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读书档(精选10篇)
甘州区新乐小学教科室 知识需要积累,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一个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所以,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是读书。
一、激“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小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常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陈毅巧读书等故事,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为了满足学生的看书愿望,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平时闲暇时间,教师应该到教室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如此以来,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就更加的浓厚了。老
师都这么认真的读书,作为学生,就更应该好好的读书了!这样学生就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2.营造积极的读书氛围
积极、和谐的阅读氛围,是激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前提,当然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去营造。在课堂上,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老师要大张旗鼓的给予表扬;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识时,老师就要因势利导,让他当回讲解员,向同学介绍知识的来处,并推荐相关的书籍。在课外,及时关注班级爱读课外书的同学,树立典型,并号召同学向他学习,同时给予爱读书的同学一些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这样做,就象一位教育家讲的那样,要想除去地里的野草,最好的办法就是种上庄稼的道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校开展“品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活动,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孩子纷纷诵读起了《三字经》、《小学生必背70首古诗》、《论语》等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就此,老师要抓住此契机,和学生商议决定,在每周四的读书课上,或诵读名人名篇;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佳作”;或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能手”、“讲故事小能手”、“科学小博士”等。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让他们终身受益。
二、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要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掌握“三读”法
记得曾国藩曾说过,“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如:对于书本上的必读课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读法,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对于童话、故事、小说类的文章就采用略读法,快速的阅读文章(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一些报刊、杂志就采用浏览法,有些甚至只读标题就罢了。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使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量会大大的提高,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2.会作读书笔记
为了使学生能“读”以致用,要求他们学会作读书笔记:摘录文中优美的或让你感动的词句及名言警句,每周写一篇读后感,每月向全班同学推荐一篇自己的“佳作”,张贴在班级的“百草园”里供全班同学阅读。
3.会仿写相关片段
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如学习了《绿叶》这篇文章,就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仿照绿叶第一段的写法写《我爱家乡》的文章,阅读了《春》后,让学生写写其它的三个季节的景物。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同时提高了其写作的水平。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好读书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
1.说一说
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
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如今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才真正的明白“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2.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利用兴趣活动课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方法引路,教学生学会读书
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课外阅读,课内、课外要相互配合,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课外书籍题材丰富,文章内容深浅不一,学生阅读时要重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的现象。教师要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地读书。提问能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搭石》一课时,教师应提出什么是搭石?什么情况下人们需要搭石?进而引导学生具体体会家乡人们怎样走搭石,感知走搭石中表现出的勤劳美、谦让美、尊老美……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为具体学习起到铺垫作用。
指导学生边读边思,发挥想象,开拓思维,理解文意。要使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字里行间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边读边思。如读《可爱的草塘》中“仔细瞧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一层又一层,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通过三个“呈”字把同一种绿在自己眼中感受出草塘的大和美的?
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塘画面,跟随作者的视线由近及远,一层又一层,追逐那涌向天边的浪花,直到它茫茫的跟蓝天相接。这样,学生就能与文中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体会文章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感情朗读这一环节,指导学生朗读,使其深入体会文章的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了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在学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这句时,教师指导学生分层次体验,悟出其中的感情色彩,再试着让学生带着感情读句子,层层升华,逐渐升温,体会出父爱的伟大、父亲了不起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高潮。这样,教师只需稍作点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便能心领神会。
抓住重点词句段,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其读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指导他们品词、品句地读书,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在理解语言文字中理解课文内容。如《慈母情深》中的一句:“我的鼻子一酸……”抓住“鼻子一酸”这个词,让学生理解。“酸”一词,平平常常,但含义深刻,感情色彩强烈。由“鼻子一酸”引出母亲凑钱、挣钱、塞钱等句子,抓住“凑”“挣”“塞”“又一次”等词的理解,就能知道为什么我的鼻子会酸,知道母亲为家庭的付出及母爱的伟大!这时,教师再指导学生朗读,学生就会读得字字千钧、铿锵有力。
开展活动,让学生爱读书
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死读书本,他们会感到乏味、疲劳,教师应设计开展一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说说、读读。教师应坚持利用早读课。先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的感受,或说一个新闻,或讲一件趣事,或背一首古诗,或明一个道理,学生势必兴趣盎然,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的佳境。然后让学生坚持早读,读自己喜欢的书。这样即说又读,学生才能读好书。
比一比。为了检验学生课外阅读、培养持之以恒的读书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节日或班队会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颂会、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等读书主题交流活动;也可进行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读书笔记形式的指导
传统的读书笔记大多采用做批注、摘抄好词好句及写读后感的方式。这样操作,时间长了,学生会失去兴趣。我们在传统的读书笔记形式上创新,教给学生多样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采用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1.绘本式
在阅读的书里,有许多书配有插图,也有文字表达耐人寻味却不配插图的。我们引导学生把画画与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用图画配文字的形式再现书中的某一人物或情节。如读《埃米尔擒贼记》之前,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读完书后,把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画下来,可以结合插图,可以自己创造,并为图画配上相关的信息。这样图文结合的形式,学生乐于尝试。
2.粘贴式
制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一个栏目要写的内容较多,但是这个栏目的空间有限,我们就让学生把要写的文字先写到便利贴上,再一张一张叠起来粘贴到读书笔记本上,由于便利贴小巧,又有多种色彩和形状,很受学生欢迎。做科普读物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会收集一些图片,那也可以贴在相应的栏目里,作为文字的补充。为了美化,有些学生还喜欢根据内容贴相对应的活动照片、风景图片,这都值得肯定。
3.表格式
顾名思义,就是读书笔记采用表格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根据预设表格,边读边思考,边归纳边整理。如《春田狐的爱》一书的阅读,可以就自己对狐狸的印象设计一份表格,填写自己原先对狐狸的印象以及阅读本书后对狐狸的新印象。
4.评星式
5.小报式
所谓小报式读书笔记,一般要求版面设计比较精美,内容丰富,书写端正,画面清晰,作品完整,可以用来展览,或者用于教室布置,也可以用作收藏。小报式笔记相对费时,但往往有机会得以打印与展示,学生参与兴致高。
除了以上罗列的几种,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提纲式、漫画式等。这几种形式可以单独成为读书笔记,也可以几种形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随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课外读物不同风格而变化,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挖掘。
二、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
形式为内容服务,读书笔记做得好不好,最主要的是内容。读书笔记里可以安排哪些内容,怎样把内容展现出来,这些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读书笔记内容的指导,我们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1.主要栏目的设计
做读书笔记初期,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设计读书笔记的栏目,这样既能降低做读书笔记的难度,又能教给学生栏目设计的技能。比如,读《昆虫记》,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们设计四个栏目。栏目一:昆虫小名片;栏目二:作家笔下的昆虫;栏目三:我笔下的昆虫;栏目四:昆虫小百科。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把这四个栏目都做进去,也可以择选其中几个,或者增设其他栏目。因为有栏目预设,学生知道怎么去做这份科普读物的读书笔记了。
当学生初步掌握如何设计读书笔记栏目后,教师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栏目。如《鼹鼠的月亮河》,有的学生设计了“美丽的月亮河”“米加的梦想”“友情的温暖”“美好的结局”等栏目,都很有创意。
2.阅读任务单的提供
阅读任务单,能为学生提供阅读思考的路径,提示他们思考什么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思考,沿着怎样的思路思考,等等。这样,学生就可以依据任务单的形象提示去完成读书笔记。根据课外读物的不同,我们提供的任务单也是不一样的。
(1)指向关注人物形象的任务单
小学生阅读的材料大多是儿童文学,这类作品一般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有调皮捣蛋的,有善良天真的,有幽默搞笑的,也有可亲可敬的,这些丰富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看完一部作品时的印象有些凌乱,阅读这类作品时,提供设计“人物名片”“人物小档案”“我来描述你来猜”“人物关系图”等任务单。学生能根据人物特点进行描述,说明学生已经读懂了这本书,并且把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在脑海里了。
(2)指向把握文本内容的任务单
在阅读了整本书后,需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这时,可以提供图式化的任务单,以帮助学生对书本内容有整体的感知,使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变得既有趣又有效。如阅读《爸爸变小记》,提供如下阅读对照表:
(3)指向故事情节的任务单
故事情节是小说阅读的要素之一,学生在读整本书的时候,最先关注的一般是故事情节,印象最深的最想聊的也是故事情节。教师针对故事情节特点提供学习任务单。比如,阅读《淘气包埃米尔》,让学生填写“心情日志”:
三、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
不管是做哪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写法的指导不容忽视。比如,做批注式读书笔记,教师要指导学生做批注之前想好怎样表述简明,关键词是什么,想好后再写。如果是借阅的书,要做批注,就要写到便利贴上,夹在那一页里。再如,摘录式读书笔记,可以把书里的精彩观点、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摘录后,不能忘记写上摘自什么书及页码,还要记下书的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
难度相对较高的是小报式读书笔记的写法指导,我们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读书感想、读书体会及读书收获写出来。要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除了认真地读懂原作,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表达技巧,让学生根据书本特点去发现表达规律,学会迁移运用。如何表达,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联结生活法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富有情趣的情景画面以及触动心弦的语言。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语段,并能联想自己的生活情景,借用文本中的特色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一个体验。如《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当学生读到爸爸变小后,妈妈让他每天待在杨哥的口袋里监督他上学,同时还发生一系列有趣而又神奇的事情。学生读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读完后,就让学生想象:如果你的爸爸变小了,会发生什么事呢?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写一写。
2.人物速写法
故事阅读中,总有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读完故事后,每个孩子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角度也是各有不同的。我们由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去设计人物名片,可以是人物的外貌变化描述,可以是人物的性格内心描写,也可以是人物主要经历的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写。读《精灵鼠小弟》,我们就尝试让学生设计人物名片。学生的读书笔记上出现了鼠小弟、野茉莉等人物多样化的名片。毫无疑问,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也丰富多了。
3.换位想象法
想象自己是一名记者,对书里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进行采访,然后尝试用被采访者的语气回答问题。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人物,根据故事情节发展,自己会有哪些经历,把它写成日记。还可以给书里自己尊敬的或者喜欢的人物写信,请教问题或者提出建议。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同书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如阅读《窗边的小豆豆》,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可以和书中的小林校长或者小豆豆对话,然后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回答。换位想象,不失为表达的一个好方法。
4.故事续编法
我们读任何一本书,总会进入故事中与书中人物一起快乐,一起难受,一起担心,总会带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产生不同的体验或认识。学生读故事也一样,总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联想。针对此,我们引导学生想象,想象你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描述一下书中的人物在本书诞生之前的几年或之后的几年发生了什么。如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教师引导学生用上一段或者两段话,写一写鲍雷伊以后还会给汉修先生写什么信,学生兴致较高。
总之,学生做读书笔记,教师要精心指导,当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再慢慢地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要及时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与交流,让大家在互相观摩中学习。对于优秀作品,通过发喜报、上传家长群及张贴到班级展示园里进行奖励。读书笔记交流后,学生可以再次修改完善,修改后的读书笔记,继续予以加分,让学生尝到努力后的喜悦,激发他们保持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区,学生的语文基础差,特别是阅读分析能力,缺少训练。为此,我每逢假期,总要布置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并要求写读书笔记。但每次学生上交的读书笔记,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是介绍一下该书的作者(有的还顺便介绍一下该作者的主要作品及成就——大多是书的序言所述或从网络上搜集的),接着便是故事梗概——将书中的内容提要抄写下来即可,最后来一二句不痛不痒的个人感受,整个读书心得便“大功告成”。细阅一下全文,很多时候充当的只不过是书本语言的“传声筒”,属自己所写的“读书心得”寥寥无几,即便有,也时常是干巴巴的,空发感慨,少有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谈体会的。
为什么学生写了一年的读书笔记,形式还是跳不出那种呆板的窠臼?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教师身上。因为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花的时间不多,且一味地“钟情”于陈旧的模式而不思改进,很多情况下,只是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至于怎么写,则让学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了。因此,学生的读书笔记总是以那么一张陈旧的“面孔”出现,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改进读书笔记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教会学生根据读物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常见的阅读方法有: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
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于必读书目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籍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
二、让学生了解读书笔记的类型。读书笔记一般有批注、摘录、提纲、心得等几种。写读书笔记时,可根据写笔记的目的、书的类型及自己的习惯,确定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
1、批注笔记。即边读边把自己的看法、疑问等或在书上划出表示重点、次重点、疑问等等的符号,或在书的天头、地脑作些评语和注释。这种读书笔记简单易行,但首先得书是自己的,别人的书,不能乱画;即使是自己的书,下批注时也应先多想想:自己的看法对不对?怎么表述才简明,然后才写。因书上的空白处不多,想到就写,写了又感到不合适,那就会把书划
得乱七八糟了。
2、摘录笔记。就是将书中的精彩观点、新颖材料及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以备将来选用。这种读书笔记是大量的。做摘抄笔记时,最好让每段摘录自成一段。后面还应写上摘自什么书,多少页,该书的作者是谁,出版者是谁,哪一年出版的,都应写在摘抄的后面,以备将来查验、核对。两段摘录之间留下较大空白,这样做一是使摘录的眉目清楚,二是留下空白便于将来翻阅、运用时可以作批记。
3、提纲笔记。就是将读过的书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内容要点及写作方法等等,以提纲挈领的方式写出来。
4、心得笔记。就是阅读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感想等写出来。也叫读后感。
5、仿写笔记。即模仿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6、评论笔记。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7、简缩笔记。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不同的读书笔记有不同的作用,可根据实际选择、确定。
三、不论写什么样的读书笔记,有几点是共同的,也是应注意的。
1、必须认真地读懂原作。这是写好读书笔记的前提。提纲笔记、心得笔记要以读懂原作为基础。就是摘抄笔记,也应细读原文。否则,你的摘抄就可能断章取义,就可能抄破了句。
2、态度要严肃、认真、细致。严肃是尊重原作,不要有意歪曲原作的意思,更不要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故意断章取义;认真,指应该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力求抓住原作的要点、重点、精彩的地方,不能马虎从事;细致,指摘抄原文后一字一句校对,不能有误差,连原书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等也要记得详细,不要怕麻烦。因为这时的任何粗心,都会在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多少年后,你想引用这段名言,却因没记原作者名字,你想查出名言的出处,那时恐怕连书也找不到了,想用也不好用。如果摘抄时记得细致,就不会有这种
麻烦了。
很多老师也许会发现,在学生刚刚开始写读书笔记的时候,往往是满怀信心的,他们也总是雄心勃勃、兴趣盎然的。可是写着写着,他们就不愿意写了。这时候,作为语文教师可以和我们的学生交流,对他们的读书笔记做出一些点评。对写得好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在全班交流,写得不太好的读书笔记,可以提出不足之处。如果有可能,老师也可以做出一份读书笔记来,和学生的读书笔记交叉点评。孩子在看老师的读书笔记时,也就可以找到自己阅读时的不足之处,对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很有帮助。以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一些老师常说,教学生写作文难,教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更难,其实,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空中楼阁,只要按照一定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练习,就能提升学生作文的档次。
一、指导学生构建阅读记诵和写作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作必须以阅读记诵为先导,“劳于读书”才可“逸于文”。
鲁迅开始写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巴金写散文也是以“两百多篇古文”为“启蒙老师”。关于阅读带给写作的益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分成四点进行阐释:首先,“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可经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次,“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再次,“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另外,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诵记指导: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佳句集锦,教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等。并要求他们能“读以致用”,比如,我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就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作文。有个学生在透彻领悟课文内容后写下了这么一段精彩的文字: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最好的图画;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书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看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可见,阅读记诵对作文的作用巨大。而且通过阅读记诵,学生可积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等方面的大量知识,然后才能在借鉴中求异,在模仿中创新,才能获得飞翔的翅膀。
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趣,将作文教学生活化。
中学生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几方面,当然也会涉及到社会的,但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学生要读懂社会还是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圈子里,引发他们发现美,进而抒写心中的情趣。
1、在家庭生活中挖掘亲情和最感动的作文素材。
在家庭生活中,母爱永恒而伟大,但决不只是嘘寒问暖,关心孩子的衣食住
行。母亲如何培养儿女的品行、意志、理想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个很大的作文金库。而人性中含蓄而深沉的父爱情结不可或缺,却是常被遗忘的弱势主题,从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也很新颖感人。母爱的作文写多了,要写出震撼力更强的文章是有些难度了。我们要“审时度势”,指导学生去挖掘“父爱”这一主题,去读懂父亲这部大书。多给学生点拨,定能使父爱主题顿放异彩。近几年高考高分满分作文,如《父爱如山》《父爱二十三》《那刻在名字里的父爱》等,都是感人肺腑的佳作。另外,兄弟姐妹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温馨而难解的祖孙情,只要我们老师轻轻的一点,都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动不已,只要学生充满了感动,亲情就会溢满笔端,文笔则会处处是情趣。
2、学校生活是知识与理性交织的宝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获取知识的沃土,是提升智慧的熔炉。这里有琅琅的 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更有用爱心写就的感人故事。校园,热闹里充满单纯与童真;宁静中孕育希望与憧憬。爱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失去自信后,老师的一张贺卡敲碎了自卑,老师的爱心,让学生心底藏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同学间或轻如烟、淡若水,或甜如蜜、甘如醴的感情故事言而难尽……“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恰如其分的引导,定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情趣。
三、强化个性化语言,力求避俗出新
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更多的是“套子式”的语言。习惯了流水般的叙事,语言苍白、平淡、雷同;习惯了“成人化”的空发议论,空话、套话、漂亮话比比皆是;习惯了哲学原理、人生信条的套用、滥用,矫情的高论、真实的谎言构建了看似喧嚣激越实则寂然无声的语言虚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写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诵记中“取其精华”,力求凸现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1、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吸取有个性化的语言。
用好课本,这是最基本的积累途径。教科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每篇文章的作家都向我们展示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风格,而这些语言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个性化语言的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文中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不但传神地描摹了景物特征,而且使得文气舒展律动,给人以音韵和谐的美感。又如《南州六月荔枝丹》,除具有说明语言准确、简洁的共性外,更值得学生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等达二十多处,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说明性文章的个性化语言,这样的语言运用,不仅把说明对象和内容客观地、科学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充实了文章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求 3 学生反复诵读、揣摩、体悟,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储备,从而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格。
训练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格,会让文章的语言更加亮丽。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如同样写春夏秋之季的雨。有人写“春雨如少女,夏雨如少妇,秋雨如大嫂”,“春雨如油,夏雨如泼,秋雨如私语”;有人写“春雨细腻,夏雨奔放,秋雨凄艳”;有人写“春雨温柔,夏雨粗鲁,秋雨缠绵”;有人还写“春雨,最是湿润的春意。没有夏雨的激情奔放,却有着悄然入心的体贴细腻;没有秋雨的层层凉意,却有着沾衣欲湿、迎面不寒的清新生机”。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格来作文,增强文章的生命底线。
3、训练有个性的开头和结尾。
(1)悬念开头法,开头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如: 夜半清醒的烛头,不忍荷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以入喉……
翻着日历倒数,让时间回到起点,只是跟不上它的速度,一切恍如隔世。只愿回想,看那些肥皂泡在空气中、阳光下飘啊飘,就像用水晶搭建的小小天堂。然而,碎了。
(2)修辞开头法。或用排比比喻,或用设问反问,或者综合兼用,壮大语言气势,使语言色彩绚丽,缤纷多姿。如:有一位学生在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中写了这么一个精彩的开头: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出四季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
大自然选择了美,那么令人难以抗拒,而人类又能否在心灵的湖泊上划出那道美的孤线?(综合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精美的凤头,光彩耀人。
(3)景物描写结尾法。让学生清楚以特色化的环境描写结尾,常常令人回味无穷。如: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阵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常吟!(4)引用结尾法。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结尾,会令文章的底蕴丰厚。如:
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唤她为“死囚”,而是怀着敬仰的心情称她为:张志新烈士。又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我一边欣赏着这出水芙蓉,一边吟着一首小诗: 她把带血的头颅,掷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漂亮的豹尾,美丽动人。
阅读是学习的核心,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都需要阅读。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对话的过程。教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尤其是指导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对指导课外阅读的思考如下:
一、调查阅读现状。
以年级、语文组为单位设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对学生阅读现状做全面细致的了解;
二、做好目标指导
语文教师根据调查表内容进行反馈研究,对阅读目标做适当的指导。小学的阅读目标我认为是:培养爱好阅读的兴趣,亲近书籍的习惯。兴趣及习惯一旦养成,能让人终身受益,通过调查数据,呼唤学生共同参与阅读,爱好阅读,亲近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然的需要,一种放松的状态,成为一个人的天性。
三、进行指导阅读
语文教师以课堂为主渠道,通过教科书、读本为阅读载体,贯穿阅读教学三要素:理解、品析、积累。指导读书的方法—默读、跳读、精读、略读、速读;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圈点批注,分门摘录,提纲挈领、写心得体会等。如长篇小说用跳读法,写读书心得体会;知识性文章,用精读法,分门摘录等。告诉学生学会运用读书方法,能提高效率,增大收益。
四、营造读书氛围
以班为单位,设臵“读书角”,让全体同学共同捐书筹建书籍阅读天地,学生既是读者,又是主人,教师可采用竞争机制,谁阅读更多的书,会得到表扬甚至奖励,学生争先恐后地参与阅读,互相帮助推荐好书籍,阅读行为逐渐形成,有“福”同享,乐在其中。
五、引导多读好书
让学生亲近好书是语文教师的责任。学生应选择什么书籍,教师的影响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阅历知识比学生丰富,精彩的阅读体验要与学生分享,借此让阅读带来的美好感受一点点渗透进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推荐部分好的书籍,如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课外读物建议的书籍,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一百多种书籍,包括文字类、科技类、理论类等。
六、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展示成果,鞭策后进,全面发展。
教师要在班级开设阅读栏目,刊出学生的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展示学生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这样,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也从中获得阅读的感染,也会寻找好书阅读,逐渐形成习惯。
七、多渠道阅读
叶圣陶和朱自清两位先生在《国文教学》中曾经指出:“语文教本只是例子, 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 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 不至于摸不着头脑, 所以语文教本不只是个终点, 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它说明课本教学只是手段, 课外阅读才是目的。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说的“目的”, 并不是指读书活动本身, 而是指读书活动所内含的学生追求自我发展的主动与自觉, 这种积极的意识和良好的习惯正是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 即叶圣陶先生所谓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当前, 各地都在实施书香工程, 即课外书进班级, 每个班级都有书柜, 都有大量的课外书, 这给学生课外阅读大大提供了方便。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外读书活动, 切实把课外读书活动搞好, 让其发挥实效。
一、要对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只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 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让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进。
(一) 定目标
要给学生“导行”, 要给学生推荐一些有益的、比较好的读物, 或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需要介绍要读的书目。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半成熟半幼稚时期, 他们开始思索, 富有激情, 但缺乏理智, 所以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有很大的随意性。社会上的精神污染对学生影响很大, 如不加以正确引导, 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的, 就是选择好书。”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相关或节选编入课本的中外文学名著让学生读, 让他们在受到良好文学熏陶的同时, 又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感化。比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之后, 我就推荐学生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有几个学生读了之后, 都来告诉我这本书非常好看。在同学的推荐下, 全班同学人手一本《草房子》。借着这个“东风”, 我就推荐曹文轩的另外几本书, 如《青铜葵花》《小羊不吃天堂草》等。那一段时间, 教室里掀起了阅读曹文轩作品的高潮, 下课了学生聊的是曹文轩, 作文里写的也是曹文轩。
(二) 定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 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 如常用的浏览法、略读法、精读法, 让学生边读边思, 并做好读书笔记。在实践过程中, 我让学生结合周记写读后感、给作品写续集等。这样, 学生既不会觉得周记无话可写, 又及时强化了阅读的效果。
(三) 定时间
因为班级的书是大家看的 (当然我也鼓励学生自带书看) , 如有几个同学读得慢, 就影响大家交流看, 于是我就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的阅读量, 让学生养成合理利用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
二、充分挖掘文本资源,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读的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读的欲望, 才会去自主阅读。
(一) 引导学生随文阅读课外作品
教学名家名篇时, 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作业题,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寻求答案。比如在教学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后, 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他创作的童话让人百看不厌, 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外, 你还知道哪些?准备好故事, 下节课时讲给大家听。”又如教学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 我设计了如下作业:“阿长虽是鲁迅家的一位保姆, 但在鲁迅眼中, ‘她却有伟大的神力’, 直到后来鲁迅一直追忆着她。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 如《社戏》中的阿发, 《故乡》中的闰土, 《阿Q正传》中的阿Q, 你知道这些人物吗?讲讲他们的故事。”这样, 设计的问题既是作业, 又带有一定的诱惑力, 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切入点, 鼓励学生多读
初中语文教材每册都安排了六次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注重开发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 是落实“扩大阅读面, 增强阅读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我采取了相机引导的方法, 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青春随想”时, 鼓励学生阅读《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整部书, 感受书中人物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陶冶情操。
三、引导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阅读
语文是一个开放的课堂, 生活处处有语文, 自然界中皆学问, 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阅读。如在报纸杂志中阅读, 形成有个性的读书思维,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广播电视里阅读, 通过学习模仿, 促使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与人交谈中阅读, 在“听”与“说”中丰富知识, 增强表达能力;在编写课本剧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读, 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在广泛阅读汲取营养之后, 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学以致用。这种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人文精神、社会发展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的理解和掌握。
四、言传身教, 树立课外阅读的榜样
要学生多读书, 教师自己首先要爱读书。众多“名师”的成功之路都有书相伴。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 还要接触报刊、图书等, 把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图书带进教室, 供学生传阅, 要“蹲”下来和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阅读, 和学生聊读过的书。看到老师也读类似的书, 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高涨。读书不应只是生活的准备, 而应成为教师的生活本身。做一个“喜爱读书、善于读书”的教师, 应该成为我们永恒的追求!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爱做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电影、电视、网络为什么总能吸引着孩子的眼球?答案很简单——源于喜爱。那么,教师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书。这方面,我的策略是:
1培养读书乐趣。许多学生认为书本对他们没有吸引力,其实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尝到读书的甜头。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有意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生动的故事,利用校本图书课,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听,有时故设悬念,只讲故事的一个片段,让这些精彩的片段成为“诱饵”,诱导学生因趣而寻书来读。另外,我有时也会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趁热打铁,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去读书找答了。
2师生同读、榜样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作出榜样。在课堂上,教师能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好词佳句能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真切的感受到读书的价值。学生会因老师的博学多才而发自内心的敬佩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因此爱上读书的。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凡是我要推荐给学生的书,我必先读。每天中午,我必在教室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我还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伟人好读书的故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文韬武略的毛泽东,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让学生明白,他们的成名无不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这些伟人身上汲取力量,爱上读书。当然我也没有忘记从学生身边伙伴中挑选榜样的。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些“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各个争当“小老师”。
二、拓宽书源渠道,有米下锅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这话讲得可谓精妙无比!可巧妇都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书可读,学生空有一腔读书的热望,犹如蜜蜂无花可采,那又怎样酿出蜜来?所以我通过家长会,动员家长给孩子买课外读物,并且充分利用校图书室的资源,使学生广采博闻,开阔视野,扩大阅读量。
三、加强阅读指导,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就好比给了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面对浩瀚的课外语文信息,小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地汲取营养,扩大知识面,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呢?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方法上予以一定的指导。
1交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读一本书首先要记住作者,记住书中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说出这本书是以什么人物或什么事件为主线来写的。
第三,对于自己喜欢的故事,要采用精读得方法来细细的品读,对于一些让自己感动的故事情节,可以采用批注阅读法,哪怕是写一句感受也有收获。
第四,对于自己不喜欢的章节,可采用浏览、速读等方法进行阅读。
2教给学生会积累的方法。(1)无论读什么书,都要交待给学生写读书笔记。高年级学生主要学会通过某件事,对某个人物进行简单的评价,写一些自己的读后感受。(2)对于有借鉴价值的好句好段,要让学生朗读成诵或摘录下来。
读书笔记,是指我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四年级时,我们学会了用制作读书卡片的形式做读书笔记。进入五年级学生们应该掌握更多做读书笔记的方法,让读书笔记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我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时用了以下方法:
1、用不同的符号把文章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喜欢的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要求学生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题目、作者摘录要有选择。摘录式笔记可分为:
(1)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原书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题目。(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3)书上旁注。
书上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4)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1)心得.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2)写眉批。
写读书笔记的好处:
写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写读书笔记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好词语好句子积累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了基础。作为语文老师今后还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课外阅读中运用旁批、眉批、摘录等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以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良好习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推进、深化社区在城市、乡镇街道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地位和日益突出。如何创新社区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职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是当前加强社区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我们采取一些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社区干部的动态管理,强化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1、创新社区干部选拔机制,优化队伍整体结构。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要求社区干部必须有工作经验、热心公益事业、政治素质优、文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要针对社区工作实践和换届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选拔一批年富力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干部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去。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一批综合素质好的优秀人才充实社区干部队伍。二是从镇机关干部中选派社区干部。根据社区工作需要,从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和熟悉社区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或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主任。三是招考录用社区干部时,要重点从高校毕业生中挑选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推动社区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改善社区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结构。
2、建立健全培育机制,提升队伍能力素质。要把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市镇干部教育整体规划。由组织部门牵头,街道、民政、苏动、司法等单位配合,每年在党校举办1-2期社区干部培训班。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要注重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的多样、灵活和全面性。实行分类施教,缺什么补什么。定期邀请部门领导或社区建设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选派社区骨干到外地学习考察,不断拓宽社区干部视野,提高工作水平。
【如何指导小学生读书档】推荐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06-19
如何指导小学生作文选材09-29
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品读语句11-13
如何开展对学生学习能力指导09-12
如何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专题09-15
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10-31
如何指导二年级的学生写日记11-09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学生作文10-07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地学小论文10-03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