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结学案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土情结学案(共8篇)

乡土情结学案 篇1

命制人:

审稿人:时间:2009年9月

教学目标:

1.深入朗读体会,理解作者以故园之思作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由“离家”到“归家”的行文思路。

2.研究性学习,讨论文本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3.体会作者将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领会作者将乡土情升华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的主旨。

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2.了解文本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

难点:探讨文本大量引用诗文的意图及意图。课前预习

一、题目解说:情结,指心底的情感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乡土情结指故园之思、故国之爱、故土之恋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作者介绍: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剧作家,著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剧本《腐蚀》。他以杂文针砭时弊,以散文体察世味,以剧作缩写世态。柯灵精心锤炼语言,以创作态度谨严见称。

三、写作背景: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深有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怀着真挚深厚的感情,写下了这篇散文。

四、熟读课文,落实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识记字形。魂牵梦萦

灯阑酒灺

忐忑不安

怯生生

搭讪

悠邈

........褪色

崎岖

田塍篱角

三匝

侘傺

铩羽而归 ........门扉

怡然自得

谪居

欷歔

发轫

含辛茹苦 .......桑梓

蕞尔

翰苑

濠水

屹立

翘首 .......方兴未艾 .娇羞

啜泣

寥落

缔造

眉梢

低徊

桑乾.......河 骄傲

拾掇

廖(姓)

谛听

稍微

徘徊

乾坤 .......矫健

辍学

杀戮

根深蒂固

绮窗

休戚相关

濡染 .......

2、字词解释

魂牵梦萦:

功败垂成: 寥落:

缔造:

开宗明义:

欷歔:

根深蒂固:

发轫:

方兴未艾:

翘首: 桑梓:

休戚相关: 安土重迁:

含辛茹苦: 风雨同舟:

屹立: 侘傺:

铩羽而归:

3、填空

①“慈母手中线。”这是诗人 在《 》一诗里的句子。②男儿何不带吴钩。③“,不敢问来人。”出自 的《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这是 的名句。⑤唐代 在《 》中写到“,还乡须断肠。”

五、文章脉络

1、读第一段,什么是情结?为什么要说“乡土”是情结?。

2、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3、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家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4、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5、我的读后体会:

课堂学习:

一、检测预习效果

二、处理预习案中的练习题

三、合作探究:

1、《乡土情结》中大量引用古诗文的例子很多,找出并分析大量引用古诗文的好处。

2、体会主旨,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

本文以 为线索,由“小家”到“ ”,由“离家”到“ ”,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又将这思乡之情升华为 之情,本文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园,对,对 的热爱之情。

3、我的收获:

课后拓展:

一、基础知识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悠邈(miǎo)翘首(qiào)绮窗(qǐ)方兴未艾(ài)B.田塍(chãng)桑梓(zǐ)濡染(rú)含情脉脉(mài)

C.铩羽而归(shà)休戚相关(qī)酒阑灯灺(xiâ)慰藉(jí)D.侘傺(chà chì)欷歔(xī xū)蕞尔(zuì)低徊(huí)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此处的乡民最是安土重迁,每有事端,便早早重新寻找新的住处。B.英勇的革命党人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以暴易暴,大快人心。C.在哈尔滨,在佳木斯,在一面坡,都有他休戚相关的亲友。

D.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活动,一些原本不安心于师范专业的学生也树立了热爱本职工作、好为人师、献身教育的思想观念。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年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

B.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都是千古美谈。

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句名言的创作者是楚霸王项羽,但他自己功败垂成,并没有做到。

D.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4.默写:

(1)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2)皓腕凝霜雪,土户 边人似月。

。(韦庄《菩萨蛮》)(3)男儿何不带吴钩。(李贺《南园》)

(4)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崔颢《长干曲》)(5)

,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5、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B、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C、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D、比灾难、战争更使人难以忘怀的是放逐,像屈原、贾谊、韩愈、柳宗元、苏东坡等。

6、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

例句: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答:人一离开乡土,。

二、阅读文章,回答5—7题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我们祖先有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以为一切有生之伦,都有返本归元的倾向: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还有一种聊以慰情的迷信,以为人在百年之后,阴间有个望乡台,好让死者的幽灵在月明之夜,登台望一望阳世的亲人。但这种缠绵的情致,并不能改变冷酷的现实,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飘洋过海,谋生异域。在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金矿、铁路、种植园里,渗透了他们的血汗。美国南北战争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却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概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输将,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7.文中划线句子“缠绵的情致”和“冷酷的现实”各指什么?

8.统观全文,指出什么叫“乡土情结”。

9.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明的语句加以概括。请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课堂预习答案

1、①“情结”是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或者深藏心底的感情。②人之所以将人对故乡的感情 说成“情结”,是为了突出这种情感的特点,它是永恒的、深刻的,轻易不能化解的。

2、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的家史④邻里乡情。此题答案可以从文章第二段中的“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这些话中分析出作者难忘的难舍的是什麽(实际上就是“烙印”)。

3、答案: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创世界。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

此题已经在题干中告诉考生关键信息在第三段,而从第三段中提炼出“两种情况”应当不会太难。

4、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这道题很有意思,首先学生要能从文章第一段中找出:“乡土情节”的定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能提炼出海外游子与乡土情节关系的几点交叉:一是与离开故乡的“时间因素”,一个是海外的“空间阻隔”,一个是对故乡思恋感情的“久而弥笃”。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点,也是最简单的一点。答案所给出的一三两点实际上就是一点,即深化主题,扩展内涵,结尾照应全文,这是一般思乡散文的特点,学生应能容易答出,只不过可能将两点合二为一。

课堂学习答案

1、、①显示了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生动性,是本文文笔优美的一个表现。②引用的古诗文在内容上恰倒好处地为情感主旨的表现起到了服务的作用,是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本文以故国之思为线索,由“小家”到“大家 ”,由“离家”到“归家”,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又将这思乡之情升华为爱国之情,本文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园、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

课后拓展答案

1.D(A.翘qiáo首

B.含情脉脉mî

C.铩shā

慰藉jiâ)

2.C(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以暴易暴:用凶暴的代替凶暴的,表示统治者改换了,可是暴虐的统治方式依然不变。休戚相关:欢乐、忧愁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3.C 4.(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2)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3)收取关山五十州。(4)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5)良辰美景奈何天。

5、D(表列举,其余分别表明喻,表暗喻,表暗喻)

6、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无土的种子,断线的风筝,折翼的天使,思念故渊的池鱼。

7.“缠绵的情致”是指无论生死都念念不忘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冷酷的现实”指人们迫于生计或其他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

8.乡土情结指集结在心里,不会因时间空间变化而消退的、对故乡的深厚感情。9.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乡土情结学案 篇2

一、路遥的创作心理

“正如任何一种文学现象或文化心理的滋生都有其深厚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一样, 路遥的‘乡土情结’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1], 路遥出身于清涧县的王家堡村, 历史上名为北狄寨。从古至今, 这里就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地域。同时, 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自古以来就涌现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与旷世伟人。北方民族的强悍与狂放, 传统文化中关注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 革命领袖的雄才大略, 都不自觉地共同陶冶着他的心理, 逐渐锻造出一颗刚健雄浑、深沉博大的灵魂。

就具体家庭环境而言, 不幸的遭遇, 坎坷的经历, 曾经在他幼稚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伤痛。这些曾经的伤痛在路遥的内心深处积淀为一生都无法消除的痛苦的记忆。

路遥作为一个在农村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乡土作家, 作为一个正宗血统的农民的儿子, 注定难以彻底挣脱对乡村文化、伦理道德的情感认同, 其创作心理始终缠绕着沉重的乡土情结。“故乡的一切和作家的心灵凝结成了血肉般难以分割的整体, 又在稳定的空间里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 从而在心灵深处郁结为极其深厚的情感积淀。”[2]路遥生前最爱吟咏的是艾青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与农民在苦难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不仅深深地扎根在心里, 甚至渗透到血液中。

这种强烈的乡土情结, 使路遥在创作中不自觉地对乡村文化产生情感倾斜。路遥始终深情地关注着农民的生存状态, 由此, 农村生活构成了路遥小说中最主要的艺术奇观。在这种关注中表达了对农民最无虚饰的爱, 同时也以切身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农民的最透彻的理解。

二、农民式的乡土观和理想

路遥的乡土情结和农民的生活命运密切相联。在短篇小说《姐姐》中, 作者叙述的重心显然不是那个被省城知青抛弃的令人同情的“姐姐”的命运, 而是隐曲地告诉我们:人可以嫌弃人, 但“这土地是不会嫌弃我们的!”作品的意义已超出对人性所作出的一种道德意识上的价值判断, 而是把人性提到土地面前加以审视, 并最终为“姐姐”的出路作出了永远立足在这块土地上的唯一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同时, 路遥的“乡土情结”的深层流露出一种对城市文明的拒斥和排它心理, 而对于土地, 是带有一种“农民式”乡土观念的固执, 绝对维护它的厚爱与尊严;在乡村与城市的文化价值取向之间, 他那种排城市而亲乡土的心理意向是再明朗不过的。

这种“农民式”的乡土观渗透在路遥创作的各个角落, 并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反映出来。同是以青年的爱情体现这一观念的短篇小说《风雪腊梅》, 更为直接地反映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情感价值判断。在冯玉琴身上, 有着浓重的乡土味儿, 当她被吴所长用权力带进城里时, 环境变了, 但她那山里姑娘的本色不变。正是由于从土地上培植起来的感情的厚重, 使她拒绝了地委书记儿子的纠缠。然而, 她所热恋的山乡农民康庄却变了心, 向往起城里人的生活。冯玉琴在痛苦、震惊、愤怒中毅然离开给她留下了深深伤痕的城市, 再次回到了她日夜思恋的山村。在《风雪腊梅》中, 表层的男女爱情生活背后, 传达出不可动摇的“农民式”的固守土地的观念。像冯玉琴这样的山乡女子, 丝毫不被城里人的生活观念所侵蚀, 她可以舍弃爱情, 但不能舍弃乡土。在这里, 我们一方面为这样执着的乡土感情而赞叹, 被这样一种纯洁的人格精神所感染;可另一方面, 不能不使我们思考的是, 像这样一种至死不渝的乡土观是否就能使农民真正从精神上解放出来?难道只有“祖祖辈辈”、一代接一代生活在那个山村, 才能实现人格的健全和完美?而路遥正是从这一方面加以肯定和赞颂的。

即便是商品大潮冲击下的乡土社会, 世界在变, 农民的思想在变, 但对土地的感情不能变。在《平凡的世界》中, 孙少安是农村变革浪潮中的最先觉醒者, 他不但自己要先富起来, 而且要使全村人都富起来。但孙少安又是一个本份的农民, 不愿意离开土地一步。他总是这样说:“咱们是农民的后代, 出路只能在咱们的土地上”。在孙少安眼里, 属于他自己的这块地上的每一种收获, 都将全部属于自己。他要“在土地上产生一种艺术创作般的激情……”孙少安这种爱土地的“激情”, 也体现在爱妻子上。他看到妻子在有了孩子以后, 经常是一身带补丁的衣服, 便会记起母亲也是穿着一身缀补丁的衣裳。于是, 他会立刻产生“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厚的母亲”这样一种情思, 而且想起来“就让人温暖, 让人鼻根发酸……”在这里, 作者又一次把爱情—土地—母亲联系起来, 土地在这里不仅作为最本质的、最富有感情的、最能使人动情的中介, 它可以使爱情更加深切、使母爱更加醇厚。可以看到, 在孙少安这个青年农民身上, 路遥那种“农民式”的土地意识和“农民式”的爱情和理想是多么深厚和富有诗情。

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 孙少安的最大“野心”和最高理想是一辈子在石屹节或原西县“闹一番世事”, 为孙家建一所“豪宅”、立的一块“纪念碑”。这里, 清楚的表现出孙少安是把扎根本乡立人作为精神追求的最大满足, 可见小生产者的目光仍然局限着他。在此, 我们再一次警觉到, 一些农民有可能先富起来, 但精神上并没有获得彻底解放, 在他们身上, 仍留有传统的巨大阴影。而作者对他的人物倾注了满腔热情给予赞美和歌颂, 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的开掘, 无力从理性的高度和乡土拉开一种审美距离, 再一次反映出他那种“农民式”的乡土观和“农民式”的理想给他视野带来的局限。

也许, 路遥已经看到了人物身上的这种乡土自足性, 如对孙少安在“发达起来”不愿“露富”和又“不甘心寂寞无闻”的两难心境的揭示。“但由于路遥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感, 使他不可能从理性上达到揭示农民意识的更高程度, 巨大深沉的乡土意识笼罩着他整个的精神空间, 使他往往从情感上为他的乡土人物抹上了一道浓重而动人的光环, 而总是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冷峻—一种对乡土的峻切审视。”[3]他的理想仅是建立在为改变自身命运和农民“有饭吃”而且“能吃饱”、有富余的基础之上的。而一旦农民真正过上了这种日子, 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这不能不说是他“农民式”的乡土观和“农民式”的理想的心理基因。而这一点, 恰恰成就了他同时也限制了他。

三、富有哲学意味的乡土

路遥曾说:“从《人生》以来, 某些评论对我的最主要的责难是所谓‘回归土地’的问题。说我有‘恋土情结’, 说我没有割断旧观念的脐带等等……首先应该弄清楚, 是谁让高加林们经历那么多折磨或自我折磨走了一个圆圈后不得不又回到了起点……”[4]显然, 作者提醒我们首先要弄清是谁让高加林重新回到了土地?相对于路遥前期作品, 《人生》不仅与众不同地带有浓重的哲理色彩与普遍的人生意识, 更重要的是它触及到了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构成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乡土观念。

首先, 作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让人反复咀嚼的问题, 即高加林对“乡土”的态度问题。高加林在这一问题上陷入了迷途。他一方面痛苦于农村落后, 另一方面又缺乏改变它的信念。他心灵中追求自我价值的倾向, 促使他总想展翅高飞, 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乐园。但高加林似乎忘了他之所以能读书并能获得满身才能, 正是因为他的父辈们在黄土地上刨挖供他上学的结果。当高加林被挤掉教师职位, 复归到土地上真正变成了一个农民时, 他感到理想破灭, 心灰意冷。是德顺爷爷的教诲和巧珍的爱情给了他安慰, 使他在不幸时感到了精神的充实和感情的富有。当他“走后门”当了县委通讯干事, 事情败露, 又一次被退回农村时, 他感到“自己孤零零的, 前不着村, 后不着店”, 是乡亲们再一次真城地安慰他, 德顺爷爷像一个热血沸腾的老诗人和哲学家再一次给予他人生的启迪:“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这山乡屹崂了……就是这山, 这水, 这土地, 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没有这土地, 世界上就什么也不会有!”作者有意识地让高加林离开土地后处于精神流浪和灵魂失重的状态, 而让他再次返归土地时终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支点与归宿。

读《人生》, 你会感觉出弥漫于作品中浓郁的乡土之情以及建立在这种乡土之情上的强烈的恋土观念:从作者对乡土自然美的描绘和人情美的赞颂直到对乡土的哲理升华。小说这种“只有扎根乡土才能活人”的生活观念再一次引起我们思想上无法接受的抗拒心理。作品流露的不仅是一种典型的农民式的乡土观念和家园理想, 而且富有农民式的生活经验总结和哲学概括 (德顺爷爷是典型代表) 。实际上, 这种乡土观念和乡土人生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中国乡村遥远的过去。因为长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极其狭窄的生活天地, 也因为祖祖辈辈食啄于乡土的严峻的生活经验, 中国农民长期形成了一种对于土地无法动摇的情感依赖和一种把乡土诗化、神化的宗教般的虔诚心理和崇拜情绪。农民式的乡土观念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包括知识阶层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农的意识笼罩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土”层的“根”也是“农”, 只不过“土”层用知识表达着农民所无法表达的思想观念和理想。

尽管路遥在创作中对乡土人生含情脉脉地深深留恋和呼唤, 但他自己的理性认知还是清醒的, 形成了他所说的“理性与情感的冲突”。而“在这一巨大的历史进程中, 我们将付出巨大的代价, 其中就包含着我们将不得不抛弃许多我们曾珍视的东西。”[5]这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实情的理性思考。因为人类历史文化的发展有它无法切断的承传性, 文明的不断进化, 也是对历史的堕性不断清刷的过程———这是一个充满忧伤和痛苦的漫长过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6]从这一意义上讲, 《人生》在路遥的创作中无疑是深刻而富有哲理思考的, 它毕竟从乡土中国的深层探触到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在动律, 并提醒我们从另一面认识当代乡土中国儿女们的精神世界、生活和理想。

路遥在其创作中对生命与力量之源———土地的热烈赞美, 不言而喻, 作者对土地苦难的尽情铺排和展示, 以及对来自土地深处, 在深重苦难中挣扎的强烈遒劲的生命和精神力量的热烈表现, 正是路遥创作中的乡土情结的最好的体现。但是, 我们也看到由于受作家自身的创作环境和人生经历的影响, 路遥在对土地的热烈赞美和塑造农村人高大形象时也透射出一种保守和自卑的意识。总之, 路遥热爱苦难中的人们, 渴望他们走出“苦难”的土地, 他浓郁的“乡土情结”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回归土地, 体现了他创作心理的复杂矛盾和斗争。

参考文献

[1]陈正义《土, 是难以忘记的》, 渝西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年02期第56页。

[2]李建南, 《论路遥创作的乡土特色》,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二期, 第22页。

[3]赵学勇, 《路遥的乡土情结》, 兰州大学学报, 1996年, 24 (2) , 第83页。

[4]路遥, 《路遥文集上卷》, 陕西,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12月, 第349页。

[5]同上, 第350页。

农户“乡土情结”之我论 篇3

关键词:乡土情结;土地意识;勤劳观念

中图分类号:F33/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21-1

今夏,在假期期间,我回到家乡河南走访农户,原本的目的是了解农户参与土地流转和非农就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参与土地市场和非农就业市场的意愿,可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让我感触最深的,更让我永远无法释怀的,就是家乡农民那种对土地近乎生命般的珍惜与不舍。

在以往的很多调查和研究中,都把农民当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尽管有些提及了农民的土地意识和恋土情结,但是都是从经济方面去考虑心理的保障需要,而没有真正的去理解、感受。事实上,土地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无法割舍的情结,整个农民阶层的意识,数辈传承的勤劳观念。

而调查初期的我也完全按前一种认识去理解农户的行为,在土地的流转上只是一味的从经济收入上去考虑,极少从心理和传统的观念以及意识的影响去思考,在交流中往往感觉农户出现一些前后矛盾甚至无法理解的行为或者做法,例如尽管一些农户的农地亩均年收入只有三四百元,但是他也不愿意以每亩五百的价格流转,虽然这样既省工又省力,但是再怎么解释他们也不愿意流转自己的土地,而他们自己又说不清理由。而且这种行为在为数不少农户身上发生,我疑问不解,可是调查必须继续,随着与更多农户的更深入的交流沟通,更多的在田间地头的长谈,感觉心里不断的清晰、明朗,又经过反复的思考、查阅文献,我开始有所顿悟:在家乡的农户心中,土地不仅仅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农户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已渗入到农户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早已从他接过父辈锄头的那一刻,这种情结已经扎根心怀,那种传统的土地观念也继承下来,并随着与土地更多更亲密的接触,这种情怀还会不断加深,最终就建立了如同亲人般不离不弃的情感。乡土情结是农民对生的本能和渴望。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立身之本,拥有土地便拥有了未来生活的可能,一旦失去土地便要委身于人。而且这种情结是可以培养的,随着从事农业活动的时间的不断延长,农户对土地会有更多难以言喻的情结,他们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思想意识,都已经深深扎根在土地上,时刻心心相通,与土地订立了那种患难与共、不舍不疑、无形的永恒的契约。也正是在这种恋土情结的影响下,部分农户投资的理性经济决策偏向于保守,在流转租金等于甚至高于其自身耕种收益并且剩余劳动力可实现非农就业的情况下,仍然将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到自己的土地上,而不愿流转土地、获得可观流转金。不过,对于那些耕种时间稍短,年富力强的农户来讲,恋土情结的影响就比较小,在租金略低于土地年收益的情况下,他们就愿意流转土地,因为这样就能外出务工,综合经济收益更高。

而访谈中,最让我感动的,即感到可贵又感到可气的,就是老一辈农民那种近乎傻的勤劳的品质和土地意识。愿意劳动,观念中始终有那种勤劳致富,土地就是家庭的根本保证,经济利益已经不是农户追求的最终愿望,而好像是那种不离不弃、无法割舍的、与生俱来的土地意识,从表面上看去,好像是由于保障问题而困扰了农户的土地流转问题,缺乏养老保障,缺少固定的收入来源,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是不能笼统的归为乡土情结,我们应当理解它,尊重它,重视它,因为这是一种农民文化。由于农户们本身长期与土地的联系,已经将生活扎根其上,难以舍弃,土地不仅仅是家庭的资产,也是农户的工作,更是心里的慰藉。春去秋来,夏末冬初,随着农作物的生长,犁地、播种、施肥、上药、收割的循环,农民已经养成在麦子即将成熟的时候,那种不变的心理感应,田里害虫伤害粮食果蔬那种牵挂,地旱盼雨的那种期待,收获后粮满仓溢时心里的喜悦……而尽管农户本身并没有意识到土地有如此多的功能,但是这种土地意识以及那个深深禁锢在农户心中,这是中国农民所独有的,也会中国农民传统的勤劳品质所形成的,土地拥有的多种功能性,财产属性,工作属性,保障功能,正是土地意识的具体体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也许是这种“勤劳致富”的思想最好总结。而且随着农业的机械化,农户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年龄得以延长,七八十岁的老农,只要能干农活,总不愿闲着,仍然坚持下地干活,这种勤劳精神是那么让人敬重,那么让我动容!大块的土地精耕细作,而小块闲余的土地上种些蔬菜,时不时的整理,一年不闲,一月不歇,月月有农活,地可歇,人不闲,简直是勤劳到极致!也正是这种品质才保证粮食的年年丰收增产,让所有国人都能吃饱。而这种品质和精神正在随着土地的大规模流转,,逐渐消去,以经济效益为指标的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正逐步蚕食着我国农户的土地意识和勤劳精神,改变着我国的农村生活结构和农业生产条件,滋养乡土情结和土地意识的热土正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慢慢逝去,而相应乡村文化也正转向虚无!可喜亦可悲,可喜的是农民最终成功转型为非农产业工人或者农业工人,收入随之增长,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化;可悲的是土地意识、乡土文化可能随之消亡。有得亦有失,也许这正是中国农业的未来吧!

土地的流转与否,不仅取决于农户的意愿,还与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土地的职能具有多元性,不仅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还受区域文化、农户家庭状况以及非农就业状况的影响,综合考虑才能解决流转问题。但是,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经济效益,假如最终土地流转问题解决了,那么农户的恋土情结,深层次的土地意识,传统的勤劳品质以及乡土文化的命运又将如何,又将如何存在呢,又能飘向何方啊?有得有失,有失有得,这不仅是农民的抉择,也是国家的抉择。

参考文献

乡土情结 优秀教案 篇4

1.体会作者为乡土情结赋予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的诗文的意图。教学方法:

教师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教会学生评点的方法,学生在感知文本、研习文本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评点,课上师生、生生间进行交流。预习字词:

魂牵梦萦(yíng)忐忑(tǎn tâ)不安 怯(qiâ)生生

悠邈(miǎo)崎岖(qí qū)三匝(zā)铩(shā)羽而归 谪(zhã)居 欷歔(xī xū)桑梓(zǐ)屹(yì)立 搭讪(shà)发轫(rân)濠(háo)水 翰苑(yuàn)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乡土情结。作为一位世纪文化老人,柯灵早年辗转各地,饱受战争与灾难的离乱之苦,对家园之思有特别的体会。因此,在《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之际,柯灵是怀着真挚深厚的情感写下了《乡土情结》这篇散文。

二、作者

1.课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作者情况的介绍。2.教师补充:柯灵(1909-2000),原名高季琳,浙江绍兴人。现代作家。原名高季林。少时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1925年,在绍兴小学任教。1926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1930年任《儿童时报》编辑。1931年冬到上海。从此,除1948年因受国民党政府迫害在香港生活一年外,一直在上海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和电影、话剧活动。建国前曾先后编辑过进步报刊《文化街》、《民族呼声》、《读者生涯》等,介绍了不少延安文艺作品,建国前的主要著作有儿童诗歌《月亮姑娘》、童话《蝴蝶的故事》、短篇小说《掠影集》等。全国解放后曾任《文汇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文化部电影剧本创作所所长,《大众电影》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上海影协党组成员兼常务副主席、上海电影局顾问等职。建国后主要著作有杂文和散文选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散文集《暖流》,电影文学剧本《腐蚀》、《不夜城》,根据夏衍的剧本改编的《秋瑾传》等。

三、文本研读

1.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请同学们找找能帮助我们理解该作品的关键段落。

明确:文中第一节提出话题,说明什么是“乡土情结”。该段多处引用古诗,引导读者想像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及体现乡土之思的具体行为表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思乡情结的久远。2.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第二节)

明确:“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文中它包括父母亲戚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

可分割的特点。

3.少年离家的两种情况。(第三节)

明确:第三段从少年离家写起,写了两种情况: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的生活被打发出家门。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4.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哪些?(第四节)

明确:紧接第三段按时间顺序写年少离家后的各种可能的遭遇:有的一无所有而回乡,有的流连在外;有的厌倦闯荡、锐气消尽,有的淡薄名利、渴慕归隐;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春风得意。

5.谈谈引用韦庄、孟浩然、项羽等诗文的作用。

明确:韦庄的“未老先还乡,还乡须断肠”写出了离乡闯荡的人怕归乡的心态;孟浩然的“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写出不得志后的思乡之情和少年豪情的消灭;项羽的“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写出闯荡有成者志得意满,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6.文中的第五节好像和“乡土情结”关系不大,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第五节写了战争、放逐等灾难引发的超越思乡情结的爱国情怀。这一段写的表面上看不是乡土情结,实质是建立在乡土情结上的,并且是对乡土情结的超越,表现了作者对仁人志士高尚情怀的由衷赞颂。也就是说作者把仅仅只是表现为对家的思念的乡土情结逐渐把升到爱国情怀的高度,是乡土情结新的时代内涵。

7.本文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第六节)

明确: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升华了乡土情结的内涵,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四、总结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什么是乡土情结。

第二部分(2-6):按人的成长的时间顺序写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及升华。

第三部分(7):归纳全文,点明主旨,升华主题。一方面强调乡土之恋不会消失;另一方面,又在鼓励祖国强盛的时代应有大展宏图的志向,极富时代气息。

乡土情结读后感 篇5

古有“睹物思人”,可人的思想是不会受到束缚的,思人亦会思乡,若感情丰富、热爱祖国之人,又会联想到思国。一个人的思念不会断断续续、不会心血来潮,一个人的思念是永远不会欺骗自己的心。

思人。那人或许是父母、或许是友人、或许是爱人,对他(她)做过的每一件事、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会随时回忆,与此同时,每想起一件事都会从中获取他的感受,这便是思人。思乡。每个人的思乡感情都不同,有“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有“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就如《乡土情结》的柯灵所说的——令人魂牵梦萦、得意时想它、失意时想它的故乡!思乡的起源多数来自于人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背井离家。是啊!待在故乡、享受亲人给予的无限温暖,谁会想到故乡会那么重要,重要到离家以后每天时时刻刻都想回到故乡的怀抱!我想:在这大千世界里最顽强的东西就非思乡莫属了吧!思国。这不一定得是远赴他国后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这可以是思考国家,即从祖国的利益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留学生就属于这一类。现在,远在他国的人多数是为了祖国将来能发展得更好而留学他国。科学的进步拉近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距离。祖国不能落后,祖国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思人,思乡,思国……

乡土情结的1000字作文 篇6

曾经很不明白,为何古往今来赞咏故乡的文人墨客如此之多,读他们的文章初时只感觉文字很美,但其中的意境却似懂非懂。直至今日,在外求学的我,才似乎体会到了一丝韵味。故乡之思,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历久弥香,情之愈浓,思之愈切。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凝聚成故乡的情,细细的品尝,却也耐人寻味。

已经好久没回到故乡了,但故乡的画面在脑海中却依然清晰,细细寻味,回首往日的点点滴滴,却让人欲罢不能。

故乡之美,美的是山,是水,是那淳朴的乡情。

也曾深深的记得,上山采野果的执著,下水摸鱼的专注,沙滩雕塑的烂漫和草地狂奔的喜悦,也曾因偷摘乡亲的果子被逮个正着,也曾一身灰不溜丢回家被父母打骂,也曾扮鬼吓哭小女孩,甚至恶意拔下别人辛苦种下的庄稼,并不讨论善恶之分,但童年的伙伴,童年的乐趣,童年的点滴,因为不成熟才显得尤为珍贵。

如果说童年的故乡是我玩乐的天堂,那如今的故乡则是我无形的恩师。懵懂的阶段,依稀懂得了一些为人处事的原则,而故乡则无形中浸渍了我的整个血液,教我成长。故乡的山,铸就了我稳重的性格,故乡的水,塑造了我灵动的心理,山的稳重让我懂得人性的魅力,深沉,博大;水的灵动,让我获取了智慧的源泉。故乡的山水,伴我成长,教我成人,让我的心志一步步走向成熟。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我和故乡分开,乡亲们常说,山里的娃一定要走出大山,闯出事业。于是,在无声的期盼中,亦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离开了朝夕相伴的故乡,而这一走,竟是七年!七年之中,间断地回过几次故乡,去闻闻故乡的空气,去亲近故乡的山水,抚摸故乡的花草,听听熟悉的乡音。每次回去,总能感觉得到故乡对我深切的思念,而就是这种思念,也让我深深的懂得,我永远有个深爱的故乡,故乡永远都是我的牵挂,而我,也永远都是故乡的人。

《大漠祭》中所反映出的乡土情结 篇7

每个人的心里, 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 失意时想到它, 逢年逢节, 触景生情, 随时随地想到它, 辽阔的空间, 悠邈的时间, 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 这就是:乡土情结。乡恋、乡情、乡土等诸种“乡土情结”作为人类的一种天性, 一种心理、情绪, 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归宿, 在自有文学以来的历史上反复地出现和衍变。无庸置疑, 不管人们如何赞美“土地”、看重“土地”, 依恋乡土, 都不过分, 因为, 人总是“地之子”。自有人类诞生以来, 土地变成了满负着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 联系着人类生存的最悠长的历史和最重复不已的经验。人类文明进程的每一步履, 都粘联和凝结着土地的哀欢。而乡恋、乡情、乡土意识等诸种“乡土情结”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及其品格的一种富有深刻意蕴的心理反映, 这种反映既是历史的, 也是现实的, 其文化心理意向是指向未来的, 这也是对“乡土情结”的当代性诠释。在甘肃武威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大漠祭》中, 一个重要的审美内容———就是他那浓浓的乡土情结。

二、乡恋———一生的誓言

翻开武威作家雪漠从1988年到2000年十二年的呕心之作《大漠祭》, 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向你扑面而来。作品描绘的是西部荒漠边陲农村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如同吃厌了甜食的人忽然寻求到了一些辛辣生猛的食物来刺激味觉。《大漠祭》可算是在香雨熏风弥漫缭绕的当今文坛上的一道可口的川菜。人们称它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作者意在写出西部农民的生存景况, 而没有选取农村变革的重大题材, 不是追求由此产生的史诗性效果, 甚至也没有着意写出生活的发展走向和农民们对未来的热望, 他只是看似平静的却不无感情的向人们讲述着处于西部沙漠边缘地带的陈顺一家以及周围村人如何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 春种秋收, 冬天训鹰猎兔捕狐, 喧谎吵架, 邻里纠份, 偷情耍赌, 祭神发丧, 讲迷信等等。但正是这些平凡的小事, 构成了他们整个的人生和生活的全部内容, 反映出西部农民“生之艰辛, 爱之荒诞, 死之无奈”。物质生活的空洞, 精神生活的单调, 也曾使他们不满过, 反抗过, 但这只是情绪化的表现而缺乏策略性的抗争, 更多的是对生存命运的忍受。

作者雪漠作为土生土长的武威人, 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寂寞的清醒, 在他写这部《大漠祭》之前, 他已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 可举世誉之, 他不忘乎所以;举世毁之, 不垂头丧气。他呕心沥血, 耗尽十二年, 向我们展示了西部农民父老的真实生活, 这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生存空间呢?正是有这样的生存空间的熏陶, 才使他的作品充溢着与民同乐, 与民同悲, 休戚相关, 风雨同舟的乡土情结。

三、对农民乡土生活意识的原生态表现

“金窝银窝, 不如自己的草窝”。在雪漠的《大漠祭》中, 这种安土重迁的民族传统被演绎到了极致:白水里下把米, 切几个山芋蛋, 拌点面水做成的山芋米拌面是凉州人吃了千百年却一直没吃腻的最寻常的饭食。

纵观作品中人物的命运, 作为主要描写的老顺一家:兰兰离婚了, 引弟死了, 憨头死了, 灵官“失踪”了, 家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故。老顺依然考虑:白露快到了, 兔鹰又该下山了, 而且买了棉线, 正忙颠颠结网呢。从某种角度看, 他仍然是“土地的化身”, 固守着落后的愚昧的生活方式, 而且他坚信出走的灵官会回来。在作品中这样的人很多。这一方面是乡村的落后所致, 社会文明之风吹不进这个偏僻地方所在;另一方面是人物自身观念的局限。而灵官的出走, 淡化了作品的悲剧意识, 毕竟有人开始向外界探索新的人生方式。这多少给人们提出了严肃的思考:农民应该怎样活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雪漠对农民乡土生活意识的原生态表现中, 所蕴涵的对农民出路的思考。这也是渗透于《大漠祭》中的朴素的农民关怀意识。

解不开乡土情结的农民作家 篇8

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树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战行列,成为牺盟会的一名特派员,深入到阳城县山区,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很快组织起一支抗日队伍,开展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不久,他奉命担任烽火剧团团长,亲自改编了上党梆子历史剧《韩玉娘》和《邺宫图》,带领团员们四处演出,鼓励群众与侵略者斗争。后来,上级领导根据赵树理的特长,调他去做报纸副刊编辑,先后编过《黄河日报》路东版副刊《山地》、《人民报》副刊《大家干》、《新华日报》华北版副刊《中国人》。他对此非常地投入,形式以快板、鼓词、民谣、小故事为主,把读者对象定位于广大普通群众,走通俗化、大众化道路。这也是他后来多年坚持写作通俗化、大众化作品的起因之一。这些副刊的稿件基本上是他一个人编写,把以往读书积累的知识全派上了用场。他结合时事政治编写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的大众化读物。功夫不负苦心人。赵树理付出了劳动,收获也颇丰。这几个副刊都曾赢得过众多读者。每逢《黄河日报》(路东版)发到各县,贴到城门洞,往来行人抢着看《山地》,交通常常为之堵塞。

1941年冬天,一个寒冷的日子,太行区抗日根据地山西黎城县的五六百名“离卦道”教徒,拿着木棍、火枪、大刀之类的武器,高喊反动口号,突然包围了黎城县抗日政府机关。八路军一二九师和地方民兵闻讯后,迅速出击,反包围了教徒,击毙了几名领头人物,众教徒群龙无首,才放下武器解散了。

黎城“离卦道”暴乱,震惊了驻在太行区的八路军总部。总司令朱德非常重视这件事,指出,在军事上,我们的武器比敌人差,但我们却打了胜仗;在文化战线上,我们掌握着真理,但敌人倒占了上风。我们的文化战士应当运用武器,也打胜仗。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部会同中共晋冀鲁豫边区党委,根据总司令的指示,认真讨论,认为出现“离卦道”暴乱事件,关键是对广大群众的文化宣传不得力,必须要在这方面下大力气,用新的文化思想教育群众,但首先是要扭转宣传文化工作人员的认识。

1942年1月16日到19日,双方联合在河北省涉县曲园村召开了文化人座谈会。一二九师和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各单位的文化人,从事宣传文化领导工作的干部,总共40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是抗战以来这个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专门讨论文化问题的会议,人们称为“文化战士大聚会”。以写通俗文艺作品小有名气的赵树理,是会议确定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做了认真的发言准备。时任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亲自出席了大会,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希望文化工作者要认真总结“离卦道暴乱事件”的教训,树立为广大群众服务的观点,用健康的文艺作品教育群众,让群众了解共产党和八路军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和军队,积极投身到抗战中。

开幕式之后是分组讨论。文艺创作组对一些问题的争论非常激烈。身穿家做棉袄,打着裹腿,戴一顶旧毡帽子的赵树理感觉有必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在乱哄哄的气氛中站了起来,大声说:“我来说几句。”

会场上认识他的人没几个,多数人只知道有个编《中国人》小报的通俗文艺家赵树理,没见过他的面,于是小声询问:“这是谁?怎么像个老农民?”

认识他的人介绍:“他就是搞通俗文艺的赵树理。”

“啊,他人也挺通俗的,像他编的《中国人》报!”

赵树理没有在意大家的窃窃议论和那些瞧不起的神色,不慌不忙地从怀里掏出一本黄连纸封面的小册子来,说:“我先给大家介绍一本‘真正的华北文化《太阳经》。”他朝大家晃了晃,接着翻开书本高声念起来:“观音老母坐莲台,一朵祥云降下来,杨柳枝儿洒甘露,搭救世人免祸灾……”

会场上的人们哄堂大笑,有人叫道:“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你念它是什么意思?”“这也是你的通俗文艺作品?”

赵树理扫了会场一眼,又拿出几本来让大家看:“这一本叫《老母家书》,这一本叫《麻衣神相》,还有《洞房归山》。我的意思是,我们今后的文艺创作,形式上应当向这些书学习,因为老百姓对它们是熟悉的。关键是我们要有新鲜的进步的内容,这种形式最适合工农的要求。我建议,我们应当成立一个‘通俗文艺社,更多地写一些给老百姓看的东西。”说到这里,他把那几本书举起来,提高声调说:“这种小册子数量很多,像敌人的‘挺身队一样沿着太行山爬上来,毒害着我们的人民,我们应当起而应战,打垮它,消灭它,夺取它的阵地!”并说:“我搞通俗文艺,还没想过伟大不伟大,我只是想用群众语言,写出群众生活,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受到教育。”

为农民写作

不久,赵树理发起成立了边区“通俗化研究会”,就文艺通俗化、大众化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同时,他也在创作中实践通俗化、大众化。1943年5月,他完成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的素材是赵树理1943年初到辽县(今山西左权)下乡时获得的。当时他住在抗日县政府所在村里。一天,房东家来了个亲戚,愁眉苦脸,满腹心事。善于跟群众接近的赵树理与这位老乡拉呱起来,才知道老乡是到县上来告状的,说是自己的侄儿岳冬至被几个村干部打死了。赵树理问是因为什么?老乡说出了经过——原来,侄儿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与本村的一位漂亮姑娘智英祥谈恋爱,但他们的家长却都不同意。岳冬至的父亲为了省钱,给他收了一个9岁的童养媳;智英祥的母亲贪图钱财,得了贵重礼物后将她许给一个富商。同时,几个村干部也看上了智英祥。智英祥不听从母亲的决定,也拒绝了村干部的追求,一心与岳冬至好。于是,村干部怀恨在心,设计圈套将岳冬至打死。赵树理非常同情这位老乡,帮他到县政府有关部门立案,并跟随调查人员到岳冬至村里了解情况。最终案件告破,坏人得到惩处。

赵树理从这个事件中看出农村封建思想的严重性与基层村干部的低素质问题,感觉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这也是落实边区文化人座谈会的一个实际行动。他考虑,如果只表现案件本身,肯定不会有多少深刻意义,最多是个坏人逞凶、好人受害的老故事。应当抓住封建迷信与婚姻自主这对矛盾设置情节。这样,作品就能切合人民群众的生活现实,蕴含比较广阔的社会意义;而且,也容易出故事、出人物。写好了,影响将是很大的。他联想起自己的父亲也是迷信的受害者,特别在儿女的婚姻大事上,一手包办,有些做法实在可笑;还有那许多农村妇女信神信鬼的事,封建迷信的毒害不可低估。想着想着,他兴奋起来:对,就以这个问题为小说的主导思想。下来就是人物了,要选一对青年男女,现成的岳冬至和智英祥是基础;另外,要创造两个深受封建迷信毒害的老一辈人,他们在目前农村中很有代表性;还要设置两个专门使坏的人物……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故事和人物都成熟了。不久,便写出了《小二黑结婚》。作品中的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的原型取自岳冬至和智英祥,但小二黑和小芹绝不同于岳冬至和智英祥,结局不是悲剧,而是自由恋爱取得了胜利,成为大团圆。这样写,既宣传了破除迷信、婚姻自主的思想,也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愿望。另两个重要人物二诸葛和三仙姑,是赵树理在多年生活积累中对人物观察形成的形象,用来做小二黑的父亲和小芹的母亲,增强了故事性、喜剧性和典型性。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实践通俗化大众化创作手法的杰作,艺术上是十分成功的。彭德怀亲自写了“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以示支持。小说出版后,立即受到太行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仅在太行区就销行达三四万册,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太行山各村庄很流行秧歌剧,许多村子的群众自动地把《小二黑结婚》改编成秧歌剧,自演自唱,可见群众之喜爱了。

《小二黑结婚》引起的强烈反响,带给赵树理许多荣誉,但他并没有满足,又思考写作新的作品。那时,根据地农村的中心工作是减租减息,这是触动农民根本利益的大事。赵树理感觉这是个大问题,应当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他根据自己下乡时获得的素材,写出了《李有才板话》。

《李有才板话》的印刷出版非常迅速快捷,用不着赵树理去催去问了。原因很明白:一方面由于《小二黑结婚》的轰动效应,赵树理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读者经常到新华书店询问“赵树理出没出新作品?”作为出版机构,太行新华书店自然也愿意出版读者喜欢的书。

《李有才板话》发行后,受到读者欢迎的程度,不比《小二黑结婚》差。山东、东北、香港等地的出版机构也纷纷刊印;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全文转载,并配发多篇评论文章。赵树理的知名度更高了,原来对他坚持通俗化文艺道路有偏见的一些文化界人士,在现实面前不能不改变看法,承认赵树理的通俗化、大众化、民族化创作确实是一条路子。

赵树理接下去又创作出了《孟祥英翻身》《李家庄的变迁》《催粮差》《福贵》等小说,他凭着自己的实绩,在中国文坛打出了一片天地,声誉与日俱增。

为了认真研究、全面总结赵树理的创作,晋冀鲁豫边区文联于1947年7月下旬到8月初,用了半个月时间,召开边区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会上讨论了赵树理的创作道路和特色。

会议结束前,边区文联副理事长陈荒煤,作了题为《向赵树理方向迈进》的总结性发言,明确提出:“应该把赵树理同志方向提出来,作为我们的旗帜,号召边区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看齐!”

赵树理很不愿意会议把他作为学习榜样、作为一面旗帜、作为一个文学创作方向提出来,他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他需要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不需要名誉、地位。会后,他一如往常,生活方式不变,穿衣吃饭习惯不变,经常下乡的习惯更不变。

割不断的乡情

全国解放后,赵树理随工作单位——华北新华书店《新大众》报社进了北京。古都北京文化氛围浓厚,各路人才聚集,让赵树理这个太行山里来的农民大作家,既感到新奇,又有些不适应。他特意穿上了一身干部服,摘掉多年爱戴的毡帽。可是,他说话浓重的晋东南口音,他待人处事的方式,却无法脱去乡村味。北京人的生活方式,文人圈的清谈阔论,让他常常产生困惑。在此期间,他对组织大众文艺创作产生兴趣,多方奔走,发起成立了北京市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担任主席,吸收了京剧名家梅兰芳、马连良、荀慧生和通俗小说大家张恨水等加入;他创办了通俗化杂志《说说唱唱》,专门发表大众化作品,发现和培养出陈登科等一批青年作者。到了1951年初,中宣部领导为了让赵树理集中精力读书写作,调他到中宣部文艺处,摆脱了大量杂务;他先读了一段时期书,不久便离京回山西深入生活,后来把工作关系调到中国作协,成为专业作家。

但是,虽然身在北京,按说应当享受城市相对安逸的生活了。可他骨子里流着的农民血液,让他无法与城市融汇。他关注的仍然是农村的状态和农民的生活。从1949年进京,到1965年举家迁回山西,15年的时间里,他有一多半是在晋东南农村生活的。他跟农民们吃住在一起,如鱼得水般愉快。他把自己当作农民中的一员,操心庄稼收成好坏,研究农业政策的实施,帮助农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他选择这种方式,一方面是为了体验生活,获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是要同农民一道,寻找过好日子的途径,让农民能尽快从千百年的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因而,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充当农民的代言人,时时处处维护农民的利益。看到农民生活有起色,他就特别欣慰;发现农民政策有误,农民利益受损害,他就忧心忡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惦记着的仍然是农民过着艰苦日子。可以说,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没有几位像赵树理这样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这样期盼农民过上好日子的。

对58年的“大跃进”,赵树理实在是看不懂。各地频频放“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的豪言壮语比比皆是。听到如此宣传,他不禁产生了疑问:农村真的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决定马上去实地看看。随后便匆匆去了山西阳城县,挂职担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在县里的几天中,赵树理对“大跃进”的一些做法和数字、口号产生了怀疑,觉得有些虚夸。于是,他决定尽快到乡下亲眼看看实际情况。他先去了自己的老家尉迟村(此时沁水已经跟阳城合并),看到的是大办集体食堂,全村人吃一锅饭的“景象”,村支书跟赵树理说:“起先我们也不想办,觉着众口难调,一家几口还不同口味呢,这六七十户吃一锅饭能行?可上边说我们是思想保守,说办成集体食堂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大跃进,说这叫‘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我们看着顶不住了,这才办起来。”通过几天的调查了解和亲身体验,赵树理明显感觉到这集体食堂实在不是长远之计,肯定会带来无穷后患。

随后,赵树理又去了附近一个土高炉炼钢铁的“先进村”。村干部陪他去看一个工地,场面真是够热闹的:地上放着一大堆从各家各户收来的铁锅、铁盒、铁茶壶、钉子、铁门栓、火炉子之类,是准备炼铁的原料;一座用砖和土坯砌起来的土高炉内,炉火正熊熊燃烧。赵树理走到原料堆旁,弯腰翻拣了几下,问村干部:“这都是原料?”村干部得意地回答:“对,就是用它们炼铁呢!”赵树理心疼地说:“这里头还有好好的犁铧、鏊子、铁锅、火炉嘛,以后用起来咋办?”村干部回答道:“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啦,这些锅、火炉都是一家一户的,吃食堂不用它们;犁铧更没用了,以后都是机械化种地!”赵树理真有些哭笑不得地说:“这还不知道是啥时候才能实现的事呢!”正说着,土高炉要出铁了。只见几个人忙乎了一阵,打开出铁口,一股铁水流泄出来。过了一会儿,温度逐渐降低,铁水凝固成一块一块的灰东西。等完全冷却,赵树理过去拿起一块来,反复看了看,对村干部说:“这就算炼成铁了?”村干部说:“是啊!是啊!”赵树理接着问:“这东西能做啥用?”村干部自豪地回答:“上边说过,用处大着呢:造火车、造飞机、造大机器,还要造人造卫星呢!”赵树理大声说:“这纯粹是一堆废物,啥也不能做!”他的心越抽越紧,想着这就是“大跃进”?完全是劳民伤财!

离开土高炉炼铁工地,赵树理又走了几个公社和大队,情况与这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公社和大队干部专心在数字报表上做文章,可以比实际数字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村为了让上级检查团“亲眼见”粮食“卫星”,竟把几十亩地的庄稼运到几亩地上,说成是这几亩地的产量。而检查团的人也信以为真,又是表扬又是推广,又是登报又是广播。这种把戏却糊弄不了赵树理,他对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了如指掌,只能痛心地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你虚报产量,到头来吃什么?”这些全民“大炼钢铁”的荒唐和把好多亩地的粮食运到一亩地放“卫星”的虚假,让赵树理的心情沉重无比,感觉浮夸风已经走到了极端地步,如果不紧急刹车,后患将难以挽回,农业生产必定会严重受挫,苦果只能让农民吞咽。

赵树理在乡下转了一圈,回到县城已是春节前夕,而“跃进”气氛更浓。他在参加县委会时,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的见闻,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这一个来月,走了不少公社、大队,实地看了‘大跃进的做法。我觉得人民公社的优越性并没有充分显示出来,办集体食堂弊大于利,得不偿失;大炼钢铁纯粹是劳民伤财;基层浮夸风和假报风盛行;如此下去,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春节前夕,阳城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制订出1959年一个个不合实际的生产指标。赵树理再也坐不住了,在大会上几次打断正在作报告的一位副书记的话,对生产指标提出质疑,不赞成虚假做法。那位副书记根本不接受他的意见,并指责他是“老右倾、绊脚石”。尽管他力陈己见,却改变不了会议主题,县委也由此对他采取了敬而远之的态度。县委书记怕他在以后的会上再发表不同意见,搞得县委难堪,婉转地劝他回老家尉迟住一段。他明白县委的意思,说:“我这人就这脾气,有话爱当面说。我知道我不可能改变县委的决定,就回尉迟吧。”在尉迟住了些日子,心里又焦急又烦闷,正好收到中国文联的电报,要他回京开会,便离开了阳城。

农民的代言人

赵树理回到北京,还是忧心忡忡,整天想着农村那一幕幕浮夸情景,担心农业生产会恶化。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在跟朋友交谈中,总讲自己在乡下见到的浮夸现象,讲基层干部头脑发热乱指挥生产的现状。有朋友劝他:“老赵,你说的这些情况跟新闻宣传的调子可是相反的。还是少说些吧,省得惹出麻烦来。”他却不以为然,说:“我是担心农业生产垮掉,到时受苦的是老百姓。”他认准的事不回头,不光嘴上讲,并且凭着一位作家正直的良知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心胸,写出了一万多字的长文《公社应该如何领导农业生产之我见》,站在农民利益的立场上,发表了对农村工作的看法,主要观点与党中央刚刚在庐山会议期间批判的彭德怀的“万言书”基本相似。有点“不识时务”的赵树理,明知这是一篇“不合时宜”的文章,还要寄给当时《红旗》杂志的负责人陈伯达。正如他在附信中所说:“在写这文章时候,因为要避免批评领导的口气,曾换过四五次写法,最后这一次虽然把这种口气去掉了,可以要说的话也有好多说不进去了。即使如此,这文章仍与现行的领导方法是抵触的,我估计不便发表,请你看看给我提出些指正——说不定是思想上有了毛病。不过即使是那样,我也应该说出来。”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期望能引起中央决策层的注意,尽快改变农村工作方针。

遗憾的是,赵树理的良苦用心无人理解,带来的却是一系列无情打击。陈伯达收到赵树理的文章,如获至宝,马上把文章作为反面材料,转给中国作协党组。中国作协不敢怠慢,很快展开了对赵树理的批判,锋芒颇为激烈。一些名气很大的作家上纲上线指责赵树理,说他与彭德怀一唱一和。赵树理面对压力,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只是以沉默对抗。而阳城县委听说赵树理被当作“右倾”典型批判,非常高兴,专门组织人员把他在阳城的一些谈话,整理成“赵树理右倾言论材料”,送到省里和中央,进一步提供了赵树理的“罪状”。

最后,他终于没有能看到农民的生活得以改变,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如果赵树理能活到现在,按照他的一贯性格,依旧会做农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会在充分肯定市场经济积极作用的前提下,坚决地与腐败现象抗争,倡导农民共同致富。遗憾的是,赵树理已经成为故人,而赵树理式的作家却难得一见了。

赵树理时刻想着农村,想着农民,想着农民的利益。而且想得那么投入,那么执着。可以说,这就是赵树理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性格铸就了赵树理崇高的人格,也是他能够写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难忘的形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获得重要地位的重要原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赵树理选择文学创作道路又是一个悲剧。文学让他把聪明才智贡献得淋漓尽致,文学也让他耗干了心血。在人生的大多数日子里,他愉快的时候不多,总有这样那样的难题围绕着他,最终以令文人心悸、令大众灵魂震颤的结局离开了这个世界,演绎出了一幕人生大悲剧。

赵树理的这种性格,致使他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写作风格,也只能是传统式的。虽然他的工作关系和户口在北京十几年,但他实际上却是个乡下人。他无法适应京都的政治、文化、生存氛围,总有一种压抑感,只有传统的生活方式才能让他舒心。他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是承续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表达方式,这样做,既是体现他为普通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观念,更是他性格特点的必然选择。

赵树理的创作丰富了中国文学宝库,不少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文学观念成为研究课题;同时,他的人生悲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历史的、现实的思考。但愿文坛不断产生《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式的优秀作品;但愿文坛不要再发生赵树理式的人生悲剧。

作者简介

上一篇:悲哀的抗争—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下一篇:反三违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