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推荐11篇)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1

电气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WI-7.5.1-16-A/O1、电、气焊工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2、搬运氧气瓶、乙炔气瓶、石油液化气瓶时,必须避免碰撞、振动,在使用中应避免曝晒,气瓶与明火间距必须达到10米以上.3、在气割、焊接作业场地10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4、焊割工作前,必须检查焊割工具是否完好和性能正常,特别应检查割具、气管、减压阀是否接牢,有无漏气现象.5、使用氧气时,应站在瓶阀出气孔的侧面,缓慢开启阀门,氧气减压阀低压输入压力应控制在0.8Pa以下,防止输出压力过高损坏气管造成不安全隐患,乙炔气瓶必须立身放置,不准卧放.6、氧气瓶、乙炔瓶、石油液化气瓶的工作间距不小于5米.7、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好个人安全生产防护用品.8、氧气瓶及压力表、气管等部位均不得沾染油脂,氧气表、乙炔表、煤气表发生冻结时,严禁使用火烤和锤打,应使用热水解冻.9、在压力容器及船舶舱室内焊割时,要设监护人、通风装置和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停止作业时,应将焊、割工具关好后带出容器和船舱.10、登高焊、割作业前,应先检查作业点下面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无易燃易爆物品,做好现场清理,检查登高作业的脚手架、桥板是否牢固安全,登高2.5米以上作业时应扎防火安全带,并在施工作业过程中注意防止重物和工具抛落伤人.11、船舶舱内进行油漆施工后,油漆未干或者留有混合气体未进行通风换流措施时,舱内舱外均不得进行焊、割作业.12、焊割作业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周围环境情况,注意防火防爆.13、氧气瓶使用应留有0.1-0.2MPa的余气,严禁在生产施工现场抽倒石油液化气残渣.14、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检查现场,收好工具及焊割管线,关闭焊机、工作灯电源,关闭气瓶瓶阀和松开减压顶针,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作业现场.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2

昆明气候温和, 病虫害发生率也较高, 在蔬菜的生产过程中, 质量安全控制、监管难度较大。《规程》提出, 在绿色安全蔬菜栽培过程中, 应选用优质、高产、商品性好、有市场前景、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害的蔬菜良种, 避免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达到少用或不用农药的目的。明确要建立田间档案, 实行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控制。

《规程》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全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水平, 加快蔬菜标准化生产步伐, 增强昆产蔬菜市场竞争力, 有力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市还将根据辖区蔬菜生产情况, 制定分品种的技术操作规程。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3

【关键词】寒地;设施黄瓜;安全高效;技术规程

近些年,国内蔬菜农药残留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广大消费者对蔬菜产品安全的呼声愈来愈大。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的东北边疆,比邻俄蒙两国,属高寒地区,虽尚未发生蔬菜中毒事件,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也存在着重茬种植、施肥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等现象,导致设施蔬菜产品品质满足不了广大消费者需求等突出问题。为此,笔者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组织实施了寒地设施蔬菜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 从对品种选择, 到播种至采收系列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和总结,形成四个技术规程,现将其中的黄瓜技术规程呈现给大家,仅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择符合本地市场和俄蒙市场需要,同时又耐低温、耐弱光、早熟、结瓜多的品种。如津优35号、博耐18号、津优31号等黄瓜优良品种。

2 培育壮苗

2.1 浸种催芽

用55℃热水浸种、搅拌至水温降至30℃后在室温下继续浸种4h~6h,然后用湿沙布包好在28℃~30℃下催芽。

2.2 配制营养土和播种

营养土使用以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为主配制的全营养育苗基质。将全营养育苗基质装入营养钵内,均匀而紧密的摆放在苗床上,使之挤成正方形。打透底水。如嫁接用苗则将接穗黄瓜播在细沙中,将砧木播在营养钵中,播种后覆土1.5cm。

2.3 苗期管理

播后白天保持25℃~30℃,夜间保持15℃~20℃。苗龄一般掌握在40天~45天。

3 定植及管理

定植大棚要在定植前20天~30天扣好棚膜,使用多功能防雾滴棚膜,同时搭好二层和三层膜,并进行正常管理。晴天日出半小时后拉开三层膜,以利于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太阳落山前半小时盖好三层膜,以便为适时早栽做好准备。定植前进行整地、覆膜,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整地要细,不能有土块;整地要净,除去残留的枯枝败叶;整地要平,不能有明显的低洼、高岗等。当地温稳定在12℃时定植。一般毎667㎡保苗3000株左右。定值后加盖小拱棚、围裙,夜间覆盖无纺布、麻袋片等。采用高畦覆膜栽培,畦高20cm,上宽90cm,下宽100cm。做好畦子后,铺设滴灌带,以便膜下节水滴灌,每畦2条,间距45cm。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大小苗分级定植,定植深度为子叶刚好露出畦面。

3.1 温度管理

前期以防寒保温为主,白天打开三层膜和小拱棚,晚上再盖好。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在18℃以上。通过采用多层覆盖和调节通风量及浇水来控制温湿度。随着外界温度升高,逐渐去掉小拱棚、三层膜、二层膜,并且逐步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尤其是进入高温季节,加强通风排湿降温极为重要。

3.2 水分管理

使用清洁水源,采用膜下节水滴灌。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必要时可浇一次缓苗水。缓苗后开始控制浇水,必要时浇小水。黄瓜喜欢湿润气候,进入结瓜期均衡给足水分,前期温度低、光照弱,要避免起早和傍晚浇水,给水量小些,后期温度高、光照强,要避免中午高温时间浇水。

3.3 肥料管理

采用全营养生态平衡施肥方案:根据每667m2目标产量8000kg~9000kg,确定基肥每667m2施经高温发酵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 m3~5m3,加过磷酸钙25kg,加硫酸钾15kg。进入结瓜期第一次每667m2追充分发酵腐熟粪稀350kg,或尿素3.5kg。第二次每667m2追充分发酵腐熟粪稀500kg~600kg,或尿素4.5kg,采取粪稀和尿素交替使用,而且浇清水和浇肥水交替进行。全生育期大约追肥10次左右。

3.4 立体整枝

通过立体整枝来增加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降低湿度,减轻病害。1米及1米以内宽的畦子实行单行定植,1米以上宽的畦子采用大小行定植,每667m2保苗控制在3000株左右。及时吊蔓,根据黄瓜坐果情况、水肥供应状况、季节及天气变化等因素进行立体整枝,吊蔓高度尽可能一致。及时去掉下面老叶,适时放蔓,摘下的老叶及病叶拿到棚室外深埋。

4 病虫害防控

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即优先采用阻隔防虫、控湿防病等农业措施、物理措施为主,化学措施为辅的策略。加强通风透光,温室后墙挂反光幕,每667m2悬挂25cm×40cm的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在通风口加设30目防虫网,阻止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等害虫成虫飞入;在化学用药上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黄瓜生产技术规程NY/T5075-2002标准执行,严格限定用药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农药能用烟剂或喷粉代替的,则尽量不使用喷液。

4.1 霜霉病

喷72%霜脲氰·代森锰锌600倍~8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5盒~6盒,安全間隔期7天。交替用药,7天~10天一次。

4.2 角斑病

喷30%琥胶肥酸铜5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安全间隔期3天。交替用药,7天~10天一次。

4.3 蚜虫。喷10%吡虫啉4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50%抗蚜威35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交替用药,7天~10天一次。

5 采收

根据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使用时间的记录,达到农药和追施化学氮肥安全间隔期的即可采收。保持采收工具清洁无污染、清洗和包装场地环境清洁卫生;清洗用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要求;包装容器无污染、无异味;包装材料符合国家GB11680、GB9693、GB9687等卫生标准的要求;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4

第1 条:电焊、气割,严格遵守”十不烧”规程操作。

第2 条: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及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接地或接零,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

第3 条: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与氧气瓶、减压阀、氧气软管接触。

第4 条: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第5 条:经常检查氧气瓶与减压阀表头处的螺纹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气,焊割炬嘴和炬身有无阴塞现象。

第6 条: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

第7 条: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

第8 条: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 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

第9 条:电气焊的弧火花点必须与氧气瓶、电石桶、乙炔瓶、木料、油类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少于10m。与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少于20m。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5

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焊机的修理应由电气保养人员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带。敲焊渣、磨砂轮戴好平光眼镜。

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

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机床等作接地线。

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修补已装过油的容器,应清洗干净,打开人孔盖或放气孔,才能进行焊接。

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8、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

9、在容器内焊接,应注意通风,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2人,以防触电等事故。

10、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6

在焊接作业过程中,焊工与各种易燃物料、压力容器和电机、电器相接触,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有害粉尘、弧光辐射、噪声、射线等,有时要在高空、潮湿、狭小空间进行工作。因此,使得焊接现场有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烫伤、中毒(急性中毒)、触电和高空坠落等工伤事故。焊工也可能身受电光性眼病和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通则

2.1 基本要求

2.1.1 从事电焊工作者,应经过专业安全培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定期接受安全教育,方可作业。

2.1.2 电焊作业点与易燃易爆物相距10米以上,并且焊接现场要配备灭火器。

2.1.4 电焊机不准放在高温或潮湿的地方,电焊机应放在防雨和通风良好的地方。电焊机、氧气瓶,乙炔气瓶要分开放,距离应不少于5米。

2.1.5 严禁在易燃易爆、带压力的设备、容器和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切断电源。

2.1.6 禁止焊接悬挂在起重机上的工件和设备。

2.1.7 露天作业遇到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时应停止焊接作业或高空作业;雷雨时,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2.1.8 电焊机必须设置单独的电源开关,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时接在一个电源开关上;不准私自拆接电源线,电焊机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

2.1.9 交流弧焊机一次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3米,电焊机二次线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米,二次线接头不得超过2个。一二次接线柱处应加防护罩。所有手把导线与地线不准与氧气、乙炔软管混放。2.1.10 严禁利用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或其它金属物体搭接起来形成焊接回路。

2.1.11 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焊机的修理应由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拆修。

3.1.13 焊钳、电焊线应经常检查、保养,发现有损坏应及时修好或更换,电焊机外壳必须设有可靠的保护接零,必须定期检查焊机的保护接零线。接线部分不得腐蚀、受潮及松动。

3.1.14 焊接过程发现短路现象应先关好焊机,再寻找短路原因,防止焊机烧坏。

3.1.15 禁止在易燃、易爆物体上和装载易燃易爆的容器内外进行焊接,若需要焊接,应将容器内外所有残存物清洗干净。3.1.16 禁止在可燃粉尘浓度高的环境下进行焊接作业。

3.2 防护用品的穿戴

3.2.1 使用电焊机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3.2.2 作业时应该穿戴好必备防护用品,包括:防尘毒器具、绝缘鞋、脚盖、口罩、带有特制滤光镜片的面罩、电焊手套、护目镜等

防护用品。

3.2.3 严禁穿短袖、短裤、凉鞋。3.2.4 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带。

3.3 焊接设备、用具及作业环境的检查

3.3.1 电焊工开始焊接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如:开关、电源线、电缆线、电焊机、电焊机外壳的接地〔接零〕保护线、电焊钳、焊条等进行检查、测试。不得有松动或虚连。

3.3.2 使用焊机前检查电器线路是否完好,二次线圈和外壳接零或接地是否良好,电焊机外壳必须有良好的保护。焊机、导线、焊钳等接点应采用螺栓或螺母拧接牢固。

3.3.3 使用焊机前应检查焊机的电源线的绝缘是否良好,检查电焊钳柄绝缘是否完好。电焊钳不用时,应放到绝缘体上。

3.3.4 电焊机的配电系统开关、漏电保护装置等必须灵敏有效,开关箱内必须装设降压保护器,导线绝缘必须良好。检查配电箱,应关闭牢靠。

3.3.5.把线、地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更不得用脚手架、钢丝绳、铁板等裸露导体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电焊回线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管道或设备上,焊钳线和回线必须良好。

3.3.6 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四周工作环境是否允许烧焊,确认为正常方可开始工作,操作前必须检查周围有否易燃易爆物品,如有,必须移开才能工作。

3.3.8 电焊机的输入输出线头要接牢固,应有可靠的接地线,焊钳

绝缘装置要齐全良好,电焊机工作温度不得超过60℃~70℃。

3.310 作业中注意检查电焊机及调节器,温度超过60 °C应冷却。电焊时的二次电压不得偏离60——80V(伏);发现故障、电线破损、熔丝一再烧断应停机维修或更换。

3.4 焊接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3.4.1 合闸刀开关时,应左手合闸,人体应偏斜站,头部要在开关的侧面,手套与鞋不得潮湿。开启电开关时要一次推到位,然后开启电焊机;停机时先关焊机再关电源开关。3.4.2 注意保护手把线与回线不受机械损伤,3.4.3 焊接密封容器应打开孔洞设立绝缘保护。

3.4.4在容器内焊接,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应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容器内油漆未干不准施焊;严禁往容器内输入氧气。最少要2人一起工作,一人操作、一人监视保护。

3.4.6 施焊地点潮湿时,焊工应站在干燥的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配合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板或胶垫上作业。

3.4.7 在存有毒物质的场所焊按时,要清除残存物,经化验合格后加强通风方可工作,工作者要戴好防毒口罩,工作场所有专人防护,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4.9 当清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或面罩,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3.4.11 多台焊机在一起同时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设置防光棚。

3.4.12 转动机器设备进行焊接时,必须断电和设有“严禁合闸”的安全标志或设专人负责看守。

3.4.13 在焊接各种笨重物件时,工件必须放置平稳,两人或两人以上抬放工作物,动作要协调,以免碰伤手脚。

3.4.14 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焊机发生故障或漏电时,立即切断电源,联系电气维修人员修理。

3.4.15 高处焊接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工作过程中设专人监护;高空作业要扎好安全带,工作点要牢固,焊条工具等要放好,防止掉下伤人,下边做好安全措施和以及防火措施,设专人监视,注意行人等安全工作。严禁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3.4.16 电焊机如有故障或电线破损漏电或保险丝一再烧断时,应停止使用,并报告有关人员修理。

3.4.17 移动电焊机或往远处拉线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行移动; 3.4.18 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更换焊条应戴手套。3.4.19雨天或厂房漏雨时,应将焊机遮盖好,所有导线、手把线应架在干燥或不导电的建筑物上。

3.4.23 仰面焊接时,要扎紧衣领、袖口,防止火花烫伤。3.4.24 直流焊机起动时,必用星形(Y)接法,待运转正常后,再转至三角形(△)接线进行工作。

3.4.25 焊接有锈工作物、进行除锈或清除焊渣药皮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

3.4.26 焊接完的灼热工件,不准放在电线、乙炔橡胶软管及氧气瓶、氧气橡胶软管上,应放置在规定的或安全的地方。

3.4.27 移动焊机时,不准用手把线或其它导线作捆绑绳索使用。3.4.28 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严禁在火星能飞溅到的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的部位或地方焊接 3.4.29 焊接盛装过易燃、易爆、有毒的液体或气体的容器(如钢瓶、油箱、槽车等)时,必须用清洗液等清洗干净,确认安全后,并打开孔盖或留下30mm的出气孔后,方准焊接。

3.4.30 在地坑或锅炉容器内部焊接时,应设专人监护;下地坑焊接时,应检查有无有毒气体;禁止在坑内使用电压超过12V的照明灯。

3.4.31 工作中,不准触摸焊机内部,以免触电; 焊条头不得乱扔,应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3.4.32 进行高处作业时,还应遵守以下规定:

—— 使用的木梯不得有腐朽缺蹬现象,梯子应放置稳固,与地面成60°~70°夹角;不准两个梯子接在一起使用,不准爬在梯子最上部的两蹬上作业。

—— 挂好安全带。使用的工具应用绳索传递,不准随手上下抛扔。—— 高处作业处下面10m范围内,不准放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监护人员。

—— 高处作业时,焊具线应挂在安全可靠处所,地面设监护人员。不准将管线缠在身上,上、下及作业。

3.5 电焊作业消防安全规定

3.5.1 在存在可燃物的场所内进行焊接时,以及焊接易燃、易爆气体或液体的扩散区域施焊前应严格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做好充分准备后,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内进行焊接。

3.5.2 施工时,应清除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可靠的防护措施。

3.5.3 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查明之前动火焊接。

3.5.4 如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如油漆等)时,严禁焊接。

3.5.5 电弧切割或焊接有色金属及表面涂有油品等物件时,作业区环境应良好,人要在上风处。(焊接时会产生有毒气体)3.5.6 电焊着火时,应先切断焊机电源,再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灭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

3.5.7 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内,一般不得进行焊接作业,需要检修的设备应拆卸移到安全地点修理。在这些场所焊接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制度。要求进行电焊作业的地点要与易燃易爆车间、仓库、堆垛等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尽量远离正在生产易燃易爆的装置、设备和管道。

3.5.8 重点工程、重点部位的施工应确定专人进行看守监护。在重点工程和重点部位进行电弧焊接时,应有科学合理的安全保障措施,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并设有专人看护,施工指导,准备好灭火器材,以确保安全施工。

3.5.9 施工作业结束后要立即消除火种、彻底清理工作现场,并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护,没有问题再离开现场,做到不留死角。

3.6 作业后的安全注意事项

3.6.1电焊结束后,应切断焊机电源,要先关电焊机,再拉闸刀开关。

3.6.2焊接线整理好放在指定地点,将焊机擦拭干净,清扫场地,并检查操作地点,确定没有明火后,方可离去。

3.6.3 焊割完的灼热工件,应放在安全地点,工作地点溅落火星应彻底熄灭。

3.6.4 下班前把焊机电源切断,焊线绕好,露天的要盖好焊机,并详细检查工作场地彻底熄灭火种后方可下班。

3.6.5 做好交接班,并与接班者共同检查安全。

3.7 应急措施

3.7.1 焊机不符合规范要求,停止作业,自行整改,对不能整改的立即联系分管负责人处理;

3.7.2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立即切断电源,使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并按照事故报告程序逐级或立即报告分厂安全员或领导,火灾较大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人员撤离。3.7.3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立即切断电源或呼叫周围人员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触电场所对受伤人员现场组织抢救。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按事故报告程序,逐级或立即报告分厂安全员或领

导;对触电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复苏,并将受伤人员送周围医院或拨打120救护车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7

关键词:修订的总体思路,修订的基本原则,监督检验通用要求

1. 现代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1)采用基于失效模式的设计方法,保证容器在完整寿命周期内的功能性、安全性和经济性;(2)在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广泛采用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实现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质量控制技术;(3)大型化、高参数化、复杂化;(4)材料、设计方法、失效模式、检验技术、安全技术规范成为基本安全要求的指标。

2. 新容规修订的总体思路

(1)形成全环节安全技术管理安全技术规范,方便使用,避免重复。(2)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核心的法规和协调标准体系。(3)解决过去一系列法规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4)适应行业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的快速发展要求。(5)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3. 新容规修订的基本原则

(1)以原有的压力容器七个规范为基础,进行合并以及逻辑关系上的理顺,统一并且进一步明确基本安全要求,形成关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综合规范,包括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2—2005《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TSG R7001—201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4—2013《压力容器监督检验规则》、TSG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根据特种设备目录,调整适用范围,统一固定式压力容器的分类《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后,国家质检总局调整了特种设备的界定范围和目录,本规程的适用范围也随之进行相应调整。本规程适用于特种设备目录所定义的、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压力容器:1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2容积大于或者等于0.03m3并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3盛装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以及介质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标准沸点的液体。

(3)根据行政许可改革的情况,调整各环节有关的行政许可要求,按照质检总局办公厅关于压力管道气瓶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2015】675号)、质检总局关于实施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特【2015】679号)和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关于新修订的《特种设备目录》中承压设备有关问题的意见(质检特函【2015】32号)作为改革的政策依据。

(4)整理国家质检总局近年来针对压力容器安全监察的有关文件,汇总《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宣贯、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收集网上咨询意见,增补相应内容,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5)扩展材料范围,重点解决铸钢、铸铁压力容器材料技术要求,增加非焊接瓶式容器高强钢材料技术要求。

(6)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各环节分章进行描述,并按固定式压力容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顺序,要求每个环节的边界尽可能清晰、明确相应的主体责任(如明确耐压试验介质、压力、温度、无损检测方法、比例和热处理等技术要求由设计者提出并且放到相应设计章节)。

(7)理顺法规与标准的关系,整合、凝练固定式压力容器基本安全要求,将一些详细的技术内容放到相应的产品标准中去规定。明确协调标准的概念,把满足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协调标准。明确引用标准的概念,把本规程指定采用的基础性标准称为本规程的引用标准,如介质标准、材料标准、方法标准、零部件标准等。

(8)本规程3.1设计通用要求涉及的【3.1.1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第一条中的内容,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和第十九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当保证特种设备生产符合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以及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的内容,将原固容规3.1(1)“设计单位应当对设计质量负责”改为“设计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压力容器的设计质量负责”。同此原因,在4.1.1(1)、5.1(1)中分别对制造单位、安装改造修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做同样修改。

(9)在本规程【3.1设计通用要求】中的【3.1.1设计单位许可资质与责任】第三条内容和在3.1.1(3)中,对于采用国际标准或者境外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进行设计的单位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供设计文件与本规程基本安全要求的符合性申明及比照表的规定,其内容及格式参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承压特种设备制造许可有关事项的公告》(2012年第151号)之标注。

(10)在【3.1设计通用要求】中涉及的【3.1.2设计专用章】的内容,将原设计许可印章改为设计专用章,其使用要求与原许可印章相同。同时对专用章的内容进行了规定,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相应资质证书编号、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具体要求如下:1压力容器的设计总图上,必须加盖设计单位设计专用印章(复印章无效),已加盖竣工图章的图样不得用于制造压力容器;2压力容器设计专用章中至少包括设计单位名称、相应资质证书编号、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内容。

(11)在【3.1.4.1设计文件的内容】中的3.1.4.1(2)内容基础上,增加“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臵”情况的内容;装设安全阀、爆破片等超压泄放装臵的压力容器,设计文件还应当包括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利用软件模拟计算或者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臵。

(12)在【3.1.4.2设计文件的审批】内容中,原固容规3.4.2.1规定了“总图的审批”要求,新容规进行了扩展,提出“设计文件的审批”要求,明确规定“设计文件中的风险评估报告、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设计总图,应当至少进行设计、校核、审核3级签署;对于第Ⅲ类压力容器和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还应当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批准(4级签署)”的要求。风险评估报告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设计总图的内容则强调了设计阶段风险评估报告应在设计前期开展,并强调其重要性。

(13)在【3.1.4.4.1总图主要内容】中涉及的3.1.4.4.1(2)工作条件中的内容,包括“介质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改为“介质特性(毒性和爆炸危害程度等)”,涵盖面更广,如果介质具有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强渗透性,或者其他危险性特性,也应当在总图上注明。为今后的压力容器介质标准的发展建立基础。

(14)【3.1.6风险评估】中除第Ⅲ类压力容器仍要求在设计时出具风险评估报告外,增加用户要求时也应当出具风险评估报告的规定。对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使用、检验等,风险评估报告十分重要,GB 150.1—2011附录F也给出了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指南,在试行5年多的基础上,风险评估报告的各项要求已经逐步得到落实和规范,今后将逐步推广在设计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的要求。

4. 关于监督检验通用要求的内容变化

本规程【6.1.1监督检验】和【6.1.2适用范围】中,将原监检规第三条(三)、(四)合并为本规程6.1.2.1(3),并且调整为“单独出厂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这一修改缩小了监检范围,注重焊接要求,监检仅针对单独出厂并且具有焊缝的筒节、封头及球壳板(例如其上焊有接管、人孔、支腿等),或者采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换热管束,不带焊缝的上述产品均不要求监检(采购合同要求的除外)。

本规程【6.1.3监检机构】删除原监检规第十条。按照由受检单位约请监检机构的原则,不再指定监检机构。对于一台压力容器,应当保证由一家监检机构进行监检,出具一张监检证书。

本规程【6.1.4受检单位的义务】取消对受检单位“应当持有相应许可证(或者其许可申请已被受理)”的要求,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改革后,已经取消对仅生产封头、承压部件制造单位的行政许可,但保留对其带有焊缝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检验。相应地,本章后续监检内容中,凡涉及许可制度方面的监检(如保持许可条件6.6.2、执行许可制度6.6.4等),均限定在对有许可要求的情况。

本规程【6.2.2.7.4现场热处理监检(A类)】为了加强对现场热处理的监检,将该监检项目类别由B类改为A类;对于进行现场热处理的大型压力容器,监检单位应当特别注意现场热处理施工单位的技术能力和业绩。

本规程【6.4.8相关技术文件和检验资料的审查】对于一些难以在到岸检验时进行审查的项目,明确为只有进行境外监检时才进行,例如焊接工艺规程与评定合格的工艺评定的符合性、焊接记录与焊接工艺规程的符合性、焊缝射线检测底片等。

本规程【6.6.1基本要求】新增内容:当发现受检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时,还需要及时将评价报告报送颁发受检单位许可证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部门;评价报告中对6.6.2、6.6.4的不符合情况应当详细说明并且提出处理建议。

5. 结论

(1)容规是第一个大规范,涉及行业的各个环节,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强制性执行的特点,面对行业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现象,必然会有不能涵盖和解决的问题。希望全行业认真执行容规,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8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 篇8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初次级接线柱的防护罩必须完好;焊机的绕组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电阻值不少于1兆欧),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要设单独的开关。开关应放在防雨的闸箱内,拉合时应戴手套侧向操作。防止电弧灼伤。4 焊钳与焊接电缆连接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焊线要经常检查,整理,如发现破皮扎坏等应及时用胶布包扎好,或更换焊线。防止短路,所有的电源线、电焊线不得放在油脂酸、碱等有腐蚀性的地方。5 工作时应戴手套和防护工作服,戴防护目镜或面罩。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6 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和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在密闭的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并应有人监护,严禁向容器内输送氧气。9 在高空作业时,应戴好安全帽、挂好安全带,不准将电焊线绕在身上,更不要在脚手架上塾木箱、凳子等进行操作。焊接电焊线、接地线禁止搭在各种气瓶,管道、脚手架、钢丝绳、轨道、屋架、储缸上面。工作回路不准接行灯线。所有地线接头,必须连接牢固。移动焊机、更换保险装置、改变焊机接线接头等时必须在切断电源后才能进行操作。必须遵守明火作业“十不烧”

12.1 不是焊工不能烧焊。

12.2 在容器内部或狭窄仓室内焊接时,无人监护不烧焊

12.3 重点要害部门及重要场所未经批准,未落实安全措施不能烧焊。

12.4 不了解焊接地点周围情况(如该处是否能动明火,有无易燃易爆物品等)不能烧焊。

12.5 盛过易燃易爆的液体、气体的容器(如气瓶、油箱、槽车、储缸等)未经彻底清洗不能烧焊。12.6 不了解焊接物内是否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不能烧焊

12.7 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音、隔热的部位或火星能溅到的地方,未经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烧焊。

12.8 焊接地方还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末清理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能烧焊

12.9 附近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作在作业,(如油漆等)不能烧焊。

12.10 工作完毕,必须拔掉焊钳接头线电缆线,检查现场,灭绝火种,切断电源。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9

1.电器人员工作时,必须穿戴好所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帽,绝缘鞋、防护眼镜等)。

2.配电室停电时,必须先填写停电工作票,在所停电的分离开关上挂好警告牌,有专人看管,其它人员不准乱动。

3.需带电作业时,必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但必须有经验的电工进行,并有监护人员。

4.电工工作人员工作时,基本安全用具,辅助安全用等必须装备齐全,并事先检查工具、用具是否良好,如存在不安全因素时禁止使用。

5.进入有毒有害场地时,应备有必要的防护用具,采取防护措施。

6.雷雨或雾天气,风力在五级以上时,禁止带电作业和高空作业,在必要情况下,需马上抢修时,先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经领导批准后,由有经验的电工进行,夜间应有足够的昭明。

7.电器的安全条件,必须达到有关规定指标。

8.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电工安全操作规程工作。

9.在进行电器工作时,应有二人进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10.任何电器设备或线路在未经验电以前,一律视为有电。

维修电工

1.线路维修

1.1线路工作维修需要停电,首先向生产及配电室联系,填写停 电作业票,停电后在所要工作的线路上开关或闸刀上禁止合闸警告牌,线路上挂可靠的接地或短路线,然后进行工作,并有人监护。

1.2不停电作业时,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必须二人以上工作,有专人监护。

1.3蹬杆作业时,事前一定要检查好安全带脚扣是否好用,工具不合科安全要求时严禁蹬杆作业。

2.0照明线路的安装及维修

2.1照明线路的安装应整齐,安全可靠,导线及灯具必须绝缘良好,其电压应符合安全要求。

2.2开关必须控制相线,严禁用一线一地。

2.3维修时切断电源,如不切断电源,要站在绝缘板上,或干燥的木板上,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2.4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

2.5在潮湿或水汽浓度较大的场所应使用12V以下的安全电压。

3、电机的检查

3.1电动机在运行中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电机故障,电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线,以防电机外壳带电,使人体触电。

3.2当电器设备发生着火时,应先将起火的设备电源切断,必要时应将邻近的设备停电,必须做到沉着,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防止盲目乱用,造成导电事故。

值班电工

1.值班人员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检查时,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的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空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凡是在导电设备、线路工作,(不论高压或低压)必须停电作业,并在电原开关把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志牌,除专责挂牌人动外,不准任何人随意拿走或送电。

4.停电、验电检修作业,必须有作业负责人指派,有经验者担任监护,经验明确无电压后,应在工作地段两端挂接地线,否则不得进行作业。

5.禁止带电检修作业,若必须带电作业时,需有可靠的安全操作措施,经领导同意,有人监护时方可进行。

6.严格劳动纪律,服从值班者指挥,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7.值班室人员应做好记录,时常观察负荷力率掌握和调配,投切电容时,应按规程执行。

8.配电室内,一切电器设备,应有值班员操作,其它人员不得乱动。

9.严禁带负荷操作,隔离开关和刀开关。

1.工作前必须检查电焊机外壳接地良好,电源装拆应由电工进行,电焊机开关应放在防雨的开关箱内。

2.工作前必须检查了所有用具是否完好(包括电焊钳、电源线、电灶机等)如不符合要求,禁止使用。

3.、工作前应先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工作服、工作帽、鞋、眼镜、手套等)。

4.焊钳与把线绝缘良好,连接牢固,更换焊条应戴手套。

5.在潮湿地点作业,应站在绝缘板或木板上进行焊接。

6.严禁在带压及未置换好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

7.焊接带电的设备先切断电源。

8.焊接贮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容器或管道,必须清除干净,并打开所有孔口。

9.焊接预热工件时应有隔热措施。

10.把线与地线禁止用钢丝绳连接或接触。

11.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

12.清除焊渣,打坡口采用电弧刨时,应戴防护眼镜和面罩,防止铁渣飞溅伤人。

13.在雷雨天气禁止露天场所焊接作业,严禁穿短裤,湿鞋进行电焊作业。

14.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覆盖、隔离。

15.施焊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高空作业系安全带。

16.凡在禁火区动火,一律办理动火手续,否则严禁动火。

17.拆卸电焊机线路时,必须由电工进行,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除,以防触电伤人。

1、钳工

1.1手锤锤柄应装紧,发现锤柄松动或损坏应立即装牢或更换。

1.2凿子应保持锋利,凿子尾部的手刺应经常磨掉,以免伤手,凿消时应保持正确的后角,以免凿子滑出伤人。

1.3锉刀,锉刀柄应装紧,不准使用无手柄或裂手柄的锉刀,锉工件时不可用嘴吹铁屑,以防飞入眼内,也不可用手去清除铁屑,应用刷子清除。

1.4锯,使用时锯条要装的角度,松紧合适,不能过松或过紧,锯割时,不要压力太大,以防锯条折断飞出伤人。

1.5砂轮机启动后,应观察运转情况,磨削时应站在砂轮的侧面,免的砂轮破碎伤人,磨削时不要用力过猛,戴好防护眼镜,防止伤眼。

1.6使用钻床时,应检查各部位情况是否良好,完好时方可使用,加工零件时,必须夹紧固,操作人员不准戴手套,以免发生事故,钻深孔时应减少进给量,经常起钻,防止钻头扭断伤人。

2.使用砂轮规程

2.1磨各种铁质工件时,若热度太高,应勤沾水冷却。

2.2笨重的工作物不准在砂轮上研磨,以免发生故障或伤人。

2.3不准在普通砂轮上磨硬质合金物件。

2.4使用砂轮时,首先检查是否有裂纹或螺栓松动现象,合格方可使用。

2.5安装砂轮时要做平衡试验,中心线应与轴线同心。同时接触紧密,不许用锤敲打砂轮,安装完毕转动数分钟,再次扭紧螺丝方可使用,在转动时绝对保持圆形。

2.6砂轮的铁夹板,必须大于其直径的一半,且砂轮应设有安全设施。防护罩的开口不准大于三分之一。

2.7砂轮的边缘不准有缺口,表面不得有高低不平或歪曲不正,如有要修正好方可使用。

2.8使用砂轮应站在砂轮侧面,将身体远离,薄片砂轮不得在侧面推磨。

2.9使用砂轮时用力必须均匀,不得用力过猛。

2.10磨小部件时必须用钳子夹紧,以免磨伤手。

2.11一个砂轮不得两人同时使用。

2.12使用砂轮操作者不得戴手套,要戴风镜。

2.13砂轮电机应保持绝缘,防止漏电,在潮湿地点使用要接地。

2.14禁止用砂轮研磨紫铜、铅、铝等韧性物件。

2.15砂轮必须由专人负责,按时维护保养。

3.使用电钻规程

3.1工作前必须详细检查电器设备、线路、手柄、钻头是否符合要求。

3.2装卸钻头时,必须停止转动,不得用力打钻头。

3.3钻眼及搅眼时,必须按电钻功率使用,不得超负荷。

3.4用大钻头钻厚铁板时,铁板必须牢固,钻薄铁板时,可利用手钻头,下面要垫木板。

3.5钻圆轴类工作物,下面要垫槽钢,钻小件时,禁止用手扶,应用固定钳夹住。

3.6工作中停电或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切断电源。

3.7所有的电工关须有保护箱,箱门要关好。

3.8禁止在梯子上使用电钻。

3.9要定期检查电钻内部,用后不要放在潮湿地方。

电气焊工安全技术规程 篇10

电焊工

1、从事焊接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操作。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电焊机、焊钳及电源情况,焊钳与焊件不能短路。

3、电焊机必须装有带漏电保护的专用电源开关,其容量应符合要求,当焊机超负荷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禁止多台焊机共用一个电源开关。

4、电焊机开关应装在电焊机附近便于操作的地方,周围应留有安全通道,电焊机变压器一次侧电源线长度应不大于5m,焊接机械的二次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铜芯多股软电缆,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m。

5、电焊机外露的带电部分和裸露接线柱必须有完好的防护罩,二次线过路应采取保护措施。

6、禁止将建筑物金属构架、管道、脚手架及设备等作为焊接电源回路,把线、地线严禁与钢丝绳接触。

7、必须将焊机平稳地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室外应设置防护棚,不准放置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

8、各种电焊机的外壳都应接零(地),电焊钳手柄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与隔热能力。

9、二次线电缆不得破损,发现破损应及时处理,线路各处接头,必须连接牢固,绝缘包扎。

10、雨天无防护措施应停止露天焊接作业。

11、在金属容器、管道内及潮湿地方施焊,脚下要铺设干木板或橡胶板,身体不得接触金属物,并设专人监护,必要时应轮流施焊。

12、焊接作业应穿绝缘鞋,戴长筒防护手套,配用面罩及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打渣清根时,必须戴防护眼镜。

13、高处焊接时,垂直下方及水平方向10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不能避开时应严密遮防,否则不准施焊。

14、禁止将过热的焊钳浸在水中冷却。

15、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切断电源,并不得手持把线爬梯登高。

16、严禁在带压力的容器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带电的设备,必须先切断电源。

17、焊接储存过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容器或管道时,必须将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清除干净、并将所有孔口打开,经检测确认后,方可作业。

18、在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严禁向容器内输氧气。

19、焊接予热工件时,应有石棉布和档板等隔热措施。

20、多台焊机在一起施焊时,焊接平台或焊件必须接地,并有隔光措施。

21、严禁将电线缠在身上和用焊条打火抽烟。打火行弧时,应通知互相配合的人员避让。

22、施焊结束时,要严格检查施焊范围内是否留有火种,确认无起火危险后,切断电源,方准离开现场。

气焊(割)工(一)一般规定

1、从事气焊(割)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操作。

2、作业时检查输气管所有连接处必须牢固可靠,气瓶、胶管及工、器具上均不得沾染油污,软管接头不得用紫铜材料制作,必须使用铜合金,含铜量应低于70%。

3、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否则应采取隔离措施。

4、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只准用肥皂水,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吸烟。

5、氧气瓶、乙炔气瓶、回火防止器,减压阀等,均采取防冻措施,一量冻结应用热水解冻,禁止用烘烤或敲打。

6、禁止使用电磁、钢丝绳、链条吊运各类气瓶。

7、严禁在带压的容器或管道上焊、割作业,焊(割)带电设备应先切断电源。

8、高处切割作业时要采取防火、防烫、防割切物坠落的措施。严禁手持连接胶管的焊矩爬梯登高,且不得将软管背在背上操作。

9、焊,割场地,应备有防火器材,高温季节氧气瓶和乙炔气瓶要防止爆晒。

10、严禁使用氧气吹扫物件,衣服等或用作试压和气动工具的气源。

11、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在拧上气瓶帽,清理现场,并将气瓶运到指定地点。(二)气瓶

1、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以及其它燃气瓶、油脂、易燃物品应分别存放,运输时必须罩上帽,氧气瓶必须装设二个防震橡皮圈。

2、开、闭气瓶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铁板手等易产生撞击火花的工具,动作要轻缓平稳,人要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并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活正常,乙炔气瓶开启不得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3/4转。

3、安装减压阀时应先检查氧气瓶阀门接头,不得有油脂,并略开氧气阀门吹除污垢后,再侧身安装减压阀,关闭氧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阀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

4、禁止单人肩扛气瓶,禁止用滚动方式搬运。

5、乙炔气瓶必须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回火防止器。

6、乙炔气瓶储存、搬运、使用时严禁卧放,对已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直立并静置20分钟以上,才能使用,乙炔气瓶不应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

7、气瓶中的气体不得全部用完,氧气瓶内的剩余压力不小于0.147mpa(1.5kg/cm2)(三)橡胶软管

1、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2、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气软管为绿色(黑色),与焊(割)炬连接时,不得接错。

3、橡皮胶软管禁止接触高温管道,电线和热的物件,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保护。

4、作业中若遇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弯折软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乙炔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炬火,可用弯折软管的办法灭火。(四)焊(割)炬

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丝,禁止用铁丝。

2、使用前应检查焊(割)炬是否完好,然后检查焊(割)炬的焊射吸能力,接上乙炔气管时,先应检查乙炔气流是否正常,然后接上。

3、依据工件厚度,选择适当的焊(割)炬及焊(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

4、当焊炬(或割炬)由于强烈的加热,而发出“辟啪”的炸响声时,必须立即关闭乙炔供气阀门,并将焊炬(或割炬)放入水中进行冷却,注意关好氧气阀。

5、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割)炬的阀门关门,不准将焊炬放在地上。(五)操作

1、点火前,应迅速开启焊(割)炬阀门,用氧吹风喷嘴出口,不准对准脸部试风。

2、点火时,应先用乙炔气点火,后开氧气调整火焰,灭火时,应先关乙炔气,后关氧,点火时,焊(割)炬不准对人,燃烧着的焊割炬不准放在地面或工件上。

3、射吸式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微开焊(割)炬上的氧气阀,再开乙炔气阀点火,然后分别调节阀门来控制火焰。

4、进入容器内焊(割)时,点火和熄火要在容器外进行。

5、若发现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有关闭时,应让瓶内氧气自由逸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

6、集中供气,作业中产生回火时,胶管或回火防止器上喷火,就迅速半闭焊(割)炬上的氧气阀和乙炔气阀,再关上一级氧气阀和乙炔气阀门,然后采取灭火措施。

电气安全工作规程 篇11

第二条电力设备运行,应以安全为主,全面执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八字方针。

第三条一切电气值班人员,维护检修、施工安装、试验、设计和主管领导及技术主管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禁止非电气人员修理、拆卸电气装置。

第四条本规程适用于10千伏及10千伏以下供配电系统;35千伏以上供电系统应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执行。

第五条工作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程,足以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现象时,应予制止或拒绝执行之。

第二章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第一节一般规定第六条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伏及以下者。

第七条电气工作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身体健康,经医生鉴定无防碍工作的疾病;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且按其职务和工作性质熟悉国家的有关规程及本规程,并经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必须会触电急救法和电气防火和救火方法。

第八条电气设备无论带电与否,凡没有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均得按有电看待,不得随意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

第九条供电设备无论仪表有无电压指示,凡未经验电、放电,都应视为有电。

第十条经批准同意停电时,应按范围停电,不得随意扩大停电范围。

第十一条所谓运行设备系全部带电或部分带电,或一经操作即可带电的设备。

第二节变电站值班工作第十二条变电站值班人员,除符合第七条规定外,还应熟悉所管范围内电气设备性能,一、二次结线图,并能熟练地进行操作与事故的处理。

第十三条变电站值班人员,每班不得少于2人,特殊情况下仅留1人时,此人必须具有独立工作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并只能监护设备运行,不得单独从事修理工作。

第十四条变电站值班人员主要工作:

监护仪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正确果断地排除故障和事故;根据负荷大孝设备状况、检修试验等任务,调整运行方式,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配合完成作业任务;严肃认真,正确无误地记录运行日志,按时抄报所规定的表单和报表;做好调荷节电工作;做好设备缺陷的检查记录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管好站内消防器材及常用工具;做好设备和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工作。

第十五条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变电站,外来参观检查人员,进站必须进行登记。

第十六条值班室应具备下列资料和工器具:

供配电设备运行模拟图和主接线图;与实际相符合的图纸;合格的常用测量表计;临时携带的照明工具;常用的电工、钳工工具及维护材料;合格的安全用具;电气消防器具。

第十七条值班人员不得在值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第三节变电站交接工作第十八条交班者要尽力为下一班创造有利条件,并事先做好下列工作:

核对好运行模拟图;整理好运行记录及上级和有关单位的联系业务及指令等;整理好本班内的重要操作、故障、事故的发生处理记录,并提出下一班应作的工作;整理好值班室存放的图纸资料、工器具等;审查整理操作票和工作票;完成清洁卫生工作。

第十九条接班人员应提前10~15分钟到达现场,并详细了解、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第二十条在下列情况下不得交接班:

接班人醉酒或主要值班人未到;接班人员未弄清情况;事故期间或正在进行倒闸操作。这时的工作应以当班人员为主,接班人员在当班班长统一领导下协助工作。

第二十一条在交接清楚之后,由值班班长在值班日志上签名。

第四节电气设备的巡视和检查第二十二条巡视检查一般必须两人进行,其中至少1人必须符合第十二条的规定;主管技术员、值班长、技术主任允许单独巡视检查设备,巡视检查期间,一般不得打开电气设备遮栏进行工作,对工作量不大,在符合下列条件时,准许打开遮栏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的前面或一侧;人体对带电部分的最小距离为6千伏及以下>=35厘米;10千伏>=70厘米;接地情况良好;~10千伏系统没有单相接地现象。

第二十三条巡视检查时,应带常用工具、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手电筒及记录本等,以备使用。

第二十四条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4米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8米以内。在上述范围内人员,必须穿绝缘鞋;接触设备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

第五节倒闸操作第二十五条倒闸操作必须根据电力调度员或主管领导的命令,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监护人由技术业务比较熟练的担任。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

第二十六条倒闸操作顺序为:合闸送电先合电源侧刀闸,后合负荷侧刀闸,最后合具有灭弧能力的油开关或空气开关;断电顺序与上述相反。用跌落式保险操作,送电时先合边相,最后合中相;断电与上述相反,断合时还应考虑风向,禁止用无灭弧能力的刀闸开关带电拉合。

第二十七条下列倒闸操作,必须签写操作票:

供电系统变压器的并列和解列;高压设备超过两项以上的倒闸操作。(上述重要操作,由电力调度员或主管技术员签发操作令)第二十八条下列操作可不用操作票,但必须有监护人在场;电网限负荷时停送油开关或其它开关的单一操作;事故处理。

第二十九条倒闸操作票的填写,按实际运行模拟图,填写的主要内容:

操作任务;发、受令人,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断、合的开关;应退、投的保护和自动装置;应拆、装的接地线;重要的检查修理项目;操作起始时间及终结时间。

第三十条操作时应对设备进行核对,检查正确无误,在执行过程中,由监护人对照操作票发令,操作人要准确执行,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必须向电力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报告,弄清楚后再进行操作。

第三十一条操作票应先编号,按编号顺序使用,作废的操作票,应注明“作废”字样;已操作的注明“已执行”的字样。上述操作票保存3个月。

第三章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第三十二条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包括:

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结束和送电制度。

第一节工作票制度第三十三条下列工作应填写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

部分或全部停电工作;设备虽不需要求停电,但靠近带电设备需作遮栏,其它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和需指出注意事项,工作总结《电气安全工作规程》。事故紧急抢修设备,可以不填写工作票,但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应满足安全工作要求,并有监护人。

第三十四条工作票由检修工作负责人用钢笔或原珠笔填写清楚,一式两份,一份交工作负责人,一份由值班员保存。

第三十五条工作票由主管技术员或动力部门主管负责人签发。

第三十六条工作票中有关人员应负的责任:

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是否合适,工作的必要性,应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组织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思想教育,督促、监护工作人员遵守安全规程;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待安全事项。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对工作票中所列的内容发生疑问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必要时要求作详细补充。

工作班中的成员:相互关心,相互监督,严格按安全规程进行工作。

第二节工作许可制度第三十七条工作许可人(值班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

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并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益和交待注意事项;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完成上述许可手续后,方可开始工作。

第三十八条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结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

第三十九条当工作量大,需要长时间工作时,应保留所作全部安全措施(以不妨碍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原则),可不重复签发工作票,但下次开展工作前由工作负责人会同值班人员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整,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第三节工作监护制度第四十条工作负责人应向全体工作人员清楚交待任务、工作范围、应注意事项、带电的部位,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始终在现场工作,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当工作负责人需要暂时离开现场时,应指定监护人员代替,并向代替人交待清楚有关事宜,同时通知全体工作人员。

第四十二条若工作在两地,工作负责人可指派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到另一地去,但得把任务、注意事项交待清楚。

第四节工作结束和送电制度第四十三条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负责检查、清理工作现场,拆除所有的安全措施,撤出全体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设备可以安全送电,再与值班人员办理结束工作手续。

第四十四条值班人员接到工作负责人的工作结束申请后,应对工作设备进行检查,符合运行要求后与工作负责人相互在工作票上签名,注明结束工作时间,收回工作票。

第四十五条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人员不得将检修设备合闸送电。在工作间断期间,若紧急需要送电,必须根据工作负责人确切通知,全部工作人员已离开工作地点,拆除安全措施,用电设备符合要求的情况下,方可送电。

第四十六条已结束的工作票保存3个月。

第四章保证安全工作的技术措施第四十七条在全部和部分停电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如下安全措施:

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装设遮栏。

上述措施由值班员执行并应有监视人。

第一节停电第四十八条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如下:

检修的设备;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35厘米的设备;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的后面或两侧;无法制作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而又影响工作的带电设备。

第四十九条在停电时,必须断开各方面有关的电源,停电必须有明显可见到的断开点,严禁带负荷切合隔离刀开关。

第五十条停电范围以满足安全工作为限,不能随意扩大停电范围,在停电前应与水泵站、医务室、锅炉房等重要供电单位联系,防止突然断电造成不良的后果。

第二节验电第五十一条验电笔必须符合所验设备的电压等级,使用验电笔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验电,(对6千伏以上带电体验电时,禁止验电笔接触带电体)确认验电笔良好,方可进行。验电时应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靴,不许以电压表和信号灯有无指示作为判断有无电的依据。

第三节装设接地线(包括短路线)第五十二条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后,应立即将检修设备放电,并将三相接地短路,当工作设备有几个方面可能来电,就挂设几组接地线。接地线应挂在工作人员看得见的地方,但不得挂设在工作人员的跟前,以防突然来电时烧伤工作人员。

第五十三条装设接地线必须两人进行。装设时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的顺序与上述规定相反。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

第五十四条接地线应符合短路电流要求,使用截面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的多股软裸铜线制作。接地线应有编号,并存放在固定地点。

第四节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第五十五条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均匀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线路上有人工作!”的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和拆除应按操作票或工作票中所规定执行。

第五十六条“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表示有人在设备上工作,不许送电;“禁止合闸”标示牌表示运行中设备不许合闸,两种不能混同使用。

第五十七条在高压设备内工作,安全距离不够时,应设临时遮栏;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第五十八条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取掉已挂的各类标示牌、装设的遮栏、接地线等安全设施,若上述安全设施影响工作时,需取得工作负责人和值班人员同意后,方可更改。

第五章低压带电工作第五十九条在设备的带电部位上工作或在运行的电气设备外壳上工作,均称为带电工作。

第六十条不允许在6~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设备上带电工作,但可以进行低压带电工作。带电工作必须两人进行,一人工作,一人监护。

第六十一条带电工作时要扎紧袖口,使用安全绝缘工具进行操作,不允许使手直接接触带电体,也不允许身体同时接触两相或相与地。

第六十二条站在地上的人员,不得与带电工作者直接传送物件。

第六十三条在下列情况下,禁止带电工作:

阴雨天气;防爆、防火及潮湿场所;有接地故障的电气设备外壳上;在同杆多回路架设的线路上,下层未停电,检修上层线路或上层未停电且没有防止误碰上层的安全措施检修下层线路。

第六章在架空线路及电缆上工作第六十四条在架空线路及电缆上工作时,应做好安全组织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

第六十五条蹬木杆应先检查杆根,当腐在1/3以上或有空心时,应作加固措施。

第六十六条在杆子未立妥、夯实之前,杆根挖空时,不许蹬杆工作。

第六十七条工作人员上杆前应检查安全带、踩板、脚扣等工具是否符合要求,并戴好安全帽。蹬杆位置选定之后,应绑好安全带,安全带不允许绑在横担或瓷瓶上,杆上所需的材料、工具不许投掷,应该用绳子拉吊。

第六十八条在承力、转角、耐张、终端等杆上工作时,应检查是否平衡(特别是当在断线之后),否则应有临时拉线或撑杆,防止倾倒。

第六十九条下雨或雷雨快要来临时,禁止蹬杆工作;在杆上工作的人员应即速下杆。

第七十条杆上工作放线、紧线时,要注意来往行人和车辆,在交通要道、人多的地方,应有防护措施。

第七十一条在埋有电缆的地方动土,应经过机动科同意,并有人员监护指志,挖出电缆应很好保护,移动时必须停电,工作要小心谨慎,防止损坏电缆。熬电缆胶时,应有专人看管,工作人员应戴帆布手套,穿鞋盖,戴防护眼镜。

第七十二条制作环氧树脂电缆头和调配环氧树脂工作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毒和防火措施。

第七章在高压设备二次系统上的工作第七十三条继电保护的试验和仪表的校验,一般应将设备停电,并按工作票执行。

第七十四条所有电流(压)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应有永久性的良好接地装置。

第七十五条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不允许开路运行,开路运行会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第七十六条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不准短路运行,短路运行会危及设备安全。

第八章在电力电容器上的工作第七十七条在电力电容器上工作,必须将电容器断开电源,并做好安全措施,悬挂标示牌。工作前应对电容器充分放电。

第七十八条380伏电容器放电装置必须完整、齐全、可靠;10千伏电容器的放电电压互感器一次回路上不得接其它装置。

第九章暂设电源装置第七十九条暂设电源装置适用于10千伏及以下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暂设电源是指由于生产和工作急需,不能及时装设正式永久的供用电设施,均称为暂设电源。

第八十条暂设电源必须办理审批手续,由使用单位填写“暂设电源申请单”一式三联,经电力主管部门批准。暂设电源使用期限一般为30天。到期拆除。如需继续使用,须办延期申请手续,但延期不得超过30天,否则电力主管部门有权停止供电,并报厂部处理。

第八十一条对于基建工程使用的电焊机、搅拌机、卷扬机及现场照明等,由建筑部门按工期申请,经批准后接用,到期拆除。

第八十二条暂设电源线路,应采用绝缘良好、完整无损的橡皮线,室内沿墙敷设,其高度不得低于2.5米,室外跨过道路时,不得低于4.5米,不允许借用暖气、水管及其它气体管道架设导线,沿地面敷设时,必须加可靠的保护装置和明显标志。

上一篇:水利工作调研报告下一篇:长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