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教学设计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命题教学设计

命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分析语句,理解命题

1.教师让学生随意说一句完整的话,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说,如:(1)我是中国人.(2)我家住在北京.(3)你吃饭了吗?

(4)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画一个45°的角.(6)平角与周角一定不相等.

2.找出哪些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 学生答:(1),(2),(4),(6). 3.教师给出命题的概念,并举例.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分析(3),(5)为什么不是命题. 教师分析以上命题中,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每组再选一个同学说.(不要让说过的再说)如:

(1)对顶角相等.(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一定是这个角的平分线.(4)如果a>0,b>0,那么a+b>0.(5)当a>0时,|a|=a.(6)小于直角的角一定是锐角.

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有意说出以下两个例子,并问这是不是命题.(7)a>0,b>0,a+b=0.(8)2与3的和是4.

有些学生可能给与否定,这时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回忆命题的定义,加以肯定,先不要给出假命题的概念,而是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4.分析命题的构成,改写命题的形式. 例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分析此命题的构成,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成立的条件,后一部分是在前一部分条件下所得的结论.已知事项为“题设”,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2)改写命题的形式.

由于题设是条件,可以写成“如果„„”的形式,结论写成“那么„„”的形式,所以上述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同位角相等.”

请同学们将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例: ①对顶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②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内错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

如果两个角是等角,那么它们的补角相等.(注意不仅仅限于两个角,如果多个角相等,它们的补角也相等.)以上三个命题的改写由学生进行,对(2)要更改为“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那么内错角相等.”

提示学生注意:题设的条件要全面、准确.如果条件不止一个时,要一一列出. 如: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是直角,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可改写为: “如果两条直线相交,而且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分析命题,理解真、假命题 1.让学生分析两个命题的不同之处.(1)若a>0,b>0,则a+b>0.(2)若a>0,b>0,则a+b<O.

相同之处:都是命题.为什么?都是对a>0,b>0时,a+b的和的正负,做出判断,都有题设和结论.

不同之处:(1)中的结论是正确的,(2)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教师及时指出:同学们发现了命题的两种情况.结论是正确的或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2.给出真、假命题定义.

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题设成立,结论不成立,这样的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注意:

(1)真命题中的“一定成立”不能有一个例外,如命题:“a≥0,b>0,则ab>0”.显然当a=0时,ab>0不成立,所以该题是假命题,不是真命题.(2)假命题中“结论不成立”是指“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如:“a

(3)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延长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4)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假命题,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3.运用概念,判断真假命题. 例 请判断以下命题的真假.(1)若ab>0,则a>0,b>0.(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3)如果n是整数,那么2n是偶数.

(4)如果两个角不是对顶角,那么它们不相等.(5)直角是平角的一半.

解:(1)(4)都是假命题,(2)(3)(5)是真命题. 4.介绍一个不辨真伪的命题.

“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之和”.(即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数字,说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至今没有人举出一个反例,但也没有一个人能证明它对一切大于4的偶数正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已证明了“每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一个质数与两个质数之积的和”.即已经证明了“1+2”,离“ 1+1”只差“一步之遥”.所以这个命题的真假还不能做最好的判定. 5.怎样辨别一个命题的真假.

(1)实际生活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3)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三、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初步会判断真假命题. 教师提示应注意的问题: 1.命题与真、假命题的关系.

2.抓住命题的两部分构成,判断一些语句是否为命题.

3.命题中的题设条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写“如果”时应写全面. 4.判断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而判断真命题,数学问题要经过证明.

四、作业

1.选用课本习题.2.以下供参选用.(1)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命题. ①我爱祖国. ②直线没有端点. ③作∠AOB的平分线OE. ④两条直线平行,一定没有交点. ⑤能被5整除的数,末位一定是0. ⑥奇数不能被2整除. ⑦学习几何不难.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真命题. ①若a= b,则a2=b2.

②连结A,B两点,得到线段AB. ③不是正数,就不会大于零. ④90°的角一定是直角. ⑤凡是相等的角都是直角.

命题教学设计 篇2

一、关注“四基”, 恰当评价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

在设计命题时, 如何做到关注“四基”, 评价“四基”, 走出记忆性、程序性的问题呢?对此, 我们应淡化形式考查, 突出对知识理解的评价。这类命题并不要求死记硬背数学概念, 也不强调直接套用方法。事实上, 大多数学生学习理解概念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操作、图示或应用, 把丰富的概念内涵、外延和思想方法蕴含在实际问题情境中。

【命题1】右图表示某小学有600个男生。

○=2△, 则女生有 () 人。

【分析与思考】本题重在了解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及其表达式的意义, 还要让学生读懂文字、符号和表格所表达的问题含义。因此, 本试题主要关注从数形结合、数值代入、符号等值代入等多角度考查学生对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概念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转化等, 灵活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等价、转化、抽象等思想。

【命题2】下面哪幅图的天平所表达的关系, 能用方程来表示? ( )

【分析与思考】对概念的考查, 笔者认为要关注将概念从文字表述转换成符号的、图像的等形式表征即可。此题, 借助以天平为直观载体来理解方程的意义, 便于学生以等式的性质为依据, 从整体上理解方程的含义, 有利于学生理解方程所揭示的等量关系, 有助于感悟方程的实质、等价思想和建模思想。这样设计不仅把背概念直接填空改成了理解概念后选择填空, 并且还评价检测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应用情况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况。

二、关注“现实”,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认为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 就要重视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素材, 不断创设新颖的现实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用数学眼光审视问题, 能从各类文字与图表中抽取所蕴含的数学信息, 并利用个人有关的数学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从而发现问题背后的数学知识结构。同时, 让数学化的现实问题成为学生独特见解或创新思维的催化剂, 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也能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命题3】长兴到杭州的铁路全长约100 千米, 高铁列车以285 千米/时的速度从长兴开往杭州。

(1) 开出t小时后, 高铁列车离长兴有 ( ) 千米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

(2) 从下面三个数中选择一个数代表t (请将你选的数圈起来) , 那么第 (1) 小题的值是 ( ) 。

25 小时2.5 小时0.25 小时

【分析与思考】对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即根据数量关系的陈述写出代数式, 这是进一步学习代数的技能。在试题中体现让学生能够将语言文字的表述转换成直观符号表征, 这既是提升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也是发展数学符号意识的过程。第 (2) 小题, 随着t的值不断变化, 距离发生变化, 让学生体会变量间依存、对应的关系, 这是函数思想的重要内涵, 此外该小题重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适数的能力, 如果将第 (2) 小题改为“如果t=0.25 小时, 那么高铁列车离长兴有 ( ) 千米”。那么“代入求值”的技能依然考查了, 但“数感”考查的因素就被弱化了。

【命题4】科学分析表明:人体体重与自身血液重量存在一定关系。如果用m表示人体体重, 用n表示人体血液重量, 公式m÷n=13 表示m与n之间的关系。王老师的体重是78 千克, 他体内血液的重量约是 ( ) 千克。

【命题5】下面是长兴浙北大厦的购物收据。

你能算出篮球的单价吗?请将该收据填写完整。

【分析与思考】这两题都是新的问题情境, 学生依据 “ 新问题”, 要展开分析、推理, 灵活地解决问题。“命题4”通过方程“m÷n=13”简洁地表达人体体重与血液重量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分析理解m、n及表达式的含义, 从而代入求出n;“命题5”提供了真实的情境, 让学生读懂由收据所表达的问题的数学含义, 用数学眼光审视问题, 能够从收据中抽取所蕴含的数学信息, 分析解读信息, 灵活地解决问题。

三、关注“读图”, 重视多元表征间的转化

在教学中, 我们发现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很欠缺。因此, 本试卷试题不但要从审读文字信息考查学生, 还要考查学生读图表、符号和图形所蕴含的数学信息的能力, 帮助学生借助图表理解数学符号、式子、方程的意义, 进行多元表征的转化, 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在本单元的试卷中多处可见用图示表征解决问题的试题。

【命题6】如右表, 如何由x列中数得到y列中的数? ()

A. x列中的数都加3

B.x列中的数都减3

C. x列中的数都乘3 再减1

D.x列中的数都乘2再加1

【命题7】读图, 说说下面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含义。

(1) 4x表示 () 。 (2) s-4x表示 () 。

(3) 4 (x-y) 表示 () 。 (4) 4 (x+y) 表示 () 。

【分析与思考】“命题6”和“命题7”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借助图、表, 让学生通过对图、表的观察分析, 结合具体的情境, 自己读取信息, 选择信息, 处理信息, 解决问题, 把图表表征转化成符号表征 (代数式) , 再把符号表征转换成语言文字 (意义) 表征, 在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理解图表所蕴含的运算意义。

四、关注“过程”, 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

试卷中的试题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还要特别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因此, 我们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学生能提取已有活动经验去解决问题, 挖掘知识与技能背后所隐含的数学知识, 积极探索一些可以考查学生学习过程的试题。

【命题8】方程 (32-4x) ÷8=0 的解与下列哪个方程的解相同? ( )

A. 4x=8B.4x+8=32 C. 32-4x= 0 D. x=6

【分析与思考】传统的命题比较关注结果, 或增加一些干扰因素让学生辨析、选择, 很少评价学生的计算步骤或程序, 及其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而本题的设计目标, 并不是最终看方程的解是多少, 而是学生通过观察找到同解方程, 考查学生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知识点灵活运用的一个过程。

【分析与思考】本题不仅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观察、画图等分析能力, 会用式子表示图形的面积, 而且也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利用图形、分析图形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是进一步学习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的基础。本题其实是一个转化、推理问题, 可以展现不同学生用不同程度的知识、技能解决问题, 对于高数学能力的学生可以运用转化推理思想解决;对于低数学能力的学生可以借助画一画、分一分等操作解决。

五、关注“能力”, 重视数学素养的形成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问题, 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 本试卷的重点应放到考查学生运用观察、分析、表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上。

【命题10】你能把下面的线段分成两段, 使其中一段的长度是另一段的1.5 倍吗? (写出必要的思考过程)

【分析与思考】好的命题, 应为学生多策略解决问题提供空间, 综合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该题, 方法1:用算术方法解答:12÷ (1.5+1) ;方法2:用方程解答:x+1.5x=12。用方法1解决的这部分学生, 可以评价检测出他们的逻辑能力强, 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用画图、找关系、列出算式等方法解答的, 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用方法2解决的这部分学生具有代数思想, 能把问题符号化来解决, 体现了符号化思想。可见, 不同的解决策略, 可反映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命题11】如右图。

(1) 求T恤的单价。

(2) 求饮料的单价。

(写出你得出上述解答的过程)

【分析与思考】该题涉及的知识技能并不明确, 没有可供遵循的步骤和方法, 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这类问题, 需要学生能够发现、选择和利用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例如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可把第二幅图中“一件T恤和两杯饮料看作一个整体76 元”代入第一幅图求出T恤单价, 这是解答这道题目的关键处。此题通过图形的信息, 设立适当的未知数, 能够把求物品的单价问题化为方程简单解决。

综上所述, 小学数学试卷命题设计应体现学科特点, 每一道命题就像一张张“身份证”, 教师要善于从培养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角度编制它们, 编制时要考虑它的适合性、丰富性和独创性, 以此有效地发挥命题在促进学生数学思考方面的功能作用, 从而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 教师在命题设计的创新上要有所作为, 使课程的多元目标更多融入到书面测试评价之中, 使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要做好书面测验评价, 首先要做好试卷命题工作。那么, 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四基”达成情况?如何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编制出一份高质量的测试卷呢?本文将从“关注四基, 恰当评价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关注现实,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读图, 重视多元表征间的转化”“关注过程, 挖掘知识背后的内涵”及“关注能力, 重视数学素养的形成”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设计:是一个命题作业 篇3

大学毕业后我曾在当地城市建设局工作过一段时间,也许大部分学设计的人都喜欢自由吧!太过规律的工作总能让人有种茫茫度日、无趣又枯燥的感觉,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工作了很久的中年大叔,觉得每天的节奏都很慢很慢,终于,我辞掉工作决定来北京,经朋友介绍做了一名室内设计师。

理解客户的要求是成功的关键

做室内(尤其是居室设计),绝大部分都是很顺利的,当把甲方需求理解充分,把建筑结构分析明确,剩下的就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把有限的空间使用率发挥到最大,把空间设计的有性格、有气质、有内涵。这样基本上就可以说是顺利交单了。说起来很容易简单,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方能体会个中滋味。

室内设计是设计之母

做室内设计是很有意思的,记得中央美院的梁士英老先生给我们讲课时说过,室内设计是设计之母,要了解很多知识,要涉及到很多专业,譬如建筑、平面、服装、历史、环境科学、电影等等,还要了解国内外的建筑历史,十几年下来,发现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感悟的行业。

设计和商业不能有矛盾

事物总有统一和对立这两面性,设计创作和商业不能有矛盾,必须统一,或者说设计创作必须屈服于商业规则,这一点我认为是无法改变的,说的现实一点,当下设计创作必须有商业价值,那你的设计才有甲方认可,才有意义,也可以理解成设计创作是有前提的,是有题目的,这个题目已有一个很难改变的框框,圈出了你的范围。

“好汉不提当年勇”

现在再提中国古代曾经的辉煌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国内的设计产业确实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从现在的电影、城市、汽车、服装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否认这一点。我认为当代的设计师要谦虚、认真的去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多出去见识、理解、掌握,同时也不要放弃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要学习掌握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元素,融入到当下的设计里面,你会发现惊艳的效果。大家应该重视创意,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个性,不应该把思想束缚起来。

设计有时候是不着痕迹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案例业主是意大利人,在中关村从事软件程序设计工作,在北京有一套近500平方米的别墅,朋友介绍我来做室内设计。他虽然最终采用了我的方案,但在一开始看到效果的时候,他总觉得太像酒店,而我却总觉得我设计得还不够,后来通过和他多次交流才理解,他要的是没有“设计”的室内,而我们的设计太过程式化了,老外喜欢简单、随意的生活状态。

小编感言

问过很多学习设计的人,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我要我的个性、我的理念,活的更自我一些!但是,这次的采访让我看到了“现实”,现实就是你设计的产品是服务于你的客户的,如果你的甲方不认可,那你的设计什么都不是!当然,这个世界有几个周杰伦,又有几个慧眼识珍珠的吴宗宪呢!周杰伦也无数次经历被他的甲方拒稿,然后在商业链条下低头,做大众喜欢的才是王道!但是,不得不说的是,那些有自己性格的小众设计师,他们也一样有他们的精彩,有他们的支持。

定义与命题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命题的组成:条件和结论. 2.命题的真假 . 3.了解数学史.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能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会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能 判断命题的真假.

2.通过举例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使学生学会反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3.通过对欧几里得《原本》 的介绍,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 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说明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了解数学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

●教学重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题设)和结论.

●教学 难点

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过程

Ⅰ.巧设现实情境,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命题,那么什么叫命题呢?

下面大家来 想一想:

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 等腰三角形,那 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4)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

(5)如果一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分组讨论.

①这五个命题都是用如果,那么的 形 式叙述的.②每个命题都 是由已知得到结论.③这五个命题的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

Ⅱ.讲授新课

1 、命题的组成:每个命题都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 出的事项.

2、举例说明 命题如何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①明显的。

②不明显的。

做一做

1.下列各命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 什么?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ac,那么a=c;

(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 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菱形的四条边都 相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2.上述命题中哪 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不正确的?

3、真命题和假命题

我们把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tru e statement),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false statement).

思考: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

4、我们这套教材有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 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 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Ⅲ.课堂练习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命题的组成及真假.知道任何一个命题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命题分为真命题和 假命题.

在辨别真假命题时.注意: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而真命题除公理和性质外,必须通过推理得证.

Ⅴ.课后作业

2.预习提纲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证明

幼儿命题绘画教学探讨 篇5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它是通过线条、色彩、明暗等来塑造形象的。它的直观性对幼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容易为幼儿所接受。

幼儿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要把他自己感知的具体形象,用图式、符号反映到平面纸上,描绘出所画对象的形状和大小,表现他对真人、真事、真的物体的理解和感情。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过程,通过绘画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简单的造型能力,而且对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独立的创造能力,对形成幼儿的个性和审美情操也有重要影响。所以,绘画是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命题画对发展幼儿对周围现象的观察力,描绘物体的表现力和培养创造性想象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引起幼儿画画的兴趣

教师要注意教室里的环境布置,选择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儿童画,把它们挂起来,并注意经常更换;也可以到中、大班选择画得好的图画,挂在教室里,让幼儿欣赏,还可以在教室的一角,放上一两张桌子,准备几盒蜡笔和纸,组织小组幼儿去涂涂画画,或者用几块小黑板,让幼儿在黑板上用粉笔涂抹,让他们感受一下画画的快乐。

经过两三个星期,当每个孩子都尝试过涂涂画画以后,教师可以开始正式上图画课了。第一课可让幼儿认识纸和笔,知道可以用笔在纸上画出美丽的图画。教师要亲自做演示,告诉孩子们,老师会画画,是用笔在纸上画的。

教师可以把一张大纸钉在黑板上,然后当场表演,如画小白兔,边画边念儿歌:“小白兔,跳跳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嫩青草。”儿歌念完,小白兔也画好了。

教师还可以请小朋友出题目,然后用简单画的方法画出物体的特征,画好以后,让儿童欣赏。教师可以告诉孩子们,用笔可以画出各种各样你想要画的东西,每个小朋友,只要认真学习,都能画出美丽的图画来。

第二次上课,就可以组织幼儿去看中、大班幼儿作画,请大哥哥、大姐姐把画好的图画送给弟弟妹妹们。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懂得画画是怎么回事,引起他们作画的兴趣,接着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自己动手练习。

二、用游戏的方式命一

小班幼儿生活经验少,思想容易分散,教师命题时,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形象简单的日常用品,如玩具、动物、房屋、小人等题材,同时还要考虑让幼儿练习最基本的技能。

练习直线、横线、斜线的题材有“我的蜡笔”“小兔吃青草”“许多树”“帮妈妈拾干柴”等。

练习画圆的题材有“拍皮球”“吹泡泡”“草地上的小花”“吃棒棒糖”等。

练习画方形、长方形的题材有“饼干”“豆腐块”“小人书”“花手帕”“门和窗子”等。

教师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命题。例如,为了让幼儿练习画小圆圈,教师可先组织幼儿剥豆子,引导他们观察豆子是小小的、圆圆的。剥完豆子以后,教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纸,每张纸上画有一个盘子,然后问:“谁能把许多许多豆子装在盘子里?”用这样的方法请小朋友把盘子里的豆子画出来,让他们练习画圆。

再如,画“毛线球”的命题画是这样组织的:教师拿几团颜色鲜艳的毛线球,上课时逐个拿出给小朋友看,让他们说出它的颜色、形状。然后教师把毛线球放回小篮子里,再假装不小心把篮子打翻,让毛线球滚在地上。教师边捡边说:“哎呀,我的毛线球都乱了,现在请小朋友们帮我绕毛线吧!”教师绕毛线,要小朋友也学着做绕毛线的动作,然后要求小朋友在纸上画绕线的动作,可以要求幼儿用几种颜色画大大小小的毛线球。教师可以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方式,把孩子吸引到画画中去。

三、教会幼儿正确的作画姿势和使用工具的技能

对初学画画的孩子,教师除了在技能上作指导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保护幼儿视力,并为他们日后学写字打好基础。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命题教学 篇6

一、命题要有一定的原则性

(一)命题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发展,恰当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础的载体,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命制的题目要把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首位,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全体学生的基础情况,尽可能把所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汇其中,试题的难易度要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为底线,要按照《标准》的要求,避免偏题、怪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使大多数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重视课本教学,摒弃“题海战术”,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

(二)命题要突出体现知识的发展性

命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突出体现它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学生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数学知识本身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初步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要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的命题要充分体现学生知识的获得过程。

(三)命题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践,重视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又应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能用数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并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处理周围的问题,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为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应用题要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或其他学科知识,如银行存款利率,节水节电问题,低碳生活等富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挑战性,时代气息与教育价值较强的内容,这种做法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关注身边的数学,培养他们从实际问题中形成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

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更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四)命题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命制的试题不超纲,要围绕双基进行命题;

2.既要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双基”的情况,又要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尽可能编写一些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试题;

3.提问的方式,设置的解题任务的情境要新颖,形式要多样化,不落俗套,既要有重点,又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

4.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要匹配,不能违背数学概念和原理;

5.应有多种解法,尽管某试题有较好解法,但不拒绝其他方法的使用;

6.题干表述要清楚,简单扼要,含义明确,用词准确,不能随意理解,不能模棱两可,图形要正确。提出的要求合理、准确、明了;

7.难易要适当,要有较高的区分度,即能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拉开学生的档次;能考出学生的真正的水平。

重视命题设计,促进学生发展 篇7

一、命题要从重记忆到重理解

命题要出高质量的测试题,要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能只关注知识的机械再现。

例题:在3∶x=6∶y中,内项分别是()和()。

此题是比例单元的试题,测试题只关注知识的重现,可直接回答出来,仅仅考查学生对概念的记忆,未能考查出学生对于比例意义的理解。为了更好地体现试题的功能,可将题目改成:

在a∶x=y∶6中,x和y互为倒数,a=()。改编之后的习题将比例知识和倒数知识相结合,比单纯意义的记忆要有价值。或者将题目改成:已知x和y互为倒数,且(x/(10))÷(a/y )=(1/(35)),那么a=()。经过改编,题目能考查学生对倒数的概念的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解方程掌握情况,以及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既突出基础,又考查应该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命题要从重单一到重综合

命题设计要避免单一的习题,应通过各种知识之间的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题: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5厘米、30厘米、14厘米,能拼成一个三角吗?

此题考查的是对三角形边的知识的理解,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习题以这种形式出现,未免显得单一,可以将题目进行改编,放大习题的综合评价功能。

改编一: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厘米和30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解题时首先考虑到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想到两种情况:可能是两个15厘米和30厘米,可能是两个30厘米和15厘米,然后通过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进行判断。习题更综合,更有挑战。

改编二:学完小数加法后,可以将题目改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两条边的长度的分别是12.8厘米和2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改编三:学完分数加法后,可以将题目改为: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相邻的边长度分别是1/4厘米和4/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命题要从重技能到重思维

命题设计如果仅仅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的技能是不够的,需要考查学生的思维。

例题:植树节到了,某植物园要栽种4500棵树苗,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80%,成活了多少棵树?

这是一道典型的百分率的题目,只是考查了学生的计算技能而已。因此可以将题目改为:植树节到了,某植物园要栽种一批树苗,这批树苗的成活率在80%-90%之间,要确保3600棵树苗成活,至少需要植树多少棵?改编后的题目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既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简单的比较、判断以及推理的能力。

四、命题设计要重视完整性与科学性

评价试题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对于题目设计至关重要。

例题:与75%不相等的表达方式是()

A.七五折B.七成五C.75折

根据命题者的表述,所选择的答案中,只是和75%不相等的但却是正确的表达方式,而75折本身就是一种不恰当的表达方式。

再如:判断: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成一个角,拼成的最大角是150°。我们想一想,拼成的最大角是180°是不是正确的呢?小学中我们的教学范围主要是劣角,但并不表示学生就不了解优角。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75°、105°、150°等角,相对应的我们就可以想到285°、255°、210°的角。此题设计不完整也不严密。

五、命题设计重视开放性

命题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开放性探究性试题,这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

例题:如下图,一张桌子可以坐4人,两张桌子可以坐6人。像这样()张桌子拼起来可以坐40人。

此题考查学生从文字、图形与数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看看学生能否通过观察对图形中的信息进行推理,找出规律得到结果。不同的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题目突出了开放性、探究性。

再如:有两个大于0的数a、b,若a÷□>b成立,□里的数应满足()

A.<1 B.=1 C.>1 D.无法确定

此题考查学生运用已有信息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推理,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

中考英语命题设计特点分析 篇8

[关键词]中考 英语命题 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063

一、命题基本原则

英语的中考命题本着稳中求变、稳中创新的思想,在试题的选材、呈现方式上求新求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控,强化命题的质量意识。

1.稳中求新,平稳过渡。命题在体现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同时,保持试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试题在基本保持往年原有题型的基础上,对个别题型进行微调。微调应适当地降低试卷中前几道题的难度,有利于考生平稳情绪,更能照顾到绝大多数考生的水平发挥,也符合稳中求变的要求。

2.题量适中,难易适度。全卷易、中、难的比例为7∶2∶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题所占比例较大,难题所占比例较小。难题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翻译句子中,但在各题中所占的比例均不大。听力、写作等题基本不设置障碍。

3.注重双基,突出语用。试卷对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的试题占到试题总数的50%以上。考查双基的试题努力把考点置于真实、充分的语言交际情境中进行考查,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阅读能力的试题占较大比重,包括对语篇的细节把握、整体理解、简单推理判断、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和深层次理解等。所选用的短文也具有教育性、应用性和交际性,突出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立足课标,兼顾学情。命题前命题组成员要先学习课标中初中阶段三、四、五级目标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各个纬度的达标要求,筛选出各级目标中可以直接进行纸笔测试的内容,同时思考如何在试题中渗透和体现不能直接进行纸笔测试的目标要求。命题时考虑到英语教学的实际,坚决舍弃那些教材里出现但课标中不是五级要求范围的内容,真正做到以课标为准绳,不出超标题。

二、考查内容的重要方面

1.单项选择的题目相对弱化对语法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广,强调在明确的语境中考查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的用法,总体上降低对语法知识考查的难度,提高对学生灵活使用语言的要求。

2.完形填空的选材通常为有哲理的小短文,文章的结构完整,语言优美。考生答题时必须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语言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属于中等难度。完形填空题考查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3.阅读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图文转换等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阅读理解题文章所选材料真实,内容贴近现实生活。文体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考查内容包括几个重要的阅读微技能: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揣测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等。

4.根据提示翻译句子旨在考查学生的基础语言输出能力。但这一题型阅卷的难度较大,评分的主观性影响可能较大。命题时通常会注意到这一点,并作适当的处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常用句型的考查。

三、试题应体现的特色

1.体现课改理念,突出导向作用。在试卷命制过程中,要以《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五级目标为命题依据,杜绝繁、难、偏、旧、死记硬背的题目。试题突出考查学生在地道、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靠做模拟题、搞题海战术的学生占不到便易。以此引导外语教学朝着减少学生过多机械操练、增加课内外阅读量、拓展学生知识面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2.强化基础知识,突出语用能力。难题所占比例小,而且分散,主要出现在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选择填空和翻译句子中。听力、写作等基础题基本不设置难点。试题努力把考点置于真实、充分的语言交际情境中,以突出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选材真实地道,突出文化意识。试题选材真实地道,涵盖考生生活和英语语言国家中学生生活。语篇阅读材料所选用的短文通常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交际性和跨文化性,语言真实、地道。考生在两个小时的答卷过程中可获得大量的文化与生活信息,了解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真正体现“中考也是考生初中学习的最后一堂精彩的外语课”的命题思想。

4.关注情感态度,渗透品德教育。考生在答题的过程中,领略到的是浓浓的现代生活气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鲜活实用的西方生活常识。试卷在选材、题目的设计中常渗透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自然、爱劳动、爱他人等品德教育和自信自强的积极情感态度,却少有说教的成分,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针对中考英语命题设计特点,我们应从根本上改善英语学科教学繁难、枯燥乏味的状况,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能快乐而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浅谈数学命题的教学 篇9

浅谈数学命题的教学

数学命题是把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数学学科的主干内容,因此,只有掌握好数学命题,才能通晓数学的体系结构,学好数学。有效的数学命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结构,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数学命题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命题的条件、结论,掌握数学命题的内容和表达形式,掌握命题的推理过程或证明方法,运用所学的数学命题进行计算、推理或论证,提高数学基本能力,解答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熟悉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弄清数学命题间的关系,把学过的命题系统化,形成结构紧密的知识体系。

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知识结构,扎实打好知识基础

数学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理性思辨系统,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运用符号和逻辑系统对抽象模式和结构进行严密演绎和推理,各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构成严格的学科体系。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教学和复习中首先要扎实学好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知识主干;构建知识网络。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

2.强化思维过程,努力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要充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解数学题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方法和基本教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注意培养直觉猜想,归纳抽象、逻辑推理、演绎证明,运算求解等理性思维能力。

3.增强实践意识,重视探究和运用

要关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教学的应用意识,学会从实际问题中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研究其数量关系或数形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注意抓住社会现实中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的普遍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讨论、研究,从中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4.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

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命题及其关系数学教案设计 篇10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内容和地位

《命题及其关系》是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的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是逻辑学的基础知识,数学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命题,了解命题的基础知识,认识命题的相互关系,既是下节课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基础,又对于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贯穿了本节内容的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构成,会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及命题的真假;了解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种命题的概念;掌握四种命题的形式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会用等价命题判断或证明命题的真假.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学,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举例,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 通过探究和

练习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和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难点:

(1)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2)分析四种命题之间相互的关系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二、教法学法分析

1. 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以师生对话、生生互动启发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易错点。

2. 学法分析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三、教学过程分析

这节课的流程主要分为

(一)、自主学习(10分钟)

自主学习课本P2-P8,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0分钟)

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概念,会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及命题的真假;

2.了解“若p,则q”形式命题的结构,能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理解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定义;

4.会分析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四种命题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25-28分钟)

1.学生闭卷回答对命题、真假命题概念、命题结构的理解,以及如何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 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判断 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判断:(1)是否为陈述句;(2)能否能判断真假。

命题的`基本形式:“若p,则q” :其中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概念的理解,归纳判断语句是否为命题的方法,加深对命题概念的理解。

2.相关练习

练习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将其中的命题

改写成“若p,则q”形式,并判断真假: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吗?

2、2100是个很大的数;

3、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4、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5)已知c?0,如果a?b,那么ac?bc.

【设计意图】:加深对命题概念的理解。

3.学生闭卷回答对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互为逆否命题概念的理解,以及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与原命题结构的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发现规律的能力。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呈现概念及结构,为后面探究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铺垫。

4.相关练习

练习2.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若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0,则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

(2)若一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设计意图】:加深对四种命题概念的理解。

5.探究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真假性的规律

师:观察上面四种命题的结构,你发现一个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结构有什么联系?逆命题和逆否命题呢?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呢?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师:回顾练习2,你发现四种命题的真假性间有什么规律吗?

结论: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一般地,四种命题的真假性,有而且仅有下面四种情况:

【设计意图】: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6.相关练习

练习3.

(1)举出一个互为逆命题且有相同真假性的例子;

(2)举出一个互为逆命题且有不同真假性的例子;

(3)举出一个互为否命题且有相同真假性的例子;

(4)举出一个互为否命题且有不同真假性的例子;

(5)举出一个互为逆否命题的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

7.例题解析,巩固练习

1例1:已知a,b,c?R,证明:若a?b?c?0,则a,b,c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3

练习4.证明:若a2?b2?2a?4b?3?0,则a?b?1.

(三)、总结回顾,布置作业(2-5分钟)

以问题的形式: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让学生自己概括出所学内容。 命题及其结构;四种命题概念及其结构;四种命题相互关系及其真假性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浅谈怎样教学小学命题作文 篇11

一、立足学生实际。分阶段进行教学训练

能不能针对生活进行作文,是衡量—个学生有无写作能力的关键。要搞好命题作文教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识水平,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训练。教师自己要有命题能力和审题能力,最忌不联系学生实际,在书本上或考卷上随意抄题目来让学生作文,可按照以下阶段来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第一,实物描写阶段。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某种实物,待学生有一定发现和感受之后,教师再以学生观察的实物来做标题,引导学生写作文。在教学教程中,如果几十名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教师当然可以就该事物拟定一个标题;如果学生观察的实物不同,教师则可以把命题的权力交给学生,他们观察什么就以什么为标题,然后再以观察事物的心理感受进行作文。

第二,活动记写阶段。这个阶段的命题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亲自参加实践的活动中心事件来作标题,也可分为教师命题作文和学生自命题作文。前者针对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活动,如“难忘的夏令营活动”、“一次快乐的野炊”等题目;后者针对学生的独立活动,如钓鱼、捉迷藏等,由学生自行命题写作。这时,学生自己命题的难度增大了,教师要做好命题示范,启发学生,只要是记录一项活动的作文,都可以以该项活动的中心事件来作标题,始终围绕这一活动进行作文。

第三,联想、回忆阶段。经过前两阶段的命题作文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作文基础,真正的命题作文也就开始了,这时的课堂作文要以教师命题为主。教师要根据生活实际、学生的认知水平命题,题目要能够触发学生的联想和回忆。此外命题时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所出的标题要照顾全体学生,允许在同一范围内并存几个标题;其二,要作好个别辅导,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像“我的妈妈”这样的命题作文,多数学生有内容可写,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如某同学的妈妈去世得早,该同学从小就缺少母爱。这时,我们教师就要启发孩子,虽然没有了亲生母亲,但仍然有人疼爱着他(她),这个或这些爱他(她)的人也具有妈妈一样的心肠,作文时就可以写这个或这几个人。

第四,应题作文阶段。学生的作文不可能次次都是任课教师出题,许多作文题目需要学生有审题能力才能打开思路。因此,在本阶段命题作文教学中,允许教师拿一些不脱离学生实际的作文题目来教会学生审题,然后让学生写作文。如“记一次考试”,这个作文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题目是记一次考试,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考试,文章主体应写参加考试的所思所做,适当描写考场环境,为揭示自己参加考试时的心理活动作铺垫。这一阶段的命题作文教学,无论是考场作文还是平时作文,教师都要启发学生明白,标题是死的,作文是活的,同一个标题发散性是比较大的,审题时要以小见大,大中取小,选取自己最熟悉、印象最深的内容来写。

以上四个阶段可以简化为两段:首先是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自己给作文加标题,教师把作文主动权还给学生,属于基础阶段;其次是要求学生写什么学生就写什么,面对所给标题学生写作文,这是应用阶段。

二、辩证认识命题作文教学

命题作文有两点十分重要:一是文章题目是他人命题,学生首先必须了解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出题人的目的、写作要求,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解题”、“审题”。二是学生所写内容、形式要跟题目要求相符,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切题”。由此可见,命题作文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命题者和作者在文章内容、形式上沟通起来,形成一致共识,这是命题作文教学的关键。这个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好,命题者出的题目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时根本不能达成一致,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审题、切题。

三、在平时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是命题作文的优秀范例。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好词、好句的收集,为命题作文准备充足的建筑材料,在课文赏析中渗透作文知识的教学,为学生的命题作文写作提供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四、培养学生写课外练笔的习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命题作文教学,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要想让学生的命题作文写作水平有所提高,除上述三方面努力外,还要让学生养成写课外练笔、随感的习惯。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完全靠平时点滴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写好课外练笔,为命题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要写好课外练笔,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写好随笔是关键。随笔是积累新灵感的“绿色通道”。笔者要求学生人人都要有一个小笔记本,除积累好词佳句外,另外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写随笔。长年坚持写随笔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也练出了过硬的笔力,因此写起作文来,文思泉涌,清新别致。写一篇作文,对学生来说成为了一件轻松快乐的事。

上一篇:山花话剧社小品大赛策划书下一篇:2024考研英语复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