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篇1

第一章 目的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实习生的管理,确保实习生管理更加有序、规范和高效,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章 适用范围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除制造部生产线实习生以外的其他所有实习生的管理。

第三章 名词解释

第三条 实习生包括两类:

1、通过实习生招聘入职的人员;

2、尚未毕业但公司拟录用的实习生。

第四章 实习生招聘

第四条 实习生招聘流程: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由部门负责人提出招聘需求,填写《实习生需求表》(附件1),经总裁办审批同意后转交给人事行政部,由人事行政部招聘岗位配合各部门开展招聘工作。

第五章 实习生入职

第五条 实习生入职由人事行政部按照新员工入职流程安排。由于入职前需要体检,因此用人部门至少要在实习生入职5个工作日前通知人事行政部安排。实习生入职一周内,由人事行政部和实习生签订《实习协议书》(附件2)

第六章 实习生工作安排及考核

第六条 由各部门根据部门情况参照新员工导师制对实习生进行工作安排和指导,并根据实习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考核。具体操作:实习生导师填写《实习生面谈表》(附件3)对实习生的要求及考核进行管理,制定《实习期工作计划表》(附件4)对实习生的工作进行安排。

第七章 实习生离职管理

第七条 实习生离职情况:

(一)根据实习协议双方约定的实习期满,任意一方不再续约。

(二)实习协议约定实习期未满,经双方协商同意终止实习。

(三)实习生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公司终止实习。

(四)未满足实习要求,公司终止实习。

第八条 实习生离职流程:确认离职,实习生填写《工作交接报告》(附件5),交人事行政部后,领取《实习生离职工作/物品交接单》《<实习生离职工作物品交接单>联系人名单》(附件6、7),办理离职手续。

第八章 实习生考勤

第九条 实习生考勤:

(一)实习生实行定时工作制,工作时间为:09:00-12:00 ;13:00-18:00。如遇特殊情况,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时间做出调整并公示。

(二)公司上下班实行打卡制度。实习生上下班应依照其所在部门规定的工作时间打卡。

(三)实习生考勤周期为上月26 日至当月 25 日,按实际出勤天数(打卡天数)计算,病假、事假、节假日均计为缺勤,无实习补助。

(四)如遇无法正常打卡情况(包括因公、私事不能打卡,员工卡丢失、损坏等),应填写 OA 考勤申请,上班时间外出须报告直接上级并打卡后提交 OA 申请。

(五)实习生不允许迟到、早退、旷工(迟到、早退、旷工定义参照《考勤管理规范》),如发生上述情况,参照考勤管理规范执行相关处罚。

(六)实习生不享受婚假、产假、丧假、带薪年假、哺乳假、流产假等其他休假。

(七)其他情况参照公司考勤管理规范执行。

第九章 实习生的待遇和福利

第十条 实习期间补助标准:

(一)实习生实习期间补助标准为:

1、博士学历在本公司实习者,每日补助标准为人民币160元。

2、硕士学历在本公司实习者,每日补助标准为人民币100元。

3、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本公司实习者,每日补助标准为人民币60元。

(二)如遇特殊情况(如:实习期较长、加班较多),部门可单独约定实习补助标准,原则上不高于本规定的最高补助标准。

(三)补助每月5日(遇节假日顺延)发放到实习生工资卡中。第十一条 实习生其他福利待遇:

(一)所有实习生住宿统一住6人间,住宿费免费,水电费用另付。如实习生个人要求住宿非6人间宿舍,由实习生本人付住宿费(含水电费)。

(二)实习生可免费乘坐公司往返班车。

(三)实习生可免费参与公司、部门组织的出游、培训、学习等。

(四)外地实习生来京实习,公司给与一定的交通补贴,补贴标准如下:

1、行程≤1000公里,按火车特快硬座标准给与交通补贴。

2、行程>1000公里,按火车特快硬卧标准给与交通补贴。

(五)实习生如在实习期间遇到节日,享受节日礼品。

第十章 其他

第十二条 实习生正式加入公司后,可视实习期长短,减少试用期,具体规则如下:

(一)3个月≤实习期<6个月,可视情况予以减少1个月试用期。

(二)实习期≥6个月,可视情况予以减少2个月试用期。

第十一章 附则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篇2

一、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规范化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由教育部要求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考察和调研大量学生实习情况, 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 我们可以了解到无论什么地域, 何等层次的高职院校, 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的时候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实际问题。根据实际情况, 可以拟设立一个专门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管理人员可以由学校和顶岗实习企业共同组建而成。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创建顶岗实习管理小组。

为了统一对顶岗实习进行管理, 应该成立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可以来自高职院校和接纳学生的企业中具有资源调动权的行政管理人员构成。学校人员可包含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领导及各院系分管实践教学的领导, 实习企业分管的副总及其它管理人员, 以上人员协调统筹来指导学生完成顶岗实习。

质量监控小组, 主要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各环节的管理和控制, 是提升实习质量的关键机构。按照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由各教学部门具体联系本部门学生顶岗实习的对口企业, 质量管理办公室和教务处等负责审核并监控学生完成实习过程, 全程进行督导, 提出改进建议。负责审核和落实各专业各环节进行评估, 包括成绩评定、管理和考核等。

2. 规范顶岗实习管理过程。

顶岗实习要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化管理, 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监控体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通过课题研究使高职校外顶岗实习进行规范化, 做到制度规范化、管理模式规范化、监控体系规范化和质量评价规范化。其中制度规范化是要针对高职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管理不到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并要求制度适应性强、可操作强。管理模式规范化是指要建立一套创新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 普遍指导当代高职学生顶岗实习, 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监控体系规范化是指要建立院、系、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三级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职责, 畅通管理信息反馈渠道, 注重管理实效性的提升。同时改进考核形式, 注重顶岗实习过程考核, 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顶岗实习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实施提高校企合作质量, 保证顶岗实习取得好的效果。

3. 搭建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顶岗实习大致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基本的实习模式。经过调研发现,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自主联系企业, 采用分散实习的模式具有灵活多变的优点, 但缺点是实习地点远离学校, 校内指导教师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管理很难到位, 加上部分学生频繁更换实习单位, 工作缺乏耐力, 随意性大, 指导起来更加困难。无论是集中实习模式还是分散实习模式, 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是如何跟学校教育一样监控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 以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作为沟通链中的核心, 起着纽带和桥梁的重要作用, 在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的基础上, 还需要创立顶岗实习管理平台, 以保证各个环节顺利进行。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院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 旨在记忆网络和手机等流行的通信手段或者工具, 实现对学生顶岗实习全程跟踪。整个系统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模块及作用包括:系统管理、实习岗位管理、实习过程监控、实习评价反馈、统计分析等。

二、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1. 完善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标准。

综合实际情况, 左右顶岗实习的效果实际因素很多。主要问题出现在对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评价不到位, 包括实际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所以, 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以指导学生高效的完成实习。具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指导教师要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布置相应的任务, 学生在企业完成实践操作的同时, 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专业任务, 形成具体的成果。校内指导老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对应的评价细则, 充分体现职业性。然后还要制订顶岗实习考核方法, 并对各个指标统一标准和量化, 尽量客观、全面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和质量。在具体制订顶岗实习成绩评价指标时还可以通过增加权重和引入二级指标, 充分体现学生在实习中学习能力的考查。最后是要对实习各项资料统一规范, 学校和企业可以利用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和现场抽查等形式, 对顶岗实习学生来进行监控。从而保证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顶岗实习。

2. 建立多级评价组织机构指导到位。

创立学校、二级分院系部和课程组三个级别管理模式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由学院负责教学管理的教务处和教育质量管理办公室统一制定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校级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办法, 全面负责顶岗实习的整体管理, 具体有顶岗实习相关材料的制定, 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 多种实现方式保证科学管理顶岗实习的工作流程, 实现对岗前教育、实习计划的制订、过程监控措施、效果总结等各阶段全程跟踪指导,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机构的设置、明确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要求, 做到事先预案、过程监控与及时纠偏一体化。建立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立体、交互式的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

三、结语

高职顶岗实习中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提出了规范化管理的思路, 整个项目兼顾到制度建设、管理模式、监控体系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全面、系统、科学的提出了高职顶岗实习全过程创新改革的想法, 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有科学指导的意义。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指出高职教育必须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加大实践教学课程比重, 提升学生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要加强校外顶岗实习管理,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由于各种原因, 使校外顶岗实习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对现行顶岗管理模式作了调查分析, 总结认为顶岗实习应统一规范化管理研究。创新高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机制,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改革, 寻求以制度促顶岗实习质量提升, 从而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过程全程监控, 完善考核形式, 通过建立规范化质量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规范化,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孙燕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12) .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篇3

关键词:高职 顶岗实习 规范化管理

课 题:本文系金肯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教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人才供应链理论的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研究”(2015JG13)研究成果。

当前,如何实习、能否就业等现实问题已成为大多数学生、家长在选报高职院校时普遍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学生充分就业,实现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许多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从本质上来说,校企合作模式能使高职学生置身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具有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笔者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工学结合”的实践途径,先后与南京丁家庄物流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等对口物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校外综合实训和毕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和基地。笔者在指导多届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中,发现学生对顶岗实习的意义认识不足,加上职业技能不熟练和职业素养的缺失,使部分学生怀有负面消极情绪。因此接下来笔者就学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进行反思,并就如何进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提出具体对策。

一、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目标设定不明确,思想容易出现波动

从学校到企业,对高职学生而言,既是一次学习环境的转变,也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从年龄上来看,现在的高职学生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家庭环境较为优越,经历的人生挫折较少。学生在前期入职培训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学习热情,互动热烈,对未来工作抱有较高期望,但上岗后了解到实际工作内容不如预期轻松、有趣,甚至单调、繁重时,就会突然情绪低落,甚至产生消极放弃心理。特别是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而言,物流行业、企业的特点决定了某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必然比较繁重和辛苦,在轮岗期间,某些物流业务以体力劳动为主(例如分拨中心的分拣、包装、发货、派送等工作),对很多90后的高职学生来说,就是一次心理上和体力上的巨大考验。在作业时间长、体力消耗大、经常加班等不断挑战下,有部分学生承受力较弱,选择了半途放弃。产生这些思想上的波动,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毕业前夕尚未树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在随波逐流中开始工作也易受到群体不良影响。

2.专业性理解不足,职业道德有待强化

“职业道德”是检验学生人品的重要标准。对当前的高职学生而言,在与本科院校学生进行竞争时,它的价值和意义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在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基本能够达到公司规章制度要求,按时到岗,在工作过程中不玩手机,有事请假,按照公司轮岗要求进行加班等,但也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物流公司长时间作业的情况(例如双十一、双十二期间临时需要通宵加班等),偶有抵触情绪,表现为寻找借口偷懒休息、在货物分拣过程中乱扔、乱砸等。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高职学生对“专业性”的理解缺乏。从理论上来说,无论是本科院校毕业生,还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职场中要学习的第一节课就是“专业性”,这是职场人对工作的基本态度,也是评价学生是否已转化心态、做好迎接工作挑战准备的标准之一。而高职学生由于前期在校期间的学习氛围较为宽松,纪律要求不严,便会导致对职业道德的遵守意识不足。

3.技能运用生疏,业务知识尚需学习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不仅要熟悉、掌握各岗位的业务知识和物流术语,也要能够熟练运用基本职场技能,包括办公软件(WORD、EXCEL、PPT等)和商务英语。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将专业课程所学知识积极地与具体业务进行对接和转化,在职场前辈的带动下迅速达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因前期在校期间疏于对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导致工作上生疏、缓慢、效率低下,工作情绪也会受此影响。

4.所学非所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

高职院校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最大的困惑,来自于在岗位实践操作时,之前所学专业知识往往用不上,引发“学习无用”的质疑。产生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人才培养主体与人才使用主体是不同的组织,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主要还是从学院教学管理效率和效益的角度出发,缺乏来自社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参与和支持,无法了解岗位真实需求,因此,间接造成了学生在顶岗实习初期的茫然、无助、质疑等多种焦虑心态。从本质上来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更好供给于市场和企业,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充分利用人力资本,这两大主体是人才供应链管理中前后相连、相辅相成的环节,只有合理衔接、协同管理,才能避免学生所学与所用不相符,减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学生技能转化效率。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管理是指通过必要的管理制度、规范的管理体系,对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岗位实践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有序的监督和管理,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的利益获得切实保障。

1.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素养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对初入职场的高职学生而言,职业素养的有无及高低决定了其在企业未来的职业生涯。具体来说,职业素养包含了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和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内在根基部分,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外在表象部分。通过顶岗实习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首先从外在职业技能督促学生不断学习和掌握,进而从内在职业行为习惯进行规范养成,最后内化为职业道德的自我遵守和职业思想的自我调试,学会将工作压力和挫折转化为动力,自我激励,高效完成工作任务,最终提升其个人就业竞争力。

2.提高校企双方管理效率,保障学生利益

对高职院校来说,大批学生外出进行毕业顶岗实习,脱离了学校和班级辅导员的日常有序管理,能否确保学生人身安全,防止不必要意外冲突和工作伤害,能否在学校风险管理可控范围之内等,这些问题无疑是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挑战。而对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组织来说,同样也是一项复杂、重要的管理工作,包括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险,安排食宿、工作岗位、入职培训、情绪辅导等,都必须建立一系列规范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有效提高校企双方的管理效率,切实保障学生利益。

3.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信息更新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过程中,由于事先安排高职院校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跟踪辅导,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进行预期管理,解决“所学非所用”等职场困惑。另外高职院校可通过专业指导教师这一渠道,及时获取岗位需求信息,重置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4.优化人才供应链管理,深化校企合作

根据人才供应链管理思路,小学、中学、大学到社会企业等不同组织均是人才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单就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而言,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作为不同的人才供应链管理主体应相互衔接、协同管理,建成技能人才培养、输出、输入的一体化供应链。这既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走出困境的方向,也是企业人才培训的创新。因此,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是校企双方在人才供应链管理中实施协同配合的一次重要突破,既从理论上支撑了人才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科学性,也从实践上验证了校企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实行自我管理

职业素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既需要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社会工作的积极主动参与、个人独立自主性格的养成等,更需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对各项培训计划的高度参与、对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对各种临时状况发生的随机应变,特别是职业技能的转化过程中能够管理个人情绪,逐渐在工作中养成和完善职业习惯。

具体来说,学生在校期间可提前进行职业素养的课程学习和训练,依托就业指导部门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由就业指导教师和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兴趣教育,提供丰富的职业拓展训练,同时还可邀请企业、社会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协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要积极安排职业素养的相关培训课程,督促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最终内化为职业道德的自我遵守和职业思想的自我调整,进行自我管理。职业素养的持续养成,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及学生等多方面的协同配合,才能最终获得成效。

2.建立指导教师监督制度,加强过程评价

高职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一般为半年以上,时间长、状况多、责任大,因此不能仅仅依赖学生的自我管理,同时也要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明确指导教师职责、学生安全监督、突发事件处理办法等细节。另外,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指导教师联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学生部门领导等主体,做好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结合顶岗实习教学大纲、企业培训内容、专业技能运用、岗位职责履行等因素,分项目进行评分。专业能力运用以职业技能测试、职业技能操作熟练程度为依据;岗位职责履行既要有工作完成的数据说明,也要有分管部门的评价报告。对实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学校应予以表彰奖励;对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应给予相应处理。

3.制定顶岗实习规范制度,保障各方利益

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制度的保障,因此,为了维护和保障校、企、生三方利益,要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规范制度。例如在学生的安全保障方面,学校需要先对实习企业的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等进行考核认定,对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排查,同时加大对学生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和引导,与企业就顶岗实习期间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事项进行磋商,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又如在针对顶岗实习的效果考核办法方面,要制定顶岗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考核评价体系等规范的教学文件,还包括顶岗实习违纪处理办法、优秀实习生评选办法、顶岗实习流程等管理制度。

4.深化校企合作方式,构建稳定人才供应链

高职学生的顶岗实习必须有稳固的校企合作单位作为基地保障,所以学校首先应积极筛选,重点与规模较大、诚实守信、企业文化深厚、管理模式先进的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其次要明确高职院校、社会企业是人才供应链管理中彼此相连的重要环节,以“互利”为基础,深化校企合作方式。例如将企业的人才培训规划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进行人才培养的协同化管理,创设虚拟订单班等多种形式,最终打造一条技能人才的培养、输出、输入通道。

总之,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规范化管理工作,需要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协同配合,才能获得预期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金素英.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思考[J].青年时代,2015(12).

[2]高江华.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规范化管理探讨[J].赤子(上中旬),2015(7).

[3]杨晓伟.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5(24).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篇4

关于实习报告写作和上交的要求

1、实习报告撰写时间:实习返校后3周内,即3月25日前完成实习报告撰写。

2、请严格按照格式要求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格式请登录酒店管理系网站查询。

具体路径为:桂林旅专网站主页→酒店管理系主页→实习就业→实习报告写作要求。

3、实习报告上交时间:实习返校后第4周,即3月26日~3月30日之间交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需交打印稿和电子稿各一份。

5、实习报告打印稿交至班长处,再由班长按学号顺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整理后统一交到实习实训教研室。

6、实习报告电子稿请在3月30日前上传到实习实训教研室邮箱:

实习报告电子稿的文件名命名格式为“学号_班别_姓名_文件名”的形式(例:200902020101_09酒管1班_×××_实习报告)。

7、请同学们在3月26日前将实习日记(写在实习手册上的原件)和实习鉴定(原件,一式两份)交到班长处,再由班长按学号顺序(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整理后于3月26日~3月30日之间统一交到实习实训教研室。

如有以下情况的,请另外单独用一页纸进行书面说明(附于实习手册上)

(1)实习鉴定已经统一由实习单位寄到学校

(2)实习鉴定已经统一由领队上交

请同学们务必用正楷字体认真完整地填写实习手册和实习鉴定表上的各个项目,不得空缺、潦草。

请同学们严格按照格式要求独立撰写实习报告,不得抄袭,不得敷衍了事;在规定时间上交实习报告(打印稿和电子稿)、实习日记和实习鉴定,否则,实习成绩将会被评为零分。

酒店管理系实习实训教研室

毕业实习报告、实习总结规范要求 篇5

毕业实习报告、实习总结规范要求

一、内容要求

1、实习报告

第一份实习报告:首先说明按照培养方案要求,要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毕业实习。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实习单位。自3月1日开始在××××单位实习。现将一个多月的实习情况汇报如下。

(1)实习单位情况介绍;

(2)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习的岗位等);

(3)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落款日期统一为2010年4月20日

第二份实习报告:

(1)实习主要内容;

(2)实习收获与体会;

(3)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落款日期统一为2010年6月10日

2、实习总结

(1)实习的基本情况(要说清实习的时间、实习的地点、实习的主要内容等);

(2)实习收获与体会;

(3)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等。

落款日期统一为2010年6月15日

二、字数要求

1、实习报告不低于2000字;

2、实习总结不低于3000字。

三、格式要求

1、正文宋体小4号;页边距均为2.5cm,行间距为固定值24磅。

2、A4纸打印。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

毕业实习报告

专业 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

毕业实习总结

专业班级姓名 指导教师

学生实习行为规范 篇6

1、实习前必须接受安全及文明生产教育,否则不准参加实习。

2、进入实习基地前应换好规定的工作服装,排队进入实训场地。

3、上岗要求:必须穿规定的工作服,内层服装不准露出工作服外;女同学戴工作帽;车工、铣工配带劳保眼镜;不准穿裙子、短裤、背心、拖鞋、高跟鞋等上岗;不准留怪异发型;不准佩戴首饰。

4、实习期间,要严格听从实习指导教师指挥,不许做与实习内容无关的任何事情。对不听从指挥的学生进行严格处理,严重者停止实习实训。

5、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不参加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一般不得请假。

6、实习过程中必须思想集中,严格遵守实习基地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如违反上述规定,出现任何问题或事故,后果自负。

7、要爱护国家财产,保管好实习工具,维护保养好机器设备,保证实习产品质量,并注意节约,超出规定的实习耗材,由学生个人担负。无故损坏、丢失的工、夹、量具要按价赔偿。

8、实习学生必须在指定工位上进行实习,非上课时间或未经指导教师批准不得开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动用他人设备,更不得任意调整、开动车间其他机器设备。若发生问题,必须保持现场,并立即请示报告,否则后果自负。学生不按规程操作,而将设备、刀具损坏,必须进行相应的赔偿。

9、按时完成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两次以上没有作业成绩者或没有实习报告者,实习成绩不予评定。

规范实习检查认真做好5个“3” 篇7

1 至少安排3次实习检查

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2], 一般都安排在学校教育的最后一年进行, 时间10~12个月不等。由于时间长, 学生远离学校, 吃住学习全在实习单位, 因此学校对每一届学生至少要统一安排3次实习检查 (不包括特殊情况处理) 。3次实习检查各有重点:第一次检查安排在实习生进实习单位后两周内进行。重点检查实习计划的落实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吃住等生活情况, 并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就实习计划的落实和执行、怎样带教和管理学生、怎样把好实习质量关等加强指导。第二次检查在实习中期, 主要通过对实习生的考核, 与医院领导、主管部门及带教教师的访谈, 召开实习生和带教教师座谈会等形式, 重点了解实习计划的执行情况, 教师的带教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纪律及医德医风等方面的情况。根据了解的情况, 学校及时向医院反馈, 并对学生进行实习中期教育, 同时跟踪了解整改情况。第三次检查在实习后期, 学校组织有关专业教师与医院一起对实习生进行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毕业考试并延长实习时间。指导学生如何在实习结束后做到文明离院、安全返校;同时就医院接收下一届实习生的人数和学生生活方面的事宜与医院进行协商。

2 确保3部分人员参加检查

实习检查是学校对毕业实习这个重要教学环节实施管理的主要措施。学校通过实习检查可以了解医院的带教、教学管理以及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生活及表现等情况, 同时也可以发现学校工作中的不足, 然后总结经验、肯定成绩、发现问题, 并与医院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确保实习质量。因此, 为确保实习检查效果, 实习检查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管理人员3部分组成。

3 必须召开3个重要会议

实习检查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 在实习检查前一定要召开检查人员工作布置会, 就本次实习检查的成员组成、分工、重点内容、程序和方法及要求等进行统一布置。其次, 检查小组在实习单位检查后要召开实习生再动员会, 实事求是地总结前段学习和表现情况, 对下一阶段的实习提出要求, 以确保实习质量。最后, 学校在各检查小组返校后要及时召开实习检查情况汇报会, 学校党政领导、实习主管部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院 (系) 主要负责人都要参加会议, 各检查小组要详细汇报实习生在医院的学习、生活、表现及医院的带教、管理情况。

4 认真听取3方面情况介绍

毕业实习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3], 实习检查对确保毕业实习质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校一定要防止实习检查搞形式主义。检查人员一定要认真听取医院领导和主管部门对实习生的情况介绍;通过与科室主任和带教教师进行座谈交流及个别访谈, 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纪律及医德医风等情况;通过听取实习队长的情况介绍和召开实习生座谈会, 了解医院的管理、带教和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只有认真听取3方面的情况介绍, 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学生实习和医院带教情况, 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

5 重点强调3个基本要求

检查组教师在实习生再动员会上, 应总结前段学习和表现等情况, 为更好地完成后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要向实习生重点强调3个基本要求: (1) 遵纪守法, 严守校 (学校) 纪院 (医院) 规; (2) 端正实习态度, 认真、刻苦、努力、虚心学习, 扎扎实实练就过硬本领; (3) 注意医疗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确保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在医学教育国际化教学改革新形势下, 如何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是亟待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4]。毕业实习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毕业实习质量对医学生将来的医学生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 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习检查是学校对毕业实习实施管理和确保质量的重要举措。为确保医学生毕业实习质量, 我们要切实加强实习检查工作, 强化质量意识, 规范实习检查工作, 认真做好实习检查工作的5个“3”。

参考文献

[1]辛颖, 李冲, 刘晓菊.提高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12 (6) :1238-1241.

[2]郑蔼娴.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广东教育:职教, 2011 (9) :4-5.

[3]郭晓华, 窦忠.浅谈医学生临床实习前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2) :41-42.

实习生规范管理制度 篇8

然而,关于两种规范的区分标准,在学界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对两类规范的区分首先涉及到法律解释问题,这就是说,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强制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该规定属于效力规范。法律法规虽然采取了“应当”“必须”等表示,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违反该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则该规定属于一般的强制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我国司法实践也采取了此种做法。例如,在中建材集团进出口公司诉江苏银大科技有限公司等担保合同纠纷案中,二审法院认为,新《公司法》第16条的规定并非效力性强制性的规定,因为在新《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公司违反新《公司法》第16条对外提供担保无效的情形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应予确认。此外,根据《合同法》第50条关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关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的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外提供担保应认定为有效。因此,对于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形,公司对外仍应对善意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故本案银大公司的担保责任不能免除。再如,在梅州市梅江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江南信用社诉罗苑玲储蓄合同纠纷案中,二审法院认定,国务院《储蓄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储蓄存款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拟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或者由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公布”和第二十三条“储蓄机构必须挂牌公告储蓄存款利率,不得擅自变动”的规定,是对金融机构关于储蓄存款利率拟订、公布、变动等的管理性规定,不是对储蓄机构对外签订、履行储蓄存款合同的效力性规定,不影响储蓄机构在从事民事活动中的行为的效力,不能以储蓄机构违反该项规定为由,确认涉案储蓄合同关于存期的约定无效。应当说上述两个案例都是从法律解释的层面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所做的解释。从确定相关规定是否属于效力性规范时,在第一个案例中,法院采用文义解释和体系解释的方法,而第二个案例中,法院则采取了目的解释的方法。法律解释是确定法律规范性质的重要手段。

如果法律法规虽没有明确规定违反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在此情况下,采取法律解释的方法有一定困难,必须借助其他的手段。如前所述,虽然效力性强制性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判断合同无效的依据,但立法没有明确某一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的情况下,对此类规范性质的判断须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据此,有学者认为,“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本身缺乏可判断的标准。如果法律规定本身直接规定了合同效力为无效,确实是可以依据该条文进行判断,但在法律本身没有直接明确规定某一强制性规范的后果,就给对其性质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这些学者对效力性规范概念也提出了质疑。笔者认为,合同效力的判断过程本身非常复杂,不能指望立法给出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一方面,在现代社会关系纷繁复杂的情形下,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不可能对未来的发展一一预见。立法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能力永远是受限制的,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未来发生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立法过程本身是探索真理的过程,而真理也总是相对的,立法者在过去所获取的正确认识不一定在未来是正确的。所以,立法对未来前瞻性的问题保持适度的开放,不能期望通过具体的规则来包罗万象。另一方面,合同类型和内容纷繁复杂,立法不可能对之一一规定,更何况实践不断发展,即使立法设置了效力性规范,也难以应对实践的发展需要。例如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公布的《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问题》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社会各界要求取消四倍利率限制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在判断合同无效时,应对合同法第52条第5项加以限缩解释,只能限制为效力性的强制性规范。但在法律没有对规范的后果作出明确规定时,应当以公序良俗作为检验某一规范是否为强制性规范的重要依据。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概念构成的。公序良俗在内涵上是由社会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以及社会全体成员所普遍认许和遵循的道德准则所构成。以公序良俗限制私法自治的范围,是罗马法以来公认的原则。如果某一法律强制性规范没有设定法律后果,但违反该规定将违反公序良俗的话,也可认定该规范是效力性规范。

所以笔者认为,违反该规定以后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应当认为该规范属于效力规范。法律法规虽没有明确规定违反禁止性规定将导致合同无效或不成立的,违反该规定以后若使合同继续有效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只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在此情况下该规范就不应属于效力规范,而是管理性规范。例如,关于预售商品房的登记主要关系当事人的利益,法律设立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买受人的利益。所以要求办理预售登记的规范,应属于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

实习报告-格式规范 篇9

题目:宋体三号(加粗)

学号姓名:楷体、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正文:宋体,小四号

段落行距:1.25倍行间距”

文中标题: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

二级标题用“

(一)”、“

(二)”、“

(三)”„„标示 三级标题用“1”、“2”、“3”„„标示

纸张:A4

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 2厘米

实习总结格式规范要求

题目:微观社会工作实务实习总结

宋体、三号(加粗)

学号姓名:楷体、四号,居中,段前段后各空一行 实习时间:2013年6月24日-7月12日

楷体、四号

正文:宋体,小四号

段落行距:1.25倍行间距”。

文中标题: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

一级标题用“一”、“二”、“三”„„标示

二级标题用“

(一)”、“

(二)”、“

(三)”„„标示 三级标题用“1”、“2”、“3”„„标示

纸张:A4

生产实习报告撰写规范 篇10

校外生产实习是学生大学生活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学生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产当中,提前与实习单位对接,为实习单位提供对口的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实习能够磨练学生意志,接触社会,适应需求,贴近岗位,解决学生对专业课的茫然和无法对应工作岗位等问题。

一.内容要求

1.封面

生产实习报告封面统一规范格式。学生可登录西安石油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网站下载。

2.目录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一致。建议采用自动生成的目录。

3.正文

正文是实习报告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实习目的,实习单位简介,实习内容,实习体会与建议,致谢等部分。字数不少于3000字。

实习目的写作中应涵盖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整个大学生涯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就业岗位的关系如何,应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和进行实习等。

实习单位简介中应包括实习单位的地理位置、规模、产品概况、管理概况、人才需求情况、目前行业发展地位、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设施设备等情况的介绍。

实习内容应重点描述你到该企业实习,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岗位,此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有哪些,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哪些,初期你具有哪些,通过怎样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的安排,最后你又获取了哪些新技能(详细写)。

实习体会与建议部分应包含实习期间的体会、感想,以及你在该单位实习过程中,通过具体工作和实习日记你发现该单位存在哪些问题,针对你能解决的问题提出可行化建议。

致谢部分主要是感谢在此次生产实习和实习报告书写过程中对你有贡献和帮助的人士和单位。

二.格式要求

1.打印

实习报告要求采用A4纸单面打印,打印格式基本要求如下:

纸型:A4标准纸

方向:纵向

页边距:上25mm 下25mm 左30mm 右25mm

页脚:17.5mm内容为:阿拉伯数字页码居中排列。

2.格式

正文行间距:22磅

字体字号:

章标题:黑体、四号(居中)

正文部分:宋体、小四号

页脚:宋体、五号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

3.装订顺序

封面

目录

正文

用制度规范欲望 篇11

理智与情感

人们对某一原则的抽象表态,与这一原则具体运用时所持看法也许无关。在讨论一般原则时,人们更多地受到理性分析的支配,而在采取实际行动时,又更多地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情绪上的“我想要”与客观上的“真需要”并不等价,人们需要突破思维定势,调整个人认知,弄清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并采取相应措施化解内心的矛盾。例如,有人在冷静时承认抽烟有害,现实情境中照抽不误;有人清楚酒驾的危险,却放任酒后胡为。

企业要长期发展,依靠的是理智和才干,在家族企业经营中,亲情和血缘往往让决策者做出受情感驱使的抉择,进而可能产生却伤害亲情又伤害企业的结果。例如,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资产规模上亿,在公司接班人的选择上,其创始人却迟迟难以定夺。该企业家的长子接受过系统的工商管理教育,在公司内部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口碑也很好,但有些恃才傲物,与父亲讨论企业经营问题时,经常坚持己见,毫不退让。次子能力明显不如长子,但善于取悦父亲,从小就深得父亲的宠爱。企业“老臣”都劝企业家选择长子接班,企业家也深知儿子们的特点,但他总觉得次子的能力可以培养,因此故意拖着不交班。在他年近七旬时,次子已经三十多岁,能力并无大长进,而他与长子的隔阂却似乎不断加深。对此,企业家感到非常痛苦。这类情况,须有清醒认知,以理智战胜情感,才可能有更大胜算。

矛盾自我的存在表明,理解人性非常重要。对于人类来说,理性逻辑常常战胜不了本能的即时反应,特别是在关乎生命、感情、金钱等问题时,旁观者或许可以做到冷静、理智,而当事者就容易意气用事、失去理智。在汶川地震发生时,有位男士因为恐惧而本能地顾自逃命,尽管他下楼后很快就意识到妻子还在楼上,并马上回到家中去接应她。事后,这位男士主动认错,妻子还是认为他太自私,大难面前只顾自己逃命,并以此为由提出了离婚。其实,这种不由自主的反应是人的本能,应该得到理解和原谅。所以,有哲人说,人性不服从基于理性的判断,不服从基于当前主要趋势或潮流做出的预测,服从于伟大艺术家的惊人创造,但更多的时候,社会组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让人性远离诱惑的考验。

制度与慎独

理性难以控制本性,“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试图考验他人或自己的道德底线,很有可能导致本能的冲动被在无意识中被激发。清代道光年间进士、刑部主事冯志沂很喜欢碑版字画,但在外任庐凤分巡道时,绝口不谈自己的爱好。有下属把宋拓碑帖放在名贵木盒中用古锦包裹着送给他,他看都不看命人马上退回。有人认为看看无妨,他回答说,“一旦打开看过,可能就还不了了。若是真正的珍宝奇物,我怎能忍住不收?不见可欲,其心不乱,所以不见为妙!”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才体现了其守本真心、毫无矫饰的清廉天性。

防微杜渐,小处着手,远离诱惑,才是抗拒诱惑,防止出现重大失误的有力保障。相对于道德自律,建立在他律基础上的制度约束是更合适的社会治理方式。国际反贪专家郭文纬在谈到香港廉署反贪理念时指出,立案不看案值大小,采用的是“零容忍”的标准,哪怕贪一元钱,也会受到调查。他说:“国内贪污5000元以下的只作行政处理,我不同意。贪污不是第一天就收100万,都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企业经营决策必须冒险的说法,若结果有可能出现超越公司承受力的损失情况,则尽管概率很小,也是不允许的。只有赌徒才会抱侥幸心理。

论学校规范管理 篇12

规范管理的涵义

规范管理, 也称科学管理, 是指为使管理合理化、客观化, 提高管理效率, 规范组织活动和被管理者行为的正式的标准化的规则。其中, 组织活动与行为规则以职能活动的科学分析成果为依据, 摆脱对管理者个人经验的依托。学校作为人们以共同的教学———教育活动为基础结合而成为“团体”, 也像其他堪称“团队”的社会组织一样, 其特征为各成员依据一定目标分担职责, 共同活动;在“团队”中, 各成员仍须受一定的职能活动程序、标准与规则的约束。作为当代主流的学校管理模式, 因其在一定的科学分析成果基础上并在有限程度上体现了平等精神, 这为学校管理提高了效率。

规范管理的具体体现

学校规章制度, 简称校规, 即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是规范管理在学校管理的具体体现。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应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管理学校的规范, 即学校外部的管理规范, 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颁布的各级各类的教育政策法规;二是学校管理规范, 即学校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 也称为学校规章制度, 即“校规”。广义的理解包括这两种, 狭义的、更为普遍的理解是指内部规范, 即学校规章制度。校规在学校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无形的领导者。以往的经验管理与家长制管理, 处理问题没有统一的规定和标准, 对待同一问题, 不同的领导由于主观随意性作用, 经常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发生。但是, 经全体教职员工一致认可的校规中罗列有标准化、合理化和程序化的具体内容, 能够约束学校内部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所有人员的行为, 取代了以往的领导的意志就是政策的情况。“团体”中有了完善的制度, 代替领导者直接行使行政权力和管理职能, 因其平等性、权威性和强制性力量发挥着无形的“领导者”的角色,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治”的领导。

2.灵活应对日常事务。执行校规时, 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和生搬硬套的倾向。规章制度的作用能否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还是在于掌握制度运行规律的领导者在面对现实中纷繁复杂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时, 领导运用校规处理事务的方式合法合理时, 能在制度的允许范围内加以正确的引导, 还是可以避免规范性的制度硬化和僵化。

3.规范领导者行为, 提高行政效率。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 制度的运行是关键, 其中也最容易产生领导不以身作则, 破坏平等性原则的情况。如果领导者和中层干部的身份和心态, 不能从原来“自己说的算”到“制度说的算”转换过来, 不甘于与被领导者同在制度的规范下开展工作, 那就等于用实际行动向师生们宣布该制度是失效的, 其权威性也荡然无存了。因此, 提高领导者思想觉悟, 主动并乐于接受制度的监督, 才能真正摆脱“人治”, 提高行政效率, 维护校规的权威。

4.从整体上开展学校管理活动。校规的管理对象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又受内在的思想意识支配。执行校规过程中不仅约束其行为表现还要得到师生的内心认同, 需要校规的静态管理与执行过程的动态管理的结合, 学校实际情况与师生员工具体情况的结合, 从而使学校管理在运用校规时因人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而且, 考虑到管理方法的综合性, 即要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方法, 如思想方法、经济方法和其他行政手段配合着发挥作用, 来克服规章制度管理的局限性。

摆脱“人治”走向规范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的要义, 校规作为规范管理的具体体现, 力求把工作加以量化, 做到了处处有规范。其稳定性有利于教职工遵守、执行、照章办事。这种学校管理确实收到了显著成效。但过于稳定则不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因此, 一个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有既保持相对稳定, 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动态性, 才能够真正适应学校教育管理的客观需求。即在学校管理中注入人文精神, 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体系, 创造出一种“超越规范”的学校管理方式。

规范管理的超越

“超越规范”管理不是取代规范管理, 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超越。即注重制度管理中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此为超越的目的, 堪为艺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 对规范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伦理规范和制度规范。伦理规范是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 源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 又高于人们的道德生活和社会实践, 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往往流传较为广泛, 形成共识。它强调发自人的内心与道德规范有关的软约束, 当然, 终极的道德应该是没有的, 因为道德的约束力不具备法律的能力, 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相比伦理规范而言, 制度规范是刚性的, 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 确定办事方法, 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规章、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总称。可见, 两者都是行为规范, 但是制度是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 而伦理是一种心灵的契约, 一个是强制力实施, 一个是靠人们自觉遵守, 二者的结合正可以互补各自的缺憾, 对于教育而言更应注意二者的结合。

其次, 处理好规范管理严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严肃性, 即在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建立健全、系列性的管理体制。在学校管理中, 依规治校, 对事不对人, 照章办事, 学校的运转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灵活性即在严肃性的基础上重视对教师加强感情管理, 体谅教师的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逐渐追求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人格和情感受到尊重和关注。管理理念从“规范管理”向“自主管理”的转变就是要体现出教师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 让教师体验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在领导的管理下, 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这里又涉及到了“人本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与人本化管理相互补充。一个是严肃制度, 一个是灵活制度, 两个制度相辅相成。另外, 校园安全工作一直都是学校乃至政府行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予以关注的问题。然而, 学校在安全管理中所出现的困难和被动局面给学校、校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逐渐捆绑着校长的手脚, 后顾之忧较多。不安全因素的偶发性和突发性, 学校是无法预见的。因此, 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 很多学校在校规中体现出强烈的禁锢性, 而不顾素质教育的开展, 这种高度封闭, 不与现代教育相一致的制度不仅限制学生的发展更是降低学校管理水平。即使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早已颁布的法律文件, 在现实中却难以实施。究其原因, 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特点等主观因素的作用, 在事故发生后并不能完全套入公式一般的规章中予以对应解决, 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校方、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与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后果的承担达成合意。所谓“制度无情操作有情”, 就是严肃性和灵活性的体现。当然, 这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灵活性的操作是有益的, 对于运行结果而言是不可取的。

最后, 制定规范时注意其法理性。第一, 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三十一条规定, 学校具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管理学生权、颁发证书权、管理教师权、管理设施经费权、拒绝非法干涉和其他权利以及独立的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法律赋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是学校在法律上享有的、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因此, 为了使学校管理规范化, 学校有权制定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二, 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合法性是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 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合理性是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规章制度的建立不是为了禁锢甚至惩戒人的行为, 而是一种指引和激励的作用, 对于学校校规而言, 更应体现出符合学校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精神和教育的客观规律及学校各类成员的特点, 尤其在制定限制或要求师生员工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条文时更要坚持合理性的原则。第三, 保障规章制度制定时的程序公正。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应该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全校教职员工的意见, 以便使制定出的规章制度规范可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另外, 注意规章制度制定时在用语、内容、保障实施上的技术要求, 用语上尽量明确、具体、规范, 内容上相互配套、相互协调、前后一致, 内容规定与程序保障相互呼应。保障实施时, 学校领导干部应带头模范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违犯规章制度的人员一视同仁, 一律按照规章制度程序予以处理, 避免执行规章制度的主观随意性, 有效保证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上一篇:庆圣诞迎元旦主持下一篇:初二下文言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