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2024-08-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篇1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前期工作总结 后期工作想法

局公司:武**

随着时间的推移,转眼来**区市政局工作已将近2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在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我熟悉了单位环境,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在工作的同时得到了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这里特别要感谢老同志柳建也是之前的老领导,在开展业务遇到困惑时,给予我业务上正确的指导和分析,在开展业务上少走弯路,老话讲的好家有一老,胜似一宝。

以下是工作总结和对以后工作的想法:

一 、感受、体会

4月1日经过竞聘上岗进入**区市政局工作,任职维护公司业务员,部门李**经理在工作上大力支持,老同志柳建 、常军、蒋艳辉等以老带新,工作业务上悉心指导和帮助,部门同事做事认真,诚心对人,团结一致,气氛和谐,关系融恰。

二、业务发展

在李**经理的正确安排下,老同志的业务指导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对市政维护公司业务逐步了解。同时,在工作中想办法,提点子,全力打开业务局面。期间,印发了3000多份名片,600多份“致各楼盘、小区物业公司的函”。通过书面形式宣传**市政和维护公司,让服务对象熟知我们的维护实力和业务范围。

与此同时,根据自身工作结合当前情况,如“井盖”问题,暴雨导致的积水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业务建议:

1,掌握**区所有楼盘的建设情况。

2,通过掌握的数据与管理科对接,与通过审批的楼盘进行对号入座。把未经过审批的.楼盘列表汇总。

3,对于行政审批的楼盘,路政管理科和维护公司联合上门检查。发现私自接入市政管网的行为,按章进行处理。维护公司可以就下水接入和基础设施、物业维护等业务进行洽谈。

4,借用“井盖”事件,积水内涝事件向各开发商宣传下水排水管建设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政策规定。以促进路政管理到位、维护公司开展业务。205月9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易炼红组织召开了防汛专题部署会议,重点讲到“城市的地下排水考量着城市的良心,也直接考量着执政者的水平和能力。”

三、后期工作开展

根据这几个月的业务熟悉,认为开展**区楼盘业务市场潜力具大。据调查资料**区以建成楼盘、在建楼盘、待建楼盘现有586家,不包括规划局在报建审批楼盘。利用市政本身优势审批权力,上面政策的支持,配合路政管理科联合上门,对下水接入市政管网进行检查为理由,拿拢楼盘开发商关系,来开展楼盘业务。

1、可以提前介入下水接入市政管网业务。

2、楼盘开喇叭口业务。

3、自来水接入楼盘破路业务。

4、燃气接入楼盘破路业务。

5、电力接入楼盘破路业务。

6、电信接入楼盘破路业务。

7 开展楼盘里面下水建设、道路硬化、小区绿化、物业维护等基础设施进行业务洽谈。

市政是大家,工作不分你我他,一切为了市政,为了市政的一切,老祖宗留下一句话,家和就万事兴!

四、未来畅想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区市政局在张**局长带领下,英明、果断决策下,市政工作会蒸蒸日上,地位、形象会大有提升,职工的“生命源“工资、福利会大有提高。全局干部职工工作上也会团结一心、全力以赴。我相信维护公司业务开展也会一片大好!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篇2

1 市政档案交接登记表数据, 准确反映了档案工作业务建设情况

市政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包括管理体制、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档案的整理、档案的保管、档案的鉴定、档案的统计、档案的利用、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档案的移交、档案管理制度等内容。其中市政事业单位移交各类档案的《档案交接登记表》中反映的数据, 与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密切相关的部分有:管理体制、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档案的整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档案的移交、档案管理制度共六大部分, 比重占整个档案工作业务建设的60%, 可见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在本单位的档案工作业务建设具有重要地位。目前, 各类《档案交接登记表》的数据反馈本单位档案工作业务建设不足之处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从文书档案《档案交接登记表》数据填报的内容等数据反映的现象有:一是文书档案红头文件和工程档案管理分离。二是注重红头文件的收集, 轻视账外文件的收集。红头文件是单位在履行工作职责中形成的一部分文件资料, 而能够全面反映本单位工作职责账外的文件, 大量产生在单位的二级部门, 各部门应根据其工作职责收集与其工作范围相关的资料, 如收集宣传报导本单位的宣传资料、收集部门工作计划、总结、基础数据等。

(2) 从市政工程《档案交接登记表》反映科技档案移交资料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市政工程道路、广场、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环境卫生等市政工程建设与维护档案具有成套性、完整性特点, 市政工程《档案交接登记表》移交目录主要数据有:项目前期文件、项目竣工文件、项目施工文件、项目竣工图、项目监理文件、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等。在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由施工单位和设计、监理单位移交的档案资料, 对照《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存在归档工程项目文件不齐全、不系统、排列混乱、目录和内容不符合等现象。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对工程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兼职档案员工程资料管理不到位。档案审核检查不认真, 档案整理不符合归档要求。二是工程项目管理部门没有明确档案管理人员, 致使项目竣工后仍然分散在个人手中, 没有进行集中管理和归档, 造成工程档案归档不及时, 在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交接登记表》登记的档案资料欠缺较多。三是工程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协调不够, 档案部门业务指导工作不到位, 和建设管理部门业务联系、协调不够, 造成在工程建设中没有认真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工程档案管理要求去执行。

(3) 工程项目档案的形成是跨系统、跨部门, 而各系统、各部门还没有使用相同的档案管理软件, 存在着移交单位的系统文件格式标准和数据库和市政档案部门设置不同等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档案交接登记表》的电子档案资料数据, 档案部门的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不能实现共享, 档案人员要重新对档案资料进行案卷级和文件级的数据人工录入。

2 夯实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各类《档案交接登记表》数据反映的问题, 必须引起市政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重视, 应对档案工作业务建设中与档案收集、归档有关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 夯实档案工作业务建设, 以提升档案整体管理水平。

(1) 管理体制。一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领导责任制, 分管档案工作领导要树立档案是市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二是档案机构和人员配备应适应档案管理需求。档案部门要统筹规划市政事业单位档案工作, 对市政事业单位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综合管理。三是建立系统档案管理网络, 遵照统一领导、统一制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成立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协调档案管理工作。

(2) 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市政事业单位形成的各种文件, 必须由各部门指定人员负责收集、积累、整理归档。产品试制定型、科研成果鉴定、设备开箱、基建工程竣工验收, 市政事业单位有关部门应通知档案部门派人参加, 验收登记技术文件材料, 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齐全。

(3) 档案的整理。市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和党、政、工、团组织在工作、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 是一个整体, 作一个全宗保存档案的体系。档案部门要根据当地档案局制发的档案分类大纲的编制要求, 制定本单位档案分类大纲, 作为档案分类的依据。各门类档案的分类、整理、归档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

(4) 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档案部门要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 逐步应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手段, 搭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计算机管理由单机管理到网络管理。为推进市政档案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推行办公自动化, 创建工程技术档案信息库, 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建设, 实现工程技术档案网上建设、统计、更好地为市政建设服务。

(5) 档案的移交。各类《档案交接登记表》是专兼职档案人员在建设中参与档案收集与归档的信息汇总表, 全面反映出档案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准确情况。为此, 各部门的专兼职档案员要把好档案交接阶段文件材料质量关, 应建立统一的档案材料归档规范化标准。

(6) 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是市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市政事业单位常用的档案管理制度有:“档案保管制度”:包括档案的安全保护、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包括档案的保密措施和对档案人员的保密要求。“档案利用制度”:包括利用范围、方式、要求、批准手续、效果登记和档案利用后的检查。“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包括人员职责、权限、任务和奖惩要求。“图纸修改、补充制度”:包括修改内容、要求、批准手续。

邮政局物流业务发展工作计划精选 篇3

一、总体思路

20××年全市邮政物流业务发展总体思路是:“夯实基础建渠道、提升能力拓市场、做大规模增效益”。围绕省、市局及中邮物流总公司、省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坚持一体化物流创品牌、区域配送(中邮快货)上规模、连锁分销业务出效益;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升物流运营能力为目标,抓好工业园区物流和商品分销配送两块市场,进一步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和分销渠道建设,强化物流业务流程治理,增强整体效率和效益。

按照省公司集中力量进行“物流协议客户数量达标”“区域配送社会化运作上规模”“商品分销分组晋级联赛”三大单项赛的部署要求,结合九江实际,在做好首季“百家企业进中邮”竞赛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十百千万”再战物流工作,实现工业园区物流业务和商品分销业务新突破,提升邮政物流的品牌知名度,强化邮政物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邮政物流业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业务发展目标

(一)业务收入目标:××年全市物流业务收入计划为750万元。其中一体化物流100万元,中邮快货180万元,商品分销收入450万元,货运代理及功能性物流20万元。物流专业减亏248万元。

(二)物流客户目标 精心培育“百家”物流客户,做强一体化(中邮快货)业务,其中:

1、培育年物流费用100万元以上大客户2个,50万以上大客户5个;

2、每个县(市)局要有5个以上协议客户。其中10万元客户1个。

(三)分销业务目标

重点分销“十个”主要农资产品,做大连锁分销配送业务,其中:

1、培育年配送额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项目4个(正邦农药、化肥、先农牌种子、牛奶);

2、年配送额达50万元以上的项目6个(大农农药、中邦农药、迪种宝液肥、贝珠、汉高洗衣粉、酒);

3、打造“千家”分销终端网点,夯实业务发展平台。培育年配送额达5万元以上的精品点525个,累计建成分销渠道网点1590个(其中连锁店127个,加盟店、代办点1463个);

4、物流收入50万元以上的骨干县比例达90;

5、行政村服务网点覆盖率90,代办点将逐步转为加盟店,各县(市)加盟店与代办点之和不少于行政村数90。

三、具体措施 ××年全市邮政物流业务发展将围绕“

十、百、千、万”再战物流这个主题,继续发扬“

十、百、千、万”的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探索业务发展新模式

学习并运用现代物流先进理念,探索物流发展新的模式。按照物流业务结构板块及运作环节,市县局物流公司(中心)要设置并健全相应的内设机构,配足业务及治理人员,逐步实行专业化治理;分销业务主要采取代销方式,以降低邮政经营风险和运营成本;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或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大力发展一体化物流及中邮快货业务;要用超前的思维,抓住九江大物流发展战略的良机、抓好九江邮政仓储集散中心建设的前期各项工作。

2、实施精细化经营,实现专业减亏目标

制定物流专业减亏计划,分析物流各环节运营成本,努力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专业减亏计划,由初放型治理逐步向精细化经营发展。

认真贯彻《九江邮政农资及日用商品分销配送指导意见》及《江西省邮政农村商品分销业务会计核算和货款结算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商品分销的会计核算,做好货款结算工作,把好进货关、回款关,降低库存积压,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连锁分销配送业务经营效益。

3、整合网络运输资源,做强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 一是要做好“百家企业进中邮”竞赛工作,重点加大对工业园区企业物流市场开发,各局要在工业园区设立邮政物流揽收服务窗口,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上门营销服务,着重开发培育100家邮政物流协议目标大客户。

二是要高度重视网络建设,夯实物流业务平台。利用社会运输资源开展业务运作,有利于克服邮政自身运能不足,是实现邮政物流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社会运输资源或社会化运作,借船出海,打通九江至各省、九江至省内各市县及九江各县至外省的出口物流通道,形成中邮物流集散网、省内物流专网、社会化运作渠道及市到县邮车空余运能线四个不同层面的运作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要,做大一体化及中邮快货业务规模。

三是要加强社会化运作的监控和治理。社会化运作是一项专业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市局及县局物流部门要指派懂业务、懂治理、责任心强的人员负责,加强对社会化运作的监督和检查,确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4、强化终端渠道建设,做大连锁分销配送业务

一是要认真落实《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便民惠民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彭泽模式”,要尽快促成市县两级党政部门成立农村基层组织便民惠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与政府及各部门和社会媒体良好的沟通,创造出一个更宽松的邮政服务“三农”外部环境。

二是要打造“千家”分销终端网点。确保全市农村邮政支局(所)建立连锁店,90以上行政村建加盟店或代办点,总体建点数为1590个,其中重点培养年销售额5万元以上精品店525个。三是通过进一步深化“

十、百、千、万”再战物流工作,重点分销“十”个厂家产品(项目),通过开展“打造绿色渠道,真情服务三农”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围绕打造精品网点和精品项目两项内容,就农资种子和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旺季设计不同的营销组合,采取多阶段、不同形式的促销活动,做大分销业务规模。

四是认真执行《江西省邮政农资连锁配送业务经营治理办法》(试行),加强分销业务流程治理,全力推动分销信息系统运行,促进业务健康规模发展。

5、创新营销模式,加大业务开发力度

一是要强化市、县两级专业化市场开发队伍建设,提升市场开发能力。市、县局要配备专业市场营销人员,设立专人负责大客户的开发维护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市、县两级市场开发的职责和协调关系,确保市场开发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三是要建立健全市场开发的激励机制,制定市场开发人员收入与业绩挂钩考核制度。

四是要实现市县物流工业园区进园率达100,并重点培育100家邮政物流协议大客户。

6、以项目为载体,扩大业务规模

物流业务要以项目为载体,加大品牌客户开发力度,扩大协议客户数量。一是对现已运作业务项目要继续投入力量。进行深度挖掘,提高服务层次及水平,巩固合作关系,扩大合作范围及业务规模;二是努力拓展医药、电子、服装等客户资源丰富的重点行业;三是全面推进烟草配送项目,县(市)至乡镇终端用户配送业务先期在1-2个县试点的基础上,力争年内全面启动。

分销业务在抓好种子,农药、液肥、日用品等项目基础上增加化肥项目,重点抓好“十个”项目产品分销,做大业务规模,提交效益。

7、增强控管能力,提高物流运营质量

一是要加大各项运营业务制度的执行力度,认真贯彻国家局及省局制定的《一体化物流业务操作流程》,《物流业务作业质量检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业务治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加强各物流环节的治理和监控。

二是要建立市、县物流服务质量运营监控体系,提高重点项目的监管水平,重点监控业务的准时配送率、经转及时率、客户投诉率、信息反馈率、货物完好率、客户满足率等考核指标。物流一体化业务:准时配送率达到95,信息及时反馈率95,货物完好率99.5,客户满足率达到95;中邮快货业务:配送及时率达到90,信息及时反馈率达到90以上,货损率控制在0.5以下,客户满足率达到95以上。

三是要加强各项业务的检查和考核力度,继续实行项目逐月检查,质量分析,通报制度,并将考核结果与财务结算挂钩,逐步实现运营治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为业务发展作好支撑。

公务员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自我鉴定 篇4

一、加强学习,工作责任和政治意识全面提高。调训期间,强化学习了《乐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机关工作手册》、《保密工作制度汇编》、《政府信息公开》等内部资料,与市政府办公室党员同志一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听取相关辅导学习报告3次,观看专题学习片2次,撰写读书笔记近万字。在工作中,服从安排,严格遵守办公室各项规章制度,办文、办会、办事等工作,运转规范有序,对不清楚和疑难问题及时向科室同事和办公室领导请示报告,绝不擅作主张,执意孤行,工作严谨度、细致度、责任感进一步提高。

二、扎实工作,文字水平和写作功底明显增强。调训期间,我主动学习,较快熟悉工作、适应环境,及时转换工作角色,狠钻业务工作。按照办公室统一安排,我在信调科信息采编岗位学习,主要负责《政务要情》和《政务调研》的编辑、较对、印发以及部分领导的讲话录音材料整理等工作,共编发《政务要情》24期,《政务调研》5期,整理领导讲话录音材料4次(篇),通过自我学习和同事的关心、帮助,自己写作能力明显增强,能独立完成一般文稿的草拟工作,基本能达到写作思路清晰,用语严谨,写作素材能紧扣当前政治背景和全市中心工作,文字驾驭能力有一定提高。同时,配合科室同事完成科室内务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科室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团结同事,综合协调和沟通能力大大提高。无论在工作中、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我坚决做到为人正派,待人真诚,能够很好地与同事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任务。在信息采编和材料撰写过程中,尽管与相关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工作人员不熟悉,但能够通过交流沟通,得到县(市、区)和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在工作业余时间,多次参加与市级部门、办公室其他科室工作人员交流联谊的活动,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大大增强自己的综合协调和沟通交流能力。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篇5

一、当前我国城市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财务控制意识

由于我国市政行业在计划经济时候只需完成指令性任务,很少考虑市政项目成本的节超问题。而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政维护单位开始注重项目成本控制,可是一种观念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目前,维护单位员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有的员工错误地认为成本控制是财务方面的事而与自己无关,成本控制问题是纯粹的核算方式的问题、不是管理水平的问题,忽视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不注意搜集整理原始资料,未能严格计量、盘点控制等。更为严重的是,有些维护单位为了承接项目盲目迎合业主意愿,忽视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分析,缺乏项目成本控制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财务控制效果差

根据我国市政产业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城市市政维护单位是由地方政府直接主管的,市政维护单位具有独家垄断经营性,政府既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自然垄断。在这种行政性垄断状况下,往往会导致市政维护单位组织管理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资源运用效率低下。比如经常会出现事业经费超支,期末红字挂账,挤占专用资金;预算内超支,年终冲转专项拨款;以发展事业为由,获取上级专项拨款,用于弥补正常经费不足等情况。

(三)财务控制的方法落后

当前成本控制的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制定出的制度是严格的,但是,实施的效果都不理想,其原因之一是缺少一套系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和先进的手段。目前我国的市政维护单位在项目成本管理工作中依然以人工管理为主,虽然一些大型企业在成本计算等方面应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没有完全发挥其巨大潜力,缺乏相应的成本控制系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因而工作效率较低,管理效果不好。而中小型市政维护单位计算机应用水平更低,仅将其作为文字处理、报表输出和资料存储的工具。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市政维护单位行业的特点,地方政府领导通过对市政维护单位定编进行综合调控。现在除了正规的大中专毕业生要通过全市人事部门统一考核进入外,大量的职工子女通过参军之路复员安置,致使员工结构不合理、用工权不明晰。这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上的行政干预,导致了企业需要的优势人力资源进不来,单位不需要的弱势人力资源却大量流入,造成员工多、素质不高、人浮于事的局面,人工成本高,又不容易通过减员增效降低成本,单位陷于两难境地。同时很多财务人员都不是学校财务专业毕业,基本上是抽调单位一般人员来学做财务工作,根本谈不上管理。

二、我国城市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现代市政维护单位机制

我国市政行业的传统运行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功能单一,运行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新环境条件下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现行政府管制体制,市政行业的主要业务是由各地方政府的市政单位独家垄断经营的,政府既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缺乏行业进步压为和动力的矛盾更为突出。我们为此应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管理要求,在更广的范围内加大改革的力度和深度,建立现代市政维护单位机制,引入社会企业集团参与竞争,以期在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强大起来,以适应日益扩大、发展的市政维护管理的需求,又可以解决市政维护单位在实施维护管理工作中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的角色。为此财务部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位的作用:一是要加大对业务发展的支撑力度,财务部门要发挥好专业优势,配合工程项目部门做好为社会企业集团的招标工作提供相关财务数据的工作,对有利于促进单位发展的、有利于提高效益水平的经营行为一定要予以成本支持和资金保障。二是加大财务分析力度,要灵活运用财务信息资源,以效益为核心,广泛开展效益的分析和评价工作,既要善于发现问题,也要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三是完善财务预警机制。对于超预算的项目、数据不正常的事项,财务部门要及时分析,并向相关部门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解决。

(二)重视财务管理的规范操作

在市场经济下,城市市政维护单位财务管理要十分注重创新,即按新机制的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重要的是突出创新,采取适合自己需要的改革形式和措施。城市市政维护单位要制定出指导性规范文件,城市市政维护单位更应比照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规范进行,没及时跟上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将得到统一的规范操作。一是健全制度,包括预算执行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岗位考核激励制度、基础资料及信息管理制度等;二是建立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流程和服务规范,细化管理,增强单位的效益性,促进收入水平及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加强对现有网络资源及资产的管理,科学规划投资、提高网络使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三)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网络

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大量的准确信息,规范市政管理行为等。计算机处理速度快,可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效率的提高能加快市政进度,从而引起市政成本的降低。计算机储存量大,能为管理者提供大量的准确信息,如材料机械的市场行情、企业管理的先进模式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这些信息的取得及应用对降低市政成本效果显著。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人员首先要加强对制度、办法的学习,学懂弄通制度办法,增强和提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提高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第二,财会人员还要努力学习并掌握一定的城市市政维护建设方面的业务知识,如概预算知识、工程知识、合同知识等,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工程建设服务;要加强财务人员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从会计政策、财务分析、税务筹划、内部控制制度、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等多方面进行学习,强化财会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等,尽快实现财会人员业务素质的转型和提高。第三,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篇6

1.法人身份证 2.授权人身份证 3.营业执照

4.组织机构代码证 5.税务登记证

6.资质证书(市政)7.安全生产许可证

8.项目经理建造师证、安全考核证及身份证、学历证、业绩 9.技术负责人的职称证、学历证、身份证、业绩 10.其他人员证件

11.检察机关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告知函 12.中小企业声明函及证明材料(如果是提供)13.开户许可证 14.银行缴款凭证

邮政局代理保险业务具体措施 篇7

代理保费全年目标计划的69%,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在发展保险业务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干部职工齐心协力

从邮政自身角度讲,代理保险业务的开办进一步拓宽了邮政的服务种类,实现了邮政网络的增值,从业务收益来分析,除手续费收入外,保险沉淀资金形成的收益也非常可观。局领导多次专门召开全局职工动员大会,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认识,使全局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代理保险通过强强联手,共拓市场,提高邮政的知名度和综合服务能力,创建邮政储蓄连锁式的金融服务体系,从整体上增强邮政储蓄的竞争能力。形势告诉我们,商机无所不在,竞争日趋激烈,唯有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年初工作会上,我局把保险业务确定为全年工作重中之重的一项重点业务来抓,全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顺利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业务培训

一项新业务的起步,必须有专业人才做指导。保险业务专业性强、营销策略复杂、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邮政代理保险业务能否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最终决定于邮政自身能否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保险人才。为此,我局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关系邮政保险业务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我局与保险公司联合制定了培训方案,多次组织全局职工参加保险知识培训会,由保险专业讲师具体培训保险业务知识和营销技巧。同时,开展“一帮一”活动,由保险公司派驻的资深保险营销员分别带队入户营销,以师带徒的方式,使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营销能力。开展潜在客户的“双挖掘”,即首先在办理储蓄或其他业务时积极向客户宣传保险,力争促成当时签单,实现“首次挖掘”;其次对于有投保意向但有疑虑情绪的客户进行记录,积累客户资料,利用轮班的时间上门营销,实现“二次挖掘”。这种做法的普遍应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制定激励措施、推进经营创新

首先是在利用邮政网点进行柜台营销的同时,将上门营销定位为发展保险业务的主要方式。其次是将全局邮政职工及营销员全部按经营业绩予以考核,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多揽保者多收入,完全按险种的佣金比例计提报酬。对营销业绩进行排名,对业务发展优秀的营销员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三是严格落实《代理保险业务操作规程》、《保险管理制度》等规章办法,实行钱、账分离,岗位制约,严格事后监督和审计稽核,从而为代理保险业务的规范发展打好基础。

四、真诚服务、优质理赔

服务是邮政的永恒主题,也是保险的应有之义。为此,我局将“创优质服务、树邮政品牌”始终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树立“视用户为朋友”的观念,真正从客户出发,首先,为用户“量体裁衣”设计最合适的险种。例如,向身体素质较差的人重点推荐重大疾病保险,向有车辆的家庭和经常出差的人重点推荐意外伤害保险等;其次,本着“宁可自己麻烦决不让用户麻烦”的宗旨,邮政营销员宁可自己辛苦一万次,也决不让用户不满意一次。为了加强情感联络,邮政营销员对保户和群众的困难也总是尽力帮助解决,病了去探视、农忙当帮手,靠真诚赢得信任,靠服务树立形象。

为了取信于民、早日创出邮政的保险品牌,我局将理赔视作最大的服务和最有说服力的宣传。凡理赔案件,一经查证属实,立即落实赔付。凡是通过邮政投保的客户出险,市场部得知情况后立即派人赶赴现场了解情况,并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协助家属办理死亡证明等相关手续及前往县人寿保险公司索赔等。

及时周到的理赔往往会在当地产生轰动,使群众从事实中受到教育,深刻认识到保险的益处,从而对邮政代理保险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树立了邮政办保险说到做到、负责高效的良好形象。

铁路综合业务接入网维护经验浅谈 篇8

1.1 铁路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组成

共线电话在综合接入网中的应用, 需重点解决两个关键性技术, 即端口阻抗匹配和音频数字叠加。由于调度分机种类较多, 均采用模拟技术、分立元件设计, 端口为高阻, 阻抗离散性大且非纯阻 (阻抗随音频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 摘机和挂机时阻抗变化范围大, 如果阻抗匹配不好, 产生较大的回波, 造成通话音量小、音质差, 容易振鸣等问题。因此在FA16接入网系统中采用特殊接口电路解决阻抗匹配问题。采用专用音频端口板 (即CB03VFB板) , 该板16个端口, 前8个端口只能用于接高阻共线调度分机, 不能作普通音频电路端口使用, 不能连接MODEM传送数据。共线电话由音频端口板 (VFB) 、音频数字叠加板 (VDM) 和系统的数字交叉连接 (PV8) 配合起来共同完成。

为确保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一般采用分散叠加方式, 即每个ONU站点各配置VDM音频数字叠加板, 只叠加本站点下挂的共线电话业务。同时建立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软硬件保护功能。

1.2 共线电话调度系统保护的数据配置

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保护方式有两种:E1保护方式和光系统/实回线倒换方式, 目前常用的还是E1保护方式。E1保护方式需要在ONU直接配置主、备用二条E1, 在OLT端和最后一个ONU端配置环回E1, 此环回E1电路最好走另外一套迂回保护传输系统。在实际的硬件电路2M连接过程中, PV8板的8个E1接口 (32#-39#) 使用32#-35#的前4个E1, 并且严格按32#与33#为入主备用, 34#与35#为出主备用, 具体连接示意图如下, 同时对共线电话链路编号配置表中, 除首ONU模块的33#链路为环入, 最后ONU模块的35#链路为环出外, 其它模块的32#链路为入主用, 33#为入备用, 34#为出主用, 35#为出备用, 硬件连接和数据配置严格按此规定实施 (见图1) 。

当主用E1正常时, 共线电话业务通过主用E1在站间进行传递, 但主用E1发生故障时, HONET将发生E1故障的两站的主、备E1直接连通, 发生故障间的两站共线电话业务通过E1保护环受到了保护。

1.3 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故障判断处理

1.3.1 杂音处理

当共线电话调度系统产生杂音时, 因所有站点的调度分机共同占用数字通道, 采用逐个站点切断进行判断处理, 即在机房调度总机侧连接喇叭监听, 对每个站点逐条切断VFB至VDM的半永久连接。切断半永久连接, 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在数管台的半永久连接菜单, 选中相应的半永久连接, 点击菜单下的剪刀图标, 此时选中的半永久连接记录变成红色网格状, 制定此记录点鼠标右键, 选设定主机记录, 此命令已下发相应模块。另外点击鼠标右键, 选中PACK本表, 原所有删除的带红色网格状的半永久连接记录都将从此表中删除, 但在日常维护的方便, 不轻易进行此操作, 以确保恢复数据时不用重新录入。对恢复此半永久连接记录, 选中此连接, 点菜单的剪刀图标, 此记录重新恢复原状, 在鼠标右键设定主机记录, 恢复正常。

第二种方法:在维护台的半永久连接菜单下, 有连接控制菜单, 选择相应的模块号, 选择操作点 (连接、拆线) , 点拆线, 输入半永久连接的起始序号和终止序号, 确定后此连接拆除, 恢复时类似, 点连接, 确定后恢复正常。

通过逐个对每个站点ONU接入分机的半永久连接表进行拆线删除, 判断杂音的引入点, 当切断此连接后杂音消除, 说明杂音从此ONU站点的VFB端口引入, 通知相关通信工区查找设备以下接入故障。

1.3.2 VDM音频叠加板的故障处理

为保证共线电话调度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完成音频叠加不能集中在OLT一个点上, 否则这个点出现故障则整个调度系统就会瘫痪, 一般情况下采用分级叠加方式, 音频叠加分散到多个ONU上完成, 每个站点都配置VDM单板。基于VDM单板的保护就是, 当VDM单板正常工作时的叠加, 此时从前后ONU过了的音频信号经过网板交换后在VDM单板下进行叠加, 但VDM发生故障时, HONET将把通过前后ONU的E1直连, 也即把前后ONU过来的音频信号直接透传过去, 而不在本站进行叠加, 这样VDM故障的影响只限制在对本ONU内。为保证本站VDM故障情况下本站VFB下挂的调度分机正常工作, 可采用将本站音频端口直接改接到上站ONU的VDM单板。

2 音频专用电路的维护

2.1 音频专用电路的建立

在华为HONET综合业务接入网中, 对于音频专用电路的建立都是利用VFB音频接口板通过建立半永久连接完成。需要配置两张表, 即音频接口描述表、半永久连接表。音频接口描述表在数管台用户接口菜单下, 表中内容包括模块号、端口号、阻抗 (600欧姆) 、工作方式 (2线、4线) 、接收增益、发送增益、用户标识 (此电路名称) 。日常维护需要注意的是:发送增益的范围为-1至+14d B, 接收增益的范围为-11至+4d B, 电平调节的设定必须在此范围内, 否则单板不予执行, 按默认值设定。在选择4线工作方式时, VFB音频接口板偶数端口为发, 奇数端口为收, 收发端口在音频接口描述表中都需描述。

案例1:某音频4线会议通道, 调试不同, 检查数据配置正确, 半永久连接已建立, 经查找为收发接反, 误以为按电缆实回线方式的起点发, 末端收方式, 调整收发后正常。

半永久连接表在数管台的用户接口菜单下, 表中内容包括连接电路名称、起始终点模块号、端口号、信道号 (配置为0) 、应用类型 (PSTN租用线) 、路由可迂回 (对于有迂回保护的可选择是) 。检查半永久连接是否建立, 音频通道是否同, 可在以下方式查看, 在维护台, 打开相应模块网元的设备面板图, 选中相应VFB板, 点击鼠标左键查询单板, 对于端口状态为正忙, 而不是空闲, 同时相应的HW、TS时限有占用的数值, 表明此音频端口的半永久连接已建立。

备注:图上虚线正常运行时不做半永久数据连接, 发生故障时通过新增下发半永久连接数据制作将合肥传输室与小站机械室备用端口进行连接, 形成一通道。

案例2:新增某音频专用电路, 描述了音频接口描述表和半永久连接表, 但查看音频端口状态为空闲, HW、TS时隙空白。此时情况下可进行半永久连接情况查询, 在维护台的半永久连接菜单下, 选择连接控制, 选择相应模块号, 点查询, 输入半永久连接号, 确定后可查询此半永久连接情况。经查此半永久连接失败, 失败原因为无空闲时隙资源。原因为此PV8只有一条E1的模块间V5接口, 本ONU的音频电路数已达30条, 模块间时隙已占满。

2.2 铁路轴温音频通道故障的快速判断与处理

2.2.1 现状描述

目前提供给轴温监测的通道都为音频二线专线通道, 轴温监测信号都是通过铁路接入网的音频专线VFB单板再通过地区电缆传送到轴温监测点, 而这些轴温监测点都分布在铁路沿线各个小站站点, 这些站点基本上都没有通信和车辆维护部门的驻站维护人员。一旦发生轴温通道故障, 由于接入网不支持音频专线的远程通道环回, 通信维护人员为了判断通信提供的音频专线通道的好坏, 都需要从邻近的通信工区包车到达现场去处理判断, 既造成了故障延时, 又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2.2 改善措施

以合肥传输室至某小站机械室开通的轴温通道为例, 通过测试, 给铁路沿线开通轴温业务的小站确定一可用端口, 为该轴温通道的备用端口, 并将主用端口与备用端口做并接处理。另:在合肥传输室确定一可用端口, 作为备用端口, 测试用。连接图如图2:

2.2.3 故障定位及处理

当发生轴温故障时, 首先需定位故障段为“传输室-上海”间还是“传输室-小站”间。在合肥传输室试验架监听上海轴温信号有没有, 若没有, 联系上海调会, 测试合肥传输室至上海间PCM通道情况。若不好, 倒至上海PCM备用话路上。

若在合肥传输室试验架监听不到小站轴温信号, 在接入网上做半永久数据制作将小站轴温备用通道数据做上, 形成一传输室主用端口至备用端口的通道, 在合肥传输室自发自收测试一下合肥传输室至小站间通道是否良好。若良好, 说明我传输室至小站间通道没有问题, 通知现场通信工区, 让现场通信工区联系轴温工区维护人员一起到达现场处理。

定位本端端口是否良好:若合肥传输室自发自收通道不好, 通过合肥网管先判断合肥传输室本端接入网端口是否良好, 通过建立半永久连接将合肥传输室主用端口与备用端口沟通, 形成一通道, 进行自发自收, 若不好, 更换本端端口。

判断小站端口是否良好:若本端端口好, 将小站原主用端口数据删除, 启用小站轴温备用端口, 再监听看轴温信号是否恢复正常, 若不正常, 则可能为小站端口故障, 需通知现场通信工区尽快到小站处理。

3 结束语

总之, 通过对上述铁路综合业务接入网在数据配置、日常维护、故障判断处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 为铁路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日常维护等积累了经验, 后期将结合实际如何更好的进行故障的定位判断处理, 如何有效提高铁路专用通信的安全可靠性等进行探索分析, 支撑铁路正常的安全生产运行。

参考文献

[1]徐佳明.铁路通信系统接入网施工技术[J].信息系统工程, 2012年03期.

[2]崔俊峰.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J].才智, 2011年26期.

道县邮政局农资配送业务调查报告 篇9

为全面了解我局农资分销业务发展情况,并为下步工作及农资业务渠道建设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局领导的安排下,8月7-10日,县局分管副局长及经营部主任分别带两个调查小组深入寿雁、仙子脚、白马渡等支局,就农资分销业务进行了重点抽样调查,

一、基本情况

截止7月底,全县邮政累计农药要数125万元,肥料要数218吨(其中,金秋肥料要数103吨,农药要数47万元),累计形成收入42万元,实际上缴市局收入5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各网点累计欠缴货款65万元,其中,梅花欠7万元,仙子脚欠2.8万元,清塘欠6.5万元,祥林铺欠8万元,公坝欠8万元,白马渡欠9万元,柑子元欠2万元,寿雁欠13万元,发投中心欠5万元。业务发展不平衡。从网点来看,缴款最多的是仙子脚支局,1-7月份累计缴款12万元,最差的是发投中心,只有1万元。从投递员个人来看,最多的四马桥支局投递员曾德春要数4万元,形成收入1.5万元,最少的梅花支局投递员何永善要数只有1300元,形成收入280元,收入绝对值相差1.22万元。全县40个乡邮员,有40个乡邮员形成差价收入在1000元以下。

二、存在的问

从客观上来讲,资金瓶颈的制约、一季度旺季时来货不及时及金秋公司的竞争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局农资业务的发展。除此之外,以下问题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员工层面上来看,不少员工,甚至包括个别网点负责人对待农资分销业务抱着消极应付和无所谓的心态。县局领导推一下则动一下,有的甚至连再怎么推也不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1、认识上的不足。按照省公司李雄总经理的定位,以后的农村支局,主要是抓好两个体系建设,一个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另一个是农资配送服务体系建设。有的员工对农资分销业务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对邮政企业的认识还停留在寄信送报的老套路上,认为邮政搞农资是不务正业;有的员工则担心邮政搞农资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他们以邮政以前和“亚华种业”合作搞种子邮购为例,担心销路一打开,该农资企业又和邮政取消合作了,这样邮政又会从头开始,出现年年发展年年难的局面,这种认识具有普遍性。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与企业的宣讲、培训及员工思想教育、形势教育工作不力有关。

2、部分投递员纪律性差、团队意识、企业忠诚度较差。这部分员工对分配的个人任务有抵触情绪,主动接受任务的少,大部分是被动的,有的即使勉强接受一点任务,其处理方式却是将领来的货堆在某个熟人或者代办员家里,不闻不问,几乎不去销售。另外,在现有体制下,乡邮员是委代办性质的,不是劳务工,也不能享受劳务工的相关政策。因此,几乎所有的委代办投递员对企业都没有什么归属感,直接导致其纪律性、团队意识及企业忠诚度较差,其配送积极性也因而受到影响。

3、欠款回收难。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邮政配送下去的农资产品全部是赎销铺货的`,有的人则认为,反正自己不出钱,对货款何时收回、收不收得回没有紧迫感。二是农产品收回周期较长,不少用户承诺的还款时间较长,在客观上导致上欠款回收难。三是由于局里资金紧张,部分业务发展政策兑现不及时,有的员工则以此为借口,拒不缴款。在一方面,寿雁支局有代表性,该支局一些投递员和代办员表示,局里何时兑现奖励政策则何时上缴农资欠款,

4、畏难情绪和消极心态严重。有的人认为任务太重,反正完不成,干脆不搞。有的人甘于平庸,宁愿一个季度1200元的农资挂钩考核奖金不要,每个月领几百元钱也心安理得。

(二)从管理层面上来看,部分单位管理上的滞后也影响了农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1、个别网点负责人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员工有抵触情绪。

2、部分网点没有制定相应的二级考核办法,或二级考核办法不合理。体现为分配任务时有的搞平均主义;收入二级收入分配时没有体现多劳多得,按效益分配的原则;甚至有的搞暗箱操作,三人民主理财小组或没建立,或名存实亡。

3、有的网点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盲目大量要货,往代办点铺货没有针对性,导致货物大量积压,不仅影响了资金的周转,甚至还对货物造成了损毁。例如寿雁支局,往金秋公司要了大量的化肥没销出去,大部分堆在支局的走廊上,由于长时间在日光作用下,包装物风化损毁严重达20余袋,结果退货给金秋公司时被拒绝接收,只有自己降价处理。

4、企业员工家族化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邮政企业的员工,大部分是职工的子弟和亲戚,家族化严重,管理难度大,不少网点负责人怕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不敢管理,在制度与人情的较量中,往往选择人情。

(三)从产品层面上来看,邮政配送的农资与农民朋友的消费需求差距明显。

1、产品结构单一。我县邮政配送的农资产品主要是正邦、中邦公司的农药和广东宏远集团的保得生物有机肥,另外还有一部分金秋公司的化肥和农药。以化肥这一块为例,我县大部分农民往往习惯于在开春前就备好了各类肥料,且是氮(如氮铵、尿素)、磷(如过磷酸钙)、钾(如氯化钾)、复合肥搭配购置。社会上的其他农资经销商,根据农民朋友的这一消费需求,在头一年冬储时就将各种化肥基本上配齐了,且以复合肥为主要赢利点,而氮铵、尿素等产品几乎是微利,甚至略有亏损,其基本销售策略是氮铵、尿素等微利产品与复合肥搭在一起卖,采取组合营销策略。而邮政提供的化肥只有保得生物有机肥一种,农民没有选择的余地。今年4月,县局与县金秋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毕竟时间上已经迟了,大部分用户,特别是一些种植大户已基本上备货完毕,营销空间大大缩小。另外,保得生物有机肥笨重(50公斤/袋),上下车不方便,企业装卸成本因此大大提高,平均每包增加装卸成本高达4元以上,营销人员送货上门也不方便。

市政局维护业务员工作总结 篇10

第一章 总则

1.制订目的

本指引由上海市律师协会项目建设与项目融资法律研究委员会以及建筑与房地产法律研究委员会共同起草,系本市律师提供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业务法律服务的操作参考,并非强制性规定。

2.指引定义

2.1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下称特许经营),是指政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选择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者或者经营者,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经营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制度。(建设部令第126号《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二条,2004年2月24日第2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2.2 特许经营权:是指依据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授予投资者或经营者,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运营、维护等并依法收取费用的权利。

2.3 项目:为生产某项市政公用事业产品或者提供某项市政公共服务的特定项目。

2.4 政府:是指设立特许经营权、审批BOT项目及行使与项目相关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或政府机构。

2.5 项目发起人:通常为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内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授权的直接组织实施特许经营权转让的行业主管部门。

2.6 项目接受人:特许经营权协议终止时接受项目的公司、企业或政府部门,它也可以是项目发起人。

2.7 项目投资人:是指被政府直接授予特许经营权的现实或者潜在的主体。2.8 项目主办人:取得特许经营权之后的项目投资人,通常是项目公司的直接股东。2.9 项目公司:是指根据特许经营协议,由项目投资人/项目主办人设立的专门直接经营项目的公司。

2.10 运营维护商:对项目进行运营和维护的主体,该主体可以是项目投资人、项目公司或被聘请的专业运营公司。

2.11 专业运营公司:受聘对项目进行运营和维护的公司、企业等,通常是独立于项目发起人、项目主办人、项目公司的其他公司、企业等。

2.12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又称“特许权融资方式”,是指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期限内,将项目授予为特许权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经营期届满,由项目公司将特许权项目的设施无偿或者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2.13 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经营-移交。投资者购买国家所有的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并由政府授予投资者特许经营权,投资者在约定的时间内拥有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通过经营活动收回全部投资及相应的利润,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投资者将该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无偿移交给政府。与BOT方式相比,后二个阶段一致,但BOT以建设为起点,而TOT以转让为起点,TOT是购买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不涉及建设阶段的任何风险,且一旦获得转让,立即可以开展经营活动。

3.本指引的业务适用范围

本指引主要适用于律师以BOT方式或者TOT方式特许经营的提供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的诉讼法律服务。律师代理政府或投资者参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立项及主体资格审查、招标程序审查、订立特许经营协议、特许经营项目建设、运营、移交或全过程法律服务可参考本操作指引。

4.本指引的依据

本指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关于以BOT方式吸收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试办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审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境内机构进行项目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鉴于上述法律法规的部分或者全部在将来可能发生废止、修订,以及有关新法律法规可能被适用,律师在参考该指引办理有关律师业务时,应特别关注法律法规适用性的变化。

第二章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立项及项目发起人资格审查

第一节 项目立项

1.1前期可行性研究

1.1.1前期可行性研究主要是项目发起人对拟实施项目采用某种方式融资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1.1.2进行前期可行性研究时,律师应当提示项目发起人除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建设生产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环境可行性研究以外,还要考虑风险可行性、法律可行性、融资可行性三方面的研究。

1.1.3法律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实施条件和供应保证、外汇兑换及汇出保证、投资回报保证、不予国有化保证、经营期保证、提供优惠保证等。

1.2编撰项目建议书

在编撰项目建议书时,律师应特别提示项目发起人: 1.2.1法律制度方面的提示:

(1)目前涉及到特许经营的只有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五个行政规章,且部分内容还有相互矛盾之处;

(2)我国原则上不允许政府保证,但实际上可以通过特许经营协议、地方政府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等方式,为项目投资人变相提供保证;(3)明确争议的解决机制。可采用的解决机制主要有: 1)国内诉讼或仲裁;

2)国际投资争议仲裁,如MIGA或ICSID等国际仲裁机制予以解决; 3)国际商事仲裁等。1.2.2在项目建议书中,对政府相关职权及行为的提示:(1)在订立特许权转让协议中应当确立情势变更原则;

(2)政府在特许经营协议履行期间保留的权利,如政府单方变更、终止合同权利等; 1.2.3政府在该项目实施中可以采取的一般行政管理措施:

(1)征税:通过对于部分税费项目的减免,使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达到投资者可接受的程度;

(2)市场准入:确定投资者的资格,并根据投资者资格的不同设置或消除投资壁垒;(3)价格确定与调整:垄断行业价格的控制以及发生重大变化时,价格的调整或财政补贴方法,以及监督措施;

(4)产品的质量以及安全建设的监管: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质量涉及到消费者的消费权,因此,应特别规定产品的质量要求及安全,而上述要求与投资及运营成本密切相关;

(5)环境质量及监管:鉴于市政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的环保要求与该项目能否成功密切相关,因此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涉及项目投资及营运成本的关键所在;(6)外汇管制:主要涉及外汇的汇兑风险,以及因汇兑风险引发的政府保证问题。1.2.4项目投资人合理盈利提示

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项目投资人在项目实施中是否可以获得合理盈利;如果项目投资人不能获得合理盈利,项目实施可能失败。

1.3 项目的立项审批 律师应当提示项目发起人:

1.3.1BOT项目必须报有审批权限的政府部门审批。

1.3.2BOT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要上报所属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1.3.3报批中不要遗漏项目将会涉及到的各政府部门及环节:如环保评估(环保)、建设用地(房地产及建委)、产品或服务定价(物价)、外汇兑换(外管局)、外商投资(外资委)等各个相关政府部门。

1.3.4涉及到跨行政区域的项目,应会同其他区域的项目主管部门一并上报其所属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审批。1.3.5建设项目的规模以及投资方式的审批超过该直属行政区域地方政府审批权限的,应上报有审批权限的政府部门批准立项。

1.4 项目立项通过及项目组织筹备 律师在该阶段,应向项目发起人提示:

1.4.1应及时成立一个资格预审、技术和决策委员会(PBAC),具体负责涉及到本项目的资格预审、招投标、特许经营协议谈判和签署以及对该项目今后的管理、监督、指定、配合等工作。

1.4.2 鉴于项目所涉政策及行政管理单位较多,项目发起人宜尽可能吸收发改委(项目审批)、物价局(垄断行业的定价)、房屋土地局(项目用地及建设)、规划局(项目设计)、建委(项目建设管理)、财政局(价格补贴)、税务局(税收优惠)、外管局(外汇管理)、人民银行(融资管理)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资格预审、技术和决策委员会(PBAC),确保项目能顺利进行。

1.4.3 鉴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所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项目发起人宜聘请相关专业服务机构为其提供相关专业服务,专业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服务、财务服务、法律服务等。

第二节 项目发起人的主体资格审查

2.1 项目发起人、签约人的主体资格

2.1.1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合格的项目发起人必须是:(1)该项目所涉及的市政公用事业的行业主管部门;

(2)已获得该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内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的授权,有权代表政府实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招标、签约、以及监督管理工作;

(3)跨区域的市政公用事业项目应同时获得上述区域内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授权各自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共同作为项目发起人。2.1.2 律师应特别提示委托人,只有该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内的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授权的该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可作为项目发起人。任何企业法人即使凭该行政区域内的人民政府或该行业主管行政部门的授权,也不具备项目发起人的主体资格构成要件。2.1.3律师应提示委托人,部分地方政府通过颁布地方行政规章的方式,明确了涉及建设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的主管部门,部分行业主管部门若以事业单位名义出现的,应审核其是否具备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所规定的项目发起人的资质。同时应提示委托人,明确行业“监管部门”与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建设主管部门的关系及职权。

2.2 项目的合法性

核对项目立项通过的审批文件是否合法,是确认该项目招标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志,并非地方政府的审批文件均属于其授权范围内有权实施的行政行为,应特别核对招标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判断该批准文件的有效性。律师应提示委托人;

2.2.1利用外资的项目,应得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的批复; 2.2.2纯内资的项目根据投资规模以及用地规模向有审批权的政府或政府部门报批。因此核对项目立项通过的审批文件是否合法,是确认该项目招标行为是否合法的标志。

第三章 招标程序审查

第一节 招标方式选择、项目投资人的程序审查

1.1 依据

(1)2004年7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2004年9月13日国务院颁布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1.2招标准备

作为政府招标的律师应提示委托人,负责招标项目的主管部门在招标前应取得人民政府的招标授权。被授权招标事宜的政府部门一般为招标项目所属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招标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建设、计划、财政、税务、土地、物价、质量监督等相关职能部门。

1.3招标公告

1.3.1 招标方式可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

1.3.2 项目发起人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应当发布招标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

1.3.3项目发起人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应当向三个以上具备投资、建设及运营招标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出招标邀请书;

1.3.4 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书应当载明项目发起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和时间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公告期限应满足招标投标法规定的公告期限规定。

1.4资格预审 1.4.1 一般规定

1.4.1.1 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设立投标资格预审委员会,专门负责和实施对项目投资人的资格预审;

1.4.1.2 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制定预审程序和评审规则,并准备应当提供给项目投资人所需有关项目基本情况的相关文件资料。

1.4.2 预审程序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发起人发布招标公告的时间、方式;

(2)项目投资人应提交的文件资料的内容、形式、时间期限;(3)答疑方式和时间安排;(4)资格预审的时间期限;

(5)预审结果的公示和通知的时间和方式;(6)资格预审过程中主要时间节点有: 1)资格预审工作的时间安排; 2)发出资格预审邀请日期; 3)资格预审申请书递交日期; 4)通知资格预审评审结果; 5)出售招标文件; 6)投资建议书的递交; 7)通知评标结果; 8)特许权协议谈判; 9)开工等。

1.4.3 评审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拟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总人数;(2)资格评审的方法和标准;(3)资格预审中争议的解决;(4)预审失败的处理。

1.4.4 应向潜在投资者提供的资料内容主要包括:(1)项目公告或邀请招标的函;

(2)项目的基本情况,如项目的历史背景、项目的基本描述、项目的范围、项目建设的条件、项目所在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项目所在地的发展规划以及有关图纸等;

(3)政府对项目的各种审批、支持等文件;

(4)项目投资人应当提交的文件资料的内容、方式、时间期限;(5)资格预审的程序和预审规则;(6)相关附表。

1.4.5 律师应当提醒项目发起人在招标文件中应有下列条款:(1)资格预审邀请书的澄清、申请书的准备费用由申请人承担;(2)申请书的递交地点以及可在何处进一步查阅和取得有关文件或资料。

1.4.6 项目发起人要求项目投资人提供资格预审文件主要有:(1)公司管理或组织机构;

(2)近几年经独立会计师审计的年度会计报告及其他财务状况资料;(3)近几年的纳税资料;

(4)最近几年作为BOT项目发起人的经历、目前承担的或已签约将要进行的BOT项目,并对项目的性质、特点、投资规模、特许期等作简要说明;(5)融资能力及银行对申请人出具的资信证明;

(6)为本项目提供的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未来特许公司的组织结构;(7)区别于其他申请人(项目投资人)具有竞争力的资料;

(8)如果是联营体为申请人,除联营体内每个成员作为单个公司应独立提供其公司的资料外,还需提交一份联营体协议。

1.4.7 资格预审文件的备案

1.4.7.1 资格预审文件内容应当与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邀请书中的要求相一致; 1.4.7.2 资格预审文件一经备案便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必须提出书面修改意见及修改理由,并重新进行备案。

1.4.8 资格预审公告

1.4.8.1资格预审文件经政府审查和批准之后,即可在国内外发行量大且有较大影响的报刊上刊登项目资格预审公告,并通过传真或快递等方式发往有关国家驻华使馆或国际组织驻华机构以及中国驻外使馆等; 1.4.8.2资格预审公告中应包括项目的名称、项目概况、资格预审条件和方法、确定潜在项目投资人的数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的时间、地点和费用以及递交资格预审申请书的时间和地点等。

1.4.9 项目投资人在准备资格预审材料时,律师应当提示项目投资人:(1)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和第1.4.6条提示的内容向投资人进行提示;(2)必须按照投标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准备投标资格预审相关文件,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达。

1.4.10 资格预审申请书的评审

1.4.10.1 收到申请人递交的资格预审申请书后,律师应与政府官员、咨询公司、财务顾问、技术顾问等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书进行评审;

1.4.10.2 在资格预审过程中,项目发起人有权要求项目投资人对资格预审申请书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澄清,并可对重要的内容进行核实; 1.4.10.3 资格预审评审的条件主要包括:

(1)项目投资人的企业法人身份。项目投资人是否包括外资、私营企业;是否允许多个项目投资人组成何种类型的联合体投标;

(2)类似项目的成功经历。项目投资人与合作伙伴是否在近几年中具有承担或组织类似项目和运营的成功经验,且在类似项目全过程履约情况良好,如具有较好的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才能等;

(3)财务状况与经济实力。类似项目投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是否能承担项目所需的财务与资源能力,并且合作伙伴应有强大的财团作支持;

(4)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特许权公司是否能派出信誉良好、经验丰富的合格管理人员;且特许权公司是否有充足和先进的设备、现代企业管理机构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等。

1.4.11 评审结束

1.4.11.1 资格预审结束后,资格预审评审小组应当写出由全体评委签名的资格预审评审报告; 1.4.11.2 资格预审评审报告应当包括:项目概况、资格预审工作情况、报名的项目投资人名单、提交资格预审申请书的项目投资人名单、评审的各项原始记录、项目投资人未被资格预审合格的原因或理由以及其他相关内容、评审结果。

1.4.12 评审结束,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

(1)如果资格预审合格的项目投资人名单须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则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

(2)对未通过资格预审评审的项目投资人,应将其结果书面通知该项目投资人;(3)对通过资格预审的项目投资人,除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其预审结果外,还应当告知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项目发起人是否参加投标、投标文件的领取要求及项目投资人须知等涉及投标的要求。

1.4.13 对通过资格预审的项目投资人,律师应提示其:如果决定参加投标的,则应当按照项目发起人的要求答复项目发起人。

1.5编制招标文件

1.5.1 一般BOT项目的招标文件内容包括:

(1)招标邀请书:邀请通过资格预审的项目投资人参加项目投资人的招标竞争;(2)项目投资人须知:介绍项目概况、特许条件、投资建议书的要求、评标准则与办法、招标时间安排、投标保证金、开标时间与地点、履约保证金等等;该部分内容体现了招标活动的公正性,内容规范、详细、具体能减少招标活动中发生的争议。律师应提请项目发起人:

1)应明确项目招标的条件,包括特许经营期、建设期、项目规模及技术标准、项目政府支持的程度、设备供应的产地要求、融资的担保方式、政府提供的项目前期准备条件;

2)明确招标的程序安排,包括购买招标文件、招标文件的澄清、现场考察与投资预备会议、递交投资建议书、投资建议书的澄清、投资建议书的有效期限、评估及投资人的选定;

3)对投标及投资建议书的有效性予以约定,包括在何种情形下建议书将被拒绝以及对投资建议书的修改与撤回作出约定; 4)应根据投资建议书文件组成的要求提供投资建议书表格,以便于在同一条件下对项目投资人进行评估。

(3)特许经营协议及附件,包括合同格式和合同条款:是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律师应提请委托人:

1)合同格式根据不同的项目安排,其空白之处中标签约时填写。其条款内容主要包括:(a)特许权的内容;(b)特许权的转让和抵押;(c)政府和项目主办人的权利和义务;(d)政府和项目公司的权利和义务;(e)项目建设与运营、收费;(f)特许权的违约与终止等;

2)投标保证金和投标履约保证金条款:投标保证金是项目投资人必须提供的投标担保,以保证该投资人在投标有效期内,完全履行其在投资建议书中承诺的义务。履约保证金是在项目投资人违约时保护项目发起人利益而设立,此项金额在特许期内逐年减少;

3)附件:包括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已经批准和审查的文件,包括政府对BOT合同批准的文件等。

招标文件是项目投资人编制标书的依据,开标后即不得进行任何实质性更改。

1.5.2 律师还应从以下方面对招标文件进行审查:(1)招标范围是否明确,技术标准及规范是否确定;

(2)报名时间、投资建议书的编制时间是否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评标办法、评分标准是否合理、科学,有可实施性,并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

(4)废标条件是否合理、明确,是否有排斥潜在项目投资人条款,是否符合国家、地方有关规定;

(5)合同主要条款是否完整、合理,是否符合招标文件有关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

1.5.3 有关律师对招标文件的内容、修改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还可参见《上海市律师协会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2004)》第二章第二节第9、10条。

1.6递交投资建议书

律师应注意,项目投资人应严格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投资建议书,并应着重注意几方面:

1.6.1投资建议书应明确说明下列事项:

(1)项目投资人的资信,包括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和财务状况等;(2)项目总投资;(3)项目公司;(4)股本结构;(5)资金结构;(6)投资回收计划;(7)项目盈利水平;(8)收费和特许期;(9)建设进度和运营计划;(10)维修和养护计划等。

1.6.2提交证明其投资能力的意向书:包括

(1)项目公司与项目投资人(项目公司股东)间的投资意向书;(2)项目公司与银行(团)间的融资意向书;(3)项目公司与建筑承包商间的设计、建设意向书;

(4)项目公司与设备供应商间的设备供应(包括出口融资)意向书;(5)项目公司与运营商间的运营、维修意向书;(6)项目公司与保险公司间的保险意向书等。

1.7审查投资建议书 律师在审查项目投资人递交的投资建议书时,应重点从以下几点进行审查: 1.项目投资人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能力;

2.项目投资人是否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 3.项目投资人拟委派的项目公司主要负责人的资历是否满足招标公告或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要求;

4.项目投资人是否就项目的融资与贷款银行签订了融资意向书;

5.项目投资人对项目的设计方案及施工进度安排是否考虑充分、科学合理; 6.项目投资人对项目的投资测算是否无遗漏,对于不可预见超支部分的投资是否有相应对策;

7.项目投资人投资本项目预测的回报是否合理;

8.项目投资人对招标文件的特许经营协议是否响应及满足; 9.其他事项。

1.8评估

1.8.1 根据招标文件拟订的评标办法进行选择项目投资人的评估。并将按评估结果进行排序,选出三家最具竞争力的项目投资人。同时,项目发起人将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项目投资人评选结果;

1.8.2 项目发起人可与排名第一的最具竞争力的项目投资人作进一步澄清与沟通,确认投资建议书的条件,如果满足招标条件的要求,则该最具竞争力的项目投资人将被选为投资人。如第一中标候选人退出或违反招标文件的规定,项目发起人方可依次在排名第二、第三的最具竞争力的项目投资人中选择中标人;

1.8.3 律师应注意,评估谈判不能与招标文件的条件有实质性改变,政府不能要求项目投资人重新测算价格、或提出与招标条件不一致的要求;投资人也不得要求改变投资建议书的承诺,如改变注册资本金数额、改变出资股东或调整出资比例等;

1.9公布中标结果

1.9.1 通过项目发起人与最具竞争力的项目投资人的谈判,双方对拟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条款取得一致、取得投资人资格后的权利义务约定取得一致,项目发起人将中标结果在网上公告。经过招标投标法约定的公告期限没有异议的,项目发起人向中标的项目投资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向其余投标者发出未中标通知书并退回投标保函;

1.9.2 律师应对下一阶段工作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件。比如草签项目框架协议,约定投资人在取得中标通知书后的一定期限内应完成项目公司的设立、提交履约保函以及前期工作的权利交接转移(若项目发起人已实施了部分前期工作)。同时也要对上述工作未完成导致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以杜绝投资人在取得投资人资格后无能力设立项目公司、或向项目发起人提出条件,拖延设立项目公司。

第二节 项目文件组成的审查

2.1 特许协议

2.1.1特许协议又称双边协议、产品分享协议或参与协议,是由政府或项目发起人与项目公司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是BOT项目融资的核心文件。其主要条款包括:

(1)特许协议签字各方的法定名称与地址;(2)特许内容、方式及期限;(3)政府和特许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项目工程设计、建筑施工、经营和维护的标准规范;(5)项目的组织实施计划与安排;(6)项目转让、抵押、征管、终止条款;(7)项目风险承担及保险;

(8)特许期届满时项目移交标准及程序;(9)罚则;

(10)特许协议的仲裁及所适用的准据法等。

2.1.2 特许协议中,政府和特许各方的权利义务应当具体明确。2.1.2.1 政府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有:

(1)设计阶段对项目公司提交方案的审查、修改和取消权;(2)施工阶段的监理权、变更审批权;(3)竣工验收阶段的检测验收权和最终确认权;

(4)运营阶段的监察权、劳务政策制定权以及最终接管权等;

(5)为项目公司提供施工用地、水电原(燃)料供应等各种条件的义务;(6)承诺实现项目收益,以及提供临时资金的义务。2.1.2.2项目公司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有:(1)收费权;(2)税收优惠权;(3)优先受让权;(4)外汇平衡权;

(5)申请政府援助和保护权等;

(6)承担按政府审查批准确认的规范设计项目、按批准的设计方案建设项目的义务;(7)按规定的收费标准经营并保证项目移交时的完好性义务等;

(8)为了减少BOT项目融资的前期费用和缩短谈判时间,特许协议往往由政府部门的律师核定并作为竞标的条件加以确认。

2.2 完工担保合同(或条款)

2.2.1完工担保合同是项目投资人与贷款人之间的一种法律文件,它可是独立合同,也可以附在项目公司与债权人签订的贷款合同中。2.2.2完工担保合同的主要内容有:

(1)项目主办人向债权人保证使项目能够如期完工并投入运营;(2)如为使项目如期完工并投入营运还需要追加额外资金,则项目主办人将承担进一步追加资金的义务;如果不履行该义务致使项目达不到要求,则应偿还债权人的贷款;

(3)“完工”的标准和含义、提供额外资金的方式、风险承担及担保有效期限等。

2.3 产品购买合同

2.3.1产品购买合同,又称无论取得货物与否均须付款的合同、提货或付款合同等,是项目公司与项目使用者订立的长期购销合同。

2.3.2根据该合同,不论项目公司能否交货,项目使用者都有义务支付约定数额的使用费,其最低数额应相当于偿还贷款所需金额。

2.3.3产品购买合同是买方向项目公司提供的一种财务担保,实际上起着由项目产品的买方向项目的债权人提供担保的作用。

2.4 贷款合同

贷款合同是BOT项目融资的重要法律文件。按照惯例,签订该合同的前提条件是前述三项合同的内容必须使贷款人满意和放心。

2.5 运营维护合同

运营维护合同是项目公司与第三人订立的经营管理项目的合同。其目的是加强对项目的经营管理,使项目有更大的成功把握,从而对债权人收回其贷款有更大保障,其核心条款为运营成本的控制条款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2.6 其他BOT项目融资法律文件

(1)项目主办人为成立项目公司签订的投资协议;

(2)项目公司与建筑设计、施工承包商签订的设计建设承包合同;(3)项目公司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

(4)项目公司与其他债权人签订的出口信贷合同、协作合同、联合贷款合同;(5)保证金和其他支持文件;(6)资金筹措文件和附属融资文件等。

2.7 其他项目融资模式下的额外合同文件

2.7.1TOT模式中,前后两次转让还涉及相关的资产转让合同或股权转让合同等; 2.7.2BT模式中,还包括政府(业主)安排提供给项目公司的相关回购担保合同等。

2.8 灵活运用处理

上述各种法律文件在BOT项目融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并非每个BOT项目融资都需要使用上述文件,律师可根据当事人的需求结合项目结构特点向委托人推荐使用。

第三节 指导制作投资建议书应注意的事项

3.1 投资建议书制作的一般要求 律师应当提示委托人(项目投资人):

(1)项目投资人自行或者委托专业中介机构编制投资建议书,应当以招标文件描述的项目概况、项目投资人须知为依据;

(2)建议书的信息资料必须完整。如果项目投资人提交的信息资料不充分,招标代理单位可以但无义务要求项目投资人补交文件。

3.2 投资建议书中融资方案的制作

3.2.1 融资方案包括:项目投资人的财务状况、项目投资人净值、资产负债、盈利性或相类似的信息的最新年度报告、项目的融资计划,贷款人的兴趣、承诺函,信贷支持程度(如果有)包括保险的险种或保证。3.2.2律师应注意:(1)根据招标文件要求,项目公司的注册资本应达到总投资的一定比例,并根据项目进度分期投入注册资本金额;

(2)确定项目融资的担保方式,采用项目质押融资或股东担保融资或其它的担保方式。应注意的是,项目建设期间,项目资产尚未形成,项目质押融资对贷款银行的风险很大,贷款银行或政府通常会要求项目公司的股东提供保证担保。

3.3 投资建议书中法律方案的制作

3.3.1 投资建议书的法律方案是要求项目投资人对于招标文件的BOT合同提出修改意见。一般约定若中选后,BOT合同文本不再做修改。

3.3.2 律师应注意,在制作投资建议书建议变更条款时,首先要对投资竞争须知的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对于实质上影响招标文件的条款和要求部分不能变更,否则会以不符合要求而被拒收。该部分的内容一般为:(1)注册资本金的数额及注入时间;(2)投资的建设规模及标准要求;(3)建设期及运营期的期限及要求;

(4)项目相关的建设保函、运营与维护保函、移交保函的期限及要求;(5)项目保险的期限及要求。

3.3.3 律师在制作投资建议书建议变更条款时,可基于投资人的利益对不涉及实质变更招标文件条件的条款建议修改,该等相关修改条款将涉及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该部分的内容一般为:

(1)法律变更的定义中包括导致投资人投融资、运营、移交成本增加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相关行业强制性规定的补偿;

(2)将政策变更导致的项目终止排除出适用于政府方的不可抗力情形;(3)明确政府方向投资人移交的项目土地及三通一平的移交界面;(4)建设期或运营期内项目提前终止涉及的移交补偿;

(5)政府方延迟支付特许费涉及的滞纳金约定(若是产品购买合同);(6)其他表述不准确、不全面的合同条款的修改。

3.4 投资建议书中技术方案的制作

项目投资人须在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及专题报告和图纸的基础上准备技术方案。应注意:

(1)技术方案须满足技术规范与要求;

(2)技术方案的说明,包括主要机电设备及附件的基本技术性能、标准、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商和制造商的国家;

(3)同时应注意,设备采购应按照设备招投标法的规定选择供应商。投资建议书中可承诺主要机电设备及附件的类型及主要技术参数,但不可承诺制造商;(4)工程进度表应充分考虑影响工程进度的条件。凡是建设承包商、设备供应商等原因的延误由项目公司承担,涉及政府部门的批准、政府提供的土地批复以及政府提供满足条件的三通一平等,应将进度予以明确;

(5)项目的方案深度应基本达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该部分内容是项目发起人考核项目投资人对项目投资在技术上的能力、经验以及技术先进性的考量。投资建议书的技术方案也是影响项目进度及项目能否竣工投入运营的关键,也是投资建议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 特许经营协议内容的审查

第一节 特许经营权

1、政府授权

1.1 政府方授予特许经营权性质

由于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目前尚无法律、行政法规立法,特许经营协议中政府授予企业特许经营权的性质,是属于行政行为还是民事行为,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有争议,大多数倾向于认为这是政府行使其行政管理职权以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应被视为行政行为,而特许经营协议同时又是一份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合同”,因此特许经营协议具有“行政行为”和“民事行为”双重性。

1.2 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依据 律师应注意:

1.2.1 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授予特许经营权是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必须依法行政,即须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

1.2.2 政府也可以通过地方性政府规章对某一项目进行单独专门立法,例如上海通过《上海市延安东路隧道专营管理办法》授予上海中信隧道发展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上海市延安东路老隧道,投资兴建并经营、管理新隧道的专营权。

1.3 政府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授予特许经营权

1.3.1 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依据人民政府的授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具体实施。

1.3.2 但在实践中也存在政府内设机构、派出机构作为特许经营协议政府方签约主体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律师应注意审查该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授予特许经营权的行为是否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只有在有明确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被接受。如无,则政府内设机构、派出机构应被视为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代理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特许经营权,则其必须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委托书。

1.4 政府下属企业、公用企事业单位授予特许经营权

政府下属企业、公用企事业单位授予特许经营权的情况与上同,律师在协议审查中应注意其是否有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依据,如无,则其必须具有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委托书。

2、履约保函 2.1保证期限

特许经营协议的履行阶段包括建设、运营、移交等,其中不确定因素最多、风险最大的阶段是建设期,律师应注意,由于以上原因,项目发起人往往要求项目主办人针对特许经营协议的建设期提供履约保函,保证期限仅涵盖到项目的建设期或最多延至试运营期。

2.2保证人

2.2.1项目主办人向项目发起人提供的履约保函的保证人一般是项目主办人、项目主办人的信用较好的关联公司或项目主办人委托的银行机构;

2.2.2如有数个保证人针对特许经营协议建设期内项目公司的义务同时提供担保的,应审查保证人是否约定了保证份额,如未约定保证份额的,则视为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

2.3保证担保方式

2.3.1 根据保证担保方式的不同,保函可以分为见索即付保函(独立担保)和传统的保证担保,按照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不同,传统的保证担保又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保证”。

2.3.2 律师应注意,我国司法实践承认在“对外担保”中独立担保的效力,但在“对内担保”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多个案例均表明其对国内的独立担保持否定态度。2.3.3 但是,由于历史传统及对自身信用的考虑,银行在出具独立保函后往往会信守承诺,履行见索即付保函中保证人的付款义务,而不行使抗辩权。

2.3.4 律师应注意到,独立保函因具有方便、高效、降低保函索赔成本等特点,而更易于被项目发起人接受,而见索即付保函也是国际工程承包中最常用的担保方式之一,不宜对其简单否定,但同时也应考虑到其法律风险。因此律师最好建议委托人在独立保函中约定,一旦独立保函被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认定为无效,保证人对建设期内项目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2.4保函的内容

律师在审查履约保函时,应注意根据保证担保方式的不同,保函可以分为两类:传统的保函和见索即付保函。传统的保函应包括以下条款:(1)保证的范围及保证金额;(2)保证的方式及保证期间;(3)承担保证责任的形式;(4)代偿的安排;(5)保证责任的解除;(6)免责条款;(7)争议的解决;(8)保函的生效。

律师应注意,若采用连带保证责任方式的保函,应在代偿安排中明确约定,保证人要求项目发起人提供的有关文件,该文件应能足以证明项目公司违约,以免保证人因缺乏足够依据而无法判断项目公司是否违约,从而无法确定其是否应承担保证责任。律师应注意,保证人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在法律上其拥有项目公司所有的抗辩权,但保证人在保函中明确放弃某种抗辩权的除外。见索即付保函应包括以下条款:(1)保证金额;

(2)担保基础合同项下主债务义务和责任;(3)见索即付条款;(4)保证期限;

(5)保证人在保函被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判定无效的情况下,愿对主债务人基础合同下的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

2.5承包商履约保函权益的转让

若项目主办人要求:向项目发起人转让总承包商向其提供的见索即付保函项下的权益,以此代替项目公司出具的履约保函,在此情况下,律师应注意审查承包商提供的见索即付保函,除具备上述条款外,还应有见索即付保函可转让的条款。

3、融资

律师应重点审查项目融资完成的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具体包括:融资文件的正式生效、公司获得融资资金的所有先决条件是否得到满足、贷款人是否据此发放贷款等。律师应参照以下列出的项目融资文件,核查融资完成的条件是否满足。3.1融资文件

在特许经营权协议签订时或之后,律师应检查项目融资文件,并检查贷款人发放贷款的条件是否已满足。融资文件应包括以下部分:(1)基本融资协议;(2)担保文件;

(3)项目贷款人和担保权益托管人之间的信托或共同贷款人协议;

(4)当借款不是筹资的唯一或第一来源时,融资文件还应包括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股票承销报价等文件;

(5)掉期、期权、封顶和利率空间等可能涉及一个或几个贷款人、或涉及第三方的附加融资文件。

3.2基本融资协议

律师应审核基本融资协议的完备性,其应包括以下条款:(1)融资金额和目的;(2)利率和还本付息计划;

(3)付给安排行、代理行和贷款人的佣金和费用;

(4)贷款前提条件——法律意见书、董事会决议、所有项目合同的副本、担保合同的交接、政府批准文件、弃权信、专家报告和财务报表;

(5)对向借款人或其他有关方追索的限制;对现金流量的专门使用;(6)保护性条款——税收补足条款,增加成本补偿,利率选择,市场干扰,非法监督,罚息,标准货币,总的免责;

(7)陈述和保证——关于公司的形式和能力,有关文件的正确执行,所有项目和融资文件的准确性,责任的有效期和项目资产的所有权;

(8)项目的约定——项目标准,遵守项目批准书、以及法律和规定;按照发展计划和可行性确定进行建造和经营、投保、交税;

(9)限制性条款——借款限制,消极保证,平等条款,对分红和资产处理的限制;

(10)违约事件;弥补违约行为的权利;对项目的接管;加速程序;执行对担保品的权利;

(11)项目竣工,转换和放弃试验;(12)融资信息和项目信息,规划、有关汇报和报告的要求,以及项目的监督机制;(13)从收益账户划出资金的机制,保险账户和其他保管账户;(14)代理条款,支付机制,银行间的相互协调和收入的分配;(15)委托和转让条款。

3.3担保文件

项目融资中的贷款方有时需要项目公司针对其贷款提供担保,并将其作为发放贷款的先决条件,律师应针对以下担保文件进行审核:(1)对土地、建筑物和其他固定资产设定抵押;(2)对动产、账面债务和产品设定质押;

(3)项目文件规定的权益的转让,如建设合同、承包商和供货商的履约保函、项目保险、许可证和合资合同;

(4)销售合同、或取或付合同、使用和收费合同、项目生产收益和经营收入的转让;(5)长期供货合同的转让,包括“或供或付”合同和能源、原材料的供应合同;(6)用保管账户来控制现金流量(必要时提取项目的现金流量);(7)项目公司股权或股票的质押,包括对股息设押;(8)有关担保的通知、同意、承认、背书、存档、登记。

第二节 土地使用权

1、项目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1.1 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主办人,要求项目发起人以合法方式向委托人提供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保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为项目用地的权利人并独占性地使用土地。

1.2 项目土地使用权的来源分为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公益事业用地、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可以划拨方式取得,但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1.3 如果项目发起人以出让方式向项目主办人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即使项目用地的用途为工业,也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2、项目土地使用权的用途

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对于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明确只能用于项目建设和运营,而不能从事其它任何的经营性活动,否则将面临被收回该部分土地的划拨使用权的法律风险;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明确无政府事先书面同意,亦不得变更该土地用途,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和抵押亦应依法进行。

3、项目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3.1 如项目用地系以划拨方式取得,以项目用地进行抵押融资牵涉划拨用地抵押问题,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签订合同前应要求项目发起人确保不以市政公用项目为由拒绝给予划拨用地抵押登记。

3.2 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在进行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前,应评估土地价值,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时应补缴土地出让金。

第三节 项目设施的运营与维护

项目设施的运营与维护阶段主要有以下事项需要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约定:

1、运营维护主体;

2、项目公司的收费价格问题;

3、运营维护商提供项目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4、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5、未履行运营维护义务的事前保障和事后救济。

1、运营维护主体

对项目的具体运营与维护主体可以是:(1)项目公司本身;

(2)项目公司的股东(即项目主办人);

(3)在项目公司及其股东没有运营与维护经验或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运营与维护工作也可通过签订《运营维护合同》分包给独立的运营维护商。此时,律师应注意在特许经营协议中,设定运营维护商的资质要求。

2、项目公司的收费价格问题

这是运营与维护阶段特许经营协议的主要内容之一。价格的确定要充分考虑项目公司能够收回投资并获取合理的收益率,同时也要考虑到公用事业用户的公众利益。对于收费价格问题的分析请见下文第四节。

3、运营维护商提供项目服务的范围和质量 3.1 运营维护商提供项目服务的范围 律师应注意审查如下内容:

(1)项目发起人为运营维护商指定的提供特许经营服务的区域范围;

(2)在特许经营期内,项目设施的运营维护商是否应只对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范围的用户提供服务?

(3)在紧急情况下,为满足公众利益之需求,是否要求运营维护商提供应急服务或履行其他社会公益性义务?

3.2 运营维护义务(1)运营和维护的基本原则

律师应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在整个运营期内,运营维护商应根据协议的规定,自行承担费用(包括税费)和风险,管理、运营和维护项目设施,并应按适用法律法规和合理的商业标准以及谨慎运行惯例认真而有效地处理其业务与事务。(2)运营的质量标准

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律师应注意明确运营项目设施应达到的技术标准、环境标准、安全标准和产品(如有)标准以及其他适用的质量标准。(3)维护

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应订立和保持定期检查、维修和大修的制度及程序;有些特许经营项目还应要求运营维护商提供项目设施的检验与维护手册,并在开始商业运营日之前报送项目发起人备查。

3.3 项目公司与用户间关系的处理

律师应注意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用户就项目设施服务提出之投诉的受理方和处理程序。

4、项目发起人监督

4.1 律师应注意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设施运营和维护工作进行管理、检查和监督的权限、程序、措施和惩处手段。

4.2 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应明确是否允许项目发起人及其代表在不影响正常作业情况下进入项目设施,以监察设施的运营和维护的权利和条件。

4.3 律师可以提示运营维护商,特许经营协议可设定主动提交定期报告(包括但不限于运营报告、财务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的制度,以与接受项目发起人的被动监督相对应。

5、未履行运营维护义务的事前保障和事后救济 5.1 运营与维护保函

运营与维护保函是与项目建设阶段之履约保函相对应的制度。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履约保函到期或解除之前,项目公司应提交运营与维护保函,作为其履行特许经营协议项下之运营维护义务和其他相关义务的保证。

运营与维护保函通常应由项目发起人可接受的银行出具,并可用附件的形式提前约定保函的格式。项目发起人和项目主办人应在协议中明确保函数额、有效期、项目发起人根据保函进行索赔的程序、要求和保函原始数额的补足等事项。

5.2 未履行运营维护义务的事后救济

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在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运营维护商违反其运营维护义务时的处理措施。该等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营维护商在接到项目发起人通知后的一定期间内对项目设施进行纠正性运行或者维护;如运营维护商未能在指定期间内进行纠正的,项目发起人可自行或指定第三方进行运行维护,与维护和运营有关的风险和费用由运营维护商承担。

第四节 项目发起人购买服务协议

1、项目发起人购买服务的费用

1.1 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特许经营协议中应对项目发起人购买服务的费用详细约定,一般包括:

(1)项目设施在符合运营负荷标准时的费用标准;(2)项目设施在超出运营负荷标准时的费用标准。

1.2 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可以根据能源、原材料、人员工资的变动以及政策、法规的变更影响等因素,要求调整项目发起人购买服务的费用标准。

1.3 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费用标准的调整方式应明确约定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可以在费用标准调整前要求项目主办人提供调整的计算依据,如劳动力的工资、原料费、电价、物价指数等的变化及相应的增加,作为项目发起人应履行必要的审核、审批程序并及时给予答复。

1.4 律师应特别提示项目发起人,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应明确费用的支付方式,项目主办人申请付款时应同时提供当月运营报告,包括设施运行状态等情况。如对对账单有争议,可协商或提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确定。

1.5 如项目主办人为外商,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注意因汇率变化可能引起的兑换损失和收益,并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由哪一方承担汇率风险。

2、项目发起人购买服务的保证

2.1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如果项目主办人将其服务出售给项目发起人或项目发起人所属的公用事业单位,项目发起人应促使该公用事业单位与项目主办人签订长期的购买服务协议,如发电厂项目。该协议及特许经营协议中应要求公用事业单位购买服务的数量、质量、价格等,如果公用事业单位未能按原定数量、质量或价格购买服务,项目发起人应给予项目主办人相应的补偿。

2.2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如果项目主办人直接将其服务出售给社会公众或企业时,应按项目设计的消费量或需求量为标准,如果公众或企业对所提供服务的需要低于项目设计的最低限度时,项目发起人应给予相应的补偿,如高速公路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

2.3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在特许经营协议中要求项目发起人在特许期内,在项目所在的同一地区内不再批准新建同类项目与其竞争。

3、违约责任

3.1律师应提示项目主办人,如果项目发起人或其下属公共事业单位未能按约定购买服务,或者项目发起人在公众或企业对所提供服务的需要量低于项目设计的最低限度时未能按约提供补偿的,项目发起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3.2律师应提示项目发起人,如果项目主办人提供的服务不符合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标准时,可以要求项目主办人向项目发起人支付违约金。

第五节 项目设施的移交

项目设施的移交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发生:(1)不可抗力导致提前终止合同;

(2)项目发起人依据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合同;(3)项目主办人依据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合同;(4)特许经营协议期满。

在此仅述及特许经营协议期满时的移交,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时的移交可参照下列内容。

1、移交委员会

律师应注意在协议中约定,项目设施移交时 “移交委员会”的设置安排。“移交委员会”应该有项目主办人代表和项目发起人代表共同组成(建议附有详细的移交代表名单)。

2、移交范围

2.1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设施的移交范围既应该包括土地使用权、厂房、设备设施、备品备件和原材料等“硬件”,还应该包括知识产权、技术诀窍、合同、资料、图纸、档案等“软件”。

2.2 律师应特别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在项目设施移交时,项目主办人有义务解除和清偿任何种类和性质的债务、留置权、动产抵押或质押、不动产抵押等担保物权。

2.3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在移交上述资料、档案时,应特别注意移交设计图纸、运营手册、运营记录以及与项目运营紧密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以使项目发起人直接或通过其指定人尽快接手项目设施的运营。

3、移交验收(标准、程序、证书)

3.1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对于项目设施的移交,应办理移交验收。

3.2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对于移交过程中发现的瑕疵等问题,项目主办人应进行限时整改或补救。

3.3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主办人)在协议中约定,移交验收办理完毕,项目发起人方有义务给项目主办人出具《移交验收证书》,以证明项目发起人对接收的项目设施已经验收并交接完毕。

4、最后恢复性大修和性能测试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在移交日之前的一定期限内,项目主办人有义务根据运行规程和设备维护规程,对项目设施进行一次恢复性大修和性能测试。

5、备品备件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主办人应向项目发起人提供自移交日后一定期间项目正常运营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并提供该等备品备件的供应商清单。

6、保证期(移交后的质量保证义务)

6.1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在项目移交后的合理期间内,项目主办人对项目设施应承担质量保修责任,一旦出现缺陷或损坏(不可抗力、项目发起人责任、第三人责任除外),项目主办人应免费进行维修。

6.2 对于上述质保责任,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主办人应开具维护保函。

7、承包商保证的转让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在项目设施移交时,项目主办人应将所有承包商和供应商尚未期满的担保(包括保证)和所有保险单转让给项目发起人。

8、移交效力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自移交日起,除质保义务外,项目主办人在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和义务即告终止,项目发起人应接管项目设施的运营,以及因特许经营协议而产生的于特许经营协议终止后仍有效的任何其他权利和义务。

9、维护保函的解除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在质保期到期后的合理期限内,项目发起人应解除所有或届时尚未兑取完的维护保函的余额。

10、风险转移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主办人应承担移交日前项目的全部或部分损失或损坏的风险,而从移交日起,项目的风险应由项目发起人承担。

11、部分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设施移交后,除非项目发起人要求项目主办人取消其签订的、于移交日后仍有效的运营维护合同、设备采购合同、供货合同和所有其他合同,并要求项目主办人承担为此所发生的费用外,部分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如设备、备品备件的采购合同、维护合同等)之权利义务,应由项目发起人继续履行。

12、员工聘用合同的终止或重签 12.1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在特许经营协议期满前的合理期限内,项目主办人应向项目发起人提交一份项目公司的全部雇员名单,并说明在移交日后可供项目发起人雇用的人员详细清单;

12.2 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在协议中约定,项目发起人拥有独立的自主权来选择在移交日后其愿意雇用的人员,但无义务雇用全部或任何项目公司所雇用的人员。对于项目发起人未选择的雇员,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尽快安排签订雇用终止协议,并进行妥善安置。

第六节 特许经营协议的提前终止、变更和转让

1、终止

特许经营协议的终止主要包括以下情形:特许经营协议因期限届满而终止,因不可抗力事实的发生而提前终止,项目主办人依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而提前终止,以及项目发起人依据特许经营协议约定、政策法律变化以及公共利益的需要等原因而提前终止。在此仅讨论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情形。

1.1 项目发起人的终止

1.1.1 项目发起人监管、介入、终止的情形:(1)基于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利益保障的需要;(2)发生不可抗力事实;

(3)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项目主办人违约情形;(4)政策变化和公共利益要求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

项目发起人有权根据上述情况对项目实施临时接管,以保证项目进行或运营的稳定性、连续性。

1.1.2 在此过程中,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 上述事实的发生,应构成对特许经营协议的继续正常履行不能、重大或实质性违反协议、或者公共利益保护的必要,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应遵循法律规定或协议约定,避免因违法终止特许经营协议而给项目主办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2 项目主办人的终止

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主办人:只有发生以下情形时,才能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

(1)不可抗力事实致使特许经营协议无法正常继续履行;

(2)项目发起人不履行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主要义务且该不履行、不可纠正或虽可纠正但在合理期间内未予纠正时,方可提前通知项目发起人终止特许经营协议。并且,未经书面通知或项目发起人批准,项目主办人不得擅自提前终止特许经营协议。

1.3 终止意向通知和终止通知

1.3.1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当出现协议约定的提前终止情形、不可抗力事实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的情形时,应当:

(1)及时向对方当事人发出终止意向书,并在终止意向书中详细阐明拟终止特许经营协议的具体事由以及合理的协商期;

(2)应书面通知相关当事人(如贷款人、保险商等)。

1.3.2律师应提示委托人:

(1)当终止意向书约定的协商期满,双方未另行协商达成一致或终止意向书所述事实未得到补救时,方可向对方发出终止通知;(2)终止通知一经发出,特许经营协议即行终止。

此外,律师还应提示委托人明确项目移交日期,并将终止通知送达特许经营关系中的相关当事人,以避免相关当事人不必要的损失。

1.4 终止的一般后果 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后,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权利义务即告终止,项目主办人在项目项下的相关权益应转归项目发起人所有。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主办人,在依据项目发起人规定或协议及其他协议约定移交项目前,应继续履行其职责,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同时,律师应提示委托人,特许经营协议的终止,不影响特许经营协议中争议解决条款以及其他在协议终止后仍然有效的条款的效力。

1.5 终止后的补偿

特许经营协议终止后,项目发起人收回项目设施并给予项目主办人一定的补偿,具体补偿数额依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并视不同的终止原因而加以确定。

1.5.1当特许经营协议因不可抗力事实发生而终止时,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应从给予项目主办人的相应补偿金额中,扣除项目主办人因不可抗力事实而获得的保险赔款,以及因项目主办人投保不足而导致的获赔差额部分(如有)。

1.5.2当特许经营协议因政策法律变化或公共利益维护需要而提前终止时,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主办人,项目发起人给予项目主办人的补偿中应包括项目主办人资金投入的未回收部分(即合理预期收益),以及项目主办人随同项目设施向项目发起人移交的项目设施运营维护所需动产的合理评估值。

1.5.3当特许经营协议因项目发起人原因而提前终止时,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给予项目主办人以充分的补偿,同时应考虑因项目发起人违约给项目主办人带来的再投资风险。

1.5.4当特许经营协议因项目主办人原因而提前终止时,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可依据特许经营协议要求项目主办人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1.6 终止后的移交

特许经营协议提前终止情形下,双方应区分项目发起人或项目主办人违约、项目发起人行为以及不可抗力等不同情况协商解决项目的移交问题。项目的移交包括项目设施所有权及相关权益的移交,还包括无形权益和技术(包括资料)、相关债权债务(如终止日前有效签署并于移交日前正常履行的设备采购、维护协议等)等的移交。

在此过程中,律师应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特许经营协议终止后、移交之前应对项目主办人进行检查监督,确保项目设施各方面的运行状态良好,项目上不存在任何应由项目主办人承担的债务、抵押、质押、留置、担保物权,以及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所产生的、由项目主办人引起的任何性质的请求权,以保证项目于移交后能良好运行。

2、项目发起人的变更

2.1 律师应明确提示项目主办人,项目发起人机关在转让其在本协议项下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权利或义务时,应经项目主办人的事先书面同意。

2.2 在一定情况下,如项目发起人机关发生调整时,律师应明确提示委托方(尤其是项目主办人),应对调整后的项目发起人机关或其他单位在财务能力、承担责任的能力等方面作资格要求,以更好地保护项目主办人利益。

3、项目主办人的转让

3.1 律师应明确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项目主办人要转让其在本协议项下的权利或义务的,须经项目发起人机关的事先书面同意。

3.2 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未经项目发起人书面同意,项目主办人不得转让其用于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项目设施或任何其他重要财产。

3.3 出于项目建设融资的需要,律师应提示委托人,项目主办人在经项目发起人事先书面同意后,可以在土地使用权、项目设施上为贷款人的利益设定抵押。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营,律师应特别提示,抵押时不能分割抵押或部分抵押,并且抵押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不能移动、拆除、关闭项目设施或其任何部分,也不能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营。

3.4 律师还应特别提示作为委托人的项目发起人,在项目公司偿还建设期贷款后,项目主办人不得将土地使用权、项目设施或其他重要资产用于抵押或担保,以保证项目的运营安全。

3.5 律师应明确提示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在一定期限内,未经项目发起人的事先书面同意,项目主办人不能转让项目公司的股权,以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营。

3.6 项目公司的股权发生转让时,为保护委托人(尤其是项目发起人)的利益,律师应提示委托人,受让股东财务状况应相当或优于项目公司股东在生效日期时的状况。律师应提示委托人,要求受让股东出具书面声明,表明其已完全理解特许经营协议全部条款规定的内容,并要求转让后的控股股东应当具备运营类似项目的经验。

第五章 特许经营投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的法律服务

第一节 项目公司的设立及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1、项目公司的设立

项目主办人在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后,首先应成立项目公司,以作为特许经营协议的实际履行主体。项目公司一般为有限责任公司,其设立程序与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程序相同。

2、项目发起人对项目公司的监督

项目发起人对项目公司可采取的监督措施有:(1)要求项目公司必须设立在特许经营项目所在地;

(2)项目主办人应在项目公司占全部股份或至少处于控股地位;(3)未经项目发起人同意,项目公司不得进行股东变更;(4)未经项目发起人同意,项目公司不得擅自处分自身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抵押、质押、转让、出租、出借等;

(5)未经项目发起人同意,项目公司不得提前终止经营期限等。

第二节 建设工程招标及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1、建设工程招标

此处的建设工程招标主要是指项目公司为完成特许经营项目土建、安装等建设工程而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律师在承办该节业务时,可参考上海市律师协会发布的《律师办理建设工程法律业务操作指引(2004)》。

2、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项目发起人在建设期对特许经营项目的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特许经营协议内规定特许经营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完工日期以及项目公司逾期完工的违约条款;

(2)要求项目公司在建设期内向项目发起人提供一定金额的履约保函;(3)项目发起人及其代理人或代表有权在建设期内进入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建设情况;

(4)项目发起人有权拒收不符合要求的工程、材料或设备,并要求项目公司修理或更换;

(5)项目发起人及其代理人或代表有权参加特许经营项目竣工验收;(6)项目发起人及其代理人或代表有权参加特许经营项目初步性能测试;(7)项目发起人及其代理人或代表有权参加特许经营项目完工验收,并决定向项目公司颁发完工证书。

第三节 设备及服务采购招标及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1、设备及服务采购招标 1.1 采购方式包括直接采购、询价采购和招标采购等。

1.2 直接采购、询价采购比较简单,一般适用于采购数量较少、采购金额较低以及比较次要的采购项目。

1.3 招标采购一般适用于采购量大、采购金额较高或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招标采购的采购项目。依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以下项目必须采用招标采购:(1)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用安全的项目;(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

(3)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

1.4 依据国家计委《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以下项目必须招标:

(1)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2)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3)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4)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上述(1)-(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1.5 市政公用设施项目中所需的重要设备、材料以及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均需通过公开的招标投标程序来采购获得。

1.6 如果在特许经营项目中通过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公司在采购时还应遵循世界银行的采购规则。

2、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项目发起人对设备及服务采购的监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特许经营协议中规定项目所需的主要设备及材料清单,包括品牌以及质量等级等;

(2)项目发起人及其代理人或代表有权进入施工现场,检查监督设备、材料使用情况;

(3)项目发起人有权拒收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并要求项目公司更换;(4)项目公司应将项目初步设计报项目发起人,经项目发起人同意后,按初步设计完成施工设计并进行施工,项目公司更改初步设计的,应经项目发起人同意;(5)在有的情况下,项目发起人还可能要求项目公司选择的监理单位应经项目发起人同意;等等。

第四节 工程竣工验收和完工验收

1、工程竣工验收

2.1 建设单位(项目公司)在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后,应当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政府质量监督部门、项目发起人等进行竣工验收。2.2 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2、完工验收

2.1 完工验收是指项目发起人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要求,对已完成竣工验收的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的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发起人向项目公司颁发完工证书。2.2 完工证书的颁发,标志着项目建设期结束,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营期。

第五节 运营期间项目公司职责及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1、运营期间项目公司职责

(1)按照特许经营协议的约定提供相应服务;(2)对特许经营项目设施、设备负有维护、维修义务;(3)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2、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2.1 项目发起人的监督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项目发起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依据职权对项目公司的监督;二是项目发起人作为特许经营协议的一方依据协议对项目公司的监督。

2.2 作为特许经营协议的一方依据协议对项目公司的监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项目发起人对于计量的监督;

(2)项目发起人对于维护、大修计划的监督,包括但不限于要求项目公司提供一定金额的维护保函;

(3)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公司暂停、紧急停止提供服务的监督;(4)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公司提供服务质量的监督;

(5)项目发起人对于项目公司违反运营职责行为的违约规定。

第六节 运营管理的方式及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1、运营管理的方式

(1)项目公司自行负责运营管理;

(2)项目公司的股东负责运营管理(参见本指引第四章);

(3)项目公司委托专业运营公司代为运营管理。如果运营公司没有履行运营义务,导致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协议项下违约的,由项目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运营公司仅依据委托运营合同向项目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2、项目发起人的监督

2.1 运营管理方式应当在特许经营协议中明确约定;

2.2 如果项目公司委托专业运营公司运营管理,则应经项目发起人事先书面同意,并将委托运营管理合同报项目发起人批准或备案;同时,项目发起人应对专业运营公司的资质、规模、技术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审查。

第六章 项目移交阶段法律服务

第一节 项目移交委员会

1.1 项目移交委员会的组建

1.1.1律师应当依照当事人之间的协议或者合同的约定,或者根据执业经验向委托人建议在项目移交开始前的适当时间,由当事人各方组建项目移交委员会或者类似联合工作机构。

1.1.2依照当事人之间约定的程序和方式,律师可以为当事人各方组建项目移交委员会的程序合法性和合约性提供律师见证,或者受托为委托人代理出席项目移交委员会组建会议。

1.1.3在当事人之间无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律师可以参照公司法有关董事会或者监事会的成立方式提出项目移交委员会组建的建议方案。

1.2 项目移交委员会的议事程序和规则

1.2.1依照当事人之间约定的程序和方式,律师可以为项目移交委员会的议事程序和规则的合法性和合约性提供律师见证,或者受托为委托人代理出席项目移交委员会会议。

1.2.2在当事人之间无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律师可以参照公司法有关董事会或者监事会的议事程序和规则提出项目移交委员会的议事程序和规则的建议方案。

1.3项目移交委员会的职责

1.3.1项目移交委员会的职责一般包括:

(1)确定最后恢复性大修的程序、方法和具体要求;(2)确定性能测试的程序、方法和具体要求;(3)确定设施移交的程序、方法和具体要求;(4)确定设施、设备、物品、文件、技术、知识产权、人员移交的详细清单;(5)参加并监督项目移交的全部过程;

(6)对项目移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事项作出初步裁决;(7)当事人约定的赋予项目移交委员会的其他职责。

1.3.2应委托人的要求,律师可以对项目移交委员会履行职责的程序、方法的合法性、合约性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第二节 项目移交条件审查

2.1项目移交的一般前提条件

应委托人的要求,律师应当对项目移交的前提条件是否满足进行法律审查。项目移交的前提条件一般包括:

(1)项目设施的最后恢复性大修已经完成;

(2)项目设施的性能测试已经完成并符合规定的测试标准;(3)项目主要设施的已使用年限不高于事先约定的年限;

(4)备品备件和其他易损易耗物品的储备数量、质量满足届时的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和事先约定;

(5)所有建筑物、构筑物无结构损坏和可能影响项目后续正常运行的其他缺陷;(6)所有项目设施、设备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所有设备工况良好,满足性能和工艺要求;

(7)项目运营商(移交人)已经向项目接收人提交了缺陷责任期维护保函;(8)项目接收人的相关人员经移交人培训合格,能够胜任项目移交后的项目设施运营和维护工作;

(9)当事人各方约定的其他前置性条件已经满足。

2.2项目移交条件未全部满足时的变通方案审查 在项目移交条件不能全部满足的情形下,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变通方案,律师应当至少从以下方面协助当事人审查其可行性:

(1)变通方案的实施应能确保项目设施在移交日后至保证期届满的期间内不间断地、安全地、满足性能和工艺要求的正常运营;

(2)在满足前述第(1)项的前提下,变通方案的实施是否将导致移交日后项目设施运营成本或者其他财务风险的增加;

(3)在满足前述第(1)项的前提下,变通方案的实施是否将导致移交日后项目设施运营技术风险的增加;

(4)在满足前述第(1)项的前提下,变通方案的实施是否将导致项目运营的民事法律风险(如对于某些合同的违约或者不能适当履行的风险、对他人可能的侵权风险、被他人侵权的风险、法律变更的风险)增大;

(5)在满足前述第(1)项的前提下,变通方案的实施是否将导致项目运营的行政法律责任风险(如对于某些行政法律规章的不能完全遵守的风险)增大;(6)在满足前述第(1)项的前提下,变通方案的实施是否将导致项目运营的其他法律责任风险增大。

第三节 项目移交内容

3.1移交范围

3.1.1律师应当协助当事人审查下列项目移交范围的确定依据:(1)项目发起人与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签订的项目特许经营协议;(2)项目发起人与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签订的服务协议(如有);(3)移交委员会确定的移交清单;

(4)项目发起人与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达成的涉及项目移交范围的其他协议。

3.1.2律师应当协助当事人审查上述项目移交范围的确定依据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果存在矛盾,应当协助当事人判断合理合法的文件解释顺序。

3.1.3 律师如参与协助委托人确定移交清单或者具体移交内容,则至少应考虑如下方面:

(1)拟确定的移交清单或者具体移交内容是否超出了既有的约定;

(2)拟确定的移交清单或者具体移交内容中超出既有约定的新增移交项目是否为移交后的项目正常运营所必须;

(3)拟确定的移交清单或者具体移交内容中超出既有约定的新增移交项目是否可能明显增加委托人的: a)费用开支;

b)准备这些移交事项的时间; c)技术责任; d)法律责任; e)其他风险。

3.2最后恢复性大修

3.2.1律师应当提醒委托人查验最后恢复性大修是否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完成。3.2.2在最后恢复性大修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或在性能测试不能完全符合约定的情形下,律师应当提醒委托人在移交程序正式开始之前按照合同约定确定对于最后恢复性大修未完成的变通处理办法。在合同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双方应当按照确保项目移交后能够在合理的项目设施的剩余工作寿命时间内正常运营的原则协商变通处理办法并达成一致,否则项目移交将无法顺利进行。对于最后恢复性大修未完成的变通处理办法通常有:

(1)由于项目发起人原因导致大修未完成的,项目发起人豁免大修义务人的继续完成大修的义务;

(2)由于项目发起人原因导致大修未完成的,项目发起人同意延长大修义务人的继续完成大修义务的时间;

(3)由于大修义务人原因导致大修未完成的,项目发起人在同意大修义务人给予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减免大修义务人继续完成大修的义务;

(4)由于大修义务人原因导致大修未完成的,项目发起人在同意大修义务人给予经济补偿的前提下同意延长大修义务人的继续完成大修义务的时间;(5)由于不可抗力或者不能归责于双方中的任一方的其他原因导致大修未完成的,项目发起人与大修义务人达成的其他变通处理办法。

3.3零配件

3.3.1律师应当提醒委托人查验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是否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备齐符合技术标准的数量充足的零配件。

3.3.2在零配件储备不能完全符合约定的情形下,律师应当提醒委托人按照合同约定消除不符合约定的情形。在合同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双方应当按照确保项目移交后能够在约定的后续工作时间内正常运营的原则协商变通处理办法并达成一致。对于零配件储备不能完全符合约定的变通处理办法参照最后恢复性大修未完成的变通处理办法。

3.4保证期(质量缺陷责任期)

3.4.1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移交项目时,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向项目发起人提供一定期限的项目质量保证。项目质量保证内容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一般包括:(1)项目建筑物、构筑物的质量保证;(2)项目设施、设备的质量保证;

(3)合同约定的项目运营一定期限内所需备品备件的质量保证;(4)因项目运营所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保证;

(5)为了确保移交后在保证期内项目运营能够安全、连续、符合约定技术标准的其他质量保证内容。

3.4.2项目在移交后的保证期和保证范围内发生不属于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的后续运营商过错情形的、项目不能安全、连续或符合约定技术标准运营的情形的,移交前的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应当在接到项目发起人相应通知后的规定时限内履行修复、更换等质量保证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3.4.3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未及时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项目发起人有权依照合同约定或者为了尽可能减少项目运营损失,而另行委托他人完成质量保修工作,相关费用从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提供的维护保函中扣除,或者向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另行追索。3.4.4律师可建议当事人就项目质量保证事项投保责任险,责任保险合同中应当明确投保人为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项目发起人为第一被保险人,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为第二被保险人;保险责任应当包括合同约定的全部保证内容。

3.5技术许可、转让、移交及培训

3.5.1律师应当提醒当事人注意,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移交项目时,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或者根据合同目的向项目发起人转让或者许可那些为确保移交后项目能够安全、连续、符合约定技术标准运营所必须的运营使用技术。

3.5.2如果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对其中的某些技术没有所有权而只有被合法许可的使用权,则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有义务确保项目发起人能够从该等技术的合法许可人处获得同样的许可,以确保在移交后的项目运营中能够合法使用该等技术,并且这样的许可应当不需要项目发起人另行支付许可费,除非在本章第3.1.1款项目移交范围的确定依据中项目发起人已经同意另行支付许可费。

3.5.3如果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对其中的某些技术具有合法所有权,则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应当将该等技术转让给项目发起人,或者至少有义务确保项目发起人能够免费获得对该等技术在本项目运营中的合法使用权。

3.5.4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律师应当提醒和协助当事人核查技术移交的内容一般包括:

(1)所有有关该技术的说明文件、操作文件、技术原理参数资料、计算机程序(源程序或者至少是执行程序);

(2)所有有效实现该技术所必须的辅助材料、工具、指令、密码;(3)所有保持该技术持续有效所必须的调试、检测、修复、替换方法及其辅助材料、工具、指令、密码;

(4)载明所有被移交资料知识产权归属的权利证明文件、技术许可合同、技术转让合同;

(5)确保项目发起人或者其指定的项目接收方的足够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该技术的培训资料;

(6)对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的项目接收方有足够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已经完成,并经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确认已经培训合格。本项培训可以结合移交日前一定期限内项目发起人指派人员与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人员共同参加项目运营工作一并完成。

3.6合同转让

3.6.1根据本章第3.1.1款“项目移交范围的确定依据”中的合同约定,或者如果项目发起人提出要求,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可将其与承包商、制造商、供应商等签订的、尚未期满的、与项目及其设施运营、维护、管理有关的合同,在可转让的范围内转让给项目发起人或其指定的项目接收方。

3.6.2在进行上述合同转让时,律师应当提醒和协助当事人审查合同转让各方主体的适格性、合同的可转让范围、合同价款的支付主体是否变化、合同转让是否增加一方或者多方的费用支出、合同风险等,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法律建议。

3.7合同取消

律师应提醒和协助当事人审查在移交日前取消可能在移交日后影响项目后续正常运营、维护、管理的,由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签订的,且在移交日前仍有效的有关项目或其设备设施权利限制的合同,或者有关项目运营的采购供货合同和其他合同。某些合同因故不能取消时,律师应提醒和协助当事人采取适当的保障措施,避免因此类合同的有效而导致的对项目后续正常运营、维护、管理的不利影响。上述保障措施一般包括:

(1)如果此类合同涉及到对项目土地、房屋、设备设施、收费权的权利限制,则项目发起人应当督促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与合同相对方达成协议通过另行向合同相对方提供不妨碍项目后续正常运营、维护、管理的其他保障措施(如另行提供担保)的方式履行合同;或者

(2)项目发起人应当取得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对项目发起人另行提供不妨碍项目后续正常运营、维护、管理的其他保障措施(如另行提供担保),以便在合同相对方行使权利时,项目发起人可以采取代为清偿债务的措施确保项目正常运营,并可对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行使追索权。

3.8风险责任转移

律师应提醒和协助当事人审查在移交日移交的任何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及其他权利)的权利是否完整。除非此前的有关合同或协议另有约定,律师应提醒和协助当事人在移交文件上说明,被移交财产的权利完整的,自移交之日起,被移交财产损毁灭失的风险责任由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转移至项目发起人;被移交财产的权利不完整的,自移交之日起,被移交财产损毁灭失的风险责任归于对该等财产的物质载体具有实际控制力的一方(可能是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或者项目发起人)。在本章第3.9条“人员岗位移交”中,岗位交接完成前(包括接岗人与交岗人在共同工作班次的岗位上)产生的岗位工作风险责任应由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承担。

3.9人员岗位移交

除非此前的有关合同或协议另有约定,律师应提醒和协助当事人在人员岗位移交时应具备下列条件或者完成下列事项:

(1)接岗人已经具备了项目主办人或项目公司确认的上岗人员所应具备的全部适岗工作技能;

(2)交岗人已将该岗位上一个合理的时段内已经完成的岗位工作及其工作记录向接岗人全面、完整、无误地交接完毕;

(3)交岗人已将该岗位下一个合理的时段内将要完成的岗位工作向接岗人全面、完整、无误地交接完毕;

(4)依据合同约定,或者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接岗人与交岗人应当共同工作至少一个岗位班次,由交岗人指引接岗人完成全部岗位工作;

(5)在接岗人不能顺利完成岗位工作的情况下,应视为岗位交接未完成,交岗人不应离开岗位。

3.10不动产移交

3.10.1不动产移交的一般内容

(1)土地使用权的移交(包括移交占有权、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2)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上地下其他定着物的移交(包括移交占有权、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

(3)不动产权利登记簿上其他权利限制的解除;

(4)基于对房屋、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上地下其他定着物工程施工、修缮、添附或其他加工承揽活动而可能存在的加工承揽人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解除或消灭;(5)对不动产移交前有关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税费的结清,并移交相关缴纳凭证;

(6)已设立所有权、使用权的不动产的质量、保修和其他保障服务权利的保证凭证(如合同、保修单)的移交。

上一篇:经典高效的团队建设下一篇:团日风采大赛策划书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