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篇1

教学建议

1、关于四季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2、关于五带的划分的教学建议

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3、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4、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

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 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 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 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篇2

(师展示一组有关人口的图片:人才市场招聘会、日本泳池、印度庙会、中国集市)

师:同学们, 这些图片给你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们能用几个成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吗?

生1:人山人海。

生2:人满为患。

生3:熙熙攘攘。

生4:人头攒动。

师:大家说得好。近几十年以来,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 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 那么世界人口到底有多少?分布情况如何?人口剧增又会带来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二、新课学习

(一) 感知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情况

师:首先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增长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阅读教材P48“活动”, 并结合图3-1, 思考书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独自阅读, 然后小组互动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学习成果?

生5:1650 年5.5 亿, 1800 年9 亿, 到2010年69 亿, 到2025 年估计80 亿。

师: (补充) 在2011 年10 月底, 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 亿。

生6:1650 年至1800 年, 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800 年至今, 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1950年以来, 人口快速持续增长。

师 (追问) :为什么1950 年以后, 人口会快速增长?

生7:1950 年, 世界相对进入和平时期, 加上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的寿命延长。

师:分析很到位。人们常说的“人口爆炸”是什么意思?

生8:我认为“人口爆炸”是指人口增长过快、过多。

生9:从1950 年开始到现在, 几十年中增加了45 亿人, 太快了, 地球受不了了。

师:说得对。人口增长到底快到什么程度, 大家看了课本P49 上方的阅读材料“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就明白了。

(学生阅读教材, 发出会心的笑声)

师:请你计算一下, 我们这一节课的时间下来, 全世界有多少婴儿出生?

(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石英钟, 指着钟面与学生问答)

生10:按每秒平均出生2.4 个婴儿计算, 一节课下来有6480 人出生。

全体学生:哇!

师 (承转) :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是自然增长率。什么是自然增长率?它与出生率、死亡率有何关系, 又如何计算呢?请自学教材P49 的阅读材料“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学生自学, 并记忆相关公式)

师:试试看这道题目你能完成吗?

(师出示问题:2010 年, 中国某地人口为30万人, 当年出生率为1.01%, 死亡率为0.71%, 计算2010 年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多少? 人口增加多少人? )

生11: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 人口增加900 人。

师 (提问) :德国是发达国家, 小明计算某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07%, 他算错了吗?能是负数吗?分组讨论一下。

生12:负增长说明德国当年人口在减少。

生13:负增长说明德国当年人口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师:大家说得对。不同国家自然增长率不同。

师 (承转) :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有没有关系?请阅读P50“活动 (2) ”。

(学生互动交流)

生14:我看出:高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中低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师:很正确。我们再来看世界各大洲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情况。哪个大洲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最低?哪个大洲最富裕?哪个大洲最贫穷?。

( 课件展示六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柱状与折线动画图)

( 再次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学生初步感悟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板书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自然增长率公式)

(二) 知道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师 (承转) :我们知道世界人口已达70 多亿, 那么众多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与地理环境有没有关系?打开课本P50 看图3-3“世界人口分布”, 分别找出人口密度大于100 人/千米2, 在10~100 人/ 千米2之间, 以及小于10 人/ 千米2的地区。分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阅读后, 热烈讨论)

生15:我看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沿海多, 内陆少。

生16:平原地区人口多, 高原、荒漠还有靠近的北冰洋地区人口少。

生17 (反问) :我有点不懂, 那亚马孙平原为什么人口少?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刚才那同学反问得很好, 下面看一段视频, 来了解亚马孙平原的概况。

( 教师播放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风光视频, 学生欣赏)

生 (惊讶) :我看出来了, 亚马孙平原遍布原始热带雨林, 较为湿热, 不适宜居住。

师: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来平均分布各地人口?分组讨论, 说明理由。

生18:不能, 气候不一样, 干旱少雨及寒冷地带不适宜居住。

生19:不能, 地形不同, 有的交通不便。

生20:不能, 工农业基础条件不同。

师:大家说得对, 也就是说人口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世界人口分布有四大稠密区, 大家在图上找找看是哪四大稠密区?

生21:亚洲东部、南部。

生22: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师:对! 结合世界地形图及纬度知识探讨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

(教师课件出示世界地形图, 学生观察, 展开讨论)

生23:这里纬度低, 温度适宜, 气候湿润。

生24:这里平原广阔, 有大江大河。

师:很好!大家再找找, 人口稀少的地区都是什么原因?谁能上台给大家指出来?

生25:非洲北部是沙漠, 亚欧大陆北部、北美洲北部太寒冷。

生26:青藏高原地势高。

师 (补充) :青藏高原海拔太高, 空气稀薄。那么澳大利亚的中部、西部呢?

生27:大多是沙漠, 较为干旱。

师:概括来说, 人口稠密地区的地理位置多处于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那里气候温和, 降水较多;地形为平原、盆地;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工农业发展水平高。反之, 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区域自然条件恶劣, 不适宜居住。 (承转)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刚才用到一个概念———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如何计算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密度?两人为一小组完成P51“活动 (1) ”填空。

(学生讨论, 感受人口分布疏密与地域大小的不和谐。 板书: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不均匀)

生:中国的人口密度是澳大利亚的50 倍, 是加拿大的41 倍。

(教师板书:人口密度=人口数/ 面积)

(三) 关注世界人口问题, 树立科学人口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师 (承转) :一节课的时间, 世界上便有6480人出生, 人口增长过快好不好?

全体学生:不好。

师:是的, 人口增长过快会产生许多人口问题。有哪些问题?谁能举例说明?

生28:人多就要吃饭、穿衣, 就要砍伐森林、开垦草原, 造成环境破坏。

生29:人多, 上学、就医、就业都成问题。

生30:人多就要住房、用电、买需要的用品, 资源开采就多, 储量就会越来越少。

生31:在徐州音乐厅找明星签名的人就会很多, 造成拥挤, 甚至可能发生踩踏事件。

(全体学生大笑)

师:看来问题确实很严重, 请大家结合P53的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 将自己所知道的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都写出来。

(学生分组展示, 上台讲解。 教师再出示一组由于人口增长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大的图片及资源紧张的资料, 强化认识)

师:请举例, 人口快速增长对我们徐州或大家居住的社区有哪些具体影响?

生32:学校前面的河流在夏季时很臭。

生33:学校后面的碳素厂每天浓烟滚滚, 东面的碎石场声音太响, 晚上影响休息。

生34:徐州的庞庄煤矿、诧城煤矿已关井了, 我爸没有工作了。

生35:路上机动车太多了, 上学骑车都要小心。

师 (总结) :可以看出, 人多会产生人与土地、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资源匮乏, 二是环境被破坏, 三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压力。

师 (承转) :是不是人口不增长或负增长才好呢?我想听听大家的观点, 谁来讲一讲? (下略)

三、结束语

师 (总结) :略。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篇3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笔者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节中,共设计了7个数学活动,其中第2、3、4活动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来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这样既能做到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共同发展,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通过测量、类比、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学生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的教学,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③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让学生经历从实验几何过渡到论证几何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难点:探究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六)教具、学具、教学媒体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纸板、剪子。

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二、教学过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计算机显示生活中的图片)同学们你能从下列图片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多边形吗?

生1:能。有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八边形、六边形、五边形。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是多少吗?

(学生思考,教师演示四边形图1、图2、图3)

师:请同学们借助老师准备的四边形纸板及学具,小组交流,找出共有几种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独自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2: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

生3: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

接下来,教师在生3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三个四边形分别转化成两个、多个三角形。

生4:因为有生3的启发,在四边形内或在四边形边上找一点,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几个三角形,进而也能得出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图1图2 图3

师:你们的反应真快!

(二)新课讲授

师:数学的学习往往可以将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你能用连接对角线的方法探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学生思考,教师观察学生的表情,了解学生的对问题理解情况。学生很快先独立思考,并将自己的想法说给同组同学)

生5: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540°。

生6: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结果得540°。

生7: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结果得540°。

生8: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加上360°,结果得540°。

(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能否用类比四边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是否还能采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学生总结的方法太好了,学生之间配合的默契,讲解的完美,使笔者认识到,只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性,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

师:你能继续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吗?从多边形其中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对角线,分析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你能填出吗?

(教师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进一步发展。学生沉思一会儿自动开始填写,很快学生就填出了结果)

师:我们通过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这种思想,体会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你能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问题吗?

例1:如果一个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什么关系?

生9:利用本节的知识点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得出,如果一个四边形一组对角互补,那么,另一组对角和为360°-180°=180°,所以另一组对角也是互补的关系。

师:你的想法太好了,反应也太快了!

(教师板演,学生叙述过程)

例2:在六边形的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的和叫做六边形的外角和,六边形的外角和等于多少?

生10: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及邻补角的性质,可得出,六边形的外角和=180°×6-(6-2)×180°=360°

师:同学们,你能进一步发挥你的智慧猜想任意一个n(n>3)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吗?

生11:类比六边形的外角和的求法,可得出,任意一个n(n>3)边形的外角和=180°n-(n-2)×180°=360°

师:同学们你们的思维真敏捷,相信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猜想,数学的美妙会时时出现。下面让我们共同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思维更快。

(三)巩固练习

师:请看题(计算机显示)口答:

①七边形内角和( )②九边形内角和( )③十边形内角和( )

(学生读题思考,很快就有多数学生举手)

师:你们回答的非常正确。看下面的问题,看看谁反应的最快?抢答:

①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它是几边形?

②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 )度。

③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就增加( )度;多边形的边数由7增加到10,内角和增加( )度。

④一个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它是( )边形。

⑤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⑥已知某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比为9:2,则它是( )边形。

(问题一抛出,就有近二分之一的学生有了答案,但是教师有意“慢”节奏,关注了全体学生,同时也是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进而达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互相纠正达到了巩固练习的效果)

(四)拓展与延伸

师:老师有一个设想: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北京举行的,我想设计一个内角和是2008°的多边形图案是多么有纪念意义呀,老师的想法能实现吗?

生12:不能。因为根据n(n>3)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说明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的整数倍,而2008°不是180°的整数倍,所以不能实现。

(学生的表述太完美了,我不由自主地为学生鼓起掌)

师:你能挑战自我吗?现在有一张四方形的桌面,现在锯掉它的一个角,剩下残余桌面所有的内角和是多少?有几种情况?

生13:是180°,剩下残余桌面是三角形。

生14:我的想法与他不同。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14:还可以是540°,剩下残余桌面是五边形。

生15:我的想法与他们都不同。

师:说说你的看法。

生15:还可以是360°,剩下残余桌面是四边形。

师:他们的想法对吗?

生16:他们的想法都对。(学生上黑板演示)若没有过任一个顶点锯掉它的一个角,剩下残余桌面是五边形。若过一个顶点,但不是对角线锯掉它的一个角,剩下残余桌面是四边形。若过一条对角线锯掉它的一个角,剩下残余桌面是三角形。

师:太精彩了。(学生的演示非常出色,自信、智慧的学生时时令我骄傲)

(五)总结归纳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生17:我学会了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它的边数的关系,以及多边形的外角和公式,并学会了转化与分类的数学方法。

生18:我体会到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的快乐。同学之间有不同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能让我的思维得到更高的提高。

三、教学反思

(一)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始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探究知识基础上,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在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动手画图、测量、剪、折等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了合作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二)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仅停留在对一个问题的掌握,更主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增加了探索学习的热情,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的探究数学的乐趣。

(三)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引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减少干预。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讨论”“互学”“互助”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学生感受到了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篇4

浪之歌

执教人:黄善凯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

师:上课。今天咱们阅读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通过本单元上几篇散文诗的阅读,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一课我们用什么形式的阅读才能把它读好? 学生考虑了一下,然后纷纷举手。

生1:根据前几课阅读的体会,我觉得首先要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生2:还要读出重音,读出语气。生3:默读。生4:大声地读。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阅读方法。老师觉得一篇文章阅读方法的选用一定要符合文本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量体裁衣”。从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阅读方法中,哪些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师:对。要读出感情,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老师觉得还有一种阅读方法适合这篇文章,那就是还要读出联想和想象,它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不妨把它们的顺序调整一下。教师出示阅读方法:

1、读出重音,读出语气。

2、读出联想和想象。

3、读出感情。第二环节:个性阅读

(一)自主阅读

师:老师先示范一下。老师读“我同海岸是一对情人”一句。学生认真听。

师:老师在读这一句的时候,把重音放在“海岸”和“情人”上,因为老师在读的时候仿佛置身海边,把自己当做海浪,向海岸倾诉衷肠,语气是委婉的,感情是深沉的。好,同学们按照我们总结的阅读方法和老师刚才的示范,朗读课文。用圆心实点标出重音,并在课文的边上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小组交流。学生阅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

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咱们现在进行小组阅读交流评价。一个同学读,其他人进行点评。点评的依据就是那三个阅读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老师巡视参与。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阅读,同学们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请大家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第一段的“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个句子前后半句形式相近,后比前多一个“却”字,前面一句是甜蜜蜜的,令人向往的;而后半句却稍显低沉。一个“却”字是全句的转折,“相离相分”突出了作者哀的感情。另外,“相亲相近”与“相离相分”二词作前后半句的末笔,既押韵,上口,又十分贴切。

好处,怎一个妙字了得? 伤处,怎一个痛字了得?

(生发出一阵惊叹。有人在小声称赞:才子呀!)

师:分析得很全面!既注意到了内容方面的前后比较,又读出了散文诗押韵的特点,同时还很投入,用反问句将我引入这种境界了!对这一句其他同学还补充吗?

生:我喜欢的句子也是“爱情让我们相亲相近,空气却使我们相离相分。”这句话写出了海浪和海岸若即若离的关系,正如老师曾讲的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这两句诗出自哪里呀?

师:这是柳永的词《蝶恋花》中的名句。课下我会把这首词打印,贴在班里。这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从内容上进行理解。好,继续。生:我读的一句是“我随着碧海丹霞来到这里,为的是将我银白的浪花与金沙铺就的海岸合为一体„„”。这句话中,“里”和“体”押韵,读起来比较顺口。“碧海丹霞”使人感到广阔,心情舒畅;“银白的浪花”让人感到纯净,清新,“金沙铺就的海岸”又让人感到温馨和谐,令人向往。

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出关键词语所创造出意。生: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押韵,富有美感,既有散文诗的条理也不失感情色彩,形象地写出了海浪起伏的景象。

生:“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海誓山盟,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于是他将我亲吻。”“清晨”与“傍晚”,两个“于是”,前后呼应,十分押韵,增进了语势。表达了浪与海紧密相连的关系。

师:读得还应该更有感情。有些重点词要读得更重些。试一试?(生再读,突出了“海誓山盟”“紧紧搂抱”“歌吟”“亲吻”,有些同学善意地笑了。)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发言,老师的觉得是你们已经学会从散文诗本身的特点去感受语言。但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去表情达意的,抒发感情的。我们在品味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感受出语言背后的东西。好,继续。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海浪与海岸嬉戏着,但海岸不理“我”。“我”依旧要重复,这些都说明了“我”的执着:为了爱情而百死不悔,即使无法相拥相抱,但也在坚持。最后“终身的工作”也体现了另外一种语气,一辈子无法自拔。师:有进步。对这一句其他同学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这句话重音应是“这”、“生活”、“这”、“终身”,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写出了海浪的痴心追求,要读得慷慨激昂。师:从全文去考虑就深刻了。生:“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倒在他的脚下。”句子本身押韵,分号恰到好处地将句子分成两部分。前部分描写潮来时,后部分描写潮退时,在时间上对称,以对称的动词使句子相对比又相关联,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海浪对海岸的爱的一往情深。将看似平淡的句子描绘成美丽的图画。师:注意到了标点符号,很细心!读得如何? 生:“拥抱”“扑倒”应重读。(生再读这一句读)

生:我最喜欢的段落是第五段:“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从死里逃生;我又从海底偷出过多少珍珠,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曾有多少次”构成了排比句,后面又用了“曾从”“又从”而不再用“曾有多少次”,可以想到翻译者的用心良苦。这一排比句描写了海浪对海岸所做出的奉献。

师:读得很细心,老师赞同你的看法。既然组成了排比,那在读的语气上得有变化,什么变化呢?(注:文中写“海岸”用“他”,而写“礁石”用“它”,两者并不等同。课堂上我没有听清楚,未能及时指出这一点。)生:生20:“曾有多少次„„作为向美女丽人的馈赠。”从三个“曾有多少次”可以看出海浪为了爱情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在读得时候,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是深情倾诉,语气是越来越重,感情越来越强烈。师:很到位。你能读一下吗? 生:再读这一段。

(全班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大家把课文优美的语言以更优美的语言传达出来,使老师也陶醉在这种氛围里了。不过,有一句话我不太明白,谁能帮我解答?第六段的“呜呼!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生:这个句子显得很不合逻辑,能不能这样理解?虽然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但我还是满腹爱情,为爱情彻夜不眠而形容憔悴,写出了爱情的矛盾心理。

师:找一找“浪”为爱情而“不清醒”的语句?

生七嘴八舌: “海誓山盟”“执拗”“急躁”“拥抱着他”“扑倒在他的脚下”“长吁短叹”“彻夜不眠”“形容憔悴”等。生:浪的爱情是理智的,理由是:“我要用自己的津液让它的心冷却一些,别那么过分炽热”。

师:看来,海浪“为爱痴狂”的同时,对爱情有着理性的认识。它爱得深沉,为了所爱,愿意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那么同学们想一下,这首散文诗的主旨是什么呢?也是说作者借浪与岸的关系要抒发什么思想感情呢? 生:写作者对爱情的认识。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 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爱。

生:海浪是作者,海岸是祖国,对海岸的爱就是对祖国的爱。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给总结一下:作者通过塑造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就规范了。第四环节:总结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阅读,我们初步掌握了散文诗的阅读方法。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我们才能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浪之歌》中“浪”对海岸的爱情让我们感动。这种情感或许有着更深、更广的含义。郭沫若的《炉中煤》也是一首献给“年轻的女郎”的爱情之歌,只不过,副标题是“眷念祖国的情绪”。课下我会把打印稿张贴在教室,请大家将两篇作品进行比较,理解作者更博大、更深沉的爱。下课!

点评

《浪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散文诗《组歌》中的一首。这首诗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在散文诗中,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种浪漫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率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海浪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海浪的爱情不仅仅是对海岸的,而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爱情,并为了这种爱“形容憔悴”而依然坚定:“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身的工作。” 宝静老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有以下特点:

1、教学思路清晰。就本节课的教学来说,教师以学生的学和文本的特点确定阅读的方法,以对读的指导为主线,落实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法指导。上得实在,上得扎实。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众说纷芸,其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的学。学生学好了的课,就是最好的课。

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适当,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的切入点选择恰当。把诗人以“浪”对“海岸”的痴情理解为他的爱国情感当然是非常合理的,但“海岸”也可以理解为理想,爱人,或者其他“我”渴望追求的意象。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爱情”的认识是极其感性的,而《浪之歌》中海浪对海岸,对时间万物的爱则更显得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感性的语言入手,让学生理解海浪的爱之深,爱之切,在此基础上,感悟“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进而感悟诗人自己对祖国的情怀。这样的思路安排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这也提醒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管学习和运用何种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要发挥恰当,不能太强,刻意把学生引向预设的领域,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阅读);但也不能过分弱化,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对目标和过程恰当地跟踪、调控和指导,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本课教学中,教学目标和任务始终在教师的心中,在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中,学生的学习没有受预设的束缚及时空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得十分充分。自主合作学习使课堂释放出更大的空间,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动置疑、互动解读,形成教学之对话的最佳状态。课堂上,学生将对爱情的美好,爱情的甜蜜,爱情的苦涩,爱情的深沉,爱情的矛盾等理解得非常透彻,对文章的揣摩是用心的,表达是准确的,除了注意到了内容的理解,还体会了语言的节奏、押韵等方面的美感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堂教学达到了理想的状态。这是教师平时注意引导和熏陶的结果,是学生深入探究、合作攻关的结果,也是学生多维互动、互相启迪、思维碰撞的结果。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课堂实录 篇5

师“核舟”是什么东西呀?

生:就是用核刻的舟。

师:说得大致不错。(多媒体展示)

核舟是微雕的一种,它专门选取桃核(现在也有用橄榄核的)雕刻成长舟或小船。微雕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核舟就是用很小的桃核刻一条船。这篇课文所写到的核有多大呀?我们看课文,在哪里呀?

生:“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师:那么我要问问同学们了。这个“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长?“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两颗黄米粒竖起来的长度。

师:那两个黄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师:见到过黄米粒吗?

(生摇头)

师:他说“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还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吗?

(生摇头)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老师拿起一个橄榄核,给学生看。)

师:据考证,八分约为1.96厘米,二黍约为0.49厘米。老师手里拿的这个橄榄核,长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师把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表情都非常吃惊,意外。)

师:这是一个橄榄核,文中是用这么小的一个桃核来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经看得愣住了,请你来说说吧。

生:整个桃核非常修长……嗯……高度也不太高。

师:已经语无伦次了,是吧?(学生笑)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太小了。

师:那么在如此小的一个体积内,作者雕刻了多少内容?找找看。

生:“通计一舟,为人五,……为字共三十有四。”

师:这么多的内容,找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纸船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学生课前已折叠好纸船,每个人将纸船举起。)

师:你们都做好了纸船,下面把作者描述的内容都画在自己的船上。

(学生开始认真地在纸船上画画,一边画一边看课文。教师边巡视,边适当给以指导。)

师:同学们已经画好了吧?画完之后你的感受是什么?请那位船最小的同学来说说看好吗?

生:太多了,我画不下。

师:你那个船比我这个还大一点吧。(教师又拿起橄榄核)你画不下,有什么感受?

生:王叔远太厉害了!

师:还有谁来说说?船大一点的同学。

生:在那么大的船上写字画画都那么难了,他在那么小的桃核上雕刻,真是很厉害!

生:我觉得船大真的很好。

师:为什么?

生:我没有他那么高的技术。

师:还有谁来说说?

生:我尽管是全部画上去了,但是画得相当难看。

生:在较大的船上画已经很难了,可想而知,在1.96厘米长的桃核上刻东西是多么难啊。

师:刚才同学们都画上了人物,有五个人,那么“情态生动”我们表现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我们到文中看看王叔远的“情态生动”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我找到的是第三段的“神情与苏黄不属”,我觉得他把三个人的形象都雕刻得非常逼真,可以看出神态不相同。所以表现了情态生动。

生:从第三小节“鲁直左手执卷末……如有所语”中的“如有所语”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得非常精细。人好像在说话一样。

生:我找的是“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如果让我来刻的话,刻一个脸就不错了,他刻出来的那个人神情好像听烧水声一样。基本上每个人刻出来的神情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生:第三段,“东坡现右足,各隐卷底衣褶中。”我想他连“微侧”这细微的动作都能刻出来,说明情态真的非常生动。

师:刚才同学们都觉得第三段和第四段表现了王叔远雕刻的情态生动。我们先一起把这两段读一读好吗?一边读。一边体会感受“情态生动”。

(学生朗读)

师:王叔远人物雕刻的奇巧。我们今天已经无缘得以一见了,却能通过这些文字体会和感受到,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字的力量,作者非常细腻而且很真实地描绘了船上这些他所看到的景象,比如“珠可历历数也”,“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横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从这些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作者描写得非常的细腻。

师:很好,这可以看出作者叙述得非常详尽。你看,右手、右脚、左手、左脚都介绍得很清楚,是不是?因为有如此详尽的叙述,我们才好像亲眼所见一样。魏学洢用大量的笔墨进行了客观描述,在客观描述中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你能从字里行间找出这些赞美之词吗?

生:(齐答)“嘻,技亦灵怪矣哉!”

师:好,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他的赞美。还有,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

生:“佛印绝类弥勒”,他情不自禁地认为佛印就像是佛一样,赞美把佛印的神态描写了出来。

师:很好,你能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你就是魏学洢,你看到了王叔远的雕刻如此精细。

(生朗读)

生:从最后一段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师:钦佩之情你能读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诵)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各具情态”,也表达了对王叔远的赞佩之情。

师:来读一遍。

生:“珠可历历数也”,用了一个破折号,是对前面念珠刻画得精细发表赞叹,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数出来。

师:好的,你来读一遍,要把这种由衷的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师:王叔远雕刻得如此精细。魏学洢在看的时候禁不住击节赞叹,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数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把这种赞叹之情读出来好吗?

(师生一齐带着感情朗诵)

生:这里还有一句话“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这里运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脚一样,突出了雕刻的精细。

师:你再读一下。读得慢一点,要把这种“了了”的感觉读出来。

(生朗诵)

生:我现在觉得,其实课文里面没有一句不是赞叹!

师:啊,你有这样的感觉了。为什么?

生:我看着看着。每一句都是说他雕刻很精细。很生动形象。

师:你理解魏学洢了。他看着这么精美的核舟。一边写,一边肯定禁不住要发出赞叹之情的。那么写到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叙述描写出来了。文章也该结束了,但是魏学洢仍然没有收笔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统计了一遍。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生朗读)

师:作者最后又进行了如此的统计,如此的铺陈,你们觉得啰嗦吗?

生:不啰嗦,他用实际的数字,从侧面描写了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生:我觉得他作了一个很强烈的对比,从“为人五;为窗八”到“为字共三十有四”,用那么多的东西和“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作对比。

生:我认为他还是给读者带来很深刻的印象,因为前文如此细腻的描写都是分开来写的,从一个空间的顺序来描写的,也许我们看着并不觉得雕刻了多少内容,可是最后一段话一统计,我们就感觉到,哦,那么小的桃核,雕刻了那么多的内容。给读者一个很深刻的印象。

师:我们看看,最后一个自然段“为人五;为窗八;为翁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句式看似非常单调,但是思想感情却是--

生:(齐答)非常强烈。

师:强烈的什么之情?

生:(齐答)赞叹。

师:再请一位同学把这种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生朗读,其他学生都沉浸其中)

师:好的,就是这么小的一个桃核(老师再拿起那枚橄榄核。展示给学生),雕刻了这么多的内容,王叔远的技艺真是非常的高超、奇巧啊。王叔远的这枚核舟,他没有起名字吧?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游赤壁。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一段写的最后一句话,“盖大苏泛赤壁云”,这枚核舟讲的就是苏轼去赤壁游玩的场景,所以为它起名为“游赤壁”。

师:哦,“盖大苏泛赤壁云”,原来王叔远已经起过名字啦。那么大苏泛赤壁。大苏是谁?

生:(齐答)苏轼。

师:苏轼这里有了。在船头。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

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表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

师:舟子在干什么?

生:烧茶和摇蒲葵扇。

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

生:啸呼。

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

生:没有。

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

生:随波逐流。

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赤壁”在哪儿?我也没看到啊?

生:第二段中的两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里面的句子。

师:是的,一枚小小的核舟,我们不仅看到赤壁,仿佛还看到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刚才老师朗诵的就是《赤壁赋》中的句子,多么优美的意境啊!我们不得不感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啊!

7

师: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两件精品:一是王叔远的雕刻杰作,另一个是魏学洢的这篇文章。如果没有王叔远,就没有这么奇巧的核舟;如果没有魏学洢。这份奇巧就不能保存下来。王叔远用雕刻表现出“大苏泛赤璧”这一主题,从而给人以艺术美感的享受。当然,我们享受这艺术美感的时候,还必须要感谢用文字将这“奇巧”体现出来的人--

生:(齐答)魏洢。

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约则裕动则活化则融-----《核舟记》评点

昆山国际学校刘恩樵

前几日,偶得上海市娄山中学王荣老师的《核舟记》教学实录,读之,颇为欣喜,确有为之一振之感。细读,再酌,遂以《约则裕动则活化则融》为题述写读后体会。

一、约而裕

约,即简单、简要;裕,即丰富、宽绰。

以简约来赢得丰绰,应该是一节好课的基本标准之一。

为了解析方便,笔者将王荣老师的课堂结构简要划分为七个部分(已有序号标出)。我们不妨简单归纳一下这七个部分所示的教与学的行为。

1、导入。

2、看橄榄核

3、画纸船

4、玩核舟

5、赏《核舟记》

6、品核舟之名

7、结语

从《核舟记》的大致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这节课,环节完整而明晰,简单而精当。先说课的开头与结尾。在这节课上,我们没有看到凤头,也没有看到豹尾,课的开头与结尾,仅仅就是一句极其简单的叙述的句子,简直朴素得一塌糊涂。其实,朴素本身就是一种方式,一种华彩。我们再看中间的几个环节,看橄榄,感受核舟之小,画纸船悟雕核舟之难,重点是“玩核舟”“赏《核舟记》”“品核舟之名”三个环节,环环相扣,节节加深,简单明了,不枝不蔓。就说这节课的多媒体的使用也是简单得体的。在这节课上,只是在说明微雕艺术的时候,出现了一处PPT的使用,简单介绍微雕艺术,别的,也没有频繁更换一张张PPT,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

简易的流程却给了课堂师生极大的思维空间。如果说,这节课既没有凤头,又没有豹尾,但是,却有猪肚。在“看橄榄核”“画纸船”这两个环节的蓄势之后,丰厚绰裕的内容全集中在“玩核舟”“赏《核舟记》”“品核舟之名”三个过程之中,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对核舟以及《核舟记》之美、之精、之绝的体会可谓入心入肺,“读”透纸背。

穿衣,宽大则舒服;舞台,宽敞则舒展;思维,宽松则灵动;课堂,宽绰则厚重。我们不宜把课堂处理得密不透风,密匝无隙。简单一点,舒缓一点,从容一点,也许只有这样,课堂给学生的滋润才会真切与透彻一点。

二、动则活

从《核舟记》的课堂实录来看,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一下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情况。

其一,把一个橄榄核放在一张纸上,拿给学生看。

其二、让学生在自己折的纸船上照着课文上写的画画。

其三,让大家说,比照王叔远的核舟你有什么感受。

其四,让学生说说《核舟记》的文字的力量。

其五,让学生说说对“大苏泛赤壁”的理解。

其六,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文章的句段。

所有这些,我们都可以理解为教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工艺品的精巧”,而采取的方式方法,这就是“活动”。尽管本节课上的这些的活动可以再改进,但是,活动,确实使得课堂不闷不僵,学生有活气有活力。

我们不妨梳理一下《核舟记》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这一课时,在第一课时学习语言的基础上,主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体验”到核舟的精巧,从而感受到中国工艺品的精湛艺术,让学生“体验”而不仅仅是“认知”,这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那么,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完成这样的内容,教者以“活动”为主要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

让“活动”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形式,这是近来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突破。李海林提出了“活动化的语文课堂教学形态”新概念,王晓春也在他的新著《语文课,如何是好》一书中给出了许多“语文课堂活动”的实践案例,王荣生更是把“课堂学生活动”作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我们可以这样来大致描述语文课应有的策略:“语文课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应该主要教‘体验’--主要方式是‘搞活动’。反过来也可以这样归纳:语文课为什么要‘搞活动’?因为教‘体验’的需要,‘体验’的最好办法就是‘搞活动’;那语文课为什么要教‘体验’呢?因为语文课的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会用语文,教学生用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体验’一番。”(李海林语)

所以,语文课堂,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策略,更是让语文课活起来的法宝之一。这是我们应该重视的新观念。

三、化则融

依我看,“化则融”是本课教学的最大最显著的特点。

无论是核舟,还是《核舟记》,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陌生”的。这种“陌生”,也许就是熟视无睹,熟视无感,抑或是一看便知却又看而不知。

因此,如何让《核舟记》这短短的五百多字所包含的意蕴,打个比方就是《核舟记》的中“珠玑”去尘生光,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珠玑之芒,这并非易事。

王荣老师做的就很好,其功夫全在一“化”字上。

化,即通过一些恰宜的方式,“读”透纸背,让文字鲜活起来,柔软起来,温暖起来,闪烁起来,不再是坚硬冰冷无味的笔画的组合。

我想,许多教师的课堂在“大苏泛赤壁”这五个字上一定没有什么着力。但是,王荣老师不是这样。他对“泛”字的引导可谓“化”到极致。

师:那么“泛”字在哪里呢?老师看不到啊!

师:“泛”字本义是漂浮。哪里表现出舟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呢?

生:“舟尾横卧一楫。”舟子并没有在划船,而是让船自己在漂。

师:舟子在干什么?

生:烧茶和摇蒲葵扇。

师:(笑)烧茶和摇蒲葵扇,这是一个人吧?还有一个人在干什么?

生:啸呼。

师:那么这两个人有没有在划船?

生:没有。

师:舟子没有司其职,说明船是怎样的?

生:随波逐流。

师:对,是漂在水上的。那么“泛”字也有了。

真是精彩!一个“泛”字被化解得如此精到。

其实,对“泛”字的化解只是微观上的一则例子。可圈可点的还有许多。请看下面一段。教者紧扣“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这个主问题,一下子把《核舟记》的大段文字“化”开了。

师:好,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他的赞美。还有,作者间接的赞美,你能找出来吗?

生:“佛印绝类弥勒”,他情不自禁地认为佛印就像是佛一样,赞美把佛印的神态描写了出来。

师:很好,你能把这句话再读一遍吗?你就是魏学洢,你看到了王叔远的雕刻如此精细。

(生朗读)

生:从最后一段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可以看出,王叔远雕刻那么多东西,只用一枚小小的修长的桃核,作者为他这种高超精湛的技艺表达出钦佩的感情。

师:钦佩之情你能读出来吗?(生有感情朗诵)

生:“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各具情态”,也表达了对王叔远的赞佩之情。

师:来读一遍。

生:“珠可历历数也”,用了一个破折号,是对前面念珠刻画得精细发表赞叹,念珠甚至可以一粒一粒地数出来。

师:好的,你来读一遍,要把这种由衷的赞叹的感觉读出来。

师:王叔远雕刻得如此精细。魏学洢在看的时候禁不住击节赞叹,好像他也在一粒一粒数的感觉,我们一起来把这种赞叹之情读出来好吗?

(师生一齐带着感情朗诵)

生:这里还有一句话“细若蚊足,勾画了了”,这里运用了比喻,把刻的字比喻像蚊子的脚一样,突出了雕刻的精细。

师:你再读一下。读得慢一点,要把这种“了了”的感觉读出来。

(生朗诵)

生:我现在觉得,其实课文里面没有一句不是赞叹!

师:啊,你有这样的感觉了。为什么?

生:我看着看着。每一句都是说他雕刻很精细。很生动形象。

师:你理解魏学洢了。他看着这么精美的核舟。一边写,一边肯定禁不住要发出赞叹之情的。那么写到这里,核舟上的人和物都叙述描写出来了。文章也该结束了,但是魏学洢仍然没有收笔的意思,他又把核舟上所雕刻的内容统计了一遍。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段。

(生朗读)

请再看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的化解。一个普通的句子,当古代的度量单位与现代的度量单位简单地一个换算,再加上“橄榄核”的加入,一句无味的数字,一下子出现了表情,带上了温度,被延展得通透明白。

师:那么我要问问同学们了。这个“八分有奇”究竟有多长?“二黍”又究竟是多高呢?

生:“二黍”就是两颗黄米粒竖起来的长度。

师:那两个黄米粒是多高呢?

生:大概一厘米左右吧。

师:见到过黄米粒吗?

(生摇头)

师:他说“二黍”大概一厘米左右。还有“八分”呢?知道是多少吗?

(生摇头)

师: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

(老师拿起一个橄榄核,给学生看。)

师:据考证,八分约为1.96厘米,二黍约为0.49厘米。老师手里拿的这个橄榄核,长就是1.96厘米,高就是0.49厘米。

(老师把橄榄核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托着。在教室里走一圈,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表情都非常吃惊,意外。)

师:这是一个橄榄核,文中是用这么小的一个桃核来雕刻的,有什么想法?你已经看得愣住了,请你来说说吧。

生:整个桃核非常修长……嗯……高度也不太高。

师:已经语无伦次了,是吧?(学生笑)

师:还有谁来说说看?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 篇6

生1:我记得1989年1月的一天,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客轮触礁沉没。20岁的瓦努阿图居民罗斯琳在海上漂流,突然她发现不远处有两条水鲨鱼朝她游来,她吓的尖叫起来,但鲨鱼并没有伤害她,其中一条在她身边游来游去,另一条则潜入水中捕捉来一条鲜鱼供她吃,直到救援飞机飞临上空时,鲨鱼才离去。

生2:1993年5月的一天,西班牙中西部的阿维拉山有一家四口人因野营迷失在大山深处,走出森林时已是第8天,他们饿得瘫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正在绝望之际,却发现两头大黑熊个叼着一只大口袋放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里边有烤肉、面包、西红柿等食品,这些很可能就是黑熊从别处偷来的。这样每到晚上,两只大黑熊便把各种新鲜食物送来,然后悄悄离去。直到第23天,他们被救走为止。熊本是吃人的猛兽,为什么会一改本性,做出救人的义举,令人费解。

生3:曾经有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之后放弃本来应有的优越条件,毅然进了丹顶鹤保护区,在一次营救丹顶鹤的过程中,他不怕危险,毅然跨进了沼泽地。

师:这三位同学用简要而流畅的语言讲述了动物与人的故事,看来要和动物做朋友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共同来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课题“都市精灵”中的“精灵”二字,在有的神话传说中,是指反抗上天统治的“恶魔”。读了文章以后,你对此是否有新的认识呢?请大家带着这一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学生各自朗读课文)师:(同学纷纷举手)好,同学们读得很快,谁来说说看?生4。师:生4分析具体细腻,其他同学有没有类似或不同的看法呢?(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师:你们对生5的回答有什么看法吗?

生6:我觉得不太全面,不太深入。文中提到很多精灵,如松鼠、乌鸦、海鸟等,这些动物对人们很友好,是人们的朋友,由此呼吁人们保护动物和动物共同建设地球这么一个家园。师:抓住特点,突出稀少,可见都市里的精灵日趋减少的现状,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很好,坐下。

生8:从“精灵”这个词上来看,精灵是指可爱的动物,但从文中来看,我认为精灵不一定指可爱的动物,像乌鸦,其他兽类就不一定可爱,文章的意思是只要人们与动物友好相处,再凶猛的动物也能成为人类的朋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涵。

(学生读课文,并练习讲述,几分钟后纷纷举手。)

生9:我是一只灰喜鹊,我跟我的同伴成双成对来到参天的大树上,我们非常地快乐,常常在高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非常地活跃,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师:好,灰喜鹊说得怎样呢?(哄堂大笑)

生10:我觉得生9说的并没有抓住给都市生活带来的好处,好处体现不深。

生9:我觉得我是抓住了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就是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这个好处。

生11:老师,我觉得灰喜鹊并不是成双成对的,生9用的“成双成对”这个词不恰当。(大家小声议论都表示认可)

师:看来,大家要仔细阅读课文,注意用词准确才行。生12。生12:我是一只大鹈鹕,是一种十分少见的鸟,只有在海上可以见到我,我的长相十分滑稽,在我的喉部有一个大的皮囊,这个皮囊对我实在太重要了,我捉鱼的时候都要用它。人们常常来观赏我,因为我的捕鱼姿势十分好看,就连外国游客对我也非常青睐。曾有一位外国人说我很有观赏价值。我觉得我能给都市人在闲暇时候以一种美的享受而十分快乐。师:生12以大鹈鹕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你们觉得讲得怎样呢?

生13:生12讲得十分生动有趣,但我觉得他讲得并不是十分深刻,他只是说到了鹈鹕给别人的观赏价值,其实还可以深一层。师:你能说说深一层的理解吗?

生13:比如说可以增加一些当别人观赏时,我内心自豪喜悦的描写,或者我当时的神态等,这样才能反映出大鹈鹕与人类的和谐美。

生14:我也有和生13相同的感觉,因为我们文章表达了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而这一个和谐应该是相互的,所以讲述时应该突出两方面,体现和谐共处。

生15:我觉得生14的观点有对的一面,比如和谐是相互的我是认可的,但他认为的两方面都要突出,我不同意。师:为什么呢?

生15:因为这样就没有重点了,就没有了详略。

生16:我认为生12的讲述侧重于别人的观赏,字里行间也能体现出我作为大鹈鹕的自豪和喜悦,也就是体现了和谐的相互性了。

师:经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唇枪舌剑,问题真是越辩月明了。应当承认和谐是相互的,生12虽然没有从两方面突出这一点,但他就其一点起到了这样的效果,应该值得肯定,你们说呢? 生17:我还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大家惊讶)师:你说?

生17:我认为生12的讲述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独白,虽然他发挥了他说相声的特长,讲起来很幽默,而实际上还是不形象。师:你的意思是?

(下面有一些学生在说)

师:正如大家所说,缺少了形象的描写。生17:是这样的。

师:看来,缺少描写的独白,即使是相声大师来讲(大家都笑了),还是显得苍白的,所以大家讲故事,说话写文章,要能多一些描写就丰富得多了。还有人要讲吗?

生18:我是一只乌鸦,几十年前,我和我的同伴常常展翅飞翔,每到一处天空常常是黑压压的一片,几乎达到遮天避日的地步。清晨我们结着伴成群地飞向城外,在乡下觅食;黄昏,我们又结伴成群地飞回城里过夜。人们每天按我们飞进飞出的钟点劳作休息,我感到很高兴自豪。

师:对生18的讲述,你们又有怎样的看法呢?

生19:我觉得生18讲得非常好,他的观点很明确,就是给都市人作了一个生物钟。还有就是有一个词语用得很好。师:什么成语?

生19:遮天避日。形容了乌鸦之多,给天空增添了一景。师:生19抓住了观点和用词进行了简洁明了的分析。

生20:我觉得他的描写比较成功,比如展翅飞翔、黑压压、遮天避日、结着伴等这些词用得很形象,给人以一幅图画的感觉,像结着伴,还有拟人的色彩,这样乌鸦的形象就活了。师:语言的描写比较成功,在这方面比刚才的讲述略胜一筹。

生21:我觉得他讲述的是几十年前的自己和同伴的故事,而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我认为他要是能结合现在,讲出其中的变化就好了。师:为什么?

生21:因为现在的乌鸦非常寂寞惨淡,这样可以与以前的热闹景象对比,可以体现出一种对现状的悲哀。从而呼吁人们去保护乌鸦和其他的动物,与他们和谐相处。(同学们纷纷点头。)

(大家读课文,思考。几分钟后许多人举手。)

生22:我找的一幅图景是几十年前,北京城成百上千的乌鸦“遮天蔽地”,飞来飞去,“成群结队”“叫着闹着”的热闹景象,另外一幅是现在城市里的乌鸦大白天蹲在那里无所事事,而且也不大叫了这个悲惨景象。我给它们拟的题目分别是“群鸦图”和“孤鸦图”。主要是想通过“群”和“孤”突出两幅图景的特点。

师:语言表达自然流畅,此外,你们对他的发言有自己的看法吗? 生23:我认为“群”和“孤”是这两个题目的特点,也是这两幅图景的特点,这两个字对比强烈,联系全文,就能看出其中的变化,给人一种悲凉的心境。生24:我觉得“群”和“孤”是从数量上来对比的,这固然是好的。但我认为“孤”字用得不恰当。师:哦?为什么呢?

生24:因为书上的文字是说我的大院里有两只呆鸟,而不是一只,所以不能用“孤”。

生22:首先我认为两只或者再多几只相对于几十年前,已经少得多了,再说,我用“孤”也是一种夸张,极力说这种景象的悲惨。(很多同学议论纷纷)

师:生24,你对生22的解释理解吗?(点头,有学生举手)师:生25。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篇7

最关键的环节是导学案的制作和应用。

对导学案的设计, 要求教师要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 对课标要求、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合理处理教材, 尽量做到导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为此, 我们将导学案的制作设计成了以下六个环节: (1) 情景导入恰当的、具有艺术性的导入, 会有效的吸引学生, 将学生的情绪引入最佳状态, 迅速进入学习高潮。导入可以通过地理故事, 生活情景、谜语、古诗、小活动等方法来实现, 以此激活课堂, 为学习目标的实现做好前奏。 (2) 认定目标。怎样认定课堂学习目标呢?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确定, 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 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回扣目标, 加深整体认识。 (3) 新课导学。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方法指导, 知识归纳, 精讲点拨。 (4)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 教师富有艺术性的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完美的小结, 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 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进行深入探究, 从而余音了绕, 余味无穷。 (5) 达标训练。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应重视课堂的检测反馈练习, 提高训练的质量。练习要符合课标的要求, 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 侧重对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 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 突出变式的训练,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当堂训练结束后, 教师除对训练结果进行正确评价之外, 一定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矫正, 以便对知识掌握有漏洞的学生及时补救。 (6) 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深化;二是将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触类旁通。

是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 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计算机技术对图形处理能力高超, 可以用来制作多媒体课件, 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 把宏大场景作缩微处理, 转瞬变为定格, 化枯燥为生动。利用计算机教学不仅使课堂容量更大, 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而且还能随意调出需要重新讲解或答疑解难的问题, 进行重点剖析, 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地理“趣味课堂” 篇8

一、精心设置导语,先声夺人

导语是每一堂课的开始,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调整导语的设计;灵活运用多种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尽快投入到学习中去。

1.结合众所周知的形势背景引出导言

耳熟能详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找寻到共同点。如在学习“世界人口”时,由于班级里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可以由此引出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实行此政策的原因,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过快也影响了世界人口的变化。以学生熟悉的事例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更容易、更乐意去接收知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出要学习的知识

生活中,有关地理知识的现象数不胜数,如天气预报、环球旅行等。在日常教学中,也可根据教学内容,在导言中用实际例子引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关于地球自转的时差,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电影名称说的是环球一周要80天,而剧中人物却只用了79天,再次回到出发地,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为什么呢?用这种方式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了解“国际日界线”。

二、提高互动性,激发求知欲

课堂中,只有师生之间不断交流,才能够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互动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样,学生保持了乐观愉快的性情,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何提高互动性呢?

1.精心设置课堂问题

好的导语设计,关系着本堂课教学成功与否。设计问题时,教师一定要严谨细致,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方面,找一些与课题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分析解决,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不能一味地提出较难的问题,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合回答的问题,学生才会有信心。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弄清知识内部存在的规律,选择合适的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

2.开展小组讨论

相对不好理解的问题可以组织学习合作小组,互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例如,在学习长江黄河时,一个学生了解的知识点可能很片面,有的学生知道长江黄河的流域面积,有的学生知道其长度,还有的学生了解流经城市、流域等方面的内容,这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大家互相探讨进行合作学习,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采取技巧,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

教学需要讲究教育艺术,而关于初中地理课堂的教育艺术,就是要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具象化。这就需要考查教师的素质及能力,能否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我简单举两个例子:

1.运用实物,将知识具象化

人类的大脑接收具体事物的能力远远超过抽象的事物。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较低,对一些抽象概念理解比较困难。课堂上,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标本等形式,将地理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陆地地形”一节,可以将各种典型地形的图片用幻灯片投影出来,章节内容呈现在大家面前,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在观察归纳后便都明白了。再如讲到“矿产资源”这一节时,将相应的石英、方解石、硫铁矿等矿物标本展示出来,这样通过直观地视觉感受,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2.運用比喻,将问题简单化

教学中,有趣的比喻好比一道“调味品”,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知识趣味化,可以给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例如,在对世界国家地图的认识中,将意大利的主体轮廓图形比作一只长筒靴,非洲的轮廓比喻为一把火炬,而我们国家的版图更像是一只雄鸡。再如,一月、七月世界等温线,因势利导,将等温线比作一个安图享受的人,更好地总结等温线的分布规律。

总之,提高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艺术手段,努力探索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熟悉的日常实例相挂钩,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评价,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绵绵秋雨作文400字下一篇:神探夏洛克观后感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