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精编)(精选10篇)
班级姓名
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14分)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它可以用--------来测量。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
2、当水的温度下降到-------℃ 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状态。水结冰时要向周围---------热量。
3、我可以用----------------、-------------------等方法加快冰的融化。冰融化时向周围---------了热量。
4、水能变成---------,这个过程叫蒸发。-----------能加快水的蒸发。
5、水在自然界同时有液态、--------和---------三种状态存在,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促成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
二、我会选(每小题1分,共6分)
1、可以用()方法准确的知道一杯水的温度。A 用手触摸B 用温度计测量C 用口尝
2、-8℃读作()
A 8摄氏度B减8摄氏度C零下8摄氏度
3、测量水温时,应用手拿温度计的()A 上端B 中间C 下端
4、盛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从()来的。A 从杯壁渗出来的。B 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浸出来的。C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
5、水变成水蒸气要向周围()热量。A 吸收B放出C 不吸收也不放出
6、与水的蒸发快慢无关的是()
A 温度的高低B 是否有风C水的多少
三、我会辨(每小题1分,共8分)
1、小芳测量水温时把温度计拿出水面读数。()
2、用手捂温度计的玻璃泡,里面的液体会上升。()
3、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云、雾、露、霜都是由水变成的。()
5、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会凝固成水。()
6、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冰不能直接变成水蒸气。()
8、我们看不水蒸气是因为它的微粒太小.()
四、我的发现(7分)
我认真观察过水和冰,我知道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五、我会答(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下雨后地面有一些水洼,天晴了水洼里的水很快就会干,水到哪去了?
2、小红在吃冰棍时发现冰棍下面有许多白雾,这是怎么回事?
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第一课时:时间在流逝(****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时间有时指某一时刻,有时指时间间隔;知道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和现象可以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经历各种活动,感知、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进而合理估计10 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流逝的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意识到只凭主观感受有时是不正确的。
教学重点:感受时间流逝;合理估计时间。教学难点:客观合理的估计时间。
教学准备:大时钟一个,学生自带钟表(小组)。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带领阅读单元导语。
2、揭题:时间在流逝。(板书课题)
二、现在几点了:
1、如果不看钟表,你能知道现在大约几点钟吗?(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2、可以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现象来估计现在几点了?(分组讨论估计的方法。)
3、汇报、交流估计方法。
4、要准确地知道现在的时间,该怎么办?(看钟表)
5、请看看钟表,现在几点了?你们小组谁估计的最接近?
三、1分钟有多长?
1、师出示大时钟,结合叙述:教材P50黑底部分文字。
2、体验一分钟有多长?
A、集体闭上眼睛,体验一分钟,师看时间。
B、你们还可以找哪些活动,来体验一分钟?小组里面先讨论下,然后拿出时钟或手表,开始体验活动。
3、汇报交流体验方法和结果。
4、我们体验了 1 分钟有多长,那如果让我们估计 10 分钟持续的时间,或者是1小时持续的时间,你打算用那些方法?
四、过去多少时间了?
1、从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离这节课下课还有多长时间?
2、在学生估计后,师出示正确时间进行对照,让学生发现有时自己的估计居然这么不准确。
3、引导交流: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什么时候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
4、讨论:时间是否真的如我们的感受一样,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呢?
5、小结: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我们之所以会对时间有快慢的感觉,原因就是有些事情我们会很投入,而有些事情我们没兴趣。
五、延伸:
1、完全依靠自身的感觉来计量时间,准确吗?怎样能比较准确地计量时间呢?
2、完成作业本作业。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太阳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教学准备: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用太阳来计时: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2、引导思考:在太阳下,将一根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花生变化吗?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四、延伸: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用水测量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过程与方法: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滴漏实验
教学难点:滴漏实验
教学准备: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4、根据自己小组的记录结果,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在同样的瓶子里装水,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地往下漏,漏完100毫升水,所需要的时间将怎样变化?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我的水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通过一定的装置里,流水能够用来计时;通过控制滴漏的速度可以使水钟更加准确的计时。
过程与方法:设计制作一个自己的水钟;并用自己制作的水钟尝试计时。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意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制作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教学重点: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控制漏水速度
教学准备: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实物、学生自带制作水钟工具材料、钟表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古代水钟和滴漏实验。
2、师介绍以前学生制作的水钟。
3、揭题:我的水钟。我们能用两个塑料瓶制成一个能够计时10分钟的水钟吗?
二、设计“水钟”:
1、我准备做一个什么类型的水钟?
2、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
3、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呢?
4、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三、做一个“水钟”:
1、制作一个滴漏。思考:怎样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标出时间刻度。
确定合适的滴水速度,用手表计时,在容器壁上标出水流出或接水1分钟和5分钟时的水位刻度。
然后,依水位老推算时间,分别标出1分钟~10分钟的时间刻度。
3、小组讨论后,进行制作。
四、用水钟计时:
1、用做好的水钟与钟表对照,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
2、讨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有哪些?
如: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漏速度的控制、刻度划分的准确度等。
3、思考:怎样改进我们的水钟?
4、实践尝试、改进。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机械摆钟(****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么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进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
教学重点: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教学难点:通过观测理解摆的等时性。
教学准备:摆钟一个或摆钟的录象、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镙帽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摆: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4、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的精确度。
四、延伸思考:
师可结合学生汇报: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摆的研究(****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感觉是会出错的,深刻理解重复精确实验的价值 ;感受探究单摆的快乐。
教学重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经历推测摆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依次展开实验研究,得到实验结果的过程。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长中短棉线各
一、重中轻镙帽各一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我们知道摆具有等时性,那不同的摆自由摆动的快慢都一样吗?
2、师出示自制单摆问: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
3、揭题:摆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用摆做实验:
1、推测:摆的快慢你觉得与什么有关呢?(摆绳长度、摆锤大小等,如出现摆的幅度这个因素,可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实验。)
2、对摆绳长度、摆锤大小两个因素,分别展开讨论:
改变摆锤重量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改变摆绳长度的实验:要改变什么条件?哪些条件需要保持不变?
3、学生小组实验研究搜集数据。
4、集体汇报。问:摆的快慢与摆锤轻重有关吗?摆的快慢与绳长有关吗?
5、小结。
三、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师: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什么样的摆摆动的慢,什么样的摆摆动的快,我们是怎样知道的?
2、阅读课本P61下面的插图和文字。让学生进行推测。
3、师出示如图的两个摆,摆绳长度一样,摆锤长度不一样,演示实验。
4、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5、师引导:摆的长度并不等同于摆绳的长度,真正的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6、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做一个钟摆(****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在不断尝试中,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细心观察和准确测量的重要性;体会制作钟摆 8 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真实情境中研究摆长如何影响摆的快慢。教学难点:调制出每分钟摆动30次的钟摆。
教学准备:学生自带计时表(小组)、铁架台、棉线、一根宽1厘米长30厘米的木条、稍大金属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2、阅读课本P62上图和文字,并作出预测。师出示上节课的实验单摆再次演示。
3、小结:摆长不等同与绳长。
二、摆长怎样影响摆动次数:
1、师出示金属圆片,问:假如把它固定到木条上,这个摆的摆动快慢会变化吗?为什么?
2、学生小组实验,把金属片固定在底部,三次实验记录15秒内摆动的次数。记录表见课本P62。
3、反馈数据。
4、思考:我们观察到了什么变化?怎样解释这种变化呢?
5、师问:金属圆片在木条上固定的位置不同,对摆的快慢有影响吗?
6、小组三次实验并记录金属片挂在上、中、下处时,15秒内摆动的次数。
7、反馈数据。
8、解释变化原因并小结。
三、做个钟摆:
1、提出要求:利用刚才的材料,我们能做一个每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钟摆吗?
2、板书课题:做一个钟摆。
3、小组尝试调整制作。
4、请成功的小组展示钟摆。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观察摆钟内部构造;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到探究摆钟计时的乐趣;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结合带给人类的进步。
教学重点:认识摆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工作原理。教学难点:制作一个计时一分钟的简易摆钟。
教学准备:摆钟内部结构示意图或录象片段、学生自带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近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摆具有等时性,我们还知道了通过控制摆长,可以控制摆的快慢。那么摆钟又是怎样把摆的这个特性应用进去,制造出摆钟的呢?
2、设计时钟的要诀在于让指针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的时钟都是利用摆锤控制与齿轮相连的指针运转的。摆钟的摆锤是怎样带动指针一直以相同的快慢移动的?
二、观察摆钟齿轮操纵器: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学课本P64——65内容。
2、交流自学成果。
3、师指出摆钟的几个重要部件:摆锤、垂体、齿轮操纵器、齿轮。并结合插图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部件在摆钟工作时是怎样运动的?
4、要求学生进行描述。小组内描述到独立描述。
5、播放收集到的相关录象资料,加深学生理解。
三、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1、看了摆钟的内部结构,知道了摆钟的工作原理后,我们也来做一个简易摆钟吧。
揭题: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2、引导思考:摆锤只需要摆动30次,摆钟就是一分钟,也就是60秒。这是为什么呢?
3、用自带卡纸等其他材料进行仿制。
4、请成功的小组进行展示。不能完成的可后继续完成。
共21分)1.(12分)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 2.(9分)选哪三个图形可以拼成 ,请你把所选的图形圈起来。(9分)二、辨认图形。(12分)(共2题;
共12分)3.(6分)在一个正方形中,相邻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相对的两条边互相_______. 4.(6分)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_______种图形,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三、涂一涂。(16分)(共4题;
共16分)5.(4分)找找看,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的图形,找到后用笔圈出来。
6.(4分)在下图中只移动4根火柴棒,使图形成为只有三个正方形的图形. 7.(4分)给圆涂上红色。
8.(4分)给三角形涂上绿色。
四、数一数。(24分)(共3题;
共32分)9.(16分)数出下面图形的个数。
_______个 _______个 _______个 _______个 _______个 10.(8分)数一数。(仿练教材第68页第6题)(1)有(_______)个正方形,(_______)个长方形。
(2)有(_______)个正方形,(_______)个长方形。
11.(8分)长方形有_______条边,对边_______。
正方形有_______条边,四条边都_______。
五、下面的一块分别是从上面哪一块剪下来的,连一连。(16分)(共2题;
共16分)12.(8分)连一连 13.(8分)连一连 六、解答题(共1题;
共11分)14.(11分)下面图形是基本图形的在()里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回答(共2题;
共21分)1-1、2-1、二、辨认图形。(12分)(共2题;
共12分)3-1、4-1、三、涂一涂。(16分)(共4题;
共16分)5-1、6-1、7-1、8-1、四、数一数。(24分)(共3题;
共32分)9-1、10-1、10-2、11-1、五、下面的一块分别是从上面哪一块剪下来的,连一连。(16分)(共2题;
共16分)12-1、13-1、六、解答题(共1题;
第三单元 食 物
1、一天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我们一天要吃很多不同的食物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食物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过程与方法:
使用多种方法对食物进行分类,并通过记录的方式将分类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描述; 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一天中所吃的食物是非常丰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的分类活动中细致地进行思考、筛分,将区分难度大的“混合类”食物拆分为多个食物种类;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的研究讨论活动,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重点】
通过记录一天的食物,发现问题和规律。【教学难点】
会给多种的食物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进行食物记录的卡片纸(每人20张)教师准备:食物分类记录单(每组1份)【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于我们人的生长发育来说十分需要。米饭、馒头、苹果、西瓜、土豆、牛奶、鸡肉„„这些都是我们常吃的食物。我们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与食物有关,可是我们真的了解食物吗?从这个单元我们将集中研究食物,了解食物与我们健康之间的关系。让我们从调查 “一天的食物”来开始对食物的研究吧!(板书:一天的食物)
二、探究过程
1、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以昨天为例:我们都吃些什么? 学生汇报。
(1)讨论活动:这么多食物我们该怎么来记录呢?
讨论记录的一些方法:如按餐别进行记录;按荤素记录等„„
讨论记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如“炒三丝”算几种食物?零食是否要记录?喝过的水要不要记录等;(2)小组记录:要求学生对一天的食物按餐别进行记录。
注意: 把每种食物的名称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录一种食物。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要求:每样食物写在一张卡片上(每人20张,每一个人有自己的编号,便于区分)。
小组汇报,师记录(或统计表)。
1(3)思考:从这些汇报中,我们可以看出些什么?
一天中,我们要吃多少种食物? 吃的最多的是什么食物? 每餐都吃的食物有哪些?
学生将昨天吃的食物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同学汇总。
谈话:看了我们的统计,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每天要吃很多种食物)
2、给食物分类
把小组内的记录卡片混合,看看可以分成几类食物,分别是什么。要求:
(1)把认为是同一类食物的卡片摆成一竖行贴在展板上。
(2)在这竖行的排头位置,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写上这一竖行食物的类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配合学生在黑板上贴纸条)对于这样的分类,你们认同吗?(配合学生调整黑板上的卡片)(3)你们还有怎么划分类别的方法?(展示不同分类方法的贴板)按喜欢吃的分类; 按味道分类; 按生活习惯分类; 按食物结构分类; 按食物来源分类; „„
讲解食物可以分成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以及分类标准。整理卡片把动物类和植物类食物分别贴在贴板的两侧。
对照贴板数一数自己吃的食物是动物类食物多还是植物类食物多。(4)举例说说荤食、素食还可以分为哪几种?
三、小结
在对一天中食物的统计中会发现,我们一天中吃的食物是很丰富的,这里面有着不同类别的食物,摄取种类丰富的食物是我们人类进食的特点。当我们吃下这样丰富的食物后,食物会给我们提供些什么营养呢?同学们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解答这个问题。
2、食物中的营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人体保持健康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并扩充到记录中,完善对一天中的食物的统计活动。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在完善一天中食物统计的记录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教学重点】
知道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教学难点】
能辨别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节课使用的“一天的食物”记录卡。教师准备: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分类等相关资料。脂肪的辨别实验器材:食用油、肥肉、棉签、白纸。
淀粉的辨别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滴管、小碗、含有淀粉的食物(馒头、米饭等)。食物包装盒上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身体成长、发育都需要哪些营养?我们能从种类丰富的食物中获得什么呢?
二、探究过程:
1、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
(1)讲述: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下面我们分组探讨一下,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来进行具体研究。
(2)分小组探讨交流(可根据生活经验知识谈谈,也可阅读课本介绍了解,还可通过查阅资料解释;交流时做好记录,选定一人代表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3)汇报交流 A.蛋白质组:
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它是构成身体细胞的基本材料,用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组织更新、损伤组织修补,以及各种生理功能的需要。生命的产生、存在与消亡,无一不与蛋白质有关。所以说,蛋白质是生命物质。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举例:粮食、肉、乳、蛋、豆制品、蔬菜、花生„„ B.糖类组:
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来说,人体所需要的能量70%以上是由糖类氧化分解提供的。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糖类常常占80%以上,其中主要是淀粉。糖类也是细胞的组成部分,例如细胞核中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糖和脱氧核糖。
淀粉也是糖类。
我们吃的粮食,如米、麦、玉米、高粱、甘薯等,其主要成分都是淀粉。C.脂肪组:
脂肪俗称油脂。按来源可分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大类。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脂肪是由碳、氢、氧元素所组成的一种很重要的化合物。有的脂肪中还含有磷和氮元素,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
脂肪的主要功能是供给热量,其提供的热量较相同质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糖类)多一倍。此外,脂肪还提供人体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饱和、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三大类。脂肪在人体营养中具有重要地位,人体所需总能量的1000^40%是由脂肪所提供的。
富含脂肪的食物有植物油、动物油、肥肉„„ D.维生素组: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代谢和机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它是人体六大营养要素(糖、脂肪、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和水)之一,大多数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人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人体每日对维生素的需要量甚微,但如果缺乏,则可引起一类特殊的疾病,称为“维生素缺乏症”。因为维生素跟酶类一起参与肌体的新陈代谢,能使肌体的机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矿物质组:
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人体其实是由各种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很多矿物质元素为酶的必需组分,可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维持渗透压、氧气转运、肌肉收缩、神经系统完整性),也是身体组织和骨骼生长及维持所必需的。有些矿物质(如钙、磷、钠、镁、硫、氯化物)含量较大,有些则仅含微量。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钻、铜、氟、碘、铁、锌、铬、硒、锰、钥。大多数矿物质(锌除外)都广泛分布于各种食品中,可以在平衡和多样化的膳食中得到充分补充。
食盐、各种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F.水组
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成年人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6000^7000,少年儿童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800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不能离开水。例如:营养成分经过消化后分解成的各种物质,都需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吸收;绝大部分废物都要溶解在水里,才能够被排出体外。水一方面不断地随着食物和饮料进人人体,一方面又不断地随着废物排出体外,身体里的水常常要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各种生理活动就会发生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2、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
(1)引导:通过探讨交流我们已经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大家拿出我们上节课调查食物时填写的卡片,将每种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补充记录在卡片上(卡片的背面或者食物名称的旁边);然后按照不同的营养成分,将食物再次分类,并作好记录。
(3)展示交流(投影仪展示小组统计表)。
(4)小结:我们吃的食物中,有的一种食物可能会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但没有一种食物会具有所有的营养,因此我们应该均衡膳食。
3、找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过渡: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亲自来找一找这些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那就更有趣了。教科书中设计了两个简单的实验,教我们检验脂肪和糖类;还告诉了我们寻找食物中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方法。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亲自动手做一做吧!
(2)分组活动
注意:检验糖类,滴碘酒时,要离开食物一段距离,然后滴一滴或几滴;检验脂肪实验时,不要弄在检验纸以外,以免污染衣服、书包、桌子等;看食物包装袋上的标签时,应仔细找找不同食物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
3、营养要均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所以我们需要搭配膳食,保证营养的充足。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资料的方式,获取有用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理解均衡膳食的基础上,建立健康生活的意识。
通过对均衡膳食的分析与研究,感受到理性思考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理解并研究如何才能均衡膳食。【教学难点】
学会合理配搭膳食营养,建立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板书课题)怎样搭配膳食才能获取均衡的营养呢?
二、探究过程:
1、营养均衡的标准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上的均衡膳食“宝塔”图,它可以为我们选择食物、获取均衡营养提供参考。
(2)小组阅读探讨:“宝塔” 中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是哪类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的是哪类食物?能使我们保持健康的是哪类食物?“宝塔”中不同种类食物食用量的多少,又告诉了我们什么?(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师小结:均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谷类:含淀粉质,少量维生素B及植物性蛋白质;全麦食物含纤维素。供应热能,补充消耗,保持体温。作为主食,自然总摄取量远高于其它类食物。
蔬菜、水果类:含丰富维生素A和C,各种矿物质及纤维素。增强抵抗能力,保持细胞健康,防止便秘。宜多吃。
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含丰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脂肪;肉类中的铁质含量特别丰富。可助长发育,维持新陈代谢。宜适量摄取量。
奶类及奶制品类、豆类及豆制品类: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奶类钙质含量特别丰富。有助于牙齿及骨骼健康。应适量摄取。
油脂类:提供人体生理运行及活动所需热能,在一定限度内对身体有利,但摄取过多有害。故应尽量避免多食。
2、搭配膳食营养(1)小组活动
将我们“一天中的食物”记录(卡片)按照宝塔各层食物的分类进行摆放,与均衡膳食“宝塔”图对照,看看我们的食物搭配与食物均衡膳食“宝塔”有什么不同?我们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2)展示交流
投影仪展示各组改进后“一天的食物”记录表,全班交流再改进。(3)探讨膳食搭配
过渡: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膳食搭配原则?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更多的条件,比如,这几天手指脱皮了,是否要增加相关的维生素;这几天运动量比较大,是否要考虑增加富含糖类的食物„„在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我的膳食营养原则”。
参考示例 我的膳食营养原则 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
3.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
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
过程与方法
在加热的过程中,观察食物由生到熟的变化。
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并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情感态度价值观
细致认真地完成食物生与熟的比较活动。【教学重点】
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了解生与熟的不同。【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能描述生、熟食物的变化。【教学准备】
给每组学生准备:切开的生马铃薯和熟马铃薯,两小块生鸡肉(或猪肉),酒精灯、支架、石棉网、水、烧杯、镊子。
演示实物:大米、黄豆、苹果、葡萄、黄瓜、豆角、土豆、草莓、鸡肉、猪肉、鳝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有什么不同呢?不同的食物该怎样合理食用呢?就让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二、探究过程
1、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出示一些食物的实物:说说哪些可以生吃?哪些要熟吃?(2)揭示题目。
(3)举例说说生食和熟食。
(4)小结: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
2、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
(1)教师提供切开的生、熟马铃薯,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的变化。从生到熟,食物发生了变化。食物烧熟了,与生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A.看看马铃薯的颜色变化 B.摸摸马铃薯的软硬异同 C.尝尝马铃薯的味道
(2)汇报:马铃薯的营养会变化吗?
(3)讨论:把马铃薯烧熟了吃有哪些益处?(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3、观察比较生、熟鸡(猪)肉(1)观察生鸡(猪)肉
颜色、气味、用镊子夹住撕扯„„
(2)预测:鸡(猪)肉从生到熟会有哪些变化?(3)分组实验:用清水加热鸡(猪)肉 A.操作指导:
放在水中煮。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装置,练习使用酒精灯。(将石棉网放在支架上部—烧杯里倒1入3水,置于支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支架下部—用外焰加热—使用完毕,用灯帽灭火)
B.实验要求:注意安全;注意观察和记录。
C.分组实验,教师巡回随机指导
(4)汇报:将观察到的现象尽量用语言描述出来。
(5)讨论:烧熟的鸡肉与生的鸡肉有什么不同?生的鸡肉为什么不适合直接食用?
三、小结:
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是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5、面包发霉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对霉菌的培养可以进行霉菌生活条件的研究活动。过程与方法
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研究霉菌的生长与环境的关系。坚持记录霉菌的生长情况,分析、整理自己记录的数据。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霉菌的观察,拓宽观察周围世界的视野,保护并发展对事物的好奇心。在对霉菌生长的实验活动中,锻炼长周期实验观察的意志品质。【教学重点】
观察发霉的面包,了解霉菌;探究面包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 观察霉菌的生长情况。【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 放大镜,载玻片,有条件的学校准备显微镜;
发霉的面包(装在密封好的口袋中),干面包四小块、滴管、水、塑料袋、实验记录单(参见教科书第53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我们可能注意到食物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与哪些条件有关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发霉的面包
(1)分组观察老师提供的面包,说说你的发现? 面包发霉了!(揭示课题)
(2)怎样才能看清楚面包上霉菌的样子?用放大镜把面包发生的变化记录下来。
学生讨论,小组尝试。师引导学生用牙签取一些面包上的霉菌放在载玻片,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有条件的话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指导——一提(提镜筒)二转(转换器)三调光 四载(标本置载物台)五降(降镜筒)六反向(升镜筒)
(3)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各组记录单,学生代表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菌的样子。
2、面包发霉的条件
(1)讨论:面包上怎么会长出霉菌?面包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观察活动中得到的哪些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还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信息?
(2)小组探讨,作出推测
7(3)全班交流:霉菌长在面包上,而离面包最近的塑料袋上并没有霉菌生长,这可能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面包提供养分;面包如果是放在了温暖的地方发的霉,这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高低有关;发霉的面包还是软软的,有一些水分,这说明霉菌的生长需要水分„„
3、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
(1)过渡:刚才的讨论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各组根据老师为你们提供的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温度的关系?你能设计实验证明霉菌的生长与水的多少有关?霉菌的生长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还能用实验来证明吗?
(2)选择实验条件
拿出材料袋的四块烘干的面包,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些霉菌。(这是一组对比实验,用牙签在每块面包上放一点儿霉菌,目的是为了创设在四块面包上都有霉菌这样一个相同的条件。)
第一组:让第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在第二块面包上滴10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用线扎紧袋口后放在桌上。(探究霉菌的生长和水分多少的关系)
第二组:在第三块和第四块面包上都滴10滴水,也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里,并扎紧袋口。然后,把第三块面包放进冰箱的冷藏室中,第四块面包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创设不同的温度条件,以观察霉菌的生长速度。)
也可以自主选择,例如空气、光照„„条件对霉菌生长速度的影响(3)分组准备对比实验
这组的两块面包中,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写下我们的推测: 每天观察记录一次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检验我们的推测。
4、后续观察活动
根据你的实验方法,注意每天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霉菌的生长情况,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下一次上课时带上你的观察研究成果。
【下一课时进行的时间可根据实验进展情况灵活安排】
第二课时
一、引入
本周我们进行了几天的实验观察,记录了不同条件下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情况。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下汇报交流。
二、交流活动
1、小组活动
整理记录,分析实验,归纳总结。各组选定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2、展示交流
(1)投影仪展示小组记录表、总结,学生代表汇报(2)相互补充,探讨交流。
师适时归纳板书。
3、小结:
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6、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用冷冻、晒干、灭菌密封等方法储存食物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观察不同食物减慢变质速度的方法,对观察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归纳和综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关注身边的科学。【教学重点】
了解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新鲜的小鱼和腐败的小鱼(也可以是其他食品),记录单,镊子、一次性橡胶或塑料手套。
教师准备:有关食物储存的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入
家里的食品柜里和抽屉里常常放着一些食物,怎样能够使食物长时间保存而又不变质呢?面包发霉的实验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
二、探究过程
1、观察变质的食物
(1)小组各一份新鲜的小鱼干和干面条。讨论: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
小组观察活动,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小鱼干和干面条的信息?(2)小组各一份腐败的小鱼和发馊的潮面。
A.讨论:这条小鱼已经腐败了,可能带有很多细菌,我们怎么来观察这些腐败的物品? 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腐败的物品。2.观察完毕要用肥皂洗手。
3.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B.小组观察活动,你发现了哪些信息?请记录下来。
观察比较新鲜的小鱼干和腐败的小鱼、干面条和发馊的面条,有哪些不同的地方?(3)汇报交流
讨论:腐败的小鱼、发馊的面条与发霉的面包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它们的变质过程非常相近,都需要温度、水分、养料等条件。)
2、储存食物的各种方法
(1)我们已经知道引起食物变质需要有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如果要储存一条新鲜的小鱼,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并说说运用这种方法储存食物的理由。(2)阅读55页小资料。
出示图片和食品罐头等实物,说说为什么可以用这种方法能储存食物?
9(3)你还知道哪些储存食物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4)讨论: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储存食物?(5)小结:
各种储存方法都是在避免或者减缓形成微生物生长的适宜环境,以此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
三、后续活动
课后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思考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储存食物?
7、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观察食品的包装,可以获取这种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过程与方法
根据食品的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正确选择适合的食品。在观察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促进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了解食品包装信息的活动中,加强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
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上的信息。【教学难点】
会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配料,正确选择合适的食品。【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食品包装袋若干。
为每位学生准备: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记录单。
教师准备:不同类型的食品包装袋,可以考虑透明与不透明的、不同材质的、透气与不透气的、奶粉袋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无论是营养的搭配,还是食物的保存,都需要了解食物的相关信息,从哪里能够得到这些信息呢?(揭示课题)
二、探究过程
1、观察食品包装袋或包装盒
(1)观察活动:仔细观察包装袋上的介绍,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小组观察、交流、汇报。(2)讨论:
A.食品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包装呢? 需要避光的食物,包装一般是不透明的;怕磕碰的食物,包装大多比较硬实;肉制食品多为真空包装„„ B.我们从食品包装袋上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食品的名称、配料、营养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要求、食用方法、生产厂家„„ C.一般的包装袋上有哪几类信息呢? 食品的配料、营养成分、保质期和保存方式„„
2、调查了解食品的配料
投影仪出示一份牛奶饼干的配料表。
(1)看看食品的配料,你有什么想法?(一种食品包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2)找出表中你熟悉的配料名称,想想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3)找出表中你不熟悉的配料名称,调查它们在食品中所起的作用。
10(4)从食品包装上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对我们选择食品有什么意义?(了解食物的配料是为了有目的地选择食物。)
3、比较几种食品的保质期
(1)列表记录几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A.小组活动
记录四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填写《几种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录表。B.汇报交流
小组代表交流发言,展示记录表,相互补充完善。(2)观察保质期最短和最长的两种食品
A.比较两种食品的特点,看看是不是根据食品的特点来确定保质期长短的。
B.比较两种食品的包装和保存方法,看看不同的包装方法和保存方法是否也在影响保质期的长短。C.比较两种食品的用料,看看是否有影响保质期的因素。D.如果是同一种食品,想想是什么原因让保质期有差别呢?(3)小结
食品的生产日期有早有晚,食品的保质期有长有短,因而导致食品的新鲜程度不一样;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种食品,由于包装方式、配料的不同,保质期也会存在差异。
当我们通过阅读食品包装,了解食品的原料组成、营养成分、保存方法、保质期后,我们的饮食就不再是盲目的,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
三、课后拓展
一、认真阅读下面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16 分)yǔ wén yuǎn fāng lián máng
gèng
jiā
五、我会连。(16 分)云 雪 桃 李 雾 草 霜 一只 一条 一棵 一双 小路 松树 鸟蛋 眼睛
tïng
yì
guāng
míng
zhuān
x īn
yǐ
hîu
花
六、读一读,照样子填一填。(14 分)(1)天空很蓝很蓝。
二、比一比,再组词。(16 分)认(队())先(失())明(朋())才(寸())植物园很(()很()很()很()。)。
(2)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西瓜那么(),那么(),那么()。)。
三、我会填。(16 分)和(()细()紫())红(()语花()清())秀
(七、口语交际。
)那么(
xión wěi huī huán shān pō
二、比一比,再组词(16分)
鸟()沙()秀()密()
岛()纱()季()蜜()
三、我会玩词语接龙游戏。(3分)
祖国 ―― 国家 ――()――()――()
四、读读记记(8分)
风光()()蒙蒙()()()()高照()()环绕
灯光()()绚丽()()()()闪闪()()夺目
五、我能读准(8分)
hǎo()kōn()lè()shèn()
好 空 乐 盛
hào()kòn()yuè()chéng()
六、我会写(5分)
我爱祖国,我爱家乡!
七、我会填。(6分)
明亮的()绚丽多彩的()繁华的()
茂密的()川流不息的()风光秀丽的()
八、我能写出意思相反的字。(8分)
宽――()强――()贵――()内――()
恶――()加――()穷――()胜――()
九、我发现了。(5分)
(照相)――(照相机)(图书)――()
(洒水)――()(电视)――()
(集邮)――()(飞机)――()
十、我能记住。(14分)
1、到了(),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底下,有()的、()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美丽极了。
2、夜晚的北京,多么(),多么()!
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族、藏族、()族、壮族、蒙古族等()个民族。
十一、我能写话。(15分)
第三单元检测
一、根据拼音补充下列词语。
zào lǜ fèi 急()考()()品 干()纪()收()()音 过()心()
二、填字成词。
安然()()()断()连()往()来()()大物()()万千 大显()()
三、选词填空。
单调 单纯 1.玲玲是个()的小姑娘。
2.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啊!
飘浮 漂浮
3.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4.救生筏在海面上()着,情况万分危急。
四、判断下面句子各使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 ②举例子 ③打比方 ④作比较
1.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2.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3.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4.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光线,所以又被称作“自动窗帘”。()
五、按要求写句子。1.改成反问句。
(1)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2)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
2.缩写句子。
(1)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
(2)冬天时,松鼠的大尾巴就成了保暖御寒的被子。
六、修改病句。
1.因为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所以人们想出各种办法制服了它。
2.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了微波炉的用途。
3.我仿佛又听到那洪亮的声音和亲切的笑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4.在炎热的夏天,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太阳。
七、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请打上“√”,错的打上“×”。1.《松鼠》不是一篇说明文。()2.鲸生活在海洋里,属于鱼类。()3.《新型玻璃》一文在介绍每种新型玻璃时都是先讲特点,再讲用途。()4.《假如没有灰尘》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5.夹丝网防盗玻璃和夹丝玻璃都有着非常坚硬的特点。()
八、理解句子,完成填空。
1.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古往今来”是指,“勿”的意思是,“因此”、“拂拭”、“尘埃”的近义词分别是、、。画线部分的意思是。
2.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这句话说明了夹丝玻璃 的特点,其中“ ”、“ ”这两小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描述出了这一特点。
九、根据提示选择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四种:
A.表示引用别人的原话或文章里的文字。B.表示反语或具有讽刺、否定意味的词语。C.表示特定的称谓。D.表示着重指出的部分。
1.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2.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3.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十、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吃、吸、喝)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挤、吐)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恶、凶狠、凶猛)地扑上去,用(锐利、尖锐、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了。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2.须鲸主要吃,齿鲸主要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好”字说明了,从“就”字能体会到。4.这段话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
十一、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与虎鲸为邻的水母
①水母属软体海洋动物,长有细长的触须,一般体重在10公斤以下。②而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附近的深海中的水母却与众不同,它们的触须有人的手臂粗,每只水母重达60公斤,不但体型大,肌肉也比其他地方的水母强健有力。同是水母,为什么生活在这里的如此(强壮、坚强)呢?
美国蒙特利湾水族研究所的凯文·拉斯科夫,是一位研究水母的专家。为了解开这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个谜团,他对这种巨型水母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与这些水母为邻的(居然、..果然)都是海洋中最凶猛的动物,如虎鲸、鲨鱼等。
为了躲避这些凶猛的动物,水母不得不快速逃命,每天的快速游动把它们的身体锻炼得十分强壮。可是,就算水母逃命的速度再快,也还是经常被那些凶猛的动物咬伤,轻则触须断裂,重则皮开肉绽。令凯丈·拉斯科夫惊讶的是,这些被咬得遍体鳞伤的水母不但不会死,而且很快会从折断触须的根部长出新触须,伤口也会迅速愈合,因为伤痛刺激了新陈代谢。水母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里,在性命攸关的危机中,在肉体剧烈的伤痛里将自己一点点变得强大起来的。
人一生中不可能总是一帆凤顺,总会遭受这样那样的苦痛和危机。但,如果不在苦难中选择坚强与抗争,让自己在(磨炼、锻炼)中强大起来,就会被苦难一点点扼杀!1.把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打上“√”。2.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一帆风顺 性命攸火 新陈代谢 遍体鳞伤(1)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2)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并使这些物质变成生物体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是一个新物质代替旧物质的过程。
()(3)关系到人的性命。形容关系重大,非常紧要。()(4)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3.文章第一自然段有①、②两处画横线,这两处运用的说明方法分别是:
①: ;②:。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附近的所有水母体型大,肌肉强壮有力。()(2)文章第二自然段中的“谜团”,指水母能战胜凶猛的虎鲸、鲨鱼。()(3)水母逃命的速度总是比虎鲸、鲨鱼快得多。()(4)水母强大的根本原因是自己每天快速地游动加强锻炼。()5.在第三自然中把水母变得强壮的原因的句子画上“ ”。6.这篇文章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十二、作文园地。(两题任选一题)1.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可真讨人喜欢,你的周围肯定有很多动物,它们有的漂亮可爱,有的聪明伶俐,有的温驯乖巧。请以“我喜爱的小动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活泼。
2.选择一种你了解的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介绍时要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做到全面、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一、急躁 干燥 噪音;考虑 纪律 过滤;废品 收费 心肺
二、略
三、1.单纯 2.单调 3.飘浮 4.漂浮
四、1.① 2.①② 3.④ 4.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五、1.(1)人类的生息怎能离得开灰尘呢?
(2)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不是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吗? 2.(1)虎鲸胃口大。(2)尾巴成了被子。
六、1.改“因为„„所以„„”为“虽然„„但是„„” 2.在开头加上“我”
3.在“亲切的笑容”前加“看到那”,将“和”改为逗号 4.改“太阳”为“阳光”
七、1.× 2.× 3.√ 4.√ 5.×
八、1.从古代到现在 不要 所以 擦拭 尘土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2.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九、1.A 2.D 3.C
十、1.吸 滤 凶猛 锋利 2.虾和小鱼 大鱼和海兽 3.虎鲸的数量多 花的时问短 4.列数字 举例子 鲸怎样进食
十一、1.强壮 居然 磨炼
2.(1)遍体鳞伤(2)新陈代谢(3)性命攸关 3.①列数字 ②作比较
4.(1)×(2)×(3)×(4)× 5.这些被咬得„„变得强大起来。
6.文章最后一句。
十二、略
Chén mò guān zhòng yān mò bào fù jiè chǐ
二、小兔要拔些萝卜回家,聪明的孩子,帮帮忙吧。(9分)
日月如梭(suō shuō)贵宾(bīn bīng)撇嘴(qiě piě)
纠正(juī jiū)嫉妒(jí jì)下巴颏(kē ké)
服侍(chì shì)咧开(liě liè)瞟一眼(piáo piǎo)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并组词。(12分)
()()()()
忄()疒()纟()扌()
()()()()
四、精彩补充。(9分)
光彩夺目的()清澈见底的()()的()
弯弯曲曲地()和颜悦色地()()地()
鲜花开得()时间过得()()得()
五、请你把小鸟安全地送回家,好吗?(8分)
虽然却 假若就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
1、他()不理你,()没有看见你。
2、现在我们()生活富裕了,()也要注意节约。
3、我()有许多话要说,一时()说不出来。
4、()明天不下雨,我们()一定去公园玩。
六、日积月累。将下列关于时间的格言补充完整。(7分)
1、少壮,老大。
2、花有重开日。
3、一寸光阴一寸金。
4、,白首方悔读书迟。
我还能写一句关于时间的格言:
七、阅读冲浪。(20分)
学骑车
每当我看到别人熟练地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自由往来的时候,心里羡慕极了。我缠着妈妈,要她教我骑车。妈妈答应了。
我推着自行车和妈妈来到球场。妈妈先给我讲了骑车的要领,说先要扶正龙头,然后骑上车,身子坐稳后再用劲蹬踏脚。我听了,便按妈妈讲的去做。妈妈在车右边帮我扶车。我扶稳龙头,开始上车。我双手紧紧地握住龙头,两脚踩在脚踏上。刚跨上车,车子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龙头不听话,它老是向左拐,我身子一歪,摔了下来。第一次失败了。第二、三、四次也都没有成功,我泄气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劝我:胆子要大些,别怕摔跤,要有信心。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鼓起勇气爬上自行车骑起来。经过反复练习,我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终于有长进了。一个星期下来,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了。
为了学骑车,我不知摔了多少跤,吃了多少苦。现在我才知道,学本领如果胆小,怕苦怕累,没有信心,那就永远也学不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故意--()长进--()本领--()
2、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2分)
()----()
3、短文第 自然段写的是我学骑车的过程,认真读读这部分,把我学骑车的过程补充完整。:(8分)
(1)听妈妈给我讲骑车要领
(2)
(3)第二、三、四次都没成功
(4)
(5)我又爬上自行车学起来
(6)
4、这篇短文是按 的顺序写的。(3分)
5、读了学骑车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4分)
八、轻松写作。(25分)
请你以《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一想你学会了什么本领,你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在用土盖上。④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光和作用公式: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3、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
14、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5、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16、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种子、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凤仙花从播种到发芽大约需要4天,从发芽到长出花蕾需要65天,从花蕾到种子成熟需要20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95)天。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9、凤仙花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长得最快。凤仙花(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20、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凤仙花)的茎——(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茎;(红薯、南瓜、草莓)的茎——(匍匐茎)。2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2、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3、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24、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呈卵圆形,没有明显叶脉;以后长出的叶子呈锯齿形,有明显叶脉。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25、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26、凤仙花又叫(急性子)、(指甲花)、(芨芨草)、(别碰我)。
二、判断
1、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4、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
5、观察一朵凤仙花,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部分撕下来。(×)
6、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7、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8、“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9、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1、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1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的。
(×)
后
代
1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14、凤仙花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的。(√)
15、凤仙花的种子先长芽,再长出根。(×)
16、每种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是一定的。(×)
17、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8、植物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一定是向上的。(×)
19、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20、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21、凤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2、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23、我们发现凤仙花最先发育出根。(√)
24、子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5、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26、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一般有2——5粒种子。(×)(15——20粒)
三、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___A___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A.有些 B .很多 C .全部
2、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B)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3、金鱼缸里养些小草的主要作用是__A______。A.释放氧气 B .显得美观 C.清洁水质
4、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一定都需要____C___。A.阳光 B.水分 C.土壤
5、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凤仙花的种子看得更加清楚的是(A)。A、放大镜 B、小刀 C、绳子 D、尺子
6、具有支撑植物作用的是___b____。A.根 B.茎 C.叶
7、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C)。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8、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B)。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9、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D)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A.根 B.茎 C.叶 D.种子
10、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C)。
A.根 B.茎 C.叶
11、凤仙花适宜生活的环境是(D)。
A、黑暗湿润 B、黑暗干燥 C、向阳干燥 D、向阳湿润
12、几位同学在往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装进细土。这样做是为了(C)。A、使凤仙花的种子发芽更快 B、使凤仙花的种子容易呼吸空气 C、防止花盆内积水使凤仙花的种子腐烂 D、增强土壤的肥力 1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C)
A、阳光、土壤
B、肥料、温度
C、水分、空气、温度
14、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A)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15、凤仙花最早的两片叶是由(B)长成的。
A、胚芽
B、子叶
C、种皮
16、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A)。A.根
B.茎
C.叶
17、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A)。A.根
B.茎
C.叶
18、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A)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19、植物体各部分所需养料是由(B)来完成运输的。
A、根
B茎
C叶
20、凤仙花果实里的种子数量是(C)
A、2个
B、3个
C很多个
四、连线 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
凤仙花 攀援茎
牵牛花 缠绕茎 葡 萄 直立茎 红 薯 匍匐茎
五、回答:
1、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答:(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答: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3、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答: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
4、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答:水量变少②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
幼苗
→
生长
↓
↑
开花
← 结果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试管、水实验步骤: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3分)
A.蓬蒿(gāo)狼藉(jí)咫尺(zhí)美味佳肴(yáo)
B.萧瑟(sè)吞噬(shì)挑畔(xìn)苍海桑田(cāng)
C.媲美(pì)窥探(kuī)缄默(qiān)莫衷一事(shì)
D.牟取(móu)哂笑(shěn)裸露(lù)众目睽睽(kuí)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句(3分)
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B.如果一只主叫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
C.他坐着船饶有兴趣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鸟瞰,感叹这里的美景。
D.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A.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不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B.由此可见,导致它们大迁徙的原因决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另有他图。
C.每个人都显示出一副极其渊博、无所不知,镇定自若地朝洞里张望着。
D.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利益。
4.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3分)
①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②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③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④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学又知之甚少。
⑤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③②①④⑤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③⑤①④②
5.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3分)
A.《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了警告。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了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的现象。
C.《喂——出来》以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警示了世人必须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D.《大雁归来》涉及了人与动物的关系,蕴含了作者希望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情感。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0题)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
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相应的句子
(1)岂不罹凝寒,!(刘桢《赠从弟》)
(2)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4)俱怀逸兴壮思飞。(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7)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8),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9)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尤能体现诗人开阔豁达之胸襟的千古名句是,天涯若比邻。
(10)李商隐的《无题》中有两句诗不但体现了爱情的坚贞,且今多被用来歌咏无私的奉献精神,它们是,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35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
(1)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2)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
(3)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作者:严春友 选自课文《敬畏自然》)
7.文章第(2)段中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的是什么?(2分)
8.文章第(2)段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
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9.请将“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这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并说说用反问句有何表达效果?(2分)
10.文章第(4)段中画线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2分)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0分)
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
(1)高科技跑鞋是利用高科技结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研究出来的新一代跑鞋。它们采用各种特殊的材料,重量轻,避震效果好。同时,它们附着力强,易于运动员控制身体,保持正确姿势,避免滑倒。此外,它们还具有回输功能,利用鞋跟中央位置的气垫吸震并同时吸收能量产生反弹力,使运动员轻松省力。穿上它们,运动员如虎添翼,佳绩连连。
(2)早在1991年东京田径世锦赛上,美国运动员刘易斯以9秒86的成绩打破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他脚上的跑鞋轰动了全世界:那双鞋只有115克!它采用轻盈而坚固的陶瓷作为鞋钉材料,陶瓷耐磨并且钉子附近无需任何附粘物,这使鞋的重量得以减轻20克。
(3)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美国百米女飞人玛丽安?琼斯的水晶鞋一露面就吸引了全世界运动员的目光。这双跑鞋由极其特殊的透明塑料制成,它总重量只有99克,是有史以来最轻的运动鞋。设计师大胆启用了无后跟设计,“水晶鞋”穿到琼斯的脚上可谓天衣无缝,鞋子几乎成为琼斯双脚的一部分。
(4)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道黄色闪电刺破雅典奥运会的红色跑道,年轻的中国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横空出世,跑出12秒91的惊人成绩。刘翔也有着自己的秘密武器——“红色的魔鞋”。“红色的魔鞋”是刘翔的赞助公司为他参加2004雅典奥运会特别制作的。它是目前为止该公司生产的最轻的一双钉鞋,这双鞋用皮革制成,鞋帮采用了特殊的穿孔设计,足尖处运用了锁定系统。在它绚丽的鞋底里面更是藏着许多高科技秘密:鞋底柔韧的尼龙承拖盘、链接式前掌为运动中的转动提供保护;5根可拆卸式鞋钉,提供更强的抓地力……这双鞋使刘翔的技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
(作者:王芳 选自《百科知识》2008年第3期,有删改)
11.本文以“奥运飞人的追风战靴”为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
12.第(5)段画线句中的“目前为止”有什么作用?(2分)
13.高科技跑鞋一般要具有哪些功能?(3分)
1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其作用。(3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题。
家是母亲的博物馆
(1)刚到北京那一年,临近过年的时候,我和丈夫在西单商场逛了一整天,终于给母亲挑选了几件像样合体的礼物。在往回赶的途中,在路边一个小商贩的摊位前,我发现了一个做工和样式很别致的木质蒸碟,蒸碟的中间是用几行线穿起来的,上面不仅刻了一只五彩孔雀,而且蒸碟的一半还可以像扇子一样折起来,慢慢打开时,就如孔雀摆尾。
(2)我当即掏钱就买了下来。丈夫在一旁嗔怪说:“你买这东西做什么啊,用起来怪麻烦的!”我笑了笑对他解释说:“这哪是给我们用的啊,我是给妈买的,妈从小就喜欢孔雀,她的小名就叫‘小凤’,我想这个礼物她一定会喜欢的!”
(3)我们拎着大包小包回家后,母亲像往年一样,连连批评我们浪费钱买了一堆不实用的东西。但当我拿起孔雀蒸碟轻轻地展开说:“妈,你看这个好看吧,平时你可以用它蒸包子!”果不其然,母亲对这个小孔雀蒸碟爱不释手:“嗯,这个好,这个好!”
(4)但自从那次在家过完年回京后,我相继经历了情感和事业的双重挫折和打击。此后的三个春节,我都没有回家过年。今年“五一”的时候,母亲提前打来电话,说想我了,盼着我回去一趟。我在电话里答应了下来。
(5)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我回到了家乡那个偏僻的县城。中午到家后,我让母亲和妹妹都歇着,我一个人就包揽了厨房里所有的家务活。在找盘装菜的时候,我看到橱柜里那个孔雀蒸碟已经脱落了两个扇片,其中一行穿引线也断了,已经不能用了,但却被摆在中间的一格,占据了很大的空间。
(6)“这样的东西还有什么用?”我边嘀咕着,边抓起来扔到了门外楼道口的垃圾袋里。晚上热饭的时候,母亲发现孔雀蒸碟不见了,连忙跑到客厅追问下落,我很干脆地说:“已经扔了。”母亲听后赶忙追问我:“你扔哪里了?扔哪里了?”
(7)“扔到垃圾袋里了。”母亲听后快步地跑向门外,当她看到垃圾已经被打扫楼道的清洁工清理走了之后,她走进卧室关上房门,“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难过而又无辜地站在门外,不敢随意地惊扰母亲。
(8)大概过了半小时,母亲像往常一样微笑着从卧室里走了出来,全然看不出她刚刚哭过一场。我刚要上前说什么,母亲打断了我的话,边给我夹菜边说:“什么也别说了,先吃饭吧!”
(9)等吃完饭后我才知道,原来母亲是因为我把那个孔雀蒸碟扔了才难过的。我于是笑着说:“妈,就这点事啊,我还以为自己做了什么错事呢,等我回北京给你买十个那种蒸碟,保证一模一样!”
(10)母亲却对我说:“我不要了,你就是买了也和那个不一样了!
。”
(11)听母亲说完后,我强忍着眼泪没有流出来,在心里久久地责怪自己。从那一刻起,我终于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总是舍不得丢掉很多破旧的东西。那绝不是节俭,其实,家就是母亲的博物馆,每一件物品都是母亲可以用来缅怀逝去岁月的孤独和弥补儿女情感缺失的纪念品!
(作者:京京 选自《读者》乡土人文版2009年第3期)
15.你认为第(1)段中画线句子对蒸碟如此细致的描写是否有必要?为什么?(3分)
16.第(3)和第(6)段中相同的句子写了两遍会不会给人以重复啰嗦之感?为什么?请结合两处地方的表达效果分别作答。(3分)
17.仔细体会第(8)中画线句子,说说你觉得为何明明十分伤心的母亲要“微笑着”从卧室出来?(2分)
18.第(10)段中母亲的话还没讲完,请你结合上下文将其补充完整。(3分)
19.请说说文章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结合你自己或你的家人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控制在30字以内)。(4分)
四、作文能力考查(40分)
20.(1)命题作文: 绚烂啊,我的初中时光
(2)半命题作文:我要学他(她)的要求:两个题目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否则扣分,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答案
一、语言技能考查(15分)
1~5 15 1.D 2.C 3.B 4.C 5.C
二、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每空1分,错字、多字、漏字整空不得分)
6.10(1)松柏有本性
(2)独怆然而涕下
(3)行到水穷处
(4)欲上青天览明月
(5)天街小雨润如酥
(6)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自缘身在最高层
(8)山映斜阳天接水
(9)海内存知己
(10)春蚕到死丝方尽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35分)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10分)
7.2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8.4(1)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
间,还是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我们,我们的认识也还幼稚得很;(3)矿坑也可能成为人
类自掘的陷阱;(4)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
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9.2 陈述句:没有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1分)
表达效果:反问句比陈述句语气和情感都更加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反思。(1分)
10.2 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4题。(10分)
11.2(1)点出说明对象;(2)点明高科技跑鞋的作用;(3)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到两点即可)
12.2 从时间上给以限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13.3 避震功能;回输功能;附着力强。(每点1分)
14.3 举例子。(1分)以刘易斯、玛丽安?琼斯和刘翔的跑鞋为例,具体说明了高科技跑鞋的特点和作用。(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题。(15分)
15.3 有必要。(1分)因为这段描写不仅形象具体地刻画出了蒸碟的别致之处,而且还为后文叙写“我”买它的原因、母亲如此喜欢它的原因及后来“我”扔掉它的原因都作下了铺垫(只要答到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16.3 不会。(1分)正因为重复才能更加强烈地体现情感,前者的重复是更强烈地体现了母亲对蒸碟的喜爱之情(1分),后者则更强烈地体现了母亲异常急切、担心的心情,(1分)去掉则会将此表达效果大大降低。(意思相近即可)
17.2 因为母亲一方面怕孩子们因不理解自己的伤心缘由而笑话自己的失态(1分),另一方面又怕“我”看出缘由后会为此而感到不安和自责(1分)。(意思相近即可)
18.3 那个蒸碟是你第一次去北京工作,回家过年给妈买的礼物。现在,你又经常不在我身边,可是每次做饭一看到那个小蒸碟,我都会感到你就在我身边!(意思相近即可)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精编)】推荐阅读: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实验报告07-07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11-28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09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测试卷11-21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期末测试卷07-28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12-11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