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馆参观学生活动单(精选6篇)
总任务:参观中国科技中以下主要的物理内容
1.光学
内容:颜色屋、光的合成、颜料的合成、光学迷宫、牛顿分光实验 地点:二楼探索与发现A厅 光影之绚展区
2.电磁
内容:静电滚球、善变的软铁、地球磁场、电磁感应摆、法拉第电磁旋转器、线圈间的感应、观看表演一:电磁表演
地点:二楼探索与发现A厅 电磁之奥展区
3.运动和压强
内容:运动学知识、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大气压强 地点:二楼探索与发现A厅 运动之律展区
4.科技与生活
内容:游标卡尺的使用、估测体积、钟表的原理与发展、日晷、汽车颜色与安全、刹车距离、GPS、螺旋推进器、发动机
地点:三楼科技与生活D厅
5.新材料
内容:新型玻璃、陶瓷、记忆合金、会发电的衣服、纳米材料、超导磁悬浮列车 地点:四楼挑战与未来A厅
6.能源
内容:燃料电池,氢的制取、氢的储存、压缩空气储能、风能塔、水能、地热能、塔式太阳能发电、核裂变核聚变
地点:四楼挑战与未来A厅 7.互动演示实验 表演一:电磁表演
时间:10:00-10:15;14:0-14:15 地点:电磁表演台
表演内容:静电体验、奇妙的莱顿瓶、会散步的易拉罐
表演二:大气压强实验 时间:11:15-11:30; 地点:电磁表演台
表演内容:真空瓶中棉花糖、变形的可乐罐、气球叠罗汉
表演三:液氮实验
时间:11:00-11:20;13:30-13:50 地点:能源实验室
表演内容:利用液氮演示冷冻金鱼,展示液氮的神奇特性
中国科技馆参观物理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参观中国科技馆回答下列问题
1、光电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2、可燃冰的怎么形成的?有几种存在的形态?
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几条龙?
4、火箭发射中有哪些能量转化?
5、风浪形成的原理是什么?
6、纳米材料有哪些优点?
7、导电陶瓷为什么能导电?
8、潮汐发电中有哪些能量转化?
任务二:
参观中国科技馆,至少提出两问题且回答(必须与老师的问题不同)。
中国科技馆参观物理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参观中国科技馆回答下列问题
1、你在迷宫的玻璃镜中最多能找几个你?
2、光的三原色指的是哪几种?颜料的三原色又指哪几种?
3、牛顿分光实验说明了什么?
4、怎么调节潜望镜,光才能按照规定的方向射出?
5、磁悬浮是怎么实现的?
6、激光是怎么产生的?
7、极光是怎么产生的?
任务二:
参观中国科技馆,至少提出两问题且回答(必须与老师的问题不同)。
中国科技馆参观物理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参观中国科技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益智游戏有哪些
2、地球磁场是怎么分布的3、软磁铁是怎么回事
4、潜水艇的沉浮是怎么实现的5、(看表演)气球为什么会悬浮在空中
6、记忆金属为什么会有记忆
7、描述你看到的分子运动实验
8、动手做单摆实验,摆动其中的一小球,其它小球与它的运动相同
9、液磁状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任务二:
参观中国科技馆至少提出两问题且回答(必须与老师的问题不同)。
中国科技馆参观物理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参观中国科技馆回答下列问题
1、金蛋为什么旋转?
2、电是从哪里来?
3、通电螺线管为什么伸缩?
4、静电风车是怎么转起来?
5、电磁感应摆的原理是什么?
6、彩虹怎么形成的?
7、海市蜃楼是怎么形成的?
8、水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任务二:
为什么会有观众对科技馆的参观会有如此的不满? 对科技馆的教育模式又如此的不以为然? 科技馆的参观模式不是倡导自主体验式参观吗?
不久前, 有幸读到了中国科技馆黄体茂副馆长的“现代科技馆核心教育理念与常设展览教育模式”一文, 怀揣着激动、求真的心情, 将黄馆长的文章反复读了好几遍, 感觉黄馆长的文章紧密结合中国科技馆乃至全国科技馆的运行实际, 深入剖析了现代科技馆的基本教育属性及核心教育理念, 客观地分析了科技馆常设展览的三种典型参观情况及观众参观态度,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答疑解惑”符合先进科技馆教育理念的论断, 明确指出“巡视答疑解惑 ( 移动式) ”+“设置答疑解惑台 ( 固定式) ”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切实可行的理想和最佳模式。黄馆长的论断有理有据, 分析深入浅出、旁征博引, 使人信服。这种教育模式真的被观众接受吗?
一、“上自习课”式的科技馆自主参观模式不适合于当前的大多数中国观众
1. 中国人的科学素质低, 参观时耻于下问, “答疑解惑”效果欠佳。我们每个人也许都有这种经历或体验: 在课堂上, 特别是自习课上, 永远是成绩好的学生踊跃向老师提出疑问, 而成绩差的学生反而提问较少。按理是差学生的疑问更多, 提问更多, 而实际结果却恰恰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呢? 我们不难分析得出, 差学生是不敢向老师提问, 心里有个“怕”字, 一怕老师责备说这个问题都不懂, 二怕同学笑话自己白痴, 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明白, 是羞于提问, 是耻于下问。面对科学素质不高的中国观众, 耻于提问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现象, “答疑解惑”的科普教育模式效果欠佳。
四川科技馆除了在各展厅安排流动的展教员负责为观众现场答疑解惑外, 同时在各展厅还设置专门了“答疑解惑台”为观众提供科学知识答疑服务。经调查统计, 在“答疑解惑台”咨询科普知识的情况少之又少, 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咨询厕所在什么地方、电梯在什么地方等本该由指示标识系统来解决的问题。
2. 从人的性格上讲, 东方人, 尤其中国人, 性格普遍偏含蓄、内敛、腼腆、害羞, 在向陌生人请教、寻求帮助方面远不及西方人大方、大胆和开放, 特别是在请教相对偏难, 三言两语不易解释得清楚的问题时, 不少人更是羞于启齿。
3. 中国人和西方人从小接受教育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中国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的, 中国人在思维习惯、探索探究、开拓创新、想像力等方面远不及从小接受启发式教育的西方人。科技馆倡导的“自主体验”参观模式一下子改变了中国人从小接受知识的方式, 不太习惯, 接受不了, 这就是有观众对我们的科普教育模式不接受、不认可的原因。自主变成了自由, 自由变成了散漫, 散漫变成了发泄与破坏, 于是“观众见钮就按就拍, 见绳就拉就扯”的参观现象产生了, 科普效果可想而知。中国人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制约了中国人的参观学习方式和效果。
4. 展品方面存在缺陷。尽管中国人努力学习、借鉴甚至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科技馆的展品, 在展品的“参与”“互动”方面下足了功夫, 认为只要展品好, 就能吸引观众, 只要展品的参与、互动性强, 展教效果就会好, 科技馆就能办好。其实, 正如我们有的专家所言, 中国人学习发达国家的展品“只偷鱼, 不偷网”, 忽视了对于展品设计思路及其方法的考察学习, 在展品创新上难有突破, 对展品的展教效果没有进行科学的调研和科学的评估。加之生产展品的人与使用展品的人往往是分离的, 使得我们的展品、说明牌这些硬件设施本身存在致命缺陷, 不利于“自主体验”+“答疑解惑”式科普教育的开展。更由于资金、制作工艺以及建馆、改造时间周期限制等因素的制约, 使我们的展品在创新、更新上都存在不足。
二、“上自习课”式的自主参观模式与科技馆科普教育的本质相悖
科学知识是构成公民科学素质要素中最底层的要素, 更高层次的科学素质是公民具有科学意识、科学观念、科学思想乃至科学世界观。科技馆在传授具体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的同时, 更应当注重对公众科学意识、科学观念、科学思想等更高层次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这些更高层次科学素质的培养, 是“自主体验”+“答疑解惑”式科普教育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的。因为展品本身所体现出来的往往仅是某一科学知识、科学原理, 通过自主体验参观获取科学知识只是“授人以鱼”, 而非“授人以渔”。这一科学原理是由谁发现的? 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现的? 他为什么能发现这一科学原理? 他推理及科学思维的过程是怎样的? 他的家庭背景、教育情况怎么样? 这一科学原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推动了人类的多大进步……这些知识往往比这一科学原理本身更让观众感兴趣, 同时对激发公众的科学热情, 启迪他们的科学智慧意义更大, 更有帮助。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曾经策划和制作了《达尔文展》, 在长达半年的观众需要、兴趣点和接受能力调研中, 策划人员发现观众对“生物进化论”本身不感兴趣, 而是对达尔文是如何发现“生物进化论”的感兴趣, 于是展览便围绕达尔文的家庭背景、人生阅历及科学考察等展开, 最终大获成功。
这些非原理性的知识, 是展品本身所不能承载的, 属于展品知识的延伸部分, 它的传播, 必须依靠展教员这个专业的传播者通过人———人互动方式, 通过探究式的沟通来实现, 而这些对于培养观众的科学意识、科学思想大有启发作用, 让观众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科学家就在我们平凡人群中, 切身感悟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三、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育模式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的理想模式
科技馆的展品无论设计和制作得多么精美, 多么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及教育性, 展品永远是死的, 通过自主参观的人———机互动和答疑解惑方式, 展品能传授给观众的只能是具体的、死板的、无趣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 教育效果有限。相反, 只有开展了观众与展教员的互动, 展教员对观众进行了启发式的教育、探究式的引导和知识外延面的扩充介绍, 展品才能最终“活”起来, 才能将科学知识之外的更高层次内容传授给观众, 才能真正起到培养科学兴趣, 培训科学思维, 启蒙创新意识, 启迪科学智慧等科普作用, 才能真正展示科学之“美”, 科学之“趣”, 科学之“功”, 真正让科技之花灿烂开放。
所谓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模式, 是指科技馆所有的人都饱含热爱科学、热心科普、乐于助人的工作态度, 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去引导观众参观, 将展品所涵盖的知识及延伸的信息传播给观众, 启发观众的思维, 引导观众逐步形成探究科学的习惯。它要求展教员在展教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扮演好科技馆参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三种角色, 热心、主动服务, 营造良好的科普氛围和温暖人心的参观环境。具体方式包括免费为观众提供优质解说服务、主动引导观众参观、进行主题科学表演、为预约团队策划和实施主题参观、开展主题讲座、组织科学体验、科学观测、设立科学俱乐部、广泛利用科普志愿者开展科普活动, 等等。
四川科技馆的一位展教员曾经为一个多次来过我馆的学生团队策划了一次全新的参观方案, 在参观“蚂蚁王国”展品前, 他首先让每个小朋友根据印象或想像画小蚂蚁, 之后学过美术的他亲自为小朋友画小蚂蚁, 边画边介绍蚂蚁的习性及特性, 如蚂蚁的种类、蚂蚁的分工、蚂蚁触角的功能, 蚂蚁为什么能举起超过它自身重量100倍的物体, 等等, 最后带领大家参观蚂蚁的“王国”, 了解蚂蚁是建筑专家及善于储备食物的特性等, 整个“蚂蚁王国”展项“参观”了两个小时。本次人—人互动、探究式参观赢得了近百名家长和孩子的高度赞扬, 纷纷写来感谢信赞扬科技馆员工的敬业精神及科学素质, 感叹科普知识原来这么丰富、有趣, 对科技馆突然有了全新的认识。
四、如何开展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模式
1. 思想上, 将片面追求观众数量转变为追求观众参观质量
当前, 国内不少科技馆一直将全年进馆观众数量作为考核科技馆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 一味地追求观众数量。相反, 对观众的参观质量和观后感受重视不够, 于是乎出现了文章开篇所提及的观众参观不满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科技馆必须将观众的参观质量视为科技馆的生命, 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去满足观众科普文化的需求, 让他们学有所获, 学有所乐。也只有当观众每次走进科技馆都有所得, 有所获时, 他们才会重复地、长期地来科技馆, 才会动员他的家人、他的儿子、孙子来科技馆, 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保障。
2. 行动上, 解决展教能力不足的问题
每当寒暑假和节假日高峰时期, 科技馆往往是人满为患, 此时如何开展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 如何解决展教能力不足的问题呢?
( 1) 招募和培训优秀展教人员, 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展教队伍。一个优秀的展教人员, 第一, 要求他具有热爱科学, 热心科普, 具有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的崇高品德; 第二, 要求他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 通过勤奋工作和历练, 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和熟练传播科学的能力;第三, 要具有善于沟通, 亲和力强, 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和语言沟通能力, 形象气质佳等综合素质。展教员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的核心, 是科技馆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是开展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的中坚力量。科技馆需要从制度上, 在展教人员的招聘、培训、晋升、考核、绩效等方面下大功夫, 从展教员的数量和素质上, 培养真正的科普教育专家队伍, 培养真正热心科普的科学传播者、布道者。通过他们, 科技馆能时刻营造一种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人人尊重科学的氛围。
( 2) 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
传播科学, 布道科学, 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科学家、志愿者、义工都是科技馆进行科学传播可利用和挖掘的社会力量。据英国职业选择调查, 英国人将无偿为社会服务的义工列为第二项最愿意从事的工作, 仅次于飞行员。可见, 科普志愿者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他们既是科学的传播者, 同时又是科学的接受者, 科普志愿者的充分利用, 对于营造轻松、和谐的科普氛围大有裨益。
( 3) 针对和依据各展厅展品内容, 开发具有对展品科普知识进行扩充、延伸的科普教育资源包, 并且不断更新和创新资源包内容, 充分调动展教员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开发类似“蚂蚁王国”的参观项目, 将这些项目作为公共资源加以共享利用。
3. 合理配置软硬件设施
在科技馆的展厅设计、展品策划及物理空间布局上充分考虑开展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的硬件需要, 开发必要的讨论区、剧场、表演舞台等空间, 为人—人互动科普教育模式创造必要条件。观众高峰期间的参观对于任何一种参观模式来讲都是一个难题, 当展厅观众过多时, 一件展品对应若干名观众, 参与、互动、体验式参观所主张的人—机单向沟通式参观同样满足不了观众需求。观众的多少, 不是左右展教方式的主要因素, 每个展厅、展项的观众容纳量总是有限的, 如果有展教员的有效、正确引导, 反倒可以使一件展品对应若干的观众, 一个观众动手, 展教员引导其他观众动脑, 各取所需, 各有所得。只要设施合理, 提前谋划安排, 观众量不会成为制约人—人互动、启发式、探究式科普教育的主因。
五、结语
本人本想试着结合四川科技馆在开展科普教育中所遇到的问题, 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思考, 参考全国同行的研究, 对科技馆科普教育模式进行一次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在思考及行文中, 我发现, 不但国内外的科普教育模式有差异。在国内,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在公众的科学素质存在很大差异的现实情况下, 不同地域的科技馆根据自身情况和所处社会环境, 采取了不同的科普教育模式也是可以理解的, 条条道路通罗马, 教育方式没有最佳, 只有更佳和更适合可言。由于时间关系, 更由于受自己学识所限, 本文的剖析或许并不深刻, 论据并不充分, 论证并不有力, 论断并不能服众, 然拳拳之心, 只期望以“砖头”引出“美玉”, 唤起大家共同来关心和探讨科技馆科普教育模式的热情, 促进科普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黄体茂.现代科技馆核心教育理念与常设展览教育模式.2011.
[2]“科技馆创新展览设计思路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转变展览设计思路提升我国科技馆的科普展教能力与水平.2011.
[3]辛兵.教育传播学视野下提升科技馆教育质量的理论思考.2011.
活动时间:20XX年11月09日星期天
上午7:30
活动地点:校科技馆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的相关宣传及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会员科技兴趣爱好,加深会员对我校的了解,尤其是对我校科技领域的了解,拓宽会员的视野,促进会员与会员、会员与负责人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会员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我社会员的科学文化素养。
活动内容:
(1)11月9日上午7:30在南区生活区门口集合,许大浪为总负责人,各部门部长负责带领本部门会员,副部长负责清点人数。集合完毕后由办公室安排人员通知大家相关注意事项。
(2)全体会员进入科技展览馆,依次参观了科技展览厅、土壤标本室和昆虫标本室。
(3)参观时间为一个半小时左右
活动效果:
在参观过程中,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负责人的相互沟通,增进了对社团的了解。
参观科技展览厅,这里展示了农大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会员们在各个展牌前面驻足,神情认真,相信他们对农大及本校的科技领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大家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科技是强国之路,知识就是力量!
参观土壤标本室,使会员对我国的土壤资源状况有个系统的了解,在小射灯的照耀下,各种矿石熠熠生辉,会员们啧啧称奇的同时也丰富了知识。
参观昆虫标本室,各种蝶类、蝇类的动物标本再次让同学们叹为观止,使会员领悟到大自然的无穷奥妙。
我们一走进科技馆展厅,就被里面琳琅满目的科技展品深深吸引住了,有无皮鼓、电磁探秘、反射的彩虹……环顾四周后,我们立刻像离弦的箭飞奔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品上去。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像磁铁似地定格在一块大屏幕上,大屏幕上显示着几行字:敢来和我一起漂流吗?带上你的小伙伴,跟我一起来漂流吧!这里又不是大江大海,没有水怎么漂流呢?禁不住心中的好奇,我连忙跑过去一探究竟。当我看完展品说明后,才知道原来这个展品的名字叫“手影游戏机”。只要你在它设定的范围内,不必直接接触,只需摆动身体,就可以指挥它。不必碰触机器,你就可以控制它?这么神奇!心动不如行动,我立刻叫上我的好朋友刘晶晶一起玩起来。
当我和晶晶站在大屏幕前,屏幕上显示我们站在一艘小水艇上,可水艇怎么不动呢?过了几秒钟,大屏幕上跳出几个字:跳跃即可启动游戏。看着提示语,我和晶晶相视一笑,不约而同地跳起来。游戏正式开始了。一开始,我们的小水艇一直磕磕碰碰,总是险象环生,不是要碰到大石头,就是要翻船。但是我们俩都不气馁,渐渐地我们学会了灵活地躲避障碍物,自如地驾驭小水艇,在大溪流中一路前进。最终,在我和晶晶的默契配合下,我们获得了97分的高分。虽然离满分还有一点小差距,但是我们心里都美滋滋的,毕竟是第一次新尝试。
到了科技馆,幸运地赶上了一场科普剧,在排队时,我还以为是看大电影呢!经工作人员介绍,这场科普剧名叫——神秘的能量石,我好奇地期待着能快点入场。
短短30分钟的剧场,我被哥哥姐姐们的表演深深地吸引。心里多了无数个“为什么”,也无比震撼科技的力量,也仿佛懂得了一点发明创造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一幕一幕的讲给你们听吧!
第一幕,国王为了收集能量石制造能源,让马车不用马还跑的更快,他的臣民起早贪黑的挖石头非常辛苦,而臣民的田地挖空了,庄稼没了,遇下雨就会有泥石流,还冲垮了他们的家园。为了发展或是享用更好的,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第二幕,一个热爱发明的魔术师,手拿一根塑料管,还有一块皮毛,相互摩擦几下,就能把小小石块和纸屑移动吸走,说能帮助辛苦挖石头的人们,百姓们真的相信了。后来他们知道上当受骗了,就找到了魔术师到国王那里去评理,而到了国王那里发生了什么呢?
第三幕,魔术师坚信自己的科学原理。于是,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开发新能量,能让马车变电车,利用电池磁铁感应释放电能,酒精燃烧释放热能,现场演示,让国王和臣民看的目瞪口呆,纷纷夸赞。不用辛苦挖石头了,即方便又没有污染,找到了绿色新能源,臣民能永远的拥有美好的家园,国王也能享用更快捷的马车。
2015年7月25、26日, “中国龙舟公开赛”将在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水库第二次举办, 来自全国12支代表队相继到达, 其中与黑龙江省相邻的吉林代表队, 对八五二农场现代化农业发展仰慕已久, 借此机会, 参赛队员来到现场实地参观考察, 增进了解, 相互学习。
吉林代表队在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高标准水稻育秧大棚内, 参观大棚二次利用, 吊线栽培优良品种“地雷”西瓜时的情景。
吉林代表队在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 参观高产攻关田大豆长势旺盛时的情景。
【科技馆参观学生活动单】推荐阅读:
参观少儿科技馆作文06-11
参观中国流动科技馆06-29
参观流动科技馆有感10-20
参观科技馆作文三年级07-07
参观科技馆观后感800字07-09
参观科技馆观后感1000字09-20
参观科技展作文07-12
参观科技文化中心作文07-06
科技馆实践活动总结09-20
科技活动(科技制作大赛)方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