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通用8篇)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篇1

英文文题:

中文文题 :

英文摘要

中文翻译

你认为从中最有收获的内容摘抄并翻译(中英对照)。【一般3段以上。每段不少于3句话。】

(1)原文:

翻译:

(2)原文:

翻译:

(3)原文:

翻译:

……

你看了这篇文章的体会或启示是什么?

(1)你认为本作业的难度如何?(1-5分评分)积极性如何(1-5分评分)?5月几日开

始做的?完成作业花了多少时间?

(2)就完成作业的过程来看,你有何感想?(包括:收获、困扰)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篇2

一、提升工作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造成教师无力感的根本在于教师已缺乏了对工作的热情。教师对工作的热情, 即教师对学生的“热心”和“感情”, 意味着教师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接纳学生, 能倾听学生的心声, 将学生的想法、意见与建议主动地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与工作中;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 教师是投入了自己的感情, 带着真心、诚心、信心、爱心来教育学生, 与学生相处的。这种热情主要表现在:上课时, 全身心地投入教学, 富于表现力, 能够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与节奏等来控制教学的进程;同时, 富有创造性, 能够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起兴趣点, 使其跟着教师的思路完成教学目标。当然, 教师的热情也包括其对学生能力与水平的肯定与认可, 坚定地认为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任务。到了课下, 有工作热情的教师主要表现为:注意将学生的学校生活与课余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与行为习惯, 关爱学生、呵护学生, 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困难, 使其感受到爱的存在。

刚上班时, 老教师总提醒我, “进教室, 一定不能给学生笑脸, 否则以后就收拾不住了”。因而每当走进教室之前, 我总会在门口稍作停顿, 把笑容藏匿起来, 确定面部表情已经冷却下来, 才径直快步迈向讲台。课堂上, 我依旧是一副严肃、严谨的面孔, 很少讲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话题, 注意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 我从来没有关注过课堂问答中的那些错误和欠妥的答案, 总是让其匆匆而过。虽然我的提问对象是全体学生, 但在整个教学中, 我真正关注的却总是少数学生, 这些问题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一些学生觉得自己无能, 形成“在学习上没有能力”的想法。一年之后, 我突然发现对历史科目真正感兴趣的同学已经很少, 且学生们考试的优秀率不高, 甚至连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 我顿时觉得束手无策, 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与无助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 我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在将教育教学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 而没有将自己的真心与热情投入进去。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 我决心重新出发, 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征程中去。

接手新初一, 迎来一批纯真、可爱的学生, 我每天带着微笑进教室, 信任、关注每个学生, 想办法记住他们的名字, 在课堂上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并因人而异地进行教学。过了一段时间, 在课堂上我已经能够轻松地点名提问, 在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的时候, 总能感受到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在跟随着我。而且, 课堂上的互动总是轻松自如, 大家会为了一个问题而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等争论有了结果, 大家时常会会心地点头, 表示已经掌握了这个问题。在活动课上, 同学们积极表现, 各展才能, 声情并茂地表演课本剧、绘声绘色地讲历史故事等, 对学习历史兴趣高涨, 甚至有些同学还去买课外讲解资料, 进行拓展训练。最终, 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到了下一阶段的学习, 而我从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教学的乐趣, 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作为教育者, 我们有责任找到激起学生内心火花的办法。只要用心去做, 教师的热情就隐含在我们的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中。我始终相信, 充满热情的教育和教学能把求知的兴趣和求知的信仰传达给学生, 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 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

二、设定目标, 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如果你认为能行, 那你就行”是一句商业成功的信条, 这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适用。测试表明, 当一个运动员想象他正在击球时, 他肌肉中的化学物质就会立即发生相应的变化, 正如他真的在赛场上击球一样。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潜力的教师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对学生的坚定信念, 他会把积极的态度传递给学生, 激发学生的斗志。当然, 这不能仅仅是空谈, 而应在具体教学中给学生设定目标, 用“成功来鼓励成功”。当学生取得成功, 就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当学生具备了一种持久的学习愿望时, 他就能够克服困难, 克服自身的惰性, 充满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为他知道, 只要他努力了, 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他, 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得非常好。这样的学生不会厌学, 不会对学校、教师和同学充满怨恨, 对他来说, 学习本身已经成为一件值得期待的美好的事情。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我所带的六班, 从初一开始每次考试总评都是第一, 英语、数学等多门功课都在年级名列前茅, 之后, 我和班里的学生就逐渐开始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到了初二, 四班换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当班主任。一天, 年级组长拉着我说:“不要掉以轻心, 四班班主任把你们班的期中考试成绩贴到墙上, 逐个比较, 是决心要超过你们班了”。我心想:“想超过我们六班, 差得远了……”初二期末考试改完试卷后, 四班班主任拉着我去教研室看成绩对比分析, 我好不情愿地跟他去了, 心想超过我们班是不可能的。但是令人惊讶的是, 两个班成绩竟然不分上下, 且四班大有超过六班之势。

随后, 我与这位老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她说, 刚接管这个班时, 班级总成绩排在年级倒数后几名, 班里学习氛围差, 大多数学生都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几个调皮的男生上课经常捣乱, 不完成作业, 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 严重影响班风。针对这个现象, 她一方面在全班树立起“勇争第一”的意识;另一方面, 对后进生“恩威并施”, 让他们进入学生会, 但对其严格要求。最重要是让他们感觉到做学生干部, 首先自己要学习好, 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针对她所教的物理学科, 她上课时有意识地提问他们, 且每天放学后, 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帮助他们消化当堂课的疑问, 解决练习题中的难题。持续了两个月之后, 这些学生的期中考试物理成绩都及格了, 这对他们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鼓舞, 她趁机在此基础上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学习目标。慢慢地, 上课时, 他们开始集中注意力, 不再捣乱了, 其他同学没有受到干扰自然也用功学习, 所有学生都在比纪律、拼学习, 班级班风、学风好了, 整体成绩都得到了提高。

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教育行为 篇3

近日来,我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学习活动,有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别交流还有自我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有: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教育

从事幼教工作16个年头的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每天做的幼儿教育工作会有“小学化”倾向,认为那是民办幼儿园,农村学前班才会有的现象。但当看到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和读《指南》的几个章节时,我对自己这十几年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有了深深的怀疑,其实日常工作中我们很多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存在很严格的“小学化”倾向,没有真正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没有真正体会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魅力。同时,“小学化”倾向远远不止我当初认为的在幼儿园学写字、背古诗、学计算那么简单,在“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的章节里有这么一段话:“小学化”倾向有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忽视幼儿的游戏、生活,忽视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与发展,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与情感、学习兴趣、学习品质、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当然,“小学化”倾向的问题不只是某一方面或某教育领域存在的,其实在全社会都是存在的。目前,社会上对幼儿学习的误解主要表现在把幼儿的学习与中小学的学习混同,违反幼儿的学习规律,把幼儿的学习狭隘化、小学化、功利化。所以,实施《指南》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幼儿学习观,让每一位成人理解何谓幼儿的学习以及幼儿学习的特点与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指南》还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也是区别其他教育的专业特征。在当前幼儿园教育严重的“小学化”倾向的情况下,《指南》提示了有别于小学的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指南》中的目标告诉我们:幼儿阶段应该学什么。《指南》中的教育建议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是什么。《指南》中的说明部分告诉我们:促进幼儿发展的方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指南》在说明部分还明确的指示了我们:游戏为什么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二是“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三是“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四是“重视幼儿学习品质”,游戏是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活动。

二、改变教育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

《指南》指出:“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当前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重要业务素质。幼儿园一线教师之所以认为组织“游戏”比“上课”还难,主要就难在看不懂幼儿的游戏行为,不会分析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水平,也就无从推进幼儿的发展了。其原因在于教师不知道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幼儿的行为,可以从哪个视角来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常说,一个好的教师应该确立两个意识:发展意识和课程意识。然而,只有当一个教师非常清楚幼儿阶段应该学习什么,幼儿是怎么学习和发展的,他才会对幼儿的发展需要和行为水平,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十分了解。

在《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这一章节里有说到:《指南》为我们如何观察、了解幼兒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这里要求,为了有效地利用《指南》来观察、了解幼儿,首先老师要完整、深入的理解《指南》的结构及内涵,在头脑中形成幼儿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概念;其次,要重视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表现;第三,现在《指南》所列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以及这些目标的行为表现,正是给了广大教师观察分析幼儿行为提供依据。最后,应当积极地看待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在这章节中,编者非常详细地阐述了教师如何有效观察了解幼儿的方法,以及如何记录和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认真学习这些内容对我们一线老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

三、《指南》精神与现实状况撞碰下的无奈

心理学_社会心理与行为教育理论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2.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的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它由三种成分构成,下列四项中不属于这三种成分的是()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3.有些人看到商人赚很多钱,他会显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视“为富不仁”者的态度,以保持心理平衡。这是态度的()A.知识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价值表达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4.提出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费斯廷格

B.韦纳

C.阿特金森

D.班杜拉

5.学生倾向于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更强,这种现象是()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6.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社会过滤效应

D.最近效应 7.“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反应的是()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

D.第一印象

8.人们通常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保守,法国人爱好艺术、浪漫等,这种现象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印象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体现的心理效应类型是()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印象 10.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1.下列表现符合心理防御机制中文饰的是()A.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B.考试不及格,则说考试太难超出要求 C.把失恋的痛苦转化为发奋学习的动力 D.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

12.“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的表现。

A.压抑

B.投射作用

C.否认作用

D.升华

13.在教育过程中,强调“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这是重视()的心理效应。A.移情

B.从众

C.心胸豁达

D.期望 14.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

B.引导

C.期望

D.能力

15.有些平时很勤劳的学生在大扫除时懒懒散散,不爱干活,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

B.社会堕化

C.侵犯行为

D.社会干扰 16.心理学家舒茨认为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不包括()A.包容需要

B.控制需要

C.尊重需要

D.感情需要 17.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是由()提出的。A.霍曼斯

B.舒茨

C.克鲁特

D.阿希

18.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在情感基础上形成的心理上的相互关系是()A.人际吸引

B.人际沟通

C.人际关系

D.人际交往 19.与“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两种心理现象相对应的是()A.真从众不从众

B.真从众权宜从众 C.权宜从众不从众

D.权宜从众从众

20.迷信、巫术的流行,说明()影响社会态度的形成。

A.经验的情绪后果

B.参照群体

C.知识水平

D.文化因素 21.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A.社会助长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促进 22.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

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

D.社会依从

23.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实际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影响,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A.从众

B.依从

C.顺从

D.服从

24.警察要求司机停车,司机就必须将车开到路边停下,这种现象是()A.从众

B.依从

C.服从

D.顺从

25.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6.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A.教师与儿童的关系

B.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C.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D.家长与儿童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印象形成的效应有()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E.远近效应

2.舒茨提出人际交往需要的三维理论,包括()A.成就需要

B.包容需要

C.情感需要 D.支配需要

E.生存需要

3.影响从众的因素有()A.年龄

B.知识经验

C.群体因素 D.刺激物因素

E.性别

4.利他的行为特征包括()A.自愿性

B.无偿性

C.损失性 D.利他性

E.合作性

5.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有()A.距离的远近

B.交往的频率

C.态度的相似性 D.个性的互补性

E.外形特征

三、填空题

1.社会态度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价值表现功能和认识或理解功能。2.态度的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和。3.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是。4.“情人眼里出西施”这种现象属于。5.“一见钟情”这种现象属于。

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7.“三个和尚没水吃”这种现象属于。

8.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9.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称为。10.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心理关系。

四、判断题

1.社会态度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和行动成分。(错)2.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以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对()3.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并且不求回报。(对)4.群体心理是指那些反映了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倾向。(错)还包括个体 5.态度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行为。(错)6.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总能带来行为效率的提高。()7.态度的认知成分通常会有偏见性。(对)8.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易发生从众。(错)9.师生关系上,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教师绝对崇拜和服从。()对 10.态度的核心成分是认知成分。(错)

五、名词解释 1.服从 2.印象形成 3.投射效应 4.亲子关系 5.社会态度 6.社会刻板印象 7.晕轮效应 8.首因效应 9.近因效应 10.社会助长 11.人际吸引 12.群体心理 13.社会惰化 14.利他行为 15.权宜从众 16.服从 17.从众

六、简答题

1.简述有效减少社会惰化的途径。2.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3.简述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4.简要说明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5.简要说明控制侵犯行为的方法。6.简述舒茨的人际关系需要三维理论。7.简述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8.简述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9.简述社会态度的功能。

10.学前儿童在同伴关系中的角色有哪些类型?

七、案例分析

1.一位教师教《时间像什么》这首诗的第一小节“等待的人说,时间是蜗牛,它的脚步太慢。忙碌的人说,时间是飞马,它跑得太快。”教师让学生自由解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于是有的学生就以到食堂排队买饭为例来说明时间之慢,教师称赞其“说的好”。结合相关知识,对该老师的行为进行评析。

2.从对某幼儿园大、中班幼儿的调查来看,中班80%的幼儿、大班98%的幼儿都喜欢教师始终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

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参考答案: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态度有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其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2.C【解析】略。

3.D【解析】态度作为一种自卫机制,能让人在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也叫做态度事物自我防御功能。

4.A【解析】关于态度的理论中比较有名的是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该理论为费斯廷格提出。

5.B【解析】本题考查晕轮效应的含义,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6.B【解析】本题考查首因效应的含义。

7.C【解析】本题考查刻板效应的含义。刻板印象是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特征。8.D【解析】一般对民族个性的认识都属于社会刻板印象。

9.B【解析】投射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10.B【解析】一个人因生理上或心理上有缺陷,而感到不适时,试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不适感,称为补偿作用。

11.B【解析】文饰也称合理化,指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合适的理由以减轻自身的痛苦。

12.C【解析】否认作用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13.A【解析】移情,就是转移情感的意思,教师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学生身上,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体现了移情的心理效应。

14.C【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成绩的现象。

15.B【解析】全班同学大扫除,有些同学所付出的努力比自己单独打扫时要少,这是社会堕化现象。

16.C【解析】舒茨提出的人际关系需要包括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感情需要三种。17.B【解析】略。

18.C【解析】题目中四个答案都是与人际有关的概念,要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19.B【解析】考查真从众、权益从众的含义。真从众指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的看法也认同群体。有些情况下,个体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这种是权益从众。20.C【解析】略。

21.B【解析】社会干扰指他人在场时,因为害怕其他人评价,就会紧张和焦虑,使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社会助长与社会促进是一个意思。

22.A【解析】社会促进和社会隋化是一对含义相反的概念,区别点在于主要关注的是增效还是减效。

23.A【解析】从众、依从或顺从、服从是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其程度有差异,注意区分。24.C【解析】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称为服从。

25.A【解析】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在某种共同活动中体现出相互协作的关系,就构成了儿童的同伴关系。

26.A【解析】师幼关系是学前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解析】略。

2.BCD【解析】支配需要也称为控制需要。3.ABCDE【解析】略。

4.ABCD【解析】利他行为具有四个特征自愿性、利他性、无偿性、损失性。

5.ABCDE【解析】有三个主要的因素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一,情境因素(1)接近性(2)熟悉性;二,当事人的个人特质(1)真诚(2)温暖(3)能力(4)外表吸引力(5)其他令人愉快的人格特质;三,两个人之间特质的配合(1)相似性(2)互补性。

三、填空题

1.自我防御功能 2.社会学习理论 3.利他行为 4.晕轮效应 5.首因效应 6.群体凝聚力

7.社会惰化现象 8.社会助长行为 9.侵犯行为 10.人际关系

四、判断题 【解析】社会态度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解析】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3.√【解析】利他行为有四个特征:有益于他人;自觉自愿;不求任何回报;具有自我牺牲性。

【解析】群体心理既反映共同心理状态也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倾向。【解析】态度和行为不一定是一致的。

【解析】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乃至最终变为社会干扰。7.√【解析】略。

【解析】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发生从众。9.√【解析】略。

【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五、名词解释

1.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2.印象形成指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3.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

4.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起的一种人际关系。

5.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6.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7.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8.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9.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

10.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11.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

12.群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群体成员的头脑中,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的心理状态与倾向。

13.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4.利他行为是指不期待任何回报、出于自觉自愿的助人行为,是一种把帮助他人当作唯一目的的行为。

15.权益从众是在有些情况下,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真理在自己心中。

16.服从是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应行为的社会现象。

17.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

六、简答题(答案要点)1.(1)公布每个成员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2)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解他人也在努力;(3)控制群体规模,使得更多的成员能够接受到外在压力的影响。

2.(1)命令者的权威性。命令者的权威性越大越容易导致服从。职位较高、权力较大、知识丰富、年龄较大、能力突出等,都是构成权威影响的因素。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实验研究表明,服从者的具有明显的权威主义人格特征,他们表现出个人迷信和盲目崇拜。

(3)情境压力。首先,权威的靠近程度,权威越接近个体,个体服从权威者的比例越高。其次,受害者的靠近程度,一个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越直接,他感受到的内心压力越大,服从于权威伤害他人的可能性就越低。3.个体产生服从的原因

(1)合法权利。我们通常认为,在一定情境下,被社会赋予了更大权力的角色,我们有服从他们的义务。比如学生应该服从教师;病人应该服从医生;在实验室中,被试应该服从主试,特别是陌生的情境更加强了被试服从主试命令的“准备状态”。

(2)责任转移。一般情况下,我们对于自己的行为都有着责任意识,如果我们认为造成某种行为的责任不在自己,特别是指挥官主动承担责任时,我们就会认为该行为的主导者不在自己,而在指挥官。因此,我们就不需要对此行为负责,这时就发生了责任转移,使得人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

4.(1)个体的特点。首先,年龄与性别。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易从众。从年龄来说,儿童比成人更易从众。其次,知识经验,人们对刺激对象了解得越多,就越不容易从众。最后,个性特征,能力强、自信心强的人不容易从众。

(2)群体因素。首先,群体的一致性强群体人数的增加和群体的凝聚力增强,群体成员的从众倾向都会增强。另外,个体在群体中地位越高,越有权威性,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

(3)刺激物因素。首先,刺激物的清晰性,刺激物越模糊不清,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行为。其次,刺激物的内容,如果刺激物的内容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原则问题,人们较易从众。5.(1)宣泄法,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如果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就能达到消除其实际侵犯性行为的目的。

(2)惩罚法,要使惩罚取得积极效果,注意惩罚应当适时、适度、适量、公正。

(3)移情法,移情是对他人的了解和认同,是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感受。

(4)认知干预,在日常生活中,应教会个体对接受的社会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帮助个体进行非敌意归因。逐渐发展起一套更具适应性的社会行为。

(5)榜样作用和大众媒体的宣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可以通过模仿习得。6.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需要有三类:

(1)包容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与别人发生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并维持和谐关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或权威基础上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3)感情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情感上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7.中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中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同伴关系在中学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青春期也成为同伴群体普遍形成的时期。他们择友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而选择那些有共同志趣和追求、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的朋友。从初中阶段的后期开始,男女生之间逐渐开始融洽相处。

(2)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由于身心的逐步成熟和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开始要求从父母那里独立出来,与父母的冲突开始增加。

(3)中学生师生关系的特点。中学阶段教师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初中生不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

8.小学生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1)小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处在共同控制阶段,仍与父母有着亲密的关系和深厚的依恋。

(2)小学生同伴关系的特点。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几个基本特点:①交往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②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③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④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⑤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小学儿童同伴交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开始建立友谊关系,并对友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交往多在同性伙伴中进行。(3)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低年级儿童对教师绝对崇拜和服从,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独立性和评价能力也随之增长起来,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9.(1)认识功能;(2)价值表达功能;(3)社会适应功能;(4)自我防御功能。10.(1)受欢迎型;(2)被拒绝型;(3)被忽视型;(4)一般型。

七、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教师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成为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作出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反应是正确的,但作为老师不能置文本的含义于不顾。这句话的意思旨在说明时间的宝贵,要学会珍惜和利用时间,这跟排队买饭是两码事。对于这种错误的“个性化”解读,教师不加以引导还一味地“尊重”是不可取的。2.(1)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消除分离焦虑;(2)积极主动地与幼儿交往;

教学行为改变之我见 篇5

西定乡小学杨杰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的反思等教学环节。因此,教学行为的转变不能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等教学环节之中。

(一)课前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国以往的课程目标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各学科的目标大都是为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设置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重视不够。在具体目标上偏重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个性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等片面发展的现象。

新课程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提出的要求,对传统“双基”进行了重新确定。新课程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不仅是为了加强教学目标的基础性,更为了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与方法注重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不仅超越了传统课程目标,也顺应了21世纪的人才需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渗透到各个具体目标中,通过学生的个体参与去体验,目的是关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使教师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从“三维”的角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原有统一的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去关注每个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这种以教师讲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中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课堂后教学行为出现的新特征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他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

姐姐的行为改变了我作文 篇6

谁鲜衣怒马,不知年少何物?只遂本心便抱岁月安好,豆蔻年华美意,殊不知曾几何时,也有咿牙学语,蹒跚学步,不知世事萌起——现今,倒是有一套对待小朋友“为老不尊”之意——实在惭愧。

改变我年少轻狂之性的便是在那年那月那日姐姐的一番行为。

又逢一年佳节,妈妈带着我到舅舅家做客,想着又可以见到数月难得一见的姐姐,又可以逗那正值初始学文的.小妹妹,期待与激动像小鹿雀跃。

“姐姐——姐姐”一进门这个在我印象中的“小疯子”就急急忙忙地跑来抱住我,毫无松开之意,待我艰难换好鞋之后,便一把将她抱起,好一顿痒痒伺候……

就在我俩玩得不亦乐乎之时,小曼姐姐来了,一见她我便放下手中这个“包袱”,去一把抱住她,只可惜小曼姐姐天性安静,由不得我们这般闹腾儿,便甩下我们,独自进了书房——

“姐姐”,吃冰棒不?耳边随即传来“小疯子”嘴馋的声音,想到她也只能在我们来了这天才能吃几个小冰棒便一口应了声“嗯”却不曾想引来她的蹄苦声——“不行,我就要那个!”

反正你得给我……就这样,闹剧开始了。

虽然我是姐姐,可不知怎的却丝毫无谦让之意,反而跟一个比我小那么多的妹妹闹了起来,谁也不肯让谁。小曼姐姐闻讯赶来,了解因一个口味的冰棒争起来的原委后变出了门——十五分钟后——响起敲门声——“你的冰棒!好了,现在你们一人一个,不吵了吧!”

内心荡起一片涟漪……

在一旁的妈妈也数落我道“你看小曼姐姐多懂事,你小时候她也总是让着,你真是一点儿也不叫人省心——”

是呀,小时候我也总是得小曼姐姐照顾,可如今,我长大了,对待小妹妹丝毫没有长者风范,还跟没长大般与尚不懂事的小孩子计较,实在叫人惭愧……

姐姐的这一行为就在顷刻间改变了我,让我思索我已经长大了,很多事情也应成长的不再如从前般幼稚,你也再没资格得到幼童那般于情于理的优待,日后,没有谁会善良的谦让你,而一个不懂谦让永远沉浸在被动中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社会认可的……

基于教育公平理论的择校行为研究 篇7

一、择校现象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很少发生择校现象,这与当时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大关系。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的取消使当时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比较均衡,当时的主流是就近入学。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国家恢复了高考以弥补十年“文革”造成的人才短缺的状况。同时,以择优为导向的高考逐步在改变着个人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择校现象开始萌芽,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的重点学校又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如“走后门”等少量不良现象,但由于经济、观念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择校现象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普及义务教育后,择校才成为一个被大众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钱、权等开始向教育领域渗透,并参与到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中。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政策和精神相违背,因此,择校产生的问题开始出现,择校现象开始受到关注。但由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大、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考试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等客观现实的存在,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二、择校现象的利弊分析

择校是一种受教育权利,它可以实现学生和家长享受稀缺教育资源的愿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激发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情。但择校也会带来很多弊端:一是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违背“就近”“免费”入学原则,也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想尽办法“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二是易滋生乱收择校费等行为。国家对择校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名气自主收费,并且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就可能会产生乱收费的现象。三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一切代价挤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而完全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意愿,这无疑也会在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压力,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980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规定全国重点中学有4016所,占学校总数比例为3.76%。当时这个决定的颁布积极推进了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发现全国重点中学的实施也引发了诸如择校热、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另外,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育供给有限、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现行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

1、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二是同一区域内的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三是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均衡,但择校现象主要是前二种情况。即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及同一区域内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都有机会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更是全民都享受的一项社会福利待遇。但现实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一区域的城乡学校之间、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在办学设施、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学生生源、社会声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学生和家长又比较看重“升学率”这个单一指标。他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所读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中学校的类别,在我们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下,高考可能直接影响他们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他们才会不惜花费重金来争夺这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甚至有些家庭举家搬迁至教育发达城市或附近城郊区,以便孩子拥有更多享受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

2、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和家长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社会的供给量。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以高价的择校费来换取子女就读高质量学校的机会。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对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却很稀缺,而且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成郊区,一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很滞后。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定会有一些家长可能会通过权利、金钱等方式来达到享受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中小学阶段择校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3、现行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

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学校的“升学率”几乎是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指标。这在无形中影响着学校和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和价值观。由于学校、家长均过度关注孩子分数的高低,而非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发展是否健康、健全,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是“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差等,当然这也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山区的学生及家长认为高考几乎是唯一可以选择的走出家乡,甚至改变命运的方式。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对高考寄予很高的期盼,当然也对考高分数过度关注和焦虑。他们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选择将子女送至“升学率”较高的中小学校就读,以便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考出高分数。可见,在社会崇尚“升学率”高的现实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并已蔓延至义务教育阶段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因为他们认为,学校的“升学率”高,孩子成绩好的几率就高,考上好的大学就相对容易,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他们忽略了成绩高低只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和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并不成正比关系。

人才选拔方式单一,这主要体现在招聘过程中,尤其是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才选拔中,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应聘者:985、211高校毕业生,通过英语6级且分数在500分以上,计算机二级等“唯学历”“唯证书”论,而忽略其工作本身所需能力的考察。另外,在优质人力资源过剩,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有些用人单位的基础岗的应聘条件要求也很高,严重造成了人才浪费。种种类似的就业限制使很多毕业生感到焦虑、无奈、甚至厌倦,同时也让一些家长过早担心子女的未来,因而他们不惜投掷重金加入到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大战。

四、促进择校良性发展的建议

义务教育择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但另一方面家长的择校和学校的择生都是受利益驱动的,这将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义务教育的整体推进。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规划》不仅为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更为择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1、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学校之间在教学设施、教育水平、师资队伍、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大差距是滋生择校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对落后学校的经费投入,撤销、兼并薄弱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和流动等来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1)政府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资金。国家1980年实施重点中学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但当时国家也是通过大量的经费投入来促进这些重点中学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因此,这也提示我们要想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关键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毕竟学校发展资金的来源主渠道是政府部门,政府财政资金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还很落后,国家更应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以便改善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并承担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另外,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机制的完善也十分重要。要保证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的监管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择校行为发生的概率。

2)积极促进优质师资流动。好老师在哪里,好学生就会去哪里。由此可见,师资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改善薄弱学校、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的关键是促进优质师资的流动。通过师资轮换调整来保证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施教水平的相对均等化,这也就从根本上阻断了择校现象的产生。

3)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师资培训。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除了硬件设施落后之外,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进修、继续教育学习等形式的培训来改善学校的师资现状,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就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学校也将吸引更多就读的学生。

2、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教育

薄弱学校的改造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少择校行为的发生。但从长远看,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特色班级,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以提供学生、家长更多的选择机会才能有效缓解目前的择校压力。例如,美国的学校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亦或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擅长的学科,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优势来选择所要就读的学校。而目前中国的学校都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因此可供学生和家长选择的学校很少,也只好选择“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3、教育评价制度及人才选拔制度

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教学质量为主,而教学质量的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升学率”。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名校和一般学校所收的学生的基础相差很大,名校的高“升学率”并不能体现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平。为促进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公平竞争,教育部门对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而不应该只看重“升学率”这一结果性指标。另外,也要完善人才的选拔制度,使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也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加强对择校行为的监管

建立健全择校过程中的监督体制有助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对择校行为的规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规范择校的标准。只有在完成就近入学的指标名额后仍有空缺才可招收择校生。另外,被择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办学条件公开招聘择校生,杜绝在择校过程中以权谋私。二、统一择校费用。乱收择校费往往给一些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而不是仅仅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名气来漫天要价。另外,择校费用也要专款专用,确保全部用于学校的自身发展。

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当前,着重强化薄弱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促进优质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中小学校特色发展将有利于有效缓解甚至消灭择校带来的压力,也有助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

摘要:高额择校费用,天价学区房等现象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历史沿革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增加经费投入、发展特色教育、完善教育评价和人才选拔制度、加强对择校行为的监管能有效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以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程斯.基于义务教育法的中小学择校现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09:3-5.

[2]杨晓奇.中小学择校问题透视——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4,18:28-32.

[3]郝俊丽.中小学学生择校的社会学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

[4]刘晓燕.我国中小学“择校”政策困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5]黄亮.中小学择校现象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97-98.

[6]丁楠.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认识和理性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79-81.

健康教育行为改变理论 篇8

【关键词】行为主义 小学英语 教学启示

一、行为主义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以此为标志引发了心理学史上的“行为主义革命”,而几乎遍及全球,在心理学界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因此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二、行为主义理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转变传统地对待错误的观念。人类文明史从某种程度讲,就是一部尝试错误的历史。然而,由于受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的影响,追求英语学习绝对正确的目标,使得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把犯错看成是一种学习语言的不成熟的表现,在教学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有错必纠、知错必改,这使得老师和学生都不敢轻易开口说英语。

行为主义告诉我们学生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爱迪生有段话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解释:“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项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今天看来,它也是我们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最大的不同,西方主张让学生大胆自己去探索,而中国则迫不及待地把所谓的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这便是中国孩子学习问题的根源,习惯了长期接受知识,使他们极度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面对新问题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逃避,依赖他人来解决,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

2.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强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自变量。强化物是指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选择强化物要考虑其年龄特点。在英语学习中,教师选择强化物时要注意,不要总依赖物质方面的强化物,学生会过分依赖强化物,就拿我们许多老师来说,学生作业完成好就奖励小贴画,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贴画不再感兴趣,其实精神强化物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动作足矣,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学习具有工具性,即目的性,没有人为学习而学习,但是如果把这种工具性无限制地加以夸大就会陷入庸俗的为强化物而学习的深渊,使教育的功利性彰显无疑。

3.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行为主义把内驱力视为学习发生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学习中要着力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虽然以外部动机为主,但外部学习动机的实质是一种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逐渐使外部动机作用转化成为内驱力作用,另一方面应利用外部动机作用,使学生已经形成的内驱力作用处于持续的激发状态在激发小学生内驱力方面,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根据创设的情境,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使其求知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从而强化其求知兴趣,进而转化为探求更多更新知识的动机;可把教学内容和方法设计得新颖有趣,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使他们通过学习得到精神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其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呈现学习材料,增强内部学习动机如开展绘本教学,既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又可以培养小学生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既能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的动机,又能使他们展示自我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及时地对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表扬和鼓励,激发其的上进心,自尊心,并激发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

4.利用程序教学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程序教学是20世纪第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教学改革运动,也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用在教学领域的成功运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不同难易程度的知识由易到难排列,让学生先掌握容易的知识,然后给予强化再让学生充满信心的去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用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就容易掌握总体的知识框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把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学生每成功解决一个步骤就给予强化,若解决失败,也给予及时反馈,让其在反馈的基础上继续解决该步骤,直到解决成功后给予强化这样,当他解决一个步骤被强化后,他就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了信心和动力,从而努力地解决下一个步骤,直到最后就会解决整个问题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推理的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石。

在字母教学中笔者就应用了小步子塑造理论。我改变了传统教学策略,每节课用各种方法认识一个字母包括字母口诀游戏、用彩笔画实物的形象图、找字母的邻居等等方法,每认识三个字母为一个阶段,并将这三个字母编成儿歌,帮学生打拍子,学生一边唱,一边在英文格中指认这几个字母。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学会的字母越来越多了。最后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去联想记忆。

三、结语

上一篇:《波丽安娜长大了》读后感下一篇:放假家长通知书教师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