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2024-1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共7篇)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1

关键词社会偏见 大众传媒 刻板印象

社会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①偏见可分为个人偏见和社会偏见,二者相互强化。社会偏见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处于定位、整合的过程中,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原有的心理和谐被打破,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社会偏见的现象更加突出,大众传媒在社会偏见的形成和改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成为行动的规范样本,最终影响到社会整体,因此,探求大众媒体在社会偏见的形成和改变方面的作用对于我们消除社会偏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社会认知形成的影响

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社会认知是人们社会态度与社会行为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②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现代社会,间接经验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

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诸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大众传播对受众社会认知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大众传播社会效果的具体体现。沃纳-塞弗林将大众传播效果归纳为三个步骤:“认知、情感与意愿,每一步都必须在上一步完成的基础上才能进行。”③受众的认知显然是传播效果的初始阶段。大众传媒拟态环境构建偏差

认知贯穿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始终和各个层面。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基础。新闻传播活动,是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再到受众心理现实的过程,新闻媒介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已经不再是客观环境本身,而是一种环境的再现,这也就是李普曼所说的“拟态环境”。

(1)从社会现实到媒介现实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的选题、采访和编辑制作等都是传播者进行的相当复杂的社会认知过程。尽管新闻报道者力求准确地反映客观现实,但事实上从事件发生到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必然会加上传者的主观判断,并受到现实环境的约束,这就使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难免产生某种程度的差距。新闻的传者,作为社会个体,具有双重角色——职业人和社会人,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把关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认知结构,影响到媒介工作人员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它贯穿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思考、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有意无意的对客观现实重新建构。在传播的过程中,他们起着过滤器和放大镜的作用,他们会在不违背报社编辑方针的前提下,更多的被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新闻所吸引,而在后期的写作编辑过程中也为以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思想为潜在的指导,来对新闻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正如李普曼所说,“一篇报道是知情者和已知的事实的混合物……我们处在什么地位和我们习惯的看法决定我们看到的事实。”④

(2)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是媒体影响受众的过程,也是受众认知转换的过程,受众则从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出发,“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新闻的内容,并会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选择性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理现实。因此,受众的心理现实,既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心理映射,也不是媒介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受众根据自己既有的社会认知结构而得出的“二次加工信息。”受众心目中所得的媒介内容已不同于媒介传播意愿中所设定的意义内容,是“心理现实”而不是“媒介现实”。两者之间处于不完全等同状态。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人们的社会认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偏差,诸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和逆反心理等。

刻板印象形成有两个途径,直接和间接,直接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间接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他人的影响。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也就是说,媒介往往起着强化社会偏见的作用。“事实上,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说到底,受众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根源于媒介从业人员的社会认知结构,特别是来源于传播者的社会刻板印象。在新闻的采访、编辑、评论等过程中,折射出传播者根据自身社会认知结构对有关新闻事件和人物的认知、判断和评价,也隐含着传播者的社会刻板印象。新闻传播者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化”,既可能是不自觉的,即当要描述一个群体时,自然会想到该群体的典型特征;也可能是自觉的,即为了受众能有效地辨认和理解新闻事件中的群体行为,而有意突出该群体的典型特征。但是,总的来说,为了引导受众对不同社会群体成员的形象进行辨别、理解和认同,或者基于商业目的而刻意追求大众的认同,大众传媒都不可能不反映为受众普遍能够接受的社会刻板印象,尽管这种刻板印象有时候并不能真正反映现实,存在着对社会群体的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导致社会偏见

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

产生偏差的根源在于认知者群体与认知对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性以及人的排它本能。人总是倾向于和自己同质性高的人们交往。对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具有较高的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弱势群体成员更多的是群体内交往,对于其真实的心理和生活状况,其他社会群体往往缺乏直接了解的机会和渠道,想让精英阶层的人来直接和弱视群体交往和相互了解是很困难的,对于两个差异性较大的群体。因为彼此了解太少不确定因素太多,人们往往本能的倾向于回避。由于这种心理,异质性较大的群体往往容易相互隔离和疏远,而越是这样越是得不到彼此真实的信息,对对方越是无知,偏见往往就是起源于这种无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了解相当程度上要依赖大众媒体,而大众媒介向受众展示的世界,从事件发生到被报道,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大众传媒对社会群体拟态环境的构建产生偏差和受众对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性的理解的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偏差使差异较大的群体并不能完全得到彼此真实的信息。“而一旦偏见产生了,人们又会更加回避与被偏见的一方的交往。这样,对从差异的无知到排他心理到疏远到再无知和偏见,这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使得偏见得以延续甚至加剧。当然,并不是说存在差异性就必然会出现偏见,差异性只是社会偏见产生的起点。当两个社会群体面对差异性采取逃避而不是沟通或沟通不够的话,就不能获得对方的充分信息,而建立在这种片面或错误信息基础上的社会认知正是社会偏见产生的直接原因。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一切偏见均起源于无知和傲慢。”社会偏见一经产生若得不到及时的抑制的话就会成为一个群体甚至全社会共同持有的态度即社会刻板印象并不断的延续下去。

二、大众传媒提高消除社会偏见作用的途径 大众传媒通过有效的宣传和劝说消除偏见

“有效的宣传、劝说从而消除偏见是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策略。通过宣传、劝说这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可使偏见持有者增加对偏见对象的认识,有助于打破刻板印象和克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以修正原有的态度。”。这个也可以用海德尔(Heider,F)的认知平衡理论来解释:假设P代表个人,O代表与其有关系的某人,X代表认知对象。常态下,三者处于平衡,若O对x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P的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大众传媒在宣传和劝说方面具有其他传播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大众传媒在受众艾滋病认知和态度方面影响显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促进公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对于反对和消除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人的歧视,共同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大众传媒要努力营造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奖励的氛围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群体间建立共同的目标被认为是种消除偏见与歧视的有效方法。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消解群体间的对立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共同目标的设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群体的一致性行动,产生共同的需要;而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形成又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共同的命运与合作的奖励,有利于营造团结协作,消除隔阂,互利共赢得良好社会氛围。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媒体,应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公平与平等的精神,同时大众传媒要推动社会富裕群体在主动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广泛深入地参与公益事业,消除群体隔阂,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让怀有偏见的不同群体直接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是一种减少偏见,增加融合的好办法。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板化的判断。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注释

① 邵道生:《中国大百科奎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② 郑雪:《社会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美]沃纳·塞弗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④ 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内部版,第60页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偏见,大众传媒,受众,影响

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社会生活中, 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 社会偏见就是一种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消极心理, 大众传媒在社会偏见的形成方面有重要影响, 因此探究大众传媒和受众的互动对于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就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偏见的本质及其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偏见“是一种缺乏客观依据、固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和态度。在社会心理学中, 偏见多指否定性、拒斥性的态度”。社会偏见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认知上的偏差,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自我、他人或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进行感知、判断、评价、推断和解释以作进一步反应的过程”。社会认知的信息来源总的来说可概括为两大类: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现代社会, 间接经验是人们社会认知的主要途径。间接经验主要来源于各种社会传播活动, 诸如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 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新闻传播活动, 是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再到受众心理现实的过程, 新闻的传播者向人们所展示的环境是一种环境的再现, 即“拟态环境”。

二、从客观现实到媒介现实

(一) 新闻工作者的“中势地位”对客观现实报道的偏差

新闻从事件发生到报道过程, 必然会加上传者的主观判断, 并受到现实政治环境等因素的约束, 这就使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难免产生某种程度的差距。新闻的传者, 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按不同的格式对各种信息意义进行符号编码、解码和意义重构, 零散、个别的信息意义经过媒介不断地重复和强化, 成为某方面信息意义的综合、概括的表达。传播过程中, 传者作为社会个体, 处于社会的中间层, 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所看到的对象, 新闻记者现阶段所处的“中势”社会地位, 使其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可能显示不同的态度, 记者在采访中所表现出的态度、观点一定程度上可显示出他的认知结构, 甚至采访前的采访准备都有可能带有个体认知的预见性判断, 如果这种认知框架与采访对象的认知结构呈现一定的重叠, 采访对象对记者会产生一种“自己人效应”。因此, 记者对客观事实的报道很容易出现偏差。

(二) 对新闻价值认识的偏差

媒介反映客观世界要将那些具有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和接近性的内容凸现给受众,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掌握在媒介“把关人”手里, 传统媒介一直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 “把关人”头脑中所固有的认知结构, 影响到媒介工作人员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贯穿于记者、编辑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思考、加工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媒介工作人员实际上是有意无意地对客观现实重新建构。当然, 媒介“把关人”的社会认知结构远非上述“选择原则”这么简单, 传播者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知识层次等因素, 以及来自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压力都可能产生影响。在传播的过程中, 他们起着过滤器和放大镜的作用, 会在不违背报社编辑方针的前提下, 更多地被与他们价值观相同的新闻所吸引, 而在后期的写作编辑过程中也为以自身的价值观和报道思想为潜在的指导, 来对新闻事件的性质进行判断。

三、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一) 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个人差异论认为相同的大众传播内容在受者之间之所以产生不同效果, 是因为受众的个人条件, 社会关系不同, 而其中个人差异最为重要。个人差异论最大的发现在于“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理解”。从媒介现实到心理现实, 是媒体影响受众的过程, 也是受众认知转换的过程, 受众从自身的社会认知结构出发, “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新闻的内容, 并会在解码过程中通过“选择性理解”建构属于自己的心理现实。不同的社会团体、个人对于同一个媒介产品, 可能给予不同的解释。如果受众所获得的新闻信息和自己以前的认知有差别而且不能同化时, 受众必然会改造原有认知结构, 进行修正或补充, 同时还会对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类比、解释、推理和想象, 这样受众就从自身社会认知结构出发, 针对新闻事件形成了既不同于客观现实, 又不同于现实的心理现实。因此, 新闻报道对受众心理现实的影响, 也同样无法轻松地逾越受众社会认知这一传播效果的基本层面。

(二) 刻板印象

“社会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 根据社会图式而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比较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刻板印象形成有两个途径:直接和间接, 直接就是本人的亲身经验, 间接包括大众传媒的影响, 以及他人的影响。大众传播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拥有强大的影响力。“事实上, 媒介对社会各群体的描述, 就是描述者本人的刻板印象的反映”, 在现实社会中, 媒介在引导社会成员认识世界、适应环境的同时, 往往也在有意无意地强化人们对某一类人群的简单、固定的认识与评价。这必然会使受众产生社会认知偏差, 影响受众对社会现象、社会局势的判断, 以及对各类社会人群的评价与态度。受众往往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媒体信息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类新闻信息的长期、反复传播, 必然会慢慢消饵个体间的差异, 把群体的特征加以模式化, 通过媒体的描述最终在受众心目中形成相对固定的群体形象, 即刻板印象。

四、大众传媒消除和防止社会偏见形成的途径

(一) 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是消除偏见的好方法

改变研究表明, 使先前相互隔离的群体成员进行平等的交往和接触, 或使先前沟通较少的两个群体沟通更加频繁, 是一种减少偏见, 增加融合的好办法。人们之间只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平等的接触和交往, 才能互相产生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逐渐消除各自最初产生的怀疑和陌生感, 解除心理上的防御, 最终实现人们之间的信任与沟通。比如, 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普遍带有偏见。可以通过让西方民众亲身实际地接触中国人, 用亲眼见到的事实来扭转他们头脑中被歪曲的“中国”形象。比如举办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 就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的机遇, 让西方民众和媒体有一个亲身接触中国、认识中国人的机会, 亲身访问过中国人, 和那些从来没有到过中国, 仅仅通过报纸电视了解中国的人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 再分类———内群认同的普遍模型是消除社会偏见的有益探索

人们倾向于把周围的人们分为“我们”和“他们”, 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对这两类人的行为采取不同的解释, 这是导致偏见产生的原因之一。内群认同普遍模型认为, 不同群体的个体视他们为一个单一的社会实体的成员的情况下, 他们之间的主动接触增加, 群体间的偏见也会随之减少。在社会生活中, 运用这种再分类机制消除偏见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在一起合作共事的经历。在新的历史时期, 各类大众传媒尤其是国家主流媒体, 应让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深入人心、大力宣传公平与平等的精神, 消除群体隔阂, 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 营造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属于不同群体的成员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 “他们”也会变成“我们”, 敌意和偏见也会随之烟消云散。

(三) 墨迹战略是消除社会偏见的好办法

“该战略先在一些偏见持有者群体内部选一些代表人物作为前期劝说对象, 在这些人改变偏见态度之后再让他们去劝说影响他们周围的人, 逐渐扩散开来, 最终达到偏见的整体消除”。如果能改变偏见持有者代表人物的偏见, 然后由他来影响周围的朋友和同群体的人改变态度, 效果将比大众媒介单方面地传播显著。正如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两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因为偏见代表人物往往是自己群体的“意见领袖”, 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信, 他的社会认知结构和同群体成员的社会认知具有更多的相似性, 更容易被本群体的成员所接受。比如说, 西方媒体对中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双重标准。如果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西方政界和学界认可的权威人士的公正客观的理论和观点, 让他们的观点为更多的人了解, 被更多的人接受, 我们的努力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3]童清艳.超越传媒——揭开媒介影响受众的面纱[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4]刘晓红, 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3

一、鄂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的媒介接触与使用情况

为了比较准确、全面地了解农村的媒介使用现状,研究者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分别选取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水平较高、城市化进程较快的A类村庄,远离县城但靠近区乡集镇的B类村庄,地域偏远、交通不发达的C类村庄各1个。在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期间,笔者先后四次对三类村庄进行了实地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其中有效问卷1046份。根据调查数据,可将农村媒介使用与接触情况的特点大致归纳如下:

⒈媒介拥有状况

A类村庄平均每户家庭拥有至少一台电视机并全部接入有线电视网,21.8%的家庭拥有2台电视机。6.5%的家庭坚持每天购买当地的报纸,如《楚天都市报》。B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91.7%,其中86.5%的家庭安装了卫星电视接收器。C类村庄家庭中电视机拥有率达71.2%,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的家庭占35.5%。

⒉媒介消费行为

从村民每天用于闲暇时间活动的时间量看,“看电视”居于第一位,电视是农村名副其实的第一媒体,其次是“串门聊天”,再次是“打牌”。可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发展,媒介行为正越来越多地替代人际交往。

⒊媒介接触频度

在各种媒介消费活动中,时间分配不是平均的,无论哪一类型的村庄,看电视的时间与参与人数都是最多,而广播则退居最后。在B、C类村庄,报纸主要是村干部阅读,目的在于“了解国家政策,方便做群众工作”。仅每日平均收看电视的时间量,A类村庄在平时达135.4分钟,农忙达91.8分钟;B类村庄在平时达100.1分钟,农忙达72.7分钟;C类村庄在平时达78.3分钟,农忙达40.2分钟。

⒋媒介内容偏好与依赖情况

就媒介内容选择而言,主要是收看“电视剧”,均表现出偏重电视娱乐的取向。在电视节目的选择方面,按喜爱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剧、新闻、综艺节目”。但A、B两类村庄中有45.2%的村民把“收看新闻”放在第二位。A类村庄有10.4%的村民看报纸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掌握政策”。

为了了解农民对媒介的依赖程度,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如果家中没有了电视,您会觉得习惯吗?”,调查显示:A类村庄中有11.7%的村民选择“习惯”,3.5%的“无所谓”,85%的“不习惯”;B类村庄中有10%的村民“习惯”,3.6%的“无所谓”,86.4%的“不习惯”;C类村庄中有35%的村民“习惯”,42.7%的“无所谓”,22.3%的“不习惯”。媒介使用时间较长的农村居民对电视等媒介的依赖程度越高。

从获取信息的渠道看,A类村庄的农民获取相关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B类村庄的农民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电视,其次是“村干部传达”;C类村庄的农民知晓信息首先是“村干部传达”,其次是“与他人闲聊时知道”,再次是“电视”。显然,人际传播在民族地区农村的信息传递中也发挥着较大作用。

二、大众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转型中的作用

通过对A、B、C三类村庄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哪种类型的村庄,大众传媒都已深入家庭,媒介消费已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的媒介化成为大势所趋。大众传媒不断向农村渗透,其实质就是不断用新文化、新价值取代农村传统文化价值的过程,同时改变着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从而影响到了作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社会交往的转型,与市民的社会交往所不同的是,农村的社会交往明显带有乡村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

⒈大众传媒扩大了农村的社会交往范围

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交往范围的扩大。农村居民从电视节目中了解到了新时代多元化的交往方式,不再局限于村庄原有的交往范围,开始有意识地与外界交往接触。可以说,现代传媒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中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而且对现代传媒接触程度越深的农村受众越是具有这种交往倾向。长期以来,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城乡有别的双重体制,这种体制形成了“城市——农村”二元体制,构筑了严重的城乡壁垒,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交往少。现代传媒将城市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带入农村,缩小了城乡人民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上的差别,不仅有利于城乡人民的沟通和交流,也加速了乡村都市化的进程,从而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所接触的人的增多,拥有的社会资本也就越多,虽然交往范围的大小与村民自身的性格、素质和期望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通过调查发现,对某些电视节目类型的偏爱也成为影响朋友数量的部分原因,平时喜欢收看农业节目和综艺节目的村民有着比其他人更多的朋友。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那些喜爱看农业节目的村民对节目中的农业新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都比较关注。通过收看农业节目,他们在与其他村民互动的过程中就占据了信息优势,周围的村民非常乐意听他们讲述这些农业方面的新信息。对他们来说,实际上也就是使自身的人际吸引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可以拥有较多的朋友数量。喜欢看综艺节目的村民大都属于性格比较活泼外向的,综艺节目这种形式本身也主要是希望起到娱乐休闲的作用。经常收看综艺节目的受众从节目中得到了充分的放松,培养了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状态,在现实人际交往中也会显得更加容易相处,从而获得更多的朋友。

⒉大众文化加剧了农村社会交往中的工具理性

在传统社会,社会交往对象一直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由于人际交往范围的有限性,村民们除亲戚外,交往比较多的就是同村的人,朝夕相处便形成了密切的联系,因此农村社会也经常被称为“熟人社会”。现在,随着活动空间的扩大,从事其他产业的农民数量的增加,基于业缘关系的交往对象也逐步在农村社会交往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从单一的以血缘为主的交往对象发展到由血缘、地缘、业缘共同构成的交往对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经济水平的提高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电视是第一媒介,观看电视是农民休闲的主要方式。在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相对缺乏的农村,电视媒介在农村社会交往对象的变迁过程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长期以来,农村居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情感因素。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村民们一直把这种感性的认识摆在主导地位。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现代人际交往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功利性和商品化倾向,这种现象也同样反映在农村社会交往过程中。在农村社会交往观念从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电视媒介所起到的作用。电视影响着农村居民在选择交往对象上的理性程度,每天接触电视时间较长的受众所受影响也较深,他们接触并逐步内化了电视中展示的现代都市交友方式,除了感情因素外,他们最注重的就是交往对象能否为自己提供实际的帮助。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注重“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在充分考虑自己所要进行的交往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最大化后才作出选择与决定。这就使他们倾向于同“有钱”和“社会地位高”的人交往,同时导致了农村社会交往中工具理性增强的趋势。此外,电视节目中频繁出现的俊男美女也让农村居民受到了“美女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也开始注重交往对象的相貌等外在条件。根据社会支持理论,社会支持给人们提供两个方面的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情感资源。处于社会网络中的人们相互提供必需的资源才使得网络得以维持。电视媒介以鲜活生动的情节事例告诉人们,现代社会是一个由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社会,拥有社会资源越丰富的人在网络中就越占据优势地位。农村受众长期在这种社会交往观念的熏陶下,自然也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无意的尝试,从而有着超越了血缘关系、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率先提出“弱关系力量假设”,他把人际关系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认为强关系在维护群体内部联系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弱关系对于群体之间的联系则更为有效。在电视传媒的引导下,农村居民不但将亲属等强关系列为自己的社会资源,也开始注重一般的熟人即弱关系的重要作用。在遇到困难时,村民们开始积极利用身边这些以往并不重视的弱关系纽带,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农村居民社会支持系统的扩大化。

⒊高频度地接触大众媒介改变了农民的交往观念

外部环境对农村的“示范效应”大多是通过大众传媒来实现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外部环境对相对落后的农村社区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强烈,这种示范效应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交往观念、规则和内容。城市文明不断通过大众传媒被传递到农村,促进农村的现代化。

大众媒介对异性交往观的影响:在中国农村,受传统习俗影响较深,社会开放程度远不及城市,长期以来,人们对异性朋友一直没有正确积极的认识态度。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发现,部分被调查者谈到异性朋友就将其归之为“不好的事情”,认为有异性朋友是不正常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农村社会交往的开放性程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电视媒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培养理论可知,大众媒介对受众思想观念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农村,较早接触电视媒介的村民受其影响比较大,程度比较深,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较早表露出来。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社会交往较之过去更加广泛和开放,异性之间的交往受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减弱。电视给了农村居民一个接触外面世界的窗口,那些较早通过电视媒介了解到现代人际关系特征的村民也就有着较为开放的交友观。他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和处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他们的行为和观念也影响着身边的村民,对构建现代农村社会交往方式起着积极的作用。

大众媒介对人际冲突观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发生冲突以后,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平时喜爱收看新闻节目的被调查者在发生人际冲突时有75.1%都会选择与他人“面对面协商解决”,而不爱看新闻的村民中,只有41%的人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因为电视新闻是村民们了解外界信息、社会知识的重要渠道,有着极强的“教化”功能,经常接触新闻的受众往往具有更强的理性和是非判断能力。在大众传播媒介不够发达的农村这种作用尤为明显,特别是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社会新闻”的日益增多,村民们从新闻节目的收看中增强了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在社会交往中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更好地采用理智的方法加以解决,也使得以单纯情感因素为特色的农村社会交往向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显然,媒介的全球传播给农民交往实践现代化带来深刻的影响,促使农村的社会交往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变,从依附性向自主性转变,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总之,通过现代传媒塑造理性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从而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方位增进城乡交流,让农民更多地了解城市生活,接触现代信息,这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大众传媒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飞速发展,凭借其开放性、广泛性、形象性等特点,以各种形式、各种面貌进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深刻地改变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控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大众传媒 青少年 社会化影响 对策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所谓青少年的社会化,是指青少年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其适应社会,认知社会,并具备社会属性的认知个体的过程,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必然进程,是其身心成熟、发展的必要环节。[1]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及社区,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难发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迁,大众传媒正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它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推动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过多渠道收集信息及总结后,关于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传媒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渠道,丰富了青少年的认识手段,拓展了他们思维活动的空间,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拓展了青少年的知识面。[4]在大众传媒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年代,我们的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来源基本上就是家庭和学校,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而有了发达的大众传媒,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特别是以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d等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的快速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集散中心,使得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方便快捷地获得任何想要了解的知识和信息,我们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浏览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上网查找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收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利用社交工具交流信息等等,而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的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大量的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他们发展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为他们从多角度的事业探索科学真理、发展创造才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大众传媒对于大众思想的正确导向作用有助于帮助我们的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众所周知,青少年正值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在其向青少年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也同时传递着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价值准则和价值精神,去引领青少年去认同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通过大力宣传先进感人事迹,树立各行各业普通人学习的楷模,通过揭露贪污腐败等社会阴暗面,对越轨行为进行积极控制,在这个过程中,对青少年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青少年对于社会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有利于青少年将接触到的正确思想认识内化到自己的行动当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确实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再次,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还能够帮助青少年环节不良情绪,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满足娱乐需要。[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青少年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家庭危机、社会不良现象等导致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而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带来的看电视、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不良情绪。研究表明,许多青少年都有过利用媒介逃避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经历。在生活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许多青少年利用网络游戏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压力,虽然这种方式会对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也起到了舒缓青少年因压力过大而紧绷的神经,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提供了一定的缓冲余地。

最后,大众传媒还能够通过影响其他的社会主体来间接地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1]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要使其具备社会属性,则离不开青少年与其他社会主体的交往,而大众传媒的受众除了青少年本身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甚至政府等各个社会主体,大众传媒通过影响青少年身边的这些主体,就能够成功地营造大众传媒所希望营造的一种社会环境,而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大众传媒所希望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如新闻中时常曝光的教师因体罚学生不当而受到处分的事件则提醒了学校及教师们应采用正确的方式而非过分的体罚来教导学生,从而使得青少年能够获得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及正确的社会化指导。总之,我们青少年所接触到的其他所有社会主体也是如此,都会受到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这种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不可小视的!

(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同时,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也不例外。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青少年的社会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大众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和阻碍作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及自己的人生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价值观的影响,并且不加分辨地模仿与趋从,从而影响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正确价值选择。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进行的一项名为“电视对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影响”的修养调查的结果显示,电视是影响小学生择业与偶像崇拜的重要因素,电视剧中对主角生活的物质环境的极大渲染,使很多青少年形成了一种认为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就是幸福的价值观。[2]除此之外,电视,网络中的一些暴力及描写社会阴暗面的场景会给青少年传递一种对于社会和人生极为负面的情绪,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模仿电视中的人物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等。从而在思想方面影响青少年对于社会的正确认识及积极正面的价值判断的形成,在行为方面也不利于青少年正确行为规范的养成。从这个层面来说,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中透露的不当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引起了部分青少年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的不信任感。[1]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充斥人们的视野,其中不乏有部分不良媒体以引起轰动效应,吸引更多的眼球为目的而故意“生产”出来的新闻,久而久之,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类报道的厌烦甚至于怀疑,最终导致社会对媒体信任的缺失进而对真正楷模的不信任,使得青少年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在这种对于媒体传播的正面信息的怀疑之中,迷失了方向。因此,大众传媒传播方式的异化导致部分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方向的迷失这一不争的事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一方面的确是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范围,打破了空间距离造成的地域集群观念,创造出超地域的“虚拟社区文化”,但实际上又使青少年的活动范围变小了。[3]由于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青少年足不出户就能浏览世界各地的新闻和信息,与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谈,有的则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总之,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占用了青少年大量本应用于户外活动和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的时间,长此以往,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现实的满足,甚至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从而对青少年的社会化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最后,大众传媒的普及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认知能力的提高。[2]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媒介对于青少年的影响,青少年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看电视,玩游戏,上网聊天,而不愿进行传统的纸质阅读,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青少年知识单向地从电视、网络上面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海量的信息使得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他们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消化,他们只能接受信息,甚至都难以存储信息,更无法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提取,创造出对自己有意义的东西。因此,这种轻阅读、轻思考的倾向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少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自然是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的。

(三)应对大众传媒消极影响的策略

总的来说,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有利也有弊,我们不能仅仅因为它的消极影响就抹杀它对于社会及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毕竟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规避和减少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归根到底,大众传媒只是一个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所传播的内容完全取决于创作主体,而且作为我们大众传媒受众的人民群众也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要想减少乃至杜绝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影响,我们应该从规范大众传媒的内容和强化青少年的信息辨别意识两方面着手,必要时通过加强对于青少年的监督来减少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我自己的思考,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来削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首先,应该从大众传媒的制作源头抓起,国家应该加强对于大众传媒从业者的教育,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自律水平。[5]同时加强国家对于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和内容的审核,对于传播不当信息的大众传媒制作者给予严厉的惩罚,同时给予优秀大众传媒作品制作者以适当的奖励,根据奖惩相辅的原则,双管齐下,唤醒大众传媒从业者对于社会及大众的责任意识,意识到自己的言论会对于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论及表达,而且能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

其次,家长和学校作为对于青少年负有教导和监督责任的两大主体应该注意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加强对于他们的干预和监督。家长应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指导青少年收看电视和上网,必要时为他们安排科学的上网时间,同时要注意多与青少年进行沟通和交流,有空余时间就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同时在平时鼓励孩子多与他人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有效分散青少年对于网络和电视的注意力,有利于他们与社会的正常交往和接触,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学校在平时对与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于过度沉迷电视和网络的危害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和利用大众传媒。这样能够让合理利用大众传媒得科学观念时时提醒青少年,从而规范青少年利用网络和大众传媒的行为,进一步减弱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不利影响。

最后,同样也是针对我们的青少年而言的,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个社会人,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完成社会化,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除了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还必须认识到自己亲身与周围的世界的交流与沟通其实更为重要。因此,我们的青少年必须自己从心底认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将自己与大众传媒交流的时间分一部分给自己的人际交往和与社会的交流。多与自己周围的人与世界打交道,如把自己上网的时间更多地用来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玩耍,和自己的父母及老师交流与沟通,倾诉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苦恼,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与收获等等。我相信,如果我们的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个人的社会化,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社会人!

在这里,我对于加强父母对于青少年的监督和指导作用有一个较为具体的小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约定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与父母沟通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惑,同时给孩子提供建议。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孩子挑自己在一周的时间里通过大众传媒或其他任何方式了解到的时事热点或孩子感兴趣因而让自己特别有想法的时间和父母沟通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使父母及时掌握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态,并及时给予孩子正确而成熟的思想和方向指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青少年对于自己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思考得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锻炼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能力,以父母为锻炼对象。为了增强青少年的积极性并让他们用相对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父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他们,哪怕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和回信的微笑,同时还可以给他们适当的奖励,而这种奖励方法就要交给我们的父母根据自己孩子的偏好和秉性自己去具体地制定了。这种方法可谓一举多得,可以增进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纠正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同时有利于锻炼性格内向的青少年主动与人交流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开放性和广泛性等优点开阔青少年的视野,锻炼青少年的思考能力。而且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

总之,大众传媒的优点是值得肯定的,至于它的飞速发展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得到解决的,只要有国家,大众传媒从业者,青少年的共同努力,大众传媒对于青少年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从而最终为我们青少年的社会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影响发挥到极致,让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助力青少年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杜玲玲,《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论析》,媒介教育,2012年第3期 [2]李莉萍,《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3]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董泽芳,《教育社会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2版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篇5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上是契合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管理活动在信息传播机制、社会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的互补,这也正是大众传媒能够对公共政策制定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

一、发现公共政策问题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但某些潜在问题突然显性化,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并进而直逼决策层;相反,另一些问题却始终寂寞无声,最后不了了之。对比两种迥然相异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来说,对于社会公众而言,不理想的、不规范的、不能令人满意的社会现实状态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它要成为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对象,还必须经过一个认识上的逻辑发展过程。这就是社会问题→公共社会问题→公共政策问题。社会问题转化为公共社会问题的标志是出现公意性诉求。而当公共权力主体意识到社会公共问题已经妨碍整体社会发展,充分了解公众的公意性诉求并认同这种公众的政策诉求时,公共问题就会变成公共政策问题。而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对推动这个认识上的逻辑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由于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本身,最大范围地接触社会公众,所以对于社会中出现的社 1 会问题,尤其是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首先作出强烈反应的是大众传媒。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信息传递的公开性、直接性、迅速性,它能快速把少数人发现和提出的社会问题及对政策的期望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它对社会问题或某一突发事件大规模地连续性地加以报道,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大众传媒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报道,而且会加以评论,以引导公众对事件性质的认知程度,引发公众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不断提高公众对政策问题的认知度,这就使媒介议程转化成了公众议程。而公众议程大多是涉及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因而会呈现社会舆论的“焦点效应”。而“焦点效应”又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就会促使政府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进而对公共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二、舆论监督作用

我国党报有自己的舆论监督传统,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受众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为适应这一新情况,我国新闻传媒开始就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政策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照,也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同时,受众对社会领域中不良现象的批评也常常见诸媒介。由于媒介对社会信息具有放大的功能,加之媒介在我国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具备的社会公信力,受众意见一旦被媒介刊播,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类似舆论的影响 2 力。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促进信息更快、更广、更全面地传播。虽然它自身的发展和它与传统媒介的整合仍处在发展变化中,但传统媒介已由开始的如临大敌到目前的和平共处、相互渗透。网络使新闻传播更具活力和张力,也使新闻传播具有了交互性,使受众拥有了发言权和参与感,双向互动促进了广开言路,益于政府决策和对舆情的掌握,及时通过灵活的政策与技巧调控舆论。它推动我国新闻政策走向宽松,让更多的普通人拥有了表达思想与意见的渠道。

近年来,网络传播大大促进了媒介间的协作,媒介之间的融合、交叉拥有正在成为中国新闻业新一轮改革的亮点,政策性的扶持已经有所表现。因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党和政府以及传统媒介都不能无视民意的存在,尽管有时网络受众的意见会千差万别,但正是这种意见市场的存在,一些观点在相互碰撞中进行着“自我修正”,促使人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思考。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已经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其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功能,通过双向对称传播,使民意得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提高政府服务的针对性。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传媒功能曾经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唯上”,它多依附于政府组织,以政府权威的意志为导向来整合社会,而大众话语往往是虚拟的、被悬置的。具体 3 地说,由于我们单纯强调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导致了传媒的泛政治化,舆论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其社会沟通功能被抽除。我们知道,沟通本应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它需要双方彼此平等、相互宽容,这样才能消除误解,达成共识。

而大众传媒在公共空间层面上可改变过去那种状况,对各方意见都给予相应的关注,并使在交往主体之间所展开的平等交流、对话、求同、合作是出于本能、发自内心的活动。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社会摩擦与冲突的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和积累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群众集体上访冲击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没能得到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表达意见。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则有利于群众意见的公开表达,此外也可为政府工作的不断改进提供相应的服务。

三、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决策过程离不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将一改“拍脑袋决策”为注重通过听政、议政、民意调查、专家咨询、民众参与等行政参与新方式广泛吸纳民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决策方案,供决策者抉择,以减少决策失误,4 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平。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在决策形成之前,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和能力素质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的讨论,使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提供资讯和参考,推动政府形成新的决策。二是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可为社会讨论决策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网络平台,在这里,个人、社会组织和团体就政府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交换意见,并提出各自的政见,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大众传媒通过展开讨论,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意见,集思广益,可以启发和促使决策者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使决策更加合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此外,大众传媒还可对决策产生的过程予以监督。三是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大众传媒可通过对决策的解读,深化公众的理解,提高其参与政策讨论的意愿和能力,同时通过公众群体的反映使错误的决策得以取消,使不完善的决策得以完善。总之,大众传媒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6

《视听纵横》2006年第03期 张国进

一、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为青少年传播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成为补充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大众传播媒介能提供大自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和我国的战略决策,小至日常生活中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和更新,还有各种科技知识、文学艺术、人生哲学等等,这些信息不仅开拓了青少年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还对他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具积极意义。同时,各种音像和文字信息也丰富了文化环境,对充实和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材料。(二)进一步加快青少年价值观念的现代化。现代人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少年总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他们在接触媒介过程中,与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念也就能逐步形成。如对人的尊重,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竞争、创造、个性发展的要求和娱乐的需求等。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是促使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播媒介中的政治倾向性、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青少年的政治观念与态度也有影响。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政治知识的传播者。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的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20年来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造成的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只有认识社会的新变化,才能正确地把握青少年思想的新特点,才能懂得青少年的心思,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理论联系实际,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当代青少年很少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就是“文革”也只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朦胧的童年式的印痕,他们天生具有历史记忆的缺失,而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据报道,广州地区在一次针对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发现,59.2%的学生认为他们的社会知识和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中小学生课余最爱参加的也是看电视、读书报、上网、玩电脑等以传播媒介为工具的活动。传媒文化这只“无形的手”通过视觉性、趣味性、通俗性较强的艺术娱乐形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深刻地改变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为中学提供大量新信息,成为对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大自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和我国的战略决策,小至日常生活中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和更新,还有中学生感兴趣的、有能力接受的各种科技知识、文学艺术、人生哲学等等,大众传播媒介都能提供。这些信息,开拓了中学生的眼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对他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是极有意义的。同时,各种音、像和文字信息也丰富了文化环境。对于充实、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材料。

2、促进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现代人,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现代中学生总是要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的,它是现代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学生在“接触”过程中,与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应的现代价值观念也就能逐步形成。如对人的尊重,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竞争、创造、个性发展的要求和娱乐的需求等。因此,大众传播媒介是促使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传播媒介中的政治倾向性、政治价值判断的标准,对青少年的政治观念与态度也有影响。另外,大众传播媒介也是政治知识的传播者,并通过经常的传播来诱发和提高青少年的政治兴趣。由于大众媒介经常传播政治观念使青少年之间可以经常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这就产生了政治社会化的直接作用。

3、加速中学生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青少年掌握社会的行为规范、准则,并使之内化为个人行为方式的过程。大众传播媒介的增多,为中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有利于他们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过程加速的明显表现是,中学生越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社会意义及对自己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渴求;表现在与同辈人交往的日益加强,包括发展了异性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

正由于前面提到大众传媒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大众文化传播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也具有二重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成长的这种双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一)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据笔者调查,听音乐磁带,参加其他活动(如跑步、玩其他球类、游戏等),听CD,看电影,在家看VCD,使用电脑(但不玩游戏),在家看录像带,踢足球,都属于高参与度的活动,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各种文化场所与虚拟的网络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尤其是电子化生活已成为青少年所追求的时尚,并且开始处于上升的趋势,电脑与网上世界对青少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种信息收集渠道,而更多的是一种交友娱乐方式。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之一,现代广告对青少年的消费方式乃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青少年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消费主义与现代广告有着密切的关系,准确而又生动的广告定位,使得某一产品甚至消费方式、消费观念进入广大青少年的心中,并且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一个牢固的无以替代的位置,不停的灌输着一种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更多以青少年个性的彰显、炫耀性消费为广告定位的切人口,使现代广告强化了青少年消费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酷”之所以会走向流行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青少年文化消费心理,在青少年看来,“酷”是一种挑战、一种勇气、一种能力,一种卓然独立与众不同的特性,“酷”是个性的一种充分张扬,而不是简单的追随与模仿,它比较需要投入心理成本及独特的个人目标。从对“酷”的内涵分析中,可以看出,“酷”满足了青少年彰显个性的心理需要。而向青少年直接传达“酷”这一概念的就是经常在大众传媒中露脸的大众文化明星。青少年应充分展现自我个性与风采,而不应将“酷”作为个性的彰显,应做生机勃勃、健康向上的一代,文艺工作者不应视酷为艺术,以酷自我定位作青春偶像,应发展多元化的文艺风格来领导时尚,教育

工作者应加强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及时纠正这一不良倾向。

(二)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

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青少年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自己的心理成熟度的认定上,认为自己在心理上“很成熟”和“比较成熟”的人不很多,同时大多数人都同意“我觉得大部分同龄人都很幼稚”这一观念,在种种群体特征的认同中显现出他们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标示的代际群体的尺度:“自我肯定,坚持自我”。可见理性精神在当代青少年身上的体现是,他们不崇拜权威,不一味顺从长辈,不循规蹈矩,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的理性精神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性爱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全社会共同关心、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播媒体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

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文化改造与重建的目的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导民众适时的由传统文化教化出的“传统人”向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现代人”的过渡,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培养出具有现代价值的建设者,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应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当代青少年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等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

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加强大众传媒的立法与执法,严厉打击各种黄色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

大众传媒对社会偏见形成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大众传媒 中职学生 道德

我们身处一个电视和网络等大众媒体飞速发展和扩张的时代。大众传媒和家庭、同伴一起,被人们看成影响中职学生社会化的三大要素。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作为广义的教育者的所有人,都必须严肃考虑如何面对由于传媒不断发展所带来的诸多教育问题与挑战。因此,研究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的道德影响及对策十分必要。

一、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的道德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道德的积极影响

1. 全方位的信息强化了中职学生价值选择和认同

首先,大众传媒为中职学生提供关于现实的图景,促使其进行价值认知和选择。中职学生通过接触大众传媒不断接收到一定的规范和价值观,进行新的价值选择和强化。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信息的组织化促进了中职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产生共识意识,并有助于强化价值归属感,有利于社会价值整合。大众传媒方式的沟通与交流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使人们建立起基本一致的价值观而维持社会的发展。

2. 传媒社教内容激励了中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大众传媒的社会教育信息是以政治、思想、伦理和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传播内容,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信息类型,简称社教信息。近几年,一些社教大众传媒信息备受中职学生青睐,原因是它符合了中职学生对丰富知识的渴求。这些大众传媒信息产生了强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效应,必然对中职学生的个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更起到了强烈的激励作用。

3. 正面榜样报道丰富了中职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榜样对中职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树立榜样提供了中职学生效仿的示范性行为。榜样有带动群体趋向自身行为的力量,中职学生对媒介的观察学习则是一个认知榜样的过程。好的榜样会重塑灵魂,坏的榜样则会毁掉人生。榜样对少年的强化作用除了影响的深远性外,还有受众数量的广泛性。这种榜样的强化可以同时让成千上万的中职学生起到相同效应,激发起他们学习榜样的热情。

(二)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 大众传媒的暴力内容滥用淡漠了中职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近代犯罪学之父切萨雷·龙勃雷梭曾谈到传媒对犯罪的影响,他说:“报刊对犯罪的报道扩大了它们的发行量,而报刊发行量的扩大,又使更多的人进行犯罪模仿,导致更多的犯罪产生,不断地模仿最终会导致一种成熟的价值观的形成,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原本属于媒介人物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意识,自觉不自觉地用这种意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整个大众传媒。”

当前的大众传媒信息充塞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暴力信息,中职学生有限的社会阅历决定了他们在虚构和真实之间分辨能力较弱,传媒通过对暴力和犯罪细节的详尽描述,再加上渲染、夸张和虚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职学生内心对真实世界的认知和建构。长期观赏暴力作品的中职学生会对现实生活中暴力的受害者日渐麻木,因而逐渐造成中职学生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丧失;网络游戏暴力也往往带给中职学生一种幻觉,使他们认为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借助暴力来解决,因而产生暴力崇拜。

2. 低俗娱乐内容降低了中职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在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接触大众传媒媒体,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大众传媒信息浓郁的商业气息,可能会造成中职学生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泛滥的娱乐信息往往以高额的奖金或奖品来招徕受众。对中职学生观众来说,这种轻而易举就唾手可得的高额奖金和奖品难免会将其自身所携带的功利的、拜金的价值观念在轻松愉悦的表象下渗透进中职学生的深层意识中,中职学生对待人生中的机遇和成功时不自觉地会产生投机思想和功利观念。

3. 商业广告渗透扭曲了中职学生的消费价值观

如今的商业广告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它无孔不入,按照商品化逻辑操纵人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也塑造和改变着中职学生的消费价值观。虚假广告、误导广告对中职学生认知和消费行为产生不良的引导;广告对高消费和享乐至上的推崇,对中职学生产生了一种消极示范效应,导致中职学生炫耀性消费等消费价值观和行为的产生。如果忽视了广告对中职学生的负面效应,也就只能任由广告去塑造他们较低水平的审美、道德等素质和不良的消费价值观念了。

4. 不恰当的传媒舆论模糊了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大众传媒在日常的信息中,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甚至错误的舆论导向,直接或间接忽略正确舆论导向。有些大众传媒信息鼓吹及时行乐、玩世不恭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人们引入萎靡、颓废的精神状态,宣传对私欲的渴求, 对享乐的追求,对消费至上的崇尚,对实用主义的信奉,对金钱的贪欲,对粗俗的欣赏,片面强调个人自由、个人利益,不讲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等等会影响人们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精神状态,特别是会模糊中职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二、大众传媒影响下的中职学生道德教育对策

(一)运用大众传媒,改革德育内容、形式与方法

首先,充分运用大众传媒,更新、完善德育内容。德育工作者应依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变化调整德育的具体内容。在建设校园文化时,要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技为基本内容,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技术手段来提炼、丰富和完善各种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运用大众传媒,实现德育形式的多样化。新的大众传媒的手段的应用无疑是对传统的教育形式的有益补充,有益于提高高校学生的道德知识水平。同时大众传媒也可以通过一些新闻类、纪实类的精品节目来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引导他们对历史文化和人生信仰进行深入的思考。再次,运用大众传媒,改革德育方法与手段。德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内涵,以增强高校德育及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力、吸引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尤其要通过占领网络为主的大众传媒这块德育阵地,使大众传媒的各种传播手段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德育的重要手段。

(二)加强和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建设

通过提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不断加强中职院校德育队伍建设。一方面,中职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掌握传播理论和知识的能力,重视提高大众传媒在工作中的运用技能和掌控能力,从而实现通过大众传媒这一媒介平台达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另一方面,中职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运用大众传媒的实践能力,提高其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传统传播领域中的专家型人才。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作为中职德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思想交流方面,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交换平台上,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不断地调整教育方法和手段,并合理有效地借助大众传媒的互动性交流平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工作中,使他们由原来被动的受教育者变为主动地接受教育者,由原先的灌输性教育逐步转变为自发、自觉地吸收性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摒弃居高临下的姿态,将自己看作与学生平等的一员,真诚、平等的与学生们交流互动。

(四)各种社会角色正确定位,构建中职院校德育的理想路径

中职德育工作处在大众传媒的强势影响下,如何合理高效的运用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使其更好地为中职德育服务,需要从社会、媒体、从业者、学校、教育者和学生等多个方面入手,各种社会角色正确定位,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为构建中职德育的理想路径而共同努力。

作为社会核心力量的代表着和社会秩序的统治者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行政控制和法律约束,既要保证大众传媒的信息流通自由,也要强调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更要考虑其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作为大众传媒的实施主体,媒体应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严格审查传播信息的质量和品位,提升自身公信力以换取更高的经济回报,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作为媒体从业者,要正确处理好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坚持高尚的职业操守,为大众传媒的良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中职生,面临诸多非主导的价值观,应提升批评性反思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坚定正确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意识准则,不被网络或媒体上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作为教育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力量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以确保能成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戴钢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刘建明.现代新闻理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张隆栋.现代大众传播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6]胡钰.新闻传播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7]陆扬.大众文化与传媒.[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8]卜卫.大众文化对儿童的影响.[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0]陈志.网络与当代中职学生社会化的困惑.[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

[11]张咏华.新闻传播网络发展趋势.[J].新闻记者,1999(4).

[12]丁丁.试论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展. [J].宁夏社会科学,1999(2).

[13]刘向阳.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及其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上一篇:企业实践活动总结下一篇:集团公司2020年安全生产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