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2024-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精选9篇)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篇1

进入高中之后,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时间变长,许多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之后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出现了众多的不适应。在英语学习上,高中的词汇量增加,文章变长,学生们感到英语学习更加难学。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帮他们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做到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在学生升入高一之后,英语教师要通过入学测试、问卷调查、当面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学生对初中学习过的词汇、语法、句型等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教师在开始的英语教学中就要帮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紧跟教师的思路并做好课堂笔记,课后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在课上,英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由低到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每天都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篇2

一、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 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仔细分析这一要求, 很明显可以看出, 新课标把历史教学方式提到了极为凸显的位置上。从这一要求出发, 我们转变教学方式是必然的, 而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 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教育理论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不同, 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我们的教学方式可以转变, 可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学语言, 其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方式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重视它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运用高中历史教学语言

1.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必须讲究科学。

历史教学语言, 它本身是一种教学语言, 最重要的是准确无误, 因为历史既是客观的, 又是严肃的, 语言的准确无误, 实际上就是重视科学性, 这是对历史教学最起码要求。强调科学性, 首先要注意语言的语音和吐字, 这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基本要求。在历史教学中, 发音标准, 吐字清晰, 才不至于影响历史知识的传授, 进而破坏历史教学过程, 故此, 我们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在历史知识中, 有一些历史名词, 其读音与今天不一样, 或者容易误读的, 那就更加要准确表达, 不能误导学生。

2.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追求精练。

恩格斯曾经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号, 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因此, 教学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干净利落。

3.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需要具有感情色彩。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会有感而发:“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新课标里面, 情感教育是在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被专门列项提出, 成了历史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因此, 我们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语言要融入自己最真实也最真挚的感情。以情入理, 以情感人。我们历史教学语言需要融入情感, 而且是有感染力的真实情感, 是教师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

4.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必须思维质量。

从语言实施效果角度出发, 衡量一种语言是否有生气、有魅力, 标准应该是看语言的思维质量。语言是思维的体现,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 我们运用语言, 自然也需要质量。有鉴于此, 我们把思维质量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放到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上来。大家知道, 历史是一幅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画卷, 但这个过程却不能重现, 也不能像物理、化学那样去做实验。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语言就充当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了。那么为了让语言使历史“活”起来, 我们就必须讲求思维质量。

5. 高中历史教学语言的新运用应该通俗易懂。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我们的教学语言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的语言要来源于生活, 要贴近学生、通俗易懂也要体现时代气息。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 首要一点是, 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来表达。书面语言虽然雅观整齐, 可是离生活较远, 不如口头语言那么流畅鲜活。从情感方面, 学生也比较容易于接受口头语言, 毕竟那是他们的日常语言, 理解起来十分得心应手。其次, 语言要具有时代气息。历史教学语言最犯忌的是, 在讲古人古事的时候, 乱用现代名词、现代术语。相反地, 倒是应当引用古人说过的原话, 古籍上记述的原文。如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西斯德国侵略捷克斯洛伐克时, 引用一句希特勒原话:“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 是我不可动摇的意志。”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便暴露无遗!最后, 适当应用身体语言。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身体语言, 事实上, 身体语言是师生之间交流最默契的语言, 而适当用身体语言教学, 也能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三、高中历史教学语言新运用的意义

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篇3

新课标改革之后的高中教学中,物理教材中已编入了大量的物理实验,其中有些实验因为自身设计或实际教学条件的局限,效果还不够理想。从物理实验的意义和作用来看,教材上某些章节物理实验数量还不够,教材里有的图片完全可以改成物理实验,必要时还需加入一些物理实验。本文就如何改进高中物理实验做出系统科学研究,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 物理 实验

一、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概述

(一)高中物理实验的作用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课堂上由老师操作表演、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的实验。高中物理教学中,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简单、明晰、突出地重现,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既有利于学生建立和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又有利于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二)改进物理实验的目的及初衷

当前应试教育阶段下,在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实验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许多高中只重视物理学的理论培训,而并不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忽视了高中理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为物理学作为理工类学科的一门入门基础学科,实验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当前高中物理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众所周知,物理实验是有目的的,但学生做实验时,经常会出现没有预习,也没复习的情况。学生知识结构薄弱,在实验过程中十分被动,一节实验课下来,毫无效果。所以,学生做实验之前一定要预习,做到心中有底,有的放矢。

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包办帮学生做实验。这样是绝对要杜绝的行为,因为按照新课程理念,物理实验的主体不是教师。不是实验本身,也不是实验规则,而是学生!当我们的实验主体回归到学生身上,物理实验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程序化操作、让实验丧失其原本意义

走进实验室,实验已规定教师按程序安排好学生,学生也按程序接待完实验,走出实验室,一切都已结束。实验已把教师和学生按计划完成了。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总是按既定的:一目的,二原理,三器械,四……的程序去操作.

实验已设计好了目的,实验已找好了证明的办法,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实验都已设计好了,怎么记录,怎么分析处理,实验都一一规定好了。这样的物理实验,已经丧失了它原本的初衷及意义了。

(三)硬件设施的陈旧落后及不足

根据调查表明:高中物理实验室的建设情况,普遍不尽如人意。实验室数目少、面积小,不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验员学历低、业务水平不高,仪器数量少、陈旧、使用率很低;实验室管理机制跟不上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中物理实验的操作性很强,所牵扯的专业性仪器设备比较多,如蹄形电磁铁、线路实验板、校准试验仪、槽码、滑动变阻器、向心力演示器等。另外,开展实验教学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场所。并且,为延伸教学课堂范围,还应大力推广多媒体实验教学设施的应用,将网络同高中物理课堂连接起来。

上述设备仪器场地等的配置,都需要学校为此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然而实际上很多学校出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甚至是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的原因,对此投资不够,从而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关于改进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的对策

(一)改物理实验为“设计参与活动”

从教学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教师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一点学生的参与,这种物理实验虽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视觉化,但谈不上什么教学的提高,对农村孩子们来讲,就更不见其效了。

所以应加强对物理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甚至把物理实验改变为一场“设计参与活动”。我们在物理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物理实验中,以自己的意志和思维动手能力,帮助老师或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记得我在讲“电学与电场”一节教程时,曾设计了一个家庭电路,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多功能电能表等实验设备的操作能力,甚至是能够解决家庭中的“电工活问题”。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物理实验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实验

通常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验,一般是不需要学生参与的。而只是物理教师站在讲台上,说明实验目的及方法、进行实验设计,进行一次完整操作,让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来就完成了。物理教师的任务仅仅是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而加深学生们对于电学、磁学、力学及运动学、光学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但是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存在弊端的。因为凡事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尝试,才能真正理解,而并不是观看别人表演。对此我曾改变物理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负责一些实验的具体操作。

我在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及安排,给最终的实验结果做出优良与否的评论。努力让学生在一种积极主动的环境下,来进行实验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实验的参与者,以一位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研究观察,最终完全物理实验。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物理实验教学

通过常规仪器来进行物理实验,仅仅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的手段。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样也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学方式也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利用多媒体来组织物理实验信息,从而进行现代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以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最优化,使学生真正懂得物理实验的学习方法,培养起一种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多媒体演示教室的实验中,各种宏观、微观、极快、极慢的电场及磁场的微观粒子活动,可以清晰全面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以打破,微观世界的情况在现实中得以模拟,教师可以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的物理场景。从而使微观粒子的有序活动,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最终使学生了解得以加强,从另一个角度去学习物理学中的理论知识。这不仅为物理教学增加了发送和接收的信息渠道,同样也为现代化的教学活动,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总结

物理实验教学,是对于传统自然科学研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古人就曾说要“格物致知”,只有先“格物”、才能后“致知”,这种实验精神在物理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样,高中理科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巨大的作用。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只有秉承“为学生负责、为学校负责、为教育负责”这一原则,勇于探讨新课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新途径,才能最终不辜负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

【参考文献】

[1]殷玉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的科学探究式教学[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15.

[2]黄春辉,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2011(18):68-69.

[3]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4]陈卓,周乃君,问题引导法视域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2 (5):134-135.

[5]张金凤,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56-157.

[6]许慧,浅析新课标理念下的有效物理課堂教学[J]. 读与写杂志,2014,7(10):36-37.

[7]张玲,论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本质和特点,文教资料[J].2015(26):53-56.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6.

[9]冯忠良,教育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133.

[10]张大昌,高中物理(选修 3-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4.

[11]李东,“问题性教学”在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理论观察[J].2015(2):100-101.

[12]张玲,论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本质和特点,文教资料[J].2015(26):53-56.

[13]刘超,教学创新的关键--让学生“会问”.基础教育参考[J].2015(6):40-41.

[14]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索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15]钟士军,高中物理探究学习工具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篇4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虽然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但诗歌有它本身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易于感受等特色,再加上“每个青年都是潜在的诗人”(著名诗人叶延滨语),这使诗歌欣赏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不仅有了可能,而且由于学识阅历文化传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诗歌阅读欣赏甚至是培养中小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

中国作为诗歌的国度,有许多关于读诗的宝贵经验,比如“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涵咏滋味”等等。许多鉴赏专家提出学习诗歌要多读,要去涵咏,去感悟、去思索,这固然是正确的态度和基本的方法,可是对只有十几岁的中学生来说却是异常艰难的事。就算是已经成年的人要通过读来涵咏、感悟、思索诗歌,理解诗歌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有鉴于诗歌理解的难度与学生生活经验、思维水平的现状的冲突,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尝试从诗歌语言的特点出发,从诗歌表意的常识出发,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出发,从诗歌作为文学体裁的特点出发,教给学生一些与自身生活、思维深度关系不密切的理解诗歌的方法,以此来弥补学生生活和思维上的不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把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整理一下,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一、从诗歌词句特点入手,理解诗家语

诗歌语言的特点涉及到语言风格、遣词造句、语体色彩等,诗贵含蓄,诗歌语言往往具有暗示性、跳跃性、多义性、隐喻性等特点;其次,诗歌语言要形象、准确、凝练、简洁,所以分析诗歌语言应特别注意古诗的“炼字”,达到几字乃至一字传神的精妙境界。当然学生只知道这些抽象的概念,对鉴赏诗歌来说是茫然而无用的。我们应该要教给学生实实在在的理解诗歌语言的方法,所以我选择教会他们理解诗歌语言最基本的词句知识。

古代诗歌是说文言文的古代人写的,所以它包含古代文言词句的各种常用和特殊的用法,比如常用用法中文言以单音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为主;特殊用法则有: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倒装句式、互文见义等。上课时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诗文例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在读诗时他们就会注意这些常用与特殊的用法,从而更好的理解诗歌语言。比如,词类活用: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按照常理理解诗歌语言和理解文言古文一样是用直译的方式----单音双解法,可是在这个诗句中如果我们用直意的方式翻译,就会发现它不符合语法规范:晓是早上,镜是镜子,那么整句话就成了:早上镜子只是因为鬓发改变而发愁,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再者早上是时间名词,在句中应该做时间状语,由此可以推断出镜在此应该活用作动词了,也就是应该翻译成:照镜子。再如,倒装句式,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有句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如果我们按常规的翻译方法就没办法理解,可是我们如果进行一些调整: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再按直译的方法翻译就会准确的理解诗意了。碧梧:梧桐。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当然,诗歌中常见的互文见义也是要在教学中加以指出和强调的,常见的诗句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不能翻译成: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因为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因而不知道互文,就会犯理解不准确的毛病。

诗句难解也就在这些地方,如果教师教学时能努力让学生较好的掌握这些词句知识,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词义、句意的解析能力就会提高,在诗歌的阅读理解上就具有了起码的语言理解的常识能力。

二、从诗歌创“意”常识入手,领会意象深意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是内容。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只有了解了形象,才会领会诗的主旨。形象分人物形象,自然形象。鉴赏意象,通常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归纳出形象的特征,进而理解诗人寄予在形象中的思想情感,这些思想感情与客观形象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诗人创作的包含诗人独特情感体验的意象。从这些诗歌创“意”的常识入手,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诗歌意象的深层含义。形象特征的不完备性是诗歌形象的主要特征。小说和散文形象可以描写的十分完备和细致。由于篇幅的限制,诗歌描写事物总是表现它的某些重要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要教会学生能从诗歌形象中归纳出它的主要特征,通过想象、补充,深入、全面地理解形象。比如王安石的《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底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作者就是通过选取远景:天空阴云半合半开,底垂的暮云带着雨意,沉重、缓慢地移动着。赋予这幅秋江暮云图,朦胧悠远而闲静的特征,加上起伏绵延的青山尽头,隐约而现地点点云帆,给人以幽远淡雅的感觉,创造出空明幽远的意境。教学时就应教会学生通过理解作者描写的各类景物的共同特点,综合出作者选取远景,突出景物特征的表现意境的思路,从而教会他们通过归纳意象特点理解出作者蕴涵在形象中的情感。当然,形象创作的动静结合,是诗歌开拓诗境,传达感情的一种常用方法,是诗的意象构成情趣的一种手段。学生对诗人用动静结合创作形象的方法,理解较浅,不知道或难以理解诗人利用动静结合创造形象的意图与内涵,如果我们告诉了学生,让他们知道动静结合是诗人形象创作时有意而为之,学生就会格外注意,并建立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分析理解形象的思维。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形成了雄浑开阔的意境。而形象创作的虚实结合,是诗歌形象思维的起码要求,诗讲究模糊性,朦胧性,不能太实,太实很难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不能太虚,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让人摸不着边际,见不着真意。因此诗的意象构成,应该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这样也使诗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容量更大。

我在教学时应抓住诗歌形象创造的这些其本常识,教学生从这些方面解读诗歌形象,学生在读诗时就能打开思路,并知其所以然了。

三、从诗歌表达技巧入手,理解表情方法

诗歌表达技巧包括的内容很多,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分析角度应该是:行文构思、修辞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关于修辞手法,诗词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设问、反问、反复、互文等。学生常见的毛病是分辨不清或不能从诗句中发掘这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教给他们基本的修辞知识,进而结合诗句分析,让学生学会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较好的辨别并结合诗句分析各种修辞的作用和表达效果。例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的后两句在形容洞庭湖景色时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学生可能知道是比喻,可不一定知道是暗喻,这时我们就要从暗喻的特点启发学生:暗喻是只出现喻体,本体与喻词是不出现的,很显然,白银盘,青螺是用来比喻洞庭湖景色的,到底它们的本体是什么呢?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呢?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理解思考,就能清楚的认识到暗喻的特点和妙处:白银盘的本体是皎皎月辉下的洞庭湖水,突出其澄澈空明的特点;青螺的本体则是皓月银辉之下愈显青翠的洞庭山。可以看出本处的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子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秋月光华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工艺美术作品。

至于其他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在许多作品中可见,在此不再累述了。

总之,教师能从诗歌语言入手,从诗歌创“意”常识入手,从诗歌表达技巧入手,教给学生把握诗歌意象和形象,读懂诗歌思想内容,体会诗人想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就能建立起学生理解古代诗歌的起码的认知框架,读一般的古诗应该是没有什么障碍了,生活经历地限制也就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可能达到实际学习年龄,顺利解读古代诗歌。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辞典》

新课标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篇5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谈新课标高中历史改进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改进教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 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改进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通过教学活动, 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 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 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 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 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二、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 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 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 使学生被动学习, 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被丧失了。因此, 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例如, 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 而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 让学生被动地听说, 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 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 注意学生的反应,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 不管学生是否接受, 在课后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 与学生进行交流, 要把学生适应教师, 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 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 以提高学习效果。

三、由重教学结果, 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 是“重结果, 轻过程”, 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 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 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 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 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 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 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 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 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 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 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 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 既长知识, 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 是经历“ (具体) 感知—— (抽象) 概括—— (实际) 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 “感知——概括”, 让学生的认识活动, 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 通过抽象概括, 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 “概括——应用”, 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 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 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 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四、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 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 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 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也不符合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 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 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 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 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 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 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 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篇7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英语;词汇教学;重要性;教学策略

一、前言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用书指出,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为了解决词汇量大所带来的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方法,要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具备在综合语言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为此,新课程标准在参考权威词频统计结果和综合了国内现行教材词汇表的基础上,适当补充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际中所需的词汇,力求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的标准接轨。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学家金斯(Wilkins,1976)的一句“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精辟地道出了词汇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没有语法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离开了高效率的词汇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事实上,词汇量要求过低确实一直是影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效率和制约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重点集中在语用、语篇、交际能力和学习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语音、语法、词汇,语言的三大要素的地位似乎日趋下降。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造成差生面扩大,大量的学生学习兴趣锐减。可见高中生学习英语最苦恼的,最为困难的问题是记不住单词。“单词是英语的生命”,显然记牢单词是学习英语中首要解决的问题,而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与归宿。

三、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

1.运用趣味性的词汇联想记忆法,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了解他们的特点。中学生精力旺盛,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不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采用适合他们性格和年龄特征的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在讲解词汇时,如果教学语言单一、枯燥,学生必然会觉得索然无味。反之,如果把讲解词语与适当补充与其相关的知识、笑话或英、美英语、习语、谚语及相关词语典故相结合的话,不仅可以活跃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扩大其知识面,开阔其视野。其次,要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地参与课堂的语言实践,就要求教师设法利用各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使用一些直观教具和计算机、实物投影等先进的电化设备进行词汇教学,能使词汇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强化学生的记忆。在教学选修七Unit 4的新单词roof时,笔者通过PPT展示以下有趣的联想巧记法,与学生互动,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巧妙地归纳了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单数改为复数的变化规律。

一般将f或fe变为v再加es.

巧记:小偷的妻子用树叶当刀子把架子下的狼砍成两半,然后自杀。

学生归纳:The thieves’wives used the leaves as knives to cut the wolves under the shelves into halves and then ended their lives by themselves.

但有些以f或fe结尾的名词单数变复数,直接加“s”。

巧记:海湾边、悬崖上,首领屋顶遥相望;

谁说他们无信仰,证据写在手帕上。

还有暗礁保险箱!

学生归纳:gulf,cliff,chief,roof,belief,proof,handkerchief,reef,safe.

2.采取比较归纳法,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词

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比较归纳法可以使学生对词语有了正确的理解,又避免了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教师可以通过近音词、近形词、近义词等对比辨析,同音异形词、词语搭配等比较归纳,以新带旧、以旧学新,对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从而有效地区分易混淆词语,提高学习效率。对常用的近义词或词组,如divide,separate;suggest,advise,recommend;dial,call;run out,run out of等应该及时帮助学生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便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正确使用。在帮助学生比较归纳的同时,应结合语境语篇,使所教的词汇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

3.运用英语构词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英语词汇总量虽上百万,但基本构词成分却是有限的。无论就音形而言,还是就意义而言,每个英语词都同其他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英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胡春洞,1990)由此可见,英语词汇量虽然庞大,但它本身却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很强的系统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词汇的这些特点,立足于词汇系统之上,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并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发现,这样的学习有学生亲自的参与,更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将会大大有助于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构词法通常有转化、合成、派生等。转化法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comfort,support,desire,dry,cool等名词或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合成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workmate,highway,railway,hardship,friendship等大量单词。派生法在构词法学习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如,与social 有关的词汇有society, socialist,socialism等。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构词法知识后,笔者就坚持让他们自主收集每个单元的兼类词和同族派生词,这样他们在对词汇的识别、发音、理解、记忆和使用以及扩大词汇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

4.通过多元化练习反复识记,巩固所学词汇

人的记忆时间有长有短,按照人的记忆规律,一般在一定时间内对新接触的事物名称通过三到五次反复就可熟记在心。所以词汇教学除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外,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复习巩固。通过多种方式对单词进行系统的复习来帮助学生是有必要的。课堂上教单词时,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安排相应的听写、翻译、完成句子、同义转换、造句等,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此外,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CAI课件,创设情景呈现单词,集词汇、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让学生尽快理解词义,提高记忆效率。在呈现目标词汇的书面文字信息时,配以相关视觉图像资料和听觉音响资料,学习者对词汇知识信息的增添将会更迅速、更丰富、更有效,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扩展增添的渠道,还能有效触发各种信息增添活动。此外,学习者通过建构视觉图像、听觉音响和书面文字信息之间相互关联的提示线索而帮助对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进行恢复和提取。

四、结论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水平高低的直接标志。英语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新课标中词汇教学的理念,全面了解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将单词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注意及时巩固复习,增强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学习词汇,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琳.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1).

[3]范琳,王庆华.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分类组织策略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新课标高中生物实验常见方法归纳 篇8

1、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存在:

⑴淀粉+I2(蓝色);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⑵脂肪+苏丹Ⅲ(橘黄)或+苏丹Ⅳ(红色); ⑶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⑷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⑸用健那绿染液染色后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成蓝绿色,细胞质接近无色。⑹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使 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⑺丙酮或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⑻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⑼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2、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同位素示踪法:①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②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去向;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⑤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4、确定某种元素为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的方法: 水培法(完全培养液与缺素完全培养液对照)

5、获得无籽果实的方法: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籽蕃茄

6、预实验:先设计一组浓度梯度较大的实验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上设计细致的实验.如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7、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⑴样方法,适用于植物。①取样的原则:随机取样。②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③计算方法: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⑵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另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可用样方法;土壤小动物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趋光性昆虫可用黑光灯诱捕法。注意: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⑶抽样检测法,适用于微生物(如酵母菌)

8、排除法。达尔文运用排除法研究植物表现向光性的原因。

9、人工异花传粉的方法:①去雄,套袋。②传粉,套袋

10、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①饲喂法,②切除注射法,③阉割移植法

11、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

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

12、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①测交; ②该显性个体自交。

13、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的杂交。②自交,观察后代是否有性状分离。

14、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

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病菌去侵染,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现。

15、对比实验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例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求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6、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

17、纸层析法: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

18、活体染色法:观察线粒体。

19、光合作用实验材料及方法

(1)绿色叶片碘液染色 → 观察有无淀粉形成

(2)黑藻(水生植物)→ 观察气泡(即氧气)的冒出速度

(3)沉水叶圆片上浮法 → 观察叶圆片上浮速度和数量(气体变化)

(4)黑-白瓶法 → 测气体变化(如氧气)

(5)半叶法 → 测定干重变化

(6)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变化量 → 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速率。(7)同位素示踪→验证光合作用中O、C元素去向 20、光合-呼吸实验中、实验试剂及作用

(1)NaHCO3 → 提供二氧化碳(2)NaOH → 吸收二氧化碳(3)石蜡 → 密封(4)油层 → 密封 ⑸重铬酸钾 → 检验酒精 ⑹开水冷却 → 除去水中的气体

⑺碘液 → 检验淀粉

21、光合、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探究(1)净光合速率的测定(如图)①NaHCO3 溶液的作用:玻璃瓶中的 NaHCO3 溶液 保证了容器内 CO2 浓度的恒定,满足了绿色植物光 合作用的需求。②植物光合速率指标: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毛细管内的水滴右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右移的体积即是净光合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在光下,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呼吸速率的测定(如上图)① 上图同样可以用于呼吸速率的测定,但要把 NaHCO3 溶液换成 NaOH 溶液,吸收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②植物呼吸作用的指标: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 CO2,CO2 被 NaOH 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毛细管内的水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是呼吸速率。③条件:整个装置必须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3)物理误差的校正

由于装置的气压变化也可能会由温度、气压等物理因素所引起,为使测定结果更趋准确,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校正物理膨胀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的误差,如将种子煮熟,而其他各项处理应与实验组完全一致(包括NaOH溶液,所用种子数量,装置瓶及玻璃管的规格等)。

⑷不同生物用上述装置测呼吸的差别

①酵母菌或种子,有光无光均可,自变量: NaOH 与蒸馏水,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若用含脂肪高的种子如油菜种子做测定实验,则液滴移动更明显(因其耗O2更大 ②动物:有光无光均可,再以氢氧化钠与水作对照,但不能区分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③乳酸菌:不适宜,`因不耗O2,也不产生CO2

22、⑴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 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 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 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 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 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 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⑧胰岛素作用 动物活动状态

⑵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 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 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 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 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 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 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 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23.孟德尔的实验方法(成功原因):⑴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⑵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⑷假说—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24.类比推理法。萨顿根据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25.确定基因位置的实验设计

⑴杂交法: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某等位基因的位置,可采用“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实际上,不管是通过某一性状辨别生物雌雄还是通过性别对子代雌雄个体性状的选择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的探究题型,还是鉴定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非同源区段的探究题型,一律都选取“显性雄体×隐性雌体”作为最佳的杂交亲本组合,这就是伴性遗传的万能理论。

⑵调查法:在适当群体中,寻找某性状的个体进行调查,并统计该性状的性别比例。若雌雄数量基本相等,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雌雄数量有明显差别,则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具有该性状的个体,全是雄性,则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26.探究性实验题常见错误归纳

⑴不明白实验原理是什么――科学性错误

⑵不会控制变量、观察与测量实验变化 ――缺乏方法性知识。知识上要明实验设计要遵循的原则:单因子变量原则,可重复原则,对照原则等,实际操作时先弄清实验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有哪些,再确定实验组与对照组,那些要做不同处理,那些要做相同处理。⑶不明确实验材料和用具的作用――实验经验不足

⑷结果、结果分析、结论混淆――缺乏方法性知识,结果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是对结果分析后得出的规律性的东西。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 篇9

材料作文“孔子和他的学生”写作导引及例文 【文题回放】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就只好假装没有看见.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会意作文。【写作导引一】审题指导1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的故事。

材料的叙述对象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材料中的两位学生只是议论的对象,材料主要是表述孔子对这两件事的看法而不是重点写这两位学生的行为。所以材料的主要陈述对象是孔子。选取角度应是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

抓关键就是抓住孔子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的关键句。孔子赞成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因为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孔子反对学生赎回奴隶后自己报账。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辨明是非就是要明确孔子表扬学生接受奖赏、批评学生自己报账,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分析原因:为什么别人批评学生而孔子表扬?为什么别人表扬学生品德高尚而孔子却很生气?这两件事究竟有什么联系?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如下立意:

1.善举应该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

2.道德和利益统一。

3.符合义理,追求财富。

4.理智看待利益与道德。

5.利益和道德要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写作导引二】审题指导2: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新材料作文题,审题时应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健康的立意。(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学生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

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即如何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德与利的关系完全对立吗?这得看谁是最大受益者。个人虽收受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袁隆平教授接受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金牌运动员获得重奖,难道我们会认为他们丧失了道德吗?国家设此重奖,是激励更多的科学家、运动员们为国作出更大贡献。据此,可这样立意:

⑴从做好事者一方来讲:做好事者不必藏藏掖掖,更不应苛求做了好事都不得留名、不得图报;或行善者理应得到酬报。

⑵从受助者和得救人一方来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蒙惠而不萌感恩之心理当受到谴责,而恩将仇报则禽兽不如。做好事者接受感激也是对受助者人格的尊重,不让受助者脆弱的自尊旧伤添新创,让人家老感到欠情无以回报甚至连机会都不会有也是残忍的。所以,只要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接受回报,于公于私,都大有好处。圣人的见解很有现实意义。方法提示:

1.概括段意。第一段,助人接受了回报,众人认为贪心,孔子认为对; 第二段,助人不接受回报,众人认为高尚,孔子认为不对。

2.核心话题:助人与回报。围绕这一话题“众人”与“孔子”见解不同,你怎么看。

3.命题者的意图:⑴助人应接受回报;⑵助人应该得到奖励;⑶助人不图回报就高尚吗? 【写作导引二】写作流程:

一、审题:

1、读材料,抓主旨

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同样是善举,另一个学生私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责备。为什么? 因为孔子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以人为本)

2、选角度,定立意

材料中的任何一个人、事、物都可以作为一个角度,但并不是所有角度得出的立意都是切题的。因此,得出立意后,应选择其中切题的、并有把握写好的立意来作文。另外,从全面的角度得出的立意一般都切题,可优先考虑选用。(1)从孔子的角度

①以人为本②尊重人的生命和尊严,这是首要的③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正确指导人(2)从行善者的角度

①要遵守社会规则②符合社会规则的小贪未尝不可

或:为了生命(为了让更多人得到救助),宁可背负贪名。③破坏社会规则的小善不可为。或:行小善应以多数人、社会甚至国家利益为重。或:行小善应以大局为重。④道德高尚并不排斥利益(3)从人们的角度

①看问题做事情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②多数人的意见(看法)并不总是正确的。③不应人云亦云

(4)从被救者、受助者的角度

①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②好人应得好报 ③表扬善行更应是有形的物化。

二、选立意,定中心,设置分论点

三、联系历史和现实,选用论据

四、写作 【例文四篇】

1、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述材料,入题快)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提、析。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道理论证。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12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2、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义而不利,行而不远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读了这两则材料,真的感慨万端,对咱们的孔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的思想真的可以穿越时空,烛照古今,泽被后人。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大多是这样的词语,君子重义不言利,施恩不图报,拾金不昧,大公无私,无私奉献,舍己为人,洁身自好。在义与利的交锋中,咱们民族一贯视义为荣,瞅利为耻。也正因为此,历朝历代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大爱无私大忠无己大义无亲之人,他们以自己的光风霁月绚烂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空,凭自己的拯溺扶危温暖千千万万悲冷的心灵。汶川大地震,生动地演绎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壮歌,大悲大爱大喜;08奥运会,灿烂地张显了众多志愿者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笑靥,有累有情有义。我们生活中,同学、同事、亲人、邻人、陌生人,家庭、班级、单位、社区、全社会,人人之间群体之间也时时可见助人为乐急人之困的小事琐事,这些看似细小的真言善行,让我们可能有些冷漠的生活可能有些阴暗的心情平添了多少炽热的亮色!这些不计回报的馈赠,这些挺身而出的支持,让我们活着有意义,有方向,有份量。所以,当你救了人,却接受了牛的时候,人们议论纷纷;当你垫了钱,却不寻求补偿时,大家交称赞。对呀,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善行美德。

可孔子为什么总与大家相反呢?因为他明白,义而不利,行而不远。对一个人而言,实现一项义举一件善行,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多做一些,不间断地做下去。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着自己的责任与权利。非功利地行善仗义,付出精力与财力,内心固然是得到了慰藉与充实,人格与灵魂因为无私无悔而变得饱满而鲜活。但人终归是社会之人,他不免受制于现实中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绝不能苛求一个人总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正是由于这种牺牲与奉献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视行善举义为畏途,从而他们只是感动感激只是钦佩敬仰,却不去效仿不加推广。

如果在可能的情境下,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或一些有识之士,也包括那些在别人的善行义举中获得利益的受益人,能够主动且真诚地对善行义举的实施者给予合适的回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因为自己的本不图报的行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补偿,让他们真正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帮别人助社会,不如说是在帮助自己,是在为自己本人自己亲人积蓄生活的美好可能,惟其如此,有爱有善之人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施爱使善,他们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或世薄之叹。让义行有利可图,对此,政府机构有责任去建构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常规,始以规范,终以风俗。

前两天,媒体报道卫生部长陈竺亲自参加无偿献血,以期缓解日益严峻的“血荒”。为什么会出现“血荒”?还不是愿意无偿献血的人变少了。一直在宣传,“无偿献血,无上光荣”,相关优惠政策也在实施,可为什么献血的人会越来越少呢?究其原因,正在于义而不利行而不远。虽然献血时,发给献血证,万一用血时享受优待,有的血站在过节过生日时还发短信祝贺问候,但事实表明这些还是不够,相关部门还得想点子让献血者因为自己的奉献而有利相报。

还有,中国的慈善事业,为什么企业不愿意捐赠?中国的有钱人现在多了去了,为什么积极行善的人却少得可怜?如何让那些见义勇为的人奋不顾身?如何让扶危济困者义无反顾?当然,我们身边支教者一天天地多了,志愿者也渐渐地密了,但我还是要说,我们要让好心人有好报,这样好心人才会层出不穷,义善之行才会蔚然成风。

是的,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同咱们传统的义利价值观,重义轻利,最好不言利。我们也热切地盼望施恩不图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神圣而美好的品行,让我们庸碌而灰暗的生活有了光有了彩,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高贵什么叫伟岸!

4、“道”亦有“道”

第一个“道”是道德,第二个“道”是道理,这样一来,文题便清晰了许多。

自古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的安定,而道德才真正意义上保证社会的秩序,而对道德的理解和评鉴又总能左右一个社会中普遍的思潮。而真正定义道德的是行为,可见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既是由于社会的规范,又同时可以改变社会面貌。孔子的两个学生正是一种对社会道德的行为定义,而孔子的指教正在于告诫大众:一种道德的诠释需要更全面地考量对社会的影响。

我想孔子的具体说法读者都能理解,而这种说法的内在缘由我也在上段有了描述,那在这样一个要考量道德方式的前提下,所谓“道”亦有“道”才可以真正展开„„

我便以中国作为背景,随着十年文革动荡与改革开放的骤变,中国人对于道德的思维方式一直在快速地衍变中,同时也不断有因道德影响而产生的争论发生在媒体中,而其中绝大多数的道德事故都是针对个人的,很多民众总愿想当然地认为某个处于舆论一时焦点的对象该作出什么行为,但正因道德只是一种规范准则而非法律,因此道德只应提倡而非强制。其实即使乌托邦式的道德传扬都要比就事论事地道德说教要聪明得多,前者是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后者则是影响了社会心理,心若变,生活则会有所动荡。

道德的道理,在于非原则性的指导,在于社会的尝试和进步,是一种有机的调剂。比如在不久前的大地震后,很多诸如“某明星身价很高却捐款甚微”的说法在日常交流中产生。而这样的指责往往能达到孔子指责的第二个学生的行为效果。即是你可以赞颂捐款多的人,但不应把捐款数量作为道德标准去卡所有捐款者的道义指数。这种道德规范便是无道理的,有缺憾的,社会需要的是有更多捐出爱心的人,而不是一个人捐得更多。这其间便存在着道义的选择,亦是“道”亦有“道”。

我想孔子高明就在于看清了道德的本质,不是标榜个人,而是引守群体,所以道德的铺设方向,是一个社会是否成熟的直接表现。【社会评论二篇】

1、“道德回报”也需要制度表达

七旬老人15年资助13名贫困学子,晚景生病无人助。75岁老人沈兆骅,自1992年以来,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但他的善举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如今,老人身体每况愈下,陷入无人照料的境地。

《吕氏春秋》里有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孔子的学生子贡,赎了一个流落国外的鲁国籍奴隶,战国时期人口稀少,国君鼓励大家赎买外国奴隶来本国,因此按规定子贡是可以向鲁国国库“报销”的,但子贡偏自己埋单,孔子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孔子认为他开了一个很坏的先例,鲁人以后再也不肯替同胞赎身了。这个逻辑很简单:子贡是大款,绝大多数鲁国人根本没法像他那么“大方”,子贡这么做只会逼得大伙不敢再有行善之举。换句话说,古人早就给正常道德行为确立了经济学的价值准则:即任何道德行为、向善之举都离不开一定的“补偿机制”,道德选择也有一个“成本核算”或者“边际效用”的考量。我们要反对“道德行为制度化”、倡导“道德回报制度化”。好在沈兆骅老人的遭遇是个例,也好在我们终究可以发现并弥补这种道德回报缺失后的酸涩。道德行为是无法制度化的,它更多地出于一种内心自觉,这个世界可以宣扬“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但我们永远没办法制订一套“行善制度”来归置任何人的社会生活,善行是权利、而不是义务。黑格尔曾提及一种社会现象:有道德的人常常遭受不幸,而不道德的人往往万幸。道德人的不幸在于社会构架与社会秩序本身疏漏四出,即正常的社会安排有了缺失,对遵守社会规范的社会成员在付出与回报的安排上放任了偏颇;不道德人的幸运则是非制度化社会安排起了作用,一种逆向的激励分配机制为那些失范者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失范者在这种社会结构中有着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与可能,社会结构却没有规范(或有规范却没有力量来限制失范者的作为)——正因如此,“道德回报”尤需要制度化表达,玛丽道格拉斯在《制度是如何思维的》一书中指出:制度是社会“公义”的体现,它超出了个人功利性或自私性,而建立在人们共同接受的基本理念规范之上。“制度化道德回报”就是以利他主义的价值理性来纠偏道德行为失衡的成本收益预期——若想使真善美的价值信念被信奉,就得设法让真善美与利益相统一:我们无法强迫他人行善,但我们起码应做到让行善者不吃亏。

政府需要成为“道德回报”制度化表达的主导,这也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义。沈兆骅老人所资助的,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进程的劳动者吗?道德一旦要求直接受益人必须如何,就可能异化为一种值得警惕的道德暴力;但道德若不能从间接受益人(政府、社会)处谋求到基本保障与尊崇,则道德选择的成本必将日益高昂、道德行为的示范性必将凌空高蹈而丧失生命力。给“道德回报”一个制度化的出口,就是放“道德行为”一条生路。

2、拾金有奖真君子——“伦理制度化”一议

与这个故事类似,我在多年前曾在报上看到过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有个老外在宁波乘坐出租车时,不慎丢了一个软件包,十分着急。无奈之下到电台与报社求助,发布了一则寻物启事:声明谁捡到并归还软件包,他将重金报答。启事见报后,捡到失物的出租车司机果然通过媒体向失主归还了软件包,并接受了老外的酬金。本来,这事到此为止有了个比较完满的结局,双方皆大欢喜。但是宁波的媒体却对司机的表现颇不满意,认为出租车司机不该拿这笔报酬,于是对他们口诛笔伐。在宁波的媒体看来,拾金不昧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司机事先不主动向公安机关交还失物,却要等到外国人许诺丰厚的报酬才肯归还,这是不仁不义的行为,而且此事关国际友人,司机的行为简直是大大破坏了宁波人的形象。以上两个故事耐人寻味。同样对待好人好事,为什么会有不同看法?到底是谁错了?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做好事不留名”是从小就开始接受的教育,可孔子却不这样看。共同的价值取向,却有不同的行为规范,令人深思。它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那就是“伦理的制度化”。

伦理与制度是不同的两种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软约束,而制度是通过法律法规形式确定下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是一种硬约束。它们各司其职,在社会行为规范中有着不同的功用。伦理规范要求每个人都像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行为做事,是一种高要求。而制度规定了每个人不能像品德恶劣的人一样胡作非为,它是社会最起码的约束。

“做好人好事”是一种道德要求,但如果通过立法来奖励“好人好事”,这就变成了一种硬性约束。本来是伦理规范的内容就成了一项制度,这就是“伦理制度化”。所谓伦理的制度化是指把相对抽象的伦理要求、道德命令具体化为社会成员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可操作的行为规范。它是为倡导特定的伦理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所制订的鼓励与惩罚的规则,本质上是一种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监督机制。

奖励好人好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我们许多地方设有“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在西方,许多国家还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

中国古代就有先贤认为,人本无所谓性善性恶,就像水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一样,“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告子上》)。而如何“决”,就是制度的作用。制度规定着人们利益取向,决定着人们的行为。道德的作用要求每个人都像品德高尚的“君子”那样行为做事,通过伦理的制度化,可以鼓励“小人”也去做好事。对“小人”而言,他可能做好事是冲着奖励去的,这无可厚非,因为他毕竟做了好事。对“君子”而言,他做好事不是为了报酬去的,而伦理制度化则消除了他们因为做了好事接受奖励、却被人议论“沽名钓誉”而产生的心理成本。这样做,在全社会将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社会风尚,使得见义勇为、失物归主都成为大家自觉的行为。一项好的制度不光可以杜绝小人的恶劣行径,更可以创造出人人追求美好的愿景。“人皆可以为君子。”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从个人的角度讲,做好人好事而隐姓埋名,精神可嘉,但最后结果未必见好。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在碰到类似事情时,勇敢站出来接受奖励。做好事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怀,接受奖励更需勇气!而真正能这样做的人不愧为“真君子”,因为他起到的是双重的示范作用。第二,新闻媒体应对做好事者接受奖励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典型对于倡导新风不可或缺。好人的形象愈是光辉,那些见死不救、欺诈舞弊的小人形象就更显龌龊,这样会增加他们做坏事的心理成本。

第三,从社会公众的角度而言,虽然不该抱着为图回报去做好事,但是大家对做好事者应持赞赏态度,并对他们接受奖励表示理解,而议论别人“沽名钓誉”则恰恰是不道德的行为。【素材积累】

“义”与“利”真的不能得兼吗?

素材1、2006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小镇投宿时,被警察找到,在警局,杨立接到克里斯托镇镇长打来的电话,要他回镇领取500欧元的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这是小镇历来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原来,两天前杨立路过克里斯托时,将捡到的一个装有几千欧元现金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悄悄离开了。镇长告诉他,在他离开后,镇上的人们立即开始打探他的下落。由于杨立在镇上只是稍作停留,小镇警察只好把对杨立相貌的拼图电传给莱茵河上下游两岸的十多个城镇的警局,警局发动了百余名警力.这才把他找到。

素材

2、曾有一位白血病患者是姚明的球迷,他有个心愿就是和姚明通个电话,但当时姚明在美国打比赛。最终这位名叫罗洋的患者通过新闻媒体联系到了姚明,姚明在晚上11点种跟他通了电话,虽然通话时间不到两分钟,但当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的罗洋在听到姚明的声音后还是笑了。但最后罗洋找不到合适的骨髓,没有办法用了他妈妈的骨髓配型,可惜没有成功,当时姚明计划捐献5万美金,但最终还是为时过晚。当时姚明还是用一种隐姓埋名的方式来帮助罗家,但现在他的想法不一样了,姚明表示做好事留名也许效果更好。姚明说:“那天晚上接到电话后我一直睡不好,这个世界上我知道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助,而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帮不过来,但是当你听到一个孩子病危需要帮助的时候,至少我心里感觉放不下这个包袱。最后我们没有成功的挽救罗洋,原因是我知道那事的时候已经晚了,因此现在我要呼吁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罗洋用他的生命启发了我,这个代价太大了,如果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一次的话,得需要多少生命,所以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因此我想发起这个活动,在那次之后我就许诺一定要完成这件事。”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推荐阅读:

上一篇:年终项目部主管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做个班主任不容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