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2025-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共8篇)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篇1

说明:加*部分是选考内容,一般涉及较少;不加*为必考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5%)

1、信息、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

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信息处理。

*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媒体化、传输高速化、网络化)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现代信息技术的标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作用。(一般了解)

3、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指导: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对人们的社会活动有用的各种信号的统称。信息本身不是实体,而是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包含的内容;信息可以有多种方法和形式来传递和表示,如语言、数字、文字、符号、动作表情、声音、图形、影像、电视、电波等,但它们本身并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载体。计算机、光纤、通信卫星是新技术环境下主要的信息载体。(理解)

信息、物质与能源被称为人类活动的三要素。

2、信息的传递:信息通过信息的载体进行传播。

3、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与人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类似,即包括收集信息、存储与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过程。

4、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网络技术,因特网是网络技术的典型应用。

模块二: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5%-10%)

1、计算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计算机发展简史,计算机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目前所处的阶段,计算机发展的趋势(微型化、巨型化、网络化、智能化)。(一般了解)

*

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位进制,为什么在计算机中要采用二进制,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3、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内存、外存(软、硬磁盘、光盘等)),输出设备。

各个部分的作用

*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4、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哪些软件是系统软件,哪些是应用软件。

5、计算机系统安全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计算机病毒的一般防治方法。

*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黑客,*计算机犯罪。

6、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认识知识产权。

在计算机使用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

认识到计算机犯罪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

了解我国有关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律法规。

学习指导: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 至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其主要元件为:

第一代:电子管;第二代:晶体管;第三代:集成电路

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目前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做为主要元件的第四代计算机。

2、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硬件系统:指计算机中由各种电子线路、机械装置等器件组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是由输入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运算器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

 输入设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数据。常用的有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用于把计算机处理好的信息输送出来。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分为内存储器(内存、主存)和外存储器(外存、辅助存储器、辅存)。

内存,又叫主存储器,主存,是程序运行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主要场所,也就是说,内存中的信息是计算机正在使用的,其功能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内存通常做成“内存条”插在主机主板的内存扩展槽上。其构成如下:

外存,又叫辅助存储器,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当要运行这些程序时,必须将它们读入内存(RAM),其作用相当于笔记本;它的特点是:存储容量相对较大,存取速度相对较慢;断电后,信息不会消失;常见的外存有:软盘、硬盘、光盘、U盘、磁带等。

(2)软件系统:是计算机中的程序、数据和有关资料。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 系统软件:与计算机硬件直接联系,是提供系统服务和用户操作接口的基础软件。主要功能是对计算机系统的资源进行高度控制、管理和服务的。操作系统、语言编译系统、诊断程序都是系统软件。

如WINDOWS操作系统等。

 应用软件是根据某些特定需要而编制的专用程序。如OFFICE2000(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ACCESS)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检索系统等。

*了解“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模型:二进制、程序存储及其工作原理。

第四部分、文字处理(25%-30%)

1、处理软件的初步认识

熟悉字处理应用程序(WORD2000)主窗口。文档的新建、打开与保存。

2、文本的编辑与修改

基本的文字编辑(文本的选定、插入、移动、复制、删除),剪贴板的操作(剪切、复制、粘贴,相应的键盘命令)。

3、文本的格式化

文字的格式化、段落的格式化。

4、版式设计

页面设置(纸张设置、页边距设置),*页码插入。

*

5、对象插入

图片插入、图片格式(线条、填充)设置、图片大小的调整、图片的文字环绕设置。*

6、表格处理

插入WORD表格、设置表格格式(单元格的拆分与合并、表格线的格式设置、表格中数据的对齐方式设置)、可以制作出简单实用的表格。

第五部分、网络基础及应用(10-15%)

1、网络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网络,*网络的基本功能,*网络的分类。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服务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因特网提供的基本服务

域名的概念,域名的格式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和下载

熟悉一种浏览器(IE),能用这种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

*可以在网上进行信息搜索。

可以进行信息下载(网页及网页中图片的保存,数据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熟悉OUTLOOK EXPRESS,掌握创建新邮件、发送邮件、接收邮件和保存邮件。*添加邮件附件和保存邮件附件的方法。

学习指导:

1、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线路连接多台计算机以及相关的硬件设备组成的。*它的基本功能是资源共享和实现远程通信。*网络按传输距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等。

2、互联网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世界范围的巨大计算机网络——全球性计算机网络,它的英文名字叫Internet。

*它能提供以下基本服务:

(1)浏览WWW:提供WWW服务的机器叫做WWW网站,网上冲浪

(2)电子邮件E-mail:可以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快捷、便宜、高效的通信方式

(3)文件传输FTP:传输文件,上传下载如同在自己机器上操作一样

(4)远程登陆Telnet: 提供远程连接,运行命令和设置属性等

(5)网络新闻Usenet:类似论坛形式的提供对新闻服务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篇2

一、高校课程考试模式的现状

1. 高校课程考试的性质。

高校课程考试与高考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等选拔性考试有本质的不同。选拔性考试一般系统性较强, 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适当的难度, 必要的区分度, 更关注总分, 例如高考, 一般设定分数线, 但不限单一课程的成绩。而高校课程考试和国家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类似, 是一种水平测试, 它关注的是考生是否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知识体系, 通常以百分制六十分合格。

2. 高校课程考试的分类。

高校课程考试按考试试题设置可以分为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按考试的性质可以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按考试的形式可以分为书面考试和上机考试;按时间节点不同, 可以分为期中、期终考试及平时测验等。考试的类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关键在于针对课程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考试方法。

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模式的选择

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模式, 必须理解其学科特点。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一般包含信息技术相关概念、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网络应用、数据库基础、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等。课程尽管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介绍, 但实际应用中更需要的是动手操作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 考试模式的选择主要关注以下几点:

1. 采用标准化考试。

标准化考试从1986年起, 在全国推广使用, 一直有争议。有命题专家指出, 标准化考试虽然有很多优点, 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比如:只适合考查求同思维, 不适合考查求异思维;只能考查思维的结果, 不能考查思维的过程等。总体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标准化考试在测试语言能力, 譬如语文、英语等环节还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标准化考试相对而言更具有系统性, 其试题编制的组织形式是开放型的、分散型的、经常性的。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考试试题可以采用题库的形式, 把任课教师组织起来, 结合课程大纲, 设计试题组成试题库, 这样能够规避各个任课教师各自为政, 出现封闭型的、突击性的编题, 试题出现很强的随意性, 导致水平测试的标准产生较大的偏差, 不利于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标准化考试试题库量大, 并可适时更新, 知识面宽, 能比较全面地考察考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 通常能够防止学生猜题、押题,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进而推动教师的教学工作。

2. 注重对实践的考核。

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不仅仅是一门以阐述理论为主的课程, 虽然当中也有一些理论的知识, 但更多的是基础的理论常识, 带有科普的性质。它的目的还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处理办公软件、使用网络等计算机技能, 因此在组织试题库时, 可以采用主观试题同客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 适度加大试题库主观题的分量。在形成考试试卷时主观题的分值要适当提高, 这样不仅能够规避全部采用选择性试题, 不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展思维的缺点, 更可以保证试题有效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3. 以上机考试代替书面考试。

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各高校已经具备了学生上机考试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 纸上谈兵永远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例如对一篇文档按要求进行编辑处理, 即使学生掌握了这一技能, 但通常也不可能清楚每一个下拉菜单的子项功能, 这时若要求利用书面考试的方法他也很难陈述清楚, 最终影响考试的效果。如果直接上机操作, 完成了编辑任务, 则说明他掌握了该知识点。上机考试能够有效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对于客观性试题, 可以通过阅卷评分系统实现计算机阅卷, 大大提高评卷效率, 降低差错率, 并可对试卷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4. 平时测验与期终考试相结合。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是知识点多, 平时加强对学生的考察能够有效地督促学生加强学习, 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平时的考察成绩和期终考试的成绩按照适当的比例得出, 这样可以防止一次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 例如学生发挥失常或者考试作弊, 这样能够保证考试的效度。

四、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机考的实现

信息技术基础考察实现机考在现在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下是可以实现的。计算机在高校已经大量普及, 相关计算机考试系统也已经比较成熟, 这有大量文献的介绍。结合文献资料和我校实际, 我个人认为功能可以向以下方面拓展:

1. 远程测试。

远程测试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效率得到巨大提高,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得远程测试成为现实。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坚持诚信考试, 远程测试模式就会得到极大发展。

2. 增加评分和统计分析功能。

如前所述, 学生的学业成绩需要综合考虑其平时的学习状况, 因此可以在评分环节中增加总评分功能。同时为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必须增加统计分析的功能。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 我们可以知晓学生学习的难点, 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可以更好地改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这才是高校课程水平考试的目的。

综上所述,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并非目的, 而是作为一种水平测试手段, 选择合适的考试模式能够有效增加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 在硬件和软件兼备的情况下, 高校应该结合课程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课程考试模式, 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 提高人才的质量。

摘要:高校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采用上机考试方式, 结合平时的考察情况, 能够比较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学业水平, 结合试卷评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 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成本, 通过编制合适的考试软件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白杨.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讨.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8, (8) .

[2]杨向东.综合考试模式实施探析.教学与管理, 1999, (11) .

综合素质评价融入信息技术考试中 篇3

关键词:新课标;考试;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230-02

新课标的一系列改革创新的理念中,对“评价”显得格外重视。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也被改革提到突出位置。如何在组织考试的工作中,充分应用新课标理念,采取更为科学的评价,从而获得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情况。这是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的问题。由于新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要把综合素质评价融入信息技术考试中,我们在组织实施考试工作时,从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和考试结果各方面,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

一、考试内容

传统考试多以抽象的理论、陈旧的概念以及呆板的公式为主要考试内容。考查的主要是学生记忆性技巧性方面的能力,根本无法考查综合素质。要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重在考察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1.少一些名词解释,多一些分析与理解。对概念枯燥的记忆,不仅令学生了无兴趣,即使记住了,也未必真理解。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毫无益处。研究表明如果对概念真正理解了,即使不能完全复述,也能在实践中很好地应用。因此我们的考试理念中,要对涉及概念定义的考试内容以更接近生活实践的问题出现,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网络安全、网络使用道德规范,不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现,而是提供案例,让学生分析体会判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既能考查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考查到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

2.少一些公式与计算,多一些方法与应用。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数据计算,计算机能非常准确快捷地完成。因此现代社会对计算速度和技巧的要求也就显得不重要了,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教育重点也应该从注重计算速度和技巧转变为注重方法与应用。

3.少一些理论,多一些实践操作。理论从实践中来,需要到实践中检验。这是科学研究的唯一方法。新教育理念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论创新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和照搬现有理论,而是模拟前人走过的路,利用实践实验来获得理论结果,或者把现有理论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因此我们的考试也不能让学生抄写现有理论结果,否则就成教条主义了。如计算机的组成、网线双绞线的线序,就可以让学生拆装一台整机、制作一根网线,能开机、上网就说明学生掌握了,即使失败重做,记忆也会很深刻。

二、考试方式

综合素质从实践中获取也必须在实践中评价与检验。因此考试方式应以实践为主,综合应用多种方式方法。

1.开卷与闭卷。现在有些学科实行了开卷考试。开卷考试可以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开卷考试既可以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可以考核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开卷考试要收到应有的效果,命题质量是关键,特别是应避免闭卷考试内容开卷化,那些学生可以简单地从教材上找到答案的题目不适合用于开卷考试。

不是所有学科都要实行开卷考试,闭卷考试仍然是目前考试的主要形式。这种考试方式能够比较准确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闭卷考试一般是就所学书本的内容进行的考试,对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与综合能力较难考核,有引导学生死记硬背、死读书之嫌,适合理论性强,要求准确记忆的课程。

2.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是综合素质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学生除了要具备独立完成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操作外,和同学协同合作的精神也不能缺少,要考查学生的交流合作素质,在考试中就必须提供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

如word知识的考查,可以让学生独立设计一张贺卡,也可以让学生设计一张小报,专题网页制作一章,因为工作量大,需要的知识结构丰富,有规划,有设计,有资料收集,有文字撰写,有网页技术等。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专题网站的制作。

3.成果综合展示。同学完成的作品最后要展示,展示方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可以打印出文稿,可以制作成演示幻灯片,可以发布成网站,也可以排练成节目演出等。通过综合展示可以了解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发展情况,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

三、考试结果处理

1.打破唯分数论。考试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评价的多样性,新课标注重的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因此学生考试分数不是评价的唯一依据,即使考试分数不理想,也应该保护学生的自尊、自信,不要采取过激的处理方式,给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学生的进步和突出之处,应多给予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加学习的动力。

2.强调“自评”和“互评”的方式。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考试评价中来。学生对自己的基础情况非常清楚,在考试过程中,哪些方面自己感觉进步了,哪些方面不如以前了,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做详细分析与评价,这也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同学之间因为在一起合作一起参与实践,每个同学的所作所为同学都看在眼里,让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同学在同班同学中横向比较的水平。

3.教师评价同时进行。对学生评价的同时,也该对考试的组织者——教师,做一些必要的评价。评价教师的考试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评价教师组织管理情况是否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考核。

通过对信息技术考试各个环节的分析,探索出如何将综合素质融入考试之中。综合素质是学生成才的关键,这要求我们教师必須彻底打破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物流信息技术 考试重点 篇4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有 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

2.物流系统的信息要求有 运输业务的信息需求、储存业务的信息需求、物流配送的信息需求。

3.地理信息系统由五个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

4.ERP的功能作用在企业管理的四大方面:物流管理模块、生产控制模块。财务管理模块、人力资源模块。

5.GIS的工作流程需要完成:位置、条件、模式、模拟、趋势 五个任务或过程。

6.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运输路线的模型、最短路径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

7.全球定位系统由 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 三大部分组成。

8.EDI的标准主要分为:网络通信标准、处理标准、联系标准、语义语法标准。

9.EDI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引进采购进货单、引入出货单、引入催款对账单、引入转账系统。

10.GPS在车、货运行系统中的应用有:出行路线规划、车辆导航与跟踪、交通指挥、紧急援助与反劫防盗。

11.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12.物流EDI的参与对象有:货主,承运业主,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协助单位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

13.EDI的国际标准是 联合国EDIFACT标准。

14.GPS系统特点有:功能多、精度高、覆盖面广、定位速度快、信保密性高、系统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漫游性能好、移动业务数据可靠、开放度高、资源共享程度高等。

15.物流信息电子化的主要手段有:自动识别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16.数据管理技术有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库管理。

17.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三大类。

18.常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QL。

19.物流数据处理过程为:各种信息源、数据搜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传输、数据输出。

20.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包括五个方面:系统调研、系统逻辑设计、系统的物理设计、系统的实施、系统的维护和评价。

21.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库、模型、操作规程。

22.物流信息按信息的来源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23.GPS系统包括以下三大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信号接收机。

24.EDI的直接利益包括哪些?无纸化贸易,节省费用;减少重复录入,减少错误,信息传递快、可靠性强,数据安全保密,增加贸易机会;缩短付款时间,有效加快资金周转,改善现金流动;更快提供决策支持信息,并及时得到确认;有助于改善贸易伙伴各方的关系,与贸易伙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提高办公效率和可靠性,改善质量和提升服务;提高文件处理速度,简化中间环节,使内部运作更加合理化;提供信息查询、报文标准格式转换及信息增值服务等。

25.物流EDI的参与对象有:货主,承运业主,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协助单位和其他的物流相关单位。

26.构成EDI的三要素是:硬件和软件,通信网络,数据标准化。

27.变量储运单元是按基本计量单位计价,以 随机数量 销售的商品所组成的储运单元。

28.RFID系统由 信号发射机(射频标签)、信号接收机(阅读器,也称识读器或读写器)、编程器、天线等部分组成。

29.EPC即 产品电子代码,是基于RFID与Internet的一项物流信息管理新技术,它通过给每一位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分配一个全球惟一的代码来构建一个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食物互联网(简称“物连网”)。

30.二维条码根据不同的编码方式,可分为 行排式二维条码、矩阵式二维条码。

31.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 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33.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可分为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三大类。

34.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功能、可视化功能、制图功能、辅助决策功能。

35.目前国际EDI标准是 联合国EDIFACT标准。

36.车辆GPS定位管理系统中监控中心部分的主要功能有:出行路线规划、车辆导航与跟踪、交通指挥、紧急援助与反劫防盗。

37.网络GPS系统的功能有:计划管理服务、调度服务、安防服务、信息服务

二、单选题(每题2分)

1.条码不包含(A)

A)数量信息 B)数字信息 C)标志信息 D)符号信息

2. 数值型数据有(B)

A)字符型B)实型C)日期型D)逻辑型

3.物流管理信息的基本功能不包括(D)

A)事务处理 B)控制 C)预测 D)集成4.以下哪个不属于条码(D)

A)UPC码 B)EAN码 C)39码 D)BNC码

5.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不包括(A)

A)人员 B)软件 C)模型 D)规范

6.EDI的基本框架不包括(D)

A)计算机应用 B)通信网络 C)数据标准化 D)操作规范

7.MPRⅡ的内容与MPR的主要区别不包括体现在(D)

A)增加了对生产能力资源的管理 B)增加了车间管理 C)增加了仓库管事D)增加了运输管理

8.数据长度的单位是(C)

A)M B)个 C)字节 D)位

9.数据的三个基本特征不包括(B)

A)数据名 B)日期 C)类型 D)长度

10.GIS的基本功能不包括(D)

A)空间信息查询和分析 B)可视化 C)辅助决策 D)跟踪车辆

三、简答题(每题5分)

1.什么是IT?

是指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泛指凡能拓展人们利用信息能力的技术。

2.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哪些主要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企业资源信息技术。

3.什么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是以现代管理思想和理论为依据,以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信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技术基础,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进行物流信息收集、存储、加工、更新维护、输入、输出和传输的集成化人机系统。

4.什么是条码?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5.什么是GPS?

是利用空间卫星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及信号接收机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进行全方位导航和定位的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也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6.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提供用户共享软件、共享信息、共享外设、互相通信和共享处理的能力。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

7.物流EDI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网络运营的可靠性和第三方认证问题。

8.局域网由哪些部分组成?

网络硬件和网络软件

9.什么是EDI。

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按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

10.数据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

11、GIS软件系统应具备五项基本功能是什么?

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编辑与处理,数据存储与管理,空间统计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

12、什么是物流信息技术?

是指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

13、什么是贸易单元128码?

是一种可变长度的连续型的字母数字式条码,可携带大量信息。

14、简述条码识别原理。

应用条码符号的光学特性,通过条码识别系统进行光电转化、信号放大及整形,将条码转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

15、请说明二维条码的特点。

信息容量大,准确性更高,编码范围广可以表示图像数据,纠错能力强,保密防伪性好,全方位读取,可用多种阅读设备读取,无需另接数据库。

16、EDI是通过哪些方面对物流作业的成本产生影响的。(有待商榷)

引入采购订货单、引入出货单、引入催款对账单、引入转账系统

四、综合题(每题15分)

1.请设计一个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请谈谈MRPII的基本原理及其与ERP的区别。

3.请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对于物流的重要性”的理解。

五、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GPS:是利用空间卫星星座(通信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及信号接收机对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用户都能进行全方位导航和定位的系统。

2、LRP:物流资源计划技术,是在制造资源计划、能力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功能集成的结果。

3、EDI:是指商业贸易伙伴之间,将标准、协议规范化和格式化的经济信息通过电子数据网络,在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自动交换和处理。

4、条码的字符集:是指某种码制的条码符号可以表示的字母、数字和符号的集合。

5、通用商品条码:指用于单个商品的包装箱上的EAN商品条形码。

6、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

7、空白区:条码起始符、终止符两端外侧与空的反射率相通的限定区域,是没有任何符号的白色区域,它提示条码阅读器准备扫描。

8、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资源与环境等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9、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

信息技术考试题目及答案 篇5

一、判断题(大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小题)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几何作图功能地主要特点是作图规范,且学生易操作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2.资源要保证按时接收,按时分类整理,并进行保存和应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3.百宝箱中要使用的图形(即放在信封下的图形)要设计为拖动副本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4.为了检测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以及知识间的关系,最常使用的软件是概念图软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5.在灵活性方面,交互白板比PPT强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6.Flash是一个矢量动画软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7.教学评价结束之后,整个课时的教学的教学活动也就随之结束。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8.网络学习空间只属于技术领域范畴的概念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9.MOODLE平台可以协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索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0.微课能解决学习者的实际问题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1.教师应改变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由“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2.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3.防护罩也是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设备之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4.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及表现的评价,设计中应根据评价的内容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应充分考虑培训主体庞大,充分考虑教师群体间的差异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6.学科教学工作坊不是聚焦一个学科的主题。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7.教师的专业性指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8.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材料仅为书本和教师提供的扩展资料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9.中小学的微课一般控制在10分钟以内,高校微课一般控制在15分钟以内。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单选题(大题总分27分,每题1分,共27小题)20.本课程的示例中运用XLS直接生成统计图的教学案例,是在()一个课题中运用到。

A.苏教版四下《认识折线统计图》

B.人教版一下《统计》

C.人教版五上《统计与可能性》

答案:C 解析:

21.计算机安全包括?

A.操作安全

B.物理安全

C.病毒防护

D.以上皆是

答案:D 解析:

22.按照对学生感官的刺激的差异来分,电影、电视、录像、激光影碟等通常又称为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觉媒体

D.交互媒体 答案:C 解析:

23.以下属于交互式媒体在运用于学科教学的优点是

A.呈现方式简单

B.按设计步骤演示

C.无声音动画效果

D.保留课堂的生成

答案:D 解析:

24.1996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推广()软件,以此软件为教学平台,开始组织“CAI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课题,从而开始了课程整合的实验

A.FrontPage B.authorware C.公式编辑

D.几何画板

答案:D 解析:

25.以下哪一点不属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内容()

A.个人网络知识管理

B.开展娱乐 C.个人网络自主学习

D.个人网络社交

答案:B 解析:

26.哪款应用同时兼容Microsoft Word文字处理与Excel电子表格

A.Office2 HD B.Pages C.Numbers D.Keynote 答案:A 解析:

27.本课例增加了哪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传统课程所没有的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三维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

28.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组员的努力,这一概念叫做 A.积极的组织配合

B.互赖性

C.积极的相互依赖性

D.合作性

答案:C 解析:

29.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运用网络的以下哪个特点()

A.共享和交流

B.开放性

C.信息容量大

D.信息传播交互性

答案:A 解析:

30.学习小组的组建原则是

A.组内异质

B.组间同质

C.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D.组内同质,组建异质 答案:C 解析:

31.如果学生在默写生字词时笔划顺序错误,老师选择下列哪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资源?

A.教师口述生字词的笔画顺序,让学生同时练习

B.学生自己对照课本上的笔画顺序,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C.放映多媒体软件制作的动画,来演示生字词的笔画顺序

D.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一笔一划地演示正确的笔画顺序

答案:C 解析:

32.有效的()可以与教学活动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为教师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A.学习评价

B.教师评价

C.课堂评价

D.自我评价

答案:C 解析:

33.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属于哪类软件?()

A.学科软件 B.技术资源

C.数字教育资源

D.通用软件

答案:D 解析:

34.工作坊中评价设计的工具是什么?

A.电子档案袋

B.评价量规

C.过程性评价

D.学习契约

答案:B 解析:

35.课件的案例中提到的项目的初衷是

A.提高教学效率

B.提升学生成绩

C.解决教学问题

D.改变教师观念

答案:D 解析: 36.在正常情况下,清华永新卫星接收卡的IP地址自动设置为

A.10.10.255.X B.255.255.255.X C.10.10.10.X D.10.255.255.X 答案:A 解析:

37.应用“百宝箱”时,想要设置背景,应该把背景图片放在那里?

A.顶层

B.中间层

C.底层

D.背景层

答案:D 解析:

38.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小组相互作用的类型()A.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C.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

D.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答案:D 解析:

39.几何画板软件中要调用深度迭代选项,须按住____键不放,然后单击【变换】菜单,选择【深度迭代】

A.Shift B.Ctrl C.Alt D.Ctrl+Alt 答案:A 解析:

40.MOODLE中文本页内容不分段落显示,表情图标以图形形式显示的文本格式是:

A.Moodle自动格式

B.纯文本格式

C.Markdown格式

D.文档格式

答案:C 解析:

41.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A.关联性原则 B.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42.教师参与引导哪种学习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受益最大?

A.介绍项目情景的时候

B.探究必学内容的时候

C.面对困难的时候

D.参与小组讨论的时候

答案:A 解析:

43.下列关于数码相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有内部存储介质

B.数码相机输出的是数字或模拟数据

C.数码相机拍照的图像可以通过串行口、SCSI或USB接口送到计算机

D.数码相机可用于音频信息的处理

答案:D 解析: 44.下面不是布尔逻辑运算符的是

A.NOT B.OR C.AND D.NEAR 答案:D 解析:

45.在Premiere中,对音频的调节可分为“素材”调节和()调节。

A.调音台

B.声音

C.时间线

D.轨道

答案:A 解析:

46.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观点,下列哪一个不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策略

A.开放性策略

B.自上而下的策略

C.自下而上的策略

D.情境性策略 答案:C 解析:

多选题(大题总分54分,每题2分,共27小题)

47.与文本信息相比,图片信息()。

A.图片信息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B.而且图片信息不受宏观和微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C.一般比较直观,抽象程度较低,容易阅读

D.比较抽象,不易阅读

答案:BD 解析:

48.Photoshop中下列有关参考线描述正确的是:()A.必须在打开标尺的状态下才可以设置参考线

B.在使用移动工具的状态下,按住Alt键的同时单击或拖动参考线,就可以改变参考线的方向

C.参考线的颜色是不可以改变的

D.参考线是可以设置成虚线的

答案:BD 解析:

49.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A.多样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实时性

答案:ABCD 解析:

50.按商业活动的运行方式来划分,电子商务可以分为哪些?

A.间接电子商务

B.完全电子商务

C.非完全电子商务

D.直接电子商务

答案:BC 解析:

51.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容器功能的特点有:

A.辨别正误

B.师生互动

C.活跃氛围

D.正确可拖曳,不正确返回

答案:ABCD 解析:

52.适合于群组讨论的网络交流方式有()。A.电子邮件

B.论坛

C.论坛

D.实时聊天

答案:BCD 解析:

53.下列关于Premiere软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Premiere软件与Photoshop软件是一家公司的产品

B.Premiere可以将多种媒体数据综合集成为一个视频文件

C.Premiere具有多种活动图像的特技处理功能

D.Premiere是一个专业化的动画与数字视频处理软

答案:ABC 解析:

54.LAMS中“分支对象”的形式有:

A.Teacher-Selected Branching B.General Branching C.Grouping-Based Branching D.Tool-Output Branching 答案:ACD 解析:

55.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等功能

A.个人空间

B.在线交流

C.教师工作坊

D.答疑管理

答案:AC 解析:

56.项目学习介绍包括的内容?

A.提出基本问题

B.激发兴趣并吸引学生

C.解答问题

D.设定项目角色

答案:ABD 解析:

57.网站内保存教育资源的方式

A.网页资源保存

B.网页链接保存 C.网站整体下载

D.软件资源保存

答案:ABCD 解析:

58.浏览器的基本组成元素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和哪些元素

A.工具栏

B.地址栏

C.内容显示区

D.状态栏

答案:ABCD 解析:

59.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选择、应用媒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下列关于媒体选择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媒体一般是灵活可替换的,关键是看在给定的条件下何种媒体最合适

B.每种媒体都存在长处与短处,不存在一种可以适应所有教学情景的万能教学媒体

C.媒体的应用效果依赖于教师的设计,媒体在教学中处于辅助地位,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

D.每一种媒体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因此媒体选择与应用的实质是研究媒体的内在规律

答案:ABC 解析:

60.以下属于AECT’77教学资源的有 A.设计的资源

B.评价的资源

C.利用的资源

D.教学的资源

答案:AC 解析:

61.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诊断性评价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前实施

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等

C.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施后进行,得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的最终成绩

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某单元结束后的小测验。

答案:AB 解析:

62.网络学习空间的模型结构包括哪几层()

A.用户层

B.控制层

C.虚拟资源层

D.物理层 答案:ABCD 解析:

63.微课的选题特点

A.一节微课通常只讲解一个知识点或典型问题

B.微课的讲解比较随性,没有严格要求

C.该知识点要足够“微”

D.能解决学习者的实际问题

答案:ACD 解析:

64.一般投影仪的分辨率为

A.1024*768 B.1000*600 C.1080*800 D.800*600 答案:AC 解析:

65.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的设计原则有

A.关注过程

B.关注结果 C.主体多元

D.关注学生

答案:AD 解析:

66.网络研修需要参与的对象是

A.骨干教师

B.校研员

C.教学副校长

D.一线教师

答案:ABCD 解析:

67.区域学科教师工作坊的基本角色包括?

A.参与者

B.控制者

C.专业者

D.促进者

答案:ACD 解析:

68.教学过程监控的具体方法()A.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必须制定有相应的制度、方案和实施细则

B.形成性考核

C.入学测试

D.实践教学环节

答案:ABCD 解析:

69.学习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科学的学习评价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B.科学的学习评价制度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

C.科学的学习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

D.对教与学的活动开展发挥适时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答案:ABCD 解析:

70.自主探究学习包括两个方面()

A.学生个体的独立自学

B.认真听老师讲授

C.学生群体的协作学习

D.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答案:AC 解析:

71.合作学习分为以下几个模型

A.小组学习

B.信息化合作学习

C.分工合作

D.团队配合

答案:BCD 解析:

72.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

A.眼

B.肩

C.脑

D.手

答案:ACD 解析:

73.每一个学习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所以一般一个学习小组,要有

A.组长

B.常务组长 C.常务副组长

D.学科组长

病案信息技术考试试题 篇6

1.病案的医疗作用主要是 D A.备考 B.守信 C.凭证 D.备忘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D

2.病案对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 E A.监督作用 B.教学作用 C.实践作用 D.记录作用 E.备考作用

正确答案:E

3.记录患者健康状况的记录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 C A.纸张 B.磁盘 C.图像 D.光盘 E.缩微胶片

正确答案:C

它们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缩微胶片、磁盘、硬盘、光盘或其他设备。4.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称为 E A.病案 B.诊籍 C.脉案 D.病志 E.病历

正确答案:E

5.目前,病案的称谓已不再仅指医疗记录,而是指更为广义的健康记录,这种改变首先出现在 E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E.20世纪90年代

正确答案:E 6.病案的载体可以是 C A.图表 B.文字 C.光盘 D.录音 E.图像

正确答案:C

7.医疗过程中的每一次活动都应有记录。一份好的病案,除具有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特征外,还应包含 A A.能够确定患者的身份、支持医生的诊断、评判医疗的合理性 B.对病情的分析 C.对该疾病的检查 D.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认识 E.对该疾病的医疗措施

正确答案:A

8.一份高质量的病案内容应当包含 E A.对病情的分析 B.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认识 C.对该疾病的检查 D.对该疾病的医疗措施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9.狭义的病案管理是指 A A.对病案物理性质的管理 B.建立完整的索引系统 C.卫生信息服务

D.信息的加工、分析统计 E.对医疗信息资料进行质量监控

正确答案:A

10.广义病案管理的含义是 D A.归档 B.提供服务 C.物理性质的管理 D.卫生信息管理 E.分析统计

正确答案:D

11.病案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包括 E A.对病案管理技术、方法、标准的研究 B.对病案收集、整理、加工方法的研究 C.对病案工作流程的研究

D.对病案教学规律、人才培训的研究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12.病案所具有的信息作用主要是指 B A.加工后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料 B.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料 C.信息管理 D.教学信息 E.研究信息

正确答案:B

13.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病案在医疗付款方面新的作用是A.收费作用 B.查询作用 C.凭证作用 D.记录作用 E.管理作用

正确答案:C

14.纵观病案发展史,医疗记录的记载方法有E A.石刻

C B.碑文 C.纸草 D.壁画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15.我国病案记录最早产生于 B A.东晋 B.西汉 C.商代 D.春秋战国 E.19世纪初

正确答案:B

16.根据考古,已知的商代时期医学文字记录的载体是A.石头 B.帛 C.甲骨 D.竹简 E.纸张

正确答案:C

17.我国最早的医学文字记录出现在 B A.25000年前 B.3500年前 C.200年前 D.770年前 E.476年前

C 正确答案:B

18.一般认为我国现代病案管理的起始时间是 C A.1861年 B.1900年 C.1921年 D.1922年 E.1924年

正确答案:C

19.病案资料的收集是病案管理工作的第一步,住院病案工作流程应始于 E A.挂号室 B.病案科 C.医生工作站 D.护士工作站 E.住院登记处

正确答案:E

20.不属于病案资料收集内容的是B A.检查化验报告 B.影像胶片 C.医疗操作记录 D.病程记录 E.患者主诉

正确答案:B

21.我国第六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B A.1995年8月在武汉召开 B.1996年9月在成都召开 C.1997年10月在南京召开 D.1998年11月在天津召开 E.1999年12月在上海召开

正确答案:B A.德国慕尼黑 B.英国伦敦 C.中国北京 D.日本东京 E.美国纽约

正确答案:A

23.病案管理人员对收回纷乱的病案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的工作称为 B A.加工 B.整理 C.收集 D.利用 E.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24.在病案的形成方式中,目前只用于门诊病案排列的是 A A.IMR B.SOMR C.SOAP D.POMR E.CMR 正确答案:A 22.第十二届国际病案大会的主题是“卫生信息管理的未来”,大会举办的地点是A 25.教学医院应提倡使用的病案整理排列方式是C A.一体化病案 B.标准化病案 C.问题定向病案 D.门诊病案 E.资料来源病案

正确答案:C

26.病案整理过程包括资料的装订,病案装订的方式是 B A.上装订 B.左装订 C.右装订 D.下装订

E.整理后再直接装袋

正确答案:B

27.病案加工是将资料中的重要内容转换为信息,一般是采用A.索引形式 B.反馈 C.疾病编码 D.整理 E.电子病案

正确答案:A

28.目前,我国病案管理中的加工主要是对 D A.资料排列整理 B.病案编号 C.形成电子病案

A D.病案首页内容 E.医院统计

正确答案:D

29.关于病案保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保管是指病案入库的管理

B.保管病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利用

C.最好的保管病案体系是:单一编号+尾号排列+颜色编码+条形码 D.保管对病案库的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E.保管好病案与其排列系统、编号系统、示踪系统、借阅规定有关

正确答案:C

30.不属于病案质量控制范畴的是E A.出院病案的回收率 B.门诊病案的当日回库率 C.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率 D.病案内容质量 E.医疗收费的合理性

正确答案:E

31.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开始采用病案保存的方式是 B A.纸张 B.缩微 C.光盘

D.病案信息电子化 E.条形码

正确答案:B

32.美国在四所大型医院中开展了病案管理专业教育的时间是B A.1921年 B.1935年 C.1965年 D.1985年 E.1993年

正确答案:B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E.1994年

正确答案:D

34.病案管理人员的职责是E A.收集与整理 B.加工与分类 C.统计

D.保管与提供病案信息服务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35.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病案统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C A.1979年在上海召开 B.1980年在北京召开 C.1981年在南京召开 D.1982年在天津召开 33.病案管理专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目录》的时间是D E.1983年在武汉召开

正确答案:C

36.病案管理的发展趋势是E

A.向卫生信息管理方向发展、广泛深入涉及医院经营管理 B.对传统病案的电子化加工 C.专业人才在今后十年有强烈需求 D.涉及医疗纠纷和法律案件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37.关于病案科(室)的设置和隶属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病案科归属于医技科室

B.归属职能科室,具有行政管理职能 C.既有业务管理职能又有行政管理职能 D.二级以上医院应在院长领导下工作 E.初级医疗机构应隶属于主管医疗工作的部门

正确答案:B

38.不属于病案委员会管理职责范围的是 C A.调查了解病案书写、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B.考核病案书写质量,提出奖惩意见

C.参与医疗人员职称评定,审核新技术的开展 D.指导临床医师书写病案

E.制定病案表格,提出表格印刷、式样的要求

正确答案:C

39.关于病案科(室)的职责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E A.满足院内、外及社会需求,提供信息服务 B.参与建立病案管理的信息网络,开展病案管理的科学研究 C.提供各级各类信息和统计报表,参与医院管理

D.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病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40.我国医院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合理的配比不应少于 B A.50:1 B.100:1 C.150:1 D.200:1 E.250:1 正确答案:B

41.病案管理专业的要求规定,病案科主任 E A.至少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

B.应具有较高的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C.应具有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学历 D.应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A.15~20m B.25~50m C.35~60m D.45~70m E.55~80m 42.病案科应设有供医务人员讨论、分析、参阅病案的阅览室,其总面积为B 正确答案:B

43.病案科工作人员需有独立的办公室,每人最少应拥有的工作空间面积为 D A.3m B.4m C.5m D.6m E.7m 正确答案:D

44.病案科必备的工具书不包括C A.国际疾病分类ICD-10 B.医疗操作手册 C.计算机应用

D.英汉医学词典、中英文字典 E.临床和基础医学著作

正确答案:C

45.使用光盘技术贮存管理病案需配备的器材不包括 D A.刻录机 B.光盘存储服务器 C.打印机

D.数字化阅读复印机 E.扫描仪

正确答案:D

46.病案科工作人员之间的差异不包括E A.能力的差异

B.态度和人事适应的差异 C.平衡承受的差异 D.职业自豪感的差异 E.性别的差异

正确答案:E

47.与工作相关的可变因素中,“工作人员从事工作的独立性及所受限制的程度”指的是 A A.自治权 B.工作价值 C.工作条件 D.多样性 E.反馈

正确答案:A

48.病案保护工作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保护病案的A.完整性 B.方便性 C.科学性 D.适用性 E.安全性

正确答案:A

49.病案库房的建筑原则为 B A.防火、防潮、防光 B.适用、经济、美观 C.防盗、防湿、防热 D.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 E.防烟、防霉

A 正确答案:B

50.病案库房的建筑应遵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是 D A.方便性 B.经济性 C.美观性 D.适用性 E.耐用性

正确答案:D

51.病案库房的防水、防潮重点不包括 C A.地面 B.屋顶 C.病案柜周围 D.四周墙体 E.门窗

正确答案:C

52.要做好病案库房的防火安全工作,在病案库房内应该 E A.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B.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C.电源线路要经常检修

D.安置有火灾报警装置和消防设备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53.下列不属于病案库房最基本设备的是C A.空气调节装置 B.病案架 C.熏蒸箱 D.活动梯 E.防火设备

正确答案:C

54.影响病案耐久性的因素不包括 E A.纸张的耐久性 B.病案字迹材料的耐久性 C.记录病案材料的耐久性 D.光盘的耐久性

E.病案信息电子化的耐久性

正确答案:E

55.造纸植物纤维的种类中不包括B A.种毛纤维 B.合成纤维 C.禾本科纤维 D.木材纤维 E.韧皮纤维

正确答案:B

56.木材纤维原料不包括 A A.雁皮 B.云杉 C.落叶松 D.白杨 E.臭松

正确答案:A 57.造纸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C A.淀粉纤维素、木素 B.纤维素、矿物纤维 C.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 D.细菌纤维素、合成纤维 E.淀粉纤维素、木素、细菌纤维素

正确答案:C

58.造纸植物纤维中,能提高纸张耐久性的化学成分是 A A.纤维素 B.木素 C.半纤维素 D.树脂 E.灰分

正确答案:A

59.能用来造纸的化学成分中纤维的长度与宽度平均比值 C A.大于20 B.大于25 C.大于30 D.大于35 E.大于40 正确答案:C

60.在一定条件下,纤维素可以和水发生水解反应,是纸张损坏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纤维素水解的因素不包括 E A.酸 B.酶 C.温度 D.碱性物质 E.氯化

正确答案:E

61.纸张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与纸张的耐久性密切相关的是E A.制浆 B.漂白 C.打浆 D.施胶、加填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62.在纸浆料中加入抗水性的胶体物质和沉淀剂,经过沉淀和干燥成膜的生产过程,称为 D A.制浆 B.漂白 C.打浆 D.施胶 E.加填

正确答案:D 63.纸张施胶的作用是

A.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易扩散 B.提高纸张的白度 C.提高纸张的强度

D.纸张吸墨性好,不透明度高 E.使纸面均匀、平整、光滑 正确答案:A

64.纸张的主要性能中不包括

A.物理性能 B.光学性能 C.高分子性能 D.化学性能 E.机械性能

正确答案:C

65.纸张的物理性能包括

A.定量 B.厚度、紧度 C.吸收性 D.施胶度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66.在纸张的物理性能中,评价其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是

A.定量 B.厚度 C.紧度 D.施胶度 E.吸收性

正确答案:D

67.纸张的机械性能是衡量纸张耐久性的重要指标,其中不包括

A.耐磨度 B.抗张强度 C.耐破度 D.耐折度 E.撕裂度

正确答案:A

68.纸张的化学性能中,能反映纤维素水解、氧化程度的指标是

A.水分 B.酸碱度 C.灰度 D.铜价 E.黏度

正确答案:D

69.促使病案纸张老化的原因不包括

A.保存病案的外界环境

B.纸张在生产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 C.酸碱物质

D.纸张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变化 E.纸张使用时的机械损坏

正确答案:E

70.病案纸张的选择原则是

A.耐久性、经济实用、方便保存 B.耐久性、高档美观、方便保存 C.耐久性、经济实用、方便运输

D.方便近期保存、机械性能好、经济实用 E.防虫防霉变、经济实用

正确答案:A 71.适合作为病案用纸的纸张类型是

A.新闻纸 B.书写纸 C.干法静电纸 D.打字纸 E.印刷纸

正确答案:B

72.需要永久保存的病案资料应选用的书写纸为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E.U级

正确答案:E

73.可以用于传真和计算机打印的病案资料用纸是

A.干法静电复印纸 B.传真纸 C.打字纸 D.复写纸 E.新闻纸

正确答案:A

74.字迹材料的耐久性主要决定于色素成分和字迹材料的转移固定方式,最耐久的色素成分是

A.天然颜料 B.天然染料 C.炭黑 D.合成染料 E.人工颜料

正确答案:C

75.遇光后不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字迹不褪色的字迹材料是

A.红墨水 B.复写纸 C.圆珠笔 D.碳素墨水 E.铅笔

正确答案:D

76.书写病历一般不宜使用纯蓝墨水,主要原因是

A.色素成分主要为酸性墨水蓝,易溶于水,耐晒性、耐水性差B.属于直接染料,水溶性好、耐酸碱 C.色素成分是酸性大红C,易溶于水 D.墨水中缺少稳定剂 E.色素成分为碱性染料

正确答案:A

77.影响病案字迹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是

A.灰尘 B.光 C.火 D.虫 E.微生物

正确答案:B

78.导致缩微胶片老化的因素不包括

A.片基老化 B.明胶的化学分解 C.影像变色 D.带基变脆 E.明胶的酶解

正确答案:D

79.胶片病案的保管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胶片入库前要检查,已受潮、霉变现象的不能入库

B.保存母片的库房温度应控制在13~15℃,湿度在35%~45%范围内

C.胶片库房应保持通风,定期用化学药品进行杀虫、去湿工作 D.不同材料的胶片不能放在同一库房内,应分开存放 E.胶片的包装材料不能含有酸、碱、氧化剂等有害物质

正确答案:C

80.磁带按使用可分为四类,其中不包括

A.录音磁带 B.视频磁带 C.影像磁带 D.仪用磁带 E.数字磁带

正确答案:C

81.磁带管理和保护方法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磁性载体病案远离能产生磁场的设备

B.控制温度,高温能加速磁分子的热运动,使磁性消失,使带基受破坏

C.磁带保存信息时间有限,可定期转录

D.应将存放磁带的带盘或带盒平放置结实、牢固的铁皮柜中 E.操作人员在使用磁带时,需戴手套操作

正确答案:D

82.光盘可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

A.视频光盘、只读型光盘、可擦写光盘 B.只读型光盘、追记型光盘、可擦写光盘 C.音频光盘、一次性光盘、数据光盘 D.视频光盘、数据光盘、音频光盘 E.数据光盘、追记型光盘、一次性光盘

正确答案:B

83.光盘存储技术目前应用广泛,资料显示光盘的使用寿命为

A.5~10年 B.10~20年 C.20~30年 D.30~40年 E.40~50年

正确答案:B

84.影响光盘老化的外在因素不包括

A.光盘的写读功率 B.光盘的写读方式 C.记录结构 D.空气湿温度 E.空气污染物 正确答案:C

85.下列保管光盘的措施中,正确的做法是

A.光盘要经常使用,以防止霉变

B.光盘要定期用有机溶剂擦拭,以保持光盘的清洁 C.最适宜光盘长期保存的温度范围是10~20℃ D.光盘的存放要远离热源、酸碱等有害气体和强磁场 E.保存光盘的库房要定期用磷化铝片剂进行熏蒸杀虫

正确答案:D

86.烟草甲虫的幼虫发育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为

A.14~24℃,70%~75% B.16~35℃,70%~75% C.30℃,70%~75% D.32.5℃,45%~60% E.32.5℃,70%~75% 正确答案:E

87.我国常见的档案主要害虫不包括

A.黑蚁 B.烟草甲虫 C.书虱 D.档案窃蠹 E.毛衣鱼

正确答案:A

88.消灭档案害虫的最好时机是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交配期 E.产卵期

正确答案:B

89.档案害虫能够以库房、纸张为生存条件,不断繁殖。所具备的特性包括

A.耐干性、耐热性、耐寒性 B.耐饥性 C.杂食性 D.繁殖力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90.可以作为病案药物防虫剂的是

A.橘皮 B.冰片 C.樟脑 D.黄柏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1-2题共用备选答案)A.病历 B.诊疗记录 C.病案 D.医学记录 E.病程记录

1.在医疗过程中的医疗记录称为 A 2.完成或暂完成的医疗活动的医疗记录称为 c 正确答案:1.A;2.C(3-5题共用备选答案)A.医疗作用 B.教学作用 C.医院管理作用 D.医疗付款凭据作用 E.历史作用

3.在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正确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病案信息所起的作用是

4.通过对病案资料的统计加工才能发挥的病案信息作用是

5.被称为“第二类医学书”的病案信息作用是

正确答案:3.A;4.C;5.B(6-8题共用备选答案)A.病案保管及利用 B.病案收集 C.病案加工 D.病案整理 E.病案服务

6.病案管理的基础工作是

7.将病案资料中的重要内容转换为信息的病案管理工作是

8.向医务人员提供病案及有关信息,协助其设计研究方案的病案管理工作是

正确答案:6.B;7.C;8.E(9-10题共用备选答案)A.对病案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质量检查、评估 B.对医技人员的诊疗水平进行监控 C.对病案书写质量检查进行监控 D.平均住院天数的监控 E.药费比例的监控

9.病案管理质控主要是

10.病案内容质控主要是通过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篇7

以江苏省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为例, 包括一门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和一门选修, 选修来自《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编程》等几种中的一种。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并能顺利操作Windows 2000/xp系统和Ms Office、IE、VB等应用软件, 才能通过测试, 进而才能有资格参加高考。

但是只会操作Windows系统和基于Windows平台的软件就算是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吗?显然不是。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 即使是最常用的软件如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浏览器等网络应用软件, 也有很多种, 而且有些软件的市场份额并不比微软的同类产品低, 性能和功能也不差, 为什么考试单单考微软的产品应用呢?

不容否认, Windows系统是目前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 特别是在桌面应用领域。但是随着Linux的异军突起, 各种Linux发行版本已经在从嵌入式到服务器的全线领域向微软公司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以Android、Meego为代表的基于Linux的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及其变种, 已经确立了对Windows mobile系统的优势地位;在桌面领域, 全球各大PC厂商都有预装Linux的产品, HP、DELL、ACER、Lenovo等全球知名的PC厂商无一例外;在服务器领域, RHEL、Debian、SUSE、Ubuntu等各大发行版产品与Windows Server系列拼得你死我活, 旗鼓相当;在最高端的超级服务器、高性能计算领域, Linux更是笑傲群雄, 一枝独秀。全球运算速度最快的500台电脑排名里面, 微软只有6台, 仅占可怜的1%, 这和500台中占90%的Linux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数据来源于www.top500.org) 。

浏览器领域, IE曾经是当仁不让的老大, 自从以随操作系统绑定加免费的手段击败Navigator后, IE曾经很长时间内“独孤求败”, 这也直接导致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止步不前。2002年推出的IE 6.0至今在国内仍然被大量使用。但是, 一只小狐狸 (Mozilla Firefox) 趁微软“打盹”之机悄悄实现了超越。在很多欧洲国家, Firefox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了IE, 微软不得不在最近几年连续推出IE7、8、9等新版本,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道理:有了竞争, 才会更好地促进技术进步。现在前有Firefox堵截, 后有Chrome和Safari、Opera等苦苦追赶, IE处境非常不妙。

在办公软件市场, 微软曾经长期领先, 但是现在开源软件里面的办公软件产品性能越来越好, 种类越来越多, 以Open Office、Libre Office及其衍生产品Red Office、永中Office等为代表的办公软件不断侵蚀微软的份额。常见的桌面Linux发行版都会自带一个免费而且开源的办公软件产品, 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开源办公软件的拓展。各种开源办公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足以满足我们大多数人的日常需求, 兼容微软Office的各种文档格式。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这些开源办公产品来替代盗版的微软Office产品。

在编程语言中, 目前最常用的无疑还是Java、C、C++等老牌劲旅, 但新生代的Python、PHP发展非常快, VB在常用编程语言的排名中低于PHP (第六名) , 略高于Python (第八名) (数据来源于www.tiobe.com) 。从2002年至今的排名变化看, VB总体呈下降趋势, 而Python的上升势头非常明显。当初Guido设计Python的时候, 就是为了要设计一种简单易用, 能适合教学的编程语言。所以, Python的语法简洁清晰, 并且在语法中强制性地植入了编程风格。此外, Python的许多思想都能适用于其他主流的编程语言。因此学好Python, 有助于你掌握Java、C++、C等主流的工业编程语言。Python能让你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也能让你很容易地学习别人写的Python程序, 再加上开源、免费、跨平台的特性, 显然Python比VB更适合作为编程初学者的入门语言。

在以上这些最常用的软件中间, 微软的产品都不一定是技术和性能最好的, 也不一定是市场份额最高的, 但是由于长期养成的盗版使用习惯, 我们成了微软的“奴隶”, 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办成了微软产品的免费培训班, 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微软及其平台上面的软件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基于Windows系统的这些软件并非该类软件的标准, 也不一定是同类软件最好、最适合初学者的, 我们应该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引入一定数量的开源软件, 至少作为一个选择让学生知道操作系统并不只有Windows, 办公软件也不只有MS Office, 还有更多、更好的软件等待我们学习使用。所以, 信息技术考试的命题专家们, 请给开源软件一个机会吧!

信息技术考试大纲 篇8

关键词:基础理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在我国各中小学已初步得到重视,条件具备的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设信息技术课,而在初、高中也成为了一个必修课目。在江苏,对于2001年及以后入学的高中学生则要求通过信息技术会考,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考试不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考查学生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的一种手段,它还完善了我们的教学,考试的目的我想更多的应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但不可否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下面就结合历年的考试情况来探讨一下,以便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认识不够,位置摆放不正确

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技术课程应开足开齐。据了解大部分学校都能做到,但也还有少部分学校的信息课被其他学科所占用,只是到了快考试时突击一下。对于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层面,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基本技能来学习和掌握。

首先,有的学校领导很难把信息技术老师和教学一线教师等同起来,总认为信息老师是一个技术工,只要能解决设备维修和操作的问题就可以了,还谈教学?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个考试,我想这些学校很有可能就不开设这门课了。

其次,信息技术教师本身对这门课的认识也不够,我们的教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不能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话,所有学过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里很容易随着考试的结束而逐渐遗忘。根据课程纲要,我们要教学生的有很多,要让他们学会交流与合作,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拓展思维,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

最后,学生的认识也较肤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都愿意上信息课,但在课堂中真正愿意听讲的却只占一部分,与其上理论课他们更倾向于实践课,而在实践课中却总想着老师放任不管自由上网或是玩游戏,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全摆在一边。因此对于考试,怎么也无法和语数外甚至物化生史地政相比,重视程度可想而知,在学习过程或是考前复习中,可以看出有部分学生是不以为然的,他们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过关科目,再无其他可言。

二、学法不当,基础知识不够扎实

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理论知识或是其他基本常识往往都是以讲解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也都以识记为主。死记硬背的结果那就是不懂得变通,主要表现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有意识地把一些知识进行归类,形成系统的知识链,对一些基本概念混淆不清,考试时则会被迷惑而无法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我在给学生复习时碰到一道题:PHE8450/512M/160G/256M独显/19WLCD/问:表示内存大小的是(?摇)?摇A.512M?摇B.160G?摇C.256M独显?摇D.19WLCD

观察学生在选择答案时主要停留在A或是B上,当我把这个基本配置信息解释完后,学生知道选A了,接着我问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题能不能选对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以后不会再错了,我记住了,看后面的单位就行,是M而不是G。”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他并没有真正理解。

另外还考查到OSI参考模型,共分为七层,而与之相对应的TCP/IP概念层也只停留在表面,知道分为四层,但具体的题目中出现,如问HTTP属于哪一层?在所提供的答案中(A.网络接口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学生则回答不出来,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猜测的。

可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够踏实,在教材中除了常规的教学内容之外,一些小知识根本就没注意到,另外对于书本内容也不是太熟悉,OSI模型和TCP/IP协议都知道,但因为没有做细致的了解,所以无法正确选择。学习讲究方法,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也相当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把握重点,分解难点,把枯燥的理论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他们能够主动去了解、学习,从而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三、忽视细节,实践操作不规范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养成了不规范的坏习惯,那么即使老师在考前强调了数遍,在考试过程中也还照样会犯相同的错误。再加上受到课时的限制,如在初中时就考查过的复制和移动,都可以用命令法或是拖动法来实现,讲解时强调过:若是用拖动法,一定要看是在同一路径下还是在不同路径下,但学生在做题时还是容易忽略,根本就不注意直接按住鼠标拖动,最后实现的是移动还是复制也不去细看。

再如Excel图表题,有的是对原表格数据作图表,有的则是对原表格数据中的某两列作图标,我们在操作时可以先选定相关区域,然后再点击插入图表,打开图表向导,进行设置。练习时有的学生就很迷惑,怎么也做不了满分,我一看无非两种情况,一是题目要求没看清楚,二是没有选定区域,有的不仅不选甚至还把鼠标定位在表格数据区域之外。

还有就是,有些操作题做完后是需要保存的,如WORD、EXCEL、FRONTPAGE等等,当然在题目要求上一般都会提到,但偏偏有些学生容易疏忽,会做的题因为忘了保存而功亏一篑,显然太可惜了。

像这样,都是因为平时操作不规范,对自己的要求太低了,老师在讲解时不注意听讲,实践时随心所欲,没有养成好的习惯,导致失误。要防止学生出现“一看都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在教学中老师也要花些工夫,实践操作时重视细节,可以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而不是通过老师的演示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直接“给”的往往也最容易被遗忘。

四、举一反三,能力培养不到位

我们都知道,在考试时很多题都在模拟题库中见过,有的只是稍微换了一下花样,表述时拐了一个弯,但考查的知识点并没有变。

如有一题:一幅静态彩色图像(RGB),设分辨率为256*512,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摇)bit。

A.256*512*8 B.256*512*8*3

C.256*256*3*8D.512*512*3*8

学生选的答案中有A也有B,选A的同学就没有认真地分析问题,没有考虑到题目中隐含的条件,RGB模式表示的每个像素点都由红、绿、蓝三种颜色所组成。

Frontpage中有一题,要求在网页的标题下面插入一张2*2的表格,设置对齐方式为水平居中,高度是460像素,宽度是200像素。学生在做题时运用菜单“表格”→“插入”→“表格”,选择2*2,设置完对齐方式和高度后开始提问了:“老师,这道题没法完成,光有高度可以改变,哪有设置宽度的啊?”其实这道题并不难,如果给一张现成的表格,让考生设置高度和宽度,他们又都能完成,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还是综合能力有所欠缺。

新课程纲要中提到,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任务驱动、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等,尽量减少手把手的教授,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获得知识,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还要付出更多的研究,把教材、课标、考纲三者结合起来,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升信息素养。我们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从学生做题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报下一篇:如何学好英语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