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精选12篇)

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 篇1

班级: 小二班

观察者: 高蓉

观察日期:2015年:4月10日 观察对象:姚瑞彤

性别:女

年龄:3岁 观察时间:全天观察

地点:教室活动内容:一日生活观察记录、解释与评价

自由活动时,她始终独自一人坐在小椅子上,不和任何一位小朋友玩。也不愿让别人碰她。

午饭的时候,她会安静地用餐,当吃到一半的时候,他会停下来说不想吃,当老师说到“绕瑞彤要给大家做出好样子。”她会继续开始用餐,直到把饭菜全部吃完。

他的习惯很好,吃饭时不说话,洗手时也不洒水。

午睡醒了,她安静地躺着,不说话,不影响身旁的小朋友休息。

最明显的是,她很少说话,干什么都是一个人,直到快离园时,她才和旁边的狄佳怡小朋友说话。

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 篇2

观察对象:甜甜 (化名, 大班)

观察目的:幼儿能否大胆观察画面, 理解故事内容。

一、观察过程

图书区的活动开始了, 甜甜自己主动来到图书区, 拿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小老虎的大屁股》, 坐在了教师旁边, 说:“王老师, 我来和您讲《小老虎的大屁股》吧, 我特别喜欢小老虎, 它的大屁股特别好玩。”

甜甜:“有两只小猫, 它们看到一只大老虎, 大老虎想吃它们。一只穿着花衣服的小兔子和青蛙在玩球。小兔子一推大老虎, 大老虎就摔倒了, 把皮球给压破了, 把小青蛙都吓跑了。小猴子骑着自行车, 后面带着一只小鹦鹉。大老虎也去骑车, 把车压坏了, 把小鹦鹉也压扁了。小青蛙、小猴子、小白兔都生气了, 小老虎说:‘我知道自己错了。’”

教师:“那你觉得小老虎哪儿错了?”

甜甜:“老虎说下次我赔你们一辆自行车吧, 小老虎‘哇哇’地哭了起来。小老虎看着地上, 有点纳闷。老虎摸着自己的屁股, 觉得有点瘦了, 又拍拍自己的屁股, 原来没有瘦。老虎躲在树后面, 它生气了, 小兔子和狐狸不和它一起玩, 结果小兔子把老虎推在地上, 老虎用自己的尾巴又把狐狸弄到水里了。大老虎在树叶子后面躲着, 看到大灰狼抓住了小猴子, 大灰狼想吃小猴子。大老虎把大灰狼给推倒了。

教师:“怎么推倒的?”

甜甜:“用它的尾巴给推倒了。小猴子和小白兔要推大老虎, 但是它们没有推倒。小青蛙还嘲笑它们。小猴子、小兔子、大老虎、小青蛙一起在草地上看天上的白云。”

二、观察分析

甜甜是比较喜欢阅读图书的, 在读书的时候, 喜欢和同伴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在阅读《小老虎的大屁股》这本书的时候, 孩子的观察比较细致, 能够关注到小青蛙、小鹦鹉这些体型较小的动物以及小兔子的花衣裳等, 也观察到了小老虎的屁股, 但是对于故事的内在联系并没有理解, 对故事的发展线索也不是很清晰。所以初次阅读, 只是了解到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人物的基本表情。

三、指导策略

(1)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故事画面, 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 重点观察人物特征及表情变化, 感知人物的内心变化, 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引导幼儿掌握阅读方法, 遇到看不懂的地方尝试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 篇3

【关键词】观察记录法 观察幼儿 能力提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8-01

前言:在幼儿教育当中,观察记录法指的是教师对幼儿在自然环境下的行为举止进行记录和描述,并且以此为基础对幼儿进行评价。在该方法的应用中,能够体现出对不同幼儿之间差异性的关注,同时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也能够对幼儿的行为细节进行捕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观察幼儿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观察记录法,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提升,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一、幼儿教师观察幼儿能力的现状

(一)观察幼儿意识缺失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当中,在幼儿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采取的态度较为漠视,缺乏对幼儿的关注及幼儿发展情况资料的搜集,较为忽视幼儿的个体和群体的需求。或者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不知道应该着重观察什么,因而难以捕捉到幼儿在活动中的闪光点,也没能与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或者观察之后没能形成系统的文字记录,观察幼儿意识方面有所缺失。

(二)观察幼儿策略不佳

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策略,往往难以进行有效的运用。在观察策略当中,主要包括程序性、陈述性等知识,而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的陈述性知识有所欠缺,对于观察幼儿的步骤、类型、方法等知识不够了解。另外,在观察幼儿的程序性知识方面,很多教师也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对于事件取样、时间取样等观察幼儿的策略,往往难以进行灵活有效的运用,在观察之前的准备阶段,不能对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对于场景描述、观察时间、观察者等观察记录中的必要信息,也往往会忽略,因而难以有效的对幼儿进行观察。

(三)观察幼儿能力不足

在一些幼儿园当中,要求教师每个月需要对保教笔记进行提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对于笔记的上交十分不积极。经过研究发现,上交不积极的教师,普遍缺乏观察幼儿的能力。因此,在保教的过程中,这些教师无法有效的观察幼儿的各种细节,因此对于保教笔记也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只是随便应付了事。而对于部分有经验的老教师来说,对于其所观察到的内容,通常会使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描述,对于其中的细节之处,也没能够进行详细的记录。随着幼儿成长档案袋计划的逐步推行,教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资料的记录能力,但是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其能力仍然有所不足。

二、运用观察记录法提升观察幼儿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

在观察记录当中,对幼儿的行为过程较为重视,而在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则转移到了内容记录者,也就是教师的身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己观察幼儿的意识和能力,对观察幼儿的策略进行更为良好的应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教师的记录被其他教师重新创造,从而形成了集体性的知识构建。在集体的沟通和交流之下,记录内容将会更加丰富和广泛。而幼儿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会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形成良好的观察幼儿意识,提高观察幼儿能力。

(二)加强观察记录能力培训

对于观察幼儿的内容,教师应当客观的进行描述和记录。对观察内容进行收集、观察和记录,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然后其他教师和相关专家对该教师记录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进行研究,记录内容是否能够体现出真实情况,最后还要对观察记录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以记录解释为基础,教师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探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找和研究,利用相关的理论给出相应的解释。在记录当中出现的关于幼儿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的内容,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对幼儿教育策略进行改进。这样,通过对观察记录法的应用,能够逐渐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幼儿能力,使其在教学当中能够更有针对性。

(三)对观察记录文本进行充实

幼儿教师在观察幼儿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法的应用,应当对观察记录的文本加以充实,明确观察内容的来源和后续观察的设计。在记录当中,应当对多方主题提供的信息加以运用,对观察内容的原因加以记录,从而使观察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锻炼和提升幼儿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例如,可以记录采取一些措施后幼儿的某种行为是否得到改进、与幼儿家长的交流心得、幼儿常见问题的验证、与其他教师交流验证的共性等内容。通过对应用效果的分析,判断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后续设计可以不进行。如果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还应当确定后续的观察思路,例如问题原因、教育方法的适应性、后续观察的地点和时间等。

结论: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性格等都没有成型,因而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此,教师应当基于对幼儿细致观察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为此,应当科学运用观察记录法进行观察幼儿,不断提升教师观察幼儿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亚英.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调查[J]. 中国教育学刊,2014,02:89-94.

[2]谈心. 观察幼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 当代学前教育,2009,02:22-26.

[3]王丽萍. 幼儿教师运用观察记录法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2,02:69-70+109.

幼儿生活习惯观察记录 篇4

今天,我们吃的是面条。小磊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用筷子夹起面条汤,放在嘴边吹一吹放入嘴中。他喝了无数口汤可是就是不吃面条。我这是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我们要使劲吃饭,回家可没有以前那么多好吃的了,吃的多身体好,长的高的。”听完后,他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饭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小磊小朋友可棒了,现在都自己吃饭了!”听完,他开始用筷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夹了一大口面条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直盯着我的筷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非常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分析记录

从今天观察的情况看来,小磊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并不是很挑食,只是懒得自己吃饭。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赖性,这与他长期由父母喂养要一定关系。但是在今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的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非常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采取措施

继续采取第一阶段的措施方法,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反馈,掌握明明小朋友在家的吃饭情况。奖励对他很有帮助,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大班日常生活观察记录 篇5

观察对象:彤彤

观察时间:20xx.4

观察地点:活动室

行为表现:

彤彤做事一向是很认真的,不轮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且对于老师给于的表扬或肯定很在乎,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蚕豆不发芽,他很是着急。

教育过程:

我们班研究的重点是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动手能力的发展,所以我请幼儿每人带来了小容器种一颗属于自己的种子,其过程从取土――播种――浇水――纪录都是由幼儿亲自动手来完成的,在这过程中老师在旁会给于指导,不明白的地方幼儿也可以提问。

一周过去了,许多小朋友的种子都发芽了,露出了嫩嫩的小绿芽,小朋友可高兴了,但是还有几个盆内的种子还没动静,彤彤的也在没发芽的行列内,这下可把他急坏了,他跑来问我“老师为什么我的蚕豆宝宝还没发芽,是不是它生病了?还是口渴了?但是我天天都有去看它啊,还经常给它浇水的,为什么它还不长大呢?”一下子问了我好多个为什么,可见他是真的着急了,我告诉他原因:“我们每个人种的种子都不一样,那它发芽所需要的时间可能也不一样,别急,你把蚕豆宝宝照顾的很好,它会发芽的,再等几天看看”,听了我话他在松了口气。

教育效果:

两天后他的蚕豆宝宝发芽了,他高兴的跑来拉我去看,看着他开心的样子,我觉得他是真的很有心的在照顾着植物,小小的几个种子,让他有了很强的责任心,不光要关心它,还要时常去照顾他,在照顾的同时又对他动手能力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帮助,而且他还知道了,浇水的最佳时间,要浇的水不能太多等等。他的记性很好,也很认真负责,所以他还做起了值日生,经常教小朋友怎么照顾植物呢。

幼儿个案观察记录 篇6

叶峰小朋友内向,胆小,很少有同伴交往,不愿意做早操,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对数字很敏感。

个案观察记录:

一、2016年3月15日 交了好朋友

今天区域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叶峰小朋友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玩了,而是和林予小朋友一起,两个人合作着玩平衡旗的游戏,非常开心。

二、2016年4月13日 愿意站上台

今天班级“小小表演家”的时间又轮到了叶峰小朋友表演了,之前邀请他,他怎么都不愿意上台,今天我抱着不放弃的心态,又尝试着邀请他上台表演,没想到他犹豫了一下竟然起身站在了大家的面前,虽然他还是没能开口做自我介绍,但是愿意站在集体面前就是有进步了。

三、2016年5月19日 想做早操

今天早操活动的时候,发现叶峰小朋友终于伸出手,跟着音乐在面前笔画,虽然动作的幅度很小,但是可以看出来他想做早操,只是还不好意思做

四、2016年6月3日 有创意的画

今天我请小朋友自由发挥画一幅画,叶峰小朋友的画让我很惊艳,他在纸的中央画了一辆车,给车画了车牌:闽H36888,在纸的下方画了转速表、时速表,并给自己的画写上了:中四班 1号 叶峰。

分析研究:

(一)年龄偏小。

(三)缺乏安全感。

(四)喜欢数字,对于数字比较敏感。教育对策:

一、对父母的指导方案:

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以及在家的表现情况,请家长不要心急,给孩子多点时间,不要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在他人面前谈论他的不足,积极的引导鼓励他尝试一些他认为有点难度的事情,在成功之后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他的自信心。有时间可以多带幼儿参加集体活动,主动加入其他幼儿的活动,比如周末可以约幼儿要好的朋友一起玩。

二、对教师的指导方案:

老师的教育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仔细耐心的帮助他,对他微小的进步要加以肯定。不时的鼓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自信,也会渐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心,这样会让他慢慢与老师和小朋友接触,他参加小小表演家活动缺乏安全感,老师可以允许他邀请好朋友一起陪他表演,这样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能感受上台的心情与成就感,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的,在教育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创造与其他小朋友交流合作的机会,多鼓励他去自由的交谈,这样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对策实施:

(一)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我关注着叶峰的一言一行,常常主动与他交流,虽然他很少和我说话,但是每一次和他交流之后,都会发现其实他很愿意听我说话,谈话结束时都是蹦蹦跳跳的跑开。

(二)细心发现亮点: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在每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他对数字很感兴趣,数学集中活动他听得特别认真,有很多知识他都懂,老师请小朋友上台示范时,他会愿意举手,班级有关于数学的区域活动它都很感兴趣,而且每次进行区域活动他都非常认真,并且能够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

(三)用耐心期待蜕变: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你期待他变好他就会沿着你的期待慢慢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次教育或辅导就能奏效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与家长加强交流。我把叶峰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沟通,通过家园双向对他进行教育。

2.教育目标要切合实际,适度。

3.发现他的优点,经常在集体面前表扬他的进步。4.允许他邀请朋友和他一起进行表演。

5.早操请小朋友站他前面带他做,教师也站他面前师范动作。个案转化效果: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篇7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可以将养成教育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有很多进行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机, 如早上入园洗手、进餐、如厕、盥洗、午睡、离园等环节, 处处充满了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培养的机会与条件, 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教幼儿自我服务的技能, 并不断地引发幼儿自主进行巩固练习, 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 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使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断得到强化, 促使幼儿逐步形成自觉行为。

1. 利用游戏, 养成习惯。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 幼儿能按照一定的要求, 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 限制自己。不应该扰乱幼儿的生活习惯, 让幼儿从小就知道生活一个集体里, 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 不能随心所欲。如:站队时不能拥挤, 不能大声喧哗, 玩玩具时不能争抢别人的玩具, 而且玩完之后把玩具摆放整齐, 不能撕书, 不破坏幼儿园的东西。这些都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形成的生活习惯。但有的幼儿不是很好地按要求做, 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教诲。游戏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我班小杰小朋友做事总是我行我素, 喜欢怎样就怎样, 玩具不会收, 我们就开展了“送玩具回家”的游戏, 在活动中, 他学会把玩具分类, 并放在指定的位置。在以后的活动中, 我们都时时提醒孩子以“送玩具回家”的形式, 提醒孩子把玩具收好。还有一次, 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 再拿着这张图片到毛巾架和茶杯架前, 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 我就告诉幼儿:“好孩子, 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 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作为奖励。”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毛巾和小杯子。可见, 有趣的游戏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作用的。

2. 通过玩水、玩肥皂泡泡培养洗手能力。

宝宝们虽然喜欢洗手, 可不懂如何把手洗干净, 常把衣服弄湿, 于是我告诉宝宝洗手前先把袖子拉上一点点, 水龙头开得小一点, 先搓手心, 再搓手背, 我还自编了洗手歌:“小小手儿伸出来, 水宝宝和我做朋友, 先搓手心一二三, 再搓手背一二三, 我的小手洗干净。”通过形象的洗手游戏, 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洗手方法, 不会用肥皂。我设计了一个新的游戏, 水和肥皂就成了他们的新玩具, 我让他们看到手上脏乎乎的, 就来来回回地擦肥皂, 肥皂和水用手搓产生了许多泡泡, 他们可兴奋了。在玩中他们发现肥皂泡越搓越多, 泡泡渐渐由白变黑, 被水冲走了, 在玩肥皂泡泡的游戏中渐渐学会使用肥皂。

3. 为了帮助幼儿学会自己吃饭, 在生活区组织“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

用硬纸板剪成各种可爱的动物头部形象 (如小猫、小狗等) 贴在鞋盒上, 并把嘴巴部位挖空, 便于幼儿喂食。同时准备黄豆、绿豆、蚕豆等大大小小的“食物”及长柄勺等喂食工具供幼儿练习。每到区域活动时间,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玩, 连平时不爱吃饭的小婷也抢着玩。有一天, 小婷又在喂小猫吃饭, 只听她口中念念有词:“小宝宝, 来!‘妈妈’喂你吃饭饭。”边说边舀起一勺绿豆小心翼翼地送到“猫宝宝”的嘴里, 看着“猫宝宝”顺利地吃下, 心满意足地又喂上第二口, 还不住地夸奖:“恩, 宝宝真乖, 要多吃饭饭, 宝宝才会长大!”瞧, 多尽职的“妈妈”。我一直冷眼旁观, 没有打断她当“妈妈”的热情。在讲评活动情况时, 我表扬了她, 并让其他孩子向她学习。然后, 提出对她的要求, 希望她也像“猫宝宝”一样乖, 多吃饭饭, 长得高高大大。她听了高兴地点点头, 小朋友们都露出了羡慕的表情。接连几天, 小婷吃饭都很认真, 吃完了还不忘给我看看, 虽然吃得很慢, 但那是她自己吃的, 我及时地表扬了她的进步。以后每当小婷吃饭问题出现反复时, 我就提醒她要向“猫宝宝”学习, 做个乖孩子。在我的鼓励下, 小婷坚持了下来。现在已能较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为提高兴趣, 动物的“嘴巴”可以挖成不同形状, 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提供的“食物” (如“饼干”) 也可以有相应的形状上的变化。

4. 为了让幼儿学会自己穿鞋子, 设计“穿鞋比赛”的游戏。

一个暖和的下午, 午睡起床, 我说:“小朋友, 今天我们来穿鞋比赛吧。”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喜欢有成人参与游戏, 尤其喜欢和老师做游戏。在游戏中不再是老师与幼儿的关系, 而是平等的同伴关系。这样的关系有利于他放松心情, 自由自在地练习穿鞋子。赢了很有成就感, 还会叫你跟他比, 他会为此感到自豪;输了他会不服气, 总想赢一次, 而要求再来。不管是输还是赢, 他都不断地重复一个动作:穿鞋子, 同时也让这种能力得以巩固。这样的游戏对于老师和幼儿来说获得了双赢, 既让幼儿学会了自理, 又增进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感情。

5. 创设情境, 以“情境表演”的游戏方式, 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篇8

良好习惯靠

习惯是人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人在很长时期内自主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生活方式、行为动作等。当然,习惯有好坏优劣之分。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从正面影响人的一生;好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它足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好习惯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与个人成长的道路,会成为人一生的良师益友,受益终身。从一定意义上说,好习惯对人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人的优良形象是由其每一个好习惯聚集而成的,好习惯能够真真切切、完完全全地折射出他的高贵品质。

好的习惯有很多方面,比如,诚实守信的习惯,这种习惯是人生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础。每一个人都应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对诚信有坚定的信念,一个人诚信的品格相当于贴在自己身上的“神秘标签”,诚信品格对人的未来发展发挥着指导作用。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再如,具有感恩的好习惯。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人只有常怀感恩之心、报恩之心,他才可以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他的生命之花才能绚丽绽放。又如,宽容大度的好习惯,宽容的心境能够使人感受到阳光般的生活,人们应用宽厚的胸怀,接纳他人,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去换取人间真情。还有悉心倾听的好习惯,每一个人都希望被理解、被支持,那么首要的是应该学会倾听,因为“悉心倾听,多听少讲”的做法可以使人在与他人交谈时显得更有涵养,从而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还有专心致志的好习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诱惑,如果没有专注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是很难坚持到底的,专注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然而,良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实践长期积累的结果。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

先看下面一个例子: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而加加林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竟是因为他有主动脱鞋的习惯。当时,共有20多位宇航员被列为首次升入太空的候选人。为了确定最终人选,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了多方面的考核,并让他们进入飞行舱内做适应性训练。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行舱的所有人当中,只有一个人是脱了鞋只穿袜子进去的,这个人就是加加林。正因为加加林有“脱鞋”的好习惯才让他成为太空第一宇航员。可见,成功是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多方面着力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卫生习惯能折射出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素质。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天天抓、人人抓,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做起,从打扫卫生做起,贵在坚持,成为习惯。从小开始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将来必然会影响他的一生,必然会带到社会去,一个人影响一批人,一批人改变一群人,甚至影响整个国家的卫生习惯。讲卫生的良好习惯也会慢慢地迁移到学习中来,环境卫生,学习心情也愉悦,做事也就认真有条理。一个不讲卫生的人,很难做到学习认真,精益求精。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在进餐、盥洗、入厕时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导致幼儿不爱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在幼儿园里,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也是罕见的现象。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要从学会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做起,培养幼儿基本的自理能力,养成关心父母,分担基本家务的习惯。培养幼儿热爱平凡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思想习惯。要重视组织幼儿参加基本的劳动实践,这是幼儿成长的财富。让幼儿愿意并愉快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培养注重生活细节的习惯 学会把握生命中的细节,懂得欣赏人生历程中的细节之美,让幼儿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因为,成功始于每一件小事。不将细节放在心上的人,对待事情总是敷衍了事,根本不可能将事情做好,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前面叙述的例子中,加加林如果不是有进入飞行舱脱鞋的细节,可能也不会实现飞天梦。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着力培养。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能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战胜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应引起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以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篇9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今天东星资源网为您带来了中班幼儿观察记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一】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提高幼儿的语言潜力

观察对象:颖颖

观察时间:20xx

观察目的:提高幼儿的语言潜力

观察地点:教室

分析:

颖颖是今年的新生,是我们班很文静的女孩子。有许多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特点。她性格孤僻、胆怯、爱哭,很少与人交谈、交往,我发现她总是一个人蜷缩在座位上,怯生生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对于教师的主动接近,她总是显得恐慌、紧张。从自我观察、家长反应及侧面了解,我认为她怯懦、畏缩性格构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可能:

首先是心理承受潜力弱。因为看到同伴被老师批评产生了心理压力,害怕自我也受罚,所以时时处处留意。

另外,被家长过度娇惯、保护着她,日子长了,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构成了。

采取措施:

透过家园联手,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在课堂上多叫她回答问题,老师要多和她交流,让她认为老师也能够做自我的朋友;同时,老师也要像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状况,取得与家长的配合。

【篇二】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观察对象:政政

观察时间:20xx

观察目的:使幼儿在课堂上认真听

观察地点:上课

状况分析:

政政小朋友上课打不起精神,经常走神。但是一到下课,他个性喜欢疯闹。说明他还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应对他,我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有一天我尝试了,让他到第一排坐。他还是不学习。第二天,我就让他回答问题,他还是不会回答。第三天,我就个性对他运用了丰富的面部表情,他偷偷笑了,他以为我不明白。我看他有兴趣了,立刻让他回答问题。他还真回答对了呢!真是奇迹呀!我想。于是之后的学习中,我就总是对孩子们时而皱皱眉毛,时而开怀大笑,果然他被我感染了。他此刻已经是一个很爱学习的孩子。

活动反思:

透过和孩子谈心,让孩子感觉老师离我很近,让孩子能理解我。在教学中,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让孩子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愉快的情绪,感受知识的乐趣。其实说白了,就是教师要用激情去点燃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去表达,用爱去照亮孩子的心灵。让所有孩子快乐才是我们的服务宗旨,给所有孩子知识的乐趣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我们的辛勤培育下快乐、健康成长!这也是我的个人愿望。相信我是最棒的!

【篇三】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帮忙幼儿快速适应学习环境

观察幼儿:龙xx

观察时间:20xx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帮忙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的学习环境

观察过程:

龙xx是我们班新来的一位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在幼儿园很少和老师小朋友说话。开学已经一周了,我拿出已学的字宝宝让小朋友来认,我先出示一张字卡对小朋友说,看哪位小朋友还认识这个字宝宝?”我一说完小朋友都很踊跃的把自我的小手举起来了,龙xx只是看了看我手上的字宝宝,我看着她说:“龙xx,你能告诉老师这个字宝宝怎样读吗?她缓缓地站起来,小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不说话,我微笑地对她说:“不要怕,老师明白你是最棒的!”只见她小声地读:“蜜,小蜜蜂的蜜”我让小朋友为她鼓掌,表扬了她。

措施:

1、创造条件,让她多开口说话。

2、多鼓励她,并多开设一些谈话活动。

3、平时在班里我们老师也就应多和她交流主动接近她。

效果:

经过这一个月的观察,龙xx的性格活泼活泼开朗了许多,发现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候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容,有时候点她回答问题,也不会向以前那么小声地回答我,和老师小朋友交流比以前明显多。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乐成长!

【篇四】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xx年12月28日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对象:恒恒和寒寒

观察记录:

本学期,幼儿升入中班后,比原先活跃了许多,孩子们在班里经常跑来跑去,或者学奥特曼互相打着玩。

恒恒就是这些孩子中比较典型的一个,他喜欢帮老师做事,但是他经常会与周围小朋友发生矛盾,也常常有小朋友跑来向老师告状,说寒寒打了他等等之类的话。

在我观察了寒寒之后发现,其实并不是寒寒爱打人,而是他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恰当。例如:早上活动时寒寒在玩搭积木,他搭了一个个性漂亮的游乐场,而这时恒恒正巧跑到寒寒搭的建筑物旁,不留意把他的建筑物弄倒了,于是寒寒就大声地说‘你干嘛啊’,恒恒哭着向我告状说寒寒打他了。我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于是我走过去把寒寒叫了过来,对他说:“你对他怎样了啊?”寒寒说:“恒恒把我的积木弄倒了,我没有骂他”我又问他:“你知不明白他为什么哭呢?”寒寒摇摇头,我又告诉他:“你想想,如果你用很重的口气对他说话,那他以为你就生气了,不和他玩了,那他就会哭。对吗?”寒寒想了想,对我说:“我明白了,我此刻就去和他一齐玩。”我笑了,摸着他的头说:“对,你是最棒的!”

反思:中班幼儿的行为问题增多,更多的是源于中班幼儿社会交往潜力的缺乏。作为老师,要不断观察幼儿的社会交往状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使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不断改善,从而减少行为冲突问题发生,保证幼儿顺利进入“社会化”。

【篇五】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全体幼儿

观察时间:xxxx

观察目的:对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过程:

1、这一段时间,每一天下午吃点心的时候,我看见有的小朋友一会儿把馒头撕成小块、小块的捏着玩;一会儿就用手把包子压扁,然后往嘴里面塞。

2、瑞瑞小朋友吃饭个性香,每次盛上饭,迫不及待地抓起勺子就吃,经常塞得满嘴饭来不及咽,噎得满脸通红,眼泪直流.而且他吃饭时,碗放在桌子中间,板凳离桌子很远,他也不明白挪一挪碗,拖一拖椅子,只明白伸长了脖子,伸直了身子,使劲够着。

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要求是: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后擦嘴,细嚼慢咽,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饭后收拾干净,掌握正确的就餐姿势等.此刻的幼儿由于父母的工作忙,而且也缺乏科学的营养卫生知识,致使孩子们养成了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饭时,好吃的一味往肚里填,不好吃的“拒之门外”,有的边吃边玩,浪费饭菜;有的需要大人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一顿饭能吃一小时;有的吃饭时不吃,只爱吃零食;种种状况造成了孩子们不好的饮食习惯。

教育措施:

1、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首先,我们向家长介绍有关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帮忙家长树立良好的饮食教育观念,家园配合共同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2、针对幼儿这些不良习惯,幼儿园制定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

3、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及教学资料。

a、日常生活中,适当安排运动,增进幼儿食欲。

b、透过群众教学活动及游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常规。

教育措施实施效果:

幼儿观察记录 篇10

观察幼儿:郭zhenghao

年龄:6岁

性别:男 观察场景:建构区

午 餐

户外活动 观察方法:随机性记录 观察记录:

场景一:建构区

起始至结束时间:10:07—10:15 他拿来几个酒瓶盒子,一个一个围成一圈,形成一个方形,然后大约在中间的位置放了两个牛奶罐子,又准备架第二层酒瓶盒子,在放第一块时他看了看盒子的中间部分,然后再把盒子的中间部位放在第一层两个盒子的接缝处,来回比较了两次又接着架第二个、第三个,直到第二层酒瓶盒子全部架好。此时他又拿来薯片盒子立在第二层上面,在邻近的两条边上大概立了9个,此时他见到身边的小伙伴用纸杯套起来立在上面,他说:“唉!纸杯也可以呀!”他立即从身边拿了几个纸杯套在一起放在酒瓶盒上,然后低下头跟旁边的薯片盒比较一下高矮,发现矮了又拿来三个纸杯套在原来的纸杯上,比一比,说:“一样高了。”

老师自述:从整个过程来看,他具备了基本的建构能力,首先是围合,他能利用酒瓶盒子围成一个方形,并注意每个盒子上下对齐;其次在第二层时能看到他学会了垒高和堆砌,能运用堆砌砖头的方法,注意到取手中盒子的中心点和底层两个盒子的接缝处;当他看到同伴运用套杯与薯片盒子比高矮时,他立即模仿,由此可以看出你善于学习,同时还运用了等量替换的方法用套杯替换薯片盒子进行搭建。

启发:自主游戏给幼儿带来了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幼儿在尝试探索过程中运用围合、垒高、堆砌和等量替换等方法实现自己的游戏目的,从而实现课程游戏化的精神——自主和自发。

场景二:午餐

起始至结束时间:10:55—11:10 他来到集体盛饭的地方,刚拿起饭铲就说:“我少盛点。”好像还有点不好意思。他盛好小半碗饭来到桌子边,开始吃饭,勺子在碗里拔动了两三下,然后用勺子舀起屈指可数的几粒米饭和一点点的西红柿汁和皮,先吃了一口,又吃了一口,吃完了勺子里的饭菜,然后又吃一口大约有手指头大小的菜和西红柿,又咬了一口圆干子,他见我偶尔抬起头看着他,下意识地开始用勺子从靠近嘴的碗边往嘴里刨饭,现在勺子里的饭越来越多了,基本上能盖住勺子的底面积,一点一点,不一会儿,他吃了碗里一半饭,一个米粒掉在桌子上,他动作麻利地捡起来放在餐盘里,又埋头继续吃,七八分钟后饭吃完了。老师说:“圆干子谁还想吃的?”他立即举手大声地说:“老师,我想吃。”得到圆干子后,他笑眯眯地对身边的同伴说:“我可喜欢吃圆干子了。”然后又继续吃。

老师自述:从进餐过程来看,可以推断出孩子饮食的量和咀嚼食物具备的良好习惯。首先自主盛饭时他给自己定了量——少盛点,结果确实是盛了小半碗,说明孩子能掌握自己的饭量和控制手部饭铲盛饭的量,其次在进餐时他总是小口小口的吃饭菜,细细的咀嚼食物,从碗边开始吃饭,一点一点的吃,直到碗里吃干净,可以看出孩子进餐时良好的习惯。在进餐时对于自己喜欢的食物能大胆的表达。当然也看出他每次只能小口小口的进餐跟他喉咙的深浅也有关系。

启发:从开展了自主进餐后,我们就发现了部分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有了明显的提升,孩子控制饮食的量也是比较好的,在进餐中孩子的自主、轻松的氛围都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场景三:户外游戏

起始至结束时间:2:15—2:20 今天户外游戏提供了坦克车和PVC管子,孩子们自主探索两种材料的玩法。随着我问题的抛出——今天请小朋友们用坦克车和PVC管子玩一玩。他和同伴立即动手拿来坦克车,将坦克车立起来,然后拿来PVC管子握住一头在里面转起来,我说:“你们在干什么?”他开心地说:“我们在搅水泥,这是搅拌机,搅呀搅呀搅呀!”同伴也跟着搅起来,这时其他小朋友开始模仿他们的创意。过了一会儿,他看见大家在玩划小船的游戏,他跟同伴说:“我们也来玩划小船呀!”得到同伴的同意后,两个人站在坦克车里,将PVC管子横握在手里,只听他们高兴地说:“划呀划呀划小船喽!大家快让开啦!”只见场地上一只只小船有序的划起来。

老师自述:在本次活动中,他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能力以及主动探索都得到相应的发挥。首先是改变坦克车横着躺在地上的玩法,将其立起来,运用手中的PVC管子尝试转动,由此联系生活中的搅拌机,这是平时在生活中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这也是以物代物,幼儿经验迁移的体现。其次他在看到别人创造出了新的玩法时,立即与同伴商量模仿别人创造出来的游戏玩法。

发:材料诱发孩子游戏智慧,经验激发孩子游戏灵感,而自主愉悦、自发创造的游戏则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新区幼儿园

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篇11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对于新小班而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意义重大。下面我就自己在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

一、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时,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拖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说:“午休的时候,郝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总是拖着它跑,坐的时候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意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纷纷说:“我们不拖小椅子了!”“我们不摇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像郝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二、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随机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对幼儿多观察,多注意,随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做到及时发现,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及纠正,让幼儿的良好行为得以巩固并发扬。活动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进“娃娃家”玩耍时,有些幼儿急于玩耍而把拖下的鞋子乱扔一地。玩完以后又有个别幼儿会为了寻找自己的鞋子而把大家的鞋子翻乱。每次看到此情景,老师们都会抱怨小朋友们为什么不摆好鞋子再进去,可是无济于事,并没有好转。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悄悄地把孩子们脱鞋的情景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玩完后,孩子们惊喜地发现他们上了电视,小朋友看得特别的投入,“看,魏易渊的鞋子还没摆好它就进娃娃家了。”“老师,我摆鞋子了,我还帮小朋友摆了呢!”“老师,我们的鞋子好乱呀!太难看了。”孩子们看到他们鞋子的狼狈样一个个发表了他们的感慨,七嘴八舌的相互争论。画面中的“小捣蛋鬼们”小脸都羞得通红。我没有过多地发表意见,只是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下一次进娃娃家时,我还会给小朋友们录像,看一看谁能把鞋子摆好。”孩子们听了,立即个个表态以后一定摆好鞋子。还真见效,现在孩子们都能自觉地把鞋子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同样,我们把孩子们很多的行为如:做操、排队、上课等情景片断用录相或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然后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活动完全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小朋友们能找到无穷的乐趣,并乐此不疲,所以游戏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好手段之一。我们把幼儿日常的喝水、穿衣当成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当有的孩子在喝水时偷懒,我会变成小小魔法师,摸摸他们的小肚子,这招非常的凑效,有的小朋友真的相信老师会魔法。一摸肚子就知道小朋友有没有喝水。那些偷懒的小朋友会自觉地去补水。如玩“小手、小口动一动”的游戏,幼儿们可以一边念儿歌一边做动作,小朋友可喜欢啦!大家都一边扭着屁股一边念:“小朋友,爱洗手。洗前先卷衣袖口,打开龙头湿湿手,抹点香皂搓搓手,手心手背都要搓,再用清水冲冲手,冲干净,甩三下,一二三,去擦手。”就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就连平时最不喜欢洗手的小朋友也都认真地洗起来,幼儿不但能把手洗干净,也玩得很开心。

四、家园共育,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到强化和巩固。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在家长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介绍一些家教方法,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要求,在家庭中保持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报告 篇12

关键词:幼儿,生活习惯,研究概况,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由于我园幼儿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幼儿的生活习惯也迥然不同。有部分幼儿的家长文化素养不高,整天忙于生计,对教育不够重视,因此孩子生活卫生习惯很不好; 还有部分幼儿的家长虽然自身文化程度较高,但不懂得全面教育,只是长期重视知识传授、智力开发而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孩子的自理能力极差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认为: “凡人生所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的重要时期。”

因此,我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目前,国内外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很多,但多数都是质性研究,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质性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很少,多数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总结上,而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如河南教育2006年第10期中《如何让幼儿养成生活常规》一文中指出,首先培养幼儿行为的计划性和自觉性; 然后营造气氛,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并与家长合作,反复训练形成习惯。兰州学刊2008年第4期《家庭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中,也强调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 并运用激励机制反复强调。还有许多幼教及家教核心刊物也以论文的形式,质性研究的方式,呈现给我们比较多。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课题通过制定量表进行研究; 根据量表分析幼儿现有情况,明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环境的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表现; 针对观察分析幼儿生活习惯存在的几种情况教师设计干预内容,探索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1. 研究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特点;

2. 探讨影响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相关因素;

3. 探究我园幼儿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各种可能的培养方案。

( 二) 研究内容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 ~ 4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本研究把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饮食习惯,包括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专注进餐、保持桌面干净、饭后能擦嘴、按要求喝白开水等。

2. 睡眠习惯,包括睡前做到大小便、能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会有序地穿脱衣服等。

3. 个人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要洗手,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会用毛巾擦手、会用手纸擦屁股、保持个人卫生整洁等习惯。

( 三) 研究对象

幼儿园中、小班幼儿全体幼儿。

五、研究阶段及研究方法

( 一) 本课题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基础理论研究阶段( 2012 年 9 月 ~ 2012 年 12 月)

先进行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组织全园教师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知识。2012年11月份,我们进行题前调查,对幼儿园的中、小班37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在家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三方面。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表,我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很多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幼儿园的表现差异很大。2012年12月份,我们又进行一次教师问卷调查,与家长问卷调查表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哪些是幼儿园共性问题,那些是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园共育。然后,我们做了开题论证,找出我们研究的价值所在,制定研究实施方案。

2. 实证实验阶段( 2013 年 3 月 ~ 2013 年 12 月)

1) 落实课题活动计划、认真填写各种表格。

2) 针对幼儿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形成因素,找出培养幼儿好习惯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根据幼儿的调整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的教育。

3) 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为幼儿的课题结题积累必要的基础。

4) 与家长定期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家园联手做好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工作。

本阶段教研组成员通过对家长、老师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了详细分析,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干预的方案,进行观察记录、个案调查、活动观摩、跟踪指导等工作。并且定期小结课题研究情况,再通过量表分析总结被研究幼儿的变化情况。

3. 结题阶段( 2014 年 3 月 ~ 2014 年 6 月)

研究者收集课题资料,装订资料,撰写出自己的研究心得体会和经验论文,形成文集。课题组认真总结,撰写课题的研究总结,在此基础上撰写报告。幼儿园请专家来园指导,鉴定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推广研究成果。

( 二) 研究方法

1.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了解幼儿在家及在园的生活习惯表现。

2. 教育情境法

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通过幼儿游戏体验,培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

3. 教育观察法

通过对幼儿生活习惯的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特点与规律,探究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途径。

4. 个案研究法

对于个别案例进行指导和研究。

六、研究取得的成果

( 一) 教育教学理论经验的收获

1. 前期调查分析报告

通过对我园小班150名幼儿在园及在家生活习惯的表现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3岁 ~ 4岁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表现,女孩要好于男孩; 孩子们在幼儿园的表现要好于在家里的表现; 农民工子女的表现要好于双职工家庭子女的表现。

2.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研究

1) 统计、分析幼儿在进餐时不良习惯的表现有: 部分幼儿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下进餐,许多幼儿进餐时有漏嘴巴的现象,吃完桌上、地上都是饭渣; 部分幼儿有挑食现象,喜欢的饭菜吃得到很多,不喜欢的饭菜一口都不愿意吃; 部分幼儿吃饭时边吃边玩、讲话、嬉戏、导致打翻汤水,不能专注进餐; 部分幼儿饭后不能自主擦嘴、漱口,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个别幼儿不会干稀搭配吃,有的只吃干饭而不吃稀饭、有的只吃稀饭而不吃干饭。

2) 分析造成小班幼儿进餐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3) 针对以上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餐前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故事的诱导使幼儿学会进餐方法; 利用角色扮演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通过一些经典儿歌也能潜移默化的告诉孩子们一些用餐时的小礼仪; 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期待的心情去用餐;进餐前要洗手; 餐前几分钟尽量避免幼儿剧烈运动。

2进餐过程中的组织。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浸润在故事角色中,把进餐当做故事的延伸,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学习、规范进餐习惯; 创设良好的进餐氛围,对进餐表现好的幼儿,教师及时鼓励幼儿; 老师利用夸张的动作、有趣的角色来吸引幼儿进餐的欲望; 座位的安排,榜样的作用,环境的吸引有时也能对孩子起到督促作用。

3餐后活动的指导。引导孩子吃完后,将自己餐桌上的食物残渣收拾到碗里,并把碗轻轻地放到餐车上的桶里; 培养幼儿养成饭后漱口、洗嘴、用毛巾擦嘴的习惯; 老师们利用儿歌教幼儿正确漱口的方法; 在餐后自由活动的时间里,老师把故事中幼儿们熟悉的、愿意亲近的角色和幼儿们吃饭的特点建立链接,进行评价和奖励; 餐后组织幼儿散步10 ~ 15分钟,既帮助幼儿进行食物消化,也是带领幼儿放松身心、交流谈话的好时机,让每个小朋友拥有愉悦的心情; 把课题研究延伸到区域活动和户外活动中,菜和水果模型,供幼儿投掷和搬运用。

4充分利用家长平台。与家长及时沟通,转变家长理念,共同为幼儿成长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饮食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有关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让家长掌握爱和严厉的分寸,满足孩子合理的正当的需求,不要无原则的迁就和让步,家园配合共同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3. 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研究

1) 统计、分析幼儿在午睡时不良习惯的表现

幼儿不喜欢午睡; 装睡现象; 睡姿不正确; 中途入厕现象; 喜欢在床上摆弄小东西; 穿脱衣服有困难等现象。

2) 分析造成小班幼儿午睡不良行为的原因

幼儿睡眠环境的变化; 幼儿自身的原因分析; 幼儿自理能力的差异; 家长自身行为的影响。

3) 针对以上幼儿午睡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做好入睡前的准备活动。通过集体教育活动中,教给幼儿一些有趣的儿歌,明确幼儿在午睡时要做到哪些事情,养成好的午睡习惯。组织幼儿午饭后散步10 ~ 15分钟,这是我们老师每天必须做的。提醒幼儿睡前入厕,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检查幼儿身上或床上有没有危险物品,既有老师检查,也有幼儿相互监督检查。培养幼儿有顺序穿脱衣服、鞋子的习惯。适度的指导约束。营造午睡氛围。

2纠正幼儿不良睡眠习惯

培养幼儿正确的睡姿。细心观察,纠正个别幼儿不良习惯。教给幼儿正确的穿脱衣服、鞋袜的方法。家园一致,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4.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 统计、分析幼儿在个人卫生方面的不良表现

1象征性的洗手,小手洗不干净;

2自觉性差,需老师的不断监督;

3有些幼儿不愿意在幼儿园解大便;

4幼儿在幼儿园的卫生习惯要好于在家。

2) 分析造成中班幼儿不良个人卫生习惯的原因

1家长的习惯影响孩子;

2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

3家园共育工作做得不够。

3) 针对以上幼儿个人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利用集体教育活动、组织游戏比赛、个案追踪研究、平时教育活动、家园共育教育、反复训练强化等形式,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教育。

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观察、交流、讨论、游戏、示范、表扬等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现在,绝大多数幼儿养成了良好的进餐、午睡、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文明进餐,做到不挑食,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进入卧室时能保持安静,穿脱衣服快速有序,保持正确的睡姿,从需要老师安抚到能自己睡觉,有的小朋友还能自己折叠薄被子; 个人卫生习惯也明显提高,都能做到衣冠整洁,勤剪指甲、勤洗澡等。有的孩子在家中养成的一些坏习惯也得到了改正。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了幼儿健康成长。幼儿的抗病能力增强了,幼儿的出勤率也较以前明显提高。我们的教育引导也促进了孩子们的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他们热情活泼、积极好学,展现了良好的园风园貌。

( 二)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

教师主动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增强。在科研活动中,我们主动学习有关的理论。如《纲要》中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及要求。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有目的的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设计各种教育活动,主动提高研究活动的质量。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水平。在研究中,为了提高研究的质量,我们通过研究多次制定了《家长问卷调查表》,《观察记录表》、构建园本课程、制定培养方案、总结、撰写教学随笔、论文等多种方式,使自己在观察、记录、评价、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

( 三) 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致家长信、早晚入园、离园时间的交流、家园联系册、幼儿园网站等多这种方式,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使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班级的教育中来,我们和家长像朋友一样交往,共同建立互信、互动的模式,使教育的效率最大化。这一年来,我们的科研活动进展顺利,并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 四) 推动园本课程的改革

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各实验班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并且很好地把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户外游戏活动联系起来,使教育活动充满趣味性和教育性,根据各班的主题活动案例,我们构建了园本课程。

七、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本课题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陷,由于幼儿园的其他的工作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计划,如培养3 ~ 4岁幼儿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研究就未按计划执行,本来是小班课题研究,而推到了幼儿升中班; 由于受研究技能、方法指导的影响,对整个课题开展及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课题组的领导对实验班的指导不够; 当前多数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和水平有所欠缺;一些实验班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不高等。这些不足,原因来自各个方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其中课题组的教师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还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当然,在以后的工作中,随着教育者的经验积累,我想我们还会做出更好、更多的科研成果,所以我将带领老师们沿着科研这条路一直走下去,让我园的科研事业蒸蒸日上。

八、对课题的深入研究与课题应用计划

课题研究,使我园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尝试等手段,转变了教育思想,树立了正确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并将习惯养成教育贯穿一日活动的始终; 教师们在平时更注重言传身教; 同时,也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有效地利用了家长资源,做到了家园同步。在专业发展方面,我们体会到了科研成功的乐趣,感受到了科研乐趣,完成了课题从立项开始到结题的整个过程,使我们对平日工作能够进行反思与研究,使科研活动充满了活力。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把课题分解成三个部分来做,为了做得更细一些,我们还按幼儿不同年龄段来研究。在研究每一部分内容的时候,研究者们都要做大量的调查工作,认真统计、分析幼儿存在哪些不良的表现,然后进行仔细观察、分析、研讨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原因,研究者们制定、实施干预方案和措施。最后,按幼儿不同年龄段的研究总结成果,整理文献。

上一篇:救火事迹材料下一篇:普通话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