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流程图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伤赔偿流程图(推荐10篇)

工伤赔偿流程图 篇1

第一步: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在社保机构工伤部门领取)

第二步:提交以下材料: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2)首诊病历(医疗诊断证明)及有关检查报告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复印件(验原件);

(3)员工的身份证复印件(验原件);

(4)员工工作考勤记录卡(考勤表)复印件(验原件);

(5)现场目击证人出具的证人证言(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及其它旁证材料(如:物证、书证、片、录音等);

(6)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须提供《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其它有效证明复印件(验原件);

(7)属暴力人身伤害的须提供案发地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法院的判决书复印件验原件);

(8)其它材料等。

第三步:到单位所属区社保工伤部门提交材料。工伤保险部门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开出《收件回执》,如材料不齐的,当场或5个工作日内开出《补齐材料通知书》;

第四步:材料基本收齐后,如申请人为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工伤保险部门应向用人单位发出《工伤事故调查处理通知书》,核对有关情况;收到用人单位书面回复后,如双方有争议,工伤保险部门应进行调查、核实;

第五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并核实后,工伤保险部门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开出《受理告知书》;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开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第六步:工伤保险部门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并于20个工作日内送达伤者或其亲属(或工会组织)和用人单位。

工伤职工申请工伤理赔应提供哪些资料?

答:

1、《深圳市工伤认定书》(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2、《深圳市工伤(职业病)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深圳市工伤职工自愿不做鉴定保证书》(原件一份);

3、工伤医疗门诊病历本、出院小结、医疗费用收据和费用明细清单(原件一份);

4、单位银行账号、职工本人的银行存折(复印件一份,验原件)。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保险范围?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可认定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视同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因工作环境存在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在用人单位食堂就餐造成急性中毒而住院抢救治疗,并经县级以上卫生防疫部门验证的;

(四)由用人单位指派前往国家宣布的疫区工作而感染疫病的;

(五)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注:该项情形,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1至4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哪些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一级伤残 为 二十四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 为 二十二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 为 二十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 为 十八个月的本人工资。

(2)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残疾退休手续,由工伤保险基金以下列标准按月计发至本人死亡。

伤残津贴标准为:

一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二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五,三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四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五。

(3)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如下标准支付护理 费:护理费以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的一定比例按月计发,一级为百分之六十,二级为百分之五十,三级为百分之四十,四级为百分之三十(护理费按照上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同步调整,负增长时不调整)。

(4)一级至四级残疾的职工户籍由深圳迁往原籍的,其伤残津贴可由深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标准每半年发放一次。

用人单位应当按深圳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发给六个月的安家补助费。

所需车船费、旅馆费、行李搬运费和伙食补助费等,由用人单位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5至6级伤残的,可以享受何种工伤保险待遇?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伤残 为 十六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 为 十四个月的本人工资。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

5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70%,6级伤残 为 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 计发 五十个月,六级 计发 四十个月。

(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五级 计发 十个月,六级 计发 八个月。

工伤员工被鉴定为7至10级伤残的,可以享受哪些一次性的赔偿?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以工伤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七级伤残 为 十二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 为 十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 为 八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 为 六个月的本人工资。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

七级 计发 二十五个月,八级 计发 十五个月,九级 计发 八个月,十级 计发 四个月。

(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按本人工资为基数计发:七级计发六个月,八级计发四个月,九级计发二个月,十级计发一个月。

工伤职工应何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应当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医疗终结期需延长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批准。

如何进行劳动能力首次鉴定(伤残等级、医疗终结期、辅助器具安装、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一、申请条件: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本市务工人员,根据《广东省职工外伤、职业中中毒医疗终结鉴定标准》(1992)粤劳险第51号文规定,伤情相对稳定,已满最短医疗期伤情相对稳定。

二、申报材料:

(1)、工伤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和被鉴定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工伤医疗有关资料(原始病历、X光片、CT片、MRT片及检查报告单等)、(3)、张一寸近期免冠照片、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

(4)、未参保无工伤认定书的应提供所在单位证明;非法用工 的应提交属地工伤管理部门的非法用工证明;

三、办理程序:

1、申请人填写《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经审核符合申请条件者领取《深圳市劳动能力鉴定通知书》;

2、按《鉴定通知书》,上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带齐相关资料进行鉴定并领取回执。

3、申请人凭回执和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领取鉴定结论。

工伤赔偿流程图 篇2

我是某运输公司职工。2010年9月初,我被单位指派跟随单位两台运输车前往外市办理运货任务。归来途中,所乘坐的货车因方向盘失灵故障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我严重受伤。经鉴定,左眼视力构成十级伤残。因在赔偿问题上与单位未能达成协议,起诉后经人民法院调解,公司赔偿我医疗费、伤残补助费等46000余元。期间,我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未果后,随自行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认定,终被认定为工伤,后经伤残等级评定为九级伤残。近日,我想要求运输公司工伤赔偿、并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能得到法律支持吗?

田宝贵

田宝贵:

你应当获得双赔偿。因为你所受到的伤害属于工伤;侵权赔偿与工作保险赔偿可以兼得。

你是被单位委派随运输货车办理运货任务,依据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五)项规定:"职工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既然是属于工伤,就理所当然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且享受工伤待遇与获得交通肇事侵权的赔偿不相矛盾,法律并没有禁止受害人得到侵权人赔偿后就不得享受工伤待遇。恰恰相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亲属在获得民事赔偿后是否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补偿问题的答复》中规定:"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之规定,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职工或其近亲属,从第三人处获得民事赔偿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向工伤保险机构申请工伤保险待遇补偿。"该法律解释的立法精神是明确的,即在社会保险与第三人侵权竞合时,劳动者可以就包括医疗费在内的损失获得双份赔偿。

此外,还应明确的,给你造成伤害的侵权与赔偿人是他所在运输公司,而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主体是工伤保险机构,其赔偿主体并非是同一人。

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可兼得吗 篇3

王某受雇于某建筑公司,负责运输水泥预制板。一天,他装了一车预制板驶往工地时,车辆突然发生故障,他只好将车靠右边停放好后,然后钻到车底下检修车辆。突然,“咣当”一声巨响,一辆疾驶而来的大货车追尾撞上了故障车,王某被车轮辗过,当场惨死。

经交警部门认定,大货车司机赵某承担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后,赵某赔偿了王某父母13万元。王某的父母要求建筑公司为王某申请工伤认定,建筑公司认为王某父母已从赵某处获得了全额赔偿,于是拒绝了王某父母的请求。

王某父母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结果,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王某构成工伤,并给予了其父母工伤保险赔偿待遇。

点评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工人、职员、个人雇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合内,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伤亡的突发性伤害事故及罹患职业病。工伤保险赔偿,一般是指用人单位应当为其职工办理工伤保险,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应由保险机构对受害人予以赔偿,用人单位则不再承担赔偿责任。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医疗费和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就医交通费和住宿费、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伤残补助金、伤残就业补助金、丧葬费、被供养亲属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等。

与民事损害赔偿比较,工伤保险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实行用人单位无过错责任,也不追究劳动者的过错,只要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机构就应给予全额赔偿。民事侵权赔偿则要考虑受害人是否有过错,实行过失相抵,要根据受害人的过失程度相应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其次,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有利于受害人充分、及时得到救济;再次,企业通过参加工伤保险,分散了经营中的事故责任风险,可使企业不因高额赔付而陷入困境。可见,企业通过交纳保险费的方式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对劳资双方都是有利的。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并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赔偿待遇,原则上不能再通过民事诉讼获得双重赔偿。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也就是说,如果工伤事故是由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职工及其家属在按规定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同时,还可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向侵权人提出索赔。可见,在特定情况下,工伤赔偿和民事赔偿可兼得。

工伤赔偿流程图 篇4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标准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但最高为193776元、最低为38755.2元;

2、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最低不得低于1695.5元/月),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工伤赔偿协议 篇5

协议人:XX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XXX

住所地:XXXXXXXXXX

委托代理人:

协议人:XXX,X,X族,生于XX年XX月XX日,居民身份证号为XXXXXXXXXX,户籍地址为XXXXXXXXXX(以下简称乙方)

事实发生经过:

XXX年XX月XX日XX时许,乙方在甲方公司内XXXXX时不慎受伤。事发后,经甲方派人送XX市人民医院住院就诊。XX医院的入院诊断为“XXXXX”。乙方与年月日治愈出院。方在住院期间所有的医疗费用、住院生活补助费、营养费、护理费等费用已由甲方全而支付。

甲方认可乙方所受伤害为轻伤,为处理本次事故,双方在自愿、平等、协商和尊重前述事实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员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工伤保险条例》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决定的通知》(川府发【2011】28号)等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

1、乙方郑重承诺在签订本赔偿协议之前,甲方已经明确告知应当

承担的伤残赔偿项目及相关的赔偿计算标准和计算方法,同意甲

方对本次伤害事故做一次性赔偿处理。不存在受甲方威胁、胁迫、乘人之危或在显失公平、有失公允等情形下签订本协议。

2、甲方除已经支付给乙方的费用(包括乙方在医院住院期间的所

有医疗费用、住院生活津贴、交通费、护理人员、护理费等)。

3、甲方依据前款约定一次性支付给乙方的款项包括但不限于伤

残赔偿金、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后续治疗费、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精神抚慰金、被抚养人生活费、残疾辅助器具费、交通费等费用。

4、甲方在签署本协议当日即将对第二条约定的赔偿金以人民币

现金的形式支付给乙方,乙方收到甲方支付的赔偿款后应当向甲方出具相应金额的收款收据。

乙方出具的收款收据作为甲方已经支付赔偿款项的凭证。

5、本赔偿协议作为一揽子赔偿协议,双方签订本协议后,乙方不

再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伤残等级鉴定、提起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争议仲裁或劳动争议仲裁后再提起民事诉讼)或以本《赔偿协议》有失公允或显失公平等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或通过信访等其他途径向甲方提出其任何权利请求。

6、本协议签订后,双方均应当善意地履行协议,协议签收后,任

何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违反协议的一方应当按照本协议约定的赔偿总额的5%向守约方支付违约金。

7、8、本协议签订地点为广安金都混凝土有限公司办公室。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由本协议签订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

院形式诉讼管辖权。

9、本协议中,除甲、乙双方及其代理人签名、出院日期、协议订

立日期可以采用手签字外,其余内容全部采用打印文本,除前述内容以外的非打印文本对本协议当事人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10、乙方的居民身份证、甲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

证、法定代表人证明、甲方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11、本协议经双方签字(盖章)确认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1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签字: 委托代理人签字:

传统职业伤害的工伤赔偿处理 篇6

从法律关系上来说, 工伤职工享有主张双重赔偿的权利, 与生产安全事故所导致的传统意义上的工伤相比较, 前者所获得的赔偿明显高于后者, 这样的结果对于后者极不公平。第三人侵权特别是通勤途中的交通事故所导致的工伤, 与生产事故所导致的工伤相比较, 与工作的关系显然不如后者密切, 对职业安全造成的危险性远不如后者高, 却可以获得更高的补偿。这显然不符合工伤保险制度在立法上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传统工伤处理现状

因为生产安全事故或职业病所导致的工伤, 职工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外, 是否还有其他民事权利呢?《工伤保险条例》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法》与《职业病防治法》都有相应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48条规定:“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 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规定:“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 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 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安全生产法》第48条与《职业病防治法》第52条的规定都认为, 工伤职工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 还应该有获得民事赔偿的权利。

那么, 职工究竟如何实现这些民事赔偿的权利呢?有观点认为, 这里存在两种理解。一种理解为, 该规定解决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原则是“双重受益模式”, 即当事人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同时享有尚有的民事权利——民事损害赔偿请求权。另一种理解为, 本条采用的是“补充模式”, 当事人除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外, 还可以行使尚有的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权, 要求民事损害在后补足。无论采用哪种理解方式, 工伤职工都享有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改变了这一切, 工伤职工主张民事赔偿的请求权被剥夺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规定,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 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3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 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3人承担赔偿责任, 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 可以向第3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生产安全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 不适用本条规定。第12条规定,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 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 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补偿原则, 无论职工还是用人单位存在过错, 工伤保险经办机构都应该依法予以工伤职工补偿。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保险补偿与雇主责任相结合的补偿原则, 用人单位没有尽到法定义务而给职工造成人身损害的, 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这是《安全生产法》与《职业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的义务。由于用人单位的侵权行为导致职工遭受工伤, 如矿难事故, 职工所获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可能远远低于民事赔偿的实际所得。而职工遭受工伤是由于用人单位未尽到安全防护义务所致, 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 用人单位应该为其未能履行应尽的义务而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这是符合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实际处理情况的。我国的工伤赔偿模式是工伤保险补偿与雇主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工伤保险赔偿并没有完全替代雇主责任。如果在立法上完全免去雇主的民事赔偿责任, 实际上是对当前不重视安全生产的不良企业的一种放纵;对工伤职工特别是数量庞大的职业病患者来说极为不利。

现行法律确定了第3人侵权所致的工伤, 可以要求双重赔偿。与此相比, 现行法律也确定了职业伤害所致的工伤, 除了要求工伤保险待遇外, 可以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立法确定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民事赔偿权利, 由于各方意见不一,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上干脆就直接取消了相关权利的规定, 在诉讼上不支持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权, 以回避这一复杂的问题可能带给司法实务界的困扰。但是, 就工伤处理实务而言, 这一复杂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国际通行模式

从国际上来看, 有关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上, 有以下4种模式:

选择模式

选择模式是指雇员发生工伤后, 劳动者可在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之间选择其一。在存在第3人时, 工伤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享有代位求偿权。这个模式最大特点是两种方式, 互为排斥, 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一种方式。英国和英联邦成员国早期的雇员赔偿法都选择这种模式, 但后来都放弃了, 至今只有美国还有部分州仍采用这一模式。

选择模式表面上看对劳动者有利, 充分考虑两种制度的优劣, 尊重劳动者自己的意愿, 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救济途径。实际上将受害劳工置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地, 选择数额较多的民事损害赔偿但是赔付的时间不确定, 选择较低的工伤保险赔付但是快速稳定, 迫使受害劳工往往做出选择后者的决定以解燃眉之急。著名华人法学泰斗王泽鉴先生说得好, “此项制度表面上似属妥当, 实则对于劳工甚为不利。盖侵权行为损害赔偿数额虽较多, 但须经过漫长之诉讼;劳灾补偿数额虽较少, 但确实可靠。劳工遭受伤害, 急需救助以度过难关, 故常被迫舍弃前者, 而择后者也。其次, 选择权行使之期间、撤回等问题在实务上亦滋困难。由此可知, 选择主义诚非良制。”这也是为什么英国及其他英联邦成员国最终废除了这一模式而代之以其他模式的根本原因。

取代模式

又称免除模式, 即以工伤保险赔付取代用人单位的民事侵权责任。劳动者一旦发生工伤, 只能向工伤保险机构请求工伤保险赔付, 而不能按照民事侵权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进行民事赔偿。取代模式与选择模式最大之不同是以法律选择替代当事人选择, 工伤保险救济成为惟一的救济渠道。采用这一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德国、法国、瑞士、挪威等国, 以德国的立法最为典型。

根据《德国国家保险条例》第636条规定:因劳动灾害而受损害者, 仅可请领伤害保险给付, 不得向雇主以侵权行为法之规定请求损害赔偿。法国也有类似的规定, 并形成了这一问题的处理规则:除非雇主有不可原谅的过错, 劳工损害应提交社会保险团体解决, 并且, 如今有许多人提议采用相同的制度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

双重赔付模式

双重赔付模式是指工伤职工既可根据社会保险法获得工伤保险给付, 又能根据侵权法获得民侵权损害赔偿, 使工伤职工获得最大利益。在美国, 受害者曾经可以同时主张并保有多重救济, 但在许多州, 这一原则已经被推翻或修改;在爱尔兰, 除病假工资外, 其他的多重救济受害者都可以保留, 不作为损害赔偿金扣除;在英国, 依该国1948年实施的国民保险法, 受害雇员除可以获得侵权行为损害赔偿外, 还可请领5年内伤害及残废给付的50%。

补充模式

补充模式,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补差模式。它是指雇员发生工伤事故后, 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 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低于工伤保险赔付的, 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民事侵权损害赔偿高于工伤保险赔付的, 工伤保险基金不再赔付。工伤雇员最终获得的赔偿或补偿, 不得超过本人实际遭受的损害。采取这一救济模式的有日本、智利和北欧一些国家等。我国香港的《雇员补偿条例》第26条规定, “在按普通法或根据成文法则进行的诉讼中雇主被判须缴付的任何损害赔偿中, 须扣除根据本条例条文就该雇员受伤而已支付或需支付的补偿的价值, 而该价值则由原讼法庭或区域法院决定”。

国际模式的启示

从国际上通行的4种模式来看, 选择性模式因为不利于保护雇员的利益而被各国所废除。这一模式显然不能为我国所采用。取代模式最大限度简化了纠纷解决机制节约了诉讼成本, 凭借社会保险机制充分发挥了分散风险的目的。然而, 其缺陷也至为明显。取代模式通过立法为受害人选择了救济渠道, 也强行剥夺了受害人的选择自由;取代模式在价值判断上给了用人单位优惠待遇, 降低了对劳动者的保护程度。尤其是它剥夺了受害雇人员获得完全赔偿的权利, 对受害雇员利益的保障不利, 由于工伤保险赔偿不赔付非财产损害赔偿等原因, 导致工伤保险赔付要低于侵权损害赔偿, 受害的雇用人不能实现完全损害赔偿;取代模式违反了平等原则, 因为针对同样的伤害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者与无工伤保险待遇者结果迥异;取代模式使用人单位仅限于支付工伤保险金, 无须承担侵权责任, 取代模式化多元救济方式为一元, 无法兼顾多元的法律功能, 侵权法的预防机制无从发挥。

无论用人单位存在多大的过错, 都无需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 不利于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制裁。因此, 这一模式对于生产安全事故频仍的中国来说, 尤其需要警惕。如果采纳这一模式, 用人单位只要缴纳工伤保险费用, 无需承担其他民事赔偿责任, 那将是中国安全生产的一大噩梦。而在目前工伤保障水平的基础上, 无论用人单位存在怎样的过错, 都无需承担其他赔偿责任, 对工伤职工也是非常不公平的。更何况, 这一模式与我们现行的法律规定相违背。除非我国的安全生产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善, 我国的工伤保险待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二者缺一不可, 否则, 我国不适合采纳取代模式。

双重受益模式的最大优点是雇员可以获得双重赔偿, 最大程度的保护雇员的利益。其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加重了雇主的负担, 雇主在承担了工伤保险费的缴纳义务外仍然免不了要承担高额的民事损害赔偿, 这与工伤保险创设的目的相违背;另一个被人所诟病的缺点是, 违背了“受害人不应因遭受侵害获得意外受益”的基本原则, 与传统的法理观念相左。但是在工伤保险待遇和民事赔偿标准都很低的情况下, 双重赔偿不仅有利于保护雇员的权益, 也有利于督促用人单位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做好工伤预防机制。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 由第3人侵权导致的工伤适用的就是双重赔偿模式。再加上《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都隐含了双重赔偿的立法精神。但是, 选择双重赔偿模式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的做法并不一致, 而且会对工伤保险机制造成一定的冲击。

补差模式的优点在形式上兼顾双方利益, 确保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 既保护了工伤雇员的权益, 也减轻了雇主的负担, 有利于提高雇主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 民事侵权损害追偿的司法成本无疑是制约补充模式实现的一大障碍;如果没有代位追偿权制度的设定, 在第3人侵权所导致的工伤处理中, 雇员在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后再要求高额的民事赔偿, 如民事赔偿超过工伤保险赔付额, 工伤保险基金如何实现追偿工伤保险赔付金?如果实现不了, 补差模式的可行性岂非大打折扣?

典型工伤案例赔偿分析(下) 篇7

第叁个為一家位於苏州的台商,目前遇到一个问题,一年前公司发生一件工伤事件,已完成工伤认定及伤残鉴定,鑑定為8级伤残,该公司声称完全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但目前根据法规计算结果,需赔偿约17万多元人民币,因金融海啸,订单减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虽有诚意和解,但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赔偿金,经与员工家属协商,他们坚持以20万元的金额才愿和解。以下是该员工的资料:

一、2008年6月11日该员工入职。

二、2008年7月31日公司该员工试用考核合格转正录用。

叁、2008年8月15日因该员操作不当,不按照SOP规定操作,自己疏忽而发生工伤事件。

四、因发生地点在本公司车间,应该是工伤,公司马上申请工伤认定,期间也按规定负担所有的医疗,生活费.....等费用。

五、2008年12月1日经有关部门鑑定為八级工伤,2009年1月公司调整该员工岗位继续工作,但他父母以无法胜任為由,请求解除合同。

六、2009年3月30日他家属要求赔偿20万,公司不同意,沟通破裂。

由於该公司声称有这位员工的试用考核成绩证明,以及每台操作机台上都贴有标準的操作程式,而且明确规定机器在未停止运转前,不可将手及其他异物伸入机器中的书面规定,再加上员工自己所写之报告,承认在机器未停止运转,就将手伸进去机器中拿异物,导致切割伤等事实证明,表示该公司為一家有制度的公司。

以上公司是否有过失,若进入仲裁或诉讼时,该公司諮询以此情形,是否可以争取胜诉或者降低赔偿金额的可能性?

第叁个台商案例,所描述的内容来看,企业在整个法律过程上并无疏忽,而且有严格的操作标準,也有参加包含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是一家守法与有制度的公司。发生工伤事件后,按规定申请工伤认定,因為是在企业工厂内发生,而且是与工作原因有关,所以工伤认定是没问题。后来病情稳定以后,申请劳动能力鑑定,并经鑑定為第8级。公司并在员工停工留薪期间负担所有的医疗,生活费.....等费用,一切程式并无瑕疵。

因此焦点在於赔偿问题,由於对方家人的介入,使问题升高。对方要求高,企业因為成本因素希望尽量压低。

我们就案情的焦点分析如下:

一、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待遇问题

如果企业有参加社会保险,那麼有关停工留薪期间的工伤医疗费用,鑑定伤残等级后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每月发给伤残津贴(1至4级)、辅助器具的安装费用、不幸工亡时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及丧葬补助金、按月支给供养亲属抚恤金等都是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如果企业未参加工伤保险,那麼这些费用必须归由企业负担。

二、员工主动解除劳动合同问题

企业经由核算,需赔偿约17万多元人民币,应该是指该员工如果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企业按规定必须同时支付两笔费用,一笔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笔為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有些地区这两笔费用分开计算,有些地区则合併计算。以这家位於苏州的台商来讲,适用《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

(一)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按照统计部门最近一次公佈的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与解除、终止劳动关係时的年龄之差计算,5级的,每满一年发给 1.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7级的,每满一年发给1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8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8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9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4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10级的,每满一年发给0.2个月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患职业病的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上述标準的基础上增发 40%。

(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家台商的17万元赔偿金就是从这两种方式算出来的合计值。

叁、工伤的认定实行的是赔偿不追究过失原则

此原则又称為无责任赔偿原则、无过失赔偿原则。即工伤性质的认定不受是否存在主观责任的影响,当员工因工发生伤残、死亡事故,无论责任在哪一方,企业都应该给工伤职工经济补偿。因此,即使员工是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事故造成其人身伤害,也仍应认定為工伤。案例台商询问公司每台操作机台上都贴有标準的SOP,且明定机器在未停止运转前,不可将手及其他异物伸入机器中的标语,再加上该员工自己所写之报告,自白在机器未停止运转,将手伸进去机器中拿异物,导致切割伤等证明,表示為一家有制度的公司,是否免除工伤责任是不正确的见解。

从以上叁个台商工伤事件案例来分析,我们的结论是企业要特别注重在事前的预防管理与事后的协商管理。

首先,人资主管对工伤保险的法律程式与实体内容要清楚,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中国大陆正式进入「法制管理」的维权时代,台商对於劳动法律的规定,不能再漠 视,而是要以正面的心态面对各种法

律、法规的条文规范,并将法律的规定融入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与组织文化裡面,作為未来员工管理的基础。

2013工伤赔偿标准 篇8

工伤赔偿标准 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参考2013年上即2012年劳动保险数据,计算的赔偿数额即为2013年工伤赔偿标准。

主要参考法律、法规、规章

法律:《社会保险法》;

行政法规:《工伤保险条例》;

规章:各省、直辖市实施工伤保险办法;各省农民工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或通知等。具体赔偿项目、标准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由各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六)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3款、第34条。

(八)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1、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九)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2、要求: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1、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分别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4、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十一)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

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供养亲属范围:

(1)、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4、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

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5、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的情形

(1)、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就业或参军的;

(3)、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的;

(4)、被他人或组织收养的;

(5)、死亡的。

6、确定是否符合被供养资格时间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7、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1)、标准: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3年的上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5元。)24565元*20倍=491300元。

(2)、要求:第一、伤残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 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待遇 ;第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 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丧葬补助金、第(二)项规定的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附:2013年工伤死亡赔偿标准

(十二)、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工伤鉴定及赔偿 篇9

9、九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以下43种情况之一者可认定为九级工伤或职业玻

(25)一手食指两节缺失;

10、十级工伤与职业病鉴定标准 以下51种情况之一者,可以认定为十级工伤或职业玻(26)一手指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离断或功能丧失;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条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工伤鉴定《工伤鉴定及赔偿》。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论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赔偿制度 篇10

关键词:交通事故;工伤;权利竞合

一、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赔偿制度概述

(一)工伤

工伤是工作伤害的简称,亦称职业伤害(occupational injuries),又称为产业伤害、工业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二)双重赔偿

双重赔偿,亦即“兼得(相加)模式”的适用,是指遭受交通事故的受害劳动者可同时获得侵权责任法上的赔偿救济和工伤保险给付。双赔模式下,受害人对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补偿中任何一个的主张均不影响对另一个的主张,且受害人有权获得因此而带来的双份利益。我国法律没有“双赔”及其同等含义的“兼得”、“相加”这些词语,但是双赔的判例在国内确实层出不穷。双赔,不是双倍的赔偿,而是同一个伤害基于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获得两份赔偿。最初采用双赔模式的国家是英国,因为这种模式的弊端在运用中不断显露出来,因此英国现在已将其取消,但是在我国却在逐渐的被兴起。

二、我国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法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司法实务的混乱

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引致的工伤案件中,作为受害的劳动者是否同时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损害赔请求权和对侵权第三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问题在理论上存在较大分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用人单位原因造成的工伤事故采取了取代模式,对第三人原因造成的工伤事故采取的是补充模式还是兼得模式表述不清楚,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多元,司法实践中各地的做法大相径庭。

(二)法院管辖的冲突

现实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职工在A地上班,上下班途中遭受交通事故的地点又处于B地,被告住所地在C地。于是,根据法院管辖规则,如果受害职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知道该案件的管辖法院有以下几个:1、当被告为受害职工所在单位时,管辖法院是A地人民法院;2、当被告是侵权行为人时,依据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地的管辖原则,B、C两地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上面事例中的两种情形下的管辖,看似都是非常正常的情形,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处理这类案件是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张某在A省上班,出差去B省回单位的路上,在B省遭遇了交通事故。由于A省赔偿标准高于B省,于是,受害者张某在A省法院提起赔偿之诉,侵权人则认为应当该案受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从而达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管辖法院。

(三)法律适用的冲突

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均规定,受害者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民事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请求。该规定与国外的补充赔偿模式较为一致,即受害者先受领工伤保险给付,后根据侵权责任法确定的赔偿额与工伤保险赔偿金差额部分主张权利。但即使经国务院修改后于2011年1月1日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也没有采纳该立法意见。

三、对我国交通事故致工伤的处理模式的完善

(一)统一立法位阶

针对我国现有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和规定的不明确性,以及不同地方各自出台了不同的地方规章,对于审理交通事故致工伤的案件判决结果出现大相径庭的情形,对于我国在这方面实体法的完善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根据法律效力层次的不同,废除那些下阶位与上阶位冲突的法律法规。我们应当首先统一立法位阶,以防止各地区为所欲为各自出台不同的法规,防止法律适用的混乱。

(二)统一地方赔偿标准

由于我国东西部、南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优于我国其他地区,然而工伤赔偿标准和侵权赔偿标准在同一地区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为了体现公平性平等性的原则,我们可以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同一水平的地区划出一个赔偿标准,即东部沿海地区一个标准,中西部地区另一个标准,以防止“一个省,一个标准”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解决工伤认定与司法冲突问题

工伤的认定是由行政部门管辖,而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和侵权损害纠纷是属于司法的范畴,属于仲裁庭或法院管辖。当工伤与侵权竞合时,就有可能存在工伤认定与司法实践的冲突问题,这就需要司法机关与劳动行政部门加强沟通,相互协作,避免行政系统与司法系统法律适用不统一,从而出现法律适用和程序方面的冲突问题。

(四)解决法院管辖冲突问题

当出现共同管辖的问题时,原告是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法院管辖的。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对工伤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各地也会不一样。这样,当事人就很有可能选择对自己有力的管辖法院从而规避法律。其实我们可以像为解决铁路运输纠纷那样,设立专门的法院管辖这类问题,一是利于此类案件的快速解决,防止法院之间相互推诿或者争着行使管辖权;二是利于解决法院管辖的冲突问题,防止当事人对法律的规避。

四、结论

第一,对于交通事故致工伤的损害赔偿,采用哪一种模式处理,不应死板僵化。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借鉴国外经验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切不可囫囵吞枣的借鉴。因此,当侵权人来自受害者所在单位的人员时,宜采补充模式,这样不至于加重企业负担;当侵权人来自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时,宜采用部分兼得的原则,即除对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实际发生的损失按照民法的填平原则和同一赔偿项目的就高原则进行相应抵扣计算损失外,其他赔偿项目则采用兼得原则全额支持。

第二,完全的双赔模式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一句名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目前国内多地出现完全双赔的判例甚是令人担忧,双赔制度尽管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有着明显的意义,但是并不能以牺牲公平原则和民法法理作为此种主张的正当性支撑。

第三,国家立法应当规范化、明确化。首先,对于交通引起的工伤事故处理方案,我国的立法是不规范化的,一方面司法解释实务操作和法律适用领域往往都陷入无法解释的困境;另一方面是各地方政府和法院私自出台各种规章条例,导致出现下位的地方规章条例与上位的工伤保险法律和司法解释冲突。其次,我国对此问题的立法是含糊的、不明确的,缺乏一套明确的指导。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其司法解释对此问题是采取双赔模式还是补充模式亦或其他模式,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地方政府和法院立法多元,在法律适用方面也按各自的理解适用,最终出现了因为缺乏明确的标准,而出现“一个地方、一个标准”的尴尬局面,也造成了对此类问题纠纷处理的乱象。

所以,国家在对此问题立法的时候,务必要使其规范化、明确化,切记不要模棱两可,也不要允许下位法与上位法存在冲突但是下位法仍然适用的情况存在。(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青云: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法律分析,2012(2).

[2] 李清伟:侵权行为法与社会保险法的冲突与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曹虹:工伤事故不适用过错责任归责原则,载安全管理网,2011年2月.

上一篇:初中生军训领导讲话发言稿下一篇:买房贷款需要哪些证明