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环保环境分析(共8篇)
一、世界钢铁业的发展现状
21世纪的世界钢材消费市场仍主要在亚洲,其消费量约占世界钢材消费量的46%,亚洲的主要消费市场在中国、东南亚各国和日本。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现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世界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生产重心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钢铁生产布局也相应生了重大变化,钢铁生产重心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世界钢产量中的比重急剧上升,西方发达国家的份额大大减少。
(2)、国际钢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竞争焦点集中在高附加值产品,工业发达国家区钢材出口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据有关分析,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板带材产能仍将大于需求,冷轧板、不锈钢镀锌板等设备的开工率只有70%左右,贸易价格波动大的状况不会在短期改变,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3)、钢铁产业与高新技术融合加深,技术创新步伐加快世界钢铁工业出现了两轮大规模的技术创新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内,大致形成了三代炼钢技术。技术创新活动大大提高了钢材的产量和质量。日本、美国、德国、韩极参与这两次大的技术创新,使他们不仅成为世界产钢大国,同时也使他们界钢铁市场上赢得了竞争优势,成为了世界钢铁强国。
二、钢铁公司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法
(一)、政治环境分析
自2005年出台钢铁产业政策以来,2007年钢铁行业政策出台力度与速度明显加大,国家对钢铁行业的规范引导是基于国内宏观经济、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及国际市场 氛围等综合因素权衡的必然结果,而目的是规范钢铁行业稳健运行。(1)、税收政策:钢铁产品调整的重点仍然集中在出口上,其中对生铁、钢坯、盘条、钢筋、焊管、带钢等产品均大幅提高出口关税税率。(2)、淘汰落后政策: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3)、节能减排政策:中国钢协将用“万元产值能耗”取代吨钢综合能耗与吨钢可比能耗,落后工艺装备企业的节能减排形势更为严峻。(4)、国家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出台了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优惠,固定资产投资方面调整税收政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实行零税率。所得税优惠: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二)、经济环境分析
钢铁材料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原材料,经济的发展必将拉动钢铁产品需求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都对钢材消费需求有较大拉动作用,同时也带动了消费钢材较多的行业有较大发展。在钢材消费增加的同时,消费结构将保持多层次、多样化,并逐步向高层次演化。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我国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从全球经济来看,“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带来很大打击,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美国、日本、欧盟三大经济体同时出现经济低迷,受此影响,国际钢铁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钢材生产过剩,市场需求不足。世界钢材市场的低迷给国内钢材市场带来很大压力,使得我国钢材出口难度增加,经常受到一些国家的反倾销威胁,从而使钢材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钢材进口大幅度增加。(三)、社会与文化环境分析
公民的环保意识、消费文化、就业观念、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宗教信仰、审美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民族传统等构成了社会与文化环境。社会与文化环境明显具有区域特征,不同的地区往往因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民族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对钢铁企业而言,社会与文化环境包括居民的环保意识、就业观念、价值观等,社会对钢铁企业的保护环境达到零污染、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体现人们的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技术环境分析
技术环境要素是指目前社会技术总水平及变化趋势、技术变迁、技术突破对企业 的影响以及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它具有变化快、变化大、影响面大等特点。钢铁公司面临的技术环境主要指网络技术带来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先进的冶炼和轧制技术带来的钢铁生产组织的变化。(1)、信息技术引起的变革及对钢铁公司的影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全球化为外在形态的网络革命,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企业的营销理念将进一步更新,企业将根据订单生产,生产周期将大大缩短,实施零库存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因此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成为钢铁公司发展的选择。(2)、钢铁技术的发展对钢铁公司的影响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今后5-10年钢铁行业将重点开发新一代钢铁材料等前沿技术;优化钢铁制造流程,发展节能降耗的冶炼及环保技术等;提高冶金产品质量,开发智能化技术等。技术进步是钢铁工业发展的动力,须控制金属制造过程和排放过程,降低成本,生产质量稳定的洁净产品;采取控制,实现排放物的再能源化、再资源化,将污染物和有毒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到最小,逐步实现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的目标。
三、钢铁行业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l、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
我国的钢铁工业从行业成长周期上讲处于成熟期,但由于历史原因,钢铁市场结构却呈现出完全竞争格局,目前全国共有钢铁企业2000多家,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我国钢铁企业专业化程度低,缺乏必要的分工与合作。由于钢铁企业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经济,加之近几年国内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的需求强劲,各家钢铁企业纷纷修改自己的“十五”规划,大力进行产量扩张。如果钢铁产能增长失去控制,众多企业的这些计划几年内都能实现,那么中国钢铁产能必将大大超过钢材需求的增长,会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这对今后几年我国钢材市场和钢铁企业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钢铁企业的设备专用性强,固定成本较高,造成了很高的退出成本,这就阻止了现有竞争厂商的退出。只好尽力参与行业的竞争,即使这样做可能 盈利不离甚至招致亏损。钢铁产品是标准化产品,不同品牌豹产品没有多少差别,购买者的选择主要是价格,加之转换成本较低,购买者有很大的转换自由。因此在供求基本平衡或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且更多地表现为价格竞争。
2、新加入者的威胁
钢铁行业的规模经济限制了任何主要竞争者加入。钢铁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钢铁生产的资金要求非常大,仅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轧钢厂就需资金近30亿元,这还不包括配套的炼铁、炼钢等工序的改造投资,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钢材消费迅速增长。由部分高附加值钢材品种满足不了需求,吸引了部分国外大型钢铁企业的投资。它们以合资的形式在我国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建厂,生产高附加值钢材,但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对钢铁行业而言,新加入者的威胁不大。
3、替代产品的威胁
钢材的替代产品主要是有色金属(以铝为代表)、无机非金属材料(以水泥为代表)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塑料为代表)。它们在汽车、建筑和家电等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在不断扩大,因而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如汽车用的涂镀层板,不仅需要改进肪腐性能,而且必须降低售价,才可能与代用材料竞争。在建筑业最明显的例子是我国建筑用的上水管已禁用镀锌焊管。而改用铝塑料管:钢窗也己被铝合金窗和塑钢窗替代。尽管如此,钢铁材料还是有竞争力的,其特点是20多年来保持价格稳定,今后几十年,如果钢材的替代产品在技术上没有突破,对钢材的威胁就不会很大。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钢铁生产所需的铁矿石、能源、废钢等资源对钢铁企业的发展影响很大。国内铁矿石储量仅可供开采30年左右。加上远景储量也仅能开采50年左右,但由于全球铁矿石储量丰富,近年铁矿石供应量大幅增加,铁矿资源是有保障的。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煤炭行业在经历了恶性竞争后,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无序竞争带来的后果,行业自律性迅速增强。国内煤炭行业关井压产,使其讨价还价能力迅速提高。二是废钢资源短缺,需求上涨,刺激了废钢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
5、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由于钢铁产品是标准化的产品,不同品牌的产品没有明显的差别,而且购买者的转换成本较低,因此购买者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还在逐渐提高。购买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购买商所处的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2)下游行业选择供应商的范围越来越大,渠道越来越多。(3)竞争的加剧迫使下游行业不断提高讨价还价的能力。
四、钢铁行业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铁的发明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重大,直到今天钢铁材料仍旧是应用最广泛、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材料。尽管现代人们正在研究各种新材料,以期望它们部分能代替钢铁材料,但始终没有一种材料可以代替钢铁的地位。近十年来,世界钢产量尽管处于缓慢增长阶段,但产钢总量仍增长。这其中是,一些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其钢产量迅猛增长,只是发达国家钢产量增长相对缓慢。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钢铁材料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可以预期,在较长的历史阶段内,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的地位不可动摇。而钢铁产品的原材料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钢铁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因此钢铁产业具有发展前途。
1钢铁冶金行业能耗现状
1.1钢铁集中度低, 重复建设普遍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第一生产国, 但钢铁的生产集中度较低, 真正上规模的粗钢生产企业却很少, 在美国, 占全国60%左右的钢铁产量集中在三家, 在日本, 超过七成的钢铁产量集中在四家, 在邻国韩国, 全国钢铁产生的82%集中在两家钢铁企业。反观我国, 截至2012年上半年, 我国的钢铁企业达10849家, 较上一年度同期相比增加了65.7%, 2011年粗钢总产量超过500×104t的为28家, 排名前十的粗钢总产量合计为33611×104t, 占我国同期粗钢产量的57%。与国外相比, 钢铁生产的集中度低, 重复建设现象较为普遍, 这对于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
1.2钢铁行业资源二次利用率低
钢铁冶金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热能和矿渣等, 传统的钢铁生产流程会消耗大量的能源, 几乎每一道的生产工序都需要不断的加热, 在每一次的加热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热能的流失, 久而久之, 各个环节的整体能耗就会增大。据不完全统计, 每生产1吨的钢材就要消耗掉716k Gce, 在整个钢铁生产环节中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27%左右, 不到1/3, 绝大部分的热能都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被白白的浪费掉了, 其中, 大约有40%左右的热能是以烟气的形式存在, 这些烟气具有很高的热值, 但在现实中这些本可以有效利用的资源因为技术和观念的问题而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1.3节能环保技术水平不高
钢铁冶金行业的节能降耗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 但一些企业囿于资金的压力和人才队伍的匮乏, 甚至是节能环保观念不强, 真正将节能环保型的先进生产技术引入到企业的生产当中相对较少。我国钢铁行业普遍存在着全行业能耗指标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企业间的能耗水平差异也较大。例如, 据统计, 截至2006年底, 我国的大中型钢铁企业中, 安装了炉顶煤气余压发电装置 (TRT) 的只占同期生产总数的31%左右, 而安装高炉煤气回收装置的高炉, 约占总数的77%, 安装转炉煤气回收装置的转炉, 占总数的64%, 按照转炉余热蒸气回收装置的转炉, 占总数的68%。
2钢铁冶金行业节能环保对策
针对我国钢铁冶金行业能耗及环保领域存在的上述问题, 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举措:
2.1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截至2012年底, 我国粗钢产量为7.17×108t, 同比增长了5.8%, 而同期全年的粗钢表观消费为6.73×108t, 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不容乐观, 需要加快钢铁生产布局, 淘汰落后产能和高耗能企业, 要加快对低产值企业的淘汰力度, 严格执行“总量控制和淘汰落后”要求。此外, 也需要加强钢铁产业工艺方法结构失衡的调整, 2011年我国的全年产钢量中长流程产钢与短流程产钢比为9:1, 而同期, 全球的短流程产钢量却占到了总产量的1/3。可见, 我国短流程工艺要远远低于国际的平均水平, 迫切需要提高短流程钢铁产量的比例。加快区域钢铁产业布局, 根据当前钢铁区域发展现状, 建议将电炉短流程的炼钢企业引入到钢铁消费量大的东部发达地区, 从宏观政策和税收等方面发挥行政调解杠杆作用。
2.2提高能源二次利用率
钢铁产品主要依靠铁矿石、煤为主要原料的高炉—转炉—连铸—热轧流程和主要依靠废钢为原料的电炉—连铸—热轧流程的生产[1]。这就需要提高钢铁生产环节的能源二次利用效率, 最大限度的变废为宝。具体来说, 主要是加强冶金煤气及其热值的充分利用, 采用电炉, 用转炉煤气制造尿素等;加强冶金炉渣的全量和高附加值利用, 例如利用矿渣和玻璃原料为材质, 生产出矿渣微晶玻璃, 满足人们对微晶玻璃产品的需求;加强钢铁生产废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 对钢铁生产中的废水进行分离, 并将分离出的尘泥、油类等物质进行综合利用, 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
2.3落实清洁生产, 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
预防钢铁冶金行业的环境污染和高耗能现状, 其根本之策还是在于落实清洁生产理念, 把节能环保贯穿于钢铁冶金生产的每个环节, 加大节能环保技术的引入力度, 例如, 采用钢渣石膏法、 电子束照射法等烧结烟气脱硫技术, 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采用干法布袋除尘技术和转炉煤气干式除尘技术, 降低钢铁冶金环节的污染物排放, 实现节电、节水、除尘效率高等优势。
3结语
钢铁冶金行业是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有效降低冶金企业的环境污染, 实现清洁生产, 促进钢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必需进行冶金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力开展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 使之更好地与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冶金炉的煤气及其热值, 对冶金炉渣、除尘净化得到的粉尘和尘泥等资源进行全量和高附加值的利用, 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循环利用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供过于求;行业重组
一、钢铁行业政策分析
国家出台《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与《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等政策,从这些政策中可以看出钢铁行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看出国家对于通过国有企业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带领钢铁企业回暖的决心。国家对于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给予了高度重视,兼并重组必将成为2016年钢铁行业的关键词。
二、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一)钢铁行业产能过剩
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重化工行业、‘两高一资行业。据相关统计显示,2015年12月份全国粗钢每日产量为207.6万吨,达到了2015年最低水平,全年累计粗钢生产量8.04亿吨,同比下降2.3%,这是2001年以来,国内产量首次达到了同比负增长。虽然钢铁行业产量在下滑,但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仍然是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去产能仍然任重道远。
(二)我国钢铁需求量增幅有限
钢铁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在国际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钢铁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我国随着钢铁出口数量的增加,国际市场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越来越多。近日,欧盟对我国钢铁进行了反倾销调。有关业内人士表示,全球钢铁行业低迷,虽然有市场本身供需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世界经济整体复苏乏力所致。从国内方面来说,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环境之中,经济发展由快速发展转为中高速平稳发展,必然也对钢铁行业国内需求造成影响。
(三)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良好环境的诉求要大于经济快速发展的诉求。新环保法规定钢铁工业实际投资情况要达到多家新排放标准。新环保法的实施将督促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我国对绿色经济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随着冬季雾霾的加重,我国大力倡导节能减排,这对钢铁行业发展必然造成影响。钢铁行业本身是消耗大量能源与材料的产业,绿色化生产直接导致行业的生产受到限制,直接影响钢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钢铁行业重组战略的必然性
(一)钢铁行业实现兼并重组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重工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特点明显,通过兼并重组能够有效的对钢铁行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合理的对行业的资源进行使用,推进钢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兼并重组可以合理的对行业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与处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缓解行业低迷的状况,促进钢铁行业的发展。
(二)兼并重组能够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按照国内资源和靠近铁矿原料产地的原则来进行布局,布局比较分散,加上我国钢铁行业长期处于规模扩张的状态之中,市场机制对钢铁行业的结构调整作用并不显著,导致了我国钢铁行业优化布局的进展比较缓慢,这种不合理的布局使钢铁行业用水成本和运输费用上升,挤占了钢企的利润,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兼并重组能够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我国钢企的竞争力。
四、重组方式
(一)钢铁行业横向兼并
横向兼并又称水平兼并,是指生产或经营同一、相似产品的企业间的兼并。钢铁企业进行横向兼并能够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和市场占有率。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集中度低的问题,通过横向兼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合理配置企业原来的资源,节约一些对整合后的企业来说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实现更高的效益,从而能够使钢铁企业有更大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生产特殊钢材从而提高竞争能力,更好的迈向国际市场。
(二)钢铁行业纵向兼并
纵向兼并指在生产工艺或经销上有前后关联关系、买卖关系的企业间的兼并。根据科斯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兼并是用企业内的组织协调来代替外部的市场协调,目的就是降低交易成本。钢铁企业想要做大做强,与铁矿、煤矿等原材料上游供应企业进行兼并,可以通过与增加上游的供应,扩大价值链的利润空间。钢铁行业也可以与下游建筑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等下游企业进行兼并,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供应渠道。
(三)钢铁行业混合兼并
混合并购是指一个企业对那些与自己生产的产品不同性质和种类的企业进行的并购行为,其中目标公司与并购企业既不是同一行业,又没有纵向关系。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等越来越先进的信息平台,钢铁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就一定要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如今,许多大型钢铁企业都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如宝钢的宝之云IDC等。钢铁企业与这些信息科技公司的结合就属于混合兼并。钢铁行业通过混合兼并能够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
五、结论
钢铁行业作为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支柱产业之一,是集中我国资源、劳动力、能源等为一体的行业。如今,我国钢铁行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供应过度的境况,面对国际钢铁市场复苏乏力,国内内需有限的客观条件,要想使钢铁行业变成钢铁强国,还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娅玲.钢铁行业资产重组战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2:244.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分析来源: 【字体:小中大】
引言:自2011年9月份开始,中国钢铁行业进入长达6个月的结冰期,市场几乎没有留给钢贸商任何机会,面对突如其来的寒冬,钢贸商步履艰难。王充《状留篇》中有言:“河冰结合,非一之日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钢铁行业的寒冬,是经过长期的积累、酝酿形成的。既然冰已结成,钢铁业的融雪自然会如期而至。
进入2012年第一季度尾,钢市开始缓慢进入上升轨道,融雪的季节,寒意继续吞噬着钢贸商仅存的一点热量。整个钢铁行业该如何抵御,钢贸商又该如何坚守,融雪后的春天还远吗?
【中国钢铁行业迎来变革风暴】
2012是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期,这既艰难也是一个大考验。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在第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间隙表示,今年的困难形势说明中国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到来。
朱继民表示,前些年钢铁业发展太快主要是受投资拉动,企业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而去年年底以来,钢铁市场遭遇困难,市场压力陡增,落后企业面临被淘汰,钢铁业的变革时代已经拉开大幕。
近年来,中国钢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低端投资过快,产能过剩难以改变。朱继民还指出,我们在很多地方,比如中小钢铁企业的产能扩张是受到地方政府鼓励的,要改善产能过剩的局面已经不单单是钢铁业本身的事情。
【中国钢铁产能增速放缓】
面对行业总量过剩、行业赢利困难的局面,近年中国钢铁行业快速扩张的速度终于放缓。国家发展改革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新开工项目为197个,下降36.7%。
根据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统计,2011年国内新开工、新设计、新规划炼钢产能分别为420万吨、736万吨和127万吨,较上半年分别大幅下降80%、32.3%和81.3%,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下降,为591.5亿元,比上半年下降52.2%。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9日晚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会议上指出,钢铁业产能过剩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一季度在钢材出口增长15.8%的情况下,国内表观消费量零增长。同时,钢协会员企业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只增加80多万吨,但库存增长了150万吨左右。
经过近年的快速扩张,国内已经形成9亿吨的钢铁产能,并最大程度将其释放转化为钢产量。吴溪淳称,因为河北省统计省内钢产量没有将隶属于首钢的迁钢、京唐钢厂归入,造成1700万吨的产量没有纳入全国钢产量统计,实际上中国去年钢产量实际已经达到7亿吨。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下称报告)指出,在当前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我国宏观调控的作用下,钢材消费需求恢复缓慢。而钢铁生产则呈现逐月上升的态势,尤其是3月份以来钢产量超出市场预期,对市场造成一定压力。
“4月份,钢协会员企业生产的热轧板卷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低490元/吨,冷轧板低470元/吨,而去年全年平均吨钢赢利仅为130元。”吴溪淳说。
根据一季度全国经济发展情况,报告预测,2012年中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6.39亿吨,比2012年咨询报告中的预测量降低1.1%。
【坚冰易融寒难却!钢材贸易商的融雪季】
钢贸商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钢市多次疲软的洗礼,本世纪以来2005年和2008年钢价大起大落的锤炼,以及2011年下半年至今整个钢铁行业的寒冬时期。钢贸商已经在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次的磨练,培养了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行业素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强。现在,整个钢铁行业处于“融雪期”,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但钢铁行业也会犹如黎明前的黑暗一样,阳光明媚的春天依然会繁花似锦。
钢贸商的“冰河世纪”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钢贸商就面临钢铁行业的“利润”重压。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频出严控措施、资金面长期趋紧、上游原材料价格保持坚挺、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再加上今年钢厂开始释放产能,数千钢企中的国有钢企为了保证业绩,甚至越亏越做,导致钢厂的粗钢产量过剩,压力紧接着转嫁给钢贸商。据统计,2011年,我国钢铁产业利润率为2.4%,远低于6.3%的全国工业销售利润率。
今年的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1.5%,同比回落3.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为27.8%,同比回落7.4%;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9.3亿元,同比下降57.7%。今年的两会,国家又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为7.5%,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将经济增长预期设定在8%以下。而温家宝总理强调,房地产的调控不放松以及银行业限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节能减排及环保建设等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拉升钢厂吨钢成本及降低下游需求水平。外围形势的严峻,加剧了微利时代钢贸企业经营的困难。
季节性需求带动钢价攀升“金三银四”不给力
据了解,自今年2月下旬到3月份以来,国内的钢材市场价格断断续续呈现出上涨的趋势。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国内钢材现货市场上,建材、热轧板卷、中厚板现货市场价格都延续涨势。螺纹钢价格与三月份同期相比上涨了3%左右,与2月相比则累计上涨超过5%。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历年的“金三银四”都是库存下降最为明显的时期,但今年的库存下降力度显然不够。此前,每年从最高点连续七周库存下降的幅度都超过14%,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达到15.3%,远高于今年的降幅。据悉,在钢材市场的实际成交中,部分钢贸商表示,目前商家所销售的钢材,有一部分的库存是年前的高价资源,虽然市场的价格有所增长,但仍低于年前的进货价,导致市场钢材价格倒挂的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但基于现在的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继而使季节性回暖态势明确。钢价的持续走高其最大的推动力是商家的高度“看涨”、“拉涨”,也正因此,带动了钢厂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清明节假期国内市场宏观层面释放出诸多利好。三月份钢铁业PMI为49.3%,比上月提升
6.5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宏观政策措施要在需求端特别是基建投资上发力,而2011年底在建净投资规模高达35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今年投资惯性很大,钢材市场需求仍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钢贸商:还款容易,贷款难
依照惯例,每年三月份是钢贸商集中还贷的高峰期。而今年,由于整个钢铁行业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利润不断下滑,加上钢贸商“跑路”事件频发。银行为了管控风险,去年9月份的借款都需要在今年3月份还清。钢贸企业多年来在银行业的“座上宾”地位也随之改变。
现在,银行再度放贷的时间间隔明显加长,银监局曾数次下发了关于钢贸行业的文件,其中提到钢贸行业贷款过于集中,要求警惕钢贸企业贷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全国钢贸企业达20多万家,而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钢贸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就连没有实际库存量的小型钢贸企业的日常资金运作也要十几万,更何况大型的钢贸企业高达千万的日常业务。所以银行的信贷支持,成为多年来钢贸企业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稳定资金来源,做钢贸一旦资金链出现断裂,整个生意也就难以维持下去。
然而,面对钢贸商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扇门也在悄悄为钢贸商打开。今日钢铁网现货电子交易平台的线上融资业务已经拉开帷幕,在此钢铁现货交易平台上的钢贸商通过钢铁现货交易,产生真实的交易背景和信息流量,就会有机会更加方便地在线上进行钢铁融资,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
钢贸商:冬天来了,春天不再遥远!
虽然,钢铁行业因为国内经济发展走缓而面临下游需求减少的困境,但我国依然处于投资拉动型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广阔的市场仍然为钢贸企业提供着肥沃的生存土壤。目前,国家投资建设的小幅缩减,只不过是行业所经历的阵痛。
钢贸行业发展空间依然存在,近几年,虽然钢厂不断扩大其直供比例,但主要是针对部分需求比较单一和稳定的大型工程项目和具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市场。小批量、多规格、多品种的用钢需求仍将是市场主流,并且只能由钢贸企业来满足。中国近7亿吨的粗钢年产量,对国家、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很多优秀的钢贸商来运作,把这么大产量的钢材及时、合理地配送到需求钢材的角角落落。
另外,钢贸商要在钢铁行业的非常时期具有足够的耐力和行业“嗅觉”。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承载着13亿人民的住房需求,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住房涉及到水泥、钢材、玻璃、家电、物流等44个行业,假如房价下跌30%~50%,那么全国近一半行业将陷入停滞,近一半人将失业。今年中国房价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小幅回调,但长期来看,仍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行业依然是钢材用量的主战场。
【减污又出新招 钢铁业也要“倍量替代”】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污染防治工作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透露,“十二五”期间,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新建项目实行区域内“倍量替代”。
“所谓倍量替代,即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其新增的污染物排放量必须用区域内其他项目的削减量进行替代,削减量应达到新增量的一倍以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解释。
王金南进一步指出,需要替代的削减量,可通过本企业内部淘汰、关闭、搬迁改造和污染治理等措施获得,或通过削减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其他现有污染源的排放量获得。
“从过去的等量替代到今天的倍量替代意味着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升级。”环保部的一位官员透露,倍量替代具体该怎么操作,目前,环保部尚未确定实施细则,还在研究当中。
不过,包括浙江在内的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实施细则。
增产减污
“国家要实施倍量替代,因为某些城市和地区污染过于严重,污染物减排压力很大,所以必须要出新招、出狠招。”一位地方环保厅官员强调,“十二五”污染防治的主基调就是出重拳、用重典。
之所以称之为狠招,是针对过去的“增产不增污”的等量替代原则而言,从等量到数倍,约束性显然增加。“等量替代并不是一项法律规定,而是一项政策。”王金南指出,该政策源自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根据该决定,国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并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
“不少环境质量不好的区域,同样也是欠发达地区,要求其实施增产不增污本身已经很难,今后要实施增产减污,地方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不得不为之。”前述地方环保厅官员指出,张力军部长在会上有一句话是,“不是我们消灭污染就是污染消灭我们”。
“倍量替代涉及到的污染物主要是四种约束性污染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和氨氮。”前述环保部官员对本报解释,涉及到的区域为大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也即大气联防联控覆盖的“三区十群”中的城市。
“至于削减量要达到新增量的多少倍,这个估计环保部不会做出硬性规定,而是交由地方政府自己去掌握,各地根据其环境质量和污染物减排的任务来定。”王金南分析。(详细查看...)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获国务院签发】
据报道,5月9日,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巡视员李忠娟在北京透露,《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日前已经获得国务院的签发,下一步在各部委之间会签之后,将具体落实有关生产力布局和调整重大项目。
《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下属18个重点规划之一,国家发改委希望通过布局调整,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同时解决中国钢铁工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三不综合症”。
长期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总体上呈现“北重南轻”的特点,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速,钢材需求量大,长期供给不足,而环渤海地区钢铁产能近4亿吨,50%以上产品外销。部分地区钢铁工业布局不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制造业转移的要求。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
笔者从工信部于2011年11月发布的《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了解到,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河北、山东、江苏、辽宁、山西等钢铁规模较大的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减量调整区域内产业布局。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省份在不增加钢铁产能总量条件下,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西部地区部分市场相对独立区域,立足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结合区域差别化政策,适度发展钢铁工业。
针对目前16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有大型钢铁企业的现状,《规划》还提出,有序推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钢厂转型或搬迁。“十二五”期间,根据条件成熟情况,支持广州、青岛、昆明、合肥、唐山(丰南)、杭州、芜湖等城市钢厂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科学论证西宁、抚顺、石家庄、贵阳等城市钢厂发展定位。
原冶金部副部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曾指出,韩国、日本的大钢铁工业基地都在沿海地区。从世界范围看,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沿海化、集中化,因为沿海发展的成本低、消耗低,环保、节能。”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摸底,全国位于省会直辖市的钢厂有20个,城市型钢厂总共有39个。2009年,39家的城市钢厂的总产能是2.28亿吨,占全部总量的39.5%。《钢铁产业生产力布局和调整规划》出台后,部分城市钢厂,将按照具体的条件标准进行搬迁。
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1.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3.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4.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6.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水平不高,
2010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全行业运行情况如下: 钢铁生产总量高增长,品种结构优化显著2010年一季度生产粗钢15801.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111.2万吨,增长24.52%;一季度粗钢日产水平175.57万吨,相当于年生产粗钢6.41亿吨的水平,比粗钢平均日产水平155.57万吨,提高12.86%,一季度粗钢生产总量明显过高。2010年一季度钢材生产的品种中,螺纹钢筋生产3014.9万吨,同比增长14.8%,同比增幅回落6.2个百分点;线材2490.3万吨,同比增长22.4%,同比增幅加快14.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一季度生产冷轧薄板469.0万吨,同比增长34.81%;冷轧薄宽带钢714.2万吨,同比增长66.6%;镀层板634.1万吨,同比增长58.9%;涂层板110.9万吨,同比增长36.7%;电工钢板135.4万吨,同比增长47.8%,上述高附加值产品产量上年同期均为负增长,今年一季度同比增幅大幅度提高,说明钢材品种结构优化进展显著201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8.7%(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1.5%)。一季度三大动力的增幅均明显高于今年初的预期,对国内市场钢铁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一季度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15326.2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748.45万吨,增长21.85%,保持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态势,这是造成粗钢生产总量高增长的根本原因。钢铁产品进出口双增长,出口增幅大于进口2010年年一季度进口钢材411.14万吨,钢坯15.65万吨,折合粗钢进口453.0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8.34万吨,增长4.22%;2010年一季度出口钢材870.95万吨,钢坯1.22万吨,折合粗钢出口927.7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81.29万吨,增长69.75%。 2010年一季度出口与进口相抵,粗钢净出口474.7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62.75万吨,增长3.24倍。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趋势向好,但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并不乐观。由于当前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而各国钢铁生产总量大幅上升,全球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特别是美国、欧盟限制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下一步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态势依然严峻。固定资产投资高增长,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2010年年一季度钢铁行业(含矿山在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2.4个百分点。目前,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大幅度增长,势必增加全行业的总体产能,将加剧产能过剩的矛盾。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新的进步2010年年1-2月对钢协会员企业进行统计,吨钢综合能耗613.38千克标煤/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85%;吨钢耗新水量4.18立方米/吨,下降8.44%;企业外排污染物总量中,化学耗氧量外排总量下降2.17%,二氧化硫下降4.46%。另一方面,由于粗钢生产总量增加,1-2月企业烟尘外排总量上升0.66%,工业粉尘上升1.51%。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和钢材社会库存双增长20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呈W型状态发展,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当年1月、7月为高点,4月、10月为低点,年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6.4点。进入2010年以来,钢材价格呈逐月上升态势,4月16日价格指数上升到125.71点,比年初提高19.31点,涨幅18.15%,其中长材涨幅20.7%,板材涨幅16.15%。造成钢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钢材生产成本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铁矿石、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
另一方面,社会钢材库存年年初处于低库存状态,经过不断补充库存,年末社会库存趋于正常水平。进入今年以来,协会对全国20个主要城市、5个品种钢材的社会库存进行调查,钢材社会库存呈不断上升状态,3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达1073.75万吨,比年初798.75万吨,增加275.0万吨,增长34.43%。这种钢材社会库存和国内市场价格同时上升的状况,有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因素,同时也说明一些人的心态受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铁矿石大幅度涨价的预期,寄希望于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涨以获取盈利。我们认为,这种社会库存和钢材价格同时上涨的局面是脆弱的,也是不稳定的,是很难保持下去的。钢铁生产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水平不高2010年年一季度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到岸价96.31美元/吨,比上年同期的79.79美元/吨,上涨20.69%;国内炼焦煤售价3月末比上年同期上涨18.78%。?于原燃料采购成本的不断上升,今年以来钢材价格有所上升,但钢铁企业的盈利水平仍低于全国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
2010年年一季度77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9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54%;实现利税389.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0.76%;实现利润217.74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5.36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比上年4季度实现利润254.1亿元,环比减少36.36亿元,下降14.31%。
一季度77户钢铁企业中,有10户为亏损,亏损面12.98%,比上年同期下降16.8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一季度大中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3.25%,仍处于盈利低水平状态。
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但全行业运行中仍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钢铁生产总量过高,钢材社会库存不断上升,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二是全球钢材市场需求有所上升,但各国钢铁生产企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总量,呈现供大于需态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面临较大的困难;三是当前钢铁生产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特别是进口铁矿石大幅度涨价,将进一步推高钢铁生产成本,使全行业的盈利更加困难。
当前钢铁行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为全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滞后的矛盾突出,也说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是当前钢铁行业的重中之重。今年2月5日中国钢协召开理事扩大会议,明确2010年全行业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把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
当前,钢铁行业的发展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提高全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大力推进全行业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大力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实施绿色钢铁战略;要加大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力度,规范进口铁
独山有丰富的铁矿,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铁矿石,总储量丰富。2004年以来,随着国际市场变化,铁矿价格飚升,铁矿冶炼业已逐渐成为我辖区的重点税源,2010年正常经营的钢铁企业3家,年实现税收800多万元,占年收入比重40%,成为黄梅县国税收入的“顶梁柱”。但由于相对规模小,生产工艺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钢铁行业成为我辖区税收征管工作中的难点。我们在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业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县钢铁行业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性思考:
一、关于近年来全县钢铁行业税收的管理成效
2009年以来我辖区钢铁行业对黄梅县税收计划完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其税收征管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调查,并结合纳税评估及近两年税收稽查情况,对其中分析的问题予以证实,对其产生根源进行了适当评估。
(一)平衡地区差异,搞好精细化管理、促进收入增长
1、管理延伸、税企互动、共建和谐。
一是我们针对钢铁行业特点,在成立钢铁行业监控管理专班进驻企业,把管理延伸到企业各部门,要求这些部门按时报送《产量完成情况表》、《存货变动表》等。二是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基本情况,及时采集相关信息,并深入开展全面的税源、税基分析,了解其真实生产经营和税收负担状况;三是由点及面,建立行业生产经营税收数据库和行业税收管理范本,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整个钢铁行
业的规范化运转。四是通过及时到位的税收宣传和政策辅导,帮助企业做好税收筹划,合法、有效地规避纳税风险,增加了税企业间沟通与理解。
2、统一应税所得率、实行核定征收、平衡税负。
年初对钢铁企业所得税户籍进行了全面清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核定征收,并在全县范围内统一了企业所得税钢铁行业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面达到100%,使我县整个钢铁行业税负得到平衡,促进了我县企业所得税快速增长。
(二)注重纳税评估,搞好管查配合,收入监控措施有待进一步改进
对长期低税负、收入反映不全面的钢铁企业,实行低税负、评估异常告诫制度;根据当期开票数量、金额与当期现金、银行存款的变动情况,资金规模、仓储能力与购进数量情况,机器设备的生产(加工)能力与购进数量情况,投入产出比与产量、购进数量情况,单位能耗与产量、购进数量情况,副产品、联产品、下脚料的销售收入申报纳税情况与国家标准产量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评定纳税人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的纳税行为。
通过制定《黄梅县纳税评估管理规范》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时限、流程,来对纳税评估实施跟踪管理,并制定了纳税评估工作流程图,把指标采集、计算分析、集中评议、调查约谈以及稽查等工作职能与岗位和部门联系起来,把工作步骤之间联结与关系直观地表现出来,确保纳税评估顺利开展。
二、关于钢铁行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废旧物资发票管理是难点,使用废旧物资发票调控税负率问题突出。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用铁矿石与购进的废钢铁、等进行混和治练。而购进的废钢铁、绝大部份是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购入的,而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免征增值税,因此,如何管好废旧物资销售发票,如何核实企业购进废钢铁价格及数量的真实性,是我们日常税收征管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二是销售的次品、联产品、副产品、下脚料不计销售现象普遍。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有联产品、副产品和下脚料,如在高炉炼铁生产中有高炉粗煤气、高炉煤气灰和水渣等副产品。但这些联产品、副产品和下脚料,企业往往会采取各种手段,隐匿其销售收入或抵顶账务,少计或不计增值税以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
三是“帐外帐”的问题。小钢厂、小铁矿的税收管理,就目前来说,也是我县税收征管上的一个薄弱环节。客观上他们无帐可查,又没有好的征收方式,定税也不可能完全到位,稽查也查不到真实的计税依据。这就给税收征管带来了一个新难题。“帐外帐”已经多年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了,已慢慢成为行业“潜规则”。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与警觉!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评估、转变思路、精细管理。根据钢铁行业的特点,应进一步完善增值税纳税评估制度,确定出统一的钢铁行业评估指标,测算出有关指标(如行业税负率指标)峰值,建立起行业纳
税评数学模型。
税收管理员要及时转变观念,要由单纯的管户转变到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财务、纳税情况,根据钢铁行业原材料品种少,但最终成品品种规格多达特点和生产经营规律,确立以下工作思路:“以计算销售收入为切入点,根据所耗用的原材料及投入产出率确定其产成品的产量,以产成品产量及库存推算其销售量,以销售量计算其销售收入;根据其所耗用的能源动力计算其产成品的产量,以产成品产量及库存推算其销售量,以销售量计算其销售收入,从而实现对增值税应纳税额监控的目的。
钢铁产品成本主要由原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构成,因此我们要根据钢铁行业生产过程及工艺参数来实现精细管理。一是按照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推算应纳税额。由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耗用较为固定,我们可以根据其投入的原材料推算其产量,进而推算出销项税额。二是按照生产所耗用的燃料(煤)推算其应纳税额。由于单位成品所耗用的燃料(煤)是一定的,可以根据企业一定时期内所耗用的燃料(煤)推算其产量,进而推算出销售量。三是按照生产所耗用的动力(电)推算其应纳税额。由于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动力(电)是一定的,可以根据企业一定时期内所耗用动力(电)推算其产量,进而推算出销售量。
二是要落实制度、减少漏洞、强化考核。针对钢铁行业特点,在成立钢铁行业监控管理专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人、定岗、定责,把
责任落实到每个专班人员、要求专班人员要管得住炉子的大小,特别要强调钢厂停业,必需要向税务机关报告。同时,将责任区、责任人管理情况纳入目标管理进行考核,并建立日常考核制度、使考核常态化,鼓励专班争创行业管理精品项目,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对不达标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是要加大力度、改变方式、整治秩序。对于四小票稽核比对异常的发票,我们做到一查到底、确保检查面100%、确定为有问题发票的我们做到补税面100%、处罚面100%。对于四小票稽核比对相符的发票,我们采取抽样核查的方式,核查票流、物流、资金流是否一致;日常十分注重数据对企业申报情况、运费情况、废旧物资耗用等情况监控。今年9月份对四小票稽核对比中发现某公司取得的运输发票比对异常,不符合抵扣规定,查证落实后,责令该公司对该笔7万多元的进项税额在10月份进行了进项税额转出。
1.1 下游行业需求疲软
我国的钢材大多为内需服务, 自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全球性金融问题之后, 国内众多实体经济产业也随之受到了影响, 加之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 钢铁下游各行业对钢铁产品原料需求持续下降, 家电、石油、包装、电机、造船、交通、机械、专用设备等九大行业景气度持续下降。
1.2 不能做到以销定产, 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进入21世纪, 我国钢铁生产进入全面爆发时期从2000年的1.29亿t粗钢产量发展至2012年的7.17亿t, 占2012年全球粗钢产量的46.32%;2014年上半年, 我国粗钢产量3.90亿t, 较去年同期上涨7.42%, 钢材产量5.17亿t, 较去年同期上涨10.21%, 严峻的市场环境并没有阻碍钢铁行业产量的进一步扩大[1]。目前, 我国钢铁企业分散管理, 产业集中度低, 小型钢铁企业无序发展是造成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1.3 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 品种结构落后, 同质化竞争严重
我国钢铁产品生产以中低端为主, 总体技术水平低, 自主创新能力弱, 对高端产品的重视和培育不足落后产能大量存在, 如热轧螺纹钢筋, 目前大部分国家已淘汰屈服强度低于335 MPa级别产品, 但我国仍广泛生产, 其产量占全部螺纹钢筋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 特殊钢缺乏, 特别是高洁净度、高强度、高塑性变形、高抗腐蚀性钢材和深加工高附加值钢材, 对于性能要求严格的钢种仍然依赖进口。“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局面导致钢铁行业利润增长点趋同, 同质化竞争激烈, 同质化竞争也抑制了钢铁行业的均衡发展和创新能力, 严重影响钢铁行业运营。
1.4 我国基础资源薄弱,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高
我国现已查明的铁矿石产地主要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等地, 截至2014年, 全国铁矿石资源储量799亿t。我国铁矿石呈现贫矿比例大、自然类型复杂、矿石开采企业不规范、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特点, 在钢铁工业对铁矿石需求巨大的情况下, 我国自有资源无法满足钢铁生产, 形成供不应求局面。
2 钢铁行业的应对策略
2.1 加快技术创新
当今的钢材市场, 技术营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技术含量高、质量好的产品, 其附加值也必然高。在钢铁工业发展中, 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 对钢铁工业的推动作用都是明显而巨大的。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两个基本因素就是技术驱动和市场推动。行业的发展也要从追随市场向引导市场转变, 即从以市场为导向到以产品引导市场, 再到以科技创新引导市场, 只有以领先的核心技术为基础, 才能赢得市场和利润。
2.2 提高产品质量
在抓技术创新的同时, 要紧抓产品质量的提高, 以质量来树立行业形象。产品之所以缺乏竞争力,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产品质量低。当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 价格竞争固然是一个因素, 但质量竞争却是一个致命的因素。因此, 一个真正畅销的产品来自于市场对其品质的认可。
2.3 拓展融资渠道, 做好资金筹划及管理工作
钢铁行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行业内部管理融资、银行信贷、民间资金、外商资金、股票融资、债券融资等, 钢铁行业要以形成稳定资金量为目的, 防止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在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的同时适当调整融资结构, 重视内部融资, 加强股权及债券融资, 为后期经营发展提供保障。面对资金困难的实际情况, 钢铁行业必须从强化资金预算开始, 做好各项资金平衡, 严控库存与应收账款, 大力降低资金占用;建立现金流分析机制, 加强资金结算纪律, 发挥集团化运营优势, 统一融资、授信, 资金集中管理, 减少财务费用, 着力控制负债。
2.4 以品种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 发挥优势开拓新领域
针对品种结构调整, 不仅要快速掌握行业信息及下游行业新要求, 还要特别针对行业自身具备的优势及发挥空间, 促进钢铁行业间差异化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 比如宝钢集团, 其国内独有、领先产品比例达到45%, 保持全行业领先。优化品种结构不意味着所有钢铁企业均朝着高端汽车板、高等级管线钢、电工钢等市场价格高的产品发展, 而是少部分企业做到“高、精、尖”打造精品, 大部分企业发挥专长将重点放在提升现有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技术、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向上, 以将现有的产品做到最好为发展要务, 辅以创新开发新产品。此外, 强化与国际先进钢厂对标, 挖掘自身潜能, 克服困难,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提升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力。
2.5 杜绝钢铁行业无序发展, 深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内涵
发达国家钢铁产业集中度很高, 一般都在50%以上, 日本、俄罗斯、韩国、欧盟均在70%以上, 而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在25%以内 (前四家企业) [2]。我国钢铁行业具有产量大、钢企多的特点, 目前钢材年产量超过1 000万t的企业11家, 在世界产量排名前五的钢铁企业中, 我国占据四席, 分别是河北钢铁、宝钢、鞍钢、武钢;世界排名前20的钢企中, 我国企业占据一半, 但10万t级及以下的轻量级钢企我国也有数百家。促进中小企业整合发展, 形成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五大钢铁生产圈, 优化空间布局, 集成优势互补, 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创新价值。同时, 大型钢铁企业也应强强联合, 打造6 000万t以上, 甚至亿吨级的全国化企业, 相互融合增益, 把核心主业做强做大。
3 结语
我国钢铁行业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 淘汰落后产能, 通过有效整合, 提升产业集中度;完善铁矿石进口机制, 提升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钢铁行业要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发展, 发挥自身优势, 避免同质化竞争, 团结一致, 形成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王志, 张倩倩.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与问题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 (10) :93-95.
一、2013年钢铁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钢铁生产有所下降,但粗钢日产水平仍然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累计为产量分别为70897万吨、77904万吨和106762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2%、7.5%和11.4%,分别比上年增速提高2.5、4.4和3.7个百分点;平均日产粗钢213.43万吨。
据国际钢协统计,2013年全球粗钢产量16.07亿吨,同比增长3.5%。其中欧盟(27国)1.66亿吨,下降1.8%;独联体1.09亿吨,下降1.8%;美国0.87亿吨,下降2.0%;日本1.11亿吨,增长3.1%。扣除中国产量,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粗钢产量与上年持平。中国占全球粗钢产量比重为48.5%,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
(二)经济效益有所好转,盈利水平仍然偏低
据钢铁协会对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产量的81%)统计,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9%,低于产量增幅;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17%;期间费用1.27%;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0.63%,其中实现利润228.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12年亏损12.7亿元);销售利润率0.62%,同比提高0.66个百分点。总体经济效益相比上年略有好转,但盈利水平仍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钢铁主业基本是盈亏持平。
(三)钢材出口保持增长,进口略有增加
据海关统计,1—12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34万吨,同比增长11.9%;进口钢材1408万吨,同比增长3.1%(2012年是下降12.3%);进口钢坯55万吨,同比增长53.0%;进口铁矿石81941万吨,同比增长10.2%。
(四)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企业库存相对偏高
随着钢价不断走低和资金紧张,钢材社会库存明显下降。2013年一季度钢材库存快速上升,至3月末五种钢材库存达到全年最高的1997万吨,4—11月连续8个月下降,11月末降至全年最低的1240万吨,12月末为1242万吨,比最高时的3月末下降755万吨,降幅为37.81%。
从企业库存情况看,在2013年2月份最高达到1432万吨后呈下降走势,至8月末降至1157万吨,比最高点下降275万吨,降幅为19.20%;9月份又有所上升,四季度保持平稳。12月末为1261万吨,比最高的2月份下降171万吨,降幅为11.94%。企业钢材库存降幅小于社会库存,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五)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2月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726亿元,同比增长0.7%,增速比1—11月回落3.7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1666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1—11月回落1.2个百分点;黑色冶炼及压延业投资5060亿元,同比下降2.1%,国家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项目取得成果。
(六)钢材价格低位波动
据钢铁协会监测,1—12月份,CSPI中国钢材价格平均综合指数为102.76点,比上年同期下降9.66点,降幅为8.60%。
12月末,钢铁协会CSPI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99.14点,环比下降0.19点,降幅为0.19%;同比下降6.17点,降幅为5.86%。钢材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回落,连续3个月低于100点。
二、钢铁行业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步伐
(一)加强行业自律,积极配合化解过剩产能
导致钢材价格长期低位运行的最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控产量是全行业最重要工作之一。钢铁协会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就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多次进行交流,并形成共识。主要措施:一方面,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委,开展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号召钢铁企业控制产量过快增长。
(二)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1、按需求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核电用钢全部品种已能够国产化,满足国内核电建设需要;在进口汽车用冷轧薄板卷同比只增长0.9%和进口镀锌板卷下降1%的情况下,国内生产的汽车用钢板卷满足了我国汽车生产增长14.3%的新需求;铁路用重轨产品同比增长33%,满足了铁路新线大量集中铺轨的需要。
2、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高端产品开发
宝钢生产的第三代汽车高强钢实现全球首发;武钢、宝钢已能生产全部高牌号取向硅钢并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进口取向硅钢同比减少25.23%;鞍钢直径5毫米高碳钢拉丝线材轧制下线,打破国外企业对极限规格线材产品的垄断局面;首钢已生产出X80级超厚度管线钢卷板;马钢生产的350公里高速铁路车轮用钢即将进入试用阶段;太钢加强高端产品研发,不锈钢等高效、节能、长寿产品比例达到75%;南钢开拓船用LNG罐用钢市场,成为国内船用LNG罐用钢市场占比最高的企业。
3、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效益
钢铁企业按照“转方式、优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的总体思路,坚持以质取胜、以质增效。在市场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华菱集团走质量、品种效益发展之路,实现扭亏为盈;南钢优化产品结构,在钢产量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利润大幅上升;兴澄特钢品种结构经过“普转优”、“优转特”、“特转精”三次调整,目前高档、高利润品种的比例已经占产量的三分之一。
4、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产业链建设
宝钢继续实施服务转型战略,旗下的专业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东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经过多年探索实践,2013年钢材现货交易突破1000万吨。宝钢还稳步推进国际化营销和增值服务体系,抓紧在钢铁产业链的两头(原料和加工中心)形成全球网络。沙钢、河钢、中天、荣程、西林钢铁等一批企业都已经把电子商务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新的着力点。
(三)加大环保投入,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钢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国家逐步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实行消费强度和消费总量双控制目标,所在区域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和新建企业能源消耗量占比将成为钢铁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钢铁企业纷纷加大环保治理的投入,努力向实现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同时,积极配合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提高行业环保标准。
三、行业经济效益和产成品库存变化分析
(一)行业盈利水平偏低,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是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对进口铁矿石依存度高(70%左右),且国外矿山企业集中垄断,在原有的长协价格谈判机制打破后,国内钢铁企业的定价话语权基本丧失。2013年全年,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2.76点,同比下降8.60%。而同期进口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29.03美元/吨,同比上升了0.28美元/吨,上涨了0.22%;受上年基数较低以及钢铁企业采取各种降本增效措施影响,大中型钢铁企业虽然扭亏,实现利润228.86亿元,但销售利润率仅为0.62%,盈利水平仍较低,处于工业行业最低水平。从利润构成看,如果剔除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和资产减值损失准备等因素,钢铁主业仍处于亏损边缘。
(二)企业资金紧张,融资成本高
2013年末,大中型钢铁企业存货占用资金5902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产成品占用资金1730亿元,同比增长9.03%,高于粗钢产量增幅0.85个百分点,高于存货增幅1.44%,表明企业库存增加主要是受产成品增加影响,企业资金仍然紧张。同时,由于钢材价格大幅下降,钢铁企业的资金状况普遍紧张,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据钢铁协会统计,12月末,大中型钢铁企业银行借款同比增长8.41%,其中短期借款增长12.86%;资产负债率为69.36%,一直处于上升态势;2013年全年,大中型钢铁企业支出财务费用786亿元,远高于实现利润水平。由于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审查更加严格,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资金压力大。
四、有关政策建议
(一)落实国务院化解过剩产能文件精神,切实取得实效
钢铁产能快速扩张是造成行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去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文件,行业内外都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国家部委按照文件精神,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在市场准入、环保要求和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问责机制等相关配套程序,加大监管和考核力度,限制钢铁产能无序扩张。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做好退出企业的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工作。同时,文件中明确“落实公平税赋,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优惠”,希望国家尽快下发有关文件。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
面对钢铁行业的困难局面,希望国家继续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减税,促进企业转方式、调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改善经营环境,促进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三)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优势企业发展
由于银行系统对钢铁行业采取了严格的信贷政策,使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希望对钢铁企业采取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产品有市场、规范运作的钢铁企业应在信贷上继续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健康发展;对违规项目、环保不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给予严格控制,以促进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同时,应进一步降低银行贷款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实体经济摆脱困境。
(四)扶持国内矿山发展,抑制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为鼓励国内矿山发展,抑制进口铁矿石垄断,建议国家减轻国内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目前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率平均为21%,最高达30%,税费项目有20多项,给国内矿山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负担。希望国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国内矿山企业生产成本,加快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开采,逐步打破国外矿山企业的垄断。
五、2014年一季度行业运行走势预测
(一)需求保持增长,供大于求局面难有改观
201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年度增长目标在7.5%左右。在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钢材需求仍将保持增长,尤其是国家加大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环境污染工作力度,产能释放压力也会有所抑制。但由于化解过剩产能、调整结构过程艰难,在建钢铁项目还要陆续投产,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难有根本好转,钢铁行业的市场环境仍将困难,粗钢产量只能小幅增长,预计增幅在5%以下,比2013年增幅回落。从产业发展阶段看,钢铁工业逐渐由快速成长阶段向低速、平稳发展阶段过渡,产能过剩、同质化无序竞争、集中度偏低等问题具备长期性特征,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
(二)国际贸易保护增加,钢铁产品出口难度将加大
世界各国为振兴本国经济、保护本土企业和促进就业,加强了贸易保护,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摩擦增多,2013年针对钢铁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调查就有近20起,涉及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和国家。尤其是东盟各国近两年由于进口增加,反映强烈。再加上人民币持续升值影响,2014年的钢铁出口会更加困难,预计出口增幅比2013年会有所回落。
(三)钢铁行业盈利水平难以明显提高
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铁矿石等原燃材料价格高位、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钢材价格回升困难、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短时期内也难以有效缓解。同时,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力度,资源、能源、环境及交通运输价格、财税改革加快,将进一步推高钢铁企业生产成本,预计钢铁行业盈利仍将处于较低水平。但随着困难形势的延续、市场竞争的加剧,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兼并重组破产等步伐将加快。
【钢铁行业环保环境分析】推荐阅读:
钢铁行业振兴计划05-31
钢铁行业发展方向07-05
如何分析环保行业10-06
比亚迪行业环境分析07-01
汽车行业外部环境分析10-06
快递行业宏观环境PEST分析06-27
医美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0-27
钢铁10-30
钢铁贸易融资风险07-23
钢铁企业节能技术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