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精选19篇)

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 篇1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曲意味深长的歌谣。旧时家乡的民谣里唱得好:“喜鹊叫,麦梢黄,麦收过后粽飘香。”端午节之所以跟喜鹊扯上关系,源于一则感人的传说。相传喜鹊在觅食时被猛然降落的牛粪掩埋,幸好被公鸡扒了出来。喜鹊为报答救命之恩,遂于每年农活最重、须最早打鸣的麦收时节为农人报时,让公鸡得以休息。虽无法考证传说的真伪,但可以明显地感到,端午前的麦收时节,平素早早唱响的鸡鸣消匿了,唯余一声声婉转嘹亮的喜鹊鸣叫回荡在村子里,催促着农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感恩的深意,更从侧面告诫我们不管关山相隔,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道永驻心间的风景。记忆中,每年端午节前,祖母总会叮嘱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摊在打麦场上晒干。虽然难免有插在门前“辟邪”减灾等传统意义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实用价值。点燃后冒起浓烟的艾草,不仅可以在盛夏驱除蚊患,更是猪牛羊等大牲畜产崽时消毒、预防大出血的良药,倍受乡亲们的青睐。端午节当天,还有包粽子、煮咸鸡蛋、抹雄黄酒、挂香囊、洗夏季“头茬澡”等大事。每年的这个时节,母亲总会早早地到村边的竹林里折下鲜竹叶,清洗后在开水里烫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绑上棉线,为我们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润、清香醇厚的竹叶粽子。咸鸡蛋的鲜香肥美自不必说,抹雄黄酒和往手足上挂香囊也被认为是节日大事。据说雄黄酒可以驱除蛇虫侵扰,挂香囊能够保平安。虽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从照做。至于洗夏季“头茬澡”,则是相传三闾大夫投汨罗江后,上苍怜悯民间凄楚,遂于每年端午节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洒良药,沐浴后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节时的塘水还有些许凉意,但大伙仍然踊跃参与,以图吉利,那副天真纯朴的憨直劲煞是可爱,引人回味。

故乡的端午节,是一根牵动乡愁的丝线。仔细想来,未在故乡过端午节已有十余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边的竹林也被伐掉垦为耕地,抹雄黄酒的习俗被证实无益于健康而早早摒弃,昔日碧波涟漪的池塘疏于治理,被淤得几近消失。村里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务工,大牲畜早已无人养殖,艾草也没了用处。只有那熟识的歌谣和鲜艳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独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们。麦收过后的粽子仍很香,只不过已没有人再去费心费力地制作了,直接从小卖部的冰柜里买来完事。有时重返故园,欣赏着村里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楼,看着空荡寂寞的村落,在为乡亲们物质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时,总感到少了些什么。尤其是在端午将至的气氛里,总能引起我无尽的遐思与慨叹。

怀着这样的心绪,晚上竟做了一个温馨的梦:漂泊多年的游子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具备了自主创业能力。端午节里,他们与亲友欢聚一堂,描绘着返乡创业的蓝图……

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 篇2

夏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关于它的起源, 说法不一, 大多认为是悼念投汨罗江而死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 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 遭到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言而去职。楚顷襄王时被放逐, 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 心如刀割, 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抱石投江而死, 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名师点睛】

习作虽然指出了端午节是为悼念屈原, 但内容偏离了“端午节的传说”。读过之后, 总让人觉得这是“人”的传说, 而不是“节”的传说。端午节怎样过, 每种活动有什么意义, 文中根本没有提到。

建议:1.习作应重点写端午节是怎样过的, 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等, 做到内容具体;2.写清楚这些风俗是怎么形成的, 过去的故事和现在的活动有什么联系, 突出习俗的由来。

【升格佳作】 (片段)

楚怀王三十年 (前299年) , 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 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 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 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 后被秦国囚禁而死。楚顷襄王二十一年 (前278年) , 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 占领了郢都。屈原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 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 万念俱灰, 仰天长叹一声, 遂于夏历五月初五投入了激流滚滚的汨罗江。

屈原死后, 楚国百姓哀痛异常。人们划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 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 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 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 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被蛟龙所食, 人们用箬叶包裹饭团, 外缠彩丝, 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

【回访复查】

端午节的新衣 篇3

那是端午节的前一晚,半夜时分,我起来解小溲,看到华发早生的母亲仍然在灯下劳作,母亲是那样专注。我心疼地说:“妈妈,这么晚了,您怎么还不睡?”母亲揉揉眼睛,强打精神地说:“就快完工了,明天过节你们都有新衣穿了。”

过年时妈妈没有钱买布,只好让我们穿旧衣过年。其实,那旧衣也是我们们唯一的出客衣,只有过年过节出门作客时才穿的。因为那几年国家正在经受自然灾害的煎熬,老百姓们只要能糊住口就是万幸,哪里还有能力去做新衣?过年时,妈妈把早已洗烫好的出客衣给我们穿,可我们三年来都已长大许多,这衣已变得太小,穿在身上紧紧的,还露胳膊露腿,实在有点寒伧。妈妈苦笑着对撅着嘴的小弟小妹说:“好孩子,先将就着穿一回,到过端午节时妈妈一定给你们做新衣。”这才把我们打发过去。

过完年,妈妈不声不响接了好多活回家做。每天洗完接来的衣,就忙着剥先天晚上泡的蚕豆。到中午时,两只手已泡得皮发白发胀。整天忙得团团转,到晚上,还要带着全家人糊两个三个小时火柴盒。我知道,妈妈做的这些事,报酬十分菲薄。糊一千个火柴盒是八角钱,洗一件棉毛衫只有八分钱,洗一件衬衣是五分钱,只有洗一件特别难洗的卡其布制服才能赚一角钱。妈妈做事特别认真,帮别人洗衣,一定要洗干净,因而一次洗下来,手都洗破,也只洗得十件八件衣裤。妈妈生怕洗不干净,让主家不高兴。母亲劳累一整天,算起来也只能赚一块多钱。这点钱主要是家里的一天菜钱,母亲只有每天多做点活,才有点钱剩余,积攒起来给儿女们做新衣。

我们兄弟姐妹众多,尽管母亲拼命干几个月,还是攒不够给每个儿女做一套新衣的钱。她就尽其所有买能做两套衣裤的布。一套给大女儿,一套给大儿子。把大女儿大儿子穿小了的出客衣,拆开翻过边改给二女儿二儿子。由此类推,每个儿女过节时便都有新衣穿。这些活,都是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地忙出来的。越是临近过节,母亲越是睡得迟。

天快亮时,母亲缝完最后一针,这才觉得腰疼得直不起来了,手酸脚麻,瞌睡朦胧的。她叹口气,看着一堆新衣,仿佛看到儿女们早晨起来时,穿上过节新衣时开心的笑容,浑身疲倦便不翼而飞,舒心地笑了。

故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回到家里,我和爷爷、奶奶及一些亲人围在一起包粽子。我一边包一边问爷爷为什么包粽子。爷爷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提出过许多卓有成效的治国主张,但是国君都不予采纳。后来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我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是为了纪念屈原啊!”爷爷又说:“其他地区还有将粽子投入江中、赛龙舟的习俗呢。”这时妈妈说:“中午还有龙舟比赛,要不要去看啊?”我迫不及待地说:“要。”

中午到了,餐桌上出现了香喷喷的粽子,我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藏着的则是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糯米在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的糯米香。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大粽子开始狼吞虎咽起来。呵,这不正是我最爱的粽子吗?

吃完了粽子,妈妈骑着摩托车把我带到了赛龙舟的比赛场地,观看比赛。我们选了一块能看到全场比赛的地方,坐了下来。我问妈妈:“哪一条是代表我们村的龙舟啊?”妈妈微笑着说:“正中间的那一条。”比赛开始了,在众人的呼喊声中,只见我们的船披风斩浪一路领先,可是渐渐地我们的船开始后劲不足了,在冲刺的时候输给了别村,最后得了个第二名。我满脸遗憾地对妈妈说:“真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啊!”妈妈怃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

与端午节有关的文章 篇5

端午节那天,我特地起个大早,悄然喊醒了熟睡的妻子,我不敢高声语,因为怕吵醒了熟睡的孩子。我决定去地里拾柴,家里一般的事都是我说了算,我说干啥就必须干啥。我也不知道自己为啥那天这么勤快。妻子极不情愿的起来了,半路上我们还吵了一架,我伤心极了。原本以为妻子不会来地里了,当我汗流浃背的时候,妻子来了。我们彼此没有言语,默默干活,把那些柴一点一点的剁碎,一点一点地放到车子上。伴随着机械的运动,斧头、剪子的飞舞,我的心也在飞扬,思忖万千。

我想到了父母,想到了妻子,想到了儿子,就是没有想到我。父母快60岁了,他们还在为生活奔波着,为我,为这个家,操碎了心。父亲是高血压,经常吃药,还常常给人干活,挣些钱,为家里增加收入;母亲有颈椎病,总是在周末我回家的时候,为别人打短工(孩子我照看,她出去打工),挣些零花钱,补贴家用。而我月工资很有限,自己要吃饭,还要还房贷,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儿子才四岁,今天刚刚过四岁生日,儿子是个好孩子,我很爱很爱他。常常我在抱着儿子的时候,想到父母当年抱我的情景。这也许就是养儿方知父母恩吧。

我想到了自己的病。自从得了慢性前列腺炎以后,我吃了3个月的中药,加强锻炼身体,现在瘦了20多斤,身体恢复的很快,也能上班了,这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是疾病花了我2万多元,好事是我认识了锻炼身体、保养身体的重要性。很感谢在生病以来,关心关注我的所有朋友。

我想到了自己的债。现在,我背负着疾病所欠下的外债、买房所欠下的房贷,自己还要生活,还要养家,还要装修房子,很多人说我很抠门。是的,自从买房子之后,我和朋友渐渐疏远,和家庭渐渐疏远,和妻儿渐渐疏远,关心少了,关怀少了,关注少了,多的只是惆怅,只是无奈,只是独断和孤单,我把自己封闭起来,做了一个茧,包裹了自己。

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我只是一个工作狂。把自己融入到工作中去,把自己献给了工作,把身体献给了工作。尽管我现在什么都不是,可以说一无所有。我有的,只是激情,只是狂热的心,不老的心,不死的心。古人云,知耻而后勇,我也是这样的。尽管前路迷茫,我还是要勇敢向前,永不退缩,为家庭,也为生活,更为自己健康活着。

我想到了妻子的唠叨。妻子的唠叨似乎有一次回荡在耳旁:“你怂本事都没有,叫你办个低保,你办不成;叫你调个工资,你协调不下来;叫你给我调动个工作你调不成;挣钱吧,你又挣不了大钱,你能弄啥,跟你瞎了眼了。”其实,我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小人物。每每至此,我都无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我觉得无语是最好的回答。

父母为我的房子问题一直在奔波,我痛苦、我伤神、我无语。端午节,本是娱乐休闲的假日,而我和妻子,顶着烈日在地里挥汗如雨,只为了家里能多一些柴火、多一些旺气。我不知道,一个农民的娃娃,到底能干啥,到底能干成啥,到底路在何方?我无语,顿时觉得好困惑、好无助、好伤感。

端午节就这样结束了,我在单位值了一天班,在家和妻子拾了两天柴。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写了些什么,这或许是一个而立之年男人的困惑吧。

端午节文章 篇6

明儿是端午节,想想从前,西北的农村是不吃粽子的,而是做些更实在的东西,各家各户都要去村头做几个大馍,普通话里不知道怎么描述。就是有一般井盖那么大,然后呢,放在火炉里面用各家自带的干草烧,烧出来的馍金黄色的,飘着浓浓的香味,泥土的芬芳、干草的火热伴面粉的可亲,缭绕在小村庄的上空,久久不能散去。如果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描述一首曲子的婉转动人,那么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样一块馍人世间只有一个,那就是妈妈给我们兄弟几个烧的;还有一个意义就是不管自家粮袋里有多少面,总要烧那么一大块来养活孩子们,因为端午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哪怕明天没有面做饭,这个馍是肯定要烧的,所以每年的端午节是不愁饿肚子的,因此对它记忆犹新。

更有趣的是,姐姐们织的香包。小巧玲珑的正三棱椎上绕着彩色的细线,然后往里装些香草。在那样一个年代,彩色的线哪来里、香草哪里来?我都无法知晓,记住的只是偷姐姐的香包,然后兜在兜里,等姐姐不在的时候,戴在脖子上,小心翼翼的塞在衣服低下,在学校里再把它拿在胸前,与小朋友们一道享受香包带来的愉悦。天然的淡香飘过鼻尖,心情怡然!再在路边折枝柳枝,做成圈戴在头顶上,蹦蹦跳跳,无忧无虑的生活至今憧憬!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每逢端午节,等我们懒懒地起床后,家里到处挂满了柳枝,每年的柳枝都是爸爸爬柳树上精心裁下来的,柳枝的葱绿不亚于春节的鲜红的对联。从小就梦想着将来的某一天,我也要像爸爸那样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端午节这天也一样大清早地为家里插上一枝枝柳条。可今天的我,还在异乡漂泊。不知明天一大早,父亲沮髅而单薄的身子还能否再爬上那弯弯的柳树„„.多么希望正值年少的儿子能为您爬上去折下那一枝枝载着希望的柳条„„.时过境迁,我已多年在外,离家上学再到工作。已经有六年没有在家过端午节了。各地不同的风俗均不同于家乡,而且各地风俗里人们的端午节过的都是各样的风风火火;唯独家乡的是那样的朴素,萧条。但,这样的朴素与萧条,已经深深地渗进我的骨子里,不法丢弃,这就是家乡情,这就是家乡味!多么希望能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跟家里人一起过过这样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 篇7

一、《荆楚岁时记》有关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它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源于纪念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 依据便是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竞渡起源之说。第二种说法是龙的节日, 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 列出有关典籍中的一百零一条记载, 推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第三种说法源于恶日, 依据是《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涉及“不举五月子”的内容。第四种说法是端午源于夏至, 依据是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礼仪志》中说, 汉代五月五日风俗源于夏周时的夏至节。各种说法中, 民间流行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第一种。

仲夏五月最重要的节令是夏至, 《礼记·月令》记载, “是月也, 日长至, 阴阳争, 死生分。君子斋戒, 处必掩身, 毋躁, 止声色, 毋或进, 薄滋味, 毋致和, 节嗜欲, 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 以定晏阴之所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夏至是阴气与阳气、死气与生气激烈争斗的时节, 人们在这一时段, 要保持身心的安定, 要禁绝各种情欲, 尤其是色欲;行政事务要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

众所周知, 《荆楚岁时记》是以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记录范围的。荆楚地域的广狭, 随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易。《诗经·商颂·殷武》中最早出现“荆楚”连称, 诗中提到殷王武丁“奋伐荆楚”的史事。《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 故拜命舟楫以拯之。”这段记载把屈原和端午节紧紧联系在一起, 龙舟竞渡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

南朝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 长沙欧回, 见人自称三闾大夫, 谓回曰:‘尝见祭甚善, 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愚, 可以练树叶塞其上, 以五彩丝约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 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 带五色丝及练叶, 皆是汨罗之遗风也。”正是如此, 端午节也因为它的人文内涵的增强而提升了它在民族生活中的地位, 而且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也因为依托端午节能够持久地有效地传承。

二、《荆楚岁时记》中端午节的节俗

荆楚地域辽阔, 建国时间长久, 楚文化十分丰富, 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 这一本来带有楚地巫风的古老节日, 后来又演变为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节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当时复合南北五月习俗的端午节, 并且以纪念屈原为中心主题。节日风俗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 它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 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 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荆楚岁时记》具体描写了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四个方面:

(一) 竞渡

《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竞渡, 俗为屈原投汨罗日, 伤其死, 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 谓之飞凫, 一自以为水军, 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竞渡是划船者之间的技术与体能的较量, 水军与水马作为竞技的双方在水上的比试, 在当时应该是传承楚越之地古老的水神祭祀仪式。事实上, 水军与水马的交战, 象征着阴阳二气的争斗。发展到现在, 竞渡演变为赛龙舟, 而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 也是最富刺激性、最为壮观的活动。

尤其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三峡地区的秭归县, 龙舟竞渡的龙船调更是别具特色的比赛, 有一整套程式和腔调。而且,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三峡地区是屈原的故乡, 是端午节的发祥地, 这儿的端午节也独立标格, 别具特色。一般地方一年只过一个端午节, 而三峡地区却习惯过三个端午节:人们称五月五日为头端阳, 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 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相传在当年五月五日, 屈原投汨罗江后, 三峡地区的人民万分悲痛, 乡亲们划着小船日夜兼程, 前往洞庭湖东岸的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 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乡亲们将屈原的衣冠接回故乡, 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从五月初五屈原殉难, 到五月二十五日秭归人民祭祀屈原衣冠冢落成, 前后忙碌了20天时间, 从头端阳一直忙到末端阳, 从此三峡人民就以过三个端阳节的形式缅怀屈原。

(二) 吃粽子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荆楚岁时记》记载, “夏至节日, 食粽。”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 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动物吃饱了, 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 就外形而言就三角粽、一角粽、方粽, 还有小粽联束成串, 在唐时称为“百索粽”。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十分盛行了, 晋周处《风土记》记载, “仲夏端午, 端, 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 又以菰叶裹黏米, 以栗枣灰汁煮令熟, 节日尝。煮肥龟令极熟, 去骨加盐鼓麻蓼, 名曰菹龟。黏米一名粳, 一曰角黍, 盖取阴尚阳包裹末之象也。龟表肉里, 阳内阴外之形, 所以赞时也。”详细地描述了粽子 (角黍) 的做法。从粽的制作与食用看, 粽子是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 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

(三) 驱邪避毒

《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俗称恶月, 多禁”。五月为仲夏, 气候潮润暖热, 蚊虫繁衍, 疾病滋生。正因为此季疾病多发, 在人类社会早期, 这些都极易夺去人们的生命, 人们由此产生了原始的畏惧和禁忌思想, 所以, 人们在避毒的同时, 也进行驱邪。端午许多风俗都同时具有驱邪避毒的意义。

《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 悬门户上, 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 以泛酒。是日竞渡, 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 名曰‘辟兵’, 令人不瘟病。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 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荆楚地区的端午节节庆活动很多, 热闹非凡。从五月开始, 天气逐渐炎热, 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潮湿闷热, 各种病菌和蛇虫蚊蝇大量滋生繁殖, 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在这种气候条件下, 人们必然赋予端午节以防病灭病的节日活动内容。在门户上悬挂艾草, 是为了驱除毒气。以五彩丝线系于手臂, 为辟兵鬼之气, 人不得瘟病。并以彩色织物互相赠送, 互相祝福。这些五彩织物, 俗称长命缕, 或续命缕。端午节的饮食, 则是饮菖蒲过滤的酒, 吃粽子。所饮菖蒲酒, 后来发展为端午节的专用酒雄黄酒, 取以毒攻毒之意。

(四) 采药斗草, 调教八哥

前文已经提到人们曾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 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当然是以药克毒。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就已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日 (五月五日) 竞采杂药。”甚至古人认为有些药只能在端阳这一天采摘, 《荆楚岁时记》记载, “宗测字文度, 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 见似人处, 揽而取之, 用灸有验。”这不仅要在端阳这天采, 还非得在端阳鸡鸣之前采方有奇效。

端阳还有一个节令习俗便是斗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 “五月五日, 四民并蹋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这是一种户外踏青游戏, 以各自所采花草的名目为对。另外, 《荆楚岁时记》里还有一个端阳风俗的记载是“取鸲令语”:“取鸲鹆脚之语。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 俗好登巢取养之, 以教其语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已增加了一些娱乐意义, 发展为具有多种内容的新的复合节日。

三、《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内蕴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端午节, 是融合了南北文化的新的复合节日, 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民俗观念以及他们对时间性质的理解。但是,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荆楚岁时记》中所记载的端午节的诸多民俗活动, 就上文提到的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等等, 都脱离不了最初的辟邪禳灾的原始意义, 即便后来以纪念屈原为主题, 但这也只是人们对伟大爱国主义者的怀念, 将史实的意义附会到了节日上, 使这个节日具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意义而已。

《荆楚岁时记》从岁时民俗的角度再现了广大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情状, 弥补了官修史书在历史内容上的缺陷, 先秦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都是记载王侯贵族的活动, 基本上找不到人民群众历史活动的影子。汉代开始形成的纪传体二十四史, 更是历代帝王的家谱, 都是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之作。在官方的史书中找不到关于人民群众的记载, 即使偶尔见到劳动群众的零编断简, 也是充满了鄙视、污蔑、诅咒、鞭笞、虐杀等恐怖性内容。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则不然。书中所展示的, 完全是荆楚地区普通百姓的节俗活动。他以普通百姓一员的身份, 写出了他们的生产、生活、节庆中的服饰、饮食、娱乐、体育、宗教迷信活动, 写出了他们的欢乐和忧愁, 写出了他们对健康生活的期盼, 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俨然活脱脱的一幅荆楚民间的风俗画卷。这种详尽、鲜活的普通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图景, 是从官方的史书中怎么也找不到的。

因此, 《荆楚岁时记》是一部描写荆楚地区岁时风物的民俗学专书, 是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这部记录了古代荆楚大地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散文, 对我们今天研究有关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大量珍贵的资料。

摘要:《荆楚岁时记》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民俗志著作, 它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系统地记载了该时期荆楚地区的岁时节庆, 是研究该时期该地区岁时节日的重要资料。本文以端午节为例, 对其节俗形态进行分析归纳。

关键词:荆楚,端午节

参考文献

[1]宗懔.荆楚岁时记[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

[2]萧放.《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巫瑞书.南方传统节日与楚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4]黎亮, 张琳琳.节令[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5]霍松林.中国风俗大辞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1991.

[6]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 2006.

[7]傅德岷.中国八大传统节日[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5.

[8]马启峻.浅谈《荆楚岁时记》的民俗学价值[J].六安师专学报, 1995 (4) .

旬邑的端午节 篇8

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季节,特别是夏季后一段时期,太阳像一只大火炉,灼烤着大地,人类很容易因天热中暑。夏天的雨水明显增多,地面潮湿,各种蚊蝇虫蚁繁殖迅速,病菌很容易传播,常常危及人类。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类解不开这些谜,便认为是“邪瘟恶毒”在作怪。《荆楚岁月记》中记载:“五月俗称恶月。”为了驱瘟避邪,古人在夏天举行一系列活动与仪式,来保护自己。后来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完善及日月记时法的不断演变,才逐步将五月五日固定为端午节。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夏至节气在历史上也称中夏,意为夏季的中间。农历五月是夏季三个月中的第二个月,后人亦称仲夏,于是将“驱邪”活动放在五月进行。最早是以月初的午日为节日,因午与五同音,后发展为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将端午节解释为“日吐正阳,时当中夏”。宋代《太平御览》转引《风土记》说:“仲夏端午。端,初也。”都反映了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演变。

陕西旬邑民间端午节喜吃粽子,民间传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

粽子,角者,形也;黏米、红枣,料也。具体做法是用芦叶裹黏米,以灰汁煮熟,然后食用。黏米煮熟置凉水中浸泡,炎热天吃后具有止渴,去热之功效;而芦叶、灰汁同样有清凉败火的作用。可见,粽子是古人在夏季防暑祛病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应时食品,犹如现在的冷饮。五月天,人们从田间劳作归来,浑身燥热,从凉水中捞一个粽子吃,解渴,充饥,清凉,下火,周身上下有说不出的舒坦。

端午这天,旬邑人还把艾蒿悬于门首,夹于耳侧,插在辫稍;把雄黄溶于酒中,给孩子涂在额头、耳后、屁股,洒在炕角,因为艾和雄黄都属于中草药,具有杀菌强身作用。端午节已进入盛夏,天气炎热,百虫猖獗,旬邑人用此方驱恶避邪,防止虫叮蛇咬。

穿裹肚是旬邑人过端午节的佩饰习俗,裹肚状如背心前襟,用布带系在脖颈上,下摆两边分别用带子系在腰间,男女老少穿用皆宜。裹肚分里外两层,里子多用漂白布,面子多用红、黑两种颜色的布缝制而成、裹肚上多绣“青蛙五毒”、“鱼儿闹莲、”“老鼠吃白菜”,“猴子吃桃”等,种类繁多。其边沿采用回扣针法,做成回爬字,升底子、水波浪,狗牙牙等装饰图案,中间开插口,插口处绣有“老虎头”、“青蛙嘴”等,造型逼真,形态各异,用来装钱盛物,实惠耐用。红色裹肚多为青少年穿戴,黑色裹肚多为中年男子和老年人穿戴。因旬邑地区,夏季返潮,冬季寒冷人们容易受风着凉,穿裹肚也是为了防风御寒减少疾病。

戴香包是旬邑人过端午节的又一佩饰习俗。香包用五颜六色的小布片缝制而成,有的还做成各种花鸟虫鱼,动物禽兽,其形态十分逼真可爱 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里面装有苍术、白芷、雄黄、冰片、桂皮等芳香型中草药,药香浓郁。沁人心脾。香包下面垂有五彩丝线做成的穗子。佩戴在身上既美观又好看,又能驱蚊虫,散浊气。民间传说香包是杨贵妃创始的。杨玉环虽有闭花羞月之容,但却有腋臭之患,熏得君王难于近身。杨玉环为了讨好李隆基,就缝制了香包,内装香草药,戴在身边果然香气四溢,驱散了狐臭味赢得了唐明皇的宠爱,被封为贵妃,此习传于民间,人们纷纷仿效。沿袭至今。

过端午节,旬邑人还有给孩子戴“戒戒绳”的习俗。过节前夜母亲把五彩丝线拧在一起,并用布缝几个“小蒜头 内装香草药,给孩子绑在手腕或脚腕上,并告戒孩子不要捉‘五毒虫(蝎子、蜈蚣、蛇、蛤蟆、壁虎)。幼童贪玩记性差,如果忘了母亲叮嘱 碰见毒虫伸手去捉,用脚去踩时,看见缚在腕上的“戒戒绳”便立即戒止。

另外,端午节,民间旧俗要逮回一只蛤蟆,于当时把墨锭塞进其口内,阴干,叫“蛤蟆墨锭”。据说可以涂抹肿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故民谚有“蚧蚪躲端午”之说。还有的地方讲究在端午节寻觅“金鸡头”。就是在端午节日出前,如遇蛇吃蛤蟆,刚吞进嘴,还未咽下,就将蛇头剁下阴干,据说是一种贵重药材,可消无名肿毒。

端午节有感文章 篇9

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又过端午节了。

天刚亮,觉还没有睡醒,朦朦胧胧中,手机不住地响了起来,按下接听键,是远方的亲戚早早的送来节日的祝福。虽然吵醒了我的懒觉,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亲情嘛,总是人间最温暖的、最能打动人心的东西,谁又少得了。

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从前几年开始,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我国也规定这一天为法定的节日。对上班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了。人们在这一天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抢鸭子……节目可谓是丰富多彩。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我所生活的县城也不例外,这一天正举办龙舟节。

久雨初晴的端午节令人神清气爽,起床以后,吃了两个头天买的粽子,带上妻女,一家人来到县城的滨江路,准备观看龙舟大赛。谁知道,滨江路两岸早已人山人海,可热闹了。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生活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总是盼望着过节。因为,只有过节才能吃上一点好的东西。后来,我努力读书,总想脱掉“农”皮,改变祖祖辈辈以来的生活状况。经过多年的努力,理想实现了,我考上了学校,脱离了农村,参加工作了,有了工资,经济也比小时候好多了,小时候吃不上的东西都可以吃上了,但却找不到小时候过节的感觉了,那份盼望和高兴的劲头没有了;端午节的鸭子,粽子,却再也吃不出小时候那种滋味了。

人啊,就是这样。

端午节的文章故乡的端午节 篇10

端午节不能互道快乐吗?

据说是因为某非遗专家在网上循循善诱:

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的,最多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节日。这一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屈原投汨罗江。五月初五是个悲壮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专家说了,要扫盲,不是所有的节日都可以互祝快乐,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祝安康!

看了这有理有据,头头是道的扯淡,我倒吸一口凉气,亲,咱能不能好好的过个节日吗?

五月初五是我的生日,又是一个传统节日,怎么就不能互祝一下节日快乐呢!

我想问问那个砖家,既然端午是个悲壮的祭祀的日子,那么,

你在看看龙舟的时候,是不是要流着眼泪喊:屈原,你在哪里?因为龙舟是打捞屈原的呀!1

你在吃粽子的时候,咬一口香甜的糯米,是不是都要流一滴眼泪?吃到肉馅红枣,是不是得立即跪地叩首?因为吃的都是屈原、曹娥的替代品啊!2

你在挂菖蒲艾草喝雄黄酒的时候,是不是要怀着披麻戴孝的心情?因为这是祭祀先人的仪式啊!3

没错,端午节最初是为了怀念那些为了国家亲人献出生命的忠臣孝子。但是,端午节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应该拘泥于最初的祭祀。

先看看古人是怎么过端午的。

现存最早的关于端午节的记录大约产生于东汉时期。从文献可以看出,端午节是一个以辟邪为主要内容的节日。如《玉烛宝典》引东汉应邵的《风俗通义》说:“夏至、五月五日,五采辟兵,题‘野鬼游光’。俗说五采以厌五兵。游光厉鬼,知其名,令人不病疫瘟。”又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据敦煌文书记载,对于端午这样一个大节,社会各界颇为重视,有关活动丰富多彩,一些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日。撰于唐代张敖曾写过这样一封《端午相迎书》,曰“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 这是张敖端午节招呼小伙伴们的一起同乐的邀请书,从书中可以看出,活动丰富,有文人雅趣伴随其中,让人充满期待。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中说:“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描述了自己与大臣欢度端午的愉悦欢乐。

北宋诗人晏殊也有一首端午诗:“雕盘分楚粽,重重团扇画秦娥;宫闱百福逢嘉序,万户千门喜气多。”描述的是家家户户吃粽子,过端午的欢乐场景。

苏轼《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中称“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诗中称“端午”为佳节,并且写出了愉悦欢庆的心情。

《水浒传》中第十三回《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盆栽绿艾,瓶插红榴。水晶帘卷虾须,锦绣屏开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这里描写的梁中书一家过端午的情景,美酒、美食、美人、美景,生动地展示了北宋年间地方官穷奢极欲的富贵生活。

写端午,最不显快乐的应该是欧阳修的《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到了,石榴花开得妖艳繁盛,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沉沉地垂着。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这正是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的时节。举杯饮下菖蒲酒以驱邪避害。窗外葱郁的树叶中不时传来黄鹂鸟儿鸣唱声,惊到了了那纱窗后午睡女子的美梦。

这首诗极富生活气息,像我们展示了宋朝时候人们过端午的风俗习惯:吃多角粽、饮菖蒲酒、沐香花浴。生活平静安宁,带着一点闺中女子的百无聊赖,丝毫也没有非遗专家所谓的祭祀的庄严肃穆啊!

正如有学者指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在漫长岁月的冲击下,端午节的内涵必然会越来越丰富。如果一味较真,不能说“快乐”只能祝“安康”,也必然会过滤不少文化的味道。所以,该有的仪式感可以有,但无需拘于“缛节”。端午“互祝快乐”又何妨?

★ 作讲话还是做讲话

★ 离开还是靠近励志文章

★ 用《蝶恋花》作曲名的文章

★ 托福阅先读文章还是先看题

★ 异地高考应针对“增量改革”做文章

★ 如果我还是我

★ 初中作文本

★ 文章范文

★ 还是近视作文

绿屋里的端午节 篇11

端午节出生的吴同文

建造豪宅绿屋

吴家祖籍江苏吴县,的的刮刮(沪语,意为“如假包换”)的苏州人。大约从吴同文的祖父起已移民上海城里(南市)。据我婆婆(吴同文的大千金)说,太平天国时清政府围剿“小刀会”,上海城里一度成为围城,吴同文的祖父母因此饿死在城中。

吴家没有儿子,只得一个老姑娘女儿管家。1905年刚过端午不久,她偶然发现在家门口有人遗下一个竹篓,里面是一个刚出生的男婴。襁褓内有一张写着男婴生辰八字的红纸:农历乙巳年端阳某时某刻出生,肖蛇。吴家小姐一看是个男婴,心里一动,这不是送子观音给送上门的吗?即刻差人拿着婴儿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算了半天,沉吟着说:“这就奇了,这个小毛头的命理明明是个穷命,且生于端阳又属蛇,这个命可‘凶’了,但从命格上看,却又是享不尽的一世富贵,这似乎不合情理,唯有以他的阳寿来抵,可能‘寿’字上只能缺一点了。”这个男婴就是吴同文。事实证明,吴同文只活了61岁。当时吴大小姐正为吴家没有人续香火而发愁,看着这个男婴方头大耳一脸福相,就决定把他领养下来。直到吴同文长大成人并自立,她才放心嫁到沪上橡胶大王、以“永”字牌橡胶制品而驰名的范家做填房。所谓长姐如母,吴同文对这位姐姐是一世的尊敬,后来还特地将自己的二千金也许给了范家,来个亲上加亲。

吴同文早年在贝家的颜料行“谦和靛青行”学生意。说起学生意,是很多老派上海人家培养后代的途径。他们不太相信出洋留学,宁可守住家族生意。古言“易子而教”,就是怕孩子在自家的企业里容易娇惯,学不到真本事。

果然,吴同文因聪明伶俐,非但娶得贝家九小姐为妻,自己在生意上也风生水起,十分发达,特别在开发绿色颜料上赚得盘满钵满,因此自认绿色是他的幸运色,就此造了豪宅绿屋,这里不多叙述了。

祭拜先人和包粽子

是绿屋在端午节的重头戏

众所周知,绿屋在当时属超现代的豪宅,但吴同文却在底层专门建造了一间与全屋风格截然不同的、设计得古色古香的“家堂”,专以祭拜先人。家堂的天花板设计是以大红为基调,富有中国传统的描金彩绘,却是西方构造的立体天花板。这种由西方元素注入中国传统工艺的设计,是邬达克的特点,现今在青年会和国际饭店都能找到。家堂内正中是一张硕大的同样大红描金的供桌,桌上是一对电蜡烛,常年亮着,只有在正式祭奠时才换上香炉、蜡扦等祭具。正对供桌的是一座落地佛龛,佛龛里供着吴家历代先人的牌位。与家堂贴邻的是装有弹簧地板的、沿墙是一圈沙发并配有当时最先进音响的跳舞厅。如此一中一西,一现代一传统,和谐相处,各尽其用。说起来,家堂与跳舞厅只是一墙之隔,有一扇门相通,但不知是出于敬畏还是真的怕惊动先人,平时大家情愿绕道从外面走到大楼梯也不愿抄近路从家堂出入。

屋主的生日是端午节,为了忌“冲”,吴同文似乎除了大生日是不做生日的,1965年在上海大厦的60大寿是他最后一次做生日。但绿屋的端午节却是十分隆重。早在端午前几个礼拜,已从苏州乡下运来大批碧绿生青的棕箬,然后就是颇为壮观的裹粽工程。旧时上海人家很少去外面买粽子,都是自家裹的,并以此为礼品互相赠送,绿屋自然也不例外:鲜肉粽、豆沙粽、赤豆粽、碱水粽,色色齐全。绿屋的厨房间设在底层,窗开出就是北京西路,有百来个平方。端午前一个礼拜,厨房都要为裹粽子让路,这还不够,还要扩张到后院夹弄,由吴同文太太亲自坐镇。说来读者不信,堂堂的吴同文太太(娇滴滴的苏州狮子林长大的贝家小姐)包得一手好粽子,我婆婆也深得其传。今人想象旧时的千金小姐、富家太太,不是跳舞开派对就是周旋于各名人显赫之间,这是交际花而不是名门太太。那时的名门闺秀,都要学得一手好厨艺,织得一手好绒线,连教会女校都设有家政课。说起来,富贵之家都有佣人,千金小姐何须学这种家务事?答案很简单,若主妇自己不懂家务,如何调教和指挥佣人呢?

端午节是大节,自然要祭拜。仪式在中午举行,这时绿屋的家堂就热闹了,一应祭具都擦得亮锃锃地摆出来。祭具都是吴太太的陪嫁。旧时上海人家嫁女儿,必有一套完备的祭具,大多为锡制的,以示庄穆。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以此提点女儿从此就要一心拜祭夫家的先祖。照规矩,祭拜时应一一写下历代先祖的大名,称“签条”,我丈夫年少时就经常当这个差。解放后怕戴上“宣传迷信”的帽子,这一道就免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每逢端午,吴同文必一身长衫马褂,诚惶诚恐率众子孙祭拜。吴家姑奶奶(吴同文的姐姐)也必到场。另外,祭拜时,特别要关照小孩,香烛一点上,说明祖宗已到位,就不能触碰供桌,以免惊动先人。酒过三巡后,就要送祖宗,还是由吴同文主持。家堂外有一个大香斗,里面已铺满锡箔。吴同文逐一将“签条”放入炉中,绕着香炉周围再洒一圈酒,然后点火祝祷送先人回去,就此仪式结束。我时常在想,他当时内心拜的究竟是吴家的祖宗还是他那不知名的生父母?

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深入,再加上绿屋一楼、二楼被紧缩了,如此大规模的端午祭祖已大大简化了。但端午包粽子和祭拜先人这两条底线,吴同文始终坚守着,只是祭拜活动移到四楼,长衫马褂改成了人民装。直到1966年“文革”,吴同文与姨太太双双自杀在绿屋内,绿屋的端午节就此垂下帷幕。

端午节精彩短信赏析 篇12

(1) 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 那儿端阳, 处处端阳处处祥。祝福亲爱的朋友端午节快乐!

赏析:这则短信采用民歌的形式, 既形象地写出了端午节的众多习俗, 同时也采用了顶真的修辞, 如“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 这样首尾顶接, 联结而下, 既贯通语气, 又突出事物之间的环环相扣。

(2) “端”起你的幸福, “端”起你的健康, “端”起你的成功, 让我们一起来, 一起“午”起来吧, 来吧, 来吧, 一起“快乐”吧, 端午节快乐吧!

赏析:这则短信让我们仿佛置身于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它巧妙地采用谐音的修辞, 即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 产生辞趣。如短信中以“午”来代“舞”, 这样既与“端午”联系起来, 同时这个字在新的语境中又具有一种新的意义, 乍一看使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3) 端午已至, 奉上粽子。配料:五颗快乐枣, 一把关心米, 三钱友情水, 用幽默捆扎。保质期:五月初五前。

赏析:这是一则值得品读的上好短信, 作者思路开阔, 想像丰富, 在粽子的相关配料前面加上了修饰语:快乐、关心、友情, 不仅表现了端午节特定的内涵, 同时也使祝福更富人情味, 令人印象深刻。

(4) 万水千山粽是情, 糖馅肉馅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 粽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 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赏析:这则短信让人倍感温馨, 它除了具有浓浓的祝福之情外, 在写作上也有鲜明的特色, 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押韵的手法, 如前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情”“行”“香”“情”, 这里押的是“ing”音。这样就使得这则短信具有音乐感, 读起来既顺口, 又悦耳动听, 增强了感染力。

(5) 我是粽叶你是米, 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 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 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 不然粽子噎死你!

赏析:看了这样的短信, 相信每个人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记得给我发消息, 不然粽子噎死你!”这一句玩笑话, 让人看了既感到好笑, 也感到有一种暖暖的阳光在心头荡漾。另外这则短信的前四句“我是粽叶你是米, 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 香香甜甜粘住你”巧妙地化用了“你是风儿我是沙, 缠缠绵绵到天涯……”的歌词, 既表达了自己的祝福, 又给人一种别开生面之感, 由此可见作者匠心独运。

(6) 桃儿红, 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 粽子香, 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 幸福生活万年长, 祝您端午节快乐!

赏析:这则短信虽不长, 但内蕴却相当丰富。“桃儿红, 杏儿黄, 五月初五是端阳”交待了端午的时间和季候特征;“粽子香, 包五粮, 剥个粽子裹上糖”介绍了粽子的做法和吃法;“幸福生活万年长, 祝您端午节快乐!”则表达了祝福者诚挚的心意。这则短信虽然语言质朴, 但祝福者的一片心意却溢于言表, 这可能就是“天然去雕饰, 浓情出淡语”的艺术魅力吧。

(7) 端午到了, 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 第一层, 体贴!第二层, 关怀!第三层, 浪漫!第四层, 温馨!中间夹层, 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赏析:这则短信想像丰富, 它由人们端午时常吃的粽子联想到极富人情味的爱心粽子, 从而十分巧妙地把体贴、关怀、浪漫、温馨、甜蜜送给收信人, 让人读了之后心里暖暖的。这则短信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就地取材, 就地发挥, 作者的这种写作机智值得我们学习。

(8) 一句平淡如水的问候, 很轻;一声平常如纸的祝福, 很真;采一片清香的粽叶, 包一颗香甜的粽子, 装入真情的信息里, 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关于未来的故乡的文章 篇13

我带上助手小张坐上时空转移器,不到十秒就到了东工路,一下去,我就急切地向家奔去。小张神秘地拉住我说:“你能找到家吗?”“小张,你开的哪国玩笑,我怎么能不认识我家呢?”我笑着大声说。小张又说:“是吗?那你找找看,你绝对找不到家!”于是,我开始在一栋栋智能大楼里找,直到我转得头晕眼花,才找到我家,我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个机器人,还没等我说话,它就先开了口:“您好,您就是主人的儿子吧!我是智能机器人第五代,我叫‘007’,就是您发明的我……”这时,父母听到了我的声音,赶忙跑出来迎接我,说:“你来这么快,先进来看看电视!”我刚进家门,007就神秘兮兮地把我推到房间,它拿出一个小键盘,问道:“您想吃什么,就在这上面把字打出来!”我迫不及待地打上去我想吃的菜。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桌子上就摆满了我想吃的菜。我叫所有人开始吃饭,吃完饭后,爸爸妈妈去房间睡觉了,于是,我去探望舒老师了。

到了舒老师家,我敲了敲门,只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为我开门,我想这一定是我的舒老师,我为老师送上一束鲜花,然后送上我的拥抱。老师连忙让我进来,我发现陈志远也来了,于是我们三个开始谈天说地。突然,我别在腰间的时间闹钟响了,我只好和老师还有爸爸妈妈道别,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家乡。

现在,我又开始潜心工作,为国家,为故乡做出巨大的贡献,我爱我的故乡!

描写故乡的文章:我心灵的家园 篇14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一缕牵挂,是一生永远的梦。我的故乡在四川富顺县赵化镇,那里有我的亲情、友情深情的呼唤。远离赵化多年,心中的心念犹如陈酿的老酒,愈久愈浓烈。对于那些漂泊在外难以回到故乡的人,体味就更为深刻了。

念起故乡,自然就会念起那些远去的青葱岁月,就会想起沱江河畔的花红柳绿,中埧上五彩斑阑的鹅卵石,河岸边清秀淡雅的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儿,柔软嫩绿的小草,江边上童年小伙伴的嬉戏、奔跑……,银铃般的笑声飞过耳际。记忆中的中渡口(沙湾)、正码头、中埧……,浪花里包裹着欢声笑语……。久远的记忆犹如昨天,永远无法忘记。

故乡,一个叫人舒适、留恋的名字,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对于漂泊于远方的人,故乡的路,故乡的山水只能在梦中回味。瑟瑟秋风,请将思念吹成一簇簇美丽芬芳的花朵,然后统统吹散,吹得落英缤纷,弥漫天际,铺遍每个离家人的乡愁。

初冬的季节,凝望着归巢的雀鸟,内心再次涌起一种伤感难言的感觉,却又是那么情真意切。渐寒的空气中弥漫着冬天的味道,远去的列车却载不动游子日积月累的乡愁……

我对故乡赵化的眷恋之情,甚胜于生活了多年的成都。虽然,成都有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道、缤纷闪烁的霓虹、便利发达的交通,可我还是常常想回到我的故乡赵化,在故乡,我能感受到宁静、朴实和自然,心态更为平静,故乡的一切都显得熟悉和亲切,就好象自已从末离开和走远。我离开故乡时,我的父亲身体很健康,可如今回故乡,再也见不到我父亲的身影,而只有那座衰草萋萋的坟墓,父亲墓前,泪湿了我的眼眸……外面的世界再好,也感受不到故乡的那种温暖,每次回赵化,归心似箭,心潮喷涌……

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漂泊远方的游子在繁华浮躁的都市回望心灵的圣地,是远走他乡的离家人最坚实的后方。每一次回归都是一次候鸟的迁徒,一次传统文化的回溯,一次对自已身份证明的追逐,也是一次对乡愁的交待。

故乡——情感的圣地,心灵的家园,灵魂的归宿。

飘过渐凉的轻风,遥望远方的天际,奔波的日子,流离挂满脸庞,离家的游子,涂抹着微疼的光芒,疲惫的心,曾几何时迷失了方向。

心中念你,我美丽的故乡赵化,一生永远的牵挂,那古街古巷,那秀美的沱江,那些远去的背影,那些经年,那些往事……。

今夜,我将挽着我钟爱的文字,在这初冬的思念里,与故乡呢喃、入梦……

作者: 爽朗的孤城

公众号:纸上流年

古时坊间端午节各地风俗一览 篇15

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椹,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椹,可全年不误食苍蝇。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赵县端午,地方官府会至城南举行聚会,邀请城中士大夫宴饮赋诗,称为“踏柳”。

[山东]

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山西]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叶,称为“去疾”,幼童则系百索于脖子上,据说这是“为屈原缚蛟龙”。隰州端午,各村祭龙王,并在田间挂纸。怀仁县端午又名“朱门”。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陕西]

兴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领僚属观赏竞渡,称之“踏石”。兴平县端午以绫帛缝小角黍,下面再缝上一个小人偶,称为“耍娃娃”。同官县端午以蒲艾、纸牛贴门,称为“镇病”。

[甘肃]

静宁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渍为饴。镇原县端午赠新婚夫妇香扇、罗绮、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请师长,称为“享节”。漳县端午,牧童祀山神。积薪丘,在鸡鸣前焚烧,俗称“烧高山”。

[江苏]

嘉定县端午,不论贫富,必买石首鱼(俗称鳇鱼)煮食。仪征县也有“当裤子、买黄鱼”的俗谚。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许雄黄,鹅眼钱两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称为“破火眼”,据说可保一年没有眼疾。武进有夜龙舟之戏,晚上在龙舟四面悬上小灯竞渡,且有箫鼓歌声相和。

[四川]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习俗。由四人以两根竹竿抬起一张铺有红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编一个骑虎的道士。敲锣打鼓,街游行。旧时,川西还有端午“打字子”的习俗。是日,成都人皆买李子,于城东南角城楼下,上下对掷,聚观者数万。光绪二一年(一八九五年)因掷李与外国传教士发生冲突,此俗因而停止。乐山、新津等地端午赛龙舟时,还举行盛大商品交易会。

[浙江]

桐卢县乡塾之学童,端午节具礼于师长,称之“衣丝”。医家则于午时采药,相传此日天医星临空。

[湖北]

黄冈市端午节巴河镇迎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宜昌县端午竞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称“大端阳”,食粽、饮蒲酒,例同端午。

[湖南]

攸县端午,孕妇家富者用花币酒食,贫者备鸡酒,以竹夹楮钱,供于龙舟之龙首前祈求安产。岳州府竞渡以为禳灾、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称为“送瘟”。

[福建]

福州端午旧俗,媳妇于是日以寿衣、鞋袜、团粽、扇子进献公婆。建阳县以五日为药王晒药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酱。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竞渡后,献纸于虎啸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胜,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窦娘”。

[广东]

从化县端午节正午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新兴县端午,人家各从其邻近庙宇鼓吹迎导神像出巡。巫师并以法水、贴符驱逐邪凡魅。石城县端午,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台湾]

中日两国端午节的比较 篇16

关键词:端午节;起源;庆祝活动;比较

中国三大传统节日包括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在端午节的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吃粽子、赛龙舟等方式来庆祝端午节。而作为中国临水之邦的日本,在端午节传入日本后,它更多地是一种人们祈祷男孩健康成长的节日。一方面,它保留了端午节驱毒避邪、保护生命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它也将其文化内涵与日本的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赋予了端午节新的生命力。

一、中国的端午节

1、中国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中国端午节的起源之说,民间有很多种版本。有的说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有的说源于纪念屈原,有的说源于恶月恶日驱避说,有的说源于夏至。其中,纪念屈原的传说最广为流传,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同情,人们通常把节日的活动都附会到他的身上。据湖南一带相传,屈原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而死,当地人民划着船争相前往抢救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这在后世就演化为龙舟竞渡;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儿吃掉,人们会用箬叶包了米喂鱼,这也就是人们现在所吃的粽子。

2、中国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在中国,端午节的习俗可谓是丰富多彩。如包粽子、赛龙舟、插艾蒿、采草药等。这些五彩缤纷的端午节活动内容,大多都有各自的传说与典故,而这些都从侧面表现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譬如之前提到的与纪念屈原紧密相关的赛龙舟活动,它不仅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也是将端午节推向高潮的一个节目。而插艾蒿、挂菖蒲也是我国端午节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日本的端午节

1、日本端午节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传入日本的确切时间,其中有一说法是在中世纪初由中国传入日本的。最初,端午节是由我国遣唐使传入日本的,由于当时遣唐使大多是由贵族子弟当中挑选,所以一开始端午节在日本带有浓厚的贵族气息,一般也只是在皇宫之中搞一些庆祝活动。而进入江户时代之后,端午节逐渐变得大众化、普遍化。每年的公历5月5日,人们都会在家中悬挂鲤鱼旗,以此来祈求男孩健康成长。1948年7月,日本正式将端午节改名“子供”(儿童节),使得端午节成为现代日本的法定节日之一。

2、日本端午节的庆祝活动

日本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插菖蒲、熏艾叶和挂鲤鱼旗等。与中国不同的是,悬挂鲤鱼旗这一习俗是日本所独有的。而一般只有那些有男孩的家庭才会悬挂鲤鱼旗,鲤鱼旗越大,说明这家人对男孩抱的希望就越大,也更有利于男孩们的成长。

三、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

1、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相同之处

随着历史的变迁及時代的发展,端午节在中日两国所代表的意义也开始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相同之处。

首先,在时间方面,虽然现在日本端午节的时间是公历五月初五,中国是农历五月初五,但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也是和中国一样的采用农历五月初五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它们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其次,在中日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方面,中国和日本都会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虽然意义不同,但是活动形式是一样的。

第三,历史记载,古代的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在日本的民俗习惯还是典章制度方面,都多多少少能够折射出中国文化的缩影。就比如悬挂鲤鱼旗这一风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日本在端午节挂鲤鱼旗的风俗也是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本国独有的文化的。

第四,在最初,中国和日本的端午节都是以祈求健康及长寿为目的的,且都与农耕有关。

2、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不同之处

虽然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习俗大致相同,但由于两国的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中日两国端午节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特别是日本在吸取中华文化之精华的同时,也充分将其文化内涵与其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赐予了端午节新的生命力。

首先,时间不同。中国的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而日本的端午节由最初的农历五月初五变成了公历的五月初五。

其次,庆祝活动有所不同。日本没有赛龙舟这一习俗,而在中国,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传统节目;中国人为了驱除蛇虫,习惯在端午节喝雄黄酒,而日本人则没有这个习惯;日本人习惯用磨碎的米粉来包粽子,中国人更多的是用糯米,它们包的粽子形状也和中国的不同,通常是锥形的;端午节悬挂鲤鱼旗是日本独有的习俗,他们认为这将象征着好运。

第三,端午节意义有所不同。中国的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水神和屈原。而日本的端午节又称“男孩节”,相当于日本的儿童节,主要是为了祈求老天能够保佑自己的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第四,端午节习俗和演变有所不同。经过数千年,中国端午节的风俗和仪式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日本端午节的风俗和习惯则发生了不少变化,融入了不少本国特有的元素。

四、结语

中日两国文化源远流长,两国在风俗习惯以及节日方面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端午节传入日本以后,日本充分结合其本国文化,有创造性的为端午节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通过对中日端午节在起源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比较,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日民族的不同特点和文化发展脉络;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凤鸣.现代日本人风俗习惯.[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2]武宇林.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2).

[3]钱展.探析中日两国“端午节”的异同.[J].文化纵横,2011(5).

[4]刘辛欣.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6).

作者简介:卢江琳,(1990年7月5日——),女,汉族,江西樟树,硕士研究生,苏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

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节的祝福语 篇17

和端午

作者: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 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 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作者: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南歌子·杭州端午

作者: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竞渡曲

作者: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端午节作文:难忘的端午节 篇18

走着走着,花开了。

走着走着,走到了端午节。

这个端午节注定不一样,因为我和天成作文学堂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去西公园“找夏天”,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都期待着这次“浓情端午”活动的开始。

天刚下完雨,空气无比清新,走着走着,我们来到第一个目的地——植物园,只见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木就像刚洗完澡,一身清清爽爽的。花儿经过一夜的沐浴,显得格外娇艳,那花瓣上的点点雨露,宛如一层透明的外衣。我们走在路上,聚集在树叶上的雨滴不时落在我们头上,引得我们不时抬头往上看。突然,不知谁喊了一声“快看,蜗牛”,顿时所有的人都被那群蜗牛队伍所吸引,由于刚下过雨,它们都迫不及待地从土里爬到嫩绿的草叶上呼吸新鲜空气,它们个个背着小房子,悠闲地在叶子上散步。每当看见它们在路面上慢慢行走时,我的心也不由抽搐一下,担心它们的生命,看见我的小伙伴们有的把它们放在手心揉捏,有的放在纸上让它们爬行,有的装在瓶子里想带回家,甚至有的小朋友不小心踩到了小蜗牛,顿时,小蜗牛就变得粉身碎骨,看见这一幕我非常伤心,它们会多痛啊

走着走着,我们会见了几位神秘嘉宾——十二生肖雕像,我们纷纷跑到自己的属相跟前合影留念,接着听同学们讲述了十二生肖的来历,我知道了猫为什么不在十二生肖里,原来是猫睡懒觉,被小老鼠抢先一步到了终点。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鱼米水乡,在那里,我们举行了以端午节为主题的朗诵比赛,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上台朗诵,我也拿出我的最好状态,有感情地朗诵了《浣溪沙·端午》,最终我获得了一等奖,妈妈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来真是这样。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作家王莉老师的签名会,王莉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写作历程,给我们讲述了写作的方法,她还朗诵了她写的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我听的都入了迷。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莉老师居然认识我,哦!原来我的作文曾经和她在同一版发表啊!听完王莉老师的讲座,我牢牢记住了王莉老师在写作路上的三个关键词“感恩,热爱,坚持”。是啊!正是这份感恩的心,这份对写作的热爱和坚持,王莉老师才会写出《风烟俱净·岁月安好》这么好的作品。

《端午的鸭蛋》之浅见 篇19

一、风行水上引鸭蛋,巧设铺陈话民俗

《端午的鸭蛋》文章脉络清晰:“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作者如同随意聊天,自然成文,悠然恬淡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将“大情怀”寄于“小事物”是汪曾祺的作品特色之一,他曾在《谈谈风俗画》一文中说:“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而这种风俗美,势必在“小叙事、大话语”的散文中得到体现。就如《端》文的结构表现:

1. 巧设铺垫,逐层推进。

从文章思路来看,题眼“鸭蛋”,作者却不直接从“鸭蛋”端笔,偏偏先大谈端午的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系白索子”等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吃“十二红”,引出“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作者娓娓道来,不事雕琢,甚至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于随意间体现整体布局上的严谨与和谐自然。在写法上,先浓墨重彩话端午风俗,为主体“鸭蛋”巧设铺垫,层层推进,向读者充分展现民俗风情之美。

2. 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汪老说过他不喜欢结构痕迹太露,而是向往苏轼所说的境界:“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端午的鸭蛋》正是如此“行云流水”,从家乡的端午习俗,到家乡的鸭蛋,到端午的鸭蛋,于车胤囊萤处戛然而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对这种看似散淡的结构,其实贯穿全文的,是作者心中深藏的家乡情结、童年情怀。对水乡高邮魂系梦萦的情愫正是这篇散文的“根”!

二、浓墨重彩绘鸭蛋,意趣盎然展民风

汪老曾说:“一个作家对传统文化和某一地区的文化了解得愈深切,他的语言便愈有特点。所谓语言有味、无味,其实是说这种语言有没有文化。每一种方言都有特殊的表现力,特殊的美。”作为生长于江南水乡的汪曾祺,多年以后,令他难以忘怀的,恐怕仍是故乡高邮的美食。说到高邮特产,那就是“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作者从正面对家乡“鸭蛋”的色、味、形等直接地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1. 形态各异,色味独特。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淡青色的蛋壳就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有“蠢”和“秀气”之别,那么,这该是怎样的两种“鸭蛋”呢?“蠢”的胖嘟嘟的,短而粗,“秀气”的线条匀称,细而长……给人在脑海中描绘出形态各异的鸭蛋形象来,肥环燕瘦,形态各异,这哪里是挑鸭蛋,简直就是在“选美”。同时,也介绍了吃法,如:即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不像有些地方是剥壳吃,小孩在挂完鸭蛋络子后也可以“白嘴”吃。应该说,高邮鸭蛋文化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2. 童真童趣,声色兼备。

如:“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句中的“肃然起敬”,大词小用,而这一切只是缘于故乡高邮的鸭蛋!读起来有点滑稽,有点可爱,我们的脑海依稀能浮现作者童真调皮的画面。“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红油冒出来,本来只能观其形,用上“吱———”仿佛能闻其声,这一声“吱———”,让吃咸鸭蛋的过程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

三、浓浓乡情寄鸭蛋,文白古今抒民情

汪先生自己也说:“我对民间文学是有感情的,民间文学丰富的想象和农民式的幽默,民歌比喻的新鲜和韵律的技巧使我惊奇不置。”纵观全文,作者的笔端游走在雅俗之间。一开篇就用口语化的语言浓墨重彩地铺陈家乡过端午的各种习俗,一幅幅动感十足的民俗画历历在目,到最后由萤火虫在蛋壳灯中闪闪发亮的样子,想起了囊萤映雪的历史故事,随意自然,让读者领略了雅俗融合之趣。

1. 干净凝练,韵致动人。

善用短句,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采用连环承接的方式,道出家乡盛产咸鸭蛋。其次,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时常穿插十分朴素的“大白话”,使文章更富于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如“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均是脱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倍感亲切!那种从容淡定中的诙谐、得意之态立时毕现。

2. 文白交织,雅俗融合。

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经据典,运用对比手法,拿高邮的鸭蛋跟外地鸭蛋作比,流露出对家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如“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文白做一处,一点不夹生。夸示得恰到好处,且不乏风趣,富于动感。细至局部,文白间杂,结合方言的特点也不难发现。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等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雅俗互现,不乏情趣。

上一篇:楼宇智能化现状与发展下一篇:婚礼主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