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妇联组织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妇联组织(精选8篇)

基层妇联组织 篇1

紫鹃社区地处江东繁华地段,属90年代的老小区。辖区总面积10.05万平方,总户数1786户、4950人。其中,妇女人数为2945人。近年来,紫鹃社区妇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各项要求,充分贯彻“三思三创”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妇联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先后取得了“浙江省和谐示范社区”、“宁波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绿色家庭创建活动示范点”、“宁波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社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强化社区妇联组织网络化建设,增强社区妇联凝聚力。社区妇联始终坚持以党组织为核心,从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制度、提高队伍素质三个方面入手,着力加强自身建设。吸收思想政治素质高、议事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及社区在职干部、居民代表组成社区妇联执委,开展工作。并相应成立了社区少儿工作领导小组、巾帼建设领导小组,为社区妇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还与区、街道妇联密切配合,将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作为社区重点工作来抓,形成了妇联组织总牵头、社区居民齐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发挥社区妇联维权协调组织、妇女维权热线、妇女维权站、家庭纠纷调解站等妇女维权服务机构的作用,努力为广大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维权服务,妥善处理妇女群众的来信来访,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把党的温暖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居民家中。社区妇联还积极探索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和社区建设的新路子,争做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廉洁自律、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已成为一支立足社区、服务居民的新生力量,成为社区工作的顶梁柱。社区妇联还充分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妇女小组长等骨干作用,增强妇女工作的联系、渗透、代表和服务功能,畅通妇女组织与妇女群众的联系渠道,不断提高基层社区妇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开展一系列诸如“就医陪护队”“城管义工市容长效岗”等服务活动,成立了一支22人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分为生活互助组、医疗保健组、市容维护组和卫生督导组,专门为居民送温暖、办实事。

二、健全社区妇联制度规范化建设,增强妇联组织活力。紫鹃社区党委围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党建带妇建的原则,把妇联建设工作摆上社区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社区党委加强与社区妇女的沟通联系,建立了划片定期联系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妇联工作汇报,一起研究妇女工作,认真做好上情下达、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开展活动,并建立了档案制度,及时做好社区妇女工作、活动等各类台账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归档工作,使社区妇女组织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完善妇联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发挥妇联组织的优势。紫鹃社区妇联经常组织社区党员、妇女群众学习党在各个时期的政策、方针,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结合不同时期的专项治理工

作,进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结合“百日消防安全大整治”活动,组织社区妇女志愿者开展创建“平安家庭”宣传教育活动,挨户向居民宣传安全防范、防火灾事故等知识并组织自检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发放宣传知识手册及宣传单。为做好社区妇女再就业工作,社区妇联以深化社区妇女再就业,争创“巾帼文明岗”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爱心编织站”,积极帮助社区妇女创业就业。社区妇联还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利用“家庭婚育服务所”这一平台,定期召开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研究对策,切实抓好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及时解决可能影响妇女家庭稳定的苗头。今年共调处家庭纠纷16起,其中邻里纠纷14起,其它纠纷1起,调解成功率达100﹪,防矛盾激化率达100﹪。

四、深化社区妇联组织参与机制,打造社区妇联工作品牌。紫鹃社区妇联紧紧围绕组织社区参与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卫生、环境、法律、安全进社区活动,在小区内建立长效性的文化宣传协调机制,在居民楼、小区内设立宣传栏,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内容,大力宣传、学习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倡导男女平等。我们认真按照区,街道妇联工作要求,积极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妇女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利用 “三八”节和妇女维权周等契机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大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及家庭暴力有关知识。另一方面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生活技能运动会”,广大妇女同志也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增加了居民的凝聚力,促进了邻里间的和谐沟通。积极开展贫困妇女、贫困家庭帮扶活动。社区本着“对低保妇女做到应保尽保,对应帮妇女作到应帮尽帮”的原则,2010年,在开展的“暖冬行动”中,社区联合街办及驻地共建单位对辖区10余户特困户、低保户进行了慰问,送去米10袋、油10桶、棉衣5件、现金10000元,此外,社区还为28户贫困户办理了医疗救助;为8户贫困家庭办理了廉租房。这些充分体现了党、政府和妇联组织对社区广大妇女的关怀。

同时,紫鹃社区妇联不断拓宽活动载体,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和“节能减排节约型家庭”等活动,要求家长加强自身修养,言传身教,从生活点滴出培养子女健全人格。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并且鼓励家长把争当文明家长、争创文明家庭的活动和争创“双合格”家庭活动紧密结合。紧紧依托社区服务机构,充分调动社区妇女干部的积极性,吸收社区“五老”充实家教宣传工作骨干队伍,构建家教工作网络。并且充分利用辖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构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三结合的立体教育体系。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形式,动静结合地做好教育工作。社区妇联还优化活动载体,把“小公民建设”与“优生、优育、优教”活动及“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我们把对孩子的成功教育作为“五好家庭”的评选条件之一,定期举办座谈会,邀请“五好家庭”成员中的“好婆婆”、“好媳妇”发言,传经送

宝。同时密切配合学校,拓展合作领域,办好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为特色的“健心坊”心理问题咨询学校。邀请专家到学校为家长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介绍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助家长懂得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正确渠道,促使家长改变以往溺爱或动辄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逐渐实现从单纯的教育者到孩子的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转换;促使家庭教育逐步从单向灌输式和封闭型向双向互动式和开放型转化,营造平等、民主、关爱、理解、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社区将认真总结创建经验,在做好全局工作的同时,因势利导,进一步强化特色创建,打造精品,展示形象。真正做到“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

基层妇联组织 篇2

关键词:妇联组织,推动发展,思考

当前, 徐州正处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振兴老工业基地、东陇海地区纳入国家城市化战略格局、融入长三角和进入高铁时代等机遇有效叠加并将持续放大, 为徐州经济社会积蓄了跨越发展的大能量。江苏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期间, 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 对徐州的发展提出“两快两带三先”的新要求。徐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 曹新平书记提出了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新目标。“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需要全市各级各界的共同参与, 需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 广大妇女是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 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积极探索各种渠道发挥妇女半边天在推动跨越式发展中的作用, 这是各级妇联组织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妇联组织在引领妇女积极投身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的独特优势

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团体, 在组织妇女、引领妇女、服务妇女、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起着其他组织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优势必在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政治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组织起着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社会支柱, 是党和政府做好群众工作的有力帮手, 是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妇联组织代表的是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群体利益, 是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的人民团体。做好妇女群众工作, 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维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 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男女两性协调发展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也是党和政府对妇联组织的期望。

2. 在资源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有着占人口半数的工作对象, 是全市最大、最广泛、最具影响的妇女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妇女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在其中发挥了“半边天”的巨大作用, 这使妇联的工作触角得以延伸到社会各领域、各层面。妇联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妇女开展活动, 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 又涉及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 既要团结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 又要教育妇女在家庭文明建设中唱主角;既要组织引导妇女参与民主监督与管理, 又要为弱势贫困妇女奔走呼吁。总之, 凡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妇女群众需求、服务于妇女发展的, 都可以纳入妇联的工作范畴, 给妇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施展才能的舞台。

3. 在工作上具有独特优势。

在长期的实践中, 妇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建立了履行职能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各级妇女组织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机构、协调机构、维权机构, 进一步整合了社会资源, 推动了妇女工作社会化, 在组织动员妇女参与五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妇联组织的良好信誉度, 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也愿意与妇联合作, 共同实施一些推动妇女发展的项目, 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搭建了新的平台。

4. 在载体上具有独特优势。

妇联牵头开展的“和谐文明家庭”、“巾帼创业”、“巾帼文明”、“巾帼维权”等各项活动, 以及实施的“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工程、女性素质提升工程、创业致富工程、家庭教育工程, 覆盖了社会的每个家庭, 涉及到妇女群众的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涵盖了妇女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是建设美好徐州的最好载体。

5. 在组织和队伍建设上具有独特优势。

在妇联组织中有一支“善操作、会落实、能创新”、党性观念强、组织观念强、奉献精神强、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队伍。一批专职妇女工作者和一大批兼职妇女工作者活跃在妇女工作战线上, 她们热心妇女工作, 致力于妇女事业, 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 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 深得群众的信赖。这是妇联组织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于有各级党委的重视, 目前各级妇联已基本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健全的城乡组织网络, 妇联组织植根于妇女群众之中, 更有机会体察民情、了解妇女、服务妇女, 在党联系妇女群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当前影响妇女参与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不利因素

妇联的工作对象和服务人群是广大妇女, 长期以来, 由于市情和历史的特殊原因, 徐州市妇女无论是整体文化素质还是思想解放的程度以及在发展经济中占据的资源和优势都比不上男性,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些影响妇女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不利因素, 限制了妇女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作用的发挥。

1. 开拓意识不强, 思想解放程度不够, 与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步伐不一致。

即使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男尊女卑的潜意识还不同程度的在我市一些妇女的思想中存在, 严重制约着妇女的发展潜能。在思想意识上, 仍有一部分妇女缺乏理想和追求, 不思进取, 缺乏参政意识, 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在经济意识上, 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 部分农村妇女缺乏开拓创新、竞争进取精神, 不想不敢投身高新农业技术产业, 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 不敢冒风险, 不敢创大业、致大富;在家庭生活上, 由于受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 部分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仍然把人生理想、个人生活幸福寄托在丈夫、子女身上, 缺乏自我意识, 缺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心甘情愿地扮演着从属的角色。

2. 文化素质不高, 就业技能不强, 影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掌握。

长期以来, 我市妇女在获得教育资源中始终处于劣势, 虽然这些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下, 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 使年轻女性受教育的权利有了保障, 但在整体妇女群体中, 受过中小学教育的仍占多数, 中老年女性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妇女对自身的期望值也较低, 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部分妇女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 导致妇女整体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妇女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影响了一部分妇女对科学技术和致富技能的掌握, 导致一部分妇女所拥有和所能利用的资源偏少。她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 如对现代化农用机械和高科技技术成果电脑等, 不能有效地使用, 很多农村妇女不能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影响经济收入。对家庭以外的社会资源, 如现代农业的生产信息、各种政策措施、法规和相关的网络信息, 她们更是知之甚少, 严重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

3. 资金短缺, 信息闭塞, 妇女闯市场的外部环境还不宽松。

资金匮乏、信息闭塞是妇女在经济活动中的主要障碍。同时社会上也缺乏一个为妇女创业提供政策、资金、市场、项目、信息、技术等全方位服务的有效机制。很多想要创业的妇女不能及时得到低息贷款的扶持, 即使贷了款, 条件手续也十分烦琐, 贷款的限额也非常低, 导致致富项目难以实施或难以达到预期效益。由于农村交通不便、现代化传媒不发达, 农村妇女要发展致富项目, 大多数人只能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广告中获取信息, 有些广告带有相当大的欺骗性, 妇女的辨别分析能力又非常有限, 所以多难成功, 甚至有些妇女因为采用广告中的错误信息而损失惨重。在项目的获得和技术的掌握上, 很多妇女也处于劣势地位, 这些客观条件冲击着妇女投身经济的信心, 成为妇女创业的一大障碍。

三、妇联组织要积极为妇女全面参与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搭建平台

各级妇联组织要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 为广大妇女积极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搭建平台。

1. 积极搭建服务平台。

坚持以服务来凝聚、以宣传来鼓舞、以活动来吸引、以组织来保证, 全心全意为妇女群众服务。一是关心妇女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形成一心一意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为广大妇女投身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擂鼓助威、保驾护航;三是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提高妇女的参与率、受益率和贡献率;四是提高妇女组织化程度, 带领妇女走市场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2. 积极搭建学习平台。

抓住学习型女性、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群体这三个学习主体, 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这个主题, 从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范围, 为妇女和家庭学习创造条件。一是深化争做学习型女性活动, 积极举办分层次、分职业、分需求的学习讲座和交流活动;二是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 制定实施《建设学习型家庭五年工作规划》;三是深化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 为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积蓄力量、提供智力支持。

3. 积极搭建创业平台。

把妇女中蕴涵的巨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农村, 继续完善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个网络, 全面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 对5万名妇女骨干进行系统培训, 带动50万妇女通过上网学习, 实现增收致富;在城市, 启动巾帼创业就业工程, 全市扶持200个创业项目, 培养2 000个妇女创业带头人, 带动10 000名妇女实现再就业, 鼓励下岗失业妇女在更高层次上拓展就业领域。

4. 积极搭建发展平台。

瞄准人才、政治、经济三个目标, 促进女性在人才开发、参政议政、企业经营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飞跃, 在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发挥女性人才效应。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加大对各条战线优秀女性人才的培养和推荐力度, 促进女性人才的合理流动与使用;二是提高女干部在党政机关、人大政协的比例, 增强女干部的参政议政能力;三是大力支持和扶持各类女企业家的合法经营活动, 带领更多的姐妹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创业发展。

四、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推动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妇联组织的工作定位是在“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结合上寻找突破点, 因此, 围绕推进徐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大局, 积极开发妇女人力资源, 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推动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是妇联组织的战略任务和重要使命。

1. 激发妇女创造活力, 在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妇联组织要紧扣发展主题, 把组织推动妇女参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 开发妇女人力资源, 激发妇女创造活力, 使妇女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激励妇女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 把握妇女发展需求, 强化组织、动员、宣传、引导、服务等项工作, 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和促进妇女创业与就业为重点, 以提高妇女素质为着力点, 构筑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的工作平台和服务体系, 为促进经济与社会、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而不懈努力。一要围绕三农问题, 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搭建平台。要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力度。继续开展科普培训活动, 发放科技资料, 联合农业科技培训部门开展科技大集, 送科技到乡镇行动, 为实用技术培训入户到人提供了条件。给女科技致富带头人赠送《实用种养技术》, 帮助农村妇女提高科技致富的本领。加大对女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扶持力度, 支持她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大对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力度, 使“妇联+协会”成为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个工作品牌;加大农村富余女劳动力转移的力度, 加快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二要围绕城镇经济发展, 为女性创业再就业搭建平台。要把“巾帼示范岗”作为激励职业女性争先创优的有效载体, 突出行业特点, 丰富创建内容, 提高创建质量, 真正使“巾帼示范岗”成为女性兴岗创业的一面旗帜;要加强创业指导, 帮助有创业意向和潜质的女性更好地创业。三要围绕统筹城乡发展, 为城乡妇女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 推动城乡妇女工作的有效对接。组织“巾帼示范岗”与农村妇女拉手结对, 为她们发展生产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等等。

2. 代表妇女利益要求, 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密切联系妇女群众是妇联组织的最大优势。各级妇联要当好党和政府与妇女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通过合理、合法、民主的形式与渠道, 充分反映妇女意愿、切实表达妇女利益。一要建立妇联系统社情民意反馈机制, 更好地了解妇女意愿。要畅通妇联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渠道, 完善各种联系机制。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常委联系执委、执委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等制度, 以利于更好地了解妇女需求, 提供服务;要建立妇联组织信息系统, 形成快捷、准确的信息反馈渠道, 并对信访接待中反映出来的社情民意进行综合分析, 掌握带倾向性的问题。二要构建有效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 更好地代表妇女意愿。要完善调查研究制度, 加强对涉及妇女儿童生存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 及时准确地向党和政府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 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要建立联系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制度, 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 抓住人代会、政协全会的契机, 精心组织有分量的议案、提案, 推动妇女儿童实际问题的解决。注重加强源头参与, 对家庭暴力中妇女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

3. 深化家庭文明建设, 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没有家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新风的倡扬, 也谈不上整个社会的和谐。妇联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 广大妇女对形成和发扬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美好徐州”中, 妇联组织要充分发挥优势, 以富有特色的工作, 凝聚妇女, 带动家庭, 影响社会, 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有更大的作为。一要积极开展家庭文化主题活动, 提高家庭成员素质, 倡扬社会文明新风尚。要抓住家庭美德建设这一重点, 在思想观念上突出“以人为本”, 广泛开展家庭文化主题活动, 在创建主体上突出“家庭成员的广泛参与”, 在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突出让家庭得到实惠, 使创建活动常抓常新。要以“与文明同行, 建和谐家庭”为主题, 进一步加大创建文明家庭的工作力度, 并以此带动“学习型家庭”、“美德在农家”、绿色家庭等单项创建活动, 引导妇女和家庭以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行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按照家庭教育实施规划, 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网络, 创新家庭教育工作新模式, 要确立“以人为本”、“儿童参与”、“亲子互动”、“实践养成”等具有时代特色的家庭教育工作新理念。要以全面提升家庭教育品质为基础, 以培养儿童健康独立的人格为目标, 形成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要求、身教重于言教、提倡两代人文化反哺、在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中相互学习并沟通交流的现代家庭教育新内涵, 精心打造服务未成年人的教育、培训、展示、活动四大平台。抓好对家长特别是母亲的教育, 组织实施“母亲素质工程”, 广泛开展“双合格”活动, 积极开展家庭助廉教育活动, 促进家长成员素质的提高, 引导和带动更多的妇女和家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二要拓展文明家庭创建领域,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要重视发挥家庭在社区中的作用, 广泛开展“讲文明———从我家做起, 从小事做起”的家庭承诺活动, 使文明创建制度花、规范化、人性化, 真正达到了教育群众、引导家庭的良好效果。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只有和社区 (乡村) 的文明创建活动相衔接, 与文明城市建设相呼应, 才会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要不断拓展家庭文明建设的领域, 引导家庭成员走出家庭, 建设社区, 奉献社会, 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扶贫济困、弘扬社会新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做和谐社区 (文明新村) 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三要创 (下转208页) (上接149页) 新“五好文明家庭”活动方式。创新永无止境。顺应时代的需要, 不断开拓创新, 是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得以持久深入发展的关键。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形势的迅速发展, 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工作要把握新的时代特点, 探索新的工作规律, 拓展新的工作视野, 不断实现观念的创新、载体的创新和运作方式的创新, 在创新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实效。要把家庭文明建设定位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家庭美德上, 定位在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和谐的家庭模式上, 定位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上, 定位在不断满足家庭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城乡家庭文化、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上,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创建活动。

4.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在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中发挥参与推动作用。

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 这其中包含了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实现男女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妇联组织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妇女群众的利益作为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 努力探索运用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 营造促进妇女发展的良好环境, 推动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 依法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一要强化国策宣传, 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性别平等意识。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 是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和谐的必然要求。要精心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 掀起国策宣传的新高潮。二要加强源头参与,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妇女发展的法制政策环境, 建立信访咨询服务网络。加强源头参与, 是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 推动建立妇联参与立法和决策的长效机制, 是加强源头参与的制度保障。要充分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妇联的有利条件, 充分发挥“巾帼建功”、“双学双比”、“维权”等各类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 积极反映妇女群众的呼声和要求, 加大协调力度, 拓展维权渠道, 营造有利于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形成全社会都来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支持妇女事业发展, 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提供服务、支持和保障的良好局面。三要关爱弱势妇女群体, 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要高度重视和维护妇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 高度重视对弱势妇女群众的帮扶工作, 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引入性别意识, 建立扶助弱势妇女群体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救助贫困女童活动, 通过妇联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合作, 实施全社会援助的办法, 形成部门齐动、上下联动的格局, 以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 扩大“春蕾计划”的影响和效果。

5. 强化妇女思想教育, 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疏导促进作用。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社会, 对妇联参与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妇联组织既要发挥优势, 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依法维护妇女群众正当权益, 又要协助政府做好理顺情绪、平衡心理、化解矛盾的工作, 教育引导妇女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配合政法机关依法打击侵害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抓好“五无家庭”创建工作, 开展创建试点,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把妇女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基层妇联组织 篇3

全国妇联日前表彰156个全国抗震救灾先进妇联组织和51位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妇联干部。此次受表彰的先进妇联组织有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重灾区和全国其他省区市的各级妇联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联组织,中央、国家机关部委的妇联组织。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级妇联组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全国妇联的要求,在地方党委、政府强有力的指挥下,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了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能作用,树立了妇联组织的良好形象,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国妇联要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妇联干部,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继续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贡献力量。

福建省南平市救助站关爱式救助未成年人独具特色

为了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近期,福建省南平市救助站在正常开展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对流浪未成年人采取特别的关爱式救助方式,为流浪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救助环境。

一是提供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保障流浪未成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二是采取保姆式照料,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24小时特别看护。三是以情感人,充分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情绪安抚和思想劝导工作。四是模拟家庭、校园环境,为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学习方便。五是地毯式搜索联系,确保受助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对于家长无能力接走的流浪受助未成年人,救助站派专人专车护送返乡。

西安市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会

日前,西安市妇联、西安市教育局联合召开了“西安市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暨表彰大会”。各区县妇联、教育

局干部、示范家长学校代表、“家有儿女在成长故事会”优秀选手等参加了大会。

会议总结了近年来西安市家庭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强调下一步要重点抓好落实家庭教育工作“十一五”规划,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加强家庭教育队伍建设,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和抓好留守儿童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会上,表彰了在“家有儿女在成长故事会”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授予碑林区振兴路小学家长学校等41个单位为西安市示范家长学校。会上还就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网络学校作用,办好留守和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等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

广西:节能减排深入到家庭和社区

广西节能减排家庭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市青秀区大板二社区举行。活动倡议全区实施家庭节能“六件事”,自觉担负起节能减排的公民义务,培养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启动仪式现场,由首府南宁市6城区选送的节能减排小制作成果展,汇集了小朋友自制的环保玩具、环保用品。五彩缤纷的作品,向人们展示出丰富的环保创意,孩子们用行动告诉人们:节能减排、美化生活可以从废物利用开始。展览引得群众纷纷驻足观看。

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会议简报 篇4

会议下发了《中共蓝山县委办公室印发〈蓝山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蓝办发{}53号)文件。本次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乡镇妇联组织换届和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会议要求,全县乡镇、街道妇联换届要在12月20日之前完成,同时每个乡镇、街道要在12月底之前完成1个村(社区)妇代会改妇联试点工作,其他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时间应在6月底按要求完成。县委组织部将这次基层妇联改革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县妇联将这次基层妇联改革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妇联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会议通报了全县基层妇联组织改革的背景、基层妇联组织现状、改革的具体要求。会议指出,本次改革力争实现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二是解决“有阵地做事”的问题。三是解决“有经费做事”的问题。四是解决基层妇联群众“参政议政”的问题。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材料 篇5

漯河市召陵区天桥街道漓江路社区妇代会

漓江路社区地处召陵新区繁华闹市,交通便利,东起金山路,西至解放路,北临人民路,南接湘江路,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总户数3796户,总人口11298人,其中有妇女5489人。近年来,漓江路社区妇代会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区、街妇联的正确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开展‚巾帼建功‛,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立足妇联所能,妇女所需,充分履行妇联工作职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团结社区广大妇女为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注重社区妇联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活动机制

漓江路社区注重社区妇代会组织建设,社区主任兼任社区妇代会主任,明确一名副主任担任专职副主任,坚持把理论学习和加强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贯穿于妇联工作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经常进行小组探讨研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制定工作计划及活动安排。通过不断学习和组织开展工作,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为群众及弱势群体服务的意识,提高了更好的为居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注重规范妇女管理,丰富妇女活动内容

漓江路社区把妇女管理及教育工作列入到我们妇女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中。充分发挥社区远程教育平台及社区图书室的作用,坚持持久的组织妇女集中培训学习,重点是学习宣传妇女在家庭中所占地位孝敬父母及公婆从自身做起,教育子女,反家庭暴力等等,同时对她们进行下岗再就业技术知识培训,为她们自主创业打下了坚定地基础。采用观看电教片,‚妇女卫生常识‛‘计划生育’及‘健康知识’讲座使教育内容更加直观,增强了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并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积极性,激发了妇联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老妇女党员李桂娥经常向社区领导献计献策,为社区妇代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余热,充分发挥了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妇女党员良好的精神风貌。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妇女依法维权意识。

漓江路社区妇代会利用法律形式抓宣传,利用‚三八‛节期间,开展以宣传妇女相关法律为主题‚维权宣传周‛,通过展版、设立咨询台、散发各类法律宣传单、播放电影等多种形式向社区妇女广泛宣传法律知识,通过广泛的深入的宣传活动,使妇女群体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使广大群众逐渐认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区妇代会以宣传妇女相关法律为重点,推动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新《婚姻法》颁布实施后,在社区妇女群众中掀起学习宣传婚姻法的新高潮,社区妇联在社区内开办‚五五‛普法学校,对群众进行《妇女权益保障

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母婴保健法》,使社区的妇女群众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完善了社区信访工作网络,建立了妇女信访接待站1个,开通了妇女维权热线,几年来接待上访妇女12次,调解成功率超过95%。

四、积极组织妇女参与经济建设,引导妇女创业建功

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6

进一步加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努力发挥妇联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切实贯彻落实“党建带妇建”工作,武汉市江岸区妇联在后湖街开展了“城中村改造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妇联组织建设”的调研。江岸区妇联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后湖街现有的多种模式并存的基层妇联组织的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等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为在下一步大范围的在“撤村建居”工作中发挥妇联组织作用提供参考。

一、现状

后湖街从2005年开始进行城中村改造,实行3年的过渡期,改变了原有的24个自然村的存在模式,首先是集体经济组织改制,成立了股份制集团公司;其次是撤村建居委会就地翻牌、再次是对新建住宅区域新建社区居委会,因此原有的24个村妇联组织也随之要进行调整和变动:

1、股份制公司、村委会、居委会同时并存中妇女组织情况。现有15个村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建立了股份制集团公司。各公司均建立了党组织和工会;在改制村中有5个村已进行了“撤村建居”成立了社区居委会、按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正准备建立社区妇女联合会,但有一个社区居委会在党支部成员和社区委员中没有女性委员,对建妇联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还有10个村委会在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中,原村委部分人员进入了集团公司担任了职务并同时兼任村委会的工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等待进行“撤村建居”工作。这其中原大部分村妇代会主任均未进入集团公司,故不能再留在村委会工作。这里的妇女工作已严重受到影响。

2、正在进行改制村的妇联组织建设情况。有9个村正在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改制,计划2008年底完成。妇代会主任因受前期各村改制影响,妇代会主任也不大可能进入公司领导层,因此在前景不看好的情况下,有的已各奔东西,有的已没有了工作积极性,妇女工作运作和开展已不畅通。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妇联组织建设严重缺失。从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开始,后湖街原有的24个村的陆续改制状况来看,无论是改制后的公司还是过渡中的村或是已撤村后的居委会,大部分妇女组织或妇联组织的建设受到严重影响,在履行职能方面不能很好的到位。

原因分析:村经过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后成立了股份制集团公司,村民变成了股民,公司按照《公司法》经营运作,它不再承担原来的村民(现在的股民或居民)的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它只按法律规定成立企业工会,而没有建立女职工委员会,原因是大部分工会因没有女性委员而不能建妇女组织,也就是说在企业建立妇女组织还没有条件和基础。如此一来造成了凡是改制后成立的公司、如果董事会或党支部及所设工会中又没有女性成员,妇女工作活动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建立集团公司后,村里的资产全部归入集团公司,但妇女工作又留在过渡期的村委会中或新成立的社区居委会来承担,由于村委会基本上都由集团公司决策层挂名兼任,村委会机构和人员包括妇联都成了空架子;而成立了社区居委会的因制度、经费等等客观原因,各种关系还未理顺,不十分规范和健全,所以也未建立社区妇联。种种原因导致了改制后会有一段时间基层妇联组织的缺失。

2、妇女工作经费和人员难以保证。原因分析:首先是没有女性领导牵头妇

女工作,造成妇女工作难以到位。原因是女性难以进入改制后的公司管理层,公司高层基本由男性垄断,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公司对妇女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妇女各项活动的开展,而且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中因没有女性,在兼任村委会工作中也会影响村妇女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刚刚成立的居委会中有的也没有女性委员。其次工作经费十分困难。村中所有资产全部由改制后的公司掌管,村委会开展活动只能靠向公司申请,而居委会的各项活动也只能靠政府每月办公经费。这些经费也只能应付日常的水电、电话、报刊等开门费。

3、影响妇女儿童权益的及时落实。由于妇联组织机构设置的缺失,人员配备、工作经费中的问题,正常的工作受到了影响,对妇女的合法诉求无法及时解决,特别是在改制中存在的妇女儿童的老矛盾、新问题的出现,也难以有妇联组织出面解决,而后湖街今年将全部完成改制,村民基本都会变成股民和居民,如此下去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就会影响整个后湖街辖区妇女工作的开展。后湖地区女性占总人口的半数,妇女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妇女儿童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家庭纠纷、社会矛盾不能及时的化解,势必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隐患。

三、建议和对策

妇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领导下的重要群众组织,要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在加强党组织建设同时带动和促进妇联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努力发挥好妇联组织的作用。针对下步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提出如下建议:

1、与江岸区委组织部认真研究,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党建带妇建”工作意见(岸组[2007]39号)文件。建议街工委按照这个文件精神,建立“党建带妇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度。切实加强对妇联和妇女工作的领导。做到“五带”,即带思想建设、带组织建设、带班子建设、带队伍建设、带阵地建设。及时研究和解决妇女工作和妇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建到哪里、妇联基层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妇女,哪里就要建立妇联组织的原则。特别是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在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新问题。

2、街道妇联组织要急党政所需,想妇女所想,尽妇联所能,主动争取党组织的重视支持,做好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指导工作,在撤村建居妇联组织建设中,做好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以新的社区居委会成立为契机,以完善社区妇联组织为出发点,要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妇女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出发,把优秀女性选进社区妇联组织。并做好全面的情况沟通、上下衔接、信息反馈工作。

3、改制后的公司。应有明文规定在工会中设一名女工委员,由党组织中的女性委员兼任女工委员承担妇女工作,为公司内的女职工服务,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维护她们的合法权益。并积极动员和引导有条件的公司,设立女职工委员会。

4、撤村建居的。建议:一是在选举社区居委会时同步选举社区妇联,由当选的居委会党支部女性委员或居委会成员中的女性,作为社区妇联主席候选人,经选举后,负责社区妇女工作。二是在居委会选举前,广泛宣传发动女性参与竞选,避免成立后的居委会没有女性。三是对已经成立的没有女性的居委会,建议能通过设立一名女性专职书记兼任社区妇联工作或是在居委会女性“专干”中选出一名负责社区妇联工作。四是因在改制过渡期,尽量不影响工作,除政府对居委会的拨付的经费外,集团公司也应有计划的给予补贴。使居委会能较好的渡

过困难期,并能在建居后起好步开好头。

基层妇联组织 篇7

1国企基层党建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促进发展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任务。河南油田党委全面提高了思想认识, 真正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固本强基水平, 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艰巨性作为一项基础性、关键性、长期性的工作,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大措施, 狠抓落实, 做到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把基层党组织切实整顿好、建设好。为此, 油田党委紧密围绕企业经济建设这个核心开展党的基层建设, 围绕增储上产、降本增效开展“创新增效攻关”活动, 组织广大党员在生产经营、科技攻关、管理创新、市场开发主战场上立项目, 解难题。首先, 在10多家改制企业单位中开展“两爱三新” (即要求改制企业的党员爱企业、爱岗位, 树立新观念、新目标, 做出新贡献) 的党建活动, 使改制企业的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能够以身作则组织党员、率领群众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开拓外部市场, 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其次, 公司党委又及时开展了“树形象, 强素质, 增信念, 比贡献”的党建活动。再次, 许多党员率先带头外出服务, 查找市场, 还采取与群众“手拉手”结对子形式一起开拓市场创效益。

通过抓好自身建设, 引导、组织和依靠广大党员, 带领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开拓创新,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实现了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这样, 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就有了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实际存在的“点、线、面”, 有力地支撑起了河南油田这座国企大厦。

2国企基层党建要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和理论品性, 它要求全党的理论和实践都体现出时代性、规律性和创新性。河南油田作为一家国企基层单位, 其工作具体、任务繁杂, 必须不断创新领导方式, 必须不断创新思维方式, 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工作措施, 才能找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切入点, 才能在创新中固本强基, 在创新中发展经济, 在创新中管理社会, 在创新中服务群众, 在创新中凝聚人心。时代在向前发展, 社会环境在不断改变, 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唯有坚持与时俱进, 研究新问题, 探究新方法, 不断提高学习创新能力, 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 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增强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本领。河南油田党委坚持从实际出发, 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 时时察觉和研究前进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不断从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中汲取营养, 鼓励基层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创新思路、创新办法, 积累新的经验, 取得新的成效, 使其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努力克服部分党员群众中存在的不会创新、不敢创新、不愿创新、畏惧创新的不良精神状态, 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使一切有利于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努力形成与时俱进、开创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必须落实到基层, 每个党组织都要认真履行组织党员学习的职责。”河南油田党委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开展了“一学三带” (即党员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做学习型党员, 要带头完成生产任务, 创造一流业绩;带头钻研本职业务, 争当行业技术尖子;带头联系群众, 建设企业凝聚工程) 的党建活动。以建设“四好”班子为目标, 以“负责任、有能力”为活动载体, 坚持和完善两级党委中心学习制度, 建立、落实学习考核机制, 组织对领导干部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 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和新进领导班子人员培训班, 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企业创新力、执行力、创建学习型组织等专题讲座, 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此外, 进一步完善和实施《河南油田学习型组织建设指导意见》,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在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中的作用, 通过“创建学习型科室、学习型班组、争做学习型职工”活动, 提高职工素质, 营造全员学习、全面学习、全程学习的良好氛围。

3国企基层党建要与人本理念相扣合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层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 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 这就要求基层党建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河南油田党委通过抓党建和开展各项活动, 时刻体现服务群众的宗旨。他们开辟多种渠道, 为油田下岗待业人员再就业开设多个公益性岗位, 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 关注困难职工群众的生活, 深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扶困助学、节日慰问等活动, 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把组织的关怀带给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此外, 局机关还开展了“首办责任制”、“文明窗口创建”等活动, 提出以“改善辖区环境, 提升管理水平, 服务广大居民”为主题的党建工作目标, 制定了党员领导干部承包联系点制度, 开展“党员进小区”和“党员结对子”活动。

4国企基层党建要与党内民主相融合

党内民主是保持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和促进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基层民主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的基础工程, 也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按照十七大要求, 树立发展党内基层民主的新理念, 拓展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新途径, 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好地发挥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在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 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河南油田党委采取组织推荐, 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候选人,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式, 增进党员或党员代表对候选人情况的了解。这样, 通过健全和完善公正、科学、合理的党内基层选举制度和机制, 不断增强了党内基层民主选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使广大党员行驶选举权的过程真正成为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的过程, 努力实现了组织满意、党员公认、群众拥护的统一。

5国企基层党建要与人才战略相吻合

十七大报告指出“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 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之一, 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也是我党一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着力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团结和谐的党的基层领导干部队伍, 使其树立基层正确的执政理念, 提升科学执政能力, 对于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证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首先, 要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 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河南油田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 以培养选拔高素质、高层次人才为重点, 通过薪酬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配套的选人、育人、用人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员工流动机制。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领导干部, 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领导干部队伍, 以保证党的政治路线在基层单位的有效落实。要把那些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人品正、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既强调其领导决策能力, 又强调其协调领导能力;既注重其专业管理能力, 又注重其社会关系能力;既要其具备政治思想素质, 又要其具备自我创新精神。为此,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5.1十分重视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按照“双向进入, 交叉任职”的原则, 实行基层队党政交叉任职, 一岗双责, 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养和使用;选准配强党支部书记, 选择一批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具备一定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熟悉本单位生产经营业务和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 充实到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来。

5.2加强其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河南油田党委通过多渠道, 多种形式, 致力于干部队伍团结协作意识的培养, 发挥每个干部的聪明才智, 努力解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

5.3加强其改革创新意识的培养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潮流, 也是科学发展观对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 落实以人为本理念, 突破传统思维方式, 用开放思维思考, 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 在继承中求得创新, 在创新中求得发展, 才能适应成长成才的需要和和谐发展的需要。其次, 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 支持人才干成事业, 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 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同时, 建设好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三支队伍。建立领导人才重点培训、优秀人才优先培训、紧缺人才超前培训、队伍素质整体培训的分层培训网络。科学设岗、优化配置, 达到岗适其事、人适其岗、位尽其才、人尽其用。建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 让合适的人才干合适的事, 实现能职匹配。此外, 油田党委还注重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培养, 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 选送经营管理、专业技术骨干到国内重点高校或国外培训, 帮助人才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通过培训谋划未来。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 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企业党的基层组织作为企业生产建设的基本单位, 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能否抓好基层组织工作,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 关系到企业工作的全局。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 在更高的起点上, 我们振奋精神, 团结一致,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河南油田发展的战略目标上来, 使油田基层党建的全部工作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 始终充满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J].中国共产党, 2010, (3) .

[2]刘云山.以高度政治自觉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3) .

[3]陈长治.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博士) , 2004, (4) .

基层妇联组织 篇8

关键词:失辍学大龄女童;培训;经验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7-4244(2010)06-0132-04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界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男性和女性。女童包括18岁以下的所有女性,12-18岁的女童被称为大龄女童。女童教育是当今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重大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和传统的男尊女卑性别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男女在受教育方面的性别鸿沟十分显著,男童往往有接受教育的优先权,女童受教育机会仍低于男童,女童的入学率和完学率低于男童,辍学率高于男童,许多女童未读完小学就已经辍学,能进入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女童就更少,造成了大量的失辍学女童。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在脱离了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之后,往往过早地承担起家务劳动的重担,与外界交往机会减少,获取外界信息量下降,生活单调封闭,处于一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成为女童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群体。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救助措施,例如“两免一补”政策和“春蕾计划”等无法惠及她们。这些女童在生存和发展中面临的大量问题无人问津,这将不利于女童自身及其家庭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把中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失辍学大龄女童作为关注的主要对象和目标人群,通过对她们进行培训使这些女童学习了技能,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和提高。各级妇联组织为此付出了积极的努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以甘肃省实施“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为例,探讨妇联组织在培训西部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工作中的经验和作用,以期引起各级妇联组织和更多的有识之士对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使更多的贫困大龄女童受益,并不断提高妇联组织进一步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能力水平。

一、“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简介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的全称为“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和英国国际发展部贫困地区大龄女童技能培训和妇联能力建设合作伙伴项目”(ACWF/DFID Adolescent Girl Training and Capacity Building Partnership Program) ,是由中国商务部与英国国际发展部签署,由全国妇联执行的中英女童国际合作项目。也是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第一次以合作伙伴形式实施的项目。该项目在中国西部云南、四川、甘肃三个省的六个国家贫困县,即西畴县、彝良县、平昌县、仪陇县、天祝县和秦安县实施。项目实施的时间为2004年11月-2006年11月。项目经费总投入200万英镑。项目的目标是使贫困地区15-18岁大龄女童平等地参与中国主流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从中受益。项目有两个重要产出,一是通过对大龄女童进行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法律权利意识培训,增强她们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通过研究、宣传倡导活动的开展,提高妇联组织的能力建设。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的特点主要是:第一,从项目目标看,强调女童的平等权利,并通过增强女童权利和能力来促进她们参与社会的发展。平等权利和提高能力是贯穿项目的主线;第二,项目将女童的教育培训与脱贫、健康、赋权结合起来,是一个女童发展项目;第三,项目将培训、研究、宣传倡导及妇联组织能力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承,互为推进。

二、甘肃省实施“中英大龄女童合作

伙伴项目”的成果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在甘肃省把武威市的天祝县和天水市的秦安县选为项目实施县。两县均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天祝县是藏族自治县。“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项目自2004年在甘肃省实施以来,覆盖了两个项目县所有的乡镇,共培训贫困大龄女童4250名,培训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教育、卫生、新闻、农牧等相关部门人员4500多人次。经过培训的女童有50人重返校园继续读书,1500多人赴北京、南京、兰州等地外出打工就业,329人在当地就业,其余2000余人也用自己在培训中学到的技能参加家乡经济建设。项目在甘肃省的实施到2006年11月圆满结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该项目使贫困失辍学大龄女童树立了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增强了自信,改变了许多女童的命运和她们家庭的生活状况,在当地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也受到了全国项目办和中外评估专家的肯定和好评;甘肃省、秦安县和天祝县妇联组织在当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级妇联干部在项目组织、管理、协调、实施方面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三、甘肃省妇联在培训西部贫困地区失辍学

大龄女童工作中的主要经验

为了使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建立了全国项目办公室,在各项目省、县也建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甘肃省妇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省项目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甘肃省妇联儿童部部长任省项目办主任。秦安县和天祝县的县委和县政府主要领导人担任县项目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县妇联主席任县项目办主任。“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在甘肃省的成功实施,凝聚了省、县、乡各级妇联干部的心血和智慧,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妇联组织和其他相关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密切配合、领导重视、跨部门合作是项目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

大龄女童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妇联组织是“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的执行单位,但是,妇联作为一个群团组织,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和影响力都是有限的。因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甘肃省、县项目办多次与省、县相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政府、私营企业、资助人和非政府组织加强对贫困女童提供服务,转变公众对女童教育和性别平等的态度。为此,省、县项目办多次与政府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就教育、计划生育、扶贫、劳动保障、残疾女童保护等工作进行协调,使其政策和工作的实施能够对贫困女童倾斜。甘肃省项目办曾专门召开了省人口委、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劳动厅、省司法厅、省残联、团省委等12个省直部门参加的协调会,研讨女童发展问题;在甘肃省“女童论坛”上也邀请这些部门的领导人与贫困失辍学大龄女童直接面对面对进行对话交流,让他们了解女童在生存和发展中的需要和问题,并帮助女童解决问题,成效十分显著。秦安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共有县、乡30多个部门给与项目大力支持,并为女童提供优惠政策;天祝县的女企业家为女童捐款捐物,优先录取接受了项目培训的女童到自己的企业工作,并为女童提供免费培训。

(二)学习借鉴国际项目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服务弱势群体的新型工作模式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是英国国际发展部与中国非政府组织第一次以合作伙伴形式实施的项目,对各级妇联组织特别是基层妇联组织来说都是一次学习和挑战。甘肃省各级妇联干部通过项目培训以及与中外项目专家的交流、沟通和磨合,逐步接受了国际项目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在项目设计、规划、执行和监测评估过程中能够洋为中用,创造性地开展项目工作,积累了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培训大龄女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经验,有助于今后继续申请和执行其他国际项目。

(三)通过积极有效、形式多样的宣传倡导和社会性别意识培训改变了干部群众传统的性别观念,为女童培训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传统的男尊女卑、男高女低、男强女弱的性别观念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根深蒂固,忽视女童、歧视女童的现象普遍存在。甘肃省、县项目办在“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实施过程中,围绕“女童进步”这一项目的核心信息,运用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面向社会开展广泛的宣传倡导活动,通过举办社会性别意识培训班、张贴海报、发出给女童和家长的一封信、文艺演出、制作发放磁带光盘、书写标语、入户动员、制作项目专题片和广播、报纸、杂志、电视宣传等方法宣传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权利,特别是女童应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以及儿童优先的原则,增强干部和群众的社会性别意识,提升社会性别敏感度,为儿童特别是为女童赋权,转变一些女童、家长和干部陈旧的性别观念,破除农村女童早婚早育等陋习,既增强了项目的知晓率,有助于家长积极支持女童参加培训,也营造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女童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运用参与式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对大龄女童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保证了培训的效果

甘肃省、县项目办在“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运用参与式培训的理念和方法,尊重被培训者个人的价值和观点,营造民主、平等和信任的培训氛围,让大家共同参与、充分交流,共同提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案例分析等参与式方法,寓教于乐,让学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培训,通过参与培训积极动手动脑,不再把学习和培训看作是一种任务和负担,降低了对学习的敌对、畏难和恐惧心理,增强了培训的效果,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实践证明,参与式培训是对大龄女童很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

(五)邀请项目专家和相关人员编写针对女童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并将参与式培训的理念融入培训课程设计,使女童培训工作有章可依

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文化水平低,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因此培训前尚没有针对这些女童特点和需要的培训教材。全国项目办组织专家和有关项目工作人员,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开发了大龄女童培训大纲,编写了女童实用生活技能、实用生计技技能和实用语算的培训教材和培训手册。这套教材内容丰富,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女童易学、易用、易懂,是目前国内针对大龄女童开展培训的较好教材。在全国项目办编写教材的基础上,甘肃省秦安县和天祝县又根据本地实际对培训教材进行了修改和调整。秦安县项目办结合本县“果蔬之乡”的实际,聘请农林部门专业人员编写了以生态农业和果树种植等方面知识为内容的《实用生计技能补充培训教材》。教材内容为:《科学建园》、《苹果疏花疏果》、《苹果套袋》、《贴字苹果生产技术》、《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苹果的加工与处理》、《修剪》、《病虫害防治》、《小麦锈病的防治方法》、《果树栽培》、《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技术》和《认识现代化农业》等。天祝县项目办结合本县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海拔高、气温低等特点,补充了特色农业、畜牧业、草产业、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中药材种植等方面的内容,编印了《天祝县生技技能补充教材》。这些培训教材在其他地方的女童培训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各地可以在此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进一步补充完善。

(六)把女童培训项目和发展劳务经济和农牧民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积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农村和粮食产区,而且其中大约70%是妇女和儿童,真可谓“妇女有一张贫困的脸”。因此,甘肃省、县妇联干部在“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女童和她们家庭的脱贫致富挂在心上,通过多方联络积极为培训后的女童创造外出务工或在当地就业的机会,拓宽女童的就业务工渠道,帮助创业女童家庭增加收入。甘肃省2000多名受训女童通过外出务工或在家乡从事特色经济等,已经创造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例如,天祝县妇联和项目办先后向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北京国天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各大宾馆、医院、酒店、商场等单位输送大龄女童386名。创业女童不仅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贫困面貌,而且激发了周边一些农村妇女的创业意愿,使项目产生了积极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当地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七)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各级妇联干部和项目工作人员为女童付出了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把“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做成了一项“爱心工程”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在甘肃省实施两年多的时间里,凝聚了各级党政干部、妇联干部、项目工作人员和国内外专家等许多人的爱心。贫困失辍学大龄女童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文化水平低、自卑心理严重,针对她们的特点,妇联干部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女童的自尊心,激发女童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精神风貌。许多妇联干部为了女童牺牲节假日,为女童捐款购物,与女童同吃同住,一些干部腾出自己的办公室作为女童的培训教室,培训教师对女童认真负责,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女童,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事例。女童常常亲切地称项目办人员和培训老师为“妈妈”、“姐姐”或“大哥”。

(八)通过实施项目积极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联合其他部门出台帮扶女童的政策,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有大量的失辍学女童,能参加“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培训的女童毕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多依靠外力与项目的支持,资金保障与各级领导的重视相结合,使个别地区和项目实验点出现了女童教育快速发展的景象。但这种‘外援型’发展模式的致命弱点,在于发展难于持久,一旦资金用完,项目结束,一切又返回到原起点。”[1]为了超越“外援型”项目的限制,使更多的贫困大量女童受益,甘肃省妇联明确提出了“依托项目、制定政策、实现项目持续发展”的要求,并联合甘肃省人口委、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省劳动厅、省司法厅、省残联、团省委等12个省直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甘肃省贫困大龄女童工作的意见》的政府文件;天祝县制定了《天祝藏族自治县关于印发落实贫困失辍学大龄女童优惠政策的通知》、《天祝藏族自治县失辍学大龄女童及贫困妇女生产生活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等三项政府文件;秦安县制定了《关于印发秦安县扶助贫困大龄女童优惠政策的通知》和《关于印发秦安县关爱女孩行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九项政府文件。省、县各部门均提出了继续帮扶女童的具体措施。另外,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逐步扩大”的工作思路,甘肃省准备在全省推广女童项目,以点带面,造福全省更多的贫困女童和贫困妇女。武威市和天水市已经率先在全市推广女童培训,其他市、州已经确定先抓好一个试点县(一般都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县),然后逐步推广女童和农村妇女的培训。这将对在甘肃省更好地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社会性别主流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在甘肃省已经实施完毕,项目的实施为基层妇联提供了培训农村贫困女童和妇女的比较成功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借鉴意义。但愿更多的贫困女童和妇女能够在妇联组织和其他政府、非政府组织的帮扶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藏键.教育:离西部贫困地区女童还有多远[J].妇女研究论丛,2000,(3).

[2]史静寰.教育、赋权与发展: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教育研究回顾[J].妇女研究论丛,2007,(1).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下一篇:广东省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