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2024-10-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共10篇)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1

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令人担忧,而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更是迫在眉睫。为此我校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动员全校师生、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一、健全机构,明确职责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杜建勋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史向东、政教副校长王诚良为副组长,政教处赵惠新、常振宏、李娜、李鹏、李燕及各班把班主任为组员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开展日常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我们还向各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优秀学生代表、校外法制辅导员分发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教育,提高意识

首先全面提高未成年人自身素质,从源头上遏制、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首先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橱窗、班会课、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大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一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阵地,开展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未成年人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其次,利用法制宣传日活动,广泛开展未成年人宪法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按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的规定,通过邀请史向东法制副校长、城关镇派出所警员来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远离毒品教育宣传,向广大未成年人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帮助未成年人增强自护意识,提高防御能力。和县委“610办公室”合作,在学校坚持推广“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师生签名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仪式教育、体验教育、中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环境整治活动及新世纪读书计划等活动。

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进行疏导。认真做好“行为偏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采取党员教师、班主任、优秀学生结对帮教措施,与结对学生谈学习、谈生活,预防在校学生旷课、逃学,游荡在社会上,减少和杜绝辍学学生,防止他们过早地流入社会,染上不良习气。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的学生及有劣迹的学生,每周要求他们上政教处反映最近状况,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将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净化社会环境,消除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学校经常与城关派出所、县交警队保持联系,对学校周边环境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未成年人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在校门岗设有举报箱,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学校还重点开展了“让未成年人远离‘二厅一吧’活动,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远离游戏厅、录象厅、网吧等不宜进入和涉足的营业性娱乐服务场所和服务网。

3、积极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工作。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积极开展预防犯罪教育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预青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工作中。二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预防犯罪教育展览、把理论与实际、教师主导与学生参与、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三是将预防犯罪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课堂上学科渗透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积极开展禁毒宣传教育。结合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来源、毒品的危害、怎样预防毒品等讲座及收看宣传资料,在未成年人中形成“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2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犯罪不是天生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罪犯,就会杀人抢劫,他都有一个过程,那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哪些呢?总结起来,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家庭的和学校的因素。我们来着重探讨一下未成年人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未成年人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都具有敏感、好奇、喜欢冒险、爱模仿的特点。如果引导得当,这些特点就是优点,对吸收新鲜事物,探索未知事物都有好处。如果缺乏指导或引导不当,这些特点就会成为缺点。有句俗话说的好“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同时,未成年人也处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认识能力低,辨别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不知天高地厚,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常常不顾后果。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现实表现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在发生未成年人犯罪前,就已沾染上了许多恶习。那么,这些不良行为有那些表现呢?编了几句顺口溜来形容:有些同学真糟糕,前后左右乱了套;上课总想把课逃,找人要到网吧找;不比学习谁更好,只比穿戴谁新潮;考起试来才动脑,八仙过海想偷抄;集体观念无处找,一说劳动就偷跑;哥们义气不得了;打架斗殴把架吵;当起小偷真勤劳;日伏夜出像野猫;为了弄钱走歪道,杀人抢劫都敢搞,坏事做尽被人告,最后乖乖进监牢。

1、厌恶学习,考试作弊。平时学习松懈,纪律观念淡薄,旷课、夜不归宿;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临场作弊,败坏了学习风气,从小养成了弄虚作假、欺诈投机的恶习。

2、厌恶劳动,追求享受。他们表现为崇尚吃喝玩乐,盲目同别人攀比,想吃好的,穿名牌的,用新潮的,玩刺激的。整天游手好闲,乱交朋友,忙于早恋,纹身吸毒,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3、不讲公德,为所欲为。他们往往缺乏社会公德、违反道德准则、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4、以大欺小,勒索钱财。特别是在校学生中,以强凌弱,以大压小,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他们向年纪小的同学要钱、要物,稍有不从,即大打出手,成为校园里的害群之马。

5、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有些同学平时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常常不问是非,聚众闹事,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同时,他们仗着人多众势,互相壮胆,这样就非常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学们,俗话说的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小树长弯了,简单方法伐掉就行了。一碗水不小心弄脏了,不能喝了,怎么办?没有关系,大不了我们不喝吧,然而一个未成年人出现了偏差,那就会影响他的人生。未成年人的心理防线是脆弱的,社会、学校、家庭都要行动起来,保护未成年人。此外,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人格情操,对于增强未成年人的“免疫力”或自控力、防范于未然,远离犯罪,将有特殊的意义。

三、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通俗地说,“预防”就是指通过外界的教导和帮助,结合未成年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来防范不良行为以及犯罪行为的发生,最终达到守法的目的,这里的“预防”关键体现在“提前”这个字眼。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实践证明未成年人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性后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因此,未成年人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经常学习法律知识,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特别是经常学习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不阅读一些黄色书刊、电影、电视,不玩游戏机,不吸毒、不随便结交不良朋友,不参与赌博,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3

2010年城北街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宣传教育工作,让青少年从小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使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一年来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领导认识到位,组织机构健全。

根据实际及时调整城北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与辖区学校、派出所、街道司法所、综治办紧密合作,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组织机构建立了坚实框架。全年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会议和联络员会议,研究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特点,对全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加强了各成员单位的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从街道团工委到各基层团支部都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针对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计划措施,深入细致,实事求是的开展工作。街道预防办还与街道综治办共同合作,为社区发放青少年法制、安全档案册,对有禁毒、安全、青少年犯罪预防等青少年教育问题进行档案规范,积累和总结工作,掌握教育主动权。

二、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教育载体宣传法律知识,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1.多种形式宣传学习法律知识。为贯彻实施好《中华人民共和 1

国未成年保护法》,街道青教办利用寒暑假举办法制教育讲座,进行寒假学生普法教育,社区校外辅导员、邀请“五老”人员给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人犯罪法》、《江苏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有针对性向学生讲“两法一条例”知识,让学生们懂得学习“两法一条例”的目的,引导学生从小要知法,懂法、用法。并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远离网吧、毒品,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综合整治活动,辖区片警、街道司法所共同举办普法宣传进社区活动;邀请社区民警给青少年做报告,讲述网络犯罪、如何防范等具体做法,让青少年提高法律意思。通过教育了解,及时掌握青少年的心理和思想动态。

2.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干预,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结合街道司法调解中心开设青少年辅导课堂,内容涉及邻里矛盾的化解、儿童心理教育,让青少年了解自身心理特点,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理反映。把青少年犯罪动机消灭在萌芽期。

三、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预防措施到位,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1.成立保障机构,确保工作落实到位。街道在各社区成立安置帮教站,对于生活困难的服刑人员家属和子女办理低保待遇,在节日或有困难时给予慰问和物质帮助,为使辖区青少年能够有一个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组织人员对学校周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2.结合青少年的特点开展预防工作。一是办理具体的案件与宣传相结合,以宣传为主。青少年维权工作以办理具体案件为基础,把每一件维权案件办好、办实,同时要结合宣传,争取全社会了解

青少年维权、了解青少年维权工作的重要性,要让青少年维权工作在更广泛的领域产生影响,二是专业人士维权与社会维权相结合,以社会维权为主。城北街道辖区共有12个社区青少年活动阵地,社区青少年活动室制作《未成年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贴图和宣传板,在社区未成年保护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设有维权宣传板,让公众了解,同时增强群众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意识。三是家庭、学校维权与社区维权结合,以社区维权为主。“三方互动,三者结合”才能起到良好效果。

2010年,我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紧紧围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条主线,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帮助下,在各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无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离社会和青少年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有效机制,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2011年工作打算

1.实施素质工程,提高未成年人自我预防犯罪能力。一是加强中、小学生辍学监控力度,避免未成年人闲散在社会。二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将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全面

推行聘请法制副校长制度。三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青春期和心理健康教育。四是积极改进家庭教育,尽力办好家长学校。

2.实施净化工程,营造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联合辖区工商、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和整治;加大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检查力度;定期开展净化未成年人文化市场专项行动;整顿和净化社区、校园周围环境。

3、实施挽救工程,促使有问题未成年人转化新人。切实加强社区教育矫治、挽救“问题学生”的阵地建设,帮助“问题学生”在学校、社区中找到正确的位置,建立未成年人义务管理教育体制,强化社区教育、预防和矫治功能;建立社区未成年人工作者队伍,责令轻微犯罪未成年人完成一定的公益劳动。

4、全力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紧紧围绕团区委工作要求,狠抓落实,力求实效,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与街道、社区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在今后的工作中,城北街道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还要坚持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为主,维权和教育为辅,落实市区文件精神,把街道、社区预防未成年犯罪工作落实好。

城北街道预防办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4

法犯罪行为往往涉及多重社会利益主体,违法犯罪结果波及辐射范围广泛,无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被害人、被侵权人,还是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本人及家庭都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矫治工作同样涉及教育、司法、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多个政府及社会职能部门,同时,客观上也需要建立共同配合、群策群力的工作模式。近年来,××省××区借鉴外地区先进经验,结合本辖区工作实际,探索建立了一套以人民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为核心、其他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弭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学习借鉴××市××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省妇联系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我们就上述问题到××市××区妇联和法院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案卷材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相关情况,现整理相关经验如下:

一、关于××区人民法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情况

××区人民法院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工作起步较早,一直是全省法院系统的先进单位,也是全省法院系统单独设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开展跨辖区集中管辖的试点法院之一。××区法院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前身是刑事审判庭内设的少年犯罪合议庭,为了进一步适应工作需要,更好的发挥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职能文秘杂烩网作用,2004年,经同级人事编制部门批准,单独设立了机构,专门负责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区法院根据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的特点,选配了政治素质优秀、审判业务精通、工作耐心细致的5名法官到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庭工作,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队伍保障。而且,这5名审判人员都具有师范院校学习经历或教师工作经历,胜任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教育工作;同时,该院还从××区妇联等单位聘请了6名人民陪审员,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未成年犯罪人的合法权益。

该院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庭前调查、庭审帮教、庭后回访“三结合”。开庭前走访被告人的学校、家长、亲友或住所地派出所民警、居委会主任,了解情况,做到了“三查明”,既查明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征、平时表现、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查明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及周围生活环境;查明未成年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罪的认识和态度。并把这些内容均固定到《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表》中,作为第一手资料,从中把握少年犯思想脉络,摸清其犯罪的症结,确保在庭审中有的放矢地对少年犯进行教育和挽救。庭审过程中,为更好地发挥帮教作用,该院在全省法院系统首创了“圆桌审判”模式,即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审判人员、公诉人、被告人、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等就座于椭圆形审判桌周围而形成的一种专用于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审理的座谈式庭审模式,用以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心理和抵触情绪,更好地发挥教育、感化、挽救的庭审功能。案件审理工作结束后,该院积极延伸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庭后回访工作,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犯罪人指定专人跟踪帮教,防范重新犯罪;对适用监禁刑的犯罪人,积极与羁押监所衔接,协助监所部门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同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并帮助大量适用非监禁刑的犯罪人解决了就业、就学问题。

2004年以来,该庭共审结未成年犯罪案件134件,判处少年犯171人,跟踪考察少年犯210人次,召开大型帮教座谈会50余次,联系安置就业19人,安置继续就学100余人,2名缓刑少年犯考上了大学,4人升入中专的骄人成绩,2008年,××区人民法院少审工作凭介其精锐的审判力量、先进的司法理念和突出的审判实力取得了全省首批地区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指定管辖权。(说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管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打破案件地域管辖范围,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集中到一个或几个人民法院审理,以统一刑罚适用标准、整合优势审判资源,更充分地发挥审判工作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的职能作用。)

二、关于××区开展多部门联合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情况

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资源,合理转型社会办学机构,本着“政府引导、社会主办、社区配合”的原则,采取了司法机构、执法部门、街道社区、家庭联合创建社区青少年矫正“成长驿站”的特殊模式,挽救失足青少年,使他们重新步入了社会,鼓起了生活的勇气,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区“成长驿站”突出了特色化教育,有的驿站以留守儿童为主,有的以问题学生为主,还有的以违法犯罪少年为主。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新的、有效的载体,主要是通过五项教育与实践活动,承载起了社会德育教育的功能,发挥了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积极作用。一是开

展心理教育,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二是开展体验教育,让孩子感受不同生活。他们领着孩子们徒步行走去丰满水电站、到贫困学生家中比童年、让孩子到饭店打一天工、组织孩子到监狱参观,请在北京就读的大学生讲北京风情和大学生活,激发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带领孩子们到农村体验生活。驿站通过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场景和孩子们在体验中的真心感悟,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人生、了解自我,充分认识课堂与实践和联系与差别,磨练了意志,增强了他们抗挫折的能力。三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孩子法律意识和防范能力。在街道和社区的协助下,“成长驿站”请社区民警和消防大队教官走进孩子中间,为他们讲解青少年有哪些合法权益,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通过生动的案例教育孩子们怎样识别假币,如何用智慧与坏人坏事斗争,讲防火常识,以及遇到火灾等危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通过实地演练,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黄旗街家园社区“成长驿站”是个特殊的驿站,在这个驿站接受教育的都是未满18岁的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建立了成长驿站后,把这些青少年组织在一起,由区法院定期为他们进行政治、法律教育,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和道德常识,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改造。社区则组织他们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如社会劳动、治安巡逻、访贫问苦等等,让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改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特殊“成长驿站”成立以来,已经接收41名犯罪青少年学员,目前大部分学员已经刑满,重新回到学校或社区,未出现重新犯罪案例,还有两名学员考入××市的中专学校。四是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各“成长驿站”把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工作重点,力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关爱社会,学会理解和合作。南京街五中社区开展“爱心慰问”活动,组织学生用积攒的零花钱买来生活用品,定期到本社区的孤寡老人、军烈属和低保户家中慰问,为他们收拾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五是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他们在驿站开设“亲子讲坛”,聘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为学生家长讲课,“知心姐姐”卢勤、××大学青少年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北华大学社会问题教授沈健、“全国十大杰出母亲”李一凡都曾经来到××区为孩子家长讲授“如何让孩子快乐成长”、“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专题。让更多的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家教方式,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和孩子一起学习,进行良好的沟通。

三年来,××区共有5批40名失足青少年走出驿站,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在驿站参加教育的学员没有一名不“毕业”的。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司法机构、执法部门、家庭共同教育挽救失足青少年,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新途径。

三、关于妇联系统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矫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各方面力量协调一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能保证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各级妇联组织应当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从源头上抓起,加大预防和矫治工作力度。

一是积极组织协调,形成各职能部门的良性互动,建立预防矫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妇联有着占人口半数的工作对象,有着与各级政权组织相顺应的工作网络,有着工作延伸到家庭的特点,妇联工作不仅仅与广大妇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妇联组织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违法犯罪工作中,应该发挥桥梁纽带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与各部门协调合作,共同建立起预防和矫治未成年违法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工作中,要注重加强与其他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工作上的衔接配合,遇到共同性、关联性及本部门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积极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研究解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二是积极与社区矫治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三零社区”建设。首先,加强对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完善法制教育工作机制,创办未成年人教育指导中心和活动场所,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结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网络。在现有的基础上,结合普法活动,定期邀请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专业人员给中小学生上法制课,以生动的案例来打动他们,配以相关法律的讲解,改变过去死板的课本教育方式。使他们容易接受,真正入心,入脑,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其次,加强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这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各行业协调联动。真正从心理上,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爱护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帮他们认清是非,了解社会,而不是在事后为其遮掩、平息。办好各级家长学校,将科学的家教观念传授给家长,从源头抓起;学校与家长改变观念,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并加以正确引导。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5

王道国钟俊

(郧阳师专政法与旅游系,湖北 十堰442000)

[内容提要]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师德失范、重智轻德、普法不力、歧视“后进”等缺陷,未能有效阻止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的缺陷与失误,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走上岐途。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D91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由于社会关系变化,利益格局调整,社会矛盾交织,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面对严峻的犯罪形势,家庭、学校、社会都应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实施“三个工程”,即“家庭细胞”工程、“校园育苗”工程、“社会防护林”工程,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和蔓延。在这之中,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地对未成年人们进行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健康情操等全面教育的场所,对未成年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高尚道德、健康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弥补和矫正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帮助未成年人们健康成长。比如德国教育界就普遍认为,学校在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只要有一个孩子不接受教育,社会将来就会多一个祸根。德国学校能提供种种机会来倡导社会平等、文化多元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帮助未成年人获得道德标准、社会技能和公民的责任感。更具体地说,学校能指导学生了解他们应尽的公民义务、犯罪的性质、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犯罪的种种后果、刑事司法制度的工作情况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等。相比之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缺陷,未能有效阻止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形成。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缺陷

第一,师德失范。目前,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滑坡、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教师“其身不正”,存在吃和嫖赌等生活作风问题;一些教师则忘记教书育人的宗旨,利欲熏心,如搞有偿家教、向学生推销教辅用书,甚至向家长索要财物等;还有一些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工作上敷衍了事却热衷于办培训班、从事炒股等第二职业捞取“外快”。第二,重智轻德。在我国,素质教育虽已强调多年,但由于教育体制等原因,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 1 [2][1]

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德育工作。同时,学校开设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大多又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忽视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这种脱离实际的教育使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导致学生在情感和认知发展上严重失调,进而也使学生在思维方式、个性和人格发展上愈加片面和扭曲。第三,普法不力。除按国家规定开设一定的法律常识课程外,中、小学校通常很少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近些年来,有关部门与社会媒体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但在力度上还不够,未成年人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一些未成年人缺乏是非观念与法律意识,很容易误入歧途。第四,歧视“后进”。不少教师岐视“后进”生,动不动就进行所谓的“批评”,轻则讽剌挖苦、罚做作业,重则谩骂殴打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极大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致使一些学生厌学、逃学,直至流入社会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学校在教育过程对 “后进”生也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动则给予处分,小则记过,大则开除,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推向了社会。第五,矫治不当。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采取有的放矢、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对差等生的教育,多采取轻描淡写、简单空洞的“说教式”,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抑制。同时,一些学校管理不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进行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甚至产生违法犯罪团体。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

针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的缺陷与不足,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未成年人走上岐途:第一,加强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具备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传道授业,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成为学生的示范榜样。为此,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小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于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品行不良、影响恶劣,不适宜在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予以解聘或者辞退。

第二,坚持德育优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观念转变。中、小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此,要改变“重智轻德”的育人思想,做到既抓德育又抓智育,使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向着健康方向发展。要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

2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要深入开展诸如“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抓起,从一言一行做起,养成文明行为,加强道德修养,为预防犯罪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第三,抓好法制教育,切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九条规定:“学校应当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学校根据条件可以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因此,学校要拥有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学校法制教育要区别中、小学校而开设与他们年龄、心理、行为习惯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内容。除上法制课外,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如举办展览会、报告会、演讲会,聘请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组织知识竞赛、观摩庭审、排练摹拟法庭等,以便使广大未成年学生受到更加直观有效的法制教育,自觉学法、懂法、守法及用法。

第四,重视心理疏导,积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第二十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座谈、培训等活动,针对未成年人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介绍良好有效的教育方法,指导教师、未成年人的父母和其他监护人有效地防止、矫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可见,对有不良行为的“后进生”进行矫治是学校应尽的法定职责。因此,各级学校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不得歧视或者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同时,绝大多数“后进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偏差,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和和矫正心理偏差,除了必须做好细致耐心的心理咨询工作外,还要采用恰当的转化方法,即以满足“后进生”心理需要为出发点,对其动之以情,待之以诚,从而使他(她)愿意与老师接近、交朋友;用肯定评价使其自尊心增强,寻找闪光点并对此加以肯定,激起他(她)塑造美好心灵和改变行为的内在动机;防患于未然,制止学校的“后进生”与社会上的不良未成年人 3 [4][3]

之间的联系,尽量切断来自社会与各方面的不良影响,缩小范围,加强教育,促使转化,这样可以大面积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五,加强校风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前,社会传媒文化已成为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第二课堂及道德社会化的主要施动因素。学校虽然尚未失去教育学生的主导性和权威性,但应当正视的是,当代学生处于社会传媒文化的重重包围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学校德育和法制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扼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和蔓延,就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各中、小学校应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大力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弘扬教师先进典型,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良好的教风;进一步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管理,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其次,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健康有益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再次,要积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牢牢把握网络主动权,加强网络监管,使校园网络成为校园文化建设新阵地。此外,各中、小学校还应积极开展依法治校活动,实行外打内治、打防结合、警校联防、标本兼治,依托社区、学校、家庭,共建新时期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立体防线。

第六,办好工读学校,努力探索工读教育的发展方略。工读教育是在新中国诞生初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并且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而走到现在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它以教育、转化、挽救品行偏常和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为己任。半个多世纪以来,全国的工读学校成功地教育和转化了数以万计的失足未成年人。工读教育的诞生与发展符合中国国情,所以办好工读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国务院办公厅(1987)38号文件指出“应该看到,只要社会上还存在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腐蚀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工读学校这种特殊教育形式就是必要的。各地人民政府要把工读学校视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切实抓好。”特别是2004年2月26日中发(2004)8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指出“要加强工读学校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矫治和帮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工读教育发展的滞后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严重 4 [7][6][5]

情势形成强烈对比。使工读教育适应新的形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研究工读教育的发展,如何办好工读学校,工读教育应如何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当依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努力探索工读教育的发展方略。对此,有学者指出,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二是政府办学,多方支持;三是加强工读教育的法制化、制度化建设;四是科研兴教,加快理论建设;五是因地制宜,灵活办学;六是内挖潜力,完善自身;七是立足国内,放眼全球。

参考文献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6

201409--201507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一步提高对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工作的认识,加强领导和管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分层次、抓基础、重建设、严管理、创特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正确处理“德育为首”和“教学为中心”的关系,进一步总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经验,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做好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二、主要目标:

1、加强传统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2、加强品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勇于进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高尚品德。

3、加强纪律教育,努力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严守纪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4、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增强学生遵纪守法和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严格控制学生中的违法犯罪现象。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6、加强理想教育,努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知法、守法、懂法。

三、主要工作措施:

⒈切实加强学校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

⑴选择配备称职的班主任。

⑵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团总支书记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职。

⑶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认识,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合力。

⒉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⑴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三个代表”的精神,熟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内容,明确教师在贯彻此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法律责任,明确教师在加强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应负的职责。

⑵建立教师、班主任对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年度考核制度,并与年度奖金挂钩。

⑶自觉遵守《教师工作条例》,为人师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⑷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⑸加强德育科研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交流汇报,总结经验,弥补不足。

⑹加强对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思想工作信息交流。

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⑴组织全体学生深入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抵制不良思潮对学生的侵蚀,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⑵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⑶狠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中专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十不规范”,严禁在校佩戴手饰、项链,严禁涂胭脂和口红、染头发和穿各种奇装异服,严禁吸烟、赌博、打架以及欺侮弱小同学等不良倾向发生。继续加强行政值班和夜自修值班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岗的作用。调动一切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时把苗头性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强化常规评比和宿舍评比制度,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健全监督机制,做到有记录、有公布、有奖惩。

⑷加强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严禁早恋现象的发生。

⑸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⑹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三好学生和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树立典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提高。

⑺健全团队组织,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

⑻切实加强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管理,成立帮教领导小组,建立帮教档案和三级帮教网络,采用“多对一”或“一对一”的方式,认真做好转差工作。

⑼重视学校、社会、家庭的三结合教育,拓宽教育渠道,努力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

四、主要活动安排: 9-10月份: 行为规范月

①开学典礼,进行常规教育;①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②班主任会议;③班干部会议、监督岗会议、宿长会议、评比小组会议;③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计划。11-12月份: 学雷锋活动月

①“学雷锋精神,树时代新风”读书活动;②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区服务;③组织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1月份: 法制教育月

①法制教育讲座;②学法知识竞赛;③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④心理咨询活动;⑤班主任会议;⑥祭扫革命烈士墓。2-3月份: 传统教育月

②发展新团员;③宿长会议;④校会;⑤观看爱国主义影片。4-5月份: 理想教育月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7

4月28日下午,一场法纪教育报告会在庐江县龙桥镇初中校园运动场如是举行。春风送暖,花红柳绿,由庐江县龙桥镇关工委、政法委、派出所、司法所、中心学校联合组织,历时1个多小时“法纪教育进校园”活动受到800余名现场师生鼓掌热烈欢迎,学法用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切实提高和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自我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与会师生广泛认同好评。庐江县龙桥镇关工委主任刘和永、政法委书记徐经春、中心学校校长程海涛主席台就坐,并聆听了整场法纪教育报告会。

庐江县龙桥镇法制教育报告团成员、龙桥派出所所长计玉刚首先从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着手,以“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为主题,深入浅出地引用一个个鲜活典型案例,阐明违法犯罪的家庭危害、社会危害,教育学生怎样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通过案例剖析,从侧面劝诫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法知法,遵纪守法成为一名好学生;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8

今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始终把此项工作摆上全市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本着着眼预防、重在教育的原则,开展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了值班、信访、保密、档案管理、矛盾排查调处等多项工作制度。坚持节假日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工作不间断有效运转。今年4月,在市第五次团代会召开期间,团市委召开了“**市共青团系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市直各单位团委负责人、乡镇团委书记、学校团委书记及辅导员参加了会议,重点研讨了我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现状、工作方向和发展目标。会议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之中,要利用上团课、开队会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少年学习有关法律知识;要建立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档案,把此项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二、强化各项教育,取得良好成效

我们以组织各种活动为载体,对青少年重点实施了六项教育,使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1、抓好青少年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弘扬道德新风。

2、利用重大节假日,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与市邮政局联合举办了第五届“汉字书写节”暨书信感恩活动,组织学生给自己的父(母)亲撰写感恩信;与市关工委联合举办了“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通过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革命经典诵读比赛,激发了青少年民族自豪感引领青少年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六一期间,组织城区几所中小学开展了“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在青少年中形成正确的文化导向;8月份,结合全市“年轻干部成长工程”,举办了**市首届青年干部技能比武大赛;10月份,与市委宣传部一起举办了全民阅读“爱我**”演讲比赛;在全市青少年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编写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的材料,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同志与老师为学生和企业青年结合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培训讲课,大力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积极引导青年围绕文明创建、扶贫帮困、敬老助残、法律援助、社区建设等方面开展经常性的志愿服务活动。3月,团市委主办了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市消防中队等单位,为广大青少年进行了义诊、消防知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中洲中学学生到福利院义务劳动、看望老人;组织杨林沟中学学生到杨林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食油、大米、水果等慰问品,并进行义务劳动。4月底5月初,结合五四纪念活动,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等单位志愿者到仙女山泵站河社区开展了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并举办了纪念建团90周年专场晚会,为广大农村青少年送去了文化大餐。通过这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初步达到了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青年志愿者事业深入发展的目的,为维护我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了力量。

二是强化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制作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板和挂图,组织单位同志和志愿者走上广场、街头、社区,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宣传活动。此外,各级团队组织结合校园橱窗、板报、校报,校园电台、网站、红领巾小广播等宣传渠道,进行学习和宣传,增强对学生对《两法》内容的了解。加强对全市中小学团委书记和辅导员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培训学习,使广大青少年工作者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青少年解决法律问题和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还聘请了法律专家为校外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题法制讲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青少年自觉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今年六月,配合市禁毒办开展了禁毒宣传活动,通过树展牌、拉横幅等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了禁毒宣传。推荐实验中学团委书记袁宝华参加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第一次集中师资培训,这对提高全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培养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今年,结合纪念建团90周年,我们开展了“喜迎十八大,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全市广大青少年开展了各项实践活动。4月份,**市第五团代会召开,全市青少年中的优秀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青少年的盛会,对强化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大会开幕式上,**市实验小学数百名少先队员代表全市少先队员向大会致祝词,充分展示了**市青少年的良好精神风貌。10月份,开展了“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组织专人到全市各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及座谈,了解到了青少年上网现状,掌握了我市青少年的思想动态;11月份,结合全市“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开展了“解放思想,青年先行”征文活动,并推荐优秀作品15篇到**参赛。

四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缺陷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求各学校团组织在上团课中都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同时,组织城市中、小学生广泛参与“三下乡”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体验了生活。此外,我们为倡导青少年远离网吧,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追求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生活,协同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和打击黑色网吧进行了检查和治理,积极为未成年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文化、社会环境。此外,学校团组织还设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及时解答青少年心理和生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五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典型教育。在共青团五四表彰会议上,认真组织评选了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模范个人,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他们的典型事迹进行表彰和宣传,通过先进典型来带动其他青少年发现和感悟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积极奋进的意识。其中,里潭乡周卉妮子、庙头镇马子杰、城关中学杨烈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城隍镇谭忠萍、**一中陶群方、**二中唐艳华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熊宇等10名同志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员”,颜建峰等8名同志被评为**市“优秀共青团干部”,高谦义等10名同志被评为**市“青年岗位能手”。

六是强化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劣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问题,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利完成社会化过程。因此,无论家长本身还是社会其他成员,为了青少年一代的成长都有责任和义务从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法律机制和社会舆论的保护作用,有效地解决和调解家庭问题和家庭矛盾,防止家庭关系的破裂;另一方面,调动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其他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举办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密切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并指导家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创造出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实施整体联动,健全工作机制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需要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工作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团内联动,充分利用团内的行政手段,把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考核基层团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好局面。二是团队联动,共青团与少先队联动,将六项教育延伸到了少先队员中,做到加强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部门联动,采取社会化运作方式,积极联合教育局、公检法司等有关单位来开展各项活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总结 篇9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掌握预防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家长责任,完善学校教育,加强行政干预,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惩防并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预防工作大格局。

会议要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涉及的18个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巩固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市县二级预防办自身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开创我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新局面,为提高我市综治工作水平,构建法治黄冈、平安黄冈、幸福黄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西街小学法制教育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篇10

宜春市慈化派出所助“问题青少年”解除“警报”

来源:新法制报--江西法制网 时间:2012/5/8 10:15:00 5 今日评论:0条

本报宜春讯 彭盛 李科科 记者倪萍 李兆报道:4月24日,记者从宜春市城区出发,穿过4个乡镇,颠簸了70多公里的羊肠小道,来到了曾经盛传“民风彪悍”的慈化镇。

“过去在这里摆摊,时常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青年人拉帮结派,大事、小事都以打架分高低。现在派出所对这些小青年集中管理,他们个个想„脱级‟评优。”去年以来,慈化派出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全省首创“三级”帮教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脱级”评优现在已成为慈化镇大街小巷的流行语,也成了村民们教育“问题少年”的有效“武器”。

民警助“问题青少年”解除“警报”

记者来到柳亭村村民龙某家中,见到了所长廖永忠。他告诉记者,龙某今年60多岁,本到了享清福的年龄,但两个儿子大伍、小伍(均为化名)却让他煞费苦心。

去年正月初五,两兄弟受人唆使将同村人曾某打成植物人,现在处于取保候审阶段,在派出所建立的“特殊青少年管理档案”中,两兄弟被列为“一级”帮教对象。“在派出所民警的监督和关心下,现在他们白天在花炮厂务工,晚上就呆在家里。”龙某告诉记者,过去拿两个儿子没有办法,现在派出所软硬兼施的办法很有效。

说起对青少年的帮教做法,廖永忠告诉记者,慈化镇是袁州区最大的乡镇,位于两省6个乡镇的交汇处,由于地理位置和人口多等原因,曾发生过多起青少年恶性斗殴致伤致死案件。为此,针对社会闲散、有不良行为等“问题青少年”,他们建立了“特殊青少年管理档案”,通过村、家庭、学校共构“防火墙”,促使他们从“一级”转“二级”变“三级”,最终从档案名单中走出来。

对“问题少年”实行“三级”帮教

在龙某家中采访时,15岁的小伍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打架闹事时,看见民警很害怕。现在知道民警们的辛苦,让我们感动。”

“很多青少年在自己„犯事‟被抓之后,还一头雾水,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悲剧遏制在发生的源头。”在慈化派出所,记者翻开了已经整理归档的96份“特殊青少年管理档案”,谈话记录78份。廖永忠告诉记者,派出所有13位民警,他们对各村、学校上报的“问题青少年”进行经常性调查,并采取个别谈话的形式,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该派出所将“问题少年”在“档案”中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标识为已经存在犯罪事实的工作对象,“二级”标识为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的工作对象,“三级”标识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工作对象。

上一篇:小学七言古诗下一篇:经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