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2024-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通用9篇)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篇1

我是谁

【辅导对象】

职高一年级学生

【辅导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设计理念】当进入高中,很多学生不再只是对自身以外的周围世界感兴趣,开始把眼光转向自己,常常想要弄清楚“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我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这正是青春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所谓“自我意识”,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以及自己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如人际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等)等各方面的认识。对中学生来讲,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非常重要,只有在这一年龄能比较正确的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才可能在将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

【辅导目标】认识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人穷其一生也未必能真正认清自我,可以说,对自我的发现和人士将伴随我们的一生。但是认识自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来正确地认识自己。

【辅导准备】

教师PPT,猜谜,故事,纸张

活动重难点:重点: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全面、发展地认识自我难点: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行动【辅导步骤】

一、游戏热身并导入():《大树与松鼠》及游戏规则:、事先分组,三人一组。二人扮大树,面对对方,伸出双手搭成一个圆圈;一人扮松鼠,、教师喊“松鼠”,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教师喊“大树”,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先的同伴重新组合成一对大树,并圈住松鼠,、教师喊“地震”,扮演大树和松鼠的人全部打散并重新组合,扮演大树的人也可扮演松鼠,松鼠也可扮演大树,本游戏的目的:观察同学们的反应速度,活跃团体气氛,消除彼此之间的紧张感。()导入:()以问——个同学“你是谁?”的方式,引导学生一起把眼光从外界转向自身,引入课题“我是谁?”

二、小故事大道理、《斯芬克斯之迷》(附件一)通过这个小故事给同学们一个启示:认识你自己!但是我们应该怎样的认识自己呢?、《孔雀和朱娜》(附件二)

讨论:孔雀和橄榄树是怎样认识自己的?结果怎样?

教师小结:孔雀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最终在悲观绝望中死去,而橄榄树在自得中失去了美丽的生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它们。可见正确认识自己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非常重要,下面呢我们来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

三、认识我自己、自己眼中的我)请同学填写“我是一个————的人”)自画像:“我是————的人”请——个同学起来分享自己所写的,问问现在满意和不太满意的是哪些方面,谈谈同学们的感想。

教师小结:在游戏后,大家发现了什么啊?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认识自己啊?(全面的)我们同学们每个人都要要多方面的去认识自己,不论优点还是缺点。、别人眼中的我找你的好朋友和他说说悄悄话,让同学指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教师小结: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己,不但要自己肯定自己,也需要别人肯定自己。我们评价

自己一定要全面。

四、结束总结:

别人的眼睛是镜子,有时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齐读)

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自己以前所没有注意或发现的自己的另一面,有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引导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去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我们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要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这样做你们的前途一定会光明灿烂。附件一: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了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迷”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附件二: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篇2

一、通过对比, 了解汉字的规律

汉字作为一种规范的文字, 在构字的时候是有规律可循的, 这就决定了其在书写的时候也是有规律的。汉字都是由部件和基本字组成的, 汉字的偏旁大多是由基本字构成,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掌握了一个基本字及其字义以后, 就可以根据它来学习一系列的汉字,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减少写错字的现象。如, 在教学生写“福”字的时候, 学生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将“示”字旁错写为衣字旁, 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学生容易写错的带示字旁的字进行简单的归类, 可以写出“祝、礼、神、祀、祖”等字出来, 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偏旁相同的字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学生经过仔细的观察后会得出这些字都与祝福、祭祀、崇拜等有关。学生在了解并掌握了这一规律以后再写与这两个偏旁有关的字的时候就不会弄混淆, 不会出错了, 这样要比教学生死记硬背的记忆要好得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

二、追根溯源, 了解汉字的来历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它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的工具, 其书写正确是非常重要的, 错误的书写有时会使得所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 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尤其要注重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在书写的过程中, 汉字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 是由一个个词语来将其串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事实上, 有些词语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 有些词语是由历史典故演变而来的, 有些词语会附带有趣的寓言故事,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地挖掘汉字背后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减少学生的错别字数量。比如, 在讲解“破釜沉舟”这个词语的时候就要给学生讲解一下这个词语的含义, 否则的话学生可能将“釜”写成“斧”, 就曲解了该词原来的意思,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于楚汉之争中项羽的战略, 当年, 项羽为了打胜仗战胜秦军, 将自己军营中的做饭的工具都砸掉, 将渡河用的船只都烧掉, 每个士兵只带有三天的粮食, 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退路, 由此可以知道“釜”就是指做饭用的工具, 而不是作为工具用的斧头, 学生在了解到这一点后就不会轻易地将这个词语写错了。

三、用心体会, 分析汉字的构成

汉字是一种具有艺术的文字, 在点、横、竖、撇、捺之间构成一个个具有生命力的文字, 所以就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的分析汉字的构成, 用心去体会, 体会汉字本身的形体之美。这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的有效的方法, 比如, 在学习“唐”这个字的时候可以认真研究中间的部件, 然后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 然后可以让学生联想与这个字中间部分相关的汉字进行辨别, 如“事、急、慧、皱”等, 让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时候这个部件是出头的, 什么时候这个部件是不出头的。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让学生理解这些汉字的对称之美, 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汉字的形体之美, 从而帮助学生写出正确的汉字。

四、勤于动手, 规范汉字的书写

勤于练习, 练习写汉字是规范汉字书写, 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书写习惯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解, 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 理解汉字所蕴含的真正的意思, 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在课余的时间就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有规律的练习, 坚持练习,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 不仅仅要注重练习的数量, 更要注重练习的质量与效率, 比如, 在学习完《长江之歌》一文以后, 要求学生将文中的生字“涤、溉”进行反复地读和写, 更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将自己所学的字和以前的进行联系对比, 分析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同时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汉字听写比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勤练笔的良好习惯养成, 使学生不仅仅能够少写错别字, 更能够写出漂亮的规范的汉字。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篇3

关键词:学习目标取向 掌握取向 表现取向

一、两个心理咨询案例引出的问题

案例1、“我不想考试”——某成绩好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还有一周就要进行(初三的)摸底考试了,我不想参加考试,因为我既担心自己考不好又担心自己考得好。我和好朋友成绩都不错,在初三前总是我排第二她第三,可现在一般都是她第二,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如果这次考试我考得不好(得第三),我会非常生自己的气,而且觉得同学们会议论我怎么又没她考得好,她肯定会用得意的眼光看我,真受不了她那样!如果我考得好(得第二),我也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她肯定会生我的气,比她考得好。在考试时,我也会受她影响,忍不住看看她的考试进度什么的。我把她当作最好的朋友……(哭)。我现在很不想考试,特想一个人在家安安静静的复习。

案例2、“考砸了,不想学了”——某成绩差学生的苦恼

来访者主述:这次英语和语文没有考好,班主任批评了我,并给我爸打电话报告情况。爸爸很生气,要我明天“给他拿出一个东西来”,否则就停止我的课外活动以及特长训练。我根本就不知道爸爸要我拿出什么东西,我也不敢问他。本以为这次能上升几个名次,没想到反而还没有班上的小A(成绩差)考得好。我真的不想学了,什么都不想学了!(哭)

案例1中,由于来访者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获得大家认可为目标,因此对于考试的看法就是“考试就是为了获得好的成绩和排名”,而且会特别关注考试之后的分数,同时和朋友间产生不良竞争,内心受到伤害,对于考后即将进行排名犹豫不决,找借口不参加考试。即,来访者以成绩为学习目标取向,在内心与朋友形成不良竞争,考试压力过大。而案例2中,由于来访者和父亲在学习目标取向上树立的是以取得好的成绩/排名为目标,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焦虑万分,并伴有不理智行为(“威胁”孩子)。这两个案例表面上毫不相干,但其实质都涉及到一个重要概念:学习目标取向。

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取向是指个体对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的知觉。可被分为掌握取向(关注理解和掌握)和表现取向(关注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一般会以某一种目标取向为主,也有个别学生两种目标取向都弱。

教育实践中,很多学生由于在学习之初过分关注成绩(即以表现取向为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片面追求表现和有用性,忽视了对知识的实际掌握,因此自感“努力学习”但成绩不见起色,便逐渐失去学习信心,开始厌学。也有些成绩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排名得失,感到学习就是为了表现自我,进而容易造成考试焦虑以及由成绩波动带来的严重挫折感。

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学生对学习目标取向的普遍偏离。只有以掌握取向为主的学习目标取向才能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进步,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调整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取向(以掌握取向为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师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方法技巧

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以及对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但是教师如果不鼓励“以取得好成绩”为学习目标,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如果不给学生施加成绩的压力,学生能考取好成绩吗?回答是肯定的!教师可以尝试实践以下的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掌握取向”的学习目标取向,学生会慢慢变得爱学习,教师也能以更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各方压力了。

1、注意师生关系和平时沟通

教师的一言一行透露出的教师自身对学习目标取向的观点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目标取向的树立。师生的有效沟通能促使师生关系越融洽,没有好的师生关系是无法达到教育目标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对平等的追求,因而学生会主动调整自我意识,不必产生“时刻证明自己”的高压力,不会认为学习是做给别人看的。教师可以经常问问学生:“考试感觉怎么样?难度如何?”,“语文记得考了什么题目,你觉得是考察你什么能力?”,“通过这次考试觉得自己这段时间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不要太担心分数,老师更关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此时更易出现的反应是关注获取学习中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学习材料,寻求获得对知识的准确理解;遇到困难寻求帮助;相信努力中将带来收获;喜欢有挑战性、但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任务。这样的沟通能促进学生掌握目标的建立。但如果教师关注学生在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强调学生间的排名竞争等,学生则易关注公众形象,注重表现能力,不利于掌握目标的建立。

总之,教师与学生沟通学习问题时,要注意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为主,不要侧重于分数和排名;对学生的情绪反应表现出关心,了解学生对考试的看法,并加以权威性的引导。

2、巧妙引导归因方式

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什么?如果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猜中了考试重点,或者失败归因于自己没有能力,容易引导学生错误的学习目标取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在成功和失败时进行原因分析,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即将进步归因于自己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将失败归因于知识系统的掌握不够全面。

在本文开端的第二个心理咨询案例的解决中就使用了此方法。案例2的大致咨询过程:

1)引导来访者理解父亲的心情——父亲很替自己的考试成绩着急;

2)引导来访者分析英语、语文失分的地方——英语的听力和语法失分多,语文的阅读和默写失分多;

3)分析英语听力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认为听力之所以没考好是因为考试时远离广播听不清楚(一方面反应了来访者对英语听力的不熟练,另方面反应了平时没有练习过在普通环境中练习听力)——引导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平时多加强听力练习,安排时间在客厅等不太安静的地方进行听力练习);

4)分析英语语法考察的能力——来访者错误的语法题多为两个选项中选择不准确,来访者认为自己是粗心(实质反应细节的知识没有掌握,平时只注重了大概知识的掌握,只注重做题的数量,没有仔细分析错误原因和仔细辨析知识点)——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对做错题的分析,注重准确掌握知识细节);

5)分析语文阅读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对阅读答题思考较肤浅,没能深入(反应了来访者平时的阅读量和质量不高)——建议来访者在阅读课外文章后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观点,看一些评论性文章,也可以与父亲一起探讨文章观点,也可以将本次考试的语文阅读题与父亲一起讨论;

6)分析语文默写考察的能力——来访者自述由于此次考试通知较晚,没有很多时间背诵古诗词,以前虽然背过但是都忘记了(反应来访者没有掌握记忆的规律,没有进行平时的及时复习)——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按照记忆曲线来拟定背诵时间表);

7)分析父亲为什么以课外活动和特长训练时间来“威胁”来访者——父亲觉得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的权衡课外活动等与学习的时间,从而耽误了学习成绩——来访者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将以上方案列出时间表给父亲,安排好学习和活动时间,多与父亲交流。

咨询结果: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安排充满期待,很有信心的向咨询师道别。

咨询后的思考:来访者从咨询中认识到自己平时的学习都是按自己假设的考试重点进行,没有全盘规划以及系统性复习知识,没有注重学习的框架性和细节性,因此在复习了所谓的重点后认为自己能取得好的排名,结果大失所望,这也反应出表现取向的危害。而之后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来访者意识到进步的方式方法,对学习充满期待。

如果教师或家长能先将成绩放一旁、耐心与学生探讨错误/失败的原因,也就代表宽容了学生的这一次失败,能平缓学生的情绪,进而帮助学生冷静分析失败,让他通过挫折获得更大的收获和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在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取向。宽容而不纵容,何乐而不为?

3、有技巧的奖励

在关注学生表现和给予奖励时,教师要强调学生在任务中的质量,使学生朝向“掌握、取得持续进步”的方向,而不是要学生们比赛做得怎么样。学生采取表现取向的根源是为了体现自我价值,因此降低学生的表现取向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采取有效表扬或其它奖励方式,这也有助于促进师生关系。而教师不恰当的表扬易引发学生间不良竞争,破坏师生关系。

1)应考虑学生投入学习的努力水平,对所有取得进步的学生都进行表扬,不应将认同基于学生的绝对成绩水平。

2)什么时候奖励?奖励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继续提高努力强度,因此应该放在获得成就以前给予奖励的承诺。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如果他投入一定的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学生可以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获得奖励,也可以是改善令人不满意的表现而获得奖励。

3)奖励什么?在奖励时,要提供信息反馈(即有效的表扬)、鼓励学生欣赏自己的知识提高或能力发展,而不是给一个奖励(例如说一句“你真棒”)就可以了。要让学生认为老师之所以奖励他是因为他取得了重要的有价值的成果(如学会了某些知识),而不是因为他达到了目标本身(如考试进步多少名次)。

4)表扬是常用的奖励之一,如何进行有效表扬呢?

a.表扬要有具体的表扬内容,而不是空洞的或注重形式的表扬。

“作文写得真好,这么整洁”,这种表扬空洞而且没有特别之处,注重于形式;“作文写得真好,尤其是文中还提到了一些你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比如……,你觉得呢?……我感觉你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这种具体的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表扬的诚恳以及认识到自己具体在什么方面做得好。因此具体的表扬能真正起到强化期待行为的作用。

b.表扬应该是赞赏性的,不是控制性的。

表扬重要的是作用是作为信息反馈来加强沟通,鼓励学生继续出现教师期待的行为;表扬不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有效的表扬是表达对学生努力和成就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学会注重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让学生注重自己在取悦教师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注重为了取悦教师自己应该怎么做。赞赏性的表扬能让学生慢慢学会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教师的支持。

c.表扬应是真诚的。

表扬要简单直接,语气自然不夸张;表扬要用直接的、描述性的句子,而不是过分热情的表达;避免模糊表述,不要让学生将表扬当作是顺从教师得来的,所以要表扬时指出具体成就,认可学生有价值的努力或毅力。例如表扬时应说“好!你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喜欢你这种不轻易放弃的拼劲”(而不是说“很不错”);又例如:“我喜欢你朗读这个古诗,特别是你朗读时的表情和语调变化,很有感情”。还有,引导学生注意自己学习到的新技能或取得的进步,例如:“我注意到你的作文中用到了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这样读起来我感觉很有趣。”表扬时要注意将言语表扬和非言语赞赏结合,即面部表情、体态与言语的一致性。做一个聪明的表扬者,变换表扬的词语和句子,让人不会觉得乏味。

4、提高学习信心

1)使缺乏学习信心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需要努力,学习需要花时间,会有困惑和错误,但是坚持和细致的努力最终会使他们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中的困难通常不是因为学生缺乏能力或不努力,而是他们缺乏对这类任务的经验。如果他们有耐心、坚持,加上教师的帮助,就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

2)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给予信息反馈时,要注重“掌握”,强调学生参与任务中取得持续进步的程度,而不是将学生和其他同学比较;

3)引导学生将失败看成是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标志和机会,而不是在这个领域缺乏能力的证据;

4)在考前向学生们解释强调,考试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提供信息反馈,是看看学生掌握知识怎么样的机会,也是应用学习知识的机会。

5、避免学生间不良竞争

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应该有共同的规范和期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而不是竞争,这有助于学生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是与同学作比较,具体来说:

1)在平时分组活动时,不要按照能力或成绩来分组,不宜采取竞争方式;

2)经常组织学生们成对或组成小团体进行学习,参与知识的社会性构建;

3)不仅仅鼓励关系好或有共同兴趣的学生们进行团体作业,更要鼓励不同兴趣、不同成绩表现的学生组成团体进行学习或完成任务。

五、结束语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篇4

当今社会上,初中学生的观点慢慢地和家庭的观点发生了冲突。呈现出让我们教师和家长担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幼稚的观点去判断事情;用一些偏激的想法去想问题;用逆反的心态去听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用跟着感觉走的方式去对待事情……教师和家长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学生,可能会适得其反,这时很多教师真正感到当教师的难题:“如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很难沟通,对他们不良表现深感不解;而学生认为教师老顽固、不能接受新生事物、所说的理论是陈词烂调、很难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甚至认为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教师所说的话题学生都懂了、学生认为只有同龄人才是自己最佳倾诉的对象、产生社会问题等-------。”其实很多问题都是这样日积月累的,在此,我提出自己的观点: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应该引起家庭的足够重视,需要家庭温暖,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关注,需要不断地和学生沟通,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实正确的人生观包括:

1、感恩的思想,2、平静的心态看自己,欣赏的心态看别人,3、对物质的追求,4、奋斗的心态,5、如何面对挫折,6、对关爱的理解,7、对自己行为负责,8、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

1、感恩的思想:现在的学生需要感恩吗?回答是肯定的,学生在物质和精神都获取的关爱,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维共同付出的结果,教育学生懂得去感恩于家庭、懂得去感恩于老师、懂

得去感恩于社会,懂得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回报社会。

2、平静的心态看自己,欣赏的心态看别人:教育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看待自己和别人,不要总是看自己很高,看别人很低,不要放大自己的优点,放大别人的缺点,以点带面地分析自己和他人,这是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必须及时加以纠正。否则学生长大后可能就是一个“夜郎自大”的人,总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不会欣赏别人。

3、对物质的追求:当今时代的学生们对适当的物质的享受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了就不好,一切的物质享受都源自社会给的,不同的家庭自然有不同的条件享受物质,教育学生懂得创业的艰辛,适当地享受物质是可以的,但要在每个家庭的承受能力范围内才行,不能过分。

4、奋斗的心态:所有的成功背后都是奋斗的结果,如何培养一个学生的奋斗的心态的问题,可能某些方面我们太期待学生成功了,但是成功是需要代价的,我们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忽略了教育学生只有通过扎实的功底训练,才能拥有真正的成功,而奋斗的心态是必然需要的,只有加强奋斗的心态的培养,学生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迎着困难上,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难题,我想奋斗的心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5、如何面对挫折:当我们看到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而跳楼自杀时,一直以来我不断地思考:生命怎么这样的脆弱,为了花季般学生的悲伤和为了中年丧子的心酸夹杂在一起,我不断地反问,我们的学生到底怎么了????可能寄托在学生身上的希望

成了学生不堪的负重、可能我们忽略了耐挫能力的培养、可能我们认为小事而学生却认为大事、可能我们和学生真正地缺乏沟通、可能在学生最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却漠然视之、可能---------,一切都是可能,总之但愿这样的悲剧不能再重演、但愿我们的学生坚强起来、但愿生命得到充分的尊重、但愿“面对挫折”永不低头、但愿--------

6、对“关爱”的理解:其实面对“关爱”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关爱”的两重性的,父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无私的,但是又是有私的,尽管很多家庭美其名曰无私地“关爱”孩子,其本质就是要孩子去完成父母亲不能达到的光宗耀祖的目的,所以真正地“关爱”自己的孩子应该是不带有期望值的投入,但是又很难确立孩子的奋斗目标,所以这是一组矛盾,要做到真正无私地“关爱”自己的孩子真的很难很难。只有*长时间的经历和体验才能真正地理解“关爱”真的很难很难。

7、对自己行为负责: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中学生是属于未成年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和概念非常有限,但是尽管如此,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行为负责”是应该而且必要的,尽快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对自己行为负责”才能立足社会,才能建立自己的信用和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才能真正地面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才能真正地关爱别人和保护自己。

8、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品位和素质,只是这里有高低之分,“如何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品位”呢?我想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很重要的,从小立志

学好是每一个老师教给我们学生的话题,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就是从小立志,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他的志向可谓我们的典范,一个有志青年就是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他才会真正地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位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例子积累起来的,决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因此照就一个良好的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已经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社会议论要有正确的导向:让青少年能够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在逆境中成长;能够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能够用坚强的毅力去克服自己所面对的一切困难;能够远离功利的拜金主义;能够出淤泥而染;甚至能够欣赏自己的对手。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发挥学习中国文学的优势,多看书,读好书,达到读书好,屏弃一些文学垃圾,欣赏好的文学作品,让我们的青少年的品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和锻炼。

如何正确评价学生 篇5

一、用真心树立形象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准则,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班主任形象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优秀班级的成败。写评语就是众多树立班主任形象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假如班主任态度不够认真,敷衍塞责,用词不当,语句不通,必然会有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因此,班主任老师要拿出“真心”,实实在在地像对待自己人生大事一样认真来办。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要慎之又慎,字斟句酌,情感真挚,书写规范,语句通畅,充分展现教师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对学生关心负责的诚意,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老师在关注着自己的发展,班主任老师是自己真正的朋友。

二、用“爱心”去品评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片爱心,要用“爱”去评价每一个学生,要表达出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可能用亲切、温柔的语调肯定学生的进步,用鼓励、恰当的语言指出他们的不足和缺点,言语中要饱含班主任的热情,寄予深切的厚望,不能讽刺、挖苦、教训,要让学生读到自己的评语如同品味一杯香醇的牛奶,意味深长。

三、观察细致,对症下药

班主任接手班级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熟悉了解班里的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叫出班里每个学生的名字,特别是后进生,这是给学生的第一份惊喜,可大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第一次走进新班级,不应该站在讲台上大讲特讲各种规章制度,而应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亲切交谈,了解学生的姓名、爱好和家在何处等,这一点很重要,可以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让学生觉得班主任平易近人,可以成为他们的好朋友。之后再在讲台上做自我介绍,以坦诚的态度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这样可以为班主任以后开展工作,了解学生有个良好的开端。

四、听其言,观其行

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劳动、课堂表现等观察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是了解学生的最基本方法,不可以凭一句话一件事去给学生做出评价。与学生交谈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另一重要手段,在谈话前班主任应有所准备,明确每次谈话的目的和中心内容,并要以坦诚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才可以听到学生的真心话。

在工作中,我发现通过写日记或QQ留言与学生交谈,是了解学生的好方式,很多不方便当面讲的话,通过写日记或QQ留言可以得到真情流露,我在批改日记或回QQ留言时写的批语往往多于学生写的字数,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五、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

通过与学生家长建立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可以帮助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家长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信任感,很多班主任都有这种感觉,通过家访,很多家长、学生跟班主任的感情往往有进一步加强,对班主任的工作,他们也会积极配合与支持。由于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给学生的评语也比较准确,当然写评语也要讲究艺术,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更多的要鼓励,对于学生存在的缺点,可通过“希望…”、“相信会越做越好”等词来鼓励,避免使用“态度恶劣”、“屡教不改”等评语,从而使学生家长深深体会到老师的诚恳,这样的评语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如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篇6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会接触到价值这方面内容,于是想当然地以为价值观也是以后的事。其实,在早期教育中,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竞争可以激发人的最佳状态,有利于培养不懈努力的意志品质,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家长应该首先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竞争观,使他们真正理解竞争的意义。

而过分强调竞争除了可能导致青少年缺乏自信,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外,还使得他们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甚至在某些特定场合下无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进而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股神之子彼得·巴菲特说,价值观才是稳定的货币。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

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

在当今社会中,人情关系淡漠,邻里之间少有往来,自私自利充斥在言辞中,现在的孩子决定未来的社会,所以,教育好孩子显得尤为重要,为孩子树立远大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首当其冲。父母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示范好的价值观,引导孩子做个友善、关爱他人的人,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

从内容方面看,价值观就是关于价值的观念。那么什么是价值?如果用非常浅显的日常用语来说,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好坏”意义,包含善恶、美丑、利弊、得失、祸福、荣辱、优劣、贵贱、有用无用、可爱可恨、妥不妥当、值不值得、应该不应该、重要不重要、轻重缓急等统统在内,都可以用好坏来表达;世界上凡是可以用“好坏”来加以叙述并含有取舍意味的对象,就是价值。

从来源和基础方面看,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是凭空产生和改变的,归根到底它反映了人的社会存在,即生存方式、生活条件和实践经历等特征。价值观的深层基础是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和能力等具体情况,是人的价值生活在头脑中的反映和积淀。

学会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 篇7

父母在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这个问题上都会产生偏颇,有的父母很喜欢自己的孩子,说起自己的孩子就会眉飞色舞,把孩子的缺点能说成优点;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总看得不太顺眼,提起自己的孩子就免不了一顿数落。

华夏爱婴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年幼阶段,自我评价的能力比较低,而这种评价又主要以成人的评价为主要依据,因此成人对孩子的评价对孩子心理、行为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是具有导向作用的。所以,家长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一切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强,因此不要由于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的不尽人意而把孩子定性为不可救药。比如,孩子生性大胆,出门在外时总是爱惹是生非,常常欺负小朋友,父母在听到一次次告状后不宜对孩子说:“我看你是天不怕地不怕了,不打你,你就不学好了啊!”这样评价孩子,是给孩子下了一个结论,只会使孩子朝着你指定的“永远都不会改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既要肯定孩子的有点,也应该指出孩子的不足,使还izzai努力发扬自己的优点的同时克服自己的缺点。比如,孩子自己很会玩自己的玩具,但是在玩完之后总是不喜欢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时父母就可以对他的会玩进行一番肯定,称赞他是个聪明的、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而另一方面也要指出他不爱收拾玩具是不对的,并且要求孩子和自己一起来收拾玩具。在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能学会自己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越是表现不如意的孩子越是希望得到成人的鼓励与赞美。父母应该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对此表现出热忱,做出好评,激励孩子上进,引导孩子以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做父母的一定要“善用鼓励”,对孩子进行正面暗示,使孩子朝着父母希望的目标去表现和发展。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家长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适宜进行横向比较,如果把自己孩子的长处与别人孩子的短处去比较,容易比出孩子的骄气;如果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孩子的长处比较,则会容易比出孩子的自卑,而且孩子也很不喜欢听到这些有损他们自尊心的话:“某某某就比你聪明能干。”“你什么都比别人差!”“你看看某某某多好,哪像你这么笨啊!”

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篇8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提出了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人生观:教师的价值就是为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而后论述了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正确人生观的基本特点,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点出孩子拥有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正确的人生观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路上的方向标,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人生观;树立;方向标„„

在懵懂的童年,我们似乎只要有“吃喝玩乐”则可,从不关心未来如何;少年时光忙于学习,无暇多想;后来在当老师的叔叔引导下进入师范学习,居然不知道三年之后会被分配到农村去教书育人……一晃就是二十多年了,从世俗的观念来看,一没挣什么钱,二没当官,似乎有点一事无成。直到今日,但内心还是有一种渴望,就是想成为一个魏书生那样的教育家型的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哎!有了这样的教育人生观念,这么多年来,似乎从没真正懈怠过自己的教育教学。成长虽然如龟行般缓慢,如蜗牛般无奈,但我觉得自己很是充实,很是幸福。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或许是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也就是所谓的信仰吧。无论什么年代,从古到今,教师的价值就是为学生的成长竭尽全力。这就是我今天的人生观。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放养娃在山坡上放牛,有人就问他:“为啥放牛啊?”答:“挣钱”,再问:“挣钱干啥?”答:“讨媳妇”,再问:“讨媳妇干啥?”答:“生娃”,再问:“生娃干啥?”答:“放牛”。这个经典故事让人不得不认真思考人生的目的和价值问题。

何谓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们只有找到了自己生活价值的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实现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人生。目前有不少的青少年学生没有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崇尚拜金主义,贪图享受,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 1

质生活享受是其人生的唯一目的,社会责任感淡漠,谦让精神和合作意识差。帮助青少年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又一重要工作。

一位班主任曾经在一次班会课上,请学生用五分钟时间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目的,再用简单的话语写出来。分析归纳评讲如下:

光宗耀祖型:为家人而做事,这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一种人生活法,考取功名,为家族争光;封妻荫子。缺陷:迷失自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

为国争光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许多运动健儿、留学回国人员(”海归派“)。最崇高,理想型,人数较少。

为自己活着:为自己将来美好的前程:好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人数可能最多,也是应当重点教育的对象。这类人倒是没有丧失自我,但过于自私,成就不了大事。

正确的人生观的基本特点应该是:以善待自己,服务他人为人生核心,以成就自我,奉献社会为人生目的,以大公无私、乐观进取为人生态度。其本质应是以乐观精神和英雄气概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正确的人生观能产生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为之奋斗终生。

班主任要帮助自己的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我以为自己首先应该有“为学生服务”的人生观。在我工作的这所农村初中,我看到有一段时间从领导到普通老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之谈薄,简直让一个有良知的人触目惊心,甚至叫人痛苦不堪。学生的生活费在后勤人员买卖的过程中消耗,导致饭菜质量差;寝室管理混乱,脏乱差的现象尤为突出;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做到备课、上课、辅导、改作、反思的“五认真”,以致教学质量低下;班主任管理大多停留在说教的原始阶段;学校管理有制度但缺乏监督执行……这种现象的产生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广大农村教师没有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人生观。

“身不正,岂能正人”。班主任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导自己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呢?

首先,要让学生确立珍爱生命,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生命来之不易,同学应当珍惜”,通过组织观看《生命的诞生》等科教片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迹,激发善待人生的心灵感悟;组织“名人的足迹”、“我眼中的保尔”等讨论,教育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与矛盾,勇于挑战与竞争,乐观自信,矢志不移。同样是终其一生,但境界却各不相同,有人荣华富贵而精神贫穷,有人淡泊生活而性灵华丽,这就是不同的人生观带来的不同的生命体验。

这学期,我便想利用班上的班班通,组织学生收看CCTV——9的五集纪录片《生命的奇迹》,我想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的。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江西抚州临川二中高三学生雷某刺死班主任潜逃,后在上海浦东自首。这样的学生既是对别人生命的亵渎,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惜。这虽是教育中的个别事件,但残酷的教育现实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任重道远啊!

其次,班主任还要致力于净化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抵抗力。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举办“知荣明耻立志向”主题班会、“我的座右铭”讲评、“格言墙”打造、“好书伴我行”等等活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净化学生心灵、涵养学生情操的精神家园。树立正面典型的同时也可适当进行一些反面案例教育,有条件有机会可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听听少年犯的心声”,谈谈观后感等等。在带2013级1班时,我曾叫学生把自己的座右铭贴在自己书桌的右前方,以此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魏书生老师有一个做法,就是鼓励学生看名人传记,以读书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些做法真的值得自己坚持去做的。

第三,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关注青春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努力培养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

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真的难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当今社会仍然存在大量的弱势群体,班主任要懂得去维护这个群体的孩子的自尊,塑造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在2005级曾教过一个学生叫张强,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父母老迈,家里贫穷,但其乐观向上,至今想起来的是他一副灿烂的笑脸。后来他在永川七中读高中后考上了某飞行学院,今年便分配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我以为这样的孩子成功的源泉就在于自信。

但更多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是多有问题的,在2011级曾教过这样一个女生,父母离异,家庭贫困,我经常给其垫付生活费。但其并不知勤俭节约,从场镇到学校有十几分的路程,老师都走路,她却要坐摩托车;经常买诸如泡椒凤爪这样比较贵的零食来吃,其他学生都常在我面前抱怨,说她不是。其经常纠

结于自己的家庭情况,多愁善感,而从未想过改变自己。毕业之后读卫校因不习惯便辍学,好心的继父好不容易凑齐的学费就打了水漂。不到二十岁就有了孩子,让人觉得真的不知说什么的好。

正反两个方面的案例告诉我们这样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给孩子自信是多么的重要。

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先在2013年9月的新生开学致辞中谈到:“我们不谈成功,只谈做人,做一个独立、睿智、淡泊名利、德行高尚,拥有温暖人文情怀的人。”这是关乎人生价值观的一次谈话,引人深思。正确的人生观是人生路上的方向标,班主任必须努力帮懵懂的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标,有了正确的方向标,相信孩子们的人生道路会走得更加从容自信,精彩纷呈。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关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于己、于家、于社会、于国都有重大的意义。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篇9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其实,一个人的表现、能力和水平等综合素质,自己对自己最为清楚,自己最了解自己,旁人无法洞悉自己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能否做到正确认识,必须讲究科学方法,自身“评估”才客观公允,结论才恰如其分。笔者认为,做到“三个用”,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价值。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脚踏实地做人做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无论是在职或退下来,都毕其一生干好党和人民的工作,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他担任地、县主要领导30多年,“进退留转”问题何尝不遇到过?而他不放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个人问题上,充分相信组织,永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多办实事好事,深得民心。他退休后,继续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退休不退责”,历尽艰辛植树造林22年,并把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他是一位可歌可泣高尚的人,是创先争优的先进典型,事迹感人,令人感奋。我们每一位党员,不免要扪心自问,自己与这位优秀党员差距在哪?在社会上的自身价值如何?然知不足而奋进,以业绩论英雄,才是积极的态度、正确的取向,总不能意志消沉、怨天尤人,自己“打败”自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诚然,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今天的自己应该与过去的自己“评比”一下,看看是否进步了?发展计划怎样拟定?日后怎么办、如何走?争取一天比一天进步,推动科学发展,不断完善自我。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已是家喻户晓的先进人物,当年身患残疾,如果停下奋发进取的步伐,那就不是今天自学成才的榜样标兵了。

上一篇:婚礼日程安排下一篇:高三物理复习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