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共11篇)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识记“曦 暖 满 枕 抬 睫”6个生字,会写“暖 满 枕 抬 睫” 5个字,积累词语“花束、香气、温暖、露水、枕头、睫毛”6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背诵课文。

3、能读懂诗歌的内容,并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

4、体会太阳给人们带来的朝气和光明。

2.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识记“曦 暖 满 枕 抬 睫”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能背诵课文。

2、能初步读懂诗歌的内容,并展开想象对太阳说几句话,想一想,太阳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在上课之前,先请小朋友猜个谜语吧。读一读:

圆又圆,像火球,一大早,准时到。

花草树木有了它,生机勃勃又一天。

2、揭示谜底:太阳,齐读。

3、师:太阳将全部的爱倾注给了我们,此刻她有心声,想对我们诉说。板书课题:

1、太阳的话

4、简介作者:艾青,现、当代诗人,是一个对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有着很大影响的诗人,他的作品非常棒,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太阳的话》就是艾青作品中的一首诗歌。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仿佛看到了什么?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想办法记住它。

3、检查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的情况。(1)同桌互相帮助,解决生字词。(2)四人小组互相抽查,互相正音。(3)老师检查生字词。(4)交流记字方法。

曦:重点指导右边的书写笔顺。

暖:三拼音,读好韵母是an的音节。右边是个“爰”,区别于“爱”。满:左右结构,三点水旁。枕:翘舌音,前鼻音。抬:区别 抬——拾

睫:重点指导右边笔画,书空。

4、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5、齐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漏字。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语。

(1)抽读生字 :各层次学生各抽读3名

打乱生字次序抽读(2)同桌开双轨火车,一人读生字,一人组词。

2、写字指导: 今天要写的5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暖:左右结构,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枕:左窄右宽,竖弯钩要写得圆润饱满。抬:左窄右宽,左边的竖钩要比右边高一些。

睫:也是一个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太阳这么早就起床了,他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而我们说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听听太阳的心声吧!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曦 暖 满 枕 抬 睫(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花束、香气、温暖、露水、枕头、睫毛(每个写2遍)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篇2

本研究采用能耗低、易实现的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采用XRD、UV-Vis、XPS等手段对TiO2的晶格结构和光吸收特性等进行表征,研究氮掺杂TiO2在高压汞灯及氙灯下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并讨论焙烧温度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的制备

N掺杂TiO2粉末的制备:将40mL的无水乙醇与17mL的钛酸丁酯混匀,置于分液漏斗中;将40mL无水乙醇与9mL双蒸水充分混合后,迅速滴入一定量的冰醋酸和三乙胺(按N:Ti摩尔比为10%来量取三乙胺)并搅拌均匀,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缓慢逐滴加入到该溶液中,之后继续搅拌30min,待形成溶胶后自然陈化4d,放入干燥箱中于80℃烘干10h,再放入马弗炉中,分别在400、500、550、600℃下焙烧2h,研磨即得成品,分别记做N400、N500、N550、N600。同时经500℃焙烧制备得到未掺杂氮的纯TiO2样品,除未添加三乙胺外,其制备条件与掺氮样品相同。

1.2 样品的表征

采用X射线衍射仪(D/Max-ⅢA型,日本理学)测定TiO2样品的晶相;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SCALAB250型,英国Thermo-VGScientific)进行样品的XPS分析,并用XPS peak 4.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150型,日本岛津)进行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性能测试。

1.3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实验

光催化实验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在SGY-1型多功能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降解装置见图1。反应器容积为250mL,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20mg/L,紫外光和可见光光源分别采用主波长为365nm的300W高压汞灯和波长组成类似太阳光的250W氙灯。汞灯和氙灯下TiO2光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0.8g/L和1.0g/L。实验时,先将甲基橙溶液转移至光催化降解装置中,开启磁力搅拌器,以200mL/min的流量鼓入空气,再开启光源,待灯源稳定后开始计时,每隔一定时间(汞灯下5min,氙灯下10min)取样并离心分离后于464nm测定溶液吸光度,并进一步计算甲基橙的降解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的XRD分析

图2为不同温度下焙烧制备的N掺杂TiO2样品的XRD谱图。由图可以看出,400~550℃范围内,随着焙烧温度升高,锐钛矿衍射峰逐渐尖锐,结晶度提高,晶格趋于完整,同时样品的晶粒尺寸也逐渐增大(见表1)。其中400℃和500℃焙烧制备的N-TiO2样品均为纯锐钛矿相,400℃焙烧时样品的晶型并未完全形成,500℃焙烧时样品的晶型已较好。随着焙烧温度升高,TiO2样品经历了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过程,当焙烧温度为550、600℃时,制备得到TiO2为锐钛矿相与金红石相共存的混晶型,且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金红石相的含量增加(根据101峰的半高宽以及谢乐公式计算,结果见表1)。所有样品的XRD谱线中未出现N—O、Ti—N的衍射峰,也没有因N掺杂而引起的锐钛矿TiO2特征峰移动的现象,N掺杂对晶体结构的影响较小。夏勇等[10]和Hu等[11]分别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了具有高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掺氮TiO2,同样发现样品的XRD谱线中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N的衍射峰,说明N高度分散在TiO2的晶格内部,未能形成其他较大的团簇。

2.2 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发射(UV-Vis DSR)光谱分析

选取可见光催化性能最为优异的500℃焙烧的N500催化剂进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测试,并与纯TiO2样品的UV-Vis DRS图谱进行比较,考察氮掺杂对TiO2纳米微粒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见图3。由图可知,2种催化剂对紫外光区的光吸收率都很强,N-TiO2比纯TiO2的吸光率略高,可推断N的掺杂提高了催化剂在紫外光区的吸光能力。纯TiO2在大约400nm以后出现一个反射平台,400nm即为样品的本征吸收限,对应的能量为3.1eV,这与TiO2较宽的禁带宽度(3.0~3.2eV)相对应,但其对大于400nm的可见光仍然有一定的吸收,这部分可见光吸收与TiO2的实验制备产生的一定数量氧空位、间隙原子等缺陷有关,这会导致禁带产生一定数量的缺陷能级,造成电子跃迁[10]。催化剂N500在大约400nm处有很明显的拖尾现象,在波长400~550nm的可见光区域的吸收提高,光吸收边沿向长波方向移动,吸收边有“红移”,这意味着其带隙能降低,在可见光照射下能发生电子跃迁。

2.3 N掺杂TiO2的XPS分析

图4为500℃焙烧的N-TiO2样品的N1s的XPS高分辨扫描拟合图,其N1s电子结合能仅出现在399.7eV,此结果与Sato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唐玉朝等[13]研究发现用水解法、氨热还原法、机械化学法、和尿素热处理法等4种方法制备的N掺杂TiO2催化剂的N1s结合能位置也都出现在399.5eV左右(398.4~399.7eV),Chen等[14]认为该处结合能对应的是填隙掺杂的N原子的1s电子结合能,填隙的N原子夺取Ti和O的电子,Ti和O原子周围的电子密度降低,在TiO2晶格内形成N原子的填隙。

采用灵敏度因子法,根据N和Ti的灵敏度因子及N元素的峰面积(333.17CPS·eV)和Ti元素特征峰的峰面积(34628CPS·eV),对N500中的N的含量进行计算,得出N与Ti的相对原子分数比为0.0412∶1,即制备得到了N掺杂TiO2纳米晶的结构式为TiO1.9588N0.0412,N的质量掺杂量为0.7%,此结果与Huang等[15]、Zhan等[16]研究报道的N掺杂TiO2最佳掺量在2%以下相符。

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图5为不同焙烧温度制备的N掺杂TiO2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动力学曲线,各光催化剂上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反应的一级动力学常数见表2。500℃焙烧的样品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降解速率分别是400、550和600℃焙烧样品的3.33、1.92和6.25倍。可见,焙烧温度高于500℃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TiO2的催化活性降低。一方面,这与TiO2的晶型有关,TiO2粒径越小光催化活性越好,锐钛矿型比金红石型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活性,从XRD分析可知,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变大,同时金红石晶相含量增加,经500℃焙烧后的样品的晶型趋于完整,而焙烧至600℃时样品中金红石含量相当高。另一方面,适量的N掺杂能够增强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过多或过少的氮掺杂都会降低光催化活性,制备TiO2过程中,若焙烧温度过高,因氮处在弱键位上,会容易流失[3],造成氧化钛晶格中N含量降低,可见光吸收能力下降;而温度较低时,过量的N掺杂会导致更多晶格缺陷形成电子空穴附复合中心[17,18],俘获载流子复合速率加快,抑制光催化活性。实验中500℃焙烧得到的样品光催化活性最佳,氮的掺杂量为0.7%。

分别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通过对甲基橙的降解比较纯TiO2与N500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见图6,由图可知,与纯TiO2相比,模拟太阳光下N500具有更优的光催化活性,前10min两者降解速率相当,此阶段主要是吸附作用;随着光照作用的继续,N500对可见光部分吸收增强,降解速率明显提高,50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1.6%。汞灯即紫外光照射下,N500光催化活性略优于纯TiO2。这与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的表征结果一致,N掺杂提高了TiO2的光吸收效率尤其是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了其在模拟太阳光下的催化活性,该结果与Yin等[2]、Asahi等[3]的研究报道结论一致。

3 结论

红蜻蜓_音乐教案 篇3

桃源实验小学 翦英霞

教学目标 :

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3、让学生了解多元音乐文化,开阔视野。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夏天快来了,在池塘周围你们发现什么小昆虫没有,特别是要下雨的时候。请学生说一说。

播放中国新生代蹇佳成《红蜻蜓》---引起学生的兴趣。师:

1、蹇佳成的表现好不好?表演大方吗?(学生回答)

2、歌唱的好吗?你们想不想学?(学生回答)

师:这首歌,今后再学,今天我们来学另一首同样歌名的日本民歌《红蜻蜓》,希望学后,同学们能想想蹇佳成一样大方的表演。

二、新课教学

1、初次听歌,解释介绍作品,需要什么心情来学。

《红蜻蜓》是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采用诗人三木露风的一首回忆童年情景的诗谱写而成.歌曲3/4拍,宫调式,主旋律起伏较大,曲调优美抒情.通过"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蜻蜓而勾起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2、下面我们请同学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

四、跟琴唱

1、教师范唱

2、教唱旋律

3、师弹琴学生跟唱。

4、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5、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乐谱上方的换气标记。

6、分组表演

7、全班一起唱

五、拓展活动

以《童年》音乐会为主题,回忆童年的往事、歌曲、旋律,相互交流,抒发对美好童年的回忆。

六、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_教案 篇4

三(1)班 程文娟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46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独立、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本年级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只有及少数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总之,三年级的孩子就像是一张雪白的纸,等着师生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

4、3/

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五、教学进度:

单元及课题 课时 周次

第一单元

童趣 5 一、二、三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4 四、五

第三单元

农家孩子的歌 4 六、七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4 八、九

第五单元

小乐队 4 十一、十二

第六单元

歌声中的回忆 5 十三、十四

第七单元

五十六朵花 4 十五、十六

第八单元

七彩的生活 4 十七、十八

第九单元

期末测试 2 十九

第一单元

童趣

第一课时

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重点指导: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题:《对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 “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三课时

课 题:《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第四课时

课 题:《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 教室。

第五课时教学目标:

课 题:

《打秋千》

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二声部发声练习

二、导入:观看荡秋千录像;简单介绍仡佬族的风土人情。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二声部的音响效果。

2、哼唱歌曲旋律,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高声部。

3、指导、纠正

4、学生以模唱的形式学唱低声部。

5、指导、纠正

(1)指导学生唱准八分休止符的时值,以表现铃铛的清脆。(2)纠正“叮当”的咬字、发音。

第二单元

可爱的家

第一课时

课 题:《小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1)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5、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四、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第二课时

课 题:《内依巴河》

教学目标:

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

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

课 题:《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以饱满、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可爱的家》,表达对家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游戏规则:找到一条路时,必须把这条路线经过的音唱准确,小组形式找路线,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路线最多,唱的最准确。

二、学唱歌曲

1、听《可爱的家》录音范唱。

2、学习曲谱,教师范唱曲谱。学生随琴学唱第一、二乐句曲谱。

3、教师弹奏第三至第六乐句,学生模唱。

4、朗诵歌词。

5、轻声随琴演唱歌曲。

6、讲述自己“可爱的家”,感受体会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7、小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

三、为歌曲伴奏

四、歌表演《可爱的家》。

第四课时

课 题:《布娃娃》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布娃娃》启发孩子们珍惜自己的幸福并且关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七色迷宫

教师弹奏钢琴,学生听辨模唱,并且在迷宫中找到老师弹奏的路线。

二、导入:复习歌曲《可爱的家》。

三、欣赏歌曲《布娃娃》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轻声跟唱,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3、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速度等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4、再次欣赏并演唱歌曲《布娃娃》。

第四单元

绿色的梦

第一课时

课 题:《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为音乐分段。

2、了解小提琴和口笛的音色和作曲家俞逊发,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欣赏《苗岭的早晨》

1、多媒体展示苗岭风景画面(播放第一乐章音乐)。

2、交流听了这段音乐之后的感受。

3、边听边学生随教师一起用右手走旋律。

4、介绍乐曲《苗岭的早晨》,多媒体放映有关苗族服饰、居住、歌舞图片。

5、多媒体播放苗族飞歌特点歌曲《小背篓》,感受苗族歌曲的特点。

6、让我们再欣赏一遍用口笛演奏的具有苗族飞歌特点的第一乐章。演示文稿展示乐器口笛,向学生简单介绍乐器口笛。拓展有关乐器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

四、听全曲,说说你的收获。

五、小结

第二课时

课 题:《少先队植树造林歌》

教学目标:

1、以活泼、欢快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种树时的愉快心情,及盼望小树成材的愿望。

2、体会连音线在歌曲中的作用,用律动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苗岭的早晨》

1、复习听赏一遍。

2、再以网上画面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记忆。

二、导入新课:(学生讨论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如此严重,我们怎么办,教师引导植树歌的出现)

三、学唱歌曲:

1、听录音《少先队植树造林歌》,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谱学唱,注意歌曲中的连线。

6、学习歌词,学生分组学唱并练习。

四、创编歌曲的律动。

第三课时

题:《不得了》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景。

2、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演唱歌曲《不得了》,发展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直接导入)

二、歌曲教学

1、我们来听一遍歌曲,大家注意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打开书朗读一下歌词,大家感觉一下歌词中的哪些字表现了歌曲的情绪?

3、我们已经熟悉了歌曲的音调大家再来听一遍歌曲,并且在心里默唱歌词。

4、请同学们随老师的琴声来小声地演唱一遍歌曲。

5、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评价)

6、学生分组演唱。(师生互评)

7、用沮丧、无可奈何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三、创编:森林遭破坏的图画,总结森林破坏给我们带来得危害。

第四课时

题:《森林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看图了解故事情景。

2、用图画、表演、配乐、朗诵、打击乐的形式表现《森林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生分享关于森林的资料)

二、出示本单元的图片

1、将图连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总结:动物们也遭到了失去家园的劫难,我们编音乐剧让更多的朋友知道保护家园的重要性。

三、情景剧表演:

1、分组设计活动。

2、各组设计角色扮演动物,教师进行指导。

3、分组展示。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篇5

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人文教育目标:

通过欣赏《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

能用恰当的不同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学难点:

三连音与休止符在歌曲中演唱时值的准确。

教材分析:

《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为四二拍,一段体,旋律线条起伏,节奏的顿挫、歌词的内容等作相应的力度变化,有层次地表现歌曲的内涵,以表现强烈的战斗性,使歌曲充满革命的激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授

猜一猜:欢迎大家到音乐堂做客,今天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呢?同学们要通过竞猜游戏才能得到答案,下面我们分三组来做这个游戏。

2听一听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的礼物就是歌曲《国歌》,你对国歌了解多少?请你告诉我好

老师根据学生的了解,来介绍聂耳。聂耳(1912——193)原名聂守信,是云南玉溪人,在他二十三岁的生命中创作了三十多首歌曲和一些民族器乐曲,作品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奋起抗日的坚强决心,第一次表现了三座大山压迫下的中国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富于独创的艺术形式,他的作品有《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铁蹄下的歌女》《卖报歌》等。(附加聂耳名字的来历)我们来听一听国歌的演唱。

你知道国歌是怎样写成的吗?

3唱一唱

下面我们同学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这首歌。

4分析作品:

认识三连音

看屏幕,通过屏幕上的表示,你怎样理解?说一说作品中三连音给你什么感觉?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的招呼人们奋起战斗。

老师给出三个力度标记,f、ff、渐强,请你们分组讨论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上?通过学生的分析,老师在加以补充。

大家随伴奏音乐演唱!

下面,我们随着国歌的器乐曲来进行一下升旗仪式的表演,好吗?(学生进行表演)

三、小结:通过这节的学习,同学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认识,说说你今后将怎样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呢?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篇6

一、教学内容

1、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舞剧、芭蕾舞剧的有关知识,,了解并感受舞剧音乐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2、学会演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体会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和红军的革命热情,并能够用柔和、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3、通过课外作业锻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前播放舞剧《天鹅湖》中的选曲《四小天鹅》

(二)新课:

1、舞剧知识及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选曲《场景音乐》

(1)导入新课: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四小天鹅》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红色娘子军连歌》的录象片段,教师对这两个舞剧的剧情及音乐场景进行简洁的解说

(2)师生问答:

◆ 师问同学:刚才我们观看了芭蕾舞剧的录象,你认为芭蕾舞剧是以什么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 学生讨论:舞蹈

◆ 师问:它是怎样的舞蹈形式? ◆ 生答:芭蕾舞

◆ 师:芭蕾的舞蹈动作有何显著的特征? ◆ 学生概括

(师概括:西方国家称舞剧为芭蕾,源于意大利文,即跳舞的意思,在16、17世纪时意大利和法国宫廷以民间舞蹈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宫廷芭蕾后来进入剧场,成为剧场芭蕾,常穿插在歌剧和戏剧当中。18世纪,芭蕾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创造了足尖舞的技巧,并有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18世纪又传入俄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意大利学派、法国学派和俄罗斯学派。)

(3)师重播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断:独舞的、双人舞的、三人舞的、群舞的各选一段,让学生体会舞剧中的舞蹈形式的多样性

◆ 师问:知道这是什么舞剧剧目吗?并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收集的舞剧资料来了解舞剧及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 请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为大家讲述《天鹅湖》的剧情梗概:(略)

教师给予讲解的同学充分鼓励,并播放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选取《场景音乐》录音

◆ 师问:通过这段音乐,你似乎看到怎样的场景?能否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

(4)复听《场景音乐》录音,并鼓励大家根据音乐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师播放录像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选曲《场景音乐》并告诉大家这段音乐是贯穿整个舞剧音乐的主题――天鹅主题,并请同学概括这个主题的音乐情绪(旋律充满温柔和悲伤,它在作品中多次出现,表现了纯洁、善良、美丽的天鹅――奥杰塔的音乐形象,又象征着奥杰塔和她的女伴们的悲惨的命运,同时还体现出王子和奥杰塔对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

(5)师:弹奏《场景音乐》的旋律,随着琴声学生轻声哼唱并再次感受对“天鹅主题”的理解

2、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1)师导入:看完外国芭蕾舞剧片断,使大家对舞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想你们也一定希望了解中国的芭蕾舞剧的发展吧,在我国,舞剧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我国的芭蕾舞剧选段

(2)师播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录像资料如《红色娘子军》第四场中的《乡亲们慰问红军》的一段,使学生对当年军民的鱼水情深有深刻的理解,对舞剧插段有完整的印象

(3)师播放歌曲,聆听《军民团结一家亲》录音

◆师问:从这段歌声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吗?(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体会革命战争时期的军民鱼水之情)

◆生讨论

(4)复听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熟悉旋律,体会情绪

让学生结合倾听过去曾学过的海南民歌《五指山歌》,起到既复习海南民歌《五指山歌》,又使学生了解到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音乐原始素材的来源,并达到巩固对旋律的印象

(5)教师弹奏《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旋律,学生跟琴轻声视唱

(6)观看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军民团结一家亲》的场景音乐,使学生更为亲近、熟悉歌曲

(7)学生用柔和、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作品

(三)小结:

冬天里的太阳_散文 篇7

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晴朗的天气。艳阳高挂,阳光普照大地,春寒遁去了踪迹。那些山啊,水啊,树啊,花啊,草啊……像减去了身上的重负,去掉了心中的烦闷,一下子换了个模样。

久违了的太阳,辛苦了快一天的太阳,不知是不知疲倦,还是要补偿给大地迟来的温暖,蹲在那边山梁的上空,凭着云层淡淡的遮掩,把她那金灿灿的熠熠神光,洒向她精心写意下的大地。

远处那黛色的群山,在夕阳的轻轻抚摸下,蜕去了昔日那朦胧的面纱,把她那柔美的,起起伏伏的线条,清晰地呈现了在了天地之间。一根根线条,像从云的这端飘逸到了那端,又像是从那端又飘逸了回来。层层叠叠的山峦,尽情地舞弄着这些线条,营造着层层叠叠的波浪,从人们的视线中涌向那遥远的天边,又从那天边向着太阳西行的方向涌了回来,像是要挽留这难得的夕阳,好尽情地享受这霞光的沐浴……这些山峦竭尽她们的写意和妩媚,让看山的人尽情地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虽然她们不动,但只要你一动起来,似乎她们也富有了动感,她们的形态啊,明暗啊……也跟着你悄然地发生变化。

山在夕阳里明艳,山林在夕阳里动人。

山上的落叶树长出了嫩得发亮的新叶。松柏身上那刚长出的嫩芽在深绿的叶子丛中像一只只胆怯的眼睛,悄悄地窥视着外面的世界。柞树上那铜钱般大小的叶片,窜得满树都是。这些平铺着的叶儿嫩白嫩白的,像刚从牛奶中捞出来似的,蘸着乳的颜色,流着乳的韵味,又像是刚出浴美人的肌肤,在夕阳里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白得扎人的眼球,嫩得叫人心儿欲醉。阳光似乎在每一片叶儿上流动,就像新的生命在枝头上跳动似的,有时又生害怕这稚嫩的生命从那高高的树上,细瘦的枝上掉下来,真想摊开双手做好拯救的准备。看着满树叶儿上那闪光的生命,看着整个山林跳动着生命的脉搏,你不得不对她们产生几分敬佩之情,不得不惊赞这奇妙的春天,不得不叹服这造福万物的太阳,不得不从心底产生对大自然神奇魅力的敬畏。

漫步林中,透过枝多叶少的树儿,仰视头顶上的天空,使人感到天空不太遥远,白云不再陌生,叶儿更加近人。那天,那云好像不在高空,就像在那树梢上荡漾。云儿又像是那船,载着满树的叶儿在那白得耀眼的天空中荡啊荡啊……看久了就像自己也成了那些叶儿,在那船儿上荡一样。特别是看着那些细嫩白腻的叶儿,托着霞光,映衬着明艳的树林,把她们的倒影投射到林中那一方平静的池水上面,你更感到头上的一切都在自己的眼下,身下,足下,就连那此起彼落的鸟鸣声,也好像是从那水底里传出来似的,打心眼里舒服:夕阳真好,远山真好,我们真好,春天真好……

种太阳___音乐教案 篇8

周芙蓉 学会等待

享受美丽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早恋对个体发展的不利影响,学会处理青春期对异性的美好感情,使男女学生交往朝着健康、友好、互助共进的方向发展。

2、让学生学会以人为镜,欣赏他人,审视自己,完善自我。活动准备

1、进行“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的调查。

2、下载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动画歌曲。

3、制作三个动画小故事。

4、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形式

欣赏情景动画、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过程

一、借助歌曲,活跃气氛,引出问题

播放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动画歌曲,师生同唱。教师提问:任贤齐这首《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呢?

学生回答,教师巧妙过渡到案例讨论环节。

二、你说我说——案例大讨论

(多媒体播放有关中学生异性交往的一个故事。将这个连贯的故事分成三个小故事,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方法。)

(一)、讨论故事一《小军的烦恼》

1、多媒体播放《小军的烦恼》

2、教师抛出问题

你觉得小军同学该不该向小萍表白?说说你的看法。

3、学生讨论和发言。

4、教师小结并引出下一个故事。

(二)、讨论故事二《小萍的烦恼》

1、多媒体播放《小萍的烦恼》

2、教师抛出问题

你觉得小萍同学该不该接受小军的表白,该不该把这件事告

诉小梅呢?说说你的看法。

3、学生讨论和发言。

4、教师小结并引出下一个故事。

(三)、讨论故事三《三个人的烦恼》

1、多媒体播放《三个人的烦恼》

2、教师抛出问题

你觉得他们还能挽回这段友谊吗怎样才能挽回?说说你的看法。

3、学生讨论和发言。

4、教师小结。

三、各抒己见话恋爱——中学生恋爱的利与弊

1、教师:学生根据平时的见闻感受,结合所给案例,谈谈早恋对我们的影响。

2、学生讨论后发言。

3、教师补充一些中学生早恋的调查数据及实例,强化中学生早恋的危害。

四、自我探索——个人异性交往问卷调查

1、教师设计了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请学生对照自身实际,在纸上写下认同项。

2、多媒体显示调查问卷,学生自主选择。

3、教师说明所选结果代表的意义。

五、成功教练——怎样走出“懵懂的恋爱”

1、教师请同学们为陷入情感困惑的同龄人献计献策。

2、学生分小组讨论,推举一个首席发言人发言。

3、教师小结。

六、结束语——送给学生一首诗

不要过早地采摘

当我还是一枚青果悬于枝头 若真欣赏

就耐心等待我熟透吧 那时

教案____三个好伙伴 篇9

大峪沟镇中心小学

岳伟娜

《三个好伙伴》教案

教学目标: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色彩敏锐的感受力和运用色彩大胆表现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作品几幅、白纸、彩色水。学具准备:彩色水,吸管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生了解三个好伙伴

我们画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颜色,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来装扮我们缤纷的世界。今天,我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三种好伙伴,分别是红红、黄黄和蓝蓝。课件出示红红、黄黄、蓝蓝介绍的动画。(小朋友们找一找你们的周围能否找到我们的小伙伴)。

红红的大名叫大红,黄黄的大名叫柠檬黄,蓝蓝的大名叫湖蓝。

(二)自由实验,让学生感知颜色的变化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将准备好的红、黄、蓝三色水进行不同的混合,仔细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2、课件动画展示红、黄、蓝三色相互混合产生的色轮,师生共同小结: 红+黄=橙 黄+蓝=绿 黄+红=紫 齐读课本上的儿歌

师问:儿歌中出现的三原色是什么意思?

师小结:红、黄、蓝三色在颜色中被称作三原色,三原色就是其它任何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而这三种颜色相互调配,不但可以变出橙、绿、紫,还可以变化出其它各种各样的颜色。被红红、黄黄和蓝蓝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如果少了其中一种,就有很多颜色调不出来。所以,红、黄、蓝是三个相互合作的好伙伴。

(三)欣赏色彩,感受、体验作品的美

回忆在生活中(吃、穿、住、行、自然景物)有哪些东西是红、黄、蓝色的呢?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这些大树漂亮吗?和我们平时画的大树有什么不同? 下面,我们就用红、黄、蓝吹一幅作品。教师示范吹“彩色树”技法: A、先在纸的下端滴上红蓝黄任意一色,用力向上吹出主干, 然后从各个方向吹出树的枝条。

B、再在纸的下端这棵树的旁边分别滴上另两种色,用同样的方法吹出树枝树干。

(四)在作画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在创造中成功。1.作业要求:(创设树林集会)(1)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美丽的五彩树。(2)以比赛形式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指导要点:

⑴、吹画时要注意吹的力度和角度,注意吹气的角度尽量和纸面平行。⑵、色彩浓淡、色滴大小要适中,不要等一种色干了后再吹另一种色。⑶、树干要粗大些树枝要细小些,可在要分叉的地方添滴色水继续吹。

(五)作业展评,互相进步。

1、提出评析要求。

师生共同交流评价。

2、学生说说边吹画边发现的规律。

3、师:彩色中除了三原色,其实黑和白也是基本颜色。三原色以及黑白它们之间的相互调配,可以说这就构成了完整的色彩体系,完整的色彩世界。

五、习题设计:

用红、黄、蓝三原色吹出美丽的五彩树。

六、板书设计:三原色:

23__黄帝_教学设计_教案 篇10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写本课新字生词;理解“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过程与方法

1、由故事引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讲述他是怎样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的故事。

2、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学课文,感知大意。

3、引导自读自悟,掌握文意,体会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民族意识、培养民族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字词,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黄帝为什么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大看台——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经常说自己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你们知道这里的“华夏”和“炎黄”指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23课《黄帝》,一起了解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指代整个中华民族。

2、教师简述黄帝的历史传说。

二、故事开讲——初读全文

1、请同学们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简要介绍了黄帝的历史地位、姓氏称号、传奇经历和陵墓庙宇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检查字、词的预习效果。

出示生字:础、虐、毅、擒、妄、伐、陵、缅 出示生词: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

4、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黄帝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历史地位。第二方面(第2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姓氏称号。第三方面(第3、4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传奇经历。第四方面(死5自然段)介绍了黄帝的陵墓庙宇。

(说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的同时,应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再读课文,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4)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是他的后裔。(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一边看图,一边读文,图文结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拓展延伸

1、完成课后题。

2、教师总结。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会深深记住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他带领先民们为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传承文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拓展延伸。

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资料,以《寻根之旅》为主题办一期小报。

课后习题 抄词语。

感恩父母__教案_(新) 篇11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在活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动手实践、综合运用、自主合作、开拓创新,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了解自己在感恩父母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树立起好的学习态度。

2、活动中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体验与别人分享跟合作的快乐。

3、感受感恩是一种美德,激发感恩父母的情感,养成感恩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方式:

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我采用了以下的指导策略:

(一)自主选择的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和向父母表达感恩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主动参与的策略:通过让学生唱歌、倡议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活动。

(三)个性发展的策略: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照反思自己感恩父母的行为,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

(四)自主合作的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成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五)探究体验的策略:通过多媒体播放故事、广告、音乐等材料,激发学生的体验;同时,学生在看,听,说、唱的探究过程中也获得了体验。

二、活动流程:

(一)自主活动流程:(我指导学生从五个方面收集信息,让学生自愿参与自己喜欢和特长的小组)

1、记事小组:记自己感恩父母的事情。

2、故事小组:收集感恩父母的故事。

3、名言小组:收集感恩父母的名言。

4、歌唱小组:学唱歌唱父母的歌曲。

5、倡议小组:写感恩父母的倡议书。

(二)集中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收集到了信息,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1)多媒体播放录音:故事《沉香救母》。

(2)多媒体播放录像:中心台少儿公益广告《妈妈洗脚》。(3)过渡:你们收集到了什么信息?拿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2、小组合作。提示:

(1)告诉同学们你是怎么收集的?(体现:过程、方法)(2)你感觉怎么样?(体现:情感体验)

(3)把你收集到的给同学们看看。(体现:一起分享)

3、展示成果。

(1)让各组学生选派代表给全班展示。

师:各个小组把自己组最拿手、最优秀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让大家分享你们的苦恼与快乐。

(2)同组补充,别组评议。

师:同组的同学可以再补充,别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4、对照反思。

(1)以下要求,你做到了哪些?做到的请在括号里打√。

① 自己的事情自己办,不给父母添麻烦。()

② 家务劳动帮着干,多为父母减负担。()

③ 对待父母有礼貌,早晚起居要问安。()

④ 探亲访友离家前,禀告父母莫牵挂。()

⑤ 衣食住行牢牢记,尊长敬老想在前。()

⑥ 艰苦朴素少花钱,不与别人比吃穿。()

⑦ 思想学习勤汇报,恳求父母多指点。()

⑧ 批评教育不顶撞,感谢父母要求严。()

⑨ 养育之恩重如山,儿女责任勇承担。()

⑩ 为人在世品行高,孝敬父母最当先。()(2)反思:你以前做得怎么样?

(三)生成活动流程:

我说:刚才倡议小组提出来的意见很好!老师希望同学们回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例如:(用大屏幕出示以下的方式。)

1、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

2、给父母讲一个开心的故事;

3、给父母打个电话,送去一声问候;

4、给父母捶捶背、搓搓手;

5、为家里做几件家务:打扫卫生、叠被、洗碗、洗衣物……

(四)活动结束流程:

1、现在以一首动听的歌曲来结束我们这一阶段的活动,多媒体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上一篇:青年文明号推荐报告下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新时期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