湖南长沙)改官离开湖南时,途经黄陵山下,遇风阻所作。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满载”两句以工整的对偶描绘风未起时的秋色湖光,蕴含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波神”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微风忽起时斜阳照射下的鳞波美景,并交待作者停舟峰下的原因是波神多情,天公作美。三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词①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②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答: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三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l)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本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答: “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三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沙上鹭 张文姬

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

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是高旷昂扬。你同意那一种?为什么? 焦急期冀:沙头鹭并不是直上云霄的鸟,又无好风;但有抱负,如有时机,就会展翅高飞。高旷昂扬:虽为沙头鹭,但有云汉之心,积极进取,抓住时机,定能一展抱负。三十三.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答案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2分)

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三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蜀中九日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答: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三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2分)

答:秋风本无形,但它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虽无形可见,却又处处可见。用“见”就将秋风与秋风所带来的肃杀的秋景联系起来,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答: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乡思。三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6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①.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②.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自己 比做 接舆,又将 裴迪 比做 五柳,表达了诗人 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三十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②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十八、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②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三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苦,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答: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四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红叶 唐·韩氏

流水何大急,深宫尽日闲,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行 宫 唐·元稹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韩氏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 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 委婉、含蓄 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的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乐景写哀(反衬)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

(2)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完全相同呢? 不完全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无可奈何,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四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① 李白这首诗写听琴,运用了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典故。该诗表现音乐的高妙并不是直接写琴声,而是从侧面重点描写听者的惑受。

② 联系诗中所写的典故和最后一联所写的形象,简要说说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示例:诗人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诗人在结尾以“碧山暮”、“秋云暗”一方面写出了听琴时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另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愁情。四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水急流”是写景,与诗中的判别情景也密切相关,响应了上句中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句听“人已远”(2)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不是同一时期的事情,中间有一段较长的时间间隔,是为了强化送别的感情,酒醒之后,才意识到朋友已经离开很远很远,倍感凄凉孤独。

(3)诗中有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作用有什么不同?

前者写红叶青山的美景,是衬托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描写满天风雨,是烘托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四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② 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③《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四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②,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③。

【注】①玉露:白露。?②他日泪:往年之泪。?③暮砧:黄昏时分的捣衣声。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前人曾说这首诗是情景“和谐统一的典范”,你是否同意此说?请结合诗中的某一句来鉴赏。

答案示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郁郁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变异无常和臬兀

【对景物进行合理的分析,并能回答诗人的情感】

四十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 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四十六.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①行人:指困金兵南侵而逃难的人。②鹧鸪:一种叫声凄厉的鸟,其叫声谐音为“行不得也哥哥”。(1)解释:“长安”、“无数山”、“毕竟东流去”(共3分)长安:指沦于敌手的宋国都城(汴京,开封也可)无数山:暗指不图恢复只求苟安的南宋小王朝内大大小小的投降派。(南宋朝廷内的投降派)毕竟东流去:暗指力主抗金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

(2)全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除寓情于景的手法外,作者为便于抒情还主要用了哪种含蓄的表现手法? 思想感情:极端悲愤忧郁的心情?表现手法:象征

四十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仅写“思乡或思念亲人之情”不得分)

(2)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4分)

答: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四十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咏 柳(曾 巩)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喜悦、赞赏;贬斥、嘲讽。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四

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白居易

⑴谁在“计程”? 答:白居易(或:作者与李十一)谁“今日到梁州”? 答:元九(或:元稹、故人)

⑵据白居易的《三梦记》记载,首句原为“春来无计破春愁”。你认为改句与原句相比哪个好?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答:现在的句子好。理由有三点:“醉”为下文“醉折”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起、承两句重复使用“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首句为三四句写“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五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李 凝 幽 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以动衬静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 五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 “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五十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金陵酒肆留别(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五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的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精妙地描绘出了一幅生意盎然的晚春群芳图。(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①“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自惭形秽,终凭自己的一技之长——作雪飞,积极参加到挽留春光的队伍之中,这种勇气实在值得钦佩。②“杨花榆荚”平淡无奇,就如同人无才华写不出华美的文章,只能化作漫天飞舞的雪花。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对比,从反面衬托出春光的无限珍贵。五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十五、阅读李商隐的一首诗,回答下题。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这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诗中的贾生,正有作者自己的影子,慨叹贾生的不遇明主,实际是感喟自己的生不逢时,自伤之意尽在言外。五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五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这首词运用了 对比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愁 字。

(2)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日非,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因此作者不便直说。有愁而不能直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意味深长。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1.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

2.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吗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面湖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

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昌阻风(宋)方泽

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①情景交融或正话反说,以乐写哀,欲抑先扬。②表达了诗人满腹的乡思和愁绪。(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3分)

答:并不相悖,而使诗更显构思精巧,以闲适写哀愁,含蓄委婉或从侧面表达了诗人浓浓思乡之情。六

十、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②

注: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②“天街”指皇城中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六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

(2)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2分)

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雨、野渡、舟自横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 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六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夏 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窗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

此诗以“夏意”为标题,着眼点在“意”,写诗人于炎热盛夏中的一种心境。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⑵“时一声”的“流莺”与这种心境是否和谐?为什么?

答:⑴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⑵和谐的。园林深处不时传来的一两声婉转的黄莺鸣啼,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静谧。六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荠麦花如雪。

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个变化的?

答: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六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庆全庵桃花(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1)首句化用了什么典故?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3分)

答:①首句化用《桃花源记》原意 ②首先表示年复一年,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2)请简要分析“桃花”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答:①借桃花引出世外桃源,将隐居山间的眼前现实(实)和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虚)巧妙地结合了起来。②作者借写隐居之地桃花开放之景,表达了避世山中的孤寂之情。③作者希望“花飞莫遣随流水,”曲折表现了隐居绝仕之意。(第①点可紧扣诗题来答,第②点可紧扣第二句诗来答,第③点可紧扣最后两句诗及诗后注释来答)

十五、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

登鹳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

问: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答: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十六、阅读《江汉》一诗,完成两小题。

江 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和曹操的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两句诗诗意一致。(2分)(2)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旨。(4分)

答:抒发了诗人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六

十七、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不消”表面上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2)“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指“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 “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六十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诗中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 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 江 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人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1)你读出了什么呢?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在境无限凄凉;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2)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反衬或以虚写实);(3)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七

十、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①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诗人的处境如何?

答:新年迫近,却身在天涯;年事已高,又居于卑位。被贬谪,有家难回。②读这首诗可以体会到诗人怀着怎样的心境?

答:谪迁岁月中哀愁的心境,佳节将至伤感的情怀。七十一.阅读下面一唐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①,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①此句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1)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 “自下而上”或“由近及远”; 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 “上”。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 “反衬” 的修辞手法。

(2)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答: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七

十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闺 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答: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答:先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少妇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十三、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①、②两题。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 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

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七

十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相关问题

竹 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⑴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赏竹? “月夜” ⑵此时之竹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致? “月移竹影,映上窗帘 ” ⑶这样的景致为什么特别值得赏玩?

答案:竹影婆娑,弄姿窗前,景象生动,格外招人喜爱,月色朦胧,更能催生人们的联想和想像。(能从实和虚两面答就算对)

十五、读下面的诗,完成(1)(2)两个小题。

归田园居(之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十六、赏析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3)三题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答: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看似写实,其实实中有虚,有情有理。请问是什么情、什么理?

答:首句写词人对“花落去”而终究无力挽回的叹惋,次句借“燕归来”抒写因美好事物归来而欣慰。所包含的哲理是,人事兴衰,无往不复。

上一篇:乡下人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下一篇:离子反应复习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