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诗中夏(精选3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描写夏天的诗句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天的诗句初夏: 池上早夏 白居易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初夏戏题 徐夤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初夏淮安道中 萨都剌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
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早夏 钱起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著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初夏且幽庄 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初夏 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诉衷情 初夏偶成 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
夏天的诗句:盛夏
夏日山中 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夜叹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一、“观”画———再现古诗情境
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 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审美特性, 但画是视觉艺术, 诗是语言艺术, 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来表现的, 具有“直观性”, 而诗是用语言来表现的, 具有间接性。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 而情感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 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 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 才变得具体可见。我曾听一位教师这样教学《锄禾》:
(出示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的中午, 顶着太阳锄禾的情景, 汗不住地往下流。)
师:请你们仔细看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个大太阳, 照在农民伯伯的头上、身上。
生:我看到了农民伯伯很热, 他的汗不住地往下流。
师:看到这些, 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我们要珍惜粮食, 因为这是农民伯伯好不容易劳动得来的。
生:我想到了我们平时浪费粮食真不应该。
看了图, 谈了感受, 再请学生去朗读《锄禾》这首诗, 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意境, 那就是手到擒来, 不再感到囊中羞涩了。
二、“说”画———领悟古诗意象
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 学生通过想象还原、补充古诗中所呈现的景象, 从而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下面是我在教学《望洞庭》时的一个片段:
师:学习古诗, 我们除了要准确且有节奏感地朗读外, 还应想象一下古诗中藏着的画面。如果要把这首诗画成一幅画, 你觉得需要画些什么呢?
生:湖水、小山、月亮、树木……
师:大家提到这些景物, 在画面上怎么放才能让画面充满美感呢?
(学生通过讨论, 认为可以从“远近”“大小”等位置来放)
师:在《望洞庭》这首诗中, 景物也有远近、大小、动静的不同, 请大家找一找, 并交流一下。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诗人写景是很有讲究的, 他们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描述景物, 用最少的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诗如画, 画如诗, 可以让你身临其境, 所以我们读一首诗, 要调动所有的感官才行。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深情地诵读)
师:一首古诗就是一段音乐,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故事。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这堂课中, 我请学生在吟诵的基础上想象简单、精练的古诗语言中所呈现的生动、丰富的意象,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 借助画面体味情感, 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投入诗歌所释放的情感, 在听、读、说、想, 运用多种感官的基础上使学生入境入情。对诗歌意象的领悟是欣赏诗歌的关键, 对意象领悟的途径是联想和想象, 学生通过想象还原、补充古诗中所呈现的景象, 从而领会古诗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由于古诗形式上的特点决定了它对情景的反映只能是简约的、跳跃的, 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说画”时,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对诗中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想象, 并尽量要求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他们的感觉。
三、“评”画———读解古诗精妙
古诗语言含蓄凝练、节奏强、跳跃大, 又离现在的时代较远, 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有些字词没有经过透彻的理解, 是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图像的。这时, 如果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自主探究, 只一味地咬文嚼字, 这样就割裂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 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语言的精妙, 感悟意境的幽美, 可以采取“评画”的方式。如理解《宿新市徐公店》中“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深”时,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夏之交的农村风光, 教师出示一幅画:“这是一个小朋友读了这首诗后画的画, (画上画着黄色的油菜花、稀稀疏疏的篱笆、追逐黄蝶的儿童及一条通向客栈的小路) 你觉得画得怎么样, 有没有把诗中的内容准确地画出来?”通过交流评价, 学生理解了这条小路画得不是很恰当, 从这个“深”字可以体会到诗中的小路是又长又弯的, 它一直伸向远方, 给人们无尽的遐想。又如我在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 (出示一幅图, 画着江面上越行越远的小船) 有人读了这首诗后, 画了这样一幅图, 请你结合“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想想这幅画画得恰当不恰当?
生:恰当, 因为诗中说了是孤帆, 就是孤零零的一只小船。
生:我也觉得恰当, 和诗句中描绘的景象很符合。
师:宽阔的长江自古就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江面上应该是船来船往才对, 怎么会只有友人的小船呢?
生 (议论纷纷后) :不对不对, 应该是有很多的船。
师:那为什么作者只看到好朋友的船呢?
生 (又是一阵议论) :是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太深了, 只注意到他的船了。
通过这样的形式, 化枯燥的诗意理解为积极主动的观察、理解以及点评, 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 学得愉快, 更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四、“补”画———凸显古诗重点
(一) 画中“补”诗
在诗意理解困难处、诗情体验不畅处、诗理阐述不易处, 可采用“画中补诗”的方法, 来个“画龙点睛”, 以突破难点, 凸显重点。
例如在古诗中, 诗人经常使用夸张的手法来体现古诗的意境, 表现自己的情感。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 用理性的分析来使学生理解诗人夸张的手法显然有点困难。因此, 在教学《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时, 先出示描绘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气势磅礴的一幅图, 把古诗中呈现的意境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 形成视觉上强烈的刺激, 给他们直观的感受, 然后请学生在画中配上两句诗, 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
在赏图补诗中, 学生对“三千尺”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形象的理解, 在脑海里构建了瀑布似乎从天而降的图像, 图文结合, 使学生目视其画, 口吟其声, 情醉其中。
(二) 诗中“补”画
一教师在教学《静夜思》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理解诗人在寂静而明亮的夜晚对着月亮思念自己的故乡后, 教师出示了三幅画:一幅是李白望着天上的月亮, 一脸的哀思神伤之情;一幅是李白神情坦然, 面带微笑地看着天上的月亮;另一幅是李白一个人独自在房间里喝酒的景象。我说:“出版社的叔叔阿姨要请我们帮个忙, 请你们学了古诗《静夜思》后, 在这三幅画里挑选一幅你认为最合适的图作为这首诗的背景图, 并说明理由。”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 学生大都选择了第一幅图, 有的说:“李白一个人在外, 很孤单, 他的脸应该是很难过的样子, 所以我选第一幅。”有的说:“李白流浪在外, 圆月代表团聚, 看到月亮就想到了自己的故乡, 可他却不能和亲人团聚, 所以很伤心。我也选第一幅。”学生在为诗配画的过程中达到了诗情和诗境的统一, 感受更深, 感悟更透。
“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不论是说画, 评画, 观画, 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诗画结合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古诗的兴趣, 化简洁、抽象、凝练、深刻的古诗语言为具体、直观、生动、形象的图像, 深入浅出地学习古诗, 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其次, 在与文本、学生、教师的对话中, 也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古诗词 诵读 感受 体味
诵读是深层阅读。古诗词诵读是用符合儿童生命节奏的旋律演绎经典,语言的凝练、节奏的和谐将中华古诗的典范齿留余香。在中华古诗文诵读的实践教学中,诵读古诗,可以丰富儿童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增强儿童的语言修养;诵读古诗,可以让儿童体会诗中独特意境,丰富儿童的情感,培养儿童高尚的情操;可以发展儿童的联想、想象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诵读古诗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语言之美、诗性之美和心灵之美的过程。
一、反復诵读,感受声韵美
很喜欢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读书境界。研究过程中发现,越是低年级孩子,越能情不自禁投入诵读。他们随着语言的节奏摇头晃脑,沉浸其中。一遍一遍的诵读,古诗的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有规律地反复所形成的声韵美皆得到彰显。当孩子们第一次听到笔者为他们诵读《声律启蒙》中的“一东”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击掌和音,3个字的语言排列,明快的节奏,好学容易上口,好听余音缭绕。低段学童,正因为诗歌的声韵美符合他们生命成长的内在音律,容易产生共鸣,因此每周的古诗晨读课是孩子最期盼、最喜欢的营养食粮。正如叶圣陶先生要求的“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诵读的过程不必去分析,教者只需给孩子提供适龄的诗歌资源,让孩子们反反复复朗读,或小诗人领读,或加上动作读,或男女生对读。尤其像《声律启蒙》,诵读安排男女生对读,不知不觉中,对联启蒙意识在他们那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对大量经典诗歌的诵读更是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与感染,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品味诵读,体验语言美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对于语言学习中的小学生,教者应该给他们提供经典的文化知识,让他们从中习有所得。古诗的语言特色是凝练,短小的诗句中蕴含诗人独具匠心的语言创造能力。有贾岛“推敲”佳话,白居易文章精粹,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故诗歌的每一字都有千钧之力,值得品味。李白的诗豪迈奔放、飘逸若仙、想象奇特,比如《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挂出了瀑布的宏伟气势,“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落”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之势,真是神来之笔。又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寥寥几字,工整对仗,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愫。对偶、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不必刻意而教,反复诵读,品味其中,自然得到语言的滋养。诸如此类的古典诗文中大多是语言形式和炼意完美结合的精品,其语言的表达、深邃的蕴意,常使诗文言已尽而意无穷。如果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就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语言熏陶中,将会对他们学好语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三、入境诵读,体味情感美
古诗词的精炼文字表达了深厚意蕴。如果生硬地用白话直解,将词语从诗中抽丝剥茧般提出进行僵化分析,就会将诗歌表达的情感弄得支离破碎,意境荡然无存,再美好的诗歌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味同嚼蜡而已。我们在古诗词教学时,不妨创造诗歌中的氛围,引导学生意会、感悟,让学生走进诗词所创造的情境,聆听诗人的呼吸,感受诗性的心灵之约。如学习王维的《渭城曲》时,投影出示“渭城朝雨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画面,配上《阳关三叠》,悠悠琴声、凄凄惆怅,老师以王维的身份先入其境:“元二啊,我们此时在这里享受柳色青青、空气清新的美景,可是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离开亲人和朋友,就要在飞沙走石的茫茫沙漠中一人徒步跋涉,没有青青杨柳,没有美酒,你喝下这杯酒吧!”此时,让学生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老师继续投入:“这三千多公里的旅程没有朋友相伴,崎岖凶险的路途只有你孤单一人,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相见啊?你喝下这杯酒吧!”如此反复诵读,读出了诗人和友人之间的凄凄离别情,读懂了“更尽一杯酒”的不舍。乐曲、画面、人物形成的离别氛围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品悟诗歌做好铺垫,学生只要通过对诗词的熟读精思,把“静”的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就能体味王维这句千古绝唱的情感张力和生命力,使学生懂得诗情画意,逐步提高美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