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1

企业的诚信需要不断发展和创新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华夏文明的精髓,能否诚实守信,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立国、企业能否生存和个人能否立身.一定的诚信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员工职业道德的`水平、反映了员工的综合素质.

作 者:潘爱生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化工事业部,200540 刊 名:化工质量 英文刊名:QUALITY FOR CHEMICAL INDUSTRY 年,卷(期):2003 “”(4) 分类号: 关键词: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2

当前经济社会已进入新常态, 企业职工思想观念更新快、变化多, 直接冲击着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应对这种挑战就需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创新的前提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企业职工也不例外, 企业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来集中和引领职工的思想, 将其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为企业发展服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黄金发展期里国内大多企业大都有了飞速发展, 人的因素为飞速发展提供了创造性的帮助, 人的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功与否, 因此企业核心员工成了企业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问题所在, 我们也就必须把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的核心目标, 开展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认真贯彻“两学一做”, 打造专属企业员工的党性学习方法, 完成学习目标, 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跨世纪发展。

二、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是做好这一工作的前提

首先, 应该明确认识一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次, 企业只有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增强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 激发他们为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明确这一主旨。

第三, 思想政治工作在教育引导、凝聚人心、廉政监督、培育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这些作用。

三、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中, 影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也在同步发展变化, 难免会出现不同步、不适应的状况, 具体到企业职工就会体现在企业对职工的管理方式跟不上职工的思想变化, 或者是职工的思维方式跟不上企业管理需要, 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生产的提高, 这就需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确保员工的思想发展与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精神境界、道德文化水平也在相应提高, 同时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需求来看, 协调企业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人际矛盾, 单纯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整分配方式的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还必须借助思想政治工作的软模式功能, 发挥其沟通和协调作用, 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侵蚀, 教育广大职工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而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他们爱岗敬业, 发挥主人翁精神, 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因此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就需要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与具体实际紧密结合, 使之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思想政治工作。

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方法创新为抓手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方法创新为抓手, 坚持贴近工作实际、贴近生活实际。要把握时代环境和企业发展的动态,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工作方法既能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又不墨守成规, 创新出让广大职工更能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党风廉政教育等重要内容以多种方式、多种形式、不同层面展开, 加强与职工的沟通和交流, 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 做到沟通有效果、交流有反馈, 切实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 将一些思想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做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而带动周边人群, 辐射发展。总之一句话, 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拘泥于格式。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方法, 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正确的激励机制和方法。合理的开展对员工的激励能够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同时能够很好的培养企业员工劳动积极性。不同激励方法能够取得不同激励效果, 合理的掌握物理激励和精神激励方法, 去调节和激励员工, 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 需要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 引进新理念、寻求新路子、搭建新平台, 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小平.浅谈如何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4) :82.

[2]斯凤华.浅谈我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2) :24-25.

[3]赵长明.交往行动理念下的学校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2 (20) .

[4]唐宝花.浅谈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2) :54.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 篇3

一、应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事业来做

“企业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企业,要在加快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企业文化,维护广大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企业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企业命运的三个核心——核心能力、核心价值观支配着企业的核心业务。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和员工思想道德素质与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国企领导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事业来干,以真抓实干、率先垂范的作风,做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由于国企体制性的束缚和特定历史文化因素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国企领导,要端正对先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要赶时髦不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要空喊政治口号,更不要搞脱离企业实际的花架子。要保持清醒的思路,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是迎时尚、赶潮流的应时应急之举,它需要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的精华,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扎扎实实地进行消化、提炼、充实、创新,才能奏效;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着眼长远,循序渐进,应将它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来对待,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充实、创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不等同于思想工作,也不是过分政治化的宣传工作,而是一种管理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纯而又纯的文化工作,更不是脱离实际、远离企业实践的“空中楼阁”,它的作用在于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和具体措施

现代管理理论把管理的职能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把计划放在第一位,尤见其重要性。一个好的企业,或者说具有长远目标的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前就应制定文化建设的规划,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也要给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对于高层管理者来说,应提出较长时间的文化建设目标,职能部门依照目标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三年来,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工作目标,切实认真的贯彻和实施,采用广播、简报、橱窗、专栏等手段广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把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同生产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以企业文化促企业精神的不断升华。

三、抓好企业史的教育,凝聚职工的精神力量

企业文化建设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企业精神在长期实践中,传统教育和实践的凝炼和升华。每一个企业从创建到发展,都经历过坎坷和艰苦奋斗、创造辉煌的艰辛历程。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职工坚持经常性的企业史教育,聆听老干部、老职工谈经历、讲心得体会,参观“荣誉室”,使讲者和听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企业精神家喻户晓。

四、服务于企业实际,使文化建设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在市场竞争形势下,国企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机制、发展战略、员工队伍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国企原有的传统企业文化逐步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相当部分干部职工存在着不合时宜的习惯思维和行为,存在着国企文化的巨大惯性和惰性。实践表明,先进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形成的适应市场竞争、顺应时代潮流和企业改革发展形势、具有自身个性特征的文化,其中最根本的评判标准是其市场性特征。当前国企改革发展遇到种种困难,除产品开发、加强管理等重要因素外,还有十分重要的思想观念、文化心态等方面的文化因素。推进先进企业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任务和主线,就是大力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的先进企业文化,牢牢树立以市场竞争为导向的文化观念,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想问题、办事情、干工作。要把市场经济“竞争、开放、自主、平等、分化”的基本特征融进企业文化建设中去,用市场化理念引导大家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思维推进改革发展,来看待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得失,变封闭思维为开放思维,变保守思维为竞争思维,使干部职工从内心深处认同先进企业文化,树立优胜劣汰的竞争观、优势扩张的发展观、不断进取的改革观、敬业诚信的职业观。潼关中金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不断推行岗位技能竞聘,真正实行全员合同制和干部聘任制,使企业出现学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围,企业内部充满了竞争的活力,公司成立三年来,打破以往的档案工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职工的工资与本单位的效益、职工的贡献直接挂钩,形成了能增能减机制,多劳多得机制。文化建设要使职工在实践中增强效益意识,从而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使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人需要不断地学习 篇4

我是1977年1月高中毕业的,父亲建意我到村小学当一名民办教师,为了当上一名合格的民办教师,我在一段时间内认真翻阅小学课本,把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题基本上做了一遍,自己感觉能够胜任。1978年2月经中心校和村委会同意,我走进了村小学成了一名民办教师。

刚走进学校,也不知道学校领导是有意治摆我还是怎地,让我教四年级。教就教吧我就努力工作,早到晚归感觉也还行。但也有失误的时候,各级领导要求老师讲课前要认真备课,细心钻研教材,不能粗心大意那是至理名言呀。这不,一次上品德课,我课前没有认真阅读,自认为没有不认识或者把握不准的字,掂着书本就到课堂上去了,读着读着一个“炉灶”的灶字,当时拿不准读啥了,不能坎在哪里呀,我急中生智,念成了”guo”过去了。学生们虽然没有提出不同意见,可我心里好不是滋味脸上感觉发烧,后悔自己可不该不把课文认真读一读了。学生们都在读课文了,我赶紧拿出字典查了一下,原来是个“Zà0”。我赶紧给学生纠正:同学们刚才老师读错一个字,你们有没有听出来的?知道是哪一个字吗?“炉灶”的“灶”字我把它读成“GUO”了,希望同学们把他纠正过来,这是老师的失误,是老师不认真的结果,希望同学们汲取老师的教训,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认真呀!这件事对我教育很深刻,在以后的工作中,每一篇课文、每一道数学题我都会认真地读,细细的品味,再没有在课堂上出差错。

80年以后,中心校领导和学校领导安排我教高年级,因为学校数我年纪轻,所教学科在当时中心校历次统考中成绩总排在前面。我教五年级数学,教高年级数学可也不容易,数学题有很多类型,掌握了类型一些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当时我对数学题的类型——鸡兔同笼、追击、行程、盈亏......了解掌握的也不好,怎么能够教好学生呢?于是,我就自费从新华书店购买了《数学词典》等有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掌握数学题的类型特点,我把数学类型特点融于数学教学中,和学生一块学习共同提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学习,我掌握了对不同类型数学题的分析和解题方法,应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解决不同类型的题也就得心应手了,学生对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也掌握得比较好,作业题做起来也快得多了。我所教的学生数学功底都很好,考试总在几所学校中得第一,受到领导好评和群众的认可,是学习武装了我。

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设备的装备应用,使教育现代化走上了快车道。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成了教育发展的一个难点。八十年代就知道县级中学都配备了计算机,那东西不错我也很好奇,很想知道怎样用,看着别人在上面打字、画画心里老痒,可就是不敢摸,生怕咱一摸计算机出了问题,那咱可赔不起,无知吗。2000年以后县里组织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我有幸参加,我的老天可有机会了解计算机了,培训时,老师课上讲我就认真听、细致记,每次培训都能在本子记录一二十张;操作时就认真按老师讲的操作顺序练习,有时一个简单问题我都要问老师好几遍,别的参加

教育需要不断思考才能进步 篇5

时光飞逝,转眼一个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数量的认知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单双数、10 以内的加减、书写数字等等都是一片空白,从零开始;而如今,孩子们不但掌握以上知识,还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倍感欣慰,也感受到这个课程模式的巨大魅力,通过这半年的辛苦是值得的,有思考才会有进步,反思以往教学行为,小结如下:

一、根据孩子情况制定目标

首先了解本班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每个孩子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针对本班孩子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认知目标,这个目标要让每个孩子们在原有的水平有所提高,是每个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达到所制定的目标。例如:在学习单双数时,通过摸底,我班孩子都不理解,于是,我通过先制定目标,先让孩子们掌握单双数的意义;在孩子们了解了单双数的意义后,我进一步提出要求,让孩子们记住 10 以内的单双数;孩子们又达到目标时,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100 以内的数,我报数,孩子们回答是单数孩子还是双数,就这样,现在我班孩子们都理解了单双数的意义。

二、教学形式多样

孩子们的个体差异较大,每个孩子的能力参差不齐,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有快慢,对此,我们要让能力强的.孩子跟能力弱的孩子进行一起复习巩固。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而要让孩子乐于参加活动,这就要求教学要形式多样。通过游戏等含竞争性、趣味性的活动来复习巩固对数的认知,让孩子们在愉快地情绪体验中掌握。例如:学习简单地口报应用题时,刚开始孩子们从游戏入手,之后在孩子们的间隙时间进行复习巩固,如在洗手、吃饭前、入睡、收拾玩具等时间以生活中的数字鼓励孩子们自己出题目考考身边的同伴,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复习;再针对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进行个别辅导,这样让每个孩子都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口报应用题。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6

(全县副科级领导干部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序列、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具有管理对象多样化、管理内容复杂化、管理信息多元化及管理范围全面化等特点。近年来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元化以及教学内容与手段的不断更新,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推动一切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同样需要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一、观念要更新,定位要准确

观念的更新,亦即思维的转向。没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就没有适应自身发展的实践。为此,教学管理要从旧思想、旧制度中走出来,不断解放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作为主管教育教学的副局长应是学校的勤务员。副局长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为各学校和广大教职工服务的,副局长的工作与教职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副局长要树立勤务员意识,做好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服务工作。

二、管理制度的创新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还要对制度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而实现管理目标,提高管理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监督、评价、激励机制,作为主管教育教学的副局长必须用创新的独特的思维去思考,规范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1、建立检查制度。检查是指管理者为了获得好的效果,对管理运行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它具备了制约、参与、预防、反馈的功能。而学校教学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查,主要是对学校及各级的计划、决定、要求能否被执行、落实进行检查。目前,我局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查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与实施都和管理者息息相关。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教学考核评价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情况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导向、证明、诊断、激励等功能。当前教学评价在评价形式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在评价学生发展上更加注重和谐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中要强调发展性目标和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在考试方面要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采用多种考试形式相结合,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灵活运用,学生乐于接受,从而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考核评价制度应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1)考试内容的科学化。考试结束后要对考试成绩和考试内容的信度、效度、难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试卷应有测评学生和考核教师的双重功能。(2)考试形式的多样化。由于课程类型不同考试形式也要多样化。对课程类型进行不同分类有利于设计考试形式,首先对课程的地位、作用、知识类型进行分析,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笔试、口试、闭卷、开卷、实践报告、实践操作、调查报告、小答辩、分组竞赛、辩论竞赛等考试形式,要保证教学管理的科学性、系统性、计划性。

三、管理方法的创新

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易化、困难问题简单化。

1、实现管理现代化。人们常说“教学相长”,这其实是和谐的果实。要做到这一点,不只是教师和学生自己的事情,而需要整个教学系统平衡、协调、高效运作。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更新的过程,更新的信息来源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不断地、及时、准确地获取教学过程中的瞬时信息。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各方面的工作关系。管理者也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系统等,及时、准确的传播瞬时信息,高效、快捷地完成各项管理事务。

2、实现管理科学化。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管理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经验管理模式、行政管理模式、和科学管理模式。三种模式的产生有先有后,而且目前仍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实践证明,最佳的管理模式,不应当是孤立的、封闭的、单一的某种模式,而应是三种模式的有机结合。只有三种模式实现了合理的组合,能够做到彼此间扬长避短,管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过程与质量的均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上海推行“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建设, 最近又总结“新优质学校”的发展经验, 树立了一批改革卓有成效的学校典型, 而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对薄弱学校实行委托管理, 则是这些改革经验在全市更大范围的迁移辐射。

委托管理作为重大机制创新项目, 虽然启动时间仅有4年, 但已经在带动全市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日前, 笔者作为崇明县委托管理学校的项目评估组专家, 对7所受援学校进行考察, 现根据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客观分析, 并且提出深化委托管理机制的一些具体建议。

一、基本情况

(一) 受援方情况

崇明县与全市其他郊区义务教育发展相比, 其他地区由于外来人口增长和户籍人口导入引发学龄人口的持续增加, 而崇明县近年来义务教育学龄人口却在迅速减少。

2005年, 崇明县小学在校生数达23733人, 初中在校生数为26953人;至2010年, 小学在校生数达19085人, 初中在校生数为15722人, 小学与初中在校生数分别下降了19.6%和41.7%。随着大桥交通发展和城镇化加速, 崇明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又面临生源往市区及南门、堡镇流动的双重压力, 在笔者所考察的7所农村学校里, 近五年规模几乎都萎缩了近三分之二。

因此目前崇明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四个共同的问题——一是普遍小班额, 推行小班化教育成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二是相应产生教师超编, 大规模的教师脱产进修应该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可选政策;三是与此相关的生均公用经费总量减少, 导致办学成本提高, 成为普遍性问题;四是现有生源中外来人口约占三分之一以上, 学习困难和家庭困难“双困”学生占有相当比例。

1. 学校类型具有代表性

崇明县接受委托管理共7所学校, 用A、B、C、D、E、F、G作为代码, 小学共有4所, 其中B小学为第二轮延续学校接受了四年支援, 其余学校都是两年期限。E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F、G学校是初中。这些学校非常具有代表性——都是农村学校, 且涵盖了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主要类型。

2. 确定受援对象时, 市、县思路的碰撞

市教委委托管理文件精神明确选择最薄弱学校作为受援学校, 以期望尽量抬高区域内底部学校办学水平。而崇明县教育局认为:应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效益, 规模过小的学校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因此一些仍然保持相当规模但处于中等发展水平的学校被列入受援名单。据了解, 其他郊区也存在把一些发展水平中等甚至中偏上的学校作为受援学校的情况。对此, 市教委需要与各区县加强沟通, 统一思想, 但不能强行规定, 因为薄弱始终是相对的, 委托管理的目标也是有限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对各地区、各所学校薄弱的原因 (生源、管理、教师观念与教学方式等) 作进一步分析, 寻找相应对策、制定弹性政策。

(二) 支援方情况

上海基础教育已经转型进入内涵发展阶段, 因此托管工作与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倡导的方向密切相关。如近年来提出的教学“五环节”、加强教学有效性、课程领导力和教育质量监控、校本研修等, 都成为支援学校工作的重点。在崇明县的委托管理学校中, 支援方的着力点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规章制度建设, 二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培育学校特色项目。但必须看到, 近期出台的绩效工资制度和“定编定岗”改革也对委托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正面效应在于部分学校抓住契机, 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 负面效果是政策实施时期正值中期评估时候, 部分学校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连带着对托管工作满意度的下降。这些情况不仅崇明县有, 在郊区同样存在。

1. 支援方具有多元性质

支援方主要是上海某中心城区, 派出五所优质学校 (以a、b、c、d、e为代码) , 其中三所小学、两所初中。这五所学校都采用“一对一”模式, 优点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母版复制性强, 教学指导与教师培训有实体支撑, 缺点在于两所不同学校的特色项目不一定匹配。

支援方中有两个民营性质的中介机构 (以f、g为代码) , 中介机构支援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 高层专家指导力量强、缺陷在于学科、教研、教师带教的针对性较弱。这两所中介机构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f托管的E学校是九年一贯制, 因此利用中介机构的优势建立了两个民办学校 (一所小学, 一所初中) 作为间接的支持基地, 主要是教师培训;g本身是中学为主体的中介机构, 托管的却是D小学, 不能完全照搬中学模式, 所以运用了其托管的10所学校中共同的小学资源, 主要是建设课程资源信息平台、边研发边支援的方式。

2. 不同的托管主体面临不同的问题

作为全市公共服务管理探索, 虽然目前中介教育机构数量有限, 发育并不完善, 但市教委积极鼓励与支持多种托管主体存在, 尤其是吸引民营中介机构的介入。为了引导中介机构做好托管服务, 市教委还需要进一步明确该类机构进行托管的必要资质 (如驻校人员资格、托管实体的资格、专家尤其是学科专家的资格等) , 同时由于中介机构大量聘用退休人员, 成本费用肯定高于一般托管学校的在职人员, 市教委在经费拨付时应当有所倾斜, 建议高出20%。另外崇明县过隧桥成本比较高, 拨款中也应该考虑这一因素。

在一对一模式中, 支援方压力非常大, 主要是人员紧缺, 在实施绩效工资和定编定岗的今天, 如何设计灵活机动的临时编制政策及考核机制将成为深化托管工作的一个重要支撑。

二、托管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讨论

(一) 双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问题

上海某中心城区教育行政部门选择区内有实力、有经验的优质学校承担托管任务, 说明有大局观。但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力度还不够, 主要是缺少激励机制, 没有把支援学校、校长、教师承担的工作纳入相应的考核范围, 也没有组织这些学校进行托管工作的经验、教训交流, 以至于学校各自为阵, 难免会走弯路。

崇明县教育行政部门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对支援方教师的生活给予了照顾, 总体上比较重视这项工作。但在遇到问题后及时协调处理以及组织受援学校讨论交流还不到位, 需要进一步改进。

建议市教委在后续托管工作开展中, 要对双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 并加强督促检查。

(二) 学校托管的具体问题

1. 学校的配对问题

托管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一个配对难题, 中介机构一般很难胜任, 应该选择同样学制的学校更有利。跨学段托管如中学托管小学也存在一些先天不足, 主要是缺少合适的驻校人员及教师指导团队, 同样学段的学校配对比较合适。

托管时间是有限的, 一些名气很大、实力过于强的学校由于自己起点高, 改革任务重, 在托管中可能会要求过高, 指导也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如b小学在两轮托管的最后半年多时间, 才把7个项目收缩为3个项目, 原因在于原先铺开的工作面太大, 反而难以见成效。这启示我们, “门当户对”可能更容易沟通, 项目会更适合实际, 工作开展会比较务实。

2. 托管的时间问题

两年托管时间值得斟酌, 一般规律是:第一年交流感情、建章立制, 第二年才能开展有序工作。在项目结束时, 双方正好是感情最融洽的时候, 成效也逐渐显露, 项目却结束了, 建议调整为2~3年一轮, 由托管双方自主确定时限。

3. 校长的管理主体问题

崇明县教育行政部门做了规定, 受援方校长一律担任副校长, 由支援方校长主持工作, 在7所学校中, 有几位是其他学校新调任的校长。这一做法利于尽量避免工作矛盾, 为支援方校长开创局面创设条件, 弊在于受援方校长降位后容易产生思想情绪, 但各校情况不一样, 与校长的个人素质有着密切关系。

不同的校长组合可能产生不同的情况:

——双方新校长同时到位, 切入口会共同选择加强调研、寻找问题, 而且容易沟通与交流。

——支援方校长过于强势, 受援方校长往往一年后还不能完全进入角色, 托管管理主体难以转换, 这在托管结束后会直接影响受援学校的正常发展。

——受援方校长非常强势, 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但支援方校长较弱, 会造成学校在起始阶段就混乱。

我们在崇明的评估中, 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发现。

4. 前期的思想准备及合作机制建设

由于对托管名称的误解, 受援方所在的乡镇政府、校长、教师包括部分家长初期都有一些不理解, 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统一思想准备。

——不少学校都提出了“软托管”的定位, 明确“输血-造血”的思路 (一年后转换领导主体) , 部分学校能够定位在“双赢”位置上, 更有利于双方工作的开展。

——前期的工作团队感情交流至关重要, e学校与G学校以工会形式签署“姐妹学校协议”, 工会则利用教师节开展两校教师活动, 双方党支部也结对。在整个托管团队中, 双方党、政、工、团、人事、总务等成员全部进入, 党支部、工会在托管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感情合作的作用。

——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非常重要, 主要是驻校人员需要与受援学校经常交换思想, 在感情融洽基础上建立工作威信。而指导教师也需要耐心细致, 尤其在听受援学校教师上课时候 (一般最初都不欢迎随堂听课) 必须做好思想工作, 不能居高临下。

——崇明县农村学校教师来源比较复杂, 如E学校是小学、初中两校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师的群体磨合尚未完成;B学校原来由四所村小合并, 教师团结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超编的人浮于事以及实施绩效工资又激化了原来矛盾, 因此支援方需要化解疙瘩, 真心实意地帮助才能获得信任。

5. 托管方案的制定及通过

——托管方案制定必须经过仔细调查。d学校仔细分析了崇明县教育部门和初态评估小组对F学校情况的报告, 以此为依据, 结合自己的调研, 综合形成意见后制定方案, 托管方案的针对性就比较强, 为以后托管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另外一种方式是, 结合支援方的强项和受援方的弱项制定托管方案。如a学校数学强、A学校数学弱, 而A学校有“鸟文化”传统, a学校没有这一特色, 如此确定的托管方案也能迅速找到操作要点, 方案可行性比较强, 且可能形成互学互帮的“双赢”局面。

——还有一种方式是, 受援方希望支援方全面介入, 以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如G学校的新任校长希望借助e学校的托管机会, 全面理顺各种关系, 因此双方合作制定的托管方案就比较全面。值得总结的是, 托管方案制定后, 经过G学校各级工会小组、教代会的层层讨论和审定, 形成一致意见, 合作的基础非常好, 方案的贯彻落实就比较到位。

6. 工作计划的制定和托管资料积累

托管时间只有两年, 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托管工作, 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就非常必要。c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十分翔实, 细化到每学期每周的具体安排, 会议都有记录, 整个托管工作的档案资料齐全, 有据可查, 相比之下个别学校托管工作计划初始阶段制定没有切实到位, 后续工作中产生的问题都与此有关。

在托管资料积累方面, 应该单列, 以便评估, 个别学校混杂在学校分类档案中, 致使检查评估困难。

7. 经费管理与使用

大部分学校都有托管经费审批使用制度。在托管方经费使用中, 如果是外聘管理人员或外聘专家指导, 人头成本费用就很高, 其次是交通成本。驻校人员有的是驻在学校宿舍, 有的是外借房子, 开销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 各校对于“如何在与托管项目有关的开支”理解上不能统一, 在全员发放还是个别做事人身上发放也做法不一样, 对此市教委应予以明确。

三、对主要托管项目的评价

(一) 制度建设

除完善常规管理制度以外, 各校都重点建设了备课制度 (崇明县教研室研发了一套统一备课参考, 好处在于对新教师、不自觉的教师形成规范, 可以照本备课, 缺点在于遏制了好教师的创造性, 托管学校如何把自己的备课经验与崇明县要求相结合是新制度建设的重点) , 听、评课制度 (崇明县教研室有一套听、评课打分表, 托管学校如何把自己经验本土化也是重点) , 质量监控制度和教研制度。这些制度有的是从无到有, 有的是不断完善, 制度建设是托管工作的启示点, 为学校今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其中F学校利用绩效工资契机, 创设了一整套激励制度, 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值得总结。

(二) 聚焦课堂

1. 帮助教师正确理解教材

由于崇明县历史上的交通不便原因, 农村教师对外交往少, 学校之间交流也少, 信息量相对就少, 加上学校班级数缩小后教研组人数变化, 使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解读以及正确理解教材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各支援学校都重视在解读教学目标和教材上分享经验, 取得明显成效。值得注意的是, 市区学校英语都用牛津教材, 而崇明县则用新世纪教材, 不同英语教材解读对支援学校既是一个考验, 也是一个补充。

2. 同课异构

不同学校开展同课异构是教学目标解读和正确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手段, 对于受援学校教师而言是一种直观的学习机会, 效果非常好。

3. 组织好随堂课和公开课

这个环节既需要制度设计也需要精心指导, 学校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 如c学校确立“六步法”系统听课等。

4. 加强命题与质量反馈

a学校委派经验丰富教师研究A学校学生的实际, 然后指导命题。在委托管理中, 一些支援学校曾经尝试过把本校考卷简单移植过来测验, 结果不仅成绩差距很大, 而且影响了受援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而改变为指导命题后, 即提高了学科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质量反馈上, a学校对每一道题都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了电子档案;c学校还参与阅卷, 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以修改指导方案。

5. 帮助困难学生

d学校和e学校在困难学生辅导中发挥一定作用, 不仅指导受援学校教师补差, 而且自己带头补差, 获得学生、家长好评。

(三) 特色项目发展

崇明有些学校有非常好的特色项目, 如A学校的鸟文化, C学校的乒乓球, F学校的艺术与舞蹈等, 继承发扬受援学校的传统, 把原有特色项目做强, 是双方必须形成的共识。在这些项目发展中, 支援学校也受益匪浅, 成为形成“双赢”局面的基础。

需要关注的是, 崇明县农村学校中有一批搞活动、带比赛内行的教师, 单打独斗能力强, 但上课水平一般, 如何集聚发挥他们的作用, 崇明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有所思考。

(四) 教师队伍发展

两年托管时间极为有限, 从输血到造血机制形成, 关键在于提高受援学校教师队伍水平。据考察, 各支援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模式是模仿-跟进, 最有效的方式是“一对一”指导, 如G学校的青年教师在支援学校教师直接指导下获得语文大奖赛一等奖;还有跟岗培训, 即把受援学校教师带到支援学校去跟岗锻炼, 其中一些技术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先进做法迁移效果明显, 但真正转变思想到发挥主观能动性, 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相比之下, 听专家大报告的效果则不明显。

对于崇明县的农村学校,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是当务之急。

四、若干具体建议

1.市教委在确定后续委托管理学校时, 可以把公建配套等新建学校纳入范围, 时间宜定三年为好。

2.对于延续委托管理的学校, 应该确立在双方有明确意愿、效果明显的学校, 两年时间比较恰当, 应该让受援学校校长为主进行管理。对于效果不明显的学校, 需要决断结束委托管理关系。

3.不同地区, 要考虑成本, 拨款经费要适当调整。

4.要组织专项经验交流和培训, 如如何建立感情基础、如何制定方案与计划、如何进行资料积累, 如何自评等。

创业公司需要不断进化 篇8

小时候,天天都吃不饱饭,那个滋味非常难受,至今我都记忆犹新。那时我每天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让全家都吃饱饭。就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想法,1981年,我初中毕业报考了南充师范学校。当时想:当老师每个月能领到固定的粮票,不愁吃、穿,岂不乐哉?在南充师范学校期间,我对人生没有做太多设想,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经商。

后来又考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进入北京三元牛奶厂,后跳槽进入一家中日合资公司,这段工作经历是我商业生涯的启蒙。

那时候,我做的是最基础的销售工作,很辛苦。在那家中日合资公司,我耳濡目染了日本人的敬业精神以及干活的细致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只是微薄的回报,在中关村下海的浪潮下,我也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3年,一次真正开始创业的机会来了。我有一个同学在华讯公司销售寻呼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告诉我,销售寻呼机是不错的机会。

对于还是一穷二白的我来说,一个门店每月2000多元的租金是个不小的数目。那时我通过朋友担保向信用社借了5000元。就这样,终于把店开了起来。

租下店面的我投入到公司的运作中,全身心地去研究顾客、研究橱窗广告、研究寻呼机群发广告以及报纸的中缝广告,那段日子辛苦而快乐。

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把自己所有潜力全部挖出来了。我每天没日没夜地干。1995年,迪信通开始销售大哥大。大哥大利润比较高,一台大哥大能赚2000多元。

大哥大让我真正挖到经商的第一桶金。我也第一次开始觉得自己富有了。但创业过程中,我也逐渐培养出勤俭节约的习惯。迪信通成长过程中,每当有部分流动资金时,我首先考虑的绝对不是为自己买房、买车,而是会把这笔资金拿去在全国再多开一家店。因为,我相信,多开一家店给我带来的收获远远超过买房、买车。

1998年,迪信通在北京的零售网点已达16个,市场占有率稳居京城手机零售商的前茅。这时我选择了到京城之外开设手机零售连锁分店。我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

当初之所以选择中西部作为开疆拓土的首个市场,是因为考虑了自己是四川人,那里是故乡,人脉关系要好一些。当时我想当然地选择了一个亲戚担任开店的合伙人。

在我心里,亲人总会比别人更互信些,没想到在利益面前,亲情变了味道。那个亲戚背着我偷偷注册了另一家公司,把手机店的资产都转进了自己的公司。因为没有系统的财务制度,好长时间都没查出来,到我彻底与那个亲戚分开时,我的损失已经很大了。

这一课让我在随后的开店过程中严格了制度管理,使以后的发展更加快速了,从这个角度说,早上当比晚上当好。

跑马圈地让我们夺得市场先机,2005年迪信通便称雄于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

从2005年开始,迪信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时期迪信通引起了海外资本力量的注意。2006年我们引入了两个国际战略投资者——英国3i集团与鼎晖。

通过与国外的资本力量接触,我从中领悟到要关注公司战略,关注核心竞争力,必须要有竞争优势。

这期间欧美日本的同行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坚信要完成从千家店到五千家店的飞跃必须得注重信息化建设。目前从库房到财务到前线的销售全线我们都上了ERP系统。全国各地门店的顾客信息、服务员工、赚了多少钱,我们都很清楚。同时,我也开始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包括中高层与基层员工的培训,这些都是从海外同行那里学到的。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9

小学里学困的孩子,除了极个别有特殊原因之外,更多是由不端正的学习态度造成的。上课缺乏专注力,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低,完成作业马虎、敷衍、拖拉,是学困孩子共有的特征。进入复习阶段后,语数英老师轮流轰炸,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也真是忙得够呛。

小Y。元旦前有次家庭作业没有写,晚上留下补写了很久。然后和她妈妈沟通,希望能重视起孩子的学习态度,检查检查、督促督促她完成作业。结果今天发现,她假期里的作业仍然没有写完。

孩子真是神奇。她明明知道作业是不可以不做的,但她为什么就不做呢?她明明知道作业没有做完,老师是要批评的,但她依然准时来上学了。她明明知道没有写完的作业是不可以交的,但她仍然和其他孩子一样也把作业交了。估计,她的内心其实也是忐忑和紧张的。与其承受这样的压力,为什么不按时完成呢?

孩子的世界,不能用成人思维去揣度的。

放学后,她妈妈来到了学校。这是我和她寒暄后的第一轮对话:

“小Y作业没写完,你们知道吗?”

“我问她了呀,我提醒她了呀,她告诉我写完了的呀。”

但她却不能告诉我孩子究竟要写哪些作业。元旦前我和她沟通的提醒、督促就简化成了“问”。孩子良好习惯、态度的形成,不是简单地要求他怎么做,而是日久天长地随着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熏陶由内而外生发的力量。家长、老师要求的粗线条,立刻会在孩子身上得以折射。越小的孩子要求要越细致和耐心。如果孩子到了三年级依然没有良好的习惯,做父母的只能付出更大的心血和努力。为了孩子,而去改变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父母进步、完善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还注意到了她这样两段话:

①“我和她讲,你现在就像陷在泥潭里一样。老师和爸爸妈妈在努力拉你,你自己也要努力往上爬才行。你知道他怎么和我说?她说‘我就要陷在泥潭里,不要你们管。我已经爬不上去了。’听了她的话都气死我了,不想理她。”

她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流泪了。完全理解一个妈妈此时的伤心。出现今天这样的局面,绝不是一两天里发生的突然变化。这样一段话可以依稀看出她们日常和孩子的沟通是有障碍的。和孩子说这样的话,不仅一点点促进作用没有,反而完全把孩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所以孩子才说出那样自暴自弃的话来。“不想理她”,正说明了我们教育能力的“技穷”。实际上,作为父母可以做到“不理她”吗?绝不能因为生气,产生放弃的冲动。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已不爱她。

②“我告诉她,期末考试三门功课有一门达不到90分,明年就把她一个人扔在老家上学。”

这是我提出教育也需要惩罚后,她告诉我的惩罚措施。这是惩罚吗?且不论能不能做到,这看起来更像是恐吓。一个遥远的不着边际的惩罚就和没有一个样。能起作用的惩罚一定是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兑现的,而且和刚刚的“不努力”“不达标”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联,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去矫正自己的行为。

安全管理需要不断创新 篇10

臧忠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承担着市场监管和规范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职能,具有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的双重性质,涉及面广泛,有着完备的组织体系,管理手段多样化,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社会管理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工商部门既有责任和义务,义不容辞,又有基础和优势,大有可为。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政才书记在吉林省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加强和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中承担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历史重任。

一、充分认识加强和创新工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核心是群众工作。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范围涉及千家万户,服务对象千差万别,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民生的改善息息相关,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在党委和政府的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工商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举措。社会管理是执政党的重要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都对社会管理作出了重要部署。工商部门在政府的四大职能中,主要承担市场监管和规范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部分行使或参与行使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其他三项职能。构建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都与工商部门法定职责紧密相关。工商部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工商部门依法行政、推进职能到位的必然要求。营造和维护健康规范、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是工商部门的基本职责,也是社会管理工作重要的任务之一。当前,我国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通过市场秩序表现出来,人民群众对涉及切身利益问题的市场秩序要求更高,化解社会矛盾的任务依然艰巨,社会价值观念问题对社会管理有一定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对舆情管理带来新的课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仍有许多任务。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作用,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在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突出利益问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夯实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工商部门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队伍战斗力的客观需要。通过近年来富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工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热情饱满,素质明显提高,执法效果不断增强,工商工作也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但是,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在完善服务举措、强化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努力改进和优化各项服务措施,着力构建和谐有序的市场秩序,有利于密切各级工商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基层干部做好工商工作和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工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认真总结全省工商工作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经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工商系统在服务民生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组织引导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完善举措,有序推进,初步建立起了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一)抓职能转变,在服务科学发展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充分认识通过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把服务经济发展作为工商部门的立业宗旨,着力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由传统的强势型、收费管制型向现代监管服务型转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大服务总量、促进服务升级。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吉林省工商工作实际,省工商局相继制定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实施意见》等20多个重要政策性文件,全省10个市州工商局共制定出台近百个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涵盖了重点企业、全民创业、民营经济、农村改革发展、文化、应对危机帮扶市场主体等多方面的政策和服务举措,在全系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服务科学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创新服务发展工作机制。在全系统建立了登记会商、工商联络员、年检扶持、优化登记、助推全民创业等一系列重点帮扶工作机制,促进重点企业、非公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合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等特殊群体就业再就业;突出抓好商标权质押、动产抵押、股权出质出资助企融资三大平台建设、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全力打造服务发展工商“品牌”。经过积极努力,2010年全省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达12.74万户,比上年增长14.2%,是五年前的2.1倍。注册资本(金)达215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5%,是五年前的2.7倍;个体工商户75.37万户,比上年增长14.0%,是五年前的1.6倍。资金数额26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是五年前的2.3倍;外商投资企业4305户,投资总额223亿美元,注册资本122.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15.5%和15.7%。企业法人户数和注册资本在我省首次出现双增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发展到11347户,出资总额达135.39亿元,带动40多万农民走上了合作生产经营之路;商标品牌战略取得积极成效。全省被认定驰名商标已增至51件,比上年增长75.9%,是五年前的3.25倍;共有413件商标申请认定省著名商标,比上年增长70%,是五年前的1.46倍;全省地理标志商标达到20件,全省的地理标志注册商标农产品共实现销售额76亿元,产值40亿元,为14个区县160余万农业人口的就业提供了条件。仅去年全省工商系统就支持高校毕业生创办私营企业506户,兴办个体工商户2940户,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2万余人。

(二)抓效能提升,在维护市场秩序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把高效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作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服务民生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实现市场监管职能到位的需求,不断创新监管服务机制,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一是切实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严把市场商品质量关,加大重点商品特别是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仅2010年,全省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32万多人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1057个次,检查食品经营者191万余户次,查扣、退市不合格食品6.5万公斤,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9个,立案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334件,案值498万元,罚没款445万元,确保了全省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零事故”。二是切实加强市场规范管理。积极开展高密度、全方位、地毯式的市场巡查,努力做到广覆盖、无死角。集中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执法、治理商业贿赂、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农资市场监管、“三下乡”市场整治、“打假护软”、创建“平安市场”、取缔无照经营等重点市场整治活动,2010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56000人次,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3138件,案值达46879.7万元,促进了市场秩序的全面持续好转。三是切实加强消费维权。充分发挥12315指挥调度平台作用,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精心组织“3.15”消费维权系列活动,深入开展12315“五进”活动,积极推进“一会两站”建设,不断延伸消费维权触角。努力扩展外部协作范围,推行多方维权机制建设。2010年,全省各级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共受理消费者申诉投诉案件771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合计达1241.91万元。四是切实加强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完善充实了企业登记监管信用分类数据库、法定代表人数据库、综合执法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失信惩罚机制、严重失信淘汰机制,针对不同管理类别分别采取激励、警示、惩戒和淘汰等监管措施进行跟踪监管,切实规范了企业行为,增强了企业信用意识,营造了诚实守约的信用环境。五是切实加强市场应急管理。制定出台了《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关于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和处置工作的通知》,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市场突发事件管理演练,完善了市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全面提高了工商部门市场监管能力。

(三)抓依法行政,在加快“法治工商”建设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服务发展、依法行政的原则,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从解放思想入手,着力培树具有工商特色的依法行政理念。先后组织召开了全省系统推行行政指导落实“四个统一”现场会、强化执法监督与法制保障工作座谈会等专项会议,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指导性意见,逐步在全系统破除了不适应、不符合形势发展变化的思想观念,把依法行政融入到了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之中。二是从加强法制建设入手,着力筑牢依法行政基础。研究制定了《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错案追究制度》、《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一系列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健全监督制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内外普法工作。“五五普法”期间,全系统累计举办培训班473期,培训人数达到37500多人(次)。组织开展大型普法宣传活动1100多次,参与活动的社会群众近四百万人(次),在全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普法学法氛围。三是从创新行政执法机制入手,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在推进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同时,注重推进行政执法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在全国首创了“四段式”行政执法模式,全面推进行政指导,普遍实施说理式行政处罚决定书,建立健全自由裁量规则和制度,积极搭建由12315指挥调度、广告监测、网络监管、移动执法平台组成的吉林省工商系统综合执法平台,推动了全系统监管执法效能和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四是从强化层级监督入手,着力完善执法监督机制。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为目标,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规范。通过采取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加强专门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的多种方式,全面拓展工商干部接受监督途径,促进了工商系统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四)抓基础保障,在提升自身素质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努力造就一支与其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社会管理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明确了凡属于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必须纳入集体研究范围的规定,做到班子多数成员思想不统一不决策,不赞成不决定。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采取成立省工商局政风办公室、市州局和省局主要业务处室主要负责人在网上开展述职述廉、对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廉政教育测试、加强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等措施和办法,加强警示教育,规范从政行为,杜绝了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了推进优化干部队伍的“亮盾工程”。建立了干部更新、强化锻炼、竞争上岗、培训提高、年轻干部培养五项机制,明确了干部竞争上岗、跨区域跨岗位交流、双向选择、优化组合,凡进必考、凡上必考、凡提必考的规定。近两年,省工商局空缺的7名处室领导干部全部通过这种办法产生,占省局机关编制序列内处级领导职数的31%。全省系统共面向社会招录公务员361名,使全系统干部年龄结构逐步优化。同时,注重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号召全系统围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这条主线,努力在突出“实践”特色上下功夫,在促进发展上求实效。开展了“解放思想促转变,争先升位创一流”、“服务长吉一体化,专题调研促落实”等八项活动,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三化统筹”、实施“三动战略”的实践中学先进、比贡献、当先锋;坚持与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紧密结合,去年和今年都立足工商职能确定了10件民生实事,引导全系统在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坚持与加强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相结合,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的职能优势,积极组织省直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争、创活动。2010年在省直81户较大私营企业新建了党组织,总数达到了100户,党员数量由260名增加到792名,创先争优的积极效果在一些党建工作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开始逐步显现,创先争优活动在全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四是全面提升基层建设工作水平。在全系统实施了提升基层建设标准的“1100”工程。大力推进以树立“四可”形象、努力提升“五气”、争做“六个表率”为主要目标的基层党建工程,突出搭建具有基层特点、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党建工作载体,在全系统营造了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敬业奉献的良好风气。

三、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也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全省系统要紧紧围绕《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为主线,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有显著提升;以探索改进监管执法方式为重点,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效能有显著提升;以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为核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有显著提升;以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工商监管执法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应用的水平有显著提升;以打造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为导向,自身建设的深度、广度有显著提升的“五个显著提升”奋斗目标,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全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一)适应全省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构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大体系”。

一是构建“兴业强企”服务体系,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认真落实国家“增加总量、扩大规模、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要求,继续组织实施“兴企业、促发展”等活动,大力支持汽车、石油、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支持冶金、建材、装备制造、轻工纺织等传统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矿产资源、独特生态资源产业的发展。通过健全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同时,严格限制“两高一资”企业,加快依法淘汰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

二是构建“区域经济”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做好服务推进长吉一体化工作。研究制定进一步推动重要节点和中小城镇建设的各项配套政策,制定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统一的市场准入条件和政策环境。积极引导石油、人参、矿泉水、生物秸秆等区域特色经济板块以商标为联结或使用统一品牌战略,形成一批融入国内外产业链的知名产品群。着力培育大型专业市场,促进板块特色经济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积极助推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助推区域经济做优特色、做大品牌、做强产业。

三是构建“三农发展”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组织实施“兴三农、保增收”重点工程,积极推动建立健全规范、有序、安全、畅通的农资生产和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连锁配送经营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加强农村经纪执业培训,加快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加大涉农格式合同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土地托管模式,促进土地规范流转。

四是构建“品牌兴省”服务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积极帮助企业做好驰名著名商标的申报和商标保护维权工作,深入开展“三书五进”行政指导和“商标服务进民企”活动,实施“老字号商标复兴工程”和“商标国际化工程”。规范和完善驰名、著名商标的推荐认定工作规程,建立省、市、县三级商标培育梯队。实施产业集群品牌基地“创建工程”,提升壮大区域品牌的整体效应。

五是构建“助企融资”服务体系,增强中小企业发展活力。与金融机构建立信息沟通、联系机制,为企业融资设立工商联络员。与金融部门携手开展以《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培训工作。利用办理年检、注册登记时机,搞好上门走访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掌握相关企业融资需求,为金融部门提供必要信息。及时督促融资双方履行合同。

(二)适应建立统一、规范、稳定、有序市场秩序的新要求,健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五大机制”。

一是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的防控机制。完善食品安全溯源管理,建立完善吉林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平台系统和食品流通许可电子档案库。实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强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实施信用分级管理,完善食品经营黑名单通报制度。大力推进食品经营者自律信息化水平。更新升级监管执法技术装备,提高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与水平。

二是健全经济违法行为监管的查处机制。进一步整合执法资源,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指导。围绕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商品、重点市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抓住工商行政管理专业性执法领域,集中力量查办具有工商特色案件。加强“快速集结,紧急处置,妥善处理”综合演练,提高执法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办案效率。

三是健全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的分类机制。加强信用分类监管,对随意违约、不讲信用、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服务质量差的各类市场主体,及时划分信用等级,予以失信警示。推动行业部门信用建设为主线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配合有关部门共同打造信用信息数据平台。推动信用评级、担保中介、资质认证等中介鉴证机构的市场化健康发展。完善个体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制度,深化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工作,扩大合同示范文本的覆盖领域。在广告、零售、物流等行业推广诚信经营自律公约,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文明集市、诚信市场等一系列信用创建活动。

四是健全重要商品服务监管的长效机制。引导、督促商品经营者完善商品质量查验登记制度,明确经营者的进货查验责任、记录责任、商品入市检验把关责任和销售不合格商品的责任。推行重要商品协议准入制度,规范商品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商品的质量和安全。完善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确保发现的不合格商品停止销售,下架退市。健全完善商品质量销售责任制度,指导经营单位建立和完善质量承诺、售后服务、投诉处理等内部管理措施。健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制度,依法开展商品质量抽样检测。建立商品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及时向经营者、消费者进行市场预警或消费警示。

五是健全市场交易行为监管的创新机制。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市场监管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对执法疑难定性及法律适用问题的研究探索,着力加强对网络商品服务、行业垄断等新型市场交易行为、竞争行为的监管,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集中查办一批商业贿赂大要案件。坚决查处商业欺诈行为。深入开展打击“傍名牌”专项执法。及时发现监管执法中的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抓小抓早,防患未然,确保不发生大的市场监管事件。

(三)适应群众消费需求快速扩大、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新挑战,打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五大平台”。

一是打造消费维权平台。进一步完善12315平台的相关功能,建立健全相对集中受理、分工协作办理、应急指挥调度、信息汇总分析和消费预警提示的工作机制。

二是打造就业再就业平台。大力支持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个协、广协、消协举办形式多样的招聘会、培训会、咨询会,为群众实现就业再就业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打造高效办事服务平台。试点推动注册官制度,全面实现窗口登记人员持证上岗,将办事窗口打造成为新的服务品牌。推动缩减照前行政审批,推动取消或改备案一批行政审批项目。在企业设立、登记事项、登记程序和服务措施上,巩固和创新针对性强、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系列服务措施。推行属地年检和团体化年检,借用网络手段推行网上年检,以提高年检验照工作效率。继续推行和完善项目对接、功能区服务、“深入企业解难题”等服务措施,促进高水平大项目好项目畅通落户,推动开发开放先导区、经济开发区、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切实做好企业登记管理信息综合运用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四是打造平安市场建设平台。继续开展“平安市场”创建活动。进一步做好打击传销、规范直销工作。积极参与整治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秩序的专项行动,促进安全生产。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服务行业的监管,依法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五是打造快速反应移动监管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和突发事件,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工商部门在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稳妥处置,为抢险救灾、恢复重建、稳定市场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适应工商职能深度转型、干部队伍结构亟须优化的新情况,实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五大工程”。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亮盾工程”。强化对各级局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推动市、县两级局和基层分局(所)建立年龄梯次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队伍。积极稳妥有序地开展干部交流轮岗工作。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大力推行竞争上岗选拔任用干部的方式。推行干部挂职锻炼制度。招录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全员大培训和岗位大练兵活动。突出抓好以提升执行能力与管理能力为重点的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突出抓好岗位窗口、执法一线人员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信息化监管水平为重点的业务培训。

二是继续组织实施“1100工程”。加强基层工商分局(所)内务管理建设,做到机构名称规范,责任落实,文化素养提高,班子建设加强,规章制度健全。加强基层工商分局(所)执法业务建设,做到依法办理市场主体准入,掌握经济户口情况,强化市场巡查监管,规范查办案件工作。加强基层工商分局(所)政治思想建设,做到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岗位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坚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开展工商文化建设,坚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三是实施“法治工商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依法行政考核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监督,严格审查执法主体,加强对重大执法事项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严格执行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认真开展企业登记档案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积极做好听证、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建立公职律师管理制度。搭建全省系统政务工作信息化平台,全面实现无纸化、网络化办公。

四是实施“金信工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综合平台、全省移动执法指挥平台、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监管平台、领导决策辅助平台、企业信用监管平台、全省数据中心运维项目平台。延伸12315投(申诉)系统建设至“五进”,广告监测平台监测能力触及全省县以上所有电视和广播等媒体。建立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实施“党建工程”。继续深入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宣传和流动党员凝聚工作。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完善具有工商机关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强化对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和资金管理使用权等廉政风险点的规范和制约。

吉林省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上一篇:青年读书活动总结下一篇:校园的春天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