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精选19篇)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1

今天我们一行一起去参观了龙岩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我们去感受这片革命老区的光荣历史以及在闽西这片红土地涌现的一打批革命先

烈的奋斗经历。

进入博物馆后,首先我们我们来到一楼主题展厅中,看到阵列了《闽西人民革命史》、《闽西儿女战斗在祖国大地》专题展览,较为完整地展现了闽西辉煌的斗争史。在闽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培养出了众多的优秀儿女。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南征北战,英勇杀敌,在血与火的战斗中锻炼成长。他们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片红土地涌现出了许多位将军,是在福建地区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地区,闽西籍贯将军个人英勇善战,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比如说邓子恢将军。

邓子恢将军出生于1896年,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企业工作者的企业领导人,五四运动进步刊物《岩声》的主要创办人之一,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住中共龙岩县委宣传部长,中国闽西特委书记,闽西苏维埃政府主席,闽西暴动副总指挥,第七军,第十九师,第五十七团党代表领导了闽西农民起义和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斗争,是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1931年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反“围剿”作战,1935年任闽西政府委员会副主席,领导之后的游击战争。1938年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领导淮南抗日根据地开辟工作。1941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1945年中原战争副政法委员,第四野战军兼华中军区第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另发哦华东,中原,中南地区的解放战争及淮海渡江战役等。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国家计委副主席领导了中南地区的土地革命和各次民主改革运动。1953年后,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农业改革优化的运动中指出了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意见。对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实行生产责任制的观点等,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文革”期间惨遭迫害,因病于1972年12月10日,在北京逝世,1981年3月,冤案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

邓子恢与毛泽东的初次见面费尽周折。1929年3月,一直在闽西革命的邓子恢闻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后才得以相见。此后,两人在军事上以及政治上方向相同,并成为好友,共同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子恢将军等许多的将军们,他们为革命奉献了一生,他们崇高的品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革命业绩将永远的永远的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永远能记于人民的心中。

在博物馆里我还看到了我的家乡永定也是片革命的红土地。福建省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就在我的家乡永定。1926年初夏,阮山、林心尧等人受党组织委托,满怀热血,从厦门秘密返回永定,在 “万源楼”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阮山当选为书记。此后,中共永定支部采取边培养、边教育、边发展的方针,不断壮大党的地方组织。

缅怀他们,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是他们为国捐躯,在中华民族最艰苦的时候,用自己的身躯筑成屏障,包围祖国,保护人民,他们的勇敢、机智、果断,他们面对困难的临危不惧,乐观精神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可贵,非常值得学习的。

在硝烟弥漫,衣食不饱的峥嵘岁月里,革命战士们为了国家解放,人民幸福的个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的幸福、和平的生活来自先辈们的鲜血,老区的子孙们永远铭记先辈们的恩德。属英雄人物,还看今朝。历史已经过去,但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依旧在这红色的土地上。我们要永远保持革命的高涨激情,在和平的今天,努力建设自己的家园,用勤劳和智慧为革命老区的建设,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而奋斗。

参观完博物馆,了解了烈士们的先进,让我更加坚定了入党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2

首先从课堂的导入而言, 一堂好的公开课就如同一场精彩的演出, 而课堂导入无疑就是序幕, 高潮没来到来就已经抓牢了观众的眼球。执教老师通过播放一段《大国崛起》的视频, 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回到了近代的英国。笔者在向同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 运用形象直观动态的视频导入新课已不再是一种很新颖的做法, 但是有时候这种做法不免给人以装饰门面、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本节课视频的运用丝毫没有给人留下这种印象, 相反这种导入方式既直接、经济, 又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 点明课题的作用, 把部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 部分老师可能更加注重知识点的灌输, 而忽略了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学生则变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以至于学生在遇到比较“活”的题目就无从下笔。本节课的执教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处理得很好, 充分体现了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从与旧知识的联系方面来说, 联系到了前面讲过的新航路的开辟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 通过地图展示英国的地理位置, 位于大西洋沿岸, 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无疑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这就为下面讲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及其原因做了铺垫, 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这也符合认知的规律:由已知向未知过渡。从与后面所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国际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上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来临, 在其影响之下此后欧洲爆发了法国大革命, 以及北美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奥苏泊尔的认知结构理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

从突出重点和化解难点的角度来说,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 由老师来讲解的话一般必须要运用到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这一原理来讲解, 即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资产阶级开始壮大起来, 而原来的封建统治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一相对而言比较抽象的知识。在本课中执教者巧妙地运用了《约翰家的故事》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两个名词以及他们通过殖民活动发家致富, 但由于厉行封建专卖, 生意越来越艰难, 由此引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更多权力和封建国王实行封建君主专制之间的矛盾。这样通过情境的创设, 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单地掌握了知识, 又避免了引入枯燥晦涩的历史概念。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问题来生成新知:革命之前英国是什么制度?革命之后又开启了什么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这样通过问题层层分解, 化难为易, 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至于教学难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革命性和曲折性, 执教者首先示范找出革命开始的标志, 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老师的做法, 动手制作大事年表, 然后请学生代表展示, 其他学生补充, 集体进行订正讲评。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执教者注重技能的培养, 不仅使学生收获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在课堂上充分调到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在课堂上动嘴、动手、动脑, “活”起来, 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深入挖掘课本信息, 注重对知识的分析和归纳, 把课本知识内化成学生易于掌握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权利法案》的内容为例, 课本上的表述为:1、未经国会的批准, 国王不能征税;2、未经国会的批准, 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3、未经国会同意, 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得执行。执教者通过设计出问题———国王在哪些方面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引发学生的思考, 把《权利法案》的内容归纳为限制国王的征税权、限制军事权、限制立法、司法权。这符合由布鲁纳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 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理解和记忆起来更加省时、简单。

当然闪光点再多的课堂也会有瑕疵的, 这节课也不例外。比如说从三维目标来说, 最后课堂小结需要升华一下。这次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需要让学生明白英国从此由专制开始走向民主。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笔者以为一节课应该预留一小部分时间来巩固消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可以通过典型的习题来达到这一目的, 而在这节课上学生的训练的量和时间相对而言是少了。

观马戏有感 篇3

最近的气候总是让人摸不透,忽冷忽热。今晚,我的心情亦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吧。

初入戏棚,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空气中弥漫着动物身上所散发出的异味,可许多人竟若无其事地在大吃大嚼,嗑瓜子的声音似乎比夏天的蛙鸣还密,这景象让我近乎窒息。我和妹妹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便从工作人员手中取过两把塑料椅,靠着铁丝网坐了下来。哈哈,没想到能找到如此“雅座”!

在漫长的等待中,广播里总算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请欣赏第一个节目——狮虎大战!”印象中的东北虎凶猛残暴,非洲狮坚牙利齿,可是当它们迈出铁笼的那一刹那,我怔住了:这哪里是虎和狮啊?它们如猫狗一样温驯,丝毫不及狐狸的威风。

老虎和狮子在场地上溜达着,它们的眼神里写满了无奈和乞求。再看那锯断的牙齿,那被切除的“利爪”,那残缺的尾巴,我的心灵再次被震颤了:它们本应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原始森林中,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驰骋,可現在却身陷囹圄,在那根带电的鞭子下,驯服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动作!它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呢?它们撼天动地的力量呢?它们火炬般的眼睛呢?它们桀骜不驯的性情呢?一切都荡然无存。可是,在它们心灵的最深处,一定有那茂密的丛林,一定有那广袤的草原,一定有那峻峭的山岗!

马戏仍在继续,观众仍在哄笑,我仍在沉思……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初二(20)班

点评:

这是一篇有感而发的文章,写的是观看一场马戏的“感受”。文章运用倒叙的写作手法,先写自己最近的心情“忽冷忽热”,并点明心情如此或许是看了马戏的缘故,进而引出了对那场马戏的回忆。初入戏棚时的场面描写,展现了“让我近乎窒息”的景象;老虎和狮子出笼的一刹那,颠覆了“我”意识中的威风形象;狮虎表演时“无奈和乞求”的眼神,引起了“我”的沉思。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对比的运用更能表现出“我”内心深处与众不同的感受。

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篇4

走入馆内,兴味盎然,因为我对中国的历史很是好奇。径直上到五层,我们来到了瓷器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花瓷。精致润滑的青花瓷蓝白相衬,漂亮极了。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展现在我们眼前,有高颈花瓶、有茶壶、有双耳瓶……以前的古人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和精密的仪器,怎么能做出那么美丽动人的艺术品?不亚于现在发达的科学技术。我不禁赞叹他们的聪明才智。看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我的心里暖暖的,我们一定要好好保存,让更多的炎黄子孙能欣赏到它。

说到好好保存,就要把目光转向佛像馆。这里的佛像很生动,无论是动作还是神态都惊似真人,各个栩栩如生。来到展馆的中央,你会看到有很多小佛像坐在一座小山上,中间那尊佛像的两只手臂都已经断去,我想,他定是经历了千番辗转才来到这里安家落户,我们又怎么能不善待他们?关掉闪光灯,远远的欣赏、赞叹。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逝而过,就要离开这里了,我有些舍不得。回到家,我把今天所见的珍奇宝物描述给我的家人,他们都很想来这里看一看,真希望还有机会再来游览感受一番。

观华侨博物馆有感 篇5

专业:11LED 姓名: 学号:

我走进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近代画家司徒乔的一幅著名作品《三个老华工》。作品是司徒乔1950年从美国坐船回国时,以同船的三位老华工的形象为素材创作的。我想起了之前上报纸的报道,“这三个华工中有两个是祖籍江门的,而司徒乔自己也是江门人”。画面上是三个愁容满脸、皱纹满面的老华工。他们出去已经有多少年了?他们现在忧愁着回来了,是否出洋的这些年没有挣到钱,只带回许多苦涩的回忆?他们就这样回来了,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是涌动着怎样的期盼,经历着怎样的艰险啊?

当年,在中国的广东,人们提着简单的行李,告别自己的父母和妻儿,如潮水般地涌上开往太平洋彼岸的轮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谷发现金矿,需要大批劳工的消息让以台山、开平为主的广东农民们仿佛在沉沉黑夜里看到一片曙光,于是不畏惊涛骇浪地奔向它。似乎只要到达了那个叫加利福尼亚的地方,就能够捡到成堆的金子回家。现在已经很难统计当年有多少江门五邑的农民就这样踏上了东渡的路,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乡民还没有到达,就葬身在太平洋的无底深渊中。去美洲淘金,去澳洲淘金,像一个美丽的魔咒撩动着江门五邑人的心。

在华博馆,我一遍遍地读这首当时流传在江门五邑的民谣,遥望着他们满怀期待的表情: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千,返来起屋兼买田。但是,梦中的金山并不是想去就能去,即便你熬过了太平洋上风吹浪打,也未必通得过天使岛上移民官近乎苛刻的盘查。天使岛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面积约188公里的小岛,尽管岛上风光如画,却成了无数赴美华工的一个恶梦。19世纪末之后的数十年间,所有登陆美国的华工都被集中到这个小岛上接受隔离盘查。许多华工因为忍受不了其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侮辱性的审查而逃跑或自杀。江门这座华博馆以一种特别的文物记述着这段历史,叫“口供纸”。白一点说,就是当年的五邑乡民为了要应付美国移民官的盘查而准备的,而且必须背诵下来的“百问百答式”的“复习提纲”。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份“口供纸”,长达两米有余。有些发黄的纸上用广东方言列出了近百个问题,包括:“你是哪里人?”“你来这里干什么?”这份“口供纸”是目前华博馆收集到的最长的一份。它如今静静地摊开在玻璃展柜里,昔日它是被携带在那些乡民的身上,坐在奔向异乡的船头,他们还要借着月色反复默默背诵。长长的“口供纸”在他们心里是一座桥,对岸便是梦想中的新生活,而我此时读着,心里却异常难受。我看到的是,我的乡亲们如囚犯般行走在那高墙深院之中,加利福尼亚猛烈的阳光让他们的脸更加苍白,不见一丝的血色。

在华博馆,我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知道有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背着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这个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他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这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竟然做出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泪;是三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

观徐州博物馆有感 篇6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摘要:

我希望将来的我,也可以有一把“古剑”,留给后世子孙观看,证明属于我们的历史,属于我们的辉煌。尽管现在我们不甚是强大繁荣,但我相信,我们将来定可以书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历史„„

关键词:

博物馆 天工开玉 古剑 发展 铜器 精神

2013年6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徐州博物馆,观看了这个有六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建城史的缩影。徐州博物馆是在原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时行宫旧址上建立起来的,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他的门前便是徐州有名的云龙山北大门。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我们主要参观的是陈列楼,但其结果有点令我失望,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贯穿整个华夏历史,但徐州博物馆所展之物并不能表现出我徐州整体历史,尤其是汉以后的历史。

陈列馆有八个展厅,陈列内容有《古彭之宝-徐州文化精华》,《俑偶华彩》,《邓永清收藏书画》,《清式家具》,等共计各类展示物品近千余件。

徐州,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的美誉,同时又有五省通衢的美称,所以徐州的考古挖掘成果自然很高,陈列馆所展示的物品,大部分为近年考古的文物,即众多的楚王陪葬品,以及部分列侯的陪葬品。

我比较喜欢的是“天工汉玉”所展出的玉器,像玉卮、玉高足杯,玉耳环等成套的酒具、装饰品、武器等。其中龙形玉器我特别喜欢,有S形龙、连体龙、蟠龙、飞龙等各种龙形玉佩。我为我们的祖先而感叹,用手工可以加工出如此玲珑剔透、如此完美的玉器,宛如天成一般,甚是美丽。可惜我摸不到!但我在内心暗暗地引以为豪。忽然间,我想到

我们的后人以我们的什么成就引以为豪呢?

我们的祖先遗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宝物,像文化、器具,还有技巧等,但是我们可以给出什么成绩呢?近代许多科技都是外国人发明、创造的,中国人的贡献微乎其微„„

在兵器厅室,有几把青铜古剑,我也比较喜欢,虽然铜的刀刃在作战中杀伤力不及铁刃,但其外形美观,耐保存,给我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战争正在紧张进行,战场上双方正在厮杀,那一幕幕惊心壮阔,惨不忍视,作坊中正在炼铜、铸铜的一幅幅画面出现在我的脑海。但杀戮过多,对我们来说“不好”。但是我倒很想收藏它,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我希望将来的我,也可以有一把“古剑”,遗留给后世子孙观看,证明属于我们的历史,属于我们的辉煌。尽管现在我们不甚是强大繁荣,但我相信,我们定可以书写下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历史。

我对于书画和家具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只是一览而过,并未做仔细的观看。

在所有的玉器中,有一个我不得不说,那就是金缕玉衣,他震惊中外,现在中国人基本无人不晓。金缕玉衣是用金丝将打磨好的玉片串在一起的,如衣服一般穿在死者身上,不知现在那玉里包裹的是什么?当我看了之后,我仅仅是感慨一下,或者在发表一篇大论,论证一下古代人民的智慧,葬礼文化而已,但对于我们又有多上改变呢?这些东西属于死

者、属于历史,挖坟掘墓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即使是说保护性挖掘,他们存归本位不好吗?何必非要拿出来呢,何必在耗资去建一个庞大的建筑物去保存呢?如果国家不强大,再好的宝物也不是我们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遗迹还在那里!我们应该着眼于向前看,投资科技,研发新技术,或者资助贫困人家、儿童,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不是更好吗?干嘛非要去做对社会推动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情呢?

玉器确实很精美,先民的手工加工确实先进,但今天的科技,我相信可以做得更好,好玉在深山地下多得是,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如果将文物放回出现他的地方,改成科技多好,也许有人看了之后会有灵感,而会去改造,会去创新,制造一个更加廉价实用的物品,更加有助于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博物馆是促进了部分的发展,养活一些人,为经济做了一定贡献,为城市增加了她的底蕴,但如果科技发展,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那经济的发展不是会更好吗?

馆内还有许多铜器皆为古人的生活用具,这从一方面反映了他们生活点滴,但今天我们又用不了,我们有更为先进的、更为实用的东西,我们看它们,又有多少实用呢?难不成用那些做饭?烧水?还是告诉后人,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学习先民的生活?时代在向前发展,科技日益进步,不去思考如何走在时代的前沿,反而思念古人的辉煌,有什么用?这些东西应该告诉我们一些东西,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

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我以为,创造来源于生活,发展是社会的需求,人类进步的保障。我们应该学习的是他们进取的精神,是他们创造的精神,是他们不被已知所束缚、勇于开拓、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我们应该创造属于我们的历史,开创属于我们的时代。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7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医生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克服着重重困难,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看着被自己成功解救的患者,他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作为一名医生,他的所作所为虽说不上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举世瞩目的荣耀,然而,他却赢得了广大人民深深的崇敬与爱戴!人民将他誉为“白衣圣人”,他的事迹被广为传扬……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触颇深。一个人,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只要他有着理想与追求,有着神圣的使命感,有着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的耐心和爱心,有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的人生就是美丽的。作为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吴登云放弃了家乡舒适的生活,沿着美丽的西子湖畔走了出来,走向了大山深处,伴随着艰难困苦,肩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践行着一名人民医生的道德操守……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乡镇,极其短缺的医疗设备,夹杂着狂舞的风沙,丝毫阻隔不了他前进的步伐,闭塞的乡村不再唱昨天的歌!

一个人,就是一片天!他的热情已将这里的隆冬点化为暖春。他用自己美丽而充满诗意的青春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批少数民族医生在吴登云的悉心栽培下正迅速成长。做手术的小土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良好的照明设备,一座医院已初具规模。乌恰人民笑了,笑容里多了一份健康与惊喜。

乌恰人民哭了,因他竟为了救活一个濒临死亡的烧伤病孩而割取自己身上的13块皮;因他为了病人的健康一次次地掏光了自己的腰包……因他在这37年中,在面临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的同时还要经受妻离父死,他献出了自己的青春。

一路走来一路歌!

我闭上了眼睛,泪水因为过分的感动而流了出来!一滴水,离开了大海,只能干涸。吴登云这滴水,却反射着太阳的全部光辉,为乌恰这块贫瘠落后的土地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清流!

从吴登云身上,我不禁想起了2 0 0 3年的那场“非典”,那些可亲可敬的白衣战士,面对病魔,前赴后继,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千百个病人的康复,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想起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的抢险队员、我们的人民医生、一线的记者、众多的志愿意……面对不断袭来的余震、面对失去亲人的痛楚、面对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有多少人将生死置之度外,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地挖掘、抢救、护理……谭千秋、袁文婷、吴忠洪、“警察妈妈”蒋晓娟……他们用行动演绎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孔繁森认为: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别人。从他们身上,我不断地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看到了人活着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从今天起,我也要学会去爱。

(指导教师李惜春)

教师点评

观语文高效课堂有感 篇8

近日,在校内聆听了几节高效课堂研讨课,有收获,也有些感慨。

语文是一门极具魅力的学科,语文课堂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地方,课堂需要打造,教学需要智慧。但就目前的课堂打造和智慧构建,对于常规教学,存在极大的障碍。

诚然,笔者无法否认展示课的示范作用。授课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扎实、灵活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机智、深入解读文本的智慧、创意组织教学的灵动等等,无不让笔者这个青年教师深味追赶的紧迫性。

但仔细想想,语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又存在着严重的去实倾向,脱离了常规教学的实际。

也许是自己不够聪慧,听完一节示范课,总觉得如果再让自己上同样的课题,或许还能“亦步亦趋”。可如果换一个课题呢,收获的却只有一种回到原初的茫然与无奈。

也许有人会说,听示范课的要义,本来就不在于学其“形”,而在于悟其“神”。可是,即便悟到了所谓的“神”,也很难在常规教学中付诸实践。

好课贵在课题的选择,但常规教学不是每个课题都可以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符合自己的教学特长。有经验的老师大都知道,选择了一个好的课题,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看看这次展示课的课题,从文体来看,不是散文就是诗歌,而从典型性上来看,则大多是适宜教师发挥的。然而,我们的常规教学,你有这个选择权吗?

好课贵在多磨,但常规教学不允许我们为了准备上一节课先去找一个班甚至多个班去排练。有人说,教育是不允许试验的,或者说是不允许有失败的试验,因为教育不可以重复,你的任何一次失败的试验,对受教育者来说都可能是一次犯罪。一课堂上得不好,一般也不可能再上一遍。因此,我们是否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这种“排练”行为?其次,虽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但面对不断压缩的教学课时和越来越多的课程内容,没有高中一轮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可能会不得不感叹,每天的新课总不得不在前一天赶制到深夜,最终很多时候却还只能是草草收场。

好课贵在舞出语文的魅力,但常规教学却戴上了应试的镣铐。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智慧教学,最大的障碍,应该正在于应试。也许有人会说,笔者这样的推论,本身带有一个危险的预设,那就是高效课堂与学生的好成绩是背离的。诚然,单独看这个预设,显然其结论无疑是荒谬的。叶圣陶先生就曾经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课本。”我们反过来推导叶老的话那就是:尽管我们的语文课堂是一种以“选文”为主的教学,与考试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学生学好了“国文课本”,就会得到一定的知识和习惯,就能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那么学生能考出好成绩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学生的成绩尽管不是高效课堂的唯一旨归,但应该是统一的。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侧重“人文性”的选文教学与侧重“工具性”的语文考试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教考分离。语文考试,选文上的内容基本不考,而那种通过选文教学来提高学生成绩的做法,又具有慢热性。高中对学生成绩的高要求,会让你不得不渐渐收起一直在选文教学上尽情舞动的长袖。

笔者知道,笔者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青教师;笔者知道,笔者不应故作老成去感慨中学语文教学,要相信一切问题都可以在我们的努力下得以改进;可笔者不知道,为什么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语文教学的问题,总有一种千头万绪的无奈与怅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知识的过程却又是如此的悖反,先从纸上得来,然后才去实践。或许,这就注定了我们在纸上建构起来的绮丽楼阁将要在实践中接受风雨的洗礼。

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然”经历,却偏偏选择了一个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应然”构建的专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没有魏书生老师的大气与智慧,却偏偏接受了他的思想——“教学是雕虫小技”。

于是,一直在勉励自己,语文教学要大气一点,再大气一点,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不必去过分纠缠课堂教学中的细枝末节,也不必在乎别人那种盯着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沾沾自喜。

一直相信,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远比掌握一两个字词重要;一直相信,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多阅读,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直相信,学生在高一、高二有了大量的阅读,到了高三再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他们的高考成绩就一定不会差。

固执的自信往往会有失之偏颇的风险;固执的坚守,一旦遭遇考试这垛强大的壁垒时,你就会发现这种坚守又是多么的脆弱;但笔者依然固执地坚守着。

帕斯卡尔说:“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人在现实面前就如苇草一般的脆弱,但人的思想却能见证他的伟大。笔者不敢奢望伟大,但笔者热爱思考,渴望改变。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是否应该具有更为宏大一些的视野,把单纯的课堂打造扩充为包括课堂之外的管理。或许魏书生老师的成功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于是,笔者就想,在打造课堂的同时,我们能否在评价机制上迈出较有实质性的步伐。或许只有当评价机制有了真正的改变,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真正的百花齐放,舞出我们的风采,彰显语文的魅力。

观广西民族博物馆有感 篇9

2010-10-24号,在南宁金秋时节仍然烈日高挂的星期天,我们在学院秦岭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早晨8:30分集队完毕,登上了开往博物馆的公车。由于前去参观的队伍庞大,一个空空的公车瞬间被我们挤得爆满!好不容易经过协商洽谈,同学们最后都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空间。车上同学们补觉的补觉,吃早餐的吃早餐。总之就是一片和谐氛围!

大概九点钟左后,几辆公车陆续起动了,载着我们激动的心向着我们的目的地前进。一路上同学们看着窗外的风景,我们就谈论路上的建筑物和道路桥梁(三句话不离本行嘛)。没有去过那里的我真的不知道有那么远的路程呀,站了半个多小时的我们一路摇摇晃晃摩肩接踵。忽然间我注意到了南宁大桥,它是那么的雄伟结构独到构思新颖,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便想着:有一天也能建造这么一座桥,我的人生就圆满了!

可惜城市化的现代都市环境被污染的很严重,在公车上远远望去,天空上就像蒙着一层灰雾,让人的心情有那么点低落。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博物馆占地130亩,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进入博物馆,我们都像兴奋的小鸟一样,迅速鸟兽散了。首先参观的是博物馆的二楼,主要是东盟博览会的简介。在这里我了解到,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观辛亥革命博物馆有感 篇10

2012年5月20日,在历史老师的带领下,我随班级参观了位于武汉阅马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内栩栩如生的浮雕蜡像、鬼斧神工的场景模型给了我切身感受当年血雨腥风的革命氛围、豪情万丈的革命壮志的机会,使我对辛亥革命的重要历史意义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接连失败,清政府的腐朽堕落暴漏无疑,封建制度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差距愈来愈成为仁人志士心中迈不过去的心坎。国内一波接着一波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为了追求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无数的爱国人士抛头颅、洒热血……然而,面对强大的帝国主义侵略,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仍然任重道远。于是在举国沉默之中,迸发了一声惊天巨响,在九省通衢之武汉,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志士打响了震惊世界的一枪!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了!这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尽管由于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袁世凯最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我们仍应该看到,辛亥革命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革命之后,民主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寂的中国迎来了在社会风气,经济建设,等各方面的全面思想解放。反动统治从此失去了其长期存在的根基,这也是我们称之为伟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眸百年已苍然流逝,辛亥革命之金戈铁马已化为历史尘埃。然而这段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的历史却以一种精神力量的形式得到了传承,这便是我们现今仍积极倡导的首义精神。正如革命志士在和平请愿已无丝毫希望之时迫不得已选择采取暴力革命这般“激进”手段一样,首义精神时刻提醒着我们,当意识到一个局面无法以温和的方式改变时,我们就应该勇敢的发出我们的怒吼,用一种势如破竹的果敢去打破这一种我们所不能容忍的局面。同时辛亥革命的失败也值得我们深思;正是由于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辛亥革命才会这么快的走向失败,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的力量。

观王毅书法作品有感 篇11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国人的文化视域中想来是不陌生的。但是,在世界艺术的范畴中,这朵奇葩确实是生面别开。就书法艺术的现实考量而言,是从泛艺术的角度着眼,抑或是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中挖掘,这种向度的选择是很纠结的问题。对书法发度维度和向度的把握,可能是引领其面向未来的前提和条件。

当代艺术发展的强劲态势表现为一派繁荣的气象,这不仅是现实的景状,也是主流的呼声,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折射出的场效。书法艺术概莫能外,也是在这个体系下展开的。当代,书法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独特性,迥异于其发韧、流便过程的状态。书法家以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出现,书法更多是以线性的视觉倾向为指归,其文化的脉络被消解和重构。即使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中重拾了“文化记忆”,但这种有目的的碎片似的综合,往往大失书法的本意。书法艺术渐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场,而片面追求艺术的新,其价值何在,很难说得清楚。这种前瞻,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书法家是应该思考的。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以明确的是书法艺术当代性的体现,要在视觉艺术和文化内涵双重场域中展开。出于上述的思考,王毅在辽沈中青年书法家中,是我关注较多的一位,因此对他的艺术面貌和特点也大体了解。艺术是在交流和互动中生发的,在和他谈论书法时,有一种直觉,就是他更注重书法文化内涵的表达,这可能也是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他创作的作品有洋洋千言的长卷,亦有通篇数百字的条屏,内容涵盖了儒、释、道的思想精要。王岳川说:“在21世纪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功底,中国文化的精神寄托。”王毅的艺术实践,很显然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事实上,只有把握了书法文化诉求的方向,才能在道的层面上去谈书。

王毅的书法创作,坚守了书法艺术语言本体的“本”和“原”。所以,他能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传统,在“技”的层面上,潜心精研,取法高古。“书贵有古意”,对传统的继承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创新之本。他的书法创作,真、行、草、隶、篆诸体均有所涉猎,以真、草为规模,旁及隶、行,可谓致力有专精,博采兼众长。

项穆《书法雅言》中道:“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王毅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寻求神化的书写境界。这在他的草书创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其用笔遒丽劲健,提按腾挪跳跃,使转盘曲逶迤,线条飘逸飞动。但他的草书创作更多表现出的是“守拙归田园”的意境。草书在“拙”字上着眼,是他视觉物化的“本心”表现。拙而生力,如开弓之弩,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这种颇具韧性的力度表现,让人联想到东坡的诗句“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王毅的书法创作,更追求“心性”和“禅意”的言表,这在他的楷书创作中有很好的体现。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可见楷书是以静中见动,有合老僧坐禅之道,外象安如泰山,内修思越千言。王毅的楷书既不同于六朝碑版,又不同于隋唐写经,他是以唐碑为根基,取“欧体”结字之险绝、“颜体”用笔之遒劲,兼乎二者,于庙堂气中蕴清隽之态。

现下,王毅在他创作中倾心于对北朝摩崖书法的研习,摩崖作品的朴茂高古、正大严整成为他新的书法审美追求。北朝摩崖刻石在文化上融合了释与道的思想精髓,亦反映出书法流变的时代印痕,法兼众妙,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原创性。王毅从中深刻体悟到书法艺术,在取法用宏中表现书法家原创精神的重要性。他通篇地临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量寿经》等经典,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当然,对北朝摩崖的追摹只是王毅书学道路上的关节之一,未来仍要以“渺沧海之一粟”的精神不断进击,方能有大作为,成大境界。

书法家就其实际的文化意义而言,与国学家应该是“同形同性”的,这决定着书法艺术的未来走向。这样的境界和理想,是真正书法家的必由之思,可以看得出王毅有着这样的前瞻性思维。正是如此,他的书法艺术之路可能更为艰辛,诚如屈子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更何况,王毅身为师者,亦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担当和责任,何止是要有“上下求索”之为,更要师诸本心,传诸本心。如能有此作为,他的艺术也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途和景致。

(作者单位:沈阳书画院)

责任编辑:宋建华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12

剧情并不是很复杂, 记录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平常的一天:起床、洗漱、上班。唯一不同的是, 地灯的灯柱是一个穿衬衫打领带的男子, 梳洗台的镜子由两只胳膊举着, 餐桌和椅子是三个趴着的人, 衣架也是一个女子, 一只手举着主人的包, 另一只手托着主人的外套, 腰上挂着雨伞, 嘴巴含着钥匙, 指挥交通的是悬挂的人, 交通工具也是由人力代替……不管是主人公, 还是充当生活各方面的人, 他们的脸上都面无表情, 也没有任何的对白。只有咚咚咚的与地板的撞击声异常清晰。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 却也是体现了本片的主题。作为主角的男人整理好领带, 顺从地趴在地上, 成了被人践踏的地毯。另一个人踩在他的身体上, 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那么, 进去的那个人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无从得知。

人们都以为自己能控制着别人, 却不知道自己也是别人棋盘中的一颗棋子。每个人在别人的世界里或多或少扮演着一个角色。然而, 在这个角色扮演中,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提到陈胜起义时用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难道说我们穷苦百姓就该有穷苦的命, 而那些贵族们就生来是贵族的命吗?这句话在当时给民众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也使得这次起义得到了成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这也是第一次中国历史起义中涉及到的平等观念, 为后来刘备、项羽灭秦提供了有利条件。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 记录的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追求自由的故事。简爱追求的爱情, 不是财富地位的相等, 而是两个人互相尊重。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 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 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 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扎根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深挚爱情, 具有强烈的震撼心灵的艺术力量。作者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 敢于争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妇女形象, 在当时英国社会引起了轰动。时至今日, 这本书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平等自由, 向来都是人们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 哪怕头破血流。电影想要告诉观众们的便是这样, 你也许觉得别人是比你低下的, 可是你想不到, 在别人看来, 你也是低下的。人们都一样, 享受着同等的权力与待遇。

“所谓壹刑者, 刑无等級。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 有不从王令, 犯国禁, 乱上制者, 罪死不赦。有功于前, 有败于后, 不为损刑。有善于前, 有过于后, 不为亏法。忠臣孝子有过, 必以其数断。守法守职之吏, 有不行王法者, 罪死不赦, 刑及三族。” (《商书·赏刑篇》)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商鞅针对国家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刑法方面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主张“一刑”, 统一刑法标准并平等适用刑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一措施的颁布, 立刻得到了百姓们的拥护。这一政策的实行, 打架滋事的情况少了很多, 社会也稳定了许多。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欣欣向荣, 最后发展成一个强国。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 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 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 是启蒙运动的杰出领袖。他主张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伏尔泰的主要著作《路易十四时代》《哲学通信》抨击了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 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动摇了封建统治, 激励了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

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所谓兼爱, 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 “爱人若爱其身”, 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辱贫, 贵不傲贱, 诈不欺愚”, 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 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 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 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 因此, 从兼爱的思想中, 引申出了非攻。

自古以来, 政治家们不断地进行改革以保证公民的权利, 使得社会繁荣稳定, 国力日益增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宗教也有许多宣扬平等的观点。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伊斯兰教《可兰经》中也有对平等的论述, 基督教徒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

不自由毋宁死。在中外历史上都有很多关于追求平等的名言。可见, 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从来都没有因为时间、空间的限制而有所停滞。

导演在把参加影片制作的名单放在结尾的时候, 很多人不会注意到在谢幕的最后, 地灯的灯柱将戴在他头上的灯罩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头也不回地走掉。他是去干嘛呢?是厌恶了自己一直被人雇佣, 还是去寻找自己的自由了呢?影片戛然而止。导演也没有详细的说明, 给观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大概也是这个短片如此成功的原因吧。

摘要:不自由毋宁死,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追求着自由与平等。本文通过只有7分钟的短片《雇佣人生》引发了对平等自由的思考。通过史实论述观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都不要忘记:平等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

观李大钊博物馆有感 篇13

前一段时间学校组织我们去乐亭参观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纪念馆,瞻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光辉一生,缅怀革命先烈遗志,在伟人塑像前重温了入党誓词,进行了一次感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为了弘扬纪念学习李大钊精神,成立了李大钊精神交流会,并在每个院系相继举办了李大钊交流会,把李大钊精神通过院系传递给每一位学生。

李大钊纪念馆庄严肃穆,整体建筑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由江泽民题写的“李大钊纪念馆”镌刻于大门门楣。登38级台阶,可到达瞻仰大厅。这38级台阶象征了大钊同志走过的38年人生岁月。瞻仰大厅内,安放着大钊同志汉白玉雕像,雕像神态沉静、深思,面容和蔼可亲。东西展厅的有关实物、图片、文献等,展示这位共产主义先驱的风采、光辉业绩和伟大的一生。

我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瞻仰着一件件李大钊同志生前用过的物品,感染着他在动荡时期的爱国救国思想,沿着他的革命斗争路线,似乎重新经历了一次中国共产党成立成长的过程。

在纪念馆的报告厅内,听取了党员代表的事迹报告,感受到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为他们在工作中积极肯干,扎实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所打动。自己深受启发和教育,在复杂多变、充满诱惑的社会大潮中,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加强世界观、价值观的学习和改造,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同时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当好领导的参谋和群众的勤务员,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学校领导还带我们参观了李大钊故居。李大钊故居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价值。在后宅胡同居住的时期,是李大钊人生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也是他异常忙碌的时期。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也是名重当世的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者和思想家。

李大钊故居记录了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21年党的一大,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从酝酿准备到正式成立的过程。这种结合是一个客观的、有规律的过程,李大钊则是推动这个历史进程、在中国开创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

李大钊字守常,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在国共合作期间,他帮助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是我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领导人。李大钊幼年孤苦,他少年时代艰难求学,但他心忧天下,有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远大理想,一生努力为苦难的中国百姓寻求出路。

李大钊生活在东西文化思想激烈碰撞、冲突、交融和新旧文化思

潮激烈动荡、斗争、转型的20世纪初叶,这一时期,各种学术文化思潮斑驳迷离,他以学者的睿智与革新者的勇气,始终站在先进学术、文化思潮的前头,尤其是在他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进程中,他的文化思想、学术理论研究,更是“月异岁新,与时俱进”,代表着现代中国新文化的前进方向。

李大钊十分关注军事策化的研究和军事力量的培养,对于北伐战争给以了有力的策应。北洋军阀十分畏惧这股革命力量,竭力迫害李大钊。38岁那年,奉系军阀张作霖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并于4月28日实行了绞刑。他无愧于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

李大钊同志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在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他的伟大献身精神、光辉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永远是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献身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

“自己的人民,且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正是李大钊精神的完美诠释。一个伟大的灵魂,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仁人,为了救国家于危难而捐躯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当时后世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光明和美好,而沐浴在今日光明中的我们应该不负

先辈们的奋斗,才能慰藉地下的英灵。

通过这次活动李大钊用血的事实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虽然二十一世纪不应该搞个人崇拜了,但是纵览李大钊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对他崇敬而仰视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坚信马克思主义,并且积极实践,创建中国共产党,并将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与各种反动势力进行坚决斗争。这么巨大的能量,与他9年的刻苦钻研十分不开的,更是源自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李大钊同志是我们的榜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学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刻苦钻研,最终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体育系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14

尽管在舞台上,郝光设想着要把“谷寿夫”往猥琐,抬不起头的一个“战犯”上演,可他与生俱来,藏不住要侧漏的戏剧气场,还是让舞台上的“谷寿夫”占了上风,甩下其他角色演员一大截。年轻演员,尤其是他曾经一手带出的弟子门徒们一路追赶,与他对手”飙戏”,还是能看出距离,分出轻重,量出尺寸来的。

当然,我看的只是彩排,演员们都还很生疏,郝光也有他“夹生”的细部露底,也有他上场前的紧张和惶恐。戏靠悟,靠磨,靠演。对手戏靠彼此的刺激,碰撞,磨擦,爆发,要有人给你,你才能去接,给了你,你要能接得住。

仅仅是彩排,仅仅是在这种给的不够多的戏剧情境中,年轻演员与“谷寿夫”对手戏的段落中,“谷寿夫”总会是牢牢把“戏眼”拿捏在自己手上,其他演员很难抢走。

话又说回来,因为是彩排,“谷寿夫”还在自顾不暇阶段,还没能顾及要求与他有对手戏的年轻演员给他什么,击打他什么。等他一旦演顺了,活了,透了,对手戏的演员们的压力会更大。

由衷敬佩编剧大家邓海南在这部剧中深邃的思辨和理性的反省,敬佩大导潘西平在剧中大度的运筹帷幄和老道的驾驭铺排。

作为观众,又是一位笔者,前面也说过,这部剧一旦公演,它为当今的话剧命题和走向,为话剧舞台的探索性和话题现象,将会带来另一种全方位的艺术“审判”,不管怎么说,这对中国话剧的繁荣和发展,激励与争鸣,多彩与多元都会起到另类的作用。

期待这部戏的正式上演,期待江苏话剧走过冬天,走进春天。

作者:张波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15

这堂课犹如一部精彩的电影, 让我的脑海不断地浮现出一个个片段;又似一顿味美色鲜、营养丰富的大餐, 令我不停地咀嚼、回味。迟钝的我终于品出了其中一些滋味, 领悟了一点曾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学理念。曾老师纲举目张, 从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一气呵成地把一个“仁”字演绎得出神入化, 让学生学得如痴如醉。

1.巧换课题, 初识“仁”

曾老师在板书课题时, 把“人”写成“仁”, 问学生可否。学生答案不一。显然, 这一换, 不仅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碰撞、探究的欲望, 更是凸显了穷人的本质“仁”——这节课要探讨的中心。接着老师出示“仁”的解释:仁者, 人也, 最初仁、人只当一字, 后来两者才有所区别。

最后, 老师又问学生: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得上“仁”?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争先恐后说出了自己的解读:善良, 助人为乐, 拥有同情心, 贤惠, 对孩子慈爱。可见, 孩子们对“仁”有基本的认识。

2.走进人物内心, 感知“仁”

桑娜是《穷人》一文的主角, 渔夫和西蒙是配角,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她们的仁爱, 曾老师设计了三个环节。

环节一: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生配合读十二到十九段, 看似平常的读却起了一箭三雕的作用。其一, 快速理清了桑娜矛盾的心理。①桑娜担心丈夫安危, 苦等丈夫归来。②抱邻居孩子回家, 怕丈夫回来责怪她。其二, 训练了学生的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感受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感受到她那不仅爱丈夫、爱孩子, 宁愿自己受苦、受折磨也要救助孤儿的仁爱之心。其三, 为寻找文中各种冲突打下基础。这一环节用较少的时间突出了教学重点, 摒弃了平常教学中繁琐、零碎的分析, 可谓省时高效。

环节二, 老师引导学生找冲突。在冲突中学会写作技巧, 感受人物形象的魅力。如:①桑娜怕养不活孩子还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②怕丈夫责骂又盼丈夫回家。③屋外寒风呼啸与屋内的整洁。④西蒙明知自己快死了, 用头巾裹住孩子, 却又没有把孩子送去桑娜家。①②③这几个冲突让一个富有同情心、拥有大爱的穷人跃然纸上, 而冲突④又让学生体会到西蒙不愿拖累别人, 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美德。这是“仁”的另一个方面。这些人物的美好心灵让“仁”的内涵渐渐丰富, 具体可感。

环节三, 曾老师出示课后生字, 然后展示孔子的话:仁者不忧, 让学生在生字中找出能代替“忧”的字, 并说出原因。学生的思维活跃, 表达贴切, 令人惊喜连连。有的说, 仁者不怨, 因为仁慈的人做好事从没有怨言;有的说, 仁者不虑, 仁爱的人从不考虑自己的得失;有的说, 仁者不哀, 因为仁慈的人心怀天下, 把一切事物看成是美好的……这个环节, 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 更是学生思想的升华。“仁”字的内涵像清泉流进了他们的心田, 为他们插上彩色的翅膀, 飞跃到了人性的至高点, 欣赏着、享受着爱心乐园的美妙风景。

环节四, 解读列夫•托尔斯泰。曾老师先让学生读诗人雨果写的诗《穷人》, 发现与托尔斯泰写的《穷人》内容一样, 然后让学生讨论:列夫•托尔斯泰是抄袭他人作品吗?他改写成小说有什么好处?看起来是题外话, 但实质是托尔斯泰那种追求“仁”思想的展示。曾老师还通过托尔斯泰青年才俊与老年贫困丑陋形象的对比, 让学生明白他穷尽毕生为别人造福, 自己却贫困潦倒, 一无所有的美德。最后老师展示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 在荒郊野地里, 一个长满青草的大土堆, 与他世界大文豪的身份极不相称。可茨威格却盛赞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坟墓。这一个个巨大的反差足以撼动人心!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塑造出“穷人”这样的“仁”人, 是因为他自己就具有这样的仁心。所谓“心中有佛, 皆是佛”啊!

3.引经据典, 诠释“仁”

曾老师学识渊博, 从上课伊始直至结束, 思接千载, 视听万里, 中间不时相机出示古今中外对“仁”的看法, 特别是我国古代圣贤有关“仁”的经典语录。如《孟子•离娄下》中的“仁者爱人”。古人的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孔子说的“仁者不忧”, 孟子说的“仁人无敌于天下”“仁者荣, 不仁者辱”, 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这些散发出人性光辉的话语铿锵有力, 简明扼要诠释了“仁”的本质就是博爱, “仁”于人于己都是有利的。学生怎么不会信服呢?怎么不会愿意去实践“仁”呢?

4.心灵积淀, 抒写“仁”

在课至尾声时, 学生已感受到了鲜活的仁义之心, 积淀了厚重的“仁”之内涵。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滋润。看看他们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评价吧!

“托尔斯泰死了, 从此我们成了孤儿。”

“托尔斯泰, 我心中永远的太阳。”

这是学生们的心声, 是的, 托尔斯泰会成为永远照耀他们心灵的太阳。他们会因为托尔斯泰, 因为《穷人》一课而成为一个具有博爱之心的仁人, 成为一个温暖别人、点燃别人的太阳。

观亚运会女排决赛有感 篇16

比赛开始了,前两局(jú)中国队表现平平,以22∶25和21∶25连丢两局。我的心里不禁(jīn)暗暗为中国女排担忧(dān yōu)。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中国队越战越勇,以25∶10的大比分拿下第三局,接着,又以25∶17顺利拿下第四局。整个比赛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观众为中国队加油的声音响彻(chè)云霄(xiāo)。

决定胜负(shènɡ fù)的第五局开始了。这一局15分定胜负,韩国队一直以几分的优势(yōu shì)领先,这让我的心又为中国队揪紧了。到了赛点,中国队仍以12∶14落后于韩国队。这时,激动人心的一幕出现了,依靠周苏红的扣球、发球和王一梅、马蕴(yùn)文的拦网(lán wǎnɡ),中国队力挽(wǎn)狂澜(lán),拿到了至关重要的3分,以15∶14领先于韩国队。但韩国队依然在奋力拼搏(pīn bó)。“好球!”随着李娟4号位扣球落地,中国队最终以16∶14拿下了这场比赛。

观《男孩女孩》有感 篇17

指导教师: 许新宝

上次,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观看了《男孩女孩》 这部影片,使我想到了许多。

从这部电影中我知道了男孩和女孩应该互帮互利,不要互相排斥,但也不要过于亲密。看到这里,我就想到了我们班上的同学只要男生和女生稍稍挨在了一起,那可不得了了,班上的同学立刻把目光转移到那里,那种场合真让人受不了,我真希望我们班的同学不要这样,如果和电影里的男同学和女同学一样互帮互利,互相理解,那该多好呀!同时我也知道了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家长对我们的一片苦心,多替父母着想,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懂得了感恩。“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学蜡烛照路路路通明”。千百年来,多少人把父母、老师比作春蚕、蜡烛,在他们的呕心沥血下、无私奉献,又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谁又怎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和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有感 篇18

如今回想参观的种种, 除了排队的漫长等待让人稍感烦恼外, 所参观的景区还是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众多展馆中, 出于个人原因, 我格外地喜欢印度尼西亚国家馆, 因为我的“结婚蜜月”是在印尼巴厘岛度过的, 所以带着一种奇特的心情带我走进了这个展馆。

为什么我称之为“竹迹”, 因为这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国家展馆的建筑中“竹子”无处不在;而“乐”为乐章, 也可以和“悦”相意近, 在里面你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竹子演奏的完美乐章。

世博园区里的很多场馆都以低碳环保为卖点, 有着几百年使用竹子历史的B片区印度尼西亚馆, 就用近100吨竹子, 打造了一个4层楼、不用空调却一直很清凉的半开放式展馆, 这种开放式的形式跟印尼人与大自然迎合的态度有关。

印尼展馆的设计灵感源泉来源于印尼村庄, 正是印尼人的日常生活。在印尼村庄,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竹子制成的桌椅或屋棚, 那是印尼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标志。印尼人对于竹的喜好来自于其透气好、坚韧、灵活等实用性。从古至今, 印尼人都是依赖于竹子而生存, 从房屋的主要建筑材料, 到日常生活用具, 因此在印尼馆内竹子无处不在, 外墙上摆放的用竹子做的花盆、竹子做成的竹帘等等。印尼馆将通过采用竹子、木头等一系列天然环保材料, 展示印尼对自然资源的良性利用。走进印尼馆, 就可以看到正中央一道17米高、40米宽的瀑布, 在竹子铺设的外墙面缓缓淌下水来。整个4层楼展馆, 由一条600米长的通道贯穿, 沿通道而上, 一边是通过各种工艺设计加工的竹制品, 另一边则透着些许植物或竹墙的缝隙, 与室外相连。工作人员介绍, 由于这种盘旋式的构造, 加上几乎每一面竹墙都能通风, 整个印尼馆的空气对流十分地活跃, 我发现甚至连地面上, 都有用竹片隔开的通风口, 这确保了你站在印尼馆的任何一处, 都能隐约感到有“穿堂之风”, 这也就是印尼馆可以不用空调的“奥秘所在”。在印尼馆的二楼可看到连百叶窗都用竹子制成, 这样气温升高可以将竹窗页关闭, 室内就能保持适宜的温度了。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这些穿墙而出的竹子都来自中国的云南。一排长约10米的竹子从印度尼西亚馆中穿墙而出, 木色系的展馆却没有被劈开的生硬感, 反而与四周的竹丛和谐相搭, 在无数中国观众看来, 像极了苏轼的那句“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600米长的通道两侧使用了一种建筑语言“竹”, 而在颜色中却用了绿色、黄色、土红色, 这正是对印尼地域色的提炼。

这是我在拍空间场景的时候一位印尼小姐向我微笑, 那一丝微笑让我们感受到瑟瑟清风, 仿佛从印尼的海滩上刮过。

随着观光, 我感受到“青春翠竹通幽处, 瀑布飞流听乐声”的完美境界。那就是“竹”, 通过竹子表达了对天然环保的“诠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与植物和大自然的一片和谐景象。

因为专业的原因, 我们和其他游世博的人的观察点不同, 看人文环境的同时我更喜欢挖掘细节点。在入口处, 在竹石大背景下的几个色彩艳丽的阳光伞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们像穿着当地沙滩裤的印尼人, 正在向你招手。而坡地形的走道和铺地的红砖, 正是这个国家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

600多年前, 郑和带领着他的宝船曾七下西洋开创了中印两国交流先例。今年是印尼和中国建交60周年, 关于两国友好交流的题材也是印尼馆的展示亮点之一。印尼馆再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在二楼竖立3米高的郑和雕像和印尼传统船只, 以纪念这段历史。

观《经济半小时·房价调查》有感 篇19

关键词:房价;调查;真相

一、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

这周末两天时间里,收看了央视播出的《经济半小时·房价调查》对北京和天津卫星城空置房的调查。节目中很现实的揭露了一个不好的现象:几乎所有的空置房的业主都抱着宁愿空着房子,也要等到较高的价格再将其出售的心理,而且大多数人们都认为北京的房价肯定还要上涨。结合前几天看到的北京二手房价小幅回升,住建部官员称房价年底不可能大幅下降等新闻,今年国内房地产宏观调控效果不容乐观。节目中揭露其原因有二:

一是政策执行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博弈。地方官员需要土地出让金来增加政府收入以填补地方融资平台的窟窿,同时房地产是最容易在短期内拉动GDP的产业,以GDP作为政绩核心的体系使得地方官员有天然的冲动加入到推高房价的行列来,且不说在此过程中寻租行为可能带来的高额个人隐性收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从分税改革起一步步减弱,如果发展到类似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地步,对目前国内政治体制来说,是灾难性的后果。

二是决心有多大。住建部官员说“不得不承认房地产企业资金确实很充足,开发企业不做赔本买卖。”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就是去年9.59万亿的天量贷款。也许为这一次冲动,我们要付出10年的努力也说不准。当中国在全球衰退过程中独善其身时,我们应该警惕而不是沾沾自喜。对前期过度反应给经济造成的打击,政府有多大的信心扭转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进行结构调整不得而知。

我们姑且不计较节目中对房价调查结果分析的对与错,我们就光着个节目来说,作为一档经济类栏目,其立足与发展的根本是与社会经济現实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节目对于房屋现状的调查准确的把握住了目前我国民生的方向,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发出了住房问题的呐喊。中央电视台的经济类节目《经济半小时》见证了中国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情况,时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脉搏,了解老百姓的呼声,感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应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为广大的电视观众提供了了解社会经济的一个窗口,使电视栏目与现实的社会经济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二、个人感受

作为一名《经济半小时》的热心观众,每次播出《经济半小时》的时候,我都会予以热情的关注,在观看节目的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节目的编导在播出节目的内容方面最为关注的就是报到会不会改变目前公众所面临的困境?节目的播出是否会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一些实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不是受到了损害?节目中充满了对普通人的关怀,以普通人的视角去看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经济现象、体验社会生活。关注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情感需求、生活状态、以及这些人的喜怒哀乐。凸显了对普通人以及弱势群体的关心与尊重。体现了一种浓浓的人文情怀。这不仅是《经济半小时》节目选择播出题材的指导思想,更是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整个节目中。

《经济半小时》通过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现状的分析洞察社会经济的增长点,对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进行深刻的剖析,使偏离正常经济运行轨道的经济活动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走上正轨。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也是具有多面性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每个方面的社会生活都或多、或少的与经济有着一定的关联。通过经济事件剖析、反映社会问题,是这档节目最有特色的地方,通过新闻工作者客观、深入的挖掘新闻线索、以及媒体所具有的宣传方面的优势,可以帮助普通百姓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使老百姓从发生的新闻事件背后看到经济动向。正如这次对北京、天津地区房地产行业的完整调查,使得这些地区的政府职权部门了解到了这些问题,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出台合理的政策为房地产行业的正常发展提供倒向,可以更好的解决民生问题,造福一方百姓。

三、结束语

在众多的经济类节目中中央电视台的《经济半小时》能获得不错的播出效果与收视率,与其准确的节目节目定位与独特的观察角度是分不开的。而经济半小时通过电视这种大众传媒所起到的宣传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它的成功也在于对最新发生的经济事件给予深度的评论,多个角度的报到。适应了现代观众的收视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亚琴.《名牌栏目的策略与衍变》[M].中国人民大学从出版社,2012.

上一篇:游泳救生员管理细则下一篇:代办户籍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