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精选13篇)

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 篇1

这首诗在构思上,诗人用对比(对照)与层递相结合的方法,倾诉远离大陆的游子一往情深的“乡愁”。从“小时候”离乡背井写起,层层深入,写到现在,归结到最大的乡愁是由于“一湾浅浅的海峡”相隔而成的。至于如何消除乡愁,诗人并不点破,含蓄于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回答。

全诗共4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4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4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4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而是投射于具体的对象上。这也是诗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一枚”“一张”“一方”“一湾”4个表数量的词语也运用得很准确。

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 篇2

1. 溶乡愁于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中。

古国故乡故园, 人之所恋, 古今一样, 中外相同。从海涅的《在可爱的德国故乡》到莱蒙托夫的《祖国》, 从屈原的《离骚》到李白的《静夜思》, 从40年代的《流亡三部曲》到上世纪70年代的《长城谣》, 概括了多少游子眷恋故国亲人的感情啊!然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在秉承传统主题的基础之上, 又赋予了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感, 不露痕迹地融传统于现实, 将个人悲欢、祖国之思、民族之恋融为一体, 寄寓着千千万万海外游子的祖国之爱, 概括了整整一个时代华夏子孙的共同感情。具有传统乡愁诗无法比拟的深度和广度。乡愁原本是一种难以捕捉无法具体可感的情绪, 余光中先生在广远的时空中把乡愁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 这是余光中先生在“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人生不同的阶段里, 这些是最能体现“乡愁”特殊内涵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意象所具有的特定内涵, 如: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 恋国之恩等等, 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普遍的感受和产生共鸣的基础。

2. 厚积薄发谱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浓浓乡愁, 既包容了无数的海外游子不尽的思乡之情, 又概括了诗人独特而又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深刻体验。余光中先生是福建省永春县人, 少年时候做了流亡学生逃到大后方重庆去读书求学。那时候, 让他企盼, 让他魂牵梦绕的只有那贴着一方邮票, 盖着圆戳的母亲的来信。正如他在《梅雨笺》里所写:方的邮票/圆的邮戳/只轻轻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烙印。又如余光中先生在《乡愁四韵》中所说:“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余光中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随父母迁居香港, 后又去了台湾读书学习, 1956年结婚, 1958年去美国留学, 并任客座教授, 身在异国, 心在家乡, 手里摆弄着那一张窄窄的船票, 怎能不油然而生一个异国孤客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和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一样也是一个大孝子。1958年7月母亲去世遗体火化, 那骨灰盒安葬在台北市郊的圆通寺, 薄薄的一层水泥板, 内外相隔比千山万水更遥远, 这是一个孝子的乡愁让他抱恨终天的一方坟墓。正如余光中先生在《招魂的短笛》中所说:“而清明的路上, 母亲啊, 我的足印将深深, 柳树的头发上滴着雨, 母亲啊, 滴着我的回忆。魂兮归来, 母亲啊, 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热爱中国, 他曾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余光中先生中年以后, 渐渐懂得了世事苍桑, 于是雄心消泯, 有了叶落归根的愿望, 故国故园故乡便频频入梦, 然而这一愿望, 迄今尚未实现, 遂将各种愁思寄予那一湾可恼的海峡。紫金山的风光、夫子庙的雅韵早已渗入他的血脉, 嘉陵江水、巴山野风又一次次将他浸润。

余光中先生的厚积薄发合成了这一曲吐不尽的乡愁。

3. 巧妙的构思中表现出了跌岩起伏的乡愁。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吸收并传承了我国《诗经》的艺术精华。四个独立小节基本均衡对称, 每小节之内又有长句与短句的变化, 从而使诗在外形整齐中又有了参差变化的结构美;每小节里面都有“乡愁是……”、“我在这头……”、“……在那头”等迭词重句, 加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叠词、数量词在同一位置的巧妙运用, 既表现出了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音乐美, 又使全诗显得低回曲折, 如泣如诉, 恰似一浪接一浪地涌来的波涛, 这恰与作者精心选取的四个抒情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相吻合, 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情感过程。

浅析余光中的“乡愁” 篇3

关键词:乡愁 情感 民族精神 海峡

乡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因而,古往今来,人们基于对祖国、家乡的思念之情就成为普遍而恒久的主题。余光中《乡愁》所抒发的不仅是个体的内在情感,更蕴涵着亿万中华儿女渴盼两岸统一,和谐团结的民族精神和历史责任感。因而具有典型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一、乡愁是一种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中华儿女有着一种深沉的精神意识,这种精神意识历经数千年历史长河的沉积,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乡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里,像这些描写乡愁的内容极为丰富,因而可以说《诗经》是乡愁的文化传统之源。这也说明悠久的乡愁文化传统不仅源起于《诗经》,而且在那远古时代里已醞酿成熟。及至屈原《离骚》所表现的去国怀乡的乡愁情怀,则使这种传统由民间百姓的自由抒发而发展到以文人为主导的高雅境界。从此,乡愁成为历代文人赋咏不尽的永恒主题和深蕴内涵的文化传统。

二、乡愁是一种对故土眷恋的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乡愁蕴寓着人们对家乡的情感回忆。俗语云“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故人亲情暧,家乡井水甜。”(周巍峙《跪拜大地》)家乡的风土人情,山山水水,甚至人生中孩提时所嬉戏、玩耍的种种情形经历,在人们的大脑里潜意识地存储着丰富的相关信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这些信息将会被激活而成为一种精神上的情绪反映。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情感思念或渲泻。“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当困惑苦闷厕身于北魏阵营的陈伯之将军展阅声情并茂的家乡故友来信。家乡那无限熟悉的万千风物历历在目。终于,陈伯之弃暗投明,回归到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梁朝。“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白居易《忆江南》)“跪拜大地,跪拜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乡情,是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挚爱、一份纯净温馨的眷恋、一份永不褪色的回忆。”(周巍峙《跪拜大地》)因此,乡愁的产生在于人们对故土眷恋的内在情感。

三、乡愁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国共构的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情感,始终建立在独立、自由的民族、地区以至国家上。就是说,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前提下进行的。这不仅符合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团结统一的精神品格,而且在儒家思想里,修身、治家平天下是人生的发展路径和奋斗目标。建立和谐、团结的家庭,进而建立和谐统一的民族、国家。屈原闻知郢都失陷后所产生的对故都强烈思念情感并留芳万代,“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門而轸怀兮,甲之鼋吾以行——”(屈原《哀郢》)首先是因为他是一个无限忠耿于祖国的伟大爱国者。杜甫陷安史叛军中的乡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直接反映的就是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作者抒发了守边将士对家乡浓浓的思念情怀,更体现了为捍卫祖国边境安宁而有家归不得的爱国崇高精神。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斗士式的爱国主义诗人,留美期间,他的浓浓乡愁就是一股股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热流:“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这种爱国的崇高情怀在他《致吴景超》信里得到证明:“我想你读完这两首诗,当不致误会我想的是狭义的‘家’。不是!我所想的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因而,乡愁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崇高情怀。

四、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家乡的美丽可爱在于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美,更在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人伦之美。这种社会人伦关系就是家人、亲戚、朋友的亲情、友情。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诗中通过想象描写家乡月夜时妻子正在独自忆念长安的情形,表达了作者被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时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正因为战乱而致令长别家园,杜甫对家乡亲人的忆念也逾益日深。“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这些,都充分表明,乡愁是一种追求和谐亲情的精神诉求。

五、乡愁是一种幸福的希望与无奈的痛苦交织的情感体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顾名思义,“乡愁”的产生是在远离祖国、家乡的异国他乡背景下精神上的情绪反映。因而,悠悠乡愁,在于人们的情感依归是国家、民族与家乡。从这方面上说,乡愁是幸福的希望,它反映了人们虽身处异域,却时刻关心着祖国、家乡的命运与发展。他们通过想象祖国家乡的美好变化来寄寓丰富的内心情感。“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闻一多《太阳吟》)但是,乡愁又是无奈的痛苦,人在他乡,关河相隔,迢迢万里,要想目睹祖国、家乡的尊容,或是投怀于母亲的怀抱,感受家庭亲情的温馨,却是可望而遥不可及。“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蒹葭》)“呵,漂泊之年月,/带去我们之嬉笑,痛苦,/独余剩这伤痕。”(李金发《故乡》)这是多么深刻的漂泊异乡的痛苦情感体验!

六、乡愁是一种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的情感升华

余光中《乡愁》的实质就是游子与母亲,即台湾与祖国大陆“海峡盈盈一水间”所产生的彼此无法割舍的骨肉关系的缕缕思念情怀——“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生于江苏南京,1948年随父母离开大陆家乡居香港,次年赴台,至写作《乡愁》时已足有三十个年头。此际,他必然清楚地记得,十五年前,就在这宝岛台湾上,曾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为思念故乡而哀切痛哭:“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于右任《遗愿篇》)其时,痛别祖国母亲多年的他,也时时听到母亲痛楚的呼唤:“喊我,在海峡这边/喊我,在海峡那边。”(余光中《春天,遂想起》)而现在,罹受三十年的故乡梦牵魂绕痛苦的余光中,在抒发内心的思乡情感时自然表现得强烈而深沉。诗中选取了人生最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过去)、老年(现在),同时,选取生活中的四种普通物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构筑痛苦无奈的深沉绵渺意境。从而使诗人在最后喷薄而出的呼喊中把思乡的情感升华为对海峡统一的热切希望与祝愿的民族精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总之,《乡愁》是一篇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它给人以时序的连贯性,也给人以意象内涵的丰富层递感,更给人以民族的历史重任。通过《乡愁》,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诗歌思想“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余光中《白玉苦瓜》序)同时,《乡愁》在形式上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三美”(建筑美、音乐美、色彩美)之结构美、音乐美的和谐统一,使得全诗读来回旋往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有效地助成了诗歌内在的哀婉情韵。

参考文献:

[1]钱谷融,吴宏聪主编.现代文学作品选[M].(自考教材)

读余光中的《乡愁》有感 篇4

乡愁——一辈子解不开情结

姚小丽

一天,惊闻先生已逝,于是捧起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越想越辛酸。那句“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更是让我泣不成声。

上中学时,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对诗人其中的情感始终不能理解。那句“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真是只读不知其味。今天偶然再读乡愁,余先生的音容笑貌,余先生在苍白的头发下掩藏的满含热泪的眼睛,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真是诗人已远去,乡愁咏流传。那句颤抖中满含深情的话语,早已成了我心中一道永恒的痛。

为什么我对乡愁是如此深爱,真是我也感同身受。记得12年前我背起书包,第一次去外面求学,妈妈风尘仆仆把我送到学校的情景,妈妈在村口守望的眼神,我至今印象深刻。后来大学毕业了,我毫不犹豫的回了老家,在县城一所私立学校任教,工资虽不高,但每天都可以回家吃妈妈做的饭,真是特别满足。因为老家那几年没招编,我就果断地考了出去。可是如今因为成家,远嫁他乡,乡愁 就是 一张张车票,我在这头,家中的双亲在那头。每次有月亮的晚上,夜深人静时,看着熟睡中的孩子,或者自己孤身一人在宿舍,窗外的那轮明月啊,你能借着月亮的清辉捎去我对远方父母的牵挂吗?透过月亮,我仿佛走在北方宽阔的马路上,夏天偌大的卖场上可有我辛苦劳作的双亲?镇子上的村口每次有学生路过家门,妈妈是不是这时都在问:女儿也要放假了吧?每次接到妈妈爸爸的电话,真是欲语泪先流。如果…如果我此时在家里在镇上上班或者早到县城上班去了,天天都能看到爸妈,那该多么幸福啊!真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中所作“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每次走在路上,听到那熟悉的乡音,看到那熟悉的车牌号,我都特别兴奋,都会特别注意去看,去打听,他会是和我一个县城的吗?他可有我爸妈在家的消息?每次走在路上,看到那一排排整齐的像卫兵一样的白杨树,就一阵欣喜,我到安徽的北方了吗?列车啊,别停,一直别停,请把我带回我一辈子热爱的老家去吧,那里才是我的根,那里才是我的命。

谁能理解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一颗赤诚回家的心,我也无数次思考过,如果不为了孩子,我会果断回家,继续耕耘我的三尺讲台。所以我也无数遍说:此生有女不远嫁。因为真的永远没人体会当夜晚华灯初上,家家欢声笑语,我还是一人奔波在外,妈妈爸爸还在遥远的家乡等我消息的时候的那种无助和孤独。永远没人体会当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是多么想回家!家——故乡永远是温暖的港湾,心灵栖息的场所。爸妈年龄大了,他们生病时没人照顾,他们无聊时没人聊天,他们一定一定也在牵挂他心爱的女儿吧?!可能现代诗人席慕蓉也是太思念故乡了吧,才会写出那些触人心弦 的诗句。“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是啊,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是一辈子解不开的情节。如果有时间,趁我们还能走得动,我都会拖家带口地回去看看,因为爸妈在哪,家在哪,家在哪,根在哪,骨子里的乡愁就在哪。

余光中的乡愁说课稿 篇5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是一个现代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像,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的感情。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动人的一曲,因为他抒写的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层层推进,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乡关之思,故国之恋。全诗构思精巧,复沓手法以及叠音词的运用更增添了诗的音韵美。

(二)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

2、诵读法。

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读。“三分诗七分读”,教学中,教师采用配乐朗读,学生练读,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蕴。

3、写作训练法。

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想景悟情,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从而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得具体可感。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

(同时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导入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一首秋思,道出了多少游子凄凉断肠的乡愁,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了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摸样?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总是泪水涟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板书),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如烟如雾的乡愁世界。(声画结合,目的是塑造氛围让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要求:感受诗的感情基调,体会诗中蕴涵的感情。

2、生试读一遍,让生指出在朗读此诗时应把握的朗读技巧。

展示朗读要求:1、读出节奏 2、读出重音 语速(舒缓),语调(深沉),感情(真挚),节奏(多停顿,不宜读长句),

播放《乡愁》视频朗读。让学生自由练读2-3遍,抽查个读,师简评。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停顿,重音。

(三)解读诗歌。

1、想景捂情。

过渡语: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诗中作者用什么事物来形象写出。学生讨论回答: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创设意象是诗歌中经常用到的创作手法,抓住诗作中的意象来感悟诗歌是诗歌学习的一种方法,那么如何来感悟呢?展示:

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四项事物上,要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更应该透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何时、在何地、何人在做什么事,这样特定的氛围中流露出怎么的情感。请同学们就其中一节进行想象,从而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就第一小节,“邮票”作了个展开想象的范例。展示:

邮票,可以想象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晚上,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但是路途遥远隔着万水千山不能回到她的身边。只有在昏黄的灯下把这份依恋和思念倾注在信笺间,再小心翼翼地贴上这小小的邮票。因为只有它可让自己的心儿飞越万水千山,李白是“我寄愁心于明月”,小作者只能“唯寄愁心于邮票”。他仿佛又想到离家时妈妈送他到小村 外,关心的话儿说不完,那温馨的春风多像母亲慈祥的爱抚,那三月的阳光多像母亲眷眷的爱心,那风中依依的柳条多像母亲那不舍的深情。真是邮票小小,深情依依。

下面大家展示想象,仿照范例也行,自由发挥也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也行,三两个同学完成也可以,把你的想象倾注于笔端。写过之后,让学生前后互评,推举写的好的在全班朗读。

2、归纳四种乡愁,展示: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对母亲的思念: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对妻子的依恋: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对母亲的追念:现在——海峡,游子与大陆的分离,对故土的眷恋。

3、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在情感的抒发上有什么不同和联系?

学生讨论回答。师展示:

个人思乡之情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真是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

(四) 回顾写作背景及作者并且与当前政治形式结合,渗透爱国教育。

(五)拓展阅读。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男女生互读两首乡愁,感悟共同的情感。

(六) 在满文军《望乡》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的教学,同时展示作业:

一、背诵余光中《乡愁》。

二、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写出对诗中四个意象的理解。

三、课后收集三首古今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歌。

自我评价:

整个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标要求,立足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把学习与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采用情景教学法、朗读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创设情景导入,激发情感,营造气氛。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以悠扬、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歌曲和画面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由此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让学生尽快的入情入境。

朗读法: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听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藉此落实教学目的。

写作训练法: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想景悟情,让学生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从而将飘渺抽象难以捕捉的乡思愁绪变得具体可感,在此基础上,归纳小结文章的主题。

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拓展阅读,运用练习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余光中:乡愁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篇6

两岸思乡曲 诗翁故里情

“非常感动。”12月20日,余光中伉俪专程回乡观看交响诗剧《乡愁》演出的,他看后有点激动地说,非常感谢家乡人民精心创排了这部交响诗剧。

一首诗歌,一部诗剧,共同演绎了两岸同胞的思乡共鸣曲,也谱写了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乡愁。《乡愁》是余光中1971年在台北思念故土时创作的,据说他当年创作这首诗仅用了20分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确认了此事,说:“自己思念家乡、怀念祖国的情感已经在心里沉积了,灵感瞬间找到了‘出海口’,就一气呵成地书写了自己的乡愁。”

“乡愁是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爱情一样是永恒的主题。”余光中说,文学作品是沟通人类心灵的,可以跨越年龄、性别和民族。“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打动人心,就像我们没有做过强盗,但喜欢《水浒传》,不是贾宝玉,但深爱《红楼梦》。”

调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时隔半个多世纪,老诗人终于踏上了回乡的路,回到永春故居圆满地完成了“寻根之旅”;,他又专程回到泉州,欣然担任泉州参评“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的推荐人,向海内外宾客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回乡时,他的诗心被深深地触动了,为家乡留下了新的诗篇——《洛阳桥》,该诗在《泉州晚报》首发后,引起了广泛共鸣。

右手写诗 左手写文

余光中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被誉为当今文坛苏东坡。梁实秋生前曾盛赞余光中是“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提起余光中,有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首《乡愁》。对此,余光中希望广大读者看到《乡愁》,不要是第一首,也是最后一首。他说:“我做诗千余首,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不仅是在诉说乡愁。最近十几年,我又在写关于环保主题的诗,希望广大同胞珍爱自己脚下这片土地。”

“诗与文各有用处,抒情时宜用诗,记事时多用文。”余光中说,作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或作家,不仅要熟悉各类题材的文学作品,还要能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创作。

用母语写出“真情实味”作品

“中华文化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圆周无处可寻,圆心无所不在,这个半径是什么,半径就是中文。我希望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个半径拉得更长一点,这个圆就可以画得更大。”余光中坦承,自己的文学生命能保持常青,得益于对中文的热爱。他说,中文是中华数千年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学是自己文学生命最重要的源泉。

余光中希望青年诗歌创作者要从古典诗词汲取养分,也要吸收“五四”以来新诗的成果。同时,还要深入体验生活,把生活的经历变成艺术的经历,就能够创作出动人的诗篇。他说,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乡音”,例如鲁迅的绍兴话、沈从文的湖南话,老舍的京腔。文学创作除运用好中文外,还应用好地方方言、俚语和童谣等,这些也是母语的组成部分,用好母语才能写出更具“真情实味”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称自己是茱萸的孩子,因为他在九月初九那天出生。为此,他对重阳、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特别重视,他认为这些是中华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弘扬这些传统节日,凝聚全球华人的心。

【作者简介】

余光中,著名诗人、散文家。祖籍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因创作《乡愁》等诗饮誉海内外。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称是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20,获首届“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贡献奖。

“而未来/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去那头/我来这头……”两年前,余光中回泉州时又即兴续写了《乡愁》的第五段,这是八旬诗翁时隔四十多年后为《乡愁》书写的续篇。他说,这是两岸同胞共同书写的诗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创作《乡愁》时并没有写明两岸发展未来,而是留下空间。

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 篇7

1 认知凸显观

凸显观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一种基本的语言认知观,是对世界朴素图景进行描写的基本原则[3]。凸显观主要涉及语言中所表达的信息的取舍和安排,是人类主观认知超越逻辑推理和客观性的语言表现。以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为例,描写该情景的语言表达方式不止一个,如The car crashed into the tree,或者The tree was hit by the car.但根据经验,以the car开头的表达显得更自然,更容易被大脑接收。这是因为在整个运动事件中,运动着的car相对于静止的tree显得更为突出,更能体现the car has broken down这一事件的中心。凸显观的另一个主要论点是一个句子主语的选择取决于该句所描述的情景中各成员所享有的不同凸显程度。一般来说,主语之所以能成为主语,是因为我们选择它作为整个描写对象凸显程度最高的成员。在分析句法结构中,昂格雷尔和施密德(2008:157)更注重图形(figure)与背景(ground)的作用。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的基本特性。语言表达式是基于人们对事物或事件的感知,外界对大脑的刺激是杂乱多样的。大脑要对它们进行整理,根据最凸显的物体、事物的完整特性来组织语言表达。认知语言学按照对事物不同程度的凸显部分的认识来选择不同的表达式。

第一个深入全面研究“凸显”的是认知心理学家Giora,她提出的“等级凸显假说”(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1997/1999/2000)认为,意义的凸显等级不同于意义性质,它决定着意义进入大脑的顺序,最先进入大脑并被认知的应该是凸显意义[4]。从凸显到非凸显应为一个连续体。决定意义是否凸显以及它的凸显程度取决于人们大脑中的认知语境。“由于习惯性(conventionality)、熟悉度(familiarity)、使用频率(frequency)和典型性(prototypicality)而在我们大脑里面形成的编码的意义越是凸显,则其获取的速度越快。”Giora指出,语境和词汇在话语理解的过程当中是以一种平行的方式进行的。词汇在听话者那里所触发的对意义的联想是和该词汇对于听话者的凸显度有关的,也就是说最为凸显的意义总是至少在话语理解的起始阶段最早出现在听话者的大脑里面的。当然,语境起到某种预测和制约的作用,使得听话者最后选择较合适的诠释,但是对于某些根深蒂固式(entrenched)的凸显即使和当时语境不符合也会成为最终的选择。

在语义描述中,意象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兰盖克认为意象是指人们以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注意点和辖域、凸显不同的方面来观察某一情境,形成不同的意象,以便去理解和把握某一感知到的事物和情景的能力。同一情境之所有不同的意象,取决于四个参数:选择、视角、凸显和详略程度[5]。这些又被统称为焦点调整。当确定好某一意象后,随后而来的则是具体词汇的选择。假如一个人要表达“red”这一意象,他也许可以想出很多与这个意象关联的词汇如“ruddy,carmine,cherry,crimson,scarlet”等等,至于最终他会采用这里面哪个词汇来表达则跟这些词汇对于他的凸显度有关系,当然最终采用什么词汇还跟语境有重要的关系。在Giora看来至少在会话的起始阶段,对于说话者来说在选择词语来表达概念的开始阶段,熟知的词汇总会凸显的。

2 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分析

认知凸显与信息选取和安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在言语交际中,说话者通过选取不同的词语的表达来凸显对某一意象或者某一范畴的不同概念的表达。正如Vossen(1995)指出的那样,因场合不同和听者不同,马路上的车可称之为traffic,cars,traffic jam,or polluters等。实际上,对词汇的选择过程也就是凸显某事物的某一方面特性的过程。当选择某一词语来标定一定场合下的某个范畴时,凸显的部分就显而易见。在隐喻性语言中,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相互作用最为明显。

隐喻,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它会同时涉及多个不同的概念域。概念域(目标域和源域)中对最终词汇的选择绝不是任意的。尤其针对源域,对该域中的词汇的挑选更是限制重重。首先,最终词汇可能不是它所属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它身上可能还不具备所有家族相似性的最高最大值;其次,最终词汇之所以在不具备最典型特征时而能被挑选出来,成为源域的最终落点,是因为它的选择不仅需要它本身的原型概念参与,不可或缺的,还有目标域的参与和干预。

一个隐喻的形成,不仅需要成型的隐喻概念,还需要更细致的对概念域里面的词汇范畴进行类比,进行相似选择。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而这一点最终又会落到词汇概念的选择上。隐喻中,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彼此发生连接的纽带就是相似性[6]。相似性是隐喻赖以存在的基石。这种的相似性选择有时会使词汇范畴里的词汇地位发生变化。通过对比相似突出细致差别在大脑留下痕迹。这样的印记虽然看似微小,但对于隐喻成型的凸显方面有重大关系。

个案分析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首余光中的《乡愁》呈现给读者的是四幅鲜明而又具体的生活画面。诗的第一小节描绘的是诗人幼年在外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第二小节讲的是自己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只能是在逢年过节时坐船回家与家人团聚;第三小节描写的是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第四小节是全诗浓墨重彩的一段,说的是自己与家乡之间隔着台湾海峡,因为时局动荡不能回乡望亲,于平静中透出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的深厚情感。这里,本文作者将对这首诗的各个小节的第二句做认知凸显与词汇选择的隐喻相似性分析。基于诗篇是一个完整的语篇,其中定会涉及诗人当时语境和诗人主体的真实生活映像,但是这里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仍是凸显观对词汇选择的制约。

诗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分析如下:

“小时候”预设了时间情景,根据诗人的真实生活写照,在表达自己和母亲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有极大可能是使用过与“邮票”这一实物相关的事物的。但是相关事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选择“邮票”作为最终词汇呢?“邮票”和“乡愁”之间的相似性能凸显什么呢?我们先撇开概念域,单看范畴A和B,可看出“邮票”无论如何,在其范畴词汇中地位都不是最典型的。在A里,根据日常人们的生活经验,“信纸”和“笔”,相较于“邮票”而言更具有“写信”这一概念的典型,这是因为写信的首要就是要有纸和笔。在B中,“邮票”都已经成为了“票根”“票据”的下义词。但即便在下义词中,邮票也不能说是享有了该范畴内所有成员的最大家族相似性。然而,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为什么千挑万选,最终“邮票”被选定?这是因为目的域的参与和干涉非常明显。当我们在做关于“乡愁”的概念特征分析时,我们看到它所涵盖的语义特征包括分隔、距离、路程、移动、往返等相关概念,后一个概念的外延总是要大于前面一个的外延。总而言之,“乡愁”是两个点之间的运动。如果乡愁要有一个载体话,这个载体必须也可以进行两个点之间的往返。但这种往返也是有条件的。譬如在范畴A中,能进行距离运动的载体可以是邮递员,但是没有选择它,这是因为“邮递员”本身所具有的概念特征中,表达往返的这一概念不及邮递员作为活生生的人这一概念凸显。再看范畴B,B里面有很多种那个年代常用的各种票,之所以选择邮票,作者认为这是由于真实生活中诗人就是通过寄信的方式和母亲交流情感的。因此,诗节的成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中,最终圈定“邮票”,把“邮票”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典型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凸显它的认知语义地位。

再看诗的第二节,“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预设了时间情景,同诗篇第一节分析类似,长大后的诗人成家立室,但苦于当时社会境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大陆与台湾两岸并不允许直通。因此,在诗人的探亲路上,诗人都必定要通过船只才能到达彼岸。但是,我们又可以发问,与轮渡相关的事物那么多,为什么选择“船票”作为最终词汇呢?对于“乡愁”的概念特征,上一诗节已做过分析,这里,我们来探究诗人在选择“船票”一词所体现的凸显观分析。

在水上交通工具中,“船票”这一概念恐怕是属于最底层级的下义词了。从上表可以看出,即便在船务用具范畴中,“船票”在“船灯”、“水手”、“桅杆”、“船帆”、“船舵”等这些同层级范畴词中都是非典型的,可有可无的,它处于边缘化地位。但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是为何可以一下鲤鱼跳龙门般的翻身成了主人呢?那是因为只有票据才能证明诗人有资格上船,诗人拿到的那一张窄窄的船票,是他唯一上船下船的有效凭证,是他能够回家唯一的希望。而那些个“船灯”、“水手”、“桅杆”、“船帆”等等都不足以满足“船票”所承载的特征——往返、分隔、有效凭证、家的念想——其作为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

同理,诗篇的第三和第四诗节都做类似的认知凸显词汇选择分析,词语从年少时的一枚“邮票”,到青年时的一张“船票”,到后来的一方“坟墓”,最后落脚到现时里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源域词汇的选择都离不开目的域和现实情境的参与和干涉。在建立起源域与目的域之间的隐喻相似性后,结合真实语境,对各个范畴内概念的选择就是对意义的凸显进行认知分析的过程。

3 结束语

人们使用语言即是在进行选择,而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诸因素的影响。综合词的概念和语境参与,词汇的选择体现了认知凸显观对于词的概念等级的选取和安排。文章就认知凸显的概念和词汇选择与凸显的个案分析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认为词的最终选定是由于人的认知凸显的偏向——目标域所映射的概念特征和源域范畴词汇词义特征两者的典型最大值——和真实语境下的定向选择。

摘要:基于认知语言学凸显理论,以台湾诗人余光中《乡愁》为研究素材,探讨认知凸显对词汇选择不仅是对词的概念的选择,也是对不同的语义范畴等级之间的选择。不同的语义范畴又涉及到其中各词汇隐喻概念的延展,同时,不同范畴等级中不同词之间的选择也受到语境和现实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

关键词:凸显,隐喻,词汇选择,语境

参考文献

[1]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h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9-91.

[3]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周树江.论比喻性语言意义凸显的认知阐释[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8(4):58-78.

[5]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佘光中的“乡愁”情结 篇8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3年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历任台湾师大、政大、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曾在美国讲学四年。因眷恋故土,神游古典,所以自命为“江南人”,亦自称“五陵少年”。已出版诗集、散文、评论和译著40余种,他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作品多次获文学大奖,诗文皆有很深造诣。梁实秋评价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诗集有《舟子悲歌》《蓝色的羽毛》《五陵少年》等,散文集有《左手的缪思》《掌上雨》《听听那冷雨》等。

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余光中在1949年不得不离开大陆,离开了生他养他21年的故土,也离开了他无数的亲朋好友,从此开始了天涯漂泊的辛酸旅程。

整整21年,而且是人生之初的21年,该有多少深刻的记忆已烙在心头,该有多少真切的情感已深入骨髓。如今,就这么说走就走了,要是走个三五个月或者三年五载也还罢了,至少也不至于会让人有多难过。因为终究还是要回来的嘛。可是,这一回的离去却极有可能是永远的诀别,这就算搁普通人的身上也定然难以忍受,何况是这个“眷恋故土,神游古典”的性情诗人呢!所以,余光中自己也说:“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间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的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阅历文化积淀的丰富,余光中先生这股“乡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延展,已不单单是原来那种简单的距离上的牵挂,而更多了一层厚重的沧桑之感。他后来在谈到作品中永恒的怀乡情结和心路历程时说过:“不过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

可见,一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在他离开大陆的那一刻就形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更浓更酽,只等哪一天喷薄而出。

“乡愁”诗人

乡愁是中国诗歌史上历久弥新的一大主题,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或吟诗或作赋,用不同的形式反复吟咏。于是就有了李太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伤:于是就有了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怅惘:于是就有了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期盼……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无论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李太白,还是旷达大气的崔颢,抑或是精通变法的王安石,其乡愁诗诉说的都只是诗人一个人的忧伤,因而缺少了一点对读者心灵的震撼力。可余光中先生却拓展了“乡愁”的深度和广度,表达出天涯游子十分普遍的家国之思,因而更具穿透力和震撼力。

据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余光中就开始了怀乡诗的创作,大概是尘封太久的缘故,这道感情的闸门一旦打开,从此就很难被合上。他先后写了许多的怀乡诗,其中有被人们争诵一时的“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简单的语句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故土情结。1971年,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20分钟便写出了举世震惊的著名诗作《乡愁》。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的不再是个人单纯的乡愁,而是一方土地对祖国母亲的乡愁,她融入了一种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是诚挚的祖国之爱与民族之恋交汇成的乡愁。

《乡愁》一经推出就立即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尤其击中了那些常年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柔软的心灵,余光中也因此获得了“乡愁诗人”的美誉。

仿写“乡愁诗”大比拼

最催泪

小时候,乡愁是火车的鸣笛声,我在求学的列车上,母送游子泪洒站台。长大后,乡愁是一轮中秋月,月圆之夜^未圆,父母辛劳陷苦海。后来啊,乡愁是故园的老屋,至死未盼到儿归的父母,让儿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而现在,乡愁是故乡湛蓝的天空,安息天国的父母啊,但愿来世还做您的乖小孩。

最切题

孩童时代,乡愁是一湾清泉,看得见底,却看不见你。少年时代,乡愁是一片纸屑,风有多大,就能飞多远。青年时代,乡愁是一部电话,这边是我,那边是你。老年时代,乡愁是一杯老酒,喝得越多,越觉得清醇。

最无厘头

小时候,中秋是一块甜甜的月饼,我吃一口,母亲吃一口。长大后,中秋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中秋是一种淡淡的乡愁,那甜甜的月饼,一人一口。而现在,中秋还是中秋,母亲在天上,我白了头。

最跑题

《乡愁》余光中(推荐) 篇9

作者:余光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读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

2、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自学探究的能力。

3、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思乡怀亲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换来推进抒情特色。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柔美的音乐与画面的配合下深刻领悟诗意与诗情。

2、加强诵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情绪和爱国情感。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讨论,理解诗歌中丰富的意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李谷一演唱的《乡恋》,大屏出示歌词:

你的声音,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我的情儿,我的美梦,永远留在你的怀中。明天就要来临,且难得和你相逢,只有风儿,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2、学生思考:如果你觉得这首歌美,美在哪里?如果你认为这首歌不好,不好在哪里?

明确:拟人手法的运用;通篇没有出现一个乡恋的字样,但处处充满深沉的思乡之情;反复咏唱;柔美的旋律等。

3、这首歌流行于八十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台湾诗人余光中已经写了一首著名的怀乡诗《乡愁》。

二、走进作者

1、大屏出示余光中头像。

2、请同学介绍,教师做补充。

三、诵读诗歌,品味意象和情感

过渡:《乡愁》与《乡恋》有异曲同工之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一)诵读诗歌

1、学生试读,体会感情。注意:朗读中应紧扣哪个词语来表现呢?

2、小组交流划分节奏,标记重音。

3、大屏出示划分的节奏,听示范朗读。师生交流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忧郁深沉、失落、哀痛、惆怅等。

4、学生自由诵读,再次体会感情。

5、个别朗读,学生评价。

6、配乐,全班有感情的朗读。

(二)欣赏诗歌

过渡:通过同学们深情的朗读,老师被你们柔美而略带哀伤的情感所打动。那么,请同学们思考:假如把此诗的标题改为《乡恋》,可以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归纳。

1、小组合作探讨:

(1)诗题为《乡愁》,作者在诗中也运用了四个“乡愁”,那 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乡愁”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

(2)作者因为什么而忧愁?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情感,诗人是借用哪些具 体事物来寄托这种愁绪呢?

明确:时间变化 表达意思 具体形象 小时候 母子分离 邮票

长大后

夫妻分离

船票

后来啊

母子死别

坟墓

而现在 游子与大陆分离

海峡

2、乡愁是凝重的,可是,作者为什么用小而轻的“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形容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呢?听教师朗 读,思考。

明确:运用叠词,反衬乡愁之浓郁,增强诗歌表现力。

四、拓展训练

过渡:从板书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思国之情,从中,我们也发现,作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不仅仅抒发了个人的忧伤,更抒发了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

下面,请同学们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为话题,来抒发你心中沉酿的感情。

话题:母亲

乡愁

幸福

痛苦

五、结束语

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了,长期分隔的台湾何时才能与 祖国统一呢?“独在异乡为异客”,但是,我想对所有的炎黄子孙说:不论你走多久,不论你走多远,请记住:我们的血管流淌着同样的血,我们的胸腔跳动着同样的心,那就是-----《我的中国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乡 愁

余光中

时间变化 表达意思 具体形象 表达情感(抽象)小时候 母子分离 邮票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 夫妻分离

母子死别

游子与大陆分离 船票

坟墓

海峡 个人的故乡之思

余光中书写乡愁 篇10

很多人都记得余光中那首名为《乡愁》的诗,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至今萦绕在无数人的心头。即使很多年轻人早已不看诗歌,但提起余光中的名字他们仍然熟知。所以在讲座中,“乡愁”也就成为粉丝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余光中表示,其实自己是南方人,能够常常回到大陆也不过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而来到西安这不过是第二次。“我有十几首诗算是直接描写乡愁,其他还有上百首诗,写的是古代的诗人、英雄、豪杰,还有历史、文化等等,其实这也是一种婉转的乡愁。”余光中说,怀乡并不局限在某一省、一县,因为读书人有历史感、文化感,所以乡愁也不再是单纯地理意义上的,“比如美食、语言、历史、文化等,所以说乡愁是立体的。”接着他又笑说,“最近二十年里我回了五六十次故乡,所以现在我已经不写乡愁了,我写还乡经验。”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震、西安市作协副主席穆涛、杨乐生等也出席了此次演讲。演讲结束后李震说,对于余光中这样一个人文学人来说,来到西安更像是寻根,“《诗经》出于此,汉字出于此,中华文明出于此,余老来到西安其实就是回家。我们只可惜您回来的太晚、太少了,早回来您就不愁了。”这话立即引起了余老和在场粉丝的一片笑声。

余光中《乡愁》说课稿 篇11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余光中的乡愁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一.说教材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本诗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余光中于1971年,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他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感情所至,一挥而就,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这首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九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学习这首诗,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三.说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特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我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于是我就采用在课前播放余光中在大陆省亲的照片并配以罗大

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乡愁》这首诗是作者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时,感情所至写下的,30多年后,温总理在访美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这首《乡愁》诗。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关系到海峡两岸10多亿人民最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一步步变好,明天的团聚、欢乐、美好能够取代昨日的乡愁。

余光中《乡愁》教学过程 篇1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情感目标:体会海外游子拳拳的爱国之心,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去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理解本诗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3.激发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难点】透过意象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设计思路】

《乡愁》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20世纪70年代写的一首小诗。诗歌用优美的意象、低沉的笔调谱写的一首海外游子思乡恋国的凄美相思曲。是一首难得的思乡爱国的教育诗篇。为此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诵读欣赏,想象体会,引申迁移。通过这三个步骤重点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爱祖国”“爱家乡”的深刻意义,进而激发和陶冶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余光中乡愁课堂实录 篇13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就是今天要给你们讲课、和你们一起学习的老师。既然今天要讲课,昨天咱们是不是应该见上一面、认识认识啊?

生:是。

师:可是咱们昨天没见着,那今天现认识你们觉得来得及吗?

生:来得及。

师:好,那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赵,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啊?

生:赵老师。

师:对,真聪明!我姓什么来着?

生:赵!

师:记忆力不错嘛!现在我就想考一考你们的记忆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敢!

师:那好,我现在考考大家:我来说一首诗,这首诗共有两节,每节有四句话,我每次说两句,而且只说一次。大家听清要求了吗?

生:听清了!

师:诗人说:

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教师指定一名学生背诵,学生背诵得十分准确)

师:鼓掌!你真行,老师只说了一遍,你就把这样复杂的两句诗背下来了,你觉得你行不行?

生:还行吧!

师:挺谦虚的,看来你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师: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生:(背诵)

师:精彩!这么长的诗你们只听了一次就背了出来,老师真佩服你惊人的记忆力。

师:

师:我们再来背首古诗,谁来背李白写的《静夜思》。

师:《静夜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师:同学们,你们说李白思念故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忧愁的。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生:6个字。

师:你能从中去掉一个字而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吗?

(学生争相发言,分别去掉了“的”、“忧”、“故”、“思”)

师:现在就剩下了两个字“乡愁”,谁能来说说乡愁是什么意思?

生:思念故乡的忧愁。

师:那思念故乡的忧愁就是……

生:乡愁。

师:《乡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它也是一首通俗易懂的小诗,我们仍然用一边听、一边学、一边背的方法来学习,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好!就这么决定了。

师:这首诗的作者叫余光中。有谁听说过这个人?

师:现在我来介绍作者余光中。我说三句话,这三句话里蕴含着我将要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同学们要注意听,认真想。

师:余光中是我国台湾省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1928年出生于南京,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余光中还活着吗?还在世吗?

生:在世。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他现在是台湾省高雄市中山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师:他今天多大岁数了?

【余光中的《乡愁》·课文分析】推荐阅读:

乡愁,余光中07-21

余光中的思乡诗10-11

余光中中篇诗歌10-09

上一篇:新成立党支部讲话下一篇:演讲中的“开合”技巧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