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翻译读书报告(共8篇)
专业:
姓名:
学号:
读书时间: 读 书 报 告
《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
一、书名:《数学与文化》
二、著者:齐民友 著
三、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四、页数:302页
五、目录
绪言
一 理性的觉醒 1.1 希腊的几何学
1.2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1.3 数学与第一次科学革命 1.4 欧几里得与理性时代
1.5 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
二 数学反思呼唤着暴风雨
2.1 绝对几何学与欧几里得几何 2.2 非欧几何的发现
2.3 罗巴契夫斯基几何内容的简单介绍 2.4 数学——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 2.5 罗氏几何的相容性 2.6 关于数学基础 2.7 数学的“失乐园”
——哥德尔定理意味着什么? 三 “我从一无所有之中创造了一个新宇宙” 3.1 弯曲的宇宙
3.2 相对论——牛顿的时空的终结 3.3 无尽的探索
结束语
(一)、该书作者简介
(二)、全书的概括
(三)、我对数学的新认识
1、抛开狭义化的“数学”,它的重要程度我以前无法想象
通过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十多年来我心中的数学是被我狭义化的,甚至潜意识里还有“数学”就只是“研究数字的一门学问”这种想法。数学的地位被贬低,我认为原因在于,数学在基础教育中一直与其他学科并列,这使得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实际她是凌驾于许多学科以上的。也许我也知道数学几乎是所有其他科学的工具,离开数学其他科学就无法表述和发展,但是我从未意识到在历史的进程中数学一直对文化和人的思维方式起着如此重要的推动作用。或许与其他学科并列也没有什么错,但我终于明白,现在是意识到数学地位之真正高度的时候了。
“18世纪末算起。那时,数学化的物理学、力学、天文学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是有一点很明显,数学的重要性已经不如前一个阶段。”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18世纪以前,数学几乎独自指引着人类向理性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数学就像一个“母亲”,渐渐地有了自己的“孩子”(其他学科),18世纪开始以后,她的孩子都开始长大了,各自发挥着多样性的作用,于是“母亲”的重要性仿佛不如以前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纵使孩子们形态迥异,本领不同,他们都是“母亲”的孩子,他们的基因是从母亲那里传下来的,数学的作用从来没有减弱过。原文中其实也给出了这种现象的解释:“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现代科学之所以成为现代可续,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是使自己数学化,原因就在于数学不仅是知识,更是思维方式,深深的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更直接的例证就是,非欧几何的出现催生了相对论,而相对论毋庸置疑地轰动了整个世界;数学体系的日益完善,也使得计算机的假想成为了现实,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计算机对于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数学是重要的,就如齐老所说:“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注定要衰落的。”
2、数学是理性的探索精神
我本以为在人类文明史的开端,数学就一直以一种工具的形式存在,然而我不知道在古希腊,数学实际是以一种哲学的存在,主导着学者的精神世界。数学
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当时学者认识宇宙和上帝的表现。“数统治宇宙。”“宇宙的本质是自然数。”这是他们坚信的宇宙的真理。
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都有几何学,古希腊也有,不同的是,前三个文明发源地是为实用目的研究几何学的,古希腊却几乎是纯理论。希腊的经典著作《几何原本》几乎不涉及数学的具体应用。这是因为当时希腊处于奴隶制社会,社会生产是奴隶们的事情,所以奴隶主是不考虑具体应用问题的。希腊的奴隶主认为自己的高贵在于他们应该去思考和研究宇宙的事情,即真理,而那时的数学,或者说几何学就是这样诞生的。所以,在奴隶主兼大学问家柏拉图那里,几何学竟然是洗净心灵,磨练和拯救灵魂的良方;所以,在希腊,数学家时常也是哲学家。当毕达哥拉斯定理使无理数出现在希腊人的面前的时候,面对着生活实际中不可能遇到的数字,希腊人并不是选择躲避,而是勇于探寻事物的本质。希腊能在两千年前研究无理数,却完全不为任何实用目的,只为了探究事物的根底,令我们佩服不已。数学的永恒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自己。书中用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的例子,并以“用理性的手指去触摸天上的星辰”诗意的句子,来说明:理性的探索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意义,是理性生活的需要。
理性,体现在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理性,还体现在数学对解放人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数学在理性地研究宇宙本性,同时使人类的思维逐渐脱离宗教的束缚,带领人类走向理性的时代。当理性时代来临了,数学为人类的精神层面带来的影响更加明显了。这时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开始用公理化的思维和演绎推理的方法去探寻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和设计新的社会制度。“社会契约”维系的国家形态就是这样诞生的。
3、数学——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
什么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呢?简而言之,就是说数学是抽象的。数学曾经也是形象的,但随着数学的发展,她由形象逐渐变得抽象,这也是人类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进步。书中描述得很到位:“数学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没错,是超出人类感官的,现代数学正是这样,“数学的对象越来越多的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这件事引发了多少人对数学的误解和指责,实际上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似乎在这句中我明白了人们对数学的误解和狭义化的原因,也明白了大学里学习高等数学一定要改变的某种认识:即大多知识是抽象的,只能去抽象地理解,同时要锻炼自己抽象思考的能力。而我在中学已经习惯了把数学知识形象化的学习方式,所以在学习微积分时,我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从形象到抽象的进步可以找到有力的例子。《几何原本》使几何学有了体系,定理多达数百个,但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几何原本》中过多的依赖直观,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其中容易理解的是,如果对不合理的作图演绎证明,会得到错误的结论,书中就写出了一个“著名”的可以证明“任意三角形都是等腰”的例子;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容易理解的是,当突破了直观的束缚,就导致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两千年后非欧几何的诞生。
4、有趣的关系:数学与上帝
我从来没有想到在文明史的开始,数学与上帝是一体的。然而现在,对于牛顿晚年专注神学研究这件事,我不觉得那么奇怪了,因为那个时代、特别是再往前的时代里,所谓科学家并不是唯物的、无神论者,他们同样信仰上帝,只是与宗教的上帝有些不同,宇宙是上帝按数学设计的,他们研究数学,其实是在研究 宇宙,想推算出上帝的设计图。他们还认为,上帝设计的世界是和谐而简洁的。于是,正是为了和谐而简洁,哥白尼才拒绝认同多达77个圆的托勒密地心说,简化至43个圆从而得到日心说;正是为了和谐而简洁,牛顿用一个万有引力方程就几乎给出了当时世界的统一图景。
上帝的确活在所有人包括数学家的心里,但他的地位一直在改变,在下降:最初宗教那里的上帝是万能的,他既创造了世界,又时刻主宰着所有人的命运;而数学家们的上帝可不是随心所欲就创造了世界,上帝需要按照数学设计世界;随着数学的发展,不久上帝失去了向世界的发展插手的能力;而后到牛顿那里,身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上帝在设计了世界之后,只能给一个第一推动力,然后便永远成为了人间的旁观者,上帝的处境已经够艰难的了;最后到了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那里,可怜的上帝就消失了(无神论出现)。齐老引用了恩格斯说的话:“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在任何地方得到的都坏。”“上帝”真是尴尬了,看到这里我都要为上帝叹息了。
(四)、读书之后我对数学文化的感性想法
《数学与文化》这本书,我还没有读足够长时间,更别提是重复的研读了,实际上我觉得要写一本书的读书报告,这本书起码应该读上3遍,那样理性的认识会更有条理更清晰,我现在这样写,无异于草草地读了一本小说,然后写了读后感似的。所以现在写的只能叫感性的想法。
即使是读小说,也会有想法,别说是数学家齐民友前辈写的数学科普类读物了。我的想法最强烈的是:读之恨晚啊!读之前我是没有认识到数学文化的迷人的和重要。篇二:《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
《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
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 ××× ××× 一:作者简介
齐民友,安徽芜湖人。中国数学家,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历任武汉大学讲师、教授、数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院院长、副校长,1988年4月--1992年10月任武汉大学校长,全国人大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组成员;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数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
齐老认为,数学只有一个水平,即国际水平,要超越前人,正如奥运会比赛,须有平日练就的实力。但数学远离经济,“乐道”必须“安贫”。他反复论证了一个民族和它的文化的兴衰与其数学兴衰的对应关系,说明了“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的道理,这是本书中一个重要的结论。二:本书概括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理性的觉醒、数学反思呼唤着暴风雨、“我从一无所有中创造了一个新宇宙”。第一篇“理性的觉醒”着重的介绍了从希腊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数学的发展历程。使理性的思维充斥着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支撑起现代社会的自然科学这棵参天大树。第二部分“数学反思呼唤着暴风雨” 讲述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次思想大解放。对非欧几何的探索引出了对宇宙空间的本性的疑问和对数学基础是否健全的质疑。对于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辩论促进了哥德尔定理的发现。第三篇“我从一无所有之中创造了一个新宇宙”则讲述了数学家们对宇宙的本性的无尽探索,以及无尽地发现,爱因斯坦证明了宇宙的弯曲,相对论终结了牛顿的时空论。在无尽的探索中极大的加深了人们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
三:心得与体会
(一):新的数学观
以前我总以为数学只是一门为算数而服务的学科,它的出现是为了简化人们在实际生产过程遇到问题时的计算过程中大量的计算步骤和提供简便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它的存在只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然而通过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十多年来我心中的数学是被我狭义化了的,数学的地位被贬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完全处在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等同的地位上。他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他完全是一门独立的文化,指引着人类向理
性方向前进。
(二):数学的发展
数学的历史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充满了曲折,但他还是以坚定不移的步伐走到了今天。从两千年前的希腊,数学几何只是贵族的哲学,高贵的思想,是重理论轻应用的一种东西,并且它与神学交互在一起,认为它与上帝统一,上帝用数学创造了宇宙。然而,随着数学家们对数学的认识的不断加深,上帝的地位在不断下降,逐渐从数学中分离出来,以致在牛顿之后上帝完全在数学中消失。齐老引用了恩格斯说的话:“上帝在信仰他的自然科学家那里所得到的待遇,比在任何地方得到的都坏。”“上帝”真是尴尬了,看到这里我都要为上帝叹息了。数学的发展由简入繁,从有记载开始它起源于埃及对几何的实际需要,后繁荣于希腊。希腊数学大体上可分两个时期即古典时期(约公元前600-300,相当于中国的周)以及亚历山大里亚时期(300bc—600bc)(相当于中国的战国至隋), 古典时期的学术中心几经迁移。最早是在小亚细亚的是奥尼亚(ionia)的米利都(m i1etus)城,出现了艾奥尼亚学派,其最著名的代表是泰利斯(thales.约610—547bc)相传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585―500bc)曾受业于他。其后学术中心迁至意大利南部的伊利亚(elea,故称伊利亚学派,其著称者有芝诺(zenv,公元前5世纪人)。以后则移到雅典,其最著名的学派是柏拉图(plato,127 –347bc)学派。他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学院(academy).故亦称为学院派。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是他的学生。欧几里德编写了《几何原本》,希尔伯特有进一步总结出《几何基础》,数学创造了柏拉图的理想国,逻辑、直觉、形式的辩论与罗素发现悖论,哥德尔归纳“哥德尔定理”,以至现在爱因斯坦建立相对理论等等。数学的曲折发展就是“从一无所有中创造了一个宇宙”。
(三)语言与思想
齐老在本书前言中谈到写这本书的目的时说道:“力图让更大范围的读者能够读懂,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新的启发。换句或说,我们希望本书的论述是通俗的,但思想又是深刻的。”我从这本书中完全看到了齐老所说的要求,通而不俗,他用亲切浅显的语言娓娓道来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的发展历程,而且对于一些有难度的词都加以括号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并且他还用一些精妙优美和一些诙谐幽默的语句向我们阐述一个个数学思想。齐老写道“用你的手指触摸天上的星辰”,他照亮了居里夫人充满火一样激情的眼睛。齐老在介绍论证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凡人都要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必死(结论)。正是这些优美的语句和诙谐幽默例子,让我充满兴趣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在这被书中齐老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的老者细心地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奇妙的故事。齐老在这本书中着重的介绍了数学中所蕴涵的真善美,数学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对于数学的研究,让我们深刻的了解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性。通过对数学的认识,对于我们养成理性与严谨的思考模式。同时齐老也在本书中表达了他对世人的期望“如果人们懂得我们的生活有更崇高的目标.不仅仅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胃,而追求真理、追求至善以及追求美,又应该是统一的,这样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啊!学上的巨人好比太阳,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太阳,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沐浴在阳光之下。人类社会越进步,人就越需要这样的阳光。追求这样一个充满阳光的世界也就是追求人类的进步。”
(四)认同的思想
证明是数学的灵魂。
数学提高人的精神世界,求善求美
数学是人类悟性的自由创造物。
数学是理性的探索精神。
数学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认识自己。
对于数学的探索是无穷无尽的。
参考文献:
1、《数学与文化》扫描版,齐民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齐民友简介篇三: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全书概括: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理性的觉醒、数学反思呼唤着暴风雨、“我从一无所有中创造了一个新宇宙”。第一篇“理性的觉醒”着重的介绍了从希腊时代到现代两千多年的数学的发展历程。使理性的思维充斥着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支撑起现代社会的自然科学这棵参天大树。第二部分“数学反思呼唤着暴风雨”讲述了数学发展史上的一次次思想大解放。对非欧几何的探索引出了对宇宙空间的本性的疑问和对数学基础是否健全的质疑。对于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辩论促进了哥德尔定理的发现。第三篇“我从一无所有之中创造了一个新宇宙”则讲述了数学家们对宇宙的本性的无尽探索,以及无尽地发现,爱因斯坦证明了宇宙的弯曲,相对论终结了牛顿的时空论。在无尽的探索中极大的加深了人们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
齐民友谈数学文化:
本文论述了在各门科学数学化的趋势下,数学作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即它的确定性、简单性、深刻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这些观点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数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不同,它几乎是任何科学所不可缺少的。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恩泽广布,被遍及天下。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怀疑了。它的思想是许多物理学说的核心,并为它们的出现开辟了道路,了解这一点的人就比较少了。它曾经是科学革命的旗帜,现代科学之所以成为现代科学,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是使自己数学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数学在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时代的总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是数学影响人类文化最突出之点。
首先,它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数学的对象必须有明确无误的概念,而且其方法必须由明确无误的命题开始,并服从明确无误的推理规则,借以达到正确的结论。通过纯粹的思维竟能在认识宇宙上达到如此确定无疑的地步,当然会给一切需要思维的人以极大的启发。人们自然会要求在一切领域中都这样去做。正是因为这样,而且也仅仅因为这样,数学方法既成为人类认识方法的一 个典范,也成为人在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时必须持有的客观态度的一个标准。就数学本身而言,达到数学真理的途径既有逻辑的方面也有直觉的方面,但就其与其他科学比较而言,就其影响人类文化的其他部门而言,它的逻辑方法是最突出的。迄今为止,人类知识还没有哪一个部门应用公理方法得到如数学那样大的成功。但是,如果到今天某个知识部门还是只有论断而没有论据,只是一堆相互没有逻辑联系的命题,前后又无一贯性,恐怕是不会有人接受的了。每个论点都必须有根据,都必须持之有理。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不断追求最简单的、最深层次的、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所有这些研究都是在极抽象的形式下进行的。这是一种化繁为简以求统一的过程。从古希腊起,人们就有一个信念:冥冥之中最深处宇宙有一个伟大的、统一的、而且简单的设计图,这是一个数学设计图。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
数学的再一个特点是它不仅研究宇宙的规律,而且也研究它自己。在发挥自己力量的同时又研究自己的局限性,从不担心否定自己,而是不断反思、不断批判自己,并且以此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它不断致力于分析自己的概念,分析自己的逻辑结构。总之,数学是一株参天大树,它向天空伸出自己的枝叶,吸收阳光。它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地,在它的树干上有越来越多的鸟巢,它为越来越多的学科提供支持,也从越来越多的学科中吸取营养。它又把自己的根伸向越来越深的理性思维的土地中,使它越来越牢固地站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是人类理性发展最高的成就(或者再加上“之一”二字更好一些)。数学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整个精神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爱因斯坦说的“得到解放”,其实正是这个意思。心得体会: 1.数学的重要性和高度性
数学的地位被贬低,我认为原因在于,数学在基础教育中一直与其他学科并列,这使得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实际她是凌驾于许多学科以上的。也许我也知道数学几乎是所有其他科学的工具,离开数学其他科学就无法表述和发展,但是我从未意识到在历史的进程中数学一直对文化和人的思维方式起着如此重要的推动作用。或许与其他学科并列也没有什么错,但我终于明白,现在是意识到数学地位之真正高度的时候了。数学是重要的,就如齐老所说:“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注定要衰落的。” 2.数学的理性探索精神
数学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当时学者认识宇宙和上帝的表现。数学的永恒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自己。书中用了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的例子,并以“用理性的手指去触摸天上的星辰”诗意的句子,来说明:理性的探索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意义,是理性生活的需要。理性,体现在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理性,还体现在数学对解放人类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数学在理性地研究宇宙本性,同时使人类的思维逐渐脱离宗教的束缚,带领人类走向理性的时代。3.语言与思想 齐老在本书前言中谈到写这本书的目的时说道:“力图让更大范围的读者能够读懂,并且能够从中得到新的启发。换句或说,我们希望本书的论述是通俗的,但思想又是深刻的。”我从这本书中完全看到了齐老所说的要求,通而不俗,他用亲切浅显的语言娓娓道来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的发展历程,而且对于一些有难度的词都加以括号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并且他还用一些精妙优美和一些诙谐幽默的语句向我们阐述一个个数学思想。齐老写道“用你的手指触摸天上的星辰”,他照亮了居里夫人充满火一样激情的眼睛。齐老在介绍论证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凡人都要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苏格拉底必死(结论)。正是这些优美的语句和诙谐幽默例子,让我充满兴趣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在这被书中齐老就像一个和蔼可亲的的老者细心地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奇妙的故事。齐老在这本书中着重的介绍了数学中所蕴涵的真善美,数学带给我们的精神洗礼。对于数学的研究,让我们深刻的了解数学的理性与严谨性。
参考文献: 1.《数学与文化》,齐民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齐民友简介篇四: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数学文化》读书报告
(一)数学是什么
数学是什么?正如科学是什么、系统是什么、精神是什么、文化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等问题一样,都是众说纷纭的问题。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知道一些,但就是说不清楚,不仅是我们这种学了十几年数学的新手说不上来,就连那学了几十年的老学者也不一定能说得明白,数学的高深可见一斑。
①有人说,从工作领域来看,数学是技术,数学是逻辑,数学是科学,数学是艺术,数学是文化;有人说,从数学的对象来看,数学研究计算,数学研究数和量,数学研究模型,数学研究无穷;还有人说,从社会价值看,数学是语言,数学是工具,数学是框架,数学是符号游戏?? 这些看法都有其道理,但没有一个观点可以充分说明现代数学研究的全部特点。②数学源自于古希腊,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的基本要素是:逻辑和直观、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③按照大卫·希尔伯特的观点:1.数学是研究抽象形式与关系的领域;2.数学对象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应该来自我们经验的现实世界,然而,从一开始,抽象及推广两种有效的方法就一直在起作用,因此,大部分数学概念是由一些比较基本的概念衍生出来的;3.数学同时是“在”(being)的科学也是“为”(doing)的科学;4.数学的不朽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数学本身的特质是唯一的,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
(二)数学之美
“数学,如果正确的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罗素说。数学—人类进化过程中创造的学问,它是智慧的积累、知识的升华、技巧的创新,其中也自然不乏美。因为数学正是在不断追求美的过程中发展的。诚然,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正是人类不断追求“美”、创造“美”的结晶。
数学之美到底美在哪里?
④数学的和谐之美。高尔泰说,“所谓‘数学的和谐’不仅是宇宙的特点,原子的特点,也是生命的特点、人的特点。”数学的严谨自然流露出它的和谐,为了追求严谨、追求和谐,数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消除其中不和谐的东西。比如悖论,它是指一个自相矛盾或与广泛认同的见解相反的命题或结论(一个反例),一种误解,或看似正确的错误命题及看似错误的正确结论。在很大程度上讲,悖论对数学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史上被称作“数学危机”的现象,正是由于某些数学理论不和谐所致。对消除这些不和谐问题的研究,反过来却导致数学本身的和谐而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这正如数学家贝尔和戴维斯指出的那样:数学过去的错误和未解决的困难为它未来的发展提供契机。
数学的形式美。艺术家追求的美中,形式是特别重要的,比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黄河的蜿蜒、长江的浩瀚??常常是艺术家们渲染它们美的不同的形式与角度。数学家也十分注重数学的形式美,尽管有时它们的含义更加深邃,比如整齐简练的数学方程、匀称规则的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一种形式美,这是与自然规律的外在表述有关的一种美。寻求最适合表现自然规律的一种方法,是对科学理论形式美的一种追求。比如杨辉三角、运用割圆术所得的图形、矩阵、级数、还有黄金分割等都具有令人震撼的形式美,尤其是我们人体的许多部位的比例、埃及著名的金字塔的设计比例等都符合黄金分割的规律的这一事实,更加印证了,数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拥有了耐人寻味的、源源不断的形式之美。
⑤数学的奇异之美。英国哲人培根说过,“没有一个极美的东西不是在匀称中有着某种奇特”,他又说,“美在于奇特而令人惊异。数学处处充满着令人惊叹的奇异之美”。例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不定方程3x*x-y*y=2有无数组有理数解,但方程x*x-3y*y=2却没有有理数解;任给一个自然数,若它为偶数则将它除以2,若它为奇数,则将它乘以3后再加1,??,如此下去经有限步骤后其结果必为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与其说数学的奇异性是偶然产生的,不如说是数学本身的特质决定了它自身产生奇异性的必然性。
数学的简洁之美。上小学时,碰到说明性的题目,我们会老老实实长篇大论
地写“因为??所以??”;到了中学,老师教我们在证明题中“因为”可以用倒三角的三个顶点来表示,“所以”可以用正三角的三个顶点来表示;到了大学,又学会了数理逻辑中“任意”、“存在”的表示方法,记住了多个数字求和可以用求和符号e,多个数连乘可以用π等符号,还有集合的交、并、绝对补、对称差、求幂集等符号,微积分的积分、求导、极限符号,命题中的合取、析取、蕴含、等价符号,二元关系中的定义域、值域、等价关系、偏序集等符号,代数系统中的群、格等。不难发现很多用汉字表述起来很复杂的概念,数学都可以用其特定的简洁明了的数学符号组合直接表示出来。
数学之美是现实的、具体的,以致于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然而,数学之美又是浩瀚的、朦胧的,以致于我们耗尽毕生心血也无法完全看清它、把握它。这就是数学的独具魅力之处,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不畏艰辛与困苦,为了数学事业的发展不懈奋斗。
(三)数学推动科学发展、社会进步
⑥不管怎么说,数学最大的社会功能是推动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在理论思维中,数学思维占有重要地位,它使物理概念精密化、定量化,它以自己特有的思想—不变性、对称性、极大或极小(变分原理)得出新物理量以及守恒律等数学规律。而在实验观测中,使用先进的方法推算结果以及数据处理和揭示经验规律也都是重要的数学手段,数学就这样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维以及科学对社会进步造成的巨大冲击,反过来也发展了数学。数学与物理科学。众所周知,在行程问题中,v=△s/△t,但是这个v是物体在△t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即它只能反映物体在△t时间内物体从一个地点移动到另一个地点的平均快慢程度。若要求该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我们必须考察在△t趋近于无穷小的时候,相应的△s与△t的比值,即求△t—>0时,△s/△t的极限值。为了解决这个物理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微积分的思想,可见,物理高度发展的前提是作为其发展工具的数学必须有高度的发展,就像高中物理老师说过的话,“数学学得好的同学,物理不一定好,但是物理学得好的人,数学一定好。”
数学与生物科学。对于生物内在的或外表的,个体的或群体的,器官的或细胞的,直到分子水平的各种表现性状,人的肉眼只能观测到一个大概的状态,如果要精确反映出生物的各种特性,我们必须依据性状本身的生物学意义,用适当的数值予以描述,这也就是所谓的量化。比如反映一个培养皿中的细菌的繁殖状况,我们会应用坐标系讲培养皿的温度分布状况、营养分布状况、细菌生成状况等描绘出来,进而找到影响细菌繁殖的各种外界因素,以便快速培养、快速繁殖,这跟人体组织、器官的培养是相似的。又比如,高中生物学里遗传问题,我们需要用概率的知识计算出小孩患病与否的概率,长出的豌豆是褶皱的还是圆滑的概率等等,这些研究离开数学也是无法进行下去的。
数学与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科学中的经济学,经常会遇到求最优方案问题,于是便要用到线性规划相关的数学方法求最大、最小值;对于社会学,人口统计问题、城市规划问题、交通问题、医疗问题等,还是要大量用到数理统计的内容,并用数学的眼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量的分析,进而对质做出判断。
⑦数学与人文学。音乐方面,自古以来数学就已经渗入到艺术家的精神之中。从毕达哥拉斯时代起,乐理已经是数学的一部分。他把音乐解释为宇宙的普遍和谐,这种和谐同样适用于数学及天文学。开普勒从音乐与行星之间找到对应关系,莱布尼茨首先从心理学来分析音乐,他认为“音乐是一种无意识的数学运算”,这更是直接把音乐与数学联系在一起。在绘画与雕塑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创造。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绘画与数学平行发展,许多艺术家也对数学感兴趣,他们深入探索透视法的数学原理等等。这些强有力的事实,再次印证了数学自身的强大魅力及巨大推动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而数学又是推动理论革新、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可以说数学发展决定社会进步。
(四)数学学习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从社会角度看,18世纪以来,先后有美国、法国、德国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进行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了国内生产力,使得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事业迅速繁荣,与工业革命之前相比取得了质 的飞跃。在推动英、美、法、德迅速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也推进了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进程,为世界、科技、经济、政治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需要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数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便有更多的数学工作者投入到数学研究之中,与此同时,发展了的数学理论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进而促进社会更加发展,如此循环下去,数学愈加发展,社会愈加进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数学发展,就没有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数学无论是对于社会的进步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数学学习是极其必要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数学、科技水平已经领先我们好几十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数学来推动我国的进步,我国与他们的差距将会日益增大,中华民族大伟大复兴也就遥遥无期了。
时代在召唤,我们的使命空前沉重。不要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懒懒散散地搞学习、搞数学,不要再因为数学严谨的证明、深奥的过程而对数学畏畏缩缩、蜷缩不前。少一分浮躁,多一分踏实,少一分急功近利,多一份淡薄名利,踏实做人,低调做事,从自己的数学修养做起,从自己的个人素养做起。让我们共同播种承载中华儿女复兴梦想的希望之种,辛勤耕耘,翘首以盼,我们终将共同见证,它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傲然撑起中华民族的广阔天空!篇五:数学与文化 读后感
《数学与文化》读书报告
数学之光 辉映历史星空
穿越浩瀚的历史天空,一路上到处可见数学之光造就的辉煌。在埃及的尼罗河畔,数学将金字塔“打造”成了横扫欧洲的拿破仑皇帝的铁炮狂轰滥炸亦不能损之分毫的人类建筑奇迹;在肥沃的两河流域,数学将人类领进了时间的范畴里,摆脱了“今夕不知是何年”的懵懂,跃入了历法的新纪元中;在静谧的爱情海岸边,数学中的天之娇女——黄金分割比“创造”了科学与艺术达到至善至美结合境界的巴特农神庙······数学,一路播撒的文化的种子已绽放出姹紫嫣红的花朵,惊艳绝伦!
数学,这一科学中的皇后,是如何登上科学的殿堂呢?答案自然是无数前赴后继的数学家的呕心沥血的付出。因此,在我看来,数学创造出的辉煌的文化诚然有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之类的令人亘古慨叹的世界奇迹,但最精华的部分应属于数学家为求真理而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那才是造就数学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辉煌、永葆活力的原动力!下面让我们在数学家史话中领略一下那最朴实无华的数学文化。
割圆不尽十指磨出血 周率可限青史标美名 祖冲之,出身官宦人家,少年好学,学问高深,年轻时便已名噪京师,但因在宴会上预告月食的降临而得罪权臣戴法兴,毁了仕途。祖冲之闲赋在家,心里郁愤难平。但他不甘于青春年华就此蹉跎,便研究数学——为《九章算术》作注。《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四五十年间,集我国数学之大成,历代均有人为它作注,但都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圆周率。祖冲之一接触到圆周率问题,便被困扰得坐卧不安。一天他终于想到了利用刘徽的隔圆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道理很简单,但算起来相当费劲,于是他请来了年仅十三岁但天资聪颖的儿子——祖暅的帮助。
因为那个时代既没有阿拉伯数字可以笔算,又没有算盘可以珠算,预算只能靠一种叫算筹的原始工具。于是祖冲之搬来几个大竹子,操刀破成细条,又一一折成短截,堆起来一座竹棍的小山。一切准备妥当后,祖冲之在当地画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大圆,将圆割成六等份,然后再依次内接12边形、24边形、48边形······他都按勾股定理用算筹摆出乘方、开方等式,一一求出多边形的边长和周长。为了计算简单,他把直径的长定位长度单位这样每个多边形周长的量数即是圆周率一个近似值。儿子祖暅在大圆圈里跳进跳出帮他拿算筹,记数字。这样直算的月落乌啼,直算得鸡鸣日升,那竹棍摆成的算式从桌上延到地下,又满地转着圈子,一屋上下全是竹棍。这批算筹都是些新破的竹子,还没来得及打磨,祖冲之用手捏着,想着,摆着,不消几日,渐渐指头都被磨破,那绿白相间的新竹竟染上了红红的血印。他们父子这样不分昼夜的割着算着。这天,他们割到第四次,圆周被分为九十六份,真是如等险峰,俞登愈难。当年刘徽就是到此为止,而将得到的3.14定为最佳数据。此时,祖暅早已疲惫不堪,祖冲之便打发他去睡觉。他推开窗户,深吸了几口甜甜的空气,看了一回星空,又转过身来看着地上那个大圆。那内接的96边形,与那圆快接近于重合了。按说能算到这一步已经实在不易,用这个数字再去为《九章算术》作注,也就完全可以了。他用拳头捶了捶酸困的后腰,又摸摸缠着布条的手指,向墙边的书架踱去,忽然背后唰啦啦一阵响声。他一猛回头,哎呀!原来刚才忘关窗户,一阵夜风吹起窗幔,把竹筹摆起的许多算式扫得七
零八落,抛洒一地。这式子刚摆完还没有来得及验算,也未抄下得数。而每算一次就要进行十一次加减乘除和开方,多么繁重的劳动啊!祖冲之一下扑在地上,用还渗着血的十指捧着一掬算筹,对着沉寂的夜空,低声喊道:“老天啊!你也和戴法兴一样,如此欺人。”他一甩衣袖,索性将桌上的残式全部拂去,又重新摆布起来。就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天,直至花开花落,月缺月圆,父子俩把地上的大圆直割到24576份,这时的圆周率已经精确到了3.14159261.祖冲之知道这样割下去,内多边形的周长还会增加,更接近于满周,再增加也不会超过0.00000001丈,所以圆周率必然是3.1415926<π<3.1415927,当时祖冲之就把圆周率定在这“上下二限” 之间。这上下限的提法却是祖冲之所创,他得出的圆周率精确值在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直到一千年后才有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的计算超过他。
祖冲之父子经过无数日夜奋战,图形遍地,算筹成堆,终于算出新的圆周率。这种执着、不怕苦累、知难而上、追求完美的精神确实数学中的瑰宝,是数学中的人文文化,是数学文化的载体、本质。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语言越来越完善。但任何民族的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只有与其他民族语言不断碰撞和交融,才能更加丰富。
罗先生《语言与文化》一书以语词的涵义为切入点,联系人类学与社会学,跨越语言学、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领域,丰富了语言研究的内容,开拓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较全面地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陈章太曾评价此书:“《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出版,开拓了我国语言研究的新领域,标志着我国社会语言学进入了预备、草创阶段,其意义是很大的。”
先生将全书内容分为六段:第一,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过去文化的遗迹;第二,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第三,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第四,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第五,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第六,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
浏览全书,我个人对第二、第三章有一点初浅的体会。
第二章: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涵义和他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接着通过大量举例详细分析说明。比如英语中“pen、wall、window、style、needle”等单词的词源及其所反映的文化遗迹;北美印第安语中反映文化遗迹的例子。
对于中国古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者主要从文字的角度,通过分析古代汉字的字形结构,探讨语言文字的意义与文化的关系。
作者首先列举出以“贝”为部首的字,考察其与钱币有关的原因,主要源于古代曾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作者引用《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进行考证。尽管现在早已不用“贝”作为交换媒介,但在文字形体上还能看出古代货币制度的痕迹。
另外,作者参照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明“安”“家”等字与古代观念、古代习俗等的文化关系。“安”《说文》注:“静也,从女在宀下”,是个会意字。意为女孩子安静地呆在家里。从汉字结构,可见中国古代对女性的束缚。
对于“家”字,作者见解更是大胆独特:他认为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未免牵强,而肯定段玉裁的注解。作者从古汉语中“家”的字形分析,从而推测原始民居建筑上面住人,下面养猪,这一推测是有一定道理的。
语言文字是表达和反映思想的符号,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的确可以寻求其中蕴含的文化发生发展的种种迹象。
第三章: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动因。社会发展越快,语言中词汇的新旧交替、词义的改变和语法改进的速度也就越快。作者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的见解有其合理性。文中列举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把妻叫做“穿针婆”,称结婚为“买女人”等等,通过这些词语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经济落后、文明程度低的事实。
中国古代重视畜牧业,表示牲畜的词语大量出现。犙:三岁的牛;牭:四岁的牛;羜:五个月的羊。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不作如此细致的分类,这部分词语已逐渐消失。
罗先生“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的观点我很认同。但我个人有些困惑,中国有许多方言区,是否所有的词语都能从这一角度出发进行探究。如陕西方言中把“蹲”叫“圪蹴”,把“观察”称为“相端”等,这从造词心理角度如何解释其文化程度呢?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同一事物,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故其称谓也不尽相同。这涉及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问题,不单单是民族文化程度的原因。
《语言与文化》一书最独到之处,是罗先生在最后一章《总结》中,对前面论述内容作了简明的概括。通过作者的总结,读者能够整理杂乱的思绪,加深对书中要点的认识。这样的布局可谓匠心独具。
王均先生在2004年再版的《语言与文化》序言中说道:罗常培先生没有家学渊源的门第优势。他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全凭“玩儿命的苦干”。罗先生始终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关注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联系。正是先生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成就了他语言大师的地位。
王均先生称赞罗常培先生为“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这是丝毫不过分的。罗常培先生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思维方式,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发现了许多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不以为意的事物和现象,运用语言学、社会学加以阐释,对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中华文化的载体汉语和汉字, 是迄今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最丰富的语言文字之一。语文出版社出版的罗常培先生著写的《语言与文化》一书, 涉及传统文字、音韵、训诂学知识, 又有对少数民族、西方民族语言的研究。它从语言学研究扩展到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研究, 可谓新颖独特, 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罗常培先生的著作, 篇幅不长, 但资料丰富, 角度新颖, 见解独特。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体会,收获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
[2]陈明远编著《语言学和现代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11月
关键词:综合法;跨文化;情景语境;应用文体;多元互补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6-75-2
1 《翻译研究:综合法》的作者简介
斯奈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是德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维也纳大学翻译学教授,欧洲翻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其代表著作《翻译研究:综合法》(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 Approach)为翻译理论引入了独特的视角,在翻译研究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评价,“斯奈尔· 霍恩比在这方面从卓有成效的角度加以讨论,因为它们为解释笔译和口译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基本的观点”(Nida, 1993:155)。
2 主要内容
本书由序言、引言和五个章节组成。作者在序言中阐明了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第一章:翻译研究:一门独立学科。
作者指出,语言研究在过去30年的发展结果促成了一门语言学取向的翻译理论的诞生。但这门学科地位薄弱,“翻译理论,无论是文学的或语言学的,几乎不为人所知,而翻译实践则完全降级到实用语言教学这种低水平的地位”(ibid., 2001:1)。
追溯翻译发展各相关阶段基本的概念,作者提出了批判性看法。首先是困扰翻译研究多年的“词和义”的二分法(word vs. sense)中存在僵化的二分法,随后德莱顿(Dryden)的翻译三分法等法则,虽打破了二元对立,对翻译行为提出了规范性法则,但将翻译过程绝对化,忽略了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主观能动作用。
以往以“对等”为中心的等值观念,视文本为线性的排列,将翻译过程过度简单化,认为翻译是在文本层面寻求完全的替代。而其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等这个术语“不仅不精确而且定义不清,造成了一种语言之间对称的假象,歪曲了翻译的基本问题”(ibid.,2001:22)。
翻译研究应着眼于各类文本。作者呼吁建立翻译研究的整体观。其综合法以心理学的格式塔整体原理为核心,强调“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对部分的分析也不能理解整体”(ibid., 2001:28),通过强调模糊边界(blurred edge) 和重合区域(overlapping),有助于消除对翻译研究的规定性框架。
第二章:翻译为一种跨文化活动。
本章阐释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把文化定义为知识、熟练程度和理解力的总和,“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也需要熟悉两种文化”(ibid., 2001:28),凸显了文化语境的重要性。通过梳理从文化角度着眼的德国主要翻译理论,作者试图强调翻译研究与语言功能的密切关系以及所受文化、社会和情景因素的制约。建议消除存在于文学翻译和其他翻译之间的生硬的区分,打破了翻译研究中的两极化二分法。
随后作者探讨了维度(dimension)和角度(perspective)两个普遍且互补概念与文本之间的关系。“维度指的是通过词项、文体手段和句法结构实现的语言的倾向;角度意指说话者、叙事者或是处于特定文化、态度、时间和地点的读者所持的视角”(ibid., 2001:46)。维度关注的是语言的内在因素,而角度则注重文本与外部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阐释了文化联系(角度)和语言(维度)对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影响作用。另外从该视角,作者认为隐喻因具有文化特殊性(culture-specific),翻译应取决于它的结构和在相关文本中的功能。
第三章:翻译、文本和语言。
本章对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发展互动和密切关系进行了历史性回顾。结构语言学、语言学的语用转向(pragmatic turn)和功能语言学的发展都对翻译研究范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强调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的重要性。不能将文本看作孤立的项目组合,而要视为“大于其各部分相加之和的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结构”(ibid., 2001:69)。文本分析要采取“自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从宏观层面过渡到微观层面,强调文化与情景语境,着重确立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实现的功能。
在分析语篇产出(text production)时,引入了查理斯﹒菲尔莫尔(Charles﹒Fillmore)的“场景-框架语义学”(scenes - frames semantics)。译者要从文本框架出发,根据自己的经验水平,通过一些决策,构建合适的目标语框架。强调文本同化(text assimilation)的动态过程,将相互关联的文本因素、经验、感知和情景等多种因素综合纳入考虑。
第四章:从专业语言到文学翻译。
本章尝试叙述了一些翻译基本问题中的明显趋势。主要有:以源语文本或目标语文本为研究出发点的不间断的“取向摇摆”(swing of orientation);在文学翻译研究中对“评价性”(evaluative)方法的反对和对“描述性”(descriptive)方法的提倡;以语言学取向为主的翻译研究,把翻译的功能看作社会文化背景的一部分(ibid., 2001:93)。
以实例分别从源文本情境、目标语文本功能和源语文本地位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随着文本类型从专业文本向文学文本演进,翻译的功能更加开放,而源文本的地位也越高。将源文本地位与目标语文本功能相结合,对不同题材的文本区别对待,翻译的主要标准应由接受者和具体功能来决定。
第五章:翻译研究:未来的视角。
本章阐述了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要消除对翻译行为的偏见,不断提高翻译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职业素养,将翻译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3 跨学科视野下的翻译综合研究
本书采用心理学格式塔综合理论,试图整合翻译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学导向和文学导向,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范式。这种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对翻译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 翻译理论的多元互补
作者对翻译流派及其理论的梳理并非全盘否定或肯定,而是秉承批判继承的态度,强调理论互补的作用。例如她重新审视了语言学在文化转向中的作用,强调了奥斯丁(Austin)、索尔(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菲尔莫(Fillmore)的认知框架理论、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发展出的篇章语言学对语言学语用转向的重要作用,并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提供了重要的学科基础。
3.2 跨学科研究的范式
作者的综合法是翻译研究跨学科范式的重要尝试,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先锋作用。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现象,每一次的跨领域的理论借用,都会带来新的视角。
纵观全书,作者的综合法对当今翻译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首先,从翻译研究的主体来看,要提高翻译研究者和翻译从业者的素质(ibid., 2001:133)。翻译研究(包括口译),需要加强翻译研究者和从业者的融合,鼓励翻译从业者加入翻译研究队伍,为翻译研究增添丰富的实践素材,提供更多见解。
其次,从研究对象来看,本书分析不仅包含文学文本,也包含了应用文体,这在其他翻译理论中很少提及,极大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对象。其实,文学翻译虽是讨论较多的文本类型,但在实际翻译总量中所占比例并不大。随着当今翻译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扩大,翻译研究的对象也应随之不断扩充。
最后,从研究方法来看,当今我们也要采取综合的视角,借鉴多学科的不同思想体系和理论架构,借它山之石,丰富翻译研究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除理论推演外,更要推广实证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方仪力.斯内尔-霍恩比翻译思想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S1):131-133.
[2] 廖七一.跨学科综合·文化回归·多元互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走向试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8(5):26-33.
[3] 田德蓓.《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述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2):71-74.
---读《文化苦旅》有感 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余秋雨
正如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所言“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品读历史,也让我觉得自己突然变得苍老了些。我认为,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弱。
于是,追寻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我也踏上了这一段文化的苦旅。
第一站是《道士塔》。我在高中时就学习过这篇文章,然而,再次回味时,我又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感觉。仿佛我置身于莫高窟的大门外,看着那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王圆箓把壁画刷白、把塑雕砸碎,然后把成车的文物低价卖给外国人。此刻,我的心也随着支离破碎的敦煌文明消失在无尽的悲痛中了。“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我已然明白余秋雨先生在说出这样的话时内心的无奈与心痛了。这是一个文化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剧。人的被“错置”的命运是导致历史荒谬的本源所在,而“家天下”的制度则是民族悲剧的必然发生的现实因素,文化认知意识的落后则是这一悲剧产生的文化背景与根源性动因。
第二站是《阳关雪》。不知如今阳关的风雪,是否还是越见凄迷。“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图画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这句话我读了好久,在赞叹余先生的文采的同时,我在想,到底是怎样诗文才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如此震撼心扉。品读完文章后,我想大概是只有阳关才能给王维这样的灵感吧。
随后,我继续跟随着余秋雨先生的“脚步”参观敦煌县的鸣沙山和月牙泉,解读柳侯祠的碑文,感受江南小镇的惆怅„„
马克思说:“神话是人民的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本身”。许多人谈到神话都必引用这句话,我也不能免俗,因为概括得实在到位。个人认为,神话是伴随着古代先民的两种感觉而生的,这就是恐惧感和无力感。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抱持着恐惧感。古代的先民对于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就有着敬畏和恐惧之感。因此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感,他们需要对自然和社会的现象予以解释。这对于处于知识和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人也许难以理解,但如果从现代人之于鬼魂的恐惧这一点来理解或许来得方便些。另一方面,先民们辛苦种植粮食,遇到大旱往往让他们颗粒无收;先民们多年来搭建的茅舍,被洪水顷刻间冲毁殆尽。在这些灾害面前,先民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因此他们不仅需要了解这些现象,而且希望能控制它们为自己服务。也许是某一个先民的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神游四海,尝遍美食,左拥右抱,一觉醒来发现自己仍旧躺在那个潮湿阴暗的洞穴里。从那天起,他开始认为人是有灵魂的。经过比拟类推,他认为世间万物应该都有灵魂。泛灵论的出现也许是神话的开端,将这种比拟类推的方式逐渐扩大化,先民们就认为洪水的泛滥是因为有河神,而且是河神如人一般发怒而导致的后果。这样的类推方式有两个优点:合理和可操控,而后者尤其重要。因为有了河神,先民们就能赞颂他,向他祈福;当河神发怒,还能通过献祭的方式平息他的愤怒。因此神的出现,对于先民们的恐惧感和无力感是一种有效的释放。具体谈谈这些神话故事。不论是库恩版《希腊神话》还是斯威布版,其中的故事都可以分为两类:关于神祇的和关于半人半神的英雄的故事。其中许多故事除了人名和地名不同,内容大体是一致的。神话的特点是隐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标注了一些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体现出当时先民的智慧和思想,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其中一部分故事对于当今社会也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潘多拉的故事:由于普罗米修斯激怒了宙斯,宙斯造了一个大灾星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厄庇墨透斯,欲降祸人间。普罗米修斯多次警告他的弟弟不要接受宙斯的礼物,但厄庇墨透斯贪图潘多拉的美色,将她娶为妻子。最终潘多拉打开了神秘的大匣子,导致各种各样的灾祸降临人间,唯独把希望关在了大匣子的底层。这个故事体现了先民们对于“人祸”的反思,他们认为欲望乃是万恶之源。但反过来欲望又是万乐之源。幸福与罪恶,快乐与灾祸相伴相随,也就构成了希腊悲剧意识和喜剧精神。
伊阿宋和美狄亚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希腊版的陈世美和秦香莲的故事。美狄亚与伊阿宋订下爱的盟约,为了伊阿宋,她先后背弃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巫术帮助伊阿宋夺取了象征着幸福的金羊毛。在美狄亚付出一切之后,伊阿宋迷恋上了科林斯国王克瑞翁的女儿格劳刻。得知自己被抛弃,美狄亚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她设计害死了格劳刻和克瑞翁,在杀死了她与伊阿宋的两个儿子之后扬长而去。失去一切的伊阿宋最后郁郁而终。这个故事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古希腊女性女权意识的苏醒。在狩猎文明向农耕文明逐步过渡的过程中,女性的地位也随之渐渐丧失,而私有制的出现则使得女性沦为男性的附属品。男人可以三妻四妾,而女性在恪守贞节的同时,还需得容忍男人的背叛和无情。美狄亚则是一个例外,她要求当自己将心完完整整地交付于恋人之后,也希望换取恋人完完整整的爱情,她对背叛是零容忍的,为了报复甚至残忍杀子。将这个故事与贯穿希腊神话始终的宙斯与赫拉间出轨与反出轨的拉锯战摆在一起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希腊女性并非逆来顺受的主儿,她们要求平等与尊重,她们为了爱情可以奋不顾身,为了维护爱情更可以不顾一切。特洛伊的故事。这是一场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未被邀请怀恨在心的纷争女神在一场
婚礼上扔下了一个金苹果,上面刻着“给最美丽的人”。这引来阿佛洛狄忒,雅典娜和赫拉之间对金苹果的争夺。最终被宙斯指定的帕里斯将金苹果裁决给了答应将赋予她世间最美女子海伦爱情的阿佛洛狄忒。当帕里斯拐走了海伦并偷走了墨涅拉俄斯皇宫的财宝之后,墨涅拉俄斯举兵讨伐特洛伊。这场希腊人与特洛伊人之间惨烈的长达十年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金苹果象征着财富与荣誉,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对于人祸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认为人祸源于人的欲望,而欲望如果不加控制则会导致灾难的降临。随着故事的展开,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人”出现了,他就是阿喀琉斯。在阿喀琉斯之前,不论人抑或神,他们的性格都是扁平的,都是某种性格的象征符号,比如宙斯的淫荡,赫拉的嫉妒。而阿喀琉斯在不同的情境下则体现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对于特洛伊人他是残忍无情的,对于他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和老来丧子的普里阿摩斯,他是温厚深情的,当面对阿伽门农抢夺他的战利品和女奴时,他又是体现出了捍卫个人尊严和荣誉的敏感意识。而阿喀琉斯的性格三角形的核心则是对于个人尊严与荣誉的理解与追求。
阿喀琉斯正是希腊民族精神的十足的代表。阿喀琉斯在战争之前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或是成为英雄,但会因此而丧命,或是苟活一世,而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明知是飞蛾扑火依然奋不顾身,这就构成了古希腊文学的悲剧性因素。最终阿喀琉斯被帕里斯射中了脚后跟,也就是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而死。阿喀琉斯在小的时候,他母亲为了使儿子刀枪不入,把他浸在了神河里,她手提着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因此脚后跟没有被神水浸润,这也就成为了阿喀琉斯身上唯一的弱点。阿喀琉斯之踵一直被认为是希腊文学家们对于古希腊民族精神的一丝担忧。个人意识的觉醒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但反过来,过分追求个人荣誉而不顾集体的利益则会导致人类极大的灾难。特洛伊战争完全是因为贵族为了自身利益挑起的,死伤了无数的普通士兵;阿喀琉斯因为被占有了他自认为应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坐观自己的同胞被特洛伊人杀死,甚至让母亲去请宙斯帮助坑害自己的同胞,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在只顾及自身利益的可怕的结果。关于民族精神的弱点的反思还有一例,那就是那耳喀索斯的故事。那耳喀索斯是个英俊的少年,他觉得除了自己而外没有什么值得爱的。他多次拒绝了神女们的示爱,这导致了阿佛洛狄忒的报复。他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没日没夜地在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最终饿毙于河边。这个故事体现了希腊人对于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批判。在阿喀琉斯和那耳喀索斯身上体现的自我中心主义即便是在如今也仍旧是阻碍着人类进步的一个隐忧。在此,我们不得不佩服希腊人在对于其自身反省中所体现的极强的洞察力和思考的深度。
最后来谈一下俄狄浦斯的故事。俄狄浦斯是一个悲剧,他无意中杀死了一个蛮横的老人,就是他爸;他为了拯救忒拜城,猜出了斯芬克斯之谜,成为了忒拜的国王,娶了原国王的妻子,就是他妈。这个做任何事都出于善良初衷的好人却给忒拜城带来了灾难。因为有个弑父娶母的国王,忒拜城被神诅咒,瘟疫蔓延,而这个可怜人还要追查弑父娶母的恶贼究竟是谁。最后他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带来瘟疫的魔鬼。拯救忒拜城的救世主成为了忒拜城的祸主,正义的就是邪恶的,聪明的就是愚蠢的,天使亦是魔鬼。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深刻的命题:一个追求纯洁的人可能变成污浊的人。再说说斯芬克斯之谜,还记得小时候听少儿神话磁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要数斯芬克斯之谜了。这个故事的谜底一般人都知道,就是“人”。这个关于“人”的故事体现了先民们对人以及人的命运的思考。命运无常,即便是奥林波斯的伟大的众神们也受着命运女神的控制与支配。当俄狄浦斯被刺瞎双目,到处行乞的时候,他对于命运的强势应该怀着深深的无力感吧,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结题报告
杏林小学,2003年建校,10年来,学校高位快速发展,“快乐教育快乐成长”是学校鲜明的特色。但是,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受到三个不足的制约。一是教师成长缺底气:部分老教师源于以前的厂办学校,专业知识缺乏,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其他大部分都是新入编的年轻教师,他们有热情,但积淀不足;二是学生发展缺底子: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家长整体素质低,学生学前教育匮乏。三是学校发展缺底蕴:学校是新校,建校时,仅一栋空楼,几乎没有可供借鉴承袭的丰厚历史底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职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读书。在读书中潜移默化的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增强育人的技巧、提高灵活应对课堂生成的本领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不断地促进自己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的提高,为此,学校意识到为教师好读书读好书搭建起舞台的重要性。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构建教师读书文化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G1121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外阅读在许多发达国家都被看成是一种“准生产力”。据调查,韩国每年人均读书11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而中国国民每年人均读书还不到五本,这其中出去教科书,人均阅读量还不到一本。国民阅读率的下降令人堪忧。
近几年,专家学者们也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不断有媒体举办有关阅读的节目,号召大家读书。朱永新、王登峰、李振村等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都行走在推动读书的路上,在全国范围内呼吁人们热爱阅读,将阅读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认为,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陶继新说:“我认为读书不是一时一世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终生幸福来做的事情。如果没读书,就没有精神寄托,就没有给自己的精神定位,灵魂定位。如果没有灵魂定位,精神定位,身体马上就垮了。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为自己一生计,为奠基一生的幸福,就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吧,它换给你一生的幸福。”可见,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自我引导的结果,是建立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有意识的阅读可以获得的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新的教育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契机。读书是教师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只有让教师明确读书是永久的真正意义的备课,实践与读书相结合,才能帮助教师逐步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思路,找寻到自己的教育之路,教师专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开展了课题研究,但针对构建教师读书文化研究的却少之又少。我们在2010年的教师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组惊人的数据:全体教师每天阅读一小时以上的仅占4%,65%教师每天仅阅读书籍半小时到一小时,6%教师每天阅读半小时,20%几乎不读书。由此可见,缺乏读书意识,不能坚持学习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通过推进读书活动,营造读书氛围,构建读书文化,引领教师深化理论水平,提高综合素养,成为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总之,通过构建读书文化,打造一个高品位、宽视野、厚底蕴的教师群体;通过这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素养高,学习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激发、影响、教育出好读书的学生;通过好读书的学生,影响带动好读书的家长,逐步提高周边家长的素质;通过老师、学生、家长素质的提高,对学校的特色文化进一步深化、提升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
按照“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引导教师读书、读书带来的变化、制度经济保障”等方面实践研究,包括学校已做的尝试和准备做的工作。重点是围绕教师在工作压力大,职业倦怠重的情况下,怎样引导教师愿意读书,养成读书习惯,感受读书带给我们的职业幸福。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成立了三个子课题:“研究教师读书的考评激励机制”“探索适应发展的教师读书内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师读书模式”,由语数和综合教研组认领,分教研组研究。
1、研究教师读书的考评激励机制
针对教师读书现状,探索构建出一系列教师读书考评激励机制,以行政干预的形式,向教师提出具体明确要求,使教师逐步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使教师感受读书带给自己的点滴变化。
2、探索适应发展的教师读书内容 优秀教师的成长阶段大致分为:学徒期(1~3年),成长期(4~10年),成熟期(11~15年),成名期(16年以上)。不同的教师,所处的不同成长阶段,要求推荐教师阅读的书目也不同。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寻找到不同种类、适合他们此阶段阅读的书目,推荐给教师,帮助教师通过阅读,加强理论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文化素养,快速提升自己。
3、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师读书模式
通过多种途径和策略,构建行之有效的教师读书模式,教师的读书热情需要不断被点燃,为老师设计不同的读书形式,激发兴趣,给他们阅读注入不竭的动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文素养。
三、课题研究进度:
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5月
2.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3年3月
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4月~2013年6月 4.结题验收阶段: 2014年6月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
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唤起教师读书的内驱力。2.行动研究:
全面了解全校教师阅读状况,建立教师侧重阅读的个人成长档案;制定一系列保障教师阅读的考评奖励机制;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搜寻适合不同发展阶段教师阅读的书目;加强阅读模式的探索,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
3.经验总结法:
各实验教师根据日常的研究,分析概括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及时进行总结,并使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工作。每月召开课题例会,课题组老师交流各自的经验,互相启发,资源共享。
4.问卷调查法:
了解当前教师读书现状,存在的问题、困难,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便于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
为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课题,学校制订了周密详实的实施方案,确定人员,明确分工,重视研究计划的落实、研究过程的开展、研究资料的积累以及研究成果的总结,为研究工作有序、有效的推进提供保证。
1.加强理论学习
在确立课题之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亲自担任课题组长,业务副校长任副组长,小组核心成员由教导处、教研组长、以及各学科组长和教学骨干共同组成,开始对此项课题理论背景进行学习和研修。国内外产生了许多课外阅读的理论,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便利。课题组老师学习美国的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苏霍姆林斯基的阅读思想等;学校专门从合肥学院聘请了江芳教授来给教师讲讲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教师阅读的重要性;请了区教研室杨立新主任给老师们做讲座,让老师从内心理解阅读对个人修养提高的作用,对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教师全员听了美国教育家雷夫的讲座,增长见识,感受国际教育大家的风范,了解其成长的经验。课题组的老师达成共识,阅读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同时掌握必要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和管理制度,在经费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
2.营造读书氛围。
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课外阅读渗透到教育教学各方面,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飘满了书香,走在走廊、楼梯,会被一幅幅装帧精美的读书名言警示牌所吸引。师生们从此经过,触目即是名言名句,耳濡目染,举止言谈自然就有了些许诗意和书卷气,读书的思想潜移默化。
建设教师阅览室在学校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腾出宝贵空间,设为教师阅览室。配备了图书、报夹,电子阅览系统,供教师课余阅览。
学校的网站也及时更新课外阅读相关工作,成为对家长、对社会进行宣传的一个窗口。
3.确定阅读书目
课题小组的老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确定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目,一是咨询在读书方面比较感兴趣的专家,看专家们推荐些什么书;到网上搜索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目;在教师中进行书目收集,让每位老师推荐适合他或者别的成长阶段老师阅读的书目,进行汇总;参考有关教师阅读的书目等。将这些书目汇总后,按照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学徒期(1~3年),成长期(4~10年),成熟期(11~15年),成名期(16年以上),将书目分门别类,经过一番努力,最终确定了《合肥市杏林小学教师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复印分发到每位老师手中,让不同成长阶段的老师都了解适合他读的有哪些书。
4.重视制度保障
学校对各类会议进行精简,开展“每日必读”活动。将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改成隔周一次,省下的时间保证教师读书。每个月的第三周业务学习进行教师读书俱乐部活动,在此期间各教研组或认真读书,或进行读书交流,内容由组长安排,事先通知。规定老师们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老师自己进行记录。通过一系列制度要求,可以促使老师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学会与书做伴,与书交友,快乐成长。为保证教师读书活动的持久开展,学校出台了《教师读书制度》、《教师读书保障制度》、《教师读书汇报制度》等规章制度,对教师坚持订阅、坚持读书、坚持做摘抄笔记、每年制订读书计划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机制,设立各类评选活动,评选最佳阅读教研组,最佳阅读办公室,最佳阅读个人等,激励教师读书,给予教师读书成就感。
5、活动促进
(1)部分老师先行:教师读书的情况参差不齐,刚开始,我们并不急于把全体教师都爱上读书作为目标。学校很注意宣传、表扬、奖励教师中的先进,培养一批的读书人群,评选书香教师,让他们给其他教师施加一种影响,带动其他人读书。
(2)开展多种活动: 四个“一”活动:
每天一读:每天每位老师必须读书,且至少半小时以上。教师自己都有一本阅读记录,每天做记录。每个月要求读完一本书。每周一写:教师读书,以每周为单位写一次读书心得,也可以进行阅读摘抄。写多少学校不做硬性要求,写在学校准备的本子上,期末时候上交给校长检查。
每月一讲:学校特意在全体教师会上开辟一个教师讲坛专栏,每个月一次。在这个专栏里,老师们或向大家介绍一本好书,或分享了自己读某本书后的感受,让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展示他的阅读成果,分享他的阅读喜悦,也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到更多的好书,激发读书热情。
每年一赠:校长赠书已经成为杏林小学的传统文化。每个学年都会进行一次校长赠书活动。或每人一本好书,或分学科赠书,或好书漂流,校长精挑细选,把每个本好书传递到每一位老师手中。
两个交流:
学校每学期都开展至少一次的读书交流活动。如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活动;名师发展团队每个月开展一次的阅读交流活动,他们或一起读同一本好书,或找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做下来共享本月读书内容和心得;或开展校际间读书交流活动,几个学校派老师代表开展阅读展示活动,将教师的阅读成果大胆地展示出来,激发教师阅读的内心成就感。将教师阅读的交流延伸到网络,开辟网上教师读书交流专栏,每个教师建立博客,把自己读书的内容,感受,书评上传到网上,同事之间相互阅读,相互评价,在互动中继续读书的乐趣,共享好书,分享感受。
“四个评比”:阅读之星评比、最佳读书团队评比、最佳阅读笔记评比、书香办公室评比。
六、课题研究见成效
1、充实了杏林小学的阅读书目
课题开展期间,先后几次下发了阅读书目征集单,让不同成长阶段的老师推荐不同的书目。从专业书籍到世界名著,从生活到科学,无所不有。通过多种整合,编撰成《杏林小学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按照不同成长阶段分类了,老师们在平时阅读的时候就会有选择,有参考,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了,这样也起到了阅读的循序渐进作用,让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很多书看。
2、找到了阅读策略
探索出一系列保障教师读书的策略:
教师个性化读书荐书模式:教师按照学校下发的阅读书单自行选择书籍,原则上一个月读一本书,自己做好阅读记录。全校同读一本书模式:每学年校长赠书,老师们人手一本,一起阅读。如果是按照不同教研组发不同书目,那就进行好书漂流,老师们读完自己的书,再和别的同事换着看。
独立阅读与合作讨论的读书会模式:在教研组的读书沙龙中,老师将自己最近读书的收获或者感受和全组老师们交流分享,达到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目的。
教师读书展示模式:每月一次教师讲坛,教师或进行好书推荐,或将读书感受和大家分享。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读书交流活动;名师发展团队每个月开展一次的阅读交流活动,他们或一起读同一本好书,或找个环境优雅的地方做下来共享本月读书内容和心得;或开展校际间读书交流活动,几个学校派老师代表开展阅读展示活动,将教师的阅读成果大胆地展示出来,激发教师阅读的内心成就感。每年的一次全校或者校际间交流活动。
3、一系列制度的建立
制定教师读书学习制度,《杏林小学教师阅读制度》,以行政干预的形式,向教师提出具体明确要求,使教师逐步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探索构建出一系列教师读书考评激励机制,设立各类评选活动:《杏林小学阅读之星评比细则》、《最佳读书团队评比细则》、《最佳阅读笔记评比细则》、《书香办公室评比细则》等,激励教师读书,给予教师读书成就感。
4、教师阅读意识发生了很大改变
开展课题之前,很少能看到教师主动拿着一本书阅读,每次开会,更多的是在改作业。现在的老师们,手里拿着一本书,闲下来的时候就读书,谈论话题是读书,节假日就进书店,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老师们从一开始的人均年阅读量不到一本,直线上升到4.5本!
尤其是我校年轻教师鲍艳燕。她03年大学毕业,05年考编进校,担任数学教师。作为年轻教师,她积极向上,但由于专业是数学,对读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读书意识不强,缺少底蕴,教学上也往往力不从心,达不到突飞猛进。学校的课题开展以后,她被学校营造出来的浓厚读书氛围所感染。从一开始一年也读不到一本书到每年读书近十本书。她的办公桌上,自己家的书桌上,书架上,摆放着的都是书。她还通过自己的自学,通过了“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考试,为教学更好的服务。现在的她,出口成章,也经常撰写一些生活心得,大家都夸她文笔好,思想深,见识多。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文化上有详细的操作层面, 因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 作为一个翻译者不能规避的本质问题就是语言层面上出现的各类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翻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由于翻译者和原作者成长在不同的环境里面, 所以文化心理也会不同, 在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方面也会多有不同, 导致语言和词汇使用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另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 对事物的理解, 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也有较大的不同。
例如, 英语句子多数情况下受到形式和逻辑的限制, 句子的主干构成是主语和谓语, 其他的语法形式主要以主语为基础做好各层的连接与搭建, 框架结构是以主语为基础, 逐渐向外围扩散, 但是汉语在句子方面习惯以时间顺序为基础, 通过推理的方式做层层递进展开, 通过节节延伸, 呈现出线性铺排的状态。这两种语言习惯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所以翻译者从小也接触这类语句构成形式, 因而一旦接触与之不同的构词形式感觉无所适从。
二、翻译发展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1.重技轻道。这方面的倾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集中于翻译研究的问世后, 专家学生更多的探究翻译技巧, 没有对形而上学有强烈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共有500多种书问世, 其中介绍语种和技巧性的书籍占比达到85%, 大部分都是一“技巧”著名, 但是探讨的主体是“怎么译”。第二在翻译研究方面有更多研究, 更多重视翻译技巧, 将翻译研究看成实用主义, 但是这种思想直接带来两种效果, 第一, 局限翻译理论范围, 把翻译理论看成怎么译, 导致翻译被局限在应用层面;另外一方面简化翻译的理论功能, 误导人们理论只能指导实践, 这将引发观念上的误区, 让人们单一的认为技巧性的翻译研究对实践有着更直接的用途, 研究本质时出发点在哲学, 但是实施过程却运用符号学定位, 这被翻译学者看成是“制造空洞的理论”。
2.重语言轻文化。我国将近30年的翻译研究中, 重视语言轻视文化的现象是在20实际70年代以后和80年代中期, 其中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翻译的层面考虑问题, 语转化是翻译活动中最为直接的行为, 那么将语言翻译长期的当成语言活动观就是现在研究的翻译观, 翻译研究过程中必然形成理论层面的内容, 因而研究中重视翻译的语言层面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3.重视微观轻视宏观。重视微观轻视宏观在翻译上面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翻译史的研究上面, 另外一方面是体现在翻译批评领域。翻译史研究主要是在最近几年里面, 要求梳理历史时期的重要翻译事件, 或者研究某一个翻译家的翻译风格, 但是研究中只是就翻译论翻译, 缺乏宏观性的把握, 尤其在研究西方主要国家文学作品时, 更多是罗列翻译事件, 仔细拼读翻译内容, 梳理翻译复译情况, 整体上没有宏达的视野观, 以文化外契机, 站在文化的高度上面逐步了解翻译, 体会翻译, 研究翻译的选择、文化的立场等相关问题。因而这类翻译可以说是“见树不见林”, 引出翻译的文化特征, 在翻译批评领域内重视其宏观的倾向问题更显严重, 其中有如下表现, 第一, 研究译本中, 更多的关注文本意义, 文字对照更看重细节, 把细节当做整体看待, 细节的不妥, 就否定整体。第二, 评价翻译方法是, 要求翻译家在文化转化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但是却没有详细关注翻译家运用翻译方法的动机和文化语境。第三, 翻译评价中, 语言层面的评价是一切评价的标准, 也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尺, 将对和错看的更重, 没有深入探究“对”或者“错”本身的原因, 因而缺乏整体思考。
三、从跨文化视角上考虑翻译与翻译观
但翻译一个作品时候, 需要加入评论, 加入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两方面, 第一通过阅读评论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 第二可以通过评论加入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任何文字的东西都不能是孤立存在, 都是和生活的社会属性有一定关系, 所以很多评论与当时的热门话题和政治发展状况联系密切, 因而很多大的新闻媒体都将故事说的头头是道, 通过故事映射出真正要表达的含义, 必要的时候这些评论是帮助理解文章, 或者引导民众的思想层面。
结语:翻译是一个比较美妙的过程, 由于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连接, 所以运用通过翻译做好沟通的桥梁, 很多人开展翻译活动, 都是在进行文字, 其实这只是翻译的一个小部分, 翻译是需要语言交流与文化渗透,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 如果文字没有语言为基础, 那么整个文字就会变得很单调, 也会失去整体的韵味, 这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很简单部分, 其实翻译是在进行转换时候的语言的重新组织, 翻译学中最为重要的三方面是信、达、雅, 解释为直观的表达翻译的含义, 语句的直观, 最后语句完整、漂亮, 在树立翻译观的同时, 需要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翻译的本质, 以文化交流为核心, 开展翻译活动, 让翻译活动有自己正确的历史定位。并在这一原则上, 梳理我国翻译史, 做出深刻思考, 分析翻译史上出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
摘要:本文研究我国翻译发展进程中出现重视语言轻视文化、重视微观轻视宏观的现象, 详细阐述对翻译文化意识的认识, 通过推进文化观, 确立翻译指导理念, 以多元文化为视角深刻探究翻译实质。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文化观,多元化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小霞.论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文化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9) :3-5.
【关键词】文化;商标;翻译方法;禁忌
早在支谦的《法句经序》中就已提到“诸佛典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名物不同,传实不易”由于文化各异,名物便会“你有我无”,“你我不对等”。例如,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它也用来比喻革命的气势和力量,而西风却往往带来凋零衰退,代表没落的力量。毛泽东的名句:“东风压倒西风”却使得英国人颇为费解,因为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与中国相反,西风是春天的信使,使得万物生机勃勃。因此,中国人也很难理解雪莱的《西风颂》。如何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k)第一次在文化的定义中列入语言因素。在他的《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I define culture as the way of life and his manifestation that are peculiar to a community that uses a peculiar language as its means of expression”, 按照他的定义,文化是使用某个特定语言作为其表达工具的某个特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实际上,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首先,按类别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习俗制度文化,可见语言是隶属于文化的一部分。其次,语言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动力,而语言的丰富又会反过来促进文化的发展。一些带有强烈西方文化色彩的词语的引入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生活。例如自助餐 (buffet)、奶昔 (milkshake)、配司 (paste)、西冷牛排(sirloin steak)、培根 (bacon)、扎啤 (a jar of beer)、牛仔裤 (jeans)、运动夹克衫 (bi-swing)、隐形眼镜 (contact lenses)、香波 (shampoo)、马赛克 (mosaic)、空中客车 (airbus)、ATV (air-terrain vehicle能行驶于各种地形的全地形汽车)、桑拿浴 (sauna)。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因此各个领域的翻译都会显现出文化的烙印。例如,霍克斯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住所“怡红院”与宝玉的别号“怡红公子”分别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 和 “Green Boy”,将汉语中的“红”译为英语中的“绿”。中国文化认为红色是七彩之首,红包,红双喜,红人,红代表着吉利喜庆。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却往往和流血、暴力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危险和死亡;而绿色则代表着快乐和健康。在今天国际贸易不断增长的今天,商标也日益需要体现相应的文化特色具有国际化。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树立品牌的全球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十分重视商标名称的翻译,以便其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美国的埃索公司(Esso)为了改换公司的商标名称,聘请了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历时六年,调查研究了55个国家的语言,精心制作和筛选了1万多个命名符号,耗资10亿多美元,最后才决定用埃克森(Exxon)这个名称。“Exxon”命名形式较为独特,两个“XX”叠用,引人注目,语言简短明快,易于拼读,朗朗上口;“EX”又让人联想到“Excellent”(优秀的,卓越的)“Excel”(胜出,超出)等意义。
优秀的商标翻译首先可以传递产品信息,译出产品的区别性特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标对于争取消费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瞄准消费群体,快速准确地传递产品信息,使消费者通过商标明确产品的功效和特征,从而对产品起到有效的宣传和促销作用。如美国著名的轮胎品牌Good Year在中文中的意思是“好年头”,但是这无法体现该产品的特征。为了反映产品区别于其它品牌轮胎的独特的坚固性,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其产品商标被译成“固特异”。其次,商标翻译要能够迎合消费者心理,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独特、明显的记忆痕迹,使消费者对商品过目不忘,并对其产生良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产品的商标时,不仅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激发消费者的尝试心理和购买欲望,同时还要使翻译尽可能地符合当地的语言习惯,便于消费者的长久记忆。著名饮料品牌Coca-Cola在20世纪20年代刚刚进入中国市场试销时,其商标被译为“蝌蚪啃蜡”。这种拗口而又怪异的商标名称还会让人联想到蝌蚪——青蛙——癞蛤蟆,而啃蜡又使人想起味同嚼蜡。而后Coca-Cola又被翻译成“可口可乐”。这四个字既满足中国人追求美好祥和字眼的愿望,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可口可乐”这个译名使人过目不忘,促成了该品牌在中国的畅销。第三,在商标翻译中要顺应本土文化,避免文化禁忌。某些在源语言文化中无伤大雅的字眼在目的语文化中却可能触及当地的文化禁忌,从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愉悦甚至是反感。例如Goldlion起先被翻译为“金狮”。而在粤语中“金狮”听起来就像是“今死”。后改为“金利来”却帮助其成长为知名品牌。
如何既保留原文的精华,又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情趣和消费心理,跨越译入语的文化障碍,在商标翻译中可以留意一下翻译策略,促成好的商标翻译。
(1)音译,即按照原商标词的发音,尽可能找到与其发音相近的译名,即使这个词或词组在译语中无任何意义。采用此法的最大优点就是既可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之美,又可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或正宗特色,从而有利于诱发消费者的联想,加深对商品的印象。例如“瑞星”被翻译为Rising。发音上较为相似,且英文rising意为“上升、升起”,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一向。NIKE(原蓝带体育公司),被译为“耐克”,即含有坚固耐穿之义,又包括了克敌制胜的意义。
(2)意译,即用汉语将原名的意思大致翻译出来。用意译法翻译的商标名,通过精心选字和加字,可以形象表达产品的效用,准确反映商品性能,有利于消费者记忆。例如,Sprite饮料被译为雪碧。若按照Sp rite的原意译为“小妖精”,与饮料似乎没有太大关联。译为“雪碧”,尤其在炎炎夏日就给人以“晶晶亮,透心凉”的感觉。7-UP被译为七喜。通过采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字眼“喜”,将汽水名称升级为祝福的代名词。
(3)音译和意译的结合。例如美国的化妆品Revlon,被巧妙地译为“露华浓”,“露华浓”一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描写杨贵妃花容月貌的名诗《清平调三章》的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揽露华浓,该译名引经据典,充满了汉文色彩,同时音义俱佳,既喻妇女娇美之貌,又暗示化妆品的品质与地位。
(4)直译。如FairLady(床上用品)直译为贵夫人,Crown(轿车)直译为皇冠,Double star (服装)被译为“双星”;“999”牌感冒灵还是直接翻译成“999”感冒灵,这是因为9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永久、长寿和至尊无上。Good Companion(香烟)直译为良友等等,这些译名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顾名思义,易于使费者引发联想,情不自禁地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有利于商品的促销。
(5)缩略词。通过提取英文商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将其组合成译入语有意义的名称。例如BMW其全称为“Bayerishe Motoren Werke”(巴伐利亚汽车公司)。原商标命名在原语力除了提供商品来源信息之外,再没有任何涵义。但是,根据“B”和“M”读音翻译成“宝马”,则使中国潜在的消费者将汽车的性能与“宝马良驹”的特性联系起来。风驰电掣的“宝马”暗示出“BMW”汽车的速度也非同凡响,以而诱发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全球消费者的心目中,万宝路(Marlboro)无疑是知名度最高和最具魅力的国际品牌之一。万宝路=男人,男人=万宝路!它的商标也是由首字母缩写构成的。Marlboro= Man Always Remember Lovely Because Of Romantic Only。其意义为“男人们总是忘不了女人的爱”。
语言是反映特定的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是代表该文化主、客观世界的一种表达形式。商标命名是依附于特定的商品而存在的特殊符号,它承载着原语的特定文化信息。当商标命名符号所依存的商品从原语国家或地区进入“风不同,俗相异”的异国他乡时,产生语言文化障碍和冲突的并不是商品自身,而是传递语言文化信息的商标命名符号。好的商标翻译不仅能传情达意,更能树立一种品牌意识,使人们感受到一种精神,一种价值所在。文化差异在商标翻译中既可能是绊脚石,也可是增色添彩的筹码。不论是从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还是社会价值的角度考虑,通过借鉴已有的商标翻译的成功经验,揣摩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我们都要以创新的思路谨慎对待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梁晓东.民族心理差异与商标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7,(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10.
[3]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蒋磊.实用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5]杨书霞.浅谈商标的翻译[J].科教文汇,2008,(7).
【文化与翻译读书报告】推荐阅读:
文化与翻译06-03
翻译与民俗文化11-13
文化预设与翻译的误读01-03
英语六级传统文化翻译09-19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07-16
《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06-20
浅析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11-28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12-10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0-05
翻译读书报告会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