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概念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公民概念(精选7篇)

公民概念 篇1

公民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生存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社会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社会的良好发展,更谈不上人类的全面发展。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一个公民都要在社会中争取做个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在职业生涯中做一个好工作者;在家庭生活里做一个好的家庭成员;广大党员也要起先进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关系就是人在其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建立起来的。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应该把开展这项建设同党员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同各行各业的建设结合起来,以公民道德建设为着力点,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公民概念 篇2

关于“公民记者”的确切定义, 学术界始终未有定论, 甚至关于该不该、能不能使用“公民记者”这个词汇, 众学者也是各执一词, 意见不一。笔者将学界的各种观点大致归类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对公民记者大唱赞歌, 他们认为“公民记者”侧重表达的是“公民”, 表现了一种大众参与报道的现象, “记者”只是对其行为特点的一种描述, “需要打破原有的框架和教条, 不要以传统‘记者’的概念去理解和约束‘公民记者’这个新现象”[1];第二种意见保持中立, 他们认为从“公民”的角度讲, 人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 因而就不存在专业记者和非专业记者的区别;而第三种意见则显得保守而又谨慎, 他们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出发, 认为“记者”是一个职业, 要有专业认证, 采访权要经过颁发记者证等方式授予, 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称为“记者”的, 因此“‘公民记者’提法不妥”[2]。那么, 公民记者的提法是否妥当?它是不是一个科学而又合理的学术概念?能不能对它进行学术研究?我们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公民记者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一番探讨。

第一, 在学术界, 公民新闻已是一个被学术界普遍认同和使用的学术概念, 并且关于公民新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我们从公民新闻与公民记者这两者的概念属性和层次来看, 前者显然是个大概念, 后者从属于前者。如果把公民新闻看作一个特定的传播系统, 那么公民记者只是作为传播者, 是这个传播系统的起点和一极, 两者是系统与部分、母体与子体的关系。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既然公民新闻这个母体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 那么, 在公民新闻视域的关照之下, 进行公民记者的研究, 就顺理成章、合情合理了。

第二, 尽管学术界对公民记者还存在种种争议和分歧, 但公民记者的相关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主要表现在近两三年来若干有关公民记者研究文章的相继出现, 如2006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志立的《公民记者和公民编辑兴起的意义与挑战》[3]、暨南大学2007届新闻学硕士研究生吴飒的硕士论文《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记者研究》、2007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骆韫鹏的《透视中国公民记者》[4]、2008年8月《青年记者》在其“记者部落·茶座”进行的由赵金、周曙光、魏武挥、李一峰参与的题为《“公民记者”, 重在参与?》的专题研讨、2009年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廖礼中的《是“公民记者”还是“公民报道者”?———新媒体环境下对“公民记者”再思考》[5]等, 这些文章发表在《新闻记者》、《青年记者》、《中国编辑》等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期刊上, 并明确以“公民记者”为题对公民记者现象作了分析和研究。这说明, 理论界显然已经关注到公民记者的存在, 上述研究者和成果也许并不是权威, 但不能无视, 至少算得上是前期抛砖引玉的尝试。

第三, 在业界, 公民记者的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入, “公民记者”的称谓和提法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首先, 一大批关于公民记者的组织和机构相继成立, 标志着公民记者作为一种成熟的传播力量正式登上传媒舞台, 如国外的美国公民记者协会[6]和韩国著名的公民新闻网站Ohmy News[7]、国内的中国公民新闻网 (www.citizennews.com.cn) [8]和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开办的公民记者平台“一五一十部落” (www.my1510.cn) [9]等。其次, 一大批有着“公民记者”头衔的网络日志作者得到广泛认可并逐渐成名, 如老虎庙[10]、周曙光[11]、北风[12]等。再次, 一大批媒体包括官方权威媒体在内对公民记者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 并在文章标题中直接提及“公民记者”, 如《京华时报》2007年8月13日发表的文章《“公民记者第一人”骑单车考察四省区》[13]、《中国青年报》2007年6月13日发表的文章《公民记者:传统媒体里看不到的中国社会的真实》[14]、《湖南日报》2008年6月18日发表的文章《“公民记者”:以草根的名义》[15]等。

综上所述, 公民记者的理论研究已经蹒跚起步, 而公民记者的实践和发展已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和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的今天, 当公民记者现象成为一种趋势和潮流之时, 理论研究就更不能逆潮流而动, 而应当顺应潮流, 积极地对这一新传播现象和新型传播者进行解读、分析和研究。众所周知, 理论研究来源于实践并最终服务于实践, 新闻学专业更是如此。据此, 笔者认为, 公民记者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已不言而喻。而对公民记者的研究, 首要任务是对其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二、公民记者的概念厘定

前文已经指出, 目前无论是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 抑或是直接参与的实践者, 对“公民记者”的概念和定义始终都未有一个权威的定论或解释。在现有的文献论文以及散落的网络资料中, 对公民记者概念的表述通常显得随意、单一和局限, 笔者拟对这些表述进行分析和提炼, 在“异”中求“同”, 以给“公民记者”下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

有些表述重在描述公民记者的行为特点。胡晔、杨媛对公民记者下了这样的定义:“以‘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状态纵横网络,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帖子和博客的形式发布出来, 以引起社会关注的人, 被称为‘公民记者’。”[16]与此相似, 赵志立认为公民记者就是“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 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的公民。”[17]还有观点认为“独立blogger+专业训练=公民记者, ‘公民记者’就是有一群人散布各地, 拥有必须的资源和基本的能力, 各自通过网络自由报道身边的新闻。”[18]

有些表述则重在强调公民记者的非职业特征。廖礼中指出:“一般地, 人们把非专业化新闻传播者或公民新闻的提供者称作‘公民记者’。”[19]汪建中同样认为“公民记者, 是一种有别于专业新闻记者的称谓, 意思是非专业新闻机构的新闻传播者。”[20]

有些表述重在阐述公民记者的产生背景和积极意义。李一峰认为“‘公民记者’既是爆料人, 又是评论员, 也是观众。传统上, ‘新闻’是严肃而正统的, ‘记者’是官方而职业的。现实的趋势是, 社会在进化, 素质在提高, 权力分配的金字塔正在一次次的浪潮中逐渐趋于扁平。正是有了网络这个‘价廉物美’的传播与交流平台, ‘公民记者’现象在全世界都兴盛起来。[21]百度百科也收录了“公民记者”词条:“公民记者生活在社会的各个阶层, 是‘深入第一现场’的最有发言权的‘记者’, 他们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 有条件接触到丰富的第一手的新闻素材, 并有机会成为某些突发性事件的现场亲历者或目击者。无论从地域性, 或者行业性来说, 都将极大地扩展‘记者’的内涵与外延。[22]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业已成名的公民记者对“公民记者”概念的理解。被国内媒体誉为“中国公民记者第一人”的老虎庙在他的《公民记者:独立于职业“记者”的概念》一文中指出:“‘记者’是已定义的职业, ‘公民记者’一词尚不为真正意义的职业, 它更多的是体现了普通人众对于它的实践行为的部分认知, 而非定义。因此它是可以不受记者定义的束缚的, 它完全可以不以‘记者’定义其自己, 它也完全可以不以‘记者’专业的程度深浅来检验自己的是否专业。倘若有‘公民记者’一词的存在的话 (已经存在) , 它的初衷也并非是为记者职业的准备, 它甚至在合适的时候可以衍生出一种不同于记者的新的职业。这是它之所以‘公民’而为‘记者’的意义。”[23]从这段冗长的解释不难看出, 老虎庙想要努力摆脱职业记者定义对公民记者的束缚, 重点突出公民记者的非职业特性。而凭借采访“重庆钉子户事件”一举成名的公民记者周曙光则认为, 公民记者“应该有自己的传播平台, 不会受到外部的审核, 应该保持独立, 还应该恰当地出现在某个地方。”[24]这里, 周曙光着重强调的是公民记者的独立精神。

综合理论界对公民记者概念的描述和实践者本身以及笔者对之的理解, 现在我们可以给公民记者下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在公民新闻的视域下, 某些普通公民出于某种兴趣、动机或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和手段, 自发地、独立地对相关社会事件或人物进行报道和传播, 这类与“职业记者”行为特征相似的非职业化的个体传播者, 称为“公民记者”。对这个定义, 我们还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1) 强调了公民新闻视域下公民记者的普通公民或平民身份。首先, 在公民新闻的理论框架和视域观照之下, 是对“公民记者”进行概念厘定的理论前提。其次, 这个概念强调了公民记者的平民身份, 在此基础上, “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成为可能。

(2) 强调了公民记者的自发性。公民记者的自发性是指这些普通公民不是在现实利益或职业压力的驱使下参与报道, 而是出于某种兴趣、需要或动机, 比如传播信息所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对话语权的自觉追求、出于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的需要。

(3) 强调了公民记者的独立性。公民记者的独立性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拥有独立的自媒体传播平台, 即掌握一定的技术、工具和手段;二是不依附于传统媒体、独立地进行采访和报道。

(4) 强调了公民记者的非职业性。公民记者的非职业性是指公民记者的业余性, 他们不以此为职业, 在扮演公民记者这一角色时具有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以上几点说明实际上也指出了公民记者与传统职业记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同时也是对公民记者自身特点的简单概括。

三、与公民记者相似的几个概念的辨析

尽管我们对“公民记者”的概念进行了相对准确的界定, 但难免挂一漏万。在实际的操作层面和理论的研究层面, 都出现了一些与“公民记者”概念极为相似或相近的提法, 对此我们也要进行进一步的辨析和说明。

(一) 新闻线人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 公民记者的原型即新闻线人, 只不过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 开始由内隐转为外显, 由幕后行至台前。笔者以为, 公民记者与新闻线人终究还是有区别的。其一, 在动机上, 新闻线人“报料”并非如公民记者那样出于对话语权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自觉追求, 更多的是出于获得一定报酬的经济考量。其二, 新闻线人在独立行动与自主思辨上往往显得被动, 需依附传统媒体及记者行事, 而公民记者则是主动的, 并且拥有自媒介传播渠道。

(二) 草根记者、市民记者

在目前可见的一些论文或新闻报道中, “草根记者”和“市民记者”两词也被多次提及。那么, 它们与“公民记者”有何区别?两者之间是何关系?实际上, 所谓的“草根记者”和“市民记者”, 就是指处在社会的草根阶层中, 那些掌握一定的工具和手段进而参与社会事务报道的普通老百姓。所以, “草根记者”和“市民记者”就是“公民记者”, 前二者隶属于后者, 只不过“草根记者”和“市民记者”这两种提法更加强调了公民记者的平民特征。

(三) 在一定条件下有公民记者行为的传统媒体记者

部分研究者认为“公民记者”这一提法不够严谨, 主要是针对这样一种特殊情境:传统媒体记者在个人博客或其它自媒介中发表的新闻而他或她自身所在传统媒体又没有刊发或播出, 这到底应算作一种职业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呢?此时这位记者的身份又该怎样界定呢?笔者认为, 此时的“记者”应不能算作职业行为而属于个人行为, 因为他或她所隶属的媒介机构并没有将新闻或与之相关的信息公开传播。这样, 记者只是以一普通公民的身份而非职业传播者的角色传播新闻信息, 这就与上述公民记者的概念相吻合。因此, 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 传统媒体记者实际上是在扮演“公民记者”的角色。

除此之外, 还有部分公民记者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出于对“公民记者”概念的严谨, 提出了“公民记录者”、“公民报道者”等概念。应当指出, 这些提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 与其它提法相较, “公民记者”是一个识别度更高、熟识度更好、使用范围更广的学术概念, 学术界应当顺应这一潮流和现象, 并积极地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公民记者的新闻实践。

摘要:近年来, 随着公民新闻在中国的实践不断深入和推进, “公民记者”现象也逐渐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但严格说来, “公民记者”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个被学界普遍认同和使用的学术概念, 学界对“公民记者”在提法上的科学性尚存质疑, 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莫衷一是, 含糊不清, 以致分歧较多, 始终未能达成共识。可以说, 学界对“公民记者”现象的研究已经落后于该现象本身的发展和演进。因此, 关于公民记者在概念上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证及其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首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术问题, 它构成了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公民?世界公民? 篇3

作者介绍:本名Jean Zimmermann,法国人,自1994 年起一直旅居中国。曾任连卡佛奢侈品商店中国区总经理,有超过15年的市场拓展经验。目前正在经营自己创立的高端天然护肤品牌巴颜喀拉。

我的祖父母出生于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那里曾在1871 年被德国占领,并于一战尾声归还法国政府。我祖父母从小在德国接受教育,德语说得比法语还要熟练。而1939 年,我母亲三岁时,阿尔萨斯又重新被第三帝国占领。三年后,我的祖父因为拒绝与侵略者合作而被德国人投入监狱,我妈妈——当时只有6 岁,为了填饱自己和5 个兄弟姐妹的肚子不得不去外面偷取食物。由于位于法德两国天然的边界——莱茵河畔,随着1944 年6 月6 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阿尔萨斯地区也成为“自由法国”和德国军队战争的中心。

这段日子对于我母亲来说可能是最令她受到伤害的一段记忆。作为家中最大的孩子,她必须担负起帮助照料家庭的责任,但一旦出门,随时都有被炮弹炸死的可能。如今,当我们在一起时,她有时还会突然讲起这些可怕的经历。我每两年回一次法国时,她也总会对我祝福,并提醒我,生于和平年代、从来不知道饥饿滋味的我们这一代是多么幸运。她总会强调,战争会给人们彼此间造成最大的灾难。

而一个曾挣扎于死亡边缘、将近80 岁的老妇人口中的这些箴言,与经常出现于电视和电影中军队趾高气扬的阅兵仪式及战争场景,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我们成长的环境,已经让我们习惯了舒服地坐在客厅中观看暴力,大多数人甚至不会意识到这是战争,人们会死亡。训练有素的演员们表演血浆飞溅的场景,已遍布影视剧,以致只有很少人才能真正明白,不同于娱乐产业给我们营造的虚拟世界,在真正的战争中,人们真的是会承受死亡的。饥饿与痛苦已不再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所以我们狂热于在电影明星和电子游戏中投射自己。

不过最近我发现,我周围的人不再将这些狂热寄托于娱乐节目,取而代之的是一起持续升温的外交冲突:中日两国的钓鱼岛争端。我对此不做评判,也不会评论争端本身,因为事件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的掌握范围。我只想讨论我周围的中国人在和平年代对于开战的呼声。由于我和女儿住在上海,我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就是这两大经济实体间的武力冲突,因为这会将我们直接置身于潜在冲突的前沿。所以前几天,当我听到我的一个员工听到天空中飞机的声音时,说道:“中国空军去炸日本了”时,我善意地提醒他,如果是那样,日本飞机也很可能同时从另一个方向驶向上海轰炸这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很多人的脑海里,他们意识不到任何冲突或战争破坏都是双方面的,都会对双方造成伤亡。我完全能明白他被激起的爱国热情,但一个年轻城市人如此天真的反应着实让我吃惊。

任何诉诸武力的选择将会给距离如此之近、如此相互依赖的两个国家在短期、中期以及长期造成多严重的损失?根据经合组织的最新数据,2011 年中日两国的贸易创纪录地达到了3450亿美元,任何冲突都会为双方这个数据造成损害,影响总体经济增长,甚至迫使许多领域退出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则会更加剧烈,其后果很可能会持续数十年。随之,世界经济也会受到波及,使现在本来就较为脆弱的全球经济更难以实现我们期望的复苏。在如今产量跌至11个月以来的最低谷之际,中国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担忧。

然而,除了对中日两国经济以及整个全球经济明显负面的影响,更令人担忧且更具破坏力的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人们情绪的爆发。也许我看待此问题过于简单化,但确实需要承认,某种程度上我们正生长于一个越来越彼此依赖的环境里。随着世界加速缩小,大多数国家的公司也都会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中开展业务,或直接运营。在中国,这个事实已经越来越明显。而更多地开展对外贸易,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收入与购买力,并创造更舒适的生活。

我的意思是,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中国的利益在于提高自己与他国互换的能力,这不仅体现为出口本地制造的产品,更体现于出口价值观、方法论、文化、生活方式,从而使国外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如今,隔绝主义与保护主义对于一个司机甚至不愿后退两米让开出来的车先通过,然后自己再走。我的车身后已跟了两辆车,这使我进退两难。对我而言,让挡住出入口的这辆车后退,令对面的三辆车通过,

为后面狭小的胡同腾出空间,是一个通用原则。但那位司机并不这么认为,而是要求我们都后退几百米为他让路。他气冲冲地站在了我车门口,指挥我要接受他的逻辑,只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我是老外,而他是中国人。由于是在中国人的地盘上,作为外国人我选择妥协让路。他甚至还不依不挠地告诉我,在中国,事情是不同的,外国人不要用国外那套概念、逻辑或所谓常识,因为中国人不想听。他一直喋喋不休地争吵着,说没有外国人中国会更好。当我指出他开着一辆日本车、戴着一块外国牌子的手表时,他明显心烦意乱起来。最终,我决定放弃争吵,让其余两位司机来处理这个状况。经过10 分钟的交涉,他终于同意后退几米。但他显然很生气,尤其是对我充满厌恶。

尽管整件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他争吵中的措辞却深深警醒了我。生活在中国的18 年中,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尊重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我从未停止赞扬我所见证的变化:这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如何取得了进步;在所有公民遵守契约的努力下,上海的生活如何变得越来越舒适。这次遭遇后,我花了一些时间试图去想象一个所有人都只能呆在自己国家里的世界:每个国家只能购买本地生产的物品,甚至跨国旅行都不被允许,因为没有通用货币。没有任何外国人、外国元素、外国公司和外国产品的中国,在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显然,这一切不会很快发生——确切地说,永远不会发生,所以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开放,让宽容成为主题。我还记得中国运动员们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中的卓越表现,无论是2008 年北京那次,还是今夏伦敦这次,中国都在向内外宣言,中国已毫无疑问成长为一个全世界都可以倚靠的国家,无论经济还是体育竞技。最近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在我看来,也标志着中国伴随经济崛起而产生的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愿景。我个人强烈支持并相信沟通的力量,向那些并不了解这个国家、也没有机会来此游历的人们,进行解释和教育。我也十分支持通过游行示威等形式表达民主的努力和谈判。

公民概念 篇4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一课题、框题和目题,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认识其知识框架。(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列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插图及投影一:

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帅孟奇大姐,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提问:(1)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透过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你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初步了解。)

希望工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宗旨在于救助失学儿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一宗旨无疑选准了基础教育与我国下个世纪发展关系这个切入点,从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保障其受教育权入手,由此唤起人们的爱心和极大的热情。

女孩的一双大眼睛饱含着贫困儿童对学习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望着女孩的大眼睛,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为了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需求,为了救助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或被迫中途辍学的千百万名儿童能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获得受教育权,我们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好好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受教育权呢?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1)受教育权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含义的划分的基础上,解释受教育权的含义并加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一个人来到世间,他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教育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本课使用的教育概念,就是从狭义上讲的,指的是学校教育。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请同学们看投影二:

材料一:从今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室,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④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⑤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请同学们看投影三:

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以北京为例,反映出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内容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国家将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大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同学们看投影四: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请同学们看投影五:

教育兴、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课堂小结

公民概念 篇5

[复习提问]

我国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有何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只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法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方面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又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要求其确保适龄獐、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导入新课]

在我国,国家除了保障公民享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外,还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作为公民一定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三、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公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板书)

(一)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

材料一:新疆 廿多部地方法规为义务教育护航

在新疆,许多乡(镇)、村把保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写进了“乡规民约”,有的学校还对拒不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家长依法起诉,告上法庭,请法院依法裁决,强制执行。这是自治区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中出现的可喜现象。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组在结束了对南北疆的检查后,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工作情况的汇报。

经过多年的努力,自治区的“普九”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截至底,自治区已有65个县(市、区)实现“普九”。进入“十五”以来,全区重点加大了还未实现“普九”的28个县(市)的“普九”攻坚战,规划到,在占自治区人口85%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自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规颁布以来,自治区相继制定印发了《自治区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自治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等20余个配套性的地方教育法规、规章和文件。这些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有效地调节了教育关系,规范了教育行为,保障了义务教育法的贯彻执行。各县(市、区)普遍建立了《入学通知书制度》、《学生流失逐级报告制度》、《制止学生辍学处罚办法》等制度。近年来,各级党委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各级政府定期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各级人大常委会定期组织教育执法检查,已基本形成了制度。

――人民网(06月04日)

材料二:贵阳3万多民工子女享受完整教育

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伴随民工不断进入城市而日益突出,贵阳市目前已审批的民办小学有80多所、初中30来所,民办学校学生中80%以上是流动人口子女。南明、云岩、小河三城区民办小学在校生为3.8万多人,其中3.3万是流动人口子女。贵阳市、区两级教育系统规范民办学校的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完善的教育。首先将其纳入管理范围,每年暑假组织民办学校校长定期培训,进行教育法规、政策的讲解,促使他们依法办学;每年教师节表彰大会、教研活动、文艺演出等都要求民办学校参加,为其分配名额,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在经费上给予一定扶持。

――贵州日报(203月31日 )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并板书。)

1、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构成以及教育法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做出的规定。

我国已初步形成教育法律体系,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制定教育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依据,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根据。

依据教育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制裁拒绝发行法定义务的妨害教育的违法行为,依据刑法打击破坏教育的犯罪行为,能够有力地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学生阅读教材上的案例。)

2、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板书)

为了保障公民切实享有受教育权,国家还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

举例1:在“十五”期间,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了5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施了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在实施“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到2002年底,中央支持的25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危房改造资金总量达到120亿元。2002年,中央财政还共安排6亿元,用于新疆、云南等13个边境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县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

举例2:周庄镇大力推进“科教兴镇”

近日,随着一座形似大鹏展翅的现代体育馆的.落成,周庄镇倾力教育投入、大力度推进基础建设又画上了浓重一笔。该镇计划3年投入1亿元用于学校各项建设,力争到明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强镇。

周庄镇致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把教育现代化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程之一,在加大经济建设力度的同时,不断注重增加教育建设资金,教育事业投入连年攀升,从1998年起,该镇每年的教育支出都要占到全镇财政总支出的25%以上,2002年达到了37%。周庄镇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一方面是在硬件上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学校设施水平,满足创办一流学校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软件上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收入,提高教职工的生活水平。近四五年来,周庄镇的财政拨款每年都超过1500万元。2001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重新配置并进一步优化原有的办学资源,集中办学优势,提升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该镇投入2000多万元对硬件设施进行了改善。除了一号工程――成化高中体育馆外,还对原来校舍比较陈旧、内部规划零乱的中学进行了改造扩建。2002年,政府投入400多万元为周庄中学新建了一幢教学大楼。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长寿中学食堂。目前,该镇还对以上两所中学规划建设新的综合教学楼。近3年来,该镇单为成化中学一所学校就投入1000多万元,为其配置投影仪、计算机、电视机等各类电教设备。

在重点完善配套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周庄镇还非常重视提高教职工的待遇。该镇有各级各类学校70多所,教师1200多名,政府每年需要支付工资奖金2000多万元,该镇确保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并使教师的收入逐年提高。为吸引更多的外来优秀人才来周庄任教,该镇对外来教师从生活上和政治上给予关心。各个学校也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让教学质量高、教学成果多的教师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人民网(2003年4月03日)

提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国家到地方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以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3、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板书)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法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

举例:山东:启动“111名师工程”培养专家型名师

人民网济南1月29日电 记者何勇报道: 今年,山东省将启动“111名师工程”,加大对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专家型教育名师,同时依托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试点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培养。

根据山东省教育发展规划,今年山东省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的目标是,要分别保持在99.8%和99.9%以上;普通高中招生达到6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达到45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55%。为此,山东省将继续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完成中等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的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任务;大力推进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力争年内培训2万人。

同时,山东省将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工作,在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聊城大学设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范学院,依托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进行培养研究生层次职教师资的试点;组织2000名专业教师在山东省5所国家重点职教师资基地接受培训。

――人民网 2003年1月29日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切实享有教育权,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那么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

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腾飞而刻苦学习,从法律角度讲,就是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板书)

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明确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应当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针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其危害。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国家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物质、师资三大保障;二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公民新闻发展与公民理性培育 篇6

公民社会的建构需要公民理性。随着国家权力的部分释放, 个人的经济活动、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话语表达的空间也逐步延展。非理性行为的泛滥无疑与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发展相悖。在这样的背景下, 将“公民新闻”视为一种“交往行为”, 来探讨其与“公民理性”之间的关系, 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一、公民新闻的概念与发展

虽有林靖等个别研究者对“公民新闻”提出质疑2, 但它还是学界的研究热点。2006年, 范东升在《国际新闻界》第一期发表论文《公民新闻的兴起和启示》, 他引述的是《维基百科》的定义。在中文版《维基百科》中, 公民新闻指由非专业或传统新闻传播者所做的新闻报道, 又称“草根新闻”、“开源新闻”、“参与新闻”、“网络新闻”、“使用者产出新闻”等等, 和互联网及数位行动媒体等通讯工具的发展相关3。

申金霞给出公民新闻的定义是:公民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 (主要是非专业新闻人) 通过专门化的网站、非制度化的自媒体、小众媒体等传播渠道, 积极主动地参与事件报道与时事评论的一种社会活动4。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 她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

公民新闻有多种表现, 美国学者斯蒂夫·奥丁 (Steve Outing) 列举了公共评论的开放、公民提供新闻线索、开放信源报道、博客独立公民新闻网站、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的整合、维基新闻等11种层次5。从发展趋势看, 网络已经成为公民新闻最主要的传播渠道;网民成了公民新闻最主要的报道者。

公民新闻被认为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美国。麦特·德拉吉是最早引起大范围关注的公民记者。1998年, 他率先在个人网站披露了克林顿性丑闻内幕, 克林顿随即便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之后, 麦特·德拉吉成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舆论领袖。至今, “德拉吉报道”依然被作为资讯风向标, 2013年3月的每日访问量高达3000万次6, 仍是全球排位前三百名的知名网站之一。

2004年, 美国总统大选期间,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允许公民记者参与两党的大会报道, 此举标志着公民新闻的影响力和可信度已达到一定高度。2005年3月7日, 博客记者嘉勒夫获白宫颁发的第一张“博客记者采访证”7, 这表明公民记者的正统性, 已被美国官方承认。

中国的公民新闻发展显得滞后。2007年3月, 重庆“钉子户”事件曝光。最受关注的当属周曙光的博客。其博文《我在重庆九龙坡查访最牛钉子户事件》点击率超十万, 他对“钉子户”事件进行全程跟踪报道, 其博客也受到了一些主流媒体的引用。2007年3月29日, 《羊城晚报》“网事一周”发表专栏文章《关键词:“公民记者”》, 周曙光因此成为中国“公民记者”第一人。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水灾、停电, 几乎一幢楼的人们都围在这烛火旁”。2010年8月8日凌晨3时23分, 一个名叫“Kayne”的网友在微博上, 发出了一条19字的信息。这条来自甘肃舟曲的信息, 一经发出, 立即在网友中传播、扩散。在之后的很多天里, “Kayne”的微博成了网友, 甚至是媒体了解舟曲泥石流灾情的重要信息源。2011年7月23日20点30分左右, 浙江温州发生动车追尾事故, 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不久以后第一条求助信息由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车厢内发出;网友在微博上发出消息的时间比传统媒体最早报道早了40分钟。微博的普及, 使“人人都是记者”的理想照进了现实。

毒胶囊事件、异地高考破冰、幼师虐童事、“房叔”事件、“表哥”事件、山西县委书记女儿吃空饷、火车票实名制、哈尔滨弑医案、唐慧任建宇被劳教、天价铁路宣传片……我们看到, 2012年的这些公共舆论事件, 大多因网友曝光而起, 在网络上得到了广泛的讨论, 并最终促使了多数事件的妥善解决。而网络或微博反腐的效果, 不仅已为事实所证明, 也已得到公众乃至官方的认可。

公民新闻伴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而兴盛, 一些公民新闻网站被学界关注:在亚洲有台湾的Peo Po公民新闻和WEnews公民新闻、韩国的Ohmy News公民新闻网站;在美洲有CNN的电视i Report、赫芬顿邮报Off The Bus和加拿大的Now Public;在欧洲有BBC的Action Network;全球范围的则有Global Voice Online全球之声、雅虎的You Witness News等。中国的公民新闻平台则主要是新浪、腾讯等微博门户, 辅之以个人博客、个人网站以及论坛等。

二、公民新闻培育公民理性

新闻媒体通过消息报道和新闻评论来产生影响、发挥其自身功能。新闻媒体的功能是指其传播内容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 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显度功能, 又称直接功能;二是深度功能, 可称间接功能。刘建明等人认为, 监视和引导人们应对环境的变化、实施舆论监督、开展公众外交、为公众提供服务、传播知识和提供消遣等是媒介的直接功能, 指导受众的认识和行为, 使受众有效地驾驭环境, 掌握自己的命运。新闻媒体的深度功能, 则主要包括培育人的社会化、推动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推进社会的政治变革, 这些功能对人类和社会的变化发生深刻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显现出来, 构成社会发展的意识动力8。

媒体功能的实现, 在源头上是将各类信息作用于传播受众, 使受众直接或长期受到影响, 从而推动社会公众的意识与观念的转变。从短期看, 新闻媒体能促使受众及时应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变化;从长远看, 则会使社会不断积聚多方面的能量, 最后导致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 把人们带入崭新的世界。公民新闻的出现, 不仅使新闻传播来源更加多元, 也使得公众看待社会的视野更加广阔。

公民意识的苏醒使得政府、市场和社会更加注重公民的诉求。但公民在公共空间所表现出来的除了对公权力的呼唤, 还有非理性的对抗、谩骂、暴力和争吵。这些背后所反映的就是某种高度情绪化以及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结合。因此, 公民理性不仅仅是一个合格公民应该拥有的智慧和能力, 也是对一个现代文明社会所提出的要求, 更是构建公民社会的一个必要条件。

苑立强认为, 政府在培育理性公民、提高公民素质方面负有基本的责任;理性公民的形成需要社会的培育和造就, 更需要自我的修养和锻炼9。新闻媒体在公民理性的培育中主要扩展他们的社会认识能力, 即认知人文社会现象“是什么”, 如何达到“求真”之目的。社会认知对人文社会世界的描述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结构描述;另一类是状态变化描述。具体包括社会认知、社会理解、社会评价、社会决策。公民新闻的发展, 完善了媒体“培育人的社会化”功能, 对公民社会认知能力的自我修养与锻炼, 有着重要意义。

2012年底, 一个名为“学习粉丝团”的微博开始受到关注。这个微博比较牛的地方是, 似乎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行踪了如指掌, 并在微博中发布了不少习近平的近距离照片。在习近平的广东、甘肃之行中, 他的消息发布速度比包括新华社的各个微博都要快。至2013年3月, “学习粉丝团”微博已有130万粉丝。媒体调查发现, “学习粉丝团”博主张洪铭的“神秘能力”, 其实是一个“笨办法”:整个微博在直播的内容, 他把它们收集起来从一个窗口放出来10。可以看出, 单个微博发布的信息虽然是碎片化的, 但聚集与整合起来, 在及时性或接近性等价值要素上, 却可能超过专业媒体的报道;在“每一个公民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 公民新闻的信息多元优势, 得到了最好体现。

“学习粉丝团”这一敏感微博的存在, 印证了杜骏飞的观点:在无数看似凌乱嘈杂的信息堆砌与意见交换之中, 公民新闻却能够实现对真相和真知的探究, 究其原委, 是其宏观理性可以超越微观的个体感性和非理性。网络舆论在微观的理性层面, 无疑会因为知识的缺乏和言论的无序产生意见偏颇 (例如感性的偏见、批判的狂欢和语言暴力) , 但是在宏观和历史的层面上, 它却有能力在指涉社会生活时呈现终极的合理性11。

席勒指出, “当媒介故意生产出与现实社会存在不对应的信息时, 媒体管理者就成了思想管理者。”他乐观预测, 随着传播科技更加廉价和易得, 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媒介实践, 反映他们的传播动机和需求, 获得专业技能, 最终将成为强大的反对信息控制和思想管理的力量12。我们看到, 公民新闻带来的新闻信息多元化, 不仅能培养公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 也使公民能够根据理想目标主动选择一些有益于自身政治性和公民性锻造的行为, 实施有益于维护公共领域公正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行政官员的行为的权利性和社会效应的示范性, 对他们权利运用过程的检查监督不仅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育公民理性的重要渠道。公民新闻和传统媒体所形成的舆论生态, 是一种很好的公民教育与自我教育力量。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一些网民在曝光一些事件时, 已经开始注意打上马赛克, 注意保护被曝光者的隐私;对一些网民发出的“人肉搜索”号召, 网民已有了自己较为独立的判断与理性。公民理性与现实需要虽然仍有不小差距, 但与以往非理性的对抗、谩骂、暴力和争吵, 这无疑已是巨大进步。这一进步的取得, 公民新闻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在公民新闻时代, “假长空”的新闻文风会被摈弃, 符合价值规律的新闻才会有市场。相比于传统媒体评论, 多样开放平等互动的网络平台由于更能反映民情汇聚民意, 所以更受网民青睐。

结语

新媒体的发展与普及, 带来了公民新闻的繁荣, 对传媒生态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前些年的热衷“围观”“拍砖”等情绪化表达不同, 随着公民新闻发展的逐渐成熟, 网民信息的发布、意愿的表达也日趋理性, 并由单纯关注热点事件本身, 逐步发展为“呼吁建议”等更高层次, 这种体现正是公民理性水平的改善。本文对公民新闻与公民理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虽然研究视角较为独特, 但仍较为浅陋, 期待能对公民新闻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 《外国文学评论》, 2000年第1期:27-32

[2] 林靖:《质疑“公民新闻”》, 《国际新闻界》, 2009年第6期:124-128

[3] 见中文版维基百科, 转引自Stuart Allan.Citizen Journalism:Global Perspectives.Peter Lang.1 May 2009:17

[4] 申金霞:《公民新闻的三种类型及其政治意义》, 《当代传播》, 2013年第1期:68-71

[5] Outing, S., “The 11 Layers of Citizen Journalism”, www.poyner.org, 2012.6.9

[6] 德拉吉报道http://www.drudgereport.com/

[7] 生奇志:《公民记者对话传统媒体:挑战与应对》, 《记者摇篮》, 2011年第2期:9-11

[8] 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3月, 第260页

[9] 苑立强:《时代发展呼唤理性公民》, 《辽宁日报》, 2012年11月6日

[10] 《头号粉丝“学习粉丝团”的学“习”秘诀》, 《南方周末》, 2013年3月5日

[11] 杜骏飞:《“华南虎事件”:公民新闻的阐释与评估》, 《新闻记者》, 2008年第1期:43-46

公民概念 篇7

刘磊在《教育研究》2016年第5期《发现“我”与认同“我们”——公民诞生视角下的公民教育》一文中指出,现代社会公民的诞生需要经历发现“我”和认同“我们”两次重大觉悟和生命历程。发现“我”的政治觉悟是在个体获得公民资格后,逐渐形成公民意识,确认社会政治身份的理性自觉过程;认同“我们”的伦理觉悟则是一场公民伦理身份认同的精神洗礼。

公民诞生视角下的学校公民教育改造应当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依托于公民诞生的两次觉悟来调整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即把公民教育的内容分为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共识的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政治学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维权智慧以及表达个人合理诉求的能力等;第二个模块从政治主体提升为伦理政治主体。它主要涵盖伦理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的道德品格和德性养成。二是把学校生活改造成“公民生活”,以形塑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其一,清晰划定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线,在私域中为培育个体的独立人格预留空间,在公域中坚守法律和规则的底线。其二,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亲历共同体生活和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改组和改造以交流互惠、互利共赢、互赖互爱为基础的公共生活经验。

nlc202309081805

上一篇:民办高等教育战略发展下一篇:新型环保装饰材料--PS装饰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