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电视片作文
有趣的电视片作文
。说的是有人养苍蝇。我一下被吸引住了。因为苍蝇那么脏,那么令人恶心,怎么还有人养它?真不可思议。
我的目光跟着镜头走到苍蝇房。一进门,哇!无数只苍蝇挤在一起,黑压压一片。这些小东西你挤我,我挤你,互不相让,密密麻麻。我看了汗毛直竖。养苍蝇的农民介绍说:“苍蝇长大了,变成了蛆,给鸡吃可好啦!鸡下的蛋又大又好,
看了这个电视片,我真佩服这个农民,苍蝇是害虫,竟然也能变废为宝,他真聪明能干!
师:今天上什么课?
生:作文课。
师:饼干课。
生:啊?!
师: (手举饼干) 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饼干。前一天夜晚, 我把它塞进行李箱, 准备带它来这里, 它可高兴了。夜里, 在梦中我听到了饼干先生对我说:“听说你要给XX的小朋友上课, 请你帮我做件事, 好吗?”我很好奇, 就问:“做什么事?”它说, 多少年了, 它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祖祖辈辈的长相都是圆圆的, 一成不变, 一点个性都没有。它有一个小小的愿望, 希望你们帮它改变一下身材。你们想帮它吗?
生:想。
【评析:作文教学应该有两重意义:一是写作情感的诱导, 二是具体方法的指导。前者是作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与败, 效果的高与低。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总是一开始就重视学生习作心理和情感的优化。陈老师显然是深谙此理的。一节“饼干课”就大出学生意料之外, 让他们兴趣顿生, 继而, “饼干托梦”又赋予教学以神秘、虚幻的色彩, 让他们跃跃欲试。如此一个接一个的故弄玄虚, 不仅把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阴霾一扫而光, 还不断刺激着学生的好奇心和心理期待:这“饼干课”会怎么上?饼干的身材又如何变?】
二、巧抖“包袱”, 出奇制胜
师:它希望改变自己的形象, 改变自己的生活, 变成一件艺术品。想改就需要特殊的工具。饼干先生要求———用大家平时用来吃东西、又能说会道的嘴, 来把它雕琢打造, 变成各种样子, 各种形状。饼干先生还交代, 为感谢大家, 边角料可以让大家吃, 你想塑成什么样就塑成什么样, 越有个性越好。工具会使唤吗?同座互相看看, 看看我们这张嘴, 内外部都有哪些器官, 哪些部件。
(生张嘴互相观察)
生:有牙齿。
师:有没有牙齿没长齐的? (众笑)
生:还有舌头, 再用上牙齿。
师:还懂得综合使用。
生:用嘴唇。
师:牙齿有没有不同?
生:旁边的牙叫犬牙。
师:也叫什么牙?生:狗牙。 (众笑)
师:其他动物可称是狗牙, 人可不好这么说, 它还有个名字叫虎牙。
生:还有门牙。 (学生边说边露出门牙)
师:说得好。长在最后面的又叫什么?
生:大牙。
师:这么多的“工具”大家都记住了吗?有没有办法记下来?
生:写下来。
师:好。老师和你们一起写。你们要写得又快又好。
(师板书:唇舌牙:虎牙、大牙、门牙, 学生记录。)
师:该怎么使用这些“工具”?
生:门牙能咬。
生:虎牙能磨食物。
师:虎牙能磨吗?再看看。
生:虎牙可以撕, 大牙才是磨食物的。
师:门牙除了咬食物, 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生:还可以啃。
生:还可以挡东西, 不让东西漏出来。
师:观察细致。舌头呢?
生:可以卷舌。
师:吃东西时呢?
生:尝出味道。
生:舔嘴唇。 (做动作)
师:那嘴唇呢?
生:嘴唇可以抿。
师:这么多功能你们记下来了吗? (生听后记笔记)
师: (巡视) 练习一种边听边记的本领, 长大后非常好用。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意思。
师:准备好了吗?来, 每人原材料一块。 (师发饼干) 工具自备!我喊一、二、三, 你们就开始, 可不能犯规哦。
生:好。
【评析:相声之所以吸引人, 主要因为相声有“包袱”。受人欢迎的相声, 一定有着高超的“设包袱”和“抖包袱”的技巧和时机。这一环节的教学, 颇有点“抖包袱”的意趣和成效:正在学生为如何改变饼干的身材而犯嘀咕时, 教师逮准机会, “抖”出改变饼干身体的特殊工具——牙、舌、嘴唇。吃饭的家什何时也具有了雕刻的功能了?真是闻所未闻、令人捧腹之事啊!于是, 学生的好奇心再次被强化, 潜意识里觉得这节课一定好玩、刺激, 一定别有一番情趣。如此, 他们如何不格外用心投入呢?】
三、妙设“机关”, 强化刺激
师:准备。一——, 二——, 停!
(生张嘴, 把饼干放在嘴边, 听到老师“停”后, 都笑了。)
师:同学们, 我们待会儿就要让饼干先生变身, 有可能是件艺术品, 也可能体无完肤。饼干先生从千里之外的福州来看你们, 那么相信你们, 多么有情有义啊!你们是否再仔细看看它, 记住它先前的样子, 记住它原先的香气, 看清它脸上或者身上的特征, 还可以跟它说句悄悄话, 摸摸它, 再像刚才那样记下关键词。
(学生看, 闻, 说悄悄话, 并认真记录。)
(师板书:原样)
师:谁来说说自己记的关键词。
生:它的形状像太阳。
师:说关键词。
生:圆圆的, 身上有许多小洞。
师:再简洁明了些。
生:圆圆的, 小洞。它身体的旁边有一圈像花瓣一样的东西。
师:关键词——
生:花瓣。
师:对了, 这就叫记关键词。
师:有没有记录味道?
生:香。
师:不够准确, 太一般了。
生1:奶油, 芝麻香。
生2:淡淡, 葱香。
师:还观察到什么?
生:它的身上凹凸不平, 有葱花和芝麻。
师:像什么?
生:像雀斑和青春痘。
师:想象力非凡。谁还记了跟饼干说的悄悄话。
生1:我要把你雕成一艘船。
生2:你放心, 我会很小心的。
……
师:大家用上了手、眼睛和鼻子还有脑。要观察, 少了它们可不行。好, 准备开始。一, 二——停!为什么停?
生:不知道。
师:老师看见同学们想雕饼干的样子十分可爱。谁上台把刚才的样子让大家看看?
(一生上台, 张嘴“啊”的一声。)
师:慢点, 定住! (生定格) 你们观察到了吗?仔细观察记录下来。
(生记录)
师:记了哪些关键词?
生:眼睛、嘴巴、鼻子。
师:观察较细致, 但没有把握住特点。看仔细他的动作, 神态。
(师板书:动作神态)
生1:大大的、山洞。
师:这下观察得细致了, 还用上了打比方。生动!
生2:迫不及待。
师:这个词形容得特别准确, 这是大家的心理活动。
(师板书:心理活动)
师:谁还有其他的关键词?
(生交流, 并记录。)
师:好!预备, 一, 二——
生:停。 (众人笑)
师:老师可没想停, 你们想停下来干什么?有没有人又发现什么?
(生笑)
师:可以看看同学的表情、动作, 还可以把周边的环境记下来。
(生又观察记录)
师:真的要开始。请大家集中注意力, 边创作边观察体验, 把自己的创作过程、感想、体会……用简单的关键词记下来。预备, 开始!
(学生开始创作, 教师巡视, 发现学生记录得较少。)
师:现在有一个同学在记录, 两个了, 五个了……
(听了老师的话, 学生陆续开始记录。)
……
【评析:“饼干课”虽然好玩, 但绝不能上成游戏课, 还得把精力和重点落实在学生的书面表达上。要做到这一点, 前提就是要让学生获取有效的习作素材。如果机械地指导学生看饼干形状、闻饼干香味, 说心理想法和看同学如何观察, 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由于内容的陈杂和步骤的繁复, 容易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厌烦心态, 影响观察效果。为此, 陈老师巧设“小机关”, 即在学生想咬未咬饼干的当口, 喊了声“停”,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从咬饼干转移到了观察上。更见匠心的是, 每次“停”之后, 都要求有不同的观察任务, 并引导学生一一记录, 目标明确, 有序有效。这样, 虽然观察的对象较多, 但有了“停”这个小插曲, 就把原本枯燥乏味的观察变成了情趣盎然的娱乐活动, 学生当然乐此不疲, 为有话可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对话指导, 妙趣横生
师:时间到。谁上来展示一下作品, 请把作品和记录本带上来。那么大家该做什么?
生:当裁判。
师:裁判也要适当记录, 待会儿判决才有依据, 这叫不打无准备之战。好词句也可以学习借鉴。另外, 提醒大家要仔细倾听选手的介绍, 如果觉得好, 可以伸出大拇指夸奖他, 鼓励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 或者觉得有不妥的地方, 可以用表情、手势提醒他。比如, 皱眉、摆手等, 但不要叫出来打断他的发言, 好吗?
生:我想把饼干变成一条船。
师:介绍作品, 首先要介绍自己。
生:我叫杨洁。我的作品是一只熊。我觉得饼干很好吃。
(众大笑, 学生有的皱眉, 有的摆手。)
师:各个评委, 给个分数。
生:一百分。负的。
师:没听说还有负的一百分。
生:五十分吧。
师:为什么?说理由。
生:因为他雕得不像熊。
生:他介绍得不具体, 是怎么雕的要说一说。
师:你接受大家的意见吗?改改吧!
生:我本来是想把它雕成小狗的, 先咬一口, 饼干太脆, 裂了, 小狗的头没了, 我看了半天, 觉得更像狗熊, 就又咬了一小口, 把它的脚咬了出来。
师:改一个字。
生:雕出来。
师:“雕”用上引号就更准确了。
生:我又用虎牙把它的头慢慢啃出来, 一只狗熊就雕成了。
(学生有的竖起大拇指, 有的想鼓掌。)
师:小狗变狗熊。有意思。这回可打多少分了?
生:91分。
师:说说理由。
生:他想象力丰富。
生:他说得比刚才有进步。
生:他不怕失败, 不怕困难。
师:勇气可嘉, 还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奖励你一枚饼干勋章。
(生鼓掌祝贺。第二位学生上台。)
师:说说创作过程, 用上记录的关键词。
生:我先看它, 用指甲先画出一条船的样子, 再用牙齿把多余的咬掉, 就成了一条船。
(生竖拇指)
师:评委打分?
生:分。
师:理由。
生:雕得很像, 说得很清楚。
师:一分扣在哪里?
生:比刚才同学说得详细一些, 但还没有说具体。
师:用什么工具?
生:用牙齿、口水和嘴唇。
师:怎么用的?
生:我先用舌头舔了舔, 没想到饼干一下子就“趴” (四川方言, “软”的意思) 了。 (众笑)
师:顺序听懂了没有?过程说清楚了吗?
生:还没有。
师:回忆一下, 你开始想做什么, 怎么做, 后来呢?
生:我先捏着饼干看, 突然想把它雕成一只船。于是, 我用指甲在饼干上画出一条船的样子, 再用牙齿小心地咬着饼干多余的部分。这样慢慢地咬着, 眼看大功告成, 没想到, 用舌头舔的时候, 唾沫沾上了饼干, 饼干一下子就“趴”了, “小船”成了“麦霸” (众笑) , 没办法, 只能这样了。
……
师:从大家的展示情况看, 我们班有未来的艺术家、发明家……因为你们都具有艺术家、发明家特有的品质:敢于想象, 敢于创造, 不怕困难。
【评析:学生学习语文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 这是储存阶段;处理信息包括思考、感悟两个方面, 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方面, 这是运用阶段。作文教学也离不开这三个环节。有了前面教学的接受信息 (看、听) 和处理信息 (思、悟) , 运用信息 (说、写) 自然就水到渠成。这一环节的关键, 也是最显教师教学功力的, 就是如何现场指导学生把话说清、说顺、说好。陈老师显然对此是上心的:当学生的表达限于简单的“我的作品是一只熊。我觉得饼干很好吃”和“我先看它, 用指甲先画出一条船的样子, 再用牙齿把多余的咬掉, 就成了一条船”时, 教师通过与学生们展开对话, 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提出意见, 这样, 说话的学生自然就明白自己的话简单在哪里了, 还懂得该如何补充、修改。由于有了切实的指导, 学生再说时, 就有了较大的提高。】
五、畅谈感受, 引发回味
师: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 我们要说再见了, 我想问问大家, 下课之后你们还会记得我吗?还会记住这节课吗?还会记住这催人奋进的获奖感言吗?能记住的请举手?
(全班学生都举手)
师:一年后能记住的举手?五年后?十年后?
(学生举手人数逐渐减少)
师:怎么办?
生:写下来。
师:对, 课后请大家写下来。可以选取印象最深的人, 最有趣的事, 记录下快乐的、又让人感触深刻的瞬间, 还可以根据内容取一个充满魅力的题目。
师:其实, 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创造, 缺少行动。希望以后不管做什么事, 都要多观察, 多思考, 多创造。相信聪明、好学的你们一定会变, 变得更可爱, 更快乐, 更有智慧。就像墙上的这句话“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下课!
【评析:作文教学必须努力落实“作文即做人”的教育教学观。课末, 引导学生回味愉悦的学习过程, 强化成功的情感体验, 并送出美好的祝愿, 使得课堂教学飘荡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和生命成长的气息, 令人回味无穷。】
总评:
如果你亲历这堂作文指导课, 你不能不为学生的忘情投入、兴趣盎然而拍手叫好, 不能不为陈老师的精妙构思、激情演绎而赞赏不已。究其原因, 就是教师全力落实了三个“关注”:
1. 关注情感的激发。
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要让学生写出好文章, 首先就要让学生乐于动笔。因为兴趣与自信心是写作成功最重要的“内驱力”, 而这恰恰是写作课中情感态度目标达成的重点。过分强调技巧训练与材料搜集而忽视这一“内驱力”的激发, 是写作教学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没有内驱力, 学生就不会更不愿去主动思考, 也不会去主动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纵观整节课, 从出人意料的导入到制作工具的亮相, 从引导观察的“定格”到片段指导的热情评价, 学生的习作兴奋点不断被触发和调动。就在这种愉悦的情境中, 内心的情感与积累的语言碰撞, 激活了学生的情感, 使得表达成为学生的心理需求, 进入了不吐不快的境地。
2. 关注思路的开拓。
叶圣陶曾经说过:“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作文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一篇习作的完成必须经历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 想好是写好的前提。而我们平时的很多作文教学, 往往与之相反, 教师常把大量的时间用于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技巧训练上, 忽视了让学生想——思维训练。陈老师则致力于学生“想”的训练,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对饼干的外形就有了不同的想法, 又对如何给饼干变身有了不同的思考。陈老师又对片段写法进行指导和整理, 得出大致的写作思路, 如此一来, 学生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了。
3. 关注个性的表达。
我们先把盐倒在纸上,堆成了一座小雪山,然后再拿出胡椒粉撒在“小雪山”上。瞬间,雪山像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帐。接着,我又迫不及待的用勺子迅速搅了几下,把盐巴和胡椒完美地混合在一起。
于是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把他们分开。我也想过用手一粒一粒地分,可是工程实再太浩大,我立马打消了这个念头。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用手沾了一点尝尝,嘿,盐化了,嘴里就留下了胡椒,虽然分离成功,但盐消失了,更何况我不能把这“小山丘”尝个遍。哎!还是老样子,盐巴和胡椒就像不离不弃的老朋友。
死缠烂打不行,那就改用科学方法吧。老师给我们播放了魔术大师刘谦的一生只演一次的盐巴和胡椒的魔术。看完后我兴奋地问老师,:“陈老师,这是怎么分开的呀?”
“呵呵,不知道吧,其实是靠静电来分离的呀!”老师微笑着说。
“嗯,明白了。”我蹦蹦跳跳回去继续做实验。
我从笔袋中拿出一把塑料直尺,在自己的衣服上来回摩擦了五六下。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山丘”上面,奇迹出现了,那些可爱的小胡椒粒正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上飞,牢牢地吸在了直尺上,由于盐的颗粒稍大些,它们正稳稳地躺着呢!我把胡椒安全转移到旁边,就这样:摩擦、吸、转移,反复几十次,慢慢的分离开了盐巴和胡椒。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虽然有一些“小杂质”混在里面,但实验还是顺利完成了。
妈妈终于开始做实验了,她从包里拿出几张粉红色的纸,一把锋利的剪刀,一个黄色的胶棒,放在桌上。只见她拿起一张纸先折再折,然后拿出剪刀,将粉色的纸被剪成了三张纸条,我很好奇,这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实验?
接下来,妈妈拿起一张纸条,捏着纸条的一头绕了一圈,用胶棒将两头粘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圆环,看起来像车轮。这时妈妈拿起剪子,沿着圆环的方向从纸环中间剪了起来,一边剪一边问我:你猜剪完后,纸环会变成什么样?我猜是两个圆环,果然猜对了,我想这也太简单了吧。接下来妈妈拿起第二张纸条,两手分别捏着两头扭了一圈,将它粘成一个扭着的圆圈,同样她沿着圆环的方向从纸环中间剪了起来,又让我猜,我还是猜两个圆环。结果当妈妈剪完后,刚才的纸环变成一个大纸环了,这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让我惊讶的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最后妈妈拿起第三张纸条,扭了两圈做成一个圆环后,又开始剪,还是让我猜,这次我猜是两个麻花形圆环连在一起,竟然答对了。
教室里一下子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道:“什么奇迹?”只见老师又不慌不忙地拿出两个杯子,杯子里各装了大半杯的水。同学们面面相觑,脸上写了大大的问号,还是不知老师葫芦里卖了什么药。
“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把这两只蛋分别放入这两只杯子中,会出现什么情况?”老师问道。“沉下去呗!”有人说。“不对,会浮起来。”老师使了个眼神叫我们安静,不一会儿同学们都安静了。只见老师把左边鸡蛋放在左边水杯里,最前面的一排同学都趴在桌上看着老师手中的那一只蛋,放入水中,蛋沉下去了,教室里又一下子沸腾了起来,为自己的猜测或喝彩或叹气。老师要把右手边的蛋放入右手边的水杯时,又问:“你们猜这只蛋会怎样?”“会浮起来!”“会沉下去!”喊叫声又此起彼伏。“嘘……”老师示意了一下,接着把蛋放进杯子。哇!蛋浮起来了!教室里又吵闹了起来。老师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口水!”吴淼不假思索地叫道,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又有人说:“这是盐水!”老师笑了笑回答道:“对了,是盐水!”可没有人能回答出这是为什么。
于是,老师又为我们讲鸡蛋能在盐水里浮起来的原因:“盐水的密度大于淡水的密度,盐水的浮力大于淡水的浮力。当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就能浮起来了。”我们听了恍然大悟。接着老师给我们讲了课外知识“死海不死”的原因。由于死海中的盐分太高,导致海底没有海洋生物,它的旁边土地也因为盐分太高,植物无法生存,就算不会游泳的人去死海也会浮起来。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感觉特别有趣。
1.看电视是watch.如:
We often watch TV on weekend.
我们经常在周末看电视。
2.看电影是see.
They went to see a film last night.
他们昨天晚上去看电影。
3.看小说是read.
I’m reading a novel.
我正在读一本小说。
4.看展览是visit.
We visited the palace Museum yesterday.
我们昨天参观了故宫博物院。
5.看看校园是show sb.around.如
The teacher showed us around their classroom.
这个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教室。
6.看一看是have a look.如:
Let me have a look.
我养了两条热带鱼,一条是雄性,一条是雌性。我一直悉心地照顾着他们,盼望着它们能早点生下鱼宝宝。
今天,我去鱼缸一看,呀!我的热带生了一群可爱的鱼宝宝。我兴高彩烈地说:“看着它们自由自在的游着,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第二天早上,我又跑去看我的热带鱼宝宝,我惊讶地发现少了许多,还剩下了四条了!我悲伤不已,我冥思苦想起来,是不是老鼠把它叼走了?还是死了?不对呀,如果死了会有尸体呀。那只有一个可能了,是老鼠把它叼走了。今晚,它可能还会来,那么,我就放一个老鼠笼在鱼缸上,看还不捉住你!第三天,我去看,老鼠到是没捉着,但是又少了一条鱼宝宝!我决定站在这儿,看到底是什么东西把我的热带鱼宝宝叼走了,过了很久,我站地腰酸背疼,就在这时我看见热带鱼妈妈张开了血盆大口,一口就吃掉了自已的宝宝。这个情景让我惊呆了!原来罪魁祸首就是热带鱼妈妈,我马上找了一片木板隔开了它们,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发现。
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细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老师先一边给我们介绍游戏规则一边给我们做动作示范。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把大家每五人分为一个小组,轮流上台。第一个同学说大西瓜的时候,两手手指围拢在一起做一个小圆圈的形状。第二位同学要说小西瓜,同时两手手臂要张开围成一个大圆圈。也就是大西瓜做小圆圈动作,小西瓜瓜做大圆圈动作。第一个人说大西瓜,第二个人就要说小西瓜,手同时跟着做动作,依此类推。做错的人将被淘汰,每组最后留在台上的人为胜者,将获得一份小礼物。
游戏开始了,我跟其他四个同学被分为第一组,因此,我们首先来到了讲台上。我心里紧张极了,生怕一开口就会被淘汰下台。随着老师一声令下,只听站在我旁边的第一个同学马上说了句:“大两瓜。”同时两手手指在胸前围成一个小圆圈。我赶紧接了句:“小西瓜!”同时提醒白己要注意做出大西瓜的动作,我的手臂在大脑的指挥下,在胸前围成了—个大大的圆圈。第一轮总算过关了,但根本没时间让我暗自庆幸一下,因为很快又该我说了。在第二轮中,站在第四位的同学被淘汰出局了。后来,又有一个同学被淘汰出局。现在就只剩下我和同桌陈思恩同学的巅峰对决了。由我先说大两瓜,思恩很快就接着说出小西瓜,并准确做出了动作。我们真是棋逢对手,斗得难解难分。随着我又一句:“大西瓜!”一出口,我的手臂在胸前围成了—个大大的圆。顿时,刚才还鸦雀无声的台下马上爆发出一句句:“错了!错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输了。在思恩高兴得欢呼雀跃的同时,我悻悻然地走回了自己的座位。这时,老师将—本印有卡通图案的小笔记本送到了思恩的手上,作为奖品。
第二组同学上台了,游戏又继续进行着……
一、我。
“我”是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指说话人或行文人自己。然而在报刊中经常见到这类标题:“2009年苏迪曼杯开赛, 我以5∶0战胜英格兰队”, “世界××会议召开, 我首次与会”。句中的“我”已变异为中国羽毛球队和中国政府。
二、我们。
“我们”是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指代说话人或行文人。而学校教师经常如是说:“今天我们介绍李白的诗。”在论辩中, 论辩者也常这样说:“对于××教授的观点, 我们有不同的看法。”语例中的“我们”, 仅指发言者本人, 已变异成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
三、咱们。
“咱们”通常也为第一人称复数代词, 义同“我们”。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有时也变异为“我”。如:“小王又买了一辆新车?嘿, 咱们可比不上人家。”
四、你。
“你”是第二人称单数代词, 在特定的语境中, 会变异成第一人称单数代词“我”。如一位妇女在向人诉说育儿的不易:“这孩子真难带, 你喂他, 他不吃, 你哄他, 他不听, 你一宿都别想睡会儿。”有时“你”还可泛指任何人, 包括说话人自己。如“要想有更多的收获, 那你就得辛勤耕耘。”“他那认真劲儿真叫你佩服。”
五、人家。
“人家”是第三人称代词, 或表单数或代复数。在特定的语境中, 会变异为“我”。如:“这次考试不及格, 人家烦着呢!我不跟你去看电影了。”“你别死缠着我, 人家不愿意嘛。”
观察血液流动的生物实验课,是我不会忘记的有趣的一课。这次试验的主角是小鱼,我们将用显微镜来观察小鱼尾鳍中的血液的流动。我小心翼翼的用棉花将小鱼包住,仅露出头部、尾部和鳃。我一边祈祷着,一边进行着第一步。给小鱼身上滴点水以后,我们就要开始观察了。
我的同学负责调显微镜。我在一旁耐心的等着。并想象流动的血液会是什么样子。“血液肯定是红色的,血浆中的红细胞,白细胞随着血液流动,一定很有趣”我正想着,同学忽然惊叫道:“呀!我看到了!太有意思了”
我看到了,视野中是一片深浅不一的橙色,粗细不一的血管中,一个个微小的颗粒迅速的流动着。血管中挤满了这种颗粒,它们互相推挤着,有的不小心撞在血管壁上,又被迅速的弹回。似乎都在打闹嬉戏,又似乎在着急的喊:“快点!快点!”这种微小的碰撞我一点也感不到,而此刻,我却仿佛正亲身经历着似地。
接着,我看到了另一组血管。有的流速很快,有的流速较慢,有的是笔直的一条,有的则中途分成两条,还有的成为另两个血管间的桥梁。它们都充满了活力,都表现出一个快活的生命。我的目光,已离不开这些可爱的细胞了。能看到它们,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那条小鱼一直很安静,也许它知道它只需要再等一会儿,就可以重新获得自由,也许它正陶醉在自己有力的心跳中?它明白:它仍活着,它身体中的血,仍在欢快的流动。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趣的蚂蚁作文9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1今天,我和哥哥们吃晚饭来到门口玩,无意间看到地上爬着几只蚂蚁我就蹲下来看。一会,我跑进房间拿来几片薯片,把它弄碎,洒在地上。蚂蚁好像闻到了香味,就一起往这边爬过来,闻了闻,然后用触角想把他们搬走。我急忙搬来一把椅子坐下观察。
我发现,小小的薯片一只蚂蚁就背走了,留下了那些大的,我以为他们不要了,没想到,一大群的蚂蚁排着队伍出来了。好有趣啊!一支接着一只,好像我们小朋友出来做操了。咦!有一只小蚂蚁没有跟着大家,偷偷的溜出队伍。我想:它肯定是一个小淘气,不遵守纪律。大部队来到大薯片旁边,兵分四路,各自坚守自己的岗位。一声令响,抬起薯片就往前走。瞧!它们的步伐非常整齐,好像有人在旁边喊着口号“一二一、一二一”一样。我不知不觉的就跟着它们的队伍走了。我发现,旁边还跟着几只蚂蚁,妈妈说:“可能是保镖吧!”我听了,感到蚂蚁更加有趣了。
我跟着蚂蚁来到洞口,发现洞口不大,想:它们怎么搬进去呢?刚想一探究竟,我那淘气的小哥哥过来了,发现地上的蚂蚁,连忙抬起脚乱扫一气蚂蚁被他踩死一大半,其余纷纷逃命了。我急得大哭,决定再也不跟他玩了。
好遗憾啊!没有看到蚂蚁怎样进洞的。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2周日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去公园玩。玩着,玩着,我累得满头大汗,看到一块石头就坐了上去。
妈妈递给我一块面包,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不小心掉到地上一些面包屑。突然,我看见有两只蚂蚁爬了过来,只见它们长着黑色的身体,脑袋前面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胸脯下面有3对脚。其中一只蚂蚁用它的触角夹住一小块面包屑拖走了,另一只蚂蚁在一块比较大的面包屑旁边转了一圈走了,我心想:它怎么不搬了呢?谁知不一会儿,它领着两个同伴一起来了,原来它去找救兵了。3只蚂蚁有的在前、有的在后,齐心协力地一起搬走了那块大的面包屑。看到这一幕,我自言自语地说:“蚂蚁是怎样叫其他蚂蚁过来搬食物的呢?”妈妈听到以后告诉我:“蚂蚁是利用触角来传递信息召唤其他蚂蚁的。”原来是这样呀!今天我又懂了一个小知识。
通过短暂观察,我觉得蚂蚁真是太有趣了。我们以后要保护小动物,这样我们的生活坏境才会更美!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3周末,我做完作业,决定到下楼放松放松。一低头,只见一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爬到了我的脚下,如果远看,仿佛是一个个小黑点跳来跳去的,多么有趣啊!
蚂蚁分为三部分:头、腹、胸。头上有两只眼睛和一对触角,腹部和胸部都各有三只脚。听说,蚂蚁很敏感,我决定做一下实验。把一颗糖果放到蚂蚁的洞穴旁边,不久,一直蚂蚁出来了,我心想:这会蚂蚁可上当了!可是,蚂蚁只闻了闻那颗糖果就回了洞穴了,在我没信心十足的时候,突然看见刚刚那只蚂蚁领带着一群蚂蚁正爬过来,原来,这一群蚂蚁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谁发现了食物,谁就得跟其他蚂蚁分享。
还有一次,我看见蚂蚁他们在搬运一块蛋糕,本来是件好事,但问题出现了,蚂蚁们搬不了这么大的蛋糕,实在太重了,可是,它们不怕,坚持要搬到洞穴,最后,蚂蚁还是成功的搬运到家里。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使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何况是一只小蚂蚁呢!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一次的观察不仅让我知道了蚂蚁的团结,也让我知道了无论如何,都要往前走。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4有趣的蚂蚁蚂蚁的外形可以分成头、胸、腹三部分。蚂蚁的头部有一对触角,在胸腹部有三对足。有一天,我在我家楼下玩耍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动物-----蚂蚁。于是我就观察起来,我先回家拿了一块饼干,把饼干掰的一块一块的放在蚂蚁的前方,蚂蚁看到了,就先搬了搬试试,无奈对它而言,饼干实在是一个庞然大物,没办法,它只好放弃,匆匆离去,不一会儿,我发现在它回去的路上一下子出现了几十只蚂蚁,它们浩浩荡荡向放饼干的地方进攻,大家你拖我拉,搬起饼干就往来时的方向一毫米一毫米的移,要到达它们的洞穴,必须经过一个“隧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隧道”口太小,它们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法进去,但是它们不气馁,一直齐心协力,没有一只蚂蚁临阵脱逃,最后,通过将饼干化整为零,它们终于将饼干全部搬入了洞穴内。看着它们的不停忙碌的样子,我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看到旁边有块玻璃,就拿起来把玻璃压在蚂蚁身上,蚂蚁在里边上下左右的动弹。地面都有不平的地方,蚂蚁灵机一动,从一个凹面爬了出去。通过这几件事,我知道了蚂蚁搬东西也不是死拼的,碰到困难它们也会想办法,改变策略,而在搬运的过程中,它们始终团结一致,持之以恒,不会有一只蚂蚁会当逃兵,而最后它们也一定能成功。谁都不能否认蚂蚁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可以承载比自己身体重几倍的重物,不畏艰辛,毫无怨言。我还知道了蚂蚁求生的欲望很高,他会想尽一切办法逃脱危险。蚂蚁有的精神,更是我们应该有的,我们应该时刻充满激情,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始终斗志高昂,信心百倍。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5
今天是晴朗天,爸爸开车和我去云溪公园锻炼身体。到达目的地停好车子,我们父子俩就向芒果路走去。到达芒果路,我发现了一大群蚂蚁围在一起。不远处的地方,又有一群正往这边赶,好像要开什么重要会议似的。我想:是什么东西把它们吸引了?而且又来了这么一大群?这两个问号一直在我脑子里转。我蹲下身子,仔细一看,哦,原来有一块饼干在地上,所以才把许多的蚂蚁吸引过来。我笑了笑,只听“嘀”的一声,这下可坏了,含在嘴里的糖果掉在地上了!当我想拾起糖果时,突然发现那一群蚂蚁正朝着我的糖果靠近。我想它们更加喜欢甜的食物吧!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放弃了拾起掉在地上的糖果。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看看它们是怎样去搬这个庞然大物的。只见那群蚂蚁把糖果围起来,先是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突然有一只较大点的蚂蚁用头上的触角轻轻地触了一下糖果,一次、二次、三次。当它发现没有危险时,再用它的触角向它身边的蚂蚁轻轻地触动了一下。只见,其它的蚂蚁也相互的触动起来了,一会的时间,所有的蚂蚁在向糖果靠近来了!但细心的我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其中的3只小蚂蚁不是向糖果这边靠过来,而是相反地朝外面逃跑,难道它们趁没人发现的时候就跑去偷懒了?当我专心地观察两群蚂蚁怎样搬饼干和糖果时,突然发现蚂蚁越来越多。哦,我明白了,刚才那3只小蚂蚁是去叫救兵了,所以现在才有这么多的蚂蚁!在它们的共同的努力下,把这两个美食慢慢地推向离这不远的、隐蔽在丛林里的巢穴里。这就是有趣的蚂蚁。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6
有一次,我们班在上科学课,老师让我们观察蚂蚁。
蚂蚁有大有小,有黑色的、有白色的、有褐色的。蚂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比较小,有一对眼睛和一对触角,头的最下面是嘴。胸很细,长着三对足,腹部向下,像卵形。
上次,我和同学拿着一块面包,搓成小渣渣,放在蚂蚁的巢穴门口。只见一只大黑蚂蚁慢慢地从洞穴里爬出来,动动触角,好像在说:“什么东西,这么香,会不会是什么好吃的?”他顺着香味走过去,绕着面包渣看了一看,然后咬一口,摇摇脑袋,似乎在说:“这是什么,这么好吃,叫兄弟搬回去,慢慢品尝。”它赶紧往穴里爬,给它的蚁兄蚁弟报信去了。不一会儿,一大群的蚂蚁爬了出来,一只接一只的把面包渣搬回洞穴,我好像听到它们在说:“加油!一二一,加油!一二一。
小小的蚂蚁实在太有趣了!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7星期天的下午,我去上课了,下课,我回家的路上发现了许多蚂蚁。我心想:这么小的蚂蚁在路上走着,万一有辆车开过去,小蚂蚁会死吗?我决定做个实验。
我让哥哥给我准备材料,需要一只蚂蚁,一根树枝和一个放大镜。
材料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做了。我先把手放到了蚂蚁身上,轻轻的地压了一下,拿开了手,发现他还在爬着,我想:这次应该没压住,我再压一次。
第二次,我再次把手放到蚂蚁身上,用尽全身力气压了一下,把手拿开,让我想不到的是他还活着,我心想蚂蚁是不是不会死呀,但所有的昆虫都会死连动物也会死的,我再试一次吧。
第三次,我找来了一个大锤子,用力打了一下,又用手压了好多下,我想,蚂蚁不会还没死吧,最后,拿开了手,蚂蚁在那里一动不动,我用树枝挑了它一下,但他还是没有动,我用放大镜仔细看了一遍,发现流了血,但不多。
原来蚂蚁也会死,但只是寿命长了一点,这次只是做了一个小蚂蚁,但如果是大蚂蚁,寿命应该会更长。昆虫有很多种,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觉得他们很有趣。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8今天,我和爸爸在公交站牌旁等公交车。突然,我看见有两只小蚂蚁在搬两只虫子。
这两只虫子是活的,白白的。在被两只蚂蚁捉回的路上,它们也一直在拼命挣扎,这场景就像两只小蚂蚁和两只小虫子在打架,可有趣了!
突然,两只蚂蚁兵分两路,各搬各的。一只小蚂蚁搬小虫子很顺利,战无不胜——搬小虫子成功后,又搬了一块小饼干。另一只蚂蚁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和小虫子“打”得不相上下,就像一场激烈的拳击赛,令人一阵兴奋,一阵失落。
一会儿,它们都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都趴在地上,一动也不动。这时,小蚂蚁就像一位勇敢的战士爬了起来,准备把已经奄奄一息的小虫子收拾收拾了。这时,小虫子似乎已察觉到危险要降临在它的身上。可是,它已经不能动了,而且“蚁国大军”也开始一步一步像向它走近了。它只好在原地等待危险慢慢地降临在它的身上。
我还想再看一会儿,可是公交车已经来了,所以我只好跟着爸爸上了车。今天的事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的蚂蚁作文 篇9我的爸爸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蚂蚁工坊。
蚂蚁工坊里的蚂蚁有大有小,还有一只蚁后呢!蚁后已经产出五只小宝宝了,这五只小蚂蚁已经长大了。我看到它们在里面快活地爬来爬去,心中也感到美滋滋的。
一天吃过午饭后,我去观察蚂蚁:全部蚂蚁都一动不动地躺着,我很好奇,以为蚂蚁在睡大觉,于是便把蚂蚁工坊轻轻地摇晃了一下。咦!蚂蚁果然慢慢苏醒过来,爱上向四面爬散,看上去显得格外恐慌。我轻声细语地对蚂蚁说:“蚂蚁你们放心吧,我是绝对不会伤害你们的。”蚂蚁仿佛听懂了我的话,开始安安静静地挖洞了。
过了一会儿,我写完作业回来,又细心观察蚂蚁,发现:有两只蚂蚁在激烈地打架呢!一只用触角驱赶着另外一只蚂蚁,一只蚂蚁则趁对方不注意,得意洋洋恶狠狠地猛扑过去,突然,第一只蚂蚁也跳了起来,抵挡着进攻,最后,第一只蚂蚁打败了另外一只蚂蚁取得了胜利。我看着这一幕,心想:这一只蚂蚁可真是厉害啊!
崔老师把纸杯轻轻放在讲台上,一边往杯里加水,一边问我们:“我能把杯子倒过来,而水不流下来。你们相信吗?”“不信!”同学们又是异口同声,崔老师却笑而不语。几秒钟后,杯里的水快满了,崔老师放慢了速度,让水一滴一滴地往杯里滴。水终于满而不溢了,崔老师小心翼翼地把纸片盖在纸杯上,然后用右手慢慢端起来。突然,她迅速翻转手腕。可没想到,崔老师的双手往下一抖,杯里的水把纸片冲了下来。唉,失败了!同学们大呼小叫,都喊:“崔老师,再来一次!”
崔老师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第二次实验开始了,崔老师装满水,吸取上次的教训,以风一般的速度把纸杯翻转过来,再不敢往下抖了。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纸片被牢牢地吸在杯口上。 实验终于成功了!崔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实验跟气压有关,由于杯里没有空气, 大气压力小,而杯外的大气紧紧压住了杯口的纸片,所以水不会流出来。
同学们知道了原理,都跃跃欲试,想亲自上台一试身手。崔老师看我们如此兴奋,便让我们开展男女大PK。我的对手是单然。比赛开始,我往杯子里加水,男生都为我加油。我学着崔老师的样子,慢慢装满水,轻轻盖纸片,端稳纸杯,迅速把纸杯翻转过来。哇,我成功了!可单然不知为什么,水“哗”的一声,把纸片冲到了地上。我们胜利了!男生高兴得跳起来。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玩”得高兴,而且学到了大气压的有关知识。我喜欢上这样的课。
(指导教师:崔丽珍)
教师点评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活动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趣的活动作文 篇1今天晴空万里,刘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操场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活动—拔河。我们高兴坏了。
首先,刘老师把我们分成红队、蓝队。之后她让我们站在绳子两头,并说:“这次拔河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哪个队赢了两局就胜出。”
比赛开始了,老师一声令下:“预备,开始!”我们手里紧握粗绳,脚稳稳地站在地上。我们队的队员使劲往后拉绳子,红队也不甘示弱。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我咬着牙,手紧紧拉住绳子,大喊:“加油,加油!”各方对员都憋足劲,个个脸上青筋暴露,有的脸憋得通红,有的汗流满面。后来,我们蓝队有几个同学累倒了,力气松懈下来,结果被红对一下子把绳子拉过去,刘老师就宣布我们这局输了。我想:虽然第一局我们输了,但是第二局我们还要尽力。
第二局比赛开始了,我们队一上来就拽紧绳子,使劲往后拉,红队的队员也拉紧绳子,双方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式。红队实力实在太强了,虽然我们蓝队尽力了,这一局又让红队赢了。最后,刘老师宣布红队本次拔河比赛胜利!红队同学高兴得跳了起来,欢呼雀跃。
虽然这次比赛我们输了,但是我还是为红队的胜利感到高兴、快乐。因为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大集体,友谊第一,比赛第
二。这次比赛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有趣的活动作文 篇2上个星期六下午,天气晴朗。金笔作文举行了放飞梦想的风筝节活动,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教室。
首先,王老师给大家分发了风筝、颜料、调色盘、一次性围裙和线轴。风筝的图案有各种各样的,有漂亮的.白雪公主,有帅气的小黄人,还有高大的长颈鹿……我挑选了一个厉害的孙悟空风筝。
开始画风筝了。首先,我拆开风筝的包装袋,把它平展在桌子上。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颜料盒,取出画笔,认认真真地涂了起来。一个小时后,在我的精心描绘下,我的风筝画好了。我抬头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了文体广场。开始放风筝了,我心里还真有点紧张,没等我准备就绪,其他小朋友的风筝早已飞上了天空。我鼓起勇气,一边放线,一边拉着风筝跑。一阵春风吹来,我使劲向上一扔,嘿!我的风筝终于乖乖地飞上了天空。你看!天上的风筝在翩翩起舞呢!这里成了风筝的海洋。
这次的风筝活动,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而且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你喜欢的话,就快快加入我们吧!
有趣的活动作文 篇3星期日中午,我们吃完午饭,弟弟提仪说:“我们来个猜谜比赛吧!”我们一听,都很同易,因为妈妈才高八斗,我们便让妈妈出谜语的面谜。
比赛开始了,妈妈说:“百万大兵拔白旗,打一字。”我们一听,立刻琢磨起来,爸爸、我和弟弟都在本子上画着、写着,只有妈妈在一旁的沙发上看电影,过了一伙儿,我终于等不及了,问妈妈答案是什么。妈妈得易的说:“是一!”我们一听,一下子明白了,百字去掉白字不正是一吗?
妈妈让弟弟出题目,他说:“以前,有一个有名的理发师,他常常讲一些恐怖故事给客人听,这是为什么?”我们又像刚才那样苦思苦想,忽然,爸爸笑了笑,说:“我明白了,因为理发师想让客人头发立起来,方便理发。”我们一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对了。”
最后,我出了一个谜语:“形容一个人开心但笑不出来的一个成语。”谁知弟弟看过了这个谜语,立刻说:“是含笑九泉”大家听了,笑了起来。作文
“当当当……”时钟响了起来,我们结束了这次有趣的猜谜活动了。
清晨,我和妈妈、弟弟、小姨一起去玫瑰小镇玩,我们坐公车来到SM,找到了导游就上小车了。
终于到了,我们迫不及待的下车,导游先带我们爬山,山里空气清新,花草都发出淡淡的清香。爬好山导游带我们吃饭,饭菜都很丰富,吃完休息了两个小时左右就去漂流。我穿好了安全衣,戴好安全帽就上船了。开始我拿着水枪射击跟我们一个团的游客,游客也拿安全帽泼水在我们身上反击。玩了一会儿,我突然看见其他人被一个工作人员推下去了,原来我们要跟着水一起流下水渠去。终于到我们船,工作人员把我们推下去,又惊又险,有两三次很刺激的高坡度地方,一路上非常的欢快。我们上岸还在岸边玩了会水,电车来了,我们坐上车回去冲洗。洗好我们又去了滑沙,第一次滑沙我还会翻车,多练几次就不会翻了。天色渐晚,滑没多久,就开开心心地回家。
这天是暑假里最有趣的一天!
最有趣的是水上滑梯。我们戴好游泳镜, 飞快地跑到滑梯下面, 迫不及待地扶着栏杆爬上去。来到梯顶, 我往下看:啊!这么高, 我可不敢滑啊!真叫人发颤!我不禁往后退了几步, 可转念又想:我可不想做个遇到困难就退缩的“胆小鬼”。于是, 我鼓起勇气走到边沿滑了下去。“啊, 啊, 啊……”伴随着我的惊叫声, 整个人像箭一样飞快地滑了下去。一眨眼就掉到水里, 周围溅起了美丽的水花!
我回头一看:真的好高哦!心里还是有一点点害怕, 可这么有趣刺激的滑梯怎么能错过呢?我马上站起来, 爬上梯顶再滑一次。我们越滑越兴奋, 滑了一次又一次, 滑梯上空不时传来我们的惊叫声, 嬉笑声, 真是既好玩又刺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