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
洪泽外国语中学丁家海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三国,经常听爷爷讲三国的故事,三国里的英雄。在初中的时候我就已经读完了整本三国演义,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象。
自从06年易中天品三国开始,出现了很多的争论,一开始我对他没什么好感,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不喜欢他在央视上面的做作,所以也只是很少的看了一点点。今年暑假曾经坐过两次长途火车,为了消磨时间就简单的拿来看看,突然发现他讲得很对我的胃口.虽然骂他的人很多,说他好的人也不少.一时板砖四处飞.好歹也是厦大出了个这么风云人物啊。
在看《品三国》的时候首先在我的心里思考的是这样的一个问题:该不该把历史通俗化?
学者们不屑他的论三国.咱们不过也是老百姓,文学造诣很一般。坛子上关于易中天我比较赞许这种说法.转贴:你可以批评易中天 绝不能说他没文化
天价版权《品三国》出版之际,成为各路人马讨伐易中天之时。一时间,博客和BBS上唾沫四溅,板砖横飞,大有把这位年近六旬一炮走红的教授批臭、批倒的气势。
讨伐大军里多是作家和学者。他们的“批易”文章或不屑一 1
顾,或义正严辞,或鞭辟入里,或头头是道。言外之意却大多只有一个:易中天品读历史系列的火爆,不是他学问有多高,讲得有多好,而是听他的讲座读他的书的老百姓太俗太无知,欣赏水平太低。易中天以堂堂教授之尊,居然向这样的老百姓抛媚眼,媚他们的俗,迎合他们低人一等的欣赏水平,实在不应该!他这是在把严肃的历史“娱乐化、庸俗化、粗鄙化”!
初中就看过《三国演义》,至今没有什么大众熟悉的作品的丁天丁大作家,更是在博客上义愤填膺地表示“易中天的偷机是你们的耻辱”,“看《易中天品三国》的时候,我就有种强烈感觉,此人毫无文化”。
按理说,易中天如今是公众人物,刚拿了140万元的版税,被人说三道四,甚至被人骂几句都是他应该付出的代价。但是,你批他什么都可以,绝对不能说他没文化!因为,按这样的逻辑来推断,深受群众喜欢的大学教授易中天都被你说成“毫无文化”,我等普通老百姓在你眼中还不成了文盲?
《疯狂的石头》里,道哥骂谢小萌:“你先侮辱了我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我的智商!”在这里,我认为,丁天丁大作家先是侮辱了易教授的人格,现在还来侮辱大众的智商!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对于一名教授来说,没有什么比说他“毫无文化”更耻辱的了。丁大作家公开批评易中天“毫无文化”,无疑算是在侮
辱易教授的人格。其次,对大众而言,连他们眼中的饱学之士、堂堂大学教授易中天都“毫无文化”,言外之意,不是在侮辱大众的智商是什么?更别说丁大作家还狠狠地掷出过“易中天的偷机是你们的耻辱”这样的话。
易中天的走红难道真是大众的耻辱?鄙人虽然不才,但对这样的荒谬论断却万万不能认同。作为一名观众、一名读者你可以不喜欢他,可以批评他的讲学风格,但绝不能说他没文化。大众喜欢的历史讲述方式难道就是没文化?没有这个道理。
这些天来,一直在读易先生的的《品三国》刚刚读完,许多都已经不太记得了,我写的是我记得的部分,就算全记得了也不敢妄加断言历史上的一些事情和人物,因为任何断言都是极其无知和武断的表现,但是我还是说出某些自己的喜恶,纵然,我将说的将是我完全主观的看法,但是我还是要说出来。因为我相信会有和我抱有同样看法的人存在。
还是先说说易先生的《品三国》吧!我认为这是一部很好的能让人正确的认识历史,同时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的一本好书 这么评价这本书自己感觉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因为内心实在很喜欢这本书,并且本人从书中受益匪浅,但是所能概括和想起的就是上面两句话,也许是词语贫乏吧!但我更愿归结为内心的感情 比重占据的太大反而在语言表达中不那么自然,这有为自己辩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 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 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 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 似乎就近在咫尺。因而,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精选历史, 找准儿童的兴奋点, 巧设悬念, 激发其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编选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 这些历史片段承载着鲜活的生命表达和生动的细节描述。教学时,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些精彩的故事与画面, 引领学生走近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历史情境, 还原故事中所包含的情感, 引发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 课堂伊始, 笔者引用“秦王批阅奏折”的传说导入, 让学生了解古代人们知识相传的难度。置身于有趣的情境中, 大家兴趣盎然。笔者接着又拿出一张普通的学生作业本中的纸张, 指着这张纸发出追问:“那我们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才有了纸呢?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由于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传说故事, 并且拿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作业纸, 让原本神秘的故事平添了几分亲切感, 便很自然地激发了其探究历史的兴趣。
历史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而教材中历史知识的“点”状呈现给学生的探究留有广阔空间。教学中的巧妙设问能触及学生的兴奋点, 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 笔者用多媒体展现了圆明园的精美图片, 并配以生动的讲解。当学生目睹了圆明园之美, 感受了祖国文化内蕴之丰富时, 课件出示:“这样美丽的圆明园却被一帮自称来自文明世界的强盗给抢夺一空, 为了掩人耳目, 还一把火给烧了,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一质疑启迪了学生的历史思维, 挖掘了教材的隐性知识,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兴趣。
二、创设历史情境, 神入历史人物内心世界
易教授在讲品三国时, 通过他独特的语言魅力, 营造了许多历史情境, 让听众身临其境, 真正让每一个听众解读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神入”。
“神入” (Empatrly) 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的, 意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 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 从而把握他们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 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
因而,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 把古与今联系起来, 使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信仰, 思考他们行为的后果。
在执教了《了不起, 家乡名人》一课后, 笔者根据学生崇拜偶像的特点, 在班级中开展了“我心目中的家乡历史明星”活动。首先引导孩子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偶像, 再用角色扮演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心中的家乡历史明星, 然后让大家猜猜他是谁。在排练过程中, 学生自觉查阅了很多书籍, 对人物的语言精雕细琢, 力求合乎时代和人物身份。为了制作道具, 他们找来有插图的历史连环画亲自动手模仿制作。这一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想象, 他们仔细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行为, 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环境, 收到了让历史再现之效。角色扮演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 置身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理解历史人物, 从而触摸伟人们高贵的灵魂, 学习他们济世忧民的精神, 受到心灵的洗礼, 增强了爱国情怀。
在教学《悲愤的吼声》一课时, 学生对于日本鬼子的残暴深感痛恨。随后笔者又告诉大家:近期, 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科书, 极力否认他们在南京大屠杀中犯下的罪行, 还把中日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等所有近代侵华战争都归咎于中国, 肆意歪曲历史事实……还没等笔者说完, 学生就已气愤不已了。于是, 笔者趁机让学生回家查阅资料, 想一想:了解了这些, 你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你们该怎样运用历史事实去进行反驳呢?同时笔者提出下节课要召开一个班级新闻发布会。于是, 学生开始关注这段历史, 他们通过网络、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等途径搜集证据, 课余主动与老师探讨。新闻发布会上, 大家慷慨陈词, 一一列举日本侵略者在我国犯下的种种罪行, 诉说着内心的愤怒。学生有的用“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作为结束语, 有的反复强调“历史是不能改写的”……透过这次新闻发布会, 让学生与历史对话, 使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激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三、采用多种方式, 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易中天品三国除了易教授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之外, 还采用了多种手段, 让原本没有生气、没有质感的历史在电视这种多媒体载体上焕发神采。笔者在教学中也采用了多种方式, 让历史与现实对接。
对学生来说, 历史既遥远又陌生, 而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 能使他们走进历史, 获得一定的历史感受, 从而使其道德情感得到升华。在教学《从四大发明说起》一课时,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四大发明的深远意义, 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动手体验。课堂上, 笔者先让学生用毛笔在棉布上写字。经过亲自实践后, 他们发现在布料上写字容易起皱, 而且字也会显得模糊, 从而在对比体验中感受到了纸的方便。在教学印刷术时, 笔者先让学生用土豆、彩泥或肥皂做材料, 动手制作一枚印章, 结果学生要么无从下手, 要么笔刻断了, 要么字刻反了。从失败的动手体验中, 他们感受到了古老印刷术的费时、费力、费材等弊端。此时, 笔者再拿出为学生精心选择的“人”“中”“国”“我”“是”“爱”这六个铅字, 要求学生分组活动, 用这些铅字进行排列组合, 组成词语或句子。比起先前的刻字, 这“排”字活动真是既新鲜又有趣, 大大丰富了学生对活字印刷术的感悟。课堂上的几次动手实践, 让学生在“寻找”历史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辉煌, 内心涌动着对祖先的敬佩, 为之而骄傲。原本枯燥的历史教学在动手体验中变得灵活生动起来。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尤其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热点并不是瞬间形成的, 而是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人们常常需要以史为鉴, 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 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而科学地预见未来。在教学中如能适时地引入一些国内外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古今对照、中外比较, 将会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促使他们开动脑筋, 学会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在教学《圆明园在哭泣》时, 其中的一些片段笔者是这样操作的:
师:请自读《英国偷运鸦片到中国》一文, 思考:英国为什么要把鸦片偷运到中国? (学生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 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说:同学们, 在“每周新闻交流会”上, 不少同学都提到了这样一则报道:“美将巨额贸易逆差归咎中国欲逼人民币再升值。”还记得我们当时分析的“贸易逆差”“贸易顺差”吗?当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之间, 谁处于贸易逆差地位?学生回答:英国政府。老师接着问:偷运鸦片之后呢?学生回答:清政府。老师跟问:这是一点点贸易逆差吗?不, 是巨额贸易逆差, 中国每年出口的全部货物都抵偿不了进口的鸦片, 导致大量白银外流。
面对教材中的阅读材料, 我们并没有就事论事, 而是巧妙地将中美贸易摩擦引入教材的学习, 并且就“开放与封闭”的话题进行了辩论。
张天福老了,在当前的茶人队伍里,我们既没有易中天先生这样的故事传播者,也没有郭敬明这样的新生代——我们缺乏品牌的文化传播力。
应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的邀请,我来到厦门,参加2013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的营销创新论坛,听了诸位专家的发言,感触很多,也很受启发。
今天在座的大多是从事茶企业、茶叶研究、茶文化推广的职业茶人,而我是做文化产业的,之所以也十分关注茶文化,说起来与厦门这座美丽的城市有一些联系。多年前,我在一所佛教艺术研究院工作,有一天,闽南佛学院的教务长海如法师打电话说,他要来研究院小住几日。闽南佛学院是久负盛名的佛教高等学府,大家熟知的太虚大师、弘一大师,当代的印顺长老、瑞今长老等大德高僧,都与厦门南普陀寺的闽南佛学院有很深的因缘。海如法师是闽南佛学院的教务长,也是我的好朋友,他的到来,让我非常高兴。记得海如法师到研究院的时候,已近深夜十点了,我就让他赶紧休息,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法师却让我等一等,说“我带来了武夷山的大红袍,你品尝一下,一定要尝一尝。”在法师的劝说下,我勉强喝了三杯茶,那可真是喝,不是品,都是一饮而尽,然后就急匆匆地告辞了。当时是冬天,路上很冷,骑摩托车半个小时到家,坐下来长出一口气,哎呀,满嘴的茶香,心里还是暖暖的!这茶太好喝了!不行,明天我得早点去找法师喝茶去。
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故事,一是因为我到了厦门参加这个茶论坛,不免想起南普陀寺,想起这座城市中的朋友;再就是今天在论坛上,我最想说“无处不营销”,“茶香也怕巷子深”,当年,如果没有海如法师请我喝那三杯大红袍,我不会这么快就接触到茶文化。
我们这次与会的茶人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以茶会友,一类是以茶谋生。这两类茶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谈茶文化,认为茶文化与中国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儒释道、木器瓷器紫砂……包罗万象,无所不涵。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茶文化的确博大精深。但是,总这样讲也有一点小瑕疵,假如我们只是以茶会友,那么志趣相投就好,随意怎么聊,大家都懂得,都喜欢听。如果是以茶谋生怎么办?你还是逢人就说茶文化?大家已经意识到,茶行业的生命力在于未来的一代,在于如何吸引、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来喜欢茶。那么,我们不妨想一想,如今的年轻人是什么样子?他们当中不少人喜欢去咖啡馆,去酒吧,喜欢去麦当劳、肯德基,喜欢去品红酒、喝啤酒等等,环境不错,三五好友聊一聊天,对不对?
比如说,现在有几个年轻人经朋友介绍来到茶馆喝茶了,你过来就给他讲茶禅一味,讲诗词书画,讲你的茶生长在海拔1500米的山上,如何绿色,如何环保,再让他看看茶艺师的兰花指多么优雅,他们会不会喜欢?也许他就要想:在家,爸爸妈妈教育我;在学校,老师教育我;刚刚上班,老板教育我;好不容易周六日了,想轻松一下喝杯茶,你又来教育我?得了,我走吧,咱们去星巴克喝咖啡吧,至少没有人在咱耳根子底下说咖啡文化。
你说,他还会再来吗?如果不改变营销策略,不拓展自己品牌的知名度,不去借鉴星巴克、可口可乐、立顿、加多宝等品牌全方位的时尚营销经验,估计他就很难回头了。
可能有人会讲,现在的时尚是快餐时代,年轻人去喝咖啡很正常,可我做的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你要我创新,是不是要我去复制星巴克,去复制可口可乐?我们做的是功夫茶,是慢文化,难道还要学立顿去卖袋泡茶?学康师傅去灌瓶装水?我们做的固然是生意,然而,我们崇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
说得好,我们天天在讲创新,天天在说传统,首先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传统?什么是创新?在我看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时尚创新并不不矛盾,是统一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在我印象中,在古文字里“化”就是“匕”,这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样子,像两个人背对背,一正一反,什么意思?意思是变化。不能像小孩游戏时赌咒说的一万年不许变,“化”字的本义是变化、改变。“文”是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像纵横交错的纹理,本义是花纹、纹理。因此,我理解的茶文化营销创新,就是要用漂亮的手法改变现状,要吸引人,要让大家舒服,要与时俱进。创新这个词,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史》中就有,“与时俱进”这个词也是1910年初,蔡元培撰写《中国伦理学史》时,根据《周易》“创新”出的,原文是“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是要基于所在的时空环境来做调整。所以,抱残守缺、一成不变不是真正的茶文化,据我所知,现在我们国内做的比较成功的几家茶企业,像北京的老舍茶馆、上海的敬茶坊、山东的天一茗茶、福建的郑源……都是一直在创新,也一直在坚守传统。
所以,我认为,被历史所首肯的中国文化创新是传统,传统的精髓就是创新!在座的许多茶人喜欢书法,那么,众所周知的《兰亭序》、《祭侄文稿》是不是传统?算不算创新?真正好的作品恰恰是“笔笔是古人,笔笔是自己”,笔笔的自己对后人来讲是古人,笔笔的古人对现代人而言是自己,评论家都说米芾是“集古字”,在今天看来哪一笔不是地地道道的米芾“自己”?那位自命不凡的乾隆皇帝自称书学董赵,其实又有哪一笔来自董其昌、赵孟頫?做不好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与创新,文化的生命力就会降低。而这种融合与创新,并不是拿来主义、一味复制,而是要借鉴一种经验。
比如,我经营的是文化投资公司,主营包括杂志、影视、演艺、网络、展览、落地活动等,刚才有朋友提到了电影《小时代》,记得《小时代》上演的那一天,恰好和我组织的“红楼中国梦”活动冲突,当时还有记者要我预估一下《小时代》的票房,我回答:郭敬明做《小时代》肯定大卖,但是,如果是我做,那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因为郭敬明是品牌,杨幂是品牌,而目前我的影视团队中,没有任何一位能超过这两人的号召力。过去是先有产业再有品牌,如今是品牌先行。后来,我专门去看了《小时代》,这部非主流影片赚到了4.8亿的票房,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电影观众的年轻化趋势,这是用公众人物的品牌号召力来取得票房成功的最好例子,影视营销需要十八般武艺:故事、演员、网络、品牌……无所不及,其中品牌号召力首当其冲,能抓住年轻人的心,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人们为什么迷恋名牌?因为所有名牌的背后都有我们喜欢听的故事,都是懂得营销创新、懂得讲品牌故事的高手创造的。影视圈里有一句话,叫作:世界上最容易的赚钱方式是什么?就是在家编故事,出门讲故事,见人卖故事。今天,我们厦门就有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也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人物,而且,很多人都把他当作厦门的品牌,他就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辈,一位忘年交——易中天先生。十多年前,我就喜欢读易先生的书,有学有识,非常好看。文人做到有学不容易,一定要会选择好书来读,好书读多了,即便不太成功也能像货真价实的药铺,里面全是童叟无欺的好药,随时可以售卖。但是,要想治好病,就需要找好医生开药方,这就是有识。不过,单纯有学有识也不成,假如你太另类,病人也不敢找你,社会也不承认你。一个名医肯定是医德又高,医术又好,大家又喜欢,这就跟茶叶营销一个道理,不但货色要好,还需要服务好,有口碑,需要品牌宣传。
易中天先生在学界很早以前知名度就很高了,但是学界之外的不少人还是不知道他,这就像茶品牌,只是专一地做微信宣传,或者专一地做电视广告,出了这个圈子,大家就不了解了。易先生后来家喻户晓,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方法,借助多种媒体讲了一个好听的老故事——《品三国》,“品”三国,和“品”茶一样,有声、有色、有回味。其影响力,超过了电视、电影、评书、戏曲等各种版的《三国》,成为中国文人的品牌。我们来看他怎么品三国,一、他非常传统,注重学术的严谨,陈寿的《三国志》怎么讲,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怎么讲,《三国演义》怎么讲,民间传说怎么讲,其他学者怎么讲,我易中天是怎么认为的……二、他很时尚,说曹操第一个官职是洛阳县北部尉,相当于副县级公安局长;说曹操劝老婆回家:宝贝,你回来吧,好不好?别闹了,跟我回去吧……等等,让听众在愉悦中听他讲述一个知道结局的故事。听众知道结局的故事最不好讲,但,易中天成功了,因为易中天将传统的经典时尚化了、年轻化了。
以易中天先生的成功方式,我们来对比一下可口可乐最近成功的营销策略。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可口可乐推出了新包装:“闺蜜,室友,白富美,高富帅,纯爷们、文艺青年,粉丝,月光族”等等,这同样是为了树立在年轻的消费群体中的品牌形象,可口可乐不惜放下百年历史的高贵身段,大量使用网络语言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
据我了解,我们并不缺乏茶叶品牌,而且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故事,都带着强烈的传统文化色彩和价值认同,是咱们一些老字号、老品牌的最主要的宣传内容。所采用的方式要么是散见于品牌家史,要么是将故事中的小元素放在店里,让员工口口相传……可是,这些品牌有多少年轻的消费者知道?我们真正缺乏是品牌知名度、缺乏品牌大使、缺乏有效的品牌传播方法。我始终认定,内行是为外行服务的,外行是给内行买单的,我们在街上随意拦住100个人,让他们说出所知道的茶品牌,有没有你的品牌?这个答案不难得到。
通过几天的交往,我知道,有不少老品牌们已经意识到在营销理念以及渠道上存在的不足,只是还缺少有效手段。有专家说,可口可乐卖得好,是因为年轻人从中感受到自由欢乐的精神;德国啤酒卖得好,是因为年轻人体会到男人的梦想;而中国的茶一定要让年轻人领略儒释道的博大精深。对不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问过很多人喝饮品时的感觉,他们大都说,我在喝茶、喝可乐、喝啤酒的时候,真没有这些专家想得多。
看来,仅仅靠某些专家的理论来营销,和现实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进会场前,看到朋友发的一条微信:茶,终究是为了品尝,茶汤的滋味决定一切。
我非常赞同,没有好的质量,再好的宣传也没有用。同时我也要补充一条,没有市场的支持认可,再好的滋味也没有用。通过什么渠道传播、怎么让人来喝你的茶很重要。我们大可不必那么高高在上,现在是羡慕土豪、嘲笑土豪、打造土豪的年代。我们的共识是召唤年轻人走进茶文化,那么,茶人先拿出行动来,放下架子。过去老百姓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几乎听不到有人说柴文化、米文化、醋文化、油文化……说明什么?说明茶文化已经很高端了,正在脱离“柴米油盐酱和醋”生活必需品的队伍,正在脱离大众,特别是年轻人。
在这个趋势下,我建议在座的茶人借助一下全媒体的平台,通过一些有效的体验活动,让我们的茶文化接一接地气,重新提炼、打造品牌故事。张天福老了,在下一辈的茶人队伍里,目前,我们既没有易中天先生这样的故事传播者,也没有郭敬明这样的新生代——我们缺乏品牌的文化传播力。
我们经常说:未来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所有内容都是广告。比如,茶博会的论坛上,大都是业内的人,假如今天,爱茶的余秋雨来了,王菲来了,那么,媒体和年轻人的关注度是不是会提高?这个时候,某一个品牌出来冠名是不是就容易被大家记住?你再搞活动,也许就不用你自己投资了,各方的资源就会整合进来,投资者完全有可能是影视圈的,有可能是挖煤开矿的。品牌年轻化不是彻底与过去决裂,重新开始。只要讲故事的方法得当,用年轻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传统”就可以变得很“时尚”,国内,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不是最好的例子吗?欧洲的一些奢侈品们往往也有深厚的品牌历史,以风靡网络的香奈儿五号广告为例,美国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演绎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点击率特别高,年轻人喜爱的程度可见一斑。十多年前,我曾经幸运地遇到了海如法师,把我引领到了爱茶的队伍里,而今,我们为什么不能用明星、用年轻人的偶像做一做影视剧、微电影,做一做推广活动、体验活动呢?让公众人物引导年轻人来喝第一杯茶。等到他们喜欢品茶了,自然而然地会关注茶文化,他们逐渐会了解这一杯茶中的文化内涵,乃至于经济价值、收藏价值,他们会知道,某些品牌不但是好喝的茶,还能增值,比投资股票期货还让人上瘾,公众人物多渠道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比茶人直接去灌输道理要有效的多。
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多渠道传播?因为当下绝不能过分迷信单一的媒体形式,营销传播从来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再到手机,从门户网站到论坛、微博再到微信,只有整合应用才能事半功倍,各种营销工具无法也不能够割裂开来。品牌营销是个系统工程,年轻化、跨界思维很重要,因此运用微信、微博等时下流行的营销工具自然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媒体越来越碎片化之际,仅仅抓住手机、电脑等一两个屏是远远不够的,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整合演绎,落地活动传播才会立竿见影、一举两得。至少,我们看到,奔驰、可口可乐、星巴克、立顿等强势品牌已经开始这样做了,他们在开展微博、微信、博客、营销的同时,纸媒,影视、演出、冠名、落地活动“一个也不能少”。
总之,只有基于全媒体的立体营销创新,品牌年轻化才会成为可能,品牌的营销创新,不但要有过硬的茶质,还需要依赖于跨界的思维,需要会提炼故事、传播故事的行业自媒体,乃至于全媒体。面对同样的市场、同样的消费者、同样的产品,谁拥有更开阔的视野,谁拥有更先进的营销观念,并付诸实施,谁就能占得先机。
今天没有什么准备,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请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王劲松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的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正如他自己所讲的那样:“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我不是很喜欢读书,所以没读过太多的书。但是有一天妈妈打开电视,播到“百家讲坛”,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原来读了一半的三国突然间想读了,原先枯燥的书籍现在突然很想反复阅读了.原来看的电视剧对诸葛亮无比的崇拜,但是有可能是被电视剧的夸张的艺术所引导了。真实的三国世界是不同于书籍和电视的。从那时开始喜欢上了“三国”,于是去读书馆借了这本书。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同时,无不为易中天那诙谐幽默,机智风趣的谈吐所深深折服。易中天是厦门大学教授,可谓是一品三国一举成名,一下子拥有了数以万计的“粉丝”乃至是“骨灰级粉丝”,其盛名程度可与“超女”相媲美,无数的荣誉、光环紧紧笼罩在他的头顶,折射出了一个现代文人在文化熏陶下非凡的魅力。在如今人们对众
多演艺明星顶礼膜拜、奉若神明的时候,易中天却以他平凡的外貌独树一帜,缔造了一个文人的明星效应,红透了大江南北,我想,这就是知识的魅力,知识在一个人心中深深滋养后所爆发出的非凡的气度和风范。对历史更加感兴趣了.下面我就谈谈看完后的感受吧!
《易中天的品三国》跟《三国演义》大不相同,它很客观的去看待每一个三国人物,从历史的角度去评价三国时期的每一件事情,很简单的一点,很多人批判易老师,说他感情色彩太重。都是在说曹操如何如何好,讲的有失客观,可我不这么觉得,首先,易老师当时还没有讲完,谁也没有资格说曹操占的篇幅多还是少;其次,曹操是一个被误解的人,他的文学形象很大程度上失实与历史形象,那些只看过《三国演义》的人对曹操的理解有失偏颇,易老师应该给他平反;再次,曹操确实是一个值得详细讲一讲的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最早的出场是他小时候装羊癫疯骗他父亲失去了对他叔叔的信任,我猜测他这时候大概8岁左右。刘备第一次出场是在桃园结义的时候,那时候他怎么也是个中年人了。孙权的第一次出场是他在18岁继父兄的霸业成人君的时候。从三大政权的领导人出场时间来看,曹操最早。既然出场的时间长,可以讲的事情也就多,这个合情合理。还有,讲曹操的很多时候穿插着在讲袁绍,袁术等其他北方军阀。而且从三家建国的路线上来看,曹操是探索者,孙刘是仿照着曹操行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多说几句何妨?三国演义对曹操更多是贬义,对诸葛亮是大大的赞赏,一个是穷凶恶疾,残暴,以至于看了三国演义的人对曹操的看法就是坏蛋,而诸葛亮这个名人就成了老百姓心中永远的好人,觉得他就是神仙了。与此相反的是易中天却看好曹操给他很高的评价,当然了他对诸葛亮并没有什么与老百姓相违背的,同样也看好诸葛亮,并给了很高的评价,只是把三国演义上的事情客观的评价一下,比如说像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等等就与诸葛亮没什么关系,只是三国演义把剧情给戏剧性了,更好看一点而已。
这本好书扣人心弦,发挥得淋漓尽致,读了就不想再放手。这里面的故事也很真实。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三国时期中的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刘备、孙权、曹操等英雄人物杰出的伟绩或事业。从诸候割据讲到三国鼎立,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整个故事。在这本书中有三个主要人物:刘备、孙权、曹操。如果让我选择最喜欢的人物的话,我三个人物都喜欢:刘备,虽然一直寄人篱下,只有一点才华,但他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气等气概,而且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团结同志,凝聚力量的品质,让我很佩服。孙权所领导的江东集团是一个历经两代三世建立起来的:创始人孙坚,奠基者不策,真正的领导是孙权。江东集团的前二世都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想而知,孙权也是不小的人物。孙权,他是一个有政治才能,是个老成谋国的人。孙权在十八岁时还年纪轻轻,但在政治上已经是非常成熟,真的值得我们敬仰。曹操他虽老谋深算,但他在政治、军事才能方面极其出色,思维也很敏捷,值得我学习。这正所谓曹操是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在三国时期,除了这三位杰出人物外,还有赵云、郭嘉、诸葛亮、张飞、关羽、鲁肃等杰出将领。这真是“乱世出英雄”啊!我们也要好好学习,成为杰出的人物。
其中,诸葛亮给我印象很深,他读书很马虎,他的朋友如石韬等人都“务于精熟”,唯独他自己“观其大略”而已。这其实是会读书。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不做学问,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就是对的。所谓“不求甚解”,其实就是不钻牛角尖;而所谓“观其大略”,其实就是善于抓住要点。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大气的人。一个大气的读书人,总是会一下子就掌握了书中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所在,不会去寻章摘句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大气的将领和统帅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一样。除了耕作和读书,诸葛亮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喜欢“抱膝长啸”(据说是一种气功),二是“好为《梁父吟》”(是一种乐曲)。这说明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心中充满了一种慷慨悲凉之气。这长啸,这诗歌,应该寄托了他对世事人生的深度关切和悲悯情怀。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士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当然,光有这志向不行,还得有能力和条件。诸葛亮就既有志向,又有能力和条件。“每自比管仲、乐毅”,就是有志向的证明;他后来治国家,平天下,定乾坤,就是有能力的证明。
以前对三国的理解很肤浅(其实我现在也没把这段历史弄清楚,也无法弄清楚),读完易中天的品三国,让我长了很多知识,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在这里学到了,为人处事上有了一个新的观念,当然了现在不比那个战乱时期了,现在是和平时期,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能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为我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纷呈而久久令人难以忘怀的时代---三国,这里有天下纷争,群雄并起,有英雄豪杰,君主谋士,有文韬武略,气贯长虹,有儿女情长,肝胆相照。三国给一代又一代人以英雄的豪迈,每当我们看到赵云单骑救主,诸葛亮火攻赤壁,张飞在长坂坡那声惊天一吼,在我们内心升腾的是无限的敬佩与正义感,我们从三国中看到了战争,看到了侠客,看到了谋士,我们成醉于其中……但是,我们不曾思考,也不曾问自己:“历史为什么会如此发展?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袁术为什么最后会饿死于长亭?三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疑问……
然而,一位学者跳了出来,他用现代的眼光为我们解读了三国的历史,虽然不一定正确,但他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欢迎,他使更多的人对三国这段历史产生了兴趣,也是更多的人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解角度,许多人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也可以这样读!这个人就是易中天,而他作品名为《品三国》。
从此,三国不再只为史学家和军事家所津津乐道,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话题,《品三国》也在某些方面让读者看到了三国正是的一面。许多人认识三国都是通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有它的虚幻和不正是的一面,而真正的三国史要追溯到陈寿《三国志》,而《品三国》最出色的一点是大量引用了三国志的文字,也就是大量引用了史实,而这些文字是我们这些只读过《三国演义》的读者需要去了解的,就比如周瑜,《三国演义》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得他在历史中却是一个拥有英俊相貌和大度胸怀的人。许多人都知道空城计,读者们都为诸葛亮的胆识所折服,但谁又能想到,这或许是司马懿故意不攻入城中以维持司马家族地位的一着妙棋……于是,众多热门话题再次被放到台面上被人们热烈讨论着,品味着。
《品三国》不仅深入老百姓,而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各公司的老板,CEO,以及那些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也纷纷参看。继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后,有一部历史名着将被商家写进公司必读书目。据些例子,在曹操事业刚起步时,他的用人策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就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曹操提出了如下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这些政策时隔20xx年仍未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们认识到三国时期的历史价值。
在各界人士关注《品三国》的同时,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说这纯粹是学者明星的效应,但我认为《品三国》在演绎着一个文化普及的角色,不求每个人都参透真理,只希望每个人都能读一点真理,从这一点来看,《品三国》做出的贡献还是相当大的。
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段话作为《三国演义》结尾再适合不过了,而现在我们又拥有了《品三国》去延续三国的精彩,三国的璀璨,三国的传奇……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2一边品三国的历史真实,一边回想三国演义,很有意义。
曹操三颁求贤令,不拘一格,不拘小节,知人善任,善于重用和信任人才。这在中国皇帝中是少有的,终于为统一大业打下坚实基础,是有大功于国家和人民的。
至于道德,从秦始皇到慈禧、宣统,有哪个是道德好的,这主要是帝制这种制度造成的。如果用同一的道德标准以及其于国于民的作为,将秦以来的皇帝分上中下三等。曹操大概可列上等之中级吧!秦始皇大概亦应不低于此等级。
曹操的案早就该翻了。
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庞统献计、借东风、义释曹操¨¨¨都是虚构的。是史无记载或移花接木¨¨¨。但这些都掩盖不了三国演义不朽的光辉,听讲不少人把这小说家言作必读的兵书。
凡口、隆中都在襄阳附近,刘备驻守凡口六七年,因此应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以后更有往来,这是有史记载的,刘当然知是奇才,但未到出山时机。到荆州将发生变故,当时刘备、孙权、曹操、孔明¨¨¨都应料到。在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下,于是就有了三顾,这有更多的史料记载。其中一顾二顾是否见面,不知道。但即便见了面,有什么好谈?关键是诚意和专用。到第三顾出了“隆中对”,从此君臣相依。
诸葛亮初出山,只是刘备的私人顾问,并无具体职务,不知是否有史料证实。那时徐庶还未走,不过亮初出山,表现平平。既未料到曹操另率轻骑占襄阳,大概也未在襄阳留侦察。曹知刘已走,从襄阳亲率五千轻骑日行300里来追日行十余里的刘备和十几万扶老携幼的百姓。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与人为本”。坚持同行。途中刘派关羽率全部兵力万人先去江陵。如果能留下五千兵作断后或不让关去,都可打退曹操。但结果曹追到当阳,刘只能率数十骑逃走。这可能是初出山,无实战经验所致。到赤壁追曹时,又未派人守华容,让曹大笑而去。不过这些都无损诸葛亮光辉的一生。
三顾时刘备46岁。自桃园结义以来到赤壁大战,刘备这大半生都是寄人篱下,还看不到前途。常言道:患难见真情,一次二次是容易的,都大半生在患难中,刘关张的真情,举世无双。因此当关羽被害,伐吴是必然的,到托孤,给桃园结义划上完整的句号。
易先生认为:诸葛亮的空城计并未发生,而且于理不合。因为司马懿不敢进攻,无非是害怕城中有埋伏。那么:
(1)派一队侦察兵进城看看;
(2)派神箭手把孔明射下城楼;
(3)围而不打。何至于掉头就走呢?但兵贵神速,胜负往往在一线之间。既深知诸葛一生谨慎,自己又累败于他,一见有异常,先走为妙。三国演义的描述,是合情合理的。
也许在退兵途中,想到上述三招,但也无必胜把握。比如派队侦察兵入城,此时从城墙上或城外突然乱箭射帅怎办?因此,不打无把握的仗,先全身而退是上策。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3易中天稍出名时,也即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相中时,我也就知道此人了,当时千千万万人还不知呢,更没有人喊出“非易中天不嫁”的“豪情壮志”来。
刚看《易中天品三国》,尚觉有点趣,特别是易中天喜欢用现代的词汇表达古代一些概念的幽默,也看中了易中天这个人讲话从不重复或者有什么“这个”“那个”的口头禅。等到易中天真正飞来飞去出名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再看易中天的东西了。
有人买了《易中天品三国》这样的厚厚的上下集书,献殷勤地要借给我看,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放在家里几个星期然后再还给人。这么厚的书,比《三国志》还厚,我不愿浪费时间看它们,有时间多看几遍《三国志》,什么都清楚了,如果真要研究的话,再翻翻《史记》、《汉书》、《后汉书》,保证任何人也能讲个唾液横飞。
易中天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现代人的心理:一是不想自己看书,二是虚荣,三是假斯文。于是他这个学中文的人,也是惯于讲各种动听故事的人,便借《三国演义》,来给《三国志》中的人物还魂来了。《三国志》这道有营养但人们不喜吃的粗食经他一添油加醋,便活色生香起来。尤其是裴松之的注,本来是被人家陈寿弃之不用的,充满了各种道听途说的故事,他拿来正好生趣。经他这么大厨一炒,人们还以为谈三国非易中天莫属,就像歌星原唱了一首诗,别人都不能唱了。于是,易中天在造神的时候,自己也被世人视为神了。
再后来,易中天真的被捧上天了,估计天天在飞机上度过的。参加这个那个签名售书,参加这个那个讲座,仿佛他一夜之间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通灵宝玉”了。从三国讲到东西方文化比较,从诸子百家讲到中国历史,只是自己的专业中文倒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我听过一场易中天在浦东干部学院讲的讲座。是关于诸子百家的,实际上只是用不太好的嗓子哼一段旋律,然后再断章取义地取几个小故事来弄弄从未看这些书的人。对于我这个拿起《论语》、《孟子》,放下《老子》、《南华经》(和《庄子》)等等诸子原著的人来说,他说的这些东西只是小儿科。我听了一半实在听不下去,于是中途退场到车上睡觉看报纸。
哗众取宠和花言巧语只会短期内迷倒不明真相的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清这一点。
原著就是原著,是千古流芳的东西。虽然有很多人想打扮小姑娘一样打扮历史和厚著,其实质只是在不想读书的世人和历史、原著之间放一个烟雾弥漫的烟幕弹。君不见千古来有多少个烟幕弹,到头来都烟消云散,摆在书架上的还是历史和原著。
相信过不了多久,易中天的大作将被撤出书架,从学术上看,他的书不如《三国志》,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书不如《三国演义》。
据说,满载疲惫的易中天终于觉醒了,想等还清了人情债后金盆洗手了。这是好消息,无论对他来说还是对世人来说都是好事。对他来说激流通退,留余香在人间,不必江郎才尽而黔驴技穷,对世人来说旧的不去他们怎样才能造出于丹后的新星呢。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4首先是对关羽的认识,易先生曾反复在书中提到他能够独挡一面,是一个人才。但我个人认为,他仅仅是一个除了忠心可佳,其他什么本事都没有的幸运儿。如果不是遇到像刘备这样的主,估计什么官职都轮不到他。曹操对他的信任估计主要还是对刘备眼光的信任。首先,关羽所有的成就都与幸运挂钩,他斩颜良时就是靠运气,在乱军中偷袭别人,而且是在己方军队大占优势的情况下,那就可以看出此人水平如何。后来歼灭于禁,那就更是天在帮他了,他什么都没做,对方大军就被洪水淹没了。他就这样取得胜利。
这样的人当运气不在和他一起时,他只能面对失败。吕蒙将他击败,并不是因为吕蒙多么有能力,而是因为关羽这次没有了一贯属于他的运气。谁都知道,关羽在荆州修有大量的城墙,用来对抗吴国。不过这人只懂得运用硬件设施,却不知道软件的重要性。留下一群没用的人,最终导致荆州的沦陷。
其实如果他有本事,也不会落得走麦城的下场。但面对徐晃,他又一次表现出他的无能。竟然被对方以少胜多,真是不应该。就这样一个家伙还独当一面,简直莫名其妙。
上面的论据,易先生也都曾提到,但他好象跳不出对关羽是战神的传统观念,在结论时又过大的表现了能力,这使得前后并不是太确切。
但易先生对曹操的评价和我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他在书中提到曹操的多面性,这与我第一次读三国志的印象完全相同。特别是提到曹操的英雄面,以及对家庭的温柔面,是我对曹操最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对丁夫人的态度,估计是我见过古人中,对夫人最好的一个。这很难让我们把他和对任何人都提防三分的奸诈曹操联系在一起,但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曹操。
对于这本书,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他的论据充分,语言幽默,观点自由。对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有很大帮助。不过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看他的现场演说,因为现场的很多动作是书中所无法描写的。
当下的易中天被称为是百家讲坛中的“超女”,红极一时。当然,也有很多骂声,说他是曲解历史,误人子弟。在我读完《易中天品三国》后,没有像电视上说的那种“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冲动,也没感到他是一个曲解历史,哗众取宠的骗子。
易中天是根据三国正史中的人物传志,用现代的心理学和个人的人生阅历去注释历史人物大约的想法。也许是对,也许是错,但比较人性化。因为三国的意思就是中国大陆上同时存在的三个国家,像现在世界中的国家一样,都拥有自主权的,在发生战争的时候,各国家的将领、谋士在面对战争时所做出的战略战术发生的战役,根本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都是以本国利益个人利益为前提的。
三国既是一个**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短短几十年中,曾经有过多少英雄战死沙场,又有过多少人雄霸一方,比如两个漂亮的草包:刘表、袁绍。可爱的奸雄:曹操。一代枭雄:刘备。一代奸雄:董卓。西凉忠臣:马腾。小霸王:孙策。两个漂亮的草包:袁绍、刘表,袁绍关渡之战不听沮授等的建议,不仅集结大军进攻官渡,而且把沮授关押起来,剥夺他的军权,而把军权交给只会拍马屁的郭图,结果致使全军覆没,领土沦陷,自己吐血而亡,死后儿子们相互争权夺势,最终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江山毁于一旦。
【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关于《易中天品三国》的读后感
2.《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两篇
3.《易中天品三国》读后感作文600字
4.观《易中天品三国》有感优秀作文
5.《易中天品三国》观后感
6.观《易中天品三国》有感
7.项链读后感读后感
8.《名人传》读后感范文-读后感
一部三国史,记载了无数英雄驰骋沙场的睿智与骁勇。没有三国演义的传奇色彩,品三国以朴实的语调为读者掀开真实三国的帷幕。易中天教授对三国人物的独到见解是最让人着迷的。曹操、刘备、孙权如何从无到有经营自己的政权,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事实上,很多企业家以及领导者喜欢读三国,正是其中有许多难得的领导的智慧。而正是这种智谋的交锋,才成就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领导的先决要素当然是领导人的素质,离开领导人谈领导是无稽之谈。三国的领导人主要是谁,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董卓,袁绍都是三国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董卓野蛮跋扈,结果被下属吕布杀了;袁绍刚愎自用,后来惨遭背叛,兵败官渡之战。这两个人后来都没有好下场。反观曹操,他攻打张绣时轻敌,结果损兵折将,于是自罚,没有推卸责任;曹操北征乌桓险胜,他并没有得意忘形,反而嘉奖阻止他征站乌桓的谋士,明明白白赏罚,结果成为中原北方的霸主;再看刘备,以义证天下,与关羽、张飞坐则同席,寝则同塌,名为君臣,实为兄弟,于是雄踞于荆州;少主孙权,谨慎隐忍,招贤纳士,用鲁肃、纳吕蒙、收陆逊,使吴国人才没有断流过,最后临江而治,与魏国、蜀国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从中不难发现,领导人的素质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董卓和袁绍是祸起萧墙,相比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吸引了一大批人才,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有了领导人还不够,还必须有战略方针,才能建立企业的框架。深谋远虑的曹操早已与他的谋士顾问制定了长远的路线:首先奉天子以令不臣,然后夺取北方政权,进而趁势沿江南下,统一全中国。然而理想并不总是和现实完全一致,但这并不能否认曹操战略的正确性;与此同时,为了阻止曹操扩张的野心,刘备和孙权分别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建议下几乎同时确立了三分天下,联合抗曹的路线,刘备甚至早已在隆中与诸葛亮草拟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首取荆、益,联吴抗曹,三分天下,待天下有变,三路分兵,一统中原。曹操、刘备、孙权有了自己的战略,于是每踏出一步都有根有据,风险降低了,心里自然踏实。最后到了落实处,还需人才才给力。不难发现,魏蜀吴三方阵营均人才济济:
魏国方面,荀,贾诩,程昱,张辽;蜀国方面,关羽,张飞,诸葛亮,法正;吴国方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三方阵营的对抗不相伯仲。事实上,人才在关键时刻往往起着扭转局势的作用,赤壁之战,蜀国吴国危在旦夕,周瑜、鲁肃、诸葛亮力挽狂澜,最终才能够化险为夷;另一方面,蜀国后期的衰亡,也正是因为人才匮乏导致的。
为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活动,久不曾碰书和享受安静阅读的自己,遂决心回到纸质书中,虽不能像周作人先生所言的“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纸轻墨香,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般怡然自得,却也希翼自己能在书中安静思考和体味出人生的一些真谛,能于夜间宽怀就枕。而经世致用的人生哲学也让自己难逃实用主义的桎梏,三国时代及其这一时代的英雄背后有着太多关乎成功与失败的法则,为系统了解,故而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品三国》丛书,通过对乱世和英雄的解读,多多体会和感悟,借用书中易先生的开场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品三国》让我看到了一种对三国历史的全新解读,看到了历史人物洗尽铅华之后最真实的人性光辉。
一:《品三国》内容梗概及风格特色
该书分上下两册,减少了书本厚重不易便携的弊病,整个框架又分四部四十八集,四部分别是魏武挥鞭,孙刘联盟,三国鼎立,重归统一,不同于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以演义型式进行了文学上的虚拟和夸张,比如过分神话诸葛亮的个人才能,以致诸葛亮成了一个脱离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半仙儿,而《品三国》在探究和还原历史人物
真相时,借助了大量的史料考证,比如成书于西晋的《三国志》,作者陈寿治学态度严谨,可信度远远大于民间流传版的《三国演义》,以及考证钱锺书老先生的《管锥编》。二是易中天先生对三国的解读引入了许多现代元素,历史可以严肃如《史记》,也可以幽默诙谐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我们在或严肃或轻松的阅读中体会到了不同风格的对于历史的解说,易老师以近代视角,以故事说历史,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实现了全方位的解读。比如将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看成了三个利益共同体,曹操、刘备、孙权比成了现代版的CEO,而杨修、诸葛亮和周瑜比成了职业经理人,还有两个漂亮草包袁绍和刘表。易中天对沉闷的历史的轻松调侃无疑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评判标准,这或许是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能独领风骚和大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精彩品评
易中天在书中开场白中讲到,“历史有三种读法,一种是站在古人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历史意见’;一种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钱先生所谓‘时代意见’;还有一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历史,这就是‘个人意见’”,仔细揣摩也不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意,我们生为万物之灵长,看问题难免偏颇,可当我们被告诉自己偏颇的缘由和原先的狭隘之处时,我们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提高,也理解了自己看事看物的不足之处。再者,易中天对旧有的民间解说的否定,我们虽不能对任何论断都全盘接受,却也接受了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如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计,借东风都是不
符合历史真相的,后人杜撰较多;而诸葛亮也没有小说中那样足智多谋,他其实并不善于打仗,而是善于治军和外交。《品三国》不光纠正了许多历史错误,还揭开了许多历史疑案,比如刘禅乐不思蜀的原因并不是他傻,这是他装出来的,只是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曹操之所以杀杨修是因为曹操忌恨杨修喜欢摆弄自己的小聪明。三:经世致用
曹操的一生可谓深谋远虑、精明至极,放着现成的皇帝不当,从公元189年起兵开始,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征袁绍、平乌桓、灭刘表、孙权、定关中、击刘备,一直都是以所谓的“兴义兵,诛**,朝天子,佐王室”为经营发展战略的。
当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袁绍的大量辎重、图书和珍宝都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其中就包括自己手下一些平日里的管理层干部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白纸黑字,铁证如山,但凡与袁绍有过书信来往的人,无不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却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付之一炬。曹操之所以这样做,应该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和权衡:首先,当初官渡之战之前,无论天时、地利、人和都在袁绍一方,连曹操自己都自身难保,何况手下的其他人呢!其次,要肃清“阶级敌人”,又何等容易,明哲保身的想法究竟牵扯了多少人?又要处理多少人?再者,执法措施一旦出台,必将挑战和打破法不责众的世俗框架;最后,自己目前是创业阶段,需要保存实力,不如卖个人情,统统不予追究好了。这样一来,让那些心中有鬼的人,就会感激涕零;而其他旁观者则更会死心塌地地效命。
同样是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袁绍由于不听谋士田丰的进谏和建议而导致战争失利,居然不认真分析总结失利的原因和思考时局,而简单任性为了挽回面子,竟然杀害了谋士田丰。像袁绍这样只会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错误,而绝不会认错,更不会公开认错。孙子兵法曰:“善奕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对比曹操和袁绍两位操盘手在管理的危机面前却表现迥异:一个虚怀若谷、处事谨慎;一个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在关键时刻的危机化解和困难面前,曹操始终能够着眼于全局,而袁绍却始终过分计较“谋子失利”的心结,由于无法理解、运用正确的危机化解和管理的手段,所以最终也不能摆脱颓势局面和心理阴影的束缚和困扰。即便是时空逆转,如果有机会安排两位
操盘手(曹操和袁绍)坐下来对弈一局,相信袁绍可能也不会取胜!诸葛亮除了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休养生息,还在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努力营造和经营自身的行业口碑、职业条件和职业资源,比如诸葛亮首先得益于荆州名流司马徽和庞德公的赏识(司马徽还送给了诸葛亮“卧龙”的“荣誉称号”),诸葛亮能够认识刘备,更是好友徐庶客串“猎头顾问”的极力推荐。经过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漫长积累后,诸葛亮拥有了个人品牌和“猎头顾问”的推荐。但是在“三顾茅庐”的时候,作为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待岗青年”诸葛亮时年26岁,而“资本方老板” 46岁的刘备还是相当谨慎的,一则,他想不通诸葛亮作为刘表的外甥,诸葛亮为何不去到比自己强大的刘表的企业去应征上岗?二则,当时荆州的人才市场严重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三则,由于刘备阅人无数,所以根本没有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四则,诸葛亮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个人成功案例。至此,诸葛亮的第一次面试理所当然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一次面试完,诸葛亮并没有以“绝对的优势”从扎堆的候选人当中立即脱颖而出。
究其原因,虽说刘备企业当时急需经营管理人才,但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需要的是一个管理层团队,并不是要借引进一位高级管理人员毕其功于一役,以待扭转乾坤。而诸葛亮却是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和成功案例的候选对象,他更需要刘备企业给予他的这个平台,释放自己的才能,相比之下,诸葛亮的选择空间更小,甚至别无选择。历史的玩笑,带我们回到现实中,无论历史上的“三顾茅庐”是纯属子虚乌有,还是刻意杜撰的或是根本不存在的,在今天这样的争议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不妨借古于今,对于我们今天的职业经理人还是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即便是职业经理人自己认为自己是价值不菲的千里马,但是更应该想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则不常有”的客观事实。人力资源的绝对价值是不存在的,人力资源价值和资本在天平的两端是永远不可能对称和平衡的,无论是在理想还是现实中,也很难做到形成绝对的卖方市场。
在易中天教授的笔下,通过还原历史的手法,隐约间我们仿佛也真正明白了“读书明理做人不作秀,登科治国做事不做官”的文人情怀。《品三国》中易中天还归纳了曹操用人的政策:1名至实归,更重实际。2德才兼备,唯才是举,3重用清官,不避小贪。4抓大放小,不拘小节。这些政策时隔2000多年仍被许多专业人士所采用,《品三国》让我认识到三国的历史价值。《品三国》还让我明白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曹操的奸诈狡猾,刘备的仁义,关羽的刚愎自用,赵云的英勇善战。
【易中天品三国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易中天语录06-15
易中天名人名言10-03
品三国读书心得07-03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400字作文09-21
《三国演义》初中生读书笔记12-10
暑假中学生三国演义读书笔记10-17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好词好句读后感07-19
世纪中天公司案例06-23
品三国10-10
中天高级中学元旦文艺汇演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